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张鲁 事迹材料[范文]
青春在奉献中闪光
——张鲁“2010年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申报材料
张鲁,男,24岁,中共预备党员,山东梁山人,聊城大学农学院植物保护系2006级6班班长。曾先后担任班主任助理、系学生会主席、院学生会副主席等职务,先后荣获国家励志奖学金以及聊城大学“校园十佳”、“优秀学生”、“优秀团员”、“优秀学生干部”、“社会实践先进个人”、“优秀青年志愿者”等多项荣誉称号,成功入围“2009年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全国百强”。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作为中国海外志愿者赴非洲国家利比里亚开展了为期一年的志愿服务工作,获团中央“青年志愿者海外服务”荣誉奖章及证书。
张鲁来自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祖辈们‚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状态让他从小便培养了勤俭节约、独立自强的个性品格。家庭条件的限制并没有妨碍他努力发展自己、充实自己,反而激发了他奋发图强、立志成才的决心。通过刻苦勤奋的努力,张鲁逐渐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当代大学生。
学农爱农:学习实践双提高
张鲁是所在院系的学生会主席和所在班级的班长。学习方面,他把学好理论知识特别是专业课作为自己的天职。端正学习态度,树立学农、爱农、立志从事农业发展的思想,明确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给全体同学做出表率。结合农学专业特点,在专业学习中,张鲁还将传统的以‚学‛为重心的学习方法转变为以‚习‛为重心的学习方法,更注重知识的运用、专业技能培养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由于表现突出,张鲁先后荣获国家励志奖学金、聊城大学各级奖学金,并被评为聊城大学‚优秀学生‛、‚优秀团员‛等荣誉称号。
张鲁深知农学类专业是一门实用技术非常强的专业,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农业科技工作者,必须具备过硬的实践技能。为此他积极组织同学们参加校院组织的各项社会实践和志愿者服务活动,在服务社会、帮助他人的同时使自己得到提高。
2006年9月入校以来,张鲁先后20余次带领同学深入山东各地组织开展各种支农志愿服务活动,受到广大农民朋友的一致好评。同时,作为国家级高校优秀学生社团‚聊城大学新农科技社‛的主要成员,张鲁积极参与社团活动,并参与了国家级科技支撑项目《花生优质安全栽培管理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和校级教学研究项目《综合性大学农科类专业社团实践教学实验区》。由于成效显著,张鲁组织的活动多次被《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农业科技报》等媒体报道。
在2008年暑假社会实践活动中,张鲁参加了聊城大学大学生赴基层(农村)挂职锻炼活动,作为一名农村基层挂职农业科技指导员,开展科技支农志愿服务活动。活动中他带领同学们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深入乡村与群众交流,宣讲农业科技知识和技术,帮助农民解决农业生产中遇到的难题。当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时,他则会认真的做好记录,并及时与专业指导老师联系,请教解决办法,耐心细致地帮助农民解答问题。由于成绩出色和社会影响较好,他所在的服务队荣获‚2008年山东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服务队‛荣誉称号,个人荣获‚社会实践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做好联络官:爱心奉献同窗
除了抓好专业学习与实践锻炼以外,作为一名学生干部,在工作方面,张鲁还积极配合老师做好学生工作,为同学学习、交流和活动提供全方位服务,帮助、引导其他同学更好的开展学习和生活,努力做好老师和同学之间的联络官。入校至今他多次组织校内外各种活动,受到广大同学的肯定和欢迎。生活方面,他勤俭节约,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团结同学,注重和同学互帮互助,和睦相处,与大家进行各方面的沟通与交流。张鲁卓有成效的工作大大推进了班级、学生会学生工作的有序开展,所在班级先后两次荣获‚聊城大学优秀班集体‛称号。他在帮助同学进步、集体提升的同时也充实了自己,先后荣获聊城大学‚军训先进个人‛、‚ 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称号。
2009年,张鲁作为一名评委参与了聊城大学全运会志愿者的选拔工作,并通过选拔活动向其他同学宣传志愿者精神,号召各位同学积极参加志愿服务工作。几年来的志愿者服务经历,使他对于‚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有了全面的理解。志愿者精神的内涵是丰富的,也是与时俱进的,随着志愿者事业的发展,他对志愿者精神也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到非洲去:青春价值在奉献中升华
2006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国家主席胡锦涛同志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提出为推动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发展,促进中非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的合作,中国政府将采取8个方面的政策措施,其中就包括300名海外志愿者项目。
2009年春天,张鲁报名参加了由共青团山东省委组织的海外青年志愿者招募活动。经过精心准备,张鲁通过了团省委的重重审查和考核,最终以唯一的在校本科生身份,成为12名中国赴利比里亚青年志愿者中的一员。在此之后,他积极地学习援非志愿服务所需的各方面专业知识,同时还把从各方面了解到的关于海外志愿者的相关事迹在学校向同学们宣传。6月,张鲁和其他队友一起踏上了赴利比里亚的行程,到遥远的非洲大陆开展志愿服务。
在利比里亚,张鲁的服务工作有两项,一项是在利比里亚农业部技术中心参与相关技术推广和服务工作,并根据当地需要考察农产品种植情况,分析农产品种植模式,为当地人的农产品种植提供必要的技术指导,了解并参加利比里亚农业检疫工作;另一项则是负责利比里亚总统瑟利夫的农场管理和种植,并根据土地和气候情况,对土地进行相应改良,还因地制宜地种植了各种蔬菜以及玉米、地瓜等作物。此外,他还和另一位农业志愿者一起对在利比里亚从事各种种植工作的中国人进行交流,提供必要的帮助,和他们一起相互协助,促进各方面工作的开展。
到利比里亚以后,经过短暂调整,张鲁便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他首先在利比里亚农业部参与了利比里亚农产品种植情况、种植模式、种植习惯以及相关农产品种植土地的状况调查,指导当地农场进行各种农业活动。此外,在开展对利比里亚农业工作调查了解的同时,张鲁还利用自己掌握的各方面知识,向当地人宣传各种农产品种植知识,向利比里亚人介绍我国的良好农业种植模式和种植习惯,还和我国驻利比里亚经商处一起,选拔利比里亚农业部官员到我国进行农业知识的学习培训,为促进中非友谊,加强中利两国交流做出了积极努力,受到了利比里亚农业部的认可和高度赞扬。
这些认可与赞扬,使张鲁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利比里亚各方面的工作中去。初到利比里亚不久,张鲁便应邀参加了由利比里亚农业部和卫生部共同举行的关于成立利比里亚国家疾控中心的会议,这是一个旨在应对越来越严重的包括农业疾病在内的各方面全球性传染疾病扩散、控制,并宣传疾控知识的政府高端论证会议。在会上,张鲁针对我国的农业检疫和采取的多种疾控措施进行了简单的介绍,使利比里亚官方人员对我国的疾控情况有所了解。2009年7月29日,ITC(International Trade Center)官员到利比里亚,实地考察利比里亚木薯种植生产情况,并在利比里亚蒙罗维亚举行了木薯种植知识宣传推广活动。张鲁陪同ITC的考察活动,并就我国一些地区木薯的种植情况向相关人员做了简单介绍。
几年前,利比里亚政府制定了号召国民从事农业生产的‚回归土地计划‛。为了推广国家政策和影响国民,瑟利夫总统专门开辟了一块土地进行农业种植。凭借出色的工作成绩,张鲁受利比里亚农业部委托,与另一位志愿者一起参与到利比里亚总统瑟利夫的土地种植管理工作中去。他踏实的工作作风和卓有成效的工作赢得了瑟利夫总统和当地人民的一致称赞,并受到国内各级组织的关注和肯定。为了感谢志愿者的工作和辛勤劳动,瑟利夫总统专程多次赶到张鲁的工作地点看望张鲁,对他的辛勤工作和不懈努力表示感谢和赞赏。与此同时,张鲁的工作也受到我国驻利比里亚大使馆、经商处的高度评价和一致认可,并受到商务部副部长傅自应的接见。由于出色的成绩,2010年5月,他成功入围由教育部、团中央、人民网、大学生杂志社等多家单位媒体联合主办评选的‚2009年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全国百强‛,并于2010年6月荣获了共青团中央‚中国青年志愿者海外服务‛荣誉奖章和证书。
青春作证:做永远的志愿者
从利比里亚返回到学校以后,他积极与同学交流。通过参加各种交流报告会,和他们一起分享服务经历,与广大同学、志愿者积极交流,向同学宣传青年志愿者精神,受到了同学的一致认可,在广大同学间引起了强烈反响。由于表现突出,张鲁多次受到学校领导的接见和慰问,并荣获‚聊城大学校园十佳‛、‚聊城大学优秀志愿者‛等荣誉称号。
从象牙塔到金土地,从中国到非洲,张鲁以实际行动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的风采和无私胸怀。他从小事做起,积极进取,自强不息,把志愿服务的奉献精神从学校带到社会,从中国带向世界。他把自己的青春年华无私奉献给了最需要的地方,创造出永恒的青春、无悔的人生!用实际行动展示了一个当代大学生自强不息,报效祖国的高度责任感和炽热情怀。
第二篇:事迹-鲁自玉
鲁自玉,1956年8月出生,男,汉族,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1976年入伍,历任战士、班长、排长、指导员、团政治处主任、师组织科长、团政委、旅政委等职。先后20余次受奖,3次荣立三等功,曾被原武汉军区、济南军区分别表彰为学雷锋积极分子、优秀政治指导员和廉洁勤政先进领导干部。2004年由副师职领导干部转业,任省纪委驻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纪检组副组长(去年底,被评为河南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
该同志转业到地方工作以来,继续保持和发挥军队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以良好的思想政治理论素养,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身正行端的人品官德和默默无闻,乐于奉献的崇高思想境界,赢得了全省质监系统干部职工的广泛赞誉。
一、学习刻苦,具有优良的思想政治素质。
该同志始终把思想政治素质当作提高自身素质的核心,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和业务学习,尤其把学习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党的最新理论创新成果作为人生的必修课,每年坚持阅读10本以上政治理论书籍,四年多来,剪贴了30多万字的理论学习资料,撰写了20多万字的心得体会和读书笔记,始终做到思想上清醒,政治上坚定。在日常工作中,坚持联系实际工作搞研究,运用研究成果指导实际工作,取得了理论成果和实际工作的双丰收。特别是党的十七大提出反腐倡廉“三个更加”的要求后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及“讲、树、促”活动开展以来,该同志认真学习思考,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紧密联系质监系统实际,精心准备了《反腐倡廉与质监事业》、《和谐文化与科学发展观》等课题,先后在省局机关、各类人员培训班以及部分市(县)局作辅导报告20余场次,听课人数达5000余人次,普遍反映上课质量高,效果好。几年来,该同志还结合实际工作撰写了《党员领导干部要做贯彻落实党章的典范》、《党员领导干部要切实强化“五种意识”》、《预防职务犯罪应克服的几个问题》、《围绕系统稳定查办案件,切实为质监事业的科学发展保驾护航》、《强化创新意识,切实增强反腐倡廉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等十几篇理论研究文章,先后在国家质检总局、省纪委等有关刊物上发表,表现出了一名领导干部优良的政治理论素养。
二、爱岗敬业,具有求实创新的工作作风。
该同志始终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把岗位当事业,视事业如生命。每年有三分之一以上的时间在基层搞调研,每季度进行一次定性定量分析,研究规律,寻求对策,并将有关情况及时向省局党组和有关领导进行汇报,把违法违纪苗头消灭在萌芽状态。根据系统垂直管理的特点,对信访案件实行分级管理。属省局管理干部的信访件,坚持直接带队调查处理,属市局管理干部的信访件,批转市局纪检监察室调查处理并亲自督办,属省局机关的信访件,主动协调机关纪委调查处理。2005年以来,全系统1100多封信访件,为了妥善处理,牺牲大量休息时间,逐件研究,做到了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转立案156件,组织处理20人,诫勉谈话64人,给予党纪处分28人,政纪处分36人。配合省纪委和当地纪委依法判刑7人。做到了“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明确,处理恰当,程序完备”。同时,该同志注重克服单纯办案的思想,注重办案的社会效果,坚持惩防并举,提出了“五个结合”的办案思路:查办案件与警示教育相结合。所属18个市局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单位开展过这样的活动,较好地收到了“查处一案,教育一片”的实效。查办案件与建章立制相结合。使全系统的人事、财务、车辆管理、政府采购、工程招标等有关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查办案件与服务基层相结合。先后帮助8个县(区)局化解了与当地企业之间的矛盾,理顺了相互之间的关系。查办案件与推动各项工作落实相结合。某市局由于长期风气不正,导致相当一部分工作严重不落实,该同志在查办信访案件的过程中,先后找该局30余人谈话,不厌其烦地做思想工作,通过查处个别领导干部,帮助开展作风纪律整顿,有力地促进了各项工作的落实。查办案件与班子建设相结合。一方面注重给有关班子成员沟通,化解矛盾和隔阂。另一方面,按照干部管理权限适时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先后有5个县(区)局和1个市局领导班子得到调整,既解决了有关问题也促进了班子建设。做法被省纪委以材料形式转发。
三、身正行端,具有严于律己的良好形象。
该同志始终把具有良好的人品官德,作为自己做人做事的基本准则,始终把“做党的忠诚卫士,当群众的贴心人”作为自己的座右铭,自觉维护纪检监察干部的良好形象。不因自己是纪检监察干部而搞特殊化,不因自己负责查办案件工作而掺杂个人的私心杂念,坚持站在党的利益上、全局的利益上考虑和处理问题,比较好地处理了教育、惩处、保护之间的关系。在配合省纪委专案组查办省局原主要领导案件的过程中,先后有20余名涉案人员找该同志求情,请他帮忙给专案人员疏通疏通关系。但该同志不拿原则做交易,不拿权力徇私情,始终站在全局的高度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使专案组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较好地把握了分寸和尺度,既抓住了主要矛盾,又教育挽救了干部。在组织和参与省局15个项目的招投标及政府采购中,坚持原则,严于律己,严格监督,不徇私情。项目预算3600多万元,中标金额2700多万元,节约资金800多万元。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自觉抵制金钱的诱惑。2007年初,他和监察室的一名同志到一个县局查办案件。该县局的主要领导怕影响单位的荣誉,影响个人进步,要求写调查报告时多说些好话,给他们送了10000元的礼金,当即受到了该同志的严厉批评并拒收了礼金。当天晚上十二点多,他们又把钱送了回来,又被严厉拒绝。第二天离开该县时,县局的同志又追到高速路口把钱塞到车内,仍然被婉言谢绝了,并且在提出严厉批评后,耐心细致地做通了这名县局同志的思想工作。近几年来,该同志先后拒收各种礼金15万余元,抵制各种说情风30余起,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树立了纪检监察干部的良好形象。
四、勇挑重担,具有乐于奉献的精神境界。
该同志在实际工作中,总是身先士卒,率先垂范,敢于负责,默默奉献。2005年初,刚从部队转业到单位上班不到三个月,就接到了去濮阳市局和所属华龙区局查办案件的任务,他二话没说,克服各种困难,带领调查组一头扎进濮阳市局系统调查了解有关问题,跑遍了五县两区局,两个多月没休息过一次星期天,查清了问题,弄清了根源,理顺了关系,使有关责任人受到了纪律和法律的制裁,使该市局系统逐步走向了良性发展的轨道。该同志开展工作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从不向组织讨价还价,默默无闻,任劳任怨。2007年6月,该同志在配合省纪委专案组办案的过程中,先后承担了七个批次涉案人员的看护,从选择看护地点,确定看护人员,制定看护制度,落实看护责任等等,都亲历亲为,近半年时间没有休息过一个节假日。父母生病住院也没请过一天假,表现出了高度的工作责任感和自觉性。几年来,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顶住压力,勇挑重担,无私无畏,较好地解决了省局三个直属机构、七个市、县(区)局存在的一些违纪问题,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上千万元。同时,该同志还承担了大量的诸如干部考评、年终考核、材料起草、内外协调等多项综合性工作,从不分内分外,常常夜以继日,脚踏实地地干好每一项工作,受到系统干部职工的一致好评。
第三篇:张莉莉事迹
学习张丽莉事迹有感
张丽莉不用后退一步,哪怕是站在原地不动,她都没有生命危险。可她毅然选择了飞身上前,将即将被车撞到的两名学生奋力推开,而自己却被无情的车轮重重碾过,造成双腿高位截肢,至今仍没有脱离生命危险。
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80后青年女教师张丽莉危机时刻勇救学生的义举,迅速传遍全国,感动国人。
张丽莉的瞬间抉择,绝非来自于她偶然的条件反射,而是来自于她最美心灵和无远弗界的人性大爱,来自于她平常每月资助困难学生一百元钱和宁可自己挨饿也要把饭送给学生等价值观和道德心的修养历练。也正是她这种处处以他人利益和社会集体利益为重的“道德理性”,才会有她生死时刻的自然而然之举。
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近些年来,我们听到和看到的那些不愿听到和看到的丑恶事情,曾经让我们甚是困惑迷茫。当两岁女童小悦悦被车轧过,而身边18人路过视而不见被车二次碾轧致死;当地震来临第一个跑出教室的老师“范跑跑”还在振振有词;当“彭宇案”一度让人不相信这世上“还有好人”在;当老人摔倒无人敢扶怕遭反诬……一件件冲击道德底线事件的频频出现,人们不禁叹息当今社会的浮躁不堪、人情冷漠和道德沦丧。连温总理也曾在一次座谈会上感叹:“如今社会诚信的缺失和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
这一件件让人心寒心痛的事情,使得人们对这个社会道德底线还
能坚守多久一度产生质疑,对一些人的冷漠麻木深感迷惘焦虑,甚至对未来失去了应有的信心。
人间正道是沧桑。正当我们这有着几千年文明的中华民族传统美
德一次次遭受挑战与冲击时,我们的身边也在不断涌现出人间大美大爱的感动事迹和感动人物来。像奋不顾身用手臂接住从10层楼坠落的两岁女孩而受伤的杭州“最美妈妈吴菊萍”,像深圳打工的19岁女孩无惧危险用“天使之吻”救下轻生男孩的“最美少女刘文秀”,像汤原冒着大火帮助贫困户往出抢救财产而被烧伤的三位青年农民,像刚刚发生的生死关头舍身救学生的“最美女教师张丽莉”……
正是他们的大美大爱,犹如一根根擎天巨柱,撑起了我们这个社
会道德的蓝天,让我们在灰暗的感叹中惊喜地看到一道道人性光辉的闪耀。也正是他们一次次善良和美丽的义举,在一次次激发我们社会一种向善的力量。这种力量就像一块块铺路基石,当这样的基石一天天多起来时,我们前行的道路就会越发平坦,我们的内心就会生发更多的希望和鼓舞,我们的生活才会拥有温暖和感动,我们头顶的道德天空也就会更加蔚蓝,我们这个社会也就会变得更加和谐美好。
党中央高瞻远瞩,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着力推动社会文化的大
发展大繁荣,让文化建设,尤其是道德文化建设来纯洁和丰富我们的精神家园,以此提升我们全民族的文明素质和道德水准,让越来越多的人的血管里都流淌着道德的血液。我们由此欣慰,我们由此期望。
张丽莉今天的又一次壮举,再一次让我们灵魂受洗,也让我们更
加坚信未来。正像著名诗人食指在《相信未来》里写到的那样:当蜘
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今天,我要饱蘸张丽莉大美大爱心灵的“雪花”,同样郑重写下:让我们相信未来!
第四篇:张丽莉事迹
最美女教师张丽莉事迹材料
“我的名字第一个„丽‟是美丽的„丽‟,第二个„莉‟是茉莉花的„莉‟,想记我的名字,记住„美丽的茉莉花‟就行了。”这是张丽莉向新生们介绍自己时常用的一段话。她常把自己比作茉莉花,在生活中,她确实也像茉莉花一样,用淡淡的清香温暖他人、热爱他人。
张丽莉,女,1983年生,大学本科,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的语文教师。2006年,她从哈尔滨师范大学大庆师范学院文学院03级本科班毕业后,分配到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任教。她在2012年5月8日的交通事故中,为救学生而受重伤,致使双腿截肢,至2012年5月17日,仍未脱离生命危险。
家庭情况
张丽莉的丈夫是李梓烨,二人于2007年相识,2009年结婚,一直很恩爱。她每天早晨5点多起床,7点多到校,晚上9点左右才回家,再备课到半夜。她为人热情宽厚,对待工作十分认真。2010年末,她流产后没休息几天就上班了,并且说等送走毕业班后再要孩子。对于以后的打算,李梓烨说:“现在我只希望妻子尽快醒来,以后我就是她的依靠,而她也是我的唯一,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会永远在一起。”
人物事迹
关怀学生
学生张佳岩说,张丽莉是一个关爱学生的好老师,她对学生的关怀无微不至。为了让班里的同学在冬天里能够喝到热水,她自己出钱为班级买电水壶烧水,由于电水壶放在黑板的旁边,粉笔灰很容易掉到里面,张丽莉怕学生喝不干净的水,还细心地用一块小毛巾盖住了壶嘴;夏天开家长会的时候,她都会细心地为每一位家长买一瓶矿泉水;张佳岩刚上初一的时候不是很听话,张丽莉基本上每隔一个月就会找她谈一次话,劝她集中精力学习。
资助贫困生
学生家长赵亚波说,她儿子是张丽莉班上的学生,她家是低保家庭,丈夫去世了,一个人领着儿子生活,十分辛苦。听说低保家庭好像可以减免学费,就去班上找张丽莉问这件事,张丽莉在得知她家的情况后,便每个月都给她儿子一百块钱,从孩子上初一时起就一直坚持,就连寒暑假,张丽莉都会把钱准备好了,在放假前给她儿子。她儿子做手术,张丽莉还买了水果送到医院来看孩子。她现在身体也不好,患有肾病综合症,张丽莉知道后,经常询问她的病情,并且安慰她。
工作认真
张丽莉的弟弟介绍:“父辈中就有人从事教师行业。由于从小受到熏陶,2008年姐姐学业有成后,随即投入到教师的行业中,在第十九中担任语文教师,今年已工作5年。虽然没有教师编制,但她从来没有消极工作。2009年9月1日,是她任教以来第一次做班主任。此时,她不仅仅是位优秀美丽的教师,也刚刚成了一位甜蜜幸福的妻子。”
张丽莉的弟弟说,“担任班主任后她的心思完全放在了学生身上。带班两年多起早贪黑,甚至连饭菜也会让给没来得及吃饭的学生们。分校教学后,由于学校太远,很多学生每天来不及吃早饭。她就拿出每个月为数不多的工资买来面包、饼干给来不及吃饭的学生”。
勇救学生
2012年5月8日20时38分,在佳木斯市胜利路北侧第四中学门前,一辆客车在等待师生上车时,因驾驶员误碰操纵杆致使车辆失控撞向学生,危急之下,教师张丽莉将学生推向一旁,自己却被碾到车下,造成双腿截肢,骨盆粉碎性骨折,另有4名学生受伤。
事故回放
据佳木斯市宣传部工作人员介绍:当时肇事的醉酒女驾驶员精神溜号,还与车上人说话,将腿别到操纵杆上,车辆一下子就蹿了出去,与前方停在路边的另一辆客车相撞,顺势又撞到停靠在路边的同向依维柯客车及对向的一辆本田轿车。晚课放学时,人群密集,十九中学教师张丽莉在疏导学生过程中,发现车辆撞向学生,危急情况下,她将学生奋力推向一旁,自己却被碾到车下。
据张丽莉的同事李金茹回忆:“晚自习过后,学生纷纷走出校门,当时我在校门口遇到了张老
师和一群学生正要过马路,校门口停了4辆车,突然最后面的大客失控,先撞到了前面的一辆大客车,这时,刚好有几个学生过马路,张老师迅速冲过去拉过了其中的一个学生,又推出了另一个学生,用身体挡在了大客车前面,两个学生没有受伤,而张老师却被大客车碾压在车下。在场的老师和学生都吓坏了,一时间不知所措,后来学校领导赶到,迅速拨打了„120‟急救车。急救车赶到后将张老师送到医院救治。当时她还说„先救学生‟,我摸着张丽莉冰凉的额头,她十分虚弱。”
李金茹说:“事发前,张老师正面对着大客车,只要她向后退一步,就能躲过大客车,可她却
义无反顾地冲出去救了学生。”
张丽莉的同事王玉文说:“事故发生后,我就赶到了医院,张老师已经做完了检查,听医生说
多处骨折,看到张老师的大腿两块骨头已经分离,她脸色苍白,已经昏迷。”
关心慰问
2012年5月11日晚,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播出佳木斯市十九中学教师张丽莉勇救学生的感人
事迹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同志打电话给省委书记吉炳轩同志,首先向张丽莉及其家人表示诚挚的慰问,并转达对张丽莉的崇高敬意。她说,张丽莉在危急时刻挺身保护学生被轧断双腿,体现了一个人民教师的深厚慈爱之情,令人感动,可钦可佩。刘延东同志要求黑龙江省委、省政府一定要全力以赴做好救治工作,祝愿张丽莉尽快脱离生命危险,并能早日康复。吉炳轩同志当即向佳木斯市委、市政府传达了刘延东同志的慰问,并请佳木斯市委、市政府尽快向张丽莉及其家属传达,要求医疗部门不惜一切代价对张丽莉进行精心治疗。卫生部长:举全国之力救治车祸瞬间推开学生教师。
受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宣传部部长刘云
山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委托,黑龙江省委书记吉炳轩于5月15日下午来到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看望张丽莉,向张丽莉老师及其亲属表示慰问和敬意。
吉炳轩在ICU隔离病房外听取了张丽莉老师的救治情况介绍。张丽莉目前处于清醒镇静状
态,生命体征平稳,医疗专家还将密切监测相关辅助检查,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随后,吉炳轩看望慰问了张丽莉老师的丈夫李梓烨,转达了中央领导同志的问候。
吉炳轩说,中央领导同志希望医务工作者尽一切力量救治张丽莉老师,使她尽快脱离生命危险,早日康复,中央各部门会协调全国最好的医疗力量共同做好救治工作。中央领导同志期盼着英雄尽快脱离危险期,恢复健康,重返校园和学生们中间。
吉炳轩说,张丽莉老师的英雄事迹引起广泛关注,从中央领导同志到广大人民群众都牵挂着张
丽莉老师。当前,第一位的任务是尽一切努力使张丽莉老师能够早日脱离生命危险,要密切监测病情变化,采取一切能够采取的措施,确保最好的治疗效果
荣誉称号
5月14日,教育部发通知,授予舍己救人的佳木斯市教师张丽莉“全国优秀教师”荣誉称号。
通知要求,全国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要以张丽莉为榜样,爱岗敬业,关爱学生,严谨笃学,勇于创新,为人师表,无私奉献,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
15日19时,中华全国总工会科教文卫体主席万明东抵达哈尔滨,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的颁发决定交到“最美女教师”张丽莉的丈夫李梓烨手中。
另外,共青团黑龙江省委决定授予张丽莉全省“青年五四奖章”荣誉称号。
全国妇联16日作出决定,授予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救出两名学生的“最美女教师”张丽莉全
国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
决定号召广大妇女向张丽莉学习,学习她临危不惧、勇于担当的崇高精神境界,学习她大爱无疆、舍己救人的高尚道德情操,学习她恪尽职守、敬业奉献的优秀工作作风,践行传统美德,弘扬社会正气,在各自岗位上争创一流,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关于向张丽莉同志学习的倡议书
全体教师:
张丽莉是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的教师。在2012年5月8日的交通事故中,面对失控冲来的客车,毅然推开学生而身受重伤,致使双腿截肢。她是青年教师的杰出代表,是社会主义道德风尚的模范典型,是当代青年的学习楷模。为此,我校向全体教师发出倡议,号召全体教师向张丽莉学习。要学习她舍己救人的高尚情操。张丽莉同志面对生死考验,毫不犹疑,奋不顾身救助学生。她用实际行动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全体教师要像她那样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和生死考验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冲得上去,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献出一切,不怕牺牲。
要学习她争创一流的进取精神。张丽莉同志对待工作一丝不苟,不懈追求。在工作后的短短几年间就先后在赛课、青年教师汇报课等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全体教师要像张丽莉那样以对事业极端认真的精神,不甘人后,勇于争先,树一流目标,干一流工作,创一流业绩。
要学习她无私奉献的大爱情怀。张丽莉同志始终用爱心感染身边的每一个人。她主动照顾生病的同事并帮忙料理家务,用微薄的收入资助困难学生,在手术后为数不多的清醒时间里,还向医生请求先抢救受伤学生,最关心的依然是能否重回讲台。全体教师要学习她助人为乐的崇高品格,力所能及帮助周围人,为社会送温暖,切实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
要学习她爱岗敬业的职业操守。张丽莉始终对教育事业无比忠诚。她对所承担的教学任务尽职尽责、兢兢业业,用她全部的热情和勤奋进取铺设了无悔的从教之路。全体教师要像她那样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干一行,爱一行,不计较个人得失,一心一意,矢志不渝,以满腔的热情做好本职工作。
希望全体教师深入宣传和学习张丽莉的先进事迹,大爱无私、乐于奉献、努力拼搏,为教育事业贡献力量,争做师德高尚、让人民满意的教师。
新郭庄学校2013年4月8日
第五篇:张丽莉事迹
最美教师张丽莉事迹
张丽莉是任教于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的一名普通教师。2012年5月8日20时38分,在佳木斯市胜利路北侧第四中学门前,一辆客车在等待师生上车时,因驾驶员误碰操纵杆致使车辆失控撞向学生。危急时刻,本可以躲开逃生的张丽莉奋不顾身推开学生,自己却不幸被碾到车下,造成双腿截肢,骨盆粉碎性骨折,以至生命垂危。
张丽莉的感人事迹体现了一名人民教师的崇高思想境界和高尚道德情操。一夜之间,她的名字传遍华夏大地,“最美教师”的荣誉背后,身边人眼中的张丽莉又是什么样子呢?
学生张佳岩说,张丽莉是一个关爱学生的好老师,她对学生的关怀无微不至。为了让班里的同学在冬天里能够喝到热水,她自己出钱为班级买电水壶烧水,由于电水壶放在黑板的旁边,粉笔灰很容易掉到里面,张丽莉怕学生喝不干净的水,还细心地用一块小毛巾盖住了壶嘴;夏天开家长会的时候,她会为每一位家长买一瓶矿泉水;有同学上课调皮,张丽莉基本上每个月都会约学生谈心,了解孩子们的思想动态。
家长赵亚波说,儿子是张丽莉班上的学生,她家是低保家庭,丈夫去世了,一个人领着儿子生活,十分艰难。张丽莉在得知她家的情况后,每个月都给她儿子一百块钱,从孩子上初一时起就一直坚持,就连寒暑假,张丽莉都会把钱准备好了,在放假前给她儿子。儿子做手术,张丽莉还买了水果送到医院来看孩子,并抽出个人时间帮孩子补习落下的功课。
张丽莉的弟弟说,父辈中就有人从事教师职业。由于从小受到熏陶,2008年姐姐学业有成后,决定投身到教育行业中。毕业至今在十九中担任语文教师已有5年了,虽然没有教师编制,但她从来没有消极工作。2009年9月1日,是姐姐任教以来第一次做班主任,也在此时,她走入了甜蜜幸福的婚姻殿堂。张丽莉的丈夫说,结婚和担任班主任基本在同一时间,妻子的心思却大部分放在了学生身上。带班两年多起早贪黑,甚至连饭菜也会让给没来得及吃饭的学生们。实行分校教学后,由于学校太远,很多学生每天来不及吃早饭。她就拿出每个月为数不多的工资买来面包、饼干分给班里的学生。
平凡之中显真情,细微之处见伟大。这就是张丽莉,作为教师队伍中的普通一员,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非凡的崇高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