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西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18年工作要点

时间:2019-05-13 09:58: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莱西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18年工作要点》,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莱西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18年工作要点》。

第一篇:莱西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18年工作要点

莱西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18年工作要点

2018年,莱西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总体要求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国家、省、青岛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会议要求和莱西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紧紧围绕“民生为本、人才优先”工作主线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目标,坚持稳中求进,坚持新发展理念,转作风、强业务、谋创新,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强化公共服务,持之以恒全面从严治党,开启我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新征程。

一、全力促进就业创业

(一)抓好就业创业政策落实

1.加大促进就业资金投入。协调上级部门和财政部门预算安排2018年就业专项资金,积极向青岛市申领失业保险基金扩大支出范围资金、市级创业带动就业资金及市级一般转移支付资金,推动26项就业创业政策落实。

2.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产业。观摩学习苏州、烟台等地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设、运营经验,力争年内建设1处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引导、鼓励人力资源服务产业企业入驻产业园,发挥产业聚集

效能,助力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发展壮大。

(二)强化公共就业服务

3.优化促进就业服务。加强就业预警监测,落实失业动态监测、预测预警和预防调控“三位一体”工作机制。加强岗位信息发布,利用各类载体及时发布岗位信息,方便市民选岗就业。加强岗位供需对接,开展好促进就业“春风行动”和“岗位政策双下乡”等系列活动,做好与两当县扶贫劳务对接工作,促进城乡劳动者和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完成对口扶贫地区就业援助。加强就业创业网上服务,扩大网上经办事项数量,推动广大市民足不出户办理就业创业业务。年内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2万人,期末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

4.做好重点企业用工服务。贯彻落实《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助推新旧动能转换进一步做好就业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推进重点建设项目与就业联动,主动提供人力资源服务,助推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

5.提升流动人员档案信息服务。按照青岛市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服务信息化工作总体目标任务,建立集业务经办、公共服务、信息监控、数据分析为一体的档案业务综合管理系统,实现就业、社保、人才库等相关系统信息的互联共享和流动人员信息的动态更新,提高档案信息的准确性和信息使用价值。

(三)深入实施“大众创业”工程

6.加强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制定创业孵化基地(园区)实施细则,创建2处镇街级创业孵化基地(园区),争取建设认定1处区市级创业孵化基地(园区),提升我市创业环境档次,吸纳更多的创业者入驻。

7.加大创业资金支持。加强对申请创业担保贷款的创业者的扶持,根据其创业实体带动就业情况,给予最长3年的全额贴息。加强对小微企业的扶持,根据小微企业吸纳就业人数、经营状况、还贷能力、项目评估等情况,给予最高300万元的贷款贴息,解决创业者创业初期资金瓶颈问题。年内实现政策性扶持创业700人。

8.营造创业创新氛围。联合市妇联、团市委等单位组织开展“创业之星”推荐评选活动,宣传优秀创业者创业创新典型事迹,鼓舞和激发广大创业者的创业热情,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氛围。

(四)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

9.优化职业技能培训服务。发挥培训资金激励作用,引导各类培训机构按照市场需求开展培训,不断加强对失业人员、农村劳动力、大学生和企业新录用人员等群体的培训。全面落实职业技能培训政策,扎实推进就业技能培训补贴“先垫后补”工作,探索实施“互联网+创业培训”新模式,推动政策性培训人数不断增长。深入贯彻

落实劳动者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逐步探索构建与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相适应的职业培训公共服务体系,切实满足劳动者的培训需求。

10.提高职业技能鉴定水平。配备并完善职业技能鉴定软硬件设备设施,推进职业技能鉴定理论机考和实作PAD打分系统应用,严格按照职业技能鉴定场地设置标准、考评工作流程规范实施鉴定,提升职业技能鉴定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建设水平。

11.开展职业技能竞赛。抓住青岛市举办第十五届职业技能大赛契机,联合市妇联等部门开展我市家庭服务行业专业技能竞赛,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推动我市整体技能再上新水平。

(五)抓好重点群体就业

12.促进就业困难人员就业。认真落实帮扶政策,组织开展“就业困难人员帮扶”活动,指导各镇、街道、社区及时摸清辖区就业困难人员底数和就业需求,组织成立帮扶对子,及时提供政策宣传服务、信息对接服务、用工招聘服务和技能培训服务,不断提高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率,年内实现就业困难人员就业900人。

13.促进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以离校未就业实名制数据库为依托,对有就业意愿的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提供职业指导、岗位信息推荐、见习培训和职业能力培训等有针对性的服务,做到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离校后服务不断线,确保离校未就业高— 4 —

校毕业生总体就业率达到92%。

14.促进贫困人员就业。针对有就业意愿的贫困人员,引导镇街开发公益性岗位,鼓励企业开发适合本地贫困人员的扶贫项目,提供“送岗入户”就业服务,力争就业帮扶率达到100%。针对有创业意向的贫困人员,提供创业扶持政策“送进门”服务,提供创业项目2个以上。针对有培训意愿的贫困人员,提供“短、平、快”等形式的培训帮扶,提高贫困人员的就业技能。

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一)深化社保改革

15.实施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改革现行的以单个定点医疗机构为付费对象、以“总量控制付费+单病种付费”为主要支付方式的医保支付模式,实行以医共体为付费单位,以医共体服务范围内人头数乘以平均人头费用为包干付费额度,以包干费用超支不补、结余留用为结算原则的医保支付方式,调动医疗机构控费积极性,落实分级诊疗的医改目标,改变居民医保基金收不抵支现状。

16.推进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按照青岛市规定,研究制订我市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前个人保费退费政策及流程,确保合法、合规顺利退费。落实上级关于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规定,做好参保人在不同险种之间和区域之间的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确保不影响参保人社保权益。

(二)落实社保政策

17.落实新增被征地农民参加社会养老保险政策。按照“以点带面、因镇制宜、先易后难、逐镇推行”的推进思路,总结已推行镇街经验,争取镇街支持,用好考核导向,完善推行模板,强化控制手段,争取3月底在姜山镇推行新政策,完成各镇街全面推行任务。

18.落实护理保险政策。做好失能失智老人纳入长期医疗护理工作,按规定及时组织评估、结算待遇,确保符合条件人员享受到护理保险待遇。加强定点护理服务机构管理,落实定点机构管理和考核办法,促使定点机构秉持“以人为中心”的理念,提供优质医疗护理服务。

19.落实补充医保政策。采取青岛和莱西财政负担一部分、医疗保险基金列支一部分的办法,筹集补充医疗保险基金,对特药特材费用和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外个人负担医疗费超5万元部分,由补充医疗保险基金按照规定比例支付,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大病医疗保险+补充医疗保险”多层次医疗保险体系。

20.落实医保门诊政策。严把门诊大病资格准入关,利用一体化信息系统核实申报病种真实性,严格大病资格初、复审制度,提高门诊大病资格审核准入专业化水平。实行恶性肿瘤放化疗、尿毒症透析、白血病、器官移植等病种的即时办理。做好以高血压、糖尿病为主的门诊慢性病管理,对治疗高血压的五种基本药物实行医— 6 —

保全额报销。

21.完善社商合作制度。加强协议管理,与商保公司签订居民大病医疗保险经办服务协议,明确筹资标准、资金管理、资金拨付、奖惩办法,明晰社商合作的权、责、利。加强监督考核,参照青岛市社保局监督考核办法,实施针对商保公司涉及社商合作的经办服务、人员管理、权限管理、信息安全等方面的监督考核,完善可持续发展的合作机制。

22.加强新老农保衔接。做好新老农保衔接后陆续到龄人员待遇重新核发工作,按月核对到龄人员信息,核定老农保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确保及时准确发放,做到平稳衔接。处理好同时参加老农保和职工保人员老农保待遇停发问题,借鉴兄弟区市经验,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确保不因停发老农保待遇引发上访。

(三)加强扩面征缴

23.加强企业社保扩面征缴。以正常参保企业为重点,发挥参保缴费预警制度作用,确保现有参保人员持续稳定参保。以新建扩建企业为重点,加强沟通联系,提供开户和投保一对一服务,争取新增企业职工积极参保。以建筑业农民工、农村合作组织、小微企业从业人员、个体灵活就业人员为重点,加强参保宣传发动,引导这些群体踊跃参保,增加参保人群总量。

24.推进居民社会保险和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费征缴。将居民

养老保险、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缴费纳入对镇街的科学发展综合考核范围,发挥好考核的导向、约束作用。实行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老政策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年度集中征缴办法,采取加强政策宣传、召开会议部署、深入镇村发动等措施,引导城乡居民和被征地农民及时参保缴费。做好居民养老保险日常保费征缴工作,及时通知到龄人员办理一次性补缴,确保应参保人员应保尽保。

25.抓好机关事业单位社保征缴。加强养老保险改革政策宣传,采取电话、上门、下达书面文书催缴等方式,督促各单位多方筹措资金,及时足额缴费,以此稳定正常参保,抓好差额和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参保。

26.加强外资和民营企业欠费清理。实施欠费预警,按月编发欠费预警信息,提醒各方共同催缴欠费。实行依法促缴,采取下达催缴通知书限期补缴、协调银行账户划转等办法,促使有能力补缴的企业尽可能补缴欠费。严格强制征缴,采取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查封、拍卖企业资产等办法,实现社会保险费应缴尽缴。

(四)提高保障水平

27.提高养老保险待遇。按照青岛市统一部署,调整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提高1-4级工伤职工和工亡职工供养直系亲属待遇。积极测算老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基金收支情况,适时提高基础养老金标准,让失地农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

28.提高居民医保待遇。调高二档缴费居民在一级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报销比例、门诊大病报销比例、大病医保超限报销比例、门诊统筹年度最高支付额、长期医疗护理保险报销比例等待遇水平。提高2018年度居民医保筹资标准,将成年居民一档筹资标准由930元提高到1080元,成年居民二档及少年儿童筹资标准由655元提高到870元。

29.落实贫困人口扶贫待遇。申请市政府安排居民医疗保险精准扶贫资金,按照成年居民370元、少年儿童260元标准予以代缴,落实好农村贫困人口大病保险起付标准减半和大病保险报销比例提高5%的政策。协调市财政预算安排居民养老保险精准扶贫资金,对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按照100元/人·年的标准,予以2018年度缴费补贴,并按照规定处理好相关账目。

(五)加强基金监管

30.用好两个平台。启用青岛市基金运行监控指挥平台,实施对基金征缴、支付和管理等环节的监管。用好“金保工程”基金监控平台,开展业务数据提取、疑点问题分析筛查等常规监管业务,确保监管到位。

31.加强三个监管。加强养老保险支付监管,用好养老金领取资格认证、领取养老金生存信息比对制度,推广“智慧人社”APP认证方式,组织好多领、冒领、重复领取养老金核查、追缴,确保养

老保险支付安全。加强医疗保险支付监管,创新“集中检查+日常巡查+举报专查+病历抽审”检查手段,建立“专家管理+协议管理”管理模式,提高医保监管规范化、专业化水平,遏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加强工伤职工住院监管,建立医院、人社部门相关人员参加的微信群,实时传送工伤职工住院照片等情况,避免出现违规住院套取工伤保险基金问题。

32.抓好两个管理。抓好社保基金账户管理,严格执行基金账户管理制度和定期对账制度,按月与财政部门进行基金收支和结余数据核对。抓好社保基金存储管理,按规定储存社保基金账户存款,实现社保基金的保值增值。

(六)优化经办模式

33.落实“互联网+社保”行动计划。按照青岛统一部署,推行“互联网+社保”行动计划,扩充网上经办业务范围,推进社会保险业务网上深度办理,对于能即时办结的业务,全程实现网办,非即时办结的业务,实现网上受理,提升社会保险业务经办信息化水平。

34.实行医保异地联网结算就近审批。居民医保参保人转诊到青岛市外住院的,由原来到市医保中心办理联网审批,改为利用系统内网、腾讯通、微信等系统及软件,就近在乡镇卫生院办理,为参保人提供便捷。做好异地就医资金上解结算,及时上解医保基金,通过青岛市异地就医结算平台,结算异地就医资金。

35.优化城乡养老保险转移接续服务。按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下发的《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暂行办法》要求,围绕解决参加多种保险的参保人办理退休时转移接续养老保险涉及多个服务窗口问题,创新转移接续服务模式,实行一个窗口受理审核,由原来参保人跑窗口,转变为受理后数据跑,提高办事效率和群众满意度。

三、推动人才工作改革创新

(一)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

36.制定引才政策。开展莱西市人才引育政策工作调研,制定出台《莱西市引智引才工作站暂行办法》,不断补齐政策短板,提供引智引才工作的政策依据和方法遵循。

37.实施“223”引才计划。组织赴北京、上海、济南等重点高校和我市产业人才需求契合度高的技能院校,开展人才政策推介、校园招聘、产学研合作等招才引智活动,力争年内引进博士、正高职称人才20人,引进硕士、副高职称或高技能人才200人,引进本专科、专业技术人才人才3000人。

38.开展高端人才引进活动。借力社会力量开展引才活动,重点发挥青岛中科创新园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青岛丛林鹿人力资源有限公司等社会机构参与人才引进活动的作用,力争年内引进2-3名“千人计划”、两院院士等高层次人才,推动“产业集聚人才”和“人才

引领产业”互促发展。

(二)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

39.做好职称评审工作。梳理完善职称评审工作流程,开展好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工作,做好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材料审核上报工作,实现职称评审公开、公平、公正。

40.完善专业技术岗位竞聘政策。制定并发布文件,调整全市事业单位新取得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证书和工人技术等级岗位考核合格的人员岗位竞聘时间,将每年8月份组织竞聘,改为每年2月份和8月份分别组织相应空缺岗位的竞聘,维护专业技术人员权益。

41.推荐申报青岛市专家工作站。联合市科技和工业信息化局,开展专项调研,甄别符合申报青岛市专家工作站的单位,按规定进行推荐申报,年内申报不少于8家。

42.创新初中级职称证书管理模式。开发初中级职称证书管理系统,运用开发的系统,对初中级职称证书信息、证书打印等实行信息化管理,杜绝仿冒手写证书、已发证书记录不详细等问题。

(三)提升人才公共服务水平

43.加强高层次人才服务。组织为全市范围内符合条件的高层次人才办理“高层次人才服务绿卡”,不断增强高层次人才在出入境、体育休闲、就医保健等方面的便利性。组织开展镇街、企业人才联— 12 —

络员培训,不断提高服务人才工作水平。

44.开展外专服务年活动。组织开展涉及外籍专家和海归人才的专项调研,摸清全市外专底数和相关情况,建立外专人才目录和外专联系制度,开展“莱西市友谊奖”评选表彰工作,不断提升外专人才的归宿感和荣誉感,发挥外籍专家和海归人才技术领先、思路超前、以才引才的优势作用。

四、强化人事管理(一)加强干部管理

45.严格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考录。严格执行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招考政策,重点抓好事业单位人员面试组织,抓住面试重点环节,完善面试管理办法,确保招考公开、公平、公正。

46.加强干部基础信息管理。梳理、完善人社局管理范围内的干部信息,建立完善人员信息小库、干部任免表库和全国版人员信息库3个数据库,确保信息录入准确、更新及时,促进提升干部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水平。

47.加强公务员和事业人员教育培训。重点抓好新录用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培训工作,采取集中培训、在线培训等多种方式,加强理想信念、专业能力、专业精神等方面的培训,提高新录用人员履职能力。加强市直单位公务员及参公人员网络学习的监管力度,严格落实学分考核与年度考核挂钩规定,确保网络培训学习

效果。

48.开展争先创优系列活动。根据青岛市人社局的统一部署,开展好国家、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推荐评选、青岛市“为民服务示范岗”、“职业道德建设标兵(模范)”创建活动,促进提高公务员队伍水平。贯彻落实《国家功勋荣誉表彰条例》,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做好表彰奖励工作,强化正面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

49.抓好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平时考核。依托“莱西市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平时考核系统”,指导开展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平时考核,按季度进行考核情况督导,真正考出工作人员实际工作情况。

50.严抓干部调配任免。认真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进一步完善中层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切实做好中层干部推荐考察工作。加强对用人单位任免工作的监督、指导,确保推荐考察过程公开、公平、公正。认真做好中层干部备案管理工作,实施中层干部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管理。

51.实施公务员管理改革。按照上级统一部署,及时完成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试点任务,探索开展专业技术类、行政执法类公务员分类改革,推动人事改革走向深入。

(二)深化机关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52.抓好收入分配改革任务落实。根据上级部署,推动实施地区附加津贴制度,认真执行公务员奖金制度,配套调整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不断健全完善机关事业单位收入分配机制。按要求调整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工资标准,完善公务员分类管理改革配套工资政策,组织实施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试点配套工资制度和人民警察待遇调整政策,确保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任务落到实处。

53.完善财政补贴、经费自理事业单位工资发放备案制度。按照上级要求,开展好对相关差额拨款单位和自收自支单位的工资总量核定工作。协调财政部门落实各单位经费补助,指导各主管部门做好所属单位年度财务状况审核,定期检查各单位工资发放备案专门账户流转情况。健全工资发放备案制度,将各单位所有工资收入发放均纳入工资发放专门账户中流转,各单位账户实际发放额度严格控制在工资总量之内。

54.探索实行系统核发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待遇办法。利用“莱西市人力资源E网平台”,研发退休人员待遇核发程序,实现“一体化系统”和“莱西市人力资源E网平台”信息资源共享,减少单位负担和人工计算,简化审核流程,提高工作效率,确保新制度平稳入轨顺利运行。

(三)稳妥做好军转工作

55.维护企业军转干部稳定。加强调查摸底,采取开展走访排

查、落实“五包”制度、重点人员回访等措施,掌握企业军转干部的思想状况,摸清信访隐患。加强教育稳控,采取教育沟通、信访处理、等方式,确保企业军转干部在全国两会、青岛上合组织峰会、“八一”节和国庆节等各重要时期保持稳定。

56.落实2018年度军转干部安置计划。拟定我市《关于2018年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的意见》,按规定对计划安置到我市军转干部和随调家属档案进行审核,及时组织军转干部参加安置考试和公开选岗,确保完成安置任务。

57.加强异省(地)居住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管理和服务。探索通过军转干部一体化系统指导居住在异省(地)的军转干部进行网上年审登记,工作人员网上审核,及时准确掌握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现状,切实为军转干部提供方便。加大对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就业创业政策宣传力度,对有就业创业意向的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加强指导和培训,引导和促进更多的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就业创业。

58.完善企业军转干部解困救助机制。建立企业军转干部生活补助动态增长机制,及时调整2018年度我市企业军转干部工资和养老金补助标准,按季度为企业军转干部发放生活补助,确保企军干部待遇落实。定期组织针对全体市属和部分困难双管单位企军干部的走访慰问,摸清困难企军干部的家庭情况,开展困难救助,提高解困成效。

五、大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一)完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

59.加强企业工资分配宏观调控。贯彻落实最低工资标准制度和企业工资指导线制度,督促开展工资集体协商,指导企业在发展生产提高效益的基础上,适度、合理地确定工资增长水平。

60.提升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签订率。开展“送法进企业”宣传服务活动,引导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正确理解和运用《劳动合同法》。加强用工指导,督促完善劳动规章制度,提高劳动合同签订率。2018年全市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保持99%,已建工会企业集体合同签订率达到96%以上。

61.稳步推进“两个备案”。加强对工资指导线备案和劳动工资备案政策的宣传,针对小微企业、新增企业和疑问较多的企业开展业务指导,提高“两个备案”政策企业知晓度。将企业工资指导线备案率列入对镇街考核意见,建立劳动工资备案和企业劳动保障书面审查挂钩机制,压实镇街和企业备案工作责任,提高备案成效。

(二)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

62.实行劳动保障监察柔性执法。定期对用人单位进行“健康查体”,引导用人单位主动查找和解决存在的问题,及时预防劳动纠纷。坚持将调解贯穿执法全过程,采取告知违法后果、说服教育整改等措施,促进矛盾化解。

63.加强劳动保障守法诚信制度建设。落实《青岛市用人单位劳动保障守法诚信等级评价办法(试行)》,开展用人单位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规章及社会诚信情况调查,按照程序和要求确定用人单位诚信等级,实行分级监管、动态调整,引导用人单位依法用工,维护和发展和谐劳动关系。

64.提高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水平。加强对专、兼职监察员的培训,不断提高监察员在政策宣传、纠纷排查和调解处理等方面的能力。扩大劳动保障监察覆盖面,定期采集劳动监察网格内用人单位的基本信息和劳动用工信息,实时进行动态更新,确保入网数据准确、可靠。年内用人单位用工信息适时采集率达到98%以上。

65.加大日常巡查、专项检查和书面审查工作力度。科学制定、实施日常巡查工作实施方案,确保每一位专职监察员巡查用人单位数不少于50户。开展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用人单位遵守劳动用工和社会保险等法律法规情况和高温天气劳动保护情况等专项检查行动,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创新书面审查工作方式,全面实行网上申报和网上审查模式,确保通过审查的单位达到980户以上。

66.完善劳动监察案件处理机制。建立实施网上办案模式,通过网络及时受理举报投诉案件,力争劳动保障监察案件网上录入率— 18 —

80%以上。建立实施案件办理协调分析会制度,每周召开案件办理协调分析会,对普通案件做到30天结案,对疑难案件由执法人员共同研究、制定解决方案,确保案件快速查处,力争举报投诉案件按期结案率达到98%以上。健全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内部监督机制,建立实施监督回访制度,对已办结案件未反馈执法测评表的,电话回访率不低于80%,确保案件办理公平公正。

67.加强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认真落实《莱西市企业欠薪欠费逃逸事件应急处理预案》,做好年度内重大违法案件的查处工作。建立完善信息收集制度,主动收集用人单位欠薪欠费方面的线索和情况,及时处置好企业经营者欠薪、欠费逃逸、职工罢工等突发性和群体性事件,防止事态扩大蔓延,确保事件得到妥善处置。

(三)加强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效能建设

68.创新“互联网+仲裁服务”模式。遴选优秀的律师组建服务团队,依托互联网实行24小时无障碍、无间断律师线上法律咨询。建立莱西市仲裁法律服务平台公众号,设置律师在线咨询、以案说法、法律援助等模块,依托公众号提供服务。

69.推行要素式办案改革。针对每一个争议仲裁案件,坚持先行归纳案件主要事实涉及的基本要素,再组织填写案件要素调查表,通过要素归集和调查,帮助庭审人员在庭前明确案件争议焦点、庭审快速查明案件事实,促进提高庭审效率和结案效率。

70.加大终局裁决力度。建立完善终局裁决办案制度,加强与市人民法院的对接,在部分案件中实施“一案双分号”,对争议不大的终局裁决事项先行裁决。建立仲裁员办案情况定期通报制度,促进合法化、规范化办案,提高终局裁决率。年度仲裁案件终局裁决结案率达到35%以上。

71.加强基层调解组织建设。建立、完善市级调委会、镇街调委会和企业调委会三层工作网络和按区域划分的专业性调解组织层级网络,配齐配强镇街和企业调解员队伍,加强业务培训和督导考核,不断提高基层调解组织的工作成效。

(四)强化信访维权服务

72.提升信访案件办理服务水平。实行信访案件分类办理制度,严格登记备案,加强时限提醒和催促办理,确保信访案件按时办结,办理情况及时回复、上报。建立信访案件办理满意度评价制度,坚持对每一起信访案件实行办结后回访,征求信访人案件处理情况满意度评价。全年初信初访案件结服率达到60%以上。

73.建立工伤结案“回访”制度。定期对已认定工伤的职工进行回访,及时提供伤残鉴定、康复治疗等方面的政策解答服务,不断提高工伤职工满意度,预防工伤职工与用人单位发生矛盾。

六、加强基础工作和自身建设

(一)推进“法治人社”建设

74.推进行政职能转变。完善公共服务事项清单,按时完成公共服务事项网上录入等上级交办的任务,确保公共服务网上经办工作顺利推进。及时认领商事主体信息,优化办理许可告知服务,督促相关责任主体及时办理许可,确保监督到位。指导镇街加强社区平台建设,在已经正常运行的社区平台上推行综合柜员制,确保做到人员、网络、服务三到位。

75.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严格落实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及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办法,确保执法决定合法准确,执法过程全记录。严格抓好行政许可审批和行政执法案件处理,及时公示行政执法信息。提高“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检查平台使用频率,依托平台随机匹配执法人员和被检查对象,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杜绝过度执法、随意执法等问题。督促行政执法单位、科室,高标准整理行政执法案卷,争创青岛市优秀案卷。

76.加大普法宣传力度。按照年度普法宣传工作计划,开展好普法月、宪法日宣传、“六进”普法等系列宣传活动,提高群众知晓度。抓好法治建设调研课题、执法案例、普法信息采写、宣传工作,树立好依法行政形象。

(二)加强调研和信息宣传工作

77.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围绕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年度重点工作,研究确定全局年度调研计划,逐项明确调研时间、调研

内容和调研责任,抓好调度督导,确保按时完成调研任务,形成调研成果,推动部门工作深入开展。

78.不断加强信息宣传。将信息宣传工作纳入局属单位科室考核、工作人员考核、工作人员奖惩范围,激励干部职工积极采写上报信息。严格落实政务信息月通报制度,每月进行信息报送情况通报,确保信息宣传工作持续发力,保持信息宣传考核靠前位次。

(三)做好政务管理工作

79.完善基础管理制度。健全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全局统一编印的规章制度,补充、完善新的规章制度,形成用制度管人、管事、管作风的良好机制。再造工作流程,用好并不断修正已经形成的流程,根据需要制作新的流程,力争各项工作均有明确的流程遵循。防控岗位风险,严格按照已经制定的风险防控措施防控岗位风险,不断查找、梳理和防控新的风险,以此促进工作、防止腐败、保护干部。加强内部控制,重点健全和完善组织机构控制、业务运行控制、基金财务控制、信息系统控制、内部控制的管理与监督五个方面的制度和机制,进一步提高社保经办制度化、规范化水平。

80.加强政务督查督办。将上级决策部署、决议决定和全局年度重点工作、局党委会议决定事项等列入调度督查范围,实行按计划立项督查和临时性工作督查相结合办法,争取做到督查事项及时转办、定期催办、限时办结、按时反馈,实现督办事项快接、快转、— 22 —

快办、快查、快落实。

81.加强政府信息公开。落实政府信息公开保密性审查制度,确保公开信息审查备案两到位,严禁公开涉密信息。按周更新人社局网页,主页模块周更新不少于4条,确保在国家、省、青岛、莱西四级网站普查中不出现问题。及时受理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申请,确保15日内办结。按季度统计上报政府信息公开情况。

(四)抓好党建工作

82.严抓党建责任落实。严格执行“三单一表”制度,局党委及党委书记、局属党支部及党支部书记分别制定年度抓党建工作问题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和工作任务一览表,定期进行对照检查,确保按期整改存在的问题、完成列举的任务、履行确定的责任。

83.实施党支部党建工作水平提升工程。加强对党建工作的业务指导和培训,建立完善党建工作常规常抓工作机制,严格实施党建工作督查考核和基层党组织评星定级,不断提升各支部党建工作水平,力争将局属8个党支部全部建成过硬党支部。

84.严格执行组织生活制度。加强对各支部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等制度情况的督查、指导,建立完善档案留存上报制度,确保党内政治生活严格、规范开展。

85.加强“灯塔-党建”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应用。认真开展党员组织关系网上接转、灯塔党建信息报送、十九大精神竞赛答题等工作,— 23 —

确保及时完成各级组织部门部署的工作任务。

86.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结合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认真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严格落实规定动作,创新开展自选动作,确保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力争相关经验在莱西党政信息阵地发表和推广。

87.严格发展党员。研究制定2018年度发展党员计划,指导相关支部,严格按照《发展党员规程》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培养和发展党员,确保党委、支部两级该开的会议一次不少,支部对发展对象的培养和写实一丝不苟。

88.抓好党费收缴。严格执行 “两账一簿一据一账户”制度(党费现金日记账、收支明细账、党费收缴登记簿、党费收据、党费收缴专用账户),做到规范收缴党费,专户存储党费。及时、集中将收缴的党费汇款给市委组织部,确保党费应收尽收。

(五)推进党风廉政建设

89.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制定《关于进一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工作落实的通知》,组织班子成员和局属单位、科室主要负责人分层级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明确责任清单,定期督查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落实情况,确保管党治党责任落到实处。

90.加强干部教育监管。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廉政教育,建立— 24 —

完善主体责任约谈制度和“一案双查”制度,组织干部职工签订廉洁从政承诺书,实施针对工作人员的奖惩办法,提升教育管理成效。

91.开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持续纠正“四风”情况自查。定期对部门内部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情况和纠正“四风”特别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新表现情况进行明查暗访,及时查处发现的问题,确保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实到位,推动解决“门好进、脸好看、事难办”、“行动少落实差”、“只求不出事、宁愿不做事”等突出问题。

92.加强部门经费预算执行情况监管。严格抓好对财经纪律和规范预算编制执行情况、预算经费及专项资金等使用情况的自查、迎检和整改工作,确保将青岛和莱西两级财政部门要求落到实处。定期开展部门经费内审检查,及时查找和解决本部门在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三公经费”控制使用、财务制度执行和经费支出事前备案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监控和压缩行政事业运行成本。

(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93.打造特色办公文化。张贴悬挂刊板,在机关办公楼各楼层公共区域空白墙壁上,张贴或悬挂有关管理制度或者名人名言(字画),努力打造舒适、美观的办公环境。加强卫生管理,制定实施卫生督查通报制度,推动建立卫生管理长效机制。用好电子屏幕,利用局机关一楼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廉政格言以及月份重点工作,营造廉政氛围,推动工作开展。

94.开展“说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活动。组织干部职工认真学习文明服务用语和服务行为规范,加强文明服务宣传,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开展文明服务学习研讨,作出文明服务承诺,推动转变干部作风,提升服务水平。

95.做好文明单位复核和申报工作。组织好人社局省级文明单位以及局属单位各级别文明单位复核,按规定上报复核报告,完善复核档案,确保复核过关。组织好局属各单位文明单位升级申报,树立争创文明单位良好氛围。

第二篇: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22年工作要点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22年工作要点

2022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路,牢牢把握“担当作为,主动服务“工作理念,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在全市高质量发展大局中贡献人社力量、彰显人社作为。

一、坚持高质量就业和更充分就业并重

推动高质量充分就业。全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X万人以上。实施用工保障攻坚行动,聚焦“倍增计划“企业、重点企业需求,组织服务专员“一对一“跟进服务、保障用工。

发挥创业带动就业倍增效应。稳步扩大创业担保贷款发放规模,降低创业者融资成本,全年扶持创业X人以上。

三是提升劳动者职业素质。

开展紧缺工种、新就业形态等特色培训,推行“互联网+技能培训“,推行订单、定岗、定向培训,全年组织各类培训X人以上。

二、坚持提高社保水平和提升经办能力并重

进一步扩大社保覆盖范围。拓展大数据应用,以农民工、个体灵活就业和未参保居民为重点,开展部门联动扩面;推进快递等新业态人员参加工伤保险。

优化社保经办服务。在X市率先试点,开展退休“一件事“全办、失业人员通过手机APP办理退休业务,让群众办事少跑腿。

确保社保基金安全运行。注重大数据分析,成立社保数据分析专班,每月分析异常数据,预警预判,将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

三、坚持人才引进和人才服务并重

发挥半岛国际人才基地作用。研究出台中国(上合)国际人力资源产业园发展扶持办法,提前对接一批高端人力资源企业,发挥引才育才作用,全年引进各类人才X人以上。

开创“百所高校进上合“行动。主动服务国家战略,由“走出去“为“请进来“,举办“百所高校进上合“暨校企合作洽谈会,为经济发展提供才智支撑。

创新补贴资金“预拨付“机制。率先试点人才类补贴实行“预拨付“,支付周期由3-4周压缩为3-4个工作日,当好“店小二“。四是创新人才“无感“服务体系。实现毕业生信息自动调取“零填报“、自动“画像“匹配,优化补贴审核流程。

四、坚持人事管理和干部培育并重

加大事业单位优秀紧缺人才引进力度。围绕服务发展,在全国重点高校聚集城市开展招聘推介,精准引进人才。

建立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体系。实施新入职人员“导师制“培养制度,探索优秀年轻干部挂职交流、“常态化考察+不定期随访“等方式,让年轻干部经风雨、长见识、快成长。

五、坚持风险预防和纠纷调解并重

构建多元调解联盟。在上合示范区、临空经济区、大沽河旅游度假区建设区域性预防调解联盟,在新业态、商协会、交通运输协会建立行业性预防调解联盟,打造村居三级联动金牌调解室,形成联防联控新格局。

健全“企业吹哨、镇街响应、部门报到“应急平台。整合市、镇(街道、功能区)两级执法资源划分监管网格,实现快速收集、快速响应、快速处置的农民工欠薪预警治理模式。

六、坚持党建引领,打造“智慧人社监管平台“

深化“清廉人社“机关建设,创建“党建+智慧监管“新模式,2022年将重点建设“胶州智慧人社服务监管平台“,设置内部管理、外部服务、领导决策、风险防控等五大模块。一期将线下业务和自建系统纳入信息监管;二期探索将专有平台接入端口,实时预警,实时整改;三期拟接入胶州大数据平台,实现部门信息联通共享。通过人防、技防,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为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

第三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工作要点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工作要点

一年以来,我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部门的帮助指导下,以“争先创优”为目标,以落实“十大项目”为重点,以深化“五型机关”创建为载体,以全面实施“即办制”为保障,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及上级部门下达的目标任务,锐意进取,奋力拼搏,继续扩大和稳定就业,切实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积极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全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努力开创我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新局面。

一、2011年工作成效及做法

(一)坚持以拓宽就业渠道为手段,进一步稳定和扩大就业 就业是民生之本,我局始终把就业工作放在首位,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进一步稳定和扩大就业。2011年,我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以内;城镇新增就业8205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02.6%;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062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11.8%;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328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09.3%;失业保险参保净增8479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63%;共办理失业保险金业务375件,支出失业救济金250.53万元,医疗补助费20.34万元。

1.落实各项稳定和扩大就业政策推动就业。认真落实生活困难补助金、社会保险补贴、公益性岗位补贴和小额担保贷款等各项就业再就业政策,2011年为113名城镇困难人员、103名农村困难人员发放了生活补助金25.19万元;帮助19名生活困难的就业困难人员申报“4050”社会保险补贴6.3万元;帮助111名生活困难的失业水库非农原迁移民申报社会保险补贴19.98万元;帮助25名符合条件的人员申报公益性岗位补贴10.65万元;帮助1名下岗失业人员申请小额担保贷款5万元。

2.强化职介主渠道作用推动就业。发挥职介机构主渠道作用,针对企业用工难和求职者就业难问题,以“搭建劳务对接平台,帮您尽早实现就业”为主题,开展了“春风行动”,努力为供求双方搭建对接平台。2011年,共举办了10场大型现场招聘会,共有811家企业进场招聘,提供就业岗位31299个,达成就业意向12634人,取得了良好的成效。6月22日,我区还举办了首届残疾人招聘会,此次招聘会促进了我区残疾人困难群体就业,为残疾人实现稳定就业做出了积极贡献。

3.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村)推动就业。2011年,我区要再创建4个充分就业社区,53个充分就业村,使充分就业社区创建成功率达到90%,充分就业村创建成功率达到80%。为确保此项任务的顺利完成,我局及时向各镇街劳动保障所传达了有关文件精神,筛选确定了参加创建活动的社区(村),指导各社区(村)进行调查摸底、建立基础台帐、宣传优惠政策、开展就业援助,推进创建工作。通过努力,又有4个社区、59个村的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农村登记转移就业人员)就业率达到96%以上,动态消除了“零就业”家庭,达到充分就业社区(村)的标准,超额完成了创建目标。

4.力促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推动就业。一是充分利用局网站、瓯海-HR的QQ群发布有关人才交流会的信息,通过OA手机信息向高校毕业生发送就业创业相关信息。二是加强毕业生实习基地建设,为广大毕业生提供就业培训和实践的机会。2011年市里下达的高校就业见习基地任务数12家,成功建立17家;研究生实习基地任务数3家,超指标完成9家,完成7名研究生实习对接。三是深入开展高校“进校园、进市场、进社区、进企业”就业服务活动,6月14日,赴温州大学城开展“就业服务进校园”现场办公活动;12月的校园招聘会共吸引1200余名学生前来投递简历,为广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就业机会;组织就业创业专题培训为学生明确职业规划和人生规划提供了良好的指导,受到广大师生的好评。

5.依托职业技能培训推动就业。一年来,我局继续推进区职业技能人员培养工作的深入开展,及时组织各类技能提升培训鉴定工作,全年共组织职业技能培训46批次,累计培训6385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28%,完成职业技能鉴定4352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45%。通过技能培训,既推动了劳动就业,又缓和了企业的“技工荒”。

(二)坚持以完善社保体系建设为目标,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

紧紧围绕实现全民社保目标,进一步完善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2011年,全区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人数达123769人,净增15784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57.8%;参加医疗保险人数达162134人,净增14025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08%;参加工伤保险人数达202233人,净增9286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03.2%;参加生育保险人数达60651人,净增8328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85.1%;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达116916人,其中60周岁以上享受待遇的有51576人、在保的有65340人,新增参保缴费18812人,完成目标任务的342%。

1.养老保险方面。继续加强养老保险制度管理,健全完善参保各项制度,认真贯彻落实浙人社发„2011‟221、222、223号等3个文件。2011年,已办理或受理符合221号文件条件的774人、符合222号文件条件的1420人。

2.医疗保险方面。从社保定点医疗机构的医疗保险服务质量着手,继续做好对本局管辖的20多家定点医疗机构医保服务管理和指导工作,健全完善定点医院医保办对医疗保险政策的宣传机制,扩大社保影响。健全日常就医管理,加强医疗审核、稽查力度,定期深入定点医院核查。

3.工伤生育保险方面。继续做好扩面工作,确保实现全覆盖,充分保障工伤职工的合法利益,同时也切实分散用人单位的工伤待遇支付风险。继续健全完善生育保险业务操作流程和管理制度,方便参保者申领待遇,同时严格审核申领条件。

4.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方面。坚持人人享有基本养老保障工作目标,进一步完善我区社会养老保险体系。在2011年初全区社会保险工作暨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先进表彰会议上,对全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提出了明确目标要求,做了详细的部署和计划,经全区劳动保障队伍的共同努力,实现在去年45周岁以上人员参保率达90%以上的基础上再增18812人,超额完成目标任务,名列全市前茅。

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方面。深入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将新农合筹资标准提高为400元,已参合人数达259537人,参合率达99.79%;政策范围内住院报销比例达到60%以上,住院报销封顶线提高到9万元;普通门诊报销比例为40%,每人每年门诊报销金额提高到400元;2011年初开始实施提高儿童白血病、先天性心脏病医疗保障水平试点,已有20人次享受儿童两病保障报销;已有61名宗教教职人员参合。

(三)坚持以优化公共服务为抓手,进一步强化人力资源保障

我局始终以高效率优服务为导向,提高办事效率,优化服务质量,打响“以人为本、服务至臻”的服务品牌,服务人才,服务社会,推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持续、稳健、快速发展。

1.规范程序,行政审批效率明显提高。按照“即办制”与AB岗工作制度的要求,明确岗位职责,优化工作流程,简化工作程序,压缩审批时限。2011年,共受理、办结审批事项3756件。在区政府对审批效率对外承诺提速50%的基础上,再行平均提速35%,其中专业技术职务资格初定实现提速80%,集体合同审查登记实现提速91%,实现审批事项提前办结率100%,切实方便了企业和群众。局审批窗口有8个月被评为红旗窗口,收到感谢信17封,得到了企业和群众的一致好评。

2.服务人才,助推我区经济转型升级。一是创新方式引人才。4月份组织9家重点企业参加“温州-重庆、成都”人才专场巡回招聘会。此次招聘会是我局践行“招才引才”、“人才兴区”战略的一大举措,为今后的赴外招聘中高级人才积累了宝贵经验。二是公共服务进校园。开展“就业服务进校园”活动,共为380余名应届毕业生办理就业协议书的鉴证备案,并为毕业报到、档案转递以及就业创业政策提供咨询服务。三是探索新制促发展。在年初紧缺人才调研的基础上,探索构建灵活有序的用人机制,形成了《温州市瓯海区城市建设雇员管理办法(试行)》,并创办瓯海人才服务公司,将有力推进我区大开发、大建设。

3.严格审核,确保职称评审公正公平。一是传统的职称评审顺利开展。全年,初审推荐了正高级职称4人、副高级职称138人、中级职称238人,初级46人。二是不具备规定学历职称评审继续推出。为适应我区工程技术事业发展的需要,开展不具备规定学历人员的中、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工作,全年共受理审核了不具备规定学历人员的建筑工程11人,水利交通初级4人,并委托市经贸委和水利局进行评审。三是职称外延专业评审更具地方特色。根据《关于延伸职称外延、开展地方特色职称评审的意见》,初审推荐了25人(高级11人、中级12人、初级2人)参加了市里职称外延评审,其中经营管理12人、建筑材料4人、汽摩配1人、服装3人、制鞋工艺1人。

4.阳光操作,做好各类人事考试工作。一是完成了两次全区统一的大型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和区公共事业监管中心公开招聘,共有75家事业单位154个岗位面向社会公开招聘220名工作人员,共有3712人报名考试,择优聘用了210名工作人员。特别是下半年的公开招聘共有41家事业单位80个岗位面向社会公开招聘119名工作人员,报名人数达2036人,是全区事业单位招聘历史上涉及单位最广、岗位最多、专业最多、报名人数最多的一次。二是指导完成卫生系统14家医疗卫生单位和教育系统的招聘工作,总共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工作人员195名。三是我区计划招聘2011大学生村官15名,与区委组织部配合,在规定时间内圆满完成了笔试工作,并于6月26日顺利承办了三个区大学生生村官的面试工作。四是指导有关单位做好事业单位人员的公开选调工作。全年,共指导14家单位完成事业人员公开选调,共选调人员30名。

5.完善机制,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一是严格把好公务员“进口关”。在2011公务员考录过程中,始终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竞争、择优的原则,完成区司法局、区教育局等五家单位共11名人员的考录工作。二是规范把好公务员“考核关”。对全区84家单位共2539人的考核结果进行严格审核。审核优秀等次402人;称职(合格)等次1981人;基本称职(合格)等次10人;不定等次146人;对70名记三等功及349名记嘉奖的人员进行申报。三是切实把好公务员“培训关”。组织参加初任培训人员116名、离岗培训人员5名,对654名公务员进行职业道德培训,促使广大公务员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提高履职能力。

6.以人为本,落实军转人员服务工作。一是贯彻落实军队转业干部安臵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认真做好2011年军队转业干部安臵工作。二是配合区民政局,与各有关单位协商,顺利落实了2009年10名以及2010年3名转业士官的安臵岗位。三是做好企业军转干部和“政转企”人员解困维稳工作,切实解决企业军转干部和政转企干部生活困难,对企业军转干部和政转企干部进行慰问,共发放慰问金20.89万元,确保了企业军转干部队伍稳定。

7.落实政策,稳步开展非转农工作。立足我局实际,严肃、灵活地落实好区政府交办的临时性工作。5月17日,区政府下发《关于瓯海区未就业大中专院校毕业生户口“非转农”的通知》(温瓯政发„2011‟42号)文件,我局主要负责开具未被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控股企业的正式录用证明。2011年,共开具证明3200余份,此项工作目前正在谨慎、稳妥推进中。

(四)坚持以深化事业单位改革为动力,进一步激发事业单位的活力

进一步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健全事业单位岗位设臵管理制度,加强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及其人员的管理,完善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实现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

1.事业单位岗位设臵工作。自事业单位岗位设臵管理工作启动以来,严格按照《关于转发(温州市事业单位岗位设臵管理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要求,积极落实,并将此项工作纳入镇街考绩内容,各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我区纳入事业单位岗位设臵单位有357家,岗位总数7420个,均已完成岗位设臵审核工作,人员的聘用认定工作完成率已达70%(余下为教育系统)。当前,教育系统的人员聘用认定工作已在积极开展中。

2.事业单位参公申报和登记工作。事业单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工作是实施公务员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一部份。2011年,共完成审管办、区安全生产监察大队、区经济开发区等3家单位的参照管理以及70名参公人员登记。区畜牧兽医局、区劳动监察大队、区劳动就业处、区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已参照管理,其余工作正在进一步进行当中,同时积极上报区会计核算中心、区工程预决算审核中心、区卫生监督所等16家事业单位参公的报批工作。

3.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方面工作。在做好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级别工资正常滚动,晋升薪级、转正定级、交流调动,职务晋升的工资审定、审校,镇(街道)工资统发的同时,积极完善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瓯海区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实施办法》已于上半年经区委区政府同意报市里批准,卫生系统已正式实施绩效工资。另外,第三批其他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工作已正式启动。我局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制定了《瓯海区其他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实施办法》,经区委区政府同意报市局审批,并于12月31日召开了全区其他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工作会议。

(五)坚持以健全劳动关系调整机制为重点,进一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建立监察、仲裁、工伤“三位一体”的运行机制,畅通投诉、举报、仲裁、工伤的维权渠道,大力开展有针对性的维权活动,提供全方位的维权服务,切实发挥劳动行政工作“稳定器”的作用。

1.加大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加大对《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进一步提高用人单位和广大劳动者的守法意识。一是组织大型普法宣传活动。开展了“庆五一〃颂和谐”万名职工大型咨询活动、欠薪逃逸有罪专题宣传活动等数场大型现场咨询宣传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二是丰富普法宣传形式。充分运用《今日瓯海》等媒体开展宣传,借助“12333”维权热线、局网站和企业QQ群等载体定期向用人单位宣传劳动法律法规,定期和用人单位探讨法律法规,确保了法制宣传教育的效果。三是创新普法宣传手段。将全区3000多家用人单位的联络员信息进行统一录入,构建企业联络短信平台,实现了“普法宣传常态化、督查督导常态化、协调服务常态化”。

2.及时处臵劳资投诉案件。我局秉承即办制原则,对于投诉的劳资纠纷案件,都是当场受理,当场调解,使投诉人的利益得到了及时的维护。2011年,全区劳动维权点(网格点)共受理处臵各类劳资纠纷3676件,涉及人数12885人,涉及工资4578.1万元,其中处臵因劳资纠纷引起的群体性事件119起,处臵因欠薪逃逸引发的群体性事件47起,移送公安查处的欠薪逃逸案件13起。

3.严厉打击非法用工行为。通过专项监察、日常巡查和举报专查,依托现有“网格化”平台,着力打击和纠正非法用工行为,为劳动者就业营造了良好的用工环境。2011年,共检查用人单位8833家,立案查处违法用工案件31起,罚款41.6万元。我局还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小企业劳动合同签订“春暖”专项行动,大力推广简易劳动合同示范文本,2011年全区小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82.11%。

4.大力推进提质增效工程。自年初将劳动仲裁、工伤认定提质增效工程列入十大项目以来,就通过立足调解、简化程序、压缩时限、创新机制、推行周末仲裁等方法千方百计提质增效。2011年共受理工伤案件1245件,工伤认定效率提升33%,全部实现按期结案,最大限度让受伤职工在最短时间内享受工伤赔偿待遇;共受理劳动仲裁案件444件,其中只有7件逾期结案,实现案件按期结案率达98.4%,案件结案时间同期相比缩短50%。

5.切实加强企业诚信建设。在全区范围内实施劳动保障书面审查制度,完成劳动保障书面审查6589份,较2010年同期增加了3043份,全面完成市局布臵的书面审查工作任务。还针对用人单位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行为、情节严重或案情典型的,及时向社会予以曝光,将所有被行政处罚过的用人单位信息录入瓯海区政府信用信息平台并在“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温州市优秀企业家”、“瓯海名牌商标”等评选上设臵门槛,加大其违法成本,增强企业主守法的自觉性。

(六)坚持以创建五型机关为载体,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

以“工作争先、服务争先、业绩争先”为目标,强化创先争优氛围,强化终身学习观念,强化执政为民意识,进一步转变作风,全面提高机关干部的综合素质,努力锻造务实高效、履职尽责、服务优质、清正廉洁、善于学习的新型机关。

1.落实即办要求,大力推进效率型机关建设。一是加大整合全局资源的力度,印发《关于在局机关全面推行即办制的通知》,在全局全面推行即办制,进一步优化工作流程,压缩办事时限,清理公开139项即办事项,并依此编制《局办事指南》,积极营造“一日事一日毕”的政务环境。二是实行文件待阅制、公文日清周结制、公文跟踪办理制和科室负责人公文办理责任制等制度,加快公文运行速度。三是积极改革会议制度,根据“少而精、要管用”的原则,采取理论中心组学习和局长办公会议合并召开等方式,最大限度减少会议数量,使干部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抓好工作落实。

2.推行强责治庸,大力推进责任型机关建设。一是强化责任意识。通过教授授课、公开承诺、编制《制度汇编》和印发《全面实施 “强责争优行动”的方案》等方式,切实增强全体机关工作人员履职尽责的责任意识,实现了七个“绝不让”的目标。二是建立责任体系。编制岗位说明书和职责界定表明确了81个岗位和22个科室(事业单位)主要职责,将每个岗位的责任细化、量化。三是建立健全目标管理责任制。“十大项目”及各项目标任务,都形成有领导分工负责、有承担责任科室、有完成任务目标、有具体工作措施、有明确时间进度、有检查督办的落实工作机制。四是严格责任追究。制订了局责任追究办法,明确了行政过错、首问不负责、AB岗缺位等30项责任追究事项,强化了对干部职工的管理和监督,减少工作中的失误。

3.深化民生服务,大力推进服务型机关建设。一是提炼服务品牌。根据部门职能职责要求和服务人民的宗旨,印发了《创建“以人为本、服务至臻”服务品牌实施方案》,发布了“以人为本、服务至臻”的机关服务品牌,提出了履职履责的最高标准,还设计了以“人”字为主要元素的品牌标识。二是营造品牌氛围。引导干部职工树立品牌意识,在思想上牢固树立起所有岗位都是服务岗位、所有人员都是服务员的观念,自觉参与品牌创建。三是践行品牌内涵。把“以人为本、服务至臻”的品牌内涵融入到工作的方方面面,做到工作上体现尽责、作风上体现务实、行动上体现高效。在全局推行“五种服务模式”、“五个一”文明接待和“五个一”服务标准,一定程度上杜绝了“三难”现象。

4.强化风险防范,大力推进廉洁型机关建设。一是建立健全了《局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局工作人员廉洁自律规定》和《局行政执法责任制》等规章制度,明确规定局机关党员、干部“八不准”,规定因行政过错导致的败诉案件必须追究责任。二是制定了《局全面推进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的实施方案》,从“查、防、控”三方面入手,梳理权力清单121项,查找风险点234项,并制定了194项防控措施,编制权力流程图,扎扎实实地落实廉政风险防控机制。三是继续深化政务公开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形成了以区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和局网站为主体的政务公开网络,接受社会的监督。

5.倡导力学力行,大力推进学习型机关建设。一是更新学习理念。印发《关于深入开展“力学力行”活动的方案》,大力提倡“勤思力学、躬身力行,学用结合、知行合一”的学习理念,把干部学习与工作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二是健全学习制度。坚持每两周一次的干部集体学习和每月一次的理论中心组学习,主要领导不定期做主题宣讲,制定局机关信息考核制度,督促全体干部培养善于思考、善于总结、善于写作的良好习惯。三是拓展学习内容。及时组织学习政治理论知识,提升政治理论素养;狠抓党风廉政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积极落实中层以上人员政策讲解交流,全面提高工作人员业务素质。四是实现“践学”目标。善于运用新思路解决老问题,针对开发区马路劳动力市场的长期存在的难题,采取市场化运作模式,有效解决了老大难问题;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深入基层调研,形成《瓯海区治理劳动关系矛盾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现状调查与思考》、《瓯海区城建口人才的需求状况分析及对策》等研究成果报告,《瓯海区治理劳动关系矛盾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现状调查与思考》还被省人社学会评为“深入发展和谐劳动关系”优秀论文并被

一年,虽然全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但仍存在不少矛盾和困难。一是结构性就业矛盾比较突出,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困难人员就业难度仍然较大,就业难与招工难的问题同时并存。二是影响劳动关系的不稳定因素增加,拖欠克扣职工工资等问题仍然存在,职工投诉比较多。三是基层服务平台还不扎实,现有的人员业务水平有待提高。四是就业形势趋于严峻,社会保障扩面难度增加,减轻企业负担与提高基金支付能力存在两难状况。

二、2012年工作要点

2012年是瓯海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整合组建的第一年,也是全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迈出新步伐的一年。2012年全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总体思路:以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全面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三生融合、幸福瓯海”奋斗目标,牢牢把握服务发展、保障民生、促进转型的工作主线,积极实施就业创业战略,不断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着力推进人才优先发展,继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深入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切实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凝心聚力、争先创优,以扎实的工作成效为我区转型发展提供坚实的服务保障。2012年,我局将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大力推进就业创业工作,推动我区转型发展

1.积极落实就业帮扶优惠政策。2012年组织5场大型就业服务专项招聘会,征集就业岗位2万个以上,强化对生活困难的水库移民就业帮扶,落实100名生活困难的水库移民社保补贴,全区帮扶300名困难人员实现就业,新增公益性岗位50名,城镇失业登记率控制在3%以内。

2.积极创建充分就业村(社区)。继续加大对城镇“零就业家庭”、农村低保家庭劳动力、长期失业人员等就业困难人员的援助力度,2012年全区充分就业村创建率达90%,充分就业社区创建率达100%,确保城镇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全面完成市局下达的新增就业人数。

3.积极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根据市局下达的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创建任务,做好毕业生见习、实习基地建设工作,开展好毕业生就业、创业专题培训讲座,对于有创业意愿并有一定创业能力的人员提供一条龙帮扶服务,根据毕业生就业援助政策文件,组织实施困难家庭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援助工作。

4.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加强对民办职业培训学校的管理,提升培训质量和成效。增加技能培训类型,培养专业人才,满足经济发展和企业人才需求。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减少因求职者劳动技能、自身素质等条件不能适应企业工作岗位要求而造成的结构性失业。

(二)大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倒逼我区转型发展

5.不断扩大社保覆盖面。以《社会保险法》贯彻实施为切入点,全面推进社会保险法制化进程,围绕市局下达的养老、医疗、工伤、失业和生育等五险参保净增任务数,进一步扩大社保覆盖面,重点加大对私营企业、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社会保险扩面力度,努力将符合参保条件的各类群体纳入到社会保险范畴。

6.完善养老政策制度体系。以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为重点,继续做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扫尾工作,力争于今年6月份前完成省政府提出的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应保尽保目标任务,同时推进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全面推进社会养老保险体系建设。

7.完善医保政策制度体系。扎实推进医疗保险城乡统筹、门诊统筹和市级统筹等三项统筹工作,加快制度整合步伐,研究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未成年人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制度整合到基本医疗保险体系中,进一步完善门诊统筹制度,扩大个人账户的支付范围,同时积极推进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市级统筹,整体提高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层次。

8.完善工伤生育政策制度体系。全面贯彻落实《温州市工伤保险市级统筹实施意见》,加快实现工伤保险参保范围、费率政策等“六个”统一。重新修订《温州市生育保险办法》,增加参加生育保险男职工未就业配偶可以享受生育医疗费补贴政策,同时调整生育津贴支付标准。

(三)大力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引领我区转型发展

9.大力创新人才引进机制。根据瓯海区“十二五”发展规划,为全力推进瓯海新城建设和“六城联创”工作,试点推行瓯海区城市建设雇员制度,引进各类城市建设所需的专业技术或特殊技能专门人才,为全面实施“百项千亿”工程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10.大力引进高端人才智力。会同区委人才办组织我区重点企业参加市里举办的民营企业高层次人才洽谈会、宁波“浙洽会”和杭州国际人才交流合作大会等国际型人才智力交流平台,深入实施“温州580海外精英引进计划”。采取多种形式广纳国内人才,组织企业赴国内重点城市开展招才引才活动。

11.大力培养技能人才队伍。切实做好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确保2012年职业技能鉴定人数达3000人,提升中级职称鉴定比例,着力提高我区劳动者的技能水平和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养工作,建立一批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和实训基地。举办瓯海区第四届职业技能大赛,探索开展技师直接认定工作。

(四)大力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促进我区转型发展

12.认真抓好公务员管理。会同区委组织部精心组织实施公务员招考工作,探索创新公务员考录机制,加大面向基层人员招考比例。依法推进公务员转任调任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等工作。继续开展以职业道德教育为重点的公务员知识更新培训,计划培训公务员600人。

13.深入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完成教育系统的事业单位岗位设臵、岗位聘用工作,深化事业单位岗位设臵工作,完善岗位设臵和聘后管理,促进制度全面入轨。做好2012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以及指导有关单位做好公开选调工作人员等相关人事考试工作。

14.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继续做好公务员实行级别与工资待遇挂钩政策调研,进一步完善公务员工资制度。完成第三批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实施工作,调研制定事业单位绩效内部分配、考核管理的指导性办法。进一步落实机关退休人员生活补贴待遇办法。

15.切实做好军转安臵工作。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军转安臵办法,建立健全公开、公平、公正的安臵工作机制,认真完成各项军转安臵任务。加强企业军转干部解困和稳定工作,着力抓好解困政策落实和思想政治教育,确保企业退休军转干部总体稳定。

(五)大力发展和谐劳动关系,保障我区转型发展(劳动保障,监察)

16.继续加强法制宣传教育。2012年,组织开展12场大型现场宣传活动,深入开展“强保障、促和谐”活动,指导和督促企业全面落实“让广大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的要求,引导企业建立完善以人为本的用人机制与民主管理制度,深入开展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活动,在全区营造和谐的劳动用工氛围。

17.继续加强劳动合同管理。全面推进小企业合同制度实施专项行动,充分发挥镇街劳动监察协管员和村居劳动保障协管员的作用,指导和督促辖区用人单位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力争我区小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90%以上、规模以上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稳定在96%以上。进一步加强对集体合同、工资集体协商协议的管理和监督检查,力争使全区已建工会组织的企业集体合同签订率达到90%以上。

18.继续加大劳动监察力度。扎实开展“整治非法用工打击违法犯罪的专项行动”、“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专项检查”等专项执法检查,切实规范企业用工行为。依托两网化平台,加强劳资纠纷隐患排查,建立企业欠薪预警机制,对企业进行分类监管、重点监控,完善劳资纠纷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高效快速处臵各类劳资纠纷突发事件,确保举报投诉案件结案率达到98%以上。进一步扩大书面审查覆盖面,争取2012年全区的劳动保障书面审查总量达7000家。

19.继续提高仲裁、工伤认定效率。2012年,积极探索并完善积案清理措施,确保劳动争议仲裁案件按期结案率达93%以上、所有劳资争议案件和60%以上其他案件实行庭前调解制度。及时主动的做好工伤认定工作,严格按照已经公布的《工作流程》和即办制原则办理案件,防止积案,同时提高办案质量,杜绝出现错案。

(六)大力提升公共服务能力,支撑我区转型发展

20.继续强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加强劳动保障基层平台建设,重点抓示范村居基层平台建设,在全区范围内推广社区人力社保服务平台信息系统,健全完善覆盖城乡的人力社保服务体系。建设开通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站,为群众提供一个集政策咨询、就业信息、社会保障、劳动维权等功能于一体的公共服务平台。完成就业再就业大楼建设项目的各项前期工作,力争在年内启动施工。

21.继续加强自身队伍建设。做好局“三定”工作,进一步优化内部机构设臵,改善队伍结构,提高工作效能,不断提升推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科学发展的意识和能力。进一步制定完善局各项工作规章制度,全面落实“即办制”,深入推进干部作风建设,加强“五型”机关建设,大力推进党务、政务公开,在局机关营造“争先创优”的浓厚氛围,强化对镇街、村居劳动保障队伍的管理,努力树立人力社保部门的良好形象。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积极推进惩防体系建设。

第四篇: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10年工作要点

为全面做好2010年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根据市委、市政府的部署,结合工作实际,特提出如下要点。

一、围绕有效落实上级决策部署,立足实际,着眼发展,科学确立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思路和目标1、2010年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全面深入

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省委七届五次全会、市委十届六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更好实施“人才强市”、“旅游立市”战略,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优化整合人事人才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职能为契机,大力推进理念创新、制度创新和机制创新,全面提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水平,为实现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富庶文明和谐”××*目标提供可靠有力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支持。

2、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紧扣一个中心(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把握两条主线(民生为本、人才优先),突出三个重点(就业、社会保障、人才队伍建设),实现四大突破(信息化建设、大学生参保、社会化管理服务、事业单位改革),打造五个亮点(做大做强商贸创业基地、积极推进医疗保险市级统筹、着力打造家庭服务业培训品牌、创新开展人才智力引进、稳妥实施农村养老保险试点),贯穿“六个理念”(人才资本理念、广惠民生理念、依法行政理念、团结协作理念、公平正义理念、廉洁高效理念),不断推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又好又快发展,使之成为经济发展的增长点、科技创新的促进点、社会和谐稳定的保障点。

3、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主要目标是:通过扎实的工作,在就业方面,努力创造城乡劳动者就业机会均等、就业结构更加合理、就业环境更加宽松、就业保障更加健全、就业岗位更加稳定的良好局面;在社会保障方面,基本形成覆盖范围广泛、手续衔接顺畅、制度配套完备、资金运行安全的社会保障体系;在人事制度改革方面,逐步建立权责清晰、分类科学、机制灵活、监管有力的干部人事管理制度;在人才开发方面,努力形成机制领先、环境优化、功能完备、协调发展和富有竞争力的区域化人才开发格局;在劳动关系方面,逐步建立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社会主义新型劳动关系;在自身建设方面,全面打造一支素质一流、工作一流、作风一流、形象一流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干部队伍。

二、围绕稳定和扩大就业,完善政策,提升效能,全面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

4、有效落实就业政策。紧紧围绕旅游立市战略和创业型城市建设,全面推进现行就业政策落实,充实和细化政策项目,完善操作方法,重点在各项就业补贴政策、小额担保贷款政策、创业促就业政策上下功夫,实现量与质的提升。继续强化对困难企业的政策援助,实现稳定岗位向增加岗位的转变。加大就业资金投入,完善就业专项资金使用绩效评估制度,提高资金使用管理的科学性、规范性和有效性。

5、积极开发就业岗位。积极探索有利于扩大就业的经济增长方式,挖掘新的就业增长点,推动就业总量不断增加,就业结构不断改善,全年新增就业4.5万人。继续强化政府投资、重大建设项目与增加就业联动机制建设,把增加就业岗位作为经济发展优先目标,调整存量、扩大增量。不断加强与就业联席会议成员单位之间的沟通联系,形成工作合力,推动工作落实。积极培育农村劳务输出经纪人、带头人,鼓励发展劳务中介组织,扩大劳务输出规模,搞好跨地区劳务协作。年内力争实现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就业4.5万人次,其中劳务输出2.6万人。

6、大力开展特别职业培训。推进 “特别职业培训计划” 的组织实施,统筹做好困难企业职工在岗培训、返乡农民技能提升培训、高校毕业生创业培训、城镇就业困难人员技能培训。围绕“旅游立市”产业规划和链条,大力推进旅游产业和家庭服务业就业,重点在“月嫂”、“家庭护理”、“保洁”等岗位上下功夫,努力扶持一批上规模、上档次的家庭服务企业。年内力争实现“旅游就业”新增10000人、树立家庭服务业典型100名。

7、统筹做好重点群体就业。把高校毕业生、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农民工等三类就业困难群体就业放在突出位置,抓好高校毕业生离校前后的协调和服务工作,加快高校毕业生就业网络办公平台建设,对未就业毕业生实行实名管理和动态监测。继续组织实施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完善高校毕业生见习制度。认真做好城乡就业困难人员管理服务工作,做好失业登记、职业介绍、就业创业培训和就业见习等,努力实现多渠道、多形式就业再就业,年内力争实现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9800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64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全面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继续开展“春风行动”、“就业困难援助月”、“民营企业招聘月”、“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等就业专项服务活动,为就业困难人员搭建平台。

8、全力推动创业带动就业。大力推进创业型城市建设,积极实施创业促就业工程,实现创业人数大幅增加。全面开展小额担保贷款、项目推介、税费减免、创业培训等创业服务,加大对创业项目征集、开业指导以及后续服务的扶持力度,年内新增小额贷款5000万元。加快推进就业再就业创业基地建设,年内安排不少于2300人在基地创业、就业。积极扶持高校毕业

生从事网络创业,年内力争扶持100名网络创业员。鼓励引导有条件、有能力的农民工返乡创业,年内力争实现农民工返乡创业200人以上。

9、不断加强人力资源市场建设。结合贯彻落实国家出台的《人力资源市场条例》,谋划起草我市《人力资源市场管理办法》,按照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原则,整合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完善人力资源市场监管体系,强化市场服务功能,拓展市场服务领域。在做好多形式专场招聘活动的同时,不断加强人力资源市场网络建设,全面开展网上求职登记、招聘、信息发布、查询业务。加强职业中介机构和市场运行监测,制定人力资源市场发展规划,进一步推进人力资源服务业的发展和标准化、规范化建设。

三、围绕落实社会保障政策,广惠民生,服务群众,有序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10、继续做好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进一步扩大各项社会保险覆盖范围,截至2010年底,全市企业养老保险、机关事业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工伤保险和失业保险覆盖人数力争分别达到39.97万人、10.835万人、51.5万人、30.1万人、30万人和29万人。认真做好五七工、家属工和“城中村”居民参保及保险关系转移等各项政策。搞好调研,为上级解决城镇居民参保、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临时工补缴等问题提供依据,力争实现制度内基本养老保险的全覆盖。

11、认真落实各项社会保险待遇。积极做好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工作,搞好测算,确保在规定时限内完成调整并足额发放到退休人员手中。认真做好符合条件失业人员接收登记、待遇审核工作,按时足额发放失业保险金和其他补助金。保证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待遇按规定支付与结算。

12、全力推进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进一步加强街道(乡镇)和社区社会化管理服务机构建设,确保人员、经费、服务配备到位。不断加大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费的征收力度,尽快将退休人员移交社区管理。继续做好企业离退休人员领取基本养老金资格认证工作,防范冒领养老金行为发生。

13、进一步完善医疗和生育保险制度。遵循“五统一”原则,研究制定和扎实推进医疗保险市级统筹。认真实施城镇职工门诊统筹,提高医疗保险统筹层次和待遇水平。在解决城镇居民四种门诊大病的基础上,探索城镇居民医疗保险门诊统筹制度,进一步降低参保居民个人负担。积极推进在校大学生参加医疗保险。启动与北京、天津定点医疗机构网上结算,方便异地就医。进一步扩大参保覆盖面,加大基金征缴力度,强化“两定”机构管理和服务,确保基金安全运行。继续做好生育保险及离休干部医药费统筹工作,为生育女工和离休干部提供更快捷方便的医保服务。

14、积极做好工伤保险及劳动能力鉴定工作。以落实“平安计划”二期为抓手,不断推进企业参保扩面,尽可能地将符合参保条件的农民工纳入工伤保险范围。加快解决各县“老工伤”问题,努力将其纳入统筹,落实相关待遇。积极做好工伤预防省级试点和工伤康复工作,科学测算工伤预防费提取比例,积极探索职业康复标准,规范管理。做好机关和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人员参保试点和“小工伤”试点工作,提出开展试点的指导意见。研究谋划工伤补充保险办法,加大企业工伤事故预防和督导。认真做好职工因病提前退休鉴定工作,不断完善职工病退鉴定制度。健全劳动能力鉴定监督管理,大力推行专家组鉴定、工作人员审查、负责人审定的“三层制衡、相互监督”管理模式。

15、继续做好失业保险工作。进一步加大援企稳岗工作力度,按照政策规定,做好困难企业的帮扶工作。充分发挥失业保险促就业联动机制作用,开展失业人员再就业服务活动,用足用好“两项补贴”。积极推进失业人员管理服务向乡镇、街道、社区延伸,在全省率先实行失业保险网上申报制度。

16、认真搞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以青龙、抚宁两个试点县为基础,认真做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加强试点工作组织指导和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适时扩大试点范围,探索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制。按照上级部署,积极稳妥推进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工作,完善相关政策,提高服务水平。

17、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监督检查。完善基金管理流程和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内控运行情况评价体系,实现对各项业务、各个环节的全程监控。定期开展社保基金监督检查,堵塞漏洞,规范管理,确保资金安全平稳运行。

四、围绕建立合理的选人用人机制,优化管理,锐意创新,不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

18、不断加强公务员队伍管理。以市公务员局组建为契机,健全完善公务员管理制度,优化公务员职务任用、平时考核、选拔录用、激励约束机制。下大力加强全市行政机关公务员队伍的管理,不断提高公务员管理科学化、民主化和制度化水平。在抓好公务员初任培训、任职培训的同时,开展突发事件应对法、公共管理核心课程等专门业务培训。深入开展做“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活动,全面提升全市行政机关公务员队伍整体素质。创新全市行政机关公务员考核办法,积极社会评价和网上考核,强化考核结果使用。以机构改革人员定编定岗为契机,对公务员信息管理系统进行全面更新维护。筹备召开全市行政机关公务员管理工作经验交流会。

19、不断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按照省厅要求,坚持从实际出发,认真指导事业单位设置管理人员岗位。结合岗位设置情况,大力推行事业单位全员聘用制,切实抓好聘用合同签订和聘后管理,随时解决聘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坚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制度,把好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进口关”。扎实做好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及证书审验工作,组织开展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知识产权法》培训。

20、不断深化职称制度改革。认真开展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工作,大力抓好评委会建设,严格评审资料审查,以“规范全市中小学教师申报职称所需奖励”和“修改完善中小学教师综合测评办法”为突破口,制发中小学教师奖励目录,进一步量化评分标准,规范评审行为,确保评审公平合理。积极稳妥推进专业技术岗位设置聘用工作,合理调整专业技术岗位设置,严格按规定实施聘用。扎实做好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工作,进一步完善考试预案,强化人力资源、公安、无线电协调联动机制,落实考试安全责任制,组织好2010年各项职称考试。认真做好职称证书普查登记和信息发布,建立证书信息库。

21、不断深化军转安置制度改革。进一步修订完善《××*市军队转业干部接收安置暂行办法》,拓宽安置渠道,改进安置方式,规范安置程序。创新和改进军转干部培训方式,扎实开展军转干部培训工作。认真做好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管理服务,在做好退役金发放、医疗保险等日常管理工作的基础上,积极探索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社区化管理服务的新路子。积极探讨自主择业军转干部适应性、个性化培训方式方法,提高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就业能力。耐心接待企业军转干部来信来访,搞好政策解释和思想疏导,认真落实好企业军转干部解困政策,确保企业军转干部总体稳定。不断加大军转工作宣传力度,营造军转工作良好环境。

22、不断深化工资制度改革。稳妥开展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改革。不断推进企业工资集体协商,继续发布工资指导线、工资指导价位和行业人工成本信息,加快建立企业薪酬调查和信息发布制度,促进普通职工工资收入合理增长。按时完成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转正定级、提职、聘任、调动、退休、遗属生活困难补助等工资调整事项审批。

五、围绕有序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凝聚力量,发挥作用,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23、进一步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编制发布我市2010年紧缺急需人才目录,尤其针对“旅游立市”所需人才,搞好规划、摸底,年内力争引进各类人才200名。继续做好专家选拔、管理和服务工作,择优向省推荐特殊津贴专家、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燕赵友谊奖”人选5名。谋划制订《××*市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培养资助实施办法》,依托人才开发专项资金,资助专家人才培训进修,提高专家队伍素质。积极搭建人才工作平台,充分发挥现有留学人员创业园、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作用,创新人才工作载体。组织开展××*第三届优秀人才评选表彰活动。

24、进一步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继续实施河北省新技师培养带动计划,加快造就一批具有高超技艺和精湛技能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完善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加强技工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构建企业发挥主体作用、职业院校发挥阵地作用,学校和企业紧密合作的工作格局,扩大“订单式”、“定向式”培训规模,推动职业技能培训实现新突破。全面推进就业准入制度和职业资格证制度,扩大职业技能鉴定规模,提高鉴定质量。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技能竞赛、比武练兵及技术交流活动。有序实施“金蓝领培训计划”。年内力争完成各类职业技能培训2万余人次,培养高技能人才4500人、“金蓝领”培训350人、技校招生5000人,完成各类职业技能鉴定2.4万人。

25、积极做好国内外智力引进。制定出台《××*市引进国外技术、管理人才项目工作暂行规定》,规范引智项目的申报、执行总结以及经费管理,年内力争申建国家重点国外引智项目1-2个、申建特邀院士工作站2家,评选市级农业引智示范基地2–3家。不断加强与清华大学研究生院、河北工业大学合作力度,合理选题,力争引进15名博士研究生来我市开展科技攻关。

六、围绕维护经济社会稳定,保障权益,依法行政,努力发展和谐劳动关系

26、加强企业用工管理。认真贯彻落实《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加大法律法规宣传力度,扎实推进劳动合同签订和用人单位劳动用工备案管理。完善协调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建设,充分发挥劳动保障部门、工会和企业家协会的职能优势,各司其职,分工协作。进一步规范企业工时制度,严厉查处和纠正超时和随意加班加点行为。

27、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不断创新执法监察模式,逐步建立以书面审查为平台,以日常巡视检查为依托,以集中执法、委托审计、联合执法、媒体监督为手段的执法模式。联合有关部门组织开展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打击非法职业中介、农民工维权以及“四小”企业非法用工专项活动。进一步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切实做好重大案件、突发事件和群体事件的查处工作。不断推进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建设,研究制订我市具体实施意见,尽快形成覆盖城乡的劳动保障监察网络格局。

28、妥善做好劳动人事调解仲裁及信访工作。加大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实施力度,稳步推进劳动人事争议仲裁体系建设,调动发挥工会、企业家协会仲裁员、基层调解组织作用,最大限度地将争议案件通过调解解决在基层。积极探索简易办案程序,对于事实清楚、自由裁量较少的仲裁案件,简化审理程序。落实完善劳动人事群体性事件应急预案,加强实战演练,提高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健全完善信访工作制度,加强信息分析报送,排查化解各种矛盾纠纷,努力维护信访稳定。

29、全力做好农民工权益保护工作。加大农民工工资保证金收缴力度,扩大工资保证金制度实施范围,建立健全防止拖欠和保障农民工工资正常支付的长效机制。不断推动农民工工资水平合理增长,强化工资支付情况监督检查,严厉查处各种变相降低农民工工资水平的行为。积极做好农民工相关公共服务,落实农民工子女教育需求,将农民工计划生育管理服务纳入经常性工作范围,组织开展农民工安全知识培训,建立健全农民工疾病预防控制机制,在全社会营造农民工工作良好环境。

七、围绕各项工作全面协调发展,统筹兼顾,合理安排,扎实做好其他工作

30、强化人事计划管理。充分发挥人事计划管理宏观调控作用,严格控制人员增长,合理引导人员流向,有效调整人员结构。在编制限额内制定机关、事业单位各类增人计划,会同编制、财政部门建立总量控制下人员动态管理机制。积极探索鼓励和支持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向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流动、满编和超编单位人员向空编单位流动、财政供养单位人员向非财政供养单位流动的有效途径和办法。对逆向流动人员尤其是非财政供养人员向财政供养单位流动进行严格控制。有效调节新增人员结构,对新增人员的年龄、学历、专业等进行认真把关,确保新增人员质量。进一步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基金管理办法,加大工资基金执法检查力度。

31、加强工作调研和信息宣传。紧紧围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以及社会关注、群众关心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逐步建立起常态化、规范化的调研工作机制,增强决策的针对性、科学性和实效性,年内各科室至少上报一篇有价值的调研文章。不断加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宣传力度,整合宣传资源,拓宽宣传渠道,逐步构建起党报党刊和大众传媒综合利用,系统外部宣传和内部宣传有机结合,主题宣传、形势宣传、政策宣传、理论宣传和典型宣传全面协调发展的宣传工作格局,提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影响力。

32、推进基层基础和信息化建设。以就业创业管理服务体系、公共人事管理服务体系、社会保险经办管理服务体系、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体系、劳动人事调解仲裁体系和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体系等公共服务体系为重点,建立布局合理、高效便捷的公共服务网络。充分发挥网络平台作用,不断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业务向基层延伸。大力加强公共服务队伍能力建设,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认真谋划制订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方案,明确信息化工作的方向、思路,加快推进统一数据中心建设。加大系统之间的数据整合力度,推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业务数据集中统一管理,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结合机构改革进展情况,适时整合原人事部门、劳动保障部门分别建设的网站,形成统一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政府网站。进一步加强信息安全制度建设,落实信息安全责任,提高信息工作人员安全防护意识。

33、认真做好规划统计及建议提案承办工作。结合做好“十一五”人才发展规划的收尾工作,动员各方面力量科学编制我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着力完善统计制度和手段,建立多元化统计调查体系,扎实做好相关统计工作。加强统计数据分析研判,完善信息披露方式,为科学决策提供适时翔实数据保障。认真做好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工作,严格落实提案承办工作责任制,提高提案办理质量,确保走访率、答复满意率达到百分之百。

八、围绕提高服务水平,建章立制,夯实基础,不断加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自身建设

34、积极稳妥推进机构改革。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尽快理顺职能,整合队伍,建立职能有机统一的运行机制。不断加大职能、人员的融合,努力实现思想上形成共识,工作上形成合力,制度上形成统一,文化上形成风格。坚持机构改革和业务工作两手抓,加强工作协调和调度,确保机关正常运转和各项工作顺利推进。

35、不断加强机关队伍建设。把2010年作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制度建设年”,健全完善机关各项规章制度,坚持用制度规范行为。切实抓好机关文化建设,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大力崇尚现代文明礼仪,不断增进干部职工之间的友谊,在全局叫响“和善待人、和睦共事、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口号。积极适应新部门工作需要,不断加强干部队伍能力建设,年内举办业务培训班4期,力促干部职工尽快熟悉全面业务。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巩固扩大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成果,培养良好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树立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的良好形象。

36、扎实做好机关党建及反腐倡廉工作。切实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促进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健全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工作体系,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监督,对重点工作部位、环节、岗位实施严格监管。以保证社保基金安全有效运行、形成良好的选人用人导向为重点,严肃查处党员干部滥用职权、以权谋私、贪污腐败案件,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不断加强干部廉洁自律教育,有针对性地开展理想信念、党风党纪、廉洁从政教育,切实增强党员干部党性修养、党纪观念,自觉抵御各种腐朽思想侵蚀。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10年工作要点

第五篇: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2022年工作要点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2022年工作要点

一、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积极构建大就业格局。

实施新一轮就业优先政策,推动就业增长与经济发展深度融合,确保实现城镇新增就业35万人以上。完善灵活就业服务保障措施,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探索建立“行业聚力”工作模式,探索实施“品牌引领”行动计划。实施“高校毕业生见习实习扩围计划”“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提升计划”“青雁归巢计划”,组织见习实习2万人以上。实施城乡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行动,创设3.7万个以上岗位。稳定和扩大农民工就业,鼓励社会机构吸纳困难群体就业,实施家庭服务业“领跑者”行动,推进东西部劳务协作。实施公共就业服务质量提升工程,鼓励支持社会机构依法有序开展市场化就业服务。健全失业风险监测预警和应对处置机制,建立区域内劳动用工余缺调剂机制。实施城镇调查失业率制度,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

二、推进创业城市建设,放大创业带动就业倍增效应。

发挥创业城市建设议事协调机制和创业城市“4+1”工作运行机制作用。线下打造一站式服务平台,线上开发创业城市云平台、小程序。争创全国创业型示范城市。优化调整一次性创业补贴、一次性创业岗位开发补贴、创业担保贷款政策,实施新一轮创业培训政策,全年政策性扶持创业3万人。深入开展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扶持3000名以上大学生创业。举办“赢在中国·创在青岛”创业创新大赛、中日韩青年创业创新大赛等活动。联合部门打造线上“了不起的创业者”和线下“创业第一课”等品牌。建设一批高质量创业孵化示范基地。

三、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织密兜牢民生底线。

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以农民工、新业态从业人员、个体及灵活就业人员等群体为重点,开展精准参保扩面专项行动,企业社会保险参保缴费人数净增8万人以上。推进工伤保险专项扩面,深化完善工程建设领域按项目参保机制。健全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制度体系。落实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全国统筹、省级统收统支制度。支持企业年金发展联盟开展工作,探索养老保险第三支柱。实施工伤预防五年行动计划。探索工伤保险商业保障模式,建立补充工伤保险制度,开展工伤1至4级职工伤养结合试点,推进基层快递网点优先参加工伤保险。做好工伤、失业保险省级统筹工作。稳步做好第三代社保卡发行服务,探索推进社保卡居民服务“一卡通”建设。

四、优化人才体制机制,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

举办“招才引智名校行”“百所高校千名博士青岛行”等引才活动,引进集聚人才25万人以上。建立与重点高校常态化联系机制,招才引智工作站总量达到20家以上。深入实施千名专家“进重点企业、进企业研发机构、进见习实习基地”行动。实施乡村人才返乡入乡促进行动,研究制定人才服务乡村振兴激励办法。加快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上市培育、领军扶持、重点引进,实施市级人力资源产业园建设计划,争创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出口基地,出台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管理办法。实施青岛市留学人员创新创业计划,打造自贸区留学人员科创岛、高新区留学人员创业谷等高端留学人员平台。举办第二届“一带一路”国家在华留学生走近青岛活动,实施“万名海归精英聚青行动”。制定加强人才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意见,优化人才服务“一件事”联办平台,建立重点项目人才服务专员定期驻点服务机制,提升高层次人才服务标准化建设。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全年开展补贴性技能培训10万人次,新增技能人才5万人。推进企业职工培训与自主评价衔接,探索建立技能人才评价联盟。推动建设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做好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集训备战及参赛工作,配合省厅举办“山东省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完善博士后聚青创新创业促进政策,建设博士后创新创业平台,举办中国·山东博士后创新创业成果大赛,升级青岛国际博士后创新创业园。创建品牌专家服务基地和特色专家服务平台。拓展工业互联网、大数据等新职业群体职称评审工作。加快教育、卫生等领域职称改革。进一步推动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贯通。

五、深化人事管理改革,激发创新创造活力。

树立破“四唯”重“实绩”选才用才导向,规范事业单位人员岗位聘用机制。完善事业单位多元化多层次招聘体系,实施面向基层事业单位人员公开遴选。稳慎实施县以下事业单位管理岗位职员等级晋升制度。创新事业单位联系点制度,加强先进经验做法推广。落实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事中事后监管制度。加强事业单位人员管理。深化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全面落实保障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政策。做好评比达标表彰项目申报实施等工作。加强考试安全保障,实施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报名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

六、提升劳动关系治理能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深入推进劳动关系“和谐同行”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规范和引导电子劳动合同发展。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权益保障。强化重点领域劳动关系风险防范。落实企业工资指导线规定和最低工资标准。完善“市—区(市)—街道(镇)—社区(村)”四级联动劳动人事争议预防调解组织,拓展组建企业劳动争议预防调解联盟,探索建立企业内部职工申诉和协商回应制度,深化“互联网+”智慧仲裁平台建设。开展劳动人事争议案件处理质效提升行动。开展“根治欠薪攻坚年”专项行动,重拳打击欠薪行为。健全劳动保障监察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按期结案率达到98%以上。

七、为市场主体和群众提供优质服务,助力改善营商环境。

编制实施人社事业发展计划。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建立健全市场主体参与规范性文件制定执行机制。打造人社政策法规“云课堂”在线宣讲品牌。扎实抓好安全稳定和信访维稳工作,加强12333热线建设。促进人社要素市场化配置,实施市场配置分类改革行动。制定人社数字化转型升级三年行动方案,持续推进基本公共服务信息化。升级改造市公共服务平台,健全智慧社保应用平台。完善工伤保险智能一体化服务平台,继续做好大数据辅助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试点工作。持续优化“无感知免打扰”大数据认证体系,大数据认证通过率达到94.8%以上。持续深化构建人社“一件事”服务模式。开展社保基金和专项资金管理问题专项整治,深化人社基金资金大数据监管平台建设,加强基金资金管理使用现场监督检查,健全市、区(市)两级社保稽查联动机制。完善改革创新和调查研究考核推进机制,建立人社新闻发布制度,集中资源做大做强人社系统政务新媒体,加强人力资源发展智库平台建设。加快胶东经济圈人社一体化发展。

八、强化党建引领,保障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

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加强意识形态领域工作。实施干部专项培养工程,探索构建干部综合评价机制,完善机构编制管理。深入开展“人人都是发展环境,个个都是开放形象”活动,加强人社系统干部队伍作风建设,贯彻“严真细实快”工作要求。常态化组织“人社干部走流程”,开展窗口单位业务技能练兵比武,创新帮办代办服务机制。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健全“我为群众办实事”长效机制。

下载莱西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18年工作要点word格式文档
下载莱西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18年工作要点.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关于印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11年目标绩效考核办法》的 通知各科室、各直属单位: 为进一步强化目标管理,不断完善人社系统绩效考核办法,全面提升整体工作水平,着力打造服......

    XX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20年工作要点

    XX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20年工作要点(一)突出政策导向,扎实抓好就业创业工作。继续推进“全国农民工返乡创业试点县”建设,落实更加优惠的就业扶持政策,不断提高公共就业服务......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主要工作职责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主要工作职责1、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劳动和社会保险工作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编制区域劳动和社会保险事业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2、拟定区......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工作职责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工作职责1.贯彻执行国家、省、郑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法 律、法规、政策;拟订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规划、政策,并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负责......

    旬邑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工作2010年工作总结和2011年要点

    旬邑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10年工作总结暨2011年工作要点 2010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市人社局的科学指导下,我局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服务民生、构......

    2011年X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建工作要点

    2011年X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建工作要点2011年X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建工作要点 2011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建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工作情况汇报

    鞍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09年工作总结和2010年工作安排 一、2009年工作完成情况 年初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十届七次全会暨全市经济工......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主要业务工作流程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主要业务工作流程 1、企业职工退休审批(3个工作日):申报(单位或个人)、受理、审批(养老保险科)。 2、退休企业职工死亡待遇、供养直系亲属生活困难补助审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