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3.2.4.4提高校长、教师专业化素养
提高校长、教师专业化素养
在当前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的新形势下,加快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显得尤为迫切。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新课程要求教师要实现从“教会学生知识”到“教会学生学习”的转变,要改变过去学生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探究式学习,这些转变必然要求教师从“教书匠”转变为创造型教师。新的课程结构增加了活动课程、综合课程、选修课和研究型课程,这些课程要求教师要有更宽的专业知识背景和更强的专业能力,因此,新形势下加快教师专业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加强师德教育,树立教师的职业理想,端正专业态度。要加强师德教育,切实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能力水平。学习贯彻《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重视教师职业理想和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教育,将师德教育作为教师培训的重要内容。创新师德教育的方式方法,增强师德教育的实效性。开展丰富多彩的师德教育活动,广泛宣传模范教师先进事迹,弘扬人民教师高尚师德。
要建立健全师德考核评价、问题报告和责任追究制度。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师德评价办法,通过领导评议、教师互评、学生评议、家长评议等途径,掌握教师遵守师德规范和教书育人工作情况,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的重要内容,每学期完成一次全员师德考评,将考评结果作为教师年度考核、职务聘任、评优奖励的前置条件。
二、加强专业知识培训,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奠定基础。1.要大力实施教师学历提升计划。
要制定提高教师学历层次规划和考核奖惩办法,鼓励、支持中小学教师积极参加学历提高培训。小学教师达不到专科学历者、初高中教师达不到本科学历者,必须参加学历提高教育。鼓励教师通过进修取得研究生学历(学位),努力提高学历层次。
2.要引导教师终身学习的意识。
要建立教师读书制度。要引导教师多读书、读好书,让读书成为习惯。要使教师养成“不动笔墨不看书”的好习惯,要使教师学会把自己想到的东西,随手记录下来。
要建立读书心得交流制度。各学校要经常开展“读书交流会”、“专题讨论会”、“读书沙龙”等活动,要把这些活动列入学校教学计划,引领教师多读书、读好书,拓宽教育视野,提升人生层次。
三、加强教师专业能力建设,不断提升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1.加强教育技能培训,不断提升教师教育能力。
要善于做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教师都要熟练掌握做好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知识和技能。为此,要加大对教师进行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培训的力度,使教师都掌握心理辅导方面的基本常识,同时要加强对教育个案的剖析和研究,通过举办教育、心理问题论坛,组织论文评选和演讲比赛、优秀班教导会评比等形式,全面提升教师的育人能力。
要建立全员育人导师制度。各学校要把促进和保证每一位学生健康成长的责任具体落实到全体教师身上,使育人为本的要求体现在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环节,成长中遇到的问题、烦恼能够得到及时有效地化解。
2.大力开展教学研究和全员培训活动,不断提升教师教学研究能力。
大力开展教师教学比赛,引导教师探索教材内容的崭新表达方式,提升广大教师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分析和处理能力。
大力开展教师全员培训活动,不断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依托“国培”、“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等积极组织开展中小学(幼儿)教师全员参与省、州远程研修,使全体中小学(幼儿)教师能够共享优质资源;以校本培训为重点,分类、分层组织实施本校教师全员培训,努力提高培训质量和效益;确保新任教师岗前培训时间不少于120学时,在职教师岗位培训五年累计时间不少于360学时。
3.不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大力提升教师教学能力。要大力提升教师教学设计能力。要重点加强对课堂上学生活动的设计。要通过集体备课、教学研讨、开展说课听课评课赛课活动以及开展“同课异构、异课同构”比赛等活动,提升教师教学设计的能力。
要大力提升教师教学实施能力。要切实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深刻理解准确把握“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原则,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建立科学高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机制。
要大力提升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加大现代信息技术普及力度,三年内10年教龄以下的青年教师多媒体技术使用达标率要达到100%,50岁以下教师要达到95%以上,所有在职教师课堂上多媒体的应用率要达到60%以上。
要大力提升教师实验操作能力。要加强对理科教师的实验技能培训,促进教师实验技能的提高。
4.建立校本研修制度,不断提升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
要建立教师教学反思制度。要建立教师教学反思制度,要求教师要通过教育日记、教育故事、教育案例分析等形式,记录、反思教师的日常教育和学习生活,促进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思考和研究。
建立课题研究制度。课题研究一定要从学校和教师实际出发,同时着眼于学校和教师最迫切解决的问题。努力做到人人有课题,通过引导教师撰写小课题研究报告、小论文等方式,增强教师深入探索问题的积极性、主动性,提升教师的科学素养和理论水平
四、科学制订教师专业发展规划,促进教师专业化持续健康发展。
要根据本校实际和学校发展规划,制定本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提出加快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目标任务、思路和措施。
五、搭建教师专业化发展平台,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行动落实。实施教师技能提升工程。以教师教学比赛为抓手,深入开展教师教学常规比赛、学科技能比赛、课堂教学比赛、教学效益比赛等提升专业教师的整体素质。
实施青年教师成长助力工程。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在专业发展上的传帮带作用,通过师徒结对、组织名师送教下乡等形式,指导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加快青年教师向成熟型教师转变的步伐。
实施名师团队锻造工程。早发现培养对象,各学段、各校、各学科组建典型教师团队,定期组织座谈会、改革经验交流会、观课议课等活动,加快名师成长步伐,着力打造学科精英团队,培养双柏的团队名师。
六、主要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健全组织。要成立加快教师专业化发展领导小组,领导、组织、规划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工作,负责教师专业化发展有关政策的制定,定期研究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加以解决。教育局各有关科室要加强指导、搞好协调和服务。师训教研信息要科学合理地设计培训课程,精选培训内容,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要负责全县骨干教师专业化发展档案的管理。各学校也要建立健全教师专业化发展管理机构和组织网络,确定专人负责,做好组织、指导、协调、督查、评价等工作,保障教师专业发展能够持续进行。
2、加大投入,确保经费。要加大对教师培训设施的投入力度,不断改善培训环境,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充足的经费、信息和资源支持。
3、建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考核评价制度和督导评估制度。首先,要建立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档案制度。各学校要建立健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成长档案,教师年度理论学习、听课记录、公开课举行、小课题研究、论文撰写、教学反思、获奖记录、班级管理等方面,以文本和电子两种形式建立健全教师专业发展年度登记册,逐步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档案管理,教育局将以此作为评选优秀教师、教学能手和评价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据。
其次,要建立教师专业化发展达标、升级制度。在建立健全教师专业发展档案的基础上,各学校要科学制定达标、升级标准和办法,促进专业化发展的制度落实。把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程度作为业绩考核、年度考核、职务评聘、评先树优的重要依据。各学校要建立健全教师专业发展的考核评价办法,确定合理的奖惩政策,完善激励评价机制。
教育局要把教师专业化发展工作纳入综合督导评估体系。每年将对教师专业化发展工作进行督导评估,根据各单位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评选出“教师专业化发展工作先进单位”并对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
第二篇:如何提高教师素养
新乡初中2012-2013
校本培训材料(3)
如何提高教师素养
随着社会的进步,学生的主体意识不断增强,传统的“师道尊严”面临严峻挑战。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必须正视这种挑战。如何让学生主动而不是被动,真诚而不是虚伪,自然而不是做作地来尊重自己,树立起新时期的“师道尊严”,可能需要比我们的前辈付出得更多,要靠自己的爱心和真本事“挣”来,在工作中要努力做到“四多与四少”。教育振兴,教师当先。现代教育是以现代社会信息化和步入知识经济时代为背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的教育。教育发展过程中已出现教育个性化、教育终身化、教育大众化、教育一体化四大趋势。作为现代教育的实践者,教师应强化自身修养,努力提高素质,才能满足和适应现代教育的各项要求。
一、多一些爱心、少一些功利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无声的师爱能使学生终生受益。教师只有发自内心地热爱自己的学生,才能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与学生产生感情,学生也才会将这种爱反馈回来,形成爱的双向交流。教师的爱源于心,只有发自内心的爱才能使我们真正把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上,才能使我们真正尊重每一个学生,才能使我们的日常行为时刻传递着和表达着爱意。总之,尊重是师生互敬的基石,是教育成功的保证,是培育学生人格的良方。师爱不但要起于心,更在重于行。爱心要渗透到我们教书育人工 1
作的方方面面。首先,要做到平等地对待每一名学生。不管他的家庭地位高低,不管他的学习成绩是否优秀,都要平等对待。其次,要认真做好每一件事。教育无小事,育人讲细节,把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把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第三,要有爱的修养。认真备课是爱,关心学生生活是爱,有时一句温馨的话语,一个善意的微笑,一个鼓励的手势,甚至严厉的批评同样是爱。这些关爱学生的表达方式可能不一样,甚至有时用语言难以表达,但学生却能真切感受得到。因此,踏实地工作,和对学生的真诚挚爱之心,是一个优秀教育工作者成就事业的基石。
要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作为一名教师,教书育人是其天职,教师不仅要教好书,更要育好人。教师要向学生传授真理、知识,教会学生怎样做人。为此,教师必须加强学习,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同时,教师要具备竞争意识、市场意识、开放意识,具备开拓、进取、创新的精神,热爱本职工作,投身于教育事业,并为之奋斗,完成教书育人的任务。“教人先正己。”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才能担当起现代教育的重任。
二、多一些反思、少一些牢骚
现实生活中,有些教师牢骚满腹,“怨气”太重:学生成绩下滑,埋怨学生基础差,智商低;学生不遵守纪律,埋怨社会风气不好,家长不配合;工作不顺时埋怨他人的多,埋怨自己的少;分析原因时讲客观多,检查自己主观原因少。人们常说:“只有落后的干部,没有落后的群众”。换句话说:“只有教不好的老师,没有学不会的学生”。
在教育教学中遇到问题时要不急躁,不发牢骚,要经常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好的经验要总结,失败的教训要吸取。古人尚且知道:“吾日三省吾身”,作为现代人更应该懂得这个道理。一个不懂得反思,不愿意反思的教师,永远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师。
在反思过程中,要多一些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多想一想学生的感受。当“尊严”受到挑战时,不妨回忆一下自己的学生时代,回忆一下自己喜欢和讨厌的人和事,做到“己欲达则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走进学生的内心,深入到学生中去,多与学生交朋友,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求。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学生作为主体,才能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发展学生。
其次,献身教育,树立为人师表形象。为了使学生的人格得到健康的发展,教师就必须致力于塑造自己高尚的人格,确立体现时代精神的为人师表形象,以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作为动力源泉和精神支柱,使自己的理论、信念在教书育人的实践中得到升华,用自己的榜样力量教育学生。在业务上要精益求精,使人感到教师知识渊博,说话文雅,出口成章,富有文采,树立起“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形象。
三、多一些储备、少一些应付
现在在学校中存在一种“吃老本”的不良现象,这些人认为自己什么样的班也带过,什么样的课都教过,什么样的题都做过,“我过的桥比你走的路都多”,于是吃起老本来,新知识不学习,新信息不听取,居功自傲,故步自封。这就是所谓的庸师。“生不教,师之惰”,学习在于勤奋,教学在于认真,所以身为人师,担任着为国家和社会
培育人才的重任,应博览群书,勤于学习,“胸有诗书气自强”,不断充电,完善自己的知识储备。
有一个教龄达三十年的老师上了一堂很成功的观摩课,听课的老师问他用多少时间备这堂课,他的回答是:“对这堂课我准备了整个一生,可以说对每堂课我都用整个一生来准备。用一生时间来准备每堂课,意味着我们的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决心。这一点在知识更新加快、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尤为重要。教师要不断更新自我,提高学术水平。除学科专业知识外,我们要有多方面的知识储备,要有广泛的兴趣爱好。一个理科教师,如果能把人文科学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往往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实践证明,学生不喜欢就事论事的传声筒,而是喜欢兴趣广泛、知识渊博的“大家”。
不断完善充实自我,培养全新教学理念。知识是师生心灵交汇的载体,也是联系师生精神世界的纽带。教师专业知识越宽厚,基础越扎实,对教材的理解才能越深越精。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就要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努力钻研教材,使科学性和思想性有机结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很自然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教师要在自己的岗位上担负起教书育人的职责,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全体教师德育工作者的优势和作用。
四、多一些规范、少一些随意
教师的仪表、风度、言谈举止、姿态表情给人的印象,是他的文
化素养,审美情趣的外在显现。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优美的外部形象,对学生产生“润物无声”的影响,培养的学生也变的谦逊敦学,温文尔雅。一个满嘴脏话的老师,不要指望学生讲话文雅。一个袒胸露背的老师,不要指望学生仪表整齐。学生的言行是容易受影响、被感染的,也是极有弹性的。“小毛驴随主人脾气”就是这个道理。必须避免随意性大、言行不着边际的坏习惯,才有利于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生活和行为习惯。习惯影响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要使学生懂得,办严谨、规范、有章法、有秩序,以后不论从事何种职业,做哪种事业都会水到渠成,迎刃而解。因此老师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是在与学生相处的时间内,必须讲规范,不随意,教师要有谦虚谨慎的态度,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教师是以传播知识为主要工作内容的职业,应具有谦虚谨慎的道德风范。谦虚谨慎才能使人们不断探求,不断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教师要以认真求实的工作态度,尊重知识,尊重学生,不图虚名,不图私利,永不自满。
现代教育是以发挥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宗旨的科学教育,以培养信息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为目标的教育。全面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是当今教育对教师的基本要求,每个教师都应明确自己身负的责任。只有率先垂范,才能完成教书育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历史使命,才能树立起教师的光辉形象,使教育事业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和实现教育的目的。
第三篇: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
更新理念,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
实施新课程的实践中,我们教师在课程设置,试行新的教法,尝试学生学法的教学过程和如何评价学生等方面都作出了很大的努力,也都取得了一定的有效的,可操作的经验。但在教师自身专业化水平发展方面还缺乏研究,缺少相应的理论支撑,更不可能在实践中进行体验。因此,今年暑假中,根据“三大”活动计划安排,及时而有针对性地进行了理论学习,我们学习了《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通过学习为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发展注入了新的血液。使我们教师的自身理念得到了更新。在学习过程中我体会到要提高教师专业化素质,我们必须在以下三方面首要重视。
一、探究教育教学理论,明确教师专业化意义。
在我们当教师的生涯中,我们要真正成为具有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教师,就必须研究教育教学理论、改变自己的不良意识,与时俱进。现在有一部分教师职业道德意识淡漠,大部分教师教育观念陈旧落后,创新意识和研究能力不强,教学方法和手段落后。,知识面狭窄等,这都与我们平时不加强学习有关,缺乏应有的教育教学理论,缺乏应有的教师专业化理念。我们要意识到“教师专业化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历史要求,是现代教育的重要标志,是世界各国的共同目标,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需要。”
江泽民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深刻地指出:“国运兴衰、系于教育”,“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高质量教育的一个基本条件”,并要求“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断优化队伍结构和提高队伍素质。”《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再一次强调“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扎实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如何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加强和改革教师教育,大力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是一项根本性举措。
当今世界科技突飞猛进,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知识经济已见成效。21世纪初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对中小学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师队伍质量进一步提高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而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是提高教师队伍质量的关键。
总而言之,我们教师必须明确以上教师专业化的重要意义,探究教育教学理论,牢固树立起教师专业化思想,立身教育,发奋图治,在整个教育生涯中,逐步提高自身从教素质,成为一名良好的教育专业工作者。
二、克服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利因素,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
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很多,但就我们现任教师而言,虽然有益的影响因素很多,但不利的因素也不少。如有些教师认为教师的工资待遇,社会地位低,学校环境差等。教师的工资待遇表面上看很不错,但与其它事业单位相比,工资待遇低,收入单一,没有外来收入,隐形收入,奖金福利少,学校环境比它们差,社会地位更不要说,表面看来,教师很光荣,“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但实质就是一个辛勤的园丁,教书匠。对于农村学校教师来讲,农村学校与城市学校也无法相比,在老百姓的眼中,农村学校教师不如城市学校教师。农村学校经济来源也不如城市学校,就是教师暑假外出考察,城市教师出洋,而农村教师只能在国门内小范围转悠等等一系列不利因素。但这些问题不是我们个人能够解决的。党和国家政府正在不断解决这些问题,缩小行业之间的差距。实际上教师的地位,待遇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因此,我们教师要把眼光放远一点,不要埋怨这,埋怨那,心态要平衡,要有平常心,要靠自身专业素质发展来改变不良因素。我们要利用有利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因素来改变自我,实现自身价值。
何为教师专业化?教师专业是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通过终身专业训练,习得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并逐步提高自身从教素质,成为一个良好的教育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也就是一个人从“普通人”变成“教育者”的专业发展过程。我们有些教师表面上看是教师,是个教育者,实质上是普通人。因为教师专业化素质差或者说还未成熟。之所以,我们教师在社会上有些不良影响,也是因为这些教师所造成的。
因此,我们教师必须深入学习研究教师专业化理论,在与教育环境的互动过程中,坚定专业信念。不断调整自己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丰富专业知识和技能,满足自身不同层次的要求,不断训练自我,真正成为有较高专业化水平的教育者。
三、坚定终身学习理念,积极参加继续教育培训
长期以来,教师教育的概念仅局限于职前教育,这种“一次性”的教师教育难以适应教师未来的整个教学生涯的发展需要。将终身教育理论运用于教师教育实践的首推英国的《詹姆斯报告》。1972年詹姆斯在报告中第一次提出了“培养、任用、培训”三个连续的教师教育阶段,即著名的“三阶段理论”,这理论从根本上重新构建了教师教育的计划。而且报告把重点放在第三阶段,即在职培训上。教师“三阶段理论”很快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可。因此,各国对教师在职培训的普遍重视是终身教育思想在教师教育上的反映。
俗话说得好“做到老,学到老”,这也是体现了在职培训的理念,只是没有上升到理论。现在我们很多教师对在职培训不满,认为是在搞形式,没有实在意义。我认为这并不是继续教育培训本身的错,也不是说不需要继续教育培训,我认为继续教育培训,也就是终身教育,可以有多种形式。对于我们现任教师来说,重点要放在自我培训和校本培训上。
我们通常都说要教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必须有“一碗水”,只就需要教师自身必须不断吸收新的知识,这就是我们教师首先要进行自我培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教育的需要,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科学社会的需要。我们现在很多教师自以为自己的专业水平很高,大学毕业生,不需要再学了,因此,只要有空就是聊聊天,上网看看无聊的东西,打打麻将,还铮铮有词,劳逸结合。甚至没有时间找出时间来玩。这样浪费青春,荒废事业。专业水平一天不如一天,长期以往,教育教学思想陈旧,教育理念得不到更新,教育专业水平得不到发展,最后连一个“普遍人”都不是了,更不要说成为“教育者”。因此,我认为教师自身有计划,有目的进行自我培训,经常不断抽时间给自己“充电”,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不断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适应科学发展的需要。
其次是校本培训,何为校本培训?一是以地点为依据,指完全在学校内进行的教师在职培训活动;二是以培训内容为依据,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改善学校和教学实践为中心的培训。这是教师在教育教学生涯中最有效地接受他人先进教育教学理念,科学的教学方法的途径。这是一种最直接的感性认识。培训形式主要是通过听课、评课,互相交流经验,专家经验讲座等来指导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水平的发展。因为这种课,比较实在、真实,教师之间面对面,零距离接触。不是那种有关部门组织的试上了多次的表演的课,形式化,可操作性难,不适用于大面积教学的课。校本培训能够满足学校和教师发展的实际需要。随着我国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人们开始关注校本教师培训,因为它能够强化教师专业的实践性,加强教育理念与教育实践之间的联系,更因为教师专业发发展的初衷,就是在于解决教育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分离。
因此,我觉得学校要更加重视想法设法抓校本培训,采取多种形式和切实可行的能满足学校和教师需要的内容来保证校本培训的正常进行。我们教师更要积极配合,施展自己的才华和根据自己的需要毫无怨言地接受培训。教师之间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促进,使自身的专业化水平在不断地培训中得到提高。总之,更新理念,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是教师职业生涯中的长期的努力过程,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以上三方面仅仅是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我们教师必须认真重视的一部分,不是全部。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要通过多方面努力,教师终身学习,终身实践才能真正形成专业化水平,这三方面是我们学校教师首要重视解决的问题,它们不是孤立的,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相互渗透的,愿我们大家共同努力吧!
第四篇:校长论坛:教师专业化成长 文档
《实施新课程中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专题讲座
津市二小严钦生
老师们好:
工作辛苦了!
课题研究工作一直是我们学校的特色工作,我们的省级电教课题即将结题,本学期我们组织学校部分教师针对课程改革实施情况,并联系学校实际,反复讨论,确立了《在新课程中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研究课题,并在常德市教科所、津市市教研室的指导下,制定了较为具体的课题研究方案和研究计划,现在,我们每一位教师都是该课题的实施者,我们有权利和义务了解该课题的相关情况,下面,我就确立该课题的原由、教师队伍专业化的含义、以及我们的教师如何提高、学校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化四个方面的问题谈一点个人肤浅的看法。
一、为什么要提倡教师队伍专业化?
1、责任重大:我们所从事的是教育人的事业,我们自身的专业素养直接决定着我们工作的质量和效率,而我们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它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家庭的走向以及个人的前途。因此,为了更好的肩负教育的责任,我们有必要提升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水平。
2、社会对我们的期望值很高:现在的孩子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家长的普遍心理,他们巴不得自己的孩子能拥有天底下最好的老师,能接受天底下最优质的教育,当前愈演愈烈的择校风、择师风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自然界“优胜劣汰”的原则,告诫我们应该为我们的家长、孩子提供优质、满意的教育。因此,我们有必要提升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水平。
3、实施新课程的迫切需要:
(1)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一系列更新更高的要求。新的课程要求不仅传授知识技能,而且要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学会学习,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因此,作为中小学教师,必须进一步更新观念,形成新的课程观,知识观,学生观、人才观„„。新的课程结构要改变过去过于强调学科本位,要更多体现综合性、选择性、均衡性(在小学开设科学、社会、综合实践活动等新课程),新的课程内容要求改变过去的繁难偏旧,适应不同地区学生发展需要,这就对教师的知识结构、能力、学科素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2)实施新课程要改变过去过于强调机械训练,死记硬背的做法,倡导学生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因此教师必须调整教学策略,改革教学行为和方法,转变角色,教师不只是知识占有者、传递者,还应当成为学生发展的引导者、促进者。
我们地区实施新课程已经近三年了,现在,我们仍然明显的感觉到,我们的专业水平明显的滞后于新课程对教师要求,比如,教育观念陈旧,教学方法手段落后,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不强等。因此,为了更好的实施新课程,我们有必要提升教师队伍的专业水平。
二、什么是教师专业化?
究竟什么是“教师专业化”?说法很多,概括地讲,可以理解为:使教师从普通职业转化成为专门职业并获得相应专业地位的过程;或是指教师这一职业群体的专业水平成熟和发展的状况。并不是所有的职业都是专业。但教师是专门职业,教师的职业具有鲜明的专业性:
1、国家对教师任职学历标准有明确的规定(不是所有的职业都有学历要求);
2、国家对教师有职业道德要求,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3、国家有专门的教师教育机构、专门的教育内容和措施;
4、国家对教师有资格认定制度和管理制度;
5、教师要有专门的专业素质,而且要不断进取,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以满足不同阶段、不同层次工作的要求。
对于前面的四项,国家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我们讲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实际上就是要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专业素质是教师专业化的核心内容。专业素质究竟包含哪些内容?这个问题在国内外讨论得很热烈,不同学者有不同观点。我们比较赞成教师的专业素质应该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情意三部分。教师的专业知识至少包括三个方面,即: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和普通文化知识。本体性知识是指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如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知识。条件性知识主要是指教师必须具备的教育学科、心理学科方面的知识,也就是说教师不仅要知道教什么,还要知道怎么教,所以有人认为教师专业具有双专业性。普通文化知识是指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方面的一般性知识。教师的知识不仅要“渊博”,而且要“饱学有识”。关于教师的专业技能,看法也不尽一致。比较普遍的一种看法是认为新世纪教师的专业技能主要是指以下几种能力:娴熟的驾驭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有效地协调人际关系与沟通表达的能力;问题解决及行动研究的能力;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批判反思和自我发展能力。关于教师的专业情意,一般认为可以归纳为专业理想、专业情操、专业性向三部分。专业理想是教师对成为一个成熟的教育教学专业工作者的向往和追求,它为教师提供了奋斗的目标,是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的巨大动力。专业情操是教师对教育教学工作带有理智性的价值评价和情感体验,它是构成教师价值观的基础,也是教师专业情意发展成熟的标志。教师的专业情操包括理智的情操和道德的情操。前者是教师基于对教育功能和作用的深刻认识而产生的光荣感和自豪感;后者是基于对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认同而产生的责任感和义务感。专业性向是指教师成功从事教育工作所应具有的人格特征,或者说适合教学工作的个性倾向。
按照教师专业素质构成要求,显然成功的教师应该有广博厚实的专业知识,熟练的专业技能,崇高的专业理想,高尚的专业情操。
三、教师怎样提高自身专业化水平?
1、要主动,教师的主动性是提高自身专业化水平的决定性因素。
2、要坚持螺旋上升的原则,做到“学习——实践——反思——再学习——再实践——再反思”。
(1)我们是一群学习者,我们要做终身学习的表率。只有坚持自主学习、与时俱进的教师才能堪为人师。
(2)我们是一群勇敢的实践者,面对新课程,一部分教师有畏惧感,放不
开手脚;也有一部分教师,做观望者,认为实施新课程应该是那些教育专家、优秀教师、骨干教师打“头阵”,自己只要在后面呼应一下就行。其实,每一位教师都是新课程的践行者,我们要要全身心的投入到轰轰隆隆的课程改革的实践活动中去。
(3)我们要争做研究性、反思性教师。实施新课程,没有太多的现成经验、模式,即使有一些,因为地域、学情等方面的差异,我们也不能生搬
硬套,因此,在实践中,我们的教师要加强研究,其实,作为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我们有更多的“临床经验”,更有利于进行“临床诊断和研究”,同时,我们要善于加强反思,以此不断提升自身实施新课程能力。
四、实施新课程中,我们怎么促进教师专业化?
一所好的学校首先应当是实验学校、示范学校,也是教师专业发展学校,那么,在实施新课程中,学校会采取哪些有利措施,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我们的基本思路是:
1、加强学校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增强教师的职业理想和职业责任感。
2、教科室要加强对是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有力指导和科学管理。
3、强化教师培训,教师是实施课程的主力军,新课程能否顺利实施,关键在教师,因此我们下力做好教师培训工作,每个学期,我们要增加外出学习教师人数、也要多聘请专家到我们学校讲座,同时,我们也要抓好校本培训,校本培训我们一方面主要抓好教研组、备课组学习,促进同伴互助,另一方面,我们要切实做好信息技术培训。通过培训我们要使新课程的新理念转化为教师的行为;通过培训我们要帮助教师搭脚手架,把理想课程转变为可操作的实施课程;通过培训我们要把国外的经验、外地的经验本地化,使我们的教师能够吸收。在培训过程中骨干教师要充分发挥带动作用,要积极帮助全校教师实现新理念、新内容、新方法的转化、内化过程。
4、注重课例研讨,本着在游泳中学会游泳的思想,我们要为积极教师搭建实践平台。很多老师都有这样的体验,上一堂公开课,虽然当时累一点,但过后感觉得到的收获确实不少。因此,我们将会多组织课例研讨活动,比如研讨课、公开课、示范课、比武课等将成为我们每个学期的教学研讨活动项目。另外,每个学期,我们还要组织优秀论文、教学反思、教学日记、优秀课件、教学基本功等评比活动。
5、加强制度建设,我们要不断的建立健全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教学、教研、课改、奖励、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等制度。
第五篇:如何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养
如何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养
人们常说“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作为一名教师,除了要有过硬的专业技术知识外,更需要有较高的道德修养,这样,才能为学生树立一个正面的积极的榜样。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而且也是实践的问题。要使教师道德原则和规范成为教师行为的准则,必须依靠教师本身不懈的努力,自觉地进行修养和锻炼,才能形成良好的师德风尚。那么,在我们的日常工作生活中,如何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呢?
第一,加强理论学习。认真学习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理论知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地把个人生命的意义、价值与人民教育事业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把教育和培养好学生,为教育事业作贡献,当作人生最大的幸福和快乐。
第二,爱岗敬业
教育事业是一项需要用生命去热爱、去呵护的事业。也是一项需要生命激情的事业,如果一位教师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那么他表现出来的就是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并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天下为己任,乐于奉献,甘于清贫,耐得寂寞,不为名利所支配,远离世俗之浮躁,脚踏实地,勤奋工作。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在日常教学中要注意落实根本任务,不能只重视教书,而忽视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成绩再好的学生,人品不行只能是失败的教育。今年我们的学生比较调皮,一次一个学生把教师办公室的门踢破了,一次把门锁的孔里塞了根小棍,这样都 学生无论成绩多么的优秀,他们能是合格的学生么,这是教育的失败,实在是遗憾。
第三、关爱学生
教师服务的对象是一批又自己的想法,处于叛逆阶段的学生,正是他们彰显自己的人格,张扬自己的个性,有严重叛逆心理的阶段。他们想脱离父母的唠叨,他们想摆脱老师的教育,所以对待这一阶段的学生,实在不易,教师要多关注他们,多与他们沟通交流,把他们当成自己的朋友,伙伴,用心去和他们沟通,把自己放在和他们平等的位置上,放下自己的身段,真正走入他们内心世界,这样会给自己的教育带来方便。对他们要有爱心,耐心,信心,在日常生活中多关爱他们。第四、教师要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
教师要时时刻刻记得给自己充电,面对灵活多变的学生,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业余知识,靠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吸引学生。教师还要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并研究钻研切能有效的运用于教学活动中。
总之,现阶段要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就必须从一点一滴、一言一行做起,对任何微小的有损教师形象的缺点错误都要认真改正,时刻用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严格对照和要求自己。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做一个受学生爱戴、让人民满意的合格的人民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