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安徽振升保安服务公司形象宣传片解说词
安徽振升保安服务公司形象宣传片解说词
商海泛舟,潮头傲立;自强不息,纵横天地。
在广阔的江淮大地,在有三国故地,包公故里美誉的,国家级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核心城市的合肥境内,有一颗保安服务行业的新星犹如东方的太阳冉冉升起,犹如绚烂的彩虹光彩夺目,她就是安徽振升保安服务有限公司,一个充满朝气和活力的保安服务公司,正凝奏着新时代奋发进取的豪迈之歌。
合肥振升安全防范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3月,为适应市场发展需求,公司2008年独立出资成立了合肥振宏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经过多年的摸索,振升逐步明确了服务理念、服务定位和服务原则。奋进崛起的振升公司以自强不息,不断拼搏的精神,向人们展示了其饱满的热情和高昂的斗志。
在振升公司发展的每一个重要时期,各级公安机关,各级团委和合肥高新区管委会领导都给予了关心和大力支持。原北京军区副司令员、安徽省物资储备局原党委书记、局长、周正全,原合肥市常务副市长、省人大常委、建设环境委员会副主任厉德才,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虞耀华,安徽省纪委副秘书长、省委巡视办主任李光发,安徽省书法家协会民誉主席张良勋,六安市公安局贺聿勇局长,中国国画院院士书画家、香港国际著名书画研究院院士书画家文晓峰等领导先后来公司视察指导工作,并为公司题字作画。
2010年1月1日,国务院《保安服务条例》颁布后,保安服务行业改革风起云涌,振升公司领导审时度势,筹资申请注册新的保安服务公司,2011年7月27日,省公安厅正式批复,同意设立安徽振升保安服务有限公司,并核发保安服务许可证。
振升人在进步中创新,在探索中前进,从公司成立之初的几人,发展成现在在职员工1300余人,中高层管理人员60多人,2010年5月以来,先后成立了党支部、工会、团委等组织,设有综合部、财务部、人力资源部、管理部、品质培训部、技防部等部门,先后在南京、六安、滁州、铜陵、淮北、明光等地市成立分公司和办事处。服务单位一百余家,有以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为代表的厂区,以翡翠湖、岱山湖为代表的风景区,以北京居然之家家居市场为代表的家居市场,以华伦瑞雅国际大酒店为代表的酒店,以合肥太阳城为代表的女子购物中心,以水文局、排水办为代表的政府单位,以农村科技发展银行为代表的银行,以荣事达工业园为代表的工业园,以车巢汽车城为代表的汽车卖场,以苏宁电器为代表的家电商场,以贝克药业为代表的医药企业,以安徽警官职业学院为代表的高校。服务面积共一千多万平方米。
忆往昔,看今朝,伴随着保安服务行业改革的音符,处在良性循环发展历史节点上,振升人正信心满怀,意气风发,再次吹响了加快发展的时代号角。
六年来,在总经理窦开宏的带领下,公司秉承“信守承诺、用心服务、脚踏实地、锲而不舍”的企业精神,坚持“客户是上帝,品质是血液、服务是灵魂”的服务理念,贯彻“至精至诚、服务社会”的企业宗旨,树立“诚信乃立业之基做人之本、发展是根基、创新无止境”的经营理念,使振升公司逐步成为一支具有高度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的企业团体,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具备特色的发展之路,创造了人才、管理、服务、科技四大优势和独特的企业文化,涌现出了一大批以苑继臣为代表的模范保安。
2011年2月27日晚,翡翠湖驻点保安员苑继臣,因跳水救人不幸牺牲,其英勇事迹被各大媒体报道,事迹入选安徽省精神文明十佳事迹,入围中宣部、中国文明办主办的中国好人榜。
历史已成往事,但振升公司的历史却是沉甸甸的,是收获的喜悦和幸福的话语。2009年3月,公司创办企业报《江淮振升》,安徽省高校学报研究会常务理事,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主编王泓应邀担任企业报顾问。公司随后又被中国诚信企业协会评为“安徽省诚信经营示范单位”。并与徽商杂志社结成“精诚合作伙伴”,被新安晚报社吸纳为“新安便民服务会员单位”。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合肥财经职业学院和皖中武校等一批大中专院校先后在我公司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公司团委被高新区团工委评为“五四红旗团委”,荣获合肥市2010年度非公企业团建工作先进集体,总经理窦开宏当选为合肥市青年企业家协会副秘书长,并应邀担任合肥市公安局高新分局“特邀监督员”,公司员工荣获各级各类表彰30多次,共有三十多家合作单位给公司送来锦旗。
振升孕育着希望,振升连接着未来。鸿猷已定风雷起 正是扬帆搏浪时。振升人定将迎来良性循环发展,辉煌灿烂的明天。(安徽警官职业学院 沈果)
第二篇:三门形象宣传片解说词定稿
三门城市形象宣传片
海开三门 湾纳百川
(解说词定稿)
天风来回,洋流浩荡。
中国海岸线中部,出杭州湾南下,是美丽的三门湾。
(出片名 海开三门 湾纳百川)
三门湾口,三十余条溪河,不舍昼夜,奔腾而来。
陆海相接处,三座岛屿,如门大开,河海相聚,涛卷浪舒。三门县因之得名。地质期山海搏击,造化出一千三百多公里海岸线,五百八十三座岛屿,占浙江省总数五分之一;亿万年海进海退,冲积成的滩涂总面积占浙江省近八分之一。
先天地理和资源优势,让三门湾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必经地。古往今来,演绎着众多神秘瑰丽的人文故事。
迈出山谷,走向海洋,是自然的规律,也是人类永恒的方向。
三门县北连宁海县,南接临海市,沿海高速铁路和甬台温、上
三、沿海三条高速公路穿境而过。
三门县地踞甬台温产业带之咽喉,其北面,长三角经济圈,是中国速度的标本;南面,海峡西岸经济圈,是中国经济增长新“引擎”。
得天时,风正帆悬;占地利,潮起鳌出。三门湾次经济圈的构想应运而生:湾内的三门县、象山县、宁海县一衣带水、联袂起舞,将三门湾八千平方公里海域、三千四百平方公里陆域,构筑成海洋产业发展、新兴产业扶优和传统产业提升等三个立体平台,形成一座大型现代港湾新城。
三门湾的未来是辉煌的未来;而这个未来,也是蹈海先民的千年夙愿。
(出片花)
这里留存着远古先民傍海而居的足迹,送走过最早商贸海船扬帆远航的身影。
道家葛玄、佛家昙猷停住了跋涉的脚步,修持传道,播种着文明和信仰。昙猷当年住锡处,辗转兴盛为江南第一藏传名刹——多宝讲寺。
东晋章安令梅盛安顿了飘游的行囊,兴儒劝农,承启着融合与繁衍。大唐高僧怀玉解下了泥渍的袈裟,围海筑塘,阐释着接纳与进取。千年来,三门先民逐海聚族,先后开辟沿赤、泗淋、三岩、六敖、海游五大平原,收获农牧渔盐之利。从此,海退地出,浪息土生,广袤肥沃的土地上,农耕渔作,薪火相传。
近百年前,意大利炮舰逼租三门湾,叩海激起的惊涛骇浪,已然远逝;孙中山《建国方略》定三门湾为“实业之要港”,归国华侨、实业家的开发之旅,亦随旧时代的晚钟暮鼓,音消韵散。
三门,在新时代大门洞开之时,“浙江红旗第一飘”,成为全省第一个建立苏维埃政权、第一个解放的县。
1997年9月。11号台风。
百年不遇大灾之后,三门人告别了农业文明的迷梦与苦痛:悠悠万事,民生为重。居海之滨,堤安则民安,民安则县富。三门全民动员,节衣缩食,抗风御浪,历三年而成标准海塘110公里。当代42万三门人,以山一般刚强和坚毅,海一样灵动和机变,直面气势磅礴的新纪元。
从山谷经济走向海洋经济,农业文明转向城市文明。三门再次启航。
(出片花)
一湾滩涂,几多湿地,原生状态成就三门海水养殖大县。三门湾近海。中国浮游生物最丰富的生态型海湾之一。数百种鱼族贝类栖生繁衍。
悠长的岸线,错落的岛屿,八十多万亩浅海滩涂。
人与海,人与物,共存相生。据记载,清乾隆年间,三门渔民已养殖青蟹。
上世纪以来,近海海产资源日渐枯竭。为平衡自然、富裕民生,养殖替代渔猎,已是唯一选择。三门滨海渔民停止了向大海的过度索取,率先铺开生态养殖,成为国家级的重点海水养殖基地。三门青蟹“横行天下”,产量占全国九分之一,“中国青蟹之乡”是这座城市打响的第一张名片。依海而来的24万亩水产养殖面积,让“对虾之乡”、“牡蛎之乡”、“缢蛏之乡”名至实归。
三门,连续 年位列浙江省海水养殖第一大县。
塘田如镜,渔歌新唱。海产养殖业的均富特征和可持续发展业态,为三门沿海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一泓海水,几大内港,港口环列成就三门临港型工业。浦坝港、健跳港、海游港。三大港外,海潮涨落如故。
延续了近五十年的浦坝港万亩老盐场,一变而为已具规模的沿海工业城。深水岸线通航能力十万吨级以上的港口优势,吸引上百亿资金进入船舶制造等产业。三门逐渐成为浙江省最大的船舶制造和船配产业基地。
三变科技为龙头的研发优势,使机电制造产业链向高科技化延伸发展。三门将成为全国变压器及配件的生产基地。
沿海工业城以造船、机电、工艺品、医化为基础,集聚着船舶、汽车、钢铁及新材料产业群。工业产业的加速更新发展,让这座城市实现了从山谷到滨海的初步跨越。
一“核”为先,多种能源,地理优势成就三门特大电力城。“西有三峡,东有三门”。
三门核电站,这个千亿元投资的中美最大能源合作项目,建成投产之后,将是全球技术最先进、中国装机容量首屈一指的核电站。
三门火电项目,已获浙江省政府批准。国内最大的潮汐能电站项目,意向书已经签订。风力发电项目,选址测风工程已经启动。三门电力开发的终期装机容量达两千余万千瓦。一座堪与三峡水电媲美的电力城,将矗立在三门湾畔。
一城崛起,多种可能,土地资源成就滨海新城。旗门,海游,两港交汇。
数年前,这里还是不见片瓦,海水自由进出的荒涂。
今天,超前规划,总面积达三十二平方公里的滨海新城,正待各方有识之士,兴商置业,开拓创新。
新城优先容纳高新技术与人口聚集度高的产业,成为特色产业之城.新城以高等教育、文化创意等为重点,带动第三产业开发,成为创意之城。新城与一水之隔的蛇蟠岛共构旅游观光服务、休闲度假平台,成为宜居之城.滨海新城将组合优良的生态人居环境、创业发展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公共服务系统,形成区域和城乡一体化发展核心区块。
高端产业集聚、城市功能齐全、山海风味浓郁,将是未来滨海新城傲人的丰姿。
(出片花)
三门,源自于山海搏击的年轻城市,正成为三门湾次经济圈的推进主力和产业高地。
新世纪里,三门开始奔跑,开始加速,开始腾飞。一个个主要经济指标的增幅,连续数年位居台州市第一,引发“三门速度”的惊叹!
在这样的速度中,三门有了令人难以想象的巨变和不变。
巨变的是日新月异的容颜,不变的却是始终面朝大海的情怀,是开发、开放的澎湃激情,是包容、接纳的博大胸襟。
海开三门,湾纳百川。
(撰稿:吴强 章毅 刘振翼)
2010-6-25 4
第三篇:公安形象宣传片解说词
专题形象片解说词
创新进取的靖州公安
靖州地处湘桂黔边界,交通便利,商贸繁荣,素有“八帮会靖”之说。五年来,在这片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土地上,靖州县公安局“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紧紧围绕创建“平安靖州”这一主题,以“打击犯罪、服务群众”为宗旨,只争朝夕,激流勇进。
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两抢一盗”、吸贩毒、聚众赌博等问题,靖州县公安局持续开展了严打整治斗争。命案侦破、打击“两抢一盗”、百日灭毒、春季攻势等各类专项斗争的开展,大力提升了动态社会治安的防控能力;从严惩处违法犯罪和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加强,有效遏制了违法犯罪活动的高发态势;强化对公共娱乐场所和校园周边治安秩序的整治,确保了靖州的平安和谐。[领导:去年以来,我局共破获各类刑事案件293起,刑事拘留202人,查处行政案件707起,行政拘留747人,缴获各类毒品815.6克。六年来,我县所发现行命案全部侦破。] “一村一警”和“开门评警”大走访活动的开展,让民警进村入户,送温暖、送服务、送法律,走访慰问,听民声、察民情、了民意、解民忧、护民权,不仅增强了服务意识,还大大提升了服务能力,提高了公安工作社会化管理水平,架起了警民连心桥,深受广大群的称赞和好评。加强队伍建设,内练素质,外树形象,扎实开展精细化管理,切实提高民警岗位实战技能,规范民警执法行为,靖州县公安局民警队伍新形象不断改善,涌现出了一批爱岗敬业、亲民爱民的好警察。
一系列的创新举措,开创了靖州公安工作新局面,取得了良好的成绩。[领导:五年来全局先后有127人次立功受奖,2人被评为全国优秀人民警察,8人被评为全省优秀公安民警;荣立集体三等功二次,多次受到县委、县政府和上级公安机关的嘉奖,连续六年被湖南省公安厅和怀化市公安局评为执法质量考评优秀单位。] 成绩属于过去,面对未来,靖州县公安局将不断开创新的业绩,树立起靖州公安新的形象。
第四篇:县形象宣传片解说词
陇右明珠 魅力正宁
--正宁县形象宣传片解说词
这里是华夏始祖黄帝生息的摇篮;
这里是周先祖公刘“教民稼穑”之地;
这里是唐玄宗梦中游走的人间仙境;
这里是播撒红色革命火种的原野,县形象宣传片解说词。
旭日初照,光芒万丈;
秀美山川,生机盎然。
吹呴呼吸,吐故纳新;
正逢盛世,宁静致远!
俗语说:“八百里秦川,不如董志塬边”,千里董志塬留给庆阳的不仅仅是天下黄土第一原、“陇东粮仓”等闻名遐迩的美誉,更多的是对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一种传承和思考。穿越刀耕火种的苍茫岁月,巍峨迤逦的子午岭和依山而卧的皇帝冢,为我们打开了中华文明起始之源--正宁县悠久灿烂的文化史。
正宁因罗川古城而闻名,罗川又因四郞河而灵秀。四千多年前周先祖公刘在这里“教民稼穑”,开启了中华民族的农耕文化,罗川古城的文化底蕴也因此在中国文化史上大放异彩。千百年来,文史古迹,斑驳遗存:秦直道跨越时空,依稀可闻金戈铁马;雕翎关居高临下,看似守望秦时明月;四郎河奔腾不息,吟唱“四郎救人舍性命,想起四郎心里酸”的动人歌谣,同时也讲述着唐朝那个“却把罗川改真宁”的美丽传说。
厚重的文明沉淀,为正宁融进了更多的元素,在这样一个承载了太多符号的山村,罗川古镇是极佳的代行者,唐代龙凤晒烟闻名遐尔,宋承天观碑、元燕庆安墓碑风韵依然,明赵氏牍坊两袖清风,“坚持清白”,见证者正宁今昔的繁荣和沧桑。抗战时代,冯玉祥将军的“仁人之言”题字碑,更是忧国忧民的千古绝唱。
这里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也是中国革命星星燎原的红色沃土。
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革命先驱在这里浴血奋战,1932年4月,陕甘边区的第一个革命临时政权--寺村塬革命委员会建立。邓小平、任弼时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运筹帷幄,留下了宝贵的革命遗迹和精神财富。关中特区苏维埃政府和红一军团政治部革命纪念馆、邓小平、习仲勋旧居,成为传承红色文化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抚古追今,仰韶文化遗址、黄帝衣冠冢、城隍庙铁旗杆、庵里水库、邓小平旧居等旅游景区,正以奇特的山水和人文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们觅踪探古。
正宁县总面积1319.5平方公里,拥有24万人口,沟壑交错,梁峁层叠,塬川相间。国道为龙头,县道为躯干,乡道为骨架,村道为延伸,形成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挟陕甘交通之咽喉,向西2小时与宁县相携达成西峰市都市圈,向东3小时可达西安经济圈。这座被人文与山水浸润的美丽山村,书写着一卷荡气回肠的史诗。
或许,只有行走在底蕴深厚的正宁,才能感受到辉煌灿烂的民俗文化。
越千年而余绪未泯的正宁香包,是中华民族“原生态”文化的积淀和传承,更是黄土高原农耕文化史的的见证和再生,被专家学者誉为神奇瑰丽的民族“活化石”。与之相应的还有以彭粉女为代表的剪纸、传承5000年的根雕等艺术,推动了正宁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
如果说香包是正宁文化的惊世之献,那么特色产业则给与时俱进、锐意进取的正宁,插上腾飞的翅膀。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吸纳了山水灵气的正宁,穿越历史云烟,携周先祖风骨,铿锵而来。聪慧睿智、勤劳勇敢的24万正宁人民,以开拓创新的勇气和精神,高举改革、发展、和谐、繁荣的伟大旗帜,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调整产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实施“塬面果烟、川区蔬菜、林缘草畜、全县劳务”的产业布局和“林果增效、烤烟规范、草畜推进、瓜菜提质、劳务增收、龙头带动、工业反哺、粮油增产”的八项工程,建成万亩果园基地乡镇7个、专业村51个,全县果园面积累计达到25.8万亩,宫河现代化农业综合示范园、塑料大棚蔬菜种植基地、烤烟种植示范基地、养殖基地、草畜基地的建立,让正宁的农业产业风生水起,“陇蜜”苹果、“宫河”大葱、罗川旱烟等特色产品走俏省内外,年产值高达6亿元。
极目远眺,绿意盎然的十万亩果园让罗川古城充满无限生机,一碧万顷的农业产业园让正宁新城绽放璀璨光芒。
当年风来黄土飞、雨来一地泥的村落被写进历史,取而代之的是整齐划一,漂亮外墙及欧式风情的房屋。让我们不敢相信这里就是过去传说的“革命老区”。昔日光线幽暗、柴火烟燻的窑洞变成了窗明几净、白墙红瓦的别墅;坑洼不平的道路被宽阔平坦、闪闪发亮的柏油路替换,土炕变成了柔软舒适的席梦思床,温馨的居室、精美的家具、宽大的沙发、超薄的液晶电视,太阳能浴室,上下水独立的卫生间等高科技新生活,形成了人居社区化、环境优美化、生活小康化的现代化村庄,范文《县形象宣传片解说词》。
策马扬鞭正其时,千帆竞发逐浪高,如火如荼的新农村建设,犹如美丽的卷轴,正在这篇富饶的热土上方腾空而越、徐徐展开。
别墅新村同心同德树新风,魅力正宁展望未来写华章。正宁县在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同时,整合教育资源,强化教育培训,着力培育现代农民,提高素质,增加收入,使正宁的人均纯收入高过全省水平。坚持公共服务均等化取向,高度关注民生,统筹推进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逐步完善的教育、养老院等社会保障体系确保了孩子有学上和农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
走进正宁,不变的是记载着过去沧桑岁月的龙爪槐。改变的却是村屋民居、医院校舍。宽敞明亮,书香浓郁,干净整洁的校园,培育着祖国的希望和未来;学有所地,书有所读的农家书屋,科技文明唱响《新时代》,干净整洁、热情温馨的医疗服务解决了村民的后顾之忧。在基层组织建设上,健全了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村民议事会、村级财务审计监督及村干部离任审计等制度,全面推行“一事一议”、“四议两公开”工作法,促进了村务管理民主化、科学化,真正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积极开展星级文明户、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学校、文明社区、五好家庭、诚信单位、诚信个体户和“四美在农家”、“道德模范”、“好媳妇”“好公婆”“文明家庭”等形式多样的精神文明创评活动,高唱婉转悠扬,和谐美妙的《好日子》。
歌声唱晚,和谐安谧的夜色下,灯火阑珊处,情侣漫步;别墅新村里,四世同堂。
鸟瞰沟壑交错,梁峁层叠的神奇土地,遥想革命人士当年热血奋战的神奇故事,解读正宁在改革开放的潮头长风破浪的豪迈气势。今天的正宁,厚积薄发,载着昨日的荣誉和明天的希望,迈开坚定的步伐,激情昂扬地跨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优质果品基地重点县、绿化模范县、实施全民健身工程先进县、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与应急系统工程建设先进县及全省烤烟重点县、科普示范县、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甘肃省文化工作先进县以及省级文明县、平安县等众多的名誉称号的实至名归,也进一步体现了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对正宁的高度重视和关怀。
沧海桑田难掩光芒,砥砺千年熠熠生辉,现代化的农业产业园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成为正宁转型发展和跨越发展的强劲两翼。
储量丰富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资源,为正宁打造工业强县带来重大的战略机遇,储量达19亿多吨的煤炭,占全省煤炭总量的90%以上,使正宁成为名副其实的陇上煤都。宁正煤田核桃峪800万吨矿井、宁长二级运煤通道正在建设,4×100万千瓦电厂、煤田供水工程等重大项目即将开工,罗川煤田正待开发。丰富的矿产资源,正在给正宁县人民带来巨大物质财富,同时给正宁强县富民政策和各项经济的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辉煌属于历史。展望未来,这颗陇上明珠,依托广阔的原生态森林面积和丰富的煤炭资源,彰显“绿”的意蕴,提升“文”的内涵,改善“居”的环境,加快“商”的发展,紧跟时代步伐,规划与时俱进,依托农业科技产业园,陇上煤都,待开发的旅游资源,必将焕发出更加迷人的魅力。
红日,从子午岭的地平线上冉冉升起,唢呐,在黄帝生息的大地上奏响。
和谐、文明的正宁,燃烧着希望和未来。
美丽、幸福的正宁,抒写着开放和发展。
故地新村,传承千年古韵金风,陇上明珠,美丽郑正宁如此多娇!《县形象宣传片解说词》
第五篇:安徽农业宣传片解说词
安徽农业宣传片解说词
这里山峦叠嶂、湖泊纵横,这里区位优越、交通便捷,这里物华天宝、人文璀璨,这里人杰地灵、经济繁荣,商机无限,是中国一颗璀璨的新星,这里就是中国·安徽!
安徽位于中国东南部,是东部襟江近海的内陆省份,跨长江、淮河中下游,东连江苏、浙江,西接湖北、河南,南邻江西,北靠山东。安徽气候条件优越,气候资源丰富。充沛的光、热、水资源,有利于农、林、牧、渔业的发展。安徽交通十分便捷,公路、铁路、水路、航空发展迅速,四通八达,运输条件极其优越。
优越的区位优势、气候优势、交通优势,以及丰富的农业资源,被誉为农业大省的安徽正向农业强省大踏步前进。
崛起中的安徽,不断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安徽人民始终坚持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深入推进粮食生产“三大行动”,着力建设核心产区,近年来,粮食生产逐年提高。2008年全省粮食总产达604.7亿斤、单产6在崛起中的安徽,特色农业、名优农产品发展迅速。通过实施畜牧业升级计划、水产跨越工程,全省已建成各类畜牧业养殖小区2.3万个,100个标准化水产健康养殖试验场,养殖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43%。中国四大名菊,安徽独占三席——黄山贡菊、滁菊、亳菊名扬四海;十大历史名茶,三个产自安徽——黄山毛峰、六安瓜片、太平猴魁被誉为“绿色金子”,祁门红茶,誉享世界;涡阳苔干、太和香椿、霍山石觥、金寨板栗、宁国山核桃、八公山豆腐、皖西白鹅、皖南土鸡、定远黑猪、巢湖银鱼、中华绒螯蟹等一批地方特产,驰名海外。安徽立足僧太资源优势,实施“食品放心工程”和品牌战略,一批又一批皖字号名牌农产品,走出江淮大地,闯进繁华都市,打入国际大市场。
崛起中的安徽,不断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安徽始终贯彻“培育大市场,扶持大龙头,建设大基地,搞好大服务”的发展思路,秉承“让工业长入农业”的发展理念,以农业产业化为抓手,着力打造农产品加工业基地。截止2009年,全省各类龙头企业达到5300个,比上年增加266个;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龙头企业400家,超10亿元的30家,分别比上年增加100家和5家,呈现持续发展的良好势头。2009年全省农产品加工总产值超过2582亿元,比上年增长29.67%以上,占农村三次产业的44%以上。目前,安徽全省围绕10大主导产业,先后组织实施农业产业化“121”强龙工程、农业产业化“532”提升行动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工程,有力推动了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在应对危机、做好“三保”的过程中,各类龙头企业平稳较快发展,为全省稳定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们宁国是中国圆竹之乡、竹子之乡,乡味源公司成立以后就利用了这个当地的资源优势,生产出来一个革新产品叫脱水笋,我们当地的政府给了我们非常宽松、良好的创业条件,特别是当初我们在征地的时候,当时的书记为了这个土地证明,不辞辛苦连续的几天跑上跑下,直到把证都联系好了我们企业才知道,我们的书记帮我们办了这个实事,第二个就是我们市政府非常亲切,作为农业龙头企业来讲,我们虽然才成立了4年,但是对于刚刚诞生的企业来讲,市委市政府并没有小视我们这个刚刚诞生的企业,他非常重视我们,在资金和政策方面给了很多的优惠、便利条件,比如像我们今年,最近收笋子的时候,资金已经使用得接近枯竭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跟市长反映了,市长非常重视,唐市长亲自派了个调研组到我们这来进行调研,不到3天就专门给我们批了300万元政府财政担保资金,这样就缓解了我们收购资金难的大问题。我想政府在给我们的支持是方方面面的,给我感动最深的是这2点,确确实实让我非常感动。
崛起中的安徽,农业科技进步加快,现代农业科技支撑力增强。创新完善公益性农业服务体系和机制,实施农机农艺结合、农业科技入户、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和启动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等,全省农业科技进步明显加快。
崛起中的安徽,打青山绿水牌,唱生态农业戏。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进一步加强,农产品质量水平明显提升。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检测体系不断完善,目前全省已有238个基地、超市和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点。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迅速展开,全省种植业和养殖业标准化生产覆盖率分别达40%和70%,比5年前提高15%和20%。
崛起中的安徽,有着良好的投资环境。安徽人不断加强农业合作,谋求互利双赢,以更加开放的理念、务实的作风,为海内外资本扩张创造了广阔的空间,更为海内外的企业家提供了大显身手的舞台。安徽农业紧紧抓住长三角地区产业加速向中西部转移的历史机遇,立足丰富的农产品、生态环境、劳动力等资源优势及良好的区位优势,大力提升我省农产品加工业水平,使安徽成为长三角地区的农产品生产、加工和配送的中心,初步实现了产业互补,生产要素互补,市场互补。近年来,安徽农业的独特优势和巨大潜力,吸引了海内外的一批知名企业。江淮大地已成为新一轮投资的热土。江淮大地这片广袤沃土,正以崭新的面貌笑迎四海宾朋!
“潜龙在渊、蓄势待发”。未来一个时期,安徽将全面扩大农业对外开放,提升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努力实现安徽农业的奋力崛起!
皖山写青史,淮水流千秋。安徽农业有着绵长的过去、生动的现在,更将有美好的未来。在有着超凡勇气、智慧和魄力的安徽人的共同努力下,安徽必定成为一朵灿烂的奇葩绽放在广袤的华北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