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服装行业“双学双比”女能手事迹[最终版]
文 章来
——记全国“双学双比”女能手xxx
xxx原本是河北省玉田县窝洛沽镇东大街的一名普通的农村妇女。十几年来,她凭着对服装行业的热爱和不懈的追求,成为玉田县远近闻名、家喻户晓的服装行业的名人。2003年,xxx被推选为河北省“双学双比”女能手协会会员。2005年被评为全国“双学双比”女能手。
xxx从小就喜欢服装裁剪,爱美和不服输的天性,决定她在服装行业里能够干出点名堂来。94年,初中毕业的她,开始实施第一步“服装梦想”计划。花了500元钱购置了一台缝纫机以及剪刀、画笔和纸张等用具。凭着她以往从别人那里的学习和观察,她拿起了画笔和剪刀,然而却显得力不从心。xxx陷入了沉思,心想:看着别人很容易就能做到的事,自己做起来却那么笨拙费劲,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最后,她弄明白自己缺少的是技能和实践。于是她除了购买一些服装裁剪方面的书籍自学外,还去唐山的一个服装裁剪学校拜师学艺。经过刻苦的学习、实践、揣摩,半年以后,她已经练就了一手娴熟的裁剪技术。95年1月5日,“景营成衣铺”在节日的氛围中开张了。
“景营成衣铺”刚开张时,找她做衣服的人非常少,原因很简单,她刚开始干,没人相信她。为了迅速打开局面,她一方面购买了许多裁剪方面的书籍自学,不断提高自身服装制作水平,另一方面让自己的亲戚、朋友作模特,按照服装杂志上新颖的款式,免费精心为她们制作服装。她的亲戚、朋友穿出去后,别人都说比从大商店买的还好,还合身,还漂亮,价格还便宜。一传十,十传百,不到三个月,她的成衣铺在当地已小有名气,方圆几十里的人都慕名来她的成衣铺做衣服。渐渐的成衣铺的生意越来越红火,她一个人已经忙不过来,只好又雇了两名小工。她负责设计服装款式、裁剪,小工专门负责缝纫。
干了几年的成衣制作,xxx成了远近闻名的“服装名剪”,每年的收入都在2万元以上,xxx已有了几万元的存款,成了当地的富裕户。“双学双比”活动的开展激发了xxx的创业热情,她看到很多姐妹们致富无门,决心充分发挥自己所长,把自己的裁剪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大家,让更多的姐妹走上致富之路。1993年,她冲破重重阻力,在窝洛沽镇创建了富联裁剪学校。为了提高教学水平,xxx不断揣摩服装裁剪技术,并多次赴天津、北京等地参观学习,博采众家之长,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很多学员都是慕名而来。对参训学员,她手把手地教技术,耐心细致,从不厌烦。10余年来,她根据学员数量及构成特点,每年安排学员培训4—12期,每期1—3个月。她还利用省“双学双比”女能手协会召开年会的机会,和其他女能手交流经验,取长补短,不断开阔自己的眼界,提高自己的经营水平。从93年至今,富联裁剪学校共培训了4000余名学员,学成的学员有的开了服装店,有的进了服装厂,都凭着自己的一技之长为家庭和社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为了更好地开办裁剪学校,xxx决定实行以企养校。2003年5月,经过精心谋划,她投资80万元建起了玉田县富联布艺商城,地址设在窝洛沽镇区唐通公路东侧。这座商城集服装设计、制衣、制作、教学、销售于一体的综合商城。该商城依靠“以信义求发展,以质量保顾客”的经营理念,打造成了具有独特风格的品牌商城。该商城拥有员工20多人,店面整洁、典雅、分工条理清楚,工作紧张有序。在这里顾客可以学习裁剪,可以定做服装,可以免费干洗衣服,享受一条龙服务。2003年,县妇联依托富联布艺商城,建起了“双学双比”活动示范基地,按照“基地+农户”的模式,形成了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产业链。近两年,通过招标,xxx承揽了本县大部分中小学校定做校服的业务,为带动附近姐妹共同致富,xxx把加工校服的活分发给有一定裁剪基础的姐妹们,姐妹们不出家就能通过自己的劳动挣钱。现在经常给她做服装的姐妹就有30多人,每人一年的收入都在5000元以上。今年一年来,xxx支付姐妹们加工服装费用就达20多万元。xxx在自己致富的同时,也带动了本地妇女共同致富。
xxx富了,但她没有忘记回报社会,回报他人。到xxx裁剪学校学习的学员,如果是残疾人或者家庭贫困的免收培训费,是计划生育独生子女户或者下岗女工的半价收费。十几年来,为学员减免学费可达3万余元。每年的母亲节、六一儿童节,她都捐款捐物,亲自慰问。她还先后与10名贫困妇女结成帮扶对子,从资金、技术等方面进行有效扶持,使她们摆脱贫困,走向富裕。
现在,xxx的布艺商城已拥有固定资产和流动资金100多万元,成为当地响当当的精品名店,她本人也成为当地的知名人士。xxx用自己的双手,编织出了幸福生活。
第二篇:服装行业“双学双比”女能手事迹
文章标题:服装行业“双学双比”女能手事迹
巧手编织致富路
——记全国“双学双比”女能手***
***原本是河北省玉田县窝洛沽镇东大街的一名普通的农村妇女。十几年来,她凭着对服装行业的热爱和不懈的追求,成为玉田县远近闻名、家喻户晓的服装行业的名人。2003年,***被推选为河北省“双学双比”女能手协会会员。
2005年被评为全国“双学双比”女能手。
***从小就喜欢服装裁剪,爱美和不服输的天性,决定她在服装行业里能够干出点名堂来。94年,初中毕业的她,开始实施第一步“服装梦想”计划。花了500元钱购置了一台缝纫机以及剪刀、画笔和纸张等用具。凭着她以往从别人那里的学习和观察,她拿起了画笔和剪刀,然而却显得力不从心。***陷入了沉思,心想:看着别人很容易就能做到的事,自己做起来却那么笨拙费劲,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最后,她弄明白自己缺少的是技能和实践。于是她除了购买一些服装裁剪方面的书籍自学外,还去唐山的一个服装裁剪学校拜师学艺。经过刻苦的学习、实践、揣摩,半年以后,她已经练就了一手娴熟的裁剪技术。95年1月5日,“景营成衣铺”在节日的氛围中开张了。
“景营成衣铺”刚开张时,找她做衣服的人非常少,原因很简单,她刚开始干,没人相信她。为了迅速打开局面,她一方面购买了许多裁剪方面的书籍自学,不断提高自身服装制作水平,另一方面让自己的亲戚、朋友作模特,按照服装杂志上新颖的款式,免费精心为她们制作服装。她的亲戚、朋友穿出去后,别人都说比从大商店买的还好,还合身,还漂亮,价格还便宜。一传十,十传百,不到三个月,她的成衣铺在当地已小有名气,方圆几十里的人都慕名来她的成衣铺做衣服。渐渐的成衣铺的生意越来越红火,她一个人已经忙不过来,只好又雇了两名小工。她负责设计服装款式、裁剪,小工专门负责缝纫。
干了几年的成衣制作,***成了远近闻名的“服装名剪”,每年的收入都在2万元以上,***已有了几万元的存款,成了当地的富裕户。“双学双比”活动的开展激发了***的创业热情,她看到很多姐妹们致富无门,决心充分发挥自己所长,把自己的裁剪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大家,让更多的姐妹走上致富之路。1993年,她冲破重重阻力,在窝洛沽镇创建了富联裁剪学校。为了提高教学水平,***不断揣摩服装裁剪技术,并多次赴天津、北京等地参观学习,博采众家之长,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很多学员都是慕名而来。对参训学员,她手把手地教技术,耐心细致,从不厌烦。10余年来,她根据学员数量及构成特点,每年安排学员培训4—12期,每期1—3个月。她还利用省“双学双比”女能手协会召开年会的机会,和其他女能手交流经验,取长补短,不断开阔自己的眼界,提高自己的经营水平。从93年至今,富联裁剪学校共培训了4000余名学员,学成的学员有的开了服装店,有的进了服装厂,都凭着自己的一技之长为家庭和社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为了更好地开办裁剪学校,***决定实行以企养校。2003年5月,经过精心谋划,她投资80万元建起了玉田县富联布艺商城,地址设在窝洛沽镇区唐通公路东侧。这座商城集服装设计、制衣、制作、教学、销售于一体的综合商城。该商城依靠“以信义求发展,以质量保顾客”的经营理念,打造成了具有独特风格的品牌商城。该商城拥有员工20多人,店面整洁、典雅、分工条理清楚,工作紧张有序。在这里顾客可以学习裁剪,可以定做服装,可以免费干洗衣服,享受一条龙服务。2003年,县妇联依托富联布艺商城,建起了“双学双比”活动示范基地,按照“基地 农户”的模式,形成了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产业链。近两年,通过招标,***承揽了本县大部分中小学校定做校服的业务,为带动附近姐妹共同致富,***把加工校服的活分发给有一定裁剪基础的姐妹们,姐妹们不出家就能通过自己的劳动挣钱。现在经常给她做服装的姐妹就有30多人,每人一年的收入都在5000元以上。今年一年来,***支付姐妹们加工服装费用就达20多万元。***在自己致富的同时,也带动了本地妇女共同致富。
***富了,但她没有忘记回报社会,回报他人。到***裁剪学校学习的学员,如果是残疾人或者家庭贫困的免收培训费,是计划生育独生子女户或者下岗女工的半价收费。十几年来,为学员减免学费可达3万余元。每年的母亲节、六一儿童节,她都捐款捐物,亲自慰问。她还先后与10名贫困妇女结成帮扶对子,从资金、技术等方面进行有效扶持,使她们摆脱贫困,走向富裕。
现在,***的布艺商城已拥有固定资产和流动资金100多万元,成为当地响当当的精品名店,她本人也成为当地的知名人士。***用自己的双手,编织出了幸福生活。
《服装行业“双学双比”女能手事迹》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服装行业“双学双比”女能手事迹。
第三篇:双学双比女能手主要事迹
双学双比女能手主要事迹
黄剪香,是兴化市开发区开创村赵何五组人,是一名普通的基层干部,提起她谁都知道是村里的大能人,好干部。
在赵何村担任副支部书记一职已有二十几年的时间,主要负责村妇女主任和村庄环境整治的工作。她是一个为农服务意思很强的女性。黄剪香同志经常深入群众中了解妇女生活和家庭实际困难的情况,积极帮助有困难的妇女,还成立了困难帮扶中心,对本村的妇女因家庭困难的实施大病扶助、子女读书扶助等制度,减轻她们负担,为她们办实事,让她们都能够安心工作。提到村里哪家要生孩子了,哪家妇女是做什么工作的,哪家有什么样的实际困难,她都一清二楚。正是由于重视基层妇女的工作,大大提高了农村妇女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村里到处都是一片祥和之气。在村庄的环境整治方面,黄剪香同志更是一马当先,起早贪黑组织村民仔仔细细地打扫村里的每一条道路,清理村里的每一条河面。一次,制定村卫生计划,具体事情落实到个人,建立长效的管理机制
第四篇:双学双比女能手事迹材料
是县汪湖镇方正纺织公司副总经理,十几年来,她与丈夫白手起家,先后开过饭店,卖过服装,承包过水库,经营过企业,一步步将年收入由1万元左右增长到如今的600多万元,成为拥有职工260人、固定资产1200多万元、公司占地面积达100亩的当地农民企业家,并被市妇联授予“双学双比女能手”“巾帼创业带头人”等荣誉称号。
“走出家门,用智
慧启动创业的梦想”
1986年,高中毕业后的时培花披上嫁衣,在亲人的祝福声中,与同在一个乡镇的王贤中喜结连理,两年后生下儿子,当时丈夫在镇卫生院工作,有一份固定收入。邻里亲人都羡慕她有一个知冷知热的丈夫和一个活泼可爱的儿子,按理说,她应该满足于这种相夫教子的安稳日子。但一次偶然机会,她与丈夫到潍坊探亲,亲戚说的一番话,触动了她:“你们两个都是高中生,难道就满足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难道不想创一番事业吗?”回家后,她反复思量,是啊,如果一辈子靠丈夫打工和经营2亩土地,何年何月才能熬出头?于是,她到镇上转悠了几天,结果发现镇驻地餐饮业很网少,她又处在206国道上,何不出点钱发展餐饮呢?因此,她反复与丈夫思量,动员他辞去了工作,于1992年东挪西借2万余元,在206国道北边盖起了一处200平方米左右的2层小楼,借镇党委建设十华里商业走廊的机会,搞起了饭店经营,虽然最初她也获得了不少的利润,但由于厨艺不过硬、品牌菜打不出,她于1995年关闭了饭店,改行卖服装。随着服装行业的相继兴起,加上乡镇人员的消(来源:好范文 http://www.xiexiebang.com/)费水平较低,一年到头除去各项费用所剩无几。
就在她四处考察,准备另转行业的时候,丈夫从朋友处得知,镇淮河水库公开发包,她迅速凑足10万元,竞得了水库的承包权。淮河水库是墙夼水库的西半部分,总共300亩,每年平均放养鱼苗5万尾。当时水库管理混乱为防止成鱼被盗,她全家搬到了离水库不远的三间简陋的房屋里,又聘请了三名人员,日夜轮流看守水库,其中的艰难困苦,可想而知,但她一步步的都熬过来了。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当年年底她就获得了60多万元的收入。随着水库管理的一步步正规,她的生活也逐渐改善,买上了轿车,新盖了1000平方米的二层小楼,过上了富足的生活,她用双手和智慧启动了成功创业的梦想。
“勇挑重担,用行动诠释女人的坚强”
她的生活改善了,日子稳定了。亲友们都说她该知足了,但看到附近村庄有那么多的闲散人员无收入,为他们找一条就业路子的信念在时培花心中陡然升起。,她经过多方考察,决定立足汪湖镇是一个产棉大镇、棉纺织业发达、纺织女工较多的优势,成立纺织公司。这一想法的提出,立刻遭到了家人的反对,他们说她既不懂技术又不懂管理,更没有销路,上厂子会把自己搞垮。但时培花主意已定,在镇党委主要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她出资260万元,购买了60台丝织机,成立了方正纺织公司,解决了60多人的就业难题。厂子建起来了,困难也接踵而至,机器出故障了,她四处找人来修;布织出来了,却没有大的销路......面对困难,她迎难而上,经过多日摸索学习,逐渐掌握了一些管理经验,为此,她们夫妻分了工,丈夫负责跑销路,她在厂子负责后勤、业务、财务等;就这样,厂子里几乎所有的重担都落在了她一个人身上;工人们有的背后议论;“一个女人能干什么!”面对流言蜚语,她没有流泪,也没有退缩,她知道开弓没有回头箭的道理,因此她通过向其他企业老总学,向纺织老干家学,并注意听取职工的意见,与职工交流想法,不以身份自居,不以管理者压人,凭女性特有的细腻赢得了职工的好评,大家同心协力,使企业逐步走出了困境,转入了正轨,产品远销到了江苏、上海等地,保证了职工工资的按时足额发放。时培花的经验足了,步子迈的更大了。,她又投资200多万元,建厂房,买织机,把经营规模扩大到200台,年产值超过1000万元,就在这年,她的经历被拍成新闻在市电视台《今日乡村》栏目里播出。
3月份,随着纺织行业的滑坡、原有设备的陈旧,时培花经多方考察,毅然将200多万元的设备淘汰,重新转行,投资600多万元新上了塑料拉丝编织项目,成为县第一家塑料拉丝产品生产企业,产品主要出口欧美、韩国、日本等国家。此项目的实施,使她盈利可观,不但工人月工资在1500元以上,而且产品供不应求,她又在附近乡镇增设社会加工点13处,年生产编织袋5000吨以上,完成销售收入8200万元,利税780万元。
今年年初,她通过销售点青岛方介绍,与日本株氏会社达成合作协议,计划利用外资600万美元,
第五篇:双学双比女能手先进事迹
双学双比女能手先进事迹
——河街村 焦喜先
今年50岁的焦喜先是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也是一位优秀的共产党员,在党的富农政策的引导下,通过多年的努力拼搏,终于成为全村公认的致富能手,她能够取得如此的成绩无不饱含着创业中的艰辛、勇于拼搏和年轻有为的创业精神,通过她的努力,一家人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但自己生活好了,却忘不了一部分村民还处在贫困之中,一心只想帮助大家共同富裕起来。
一、致富路上不忘众乡亲,扶贫济困共同富。
焦喜先出生于普通农民家庭,因为兄弟姐妹众多,家庭不富裕。穷则思变,踏入经商之路才能改变命运的想法在脑海中形成,于是贷款开了一个纸袋厂,一年下来,收入还很可观,两三年后,在外面经常出差的她看到汽配行业的形势很好,就转行开起了汽配厂,通过几年的努力,经济效益还不错,腰包也逐渐鼓了起来,在创业的路上终于看到了一丝光明。焦喜先经常说“自己富了不算富,大家富了才算富。”她总是毫不保留的向别人传授自己的致富心得,每当邻里生活上有困难时,她都主动上前帮助,并引领他们走上致富。
二、积极参与村中公益事业。
这几年,每到九九重阳节那天,凡是60周岁以上的老人都可以去领5斤鸡蛋,这都是她捐的善款。还有就是只要谁家有困难,只要和她说一声,她都伸出援助之手,尽力量帮助他们,所以她在群众中威信极高。
三、在党的富民政策的感召下,焦喜先是一个农家女发展成为群众公认的女能手,一是靠党的富民政策,二是靠自己的拼搏和刻苦努力、大胆创新的创业精神。以她实干、苦干加巧干的精神,在以后的工作中将带动更多的村民走向共同富裕之路。
她不但具有中国传统妇女朴素和勤劳的美德,更具有新时期农村妇女的精明能干和开拓进取精神,有着灵活的经济头脑,在发展经济、脱贫致富的道路上,敢干、敢想、敢拼,只要认准的事,不管有多少困难,必做到排除万难,不达目的不罢休。她就是焦喜先,河街村一组村民,一直带着一个坚定的信念,克服重重困难,走出了她的成功之路,从而带领了更广大的人走上了富裕之路并朝着这样一个目标不断地前进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