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村官调研报告
村官调研报告
2011年7月,我回到我们村里进行一项简单的调研,具体情况如下:
洪厝埔村位于广东省揭阳市揭东县玉湖镇,毗邻詹厝、东寮、坪上、郑厝等村,现有总人口379户共 村庄一角
1610人,党员35人。区域面积2.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近602亩,山地面积2800亩。2009年全村人均纯收入5224元。
近年来,洪厝埔村党支部、村委会,在上级党政的正确领导下,顺应天时,依托地利,注重人和,着力推进经济建设,全力发展社会事业,启动农村无动力厌氧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建设;引导全村村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使村民病有所医老有所养,解除村民的后顾之忧。与此同时洪厝埔村计划生育方面工作全面走上正常轨道,实行计划生育,人人有责。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面,加大工作力度,扎实做好一系列工作,设立了治安巡逻队,重点地段进行巡逻并安装监控,几年来没有发生重大治安案件和刑事案件。同时不断完善全村的基础设施,在主要路段已安装路灯等。良好环境,为村民营造了安定、祥和的生活环境。
洪厝埔村的经济方面:
我们村村民的稻谷基本满足自给,近年来稻田的播种面积逐步减少,主要原因是村民改种其他农作物,比如芋头,韭菜花,蔬菜等经济价值相对较高的农作物,这也对村民的经济收入的增加起到很大帮助,另外村民的另一主要收入来源于水果的出售,本村果树面积比较大,其中最主要的是龙眼,荔枝。然而真正带动村民致富是村民的外出务工和自主创业,本村年轻人都外出务工,而务工的的主要对象是村里的个体户,我村在我创业的主要是饭馆,务工者先到那里打工同时学习经验等,等自己有资金时在进行创业,从而实现了良性循环。洪厝埔村的政治,文化方面:
由于本村文化水平相对较低,政治意识肉不强,农村基层组织弱化,组织机制不健全,从领导班子至普通党员学习能力不强,没能发挥出党员的先进性等一系列问题 具体 表现如下:
一、农村基层党组织干部队伍素质较低,不能适应改革新形势发展的需要首先是学历结构不合理。农村基层组织的领导班子成员年龄普遍偏大,学历偏低,思维方式老化,缺少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面对当今农村多元化的利益需求,一些基层村干部协调矛盾的方式单一,应对处理复杂局面的能力不强,完全不能适应新农村建设的改革需要。(二)农村基层组织形式不合理,党员队伍建设状况不佳 1. 基层组织设置不合理。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农村的生产、生活方式,农村的社会结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的以行政村设支部已经不能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2. 党支部队伍结构不合理。80年代农民工潮的涌动,促使大批农民进城务工,导致农村党组织的后备力量不足,不能吸纳优秀青年积极分子的加入,影响了党员的数量和质量。3. 党支部自身建设和管理上存在一些困难。并且也忽略了党组织的自身建设和培训学习,支部的组织生活也因党员的频繁流动而无法开展。面对存在的问题,我觉得应从以下方面进行提高:(一)提升农村领导班子的水平,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
1. 明确用人标准,拓宽选拔机制,实行竞争上岗。首先在选拔村党组织领导班子上要确立德才兼备的标准,所用人才既要有坚定的政治方向和较高的理论素养,又要有一定的专业技术,能带领村民致富,最重要的还要有为民服务的理念。其次在选拔机制上应该拓宽选拔面,吸收一些优秀的青年人加入,为农村党组织注入新鲜的血液。如一些乡镇企业家,大中专院校毕业生,退伍军人等等,尤其是吸引大学生到农村担任村官。再次在选拔任用上也应大力提拔那些带领村民致富的能手,给予他们政策性的鼓励。2. 开展各种活动对教育干部进行培训,提升干部的素质。(1)集中干部进行理论学习,提升干部的政治素质。农村基层党组织应定期集中广大干部学习马列主义、马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和各项方针政策,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升广大干部的理论水平以及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能力,以便更好的为群众服务。(2)要突出专业技术和实用技术的培训。基层党组织应根据农村党员从业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传授专业技术,通过举办培训班、聘请专家讲课、电化教育等形式,开创灵活,便捷的培训形式。还可以通过广播,网络,电视等多媒体传授农业知识,为党员和群众提供技术支持。(3)重点对青年党员和致富带头人进行培养,针对农村党员队伍老龄化的现状,将有知识,有能力,有良好的群众基础且处于生产第一线的优秀青年列为重点培养对象,充分发挥青年党员的先进模范带头作用。3. 加强基层领导班子以及广大党员的党性修养。除了定期组织基层党组织成员学习政治理论外,还要开展各种活动增强党员与群众的联系,如建立党员与群众一对一的帮扶,党员定期上群众家座谈,听听群众的需要和意见,要形成一个制度并作为考核业绩的标准之一。对以权谋私,侵犯群众利益的干部要坚决处置。(二)将发展农村经济、带领农民致富与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结合起来,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学习能力 基层党组织在农村的工作重点是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只有经济发展了,各种矛盾才能得到化解。基层领导班子要不断解放思想,探索农村经济发展的新思路,增强自身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在发展模式上应采取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在发展思路上,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依托,以农业产业化为主线,做好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效益农业,力争把品种调优、规模调大、层次调高、机制调活。充分利用当地土地、矿产、水能等资源招商引资,通过兴办村级集体企业增收。总之,要靠实施农业产业化增收,使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实现乡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多样化,农民增收方式多样化。而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切不可照搬照用别地经验。这就需要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不断增强发展经济的能力,转换思路,开拓视野,转变自身角色,积极为村民致富 提供信息,技术,资金,市场等服务。基层党组织只有带领群众共同致富,不断改善人们生活,才能得到人们的拥护,才能增强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凝聚力,体现党的先进性。在带领村民致富的同时也要加紧基层党组织的自身发展与建设。要始终坚持“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这一正确思路,把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与发展农村经济有机结合起来,使基层党组织在带领发展农村经济中起龙头作用,真正将组织优势转换为经济优势和市场优势。反过来,农村经济发展得好,基层党组织才会得到人们的支持,才能不断吸引优秀人才加入党组织,使广大群众积极地参与组织的各项事务,使党的基层组织不断得到壮大和巩固,从而使党的根基更加牢固。
(三)完善农村教育配套设施,为建设学习型基层党组织创造条件
首先,要解决基层党支部的学习活动阵地问题。增强党员的学习能力,就要不断开展各种先进性教育活动和集中学习,而基层党组织的活动阵地就是组织党员集中学习的地方,必须解决好阵地问题,要创造好的学习环境,如宽敞的教室、电脑设备以及图书资料室,供党员学习和远程教育的开展。在偏远地区尤其要重视利用远程教育、广播及电视等为党员提供学习途径。其次,增加教育资金的投入。针对许多农村党支部活动经费少,用于学习的经费更是少的情况,市镇部门要加大在这方面的投入,基层领导班子也要想办法自己筹集资金,为基层党组织开展学习活动提供物质保障。再次,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在师资选择上,要善于发现和挖掘身边的能人,充分利用各种人才资源。还可以依托周边县市的大中专院校和职业技术学校的师资力量,定期请老师过来讲授专业技术知识,更要充分挖掘本地的专业技术能手,土专家和乡镇企业家给大家示范和讲解。总之基层要形成自己的师资队伍,队伍成员不但包括身边的智力资源,还要有理论骨干,农村基层干部,农业科技人员,种养能手,营销加工大户和先进典型各方面的人才。党组织同时也要加大对师资队伍的教育,引导他们无私奉献,因人施教,诲人不倦,为建设学习型基层党组织贡献自己的力量。总之,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党的基层组织,只有紧跟党的步伐,加快学习型基层党组织建设,才能在面对世情国情的变化,各种新问题、新理论的出现时能够从容应对,才能管理好地方事务,推动农村改革发展,带领农民致富增收,真正实现新农村建设的宏伟目标。
另外一点是我们大学生自身发展问题,作为大学生考虑到一个很重要很现实的问题就是待遇问题,还有就是发展前途的问题,但很多人知道农村的待遇只有一千多,而且两年之后前途也比较迷茫,所以,我觉得要应该完善相关政策,真正营造大学生村官下得去、干得好的良好环境
大学生村官制度在我国还是新事物,在试点的过程中难免存在一些政策和制度上的缺陷,因此,完善相关政策和制度,为大学生村官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落实对大学生村官的激励和保障措施,就成为今后工作的重点。第一,要制定大学生村官制度方面的法规,明确大学生村官的法律地位。大学生村官政策已经历时14年,但是目前还没有一部关于这方面的法律法规出台。缺少了法律法规的保障,大学生村官在农村事务中的身份困惑必将长期存在,各种保障和激励措施也很难到位。第二,要落实好大学生村官的各种优惠政策和待遇,增强其归属感与荣誉感。要落实大学毕业生下乡当村官的优惠政策,通过农村广阔的就业天地和创业前景来吸引他们,如保留城市户籍、提供较高的工资待遇、公务员考试和考研加分、减免学费和助学贷款等。要为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就业创造必要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提供相应的资金支持、安全保障和社会保障,解除他们到农村创业的后顾之忧,形成大学生争相下乡、自愿到基层工作的局面。同时,农村基层组织也要关心大学生村官的生活与情感需要,定期召开座谈会与他们进行交流,听取他们的思想汇报,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工作进展和身体状况。第三,要做好大学生村官的职业发展规划,健全后续政策。大学生到基层任村官,组织上必须重视他们的职业发展。要推荐优秀大学生村官直接进入选调生队伍序列,鼓励大学生村官在任职期满后参加公务员考试,并给予适当的政策照顾,进一步探索大学生村官职业发展的新机制。对大学生挂职期满后的出路要有通盘考虑,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将会严重挫伤大学生村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既注重对大学生村官的激励保障,又强化竞争择优,确保大学生村官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真正成长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骨干力量和党政后备干部人才。
同时对于我们大学生村官的培训也是至关重要的,所以建立有效的培训机制,真正让大学生村官具备下得去、干得好的思想素质和能力
大学生村官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工作岗位,从事这个工作,对大学生的素质也有特殊要求,除了应具有一般大学生的思想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外,还要有担任村官的特殊素质和要求。所以,建立政府、高校、培训机构等通力合作机制,制订培训规划,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大学生村官教育培训是非常必要的。一是对大学生村官进行专业化教育培训。高等院校可以开设村官专业。二是进行系统化的上岗前教育培训。岗前培训的内容既要有省情、市情、区情、镇情、村情的介绍,还要有对农村法规政策、农业科技知识和农村工作方法等的介绍,使他们更加了解农村情况,掌握处理农村问题和矛盾的方法技巧,尽快适应农村工作。三是定期对大学生村官进行在岗培训,制定相应的对策,以解决他们在任职期间遇到的各种难题,增强其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要整合高等院校与地方政府资源,设立专项资金并组建专业培训师资队伍,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村官实行“回炉轮训”,保证大学生村官知识结构的及时更新,促进大学生村官的全面可持续成长。
郭汉存
二班一组 化学与环境学院
第二篇:村官调研报告
一、大学生“村官”的思想、工作、生活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两名“村官”来到××后,乡党委在征求“村官”本人及相应村委会意见的基础上,经过研究决定先让他们在乡党政办培养锻炼一段时间再派到相应的村委会任职。所以,自1月份至今,两名“村官”都一直在党政办跟班锻炼。下面将他们近三个月来的思想、工作、生活情况及存在的问题作个简要总结。
(一)大学生“村官”的思想较为稳定
两位“村官”来到××后,思想方面主要有三个表现:一是安心基层。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和问题,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对这份眼目前能够解决就业问题的工作还是比较珍惜,在座谈中可以了解到他们均表示暂时能够安心在农村工作,要充分发挥他们的知识水平,为当地农村的发展作出应的贡献。二是谦虚好学。在党政办跟班锻炼期间,他们能够积极主动的学习科学发展观、“xxxx”等各种理论思想,学习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学习各项法律、法规,同时谦虚的向同事们学习,并经常与各位班子成员深入村寨、深入农户了解农村工作情况、学习农村工作方法、总结农村工作经验,为将来到村上任打好基础、做好准备。三是乐观向上。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个舞台上,大学生“村官”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乡情民情、了解了社会,砥砺了品格、增长了才干,进一步树立了行行建功、处处立业的观念,进一步确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平时的交谈中他们纷纷表示,在农村基层学到了书本上永远学不到的知识,农村基层的工作经历,将使自己终生受益。
(二)大学生“村官”工作积极主动
在党政办跟班学习期间,工作热情饱满、作风踏实。一是熟悉情况较快。通过办文、办会等工作的参与,他们对全乡的主导产业发展、农民增收渠道和重点工作思路都已基本了解,对各村委会的发展重点都有所掌握,对自己任职村的村情概况、地理环境、民族结构已基本熟悉。二是工作任劳任怨。2名大学生都是来自农村,都有一种吃苦的精神,工作上服从安排,积极主动,脚踏实地,能够独立完成交办的工作任务,得到了锻炼,增长了才干,受到同事们的好评和领导的肯定。(三)大学生“村官”生活得到妥善安排
乡党委力争做到在生活上尽量给予关心,两位大学生到××后就一直在乡政府跟班锻炼,由于××的工作条件比较艰苦,乡党委及时安排专门人员帮助他们租到住所,让他们落下脚来安心工作。快临近2012年放假过春节时,由于两人的工资还未办理落实,将面临着一分钱也拿不到就回家过年,乡党委、政府安排先将垫支发放给每人XX元的安置费作为他们的生活补贴。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大学生“村官”到基层来任职,虽然都抱着一腔的热血投身农村工作,但是还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让他们心里都存在一些顾虑和担心,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待遇比较低。选聘到村任职的高校毕业生人均每年1.5万元的补贴,平均每个月为1250元,参加完各种保险后每月仅剩1000元左右;二是工资没有得到及时落实。他们从上班至今都快有3个月了,但还没有领到一次补贴,给生活上造成极大不便。三是没有一颗“定心丸”。他们心里始终存在着到村任职不是长久之计的想法,考虑着任职期满之后没有出路,前途未卜。四是希望有一些优惠政策。他们希望在今后报考公务员等过程中能够给予一些优惠政策。
二、大学生“村官”管理和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选聘大学生到农村基层任职和工作,拓展了
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缓解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也进一步改善了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结构,为农村工作注入了新鲜血液,有力地加强了基层人才队伍建设,给基层干部队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第三篇:村官调研报告
村官调研
选聘大学生到村任职是中央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重大战略举措。他们到村任职后,思想较稳定,工作积极,成效较明显。但是,大学生到村任职也面临着诸多困难和问题,必须加以重视并在实践中研究总结,为使大学生村官工作的健康发展,需探索建立健全选聘大学生到村任职的长效机制。
一、大学生工作职责有待继续明确。
大学生村官目前主要是在村里协助村干部工作,普遍参与了党建工作整理、计划生育工作、协助村两委进行村上的日常工作,大部分大学生到村任职后,都能主动参与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有关工作,他们主要承担上传下达、有关村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文字材料任务等。自从大学生村官到村任职后,他们承担了开办广播站、宣传栏的工作,参与调解村民纠纷、引进致富项目,有的村官还参与村内劳动,参与政府组织的、村官之间自发举行的各种形式的座谈讨论、调研等;同时经常被镇政府调到镇上做其他工作,承担了乡镇大量日常事务性工作,任务相对比较繁重。
二、大学生村官管理考核制度。
没有监督就没有结果。据调查所知,现有的考核机制已经全面覆盖了大学生村官工作的方方面面,采取日常考核、年终考核和县、乡镇、村“三级考核结合”的形式。一是制
定了考核办法及考核细则。监督他们每日写工作日记或民情日记,每季度撰写心得体会,对大学生村官进行考核,写出工作鉴定;二是建述职评议制度。年终,对大学生村官进行集中考核,大学生“村官”在党员代表大会及村民代表大会上进行述职评议,由全村党员和村民代表对其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分优秀、称职、不称职等三类进行评议。建立大学生村官考核专项档案,把述职评议结果作为今后干部聘用、评先、评优的主要依据之一;三是实行县乡村三级联动考核。镇上还对大学生村干部在职自学实行“每月一讲、每季一评、半年一查、每年一考”的“四个一”制度,村党支部负责日常考核;乡镇党委、县组织部门进行绩效考核。考核结果由组织人事部门备案,并记入大学生“村官”个人档案。大学生村官绩效考核结果向村官本人反馈。对于群众认可、工作成绩突出的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并在评选先进、晋级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
三、对大学生村官管理机制的思考意见。
1.强化培训引导,让“大学生村官”下得去。针对所选聘的“大学生村官”刚离校,农村基层政策、工作经验缺乏的实际情况,加强岗前培训,做到“三个到位”。一是岗位安排到位。坚持“因村选人,因人定村”和“便于工作、利于管理、适于生活、保证安全”的原则,统筹考虑多方面因素,积极听取乡镇党委的意见建议,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
专业特长,真正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实现大学生村干部的志愿意向、专长与各村实际需要三者的有机结合;二是岗位培训要到位。坚持把“大学生村官”的教育培训纳入全县基层干部培训的总体规划,依托县委党校每年对“大学生村官”进行政治理论、惠农政策、新农村建设、项目申报、党建创新项目及民主管理等知识的培训,邀请农业专家、乡镇党委书记、优秀村干部给他们上好“理论课”,有效提升“大学生村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2.落实福利待遇,让“大学生村官”待得住。坚持把营造工作环境、落实工资待遇作为加强“大学生村官”服务管理的基础性工作,为大学生村官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自从选聘大学生村官以来,物价不断的上涨,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等工资待遇都在不断的提高,村官工资却始终没有变化,有的家庭条件不好,已经成家的村官生活比较困难,影响了他们长期扎根基层的信心。对大学生村官待遇,建议应按全额事业单位聘用人员标准工资正常晋升,足额发放到位,妥善解决大学生村官的“食宿”问题,确保大学生村官的基本生活需求。
3.重视扶持培养,让“大学生村官”流得动。在坚持培养、管理服务好“大学生村官”的同时,注重整合各方面的力量和资源畅通“大学生村官”出路,广开“大学生村官”流动渠道,积极为“大学生村官”“流得动”搭建平台、创
造机会。目前,乡镇工作人员普遍年龄结构偏大,30岁以下的比例更低;从知识结构上看,大部分乡镇干部学历层次低,第一学历为大学及以上的比例低;从干部来源结构上看,大部分为聘用制、政策性安置的,少部分是通过公务员招录直接由“校门”进入“机关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乡镇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很多人员对现代化办公知识缺乏,以至于大量的工作任务落在了大学生村官的身上,再加上村上各方面的工作,使大学生村官日常学习时间缺乏,相对于应届生等其他人员考取公务员处于劣势。所以,优先落实“大学生村官”的政治待遇,要为大学生村官在农村留下来创造条件。建议对在农村连续工作满六年以上、表现优秀的大学生村官,组织人事部门应该想方设法为他们解决编制问题,可用事业编制安排在乡镇工作。这样才能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这样才能使他们安心在农村、扎根在农村,以更加坚定的决心和信心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作用。让他们真正得到社会认可,实现自身价值。
第四篇:村官调研报告
广阔天地,大有所为
——大学生村官调研报告
江苏大学法学院 丹徒区区委组织部
一、导言
近几年来,为了解决“三农问题”,为了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人才建设,全国许多省市都开始推行“大学生村干部计划”。海南省自1999年起率先实施村官计划,继海南之后,江苏、河南、四川、湖北、浙江、陕西等省份都推出了大学生村官计划。2008年3月23日经中央同意,中央组织部等有关部门决定,从2008年开始,用五年时间选聘10万名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江苏省镇江市根据中央《关于国家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实施工作,率先于06年开始选聘千名大学生村官到经济薄弱村任职。
一批批青年大学生走向农村基层,用知识、青春、热情去改变农村这片土地,中央颁布的《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要求从2006年开始,每年选拔一定数量的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就业,争取用3到5年时间基本实现全国每村至少有一名高校毕业生的目标。但大学生村官到底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他们的感受如何?如何才能让数以万计的大学生“村官”下得去、留得住、用得好,踏踏实实地在广阔农村发挥应有的作用,值得我们关注和研讨。
江苏大学法学院社会实践小分队在08暑假期间以镇江市为研究对象,重点走访了丹徒区、京口区及丹阳司徒镇,历经近两个月时间对当地大学生村官实地调研。
二、方法
本次调研采用实地考察、乡镇干部询问及问卷、大学生村官问卷及座谈、村民问卷及走访等调研方法,对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基层的工作、生活等方面的情况和真实想法有了客观了解,同时加强了对“大学生村官计划”的认识。
从2008年6月初至7月下旬,50多天的时间里,小分队走访了丹徒区9个镇,京口区谏壁镇,丹阳司徒镇等,对当地村民、村干部及大学生村官进行访谈和实地考察。调研获得大学生村官问卷30份,村民问卷300份。
三、数据分析
(一)大学生村官基本情况调查部分
1、“大学生村官”基本情况:
在被调查的30名“大学生村官”中,男女比例为16:14,全部为省内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其中党员22人,学生干部26人。平均年龄25周岁。除这些村官之外,已有1人离开村岗位。30名村官中已考上公务员1人。其中农学专业的仅占6%,医学占4%,工学占18%,法学15%,经济与管理类的占22%。
其他专业如哲学、文秘等占18%,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等占17%。在专业结构上远离农业、农民继续的使用技术和农村工作的知识。
2、工作情况:
从工作任职情况来看,村官一般被聘为村支书助理和村长助理,经过一年多的锻炼,工作热情普遍较高。对于表现较好的村官,已有一部分被选拔到镇政府工作。
村官一般从事文字工作,将文字材料进行录入归档,并使其格式规范化,撰写工作总结,做会议记录,接待群众上访、调解矛盾纠纷,利用自己所学的电脑知识查找并宣传国家政策、传达各项事务;协助村领导班子做好了我村的党务公开和村务公开工作;协助村领导开展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人口普查,改厕等一些日常工作,同时定期组织村里的党员干部利用远程教育进行学习。
3、工作的待遇情况:
据调查,第一批村官基本工资是第一年平均每月1500元,第二年平均每月1700元,第三年平均每月1900元,07年村官基本工资有所微调,即每年总额不少于18000元。根据各乡镇经济情况的不同,村官还享有2000元至10000元不等的年底奖金。普遍享有医疗和养老保险,在一些市郊乡镇社区工作的村官还有住房公积金。
08年开始,使用专项全额拨款事业编制。省财政转移支付补助县(市、区)的专项事业编制由省机构编制部门下达,其他县(市、区)由当地机构编制部门下达。专项事业编制由各县(市、区)机构编制部门实行单列管理,挂靠在县(市、区)人事部门人才流动服务机构,专门用于经选聘到村任职的高校毕业生。
享受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工资待遇,直接转正定级,薪级工资高定一级。从起薪之月起,按照事业单位的有关规定参加当地的各项社会保险,并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按照当地事业单位统一政策缴纳住房公积金、计发住房补贴。(见附材料4)
4、工作中的困难: 据调研发现,镇里与村上的领导都相当重视大学生村官,与领导的相处与配合并不是大学生村官的困难所在。语言不通的问题只存在于少数刚参加工作的外地学生中,随着时间的磨合已不构成问题。据调查,农业知识匮乏是大学生村官存在的普遍的问题,对法律知识不熟悉也在纠纷调解中增加了难度。自身性格,生活习惯等原因也造成了一些大学生村官并不能很好地融入到工作中去。资金匮乏也使得大学生村官的创业致富计划的实施困难重重。
另一方面,村官们认为管理体制和考核制度的不完善也是造成工作困惑的原因之一。85%的村官们认为政府在对于村官管理体制上还存在不足,据了解目前还没有颁布市一级的村官管理办法,仅限于区级自行制定的管理办法,例如,《丹徒区村官管理办法》、《司徒镇村官管理考核办法》。(见附材料5、6)
从调查的情况反应看,大多数“大学生村官”对绩效考核问题提出了一些质疑,不清楚绩效考核是如何具体操作,而其标准又是怎样。也就是没有明确的成文规定其操作的程序、考核的标准,公开性、公平性也就无从谈起。据了解,现行村官考核办法是村、镇双重考核,仅限于座谈会和年底汇报总结的形式。
5、工作出路与个人问题:
三年后的出路是村官们最担心的问题之一。中共镇江市委《关于加强选聘大学生村干部培养管理意见》,中组部《关于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的意见》等。国家在考研、考公务员、助学贷款等方面给与村官很多优惠政策。在调查中得知,在三年期满后55 %的人想考公务员,9%的人想考研,30 %的人相等待事业编制,还有6%的人想自主创业或另谋职业。
调查显示,30名村官中75 %的人还没有对象,仅有6%的人已结婚,90%的村官较为着急个人问题。
(二)村民及村干部的调研情况
1、村干部基本情况:
被调查者83%人40岁以上,65%人50岁以上,平均年龄在47岁以上;53%人文化程度是初中,35%人文化程度是小学,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仅占19%。
2、村民反馈:
调查中发现,村民对村中是否有大学生村干部清楚,所在村有大学生村干部的村民90%以上都或多或少接触过(与工作时间长短有关),而所在村无大学生村干部的村民53%左右都知道有“大学生村官”政策,对该政策是支持的。村民对“大学生村官”的工作较为满意,也有个别提出异议。95%的村民都希望大学生村官能到本村工作。村民希望“大学生村官”能够积极实干地为所在村做出贡献,发展村里的经济,改进环境卫生,加强治安,切切实实给他们带来好处,不要走过场,也希望政府落实政策,让大学生安心在农村工作。
3、村干部和其他领导意见:
普遍认为对大学生村官政策有利于农村经济文化的发展,对“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官”计划表示支持。对现有“大学生村官”的现实表现是满意的,认为“大学生村官”给他们带来了诸多影响,尤其是“大学生村官”的文化素质对他们的影响较大。不过较多的认为政策不落实是“大学生村官”工作困难的主要原因。他们希望通过单位、领导重视、基层单位配合来保障的落实。
四、结论与建议
(一)初见成效
1、大学生村官计划对于基层政权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
大学生的加入使该地区的基层组织注入了新的血液和活力,改变了原组织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对其日常工作产生影响。在这过程中,一些民主的思想和处事方式将带入到工作中,民主的思想和宣传力度将在农村大为加强,更能调动农民参加基层民主政权建设的积极性,也将使基层组织更加具有凝聚力、创造力、战斗力,使我们党的群众基础更加牢固。
2、大学生村官给农村带去了新知识、新技术、新观念。
他们借助于自己的专业优势,帮助农村两委制定高起点的经济发展规划,传播互联网应用技术和农业新技术,积极引进外部资源,带领农民创办企业,寻求新的致富门路,激发农村青年学习科学技术的热情,改变落后的生产习惯,让农民尝到了靠知识、靠信息致富的甜头,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
3、大学生村官能推动新农村文化建设。
大学生村官发扬自身优势通过兴办电脑室、夜校、图书室等方式,活跃农民的业余生活,改变落后的生活方式和休闲方式,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进程。
(二)未来发展:
1、关于政策的连贯性问题:
我们认为首先,应借鉴学习其他试点区的经验和模式迅速敲定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大纲,针对大学生村官主要反映的问题和当地发展实际情况,补充细化政策大纲各个部分下的具体 内容。先出台规定,办法,然后实验之后再形成政策。这需要下派有大学生村官的基层部门和上级主管部门要同心协力做好相关工作。
其次,关于大学生村官政策中的奖惩性措施要先于其他制度出台,早出台,尽量具体和详细,并且可以量化。以此激励大学生村官努力工作,早出成绩,借此也希望留住大学生村官,解决大学生村官的去留问题。
“大学生村官”政策给了大学生一个社会锻炼与发展的机会,提供了一个平台,也缓解了就业压力,希望政策上能保持一定的连贯性,有更多的优惠政策,提高薪酬,增加激励机制,加大重视力度。希望政府制定有关配套的优惠政策,鼓励他们继续安心在农村工作,继续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继续为农民服务。
2、关于村官的工作能力方面:
调研过程中,我们无一例外地询问了所有的大学生村官同一个问题:是否知道自己的工作重点,是否根据自己的工作重点制定了相应的村子发展规划。我们发现,村官们工作重点不明确,一般仅做些“打杂”类的工作。这又几方面的原因:其一,大学生村官上任之后被委任为助理等职务,具体做哪些事情缺少规定和指示。因为大学生村官往往是没有这方面的工作经验的,选拔完毕之后,大学生村官需要在职务上有一个明确的指引,才能完全的适应工作环境。其二,对农村了解甚少,不是与开展实质性的工作,专业知识比较匮乏。
大学生在农村工作,各级领导应该充分支持他们的工作,应该给予大学生发挥知识和能力的平台,而不是仅仅从事一般文秘类工作。两年的时间对这些大学生村官来说,确实太短,他们根本不能完全了解农村,完全与农民打成一片,这两年仅仅是暂时的解决了就业压力。但两年一过就业的压力也随之而来。希望政府部门能够让这些大学生村官成为真正的村官,有一份稳定的工作。
在高校方面,首先应该加大宣传力度,努力营造良好氛围。增加学生对村官的正确认识,对选拔大学生到村工作的重要意义进行宣传,对大学生到村工作的典型事迹进行报道,可通过邀请优秀的村官返校为同学做演讲、学生暑期实地考察等方式让学生和家长们更加了解、认同和支持大学生担任村干部,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其次,学校应在村官上岗前给与大学生一定的农业和法律知识培训。对现实农村有一定的认识,了解其将来的工作环境和相应的工作内容,是大学生村官能更快更好的适应环境和工作。
在上岗后村镇领导应加强村官的思想政治教育,培训相应相关的农村政策,使他们紧跟时代,紧跟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使其了解当地的人文自然环境;定期农业、法律等专业知识 培训,使其打破专业局限。希望乡镇及村上的领导能够尽可能对大学生村官的工作方法进行培训和指导,特别是在对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方法上给予更多的帮助和建议。
3、大学生村官的创业困难及对策:
我们在调研时了解到,绝大多数大学生村官都心怀创业激情,希望能通过自身能力的发挥并整合一系列先进条件带动当地村民富起来。但是同时在实践中我们发现,资金的短缺导致了大学生村官们在创业时缺乏经济基础,如果江苏银行、农业合作社等单位能对村官创业项目提供专项性贷款,或者职能部门对大学生村官创业相应减税或免税,相信会对村官们的创业之路提供良好的帮助。
在技术支持方面,大学生村官一方面可以利用自身专业知识和技能帮助村民改进生产,转变经营理念、方式等;另一方面可以利用大学生人力资源,邀请母校的教授和老师提供技术帮助,或者请求科研机构的专家提供技术支持,用先进的生产理念及技术带领全体村民迈上小康之路。
在政策支持方面,政府应制定并完善鼓励、支持、引导大学生村官创业的文件,建立专门的创业机构,由相关经验人士进行指导;并提供相应的创业基金,制定严格的审核机制,促使大学生村官在实践时圆满完成创业计划,促进大学生村官的创业激情。
4、考核制度方面的改进:
由于我国的大学生村官计划实施时间不长,理论制度方面缺乏保障,以及大学生村官自身存在的缺点的制约,特别是我国大学生村官计划欠缺一套完备的监督考核体系,各方面的工作开展缺乏必要的规范监督。大学生村官在基层工作岗位中干得怎么样,群众满不满意,等一些具体工作的评价都缺乏一种考核标准。
目前镇江只有区一级单位自行出台的暂行管理办法对村官进行考核,在市级和省级都没有相应的考核制度。仅就现有考核办法来看,考核仅以座谈和汇报总结作为评比标准,缺乏实质性的意义。考核的过程多呈现形式主义,对村官的具体工作内容和工作态度没有现实作用。
再结合各地区办法的考核制度上,应增加相应的政治思想类的考核,其先锋模范作用,带领广大农民群众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增加法律、农业等相关知识的考核内容,例如举办法律、农业知识竞赛、模拟调解民事纠纷、演讲大赛;增加村民民主测评的内容,形成多层次全方面的考核机制。
5、关于村官的待遇问题:
由于多数大学生村官都来自农村,家庭负担较重,且每月工资收入扣除保险后仅能满足 日常开销,希望上级政府部门能制定有关政策协调工资,当地政府给于适当补助,使大学生能安心工作,无后顾之忧。同时希望制定有关政策的政府部门能考虑到地区贫富差异的因素,让大学生能主动到比较贫困的乡镇去工作,更好的发展当地经济,使当地资源得到最优化配置。另一方面,大学生村官今后发展方向的不确定性和工作环境的局限性,个人问题也是我们调查中发现的普遍问题,希望组织上予以关心。
6、大学生村官应完善自身素质及能力:
大学生村官要提高工作积极性。摆正心态,处理好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养吃苦耐劳精神,贴近农民;充分发挥大学生文化层次高、见多识广的优势,放手大胆的发挥才能;多多锻炼,了解农村,增加经验;同时要正确对待工作中的失误,不怕失败,摆脱书生气,加强与农民的沟通能力,对农民工作要有耐心。除此以外,大学生村官与本地村官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要进一步加强学习政策理论和专业技术,并把自己的专业学以致用,带领农民致富。
感谢:感谢镇江市丹徒区政府、镇江市京口区政府、丹阳市司徒镇政府对本次调研提供的帮助与支持。
附材料:材料1 村官问卷
材料2 村民问卷
材料 3 村干部问卷
材料4《08年第二批关于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的实施意见》
材料5《镇江市丹徒区选聘大学生村干部考核暂行办法》
材料6《司徒镇关于大学生村干部管理制度》
材料7《关于加强选聘大学生村干部培养管理意见》
材料8《08年江苏省关于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的意见》
材料9《中组部关于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的意见》
材料10《中组部等就做好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答问》
材料11 座谈笔录
材料12 中央组织部部长李源潮同志给大学生“村官”回信
第五篇:村官调研报告
关于xx镇xx村的调研报告
xx镇xx村村书记助理 —xxx
从去年的9月份到今天,我到xx镇xx村已经有一年的时间。一年来,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我渐渐地适应了农村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具体的农村工作当中。在县委组织部的直接关怀下,在xx镇镇党委、政府的关心和指导下,在xx村两委班子成员的指导和帮助下,我不断加强自身学习,完善工作方法,积极参与各项工作。为了解xx村的农村现状,摸清该村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探索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途径、方式和工作思路,确保能够更好的开展工作,我对本村进行了基本的调研。经过一段时间的下村走访,了解了该村的一些情况,并就其现状与发展进行了一定的思考,现将调研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xx镇xx村位于xx镇以东,北环三塔镇和太利路,西面靠黑茨河,南与胡寨集村相邻,东和三塔镇接壤,地处中原,沃土肥壤,水土资源丰富。
2006年11月区划改革时由原来的张新村和张小村合并而成。目前,全村总面积3.2平方公里,辖19个自然村,1457户,5800口人,耕地面积4813.45亩。
2006年12月选举产生新一届党支部,现有6个党小组,现有党员130多名。2007年被县组织部授予“五个好”基层
党组织,村支部书记胡海龙被评为先进基层组织书记。
xx村近几年在上级党组织的领导下,认真开展了基层组
织建设,各项工作名列前茅,受到县、镇多次表彰。在党支
部领导下,几年来共修柏油路和水泥路5公里,改善了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另外,引进资金建立了峰丽服装厂、秀
芹服装厂、飞羽鸽业和几个养猪厂,两个养鸡厂,增加了农
民收入。在书记带领下,支部一班人争取再创“五个好”党
支部,取得更大的成绩。
二、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中央、省、市各级党委、政府的各项支农
惠农政策的出台和贯彻落实,关家村在经济结构调整、基础
设施建设、农民增收等方面有了较大的改善,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等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促进
当地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
(一)农业生产情况:xx村现有耕地4495亩,全村主要是
以小麦、大豆、玉米等农作物为主,规模比较小且比较分散,还是传统的小农经济为主,产业发展相对比较滞后。
(二)有关农村政策的落实情况。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得到
进一步落实,全村的社会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进一步发展,全村现有张小村、蒋庄——胡大庄、王寨、梁庄等四条硬化
路面,方便了村民的出行;另外,村里设有农家书屋一个,使得村民更加便捷的进行学习,提高他们的知识水平,丰富
了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现有村卫生室一个,有效满足了村
民的看病需求。
(三)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情况。村“两委”班子共6人,计生专干2名,全村共有党员130人,每年召开党员大会
2—3次;实行“老百姓说了算”成立了村民议事会,议事会成员由村民自由推荐选举产生。坚持村务公开、财务公开、政
务公开,坚持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加强党群、干群关系,努力调动村民的参与政务、事务的积极性,同时
成立了村民监督委员会,是的村务更加透明。
三、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1、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资金投入不足。主要体现在下几方面:一是村组道路虽然在近年得到修缮、但是多数田
间道路过窄、过陡,下雨天仍不利行走,从而影响了民村的生产、生活物资运输,增加了生产、生活的成本;二是水利
设施落后,部分水利设施亟待修缮,不能满足村民的农业生
产、生活用水;三是村容、村貌等基础建设,缺乏统一规划,多数自热村建设比较凌乱,路面硬化、美化、净化设施建设
不到位,环境卫生条件较差,但近年来由于公共服务和社会
管理项目的实施,目前已经得到了有效地提高;四是农村科
技、文化和医疗卫生条件差,设备、设施落后对改善农村基
础设施建投入资金不足、投入困难,均制约着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2、全村农业生产自然条件差,生产水平不高,劳动力素
质低。xx村是有原来的张新村和张小村合并而成的,全村的田地比较分散,基本上还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没有能够
形成规模,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受到制约和影响,使农业增效、增收困难。村民的思想观念还比较落后,农民素质不高的现
状严重制约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进程。
3、农民收入低,产业化水平不高,增收渠道窄。当前,全村仍面临着缺乏新的产业支撑,农业产业结构、农村经济
结构矛盾突出,产品市场化程度低,农产品价格偏低,农民
增收项目不多,农民增收难等诸多困难和问题。
四、对策及建议
(一)加大新农村建设和各项涉农政策的宣传力度。宣
传党在农村的各项路线、方针和政策,宣传涉及“三农”问
题的法律法规,宣传党委、政府关于“三农”工作的有关决
议、决定和重要举措,引导群众转变思想观念,增强发展意
识、民主意识、法制意识。充分利用标语横幅、宣传栏、村
组会议等进行多渠道宣传,在村内营造新农村建设的良好氛
围,充分调动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科
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原则,扎实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突出新农村建设主体意识,加强班子建设。新农
村建设要政府引导,农民为主体,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推
进新农村建设,需要一个好的班子带领大家向前发展;村党
总支与村委会加强团结,紧密沟通、严密组织,要形成一支
有号召力,能干实事,乐于奉献的村“两委”班子,明确党
组织在农村的领导作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战斗
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建设的主力是农民自己,激发广
大群众建设自己美好家园的积极性是关键。要调动群众的积
极性和创造性,动员全体村民以集资、投工投劳等方式积极
参与各村组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三)科学规划,分类指导,逐步落实。村级“两委”
班子要认真研究,立足本村实际,突出本地特色,提出符合本村实际的新农建设发展规划,要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统
筹规划,统一布局,协调发展,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生态环境,对于新农村建设,要按照规划稳定有序推进,着重加强对村农家书屋、村卫生室的建设和完善,使得他们的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更好地为村民服务。
(四)抓好农业科技文化的培训、推广。一方面加大利
用科技文化知识的宣传和培训力度,要积极推广运用各种集
约、高效、节约型农业技术,提高农业资源和投入品的使用
效率。如积极推广配方施肥等农业科技实用技术。另一方面
要积极推进农村劳务的开发,全面实施外出打工人员培训工
程,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和自我发展能力,积极鼓励农村剩
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增加农民的收入。
(五)要抓特色产业的发展和培育,着力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民增收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
容,要搞好规划,保护好耕地。针对我村盐店、马舟等自然
村蔬菜产业比较发达的现实情况,下一步正确引导农民按照
市场需求,种植经济效益比较高的蔬菜,同时在技术上予以
知道和完善,帮助村民增收。
这是我到村任职以来,通过与村干部的交流,对村民的走访,及自己日常工作时的所闻所见,所掌握的一些情况,完成的调研。为我以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也让我看到社会
主义新农村建设任重而道远,“三农”问题仍然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尽快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
具有特色的新农村就应该创新思路,理论联系实际,积极探
索、大胆尝试,引进各种优秀人才资源,发挥本土资源优势,努力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
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而迈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立
足全村经济发展的全局,进一步深入群众当中,从广大村民
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急群众之所
急,办群众之所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建设和谐、进步、发展的xx村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