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指导工作规定
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指导工作规定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和加强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指导工作,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扩大优质职业教育资源供给,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等法律法规,制订本规定。
第二条 职业指导是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是职业学校的基础性工作。在中等职业学校开展职业指导工作,主要是通过学业辅导、职业指导教育、职业生涯咨询、创新创业教育和就业服务等,培养学生规划管理学业、职业生涯的意识和能力,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和质量意识,为适应融入社会、就业创业和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做好准备。
第三条 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指导工作应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立德树人、育人为本,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完善机制、整合资源,构建全方位职业指导工作体系,动员学校全员参与、全程服务,持续提升职业指导工作水平。
第四条 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指导工作应坚持以下原则:
(一)以学生为本原则。通过开展生动活泼的教学与实践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引导学生参与体验,激发职业兴趣,增强职业认同,帮助学生形成职业生涯决策和规划能力。
(二)循序渐进原则。坚持从经济社会发展、学校办学水平以及学生自身实际出发,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职业生涯发展规律,循序渐进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指导。
(三)教育与服务相结合原则。面向全体学生开展职业生涯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学会职业选择。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指导服务,为学生就业、择业、创业提供帮助,促进学生顺利就业创业和可持续发展。
(四)协同推进原则。职业指导工作应贯穿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的全过程,融入课程教学、实训实习、校企合作、校园文化活动和学生日常管理中,全员全程协同推进。
第二章 主要任务
第五条 开展学业辅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结合自身特点及专业,进行学业规划与管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与能力。
第六条 开展职业指导教育。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了解社会,了解专业和职业,增强职业意识,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职业理想,增强学生提高职业素养的自觉性,培育职业精神;引导学生选择职业、规划职业,提高求职择业过程中的抗挫折能力和职业转换的适应能力,更好地适应和融入社会。
第七条 提供就业服务。帮助学生了解就业信息、就业有关法律法规,掌握求职技巧,疏导求职心理,促进顺利就业。鼓励开展就业后的跟踪指导。
第八条 开展职业生涯咨询。通过面谈或小组辅导,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咨询辅导,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鼓励有条件的学校面向社会开展职业生涯咨询服务和面向中小学生开展职业启蒙教育。
第九条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帮助学生学习创新创业知识,了解创新创业的途径和方法,树立创新创业意识,提高创新创业能力。
第三章 主要途径
第十条 课程教学是职业指导的主渠道。中等职业学校应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和身心特点,在开设应有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基础上,采取必修、选修相结合的方式开设就业指导、创新创业等课程。持续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注重采用案例教学、情景模拟、行动教学等,提高教学效果。
第十一条 实践活动是职业指导的重要载体。中等职业学校可通过开展实训实习以及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拓展活动、企业现场参观培训、观摩人才招聘会等活动,强化学生的职业体验,提升职业素养。
第十二条 中等职业学校可通过职业心理倾向测评、创新创业能力测评、自我分析、角色扮演等个性化服务,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和社会,解决在择业和成长中的问题。
第十三条 中等职业学校应主动加强与行业、企业的合作,提供有效就业信息。组织供需见面会等,帮助学生推荐实习和就业单位。
第十四条 中等职业学校应充分利用各种优质网络资源,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展职业指导服务。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建立适合本地区需要的人才就业网络平台,发布毕业生信息和社会人才需求信息,为学生就业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
第四章 师资队伍
第十五条 中等职业学校应在核定的编制内至少配备1名具有一定专业水准的专兼职教师从事职业指导。鼓励选聘行业、企业优秀人员担任兼职职业指导教师。
第十六条 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指导教师负责课程教学、活动组织、咨询服务等,其主要职责如下:
(一)了解学生的职业心理和职业认知情况,建立学生职业生涯档案,跟踪指导学生成长。
(二)根据学生职业认知水平,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创新创业等课程教学。
(三)策划和组织开展就业讲座、供需见面会、职业访谈等活动。
(四)结合学生个性化需要,提供有针对性的咨询服务或小组辅导。
(五)积极参加职业指导相关业务培训、教研活动、企业实践等,及时更新职业指导信息,提高职业指导的专业能力和教学科研水平。
(六)跟踪调查毕业生就业状况,做好总结分析反馈,为专业设置、招生、课程改革等提供合理化建议。
(七)配合做好其他职业指导相关工作。
第十七条 中等职业学校应加强职业指导教师的业务培训和考核。对职业指导教师的考核,注重过程性评价。
第五章 工作机制
第十八条 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指导工作实行校长负责制。学校应建立专门工作机构,形成以专兼职职业指导教师为主体,班主任、思想政治课教师、学生管理人员等为辅助的职业指导工作体系。
第十九条 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指导涉及教学管理、学生管理等工作领域,相关部门应积极配合支持。学校应主动对接行业组织、企业、家长委员会等,协同推进职业指导工作。
第二十条 中等职业学校应建立职业指导考核评价体系,定期开展职业指导工作评价,对在职业指导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应予以相应激励。
第二十一条 中等职业学校应建立毕业生就业统计公告制度,按规定向上级主管部门报送并及时向社会发布毕业生就业情况。
第二十二条 中等职业学校应结合举办“职业教育活动周”等活动,积极展示优秀毕业生风采,广泛宣传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先进事迹,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第六章 实施保障
第二十三条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中等职业学校应为职业指导工作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和经费保障,确保职业指导工作有序开展。
第二十四条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应加强对中等职业学校校长、职业指导教师、其他管理人员的职业指导业务培训,将职业指导纳入教师培训的必修内容。
第二十五条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应当积极协调人社、税务、金融等部门,为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第二十六条 中等职业学校应拓展和用足用好校内外职业指导场所、机构等资源。有条件的学校可建立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
第二十七条 中等职业学校应将职业指导信息化建设统筹纳入学校整体信息化建设中,建立健全职业指导信息服务平台。
第二十八条 中等职业学校应加强职业指导的教学科研工作,与相关专业机构合作开展职业指导研究和课程建设,不断提高职业指导工作专业化水平。第七章 附则
第二十九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可依据本规定制订实施细则。
第三十条 本规定由教育部负责解释,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二篇:《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指导工作规定》专家解读
《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指导工作规定》专家解读
启迪职业生涯智慧 照亮人生出彩航程 渤海大学师范学院教授 李德龙
教育部日前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指导工作规定》,在职业指导工作的性质定位、育人导向、时代内涵等方面规定,紧紧围绕新时代立德树人核心,牢牢把握职教育人方向,使职业指导成为中职学生职业生涯奋飞的两翼,成为职业知识与职业技能习得与养成的动力、职业精神涵养的源泉。这标志着新时代具有中国特色的中等职业教育职业指导工作大幕开启。
首先,明确了新时代职业指导工作的总体要求。“育人为本”的理念为职业指导工作指明了政策方向。
中职学生大多为初中毕业生,年龄较小,没有工作经历,对于职业和职业生涯规划没有清晰理解,加大了中职学校职业指导的难度。职业教育涉及的方面十分广泛,存在多头管理、职能交叉、统筹乏力、资源分散等问题。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完善机制、整合资源,全员参与、全程服务,构建全方位职业指导工作体系,重塑“育人为本”基础上的“职业”与“育人”并重的职业指导工作价值理念,是新时代中等职业教育政策的新常态。
其次,明确了职业指导工作的性质定位,廓清了任务范围。
《规定》指出,“职业指导是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是职业学校的基础性工作”;规定了职业指导工作的核心内容,“学业辅导、职业生涯教育和就业服务等”。这一变化丰富了职业教育的内涵,为中职学生的出彩人生奠定坚实基础。《规定》关注学生如何通过学业规划、顺利就业而过上有意义的生活,强调全程性的人生规划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以及对人生意义的不断追寻。
《规定》进一步规范和强化就业指导方面工作的顶层设计,从而使学校洞悉人才市场变化,使行业、企业参与到职业教育中,社会上与职业教育相关的研究机构等与学校有机连接起来,通过与社会各界有效沟通和协调,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作用。再其次,促进学生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是又一突出亮点。
教育规划纲要提出,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什么才是适合的教育?就是向学生提供有选择的教育。让学生在选择中学会选择,在选择中规划人生。传统的职业教育理念、人才培养模式与就业指导方式,被迅猛的数字经济和量子科技浪潮推向了崭新时代,需要社会各个领域作出积极反应,职业指导也不例外。有效促进学生发展,选择适合自己的正确路径,顺利踏上现代职教“立交桥”,帮助学生打造人生出彩的机会,都离不开有效的生涯指导与规划,使中职学生在掌握一定职业知识与技能的前提下,合理规划自己的未来。
引领提升中职学校职业指导工作水平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 田道勇
《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指导工作规定》提出的新思路、新标准与新要求,充分反映了中职职业指导工作的时代要求,明晰了中职职业指导的工作任务,标志着我国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指导工作即将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发展阶段。《规定》充分体现了科学性、适用性与引领性。一是以生为本教育理念。中职教育作为社会的基本构成,以人为本必然要求其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与着眼点就是学生。《规定》注重培养学生主体性,坚持立德树人,遵循职业教育和学生成长规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清晰地展现了《规定》职业指导工作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二是全人发展教育理念。《规定》一个显著特征就是着眼于学生的全人发展,具体表现在:从中职教育整体上理解,通过明确“职业指导是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是职业学校的基础性工作”,重新定位了职业指导工作在中职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从具体的职业指导活动上看,《规定》提出职业指导活动的教育目标包括知识、能力、价值观,以及自主规划学涯生涯、适性择业就业的技能表现等4个部分,体现了中职职业指导工作目标的完整性。
三是教育服务理念。《规定》多次提到“教育服务”,关于中职职业指导工作要“贯穿在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的全过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提供就业服务”“就业援助”和“全程服务”的表述,准确地诠释了教育服务的内涵,推进中职职业指导工作快速发展。
四是教师专业化理念。高素质专业化的职业指导教师队伍是落实《规定》各项要求,提供高质量的职业指导教育活动的重要保障。实现职业指导教师专业化发展,抓住了职业指导的关键因素,也是找准了当下职业指导的薄弱环节。应尽快研究制定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指导教师专业标准。
五是终身学习理念。落实《规定》“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的要求,要注重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结合自身特点和专业,进行学业规划和管理,改变学习习惯和行为。要把教育活动融入课堂教学、实习实训、校园文化等各个环节。中职学校要主动联结企业与学生家长,形成教育合力。
六是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规定》确定的培养学生“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具有前瞻性、战略性与国际性的教育设计,能够保证中职教育特别是中职职业指导工作在人才培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为加强改进职业指导提供基本规范 青岛电子学校校长 崔西展
《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指导工作规定》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指导工作提供了基本规范。
一是校长负责,全员育人。《规定》明确提出中职学校职业指导工作“实行校长负责制”,要“建立专门工作机构,形成以专兼职教师为主体”的全员参与、全程服务的工作体系。中职学校要开展“学业辅导、职业生涯教育和就业服务等多种形式”职业指导,培养学生对学业和职业生涯进行规划管理的意识和能力,培育学生的质量意识和工匠精神,以便学生能够顺利就业创业、融入社会并实现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学校始终把职业指导工作纳入教育教学工作中,校长统领负全责、部门分工讲协作、教师教学有内容、家企合作有奉献,基本形成了领导负责、全员育人、全程服务的良好局面。
二是途径多样,全程育人。《规定》指出,课程教学是职业指导工作的主渠道,在开齐开足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基础上,采取必修、选修相结合的方式开设就业指导、创新创业等课程。青岛电子学校的职业指导是从学生入校第一天就开始全面实施的,通过企业家进校园、专家讲座、就业创业政策解读、优秀毕业生演讲等活动,极大地强化了学生的职业信念;通过创新教育、创客教育、创业孵化、就业能力测评等工作,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规划能力。近年来,学校毕业生供不应求,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赞誉。
三是教师为本,教学育人。《规定》要求学校职业指导与家庭、社会实现有机融合,借助行业、企业与家庭等多种资源开展指导工作。
教师是中职学校职业指导工作的主体,教师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决定了职业指导的成效。要实现《规定》所确立的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指导工作的各项教育目标,就必须建立一支思想坚定、知识完备、技术过硬的专兼职教师队伍。青岛电子学校将专业教学与创新创客相结合,为学生专业社团配备高质量指导教师,指导学生的职业选择和职业规划。四是措施得力,服务育人。《决定》提出,应为职业指导工作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和经费保障;为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青岛电子学校建立了职业指导信息栏,为学生与企业提供沟通渠道;建立学校课题制度,要求每位学校领导班子成员至少承担一项课题,提高研究能力;建立职业指导研究室,邀请专家学者作报告,支持教师外出学习;派教师到发达地区考察,借鉴职业指导经验,并成功地实现了校本化。
扎实做好职业指导推进和督促工作 江苏旅游职业学院研究员 周俊
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指导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教育教学诸多环节和方面,教育行政部门和中等职业学校必须共同谋划,精准发力。对于教育行政部门来说,必须统筹做好五项工作。一是从落实十九大精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扩大优质职业教育供给角度,高度认识落实好《规定》的时代意义和历史价值,做好职业指导的推进和督促工作。
二是依据《规定》明确的工作原则和要求,结合区域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就业实际、职业指导工作实际和学校职业指导资源实际,制定好实施细则。
三是将督促和指导中等职业学校贯彻实施《规定》列入议事日程,采取切实举措,引领中等职业学校深入学习好《规定》,准确理解工作要求。
四是依据《规定》要求,为职业学校职业指导工作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和经费保障,重视和加强职业指导师资队伍培训工作,确保职业指导工作有序开展。
五是加强与人社、税务、金融等部门协调、沟通,争取更多社会资源参与职业指导工作,为学生就业和创业创造良好政策环境和必要保障。
要把《规定》要求落实到位,中等职业学校必须认真做好六项工作。一要依据《规定》要求和本地实施细则,从思想理念到行动举措,从顶层设计到落实路径,从师资队伍到实施保障,多层面夯实职业指导工作基础和条件。
二要积极创新,采取切实措施,落实好学业辅导、职业指导教育、就业服务、创新创业教育等任务。
三要围绕职业指导工作的相关环节,创新工作途径。强化职业指导课程建设,重视职业指导实践活动,注重学生个性化指导,密切与行业企业联系,搭建信息化平台,为学生就业和用人单位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四要强化职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做好职业指导工作,根本在师资。要配置好专职师资,选聘行业企业优秀人员充实师资队伍;要引导、支持和帮助职业指导教师履行好职业指导职责;要认真做好职业指导教师的培训和考核工作。
五要花大气力建设好职业指导工作机制。要从制度、组织和工作流程等维度出发,建构好主体明确、多方协力的职业指导工作体系;建立职业指导考核评价体系,定期开展工作评价,落实好相关激励措施。
六要认真做好职业指导的校内保障工作。拓展工作场所,用足用好指导资源;尝试建立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建立健全职业指导信息服务平台;做好职业指导教科研工作,不断提高职业指导专业化水平。架通学生职业意向和社会需求的桥梁 青岛旅游学校教师 王吉霞
解决中职学生职业意向与行业企业需求之间的不匹配、不协调矛盾,是职业指导工作的重点所在。中职学校要创新工作思路与方法,在培养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技能人才过程中全面提升职业指导工作水平。
以生为本,着眼于学生终生学习与终身发展。一是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中职学校要与产业、行业、企业紧密合作,建立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工匠精神,为就业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二是培养学生职业兴趣与职业理想。三是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终身学习能力,全面促进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以教学和实践为载体,全方位提供职业指导服务。一是在开齐开足职业生涯规划必修课的基础上分专业开设选修课程,鼓励教师在就业指导、创新创业、财商素养、智慧旅游等方面开发建设选修课程,开发校本教材。二是利用好实践教学,高度融合专业学习与职业实践,注重校企实践课程资源开发和使用,对顶岗实习等各类实践活动进行专业学习与职业实践的统一规划与设计,让学生在专业实践中践行职业理想,养成正确职业态度。三是制定详细的实践任务清单,增强职业指导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开展专业调研、生涯规划、辩论演讲、竞赛展演、职教义工等实践活动,有针对性地提升表达、合作、沟通、创新等职业能力,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成长。四是发挥现代学徒制特点,实施职业指导的递进式发展策略。学生通过以学徒身份进入企业进行多方位、多层次体验式实训,重新认识工作岗位,形成专业综合能力,完成身份上从学生、学徒到准员工的转化。
多方合作育人,构建一体化职业指导体系。以学生生涯发展为主线,融合课内课外、线上线下教育活动,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企业的立体教育网络。一是学校成立学生职业指导中心,聘请专兼职教师和行业企业专家,组建生涯规划教育师资队伍,根据学生特点和自身发展需要,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咨询和指导。二是借助劳动模范、技能大师、专家学者等各方力量,建立“一班一顾问”制度,全面做好职业指导辅助工作。三是为每名学生配备专门的辅导教师,建立双导师队伍,行业企业专家和校内专业教师与学生结对,让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有效结合。
职前职后校内校外教育联动,不断提升服务能力。一是定期在学校网站和微信等媒体平台发布实习就业信息,邀请企业专家开展实习就业讲座,组织供需双方见面会,指导学生实习就业。二是开展中小学生职业体验活动。三是面向社会开放职业教育培训资源。职业指导有了原则、途径和保障机制 青岛市黄岛区职业教育中心校长 石兆胜 《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指导工作规定》的出台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作用,为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指导工作提出了基本规范。
原则明晰,职业指导有依据。一是明确提出了“学生为本”原则,职业指导的目的是实现学生的职业发展。二是明确提出了循序渐进的原则,站在宏观的角度审视微观,看清职业、行业的现状和方向。三是明确了教育和服务相结合的原则,教师是学生学业和职业上的导师。四是明确了协同推进的原则,阐明了公共课和专业课的关系、在校期和实训期的关系、校企合作等教育在职业落地中的作用,为中职教育职业化指明了方向。途径清晰,职业指导有思路。教学上,不能仅仅是课堂讲授,实训课、实习课、合作企业短训课等要多措并举,让学生提早介入,提前感受。教师要学习最新实用技术,带领学生和合作企业实现产学研一体化教学,实现学生从学场到职场的顺利过渡。职业认知方面,包括职业素养、职业价值观、职业理想等,结合实训基地、合作企业进行“实战化”情景模拟,通过实地的听、看,结合虚拟现实的训练,让学生提前具备相应的职场能力。
在就业服务和保障体系建立上,要把握三个原则:一是选取优质资源实现校企合作;二是学习法规政策保障和改善就业环境;三是提供专业化支持实现学校、企业和学生的共同成长。要通过有效的合作机制,实现家长、学生、学校、企业和社会五方共赢。中职教育的职业生涯辅导和咨询要做好三个群体的咨询,一是对学生的辅导和咨询;二是对企业的辅导;三是对学生家长的辅导,面对社会上各类短期效应和诱惑,让家长“守得岁月待花开”。机制完备,职业指导有保障。职业指导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涉及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行业专业学科等多个层面和多个维度,要建立一种机制、搭建一个平台、形成一支队伍来实现这一工作目标。
职业指导从时间的维度,涉及学生入学到就业,甚至是就业后一定时间的管理;从范围的角度涉及家庭、学校、企业、社会;从范畴的角度涉及学业、职业等,需要多部门、多职能协同配合,只有打破部门墙、职能墙,才能在协同的基础上形成职业化。评价体系是职业指导的保障,要建立不同维度、不同层级评价体系,形成立体化网格式、基于数据分析的评价,并将评价结论层层运用到相关层级,形成压力引导,以保障达成共识,形成合力。
《中国教育报》2018年05月04日第7版
第三篇: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探析
中职生的就业难点与就业指导创新
中等职业学校生存和发展有三大环节,就是招生、教学和就业。就业这个环节如果抓不好,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必然受到严重影响。近年来,笔者参与中职毕业生实习推荐和就业指导工作,了解到其中出现的不少问题,严重阻碍了毕业生就业。这些情况使我深刻认识到毕业生就业指导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一、中职生就业面临的四大难点
1、目前中职生素质普遍不高,技能掌握得不扎实。根据国家教育部规划的中职教育“2+1”办学模式要求,中职生在校学习时间是2年,第3年顶岗实习。为了缓解学校就业推荐工作的压力,尤其是经济危机发生以来,许多中职学校在学生就读的第二学年下学期一开学便开始进行就业推荐,这导致许多中职生在没有掌握好专业技能的情况下去寻找工作。加之很多中职校根据市场需求不断更新专业设置,而有些专业是在教师资源不充足、教学设备未完善的情形下仓促开设的,学生很难学好一技之长,致使就业竞争力差。
2、就业观念没有更新,对就业形势过于乐观。虽然前两年中国的中职生就业率普遍达到90%以上,属于高就业率。但许多中职生并没有主动去了解目前的就业形势,故步自封。有的把“职”定在很狭窄的范围,要求工资要高、体面、专业对口,等等。事实上,受经济危机的影响,许多企业的用工需求已经大大减少,企业频频到中职校招人的场景在2009年初已经大大减少。
3、就业大军增加,就业竞争加剧。由于经济危机影响,各行业都有不同程度的萎缩,用工数量、用工工种、用工质量要求等方面都趋于紧张和提升,对中职生的需求量也大幅缩减。加上中职学生相对大学生和农民工来说,具有相对劣势,学历上不如大学生,吃苦耐劳方面又赶不上农民工,形成“两不靠”的尴尬处境,导致中职生的就业难度在不断加大,中职学校的安置就业压力也随之增加。
4、娇生惯养,吃不了苦。首先,现在的中职生大都是“90后”,他们的成长环境比“80后”更好,比较富裕的家庭环境,即使家庭条件不太好的也受“再苦不能苦孩子”的非理性家庭教育影响,使他们花钱不愁、衣食无忧,一切顺着他们、由着他们;其次,“90后”一般不是独生子女就是家里老幺,父母对他们的溺爱使得他们过于自我与任性,生活上的富裕和父母无微不至的关怀更让他们没有家庭负担和危机意识。因此,他们自信心就比较脆弱,敏感而多少有些自私,就业不免会有焦虑、抗挫能力弱、嫉妒心强等问题,工作的苦是吃不得,也受不了别人对他们的批评。
针对以上中职学校在学生就业方面的困难,如何让学生摆正就业心态,放低就业姿态,实现理智就业,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就业指导就显得非常重要。根据中职学生的特点,我以为就业指导工作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深化和提高。
1、进行全程职业指导教育。目前,很多职业学校就业指导的对象仅限于毕业生,只在毕业前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指导,忽视了对其他年级学生进行贯穿整个学习过程的就业指导,对大多数学生的指导是
一片空白。在认识上存在这样一个误区,认为只有毕业生才有必要接受就业指导。但是,许多中职学生在刚入学一段时间里,会出现许多不适应症状,甚至出现心理障碍,对所学专业不了解以及对将来就业的恐惧,而学校对刚入校学生的就业指导并未得到重视。这些问题的出现,为中等学校就业指导的开展提供了一种必然性。
2、中职学校本身要加强素质教育,实现“一技之长”的突破。我们知道,中职教育是一种培养行业需求的中等实用型人才的教育,这种教育方向决定了我们对中职生源挑选的宽松性,中职学校对学生的基础文化课要求都较低。长期以来,我国中职教育片面强调专业技能的训练,侧重于“一技之长”,存在着综合素质偏低,后续发展乏力等问题。比较注重就业,轻视文化、专业知识的学习。按照终身教育的思想,人的一生都是接受教育的过程,整个社会都是教育场所,学校教育仅为一个人终生发展奠定一定基础,每个人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要根据需要不断更新、完善知识结构,增强自身素质。当前摆在中职学校面前的迫切任务是改革教材内容、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把文化知识学习提到一个新高度。
3、职业定位教育。在学生了解职业和自我个性的前提下,就业指导部门如何帮助学生正确选择职业摆在一个关键的、核心的地位。教育学生要首先摆正自己的位置,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专业知识、专业技能都还很薄弱,到工作岗位后还要继续学习、继续磨炼。中职学校的毕业生就业后,大多从事的是一线岗位,要求毕业生必须具有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的精神。而现在的学生基本都是独生子女,以前的劳动锻炼很少,而个人的求职愿望往往过高,在工作单位选择上愿意到大企业、国有企业工作,不愿到乡镇、个体企业工作;在工作岗位选择上,愿意从事工作环境好、劳动强度小、待遇优厚的工作,不愿到生产第一线从事个体工作,这些不切实际的愿望成为中职生求职过程中的严重阻碍。因此,教育学生要务实,准确定位,低调做人,踏实做事,不要眼高手低。一方面使他们认识到职业的不同仅是社会分工不同,无高低贵贱之分;另一方面要让学生懂得“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道理,还要让学生认识到求职的关键是寻找个人愿望和社会需求的契合点,即自己能干好某一职业,社会又急需这一职业的工作人员。
4、就业指导教师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学校就业指导队伍的整体素质与就业指导的效果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建立系统、高效的就业指导机构和队伍是做好就业指导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建立规模适当、结构合理的高素质的学校就业指导队伍,一方面要有组织、有计划地对现有的就业指导人员进行专业化、职业化的教育培训,组织开展工作交流和理论探讨,尽快提高就业指导人员的业务素质,鼓励他们走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的发展道路;另一方面注意吸收校内外具有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和人力资源管理等学科知识背景的教师进行学校就业指导研究和个性化咨询,同时还应聘请校外用人单位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人士作为客座教授,针对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定期开设讲座或咨询。这样才能为有的放矢地开展和推动学校就业指导提供良好的人力资源支撑。
5、中等职业教育应着眼于市场需要,提高学生就业率。中等职业教育连年走下坡路固然与社会需求的变化有关,但部分学校办学不顾市场需求,毕业生“产销不对路”也是原因之一,只求数量不求质量必然严重影响和制约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既造成我国教育资源的巨大浪费,又使社会各个行业对有技术、有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从业人员的需求得不到充分的满足。
就业指导在中职学校教育中的作用和地位日显突出,中职学校要真正地从市场经济规律出发,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才能引导毕业生树立科学的择业理念,认识职业选择和职业发展的规律,克服择业中的盲目性、随意性,克服择业时的不切实际、好高骛远、急功近利的浮躁心理。同时,要坚持把就业指导工作作为一种价值引导,引导中职学校学生的择业、就业向着爱业、敬业、乐业的健康和谐的方向发展。
第四篇:中等职业学校班级管理规定
高职二班管理规定
总 则
一:在学校规定的总章程下为使班级管理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而制定本条例。二:本条例对本班有效,所有班级成员都必须遵守。第一章 班级基本目标
一个前提、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三个学会: 一个前提是:服从学校总章程; 一个中心是:以学习为中心; 两个基本点是:纪律和卫生;
三个学会是: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处事。学会做人:道德上做个好人,学习上做个能人。
学会学习:学习上要不断进取,培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并要持之以恒。学会处事:学会处理与老师的关系:服从领导,服从分配,一定不能做出出格的事。学会处理与同学的关系: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使班级在一个良好的、正气的环境中发展。
学会处理与父母的关系:孝敬父母,珍惜金钱,勤俭节约,为父母争光。第二章 班级精神
自信、合作、务实、奋进是本班的精神。
自信:自信是成功的前提,所有的同学都应该树立坚定的信心。
合作:班级是个大家庭,同学之间要和睦相处,对班级的事要积极参予,加强合作,要熟悉到集体的力量和团结的重要性。
务实:脚踏实地,一步一层;积极肯干,苦干加巧干;不轻浮,不自满,不自欺,不欺人。
奋进:胸怀大志,理想永存;锐意进取,刻苦勤奋;鞭策自身,激励他人。第三章 班规
1.每位学生应做到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礼貌待人,不顶撞老师、不与同学发生冲突、不用不雅语言。
2.所有作业必须独立完成,不准抄袭,考试不准舞弊。3.自觉维护学习秩序,不迟到,不旷课,不早退。4.不沾烟酒,不打架斗殴,不得有早恋迹象。5.课间不得有追逐、起哄、大声喧哗、串班现象。6.有事请假报告,不得隐瞒欺骗。
7.自觉遵守劳动纪律,按要求完成劳动,卫生任务。8.遵守寝室纪律,服从治理,积极营造良好的卫生和休息环境。
9.爱护公物,对班级工具使用要经心,不要丢失,不要损坏。如有损坏,按学校规定处理。10.学生在校期间严禁佩带金戒指、金项链等首饰,违者一律没收。11.上课不得玩手机,不得带小说(武打、言情)进入教室。
12.学生文明行为“十必须”、“十不准”
①必须衣着校服,不准奇装异服 ②必须举止文明,不准打架骂人。③必须遵纪守时,不准迟到早退 ④必须刻苦学习,不准考试作弊。⑤必须生活俭朴,不准吸烟喝酒 ⑥必须尊敬师长,不准傲慢无理。⑦必须孝敬父母,不准顶撞骄横 ⑧必须团结同学,不准歧视欺侮。⑨必须热爱劳动,不准好逸恶劳 ⑩必须关心集体,不准损坏公物。第四章 卫生管理 教室:
1、服从劳动委员安排
2、桌箱不得有纸屑等垃圾
3、做到“窗”明“栏”净。清洁区:
1、不得有纸屑,每天按时排班检查。
2、卫生打扫完需等到检查完毕才能离开。寝室:
1、被褥折放整齐,重要物品自行管理。
2、洗漱用品摆放整齐,盆、桶按规定摆放。若两间发生堵塞,自行处理解决。第五章
奖励处理和违规处理
1、迟到:罚抄本节课内容,或当场做深蹲(总体第一次迟到10个,总体第二次20个,第三次加10个,以此类推)。次数每达到5次罚打扫卫生一星期。迟到一次扣除1分。
2、无故早退或缺勤:扛矿泉水一周并写出500字检讨。每次扣除3分。
3、打架翻围墙:由父母领回家反省,回来后在全班同学前做800字说明并独自打扫教室一天。共计两次退学。
4、抄袭作业:将所抄作业再抄5遍并写出800字检讨。每次扣除3分。
5、上课不认真听讲,搞小动作、或说话:抄班规5遍且整理当天所学内容2遍。
6、上课睡觉:倒垃圾一周或擦黑板一周且背会一篇课文每次扣除3分。
7、卫生:卫生不洁,罚全组三天值日,如第二天还不洁,罚扫一周。每次扣除2分,累计扣除。
8、请假:每节课扣除0.5分。每人每学期共三次机会。奖励:设置学期全勤奖,计入综合成绩。成绩单科年级前五名加4分;年级前十五名加3分;年级前25名加2分。获得 校级表彰综合成绩加6分,三等奖加4分,二等奖加6分,一等奖加8分;
县级表彰三等奖加7分,二等奖加9分,一等奖加11分; 市级表彰三等奖加10分,二等奖加12分,一等奖加14分; 省级表彰三等奖加13分,二等奖加15分,一等奖加17分。半学期全勤奖加5分,学期全勤奖加9分。班干部加分政策:年终综合测评加分2分。上课自主回答加分0.5分,答对再加0.5分。
每人原始分为75分,每学期每月低于60分者作回家反省处理。第六章
班级管理机构 1.班长:
班级实行班长负责制,在班主任不在时代表班主任。负责宏观调控班级所有事务,及时收集、反映学生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与班主任保持工作联系,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维护班风、学风建设,重点负责教室课堂自习的纪律。
2.团支部书记:
负责团委的工作和团费的收缴,负责黑板报的出版与评选及组织学校团委组织的文艺活动等。
3.学习委员:
学习委员应协助班长主动做好围绕学习开展的各项工作,协助教师搞好教学工作的开展,带领各科科代表做好工作,建立一个富有浓厚学习风气的班级。各科代表负责完成各科教师布置的任务,要做到腿勤、手勤。4.体育委员:
负责两操一课组织领队工作,负责协调组织学校组织的体育比赛如运动会、篮球赛、越野赛、跳绳比赛、乒乓球赛等。
5.劳动委员:(分教室、清洁区两名)
负责平日及大扫除的卫生工作,主要是检查、督促、把关工作,发现问题及时组织同学清扫。(注:劳动委员不用参加打扫卫生)6.生活委员:
负责班级饮水、班费记账批准等工作。
7.宣传委员兼任文艺委员:
负责黑板报人员安排,协助团支部书记组织好学校文艺活动。8.纪律委员
负责班级的考勤制度,教室学习纪律的管理。9.寝室长
负责管理寝室一切相关事务。
第五篇:中等职业学校班级管理规定
高职二班管理规定
总 则一:在学校规定的总章程下为使班级管理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而制定本条例。二:本条例对本班有效,所有班级成员都必须遵守。第一章 班级基本目标
一个前提、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三个学会: 一个前提是:服从学校总章程; 一个中心是:以学习为中心; 两个基本点是:纪律和卫生;
三个学会是: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处事。学会做人:道德上做个好人,学习上做个能人。
学会学习:学习上要不断进取,培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并要持之以恒。学会处事:
学会处理与老师的关系:服从领导,服从分配,一定不能做出出格的事。学会处理与同学的关系: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使班级在一个良好的、正气的环境中发展。
学会处理与父母的关系:孝敬父母,珍惜金钱,勤俭节约,为父母争光。第二章 班级精神
自信、合作、务实、奋进是本班的精神。
自信:自信是成功的前提,所有的同学都应该树立坚定的信心。
合作:班级是个大家庭,同学之间要和睦相处,对班级的事要积极参予,加强合作,要熟悉到集体的力量和团结的重要性。
务实:脚踏实地,一步一层;积极肯干,苦干加巧干;不轻浮,不自满,不自欺,不欺人。
奋进:胸怀大志,理想永存;锐意进取,刻苦勤奋;鞭策自身,激励他人。第三章 班规
1.每位学生应做到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礼貌待人,不顶撞老师、不与同学发生冲突、不用不雅语言。
2.所有作业必须独立完成,不准抄袭,考试不准舞弊。
3.自觉维护学习秩序,不迟到,不旷课,不早退。4.不沾烟酒,不打架斗殴,不得有早恋迹象。5.课间不得有追逐、起哄、大声喧哗、串班现象。6.有事请假报告,不得隐瞒欺骗。
7.自觉遵守劳动纪律,按要求完成劳动,卫生任务。
8.遵守寝室纪律,服从治理,积极营造良好的卫生和休息环境。
9.爱护公物,对班级工具使用要经心,不要丢失,不要损坏。如有损坏,按学校规定处理。
10.学生在校期间严禁佩带金戒指、金项链等首饰,违者一律没收。11.上课不得玩手机,不得带小说(武打、言情)进入教室。
12.学生文明行为“十必须”、“十不准”
①必须衣着校服,不准奇装异服 ②必须举止文明,不准打架骂人。③必须遵纪守时,不准迟到早退 ④必须刻苦学习,不准考试作弊。⑤必须生活俭朴,不准吸烟喝酒 ⑥必须尊敬师长,不准傲慢无理。⑦必须孝敬父母,不准顶撞骄横 ⑧必须团结同学,不准歧视欺侮。⑨必须热爱劳动,不准好逸恶劳 ⑩必须关心集体,不准损坏公物。第四章 卫生管理 教室:
1、服从劳动委员安排
2、桌箱不得有纸屑等垃圾
3、做到“窗”明“栏”净。清洁区:
1、不得有纸屑,每天按时排班检查。
2、卫生打扫完需等到检查完毕才能离开。寝室:
1、被褥折放整齐,重要物品自行管理。
2、洗漱用品摆放整齐,盆、桶按规定摆放。洗漱间不能沐浴、洗头。若两间发生堵塞,自行解决。
第五章
奖励处理和违规处理
1、迟到:早上迟到,罚站一早自习并背会一篇课文(语文,英语课文或一单元单词)如不会,罚站一天。中午迟到,罚捡花园垃圾3天。晚自习迟到,罚站一晚自习并把当天所学内容整理一遍。
2、无故早退或缺勤:扛矿泉水一周并写出800字检讨。
3、打架:由父母领回家反省,回来后在全班同学前做2000字说明并交罚金1000元。
4、抄袭作业:将所抄作业再抄5遍并写出800字检讨。
5, 上课不认真听讲,搞小动作、或说话:抄班规5遍且整理当天所学内容2遍。
6、上课睡觉:倒垃圾一周或擦黑板一周且背会一篇课文(英语,语文)7,卫生:卫生不洁,罚全组三天值日,如第二天还不洁,罚扫一周。奖励制度:每次月考奖励15名(1.从进步同学中选出10名。2.从帮助同学进步者中选出5名)
第六章
班级管理机构 1.班长:
班级实行班长负责制,在班主任不在时代表班主任。负责宏观调控班级所有事务,及时收集、反映学生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与班主任保持工作联系,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维护班风、学风建设,重点负责教室课堂自习的纪律。
2.团支部书记:
负责团委的工作和团费的收缴,负责黑板报的出版与评选及组织学校团委组织的文艺活动等。
3.学习委员:
学习委员应协助班长主动做好围绕学习开展的各项工作,协助教师搞好教学工作的开展,带领各科科代表做好工作,建立一个富有浓厚学习风气的班级。各科代表负责完成各科教师布置的任务,要做到腿勤、手勤。4.体育委员:
负责两操一课组织领队工作,负责协调组织学校组织的体育比赛如运动会、篮球赛、越野赛、跳绳比赛、乒乓球赛等。
5.劳动委员:(分教室、清洁区两名)
负责平日及大扫除的卫生工作,主要是检查、督促、把关工作,发现问题及时组织同学清扫。(注:劳动委员不用参加打扫卫生)6.生活委员: 负责班级饮水、班费记账批准、学生考勤登记等工作。
7.宣传委员兼任文艺委员:
负责黑板报人员安排,协助团支部书记组织好学校文艺活动。8.寝室长
负责管理寝室一切相关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