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再审程序的启动
三)再审程序的启动 分类:民诉法彩色笔记 2007-09-29 21:01
(三)再审程序的启动
1、基本问题
(1)适用于再审的裁判
1)判决——诉讼程序的判决可以再审;非讼程序和特别程序不能再审
2)裁定(意见第208条)——不予受理、驳回起诉(管辖权异议、财产保全)
3)调解书——一般只有当事人可以申请再审(检察院不能抗诉,但另有司法解释说法院可以)
4)上诉文书必须已经发生法律效力
(2)启动再审对于原判决、裁定的影响
1)人民法院决定再审的,应当裁定中止原判决、裁定的执行。(民诉法第183条)
2)必须注意:当事人申请再审,不必然停止原判决、裁定的执行。但是人民法院决定立案后,也应当裁定中止执行。(民诉意见第206条);而检察院抗诉由于法院必须再审,因此也必然裁定中止执行。
注意:刑诉中再审不中止执行(但死刑有专门的停止程序,见刑诉211条)
2、人民法院启动再审程序的方式(民诉第177条)
人民法院启动再审程序又有3个主体和途径。审理也可分为三种:自行再审、上级提审、上级指令再审。
(1)本院(生效的法院)院长+审判委员会(院长交审委会讨论,院长和审委会均不可独自决定再审)
例如,一审判错了,当事人上诉,二审法院维持原判,这时只有二审法院可以自行再审,一审法院无权再审
(2)上级人民法院
(3)最高人民法院
3、检察院启动再审的主体、条件和程序(民诉法第185、186条)
(1)主体:
1)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各级人民法院都可以提起抗诉
2)上级人民检察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可以抗诉,但要到同级的法院去提出抗诉;对同级不能抗诉
地方人民检察院对同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有前款规定情形之一的,应当提请上级人民检察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
(2)条件
两个实体——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不足的;适用法律有错误的 两个程序——严重违反法律程序的;法定的严重违反法律程序(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的)
实体重要再审,程序严重才再审(注意法定严重违反程序中,只要收别人钱,无论多少,无论结果是否公证)
房保国说:对判决书中的笔误,可以请求法院用裁定更正,也可以申请再审
(3)抗诉程序:向同级人民法院提起——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的,人民法院应当再审。
4、当事人申请再审:条件与方式
(1)对象条件(民诉法178、180、181,意见207)
①、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
②、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书
(2)不得申请再审的几种文书:注意:解除收养可以再审
1)离婚(解除婚姻关系)判决不能再审。
对财产问题——分为两种情况:
①、原审中已经处理的财产可以再审;
②、原审中没有发现处理的财产,应当告知当事人另行起诉;
2)非讼程序(特别程序、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企业法人破产还债程序审理的案件)不能申请再审;
3)再审维持的案件不能申请再审——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审理后维持原判的案件,当事人不得申请再审;但法院和检察院可以再次启动再审(也没有次数和时间的限制)。
(3)实质条件:民诉法第179条、第180条
①、对于判决和裁定:三个实体、两个程序。与检察院的区别在于多了一项: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的。注意:“新的证据”的判定——“原审庭审结束后新发现的证据”(证据规定第44条)
②、对于调解书:违反自愿(受到法官的胁迫)和合法原则(严格原则:违反了法律、法规禁止性规定)
(4)时间条件:(民诉法第182条,意见第204条)。
在判决、裁定、调解书生效之日起2年内提出。——注意:只有当事人申请再审才有时间限制
(5)当事人申请再审的方式(第178条、民诉意见第205条)
1)向原审(生效审)人民法院申请再审;
2)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不能向上两级法院申请再审)
区别一审程序二审程序审判监督程序
1、启动原因起诉上诉申诉或主动发起
2、审判法院任何法院原审法院上级法院任何一级法院
3、审判组织合议庭、独任庭合议庭、审判员看原审法院的程序而定
4、审理对象双方的民事权益争议一审的裁判已经生效确有错误的裁判
5、审理方式开庭审理开庭审理、径行判决看原审法院的程序而定
6、裁判效力未生效终审看原审法院的程序而定
7、程序启动的时间无限制15日或10日内上诉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在裁判生效后2年内提出
院长发现民事裁判确有错误启动再审问题研究(2014-08-12 21:00:00)转载▼
【研究背景】 2010年12月,茶陵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命笔者为茶陵县人民法院审判监督庭庭长。上任后,笔者通过立案庭、审管办、档案室收集资料和信息,对茶陵县人民法院前十年的再审案件进行了专门调研。调研结果显示,茶陵县人民法院前十年的再审案件寥寥无几,除个别年度外,每年一般只有一件,间或二件,有的年度甚至一件也没有,院长发现确有错误启动再审的更无一件。2011年3月,蒋陈蓉上任茶陵县人民法院副院长,不久主管立案和涉诉信访维稳工作,由于职业道德败坏、司法操守缺失、素质品行低劣,因此无法胜任立案和涉诉信访维稳主管工作。被涉诉信访维稳搞得焦头烂额之际,蒋陈蓉不是领衔依法处访维稳,而是带头滥用职权,行走歪道,动辄违背法律,主导以院长发现确有错误为由启动再审,致使一些不符合再审法定条件的案件进入再审程序,不但没能化解旧的纠纷,而且增加了新的矛盾,严重扰乱了审判秩序,迫使茶陵法院背上了沉重的司法包袱。为了解脱蒋陈蓉玩忽职守给茶陵法院审判监督工作铐上的桎梏,促使茶陵法院再审立案审查拨乱反正,铲除腐败分子、司法败类、害群之马蒋陈蓉遗留在茶陵法院的流毒,笔者锁定“院长发现民事裁判确有错误启动再审问题”,围绕立法本意、基本条件和法定期限等三个方面进行重点研究,通过探本溯源,引法据律,抛砖引玉,但愿能给院长和审判委员会科学决策提供一些参考。
我国民事诉讼法在审判监督程序中明确设置了三种提起再审的途径,一是当事人申请再审,二是检察院抗诉再审,三是人民法院自行再审。前两者属于法院外部途径间接驱动再审,后者系法院内部途径直接启动再审。作为自行纠错的法院内部途径直接启动再审,又分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发现裁判调解确有错误启动再审、最高人民法院发现裁判调解确有错误提审或指令再审、上级人民法院发现裁判调解确有错误提审或指令再审等三种渠道。自建立审判监督制度以来,在三种提起再审的途径中,当事人申请再审的占多数,检察院抗诉再审的居其次,人民法院自行再审的则少之又少,尤其是院长发现裁判确有错误,认为需要再审,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的更是寥若晨星。近年来,由于涉诉信访维稳压力山大,因此过去那种院长发现民事裁判确有错误启动再审寥若晨星的情势发生变化,院长发现裁判确有错误,认为需要再审,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进入再审被作为化解涉诉信访矛盾的一种重要手段。本来,这是一件好事,再审纠错功能能够得到发挥应该算得上是一种司法进步。然而,实际操作中,由于对院长发现裁判确有错误,认为需要再审,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进入再审在理解上发生偏差,不少不符合再审启动立法精神、基本条件和法定期限的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案件,动辄以院长发现裁判确有错误,认为需要再审,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为由进入再审,致使在现行法律和司法解释的框架下,进入再审程序的案件进退两难,矛盾重重,无法结案,因此很有必要对院长发现裁判确有错误,认为需要再审,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进入再审这一提起再审渠道的有关问题进行专题研究,以供院长和审判委员会决策参考。
为了达到预期目的,笔者试图通过借助法学理论、参悟立法精神、领会审判监督法律和司法解释规定,结合自己多年从事审判监督工作的体验,从而厘清院长发现裁判确有错误,认为需要再审,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启动再审的立法本意、基本条件和法定期限等三个关键问题,促使再审立案审查走上正轨。
一、院长发现裁判确有错误启动再审的立法本意
“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对本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发现确有错误,认为需要再审的,应当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八条第一款的规定,也就是院长发现裁判确有错误启动再审的唯一法律规定和依据。一个事物的诞生,自有其诞生的道理,既然法律规定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对本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发现确有错误,认为需要再审的,应当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那么自然有其存在的渊源和理由。不过,由于院长发现裁判确有错误启动再审法律规定单一,没有全方位、深层次进一步具体界定,因而内涵缩小,在理解上通常会往扩大的外延去思考,所以运作中留下了许多模棱两可的空挡,很有必要将其存在的渊源和理由等立法本意予以梳理,以便审判实践中把握定夺。
孟子曰:徒法不足以自行。法院乃司法机关,同样道理,徒司法机关也不足以自行,任何一级司法机关都需要组成该机关的人去运行,只要是人,就会受到思想的支配。人是复杂的有七情六欲的高智慧动物,就人的本性而言,当利益发生冲突之际,都会条件反射般自保自卫,除非万不得已,谁也不愿自己否定自己、自己革自己的命、自己跟自己过不去。院长也是人,因此,面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没有特殊情况,往往会从其主政的法院单位的自身利益出发,首先考虑的是维护自身司法的既判力,一般情况下不会轻易自行启动内部纠错程序。正因为如此,自建立审判监督制度以来,司法当中,再审通常是被迫启动,即迫于当事人申请再审和检察院抗诉再审而被动启动再审,院长发现裁判确有错误主动启动再审的往往寥若晨星,一年甚至数年难得一起,故而这一自行纠错渠道形同虚设,从维护当事人的利益来看,现实中没有产生任何实质意义,没有起到任何实质作用,没有受到任何实质效果。既然如此,立法时为何依旧设置这一提起民事再审的渠道呢?要解开这一疑虑,得从人民法院机关的性质来看。众所周知,人民法院是国家机关,除了维护当事人个体利益外,更重要的是同时要代表国家维护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跟原审一样,再审是诉讼,因此,在再审程序的启动上,当事人个体利益的维护一样遵循自治原则和不告不理原则,从法理上讲,法院无权代理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不应代理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不能代理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只有当当事人提起再审申请启动了再审程序,法院才能主动依法维护当事人的权益。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的维护则不同,无论什么时候,法院都有权力、有义务、有责任代表国家去维护,从法理上讲,当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确有错误,损害了国家利益或公共利益,法院应当责无旁贷主动启动再审程序纠正错误,否则就是失职渎职。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立法时设置了院长发现裁判确有错误主动启动再审等人民法院自行再审这一提起民事再审的渠道,以代表国家维护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
二、院长发现裁判确有错误启动再审的基本条件
由以上所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八条第一款规定可见,院长发现裁判确有错误启动再审是有条件的,归纳起来主要有四:其一,启动的主体是包括基层人民法院院长在内的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和审判委员会;其二,启动的客体是本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其三,启动的客观方面是发现确有错误;其四,启动的主观方面是认为需要再审的。在这四个基本条件中,一、二两条内涵清晰,外延确定,可以准确把握,三、四两条则概念模糊,歧义较多,实践中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难以定夺,经常出现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谁也说服不了谁的现象。
在很多人看来,司法必须实事求是,有错必纠,既然院长发现已经发生法律效力判决、裁定或调解书确有错误,那么就应当无条件启动再审。这一说法咋看天衣无缝,颠扑不破,无懈可击,其实值得推敲与商榷。首先,要看这一说法在什么语境下说的,要知道民事审判监督与刑事审判监督有所不同,我们现在说的是民事审判监督,所以应该在民事审判监督的语境下来看待这个问题。如前所说,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是当事人自治,不告人民法院不理,就再审而言,除了特殊情况,原则上当事人不申请,人民法院就不应当启动再审,即使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或调解书确有错误也是如此。其次,要看错误的性质、大小、后果等方面的情势,如果错误没有损害国家利益、公共利益,只是侵害当事人个体利益,而当事人自我裁量,并不在意,一笑了之,或错误很小,影响不大,无关紧要,兴师动众将诉讼程序再走一遍反而得不偿失,那么即使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或调解书确有错误,也不值得启动再审,因此从诉讼经济和司法效果的角度考虑,没必要为了丁点的小感冒,而开膛剖肚动大手术搞得死去活来。第三,院长发现裁判确有错误启动再审需依法进行,只有符合院长发现裁判确有错误启动再审的法定条件,才能按程序启动再审。可见,院长发现裁判确有错误启动再审并非一味实事求是,有错必纠,因为民事再审制度将实事求是、有错必纠作为指导思想是必须的,但直接将这一指导思想作为具体个案的运作程序则是欠科学的,客观事实很多时候无法还原,无止境地追求司法个案的客观真实,民事法律关系将会长久地处于不确定的状态,势必严重危及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司法裁判更多时候依据的是通过法定程序确认的法定事实,遵循的是“依法纠错”原则,当达到法定条件时,才启动院长发现裁判确有错误而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的再审渠道。
由此可见,院长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启动再审的关键在于“发现裁判确有错误,认为需要再审”这一法定条件。那么,这一法定条件是个什么概念,有没有具体的界定呢?长期以来,院长发现裁判确有错误、认为需要再审是一个模糊概念,没有具体的内涵和外延,是何方错误、错误大小、轻重程度才算需要再审而达到启动再审的法定条件一直处于不确定状态,从而导致院长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启动再审充满着随意性。直到2008年,情况豁然改观,最高人民法院出台了《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审判监督程序若干问题的解释》,从此有了明确的具有法律效力的、界定院长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启动再审法定条件的答案,从而终结了院长发现确有错误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启动再审的随心所欲。《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审判监督程序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十条规定:“当事人未申请再审、人民检察院未抗诉的案件,人民法院发现原判决、裁定、调解协议有损害国家利益、公共利益等确有错误情形,应当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七条的规定提起再审”。从中可见,启动院长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再审这一渠道所要达到的法定条件已经相当明朗化了,那就是院长发现的确有错误必须是损害国家利益、公共利益之类的情形,只有在发现原判决、裁定、调解协议具有损害国家利益、公共利益之类的确有错误情形,而且当事人没有申请再审、检察院没有抗诉的情况下,才能视为“认为需要再审”而应当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至于原判决、裁定、调解协议有损害当事人个体利益等确有错误情形,仍应遵循当事人自治原则不告不理,且受当事人申请再审的法定规范限制,不在包括院长在内的人民法院自行启动再审之列。
三、院长发现裁判确有错误启动再审的法定期限
现行民事诉讼法及其司法解释没有具体规定院长发现裁判确有错误启动再审的法定期限,但这并不意味着院长发现裁判确有错误启动再审的期限可以无止境,一万年后仍可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启动再审。这个问题显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司法问题,值得专题探索,需要专门研究,因此关于这个问题,在此暂不讨论。我们要讨论的是,是否凡是以院长发现裁判确有错误为由启动再审都不受现行再审法定期限的限制。如前所述,司法当中,院长发现裁判确有错误主动启动再审的寥若晨星,一年甚至数年难得一起,故而这一自行纠错渠道形同虚设,然而近些年情势有所变化,以院长发现裁判确有错误为由主动启动再审的现象破天荒多了起来。这种现象的出现并非由于人民法院觉悟的提高,而是因为涉诉信访维稳形势严峻,重担在肩,人民法院被压得喘不过气来,无奈之下,迫不得已只好将院长发现裁判确有错误主动启动再审作为化解涉诉信访矛盾的手段,不管实际情势如何,不管符合法定条件与否,不管三七二十一,动辄以“院长发现裁判确有错误,认为需要再审,应当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为由启动再审,以解涉诉信访维稳燃眉之急。人们普遍认为,法律只规定了当事人申请再审的期限,没有规定院长发现确有错误启动再审的期限,因此院长发现确有错误启动再审没有任何期限限制。基于这一认识,一旦当事人申请再审超过法定期限,依法应当裁定驳回申请不能启动再审,但到处上访要求再审闹得不可开交,迫于涉诉信访问责、司法绩效考核、上级机构批示,或为了显示自己有水平、有能力、有本事,甚至办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等方方面面的压力、诱惑和原因,人民法院、个别领导或办案人员两者相较取其轻,宁愿牺牲正义,暂时自己否定自己、自己革自己的命、自己跟自己过不去而求得眼前的安宁,以保全乌纱,稳住政绩,骗取信任,中饱私欲,而想方设法变个花样打擦边球,以院长发现裁判确有错误的为由启动再审,直接取代当事人再审申请,开绿灯将超过法定期限、依法应当裁定驳回、本来不能进入再审程序的当事人再审申请放行进入再审程序,从而导致以院长发现裁判确有错误,认为需要再审,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为由而违法启动再审泛滥成灾。如前所述,我国民事诉讼法在审判监督程序中明确设置了当事人申请再审、检察院抗诉再审、人民法院自行再审等三种提起再审的途径。三种途径是并列的,既不交叉,也不重叠,不宜相互混淆和取代,院长发现裁判调解确有错误,认为需要再审,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系人民法院自行再审范畴,故而显然不应与当事人申请再审相互混淆和相互取代。不同的途径只能适用不同的程序,当当事人申请再审时,则只能适用有关当事人申请再审的法律和司法解释规定。《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审判监督程序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十条规定:“当事人未申请再审、人民检察院未抗诉的案件,人民法院发现原判决、裁定、调解协议有损害国家利益、公共利益等确有错误情形,应当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七条的规定提起再审。”可见,当事人申请再审处于优先地位,只有在当事人未申请再审的情况下,人民法院(包括院长在内)才可根据此条规定提起再审,如果当事人申请了再审,那么启动再审便受到当事人申请再审的法律和司法解释规定的限制,必须按当事人申请再审的法律和司法解释规定来操作,不能将人民法院自行启动再审的法律和司法解释规定适用于当事人申请再审,甚至否定当事人申请再审的法律和司法解释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五条规定: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当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六个月内提出。据此,一旦当事人申请再审,则启动再审的期限只能按照本条规定的六个月期限办理。《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审判监督程序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九条规定:当事人申请再审超过申请再审期限,人民法院应当裁定驳回再审申请。因此,只要当事人申请再审超过了六个月(民诉法修改前为二年),那么就应当无条件裁定驳回再审申请。如果当事人申请再审超过了六个月(民诉法修改前为二年),为规避有关当事人申请再审期限的法律和司法解释规定,转而以院长发现裁判确有错误,认为需要再审,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没有期限限制为由而启动再审,那么不但违背了当事人自治原则,违背了人民法院中立原则,而且明显违背和否定了有关当事人申请再审期限的法律和司法解释规定,既然与当事人申请再审期限的法律和司法解释规定相抵触,那么超过当事人申请再审法定期限而以院长发现裁判确有错误启动再审没有期限限制为由取代当事人启动再审,无论是从法理角度上看,还是从立法精神来讲,乃至从现行法律和司法解释规定来说,都是说不通,讲不过去,站不住脚的。
通过本文的以上分析,根据立法本意、现行法律和司法解释规定,可以得出如下明确结论:院长发现民事裁判确有错误启动再审,不能随心所欲,不能随意而为,不能放任无度,这一再审渠道的启动不但受到诉讼自治原则和审判中立原则的限制,受到当事人未申请再审、人民检察院未抗诉前提的限制,而且受到国家利益、公共利益等遭到损害情形的限制,因此以院长发现裁判确有错误,认为需要再审,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为由而启动再审必须十分慎重。由于对院长发现民事裁判确有错误而启动再审,现行法律和司法解释的规定尚不完善,存在空白,有待健全,因此如果立案审查和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把关不严,随意放行不符合院长发现民事裁判确有错误而启动再审法定条件的已经生效的案件进入再审程序,那么再审司法操作中有可能进退两难,既找不到撤销不符合立案条件的院长发现民事裁判确有错误而启动再审的裁定的法律和司法解释依据,也找不到终结已经进入再审程序案件的审判的法律和司法解释依据,从而背上沉重的司法包袱,不但没能化解旧的纠纷,而且增加了新的矛盾,进一步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和发展。然而,司法不可能停滞不前,已经进入再审程序的案件不可能因为错误进入再审程序找不到结案的法律和司法解释依据而永远搁置在那里,该如何妥善结案,是一级级上报请示最高人民法院作出专门的司法解释,还是依据法学理论、司法精神和立法本意创造性结案,成了新时期司法亟待解决的一个新的课题。陈 频
二〇一四年八月十二日
【民事诉讼审判程序】浅谈我国民事审判监督程序的冲突
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再审程序的发动主体有三类,即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民事诉讼当事人。《民事诉讼法》把发动再审的权利赋予广泛的主体,能够在更大范围、更大程度上纠正错误,保障人民的实体权利与诉讼权利,但我国《民事诉讼法》司法实践所暴露出来的问题,说明我国民事审判监督程序仍然存在不合理之处。究起根本原因,笔者认为是《民事诉讼法》中有关审判监督程序的规定违背了民事诉讼程序的本质要求。
我国《民事诉讼法》中审判监督程序的本质
在狭义民事诉讼程序中,人民法院审理的对象是当事人(民事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民事实体权利义务争议。我国《民事诉讼法》中规定了狭义的民事诉讼程序和特别程序,而这两者之和称之为广义的民事诉讼程序①。狭义上的民事诉讼程序(下文的民事诉讼程序如无特别说明,均指狭义上的民事诉讼程序)审理的是诉讼案件,即当事人之间的民事权益之争,民事主体在日常生活中总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各种争执,使其之间的民事权利义务的分配失衡,从而产生民事纠纷,必然会寻求解决纠纷的办法,使失衡的权利义务关系恢复到当事人双方可以接受的程度。而民事诉讼程序就是人们为理性解决民事纠纷而创设的一种程序。
通过民事诉讼程序解决当事人之间的民事权利义务争议的途径,需要当事人主动提起才能启动。人们在不损害国家、集体及他人利益的前提下,自由安排自己的生产、生活,并在意思合致的前提下塑造相互之间的民事权利与民事义务。一方面,当事人可以放弃属于自己的民事权利;另一方面,当民事义务人不履行其民事义务,致使权利人的权利无法实现时,权利人可寻求救济。其中民事诉讼程序是权利人主动选择的救济途径之一,其目的就是解决当事人之间的民事纠纷,实现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在民事纠纷解决上,民事诉讼程序必须由当事人发起,而不能由人民法院主动介入当事人之间的民事权益之争,体现在现代民事诉讼理论中就是“不告不理”。
再审程序实际上是一种民事诉讼程序。再审程序是由于生效判决确有错误,为了保障当事人的民事权利、纠正错误、实现司法公正,由再审法院对当事人之间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再行审理的程序。从其解决民事权利义务争议的本质上看,再审程序和一审、二审程序是一致的,都属于民事诉讼程序。民事诉讼的根本目的乃是定纷止争,稳定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如果对一审或二审的生效裁判,当事人认为是合理的,并且已经接受,则定纷止争的目的已经达到,也就不必发动再审程序,重起事端。
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的“审判监督程序”实质上是再审程序。我国学者对《民事诉讼法》中“审判监督程序”的本质有不同的认识,概括起来可分为同一说和区别说两种。②同一说认为审判监督程序就是再审程序。区别说认为二者虽然近似,但仍有明显界限。这里所说的法定机关,一是指人民法院,二是指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系统内部对生效裁判失误的监督,统称审判监督;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违法或错误的生效裁判的监督,统称检察监督。这两种法定机关行使监督权的对象是人民法院的民事审判活动,因而统称审判监督程序。笔者认为,上述学者将审判监督程序与再审程序相区别的观点是不合理的。理由如下:
第一,“审判监督程序”这一表述本身存在问题。审判监督只表明人民法院或人民检察院监督权的行使,其本身并不能成为民事诉讼法中一种独立的程序。如果审判监督本身也可以成为民事诉讼法上独立的程序,那岂不是可以得出当事人申请再审也是一种独立的民事诉讼程序,当事人的上诉、抗诉也是一样,这明显不合理。
第二,我国《民事诉讼法》中规定的审判监督程序主要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行使监督权而发动的再次审理的程序,其中心在于再审,所以也包括了当事人申请再审而发动的再审。“审判监督”只不过是与当事人“申请再审”相并列的一种发动再审的方式,是再审程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我国民事诉讼法用审判监督程序这一概念来含概由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行使监督权再审和依当事人的申请再审,是为了突出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在再审程序中的重要地位的体现。
我国审判监督程序存在的根本问题
近年来我国民事审判监督程序引起我国理论界和司法事务界的广泛关注,审判监督程序的改革也成为司法改革的热点之一,学者对之批判众多,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在指导思想上将“实事求是”、“有错必纠”联系起来作为再审程序的指导思想,必然会产生片面性。过分强调有错必纠对于维护司法的权威性与稳定性是无益的,甚至是有害的。第二,依据私法自治的原理和法律对诉权、处分权的规定,民事诉讼当事人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有权自由处分自己的民事权利和诉讼权利,国家不应随意干预并应保障当事人行使这种权利。第三,启动再审程序的途径过多且不合理,再审的条件过宽,审级不合理,实际上是“先定后审”。
笔者认为,上述学者的批判确实有可取之处,但视角上缺乏基础性和全面性。首先,“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指导思想本身并没有错误,错误的是在对待再审问题上,不正当的理解和教条的贯彻此指导思想。我们在审理案件时强调以案件事实为依据,不能凭主观意想,其实也就是实事求是。但作为定案基础的案件事实并不是指与当初发生的事实丝毫不差,而是要求在确定当事人之间主要权利义务的事实相一致,这才是最大的实际。因此发生的错误,若当事人不能容忍,则应该纠正。并且生效裁判的既判力也是建立在程序保障性及当事人自我负责理论的基础之上的。③其次,对于申请再审的性质是否为规范意义上的诉权,仍存疑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一条第五项使用的是“申诉”,而第一百七十八条、一百八十条中使用的是“申请再审”,出现“申诉”与“申请再审”混用的局面。申诉是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人权之一,属于民主权利的范畴。由于申诉的案件范围没有限制,申诉的时间没有限制,必然造成申诉状泛滥,使生效裁判时刻面临被重新审判的危险。
根本问题的解决——我国民事再审程序的重构
名称的构建。在德、日等国家,再审程序都称为“再审之诉”。考虑到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前后规定的连贯性,与“一审程序”、“二审程序”相对应,应把“审判监督程序”改为“再审程序”。
再审程序发动主体的构建。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主体即当事人是有权发动再审程序的唯一主体,对侵害国家利益的民事案件,检察院可以当事人的身份发动再审程序,取消人民法院对再审程序的发动权。明确赋予当事人提起“再审之诉”的权利,与起诉权、上诉权一样成为规范意义上的诉权。
再审之诉的程序构建:
第一,当事人提起再审之诉的期限。为了稳定社会生活秩序,必须对当事人提起再审之诉的期限进行限制。根据国外有关立法例及我国的实际情况,可把我国再审之诉的期限规定为:自当事人知道再审事由之日起三个月内提起再审,但从判决生效之日起不得超过两年。
第二,再审之诉的管辖法院。对再审之诉应当由原终审法院的上一级法院管辖。再审制在我国可视为有严格限制的三审终审制,由原审法院的上一级法院审理,既消除了当事人对原审法院不信任的心理障碍,也符合再审程序的纠错功能。并且,再审案件应由资深法官开庭审理,以最大限度保护当事人的实体权利和诉讼权利,从而达到公正的目的。再审程序是一种特殊的纠错程序,是当事人获得法律救济的最后机会,应当一律开庭审理。
第三,建立对再审之诉进行审查受理的程序。当事人提起再审之诉是再审程序发动的前提条件,但再审之诉能否成立,是否符合法定条件,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必须依法审查后确定。对于此种审查,人民法院只能做形式审查,而不能做实质审查。只要符合再审之诉的法定条件,法院就应当受理,启动再审程序。
第四,提起再审之诉的事由。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的再审事由缺乏可操作性、不完整。根据德、日的立法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当事人应当在以下几种情况提起再审:
一、作出判决的法庭未依法组成的;
二、审判人员应当回避而没有回避的;
三、法院违反专属管辖而受理诉讼的;
四、诉讼代理人没有合法代理权的;
五、作为判决、裁定依据的文书或物证是伪造或变造的;
六、作为判决、裁定依据的鉴定结论被否定的;
七、证人在案中犯有伪证罪的;
八、作为判决、裁定依据的另一裁判被依法撤消的;
九、本案裁判与已生效相关裁判相矛盾的;
十、审判人员在审理案件时有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
十一、判决理由与主文明显矛盾的。
民事诉讼当事人超过两年再审期限之救济途径(2012-08-17 15:47:36)转载▼ 民事诉讼当事人申请再审是纠正错误生效裁判的一种补救制度,是民事诉讼法赋予当事人的一种诉讼权利。即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协议,认为有错误,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行审理的行为。但为使当事人不滥于或怠于行使这样的权利,维护法律权威的同时,切实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法律对这项权利之行使限定了一定条件。其中的时间条件是,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当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两年内提出。这两年的期间为除斥期间,无论当事人申请理由如何,这种诉讼权利即告丧失,这时审判员应当驳回当事人申请。但是,这样对于确有错误的判决、裁定来说,是不是有一种漠视的态度呢?其不符合民诉法之立法目的,亦不符合“司法为民”的宗旨,更违背“公正与效率”之主题。
公正是司法的灵魂!要实现案件处理结果的公正,就必须贯彻“有错必纠”的原则。那么,对于确有错误的生效裁判且超过两年的当事人向法院申请再审时效的案件,当事人应该如何采取适当的救济途径呢?我个人认为,其实质亦演化成为当事人的申诉,申诉是宪法赋予公民的民主权利。因此,对于已经超过两年再审申请时效的当事人,可以从以下两个途径来寻求案件得到再审。
一、向法院申诉 首先,《宪法》第四十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申诉与申请再审有着较大的区别:
1、性质不同,申诉是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之一,是申请再审的立法依据,而申请再审是民事诉讼权利;
2、提起时间不同,申请再审受2年期限限制,而申诉没时间限制;
3、提交机关不同,申请再审向原审人民法院或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而申诉除向原审人民法院或上级人民法院提起外,还可向检察院提起;
4、法定条件不同,申请再审须符合《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九条规定,而申诉没有明确规定,但实践中应进一步对其进行必要限制,以便在具体诉讼中申请再审发挥更大作用;
5、法律后果不同,申诉并不必然引起再审程序发生。所以,审判员在驳回申请的同时,应将裁判错误的情况向院长反映,由院长决定是否通过法院内部审判监督渠道解决。
其次,《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七条第一款规定,“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对本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有错误,认为需要再审的,应当提交审委会讨论决定”。当然,这时当事人要求再审必须符合《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九条规定之一: 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的;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不足的;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的;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正确裁决、裁定的;审判人员在审理该案件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
二、向检察院申请抗诉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七条的规定,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各级人民法院、上级人民检察院对下级法院作出的生效裁判,认为符合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九条规定的情形之一的,可以提起抗诉。
以上两种途径,均不受当事人两年内申请再审的时效限制。
第二篇:试论民事再审程序的启动
民事审判再审程序,即民事审判监督程序,在民事审判实践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变革和发展,逐渐暴露出其不适应性和欠科学性,尤其反映在再审程序的启动上更为突出,表现在制定再审程序的指导思想的不合理性、启动主体的不科学性、启动事由的原则性、启动程序的模糊性。本文拟就民事再审程序启动的指导思想、启动主体、启动事由及程序规范等方面,根据民事诉讼法的原理,结合民事审判实践,参照国外再审程序的有关规定,对我国民事审判再审程序的立法思想修正、启动主体的资格、启动事由的具体化、启动程序的规范化等方面加以分析和阐述,对今后我国民事诉讼法的修改和完善提出自己粗浅的见解。关键词:民事审判再审程序、民事审判再审程序的启动、启动再审程序的事由依照通常的定义,再审程序(如无特别说明,本文以下所称再审程序皆为民事审判再审程序)即审判监督程序,是指人民法院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确有错误,依法对案件进行再审的程序⑴。在民事审判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和实体权利,提高审判质量和法官素质等,起到突出的作用。现行民事诉讼法关于民事再审程序启动的主体、事由、程序等规定缺乏科学性,或者规定的原则性较强,在操作上具有不规范性和随意性,实践中在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当事人之间存在三方都不满意的情况。所以,对再审程序及其实践中具体做法做必要的研究,对今后民事诉讼法的修改和完善,以及对民事审判实践的指导等,都将大有裨益。而再审启动程序的规范与完善是再审程序改革的关键,因此笔者根据民事诉讼法的原理、参照国外再审程序启动的有关规定,拟就修正和完善我国民事再审程序的启动发表管见,以供商榷。对再审程序启动有关法律规定的分析再审程序是为了纠正已发生法律效力判决、裁定中的错误而专门设置的一种程序。我国民诉法规定的再审程序尽管对纠正确有错误的判决、裁定和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该程序在实践中发挥的作用还远未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一是尽管民诉法为发动再审程序设计了三种方式,即根据当事人的申请、由法院自行发动、通过检察机关提出抗诉,但实际效果似乎不够大,仍有不少明显存在错误的裁判无法通过再审获得纠正;二是裁判的稳定性和权威性因不断再审而受到严重破坏⑵。正因为如此,一方面人民群众对此深感不满,以至于希望求助于诉讼制度以外的途径来加强对审判活动的监督;另一方面,一些案件三番五次地进行再审,裁判不停地被更改,诉讼成了无底的黑洞,这种不断改变的裁判给民事诉讼制度造成的损害不亚于不公正的裁判,它不仅鼓励败诉方通过缠讼来逃避应当承担的民事责任,又严重损害了法院裁判乃至法律本身的权威。造成我国民事再审程序动作效果不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设置程序的指导思想偏颇的问题,又有具体规定不尽合理或者不够明确的问题,需要从各个方面进行分析,力求修正和完善民事再审程序的启动。再审程序立法思想的分析。我国民事审判监督程序是建立在“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理论之上的,而并不重视终审判决的稳定性和终局性,尤其是忽略了程序的及时终结性,具体表现在:
1、对再审的次数没有限制,可以对生效判决,裁定进行无次数限制的再审;根据民诉法第179条规定,只要有新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的,或者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不足的,即可再审,从而使当事人只要发现了新的证据即可要求再审,甚至可以在一、二审中故意隐瞒证据,将之留待两审终审后利用该证据启动再审程序。由于“实事求是、有错必纠”原则的绝对化、扩大化、造成了一些案件出现多次数再审,根本不符合程序的及时终结性原则,一方面损害了司法的权威,造成了司法资源的严重浪费,违背效益原则,不利于裁判的既定力和稳定性;另一方面,这种拖延无法实现程序的正义和实体的正义,不利于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法谚有云“法忌迟延”、“迟来的正义非正义”。这就说明了程序的迟延对当事人利益造成的重大损害。还要看到如果程序迟延将会使纠纷不能得到及时解决,可能酿成更大的纠纷和矛盾,影响社会的秩序与安定⑶。再审程序启动主体的分析。从现行法律规定来看,引起再审程序启动的途径主要有三种:当事人申请再审。根据民诉法第178条规定,再审可以由当事人发动,一方面它充分尊重了当事人的处分权,另一方面允许当事人提起再审,使当事人的诉权获得了充分的法律保障。但是关于当事人申请再审,目前仍缺乏明确的程序规定:
1、关于法院对当事人申请后进行审查的期限没有明确的规定;
2、关于法院审查当事人的再审申请并做出答复的期限没有明确的规定;
3、当事人应当向哪一级法院申请再审不明确;
4、法院针对当事人的再审申请如何进行审查没有明确规定。由于没有从程序上进行规范,不能引起人民法院的高度得视,使问题得到及时解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仍没有得到有效保护。人民法院依职权决定再审。根据民诉法第177条规定,人民法院可以依职权决定再审。在民事诉讼中由法院自己做出监督,是不符合民事关系的性质和审判规律的⑷。关于发动再审程序的主体和程序,两大法系都规定必须由当事人来发动。民事关系本质上是当事人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自由行使权利的领域,应当充分贯彻私法自治的原则,对当事人未提出再审申请的案件,法院原则上不应当进行干预。因为法院依职权决定再审存在以下问题:
1、法院院长工作繁忙,无暇顾及所有案件,再则“尚未提起再审程序进行再审,何以知道原判决、裁定确有错误?怎么能对当事人申请再审的依据和理由‘审查属实,’?显然这是‘先定后审’的表现”⑸;
2、如果当事人未申请再审而法院强行依职权再审,则是对当事人处分权的侵犯,因为存在“赢了官司更输钱”的情况,这种损失由谁来承担?
3、法院依职权
判决、裁定相抵触的;
9、诉讼代理人没有合法代理权限的;
10、违反受理案件管辖权限规定的;
11、作为判决、裁定依据的证据取得不合法或未经质证的;
12、有证据证明调解违反自愿原则或者调解协议内容违法的。从否定的角度进行限制。规定具有下列事由的不得予以再审:
1、申请再审或申诉超过法定期限的;
2、申请再审人或者申诉人主体资格不合法的;
3、上级法院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审理后维持原判的;
4、人民法院依照监督程序、公示催告程序和破产还债程序审理的案件;
5、人民法院裁定撤销或者不予执行仲裁裁决的;
6、人民法院判决、调解离婚的,但当事人就离婚案件中财产分割问题申请再审的除外;
7、因当事人不上诉而生效的一审案件;
8、依照法律、司法解释规定其他不能申请再审的。检察院只能根据当事人对再审之诉被法院驳回或者再审经过上诉仍不服的申诉而提起抗诉,进而启动再审程序。
第三篇:再审程序
第一,再审程序具有补救的性质。这就是说,适用再审程序并不是审理第一个案件所必经的程序。只有在发现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确有错误,需要进行再审的,才能适用再审程序。从诉讼阶段来说,也不是每一个案件的审理都必须经过的诉讼阶段,对那些没有必要再审的案件,就不经过这一特殊诉讼阶段。
第二,再审程序是由特定主体提起的。民事诉讼法规定,提起案件再审的,有人民法院(包括原审人民法院的院长,上级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提起,有当事人申请,也有人民检察院起诉。除此以外其他任何人、任何机关都无权提起再审。
第三,再审程序审理的对象是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再审的原因是原判决、裁定确有错误。其判决、裁定不论是第一审人民法院还是第二审人民法院作出的,都是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并且确有错误。也只有当判决、裁定已经发生法律效力,并且发现确有错误的,才能通过再审程序进行纠正。
2. 再审程序与二审程序的不同
首先,两者提起的主体、时间和对象不同。上诉审程序是由当事人提起上诉开始的,而再审程序,除了因当事人根据法定理由申请再审外,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也可以提起和发动再审程序。从时间上说,上诉程序规定上诉人必须在人民法院判决、裁定作出后分别在十五天和十天期限内提出,超过上诉期限,即丧失了上诉的权利,而在再审程序中,当事人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两年期限内,都可以申请再审。人民检察院提起再审,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发动再审,则不受两年时间的限制。
其次,两者程序的性质、提起的理由和审理的程序不同。上诉审程序是第一审程序的继续,上诉审程序是当事人提起上诉后的必经程序。而再审程序不是诉讼的必经阶段,不是第一审程序的继续,不具有审级的性质,只是为纠正发生法律效力的错误裁决而规定的特殊诉讼阶段和补救程序。
第三,两者发起程序的理由不同。当事人提起上诉的理由没有限制,而提起再审的理由则有限制,必须有法律规定的错误才能提起再审。
二、提起再审的条件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法院提起再审必须符合法定的条件,这些条件是:
1)再审必须是由有审判监督权的组织和人员提起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规定,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对本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确有错误,认为需要再审的,有权将案件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是否应当进行再审。最高人民法院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确有错误的,有权提审或者指令下级人民法院进行再审。这是人民法院提起再审的法定组织和人员。除此之外,任何法院和其他审判人员都无权提起再审。
2)再审必须是针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提起
按照再审程序提起再审,是纠正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错误的补救程序,因此,它和纠正尚未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适用不同的程序。具体说,纠正确有错误的、尚未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应当通过上诉程序,而纠正确有错误的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则只能通过再审程序。
3)再审必须是针对确有错误的判决、裁定提起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九条和第一百八十条的规定,所谓判决、裁定确有错误,包括以下五种情况: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重要证据不足;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有错误;人民法院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的正确判决、裁定;审判人员在审理该案件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行为等。
三、提起再审的三种程序
1. 法院提起再审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七条规定,人民法院是提起案件再审的主体,同时还规定了不同审级的人民法院提起再审,提起和决定再审的具体程序又有所不同。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的院长发现本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确有错误进行再审,即应裁定中止原判决、裁定的执行,并另行组成合议庭进行再审。最高人民法院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有权提审或者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确有错误的,也有权提审或者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
2. 检察院抗诉再审
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五条对人民检察院抗诉的具体条件和途径作了具体规定,即“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上级人民检察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按照再审程序提出抗诉:
(一)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不足的;
(二)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的;
(三)人民法院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裁定的;
(四)审判人员在审理该案件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对同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有前款规定情形之一的,应当提请上级人民检察院按再审程序提出抗诉。”
3. 当事人申请再审
1)当事人申请再审,是指当事人对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和调解书,认为有错误,向原审人民法院或者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申请,请求再审的诉讼行为。当事人申请再审,是当事人的一项重要诉讼权利,申请再审的目的,是为了通过再审程序,改变原判决、裁定或者调解书的错误,并作出有利于自己的新的裁决。
2)申请再审不是一提出申请,就必然引起再审程序的发生,对案件实施再审,而是只有在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符合申请再审条件的,才能引起再审程序的发生。同时,当事人申请再审不但可以向原审的上级人民法院提出,还可以向原审人民法院提出。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当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二年内提出。
3)由于申请再审是涉及当事人的民事权利义务的承担,所以,法律规定一般应由当事人本人提出
五、我国再审程序的问题
1. 当事人申请再审难,诉讼权利得不到保障
“申请再审”是我国修改后民事诉讼法全新启用的概念,其本意显然在于赋予当事人提起再审的法定权利。然而,对我国的立法进行考察可以看出,当事人对再审程序的选择与利用当事人并不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在这一方面反倒是法院及检察机关享有相当大的程序决定权,形成了审判监督权与当事人处分权的冲突。由于我国长期实行的由法院职权发动再审理念的主导影响,所谓的“申请再审”,在实践之中几乎被与原先的申诉同等对待,以至于当事人通过申请再审而直接引发再审的可能并不很大。
2. 有些案件反复再审影响了裁判的稳定性
一般认为,影响司法权威性的主要因素是裁判的公正和稳定。从再审的内在制度价值来看,若一味追求所谓的裁判公正,而不顾程序过程的公正性及裁判的确定性,随时推翻法院已作出的生效裁判,这非但不能强化和维系司法的权威性,反而会削弱甚至破坏司法的权威性。
3. 法律规定太笼统难以操作
由于生效裁判种类、内容和审级制度不同,其是否可以进入再审程序应有所不同。但是,民事诉讼法对此规定并不明确,司法实践中也容易引起不必要的矛盾。从现行民事诉讼法对再
审立案标准的规定来看,由于规定本身不够明确、具体,造成司法实践中当事人认为申请再审符合条件而法院不予理睬,法院则认为当事人申请再审无理由却一再申请的难堪局面。现行的民事再审,在追求绝对真实的诉讼观念指导下,对再审案件做了宽统的规定。其中,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的应当再审的这一规定,不受举证的时效限制的随时提出主义,表面上是为再审申请人创造了很多的条件,实际上忽略了对方当事人的诉讼权益,造成双方当事人权利的不平衡状态。
4. 违背两审终审原则
现行审监制度的无限申诉、无限再审特点,使申诉主体、申诉时间、审级及申诉和再审理由等诸多方面毫无限制,导致诉讼秩序混乱,使二审终审制形同虚设,终审不终;使终审裁判所涉法律关系的稳定性受到挑战,严重影响终审裁判的既判力。
5. 审级安排不合理,原法院不应再审
本级法院自身存在再审条件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集中表现和物化为原已作出的确有错误的生效裁判,所以要依靠本级法院摆脱其局限性,自行提起再审纠正原判就较困难,因此,这种由原审法院自行再审的程序,在人民法院的审判监督体系中是比较薄弱的环节。而由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再审,纠正下一级法院错误的裁决,在再审程序的实际运行中也远比原审法院要顺畅得多。由上一级法院再审能最大化地满足当事人的诉讼心理要求,无论再审结果如何,当事人都比较容易接受。同时,这样还可以减轻下级法院这方面的负担,使其集中精力处理好一、二审案件。另外,由于申请再审案件和范围作了限制,实践中申请再审的案件也会大大减少,从工作量上考虑,上级法院也是可以承受的。
6. 未审先定,本末倒置
任何不受制约的权力都将导致专横。我国再审制度赋予法院过大的提起再审权,以原裁判有错误为惟一条件,别无其他实体要件限制。这一方面等于先定后审,不符合程序中立性 的诉讼原则;另一方面再审程序的启动无客观具体的标准,全凭法官的主观判断,是诱发实践中“人情案”、“关系案”的重要制度因素。
(一)废除法院依照职权发动再审程序
民诉法规定的引起再审的途径有三种:一是法院主动进行再审,二是当事人申请再审后法院决定再审,三是因检察机关提出抗诉而再审。发动再审的途径太多不利于生效裁判的稳定,因此笔者主张取消法院主动再审而保留因当事人提出和检察机关抗诉而再审。
取消法院主动发动再审的理由是:首先,法院主动再审不符合民事诉讼中的处分原则。原审法院裁判生效后,当事人未申请再审,说明双方当事人均认可了裁判的结果,是服判的。民事权利属于私法上的权利,在当事人未要求再审的情况下,法院主动再审是与处分原则相抵触;其次,法院主动再审也不符合诉审分离的原则。司法权是一种被动性的权力,为了保证被动性,法院对案件实行不告不理,诉和审必须分离,法院的审判须受诉的制约,不仅在当事人未提出诉讼的情况下,法院不得主动介入纠纷的处理,在已提起诉讼的情况下,法院不得超出诉的范围进行审判,而且在法院审判终结后,除非当事人要求再审,法院也不得对其认为有错误的裁判已生效的案件再审。再次,法院主动再审不利于民事法律关系的稳定。法院裁判生效后,发生争议的民事关系因确定裁判的效力而重新趋于稳定,法院主动再审会重新燃起已平息了的纠纷。尤其是,法院发动再审不受时间的限制,如果法院对一件裁判已生效多年的案件进行再审,不仅会造成当事人之间民事关系的变动,也可能动摇建立在原民事关系之上的当事人与第三人的关系。即使改正了确有错误的裁判,付出的代价也过于沉重;最后,法院主动再审在实践中极少发生,虽然不能断言法院在实务中从未主动发动过再审,但从笔者了解的情况看,绝大多数再审案件是因当事人申请和检察机关抗诉而进行的。由于法院主动再审在整个再审案件中属凤毛麟角,取消它自然也不会对再审程序造成什么损害。
综上所述,法院依职权启动再审程序来说,违背了民诉法“不告不理”的原则,是对当事人民事处分权的侵犯;它破坏了法院中立的立场,有损法院公正形象;它导致诉审合一,背离了诉审分离的原则。
(二)限制检察院发动再审程序的范围。
对检察监督权的抗诉启动的再审程序,应当有一定的限制,要区分公权和私权。属于公权范围的,国家机关应当主动干预。属于私权范围的只要他们对私权的处分不涉及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他人利益,不违反社会善良风俗,国家公权就不应强行介入。否则,打破了当事人双方一种平等对抗的格局。
关于抗诉的时间。抗诉是启动民事再审程序的主要方式之一。由于民事诉讼是当事人之间私权纠纷,我们理应充分尊重当事人在私法范围内的处分权。因此,在民事诉讼领域,检察机关行使检察监督权,提起抗诉的时间应在当事人申请再审期间届满之后。
关于抗诉的条件。首先为了保证民事抗诉的严肃、合理和有价值,就应规定不得提起民事抗诉的限制情形:
1、不得以发现新证据为由提起抗诉;
2、当事人在上诉期间不上诉或在上诉期间撤回上诉的,检察机关不得提起抗诉(裁判涉及公共利益或有违善良风俗的除外);
3、当事人在申请再审期间不申请再审,期间届满后也不申诉的,检察机关不得依职权提起抗诉(裁判涉及公共利益、有违善良风俗的除外);
4、终审裁判无明显不当、不存在枉法裁判、无提起抗诉之必要的,不得提起抗诉。其次,还应详细列举出检察机关抗诉的法定事由,将现行民诉法第185条进一步细化,以便于操作。
1、对于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不足这一条,立法应明确规定该事实是一、二审范围之内的事实,认定事实的证据是经过一、二审质证的证据,不得以所谓新的事实或认定新的证据来推翻原一、二审中认定的证据。除非有下列情形:原审证据系伪造、变造;证人作伪证;作为证据的鉴定结论系伪造、虚假鉴定或因其它原因被否定;定案所依据的其它裁判被撤销等。对此立法应予以明确细致的规定。
2、“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确有错误”这一条规定过于宽泛。因为适用法律的过程是一个理解法律并选择法律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同的人对法律可以有不同的理解,从而做出不同的选择和判断。所以法官在适用法律时,通过自身对案情的分析研究和对法律的理解,可以做出其认为正确的法律裁判。其对法律的选择有一个自由裁量的权利。因此对于“适用法律确有错误”要有一个明确的范围规定,即在何种情况下适用法律确有错误。检察机关不能随便把法官对法律在一定范围内的不同理解认为是适用法律错误,动辄行使抗诉权。
3、对于“人民法院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裁定的”这一条应详细列出几条对案件能否正确审理必定产生影响的几种违反法定程序的情形。因为违反法定程序存在的情况比较多,不见得都对案件的审理产生重大影响,致使双方权利义务失衡。
第四篇:试论民事再审程序的启动
材料中存在异常的不完善现象时,当事人以此为理由,例外地请求废弃该确定判决重新审理该案的声明不服方法。”⑾再审之诉具有双重目的性,首先是要求撤销原判决,其次请求法院按照起诉人提出的实体方面的主张,做出有利于其的判决。由于再审之诉的主要目的是撤销原判决,再审之诉的性质是变更之诉。相对于原来的诉讼程序而言,再审程序是一个新的诉讼程序,所以当事人要求再审须以提起诉讼的方式进行,这就是称之为“再审之诉”的原因所在。对于申请再审,虽然我国民诉理论认为它已与申诉具有质的区别,它已不再是民主权利而是诉讼权利,是当事人的诉权在再审程序中的体现。但是由于民诉法对申请再审的规定过于简单,很难说我国的申请再审就是再审之诉,至少不是规范意义上的再审之诉。由于当事人向法院提出的只是“申请”而不是“诉”,并且是在诉讼程序已终结之后提出来的申请,客观存在没有具体的受理程序,没有时限限制,不能引起法院足够的重视,当事人申请再审的权利就不可能象诉权那样受到充分的保障。因此,由于传统的“诉”的理论的规范性,将再审作为一个“诉”来规范,程序保障要完备得多。这样既有利于当事人申请再审权利的诉权化,又便于法院启动再审程序的规范化,从而为再审启动提供有效的程序保障,解决当前再审启动中的种种程序问题。这恐怕就是学者们主张以“再审之诉”取代“申诉或者申请再审”的原因所在。将现行再审启动中的申诉或者申请再审改造为再审之诉,借以规范再审程序,从长远观点看,不失为一个正确的选择。但是此项改造,必须有赖于民诉法的大幅修改,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而司法实践中对再审启动进行程序性规范的要求十分迫切。因此,从国情出发,本着充分利用本土资源的指导思想,对现行申请再审制度加以检讨,对其中实践证明行之有效,且符合再审程序改革方向的做法,通过司法解释等形式加以规范化、制度化,形成独具特色中国式再审启动程序。笔者认为,主要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明确其再审立案的性质。长期以来,再审程序处于立审不分的状态,随着审判方式改革的不断深化,立审分立作为法院内部分工制衡的一项基本原则确定下来,再审程序同样面临立审分立的问题。再审启动程序是审查当事人的申请再审或申诉材料,决定是否受理的过程。从方法和手段来看,符合立案审查的特征。再审案件以此为起点进入实体审理,本文主要对再审案件的启动进行阐述,对案件的实体审理不作赘述。现行申诉复查制度是作为启动再审程序实际运作的,再审启动、申诉复查与再审立案的过程是统一的,因此有必要尽快以司法解释的形式进行明确,所谓“名正则言顺”,明确申诉复查的再审立案性质后,可以适用法律对立案的程序规定来规范申诉复查的程序。
2、推行审查听证制度。申诉复查听证制度是由合议庭成员共同组织案件各方当事人到场,用最简便的形式听取当事人申诉与抗辩的争议焦点,以此来决定复查结果的迅捷复查方式⑿。
3、对审查的程式做出规定。(1)形式审查,主要包括再审申请书或申诉状、申诉时限、申诉主体资格等;(2)实质审查,即是否存在再审事由;(3)宣示审查结果,无论书面还是听证审查,均应公开宣示审查结果,并说明理由。受理事由规定的具体化。再审程序不同于一、二审程序,它既不是民事案件审理的一级程序,也不是审理裁决民事争议的一种程序,而是一种特殊的救济程序。
一、二审的启动是基于当事人行使其起诉权和上诉权,起诉权直接源于当事人的诉权,上诉权源于程序基本保障权。为了维护和保障当事人的诉权,保障和实现公民、法人受公正裁判的基本权利,一、二审程序的启动都不要求有既存的事实理由。即使要求有理由,这种理由也是一种以当事人主观判断为转移的理由,法院在启动一、二审程序时,并不对这些理由进行实质性的审查。与此不同,再审程序作为一种特殊的纠错和救济程序。是在一般救济手段即一审或者二审终结后,对已发生法律效力,但仍有错误的民事裁决加以纠正的程序,即可以通过撤销已经生效裁决,以再次审理来保障民事争议解决的公正性。由于对已生效裁决的否定,这就意味着将破坏已经稳定的法律关系,导致所谓通过裁决的诉讼终结实际上并不存在。因此,为了保持法律裁决的稳定性和权威性,作为一种事后的补救程序,就要求该程序的启动应有严格的限制,这种限制就是法律规定的再审程序启动的事由。再审事由是法院审查是否启动再审程序的理由和根据,是打开再审程序之门的“钥匙”⒀。再审事由在理论上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事实,不以申诉人和法官的意志或主观判断为转移,法院只有经过实质性审查,查明确有再审事由后,才能启动再审程序。因此,从深层次原因上讲,启动再审程序以具备再审事由为前提,旨在限制再审程序的启动,是为了在实现再审程序追求实体和程序正义的目的与保障生效裁决稳定性,以及争议解决效率性之间求得一种平衡。鉴于前面对我国民诉法关于再审程序启动事由规定缺陷的分析,从再审程序的目的和有效运作制度的要求出发,借鉴国外立法先例,结合我国的司法实践,笔者认为我国的民事再审程序启动的事由可作如下规定:从肯定的角度进行列举。规定具有下列事由的应当予以再审:
1、合议庭组成不合法或者独任审判员缺乏资格的;
2、合议庭成员或者独任审判员应当回避而没有回避的;
3、合议庭成员或者独任审判员有与本案有关的职务上的犯罪行为的;
4、作为判决、裁定依据的证据材料是虚假的;
5、当事人的自认是在他人实施违法行为的情况下被迫做出的;
6、作为判决、裁定基础的相关判决和裁定、仲裁裁决或者具体行政行为被依法撤销的;
7、原判决、裁定明显无法律依据的;
8、本案判决、裁定与已生效的其他判决、裁定相抵触的;
9、诉讼代理人没有合法代理权限的;
10、违反受理案件管辖权限规定的;
11、作为判决、裁定依据的证据取得不合法或未经质证的;
12、有证据证明调解违反自愿原则或者调解协议内容违法的。从否定的角度进行限制。规定具有下列事由的不得予以再审:
1、申请再审或申诉超过法定期限的;
2、申请再审人或者申诉人主体资格不合法的;
3、上级法院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审理后维持原判的;
4、人民法院依照监督程序、公示催告程序和破产还债程序审理的案件;
5、人民法院裁定撤销或者不予执行仲裁裁决的;
6、人民法院判决、调解离婚的,但当事人就离婚案件中财产分割问题申请再审的除外;
7、因当事人不上诉而生效的一审案件;
8、依照法律、司法解释规定其他不能申请再审的。检察院只能根据当事人对再审之诉被法院驳回或者再审经过上诉仍不服的申诉而提起抗诉,进而启动再审程序。
第五篇:试论民事再审程序的启动
民事审判再审程序,即民事审判监督程序,在民事审判实践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变革和发展,逐渐暴露出其不适应性和欠科学性,尤其反映在再审程序的启动上更为突出,表现在制定再审程序的指导思想的不合理性、启动主体的不科学性、启动事由的原则性、启动程序的模糊性。本文拟就民事再审程序启动的指导思想、启动主体、启动事由及程序规范等方面,根据民事诉讼法的原理,结合民事审判实践,参照国外再审程序的有关规定,对我国民事审判再审程序的立法思想修正、启动主体的资格、启动事由的具体化、启动程序的规范化等方面加以分析和阐述,对今后我国民事诉讼法的修改和完善提出自己粗浅的见解。关键词:民事审判再审程序、民事审判再审程序的启动、启动再审程序的事由依照通常的定义,再审程序(如无特别说明,本文以下所称再审程序皆为民事审判再审程序)即审判监督程序,是指人民法院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确有错误,依法对案件进行再审的程序⑴。在民事审判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和实体权利,提高审判质量和法官素质等,起到突出的作用。现行民事诉讼法关于民事再审程序启动的主体、事由、程序等规定缺乏科学性,或者规定的原则性较强,在操作上具有不规范性和随意性,实践中在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当事人之间存在三方都不满意的情况。所以,对再审程序及其实践中具体做法做必要的研究,对今后民事诉讼法的修改和完善,以及对民事审判实践的指导等,都将大有裨益。而再审启动程序的规范与完善是再审程序改革的关键,因此笔者根据民事诉讼法的原理、参照国外再审程序启动的有关规定,拟就修正和完善我国民事再审程序的启动发表管见,以供商榷。对再审程序启动有关法律规定的分析再审程序是为了纠正已发生法律效力判决、裁定中的错误而专门设置的一种程序。我国民诉法规定的再审程序尽管对纠正确有错误的判决、裁定和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该程序在实践中发挥的作用还远未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一是尽管民诉法为发动再审程序设计了三种方式,即根据当事人的申请、由法院自行发动、通过检察机关提出抗诉,但实际效果似乎不够大,仍有不少明显存在错误的裁判无法通过再审获得纠正;二是裁判的稳定性和权威性因不断再审而受到严重破坏⑵。正因为如此,一方面人民群众对此深感不满,以至于希望求助于诉讼制度以外的途径来加强对审判活动的监督;另一方面,一些案件三番五次地进行再审,裁判不停地被更改,诉讼成了无底的黑洞,这种不断改变的裁判给民事诉讼制度造成的损害不亚于不公正的裁判,它不仅鼓励败诉方通过缠讼来逃避应当承担的民事责任,又严重损害了法院裁判乃至法律本身的权威。造成我国民事再审程序动作效果不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设置程序的指导思想偏颇的问题,又有具体规定不尽合理或者不够明确的问题,需要从各个方面进行分析,力求修正和完善民事再审程序的启动。再审程序立法思想的分析。我国民事审判监督程序是建立在“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理论之上的,而并不重视终审判决的稳定性和终局性,尤其是忽略了程序的及时终结性,具体表现在:
1、对再审的次数没有限制,可以对生效判决,裁定进行无次数限制的再审;根据民诉法第179条规定,只要有新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的,或者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不足的,即可再审,从而使当事人只要发现了新的证据即可要求再审,甚至可以在一、二审中故意隐瞒证据,将之留待两审终审后利用该证据启动再审程序。由于“实事求是、有错必纠”原则的绝对化、扩大化、造成了一些案件出现多次数再审,根本不符合程序的及时终结性原则,一方面损害了司法的权威,造成了司法资源的严重浪费,违背效益原则,不利于裁判的既定力和稳定性;另一方面,这种拖延无法实现程序的正义和实体的正义,不利于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法谚有云“法忌迟延”、“迟来的正义非正义”。这就说明了程序的迟延对当事人利益造成的重大损害。还要看到如果程序迟延将会使纠纷不能得到及时解决,可能酿成更大的纠纷和矛盾,影响社会的秩序与安定⑶。再审程序启动主体的分析。从现行法律规定来看,引起再审程序启动的途径主要有三种:当事人申请再审。根据民诉法第178条规定,再审可以由当事人发动,一方面它充分尊重了当事人的处分权,另一方面允许当事人提起再审,使当事人的诉权获得了充分的法律保障。但是关于当事人申请再审,目前仍缺乏明确的程序规定:
1、关于法院对当事人申请后进行审查的期限没有明确的规定;
2、关于法院审查当事人的再审申请并做出答复的期限没有明确的规定;
3、当事人应当向哪一级法院申请再审不明确;
4、法院针对当事人的再审申请如何进行审查没有明确规定。由于没有从程序上进行规范,不能引起人民法院的高度得视,使问题得到及时解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仍没有得到有效保护。人民法院依职权决定再审。根据民诉法第177条规定,人民法院可以依职权决定再审。在民事诉讼中由法院自己做出监督,是不符合民事关系的性质和审判规律的⑷。关于发动再审程序的主体和程序,两大法系都规定必须由当事人来发动。民事关系本质上是当事人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自由行使权利的领域,应当充分贯彻私法自治的原则,对当事人未提出再审申请的案件,法院原则上不应当进行干预。因为法院依职权决定再审存在以下问题:
1、法院院长工作繁忙,无暇顾及所有案件,再则“尚未提起再审程序进行再审,何以知道原判决、裁定确有错误?怎么能对当事人申请再审的依据和理由‘审查属实,’?显然这是‘先定后审’的表现”⑸;
2、如果当事人未申请再审而法院强行依职权再审,则是对当事人处分权的侵犯,因为存在“赢了官司更输钱”的情况,这种损失由谁来承担?
3、法院依职权提起再审的案件,基本上都是因为当事人的反映,既然已经规定了当事申请再审救济途径,法院依职权再审就没有必要了;最后,法院依职权决定再审也违背了诉审分离原则。所以,应当将法院依职权进行的再审归入当事人申请再审。人民检察院依职权提起抗诉引起再审程序的启动。根据民诉法第185条规定,检察机关可以对法
院已经生效的判决,裁定提出抗诉,从而启动再审程序。笔者认为,既然在民事诉讼中应当充分尊重当事人的意思自治,充分保障当事人的处分权,那么人民检察院依自己的职权强行介入个人领域,有悖私权处分原则,不利于裁判的稳定性。甚至有学者提出“检察机关民事抗诉权伊始,即暴露出许多无法解决的矛盾,所以废除民事抗诉权是一种明智的选择”⑹。当事人申诉的情况除外。再审程序启动事由的分析。对于我国现行法律对再审事由的规定,学者普遍认为存在缺陷,有必要进行重构。“改造再审制度的关键之所在是将民事诉讼法规定的再审理由予以合理化和明细化。这也是完善再审制度的当务之急。”⑺笔者赞同此种意见。以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为例,其缺陷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1、规定过于原则,缺乏可操作性。现行民诉法第179条对当事人申请再审的情形规定了五种事由,第185条对检察院抗诉的情形规定了四种事由,两条规定基本相同,均是原则性规定。至于第177条关于法院依职权启动再审程序的事由,则更笼统的只有“确有错误”四字。与之相比,德、日等大陆法系国家的规定则要具体明确得多。如日本民诉法规定的再审事由有十种:(1)作出判决的法院没有依据法律的规定组成审判组织;(2)依据法律不得参与裁判的审判官参与裁判;(3)对于法定代理权、诉讼代理权或对于代理人进行诉讼行为缺乏必要的授权;(4)参与裁判的审判官,犯有与案件有关职务上的罪行;(5)依据他人在刑事上应处罚的行为而自认或妨碍当事人提出可以影响判决的攻击或防御方法;(6)作为判决证据的文书或其他物证,是出于伪造或变造;(7)以证人、鉴定人、翻译或经宣誓的当事人或法定代理人的虚伪陈述作为证据;(8)作为判决基础的民事或刑事判决及其他裁判或行政处分被以后的裁判或行政处分变更;(9)对判决有影响的重要事项在判决时被遗漏;(10)被申诉的判决与以前的确定判决有抵触。通过比较不难发现,现行民诉法关于再审事由的规定过于笼统,势必给适用带来困惑。
2、表现出明显的“重实体轻程序”倾向。人民法院违反法定程序的,只有“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裁定的”才能申请再审。这里的影响案件正确判决、裁定,显然是指影响案件实体上的判决、裁定。如果实体上的判决、裁定正确,即使案件严重违反法定程序也不能成为启动再审程序的理由。这是典型的“重实体、轻程序”的表现,与现代法学理~认的程序具有独立价值的理念相悖。
3、现行规定多有遗漏。例如,无权审判的法官参与了审判;当事人在诉讼中被剥夺了辩论权;作为判决、裁定依据的主要证据是虚假的等等。对再审事由做完善的列举是确保再审程序有效运行的前提,我国民诉法的现行规定离“完善”的标准尚有差距,再审实践中当事人抱怨“申诉难”,与遗漏了应当作为再审事由的诸多事项不无关联。完善民事再审程序启动的立法思考立法指导思想的修正。有些学者认为,我国现行再审程序构筑的价值是基于“实事求是、有错必纠”原则。应当说将实事求是作为我们党的思想路线无疑是非常正确的,但是将实事求是这一哲学上的理性原则直接应用到某一学科领域,不过是一种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反映论的体现。尤其是将实事求是、有错必纠联系起来,作为再审程序的指导思想,而不考虑民事诉讼自身的特点,则必然会产生片面性⑻。笔者赞同上述观点,现行民诉法的相关规定确实反映了这一指导思想,只要有新的证据、新的事实出现,已生效的裁判随时都有可能被推翻重新审理,甚至形成无限再审的局面。“实事求是、有错必纠”这一原则在民事诉讼领域中的适用,要受制于这样几个因素:
1、民事纠纷解决的时限性。民事诉讼活动是对过去的事件进行证明并作出判断的一个过程。严格依照法定程序彻底、完整地重现案件“原貌”虽然是一种最为理想的状态,但是诉讼是要受到一定的时间、空间、证明方法、主体的认识能力、解决成本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不可能无休止地去苛求所谓“客观真实”,而将民事权利义务关系长期处于不确定状态,这将严重危及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2、民事判决是基于在一定时间内、一定的场合里所形成的诉讼资料的基础上所作的判断。这种诉讼资料是裁判赖以作出的基础。应具有程序的约束力,无重大瑕疵不得随意变更。
3、对于诉讼成本的考虑。在诉讼中,变无限再审为有限再审,符合正义,效力和秩序的要求,树立司法权威。确定“再审之诉”的方向。再审程序的启动,作为一项独具特色的诉讼活动,需要程序保障,必须按照法定程序进行,以确保实体和程序正义。然而如前所述,我国法律目前对此缺乏规定,或者说规定缺乏科学性、原则性较强,可操作性较差,实务中问题较为突出。正如学者指出“我国再审程序反映出很大的内部运作特征,不规范的地方较多,特别是再审程序的立案审查阶段,透明度、规范性都较差。”⑼其弊端主要反映在:
1、法院对再审事由的审查不公开,不具有透明性,违背了程序公开的一般原则。由于审查的不公开,导致了审查程序的神秘和灰色,容易滋生司法~。
2、由于程序的非法定化,必然使审查程序不能统一和规范,给当事人的申诉造成困难,使错误的判决、裁定不能得到有效的纠正。
3、既然民诉法给了当事人申诉权,就要求法院在审查申诉时有一个符合正义基本要求的程序。程序公开、充分陈述、程序法定等正义要求就应当在申诉审查中得到体现。如果没有一整套完善和公开的“在阳光下”的申诉审查制度,一旦做出再审决定,并停止原判决的执行,也难以让被申诉的当事人接受。
4、民诉法规定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作为再审程序启动的主体,这违背了民诉法“不告不理”原则。鉴于此,学者们普遍认为,要改变这一状况,有必要借鉴德、日等大陆法系国家,建立再审之诉制度,取代现行审判实践中的申诉复查制度,认为“将来再修订民诉法时,有必要将申请再审改为再审之诉,并对再审之诉的起诉与受理的程序作出具体明确的规定,从而使当事人在再审程序中的诉权实在化,也使法院对再审之诉的受理规范化”⑽。在大陆法系国家,再审程序是由再审之诉引起的,当事人提起再审之诉是发动再审的唯一途径。有学者认为,“再审系指终局判决确定之后,发现具有诉讼程序方面的重大瑕疵,或者该判决的基础
材料中存在异常的不完善现象时,当事人以此为理由,例外地请求废弃该确定判决重新审理该案的声明不服方法。”⑾再审之诉具有双重目的性,首先是要求撤销原判决,其次请求法院按照起诉人提出的实体方面的主张,做出有利于其的判决。由于再审之诉的主要目的是撤销原判决,再审之诉的性质是变更之诉。相对于原来的诉讼程序而言,再审程序是一个新的诉讼程序,所以当事人要求再审须以提起诉讼的方式进行,这就是称之为“再审之诉”的原因所在。对于申请再审,虽然我国民诉理论认为它已与申诉具有质的区别,它已不再是民主权利而是诉讼权利,是当事人的诉权在再审程序中的体现。但是由于民诉法对申请再审的规定过于简单,很难说我国的申请再审就是再审之诉,至少不是规范意义上的再审之诉。由于当事人向法院提出的只是“申请”而不是“诉”,并且是在诉讼程序已终结之后提出来的申请,客观存在没有具体的受理程序,没有时限限制,不能引起法院足够的重视,当事人申请再审的权利就不可能象诉权那样受到充分的保障。因此,由于传统的“诉”的理论的规范性,将再审作为一个“诉”来规范,程序保障要完备得多。这样既有利于当事人申请再审权利的诉权化,又便于法院启动再审程序的规范化,从而为再审启动提供有效的程序保障,解决当前再审启动中的种种程序问题。这恐怕就是学者们主张以“再审之诉”取代“申诉或者申请再审”的原因所在。将现行再审启动中的申诉或者申请再审改造为再审之诉,借以规范再审程序,从长远观点看,不失为一个正确的选择。但是此项改造,必须有赖于民诉法的大幅修改,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而司法实践中对再审启动进行程序性规范的要求十分迫切。因此,从国情出发,本着充分利用本土资源的指导思想,对现行申请再审制度加以检讨,对其中实践证明行之有效,且符合再审程序改革方向的做法,通过司法解释等形式加以规范化、制度化,形成独具特色中国式再审启动程序。笔者认为,主要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明确其再审立案的性质。长期以来,再审程序处于立审不分的状态,随着审判方式改革的不断深化,立审分立作为法院内部分工制衡的一项基本原则确定下来,再审程序同样面临立审分立的问题。再审启动程序是审查当事人的申请再审或申诉材料,决定是否受理的过程。从方法和手段来看,符合立案审查的特征。再审案件以此为起点进入实体审理,本文主要对再审案件的启动进行阐述,对案件的实体审理不作赘述。现行申诉复查制度是作为启动再审程序实际运作的,再审启动、申诉复查与再审立案的过程是统一的,因此有必要尽快以司法解释的形式进行明确,所谓“名正则言顺”,明确申诉复查的再审立案性质后,可以适用法律对立案的程序规定来规范申诉复查的程序。
2、推行审查听证制度。申诉复查听证制度是由合议庭成员共同组织案件各方当事人到场,用最简便的形式听取当事人申诉与抗辩的争议焦点,以此来决定复查结果的迅捷复查方式⑿。
3、对审查的程式做出规定。(1)形式审查,主要包括再审申请书或申诉状、申诉时限、申诉主体资格等;(2)实质审查,即是否存在再审事由;(3)宣示审查结果,无论书面还是听证审查,均应公开宣示审查结果,并说明理由。受理事由规定的具体化。再审程序不同于一、二审程序,它既不是民事案件审理的一级程序,也不是审理裁决民事争议的一种程序,而是一种特殊的救济程序。
一、二审的启动是基于当事人行使其起诉权和上诉权,起诉权直接源于当事人的诉权,上诉权源于程序基本保障权。为了维护和保障当事人的诉权,保障和实现公民、法人受公正裁判的基本权利,一、二审程序的启动都不要求有既存的事实理由。即使要求有理由,这种理由也是一种以当事人主观判断为转移的理由,法院在启动一、二审程序时,并不对这些理由进行实质性的审查。与此不同,再审程序作为一种特殊的纠错和救济程序。是在一般救济手段即一审或者二审终结后,对已发生法律效力,但仍有错误的民事裁决加以纠正的程序,即可以通过撤销已经生效裁决,以再次审理来保障民事争议解决的公正性。由于对已生效裁决的否定,这就意味着将破坏已经稳定的法律关系,导致所谓通过裁决的诉讼终结实际上并不存在。因此,为了保持法律裁决的稳定性和权威性,作为一种事后的补救程序,就要求该程序的启动应有严格的限制,这种限制就是法律规定的再审程序启动的事由。再审事由是法院审查是否启动再审程序的理由和根据,是打开再审程序之门的“钥匙”⒀。再审事由在理论上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事实,不以申诉人和法官的意志或主观判断为转移,法院只有经过实质性审查,查明确有再审事由后,才能启动再审程序。因此,从深层次原因上讲,启动再审程序以具备再审事由为前提,旨在限制再审程序的启动,是为了在实现再审程序追求实体和程序正义的目的与保障生效裁决稳定性,以及争议解决效率性之间求得一种平衡。鉴于前面对我国民诉法关于再审程序启动事由规定缺陷的分析,从再审程序的目的和有效运作制度的要求出发,借鉴国外立法先例,结合我国的司法实践,笔者认为我国的民事再审程序启动的事由可作如下规定:从肯定的角度进行列举。规定具有下列事由的应当予以再审:
1、合议庭组成不合法或者独任审判员缺乏资格的;
2、合议庭成员或者独任审判员应当回避而没有回避的;
3、合议庭成员或者独任审判员有与本案有关的职务上的犯罪行为的;
4、作为判决、裁定依据的证据材料是虚假的;
5、当事人的自认是在他人实施违法行为的情况下被迫做出的;
6、作为判决、裁定基础的相关判决和裁定、仲裁裁决或者具体行政行为被依法撤销的;
7、原判决、裁定明显无法律依据的;
8、本案判决、裁定与已生效的其他判决、裁定相抵触的;
9、诉讼代理人没有合法代理权限的;
10、违反受理案件管辖权限规定的;
11、作为判决、裁定依据的证据取得不合法或未经质证的;
12、有证据证明调解违反自愿原则或者调解协议内容违法的。从否定的角度进行限制。规定具有下列事由的不得予以再审:
1、申请再审或申诉超过法定期限的;
2、申请再审人或者申诉人主体资格不合法的;
3、上级法院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审理后维持原判的;
4、人民法院依照监督程序、公示催告程序和破产还债程序审理的案件;
5、人民法院裁定撤销或者不予执行仲裁裁决的;
6、人民法院判决、调解离婚的,但当事人就离婚案件中财产分割问题申请再审的除外;
7、因当事人不上诉而生效的一审案件;
8、依照法律、司法解释规定其他不能申请再审的。检察院只能根据当事人对再审之诉被法院驳回或者再审经过上诉仍不服的申诉而提起抗诉,进而启动再审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