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5-2016学年人教版必修五《滕王阁序》第二课时学案
2015-2016学年人教版必修五《滕王阁序》第二课时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在文中的观点及骈体文的特点。2.学习本文将典故与眼前情景相结合的写法。3.理解文中的典故。
4.掌握“故”“尽”“属”“即”“且”“矣”的用法。5.熟读并背诵课文。【学习重点】
1、理解典故;理解内容和观点。
2、熟读并背诵课文 【学习难点】
1.学习本文将典故与眼前情景相结合的写法。
2.掌握“故”“尽”“属”“即”“且”“矣”的用法。【学习方法】朗读背诵与赏析相结合 【学习课时】二课时 【学习过程】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理解王勃所抒发的人生感慨并探索感慨的原因。
2、理解和积累文中重要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3、了解文中典故并理解其作用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1、熟读课文,背诵二三两段
2、这两部分是由眼前的宴饮娱乐引发的人生感慨。而在写作上最大的特色是用了大量典故来叙事、抒情,有的是历史故事,有的是前人文句。通读课文,找出文章引用的典故并思考抒发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感慨。
明确:
①“长安”“帝阍”“宣室”→报国无门,济世无路
②“冯唐”“李广”∕“贾谊”“梁鸿”→慨年时易往,功业难成,流露出嗟卑叹老的伤感和见机知命的消极心理(明用)
③“马援”(穷…老…)→不因年华易逝、处境困顿而自暴自弃
④“贪泉”“涸辙”→身处逆境,犹乐观开怀(暗用)
二、导入新课:诗歌典故的运用
三、自主学习
(1)分析第四段思路,具体分析每一句的内容和作用:
1.第一句:过渡,由登览之乐到宴会之乐。
2.第二句:写管弦之盛,歌声之美。
3.第三句:四六句对四六句,铺叙欢饮娱乐的场景,用典故暗示宴会的豪华,人物的高雅。
4.第四句:两个三字句,由喜悦渐生悲慨。
5.第五句:把视野扩展到宴会外——为下面抒情张本。
6.第六句:揭示哲理,一是慨叹宇宙之大,二是感叹人生无常。
7.第七句:是虚写,言
8.第八句:由宇宙的广漠衬托人生之渺小,从而引发感慨。
9.一问一答,流露出怀才不遇的心绪,充满了自我悲伤的情调。
10.最后两句:直抒胸臆,坦言心怀,写自己报国无路,济世无门,言辞哀婉。
11.小结:本段集中笔墨,描写和渲染阁中气氛,赞美文人雅士们的气概和风采。
(2)分析第五段思路:
1.写冯唐、李广的目的是什么?—宽慰包括自己在内的失意之人。
2.表明作者高尚的人生观的句子是哪几句?—“老当益壮……志。”
3.引用了哪两个典故,表现了作者乐观开朗的情怀?—“酌贪泉……犹欢。”
4.写孟尝、阮籍的人生观的目的是什么?—反成自己坚定的意志。
5.小结:本段笔锋陡转,由盛赞良辰美景文人墨客转为慨叹人世艰难仕途崎岖,大发怀才不遇之感慨,为自己也为别的文人被压抑被埋没深鸣不平。
四、合作探究
研读课文第4、5段,思考谈论
1、作者抒发了哪些人生感叹,请结合诗句简要概括。
(1)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抒发了宇宙无穷、个人渺小之悲。这是对自然的感慨。
(2)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一问一答,答非所问,流露出怀才不遇的心绪,充满了自我感伤的情调。(3)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直抒胸臆,坦言心怀,写自己报国无门,济世无路之情。言词哀婉,情意绵绵。(4)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抒发了作者对人生理想的坚定信念。
(5)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表现了作者不甘沉沦的豪情壮志。
(6)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以微讥孟尝,非议阮籍,来反衬自己坚定的意志。
2、王勃为什么地有这样的感慨,是什么触动了他的这些感慨?
因为作者自己“时运不齐,命运多舛”。但作者并没有完全沉溺于悲伤之中,作者把重点放在自己乐观向上的一面:壮怀激烈,穷且益坚。这此均表达了作者的报国之志和远大的理想抱负。
作者有感于前面写到的滕王阁周围雄伟的气势,美丽的自然风景,还有宴会的兴盛。这样,前面的景物描写就有了依托,景也就有了作者的情,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触景生情,情景交融。
3、谈谈自己对“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理解。评析:
这是全文中最富思想意义的警语。历来有志之士对自己的理想总是能尽量克服一切困难执着地追求,即算在郁郁不得志的逆境当中也不消沉放弃。东汉马援云:“大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王勃在此化用,强调“失路之
人”不要因年华易逝和处境困顿而自暴自弃。王勃此时怀才不遇,仍有这般情怀,确实难能可贵。
句中“老当益壮”“白首之心”“穷且益坚”“青云之志”现均可作成语使用。
我们要树立高尚的人生观,不在挫折面前折腰,而要笑傲困难,树立战而胜之的勇气,把自己培养成能看到事业未来的有胆识者。
五、检测反馈
一、课文知识检测
1、下列几组成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C)A、物华天宝
钟明鼎食
老当益壮
高山流水 B、人杰地灵
渔舟唱晚
穷且益坚
清云之志 C、千里逢迎
天高地迥
桑榆非晚
白首之心 D、高朋满座
萍水相逢
一介书生
俊采星弛
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B)A、时运不齐,命途多舛(乖违,不顺)B、无路请缨,等将军之弱冠(等到)
C、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狂放,不拘礼法)D、云销雨霁,彩彻区明(日光)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用法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C)例:雄州雾列
A、襟三江而带五湖 B、宾主尽东南之美 C、俊采星驰
D、窜梁鸿于海曲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D)A、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属予作文以记之 B、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既克,公问其故
C、宾主尽东南之美
薪不尽,火不来 D、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
精益求精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D)
A.襟三江而带五湖
潦水尽而寒潭清
B.访风景于崇阿
望长安于日下
C.宾主尽东南之美
谁悲失路之人
D.北海虽赊,扶摇可接
法虽今而至,犹若不可法
6、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C)
A.本文选自《王子安集》。作者王勃,字子安,才华横溢,能诗能文,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
B.滕王阁,是唐高祖之子李元英任洪州都督修建的一所楼阁。李元英后封为滕王,所以此楼命名为“滕王阁”。唐高宗时阎某任洪州都督又重新修缮,王勃在赴交趾探父途中,正遇当地在些大宴宾客,于是被邀参加宴会,在宴会上赋诗,并写下了这篇著名的序文。
C.这篇序文,实际是一篇四字或六字相对偶的骈文。作者在文中抒发了对祖国美丽富饶的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当然也流露了宿命论的消极情绪。
D.文中用典贴切,简练含蓄。如“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抒发的是个人怀才不遇的悲凉情感和不甘于现状的奋发之心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题
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六岁善文辞,九岁得颜师古注《汉书》读之,作《指瑕》以擿其失。麟德初,刘祥道巡行关内,勃上书自陈,祥道表于朝,对策高第。年未及冠,授朝散郎,数献颂阙下。沛王闻其名,召署府修撰,论次《平台秘略》。书成,王爱重之。是时,诸王斗鸡,勃戏为文《檄英王鸡》,高宗怒曰:“是且交构。”斥出府。
勃既废,客剑南。尝登葛愦山旷望,慨然思诸葛亮之功,赋诗见情。闻虢州多药草,求补参军。倚才陵藉,为僚吏共嫉。官奴曹达抵罪,匿勃所,惧事泄,辄杀之。事觉当诛,会赦除名。父福畤,繇雍州司功参军坐勃故左迁交址令。勃往省,度海溺水,痵而卒,年二十九。
初,道出钟陵,九月九日都督大宴滕王阁,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至勃,泛然不辞。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辄报。一再报,语益奇,乃矍然曰:“天才也!”请遂成文,极欢罢。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谓勃为“腹稿”。尤喜著书。初,祖通,隋末居白牛溪,教授门人甚众。尝起汉、魏尽晋作书百二十篇,以续古《尚书》,后亡其序,有录无书者十篇,勃补完缺逸,定著二十五篇。
勃兄剧,弟助,皆第进士。
剧,长寿中为凤阁舍人,寿春等五王出阁,有司具仪,忘载册文,群臣已在,乃寤其阙,宰相失色。剧召五吏执笔,分占其辞,粲然皆毕,人人嗟服。
助,字子功,七岁丧母哀号,邻里为泣。居父忧,毁骨立。服除,为监察御史里行。
初,勔、剧、勃皆著才名,故杜易简称“三珠树”,其后助、劼又以文显。劼蚤卒。福畤少子劝亦有文。福畤尝诧韩思彦,思彦戏曰:“武子有马癖,君有誉儿癖,王家癖何多耶?”使助出其文,思彦曰:“生子若是,可夸也。”
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皆以文章齐名,天下称“王、杨、卢、骆”,号四杰。炯尝曰:“吾愧在卢前,耻居王后。”议者谓然。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指瑕》以擿其失
擿:指出 B、倚才陵藉,为僚吏共嫉
陵:欺侮 C、请遂成文,极欢罢
极:非常 D、剧召五吏执笔,分占其辞
占:口授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祥道表于朝
B、是且交构
苟全性命于乱世
不出,火且尽
C、长寿中为凤阁舍人
D、其后助、劼又以文显
如今为方为刀俎
竭忠尽智,以事其君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王勃天资聪颖,通过自荐、引荐、对策,不到二十岁就被授予官职。B、王氏兄弟学识超群,王福畤以此为荣,但也因儿子在官场受到牵连。C、王勃把其祖父撰写的只传下目录而遗失了的文章《尚书》补充完整。D、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因文章世称“四杰”,杨炯却不以为然
4、翻译画线句子
(1)勃既废,客剑南。尝登葛愦山旷望,慨然思诸葛亮之功,赋诗见情。
(2)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至勃,泛然不辞。
答案:
1、C
极:动词,尽情享受
2、B
A、向/在B、将要C、官居,做/是D、因为/来,连词
3、C
原文为“续古《尚书》”
4、(1)王勃被废去官职之后,客居剑南。曾经登上葛愦山远眺,感慨丛生,想到诸葛亮的功业,赋诗抒发自己的情怀。
(2)事先背地里命他的女婿作一篇序来向宾客夸耀,于是拿出纸笔遍请宾客作序,大家都不敢应承,到王勃那里,竟淡淡地接过笔来,也不推辞。三【拓展阅读】
如梦如幻滕王阁
作者:微雨清荷
当我带着年少时读《滕王阁序》的种种遐想,真的站在这座飞阁流丹、佩玉鸣鸾的“西江第一楼”脚下,心中不禁感慨万千。透过它庄重华贵的外表,我仿佛体会到一种坦率的深沉,一种严峻的温柔,一种雷声过后的默契;它周身散发的是力量的美和风霜的魅力,它所深藏的是一种令人荡气回肠的文化底蕴。
滕王阁,座落在江西省南昌市境内,建筑在赣江东岸的冈峦之上,位居赣抚二水交汇处,“层台耸翠,上出重宵;飞阁流丹,下临无地”,滕王阁有效地将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结合得天衣无缝,浑然一体,从而赢得了“江南多临观之美,而滕王阁独为第一”的美誉。千百年来,二十九回废兴,它经历了歌舞升平的昌盛年代,也饱尝过满目疮痍的艰难岁月。****年的重阳佳节,它以历史上最辉煌的雄姿重新屹立在滔滔的赣江之滨。
“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想当年,才华横溢的唐才子王勃,以其词彩婉丽的绝色华章,令滕王阁乃至洪州山水增价百倍。昔日,滕王李元婴用来“登临游观,歌舞宴饮”的“仙人旧馆”,如今日已是南昌文化古城的象征,更是久负盛名的旅游景区。古往今来,不知留下多少文人墨客的诗文墨宝、佳词丽句。正如明末清初学者王夫人之所说,“滕王阁以王勃一序,脍炙千古”。
我有心放慢脚步,伫足仰视着正面最高层匾上“滕王阁”三个雄浑苍劲的大字,一种对历史的敬畏和对先人的仰慕之情油然而生。早听说滕王阁是现代化喧嚣都市中荟萃中华古文化的诺亚方舟,起书法艺术更是独数一帜。我也是书法爱好者,当然不愿错过这个好机会。不知不觉中我已停下脚步,这时,第一层匾题“瑰伟绝特”四个字如大浪淘沙,夏云舒卷般扑入眼帘,一看便知乃怀素之狂草,与苏轼手书的“滕王阁”,上下辉映,动静宜如,对比鲜明,很是耐人寻味。再
向上看,第三层“东引瓯越”意兼行草,疏瘦劲炼,雍容婉畅,足具神韵,像是从褚遂良《雁塔圣教序》集之。正品味间,旅行团已随导游沿阶而上,我紧跟几步,不至于掉对。数完八十九级石阶,就到了滕王阁的一层抱厦,我惊喜地发现廊柱上的巨幅草书楹联“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真可谓气势磅礴,笔走龙蛇,正是毛泽东生前为儿媳邵华而写,今天成了滕王阁的瑰宝,与王勃诗句意境可谓相得益彰,我不禁肃然而起敬。
没走几步,进入中厅,迎面是一幅巨大的汉白玉浮雕《时来风送滕王阁》,画中的王子安玉树临风,英俊倜傥,周身祥云飘渺,瑞气盘旋,很容易使人联想到当年“马当神风送滕王阁”的故事。
我素喜舞文弄墨,也偶尔临池,信手涂鸦。今日有幸徜徉在这片艺术王国里,我像是走进了时间隧道,一种梦幻般的感觉将我带到千年之前,与古人相遇相知,听王勃对酒放歌,观怀素任意挥洒„„身心侵润于斯,已然物我两忘。待至高层,推绣门而出,凭玉栏远眺,顿“觉宇宙之无穷”。
此刻,日渐西沉,我兴奋地领略了王勃序中的壮美景观,只见远处西山雾罩,南浦云凝,如诗如画。再看近处,赣水涛涛,艇轮如梭,好一派欣蓉景象,我不得不感叹沧海桑田,星移斗转的时代变迁。骋目抒怀,绵绵的怀古幽情,浓浓的思乡之意,忽然间将我的双眼变得朦胧起来。【课堂小结】
这是篇文质兼美的作品,在吟诵中体会作者丰富的感情变化,掌握写景和议论相结合的手法。【作业布置】
1、熟读课文,背诵并默写二三两段。
2、理解熟悉典故并学习运用。
3、完成课外检测练习。【学习反思】
第二篇:滕王阁序教学案
《滕王阁序》教学设计
课前预习:篇目优秀,骈散结合,内容较长,一定要抓好预习。
一、作者简介,知人论世
王勃(649或650-675或676)唐代诗人。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诗文齐名,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
王勃6岁善文辞,构思无滞,词情英迈。9岁鉴赏力超群,得颜师古注《汉书》,读而作《指瑕》以正其失。史载王勃才华早露,未成年即被司刑太常伯刘道祥赞为神童,并向朝廷表荐,而王勃对策高第,被授朝散郎。到17岁时就做了沛王李贤征的王府侍读。可是,种种打击却接二连三地向他袭来。大约做王府侍读一年多的时候,他因为“戏为《檄英王鸡》”一文,竟然被唐高宗怒逐出府,这时他很失落,随即出游巴蜀。到他22岁时,他好容易又得补为虢州参军,可是又因为“匿死罪官奴,恐事泄,辄杀之。”于是,他又犯下死罪,所幸遇上大赦天下才得以免除灾难,可是,他的父亲王福畤却因此而受到牵连,被贬为交趾令(今越南河内)。大约26岁时,王勃前往交趾探望父亲,没想到在渡海时溺水,最后惊悸而死。
综观王勃的一生,我们首先叹其英年早逝。其次,他一生多有不得志者,其内心应当是时有不平,或者愤怒悲凉,或者又心存幻想,渴望着自己能够大展鸿图。
王勃的诗歌从内容到形式都突破了齐梁香艳诗的框框,为初唐诗风的转变和近体格律诗的成熟做了贡献。王勃的诗今存八十多首,多为五言律诗和绝句。其中写离别怀乡之作较为著名。《杜少府之任蜀州》写离别之情,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相慰勉,意境开阔,一扫惜别伤离的低沉气息,为唐人送别诗之名作。
《滕王阁序》在唐代已脍炙人口,被认为“当垂不朽”的“天才”之作(《唐摭言》)。名句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因其开阔的意境,宏大的气势,而成为千古绝唱,为历来论者所激赏。《旧唐书.文苑传》引崔融语云:“王勃文章宏逸,固非常流所及。《四库全书总目》亦谓“勃文为四杰之冠”。
(杜甫的《戏为六绝句》: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命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二、写作背景,加深理解
上元二年(675年)秋,王勃前往交趾看望父亲,路过南昌时,正赶上都督阎伯屿新修滕王阁成,重阳日在滕王阁大宴宾客。王勃前往拜见,阎都督早闻他的名气,便请他也参加宴会。阎都督此次宴客,是为了向大家夸耀女婿孟学士的才学。让女婿事先准备好一篇序文,在席间当作即兴所作书写给大家看。宴会上,阎都督让人拿出纸笔,假意请诸人为这次盛会作序。大家知道他的用意,所以都推辞不写,而王勃以一个二十几岁的青年晚辈,竟不推辞,接过纸笔,当众挥笔而书。阎都督老大不高兴,拂衣而起,转入帐后,教人去看王勃写些什么。听说王勃开首写道“南昌故都,洪都新府”,都督便说:“不过是老生常谈。”又闻“星分翼轸,地接衡庐”,沉吟不语。等听到“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都督不得不叹服道:“此真天才,当垂不朽!”。《唐才子传》则记道:“勃欣然对客操觚,顷刻而就,文不加点,满座大惊。”
三、文题解释,掌握文体
1、《滕王阁序》全称《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又名《滕王阁诗序》《宴滕王阁序》。
滕王阁诗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朱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2、滕王阁因滕王李元婴得名。李元婴是唐高祖李渊的幼子,唐太宗李世民的弟弟,骄奢淫逸,品行不端,毫无政绩可言。但他精通歌舞,善画蝴蝶,很有艺术才情。他修建滕王阁,也是歌舞享乐的需要。滕王阁面临赣江,处于赣江和抚河交汇处。由唐高祖之子滕王李元婴任都督时,于公元653年下令在江西南昌修建。以封号为名。
滕王阁始建于唐代,后几经兴废,明代景泰年间,巡抚都御使韩雍重修,其规模为:三层,高27米,宽约14米。现在的滕王阁楼于1989年10月8日竣工,全楼九层,高57.5米,背城临江,占地达47000平方米。如今滕王阁已成了南昌,也是江西省的一处重要的旅游景点。?
滕王阁之所以享有巨大名声,很大程度上归功于王勃的脍炙人口的散文——《滕王阁序》。
3、序,文体的一种。有书序,赠序,宴集序等。书序是著作或诗文前的说明或评价性文字,如南朝梁萧统的《<文选>序》。赠序,是指亲友间以作文相赠,表达惜别、祝愿、劝勉之意。如韩愈《送李愿归盘古序》,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等。宴集序,是指古人宴集时,常同斌诗,诗成后公推一人作序,这样的序叫宴集序,如王羲之《兰亭集序》。本文是饯别序,即临别赠言,属于赠序类的文章。
4、《滕王阁序》是一篇骈体文,又称骈俪文,是魏晋以后产生的一种新文体,在南北朝时期达到了全盛。唐代开始,骈文的句式更趋规整,出现了通篇四、六字句的骈文,所以在宋代一般又称骈文为“四六文”。这种文体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1)讲究对仗,一般四六。
(2)平仄相对,音律整齐。
(3)多用典故,讲究词藻。
四、朗读感知,初识文本
1、示范朗读
2、朗诵指导
本文有四字句、六字句、七字句等。
其中四字句只有一种情况,即二二式,如: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六字句的情况大致有四种,如:
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清霜,王将军/之武库。
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
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
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
七字句的情况则更复杂一些,如: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教学过程:学生自读为主,教师引导为辅,由景及情,因情表志。积累古字词。
第一课时
一、浏览课文,请给下列文学常识填空。
王勃,代诗人,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诗文齐名,并称“
”。他才华早露,未成年即被赞为神童,16岁授官朝散郎,后因事被逐,其父亦受累贬为交趾令。26岁时,王勃南下探亲,路过南昌,赴都督阎某在滕王阁的宴会,赋诗并作序。后在赴探亲途中渡海溺水受惊而死。《滕王阁序》遂成为他的“绝唱”。现有明崇祯中张燮搜辑汇编的《王子安集》16卷。
二、熟读1~3段,请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翼轸()
瓯越()
墟()
棨戟()
懿范()
襜帷()
潦水()
骖騑()
鹤汀()
凫渚()
绣闼()
雕甍()
闾阎()
舸舰()
舳()
彭蟸()
三、阅读1~3段,根据课下注释,结合自己的理解,填空。
1、通假字
①俨骖騑于上路(“俨”通“
”,)
②云销雨霁(“销”通“
”,)
2、古今异义
①千里逢迎(古义:
;今义:)
②时维九月(古义:
;今义:)
③俨骖騑于上路(古义:
;今义:)
3、词类活用
①襟三江而带五湖(襟:
;带:)
②宾主尽东南之美(美:)
③徐孺下陈蕃之榻(下:)
④腾蛟起凤(腾
;起:)
⑤川泽纡其骇瞩(襟
;带:)
⑥雄州雾列,俊采星驰(雾:
;星:)
⑦层峦耸翠,上出重霄(上:)
⑧飞阁流丹,下临无地(下:)
4、特殊句式
①宾主尽东南之美()
②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
③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④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⑤都督阎公之雅望()
⑥宇文新州之懿范()
四、品读文段
(一)探究第1段
⒈作者是如何写洪州的地理风貌的?突出了什么特点?
明确:南昌故郡,洪都新府――由古及今,历史久远。(时)
星分地接,襟带控引――由天及地,宏伟辽阔。(空)
地
灵
2、作者怎样写参加宴会的人物,照应了前文的哪个词语?
明确: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由物及人,资源宝贵。(物)
人
杰
主宾尊贵,俊采星驰——由文及武,盛会空前。(人)
3、文章开始不写楼台,不写宴会,而先写地势与人物,这样写有何好处?
明确:文章借用铺陈的手法,历叙界域之大,地势之雄,物产丰富,人才俊美,既渲染了和乐的氛围、宴会的高雅,也紧扣照应题目《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
(二)探究第2、3段
1、一说到秋人们常常会想起这样的诗句:“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战国楚·宋玉《九辩》)“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刘禹锡《秋风引》)
这两段秋景的描述与传统中描写秋景的意境有什么不同?
明确:蓄积的雨水消尽,潭水更加清澈;暮霭笼罩,傍晚的山峦呈现出紫色。上句写潭水的清澈,颜色淡雅;下句写山峦呈现紫色,设色浓重。上句写秋水,下句写秋色,在这色彩的浓淡对比中突出了秋日的山容水态,写尽九月之景,把读者带入了一个美的境地。
青天碧水,天水相接,浑然一色;彩霞自上而下,孤鹜自下而上,一动一静,动静结合,相应曾辉,构成一幅色彩明丽的美丽图片。这两句在用字上极为洗练,不仅句间对偶,而且在一句内自成对偶。画面和文字集美,这一名句亦成为千古绝唱。
2、本部分是怎样将叙事、写景与抒情融合在一起的?
明确: 王勃写滕王阁美景,紧扣题目中的“秋日”,有对滕王阁高耸的赞叹,有对有幸登临的喜悦,有对秋日美景的欣赏,有对祥和富庶气象的向往,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而又不事张扬,通过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含蓄委婉的表达出来,给人以自然流露、天衣无缝的美感。
小结1~3段:写滕王阁构筑之宏,眺望之广,周围秋景之美。其中“落霞与孤鹜齐飞”二句为描写秋景名句,展示了一幅鲜明生动的秋之图景
五、当堂练习
背诵课文第1~3段。
第二课时
一、熟读4~7段,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遄飞()
睢园()
睇眄()
南溟()
帝阍()
多舛()
弱冠()
宗悫()
簪笏()
叨陪()
捧袂()
梓泽()
二、阅读4~7段,根据课下注释,结合自己的理解,填空。
1、通假字
①所赖君子见机(“机”通“
”,)
2、古今异义
①穷且益坚(古义:
;今义:)
②阮籍猖狂(古义:
;今义:)
③一介书生(古义:
;今义:)
④盛筵难再(古义:
;今义:)
3、词类活用
①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目:)
②屈贾谊于长沙(屈:)
③窜梁鸿于海曲(窜:)
4、特殊句式
①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
②奏流水以何惭()
③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
四、品读文段
(一)探究第4、5段
1、.表明作者高尚的人生观的句子是哪几句?
明确: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翻译:人老了应当更有壮志,哪能在白发苍苍之时改变自己的追求?处境艰难更应当坚强,不能放弃远大崇高的志向。
“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是进一步的补充,哪怕身处逆境,也要乐观,表达了开朗乐观的情怀。
“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北海虽然遥远,乘着风就可以到达;早年的时光虽然逝去,珍惜将来为时未晚,前两句以空间为喻,后两句以时间为喻,都表达了王勃不甘沉沦,勇于追求的乐观情怀。
2、这两部分是由眼前的宴饮娱乐引发的人生感慨。而在写作上最大的特色是用了大量典故来叙事、抒情,有的是历史故事,有的是前人文句。通读课文,找出文章引用的典故并思考抒发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感慨。
明确: 小结:兴——悲——壮,走进王勃的精神世界,我们才能体会到他虽然活着的时间短暂,但是志向高远;虽然屡次遭受挫折,却从未放弃对理想的追求;虽然孤傲清高,却时时想着报效国家。
(二)探究第6、7段,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1、文中自谦的句子是哪句?
2、作者写终军、班超、宗悫的目的是什么?
3、作者写孟尝、阮籍的目的是什么?
4、写尽古今宴会曲终人散,无迹可寻的凄凉的句子是哪句?
5、写及潘江、陆机的目的是什么?
(三)通读全文,如何理解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明确:作者在着意铺叙美景之后,以腾挪跌宕的笔势,由逸游的豪兴,陡然引出自己仕途坎坷的感慨,表白了报国无门却壮志不坠的执着态度。“望长安于日下”四句抒写了远离京城,失意流落之情,接着从关山难越,念及英雄失路,连用屈原、贾谊、冯唐、李广四人的典故借怀才不遇的人物表达自己有志难伸的悲愤。至“所赖”一提,振起全篇。“老当益壮”几句,勉励同仁不要因因年华易逝和处境困顿而自暴自弃,为全篇警策。接着又以“大鹏”作比,表明凌云之志,又用“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成句,表明自己信心未泯。同时,又反用“贫泉”“涸辙”、阮籍之典,说明处困顿而清操不移,逆境中壮志弥坚。作者就是如此展示了其抑扬升沉的情感发展轨迹,披露了交织于内心的希望与失望,追求与痛苦,奋进与失意的复杂情感。
五、布置作业:背诵课文。
第三篇:《滕王阁序》学案(第一课时)
班级
姓名
制作人: 石永昌
审核人
制作时间:第 周《滕王阁序》学案(第一课时)
一、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写作背景及文体;
2、通过反复朗读,领略骈文的神韵之美;
3、关注“襟”“带”“下”“懿”“逢迎”“学士”等重要词语,翻译第1段。
二、学习重点及难点:重要文言词语积累;把握句意
三、(知识链接):
滕王阁 面临赣江,处于赣江和抚河交汇处。由唐高祖之子滕王李元婴任都督时,于公元653年下令在江西南昌修建。以封号为名。滕王阁之所以享有巨大名声,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滕王阁序》。传说当时诗人王勃探亲路过南昌,正赶上阎都督重修滕王阁后,在阁上大宴宾客,王勃当场一气写下这篇令在座宾客赞服的《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即《滕王阁序》)
王勃,唐代诗人,字子安,绛州龙门人。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诗文齐名,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
他才华早露,未成年即被赞为神童,16岁授官朝散郎,后因事被逐,其父亦受累贬为交趾令。26岁时,王勃南下探亲,路过南昌,赴都督阎某在滕王阁的宴会,赋诗并作序。后在赴探亲途中渡海溺水受惊而死。《滕王阁序》遂成为他的“绝唱”。传说王勃著《滕王阁序》,时年二十六。都督阎公不之信。勃虽在座,而阎公意属子婿孟学士者为之,已宿构矣。及以纸笔让宾客,勃不辞让。公大怒,拂袖而起;专令人伺其下笔。第一报云:“南昌故郡,洪都新府。”公曰:“亦是老生常谈!”又报云:“星分翼轸,地接衡庐。”公闻之,沉吟不言。又云:“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公瞿然而起,曰:“此真天才,当垂不朽矣!”遂即亟宴所,极欢而罢。
序:是写在文章前面的文字,用于说明书籍写作或出版的意图、宗旨、过程、编排体例等内容。由作者本人写,也可由他人代写。
骈体文:魏晋以后产生的一种文体,又称骈俪文。南北朝是骈俪文的全盛时期。唐与“古文”相对称为“骈文”。又因它通篇四、六字句,亦称“四六文”。此文体盛行于唐代 特点:①讲求对仗,一般用四字句或六字句。②平仄相对,音律和谐。③多用典故,讲究藻饰。
四、自学指导
(一)听录音,诵读全文(10分钟)
(二)一生读课文第一段,纠正误读(2分钟)关注读音:翼轸
瓯越
台隍
棨戟遥临
懿范
幨帏 ........
(三)对照课下注释,自读课文第一段(10分钟之后翻译)
(1)应注意掌握的实词:
故
襟
带
引
下榻
懿
出(2)古今词:逢迎、学士
(3)名句:物华天宝
人杰地灵
(四)本段写了什么内容?(4分钟后回答)
(五)集体诵读本段,找出文中的对偶句,体会骈体文的音韵美。(4分钟)
五、当堂训练:(15分钟)
1、下列词语中的字的读音没有错误的一组是()(5分)
A.徐孺(rú)棨(qǐ)戟
襜帷(wãi)星分翼轸(zhěn)B.萦(yíng)回 胜饯(jià n)涸(hã)辙 钟鸣鼎(dǐng)食 C.东隅(yú)请缨(yīng)猖(chāng)狂 衡阳之浦(fǔ)D.暇(xiá)日 雨霁(jì)邺(yâ)水 遥襟甫(fǔ)畅 班级
姓名
制作人: 石永昌
审核人
制作时间:第 周2、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5分)A、襟三江而带五湖(以----为衣襟)台隍枕夷夏之交(倚、据)..B、宇文新州之懿范(美好)雄州雾列(像雾一样)..C、千里逢迎(迎合)俊采星驰(像星星一样)...D、徐儒下陈蕃之榻(使-----下)路出名区(过)..
3、下面两组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5分)①臣死(且)不避 ②若属皆(且)为所虏 ③宾主尽东南(之)美
④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A.①句与②句相同,③句与④句不同。B.①句与②句相同,③句与④句也相同。C.①句与②句不同,③句与④句也不同。D.①句与②句不同,③句与④句相同。
4、下面有关作家作品、文体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5分)
A 王勃,字子安,初唐文学家。少有才名,被举为神童,不到二十岁就出仕。《滕王阁序》是上元二年(675年)重九日,王勃在滕王阁的一次宴会上即席写作的。两个月后,他渡海溺水,不幸英年早逝。B 诗风旷达,酷似杜甫,与晚唐的另一诗人李商隐齐名,被人称“小李杜”之一的杜牧,字牧之,号樊川,京兆万年人,晚唐著名诗人。C、序是一种体裁,常常是作者就眼前的人或事抒发感慨或讨论某个问题,此外还要说到作序的缘由。《滕王阁序》就是这样一篇序。
D、词的最初全称是“曲子词”。“词曲本不相离,惟词以文言,曲以声耳”。所以,“曲子”或“辞”都是它的简称。
当堂训练参考答案
1、C
2、C
3、D
4、B(酷似李白)班级
姓名
制作人: 石永昌
审核人
制作时间:第 周《滕王阁序》学案(第二课时)
一、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词语“浦、霁、披”等基础知识
2、学习赏析写景名句
3、当堂背诵第二段
二、重难点
1、积累文言词语“浦、霁、披”等基础知识
2、赏析写景名句
三、学习过程
(一)导入
(二)自学指导
1、学生齐读2、3段,“文以气为主”,要读出节奏,读出气势。3分钟
2、把下列词语的注释移注到字里行间(8分钟):
维、潦水、俨、骖騑、上、临、汀、凫、渚、披、绣闼
、纡、舸、津、舳、销、霁、鹜、浦。
3、再齐读一遍,讨论总结下列问题:(6分钟)
〔1〕
2、3段从哪几个角度写了滕王阁及周围的景色?(2)试鉴赏“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4、读背第2段
(三)当堂训练(15分钟)1.给下列 字注音(5分)
潦()
骖
()
闼()
俨()
渚()
甍()
舳()
孤鹜()
彭蠡()
骖騑()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5分)A.川泽纡其骇瞩
纡:纡回曲折。
B.云销雨霁
霁:雨过天晴。C.俨骖 于上路
俨:整齐的样子。
D.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临:靠近。
3、下列对有关语句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5分)A.“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在色彩上,上句淡雅,下句浓重,浓淡对比,突出了秋日景物的 班级
姓名
制作人: 石永昌
审核人
制作时间:第 周特征。
B.“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写滕王阁周围景物,是近景。
C.“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写彩霞自上而下,写秋水自下而上,相映增辉;青天碧水,天水相接,上下浑然一色,写尽了秋晚暮色之美。
D.“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所写为眼前所见之实景,登高远眺,目之所见,耳之所闻,集于笔端。
4、名句填空(6分)
(1)时维九月,序属三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云销雨霁,彩彻区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渔舟唱晚,________________;雁阵惊寒,________________。
当堂训练参考答案:
1、(略)
2、C
3、D
4、(略)班级
姓名
制作人: 石永昌
审核人
制作时间:第 周《滕王阁序》学案(第三课时)
一、学习目标
1.准确翻译第3段,积累重要文言词语,进一步熟悉古汉语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 2.背诵第3段
3.赏析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通过景物描写,体会作者的才气:学识、胸襟、气度。
二、学习重点
1掌握:披、旷、纡、瞩、扑、弥、霁、穷、浦的含义。2.掌握鉴赏景物描写的方法。
三、学习过程 1.导入 2.自学指导
(1)准确流畅地诵读课文,骈文要特别注意诵读,注意把握节奏和停顿,抑扬顿挫,轻重缓急,既要体现骈文的音韵美,又要再现作者的情感。(5分钟)
(2)学生紧张自学,翻译课文,留心“学习重点”中的关键词语,留心词类活用和古汉语的特殊文言现象,圈点疑难,组内合作解决,也可向老师请教。6分钟后抽查。老师根据回答情况为个人及小组加、扣分。
(3)梳理并强化巩固知识点
词类活用
通假 修辞借代
一词多义
穷:山穷水尽疑无路()
穷岛屿之萦回
()穷且益坚
()日暮途穷
()不忍穷究其事
()
3.文意及写法探讨 学生讨论:(4分钟)
(1)
本段写了什么内容?
(2)本段在写景上有何特点?
提示:鉴赏景物描写的切入方法:视角变化(俯视、仰视、远近、高低)、状态变化(静态、动态)、点面结合、角度(听觉,嗅觉,触觉,视觉等)、意境、虚实等
(3)重点赏析千古佳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艺术效果
(4)当堂背诵
(5分钟)4.当堂训练
(15分钟)基础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的字的读音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A.徐孺(rǔ)棨(qǐ)戟
襜帷(wãi)星分翼轸(zhēn)B.萦(yíng)回 胜饯(jiān)涸(hã)辙 钟鸣鼎(dǐng)食 C.东隅(yú)请缨(yīng)猖(chāng)狂 衡阳之浦(fǔ)班级
姓名
制作人: 石永昌
审核人
制作时间:第 周D.暇(xiá)日 雨霁(jì)邺(yâ)水 遥襟甫(fǔ)畅
2、下列词语书写有错的一组是()
A.鹤汀凫渚
睢园绿竹
东隅已逝 B.落霞孤骛
舸舰迷津
萍水相逢 C.棨戟遥临
躬逢胜饯
逸兴遄飞 D.无路请缨
星分翼轸
青云之志 3.下列对有关语句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本句在色彩上,上句淡雅,下句浓重,浓淡对比,突出了秋日景物的特征。
B.“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写滕王阁周围景物,是近景。
C.“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写彩霞自上而下,写孤鹜自下而上,相映增辉;青天碧水,天水相接,上下浑然一色,写尽了秋晚暮色之美。
D.“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此句所写为眼前所见之实景,登高远眺,目之所见,耳之所闻,集于笔端。
4.指出下面句子中“而”字用法与其他句不同的一项()A.爽籁发而清风生B.控蛮荆而引瓯越 C.天柱高而北辰远D.蟹六跪而二螯
5.找出与例句对偶句式结构相同的一项()例:披绣闼,俯雕甍 A.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B.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C.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D.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 6.按原文填空
渔舟唱晚(),雁阵惊寒()(),秋水共长天一色。能力题
(10分)
通过本段的景物描写,你觉得王勃有怎样的才情气度?
当堂训练参考答案:
1、D
2、B
3、D
4、A
5、D
6、(略)
班级
姓名
制作人: 石永昌
审核人
制作时间:第 周《滕王阁序》学案(第四课时)
一、学习目标:
1、掌握“甫”“凌”“穷”“舛”“屈”“窜”“见机”“猖狂”等重点词语,准确翻译第4、5段;
2、理解用典及其所表达的思想。
二、学习重点及难点:重要文言实词是重点,用典是难点。
三、学习过程:
(一)导入:
(二)自学指导
1、学生个体、集体诵读,关注加点词语读音(3分钟)逸.兴遄.飞
睢.园绿竹
邺.水朱华
睇眄..
吴会.
帝阍. 舛.
北海虽赊.
阮.
籍
2、自读课文第4段,把握重点词语,翻译文句(8分钟后抽查)
重点词语:甫
遄
凌
睇眄
迥
目
帝阍
3、找出本段所用典故,指出其作用。(2分钟)
4、思考之后小组讨论:本段中作者抒发了怎样的人生感慨?找出相关文句。(4分钟)
5、自读课文第5段,关注重要词语,翻译文句(6分钟后抽查)重要词语:舛
屈
窜
海曲
移
穷.且益坚
坠
北海虽赊.
见机(古义
今义)
猖狂(古义
今义)
6、找出本段所用典故。(2分钟)
7、本段抒发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感慨?找出主要文句。(3分钟)
(三)当堂训练(15分钟)(每小题5分)l.下面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一组是
()
A.翼轸.(zhěn)
瓯.(ōu)越
棨.(qǐ)戟
B.懿.(yì)范
遄.(chuán)飞
睢.(suī)园
C.襜.(chān)帷
雨霁.(qí)
骖騑..
(cānfēi)班级
姓名
制作人: 石永昌
审核人
制作时间:第 周D.舸.(gě)舰
睇眄..(dìmiǎn)
涸.(hã)辙 2.下列几组成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物华天宝
钟明鼎食
老当益壮
高山流水
B.人杰地灵
鱼舟唱晚
穷且益坚
清云之志
C.高朋满座
萍水相逢
一介书生
俊采星弛
D千里逢迎
天高地迥
桑榆非晚
白首之心 3.下面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A.钟鸣/鼎食/之家
B.临/帝子之长洲;穷/岛屿之萦回
C.襟/三江/而带五湖;潦水尽/而寒潭清
D.台隍/枕夷夏/之交;秋水/共长无/一色 4.下列句中不成对偶的一句是()
A.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B.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C.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D.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5.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
②精益.求精
B.①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②属.予作文以记之
C.①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②既克,公问其故.
D.①宾主尽.东南之美
②则智者尽.其谋 6.下列句中划横线的字活用不同类的一项是()
A.腾.蛟起凤
B.徐儒下.陈蕃之榻
C.窜.梁鸿于海曲
D.俨骖騑于上.
路 7.对文中下列典故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表明自己怀才不遇,有似贾谊。
B.“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表明自己生不逢时,直抒对皇帝的怨恨之情。
C.“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表明自己身处逆境,仍能达观看待。
D.“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表明自己不会怨恨世俗而放任自流。
参考答案:
1、C
2、D
3、C
4、D
5、A
6、D
7、B 班级
姓名
制作人: 石永昌
审核人
制作时间:第 周《滕王阁序》学案(第五课时)
一、学习目标:
1、掌握“一介”“等”“接”“疏”等文言词语,准确理解文句;
2、理解文中典故。
二、学习重点、难点:文言实词是重点,典故是难点。
三、学习过程
(一)导入:
(二)自学指导
1、学生个体、集体诵读,关注加点字的读音(2分钟)弱冠.
宗悫.
簪笏..
叨.陪鲤对
捧袂.
2、自读课文6、7段,关注重点词语,翻译文句(8分钟后抽查)
重要词语:一介
等
投笔
接
叨
袂
是
疏
3、再读课文,思考:
6、7两段写了什么内容?(3分钟后抽查)
4、群学对学(8分钟后按小组发言)问题: ①文中自谦的句子是哪句?
②作者写终军、班超、宗悫的目的是什么?
③写尽古今宴会曲终人散、无迹可寻的凄凉的句子是哪几句?
④写潘岳、陆机的目的是什么?
四、课文总结(1分钟)
五、当堂训练(15分钟)
1.选出“故”与“既克,公问其故”的“故”意思相同的一项()(3分)
A.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B.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
C.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
D.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2.选出“尽”字意思不同的一项()(3分)
A.宾主尽东南之美。
尽是他乡之客。班级
姓名
制作人: 石永昌
审核人
制作时间:第 周 B.其有敢不尽力者乎。
则智者尽其谋。
C.潦水尽而寒潭清。
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D.聊乘化以归尽
食之不能尽其才。
3.选出“属”字意思不同的一项()(3分)
A.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B.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C.有„„之属为之谋。
D.若属皆且为所虏。
4.选出“即”字意思不同的一项()(3分)
A.傍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
B.项伯即入见沛公。
C.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D.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
5.选出“且”与“且焉置土石”中的“且”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A.若属皆且为所虏
B.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C.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D.且壮士不死则已
6、按课文内容填空(15分)时维九月,_________。潦水尽而寒潭清,_________________。俨骖騑于上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得天人之旧馆。________,上出重霄;__________,下临无地。鹤汀凫渚,______________;桂殿兰宫,_________________。
披绣闼,俯雕甍,__________________,川泽纡其骇瞩。闾阎扑地,_____________;舸舰迷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彩彻区明。____________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声断衡阳之浦。
当堂训练参考答案
1、A
2、D
3、B
4、C
5、D
6(略)
第四篇:教滕王阁序
[教滕王阁序
学安排] 三课时
第一课时 解题 介绍作者 疏通文意 解决生字词
第二课时 学习1、2、6、7自然段,通过诵读,体会骈体文的特征。第三课时 学习3、4、5自然段,体会作者复杂的情感。第 三 课 时 [教学目的]
1、体味文章写景、叙事、抒情融为一炉的特点。分析并学习本文的抒情方式。
2、理解作者交织于内心的希望与失望、追求与痛苦、奋进与失意的复杂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树立高尚的人生观,培养学生对待挫折的正确态度。[教学重点] 进入作者在本文中展现的内心世界,把握作者情感变化曲线,体会作者怀才不遇、愤懑悲凉而又不甘于沉沦的复杂感情。
体味文章写景、叙事、抒情融为一炉的特点。分析并学习本文抒情的写作技巧。[教学难点] 作者情感是如何转折的?
第五段对典故的理解 教 学 过 程 [步骤一:导语] 《滕王阁序》是一篇美文,在唐代就已脍炙人口,被认为是“当垂不朽”的天才之作,而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三、四、五段又是这篇文章中最为精彩的地方,神韵隽永,美不胜收。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这篇美文,走进王勃的内心世界。[设计说明] 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做好上课的心理准备和情绪准备。[步骤二:学法指导] 披文以入情 析情而悟道
教师解说:“道”,一为写作之道;一为人生之道。[设计说明]明确学习目的与学习方法。[步骤三:探究]
一、整体把握
问一:快速浏览这三段,找出文中反映王勃情绪变化的一句话。明确: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即,王勃的情绪是由兴而悲。
[设计说明]直接切入王勃的情感变化,体现教学重难点。问题看似简单,实则须在把握全篇的基础上筛选信息,不容易准确回答。也借此题检查预习。问二:想想看,王勃因为什么而兴致高昂呢? 明确:所见之景,宴会盛事(放幻灯片投影)
人烟繁盛、祥和富庶的江南 景
秋高气爽、人鸟共乐的山川 兴 事 弦歌欢娱、胜友如云的宴乐
[设计说明]引导学生整体把握,同时引出第三自然段的教学。
二、学习第三段
问三:生读第三段,放《清明上河图》局部、自然风景等图片,猜猜看,这和课文哪句话对应?
[设计说明]用猜谜的方式提起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同时,将语言还原成图片,给学生直观感受,唤起学生对美的欣赏与赞叹之情。通过这种方式熟悉课文、理解文章意境。
问四:请想象“落霞”句,用自己的话描绘你想象的图景,再放图片,和自己想象的比一比,哪一幅更美?
点拨:图片已经够美了,仍然赶不上原文。语言文字的魅力就在于此,可以给人以无穷的想象空间。
[设计说明]练习口头作文能力,感受汉语的丰富与生动。
问五:看到如此美景,你的心情如何?王勃又会如何呢?作者有没有直接说出来?用的什么方式来抒情? 明确:融情于景
[设计说明]推己及人,从学生自己的感受出发,比较亲切明了。分析抒情方式,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从阅读向写作指导迁移。请女生有感情地朗读,读出韵味来。
[设计说明]本段文字优美,生动,让女生柔美的声线来读,感染力强。美文,是训练美读的好机会。
三、学习第四段
问六:作者又为何而悲呢? 明确:为自己的失意人生。
[设计说明]紧扣感情变化,转换学习内容。
问七:作者用什么方式抒情? 明确:直抒胸臆
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读出感情。然后推荐一生读,并说说为什么这么读。
明确:重读“难越”“失路”“萍水”“尽”“他乡”“不见”“何年”等词。这些词表现了作者怀才不遇、孤独失意的心绪。
[设计说明]通过美读,品味语言,感悟作者此刻孤独悲凉的心境。问八:作者怎样由兴致勃勃想到悲凉身世的?
明确:由宇宙的广漠洪荒,永恒不变,联想到人生的渺小短暂、盛衰无常。触景生情(抒情方式)啊!
[设计说明]突破难点。这是作者情感的转折点。搞清如何转折,可引导学生注意阅读时要抓住文脉,写作时要注意起承转合。投影:
望长安 目吴会 天高地迥
宇宙无穷 南溟深 北极远
悲人生的渺小、无常 关山难越 萍水相逢
济世无路
报国无门 怀帝阍不见 奉宣室何年 问九:我们学过的或接触过的诗文中,有没有类似的联想?
明确: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苏轼《前赤壁赋》:“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刘禹锡《西塞山怀古》:“人生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等,都是用永恒不变的自然与短暂多变的人生相比照,意境博大而悲凉。
[设计说明]从课堂向课外延伸,丰富学生积累,丰富学生情感。请男生读,读出意境来。
[设计说明]在品味、赏析后,让学生投入情感地朗读,可进一步唤起学生共鸣,为王勃的遭遇慨叹。老师小结
行文至此,笔锋陡转,由前面的盛赞良辰美景、赏心乐事转为慨叹人世艰难、仕途崎岖,大发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感慨,与前文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将我们从欣赏美景引到触摸王勃的内心世界,激发我们的思索:是什么使得王勃走投无路?他该怎么办?
[设计说明]小结王勃在文中的第一个情感转折,引出下个学习内容。
四、学习第五段
问十:有人说:这段文字表达了王勃强颜欢笑的无奈,你认为呢?请从文中找依据。
明确:虽有消极、怨愤,但更多的是旷达、乐观。虽然文中用了冯唐、李广、贾谊、梁鸿的典故自比,但作者紧接着写道:“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表现了乐观向上的情怀。然后连用六个典故进一步表明心志,在如此际遇下不甘沉沦,自我砥砺,实属难得。投影:
冯唐、李广
自我宽解
贾谊、梁鸿
贪泉、涸辙
北海、东隅 乐观向上
孟尝、阮籍
[设计说明]突破第二个难点,熟悉课文。把握作者第二个情感转折。
问十一:这一段,作者抒情采用了什么方式? 明确:借用典故。
[设计说明]突出重点,明确写法。[步骤四:总结] 问十二: 这篇序文如果没有四、五两段,会不会流传千古?
明确:文以情胜,打动读者的不光是华丽的辞藻,更是交织于王勃内心的希望与失望、追求与痛苦、奋进与失意的复杂的思想感情。写文章也要写出波澜、写出情志。抒情一要写出情感变化;一要注意用多种方式。回顾板书。
兴
乐观旷达
景 事 宇宙 人生 悲
融情于景 触景生情 直抒胸臆 借典咏怀 [设计说明]突出本课重难点,指导写作。[步骤五: 拓展与思考]
一、相似的性格,易生相似的际遇;相似的际遇下,易成相似的情感。同样才华横溢而又恃才傲物的李白被逐出长安时,在与朋友饯别的宴会上作了一首《行路难》,也成为流传千古的佳作。我们看看他此时的情感是怎样的? 投影《行路难》,学生齐读、讨论。
明确:这首诗也和《滕王阁序》一样,由宴乐想到自身的失意,感到前途茫然,再通过联想历史人物的际遇,结尾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振起,表现了乐观旷达的情怀。
[设计说明] 《行路难》与《滕王阁序》中表现的情感脉络与抒情方式惊人地相似,通过类比加以印证,进一步加深学生印象,同时丰富学生积累,开阔学生眼界。
二、人生难免失意,中国历史上许多文人都遭逢过失意,他们作出了怎样的选择?你如何评价?如何选择? 学生讨论,教师点拨:屈原、苏轼、文天祥、陶渊明、杜甫、范仲淹等等,人生选择不一,但作为中学生,人生旅程才刚刚展开,应该用怎样的态度面对将来可能出现的不如意,相信同学们会有一个正确的选择。
[设计说明]利用文章本身蕴涵的情操之美感染学生,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教文育人。[作业]
1、背诵2——5自然段。
2、就文中能触动你心灵的一句话扩展开去,写300——500字的短文。[设计说明]落实背诵,落实写作训练。写作既可写成写景散文,又可写成读后感,自由度较高。课 后 反 思
高中文言文教学是一个难点。文言文反映的生活离学生生活较远,学生普遍有畏难厌学情绪。而以往的教学又多以串讲为主,过于注重文言知识的讲解(我觉得这也是必不可少的,但要讲求方式方法),而忽略了文言文本身蕴涵的人文价值和审美价值,弄得课堂沉闷不堪,课后学生收获不大。这次课,我在疏通文字的基础上,从鉴赏的角度来教文言文,课堂非常活跃,课后学生反馈很好。本来预计这节课容量很大,不容易完成教学内容,然而因为学生积极思考、主动配合,所以比较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从作业来看,背诵和写作情况均不错。由此,我意识到要充分相信学生,只要千方百计调动学生积极性,使他们愿意主动思考、主动探究,他们的学习潜力是很大的。
第五篇:滕王阁序学案
《滕王阁序》学案
【知识链接】
关于“骈文”和“序”
骈文,是魏晋以后产生的一种新文体,又称骈俪文。南北朝是骈体文的全盛时期。骈文多以四、六字句为主,兼以杂言,所以后来也称骈文为“四六文”。骈文讲究排比、对偶,注重藻饰和用典,讲究运用平仄,声韵要求严格。一般说来,骈文多注重形式技巧,往往束缚内容,自无可取,但如果运用得当,也能增强文章的艺术性。
序,文体的一种。有书序、赠序、宴集序等。书序是著作或诗文前的说明或评价性文字,如南朝梁萧统的《文选序》。赠序是指亲友之间以作文相赠,表达惜别、祝愿、劝勉之意,如韩愈《送东阳马生序》。宴集序是指宴集时,常同赋诗,诗成后公推一人作序,这样的序叫宴集序,如王羲之《兰亭集序》。本文是饯别序,即临别赠言,属于赠序类的文章。
2、关于作者
王勃(650-676),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初唐诗人,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诗文齐名,称“初唐四杰”,王勃的送别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为名作,名句有“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意境开阔。《滕王阁序》在唐代已脍炙人口,传为佳话。年十四,中第,做过几任小官,后因写了一篇代沛王鸡向英王鸡挑战的檄文,本是游戏之作,竟获罪被革职。以后官为参军,因杀死官奴,几获死罪,其父也被贬为交趾令。这次去交趾省父,路过而作序,名声大作。后渡海溺水而死,年仅二十六岁
3、写作背景
上元二年(公元675年)秋,王勃前往交趾看望父亲,路过南昌时,正赶上都督阎伯屿新修滕王阁落成,重阳日在滕王阁大宴宾客。王勃前往拜见,阎都督早闻他的名气,便请他也参加宴会。阎都督此次宴客,是为了向大家夸耀女婿孟学士的才学。让女婿事先准备好一篇序文,在席间当作即兴所作书写给大家看。宴会上,阎都督让人拿出纸笔,假意请诸人为这次盛会作序。大家知道他的用意,所以都推辞不写,而王勃以一个二十出头的青年晚辈,竟不推辞,接过纸笔,当众挥笔而书。阎都督当然不悦,便拂衣而起,后教人去看王勃写些什么。听说王勃开头写道“豫章故郡,洪都新府”,他心里想,不过是老生常谈。又闻“星分翼轸,地接衡庐”,沉吟不语。等听到“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都督不得不叹服道:“此真天才,当垂不朽!。”《唐才子传》则记道:“勃欣然对客操觚,顷刻而就,文不加点,满座大惊。”
滕王阁座落于江西南昌赣江与抚河故道的汇合处。滕王阁因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李元婴任洪州都督时始建而得名。始建于唐永徽四年(653年)。岳阳楼、滕王阁、黄鹤楼号称江南三大名楼。
4、关于“用典”
用典亦称用事,凡诗文中引用过去之有关人、地、事、物之史实,或语言文字,以为比喻,而增加词句之含蓄与典雅者,即称“用典”。刘勰在《文心雕龙》里诠释“用典”,说是“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即是用来以古比今,以古证今,借古抒怀。用典既要师其意,尚须能于故中求新。
【行文思路】
1.整体感知:本文原题为《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全文运思谋篇,都紧扣这个题目全文共分四段,第1段历叙洪都雄伟的地势、珍异的物产、杰出的人才以及尊贵的宾客,紧扣题中“洪府”二字来写;第2段展示的是一幅流光溢彩的滕王阁秋景图,近观远眺,都是浓墨重彩,写出了滕王阁壮美而又秀丽的景色,紧扣题目“秋日”、“登滕王阁”六字来写;第3段由对宴会的描写转而引出人生的感慨,紧扣题目中“饯”字来写;最后一段自叙遭际,表示当此临别之际,既遇知音,自当赋诗作文,以此留念,这是紧扣题中“别”、“序”二字来写由此看来,全文层次井然,脉络清晰;由地及人,由人及景,由景及情,可谓丝丝入扣,层层扣题。
2.理清文章结构:运思谋篇,无不统于题目之下。第一节点题——第二节近景——第三节远近结合——第四节远景感悟——第五节抒怀励志——第六节自我介绍兼回收题意——第七节收篇致谢。
结合课文,分析段落大意:
第一部分(1节):概写洪州的地理风貌,引出参加宴会的人物。
第二部分(2—3):写三秋时节滕王阁的万千气象和周围的自然、人文景观。
第三部分(4—5):写宴会的盛况,抒发人生的感慨。
第四部分(6—7):述说自己的身世和怀才不遇的苦闷,感叹盛宴难再。
【文本研读】
一、阅读第一段,把握以下知识:
(一)第一段中有几个典故(典故分事典和语典,来自史传上的记载称事典,来自典籍上的现成语句叫语典)。
(二)补充注释:
1.豫章故郡故:2.地接衡庐接:3.襟三江而带五湖襟、带:
4.雄州雾列,俊采星驰雾、星:5.宾主尽东南之美尽:
6.千里逢迎 千里:7.高朋满座 高:
(三)简析第一段:
⒈作者是如何写洪州的地理风貌的?突出了什么特点?
明确:“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2.作者怎样写参加宴会的人物,照应了前文的哪个词语?
明确:
3.小结:本段略写洪州的地理风貌,极写滕王阁的无限壮美,和周围环境的超凡脱俗,以及阁中如云高朋的文才武略。这样写,既初步写出了滕王阁的不同凡响,又为后文详写做好了铺垫。
二、分析第二三段:
(一)典故理解:
1.钟鸣鼎食之家 :2.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二)补充注释:
1.青雀黄龙之轴青雀黄龙:2.彩彻区明彻:
3.雁阵惊寒惊:4.时维九月,序属三秋序:属:
5.潦水尽而寒潭清而:尽:寒:清:6.即冈峦之体势即:体势:
7.烟光凝而暮山紫烟光:凝:暮:紫:
(三)分析第二部分:
1.第二段意思:写三秋时节滕王阁的万千气象和周围的自然景观。笔触转细,渐入佳境,让人赏心悦目。
2.第三段意思:近距离地开始了穷微尽妙、绘声绘色的描写,进一步写滕王阁环境之美,将滕王阁及周围景色推上美的极致。
3.鉴赏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手法、内容角度)
三、阅读第四、五段,把握以下知识:
(一)典故理解:(此两段十五个典故,参看注释理解其作用及表现意义)
(二)补充注释:1.四美具 具:2.而难并 并:3.穷睇眄于中天 穷:中:
4.极娱游于暇日 极:娱游:5.兴尽悲来 兴:6.屈贾宜于长沙屈:
7.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悲:失路:8.所赖君子见机赖:
9.老当益壮益:10.穷且益坚:且:11.不坠青云之志 坠:
(三)分析第四段内容:
1.第一句:过渡,由登览之乐到宴会之乐。
2.第二句:写管弦之盛,歌声之美。
3.第三句:四六句对四六句,铺叙欢饮娱乐的场景,用典故暗示宴会的豪华,人物的高雅。
4.第四句:两个三字句,由喜悦渐生悲慨。
5.第五句:把视野扩展到宴会外——为下面抒情张本。
6.第六句:揭示哲理,一是慨叹宇宙之大,二是感叹人生无常。
7.第七句:是虚写
8.第八句:由宇宙的广漠衬托人生之渺小,从而引发感慨。
9.一问一答,流露出怀才不遇的心绪,充满了自我悲伤的情调。
10.最后两句:直抒胸臆,坦言心怀,写自己报国无路,济世无门,言辞哀婉。
11.小结:本段集中笔墨,描写和渲染阁中气氛,赞美文人雅士们的气概和风采。
(四)分析第五段内容:
1.写冯唐、李广的目的是什么?
2.表明作者高尚的人生观的句子是哪几句?
3.引用了哪两个典故,表现了作者乐观开朗的情怀?
4.写孟尝、阮籍的人生观的目的是什么?
5.小结:本段笔锋陡转,由盛赞良辰美景文人墨客转为慨叹人世艰难仕途崎岖,大发怀才不遇之感慨,为自己也为别的文人被压抑被埋没深鸣不平。
四.分析六、七段:
(一)补充注释:
1.一介书生 介:2.等终军之弱冠 等:弱冠:3.有怀投笔 怀:
4.奉晨昏于万里 奉:5.接孟氏之芳邻 接:6.胜地不常,盛宴难再 胜:再:
7.兰亭已矣 已:8.奉承恩于伟饯 于:9.是所望于群公 是:于:
10.敢竭鄙怀竭:
(二)分析内容:
1.文中自谦的句子是哪句?
明确:
2.作者写终军、班超、宗悫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
3.作者写孟尝、阮籍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
4.写尽古今宴会曲终人散,无迹可寻的凄凉的句子是哪句?
明确:
5.写及潘江、陆机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
6.小结:第六段在继续慨叹人世不平的同时,又有峰回路转之笔,抒发了作者运舛志不衰,、正视现实、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第七段除继续抒发自己抑郁情感、表明自己的远大志向外,以谦恭的笔调,表明了自己对知音的渴望和仰慕。
【全文总结】
诗与画的统一;景与情的统一;神与形的统一;自然与社会的统一;环境与气氛的统一;理想与现实的统一;山水与人文的统一;欢快与凝重的统一;悲怆与奋进的统一;低沉与昂扬的统一。这是本文脍炙人口、千古不衰的魅力所在。
【知识整理】
(一)积累本文的成语
(二)文言知识整理
1、找出通假字并翻译
① 俊采星驰② 俨骖騑于上路③ 云销雨霁
④ 所赖君子见机⑤ 接孟氏之芳邻、古今异义 ① 千里逢迎..古义:今义:
② 孟学士..之词宗 古义:今义:
③ 穷.且益坚古义:今义:
④ 所赖君子见机.. 古义:今义:
⑤ 阮籍猖狂..古义:今义:
⑥ 盛筵难再.古义:今义:
⑦ 谁悲.失路之人 古义:今义:
3、词类活用找出并写出意义和用法
①襟三江而带五湖
②徐孺下陈蕃之榻
③腾蛟起凤
④屈贾谊于长沙
⑤窜梁鸿于海曲
⑥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⑦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
⑧宾主尽东南之美
⑨宾主尽东南之美
4、文言句式
① 十旬休假,胜友如云②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
③歌凝而白云遏。④怀帝阍而不见。
⑤童子何知⑥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
⑦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