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三支一扶”计划实施工作计划
“三支一扶”计划实施工作计划.txt如果你看到面前的阴影,别怕,那是因为你的背后有阳光!我允许你走进我的世界,但绝不允许你在我的世界里走来走去。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继续组织实施“三支一扶”计划,更加注重与有关大学生服务基层项目的统筹和衔接,完成年度选招计划,加强服务期间的管理服务,完善服务期满有关政策和措施,促进“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多渠道就业,充分发挥“三支一扶”计划在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中的示范作用,为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输送高素质人才。
一、做好2011年“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选招工作
1、做好全省2011年度“三支一扶”岗位征集工作。3月份布置岗位征集工作。在各省级主管部门的指导下,由各地基层单位申报,并按程序审核汇总,报省“三支一扶”工作协调管理办公室。省“三支一扶”办根据国家下达的指标和我省的年度选招计划和基层申报情况,研究提出《2011年湖北省“三支一扶”人员选招岗位信息》,经省“三支一扶”工作领导小组同意后向社会发布。(各省级主管部门负责相应岗位信息的初步审核,省“三支一扶”办审核并汇总。)
2、发布《2011年湖北省“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选招公告》和《2011年湖北省“三支一扶”选招岗位信息》。2011年5月上旬,召开“2011年湖北省‘三支一扶’计划新闻发布会”,发布《选招公告》和《岗位需求信息》。各省级主管部门分别介绍相关情况,加大“三支一扶”计划的宣传力度,营造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建功立业的氛围。《选招公告》和《岗位需求信息》同时在湖北人事信息网(www.xiexiebang.com)、湖北人事考试网(www.xiexiebang.com)以及省级主管部门网站上发布。(省“三支一扶”工作协调管理办公室发布新闻,各成员单位负责人介绍相关情况。)
3、开展好宣传、动员工作。2011年5月至6月,组织开展“三支一扶”计划的宣传、动员工作。各级“三支一扶”工作协调管理办公室及各成员单位、省内各高校,通过报纸、广播、电视和网络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三支一扶”计划的目的意义、有关政策、“三支一扶”毕业生的先进典型;组织“三支一扶”工作巡回报告团,深入高校巡回演讲,动员广大高校毕业生积极投身“三支一扶”计划。各级“三支一扶”办可协调成员单位参加,有针对性的到有关高校做好宣传、动员工作。(省级各主管部门,各级“三支一扶”办负责。)
4、组织做好报名、资格初审工作。2011年5月中旬至6月上旬,报名采取学校集体组织报名和到各省级主管部门现场报名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其中,省内高校的应届生以及符合条件的往届生均由所在(原毕业)学校集体组织,到相关省级主管部门报名;省外高校的毕业生到省级相关主管部门报名。各省级主管部门和省人事考试院应公布报名工作联系人、联系电话和电子邮箱等联系方式,各自承担相应的报名组织、报名资格初审、报名信息汇总的任务。报名工作结束后,省“三支一扶”工作协调管理办公室做好各报名点的衔接工作,确认报名资格,并由省人事考试院核发准考证。(省级各主管部门负责报名,省人事考试院负责核发准考证。)
5、做好双向选择、意向性签约工作。2011年6月中旬,组织各县(市、区)用人主管部门与报名参加我省“三支一扶”计划高校毕业生进行双向选择、意向性签约。签约人数不足的地方,可在参加岗前培训前由省“三支一扶”主管部门调整和补充签约,报省“三支一扶”办备案。(省级各主管部门负责相应的签约活动组织。)
6、考试、体检,确定选派人员。2011年7月中旬,省级各主管部门汇总签约情况,组织岗前培训,对已签约的高校毕业生进行笔试、考核、体检,确定选派人员,选派人员名单由省“三支一扶”工作协调管理办公室汇总后公布。(省“三支一扶”办会同省级各主管部门组织岗前培训,并根据考试、体检情况确定选招人选;省人事考试院承担考试考务工作,省卫生厅负责组织体检。)
7、开展人员派遣工作。2011年7月下旬,由省“三支一扶”办会同省级各主管部门开具统一的《湖北省“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选派通知书》(一式三联)。“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持《湖北省“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选派通知书》到相应县(市、区)“三支一扶”办报到,再由县(市、区)“三支一扶”办会同县(市、区)各主管部门派遣到各用人单位。(省“三支一扶”办、省级各主管部门负责。)
8、做好接收安置工作。2011年7月至9月,各级“三支一扶”办和县(市、区)各主管部门认真做好2011年度“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的接收安置工作,为其创造必要的工作、生活和住宿条件,县(市、区)各主管部门要与其签订统一规范的《湖北省“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聘用合同》,并报县(市、区)“三支一扶”办备案。各县(市、区)“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到岗情况应于9月前报市(州)“三支一扶”办汇总后上报省“三支一扶”工作协调管理办公室。(各县、市、区“三支一扶”办和各主管部门负责。)
二、做好“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生活待遇落实工作
1、做好2011年新选招“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的生活补贴标准核定和发放工作。2011年选招的“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其生活补贴和年度考核奖金所需费用由中央财政和省财政负担,县级财政负责其交通补助和商业保险、社会保险有关费用,以及日常管理工作经费。2011年8月至10月,各县(市、区)“三支一扶”办组织,县(市、区)各主管部门及时向同级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人事)部门申请核定2011年度报到的“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生活补贴标准,并按规定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和社会保险。在发放手续办理过程中,做好财政部门的衔接工作,少数特殊情况可由服务单位先行垫支,保证“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的基本生活需要。(县、市、区“三支一扶”办、财政局和各主管部门负责。)
“三支一扶”计划实施工作要点相关:
【返回 机关单位工作计划 栏目列表】
2、做好往届“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待遇落实的检查督办工作。
2011年10月至11月,各市、州、直管市、神农架林区“三支一扶”办和各主管部门要对在岗的“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待遇落实情况进行检查,督促各县(市、区)“三支一扶”办和各主管部门落实“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各项政策待遇的落实兑现。对于省级下发的年度考核合格奖金,各有关部门要及时协调沟通,完善工作机制,保证及时足额发放到“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手中。落实好社会保险(包括养老、医疗、工伤保险)或商业保险的办理工作。发放每年400元的交通补助。县级财政部门要在申报岗位的同时,做好相应资金的预算和保障工作。对于“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反映的待遇落实方面的问题,要加强督办,抓好落实。(各市、州、直管市、神农架林区和各县、市、区“三支一扶”办、财政局和各主管部门负责。)
3、定期开展走访慰问活动。2011年12月至2011年2月间,各地各部门要通过建立健全领导联系制度,通过实地看望慰问交谈、通信等形式加强联系沟通,及时了解其思想、工作和生活状况,体现组织关心,改善服务管理。体现各级党委、政府对“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的重视和关心。(各级“三支一扶”办和各主管部门负责。)
三、做好“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服务期间管理工作
1、加强“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服务期间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建设。研究出台《湖北省“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服务期间和服务期满有关政策》、《湖北省“三支一扶”工作中央补助专项经费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省“三支一扶”办负责。)
2、做好2011—2011年度的考核工作。2011年5月至7月,对XX年—2011届“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进行2011—2011年度的考核。对于XX年年“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服务期满的考核工作结合年度考核进行。其中,对支教生的考核要结合工作特点在程序和时间上适当作出安排。(各级“三支一扶”办和县、市、区各主管部门负责。)
3、做好2011年服务期满优秀“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的表彰奖励工作。2011年6月—7月,按照《湖北省“三支一扶”工作表彰奖励办法(试行)》(鄂三支一扶办〔2011〕8号)文件精神,由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和省“三支一扶”工作领导小组对全省2011年服务期满的优秀“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进行表彰奖励。(各级“三支一扶”办和各主管部门负责。)
4、积极创造条件,充分发挥“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的作用。进一步发挥各省级主管部门的职能优势,整合资源优势,在资金、项目上给接收“三支一扶”生的单位予以倾斜,调动基层吸收“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的积极性。强化基层服务单位对“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的教育培养。在对“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提供安全的、必要的工作和生活条件的同时,加强培训,采取领导定点联系、导师制、结对帮扶等多种形式,政治上关心、业务上指导,培养其对基层的感情,树立其服务基层、扎根基层的信心和决心。(各基层服务单位、各级“三支一扶”办和各主管部门负责。)
5、加强湖北省“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交流平台的建设。建立湖北省“三支一扶”网站和网上论坛、网络团支部,宣传有关政策,解答问题;宣传先进典型、交流工作经验;各地采取多种形式,促进 “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交流活动,丰富业余文化生活,体现人文关怀,增强其荣誉感和归属感。(各级“三支一扶”办、各级主管部门和基层服务单位负责。)
6、建立我省“三支一扶”工作信息管理系统。按照国家《关于启用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工作管理信息系统的通知》要求,省“三支一扶”工作协调管理办公室继续更新有关信息。在4月-5月间组织召开全省“三支一扶”工作管理信息系统任务布置会议和培训活动,将国家“三支一扶”计划工作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维护、更新工作布置到各县(市、区),结合“三支一扶”工作信息系统的特点开展培训工作。在此基础上,结合我省“三支一扶”网站,建立完善我省“三支一扶”信息数据库,并实现动态管理、实时更新,为中央专项补助经费的发放提供有效依据。(省“三支一扶”办及各级“三支一扶”办分工负责)
四、做好“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服务期满政策落实工作
1、出台《关于湖北省“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服务期满有关政策的通知》。支持和鼓励各个相关行业挖掘基层单位岗位资源,积极吸纳服务期满的高校毕业生。进一步落实和细化“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报考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优惠政策。加强就业服务,促进“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服务期满后多渠道就业。(省“三支一扶”办、省级各主管部门负责。)
2、核发《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服务证书》。2011年6月至8月,县(市、区)“三支一扶”办按照省里统一部署,做好服务期满的考核工作,填写《湖北省“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服务期满考核登记表》,在国家信息数据库中登载服务期满人员信息,核发《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服务证书》,作为享受有关政策待遇的依据。(各县、市、区“三支一扶”办负责。)
五、加强“三支一扶”工作宣传和工作机构自身建设(1)(2)(3)
“三支一扶”计划实施工作要点相关:
【返回 机关单位工作计划 栏目列表】
1、加强工作宣传,营造良好社会舆论氛围。结合选招工作组织动员和年度评先表彰工作,重点宣传扎根基层、奉献社会的“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典型,关心爱护“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为“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创造良好工作和生活环境的单位和工作个人典型,把握好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和服务的宣传导向,创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各级“三支一扶”办和各成员单位负责。)
2、加强“三支一扶”工作协调管理机构自身建设。结合各地机构改革实际,完善健全各级“三支一扶”工作领导小组和协调管理办公室,及时明确工作承办机构,将服务意识好、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强的工作人员充实到“三支一扶”工作协调管理队伍。切实做好本地区“三支一扶”计划实施的指导、协调、管理和督办工作。各级“三支一扶”工作协调管理办公室要积极加强与各成员单位的联系和沟通,共同做好“三支一扶”计划实施工作。(各级“三支一扶”办和各成员单位负责。)
“三支一扶”计划实施工作要点相关:
第二篇:“三支一扶”计划实施工作总结
“三支一扶”计划实施工作总结
鸡冠区人事局
2008年6月30日
一、主要做法
1、规范管理、热心服务
2006年以来我们共选调了26名“三支一扶”大学生到我区农村进行支教、支医、支农活动。其中支教大学生20名,支医大学生2名,支农大学生4名,目前这些大学生分赴各自岗位,为支援我区农村教育和医疗建设做出了各自应有的贡献。工作中,我们加强对“三支一扶”大学生进行规范管理,搞好日常考核和服务工作。将“三支一扶”大学生的人事档案统一接收到区人才管理中心,并做好各种考核材料的及时归档。做到政治上关心到位,对思想素质好,积极要求入党的大学生,我们与组织部协调,给予适当政策倾斜;目前已有10名大学生被列为入党积极分子,5人被列入重点积极分子;生活上帮助到位,与服务单位积极协调,在安排好工作岗位的同时,认真提供必要的生活条件,做好后勤服务,承担好大学生的日常管理。
2、注重培训、提升素质
加大高校毕业生培训力度,强化能力素质提升。按照区委提出“2007年干部素质提高年”活动要求,把建设一支高 1
素质、高能力和专业化干部队伍要求落在实处,有效提高业务能力和服务质量。我们结合全区电子政务网建设和OA办公系统实施,对全区高校毕业生进行了电子政务技能培训,并举办了两期以公共管理核心内容为重点的培训班,聘请市委党校两位老师讲授了《公共经济》和《公共政策》;全区各中小学结合本校实际,分别对“支教”大学生进行了岗前专业培训,利用寒暑假对“支教”大学生进行三笔字、计算机等专业技术培训,结合新课改要求,开展多形式、多内容的业务知识培训,并聘请外市县专家进行现场讲座,传授经验,使“支教”大学生开阔视野,积累经验,有效提高了支教大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3、突出特点、分配岗位
大学生名额及数量分配下来后,我们认真核对,区内需要大学生的部门,选出教育、卫生、两乡等三个单位,26个岗位,并仔细翻阅大学生个人档案,了解每名学生的专业特长、性格特点,按照各单位所需进行了分配。重点坚持因人而异,量才而用,人尽其才的原则,不仅解决了基层单位的人员紧张问题,而且为每名大学生都选择了适合自己的岗位,为更好的发挥他们的各人特长,创造了条件,赢得了大学生的认可。同时根据市人事局有关文件的要求,我们向市人才中心报送了在我区农村服务已满一年,表现优秀的“三支一扶”大学生志愿者3名,参加了全市“十佳大学生志愿
者”评选活动,在全区“三支一扶”大学生中树立了良好的榜样作用。
二、存在问题
1、大学生服务的时限性与学校实际需要的矛盾
多年来,各中小学已多年未接收高校毕业生,教师队伍年龄偏于老化,学校缺少新生力量,整体工作缺少活力,各农村学校师资力量紧缺,“三支一扶”大学生有服务期限限制,流动性大,对学校整体工作影响大,没能解决教师紧缺的实际问题。
2、培养成熟与实际工作的矛盾
“三支一扶”大学生服务期限短,尤其对支教的大学生,两年期限,中学未进行一个循环的教学过程,对教学刚刚有一定的实践经验,许多大学生热爱教育事业,有志在教育事业上大展鸿图,服务期间,学校对他们也进行了精心的业务指导和培训,使他们成为了学校骨干力量,但由于受服务期限制,支教大学生未能施展所学所用,不能发挥最佳作用。
3、福利待遇与生活水平的矛盾
2007年以来,随着物价不断上涨,“三支一扶”大学生普遍感到每月600多元钱的工资标准太低。
三、下步打算
1、与上级有关部门积极协调,根据生活实际,进一步提高“三支一扶”大学生的工资福利标准,切实解决“三支
一扶”大学生的实际困难,为支农大学生做好服务。
2、积极协调上级部门,为优秀“三支一扶”大学生后续服务工作要政策,出台具体措施,切实解决“三支一扶”大学生的编制问题。
3、积极组织丰富多彩活动,增进大学生之间的学习沟通,加深与大学生的联系,让大学生感到家的感觉,形成健康、向上、团结、奋进的团体。
4、进一步加大“三支一扶”大学生的培训力度,通过电子政务及网上培训学习,放宽培训视觉,创造外出培训学习机会,全面提升“三支一扶”大学生的综合能力。
第三篇:“三支一扶”计划实施工作要点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继续组织实施“三支一扶”计划,更加注重与有关大学生服务基层项目的统筹和衔接,完成选招计划,加强服务期间的管理服务,完善服务期满有关政策和措施,促进“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多渠道就业,充分发挥“三支一扶”计划在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中的示范作用,为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输送高素质人才。
一、做好2011年“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选招工作
1、做好全省2011“三支一扶”岗位征集工作。3月份布置岗位征集工作。在各省级主管部门的指导下,由各地基层单位申报,并按程序审核汇总,报省“三支一扶”工作协调管理办公室。省“三支一扶”办根据国家下达的指标和我省的选招计划和基层申报情况,研究提出《2011年湖北省“三支一扶”人员选招岗位信息》,经省“三支一扶”工作领导小组同意后向社会发布。(各省级主管部门负责相应岗位信息的初步审核,省“三支一扶”办审核并汇总。)
2、发布《2011年湖北省“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选招公告》和《2011年湖北省“三支一扶”选招岗位信息》。2011年5月上旬,召开“2011年湖北省‘三支一扶’计划新闻发布会”,发布《选招公告》和《岗位需求信息》。各省级主管部门分别介绍相关情况,加大“三支一扶”计划的宣传力度,营造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建功立业的氛围。《选招公告》和《岗位需求信息》同时在湖北人事信息网(www.xiexiebang.com)、湖北人事考试网(www.xiexiebang.com)以及省级主管部门网站上发布。(省“三支一扶”工作协调管理办公室发布新闻,各成员单位负责人介绍相关情况。)
3、开展好宣传、动员工作。2011年5月至6月,组织开展“三支一扶”计划的宣传、动员工作。各级“三支一扶”工作协调管理办公室及各成员单位、省内各高校,通过报纸、广播、电视和网络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三支一扶”计划的目的意义、有关政策、“三支一扶”毕业生的先进典型;组织“三支一扶”工作巡回报告团,深入高校巡回演讲,动员广大高校毕业生积极投身“三支一扶”计划。各级“三支一扶”办可协调成员单位参加,有针对性的到有关高校做好宣传、动员工作。(省级各主管部门,各级“三支一扶”办负责。)
4、组织做好报名、资格初审工作。2011年5月中旬至6月上旬,报名采取学校集体组织报名和到各省级主管部门现场报名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其中,省内高校的应届生以及符合条件的往届生均由所在(原毕业)学校集体组织,到相关省级主管部门报名;省外高校的毕业生到省级相关主管部门报名。各省级主管部门和省人事考试院应公布报名工作联系人、联系电话和电子邮箱等联系方式,各自承担相应的报名组织、报名资格初审、报名信息汇总的任务。报名工作结束后,省“三支一扶”工作协调管理办公室做好各报名点的衔接工作,确认报名资格,并由省人事考试院核发准考证。(省级各主管部门负责报名,省人事考试院负责核发准考证。)
5、做好双向选择、意向性签约工作。2011年6月中旬,组织各县(市、区)用人主管部门与报名参加我省“三支一扶”计划高校毕业生进行双向选择、意向性签约。签约人数不足的地方,可在参加岗前培训前由省“三支一扶”主管部门调整和补充签约,报省“三支一扶”办备案。(省级各主管部门负责相应的签约活动组织。)
6、考试、体检,确定选派人员。2011年7月中旬,省级各主管部门汇总签约情况,组织岗前培训,对已签约的高校毕业生进行笔试、考核、体检,确定选派人员,选派人员名单由省“三支一扶”工作协调管理办公室汇总后公布。(省“三支一扶”办会同省级各主管部门组织岗前培训,并根据考试、体检情况确定选招人选;省人事考试院承担考试考务工作,省卫生厅负责组织体检。)
7、开展人员派遣工作。2011年7月下旬,由省“三支一扶”办会同省级各主管部门开具统一的《湖北省“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选派通知书》(一式三联)。“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持《湖北省“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选派通知书》到相应县(市、区)“三支一扶”办报到,再由县(市、区)“三支一扶”办会同县(市、区)各主管部门派遣到各用人单位。(省“三支一扶”办、省级各主管部门负责。)
8、做好接收安置工作。2011年7月至9月,各级“三支一扶”办和县(市、区)各主管部门认真做好2011“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的接收安置工作,为其创造必要的工作、生活和住宿条件,县(市、区)各主管部门要与其签订统一规范的《湖北省“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聘用合同》,并报县(市、区)“三支一扶”办备案。各县(市、区)“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到岗情况应于9月前报市(州)“三支一扶”办汇总后上报省“三支一扶”工作协调管理办公室。(各县、市、区“三支一扶”办和各主管部门负责。)
二、做好“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生活待遇落实工作
1、做好2011年新选招“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的生活补贴标准核定和发放工作。2011年选招的“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其生活补贴和考核奖金所需费用由中央财政和省财政负担,县级财政负责其交通补助和商业保险、社会保险有关费用,以及日常管理工作经费。2011年8月至10月,各县(市、区)“三支一扶”办组织,县(市、区)各主管部门及时向同级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人事)部门申请核定2011报到的“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生活补贴标准,并按规定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和社会保险。在发放手续办理过程中,做好财政部门的衔接工作,少数特殊情况可由服务单位先行垫支,保证“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的基本生活需要。(县、市、区“三支一扶”办、财政局和各主管部门负责。)
2、做好往届“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待遇落实的检查督办工作。
2011年10月至11月,各市、州、直管市、神农架林区“三支一扶”办和各主管部门要对在岗的“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待遇落实情况进行检查,督促各县(市、区)“三支一扶”办和各主管部门落实“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各项政策待遇的落实兑现。对于省级下发的考核合格奖金,各有关部门要及时协调沟通,完善工作机制,保证及时足额发放到“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手中。落实好社会保险(包括养老、医疗、工伤保险)或商业保险的办理工作。发放每年400元的交通补助。县级财政部门要在申报岗位的同时,做好相应资金的预算和保障工作。对于“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反映的待遇落实方面的问题,要加强督办,抓好落实。(各市、州、直管市、神农架林区和各县、市、区“三支一扶”办、财政局和各主管部门负责。)
3、定期开展走访慰问活动。2011年12月至2011年2月间,各地各部门要通过建立健全领导联系制度,通过实地看望慰问交谈、通信等形式加强联系沟通,及时了解其思想、工作和生活状况,体现组织关心,改善服务管理。体现各级党委、政府对“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的重视和关心。(各级“三支一扶”办和各主管部门负责。)
三、做好“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服务期间管理工作
1、加强“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服务期间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建设。研究出台《湖北省“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服务期间和服务期满有关政策》、《湖北省“三支一扶”工作中央补助专项经费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省“三支一扶”办负责。)
2、做好2011—2011的考核工作。2011年5月至7月,对XX年—2011届“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进行2011—2011的考核。对于XX年年“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服务期满的考核工作结合考核进行。其中,对支教生的考核要结合工作特点在程序和时间上适当作出安排。(各级“三支一扶”办和县、市、区各主管部门负责。)
3、做好2011年服务期满优秀“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的表彰奖励工作。2011年6月—7月,按照《湖北省“三支一扶”工作表彰奖励办法(试行)》(鄂三支一扶办〔2011〕8号)文件精神,由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和省“三支一扶”工作领导小组对全省2011年服务期满的优秀“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进行表彰奖励。(各级“三支一扶”办和各主管部门负责。)
4、积极创造条件,充分发挥“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的作用。进一步发挥各省级主管部门的职能优势,整合资源优势,在资金、项目上给接收“三支一扶”生的单位予以倾斜,调动基层吸收“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的积极性。强化基层服务单位对“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的教育培养。在对“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提供安全的、必要的工作和生活条件的同时,加强培训,采取领导定点联系、导师制、结对帮扶等多种形式,政治上关心、业务上指导,培养其对基层的感情,树立其服务基层、扎根基层的信心和决心。(各基层服务单位、各级“三支一扶”办和各主管部门负责。)
5、加强湖北省“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交流平台的建设。建立湖北省“三支一扶”网站和网上论坛、网络团支部,宣传有关政策,解答问题;宣传先进典型、交流工作经验;各地采取多种形式,促进 “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交流活动,丰富业余文化生活,体现人文关怀,增强其荣誉感和归属感。(各级“三支一扶”办、各级主管部门和基层服务单位负责。)
6、建立我省“三支一扶”工作信息管理系统。按照国家《关于启用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工作管理信息系统的通知》要求,省“三支一扶”工作协调管理办公室继续更新有关信息。在4月-5月间组织召开全省“三支一扶”工作管理信息系统任务布置会议和培训活动,将国家“三支一扶”计划工作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维护、更新工作布置到各县(市、区),结合“三支一扶”工作信息系统的特点开展培训工作。在此基础上,结合我省“三支一扶”网站,建立完善我省“三支一扶”信息数据库,并实现动态管理、实时更新,为中央专项补助经费的发放提供有效依据。(省“三支一扶”办及各级“三支一扶”办分工负责)
四、做好“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服务期满政策落实工作
1、出台《关于湖北省“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服务期满有关政策的通知》。支持和鼓励各个相关行业挖掘基层单位岗位资源,积极吸纳服务期满的高校毕业生。进一步落实和细化“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报考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优惠政策。加强就业服务,促进“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服务期满后多渠道就业。(省“三支一扶”办、省级各主管部门负责。)
2、核发《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服务证书》。2011年6月至8月,县(市、区)“三支一扶”办按照省里统一部署,做好服务期满的考核工作,填写《湖北省“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服务期满考核登记表》,在国家信息数据库中登载服务期满人员信息,核发《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服务证书》,作为享受有关政策待遇的依据。(各县、市、区“三支一扶”办负责。)
五、加强“三支一扶”工作宣传和工作机构自身建设
1、加强工作宣传,营造良好社会舆论氛围。结合选招工作组织动员和评先表彰工作,重点宣传扎根基层、奉献社会的“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典型,关心爱护“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为“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创造良好工作和生活环境的单位和工作个人典型,把握好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和服务的宣传导向,创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各级“三支一扶”办和各成员单位负责。)
2、加强“三支一扶”工作协调管理机构自身建设。结合各地机构改革实际,完善健全各级“三支一扶”工作领导小组和协调管理办公室,及时明确工作承办机构,将服务意识好、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强的工作人员充实到“三支一扶”工作协调管理队伍。切实做好本地区“三支一扶”计划实施的指导、协调、管理和督办工作。各级“三支一扶”工作协调管理办公室要积极加强与各成员单位的联系和沟通,共同做好“三支一扶”计划实施工作。(各级“三支一扶”办和各成员单位负责。)
第四篇:“三支一扶”计划协议书
山东省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协议书
应募(以下简称甲方)
(以下简称乙方)
山东省“三支一扶”计划由省委组织部、省人社厅联合教育厅、财政厅、农业厅、卫生厅、省扶贫办、共青团省委共同组织实施,该计划按照公开招募、自愿报名、组织选拔、集中派遣的方式,每年选拔一定数量的省内普通高校和本省生源外省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到我省基层单位从事为期2年的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等服务工作。
甲方自愿报名参加“三支一扶”计划。经组织选拔,并报经省“三支一扶”工作协调管理办公室审核确认后,甲方加入山东省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服务期为2年,自年月日起至年月日止。
为明确双方的权力和义务,保证山东省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的顺利实施,甲方与乙方就相关事宜签定如下协议。
第一条 甲方权力
1、在乙方开展工作,并享有于乙方他同类人员相等的办公条件以及免费住宿等基本生活条件。
2、服务期间,国家给予每月与服务单位事业编制人员工资相同的生活、交通补贴,并统一办理有关保险等事项。
3、服务期满且考核合格,取得《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服务证书》,享受相关优惠政策。
4、服务期内人事档案由区人管中心免费管理。1
第二条 甲方义务
1、保证本人确系自愿参加山东省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并保证本人相关资料的真实性。
2、按照要求的时间和地点报到,除不可抗力因素,不以任何理由拖延。
3、服务期间,自觉遵守国家法律和各项管理规定,自觉执行山东省关于“三支一扶”大学生管理和考核办法的有关规定,注重品德修养,加强能力锻炼,遵守劳动纪律,提高工作实绩,坚持廉洁自律,爱岗敬业,尽职尽责,严格按照岗位职责接受考核,努力服务农村发展。除因不可抗力因素或其他特殊原因不能继续服务的要提出申请,并经省“三支一扶”办公室同意外,不得单方中止协议或擅自离岗。
4、服务期满,按时离岗,做好工作交接。
第三条 乙方权利
1、甲方试用期为半年,考核不合格者,乙方有权单方中止协议。
2、甲方服务期间因违反法律政策规定造成恶劣影响的,或严重违反协议约定,或因其它情况致使本协议无法履行的,乙方有权单方中止协议,甲方不再享有本协议书第一条约定的各项权利。
3、在甲方申请相应政策支持时,乙方有权要求其提供相关证明。
4、可根据单位工作需要,对甲方的工作岗位进行调整。
第四条 乙方义务
1、对甲方报到前的相关事项给予指导和帮助。
2、根据当地“三支一扶”工作协调管理办公室的要求,负责甲方服务期间日常管理,并给予相应指导和帮助。
3、做好甲方在服务期间的安全保障工作,在甲方发生意外或伤病时,给予帮助。
4、甲方服务期满并符合相应条件的,按照相关政策规定提供服务和帮助。
第五条 甲方的体检表、登记表和身份证复印件作为本协议书附件。
第六条 本协议书一式三份,具同等法律效力,甲乙双方各持一份,一份报区 “三支一扶”工作协调管理办公室,自双方签字、盖章和鉴证后生效。
第七条 如因本协议书发生争议,应通过友好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由乙方办公场所所在地的仲裁机构或法院解决。
甲方(签字):乙方(签字)
协议签定地点:(乙方办公场所所在地)协议签定时间:年月日
第五篇:三支一扶计划总结
朔州市“三支一扶”计划工作总结
“三支一扶”计划项目在我市的实施得到了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市人才开发交流服务中心和各用人单位积极创造良好的志愿服务环境,不断完善各项机制建设,切实加大对志愿者的培养、教育和管理工作力度,有力地推动了“三支一扶”计划在我市的深入开展。结合我市“三支一扶”计划的实施情况,现将我市“三支一扶”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四年来共招募“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147人,其中:按性别分:男66人,女81人;按学历层次分:研究生及以上1人,本科毕业生36人,大专毕业生110人;按分:2006年54人,2007年21人,2009年44人,2010年28人;按工作性质分:支教96人,支农10人,支医14人,扶贫23人:按区域分:市直24人,朔城区1人,平鲁区17人,山阴县57人,怀仁县3人,应县2人,右玉县43人;按服务期分:期满75人,仍在服务期72人,二、主要做法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实施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是为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进一步改善农村基层人才队伍结构,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人才支持,促进农村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进一步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形成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良好氛围;加大培养青年人才的力度,引导广大高校毕业生到基层熟悉国情,了解民情,增强热爱农村、扎根基层、服务人民、报效祖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让他们在艰苦的基层丰富阅历,磨练意志,提高能力,全面发展。也是落实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的重要途径。
2.大力宣传,信息到位
按照《山西省2010年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工作实施方案》(晋人社厅发[2010]88号)文件的要求,我市人才开发交流服务中心通过各类媒体发布“三支一扶”计划的招募信息,为高校毕业生更好的了解并积极参加“三支一扶”计划营造了良好的氛围,从而保证了“三支一扶”招募计划的顺利进行。
3.提供保障,强化监督
我市为了使“三支一扶”志愿者能更好的发挥他们的才华,将志愿者安排在了交通便利,生活住宿条件比较好的基层单位。各接收志愿者的单位积极地为他们创造良好的生活、学习、工作条件,同时加强对志愿者的管理,帮助解决他们工作、学习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和困难,为他们的正常工作和生活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4.圆满完成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的招募工作 2010年6月至9月,我市通过大力宣传、公开选拔考试、资格复审、体检及培训等环节,最终确定了28名高校毕业生参加我市三支一扶计划,圆满完成了高校毕业生招募工作。
三、取得的经验和成绩
1、深刻认识实施“三支一扶”计划的重要意义
通过实施“三支一扶”计划,鼓励和引导广大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去、到基层去、到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经受锻炼,增长才干,可以使他们更快的熟悉国情、了解民情,增加对基层群众的感情。广大高校毕业生在艰苦复杂的环境和丰富多彩的实践中丰富阅历,磨炼意志,必将不断加深对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荣辱观的认识,不断增强服务人民、报效祖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建立以市人才开发交流服务中心为中心的沟通网络,为志愿者搞好各种服务
我市人才开发交流服务中心“三支一扶”办公室为青年志愿者提供各种服务和加强对青年志愿者的管理,形成了以市为中心,辐射各县的服务单位的沟通网络,使上情下达,沟通渠道畅通无阻。
3、提供交流平台,使志愿者工作得到系统化管理
针对志愿者们分布广,平时的经验交流很不方便的问题,让志愿者随时通过这一途径与每位志愿者交流服务心得和经验,提高志愿者们的工作热情和服务质量,激发他们工作的积极性。
4、充分肯定志愿者工作成绩 青年志愿者把自己在大学里掌握到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工作中。他们从小事做起,从身边事做起,既展示了才能,又锻炼了自己,为改变服务地的面貌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对有突出贡献的志愿者,我们给予了表彰和奖励。此外,为了更深层次地了解志愿者在服务单位的生活、工作情况,我们坚持经常性地的深入到志愿者所在地,特别是在艰苦、边远乡镇服务的志愿者进行看望、慰问;与当地党、政领导、干部、群众交流,听取反馈意见,及时向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汇报。从而力求做到生活上关心照顾,工作上从严要求,积极营造大学生志愿者充分发挥才能的良好氛围
5、关心志愿者,支持志愿者、努力为志愿者搞好服务 在服务期间,志愿者与服务地难免产生各种矛盾。我们本着公平、公正的立场,化解两者间矛盾,保护志愿者的合法权益,减少志愿者在志愿服务中受到的误解和伤害,使志愿者在服务中收获快乐,取得成功。我市人才开发交流中心克服人手少、经费紧张的困难,多次到志愿者服务地看望志愿者。至今,服务的志愿者都没有发生任何人身安全等意外事件。
四、面临的问题和建议
1、“三支一扶”大学生志愿者所从事的志愿活动与大学生村官所从事的志愿活动性质相似,但生活补贴与其相比着实很低,部分志愿者在生活上存在一定困难。建议将“三支一扶”计划志愿者的待遇提高到大学生村官待遇的水平,这样能够更好的激发大学生志愿者的服务热情。
2、志愿者在结束服务期后,就业是摆在志愿者面前的又一难题。但志愿者在从事志愿活动的过程中,已经熟练的掌握了相关业务,并且相关部门也需要这样的人才,如果服务期满离开会造成一定的人才流失。因此建议相关部门积极吸纳人才,以增加编制名额或续签合同的方式,将这部分人才留下,使相关优惠政策落到实处,稳定志愿服务队伍,解决志愿者后顾之忧。
3、部分志愿者对“三支一扶”计划没有充分了解,来到基层就业之后,面对现实中存在的差距,情绪不稳,工作热情不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三支一扶”计划的实施。因此,我们要加强宣传力度,使广大在校大学生能够了解“三支一扶”计划,从政治思想上加强对志愿者的艰苦奋斗教育,使其树立扎根农村、造福人民的远大理想,从而积极投入这项伟大的事业中来。
4、“三支一扶”志愿者多是应届毕业生,相对缺乏实际经验。为使“三支一扶”志愿者尽快成才,建议相关部门加强对志愿者的集中培训和阶段性工作总结,帮助他们尽快掌握情况,熟悉业务,交流心得,早日成才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会按照政策规定,明确职责,不断完善对“三支一扶”大学生的管理、培养和使用的具体措施,加强其服务期间的日常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