创新社会管理 维护社会稳定 提升社会和谐

时间:2019-05-13 08:13: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创新社会管理 维护社会稳定 提升社会和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创新社会管理 维护社会稳定 提升社会和谐》。

第一篇:创新社会管理 维护社会稳定 提升社会和谐

创新社会管理 维护社会稳定 提升社会和谐

刘小毛 2011-12-15

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是在我省全面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奋力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时期召开的一次极为重要的会议。苏荣书记的报告中指出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根本目的和最终归宿是让人民更幸福、社会更和谐。社会和谐稳定是顺利推进改革发展、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基础和前提。要大力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切实维护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而作为党的执政基层——社区,如何创新社区服务方式,强化社区服务功能,改进社区管理模式,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全新课题。自2011年6月12日起,街道全面实行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以来,街道成立了5个网格工作站,32个网格工作室。经过半年多的运行,网格化管理成果卓有成效并有一定的影响。其中万安县芙蓉镇和奉新县政法委先后慕名来街道和东湖社区参观学习。

一、要提高认识,推动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

1、开展社区网格化管理是客观现实的需要

随着共青城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口的自然增长,国企改革使大量企业“单位人”转变为“社会人”,周边县区人口的大量涌入,使社区各项社会事务越来越繁杂;街道社区传统的工作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

现在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要转变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模式,实行一种新型的社区管理模式,即“社区网格化管理”。在街道、社区大格局不变的基础上,把现有社会再细分,设立网格点,把服务触延伸到小区、到居民门前。通过对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的开展,将社区事务逐项分解到每个网格,将社区信息全部定位到每一个网格。以网格化的方式来整合社区资源,强化综合管理,及时了解掌握重点部位、群众意见需求等情况,提早将矛盾化解在网格、消除在萌芽,实现“管理到门口,服务到家庭”的创新社区管理机制。

2、开展社区网格化管理是提高意识认知的需要 思想决定行动,要做好一件事,思想必须先行。而开展网格化管理工作,则必须要充分提高相关人员的思想意识。

⑴开展网格化管理是提高街道、社区服务意识的需要 街道、社区的根本宗旨就是“营造发展环境,提供政策支持,服务社区居民”,归根结底就是服务,而网格化管理则是把一个个“大社区”被细分成了“小网格”,每位街道和社区干部都有一份“责任田”,促使他们经常深入群众,了解和听取居民的意见建议,使社区工作重心下移,居务信息的来源更多,情况掌握更全面,更重要的是消除了机关化工作现象,把工作的触角延伸到了网格,及时了解居民的需求,及时解决一些矛盾和问题,从而有效地避免了管理服务的“盲区”和“真空”。

⑵开展网格化管理是提高网格管理人责任意识的需要 现有部分社区工作人员在“上门服务”、“面对面服务” 上不够,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存在着管理不及时和服务不到位现象,如何改变这一现象,就是要从根本——思想上进行转变,而网格化管理这一全新管理模式正是突破原有工作瓶颈,提高社区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的最有效途径,让社区工作人员切实体会居民的所思、所需、所想。

⑶开展网格化管理是提高居民参与意识的需要 网格化管理工作的开创,打破了单一的社区工作人员“单打独斗”的工作局面,而是将辖区内所有可动员、可运用的力量全部集中,发挥直管党员的模范带头、在职党员的“身先士卒”、老年党员的“奉献余热”及居民骨干的“饮水思源”作用,使他们成为和谐社区建设的参与者,提升居民对社区认同感、归属感和凝聚力。感召的力量是无穷的,网格中热心的居民积极参与服务,推进了居民自治,厚实了党执政为民的群众基础。

二、要落实行动,开展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

1、按需构筑网格工作网

根据街道工作实际,科学设置“中心+站+室”的网格责任区,建立网格管理服务双机制,构建起有序工作网。①建立三级网格化图谱。茶山街道办事处为一级网格,社区为二级网格,居民小区为三级网格,把社区服务的触角延伸到每个居民小区,每栋楼房,在第一时间了解居民的所需、所想,在第一时间解决居民的所烦、所恼,真正做到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②建立网格管理服务机制。设立由联系社区的街道领导任社区网格工作责任领导、社区一把手为网格工作站的责任人、社区干部是网格工作室的责任人、2-3名居民为网格室信息管理员,建立街道、社区、居民三级联动的网格管理服务机制。③建立“民情热线”工作制度。对居民群众提出的诉求实行民情记录、民情受理、民情畅通三项“一条龙式”的工作制度,实行“一卡”(联系服务卡)通道、“一会”(每星期工作例会)通报和“一栏”(社区网格化管理公示栏)通告的“三通”制度,畅通居民群众了解网格化工作、知晓服务办事流程以及情况解决反馈的渠道,使网格化工作更透明。

2、注重创设先锋引领平台

在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推进中,注重强化党组织引领作用、党员先锋作用的发挥,使更多的居民群众参与到网格化工作中,使服务更贴近居民、更有深度。①在网格中建党小组。在网格中建立网格党小组,吸收在职党员为小组成员,重点联系网格内重要群体和部分居民,形成网格服务团队联系网格内的党员和群众,党小组联系网格内群众的双层交叉联系方式。②推行楼道“党员示范岗”。将党员身份、住址、联系方式等在楼道公开,要求每个党员在楼道承担“一岗四员”的职责,明确责任岗,当好宣传员、护楼员、联络员、调解员,以党员楼道速递为线,在网格内楼道党建公开栏的留言板为终端,收集社情民意,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达,为群众提供快速便捷的服务。③成立“支部互助帮困基金”。由社区党员自愿捐款设立基金,委托社区管理,用于资助解决社区贫困家庭上学、看病、就业等难题。

3、整合壮大网格服务力量

着眼于网格居民的显性需要,整合人力资源,让全体居民都参与到网格工作中来。①成立特色网格小组。充分发挥辖区内在职党员的力量,组建特色网格小组,将社区工作职能延伸到专业服务队中来(如义务维修;文艺表演;关爱女童;校外辅导;医疗保健等)。②成立民情协调队。在社区网格管理服务站设立一个由一批关心社区建设、在居民中有威望的老党员、老干部、老劳模、老教师、老复员军人等参与的民情协调队,记录和递交居民意见和反映的问题,并协助调解各类矛盾和纠纷,对社区各种“杂症”、“难症”、“顽症”把诊开“处方”。③建立和谐促进小队。在网格中组建和谐促进小队,充分发挥小区长、楼栋长群众信息员、宣传员、调解员、巡逻员、协管员这“五大角色”作用,组织动员这些社会力量参与信息宣传、信访维稳、司法调解、计划生育、安全生产、社会监督等工作,使网格成为平安社区建设的维稳器。搭起居民和社区沟通的桥梁,使社区、街道能及时把握居民动向,将各项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

三、要善于总结,优化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

1、总结经验,提炼形成操作性强的工作模式

在近1年的工作实践中,社区网格化工作体现出了民意表达有渠道、民生项目有落实、特殊群体有侧重、综治维稳有保障等优点,各项工作机制、工作平台及服务力量已初具规模,并初具成效,在今后的工作中,街道、社区将结合现有的工作模式,进一步深入总结经验,以点带面,条块结合,提炼形成具有街道特色的可操作性强的工作模式。

2、查找不足,不断探索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法 在取得了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充分地发现了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如街道、社区与网格捆绑联动执行不到位、网格内管理人员分工不清,责任不明、网格化管理发展不平衡、善于发现问题而不善于解决问题等,这都将是我们今后工作的重点及难点,在实践工作中,不断针对显现的问题进行探索、解决,摸索出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法。

第二篇:加强社会管理创新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加强社会管理创新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流体传动101班级201100529学号

机械系流体专业2010级孙坚

课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摘 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分析我国社会管理存在的问题,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加强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管理体制,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关键词科学含义、社会管理、创新、和谐社会、和谐稳定

1社会管理创新与稳定和谐社会的科学含义

1.1社会管理创新的科学含义

1.1.1社会管理创新的概念

社会管理创新是指在现有社会管理条件下,运用现有的资源和经验,依据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态势,尤其是依据社会自身运行规律乃至社会管理的相关理念和规范,研究并运用新的社会管理理念、知识、技术、方法和机制等,对传统管理模式及相应的管理方式和方法进行改造、改进和改革,建构新的社会管理机制和制度,以实现社会管理新目标的活动或者这些活动的过程。

1.1.2社会管理创新的内容与途径

管理内容创新是社会管理创新的重点。创新社会管理模式,必须创新管理内容,理清管理领域,强化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有效调处社会矛盾,维护各方各类群体的正当权益。社会管理创新的主要内容可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社会管理体系建设,增强社会管理合力;

二、社会管理创新须重点解决的问题;

三、社会管理创新的路径选择。

1.1.3社会管理创新的意义

首先,加强政府社会管理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社会管理的直接目标就是维护社会生活的正常秩序,没有正常的社会秩序,就没有社会稳定。其次,加强政府社会管理有利于社会和谐。没有健全的社会管理,就不能有效解决社会生活的利益矛盾和纠纷,人与人之间就不能和睦相处。没有和谐的家庭和社区生活,和

谐社会就没有基础。第三,加强政府社会管理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社会管理的主要目的,就是调节利益关系,解决利益冲突,维护社会生活中的公正原则。没有社会领域的公平正义,政治和经济领域的公平正义就是不完善的。

1.2和谐社会的科学含义

1.2.1和谐社会的具体含义

一是个人自身的和谐,二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三是社会各系统、各阶层之间的和谐,四是个人、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五是整个国家与外部世界的和谐。

1.2.2和谐社会的目标

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目标是:扩大社会中间层,减少低收入和贫困群体,理顺收入分配秩序,严厉打击腐败和非法致富,加大政府转移支付力度,把扩大就业作为发展的重要目标,努力改善社会关系和劳动关系,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各种社会矛盾,建立一个更加幸福、公正、和谐、节约和充满活力的全面小康社会。

1.2.3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以上这些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

1.2.4和谐社会的主要任务

切实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切实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切实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切实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切实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切实处理好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切实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治理工作;切实做好保持社会稳定的工作。

2加强社会管理创新的对策和核心

2.1加强社会管理的对策

2.1.1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

加强政府社会管理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完善社会管理体系,培育公民社会,整合社会管理资源,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主要是社会的宏观管理,包括规划社会发展方向,协调社会利益关系,促进社会组织的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公平等等。在明确政府社会管理职能的同时,要明确划分政府系统中各社会管理部门的职能、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建立健全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

2.1.2构建完整的社会政策体系

社会政策是指以公正为理念依据,以解决社会问题为中心,以增进社会的整体福利为目的,以国家的立法和行政干预为手段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行为准则、措施及制度安排。社会政策有积极和消极之分,如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消极的社会政策,就业培训是积极的社会政策。我国政府要采取积极的就业政策、反贫困政策、社会资本政策、民众参与政策、社会自治政策,将其与社会保障政策、贫困救济政策等消极的社会政策结合起来。

2.1.3推动“多中心”社会治理的发展

建立政府与社会的平等合作伙伴关系,提高社会自治与自我服务能力已成为当代社会管理发展变化的一个基本趋势。政府要大力培育和发展社会中介组织,完善城乡基层自治组织,积极拓展公民参与社会治理的渠道,推动“多中心”社会治理的发展。政府在社会管理的角色定位上,要转变观念,打造一个具有公共服务精神的政府,使政府由控制者转变为服务者,推动政府转型,建设服务型政府。

2.2完善机制是核心

2.2.1建立“大调解”机制

随着经济社会的多元化发展,各种利益诉求越来越强烈,按照“调判结合、调解优先”的原则,构建了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位一体的“大调解”工作机制,在劳资关系、医患关系、环境资源、安全生产、交通事故等矛盾纠纷多发领域,建立了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制定了三调联动的衔接办法,努力做到“发现的早、控制的住、处置的好”,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重大疑难事不出县、涉法涉诉信访案件明显下降”的目标。

2.2.2建立社会风险评估机制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是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的有效路径,是从源头上、根本上、基础上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举措。及时发现可能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报告党委、政府,并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单位,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手段,灵活采取教育、疏导、协商、调解等办法,千方百计地缓解、化解矛盾纠纷。要尽最大努力配合党、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从源头上解决群众反映的实际问题,尽最大努力做好解疑释惑、疏导情绪、化解矛盾工作。

2.2.3建立重点人口管理机制

社会管理主要是对人的管理,在实践中,我们要积极探索,建立重点人口管理机制,主要包括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机制,社区矫正和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机制,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机制等。

2.2.4大力实施矛盾联动调解机制

社会矛盾调解是当前有序解决社会问题的主要方式。要依托基层综治工作平台,不断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体系,大力整合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工作力量,实行“三调”并举、“三调”联动,合力化解矛盾纠纷。大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有效整合基层综治办、维稳办、派出所、司法所等力量,成立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中心,对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实行统一领导、统一受理、统一排查、统一分流、统一调处,最大限度化解社会矛盾、最大限度维护人民群众权益。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维护社会稳定

3.1稳定是和谐的基础

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看,维护稳定不仅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而且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障,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稳定是和谐社会的基本内容和特征,和谐是稳定的目标和价值取向,只有维护好社会稳定才能从根本上夯实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础,保障和谐社会建设目标的实现。

3.2稳定是我党历来所高度关注的社会稳定是新中国建立以来几代共产党人一直努力探索并反复强调的问题。早在建国之初,毛泽东同志就告诫全党,实现社会的稳定,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胜利的基本保证。

3.3稳定是全党工作的大局

团结稳定是国家的大局,是治国安邦的大道理。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必须把稳定放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个更大、更高的目标中来把握。

3.4维护稳定是我们的政治责任

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维护稳定在任何时候都是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职责,是全社会的共同义务。

参考文献:

[1]胡盛仪.《完善我国政府社会管理的思考》.学习与实践,2006,(10).

[2]李军鹏.《政府管理的国际经验研究》.中国行政管理,2004,(12).

[3]唐铁汉.《强化政府社会管理职能的思路与对策》.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5,(6).

[4]李军鹏.《完善社会管理职能的六个着力点》.瞭望新闻周刊,2005,(10).

[5]赖国根.《在加强社会管理中促进和谐发展》.领导科学,2007,(9).

[6]刘淑珍.《论强化政府社会管理职能问题》.理论学刊,2002,(7).

第三篇:加强社会治安管理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加强社会治安管理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构建和谐社会是中共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加强社会治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近年来,旗委、旗政府高度重视社会治安管理工作,积极严厉打击各种犯罪活动,加强人民内部矛盾的排查调处,有力维护了正常的社会秩序,保障了全旗经济社会建设的顺利进行,促进了社会环境的日益改善,人民群众生产、生活质量得到大幅提升,和谐社会建设迈出了坚实步伐,社会治安管理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一、工作现状

目前,全旗社会治安形势持续平稳,各类刑事案件、八类严重暴力犯罪案件、治安案件的发案和交通、消防安全事故等均稳中有降。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成效显著,98%的矛盾纠纷都能得到及时调处和化解。在2010年11月旗统计局与旗综治办联合举办的问卷调查中,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率达97%以上,群众对政法综治工作的满意率达97.5%,对平安建设的知晓率和支持率达到98.4%,社会治安管理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

二、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

虽然全旗治安状况平稳,但距建设“平安土右”的总体目标还有一定差距。一是社会矛盾纠纷趋于复杂化。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由于利益格局的调整引发新矛盾,加上群众信访不信法的观念没有从根本上转变,矛盾纠纷日趋复杂,调处化解难度进一步加大。二是治安隐患仍较突出。土右旗经济社会正处于加快发展的转型期,滋生和诱发违法犯罪的消极因素大量存在,极易引发新的社会治安问题。三是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仍比较薄弱。由于社会治安资金投入不足,技防、物

防水平滞后,群防群治队伍建设水平还有待提高,治安防控能力不强。四是社会治安管理面临许多新情况。治安管理方面,外来流动人口增多,公共娱乐场所和各类市场迅速发展,而管理措施未能及时跟上,导致违法犯罪和治安问题突出。交通管理方面,随着全旗机动车辆的大量增加,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管理工作难度加大,违章行驶、超速超载、交通无序等现象大量存在,交通安全隐患严重。消防管理工作方面,部分企事业单位消防设施陈旧、装备落后,特别是农村消防基础设施建设较为滞后,安全隐患较多,消防安全防范工作与新形势下经济社会的发展不相适应。

三、加强社会治安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社会治安管理,要始终坚持把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一是要着力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积极参与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深入开展关系人民健康和国计民生的重要产品专项整治和打假活动,特别要严厉打击食品、药品等方面的违法犯罪活动,促进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二是要为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组织引导律师、公证等法律服务人员,为政府加强宏观调控、企业优化重组等提供专业法律服务。深入开展户籍制度改革,创新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体制,使城乡户籍管理适应经济发展要求。认真开展查办涉农职务犯罪工作,依法处理好涉及“三农”的问题,切实保障农民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引导、保护、发挥好农民投身农村改革发展阶段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二)加强社会治安管理,要始终坚持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作为重中之重。一是要努力提高对敌斗争的能力和水平。对各类邪教组织的捣乱破坏活动,特别是对各类非法家庭聚会活动,要努力做到预知预防,切实提高排查发现和防范打击能

力,牢牢掌握对敌斗争的主动权。二是要努力提高防范、处置群体性事件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完善全旗“大调解”机制,经常性加强对各类社会矛盾纠纷、不稳定因素的排查,有效消除各类不安定隐患。全力推进涉法涉诉、重信重访排查化解和执行积案集中清理工作,最大限度地化解矛盾纠纷,减少不稳定、不和谐因素,促进社会稳定。三是要努力提高严打整治斗争的能力和水平。要继续以侦破命案为重点,进一步强化打击暴力型犯罪的力度,深化打击“两抢一盗”、开展缉枪治暴、收缴管制刀具、追逃等专项行动,始终保持对刑事犯罪的高压态势。要以最大限度地收戒涉毒人员为突破口,进一步加强无毒社区建设,夯实禁毒基层基础工作。四是要努力提高社会公共安全管理工作的能力和水平。要深入开展“平安畅通旗”创建活动,切实维护辖区道路交通和社会治安的稳定。要进一步深化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工作,严格消防安全监督,减少火灾事故发生。要充分发挥护路联防组织的作用,确保全旗铁路大动脉安全畅通。要进一步强化公共安全管理责任制,制定完善各类突发事件处置工作预案,确保能够快速有效的防范和处置突发事件。

(三)加强社会治安管理,要始终坚持把加强基层基础工作作为重要载体。一是要进一步健全“大防控”体系,预防和减少各种违法犯罪。继续加强和完善我旗立体动态巡控机制建设和城市报警监控指挥系统建设,整合“110、119、122”报警资源,不断加强全旗保安队伍建设,有力实现对动态环境下社会治安的有效控制;推进社区、单位防控工程建设,要求新建住宅小区和重点单位全部安装电子监控系统,着力提升全旗治安防控水平和防控能力。二是要全面实施基层组织建设工程。继续加强公安“三基”工程建设、乡镇综治委(办)建设、综治工作中心建设、社区(村)综治工作站建设、基层“两所一庭”建设和法检“两院”的基础建设,使政法单位真正成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第一道防线。要强化流动人口的治安管控,逐步建立信息主导流动人口管控模式,实行管控效能的最大化。要强化社会管控措施,组织开展对违法犯罪高危人群的排查管控,有效预防、减少个人极端事件、案件的发生。要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部位的管理整治,重点加强对枪支弹药及危爆品的管理和清理整顿,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三是创新治安管理服务模式。坚持便民利民原则,不断延伸服务的广度和深度,变“群众上门办事”为“干警下乡服务”,使农村、社区治安有新面貌、社会稳定水平有新提高、群众的安全感有新增强,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文明新社区、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四)加强社会治安管理,要始终坚持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作为根本目标。一是要以“大学习、大讨论”和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继续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要把在政法部门开展的“大学习、大讨论”与创先争优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切实加强对全体政法干警的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进一步深化广大政法干警特别是领导干部对事关政法工作方向性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认识,牢牢把握政法工作的正确政治方向。进一步健全完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长效机制建设,努力造就一支严格、公正、文明、廉洁执法的政法队伍。二是要以实现严格公正文明执法为目标,继续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以张章宝同志为学习榜样,认真总结政法部门近年来执法规范化建设的成功经验,抓住最容易发生问题的岗位、环节,进一步完善操作性强的执法行为规范,完善内部管理规章制度,真正使政法干警的各项执法活动、各个执法环节

都有法可依、执法必严。坚决杜绝执法上的随意性,最大限度地扩大和落实警务、检务、审务、所务公开,非涉密案件、各个程序要“阳光作业”,使群众监督真正落到实处。

加强社会治安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各个单位、部门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找准改革、发展、稳定的最佳结合点,整合好司法、行政、经济、教育等资源,真切依靠人民群众,大胆创新工作机制,尽职尽责做好治安管理各项工作,才能有效减少社会矛盾,营造社会持续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第四篇: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力促和谐稳定

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力促和谐稳定

——蔡甸区司法局深入推进人民调解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今年以来,蔡甸区司法局紧紧围绕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这一主线,以切实发挥人民调解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中的职能作用为重点,大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基层基础建设、制度建设,强化经费保障,努力拓宽调解覆盖面,提高调解水平。1至7月份,全区各级人民调解组织共排查调处各类民间纠纷 1760件,调处成功1755件,调解成功率 99.7%,重大复杂矛盾纠纷6件,防止矛盾纠纷激化1件,防激化率100%,未发生因调处不及时引起的矛盾激化和民转刑案件,有力地维护了全区经济社会的和谐稳定。

一、加强队伍建设,切实提高人民调解员战斗力。

一是紧抓调解员的思想政治建设。通过扎实开展 “忠诚、为民、公正、廉洁”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教育引导全区调解队伍进一步坚守忠诚的政治本色、筑牢为民的宗旨理念、坚定公正的价值追求、严守廉洁的基本操守,使广大调解员的思想政治面貌得到明显改观。

二是加强调解员的业务能力建设。区局领导高度重视调解员的业务能力建设,将调解员的业务能力建设摆在加强人民调解工作职能作用的突出位置,通过岗位练兵、以会代训、庭审观摩、聘请专家对调解员进行调解基本知识讲授以及组织调解员参加市局培训等多种途径培训,使调解员的能力素质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满足了群众对于人民调解的新期盼新需求。

三是招聘具有专业背景的专职调解员。我们根据区局实际情况,从原蔡甸区法学培训中心管理人员中择优选聘了18民专职调解员充实到调解一线,同时积极与相关业务主管部门协调成立了医学专家库和法学专家库,成员分别达到30人和16人,使蔡甸区调解工作得到了进一步的专业知识和法律知识的支持。

二、加强基层基础建设,构筑防范化解矛盾的基层社会网络。一是加强调解专业化建设,探索建立行业性专业调委会。伴随蔡甸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医患、交通事故、劳动争议、征

地拆迁等具有行业性、专业性特点的矛盾纠纷凸显,因其专业性背景,现有的大调解工作机制难以很好地承担调解工作。在这种背景下,区司法局通过积极与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协商,在全区分别建立了医疗纠纷、劳动争议、道路交通事故民事赔偿争议、食品安全纠纷、妇女儿童权益保护和房屋征收补偿纠纷等6个调委会,为全区的人民调解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6个调委会从成立到投入运作的近7个月时间里,共受理矛盾纠纷164件,调处成功164件,调解成功率 100%,其中劳动争议纠纷2件,医疗纠纷2件,食品安全纠纷9件,交通事故民事赔偿纠纷151件。

二是坚持重心下移,推进“法务前沿工程”。通过充分挖掘民间资源,建立以村(居)、社区为依托,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老战士、老人和当地精英等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法务前沿工程室,进而建立村(居)党支部书记负总责、村(居)委会主任负主责、法务室主动受理、小组长(楼门院负责人)积极参与的村(居)级人民调解工作新机制,及时有效地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做到小事不出村(居),实现案结、事了、人和。

三是拓宽调解覆盖面,设立园区司法工作站。由于体制的原因,蔡甸区司法行政工作没能在姚家山、常福、沌口3个园区全覆盖,随着3个园区的经济快速发展,托管村及入驻企业增多,人财物流动量增大,各种社会矛盾纠纷不断增多。为有效改善园区经济社会发展软硬环境,助推园区经济快速发展,区司法局向区委、区政府请示申请在3个园区设立了司法工作站,自司法工作站成立以来,园区的矛盾纠纷得到了有效调解,园区的发展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

四是丰富调解服务供给,设立司法所和社区律师工作室。通过开展“所所对接”暨律师进社区活动,引入律师这一中立的第三方力量参与基层调解工作,进一步健全了矛盾调处机制、规范了调解程序、提高了调解能力和调解质量,有效提升了人民调解的社会公信力。自蔡甸区“所所对接”暨律师进社区工作启动近1个月来,律师参与司法所重大矛盾纠纷调解3件,代理民事纠纷案件2件,解答社区居民群众法律咨询97人次。

三、加强规章制度建设,提升调解工作效率。

为进一步健全完善涉及基层调解工作的制度,切实抓好各项制度的执行和落实,区局强化了街乡镇司法所和人民调解委员会规范化建设,健全完善了《矛盾纠纷台帐登记月报制度》、《矛盾纠纷调解程序》、《司法所工作人员岗位责任制》、《人民调解员工作职责》、《矛盾纠纷转办制度》、《矛盾纠纷调解回访制度》以及《矛盾纠纷调处通报制度》等七项制度。为切实抓好各项制度的落实,提升工作的执行力,区局进一步完善了考核评价体系,制定了《蔡甸区人民调解和大调解工作机制检查考评细则》,更加细化了工作要求,如细则要求人民调解工作要坚持对辖区矛盾纠纷一月一排查一调处一上报制度,调解成功率达99%以上等。通过制定这些硬指标,激励鞭策调解员化被动等待调解为积极主动排查化解矛盾,调解工作的效率得到有效提升,社会和谐稳定不断增强。

四、强化经费保障,确保工作有效运行。

一是争取区委区政府支持。在专业调委会建设过程中,区局向区委区政府争取将设立专业性调解委员会所需的各项经费纳入了区财政预算,使我区行业性专业调解工作经费得到了坚实保障,有力促进了行业性专业调委会建设向前推进。

二是区局加大了经费保障力度。从法务工作室、司法工作站的建设,到社区律师工作室的配置以及各种公示牌的制定,区局都拿出专项资金加强了保障,保证了各项建设工作的顺利推进。

三是律师事务所等外力给予了支持。在“所所对接”暨律师进社区活动中,各律师事务所在积极履行社区法律服务工作的同时,还积极地向司法所伸出援助之手,如:与桐湖所对接的中伦文德律师事务所向桐湖所提供了2万元的保障经费;与索河所对接的威德律师事务所为索河所先期提供了5000元的经费支持;与永安所对接的德恒分所表示要将永安作为律师事务所公益活动、公益事业的基地来办,在物力上将给予大力支持。律师事务所等外部经费支持使我区调解工作的顺利开展得到了重要支撑。

第五篇:创新信访工作 维护社会稳定

创新信访工作 维护社会稳定

信访是人民群众表达民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方式之一,也是党和政府等部门密切联系群众的方式方法之一,随着社会改革的深入,社会深层次矛盾进一步凸现,信访问题不断增多,信访形式日趋激烈,站前区信访局把开展好信访工作、解决好群众反映的信访问题、规范好信访秩序作为今后一个时期的主要任务。

一、提高对信访工作的认识,创新信访问题的化解方式

现阶段,由于社会处于转型期,漠视法律,侵犯公民合法权益的现象依然存在,加之群众对自身权利和权益保护的过高期望,导致信访问题的不断增多。因此,要正确看待社会转型期所出现的信访问题,并予以区别处理。对于历史遗留的矛盾纠纷,要用历史的眼光看待和分析,应树立信访是权利救济的辅助方式之一的观念,在化解具体信访问题时,不能脱离人们的现实价值观,而让信访的群众在思想上感到过大的差距,力争让信访群众满意;对于侵犯公民人身和财产等合法权益的信访问题,应树立信访是监督政府依法行政的途径之一的观念,及时疏通渠道,及时分流,告知群众依法诉讼,树立司法机关依法化解矛盾的权威,弱化信访的救济功能;因群众对民主权利的过高期望而导致的信访问题,应树立信访是人民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有效方式之一的思想观

念,充分认识到信访表达民意、沟通信息的功能,要积极进行引导,做好疏导,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从而让信访群众支持和理解信访工作。

二、信访制度的创新

现有的信访制度主要由国务院的《信访条例》、各部委制定的信访部门规章、各省市制定的信访地方性法规或政府规章三部分组成。信访立法的层次较低,尚未建立完备、统一的信访法律制度。《信访条例》属行政立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和效力等级较低,调整范围有限。各省(市、自治区)出台的信访地方性法规和部门规章是对《信访条例》的具体化,对群众信访活动和信访工作规则的规定和要求不尽相同、不够一致。从总体上看,目前尚未建立完备、统一的信访法律制度,信访法律法规不够健全,这与当前信访形势需要建立的大信访格局不相适应。信访作为公民的基本民主权利,应该得到切实保障,因此,应完善《信访条例》,明确信访的接受内容、信访部门信访事项督办权、行政处理建议权,从而保证信访工作有效运作。

三、信访工作体系的创新

(一)现行的信访体系缺乏统一的信访指导机构和管理机构。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人大、政府、法院、检察院以及相关的职能部门,均设有信访接待机构,这些部门根据主管范围设立,相互之间存在大量重复管辖、互相推诿的可能性,不利于分工负责,发挥效率。信访者一个问题可能同时在几个部门,或者因各部门相互推诿,信访人投诉无门,最终导致信访人没完没了的反复信访。实际工作中,信访部门在信访案件督办中,很难发挥其督办作用,因此,建议在党委设立人民群众工作部与政府的信访局合署办公,从而统一信访管理机构、民意收集机构,并且利于提高督办信访案件的力度。

(二)现行信访体系缺乏统一的信息共享机制,造成了信访资源的浪费,影响了立法、行政、司法部门的权威。建议建立全国信访信息联网平台,实现县级以上信访信息的联网。

四、信访工作机制的创新

1、建立信访终结制度。现行的信访案件化解机制不完善,对信访接待和化解部门规定的责任较多,对缠访闹访的信访人打击处罚力度不够,导致信访人滥用权利,同时也造成了信访资源的浪费。建议建立信访案件终结机制,明确在市级或省级信访部门设立信访终结认定工作机构,并明确信访案件的终结程序和法律后果,终结的信访案件,不作为信访案件登记,上级机关和领导机关不再交办、不再批转。

2、建立无理、违法信访制裁制度。信访工作既要解决信访群众的实际问题,又要切实维护正常的信访秩序。信访权利不得滥用,如果超过必要限度,应予以相应的处罚。加

大对无理缠访信访的处理,但应审慎适用。建立无理、违法信访制裁制度的意义在于保证正常的信访秩序,保障行政机关的行政活动的顺利进行。

3、建立信访案件责任追究制。对严重不当或违法行政行为造成信访的,由信访部门提出建议并督办,对行政行为人依法或依纪律进行处理。

4、建立信访协作化解机制。在社会转型、矛盾多发的形势下,信访问题已不是某一个部门的工作,而是关系全局、牵涉各方的工作,仅仅依靠信访部门自身,根本不可能解决所有信访问题。因此,建立信访协作化解机制,依靠基层党政组织、行业管理组织、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等组织的作用,引导群众理性合法表达利益诉求,化解信访案件,维护群众权益。

5、建立信访案件调解机制。现实中,信访部门或案件承办部门的调解下,信访人自愿达成协议或化解意见,但在履行完毕后反悔的信访案件不在少数,由于协议或化解意见缺乏法律约束力,导致信访人为达到不当目的而反复信访,因此,有必要确认调解协议或化解意见的法律效力,对于防止信访权利的滥用,规范信访秩序,将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下载创新社会管理 维护社会稳定 提升社会和谐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创新社会管理 维护社会稳定 提升社会和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工作承诺书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工作承诺书 为扎实进一步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工作,现我就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工作作如下承诺。 一、始终把为民谋利作......

    创新社会管理维护一方稳定 4

    创新社会管理维护一方稳定 (南城县委常委、公安局长黄国平在全市公安机关 “三项重点工作”推进调度会上发言)尊敬的袁市长、市局领导、各位同仁: 今天,全市公安机关“三项重点......

    加强基层基础建设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加强基层基础建设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表彰大会昨天在京召开。这是一次关注基层,重视人才,宣传典型的会议,110个先进集体和96名先进工作者大多来自基层。82个......

    共产党员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承诺书

    共产党员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承诺书 为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我向党支部和全体党员做出如下承诺: 1﹒认真学习严格遵守党章、党规和党员履职“十个......

    为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推荐五篇)

    为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维护社会法制尊严,树立检察机关良好形象,快速妥善 处置涉检网络舆情,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为做到早......

    坚定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和谐

    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和谐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和掌握民族的概念,各民族分布特点,民族团结的内容、意义,国家为维护民族团结政策。 2、过程......

    维护社会稳定和谐主题班会

    维护社会稳定和谐主题班会 六年级二班孙莉荣今天我们六年级二班进行了维护社会稳定和谐的主题班会,意识到社会的稳定安全关乎到我们每个人,所以社会稳定和谐掌握社会稳定知识,......

    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白彦花镇和谐稳定

    白彦花镇“开局十二五”系列报道之七 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白彦花镇和谐稳定 (通讯员 康文飞/文 徐爱兰/图)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根本目的是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保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