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全国标兵人民调解员杨清华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履职尽责情系调解杨清华,男,现年53岁,中共党员,成都市新都区新民镇司法所司法助理员,一位在农村调解岗位上干了12年的普通人民调解员,面对一起突发事件,为保护村民免遭歹徒袭击,防止恶性械斗事件的发生,被歹徒刺成重伤。他的先进事迹传遍了新都区,传遍了成都市乃至全省司法行政系统。他被区委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被省司法厅授予“优秀人民调解员”荣誉称号,被司法部授予“标兵人民调解员”荣誉称号。
一、奋不顾身,用自己的热血保护了村民的安全20xx年11月10日上午11时许,杨清华正在新民镇高祖村村部与村干部和区种子公司人员研究水稻治种工作,忽然听见街上有吵闹声。他马上警觉地站起身来,对在座的村干部说:“我出去看看。”说完立即走出办公室。看见柘桥村5社的王某某手握砖头将大成村9社的陈某某压在身下,正欲行凶。他大声喊道:“不许乱来!”迅速上前夺下王某的砖头,将二人分开。当杨清华回到办公室准备继续工作时,外面的争吵声又起,他回头一看,王某某手握一把明晃晃的杀猪刀,与手拿镣环的陈某某对峙起来,一场械斗即将发生。情况紧急,顾不得多考虑,杨清华快步跑到两人跟前,吼道:“把东西放下,有事好好说!”那知王某某不听劝阻,举刀向陈某某刺去。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杨清华猛冲上前从背后将王某某紧紧抱住。这时王某某已是丧心病狂,反手一刀猛地捅向杨清华的腹部,鲜血一下子从伤口喷涌而出。为不伤及陈某某和旁边无辜村民,杨清华强忍巨大的伤痛,紧紧将王某某抱住。村干部和村民们立即将满身是血已经昏迷的杨清华送往附近的卫生院抢救。但因伤势严重,无法迅速止血,医生紧急处理伤口后立即将其送到区人民医院急救。经区人民医院2次手术,杨清华的伤情才得到稳定。据主治医生介绍,刀尖已刺穿他的大肠,流血过多,如果再晚5分钟,后果难以设想。而在昏迷了两天两夜后,杨清华醒来的第一句话就问:“那两个人后来杀到起了吗?旁边站着的群众受伤没有?”当政法委曹晋书记到医院看望杨清华询问他有什么困难和要求时,杨清华却说,我做为司法助理员、人民调解员,这是我的职责,是我应该做的,我没有什么困难和要求。听说他受伤住院,高祖村的村民们,还有他曾经驻过村的村民们自发地赶着公共汽车到医院看望他。被杨清华解救的陈某某也到杨清华的家中看望了杨清华,并向他致以深深的谢意。
二、用自己的一片真情,促浪子回头换新生作为新民镇司法所仅有的两名司法助理员之一,杨清华同志承担了难度大,任务重的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他工作认真,责任心强,从1997年至在岗期间,全镇共回归89名刑释解教人员,但至今没有一人重新犯罪。回归后的人员还尽力回报社会。牛王村2社村民刘明清已是从劳教所、监狱两进两出的有着15年狱龄的回归人员。就是这样一个浪子,在杨清华苦口婆心的挽救帮助下,不仅过上了新生活,走上了富裕路,还用自己的微薄力量回报社会。20xx年6月底,他作为浪子回头换新生的典型,被请到成都崇州监狱、成都市少管所现身说法。
三、以情动人,以法育人,调解架起连心桥农村工作复杂琐碎,往往是“上边千条线,下边一根针”,很多矛盾纠纷都落到村一级班子上来。作为驻村干部、司法助理员兼人民调解员的杨清华,以他的真心和宽容,以他耐心细致的调解工作,架起了与村民心灵相通的连心桥,筑起了维护农村稳定的第一道防线。在岗12年来,他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000余件,调解成功率达95以上,化解可能“民转刑”案件20余起,帮教转化“xx功”习练者2人,在调解工作做到了“小事不出社,大事不出村”,上为政府分忧,下为百姓解难,将大量矛盾化解在基层,维护了农村的稳定。杨清华工作在新民镇,家住在马家镇普东村,但作为司法助理员、人民调解员的他,始终不忘自己的职责,不管哪里有纠纷,不管何时发生纠纷,只要他知道了,他都会尽心尽责地及时化解。像芝麻大的小纠纷,杨清华从来没有烦过,相反,他把调解当成一件乐事。杨清华说,在农村,许多矛盾纠纷往往是由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引发的,如果调处不及时,就会酿成大的矛盾纠纷,甚至走向激化。因此,老百姓的事无小事。在他的1000余册调解记录档案中,记载调解的小纠纷就占绝大部分。因为人民调解工作和安置帮教工作成绩突出,新民镇司法所几乎年年被评为优秀司法所,杨清华也多次得到了上级的表彰和肯定。1998年、20xx年被评为成都市新都区优秀司法助理员。把和睦送给别人,把幸福送给别人,这是杨清华追求的目标。
第二篇:全国标兵人民调解员杨清华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文章标题:全国标兵人民调解员杨清华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履职尽责情系调解
杨清华,男,现年53岁,中共党员,成都市新都区新民镇司法所司法助理员,一位在农村调解岗位上干了12年的普通人民调解员,面对一起突发事件,为保护村民免遭歹徒袭击,防止恶性械斗事件的发生,被歹徒刺成重伤。他的先进事迹传遍了新都区,传遍了成都市
乃至全省司法行政系统。他被区委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被省司法厅授予“优秀人民调解员”荣誉称号,被司法部授予“标兵人民调解员”荣誉称号。
一、奋不顾身,用自己的热血保护了村民的安全
2004年11月10日上午11时许,杨清华正在新民镇高祖村村部与村干部和区种子公司人员研究水稻治种工作,忽然听见街上有吵闹声。他马上警觉地站起身来,对在座的村干部说:“我出去看看。”说完立即走出办公室。看见柘桥村5社的王某某手握砖头将大成村9社的陈某某压在身下,正欲行凶。他大声喊道:“不许乱来!”迅速上前夺下王某的砖头,将二人分开。
当杨清华回到办公室准备继续工作时,外面的争吵声又起,他回头一看,王某某手握一把明晃晃的杀猪刀,与手拿镣环的陈某某对峙起来,一场械斗即将发生。情况紧急,顾不得多考虑,杨清华快步跑到两人跟前,吼道:“把东西放下,有事好好说!”那知王某某不听劝阻,举刀向陈某某刺去。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杨清华猛冲上前从背后将王某某紧紧抱住。这时王某某已是丧心病狂,反手一刀猛地捅向杨清华的腹部,鲜血一下子从伤口喷涌而出。为不伤及陈某某和旁边无辜村民,杨清华强忍巨大的伤痛,紧紧将王某某抱住。
村干部和村民们立即将满身是血已经昏迷的杨清华送往附近的卫生院抢救。但因伤势严重,无法迅速止血,医生紧急处理伤口后立即将其送到区人民医院急救。经区人民医院2次手术,杨清华的伤情才得到稳定。据主治医生介绍,刀尖已刺穿他的大肠,流血过多,如果再晚5分钟,后果难以设想。
而在昏迷了两天两夜后,杨清华醒来的第一句话就问:“那两个人后来杀到起了吗?旁边站着的群众受伤没有?”当政法委曹晋书记到医院看望杨清华询问他有什么困难和要求时,杨清华却说,我做为司法助理员、人民调解员,这是我的职责,是我应该做的,我没有什么困难和要求。
听说他受伤住院,高祖村的村民们,还有他曾经驻过村的村民们自发地赶着公共汽车到医院看望他。被杨清华解救的陈某某也到杨清华的家中看望了杨清华,并向他致以深深的谢意。
二、用自己的一片真情,促浪子回头换新生
作为新民镇司法所仅有的两名司法助理员之一,杨清华同志承担了难度大,任务重的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他工作认真,责任心强,从1997年至在岗期间,全镇共回归89名刑释解教人员,但至今没有一人重新犯罪。回归后的人员还尽力回报社会。
牛王村2社村民刘明清已是从劳教所、监狱两进两出的有着15年狱龄的回归人员。就是这样一个浪子,在杨清华苦口婆心的挽救帮助下,不仅过上了新生活,走上了富裕路,还用自己的微薄力量回报社会。2004年6月底,他作为浪子回头换新生的典型,被请到成都崇州监狱、成都市少管所现身说法。
三、以情动人,以法育人,调解架起连心桥
农村工作复杂琐碎,往往是“上边千条线,下边一根针”,很多矛盾纠纷都落到村一级班子上来。作为驻村干部、司法助理员兼人民调解员的杨清华,以他的真心和宽容,以他耐心细致的调解工作,架起了与村民心灵相通的连心桥,筑起了维护农村稳定的第一道防线。
在岗12年来,他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000余件,调解成功率达95以上,化解可能“民转刑”案件20余起,帮教转化“法轮功”习练者2人,在调解工作做到了“小事不出社,大事不出村”,上为政府分忧,下为百姓解难,将大量矛盾化解在基层,维护了农村的稳定。
杨清华工作在新民镇,家住在马家镇普东村,但作为司法助理员、人民调解员的他,始终不忘自己的职责,不管哪里有纠纷,不管何时发生纠纷,只要他知道了,他都会尽心尽责地及时化解。
像芝麻大的小纠纷,杨清华从来没有烦过,相反,他把调解当成一件乐事。杨清华说,在农村,许多矛盾纠纷往往是由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引发的,如果调处不及时,就会酿成大的矛盾纠纷,甚至走向激化。因此,老百姓的事无小事。在他的1000余册调解记录档案中,记载调解的小纠纷就占绝大部分。因为人民调解工作和安置帮教工作成绩突出,新民镇司法所几乎年年被评为优秀司法所,杨清华也多次得到了上级的表彰和肯定。1998年、2000年被评为成都市新都区优秀司法助理员。
把和睦送给别人,把幸福送给别人,这是杨清华追求的目标。“以人心换人心,以党心换民心”,这位年已53岁,10多年如一日地在基层调解战线上默默耕耘的人民调解员、共产
党员杨清华就是这样以自己的诚心,赢得了村民们的爱戴,被村民亲切地称为“调解大使”。
四、离岗不退位,调解在心中
杨清华同志由于长年的基层工作、生活无规律,不幸身患重病,市、区、局、镇领导多次去看望他,在2005年3月,组织上即时安排他去医院治疗和在家中休养,保养好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他一方面积极配合医院的治
疗,作好同病魔顽强抗争,另一方面他每天抽时间读书看报,关心国家大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回到家中休养期间,他经常和居所地的村民打成一片,了解乡情民意。村民们都愿意把不顺心的话给他说,把其他村民的纠纷给他讲,那家有什么困难也同他谈。有时身体好些时,就找这些不顺心的村民谈家常作思想工作。群众却你赞他是离岗不退位,调解在心中的义务调解员。在同病魔作斗争期间,杨清华同志还对遇到困难、纠纷群众进行调解,说服教育村民达10多人次,从没有向组织上提出过什么特殊待遇和要求,由于他时刻以一名共产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今年“七一”被镇党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杨清华同志在司法助理员的岗位上履职尽责,他情系人民调解工作,把人民调解作为事业来追求,在平凡工作中为农村稳定与和谐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二00六年十月十六日
——全国标兵人民调解员
履职尽责情系调解
——全国标兵人民调解员杨清华同志先进事迹
杨清华,男,现年53岁,中共党员,成都市新都区新民镇司法所司法助理员,一位在农村调解岗位上干了12年的普通人民调解员,面对一起突发事件,为保护村民免遭歹徒袭击,防止恶性械斗事件的发生,被歹徒刺成重伤。他的先进事迹传遍了新都区,传遍了成都市乃至全省司法行政系统。他被区委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被省司法厅授予“优秀人民调解员”荣誉称号,被司法部授予“标兵人民调解员”荣誉称号。
一、奋不顾身,用自己的热血保护了村民的安全
2004年11月10日上午11时许,杨清华正在新民镇高祖村村部与村干部和区种子公司人员研究水稻治种工作,忽然听见街上有吵闹声。他马上警觉地站起身来,对在座的村干部说:“我出去看看。”说完立即走出办公室。看见柘桥村5社的王某某手握砖头将大成村9社的陈某某压在身下,正欲行凶。他大声喊道:“不许乱来!”迅速上前夺下王某的砖头,将二人分开。
当杨清华回到办公室准备继续工作时,外面的争吵声又起,他回头一看,王某某手握一把明晃晃的杀猪刀,与手拿镣环的陈某某对峙起来,一场械斗即将发生。情况紧急,顾不得多考虑,杨清华快步跑到两人跟前,吼道:“把东西放下,有事好好说!”那知王某某不听劝阻,举刀向陈某某刺去。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杨清华猛冲上前从背后将王某某紧紧抱住。这时王某某已是丧心病狂,反手一刀猛地捅向杨清华的腹部,鲜血一下子从伤口喷涌而出。为不伤及陈某某和旁边无辜村民,杨清华强忍巨大的伤痛,紧紧将王某某抱住。
村干部和村民们立即将满身是血已经昏迷的杨清华送往附近的卫生院抢救。但因伤势严重,无法迅速止血,医生紧急处理伤口后立即将其送到区人民医院急救。经区人民医院2次手术,杨清华的伤情才得到稳定。据主治医生介绍,刀尖已刺穿他的大肠,流血过多,如果再晚5分钟,后果难以设想。
而在昏迷了两天两夜后,杨清华醒来的第一句话就问:“那两个人后来杀到起了吗?旁边站着的群众受伤没有?”当政法委曹晋书记到医院看望杨清华询问他有什么困难和要求时,杨清华却说,我做为司法助理员、人民调解员,这是我的职责,是我应该做的,我没有什么困难和要求。
听说他受伤住院,高祖村的村民们,还有他曾经驻过村的村民们自发地赶着公共汽车到医院看望他。被杨清华解救的陈某某也到杨清华的家中看望了杨清华,并向他致以深深的谢意。
二、用自己的一片真情,促浪子回头换新生
作为新民镇司法所仅有的两名司法助理员之一,杨清华同志承担了难度大,任务重的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他工作认真,责任心强,从1997年至在岗期间,全镇共回归89名刑释解教人员,但至今没有一人重新犯罪。回归后的人员还尽力回报社会。
牛王村2社村民刘明清已是从劳教所、监狱两进两出的有着15年狱龄的回归人员。就是这样一个浪子,在杨清华苦口婆心的挽救帮助下,不仅过上了新生活,走上了富裕路,还用自己的微薄力量回报社会。2004年6月底,他作为浪子回头换新生的典型,被请到成都崇州监狱、成都市少管所现身说法。
三、以情动人,以法育人,调解架起连心桥
农村工作复杂琐碎,往往是“上边千条线,下边一根针”,很多矛盾纠纷都落到村一级班子上来。作为驻村干部、司法助理员兼人民调解员的杨清华,以他的真心和宽容,以他耐心细致的调解工作,架起了与村民心灵相通的连心桥,筑起了维护农村稳定的第一道防线。
在岗12年来,他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000余件,调解成功率达95以上,化解可能“民转刑”案件20余起,帮教转化“法轮功”习练者2人,在调解工作做到了“小事不出社,大事不出村”,上为政府分忧,下为百姓解难,将大量矛盾化解在基层,维护了农村的稳定。
杨清华工作在新民镇,家住在马家镇普东村,但作为司法助理员、人民调解员的他,始终不忘自己的职责,不管哪里有纠纷,不管何时发生纠纷,只要他知道了,他都会尽心尽责地及时化解。
像芝麻大的小纠纷,杨清华从来没有烦过,相反,他把调解当成一件乐事。杨清华说,在农村,许多矛盾纠纷往往是由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引发的,如果调处不及时,就会酿成大的矛盾纠纷,甚至走向激化。因此,老百姓的事无小事。在他的1000余册调解记录档案中,记载调解的小纠纷就占绝大部分。因为人民调解工作和安置帮教工作成绩突出,新民镇司法所几乎年年被评为优秀司法所,杨清华也多次得到了上级的表彰和肯定。1998年、2000年被评为成都市新都区优秀司法助理员。
把和睦送给别人,把幸福送给别人,这是杨清华追求的目标。“以人心换人心,以党心换民心”,这位年已53岁,10多年如一日地在基层调解战线上默默耕耘的人民调解员、共产党员杨清华就是这样以自己的诚心,赢得了村民们的爱戴,被村民亲切地称为“调解大使”。
四、离岗不退位,调解在心中
杨清华同志由于长年的基层工作、生活无规律,不幸身患重病,市、区、局、镇领导多次去看望他,在2005年3月,组织上即时安排他去医院治疗和在家中休养,保养好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他一方面积极配合医院的治疗,作好同病魔顽强抗争,另一方面他每天抽时间读书看报,关心国家大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回到家中休养期间,他经常和居所地的村民打成一片,了解乡情民意。村民们都愿意把不顺心的话给他说,把其他村民的纠纷给他讲,那家有什么困难也同他谈。有时身体好些时,就找这些不顺心的村民谈家常作思想工作。群众却你赞他是离岗不退位,调解在心中的义务调解员。在同病魔作斗争期间,杨清华同志还对遇到困难、纠纷群众进行调解,说服教育村民达10多人次,从没有向组织上提出过什么特殊待遇和要求,由于他时刻以一名共产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今年“七一”被镇党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杨清华同志在司法助理员的岗位上履职尽责,他情系人民调解工作,把人民调解作为事业来追求,在平凡工作中为农村稳定与和谐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二00六年十月十六日
同志先进事迹
杨清华,男,现年53岁,中共党员,成都市新都区新民镇司法所司法助理员,一位在农村调解岗位上干了12年的普通人民调解员,面对一起突发事件,为保护村民免遭歹徒袭击,防止恶性械斗事件的发生,被歹徒刺成重伤。他的先进事迹传遍了新都区,传遍了成都市乃至全省司法行政系统。他被区委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被省司法厅授予“优秀人民调解员”荣誉称号,被司法部授予“标兵人民调解员”荣誉称号。
一、奋不顾身,用自己的热血保护了村民的安全
2004年11月10日上午11时许,杨清华正在新民镇高祖村村部与村干部和区种子公司人员研究水稻治种工作,忽然听见街上有吵闹声。他马上警觉地站起身来,对在座的村干部说:“我出去看看。”说完立即走出办公室。看见柘桥村5社的王某某手握砖头将大成村9社的陈某某压在身下,正欲行凶。他大声喊道:“不许乱来!”迅速上前夺下王某的砖头,将二人分开。
当杨清华回到办公室准备继续工作时,外面的争吵声又起,他回头一看,王某某手握一把明晃晃的杀猪刀,与手拿镣环的陈某某对峙起来,一场械斗即将发生。情况紧急,顾不得多考虑,杨清华快步跑到两人跟前,吼道:“把东西放下,有事好好说!”那知王某某不听劝阻,举刀向陈某某刺去。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杨清华猛冲上前从背后将王某某紧紧抱住。这时王某某已是丧心病狂,反手一刀猛地捅向杨清华的腹部,鲜血一下子从伤口喷涌而出。为不伤及陈某某和旁边无辜村民,杨清华强忍巨大的伤痛,紧紧将王某某抱住。
村干部和村民们立即将满身是血已经昏迷的杨清华送往附近的卫生院抢救。但因伤势严重,无法迅速止血,医生紧急处理伤口后立即将其送到区人民医院急救。经区人民医院2次手术,杨清华的伤情才得到稳定。据主治医生介绍,刀尖已刺穿他的大肠,流血过多,如果再晚5分钟,后果难以设想。
而在昏迷了两天两夜后,杨清华醒来的第一句话就问:“那两个人后来杀到起了吗?旁边站着的群众受伤没有?”当政法委曹晋书记到医院看望杨清华询问他有什么困难和要求时,杨清华却说,我做为司法助理员、人民调解员,这是我的职责,是我应该做的,我没有什么困难和要求。
听说他受伤住院,高祖村的村民们,还有他曾经驻过村的村民们自发地赶着公共汽车到医院看望他。被杨清华解救的陈某某也到杨清华的家中看望了杨清华,并向他致以深深的谢意。
二、用自己的一片真情,促浪子回头换新生
作为新民镇司法所仅有的两名司法助理员之一,杨清华同志承担了难度大,任务重的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他工作认真,责任心强,从1997年至在岗期间,全镇共回归89名刑释解教人员,但至今没有一人重新犯罪。回归后的人员还尽力回报社会。
牛王村2社村民刘明清已是从劳教所、监狱两进两出的有着15年狱龄的回归人员。就是这样一个浪子,在杨清华苦口婆心的挽救帮助下,不仅过上了新生活,走上了富裕路,还用自己的微薄力量回报社会。2004年6月底,他作为浪子回头换新生的典型,被请到成都崇州监狱、成都市少管所现身说法。
三、以情动人,以法育人,调解架起连心桥
农村工作复杂琐碎,往往是“上边千条线,下边一根针”,很多矛盾纠纷都落到村一级班子上来。作为驻村干部、司法助理员兼人民调解员的杨清华,以他的真心和宽容,以他耐心细致的调解工作,架起了与村民心灵相通的连心桥,筑起了维护农村稳定的第一道防线。
在岗12年来,他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000余件,调解成功率达95以上,化解可能“民转刑”案件20余起,帮教转化“法轮功”习练者2人,在调解工作做到了“小事不出社,大事不出村”,上为政府分忧,下为百姓解难,将大量矛盾化解在基层,维护了农村的稳定。
杨清华工作在新民镇,家住在马家镇普东村,但作为司法助理员、人民调解员的他,始终不忘自己的职责,不管哪里有纠纷,不管何时发生纠纷,只要他知道了,他都会尽心尽责地及时化解。
像芝麻大的小纠纷,杨清华从来没有烦过,相反,他把调解当成一件乐事。杨清华说,在农村,许多矛盾纠纷往往是由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引发的,如果调处不及时,就会酿成大的矛盾纠纷,甚至走向激化。因此,老百姓的事无小事。在他的1000余册调解记录档案中,记载调解的小纠纷就占绝大部分。因为人民调解工作和安置帮教工作成绩突出,新民镇司法所几乎年年被评为优秀司法所,杨清华也多次得到了上级的表彰和肯定。1998年、2000年被评为成都市新都区优秀司法助理员。
把和睦送给别人,把幸福送给别人,这是杨清华追求的目标。“以人心换人心,以党心换民心”,这位年已53岁,10多年如一日地在基层调解战线上默默耕耘的人民调解员、共产党员杨清华就是这样以自己的诚心,赢得了村民们的爱戴,被村民亲切地称为“调解大使”。
四、离岗不退位,调解在心中
杨清华同志由于长年的基层工作、生活无规律,不幸身患重病,市、区、局、镇领导多次去看望他,在2005年3月,组织上即时安排他去医院治疗和在家中休养,保养好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他一方面积极配合医院的治疗,作好同病魔顽强抗争,另一方面他每天抽时间读书看报,关心国家大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回到家中休养期间,他经常和居所地的村民打成一片,了解乡情民意。村民们都愿意把不顺心的话给他说,把其他村民的纠纷给他讲,那家有什么困难也同他谈。有时身体好些时,就找这些不顺心的村民谈家常作思想工作。群众却你赞他是离岗不退位,调解在心中的义务调解员。在同病魔作斗争期间,杨清华同志还对遇到困难、纠纷群众进行调解,说服教育村民达10多人次,从没有向组织上提出过什么特殊待遇和要求,由于他时刻以一名共产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今年“七一”被镇党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杨清华同志在司法助理员的岗位上履职尽责,他情系人民调解工作,把人民调解作为事业来追求,在平凡工作中为农村稳定与和谐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二00六年十月十六日
杨清华,男,现年53岁,中共党员,成都市新都区新民镇司法所司法助理员,一位在农村调解岗位上干了12年的普通人民调解员,面对一起突发事件,为保护村民免遭歹徒袭击,防止恶性械斗事件的发生,被歹徒刺成重伤。他的先进事迹传遍了新都区,传遍了成都市乃至全省司法行政系统。他被区委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被省司法厅授予“优秀人民调解员”荣誉称号,被司法部授予“标兵人民调解员”荣誉称号。
一、奋不顾身,用自己的热血保护了村民的安全
2004年11月10日上午11时许,杨清华正在新民镇高祖村村部与村干部和区种子公司人员研究水稻治种工作,忽然听见街上有吵闹声。他马上警觉地站起身来,对在座的村干部说:“我出去看看。”说完立即走出办公室。看见柘桥村5社的王某某手握砖头将大成村9社的陈某某压在身下,正欲行凶。他大声喊道:“不许乱来!”迅速上前夺下王某的砖头,将二人分开。
当杨清华回到办公室准备继续工作时,外面的争吵声又起,他回头一看,王某某手握一把明晃晃的杀猪刀,与手拿镣环的陈某某对峙起来,一场械斗即将发生。情况紧急,顾不得多考虑,杨清华快步跑到两人跟前,吼道:“把东西放下,有事好好说!”那知王某某不听劝阻,举刀向陈某某刺去。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杨清华猛冲上前从背后将王某某紧紧抱住。这时王某某已是丧心病狂,反手一刀猛地捅向杨清华的腹部,鲜血一下子从伤口喷涌而出。为不伤及陈某某和旁边无辜村民,杨清华强忍巨大的伤痛,紧紧将王某某抱住。
村干部和村民们立即将满身是血已经昏迷的杨清华送往附近的卫生院抢救。但因伤势严重,无法迅速止血,医生紧急处理伤口后立即将其送到区人民医院急救。经区人民医院2次手术,杨清华的伤情才得到稳定。据主治医生介绍,刀尖已刺穿他的大肠,流血过多,如果再晚5分钟,后果难以设想。
而在昏迷了两天两夜后,杨清华醒来的第一句话就问:“那两个人后来杀到起了吗?旁边站着的群众受伤没有?”当政法委曹晋书记到医院看望杨清华询问他有什么困难和要求时,杨清华却说,我做为司法助理员、人民调解员,这是我的职责,是我应该做的,我没有什么困难和要求。
听说他受伤住院,高祖村的村民们,还有他曾经驻过村的村民们自发地赶着公共汽车到医院看望他。被杨清华解救的陈某某也到杨清华的家中看望了杨清华,并向他致以深深的谢意。
二、用自己的一片真情,促浪子回头换新生
作为新民镇司法所仅有的两名司法助理员之一,杨清华同志承担了难度大,任务重的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他工作认真,责任心强,从1997年至在岗期间,全镇共回归89名刑释解教人员,但至今没有一人重新犯罪。回归后的人员还尽力回报社会。
牛王村2社村民刘明清已是从劳教所、监狱两进两出的有着15年狱龄的回归人员。就是这样一个浪子,在杨清华苦口婆心的挽救帮助下,不仅过上了新生活,走上了富裕路,还用自己的微薄力量回报社会。2004年6月底,他作为浪子回头换新生的典型,被请到成都崇州监狱、成都市少管所现身说法。
三、以情动人,以法育人,调解架起连心桥
农村工作复杂琐碎,往往是“上边千条线,下边一根针”,很多矛盾纠纷都落到村一级班子上来。作为驻村干部、司法助理员兼人民调解员的杨清华,以他的真心和宽容,以他耐心细致的调解工作,架起了与村民心灵相通的连心桥,筑起了维护农村稳定的第一道防线。
在岗12年来,他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000余件,调解成功率达95以上,化解可能“民转刑”案件20余起,帮教转化“法轮功”习练者2人,在调解工作做到了“小事不出社,大事不出村”,上为政府分忧,下为百姓解难,将大量矛盾化解在基层,维护了农村的稳定。
杨清华工作在新民镇,家住在马家镇普东村,但作为司法助理员、人民调解员的他,始终不忘自己的职责,不管哪里有纠纷,不管何时发生纠纷,只要他知道了,他都会尽心尽责地及时化解。
像芝麻大的小纠纷,杨清华从来没有烦过,相反,他把调解当成一件乐事。杨清华说,在农村,许多矛盾纠纷往往是由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引发的,如果调处不及时,就会酿成大的矛盾纠纷,甚至走向激化。因此,老百姓的事无小事。在他的1000余册调解记录档案中,记载调解的小纠纷就占绝大部分。因为人民调解工作和安置帮教工作成绩突出,新民镇司法所几乎年年被评为优秀司法所,杨清华也多次得到了上级的表彰和肯定。1998年、2000年被评为成都市新都区优秀司法助理员。
把和睦送给别人,把幸福送给别人,这是杨清华追求的目标。“以人心换人心,以党心换民心”,这位年已53岁,10多年如一日地在基层调解战线上默默耕耘的人民调解员、共产党员杨清华就是这样以自己的诚心,赢得了村民们的爱戴,被村民亲切地称为“调解大使”。
四、离岗不退位,调解在心中
杨清华同志由于长年的基层工作、生活无规律,不幸身患重病,市、区、局、镇领导多次去看望他,在2005年3月,组织上即时安排他去医院治疗和在家中休养,保养好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他一方面积极配合医院的治疗,作好同病魔顽强抗争,另一方面他每天抽时间读书看报,关心国家大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回到家中休养期间,他经常和居所地的村民打成一片,了解乡情民意。村民们都愿意把不顺心的话给他说,把其他村民的纠纷给他讲,那家有什么困难也同他谈。有时身体好些时,就找这些不顺心的村民谈家常作思想工作。群众却你赞他是离岗不退位,调解在心中的义务调解员。在同病魔作斗争期间,杨清华同志还对遇到困难、纠纷群众进行调解,说服教育村民达10多人次,从没有向组织上提出过什么特殊待遇和要求,由于他时刻以一名共产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今年“七一”被镇党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杨清华同志在司法助理员的岗位上履职尽责,他情系人民调解工作,把人民调解作为事业来追求,在平凡工作中为农村稳定与和谐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全国标兵人民调解员杨清华同志先进事迹材料》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全国标兵人民调解员杨清华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第三篇:人民调解员标兵先进事迹
,男,中共党员,现系县乡人民调解委员会委员。该同志自84年从事人民调解工作以来,本着小司法大服务的宗旨,坚持调防结合、以防为主的方针,兢兢业业、无私奉献,充分发挥司法职能的调解作用,深入田间地头,调处各类民间纠纷余起,成功率达98%,先后多次被省、市、县授予“先进个人”、“市级先进司法助理员”、“县级优秀共产党员”、“感动
深泽十大人物”、等荣誉称号,被评为县“迎保促”活动先进个人。
不辞辛苦为调解一朝查证平**
某村下通知准备解决部分遗留问题。高某得知后,想起了58年他家祖坟上种的三颗榆树,被村里给砍了,想到村委会要这三棵树的补偿费。单因年代久远,赔付的标准一时无法确定。为此,高某又吵又闹到了乡政府。丁惠彦得知后,先后多次跑到县里查资料搞调查,并发现了当年国务院颁布补充规定进行赔偿的材料,以及高父亲手写的赔偿收据,为这起跨世纪的疑难案件划上了完美的句号。
奇思妙想出良策点拨明路夫妻和
某农村妇女痴迷“传福音”,大忙季节懒于农事,致使夫妻反目。5月某天,张某与己结婚二十余年的妻子李某到乡司法所找到丁惠彦。时下,正值苹果树套袋的黄金季节,张某家被视为摇钱树的三亩苹果树急需料理。张某以高工资雇佣了邻村十余名妇女给果树疏花、套袋,成天忙里忙外。然而近两年来,其妻李某在个别人的鼓动唆使下,信奉起了传福音。李某为此每天呆在家中,无所事事、口口声声说:“面缸里的面用过后,不是少只是涨,念“福音”就能走上富路,为此闹到了要离婚的地步。第二天,丁惠彦来到张家,经过悉心开导,在事实面前,李某终于认清了传福音的本质,夫妻重归于好。
第四篇:人民调解员先进事迹
优秀人民调解员事迹
----泥高乡竹园村调解员王小龙
王小龙,男,苗族,高中文化,出生于1983年1月27日。中共预备党员,泥高乡竹园村副主任、调委会调解员。
2009年5月被聘为竹园村调解员以来,共调解各类民事纠纷30余起,成功率达96%以上,化解可能“民转刑”案件4起,在调解工中作做到了“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上为政府分忧,下为百姓解难,将大量矛盾化解,维护了村里的稳定,使该村近两年来没有一起刑事案件发生。
竹园村位于泥高乡西北面,地域面积38平方公里,全村总人口4138人,是务川县的西北大门。近年来,随着区域经济发展,村民之间纠纷频繁,要做好竹园村的矛盾纠纷化解,对王小龙同志来说是件不容易的事。
以情动人,以法育人,调解架起连心桥。
村里的工作复杂琐碎,往往是“上边千条线,下边一根针”,很多矛盾纠纷都落到村干部身上。作为村委会副主任兼人民调解员的王小龙同志,以他的真心和宽容,以他耐心细致的调解工作,架起了党与村民心灵相通的连心桥,筑起了维护村里稳定的第一道防线。王小龙同志始终不忘自己的职责,不管哪里有纠纷,不管何时发生纠纷,只要他知道了,他都会尽心尽职地及时化解。像芝麻大的小纠纷,王小龙从来没有烦过,相反,他把调解当成一件乐事。在村里,许多矛盾纠纷往往是由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引发的,如果调解不及时,就会
酿成大的矛盾纠纷,甚至走向恶化,导致刑事案件发生。
把和睦送给别人,把幸福送给别人,以心换心,以党心换民心。
王小龙同志在基层调解战线上默默耕耘,热爱人民调解工作,热心人民调解事业,能够正确处理名利与地位,做人与做事的关系,时刻牢记“两个务必”,始终保持清正廉洁,始终以人民满意为标准,踏实工作,勤勉干事,以自己的真诚之心,赢得了村民们的爱戴。村民们有了不顺心的话都愿意给他说,把与其他村民的纠纷向他讲,哪家有什么困难也同他谈,因为他时刻以一名共产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热心人民调解工作。
热心服务村民,努力做好群众满意的人民调解员
通过2年的民调工作,调处了多起疑难和重大矛盾纠纷,王小龙同志深知:要做好人民调解工作就必须深刻认识人民调解工作的性质和任务,掌握人民调解工作的业务知识和工作技巧,熟悉相关的法律法规。此外就是平时多和村民接触,聊聊家长礼短,增进感情,只有和群众关系搞好了,干群打成一片了,调解工作才能做好。只有平时多接触,多沟通,才能随时掌握村民的心理状态,了解村民的需求,才能掌握解决村民矛盾的主动权。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深入群众和纠纷当事人中去,是提高纠纷调解成功率的重要保障。
2010年,竹园村半桥土组有一起长时间没有解决的宅基地老旧纠纷,双方当事人经以往乡村两级调解也没有成功解决。由于多种原因该纠纷长期未被解决,导致一方当事人的房屋狭窄,想建造又没有地方做。该方当事人因心理不平衡,就经常到村委会吵闹,强烈要求
村委会给予解决。王小龙同志通过调查了解发现:此纠纷是因为当事人双方两兄弟在分家时,没有讲清楚和不太平均造起,王小龙同志在了解完双方矛盾焦点和各自的需求后,便把双方叫到一起,阐明了调委会的职责和权限,讲解了有关的法律法规,分析并指出了他们各自的错误认识,说服了当事人各退一步,最终促使双方达成了调解协议。困扰多年的历史纠纷得到了圆满化解。
2010年,村里有一起村民堵公路,可能引起群发性集体事故的纠纷,王小龙同志知道后,及时赶到现场,据了解,这起纠纷的主要矛盾是当地一村民以8年前修公路时没有解决好公路占地为由,用石头和泥巴堵住了公路,不让车辆行驶。由于2010年竹园村危房改造较多,村民运送物资较为频繁,此行为严重阻碍了村民们的运送物资的需求,有10几户村民扬言要打堵路的村民,性质比较恶劣,极有可能引起严重的后果。王小龙同志给村民们一个一个的做思想工作,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讲解相关法律法规,尊重民风民俗,最后双方自愿达成协议,大家和颜悦色,公路疏通。
虚心学习、善于总结。
通过对民间纠纷的调解,王小龙同志深感作为一名合格的人民调解员,必须具备相关的法律知识,否则就不能很好地化解矛盾。为此,王小龙同志结合本村实际情况和多发纠纷特点,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条例》、《民法通则》、《人民调解工作若干规定》、《婚姻法》、《土地承包法》等有关的法律法规,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和调解技巧。从而在调解纠纷时,王小龙同志
始终能够做到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尊重诉权,依法调解,以理服人、依法教人。通过2年的摸索学习,王小龙同志总结出了做好人民调解工作要做到“四心五勤”:即:真心实意为村民排忧解难,公心公正对待纠纷双方当事人,热心民调工作、耐心化解群众纠纷;调查问题多走动腿勤,解答问题多沟通嘴勤,排查取证多记录手勤,发现问题多观察眼勤,处理问题多分析脑勤。确立“五心标准”,信心、热心、耐心、公心、诚心。讲好“五种调语”,安心话、风趣话、圆场话、劝和话、希望话。炼就“五种功夫”,即:听功、问功、记功、答功、劝功。培育“五种能力”,总结报告能力、分析判断能、组织协调能力、综合处置能力、学法用法能力。学会“五种方法”,冷却降温法、褒扬激励法、证据展示法、换位思考法、模糊处理法。
第五篇:人民调解员先进事迹
真心真情为民合理合法调解
-----zm镇cb村mz先进事迹报告材料
mz,男,39岁,中共党员,到cb村工作已经三年了,这三年来一直从事人民调解工作,一颗真心,十分热情,百分耐心,千分细致合理合法为民解忧,赢得了cb村民的一致好评,尤其是在这近两年的土地挂钩项目——农民集中区建设和土地复垦过程中表现优秀,使得人民调解员真心实意为民的形象深入人心。cb村位于zm镇西首,由原来的cb村、河东村cb街道组成三部分部组成,辖区面积大,人口数量多,矛盾纠纷发生概率大,已为cb村未来矛盾调解难埋下了伏笔,这就需要有强有力的人民调解组织和矛盾调处能力强的人民调解员,而mz也就不得不面对这样的一个现状,也正因为这样的环境,才使其不断的磨练和提高自己,最终在“平安cb”、“和谐cb”的构建中,表现突出,得到村两委和村民的一致好评。
主要事迹如下:
一、法律法规多学习,调处矛盾成利器
由于到村时间较短,起初,矛盾调处常有茫然之处,在多次请教与其他调解员交流的过程中使我意识到我的法律法规常识比较欠缺,为了做好人民调解工作,两年来经常翻看相关法律法规条款,先后看了我村村官所带来的农村法律法规常识和法律法规选编等法律相关书籍,使我对婚姻法、合同法、继承法、道路安全交通法等农村相关法律法规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武装了自己的大脑,使自己在矛盾调处工作中有多了一把利器。
二、多看电视,多上网,多看调处长见识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作为一个人民调解员,随时都可能碰到未知的矛盾,因此,多看电视,多上网,多看调解长见识,就为我们以后调解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参考。比如扬州电视二台的《甲方乙方》栏目,每期都有着不同的矛盾予以调解,不论事例真假,其中的好多矛盾调解手法就是我们需要学习的。要做好人民调解工作,学习是成功的源头。
二、真心真情服务,合理合法解忧
cb村自2010年开始进行农民集中区建设以来,矛盾纠纷纷繁多样,只有及时发现及时解决,才能保证社会的和谐。2010年9月,由于房屋拆迁补助和宅基地问题,我村高庄组ff和dd产生矛盾纠纷。十多年前,ff老丈人将自家老屋以折价壹万元人民币的价格卖给外地来本组定居的dd,后来只支付ff柒仟元人民币,其余款项至纠纷发生时未予以支付。八年前dd一家不辞而别,一直未归来。2010年7月,村拆迁时,ff将该屋拆除,由于正好dd从外地回来,进而发生纠纷。ff以房款未付清为由要求行使所有权,dd以持有房产证就是房屋主人为由要求行使所有权,并同意支付余款。在这样的僵持下,前后三次去ff家,做了大量的思想工作,苦口婆心的劝说,用其他的案例分析给他听;前后5次去dd现居住地,细致耐心的用法律法规及人际关系相结合的方法,终于在2010年10月14日在镇司法所矛调中心的配合下,双方达成协议,dd拥有补偿款,ff拥有宅基地,看到他们在协议上签字的瞬间,我感觉到了矛盾调解的不易及矛盾调解的重要性,再次坚定了我做好调解员的信心。
四,急民所急,忧民所忧,得民所尊,为民所亲
急民所急,忧民所忧,这是与民打成一片的关键所在,也是一名优秀调解员调解生涯的生命线。今年夏天,栽秧时
节是最近十几年来最为干旱的一次。本来水源条件差的夏庄组更是雪上加霜,看到其他组的水稻秧苗都栽的差不多了,夏庄组的村民心急如焚。由于必须从任庄水库过水,而任庄村民以必须给钱才允许过水,因为夏庄村民坚决不肯而产生纠纷,要求村里给予调解。大忙时间,时间不等人,村委会立即委派我前去调处,为此,我在两天的时间里先后四次把两组的组长和村民代表请到村矛盾调解处,采取邻里情亲加法律法规的形式,使其认识到亲情大于金钱,友谊胜过金钱。最终,任庄组村民不但同意免费过水,并且提供放水工具,终于使水及时到达夏庄组,并及时下完秧苗,到此,我才真正的松了一口气。看到夏庄组村民因有水下秧的笑脸,我倍感舒心。
今年,我村共调解矛盾件,许多纠纷由于在村信息员的配合下发现早、处理及时,将矛盾消灭于萌芽,最终,我村取得了社会矛盾调解调处率100%,成功率97%以上的好成绩,并在我村村民心中坚固了人民调解为人民的良好形象。
过去的成绩值得珍惜,未来的成绩更值得期待,我将以更饱满的热情,用真心真情,依法依理为民分忧解难,做一个人民有纠纷,首先想到的那个调解员。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