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党员教育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党员教育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2011年03月24日16:57 信息来源: 衡东县组织部
加强党员教育是提高党员素质的根本措施,是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和途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以及信息化网络的普及,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覆盖面和复杂性也越来越大。如何在信息化、社会化新形势下加强党员教育工作,进一步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增强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的活力,是摆在各级党组织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对此,我们做了一些调查与思考。
一、基本情况与现状
我县共有 23698名党员,其中有农民党员14681名、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党员4358名、企业党员655名、退休党员1933名、女党员2520名、少数民族党员17名。
近几年来,我县非常重视党员教育工作,在全县认真开展了“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创先争优活动”、“集中上党课活动”和干部作风教育整顿等主题教育。建立健全了党的组织生活、三会一课、党员干部定期学习、民主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流动党员管理等制度,不断强化党员目标责任管理。充分利用媒体、网络、远程教育、党建网等现代化信息化手段开展党员教育,从根本上加强了党员的教育管理,全县党员教育管理逐步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的良性轨道,为推动全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二、主要做法与成效
一是创建短信党课教育新平台,不断完善党员教育新模式。
我们积极开创党课教育新阵地,推行“短信党课”教育活动。利用专业的短信平台,将相关的党课教育内容通过短信的形式发送到全县党员的手机上,广大党员特别是农村党员,无论是在田间地头干活还是外出打工挣钱,都能及时得到“短信党课”的教育。去年一年共发送“短信党课”信息360余期共计6万余条,进一步加强了党员的教育和管理。二是充分利用远程教育平台,拓展农村党员干部教育新渠道。我县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在2004年启动以来,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扎实推进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到目前为止衡东县已建农村远教接收站点580个,2009年建成农村远教与文化共享工程站点453个,村级站点建设覆盖率达到100%。站点建成后,我们充分利用远程教育网络,大力开展党员干部学习培训,使远程教育成为了“干部受教育、农民得实惠”的有效载体,为广大农村党员和群众带来了实惠,同时也加快了农村信息化和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三是扎实开展党建活动,丰富教育管理内容。近年来,我县先后开展了创建“五个好”村党支部活动,在农村广大党员中,开展“五带头、比奉献”活动;在全县机关、企事业党组织及党员中开展争创’先进党组织”和争当“优秀共产党员”活动。通过树立典型,弘扬正气,促使广大党员以更大的热情投身工作,为党员教育管理拓宽了新的空间。四是健全党建责任体系,强化教育管理职责。认真贯彻落实湘组发【2010】9号《关于加强乡镇党委抓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责任的意见》文件精神,严格落实乡镇党委书记抓党建工作责任制,并定期督促检查,增强远程教育综合效果;二是强化教育管理。建立健全党组织生活、党员目标管理、民主评议党员、创先争优等党员教育管理制度,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完善;三是加大党员教育投入。几年来,县乡两级采取了积极措施,通过各种渠道尽力解决了党员教育经费不足的问题,确保每年举办一批党员干部学习培训班。
三、存在问题与原因
衡东县的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经过各级党组织的共同努力,总体上看,已步入了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党员教育管理工作跃上了一个新台阶,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薄弱环节。
(一)少数党员学习自觉性不够。少数党员平时不能坚持政治理论学习和业务学习,在日新月异的当今社会,知识逐渐老化,创新能力不高,业务能力不能胜任,党员的先进性不能很好地体现和发挥。
(二)党员教育制度落实不力。少数基层党组织党员学习制度、组织生活会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党员领导干部组织生活制度、理论学习制度、党员思想汇报制度、党内监督制度等不够健全,制度执行不到位,不能将党员教育工作落到实处,党员教育工作“走过场”。
(三)部分党员理想信念不坚定。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有些党员过分看重经济收入和实现自我价值,淡忘了党的性质和宗旨,忘记了自己作为一名党员的义务和责任,寻找种种借口不参加组织生活,不履行党员义务。同时一些基层党组织书记对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思想上存在误区,观念滞后。
(四)远程教育等现代化信息教育措施不完善。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重经济轻党建;二是队伍建设不乐观,责任心不强、业务水平不高;三是教学培训活动流于形式,缺乏有效的措施贯彻落实;四是教育经费保障不到位,教育活动不能顺利开展。
四、工作思路与对策
根据我县党员教育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如下加强和改进党员教育管理的基本思路和对策。
(一)增强各级党组织抓好党员教育管理的认识。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证明,党员教育管理好的地方,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就大,群众的热情高、干劲足,党的领导体现得就充分。只有切实做好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才能使党员牢记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提高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坚定性和自觉性,对促进社会的繁荣与稳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各级党组织必须切实把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抓好抓实。
(二)建立健全新形势下党员教育管理工作责任制。一要落实党组织“一把手”抓党员教育工作的责任。这是新形势下“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迫切需要。要把“一把手”抓党员教育的工作列入领导责任制考评的目标之一,把能否做好本单位、本辖区内的党员教育工作作为衡量一个领导是否具有坚定政治立场、能否驾驭全局重要标准。二是建立“以块为主”抓党员教育工作的机制。大到党委,小到党的小组,必须切实负起党员教育工作主抓责任,改变依靠上级抓、部门抓、条条抓的状况,并把能否抓好党员教育工作列入党建工作重要考评目标。三要建立党员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要进一步整合党员教育资源,彻底解决“多头培训、重复培训”的问题,建立和完善以组织部牵头,宣传、纪检、人事、科技、教育、农业等部门参加的党员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通过定期研究工作、定期召开党员教育经验交流会,提高对基层的指导力度,做到党员“发展、教育、管理、监督”四位一体,逐步实现教育管理系统化。
(三)探索新时期党员管理的新方法。按照“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加强党员的管理工作,逐步探索新时期党员管理的新方法。党员模范作用的发挥,除了党员自身因素外,关键是基层组织能否提高管理水平,合理引导党员发挥作用,应充分考虑目前农村党员从业形式、生活水平、思想状况上的差异,对不同层面、不同领域的党员分类分层次提出先进性要求。对那些担任一定职务的干部党员,要求他们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念,当好人民的勤务员;对离退休回村的退休党员,要求他们树立爱家乡、爱人民的观念,当好支部的助手和参谋;对有一技之长的技能党员,要求他们树立勇于创新、勇于奉献的观念,当好群众致富的带头人;对那些在村内从事一般性生产劳动的在职党员,要求他们树立全局和长远的观念,当好爱岗敬业的榜样;对那些外出务工的流动党员,要求他们树立离土不离乡的观念,当好先进信息的传递者;对本村的老党员,要求他们树立扶上马、送一程的观念,当好支部的坚强后盾。
(四)进一步整合资源,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教育手段的作用。
当前,互联网已开始普及,组织部门可利用网络资源,通过党建网站、远程教育、声像资料等手段,采取互教互学、场景模拟等现代化,信息化教育形式,增强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必须充分利用互联网及远程教育等平台,开辟培训领域,认真抓好远程教育培训。其突出的优点主要有两点:一是广大党员干部可及时下载培训资料,充实现代远程教育内容。通过建立远程教育内容信息库,党员可随时下载政治理论专题、时事热点、市场经济、现代农业科技知识等培训节目,时间方便掌握,具有纸质资料无可比拟的时效性,共享信息资源。二是可定期组织培训,实现互动办学。结合当前党组织中心工作和党员教育需求,党建网站可以组织一些高质量课件,利用网络进行播放,根据个体需求进行课件点播和网上市场信息查询。此外,还能够通过问卷调查和走访等形式,了解党员的学习需求,由党员点播远程教育节目,及时调整播放内容,实行互动培训,大大提高学习针对性和质量。
在当下社会,信息化、网络化已成为世界发展的潮流,互联网作为信息传播的新媒体,对我们产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在信息化网络条件下,信息传播手段、方式和渠道日益多元化,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介成为了思想交锋、舆论争夺的重要阵地,公众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手段,同时,也为党员教育工作开辟了新的领域,提供了新的资源,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首先,我们不仅要从理念上搞清党员教育管理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和用途,而且要从党所面临的新的实际情况出发,明确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已经成为加强党的组织建设的一个突出环节和重要方面,切实做好党员教育工作。
信息网络化对党员最大的影响是思想影响,接着是对工作方式、学习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的影响。因此,在信息网络条件下,抵御错误思潮冲击,坚定理想信念,已成为党员教育面临的新挑战。由此可见,党员教育面临坚定党员理想信念的重大课题,面临创新理念和方式的迫切任务,面临提高党务工作者能力素质的时代要求。运用现代信息传媒手段提升党员教育工作水平,是信息网络化带给党员教育的重大机遇。建议加强整体规划,积极构建功能完备﹑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党员教育信息网络平台。实施党员教育上电视﹑上手机﹑上互联网工程,打造党员教育电视频道(栏目)﹑党员教育手机报﹑党员教育网站﹑党员教育官方微博,形成全方位﹑多层次﹑辐射式的党员教育网络阵地集群,推进全媒体手段在党员教育工作中的创新应用。
此外,根据不同党员群体特点和不同教育形式适用情况,建议综合运用传统教育方法和信息网络手段开展党员教育,做到务实管用﹑灵活多样,按需施教﹑分类施教。创新教育形式,运用广播﹑电视﹑手机﹑互联网﹑网上论坛﹑视频会议等信息载体,可以采用网上党校﹑网上大讲堂﹑网上论坛﹑短信﹑手机报﹑微博﹑QQ等形式,开展“订单式”﹑“菜单式”﹑“点播式”在线学习﹑讨论﹑辅导活动,提高党员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在师资队伍上,建立省市县三级联动开放的党员教育培训师资,建设一支适应信息传媒技术发展和熟悉党员教育业务的骨干队伍,组织优质师资定期到基层宣讲,着力破解经济欠发达地区和“两新”组织开展党员教育的硬件难题,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向基层延伸倾斜。新形势下加强党员教育之浅析
作者:内蒙古公安边防总队满洲里边防大队 高立明
党员教育是部队党组织宣传工作的重要内容,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我们党肩负着历史的重托,经受着时代的考验,切实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这就为加强部队党员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一、党员教育在党建中的地位
(一)加强党员教育,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重要基础。党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是组成党的最基本的要素。部队的战斗力不仅要靠党的指导思想和路线的正确,要靠通过民主集中制原则构造起来的各级党组织,更要靠组成党的肌体的每个细胞的健康和活力。如果说,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的战斗力的基础,担负着直接联系官兵、宣传官兵、组织官兵、团结官兵并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官兵的重要责任,那么,党的基层组织的这种特殊而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正是由党员的行动来体现和实现的。党员队伍的状况怎样,能否体现党的先进性,从一定的意义上讲,关系到党所领导的伟大事业的前途和命运。党员素质高,模范作用好,能够在人民群众中树立良好的形象,成为群众的表率,就能更好地体现党的先进性。否则,就会损害党的形象,降低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丧失党的先进性。刘少奇同志曾经指出:“我们要建设一个最好的党!要达到这个目的,固然需要我们各方面的努力,需要中央与各级领导机关正确的领导,但是最基本的还要我们有很好的党员。”因此,教育党员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就成为党的建设的最根本问题。
(二)加强党员教育,是实现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重要保证。党的绝对领导的确立,不是靠行政命令,而是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靠党的组织工作,宣传工作和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靠全体党员在工作和生活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因为广大党员是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组织者和带头人,党员的素质高低,作用发挥得充分不充分,直接影响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能否在部队中得以贯彻落实。实践证明,党员教育做的好的地方,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就大,官兵的热情高,干劲足,党的领导体现得就充分;反之,党的领导就无法实现。从中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党员教育是实现党的领导的根本途径。
(三)加强党员教育,是贯彻从严治党的前提和基础。当前复杂的社会环境,对党员干部保持共产党人和人民公仆的革命本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也使党的建设遇到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新矛盾和新问题。这就向我们提出,越是改革开放,越是发展经济,越要从严治党。在新的国内外环境中,如何保持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始终坚强有力地发挥领导核心作用,这是加强党的建设必须进一步解决好的重大课题。要解决好这个问题,需要从思想、政治、作风、纪律和组织、制度上全面推进党的建设这个新的伟大方针,并不是一时一事的要求,而是必须切实体现到对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和干部进行教育管理等各个环节中去,其中,加强党员教育就是前提和基础。
二、当前党员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一)一些基层党组织对党员教育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抓党员学习教育时紧时松。一是,个别单位的领导认为当前严峻的国内形势下,中心工作的好坏是硬指标,只要把中心工作抓上去了,一切事情都好办。而党员教育、思想工作,看不见、摸不着,做得好不好难衡量,因此,对党员思想政治工作抓得不紧,甚至听之任之;二是,有些从事党务工作的同志觉得搞党员教育工作枯燥单调,同志们不乐意参与,且做了工作效果不明显,政绩不突出,务虚的不如务实。
(二)部分党员理想信念发生了动摇。当前,在社会大变革浪潮冲击下,部队这座大熔炉也受到了强烈的冲击,部分党员的价值观、世界观发生了改变,理想信念发生了动摇。一是,有的党员对社会主义制度认识模糊,对社会主义前途存有疑虑、困惑,共产主义信仰发生动摇;二是,党员党性观念淡簿。在社会价值取向发生变化的过程中,部队内部的部分党员人生观、价值观发生偏差,未能正确处理市场经济趋利原则与党员无私奉献的关系,有些党员甚至完全放弃了共产党员的人生观、价值观,追求个人利益和个人价值观的最大实现,要待遇的多,讲奉献的少,讲个人奋斗的多,讲集体努力的少。
(三)党务工作者素质亟待提高。近几年来,尽管党务工作者的队伍结构有较大的改善,但仍有部分同志属应付型干部,想大事、议大事、抓大事的能力较差;一些同志对党务常识了解较少,知识相对贫乏,语言枯燥;还有部分同志调查研究的能力薄弱,对单位情况了解不详。这就造成了党员教育不是联系实际不够,就是缺乏创造性,就事论事,面对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党员教育的问题,办法不多,路子不畅,吸引力不强。
(四)党员教育形式呆板,针对性不强。一些基层党组织根据上级意见和要求安排党员教育时,满足于当“二传手“,很少结合本单位及党员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存在着“一锅熟”、“一刀切”现象,教育效果比较差。一是形式呆板,长期以来,大部分单位对党员教育采取了一个模式、一张面孔、千遍一律和公式化的方法,往往是学习—讨论—总结三步曲,这三步曲走完了,教育就算完成了,至于党员是否入耳入脑入心,则另当别论。二是针对性不强,一方面谈理论、讲大道理的多,结合实际的少,有的虽然触及到实际问题,却提不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另一方面,做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不够,对官兵思想状况摸不透,对官兵心里想什么、盼什么不清楚。
三、对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员教育的对策
加强党员教育,是新形势新任务的迫切要求,是确保党的先进性和领导地位的重要保证,如何加强和改进党员教育工作?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一)提高思想认识,认清教育的紧迫性。要从党的执政地位高度,提高对加强党员教育的重要性的认识,做到越是形势严峻,越是工作任务繁重,越要加强党员教育,真正把党员教育工作当作落实党要管党、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一项基础工作来抓。通过党员教育,加强党组织的自身建设,不断提高党员队伍的整体素养,增强党组织的战斗力,积极推进部队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切实加强领导,狠抓制度落实。搞好党员教育工作关键是各级党组织重视,切实加强领导。首先要建立党员教育目标责任制。各级党组织的书记是党员教育的第一责任人,必须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要具体抓,负主责。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分析党员队伍状况和党员教育形势,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同时要制订必要的检查考核措施,把党员教育工作的好坏,作为评价衡量领导干部班子工作优劣的重要内容。其次,要建全和落实各项制度。即要坚持党员目标管理、中心组学习、党员思想汇报、党员谈心和党员轮训等制度。还要注重加强和完善定期上党课、民主评议党员和党的组织生活等制度,使党员教育制度化、规范化。
(三)加强党员教育干部队伍建设。各级党组织要加强培养和建设一支素质高、熟悉业务的党务工作者队伍,要抓好有计划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理论修养和工作水平,使他们具有坚强的党性和胜任工作的能力。部队各级党组织对党务工作者的辛勤劳动要理解、支持、关心和照顾,要为他们开展工作创造更好的条件。同时,党组织要组织党务工作者深入官兵中调查研究,通过与官兵沟通、谈心、交流等形式,及时了解和掌握党员的思想倾向和波动,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更好地激发起党员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光荣感,从而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四)改进党员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增强党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首先,教育内容要有时代感,要根据形势任务需要,充实调整和扩展党员教育的内容;一要广泛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要紧密联系社会和部队发展的实际,紧密联系党员干部的思想实际,使广大党员干部始终站在社会和部队发展的前线,成为推进部队建设的带排头兵;二要突出抓好“理想信念”教育,积极引导广大官兵联系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变化和近年来部队建设的翻天覆地变化,进一步增强广大官兵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仰,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对党中央和中国共产党的信任。三要把握求真务实的原则,做到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加强教育的针对性;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正面灌输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坚持分类分层次施教;坚持加强教育与同改进管理、严肃党纪相结合,不断改进党员教育的方式方法。四是,要抓好领导干部教育这一关键。教育者首先受教育,只有领导干部带头身体力行,从严要求自己,在各方面尤其是在勤政廉政上作表率,才能解决部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党风和社会风气的好转。总之,党员教育是加强部队党建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部队建设的不断深入,给部队的党员教育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课题。只要我们坚持调查研究、坚持与时俱进,认真研究新情况,总结新经验,就一定能够开创部队党员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第二篇:新形势下加强农民素质教育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当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已成为时代要求,提高农民素质迫在眉睫。为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农民素质教育工作的途径,**市**区统计局于近期在全区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农民素质状况进行了抽样调查;同时,深入有关部门对当前**区农民素质教育状况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了解,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做好农民素质教育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市**区农民素质现状分析
据《**区国民经济统计资料》显示,截至2005年底,**区农村人口共有71万人,其中壮年劳动力36万人。据抽样调查分析,当前,**区农民文化素质偏低,科技素质低下,政策、法制观念淡薄,思想道德素质落后。[文秘网站领头羊-xiexiebang.com-www.xiexiebang.com-网上服务最好的文秘资料站点]
1.农民的文化素质偏低。农民文化程度是农民文化素质的重要衡量标准。从抽样调查的142个对象来看,小学文化程度的占20%,初中文化程度的占64%,高中文化程度的占13%,可以看出,农村在家务农的劳动力以初中文化程度为主,整体素质偏低,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在法国,7%以上的农民具有大学文凭,60%的青年农民具有中专水平;在德国,7%的农民具有大学文凭,53%的农民受过2~3.5年的职业培训;日本农民中,大学毕业的占5.9%,高中毕业的占74.8%,初中毕业的占19.4%。
2.农民的科技素质低下。目前,**区农民农业生产技能素质正在由掌握传统生产技能向开始运用现代生产技能转变,但仍与加快农业科技发展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据抽样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区留在农业生产领域大多是35岁以上、文化素质较低、思想滞后的劳动力;在现有的务农人员中,参加过农业技术培训的只占22%,认为没时间也没必要参加科技培训的占31.2%;拥有农业生产一技之长的只占10%。虽然近两年来,随着阳光工程的实施、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民办职业教育的兴起,**区约有15000余名农村劳动力接受过职业培训,且有1229人获得技术等级证书,但是仅占**区农村劳动力的0.34%。由于务工技能素质低,外出务工人员普遍都是干重活拿低薪。据调查,**区有53%的农民利用农闲时间在本地打零工,从事的大多是“提灰筒”、搬运工之类的没有技术含量的体力活。
3、政策、法制观念淡薄。经过近几年的宣传教育,农民的政治素质和法律素质都得到了很大提高。95%以上的农户对党的政策表示拥护,85%以上的农民表示会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遇到正在实施的犯罪行为时会迅速报警。但仍有一部分农民政策水平低下、法制观念淡薄。在政策掌握方面,有的甚至连涉及切身利益的政策也不了解。如“粮食直补”已发放到位,可有些农民只知道给自己发了钱,至于发的是什么钱,发放标准是什么、应该发多少都不清楚。至于“农机补贴、村村通工程、阳光工程”这样带来间接效益的政策更是一无所知。还有些农民缺乏法制观念,在遇到伤害时,要么懦弱忍让,要么威言恐吓,要么暴力相向,要么滥用私刑,不会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从而给自己带来更大的伤害。
4、思想道德素质落后。当前,封建迷信活动在农村地区比较常见,农闲时节农村聚众带彩抹牌赌博现象屡见不鲜,不少人相信天命,相信迷信,封建意识在农村尤其是偏远地区仍比较浓厚。同时,农户之间缺乏团结互助精神,小偷小摸、顺手牵羊的事情时有发生。
二、造成农民素质低的原因分析
据调查分析,造成农民素质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农民自身的原因,也有素质教育方面的原因。
(一)农民自身的问题和原因。主要是三方面造成农民缺乏学习主动性,影响素质提高。一是目光短浅,存在短期行为。大多数农民包括一部分基层干部对自身素质状况不能正确认识,缺乏忧患意识,形成了观念上的近视。相当一部分农民只看眼前利益,轻视文化知识和科学技术的学习,认为学习技术耽误生产,上学还得花钱,搞生产多少能挣点钱。这种短视行为扼杀了获取知识技能的欲望,严重阻碍了文化科技素质的提高。二是小农意识浓厚。大多数农民安于现状、小富即安、不思进取,缺乏创新精神,追求自给自足的生活。尤其对那些年龄偏大的农民来说,只会沿袭传统种植办法,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既想致富,又不敢担风险,不同程度的存在着“等、要、靠”思想,把农副产品的销售、价格的提高、市场风险的规避都寄托在政府身上,政府倡导什么,他们就种植什么,缺乏发现市场的敏锐性和捕捉机遇的能力。三是自身封闭。部分农民不愿意去了解外面的世界,外面的信息,整天囿于自己生活的小圈子,视野狭窄,以“小家”为中心,得过且过,既不主动了解政策、学习政策、研究政策,运用政策来引导农业生产,也不愿学习法律,维护自身权益。
(二)农民素质教育工作方面的原因。多年来,为提高农民素质,农业、科技、文化、教育等相关单位做了大量服务性工作,政府相关部门通过办班培训、示范带动、开通农业直通车、送科技下乡、开辟农业专栏等,为农民提供多渠道的农技推广和教育培训服务,但对农民教育工作的滞后和不足,使得农民素质未能尽快、有效提高。
一是教育工作分部门开展,缺乏总体部署。目前,**区承担农民培训任务的网络。在职业教育上,充分发挥区职教中心、区党校、农广校作用,充实和完善一批民办教育培训机构,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完善教学培训条件,扩大培训规模;在农技推广上,可借助教育部门的远程教育网络,由各镇组织,充分发挥镇、村成人技术学校的作用,让农民就近学习,提高培训质量和效益。同时,健全培训监督考评机制,确保培训链完整。从培训单位到村组干部、农业骨干,应做到目标明确,职责清晰,从而避免培训断点出现。
3、加强宣传,因势利导,增强农民学科技的主动性。目前,广播、电视已在农村十分普及,成为农民接受新知识、新观念的一条重要渠道。因此,应充分发挥区广播电台、区电视台、镇电视差转台的作用,大力宣传科技致富的好典型,增加农业知识节目播放时间,尝试把农业知识节目办得生动有趣,更贴近农民,贴近实际,吸引农民收看。同时,深入调查农民对生产技术的需求,按需施教,使农民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4、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的是达到农村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不能只关心和实施单纯农业技术推广和教育,更重要的是彻底根除农村地区愚昧落后封建习俗,加大精神文明建设,确立科学的生活方式。只有农村居民的整体健康、文明,才能通过生产经营和流通手段脱贫致富,真正实现农村地区“两个文明”建设和全面发展。要充分利用农村的优势,开展各种形式的道德建设活动,开展树立“新风尚”、争创“文明户”等活动。同时,广泛深入地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生动形象地开展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无神论的宣传教育,帮助农民划清科学与迷信、文明与愚昧的界限,树立科学的世界观,逐步在农村形成科学文明、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风尚。
5、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事业。农民思想这块阵地要靠丰富的物质和健康的文化去占领。缺乏文化如同减少收入一样,最终都将导致农民思想信念的动摇、道德的滑坡以及社会的不稳定。因此,要不断加大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完善镇文化站、村文化室的建设,健全农村文化服务网络。在财政支持的基础上,采取企业捐一点、对口单位帮一点的方式,多渠道地筹集投入资金,尽可能地增加农村文化建设投入。农村文化建设投入应主要用于硬件建设上,如图书、表演器材、设备、场地建设等。同时,要着力提高现有文化服务队伍素质,培训农村文化骨干队伍,支持农村民间艺人的创作和文化活动,从而创造出更多更好的贴近农民生活、反映农村现状的好作品、好形式。通过生动的文化艺术和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寓教于乐,使农民群众在娱乐中学到新的知识技能,在娱乐中确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在娱乐中学会处理农村社会的矛盾,在娱乐中增长发展经济的才干。
第三篇:县委宣传部新形势下加强农民教育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县委宣传部新形势下加强农民教育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找准定位开启民智凝聚民心
——新形势下加强农民教育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县委宣传部课题组
在工业化、城市化纵深推进的背景下,如何同步加强农民教育,进一步提高农民、转移农民?在农村十余年连续抓集中性教育的基础上,如何推陈出新,集纳成果,进
一步延伸触角,拓展领域?在当前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的同时,如何进一步探索农民这个特殊群体针对性教育的新方法、新路子?结合上述思考,前阶段,我们开展了农民教育专题调研活动,走访了柯岩、平水、齐贤、陶堰等镇(街),召开了不同层面的座谈会,并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万份问卷进农户”调查,形成以下报告。
一、当前我县农民的思想现状分析
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化,农民的思想观念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既有健康向上、也有消极落后的,既有主流的、也有支流的,并且这些观念同时并存,互相碰撞,对比鲜明。总体上,当前农民思想现状表现为“五个求”:
1.求富。改革开放以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让农民得到了实惠。据统计,2004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8077元,比上年增长17.3,农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9.6,比上年降0.2个百分点,组织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30365人,为19.61万农民解决养老保险问题。在解决了温饱、得到了实惠的情况下,农民又产生了新的利益诉求,坚定了致富奔小康的信心。在走访了解中,“增加家庭收入”成为当前农民最关注的问题,希望经济发展得更快一点,就业渠道更多一点,生活更富裕一点,这已经成为广大农民的共同心声。
2.求知。逐步富裕起来的农民正日益关注自身素质的提高,对知识重要性的认识也在不断提高。在走访中,我们发现74.7的人认为教育与一个人的发展前途有很重要的关系,他们自觉地通过阅报看电视来掌握信息,了解技术。在一些特色种养或特色企业发展比较迅速的镇街,科技致富的示范效应激发了农民群众学习科技知识的热情,很多农民不但积极参加纺织、养殖、花卉等技术培训,还报名学习计算机、英语知识,2004年全县参加各类教育培训1次以上的人占了51.8。同时,在强自身的同时,农民对子女教育的关注度也日益增强,3/4的农民认为要让孩子接受大专及以上教育,表示在子女教育上无论投多少钱都是值得的。
3.求美。营造一个优美、洁净的生活居住环境,也是富起来的农民群众的迫切要求。尽管我县从1999年起至今连续6年在农村实施“双字号”工程,许多行政村实施了硬化、绿化、亮化、美化工程,使农村环境面貌有了显著的改观,但离群众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而且随着时代的进步,群众求美的愿望已不仅仅停留在对生活居住环境的美化上,而是向提高生活质量、优化人文环境等方面演变。
4.求乐。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对精神生活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希望多组织文体活动,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当前农民的生活方式更趋开放,业余休闲活动也较以前更丰富,现在随便到哪一个镇街,哪一个村,老年活动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和阅报栏、宣传栏前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而且进城购书、投身社区文娱活动的也屡见不鲜。
5.求利。受市场经济趋利性的影响,农民群众主动进取的精神得到了激发,求利心理成为农民群众致富的动力,现在的农民较以前更关注自身的利益问题。一个村,大到公益基础上的建设,小到招待费用的支出和一家一户优惠政策的出台,引起的关注和话题经久不息。在调查中,农民对公益基础上招投标、干部公正处事、养老保险、贫困户照顾、计划生育、就业培训、拥军优抚、私人建房、拆迁安置等问题十分关注,并且积极参与,建言献策。
当然,市场经济难免泥沙俱下,一分为二,当前农民思想观念也有一些消极、负面的因素,主要表现为五个方面:
1.信仰危机。受社会变革引发的利益格局多元化影响,目前在不少农民群众中存在“信仰危机”和“理想淡化”问题(表一)。从个人信仰问题上看,在发放的1万份问卷中,受调查的党员数占23.7,而真正信仰马列主义的却不到这个比例,相差6个百分点。对加入党组织的态度,“积极要求入党”的只有32.4,而认为“没有必要”和“看情况”的占了绝大部分(67.5);对当地党组织和党员发挥先进性作用状况“不大满意”和“不满意”共占34.2;认为所在村居党组织战斗力“一般”的有52.4,“弱”的占11.1;认为所在村居党员平时“无所事事”的占21.5,“参与赌博”的有6.8。党员不像党员,甚至做“群众的尾巴”,客观上也起了负面作用。
表一:当前农民的信仰调查
马列主义
佛家思想
基督教思想
回教思想
民间宗教
无神论
21.6
第四篇:新形势下加强农民素质教育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当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已成为时代要求,提高农民素质迫在眉睫。为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农民素质教育工作的途径,**市**区统计局于近期在全区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农民素质状况进行了抽样调查;同时,深入有关部门对当前**区农民素质教育状况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了解,并在此基础
上提出了做好农民素质教育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市**区农民素质现状分析
据《**区国民经济统计资料》显示,截至2005年底,**区农村人口共有71万人,其中壮年劳动力36万人。据抽样调查分析,当前,**区农民文化素质偏低,科技素质低下,政策、法制观念淡薄,思想道德素质落后。
1.农民的文化素质偏低。农民文化程度是农民文化素质的重要衡量标准。从抽样调查的142个对象来看,小学文化程度的占20,初中文化程度的占64,高中文化程度的占13,可以看出,农村在家务农的劳动力以初中文化程度为主,整体素质偏低,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在法国,7以上的农民具有大学文凭,60的青年农民具有中专水平;在德国,7的农民具有大学文凭,53的农民受过2~3.5年的职业培训;日本农民中,大学毕业的占5.9,高中毕业的占74.8,初中毕业的占19.4。
2.农民的科技素质低下。目前,**区农民农业生产技能素质正在由掌握传统生产技能向开始运用现代生产技能转变,但仍与加快农业科技发展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据抽样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区留在农业生产领域大多是35岁以上、文化素质较低、思想滞后的劳动力;在现有的务农人员中,参加过农业技术培训的只占22,认为没时间也没必要参加科技培训的占31.2;拥有农业生产一技之长的只占10。虽然近两年来,随着阳光工程的实施、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民办职业教育的兴起,**区约有15000余名农村劳动力接受过职业培训,且有1229人获得技术等级证书,但是仅占**区农村劳动力的0.34。由于务工技能素质低,外出务工人员普遍都是干重活拿低薪。据调查,**区有53的农民利用农闲时间在本地打零工,从事的大多是“提灰筒”、搬运工之类的没有技术含量的体力活。
3、政策、法制观念淡薄。经过近几年的宣传教育,农民的政治素质和法律素质都得到了很大提高。95以上的农户对党的政策表示拥护,85以上的农民表示会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遇到正在实施的犯罪行为时会迅速报警。但仍有一部分农民政策水平低下、法制观念淡薄。在政策掌握方面,有的甚至连涉及切身利益的政策也不了解。如“粮食直补”已发放到位,可有些农民只知道给自己发了钱,至于发的是什么钱,发放标准是什么、应该发多少都不清楚。至于“农机补贴、村村通工程、阳光工程”这样带来间接效益的政策更是一无所知。还有些农民缺乏法制观念,在遇到伤害时,要么懦弱忍让,要么威言恐吓,要么暴力相向,要么滥用私刑,不会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从而给自己带来更大的伤害。
4、思想道德素质落后。当前,封建迷信活动在农村地区比较常见,农闲时节农村聚众带彩抹牌赌博现象屡见不鲜,不少人相信天命,相信迷信,封建意识在农村尤其是偏远地区仍比较浓厚。同时,农户之间缺乏团结互助精神,小偷小摸、顺手牵羊的事情时有发生。
二、造成农民素质低的原因分析
据调查分析,造成农民素质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农民自身的原因,也有素质教育方面的原因。
(一)农民自身的问题和原因。主要是三方面造成农民缺乏学习主动性,影响素质提高。一是目光短浅,存在短期行为。大多数农民包括一部分基层干部对自身素质状况不能正确认识,缺乏忧患意识,形成了观念上的近视。相当一部分农民只看眼前利益,轻视文化知识和科学技术的学习,认为学习技术耽误生产,上学还得花钱,搞生产多少能挣点钱。这种短视行为扼杀了获取知识技能的欲望,严重阻碍了文化科技素质的提高。二是小农意识浓厚。大多数农民安于现状、小富即安、不思进取,缺乏创新精神,追求自给自足的生活。尤其对那些年龄偏大的农民来说,只会沿袭传统种植办法,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既想致富,又不敢担风险,不同程度的存在着“等、要、靠”思想,把农副产品的销售、价格的提高、市场风险的规避都寄托在政府身上,政府倡导什么,他们就种植什么,缺乏发现市场的敏锐性和捕捉机遇的能力。三是自身封闭。部分农民不愿意去了解外面的世界,外面的信息,整天囿于自己生活的小圈子,视野狭窄,以“小家”为中心,得过且过,既不主动了解政策、学习政策、研究政策,运用政策来引导农业生产,也不愿学习法律,维护自身权益。
(二)农民素质教育工作方面的原因。多年来,为提高农民素质,农业、科技、文化、教育等相关单位做了大量服务性工作,政府相关部门通过办班培训、示范带动、开通农业直通车、送科技下乡、开辟农业专栏等,为农民提供多渠道的农技推广和教育培训服务,但对农民教育工作的滞后和不足,使得农民素质未能尽快、有效提高。
一是教育工作分部门开展,缺乏总体部署。目前,**区承担农民培训任务的有农业局、科技局、教体局、扶贫办、乡镇企业局、党校、团委、妇联等八家单位,各单位的上级业务部门都安排了培训任务。由于缺乏总体规划,统筹安排,办班培训时都是各自为政,培训内容、对象往往出现重复交叉。而“上边千条线,下边一根针”,无论哪个部门到乡镇办班,乡镇都得组织一次,加大了组织难度,难于取得实效。
二是科技培训链存有断点,培训方式有待改进完善。就**区来讲,一个完整的培训链是由区农业、科技部门办班培训村组干部、科技大户、农业骨干,然后发挥他们的组织带动作用,把学到的知识再传授给农民。但由于有一部分接受过培训的村组干部、科技大户、农业骨干回去后并未将农民组织起来进行培训、传授,从而导致培训链中断,造成同一个村同一个人参加多次培训,而其他一般群众从未直接参加过培训。目前的培训方式也缺乏灵活性。农村组织培训,大多都在集镇上,农民参加一次培训要跑很远的路,很不方便,有的农民就不愿意去。
三是职教、成教滞后,主阵地作用未能充分发挥。职业教育、成人教育是农民接受二次教育的重要途径。然而**区职业教育起步较晚,技能教学设施普遍陈旧,师资力量比较薄弱。同时,全区13所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和329所村成人技术文化学校由于缺乏经费,基本闲置处于闲置状态,致使农民接受二次教育的主阵地作用不能充分发挥。
四是文化事业发展不够,不利于农民素质的加快提高。**区农村文化建设发展不平衡,文化设施建设严重不足。全区13个乡镇文化站只有4个达到省定面积标准,而有5个乡镇文化站因站舍破烂,已基本无利用价值。税费改革后,由于无经费来源,村级文化活动室普遍处于瘫痪状态,目前,全区设有图书室的村只有47个,而各方面设施条件好一些的村级图书室也只有张湾洪山头、古驿余沟村、朱集马沟村。同时,农村文化力量也严重不足。农村和农民题材的节目十分有限。广播电视这种对当前农民思想文化有着重要影响的传播工具,很少讨论农民群众面临的思想问题、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农民题材的文艺节目更是少得可怜。以往的电影下乡村巡回放映、剧团下乡村巡回演出已明显地减少,不少地方的农民群众一年到头难以看上一部优秀的电影、一台好戏,更不说通过文化事业潜移默化农民观念,全面提高综合素质了。
三、新形势下做好农民素质教育的几点建议
加强农民素质教育,提高农民整体素质,是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伟大目标的基础。农民素质的提高,有助于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劳动生产率和增加收入能力,有助于增强农民群众妥善处理农村社会矛盾、管好农村事务、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能力。总之,加强农民素质教育,是从根本上解决新时期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一条重要战略途径。目前,加强农民素质教育,一方面要大力加强农村教育的投资力度,开展多种形式的农村成人教育,加强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另一方面要将有限的教育资源利用好,在加强正规教育的同时,通过党在农村的政策和工作,充分调动农民学习的积极性,依靠农民自己的力量,在农村中形成一种学科学、重教育的氛围,使农民素质教育成为一种群众性的自觉活动。当前,加强农民素质教育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1、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科学制订总体目标规划。加强农民素质教育、提高农民素质是一项长期、系统、复杂、庞大的工程,它涉及到教育、农业、科技、劳动、财政、司法、人事等等多个部门,并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支持。如果没有良好的组织领导做保证,势必造成各自为政,一盘散沙的局面。因此,区委应高度重视,成立区农民素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农业的副书记任组长,分管农业和教育的副区长任副组长,区教育局、区财政局、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区农业局等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专门负责对农村教育工作的指导和协调工作,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科学制定总体目标规划。当前,应结合新村建设,制订农民素质教育的任务目标,依照循序渐进的原则,稳步提高农民素质,服务新村建设。争取用五年左右的时间使全区一半以上的农户户均有一个科技明白人,村村有3—5名大学生,10名以上中专生,具备条件的16—45岁农民参加过培训。用十年的时间,使农民的文化素质由以初中文化水平为主转向以高中文化水平为主,受训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与从事现代农业生产的基本要求相适应,主要村干部具有大专以上的学历文化;90以上的青壮年农民的科技、政策、法律水平有较大提高,掌握2—3项农业实用新技术,具有搜集、分析、运用信息的能力和学习使用新技术的能力。
2、有效整合教育资源,提高培训质量和效益。如前所述,**区承担农民培训任务的单位有八家,在培训时相互之间缺乏沟通,导致教育培训零散无序,成本高、成效较差。因此,应将**区的农民教育资源进行有效整合,集中优势兵力攻坚。在每年年初,有培训任务的单位可将培训计划上报给区农民素质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由办公室根据各单位培训计划,综合全区情况,科学安排全年培训工作计划,明确培训对象、培训任务、培训目标和方式,避免重复交叉和撞车。在培训时,可将教育对象分为留守农民、转移农民、农民骨干、农村党员干部等几个层次,有针对性地开展分类教育,确保各个层面的农民既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形势政策教育、民主法制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传统美德教育等“公共科目”教育,又接受党员先进性教育、科技知识教育、市场营销知识、就业技能培训等“专业科目”教育。同时,健全培训网络。在职业教育上,充分发挥区职教中心、区党校、农广校作用,充实和完善一批民办教育培训机构,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完善教学培训条件,扩大培训规模;在农技推广上,可借助教育部门的远程教育网络,由各镇组织,充分发挥镇、村成人技术学校的作用,让农民就近学习,提高培训质量和效益。同时,健全培训监督考评机制,确保培训链完整。从培训单位到村组干部、农业骨干,应做到目标明确,职责清晰,从而避免培训断点出现。
3、加强宣传,因势利导,增强农民学科技的主动性。目前,广播、电视已在农村十分普及,成为农民接受新知识、新观念的一条重要渠道。因此,应充分发挥区广播电台、区电视台、镇电视差转台的作用,大力宣传科技致富的好典型,增加农业知识节目播放时间,尝试把农业知识节目办得生动有趣,更贴近农民,贴近实际,吸引农民收看。同时,深入调查农民对生产技术的需求,按需施教,使农民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4、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的是达到农村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不能只关心和实施单纯农业技术推广和教育,更重要的是彻底根除农村地区愚昧落后封建习俗,加大精神文明建设,确立科学的生活方式。只有农村居民的整体健康、文明,才能通过生产经营和流通手段脱贫致富,真正实现农村地区“两个文明”建设和全面发展。要充分利用农村的优势,开展各种形式的道德建设活动,开展树立“新风尚”、争创“文明户”等活动。同时,广泛深入地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生动形象地开展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无神论的宣传教育,帮助农民划清科学与迷信、文明与愚昧的界限,树立科学的世界观,逐步在农村形成科学文明、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风尚。
5、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事业。农民思想这块阵地要靠丰富的物质和健康的文化去占领。缺乏文化如同减少收入一样,最终都将导致农民思想信念的动摇、道德的滑坡以及社会的不稳定。因此,要不断加大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完善镇文化站、村文化室的建设,健全农村文化服务网络。在财政支持的基础上,采取企业捐一点、对口单位帮一点的方式,多渠道地筹集投入资金,尽可能地增加农村文化建设投入。农村文化建设投入应主要用于硬件建设上,如图书、表演器材、设备、场地建设等。同时,要着力提高现有文化服务队伍素质,培训农村文化骨干队伍,支持农村民间艺人的创作和文化活动,从而创造出更多更好的贴近农民生活、反映农村现状的好作品、好形式。通过生动的文化艺术和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寓教于乐,使农民群众在娱乐中学到新的知识技能,在娱乐中确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在娱乐中学会处理农村社会的矛盾,在娱乐中增长发展经济的才干。
第五篇:浅谈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党员教育工作
浅谈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党员教育工作
党员是构成党的肌体的细胞,党员的质量关系到党的生命。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所处的国内外环境、所肩负的历史任务和党员队伍的现实状况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党员思想政治素质提高、党员工作能力增强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成为了重要的课题,这对进一步加强党员教育培训提出了新的要求。使广大党员、干部成为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模范,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科学发展观的忠实执行者、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实践者、社会和谐的积极促进者。
中央《关于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的意见》指出,党员经常性教育是党的建设的一项基础工作。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对于巩固和发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不断提高党员素质,对于建设学习型政党、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加强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对策
抓好党员教育培训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根本要求。新形势下的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必须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着力提高党员的政治思想素质和才能发挥打造一支能打硬仗的科技人才队伍。
增强党员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是深化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制度改革、激发培训主体内在活力、切实提高党员教育培训工
1作效益的根本需要。
一要摸底调查,掌握党员的基本情况。通过组织党员参加党组织生活,召开座谈会,开展问卷调查,发放党员基本情况调查表,对党员的基本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及时了解和掌握党员的思想动态和工作生活情况,根据党员岗位实际情况以及需要,按照分级负责、因人而异、分类培训、灵活多样的原则,分类培训,增强培训的实效性与针对性。
二要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增强荣誉感。根据党员的实际,大力开展党员开拓创新为荣、精益求精为荣活动,扩大党员示范岗范围,通过示范服务使党员在实践中能力得到提升,在服务群众中先进性得到体现。搭建党员开展实践活动的平台,增强党员的归属感和自豪感,让党员在主题实践活动中思想得到升华,能力得到锻炼,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三要强化载体,增强教育培训的灵活性和吸引力。运用远程教育资源、网络在线课堂等载体,采取听专家讲座、讨论交流等形式,增强教育培训的灵活性。通过重温入党誓词、过政治生日等活动和颁发党员证、佩戴党徽、挂党员标示牌等形式,不断强化党员的身份意识,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将那些忠实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富有时代精神的基层优秀党员作为学习的榜样,为党员树立学习的典型,切实提高党员教育培训的吸引力。
二、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可持续发展思路探索
固本需要强基,党员教育与培训工作的好坏,决定着党员自身能力素质的高低,也影响着党员队伍建设和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优劣,进而对能否顺利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产生重大影响。加强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新方法,创新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新机制,探索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新途径,已成为当前建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是丰富与深化党员教育培训的内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程设置符合参加培训对象的需求,才能激发学习的主动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由于党员学历、年龄、岗位结构参差不齐,加上个人的爱好、兴趣的不同,也就形成对知识的需求存在个体差异性。当前,我们必须针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和党员的需要,本着“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科学的创新教育培训内容。在组织党员进行培训的过程中,一定要遵循把握区别不同岗位、教以不同内容,针对不同对象、选择不同方式,根据不同需要、确定不同重点的培训方向,有针对性的设置培训课程,使培训内容符合党员的需求。组织既有专业理论知识、又有在本地长期实践经验的科技工作者,开发制作一批通俗易懂、形象生动、针对性强的教学课件和“土教材”,丰富培训内容,逐步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党员教育培训的教材体系,增强培训的针对性,为党员教育培训提供有效的服务。要坚持把政治理论学习与技术培训、文化教育相结合,既要帮助党员打下扎实的政治理论功底,又要选择那些与当前工作密切相关的内容重点学习,提高他们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要重视文化教育,全面提高党员的文化知识水平。
二是要拓展党员教育培训师资队伍建设。按照素质较高、数量适当、结构合理和专兼职结合的原则组建党员培训师资队伍,形成由专职党务工作者、专家学者、先进模范人物和领导干部等组成的党员教育队伍。加强对党员教育队伍的培训和管理,帮助他们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在培训教师的选择过程
中,一定要选择学历高、知识面广的教师进行教学,让党员接受全新的知识。培训教师一定要具有“中南海的思想、老百姓的心态、新闻界的眼睛”的综合素质,用敏锐的眼光捕捉社会现象,洞察事物发展的本质,用浅显的语言向参加学习的党员传授党中央最新的决策部署。
三是要积极探索党员教育培训的新形式。实践证明,科学、灵活、多样的教育培训形式,能有效增强教育培训效果。党员教育培训,属于成人业余教育培训。由于受人际交往、社会事务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很难静下心来参加学习培训,很多时候往往是身在教室心在外。因此,组织党员参加学习培训的组织方式一定要灵活多样,要采取形势报告、专题讲座、实地考察、交流发言、案例剖析等方式,让参训人员在看中学,在讨论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