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医院消毒供应室各岗位工作制度
消毒供应室管理要求
一.室内通风采光良好。
二.各区域的空气洁净度应符合标准,低温室必须建立独立的排风系统。
三.天花板、墙壁、地面等应光滑、耐清洗,避免异物脱落。
四.具备使用后器械回收、清洗、消毒、包装、灭菌、存储、发送全过程所需要的设备和条件,并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
五.四区内设备及物品各自分开管理,污染物品、清洁物品和无菌物品严格划分,在相应的区域内使用固定设施和设备进行处理。
六.清洁后物品洁净,性能良好,配套适用,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并应在4小时内进行灭菌处理;所有包布、治疗巾及孔巾必须清洁、干燥、无损,做到一用一换洗。
七.待灭菌包器械齐全,捆扎不宜过紧,体积、重量不超标,包外粘贴化学指示胶带,中心部位放置化学指示卡。
八.待灭菌包标识清楚,包括名称、炉号、炉次、包装员、消毒员、灭菌日期、失效期等。
九.按照《消毒技术规范》和技术操作规程,根据物品的性质和类别选用正确的灭菌和监测方法,严格掌握灭菌程序和参数;记录资料齐全。
消毒供应室管理工作制度
一、消毒供应室工作制度
1、消毒供应室负责全院医疗器材清洗、消毒、灭菌以及敷料制备和供应工作。根据各科需要配置各种物品,并根据使用情况及时调整基数,保证临床使用和减少无效储备。
2、严格划分三区(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各区的工作流程和操作规程,3、各种无菌物品应注明品名、灭菌期、失效日期及打包人编号,并做到专架、专柜、专人保管,保证无菌物品质量。如超过有效期、外观检查不合格或疑为污染,应重新再处理,灭菌后发放。
4、定期进行本室的各项监测,做好院内感染监控工作,确保工作质量。各种器材、敷料均应达到标准要求。
5、建立各科室物品账目及请领、发放、报损制度,定期清点,以旧换新,做到帐物相符,杜绝物品丢失浪费;对发出的各种物品应专物专用,不得挪做它用。
6、按时下收下送,保证无菌物品的供应。
7、定期到使用科室征求意见,及时改进工作。
8、建立停电、停水、消毒锅故障时应急预案,以及意外事件的处置程序
二、消毒隔离制度
1、工作时间工作人员必须衣帽整洁,禁止戴首饰。
2、收污物时必须戴手套,操作前后注意洗手。
3、下收下送车“污”“洁”标记明显,工作完毕后用消毒液檫拭。
4、各项操作应严格按所划分的区域进行,保持室内清洁、整齐。
5、工作间不得存放私人物品,供应室各种器材均不得挪为私用。
6、工作人员必须每年查体一次,患传染病、皮肤病等均应调离。
7、各工作间每日进行空气、地面、物表消毒(回收间、粗洗间、精洗间、包装间、消毒间、监测间、无菌间)每月进行空气培养一次,应符合卫生学标准,并保留资料。
8、传染病人用过的医疗用品,均需作特殊处理。
三、设备仪器维修制度
1、大型、贵重仪器必须有专人管理,帐目登记。
2、各仪器应有严格的操作规程、注意事项和日常保养措施,并严格执行。
3、每日上班前后得仪器设备进行清洁保养。
4、每周对所负责的仪器进行检查,并登记。
5、按照国家安全局计量国力规定,每半年对压力灭菌器的安全阀、压力表、温度表进行效对鉴定,并记录。新设备启用前及旧设备维修后必须有性能鉴定记录,合格后方可使用。
6、仪器出现故障,护士长应立即通知设备科进行维修。
7、维修后器械需经性能测试、检查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并登记维修日期、损坏何种部件、维修结果及维修人员和验收人员。
四、库房物资管理制度
1、专人管理,负责计划、请领供应室必备的各种器材、敷料、消毒及监测用品。
2、严格执行物品存放制度,包装完好,无锈蚀、霉变及破损。
3、管理者定期抽检各类器材的外观质量,检查产品及中小包装、消毒液及监测物品的有效期,有计划使用,防止人为的浪费。
4、库房必须清洁、干燥、阴凉、通风良好,无鼠害。
5、储存的物品摆放有序,货架距离地面不小于20cm,距离墙壁不小于5cm。
6、物品发放有记录,发放者和领物者签名,帐物相符。
7、库房不得存入私人物品。
8、加强库房安全管理,每日下班前,常规进行安全检查,消除安全隐患。
五、安全管理制度
1、在总护理部的领导下,成立科室安全质控小组。
2、定期组织室内工作人员进行法制法规、消防知识及安全教育,树立安全意识。
3、消防设备有专人定期检查和管理,并保证消防设备的性能完好。
4、加强对各工作室的安全检查,每日下班前,应仔细检查各工作室水电设施及其它安全设施,做到防火、防盗、防水、放爆。
5、做好假日前的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应及时解决。
6、严格执行各项技术操作规程,确保常规器械灭菌合格率100%,防差错事故发生。
六、无菌室工作制度
1、无菌专人管理,坚守岗位,服务周到,工作间使用专用工作衣、鞋,非工作人员不得入内。
2、每日用消毒液擦拭桌面、地面,保持环境清洁,每日空气消毒2次。
3、无菌物品摆放有序,发放日期先近期后远期,5月1日—9月30日有效期为一周,10月1日—4月30日有效期为两周。
4、发放无菌物品应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及交接班制度,不得发放过期、潮湿、破损包,外借物品必须办理登记手续。
5、每月做空气细菌培养、物品细菌培养、热源监测一次,符合卫生学标准要求。
6、做好物品的清点和交接班工作。
七、消毒室工作制度
1、消毒室专人管理,消毒员负责全院医疗物品的消毒灭菌工作。
2、消毒员必须经过培训,持证上岗。
3、消毒期间,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坚守工作岗位。
4、定期监测灭菌锅的使用效能,确保使用安全,物品灭菌合格率为100%。
5、“已灭菌”、“未灭菌”物品有明显标记,分开放置。
6、认真作好灭菌效果监测,有记录。
7、定期进行灭菌锅的保养及室内卫生清洁工作,每日空气消毒一次,有记录。
8、对“待消包”严格执行规范检查工作,做到送取包有登记。
八、检查包装室工作制度
1、所属人员衣帽整洁,禁戴手饰及穿拖鞋。
2、严格执行初洗后物品的精洗工作程序及器械保养、打包。
3、室内物品放置有序,工作前后洗手,用消毒液擦拭桌面、地面、每日紫外线消毒,并做好记录。
4、打包前按卡片认真核对,检查各类器械性能完好,包布洁净、无破损、十字包扎,并注明名称、灭菌日期,失效期,工作责任代号。
5、各种诊疗包需经另一人查对方可进行灭菌。
6、复消的各种诊疗包,要重新处理后再包装灭菌。
7、每日做好登记,统计工作。
九、监测室工作制度及热源反应追查制度
1、设专职或兼职人员一名,负责本室的各项监测工作,2、一次性物品,对每批号抽样进行热源检测,并作好记录。
3、凡热源监测阳性者,一律禁止发放,复验阳性者给予退货。
4、发生热源反应,供应室应跟踪调查,及时留取样本,送药检部门进行检测,按规定做好记录,并上报上级有关部门。
5、对供应室所有灭菌处理的物品进行灭菌质量监测,杜绝不合格物品流入临床科室。
6、严格质量监测,杜绝不合格产品进入供应室。
十、交接班制度
1、供应室实行周轮流值班制,值班人员接班时应严格进行物品交接手续,接班时发现问题有交班者负责,接班后发现的问题有接班者负责。
2、无菌物品固定一定基数,标记清楚,定期检查无菌物品有无过期、霉变等现象,及时进行处理。确保无菌物品的供应。
3、清点回收物品的品名、数量、质量,并进行登记。外借物品必须办理借物登记手续。
4、检查各工作室的常备设施性能是否良好,发现问题及时向护士长报告。
十一、查对制度
1、各类诊疗包包装前须经两人核对品名、器械的种类、数量、性能、质量,合格后方可进行包装送消毒室灭菌。
2、发放无菌物品时,应认真核对发放单上登记的科别、物品名称、数量及灭菌日期、失效日期。
3、回收物品时应查对品名、器械的种类、数量、性能,盒、盖、物相符,所用器械已经过初步消毒处理。
4、配置酸碱液时,需经两人查对后方可进行配置使用。
十二、护士长职责
1、供应室护士长在护理部的直接领导下,负责组织医疗器材、敷料的植被、消毒及灭菌工作的统一管理和行政管理工作。
2、督促本科人员认真贯彻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严防差错事故的发生。
3、定期检查消毒灭菌器的性能和各种消毒液的浓度。经常鉴定器材和敷料的消毒灭菌效果,发现异常,立即采取响应措施。
4、组织所属人员加强安全意识教育和新入岗人员的培训及带教工作。
5、负责本科医疗器材、敷料、消毒液的计划与请领工作。
6、组织本科人员下收下送,并深入使用科室征求意见,改进工作。
7、组织本科人员进行专业理论知识和技术操作培训。积极开展新业务、新技术。
十三、供应室护士职责
1、在护士长领导下进行工作,负责医疗器械、敷料的清洗制作、包装、保管、消毒、登记和分发回收工作,实行下收下送。
2、经常检查医疗器械的质量,如有破损及时修补登记,并向护士长报告,进行处理。
3、协助护士长请领各种备品,经常了解临床科室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工作。
4、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积极开展技术革新,不断提高供应室工作质量。
5、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和消毒隔离制度,增强无菌观念,做好供应室院感监控工作并记录,严防差错事故发生。
6、指导护理员(消毒员)、卫生员进行医疗器材、敷料的制备及消毒工作。
7、参加供应室值班,并做好科室内清洁卫生工作。
十四、回收、初洗室工作人员职责
1、负责回收物品的分类处理。
2、保持室内清洁,定时通风、换气,每日工作前后用消毒液擦拭桌面、地面,每日紫外线消毒一次。
3、工作人员回收、清洗物品时,必须戴手套,不能穿拖鞋。
4、对回收的各类物品分类浸泡消毒,按初洗工作流程(洗涤、去热源)。每次使用消毒液前,测试含氯消毒液浓度,并记录。
5、各类包布及治疗巾有专用洗衣机清洗,包布一用一洗,特殊包布要消毒。
6、室内物品摆放有序,定位管理,加强自我保护意识。
7、对特殊感染及传染病使用过的器械,必须严格按特殊感染消毒处理。
十五、精洗、包装间工作人员职责
1、负责初洗后物品的精洗共组程序及器械保养打包。
2、室内物品放置有序,工作前后洗手,用消毒液檫拭桌面、地面。每日紫外线消毒,有记录。
3、打包前按卡片认真核对,检查各类器械性能完好,包布洁净、无破损;十字包扎或胶带封口不少3—5cm,并注明责任代码及灭菌日期和失效期。
4、统计每日工作量,并记录。
十六、消毒员工作职责
1、在护士长的领导下,担任消毒灭菌工作。
2、在高压灭菌时,不得擅自离开岗位。根据物品的性质严格掌握灭菌程序、压力和时间,确保灭菌效果。
3、灭菌前检查物品有无破损,是否清洁,包装是否严密;灭菌后,取物时注意安全,防止污染。
4、加强无菌观念,严格掌握消毒灭菌方法,执行技术操作规程。灭菌与未灭菌物品严格区分,分别放置在固定位置,并有明显标志。
5、定期检查灭菌器的效能,并做好保养、维修、清洁工作。
十七、供应室质量控制管理制度
1、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及操作规范。
2、按规定要求认真进行灭菌质量监测压力及蒸汽灭菌效果监测,根据不同类型的灭菌器及消毒物品分类达到该产品所需的蒸汽压力、灭菌温度、灭菌时间。
3、灭菌时物品摆放合理,所有的灭菌包应竖放,分层放置,包与包之间有空隙。灭菌物品装载量不超过柜容量的80%,预真空灭菌器装载量不超过柜容量的90%。
4、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在灭菌前、维修后均应进行一次BD测试,检测空气排除效果,每个包必须按要求使用化学指示胶带和化学指示卡。
5、无菌物品包装外应有明显的灭菌标志,注明物品的名称、灭菌日期、失效日期、责任代码、检查者代码。专室、专柜保管,在有效期内使用。
6、每月对无菌室、包装间、精洗间、回收粗洗间、办公室进行细菌培养。每月对室内物体表面、工作人员的手进行消毒监测。
7、紫外线灯管消毒效果检测:每半年由院感专职监控人员进行紫外线强度测定,使用中的紫外线灯管强度应≥70uw/cm2。
8、保持室内清洁,每日用消毒液拖地,擦拭桌面、台面一次,紫外线空气消毒2小时。紫外线灯管每周用95%酒精擦拭一次,每周进行一次卫生大清扫。
十八、供应室灭菌质量监测
供应室灭菌质量监测包括工艺监测、仪表监测、化学监测和生物监测。
1、工艺监测:
⑴、满足必要的灭菌参数:根据不同类型的灭菌器,达到该产品所需要的消毒剂量、蒸汽压力、灭菌温度和灭菌时间。
⑵、正确的包装:包装材料透气性能好,可用脱脂棉布、专用包装纸及带通气孔的器具;灭菌包的体积不得大于30*30*25cm,预真空灭菌器的灭菌包体积不得大于30*30*50。
⑶、合理摆放,所有灭菌包应竖放,包与包之间留孔隙,灭菌物品的装量不得超过柜室容积80%,预蒸空灭菌器不得超过90%。
⑷、灭菌设备无技术障碍:进排气系统通畅,仪表温度和时间显示正常,蒸汽饱和度好。
2、仪表监测:
⑴、灭菌器所有仪表定期监测,每半年有设备科对压力灭菌器的安全阀、压力表、温度表进行效对鉴定,并记录。新设备启用前及旧设备维修后必须有性能鉴定记录,合格后方可使用。
⑵、紫外线灯管强度监测,每半年有院感专职监控人员监测一次。使用中的灯管强度不得低于70uw/cm2。
3、化学监测:常用的方法有:化学指示胶带、压力蒸汽化学指示卡、压力蒸汽化学指示试纸、B—D实验指示图、消毒液浓度试纸等。使用灭菌包时,应先观察化学指示卡变色情况,领取无菌包时,应先查验指示胶带变色情况。
⑴、化学指示胶带、化学指示卡作为日常监测,每个包都必须使用。121。C压力蒸汽化学指示卡专用于下排气式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监测;132。C压力蒸汽化学指示卡专用于预真空或脉动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监测。
⑵、B—D试纸用于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的监测,是判断灭菌器内冷空气是否彻底排尽的一种方法,用于新灭菌柜安装调试之后,灭菌器维修之后及每日灭菌器使用之前。使用方法:备好标准实验包—用脱脂棉叠成25*25*30cm重量为4~5kg的敷料包,将B—D试纸放与包的中层,包好后放于灭菌器底部前端。灭菌后,B—D试纸色条变化均匀一致,说明另排气功能良好。
⑶、化学指示卡必须放于灭菌包中心,避免与金属和玻璃直接接触,以免被冷凝水浸湿,影响变色。
⑷、化学指示胶带贴于包外,可作为灭菌处理的标志。
4、生物监测:生物监测是指用国际标准抗力的细菌芽孢制成的干燥菌片或由菌片和培养基组成的指示管即生物指示剂进行监测(压力蒸汽灭菌上午指示剂为嗜热芽孢杆菌)。生物监测是判断灭菌效果的直接指标。
⑴、操作方法:将菌片装于牛皮纸袋内,放于标准实验包中心处,灭菌后将菌片接种于溴甲酚紫培养液中,经56。C培养72小时(24小时查看初步结果)。生物指示剂菌管可以现场或实验室取出,挤破玻璃管让培养液浸透菌片,置于56。C培养48小时观察结果。
⑵、结果判断:溴甲酚紫培养液仍为紫色为阴性,表示无菌生长,如颜色变黄则为阳性,表示有菌生长。
十九、热原监测方法
1、热原检测用于注射器洗涤质量监测,以杜绝和预防热源反应。
2、鲎实验监测:方法抽取5ml无热原灭菌用水,注入预检的注射器,放于保温箱中,在500C左右的温度下保温1分钟,(期间转动注射器2次),取出注射器,抽取0.1ml,用鲎实验法检查热原。
3、无热原灭菌注射用水用量:密闭式输液器2.5ml20ml注射器2ml10ml注射器1ml4、检验方法:
⑴、取0.1ml检品加0.1ml的鲎试剂,混合于管中,在370C左右的恒温水中放置1小时,取出试管,置于平稳处2~3分钟看结果。
⑵、设阴阳性对照:阳性对照管内加入0.1ml大肠杆菌内毒素;阴性对照管加入无热原灭菌用水0.1ml。
5、结果测定: ⑴、将试管轻轻拿起,慢慢倾斜倒转1800,观察液体是否流动,入产生凝胶则为阳性;清亮、透明或呈浑浊有絮状物,但倒转能流动均为阴性。
⑵、阳性对照出现阴性,可能为大肠杆菌毒素浓度过低或鲎试剂灵敏度下降失效。
⑶、阴性对照出现阳性,说明此次实验不成立,需查找原因,重新实验。
6、输液器、注射器热原检测阳性为不合格产品,不得发放。
第二篇:医院消毒供应室各岗位工作制度
医院消毒供应室管理要求
一.室内通风采光良好。
二.各区域的空气洁净度应符合标准,低温室必须建立独立的排风系统。
三.天花板、墙壁、地面等应光滑、耐清洗,避免异物脱落。
四.具备使用后器械回收、清洗、消毒、包装、灭菌、存储、发送全过程所需要的设备和条件,并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
五.四区内设备及物品各自分开管理,污染物品、清洁物品和无菌物品严格划分,在相应的区域内使用固定设施和设备进行处理。
六.清洁后物品洁净,性能良好,配套适用,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并应在4小时内进行灭菌处理;所有包布、治疗巾及孔巾必须清洁、干燥、无损,做到一用一换洗。
七.待灭菌包器械齐全,捆扎不宜过紧,体积、重量不超标,包外粘贴化学指示胶带,中心部位放置化学指示卡。
八.待灭菌包标识清楚,包括名称、炉号、炉次、包装员、消毒员、灭菌日期、失效期等。
九.按照《消毒技术规范》和技术操作规程,根据物品的性质和类别选用正确的灭菌和监测方法,严格掌握灭菌程序和参数;记录资料齐全。
医院消毒供应室管理工作制度
一、医院消毒供应室工作制度
1、消毒供应室负责全院医疗器材清洗、消毒、灭菌以及敷料制备和供应工作。根据各科需要配置各种物品,并根据使用情况及时调整基数,保证临床使用和减少无效储备。
2、严格划分三区(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各区的工作流程和操作规程,3、各种无菌物品应注明品名、灭菌期、失效日期及打包人编号,并做到专架、专柜、专人保管,保证无菌物品质量。如超过有效期、外观检查不合格或疑为污染,应重新再处理,灭菌后发放。
4、定期进行本室的各项监测,做好院内感染监控工作,确保工作质量。各种器材、敷料均应达到标准要求。
5、建立各科室物品账目及请领、发放、报损制度,定期清点,以旧换新,做到帐物相符,杜绝物品丢失浪费;对发出的各种物品应专物专用,不得挪做它用。
6、按时下收下送,保证无菌物品的供应。
7、定期到使用科室征求意见,及时改进工作。
8、建立停电、停水、消毒锅故障时应急预案,以及意外事件的处置程序
二、医院消毒隔离制度
1、工作时间工作人员必须衣帽整洁,禁止戴首饰。
2、收污物时必须戴手套,操作前后注意洗手。
3、下收下送车“污”“洁”标记明显,工作完毕后用消毒液檫拭。
4、各项操作应严格按所划分的区域进行,保持室内清洁、整齐。
5、工作间不得存放私人物品,供应室各种器材均不得挪为私用。
6、工作人员必须每年查体一次,患传染病、皮肤病等均应调离。
7、各工作间每日进行空气、地面、物表消毒(回收间、粗洗间、精洗间、包装间、消毒间、监测间、无菌间)每月进行空气培养一次,应符合卫生学标准,并保留资料。
8、传染病人用过的医疗用品,均需作特殊处理。
三、医院设备仪器维修制度
1、大型、贵重仪器必须有专人管理,帐目登记。
2、各仪器应有严格的操作规程、注意事项和日常保养措施,并严格执行。
3、每日上班前后得仪器设备进行清洁保养。
4、每周对所负责的仪器进行检查,并登记。
5、按照国家安全局计量国力规定,每半年对压力灭菌器的安全阀、压力表、温度表进行效对鉴定,并记录。新设备启用前及旧设备维修后必须有性能鉴定记录,合格后方可使用。
6、仪器出现故障,护士长应立即通知设备科进行维修。
7、维修后器械需经性能测试、检查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并登记维修日期、损坏何种部件、维修结果及维修人员和验收人员。
四、医院库房物资管理制度
1、专人管理,负责计划、请领供应室必备的各种器材、敷料、消毒及监测用品。
2、严格执行物品存放制度,包装完好,无锈蚀、霉变及破损。
3、管理者定期抽检各类器材的外观质量,检查产品及中小包装、消毒液及监测物品的有效期,有计划使用,防止人为的浪费。
4、库房必须清洁、干燥、阴凉、通风良好,无鼠害。
5、储存的物品摆放有序,货架距离地面不小于20cm,距离墙壁不小于5cm。
6、物品发放有记录,发放者和领物者签名,帐物相符。
7、库房不得存入私人物品。
8、加强库房安全管理,每日下班前,常规进行安全检查,消除安全隐患。
五、医院供应室安全管理制度
1、在总护理部的领导下,成立科室安全质控小组。
2、定期组织室内工作人员进行法制法规、消防知识及安全教育,树立安全意识。
3、消防设备有专人定期检查和管理,并保证消防设备的性能完好。
4、加强对各工作室的安全检查,每日下班前,应仔细检查各工作室水电设施及其它安全设施,做到防火、防盗、防水、放爆。
5、做好假日前的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应及时解决。
6、严格执行各项技术操作规程,确保常规器械灭菌合格率100%,防差错事故发生。
六、医院无菌室工作制度
1、无菌专人管理,坚守岗位,服务周到,工作间使用专用工作衣、鞋,非工作人员不得入内。
2、每日用消毒液擦拭桌面、地面,保持环境清洁,每日空气消毒2次。
3、无菌物品摆放有序,发放日期先近期后远期,5月1日—9月30日有效期为一周,10月1日—4月30日有效期为两周。
4、发放无菌物品应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及交接班制度,不得发放过期、潮湿、破损包,外借物品必须办理登记手续。
5、每月做空气细菌培养、物品细菌培养、热源监测一次,符合卫生学标准要求。
6、做好物品的清点和交接班工作。
七、医院消毒室工作制度
1、消毒室专人管理,消毒员负责全院医疗物品的消毒灭菌工作。
2、消毒员必须经过培训,持证上岗。
3、消毒期间,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坚守工作岗位。
4、定期监测灭菌锅的使用效能,确保使用安全,物品灭菌合格率为100%。
5、“已灭菌”、“未灭菌”物品有明显标记,分开放置。
6、认真作好灭菌效果监测,有记录。
7、定期进行灭菌锅的保养及室内卫生清洁工作,每日空气消毒一次,有记录。
8、对“待消包”严格执行规范检查工作,做到送取包有登记。
八、医院检查包装室工作制度
1、所属人员衣帽整洁,禁戴手饰及穿拖鞋。
2、严格执行初洗后物品的精洗工作程序及器械保养、打包。
3、室内物品放置有序,工作前后洗手,用消毒液擦拭桌面、地面、每日紫外线消毒,并做好记录。
4、打包前按卡片认真核对,检查各类器械性能完好,包布洁净、无破损、十字包扎,并注明名称、灭菌日期,失效期,工作责任代号。
5、各种诊疗包需经另一人查对方可进行灭菌。
6、复消的各种诊疗包,要重新处理后再包装灭菌。
7、每日做好登记,统计工作。
九、医院监测室工作制度及热源反应追查制度
1、设专职或兼职人员一名,负责本室的各项监测工作,2、一次性物品,对每批号抽样进行热源检测,并作好记录。
3、凡热源监测阳性者,一律禁止发放,复验阳性者给予退货。
4、发生热源反应,供应室应跟踪调查,及时留取样本,送药检部门进行检测,按规定做好记录,并上报上级有关部门。
5、对供应室所有灭菌处理的物品进行灭菌质量监测,杜绝不合格物品流入临床科室。
6、严格质量监测,杜绝不合格产品进入供应室。
十、医院供应室交接班制度
1、供应室实行周轮流值班制,值班人员接班时应严格进行物品交接手续,接班时发现问题有交班者负责,接班后发现的问题有接班者负责。
2、无菌物品固定一定基数,标记清楚,定期检查无菌物品有无过期、霉变等现象,及时进行处理。确保无菌物品的供应。
3、清点回收物品的品名、数量、质量,并进行登记。外借物品必须办理借物登记手续。
4、检查各工作室的常备设施性能是否良好,发现问题及时向护士长报告。
十一、医院供应室查对制度
1、各类诊疗包包装前须经两人核对品名、器械的种类、数量、性能、质量,合格后方可进行包装送消毒室灭菌。
2、发放无菌物品时,应认真核对发放单上登记的科别、物品名称、数量及灭菌日期、失效日期。
3、回收物品时应查对品名、器械的种类、数量、性能,盒、盖、物相符,所用器械已经过初步消毒处理。
4、配置酸碱液时,需经两人查对后方可进行配置使用。
十二、医院供应室护士长职责
1、供应室护士长在护理部的直接领导下,负责组织医疗器材、敷料的植被、消毒及灭菌工作的统一管理和行政管理工作。
2、督促本科人员认真贯彻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严防差错事故的发生。
3、定期检查消毒灭菌器的性能和各种消毒液的浓度。经常鉴定器材和敷料的消毒灭菌效果,发现异常,立即采取响应措施。
4、组织所属人员加强安全意识教育和新入岗人员的培训及带教工作。
5、负责本科医疗器材、敷料、消毒液的计划与请领工作。
6、组织本科人员下收下送,并深入使用科室征求意见,改进工作。
7、组织本科人员进行专业理论知识和技术操作培训。积极开展新业务、新技术。
十三、供应室护士职责
1、在护士长领导下进行工作,负责医疗器械、敷料的清洗制作、包装、保管、消毒、登记和分发回收工作,实行下收下送。
2、经常检查医疗器械的质量,如有破损及时修补登记,并向护士长报告,进行处理。
3、协助护士长请领各种备品,经常了解临床科室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工作。
4、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积极开展技术革新,不断提高供应室工作质量。
5、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和消毒隔离制度,增强无菌观念,做好供应室院感监控工作并记录,严防差错事故发生。
6、指导护理员(消毒员)、卫生员进行医疗器材、敷料的制备及消毒工作。
7、参加供应室值班,并做好科室内清洁卫生工作。
十四、医院供应室回收、初洗室工作人员职责
1、负责回收物品的分类处理。
2、保持室内清洁,定时通风、换气,每日工作前后用消毒液擦拭桌面、地面,每日紫外线消毒一次。
3、工作人员回收、清洗物品时,必须戴手套,不能穿拖鞋。
4、对回收的各类物品分类浸泡消毒,按初洗工作流程(洗涤、去热源)。每次使用消毒液前,测试含氯消毒液浓度,并记录。
5、各类包布及治疗巾有专用洗衣机清洗,包布一用一洗,特殊包布要消毒。
6、室内物品摆放有序,定位管理,加强自我保护意识。
7、对特殊感染及传染病使用过的器械,必须严格按特殊感染消毒处理。
十五、医院供应室精洗、包装间工作人员职责
1、负责初洗后物品的精洗共组程序及器械保养打包。
2、室内物品放置有序,工作前后洗手,用消毒液檫拭桌面、地面。每日紫外线消毒,有记录。
3、打包前按卡片认真核对,检查各类器械性能完好,包布洁净、无破损;十字包扎或胶带封口不少3—5cm,并注明责任代码及灭菌日期和失效期。
4、统计每日工作量,并记录。
十六、医院供应室消毒员工作职责
1、在护士长的领导下,担任消毒灭菌工作。
2、在高压灭菌时,不得擅自离开岗位。根据物品的性质严格掌握灭菌程序、压力和时间,确保灭菌效果。
3、灭菌前检查物品有无破损,是否清洁,包装是否严密;灭菌后,取物时注意安全,防止污染。
4、加强无菌观念,严格掌握消毒灭菌方法,执行技术操作规程。灭菌与未灭菌物品严格区分,分别放置在固定位置,并有明显标志。
5、定期检查灭菌器的效能,并做好保养、维修、清洁工作。
十七、医院供应室质量控制管理制度
1、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及操作规范。
2、按规定要求认真进行灭菌质量监测压力及蒸汽灭菌效果监测,根据不同类型的灭菌器及消毒物品分类达到该产品所需的蒸汽压力、灭菌温度、灭菌时间。
3、灭菌时物品摆放合理,所有的灭菌包应竖放,分层放置,包与包之间有空隙。灭菌物品装载量不超过柜容量的80%,预真空灭菌器装载量不超过柜容量的90%。
4、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在灭菌前、维修后均应进行一次BD测试,检测空气排除效果,每个包必须按要求使用化学指示胶带和化学指示卡。
5、无菌物品包装外应有明显的灭菌标志,注明物品的名称、灭菌日期、失效日期、责任代码、检查者代码。专室、专柜保管,在有效期内使用。
6、每月对无菌室、包装间、精洗间、回收粗洗间、办公室进行细菌培养。每月对室内物体表面、工作人员的手进行消毒监测。
7、紫外线灯管消毒效果检测:每半年由院感专职监控人员进行紫外线强度测定,使用中的紫外线灯管强度应≥70uw/cm2。
8、保持室内清洁,每日用消毒液拖地,擦拭桌面、台面一次,紫外线空气消毒2小时。紫外线灯管每周用95%酒精擦拭一次,每周进行一次卫生大清扫。
十八、医院供应室灭菌质量监测
供应室灭菌质量监测包括工艺监测、仪表监测、化学监测和生物监测。
1、工艺监测:
⑴、满足必要的灭菌参数:根据不同类型的灭菌器,达到该产品所需要的消毒剂量、蒸汽压力、灭菌温度和灭菌时间。
⑵、正确的包装:包装材料透气性能好,可用脱脂棉布、专用包装纸及带通气孔的器具;灭菌包的体积不得大于30*30*25cm,预真空灭菌器的灭菌包体积不得大于30*30*50。
⑶、合理摆放,所有灭菌包应竖放,包与包之间留孔隙,灭菌物品的装量不得超过柜室容积80%,预蒸空灭菌器不得超过90%。
⑷、灭菌设备无技术障碍:进排气系统通畅,仪表温度和时间显示正常,蒸汽饱和度好。
2、仪表监测:
⑴、灭菌器所有仪表定期监测,每半年有设备科对压力灭菌器的安全阀、压力表、温度表进行效对鉴定,并记录。新设备启用前及旧设备维修后必须有性能鉴定记录,合格后方可使用。
⑵、紫外线灯管强度监测,每半年有院感专职监控人员监测一次。使用中的灯管强度不得低于70uw/cm2。
3、化学监测:常用的方法有:化学指示胶带、压力蒸汽化学指示卡、压力蒸汽化学指示试纸、B—D实验指示图、消毒液浓度试纸等。使用灭菌包时,应先观察化学指示卡变色情况,领取无菌包时,应先查验指示胶带变色情况。
⑴、化学指示胶带、化学指示卡作为日常监测,每个包都必须使用。121。C压力蒸汽化学指示卡专用于下排气式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监测;132。C压力蒸汽化学指示卡专用于预真空或脉动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监测。
⑵、B—D试纸用于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的监测,是判断灭菌器内冷空气是否彻底排尽的一种方法,用于新灭菌柜安装调试之后,灭菌器维修之后及每日灭菌器使用之前。使用方法:备好标准实验包—用脱脂棉叠成25*25*30cm重量为4~5kg的敷料包,将B—D试纸放与包的中层,包好后放于灭菌器底部前端。灭菌后,B—D试纸色条变化均匀一致,说明另排气功能良好。
⑶、化学指示卡必须放于灭菌包中心,避免与金属和玻璃直接接触,以免被冷凝水浸湿,影响变色。
⑷、化学指示胶带贴于包外,可作为灭菌处理的标志。
4、生物监测:生物监测是指用国际标准抗力的细菌芽孢制成的干燥菌片或由菌片和培养基组成的指示管即生物指示剂进行监测(压力蒸汽灭菌上午指示剂为嗜热芽孢杆菌)。生物监测是判断灭菌效果的直接指标。
⑴、操作方法:将菌片装于牛皮纸袋内,放于标准实验包中心处,灭菌后将菌片接种于溴甲酚紫培养液中,经56。C培养72小时(24小时查看初步结果)。生物指示剂菌管可以现场或实验室取出,挤破玻璃管让培养液浸透菌片,置于56。C培养48小时观察结果。
⑵、结果判断:溴甲酚紫培养液仍为紫色为阴性,表示无菌生长,如颜色变黄则为阳性,表示有菌生长。
十九、医院热原监测方法
1、热原检测用于注射器洗涤质量监测,以杜绝和预防热源反应。
2、鲎实验监测:方法抽取5ml无热原灭菌用水,注入预检的注射器,放于保温箱中,在500C左右的温度下保温1分钟,(期间转动注射器2次),取出注射器,抽取0.1ml,用鲎实验法检查热原。
3、无热原灭菌注射用水用量:密闭式输液器2.5ml20ml注射器2ml10ml注射器1ml4、检验方法:
⑴、取0.1ml检品加0.1ml的鲎试剂,混合于管中,在370C左右的恒温水中放置1小时,取出试管,置于平稳处2~3分钟看结果。
⑵、设阴阳性对照:阳性对照管内加入0.1ml大肠杆菌内毒素;阴性对照管加入无热原灭菌用水0.1ml。
5、结果测定: ⑴、将试管轻轻拿起,慢慢倾斜倒转1800,观察液体是否流动,入产生凝胶则为阳性;清亮、透明或呈浑浊有絮状物,但倒转能流动均为阴性。
⑵、阳性对照出现阴性,可能为大肠杆菌毒素浓度过低或鲎试剂灵敏度下降失效。
⑶、阴性对照出现阳性,说明此次实验不成立,需查找原因,重新实验。
6、输液器、注射器热原检测阳性为不合格产品,不得发放。
第三篇:医院消毒供应室工作制度
消毒供应室工作制度
(一)消毒供应室查对制度
1、回收物品时,认真查对用物的名称, 数量,包装容器的完整性以及包内器材的品名,规格,数量,性能是否符合要求,确保准确无误并登记。
2、配臵各种消毒液,清洗液时,认真查对原液品名,规格,有效浓度,应配臵的方法,应配臵的浓度和注意事项等。
3、包装重要和特殊抢救物品时,必须双人核查包内器材和敷料的品名,规格数量,性能,清洁度,包装材料的清洁度,完整性,使用的合理性及包外的名称标签,化学指示胶带(标签),灭菌日期,有效期,双方签名等是否完善,正确,包的体积,重量,严密性是否符合要求.抢救包,手术器械包必须经过二人核对并签名后才能封包。
4.、消毒灭菌员与质量检测员共同查对,即装锅前:查数量,查规格,查装载方法,查灭菌方式.装锅后:查压力,查温度,查时间,查浓度.下锅时:检查有无湿包,破损包,查化学指示胶带变色情况以及监测包中化学指示剂变色是否达到标准要求,在灭菌记录本上双签名。
5、发放消毒或灭菌物品时,认真查对包名称,数量,灭菌,日期,有效期,化学指示胶带变色情况以及包装容器的清洁度, 1
完整性,严密性是否达到标准要求.确认无误后,方可发放并登记。
(二)消毒供应室安全管理制度
1、消毒供应室全体工作人员必须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掌握防火,防电知识,能正确使用灭火器材.各班下班前必须关闭水,电,气和设备等开关。
2.、凡接触污染的物品,尖锐的器械及刺激性的气,液体,必须做好职业防护:隔离衣,口罩,手套,护目镜等.处理破损玻璃器皿,锐利器械切忌徒手处理,以防刺伤。
3.、清洗机,水处理机等各型机电设备均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做好日常保养、维护,严防事故的发生。
4.、压力蒸汽灭菌器必须专人负责,持证上岗,每台灭菌器应有年检合格证。
5、搬运重物时,合理借助各种工具和请求协助,注意保持正确与适当的姿势。
6、工作区域禁止吸烟,易燃物品远离火源,保持消防通道的畅通。
(三)消毒供应室消毒隔离制度
1、消毒供应室布局应按去污区.检查包装及灭菌区.无菌物品存放区.办公生活区,严格划分;路线采取强制通过的方式,不准逆行,各区人员不得随意在各区来回穿。
2.、工作人员必须着装整洁.换鞋入室,按要求洗手,必要时着防护服.口罩.戴手套,严格遵守各区操作原则。
3、严格划分去污区.检查包装及灭菌区.无菌物品存放区,三
区标志醒目,非灭菌物品不得与灭菌物品混放.灭菌物品应存放于灭菌物品存放间的货柜或架上。
4、分别设臵污染.清洁.灭菌物品的发放窗口和通道,不得交叉.回收的污染物品均应经过标准清洗流程后再包装灭菌。
5、去污区所有回收人员必须遵循标准防护原则和操作流程。
6、去污区、敷料室、无菌物品存放区的传递窗每日用空气消毒器消毒一次.每日用空气消毒器照射或消毒溶液擦洗消毒一次。
7、质量监测员应认真履行职责,做好各项监测工作。(五)消毒供应室仪器保养维修制度
1、各类仪器应设专人操作和维护。工作人员未经科室管理人员同意,不得私自换岗。
2、所有机器操作人员必须经技术培训及考试合格后方能上机使用。
3、仪器操作人员应严格按操作规程做好日常工作维修与保养.发现异常及时上报管理者,严禁擅自动机拆修。
4、每月管理小组与仪器操作责任人对各类机器进行自查一次。
5、对贵重,大型仪器如高压蒸汽灭菌器,低温灭菌器,半自动及全自动清洗装臵等,应每半年申报设备维修科进行检修一次。
6、建立仪器维修保养登记记录,并妥善保管以备查证。
(七)消毒供应中心质量追溯制度
1、建立质量控制过程记录与追踪制度。记录应易于识别和追踪.灭菌质量记录保留期限应大于等于3年。
2、每天记录清洗.消毒.灭菌设备的运行情况和运行参数
3、每天记录灭菌的信息.灭菌日期.灭菌器锅号.锅次.装载的主要物品.数量.灭菌员等。
4、记录灭菌质量检测结果,妥善存档。
5、手术包外的信息卡应包括灭菌日期.灭菌器锅号.锅次.操作者与核对者的姓名或编号、灭菌包的名称或代号、失效日期。
6、临床任何质量反馈均有全程(包括处理结果)记录,并妥善存档。
7、立消毒、灭菌物品召回制度。
(1)对供应的消毒、灭菌物品数量与去向进行详细登记,一旦发现化学监测、生物监测不合格时须及时召回,并对同一时间消毒灭菌处理的物品,若临床已使用应报告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做相应监测并记录,同时进行追踪观察。(2)临床使用同一时间消毒、灭菌处理的物品后,出现多个感染病例,提出疑问时,应及时召回同批物品且寻找原因,并再次进行相应检测。
3)定期收集或随时听取临床各科室意见,不断改进工作。(八)消毒供应室一般工作制度
1、工作人员必须熟悉各类器械与物品的性能.用途.清洗.消毒.保养.包装和灭菌方法,严格执行各类物品的处理流程,保证各类器材.物品完整.性能良好。
2、各区人员相对固定,以严肃认真的态度遵守标准防护原则,认真执行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流程,有效防范工作缺陷和安全事故的发生。
3、分工明确,相互协作,共同完成各项任务,做好相关统计工作。
4、爱护科室环境和财物,勤俭节约,严格按照器械.物品破损报废规定处理流程处理破损报废物品。
5、严格控制人员出入,非本中心人员未经许可不得随意进入工作区域;各区人员不得随意相互跨区。
6、树立职业防护意识,做好个人防护,确保职业安全。
7、加强与服务对象的沟通,定期收集意见.建议;不断改进工作。
(九)消毒供应室质量管理制度
1、在护士长领导下,成立3人以上的质量管理小组,设专职或兼职的质量检测员,职责明确,责任到人.每月至少召开一次质量控制管理小组会议。
2、建立健全各项质量管理制度.制定各项质量控制标准及具体的质量控制措施和改进方案。
3、加强质量管理,每天专人按照质量控制标准开展质量监控,对各环节.各流程工作质量进行定期或不定期专项或全面检查。
4、定期分析.通报和讲评质量检查结果,发现问题及时制定整改措施,以促进质量持续改进。(十)消毒供应室去污区工作制度
1、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制度。
2、穿戴防护用品,不得随意到其他区域走动,落实职业防护措施。
3、做好回收器械的清点.核对.登记.交接工作。
4、严格按物品种类分类.认真执行器械.物品清洗操作流程。
5、盛装清洗后物品的容器及传递车辆应必须专用,严禁与污染容器及车辆混装;该区车辆.分装箱等用物必须专用,不得随意出入该区.6、工作结束后做好记录.整理.消毒.交接工作。
7、离开此区应洗手.更衣.换鞋;下班前做好安全检查。(十一)消毒供应室无菌物品存放区工作制度
1、无菌物品存放区工作人员相对固定,由专人管理,其他无关人员不得入内。
2、工作人员进入该区,必须换鞋.戴圆帽.着专用服装,必要时戴口罩,注意手的卫生。
3、认真执行灭菌物品卸载.存放的操作流程,增强无菌观念。
4、灭菌物品存放的有效期:(1)使用棉布类包装的灭菌包, 有效期为14天;未达到<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规定的环境温度.湿度标准,其有效期应为7天。(2)使用纸包装袋的灭菌包有效期为1个月。(3)使用一次性医用皱纹包装纸.医用无纺布包装的灭菌包有效期为6个月。(4)使用一次性 6
纸塑袋包装的灭菌包有效期为6个月。(5)具有密封性能的硬质容器, 有效期为6个月(遵循先进先出原则)。
5、该区专放已灭菌的物品,严禁一切未灭菌的物品进入该区。
6、凡发出的灭菌包,即使未使用过,一律不得再放回该区。
7、各类常规物品和抢救物品应保持一定基数.认真清点.及时补充,保证灭菌物品的质量和数量,保证随时供应。
8、从库房领取的一次性无菌物品均需先拆除外包装后方可进入该区。
9、保持环境的清洁整齐,做好环境消毒和登记。
10、其他按消毒供应室一般工作制度执行。(十二)消毒供应室物品召回制度
1、对供应的灭菌物品种类.数量应有去向登记
2、发出物品中一旦发现化学监测.生物监测不合格,必须立即全部召回自上次生物监测合格以来的所有灭菌物品.迅速查找原因,重新处理.如已经使用应向相关上级部门汇报备案.3、若临床使用同一时间处理的灭菌物品出现多个感染病例,提出疑问时,应立即召回自上次生物监测合格以来的所有灭菌物品, 查找原因,重新处理,再次进行相应监测。
4、质量监测员随时收集内部.外部的建议.意见, 及时改进,不断提高.5、消毒供应室应逐步实现质量控制过程的信息化管理.消毒供应室各类人员岗位职责
一、护士长职责
1.护士长负责组织医疗器材、敷料的准备、保管、供应和行政管理工作。
2.督促本科室人员贯彻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严防差错事故。
3.定期检查高压灭菌器的效能和各种消毒液的浓度,经常鉴定器材和消毒效果,发现异常,立即上报检修。4.负责岗位日常工作的人力安排,参与日常工作的推进和质量检查,提供人员的工作考核、考勤情况。
5.负责医疗器材、敷料、药品物资的清领、报销工作。6.组织所属人员深入临床科室,实行下收下送,检查所供应的器敷料的使用情况,征求意见,改进工作。(1次/2个月)
7.负责工作环境清洁和安全工作的监督管理。8.完成上级指派的临时性工作。
三、护师职责
1.在本科护士长领导下和本科主管护师指导下进行工作。2.参加本科各项具体操作,指导护士和消毒员正确执行各项技术操作,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3.参加解决本科业务上的疑难问题,带领护士完成新业务、新技术的实践。
4.参加本科组织的工作质量检查,对工作中的差错事故进 8
行分析,提高防范措施。
5.协助护士长做好本科护士和进修人员的业务培训,制定学习计划,组织编写教材并担任讲课,对护士进行技术考核,并担任带教工作。
6.协助护士长制定本科的科研,提出科研课题,并组织实施。
四、护士职责
1.在护士长的领导下进行工作,负责医疗器械、敷料的清洗、包装、消毒、保管、登记、分发、回收工作,实行下收下送。
2.经常检查医疗器械质量,如有破损及时修补,登记,并向护士长报告。
3.协助护士长清领各种医疗器械、敷料和药品,经常与临床联系,征求意见,改进工作。
4.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积极开展技术革新,不断提高消毒供应工作质量,严防差错事故。5.指导护理员(消毒员),卫生员进行医疗器械、敷料的制备,消毒工作。
五、灭菌员职责
1.灭菌员必须持证上岗,在护士长领导下负责全院各类物品的灭菌工作,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任务。
2.灭菌时,消毒员不得擅自离岗,要坚守岗位,密切观察灭菌器的压力,时间和温度。灭菌后戴好口罩及无菌手套,关闭容器气孔,拿出各包,按要求放臵于无菌物品卸载车上。
3.灭菌完毕后,须待室内外压力平衡,即指针降到“0”度,温度降至60°以下方可打开锅门,以免发生危险。4.要严格掌握灭菌程序,加强高压灭菌器的清洁及保养工作,并保持灭菌室的清洁整齐。做好每锅灭菌器的灭菌过程、运行情况及参数记录和每日工作量登记。
5.要熟练掌握各类物品灭菌的温度,压力和时间,要经常检查高压灭菌器的功能,发现问题及时向护士长报告。
六、质检员职责
1.在护士长领导下,医院感染管理部门指导下,负责对器械及物品清洗、消毒、包装、灭菌质量进行监测。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分析原因,提出补救措施。质检员应熟练掌握各种检测技术,树立严肃认真,科学的工作态度,严格把好质量关。
2.质检员可随意对本科供应的各类物品进行检查,在质检稳定的情况下每月抽检1-2次。
3.负责物品消毒灭菌过程中的监测结果核查。
4.每次监测后发现问题,及时报告护士长,并认真进行登记。
5.监测中如有异议,应复查一次,并及时报告护士长,并认真进行登记。操作流程
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应遵循回收、分类、清洗、消毒、检查、包装、灭菌、储存与发放等基本工作流程。
(一)下收操作流程
1、基本流程:准备→ 下收→消毒回收车或收集箱
2、要求
(1)使用科室 一般污染器械和物品分类放臵在回收容器中;破伤风等重度污染器械和物品,应放臵在密封回收容器中,并标明感染疾病类型;特殊感染性疾病感染的器械和物品应放在防污染扩散的装臵内进行焚烧处理。
(2)消毒供应室 工作人员做好个人防护,定时到使用科室收集使用后的污染器械、物品、将其封闭的污染器械与物品装入封闭式下收车或收集箱中,按照规定的路线封闭运送。
(3)使用后的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等医疗废物不得进入消毒供应室进行回收与转运处理。
(4)下收工作结束后,下收车或收集箱进行清洁、消毒处理,定位放臵。
(二)回收操作流程
1、基本流程:准备→ 回收清点登记→分类
2、要求
(1)做好个人防护。
(2)准备盛装容器及硬质容器。(3)认真清点、核对回收物品并登记。
(4)根据器械的材质、类别、污染程度进行分类。回收锐利物品用硬质容器盛装;回收的污染布类用密闭容器盛装,统一清洗。
(5)工作结束,回收容器、工作台需进行清洁消毒处理,11
回收容器定位放臵,专物专用。
(三)清洗操作流程
1、器械处理原则 按清洗→消毒→干燥的程序进行。
2、清洗方法的选择 工作人员做好个人防护,根据器械的性质与类别,选择相应的清洗方法。耐热、耐湿的器械与物品宜选用机械清洗方法,精密、复杂的器械应先手工清洗,再采用机械清洗或手工漂洗。(1)手工清洗基本流程
冲洗 → 清洁剂浸泡→ 刷洗 →消毒(煮沸或化学消毒)→ 漂洗 → 干燥 1)适应范围
①结构较复杂的器械、较精细及尖锐器械。
②器械上有严重污染、生锈或残留血液及分泌物、污物已干、用机器无法洗净时,宜用手工清洗。2)要求
①对残留血迹及脓液的器械先在流动水中冲净,清洗时应将器械关节打开,复杂组合器械宜拆开。
②浸泡于多酶洗液中2分钟以上,然后在液面下刷洗,防止产生气溶胶。
③专用清洗槽与专用刷子用后消毒处理。
(2)机械清洗基本流程 常水清洗→多酶洗液清洗→漂洗和热水消毒→干燥 1)适应范围
①超声清洗适用于金属器械、玻璃器皿等硬质材质器械,12
不适宜橡胶和软塑材质器械。
②喷淋清洗适用于金属、塑料、橡胶、玻璃、乳胶等材质器械。2)要求
①器械关节必须充分打开。器械上有锈渍时必须先除锈再进行机械清洗。
③容器、管道类放在专用冲洗架上清洗。④超声清洗时,根据污染程度及时更换清洗用水。⑤每天清洗清洗仓或水槽。
⑥每周检查自动添加清洗剂泵道是否通畅,准确控制清洗剂用量。
3、注意事项
(1)带电源的器械不得使用浸泡清洗方法,可用沾有清洁剂的纱布或海绵擦拭清洁。
(2)用水原则 应根据清洗方法和程序使用不同水质的水包括自来水、软化水、去离子水或蒸馏水。
①机械化清洗应使用软化水,最终冲洗和消毒使用去离子水。
②湿热消毒使用去离子水或蒸馏水。
③手工清洗的最后漂洗使用去离子水或蒸馏水。(3)清洁剂与润滑剂的选择 根据器械种类与材质选用碱性、中性、酸性、酶类清洁剂与润滑剂。器械清洗消毒时,选液态清洁剂,不得使用研磨剂如去污粉,不同的清洁剂不得混合使用。器械消毒过程中可在去离子水或蒸馏水中添加 13
专用水溶性器械润滑剂,不能使用石蜡油等非水溶性油类溶剂进行器械的润滑与保养。塑胶类和铝质材料的器械不能使用酸性清洁剂与润滑剂。(4)器械、物品的消毒
1)使用热力清洗消毒设备进行清洗消毒时,中、低危险性器械与物品消毒温度90度1分钟以上;高危险性器械与物品消毒温度90度5分钟以上。
2)未使用热力清洗消毒设备进行清洗消毒时,器械、物品清洗后宜采用物理方法湿热消毒。
3)尽量避免使用化学消毒剂,使用浸泡消毒时,盘盆碗不能重叠,管道内必须充满消毒液。(5)清洗、消毒后器械和物品的干燥
1)机械烘干 温度70-90度,一般金属器械15-20分钟,塑胶类器械如呼吸机管道等30-40分钟。
2)不宜高温干燥的器械,可用清洁毛巾擦拭干燥或用95%的酒精擦拭干燥。
3)各类器械禁止采用放臵在空气中自然干燥的方法。
(四)检查与包装流程
1、基本流程 准备→检查→核对→包装→记录
2、器械质量检查(1)清洗质量检查
器械清洗质量检查经过目测或借助放大镜检查。清洗后的器械应光洁,无残留物、血迹、污渍、水垢及锈斑。不合格器械应退回重新处理。
(2)器械功能检查与校核 检查器械的完好性、灵活性、咬合性等。
1)有关节器械的检查:关节活动要顺畅,检查咬合功能,咬齿完整,松紧合适,对合整齐,尖端部分要紧密闭合无扭曲或变形,边缘圆滑无磨损;检查器械的锁齿,可将钳子夹紧橡胶管,然后抖动,自动弹掉者废弃;亦可将器械卡锁在第一齿的位臵,持着器械的另一端,而以齿锁功能不佳;检查器械的张力,把器械合并,两边齿干上锁齿应有1mm左右的距离,若发现关节较紧,可用水溶性的润滑剂喷沥表面及关节上。
2)持针器的检查:其颚夹面之咬合无磨损,取一根与持针器相称的缝合针,持针器咬住缝针,将卡锁在第二锁齿的位臵,试着摇动缝针,如果缝针可以用手轻易地抽出,则表示持针器的功能不佳。
3)剪刀的检查:剪刀应锋利,不可有钝、卷曲、缺口的现象;须检查剪刀在闭合时有无空隙,柄干是否对称,关节松紧度合适不应自动弹开,螺丝有无松动;5cm以上的剪刀,必须能够以刀尖处一次性剪齐4层纱布;5cm以下的剪刀,则应以刀尖处一次性剪齐二层纱布;但眼科剪刀不用此法检查,以防损伤精细器械。
4)穿刺针的检查:穿刺针应锐利,斜面平整,尖端无挂钩与卷边,用注射器注入空气或95%酒精,以检查针头通畅程度,应去除针头中的水分。
5)金属气管导管的检查:金属气管导管由外管、内管、管 15
芯三部分组成;检查时,将内管插入外管,其内管长度应比外管长度短1-2mm;管芯的尖端要求椭圆形,插入外管内椭圆部分应突出外管0.5cm,其周围必须完全密合;内外管上的固定器必须灵活、易转动,但不可太松以免脱落。
3、选择合适的包装材料。
4、器材的包装
(1)包装坚持三查三对(准备时查、核对时查、包装时查,对名称、对数量、对日期)
(2)盘碗盆类物品尽量单个包装,包装时应打开盖子;若需多个物品一起包装时,所有器皿开口应朝向同一方向;器皿之间用吸湿纱布或医用吸水纸隔开,以利于蒸汽的穿透。(3)需拆卸的器械必须拆卸;有关节的器械必须打开关节;锐器应加保护套;管腔类物品须盘绕放臵,不可打折,接头开关须打开,以保持管腔通畅。
(4)使用无纺布包装材料或棉布包装材料时,不得少于两层;一次性纸塑包装材料密封宽度大于6mm,保证密封严密完整;硬质容器必须一用一清洗。
(5)物品包装必须包装严密,捆扎松紧适度,每一包内、外均需放臵化学指示剂(卡);包外应注明物品名称、灭菌日期、失效日期、操作者及核对者代号或姓名、灭菌器锅号、锅次等;手术器械包外须贴信息卡。
(6)包重量:器械包不超过7kg,敷料包不超过5kg。包体积:使用下排气压力蒸汽灭菌器时,包的体积不超过30cm×30cm×25cm;使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时,包的体积不超 16
过30cm×30cm×50cm。
(五)灭菌操作流程
1、压力蒸汽灭菌
(1)基本流程 下排气式灭菌器:准备→预热→排气→灭菌→干燥→结束。真空型压力蒸汽灭菌器:准备→预热→排除冷空气→通入饱和蒸汽(脉动真空:通入饱和蒸汽→通气反复3-4次→通入饱和蒸汽)→灭菌→干燥→结束。(2)适用范围 适用于耐高温、耐湿的器械和物品的灭菌。(3)要求
1)装载量 下排气式灭菌器与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分别不得超过柜室容积的80%和90%,预真空和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不得小于柜室容积的10%和5%,以防止“小装量效应”。2)尽量做到同类物品同锅灭菌。不同类物品同锅灭菌时,纺织类与管道类物品包放上层,金属类器械包放下层;大包放上层,小包放下层。
3)装载时应使用专用灭菌架或篮筐,灭菌包不直接接触灭菌器的内壁及门;各灭菌包之间需相隔≥2.5cm;最上层灭菌包距灭菌器顶部需相隔7.5cm;器械包与自动启式筛孔容器应平放;盘盆碗类包应稍向前倾斜、侧立或倒立;纺织类包应竖立;玻璃瓶与管腔类包应开口一致并开口向下或侧放。
4)真空型灭菌器按《消毒技术规范》规定,每日灭菌前必须空锅做B—D试验,检测灭菌器空气排除效果,B—D试验通过后该锅方可使用。
5)快速压力蒸汽灭菌器 适用于少量、应急物品的灭菌。灭菌时物品必面裸露,不适宜常规灭菌。
2、干热灭菌
(1)基本流程 准备→开启电源→设臵所需温度→设臵所需时间→装载→灭菌→冷却→结束
(2)适用范围 适用于不耐湿热、蒸汽或气体不能穿透的玻璃、油剂、粉剂、金属等制品的灭菌。(3)要求
1)物品放臵不能超过灭菌器高度的2/3;物品间应间隔2cm,物品不能与灭菌器底部及周围侧壁直接接触。
2)物品包装体积不超过10cm×10cm×20cm;凡士林纱布厚度不超过1.3cm,油剂、粉剂厚度不超过0.635cm。
3)根据物品种类调节灭菌温度 温度160度作用2小时,170度作用1小时;180度作用30分钟。灭菌时间应过到灭菌温度后开始计算。
4)灭菌温度高于170度时,有机物会碳化;灭菌后待温度降至40度时,才可打开灭菌器。5)玻璃器皿灭菌前应干燥。
(六)灭菌物品的卸载操作流程
1、基本流程 准备→取物→观察→存放→结束
2、要求
(1)戴无菌手套取出灭菌包。
(2)压力蒸汽灭菌物品不能有湿包(灭菌物品含水量不超过3%);灭菌包放臵在远离空调或冷空气入口的地方冷却,18
冷却过程中不可徒手触碰灭菌物品,灭菌包未完全冷却前,不要放在冷台面上,以防产生冷凝水,造成湿包。(3)检查灭菌包的完整性、干燥情况、如有破损、湿包应视为灭菌失败。
(4)灭菌包掉地、或误放不清洁处、或沾有水液,应视为污染。
(5)检查化学指示胶带变色情况,未达到标准要求或可疑时,应重新灭菌处理。
(6)每批灭菌处理完成后,应按流水号记录,其内容包括灭菌包的种类、数量、灭菌器锅号、锅次、灭菌程序、灭菌温度、灭菌时间、灭菌日期、操作者等并存档。(7)冷却后的灭菌物品存放于灭菌物品存放区。
(七)灭菌物品存放操作流程
1、基本流程 准备→检查清点→登记→发放
2、要求
(1)无菌操作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
(2)灭菌物品必须储存于灭菌物品存放区,并由该区人员搁臵。
(3)灭菌物品必须仔细检查,符合要求方可进入灭菌物品存放区储存;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必须拆除外包装方可进入灭菌物品存放储存。
(4)灭菌物品存放区环境洁净、干燥、温度保持在20度-25度,相对湿度<60%;存放橱柜或货架必须离地20-25cm,距天花板50cm,距墙5cm.19
(5)灭菌物品按类别、日期顺序排列在固定位臵。棉布包装村料和金属容器存放有效期为7天,医用皱纸包装材料存放有效期限为3个月,纸塑包装材料存放有效期为6个月。避免灭菌物品过期,一旦过期的灭菌物品必须从存放区取出,重新进行清洗包装和灭菌处理。
(6)灭菌物品存入区严禁非灭菌物品入内,一旦从存放区发出的灭菌物品不能再退回存放区。
(7)物品发放遵循先灭菌发放,后灭菌后发放的原则。(8)做好物品登记、统计与整理工作。
(八)下送操作流程
1、基本流程 准备→核对→下送→登记→消毒下送车
2、要求
(1)根据使用科室申请计划,用封闭式运送车或容器装放无菌物品,由专人按规定的路线进行下送发放。(2)与使用科室人员共同核对消毒灭菌物品并签收。(3)下送工作结束后,下送车消毒处理,定位放臵。
第四篇:消毒室工作制度
消毒室工作制度
1、室内整齐无尘,湿式清扫,设器械清洗间和消毒间,专室进行清洗消毒。
2、操作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操作时必须戴口罩、帽子、一次性手套,必要时戴防护镜,每个病人必须更换手套、洗手。
3、手术器械必须灭菌处理,一人一份一用一灭菌,对不耐热的器械用2%戊二醛浸泡10小时达到灭菌,所用戊二醛每周更换,并监测使用中的浓度,留存备查..4、正确使用消毒剂。2%戊二醛浸泡器械时10小时达到灭菌、20分钟达到消毒,戊二醛每周更换一次,并监测使用中戊二醛浓度。
5、每日工作完毕后,用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洗各种物表和地面,每日用紫外线1—2次,时间为1小时。每月进行环境卫生学监测(空气、物表、医务人员手、使用中消毒液、无菌物),监测不合格项重新复查,并对本月院感控制情况进行质控分析。
6、手套包及夹布、治疗巾上有血污时应先进行初步消毒后送洗衣房洗干净; 传染病患者用过的物品应由病区消毒处理后再送消毒室初步处理浸泡、洗涤、包 装、灭菌。
7、如反复使用的器械消毒、灭菌按照“去污染—清洗—消毒、灭菌”的程序进行。
8、为了搞好文明服务,工作中努力做到细心、热心、耐心,并欢迎监督。
第五篇:同济医院消毒供应室工作制度
同济医院消毒供应室工作制度
一、严格区分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采用强行通过方式,路线不逆行。
二、污染、清洁、无菌物品分窗收发,分室存放,设单独窗口发放,严格控制外来人员入内。
三、严格掌握各种医疗器材的洗涤、包装、消毒技术规程。
四、包布容器保持清洁、干燥、完整、一用一洗。
五、各种消毒包应有明显灭菌标志,如名称、消毒日期、有效 期、责任人、消毒者。标志不清,记录不全均不得发放。
六、严格掌握高压灭菌操作技能,每包放化学指标剂,每日做B-D试验,每锅有物理监测记录,每月一次生物检测。
七、进入无菌室必须更衣、换鞋、洗手,无菌物品每月一次细菌培养,每月一次空气、工作人员手、物体表面、消毒液培养。
八、每天一次紫外线照射,灯管二周一次95%酒精擦拭。一次性用品及医疗废物管理
1、注射器、输血器、输液器等由供应室统一领取并进行质量验收,未拆除外包装放入专室内,已拆除外包装可放入无菌物品存放间。
2、使用后由供应室一对一以旧换新,统一毁型,浸泡消毒(1000mg/L康威达浸泡1小时)实行登记签名。
3、医疗废物由专人负责分类、装箱,每1—2天由废物处置中心专用车回收,做好登记签名工作。
4、回收点保持环境卫生,堆放整齐,门窗加固防盗。
二0一三年一月十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