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级中学教学课改汇报材料
高级中学教学课改汇报材料
在教育局和教研室的正确领导下,本学期我校以“让成绩成为教学过程改造的自然结果”为理念,以活动建构教学论为理论依据,以深入落实《XX市XX区初中教学基本规程》和《XX区初中各学科课堂教学改革指导方案》为基础,以完善学校评价为手段,进一步搭建教研平台,丰富教研活动,提高教学质量,努力开创我校教育教学的新局面。
一、做实做细教学管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切实落实初中教学工作会议精神
开学之初,组织召开全体任课教师会,全面分析上学期各科教学视导的得分情况,制定出具体的改进措施和要达到的目标;对化学、物理、语文等薄弱学科,学校又单独召开相关教师会,分析原因,制定改进措施和奋斗目标。使每位教师知道本学期应该干什么,怎么干,做到心中有数。
2、全面学习并落实《XX区初中各学科课堂教学改革指导方案》
学校教师人手一份,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集中学习,以便努力克服王局长在初中教学工作分析会上指出的教学过程中的五大问题,真正把活动建构教学论当做改革的工具运用到教学过程中去,在充分了解把握学情的基础上,把构建动场—自主学习—交流探究—综合建模四个基本程序有效衔接起来。对不按11号文件要求备课的实行零容忍,其备课领域不得分,责令限期整改。教导处随时抽查教师的备课上传情况和质量。学校相关领导根据自身学科特点选择一门学科并结合自己对11号文件的理解对教师的备课进行解读和点评。
3、教学常规管理实现制度化,用制度去引领和规范教师行为
依据《规程》和《课堂教学改革指导方案》,学校制定了《XX中学教师教学工作评价细则》,对备课、课堂教学、作业批改、辅导、测试等各领域作了明确具体的要求,是广大教师们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4、切实降低测试难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全科合格率。学校要求自本学期开始,初一初二阶段测试一律以课本、配套练习册和目标检测原题为依据,重点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掌握情况,同时观测教师的知识落实情况,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5、开好教学分析会和年度教学工作会,提高两会质量,充分发挥教师评价委员会的学术性、权威性。自本学期始,学校决定教学评价总成绩位居全校各评价小组后四分之一的取消当年的评优评先资格。
6、尝试探索以级部为单位,领导包学科、学科教师包学生的补偿教育模式。本学期先在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及初二生物地理开始,着力提高合格边缘生及存在短板学生的成绩,全面提高全科合格率。学校及时跟踪、调度,检查补偿效果。从目前看,运转效果良好。
二、切实抓好初
三、初二学考工作、制定好初三各科三轮复习计划(寒假前)。三轮复习强调坚决贯彻教研室精神,务必突出XX中学节奏,竭力满足不同学生提高需求,力争在高分人数和全科合格率上做。根据每次考试情况,及时作出详细的分析和比较,发现问题,研究策略,定好改进措施,以便有的放矢。思路决定出路,目前看三轮复习达到了预期目标。
2、制定符合学校实际的学靠奋斗目标:全科合格率45%左右,努力达到全区中游水平;二中每班3人,全校27人;一中每班7人,全校63人;普高每班21人,全校190人;提档线每班25人,全校225人;职专每班14人,全校126人。初二地理生物全科合格率在85%以上。
3、做好学考报名工作,力争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根据自身的实力和特长报考各自理想的学校,确保一志愿报考成功率。
三、扎实有效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工作。、课改的基础是立足于教研组。各教研组在集中备课时进行研讨,按11号文件要求进一步规范备课。教导处王洪山、李光秀分文理科对教师的备课进行了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
2、课改的保障是与教学评价工作的结合。学校评价委员会按11号文件要求,积极开展听课评课活动,力求课堂教学体现活动建构教学论的基本主张和程序,加大了评课力度,做到有听必评。
3、课改的引擎是学校领导的以身示范。学校领导干部用案例实证法落实11号文件,教导处王XX、李XX、李XX、时XX,路XX等老师先行先试,每节课听课人数近40人,并且分文理学科对每节课进行了研讨,老师们积极发言,畅谈自己的感受、收获,并根据11号文件要求写出了书面的听评课反思,在全校掀起了课堂教学改革的浪潮。学校涌现出了左XX、崔XX、刘XX、刘XX、冯XX等课改先进个人。特别是左XX老师的课受到王局长等人的高度评价,还代表教研室于XX号到XX中学送课,得到了一致好评。
四,存在的问题和建议、学校领导干部和教研组长受自身水平的影响,指导课堂教学改革,落实11号文件的能力严重不足,导致课堂教学改革推动起来困难,指导起来没有深度和前瞻性。建议有专业人员,区及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等分片区进行指导。
2课堂教学改革因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推动和落实起来难度大。部分教师具有落实11号文件的内驱力,做了一些大胆的尝试,在课堂教学改革上有了一定的探索,但缺少持之以恒,坚持探索的毅力。部分教师口上喊落实,行动上无实效,还有一部分教师对改革课堂教学无动于衷。课堂教学改革可能是我们教育改革的深水区,但凡有一点空间,谁也不愿意放下轻车熟路的东西,我们能否建立一种机制,对不参与不积极改革的人员进行约束,倒逼其参与改革。
3、在学校甚至更大的层面上,没有推动教学改革的阵地或平台,导致学校和教师产生惰性思想。能否以区或片区,甚至是协作学校为单位,建立固定的、常设的交流平台。各平台根据自身的实际出台自己的课改赛课办法,课改心得交流,总结自己的课改花絮。
第二篇:上京高级中学课改汇报材料
努力推进课程改革 狠抓两个转变 积极构建高效课堂 提升教育质量
——巴林左旗上京高级中学课改工作纪实
一、课程改革的背景:
(一)课程改革目的是改变传统教学的僵化模式,打破传统教学单纯地讲授知识,灌输知识,应付考试的现状,教师由原来知识的讲授者变成学生智力、情感的开发者、设计者、引导者、服务者,使得课堂真正体现出了以人为本,为国家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课改10年,教育最大的成就莫过于课堂的变化,从最初自上而下的政府要求、专家呐喊,到自下而上的草根“自救”,在经历一场群雄并起、诸侯纷争式的课堂“骚动”之后,看似无序的课改正呈现出一个无比清晰的脉络,找到了课改的支点,就能撬动整个教育的变革,教育的“课堂并发症”得以治愈。事实的验证告诉我们,与其将这份事业说成是“课改”,不如说是“课变”。课程改革是国家的使命,肩负这样的使命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于2004年启动,伴随课改的东风,我区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于2009年9月全面铺开。
(二)上京高级中学是巴林左旗一所年轻的非重点普通高中,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既有有利的因素也有束缚改革步伐的羁绊。
1、有利因素:(1)上京高级中学是一所非重点普通高中,社会和家长对学校的关注程度相对较小,高考压力小,这为实施新课程改革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2)年青教师占任课教师的90%,他们在课堂教学上还处在教师发展的适应期和发展初期,从心理上正处于由学生向教师转型的过程,既有工作热情又精力充沛,政策的执行力较强,他们为课改提供了有利的条件。(3)新课程改革是国家意志,既有经济上的支持又有政策上的保障,为新课程改革铺平了道路。(4)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已步入了7个年头,其他省市的成功经验为我校提供了技术支持。(5)以校长为核心的领导班子成员信念坚定,思想统一,倾全校之力投入新课改,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是课程改革强有力的推手。
2、不利因素:(1)新课程改革是新鲜事物,是一场教育上的变革,是教师思想上的革命,须从头做起,摸索前进。(2)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教育教学的各个层面,工作量大,教师的负担重。(3)老师们习惯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观念思维僵化,课堂教学方式单一,教学方法禁锢。(4)老师们对课改有后顾之忧,担心会带来负面影响。(5)学情不容乐观,他们在中考中成绩都属于旗县级1200名以后的学生,基础薄弱,学习能力存在缺陷,学习习惯差,心里成长不成熟。(6)受教学条件的限制,客观上班额大,缺少相应的配套的硬件设施,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改的进行。
我们深知课程的改革在课堂,课堂的改革在教师。传统教学模式僵化,形式单一,制约了教育的发展,压制了人的个性提升,新课程改革为教育注入了新的血液,保护了人的个性发展,为提高人的素质提供了保障,不课改教育就没有出路,上京高中的发展就没有出路,课改势在必行!为此学校对课改进行了艰难的探索。
二、上京高级中学课程改革经历的几个阶段
(一)学习阶段
本阶段包括两个内容,一是学习课程理论,领会课改精神。2009年4月11日,学校校长、分管教学校长、教务处主任按上级要求参加了赤峰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启动暨培训会议,学习了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关于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有关要求,聆听了外省课改专家、学者对课改精神实质的解读,通过学习,使学校领导层面对高中新课程有了初步的理解和认识。2009年7月,学校认真组织全校各学科教师赴赤峰、乌丹等地参加赤峰市课程改革培训,为保证教师认真参加会议,学校在每个分科培训点设一名带队领导,分管校长到各培训点抽查培训情况。之后,学校按上级要求,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参加全国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远程培训。通过一系列的学习培训活动,使校领导、教师对高中新课程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二是学习外地外校课改先进经验。2009年4月17日,由校长亲自带队,由主管教学的两位副校长,德育副校长、教务处四位主任组成的10人考察团,赴山东杜郎口中学,山东荏平二中,山东省兖州一中学习考查。通过深入学习、领会课改的先进经验,在学习中深切体会到学生由学习的奴隶变成了学习的主人,从内心体会到了学习的快乐,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有声有色,这些生动的画面好似一缕阳光渗透到我们的心田,撼动了我们封闭的思想之门,有一股热血在心中涌动。
(二)探索阶段
1、学校在2009年9月成立高一年级课程改革领导小组,由分管基础年级教学工作的副校长担任组长,领导小组各成员分工负责各学科课改工作的指导。
2、确定课改示范教师
高一年级各个学科挑选一名有课改意识、善于学习和研究、教学能力较强的任课教师为该科课改教师,为该科课改工作充当“带头人”,课改教师定期上课改示范课,负责指导该学科课改,分管校长、主任与教师一起听课、评课,逐步探索具有我校特点的、适合我校学生发展的课改模式。
3、在实践探索中不断进行课改理论再学习。结合实际加深对课改实质的理解。2009年9月末,学校组织教师进行课改理论专题讲座,分管教学校长做了题为《新课改环境下教师角色定位》的专题讲座,该讲座理论联系实际,具体客观地回答了在课改实践中的困惑,阐明我校课改的原则,指出了我校课改的基本方针、基本思路。为进一步方便教师学习课改经验、理论,学校开通了校视通网站,为教师征订课改报刊书籍。4、2009年10月,期中考试后,我校在高一年级十八个班以期中考试成绩为依据,各班按学校统一要求划分学习小组,每组4—6人,每班10—16个学习小组,环形而坐,便于小组合作、探究。班级内部新增四块黑板,每班共有五块黑板,保证每班有20人同时在黑板上练习。
3、提出“10+35”模式。即每节课45分钟,教师面向全班学生集中讲课不超过10分钟,其余35分钟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对于学习小组不能解决的问题,再由教师铺设台阶、引导、点拨,直到突破难点,使小组中的每一位成员都能学有所获,既要使学困生有所提高,也要使尖子生有更广阔的提升空间。
4、加强学法指导
在教室走廊开设各科学习指导专栏,由任课教师轮流负责,每周一期,任课教师定期上学法指导课,对学生进行通法通识培训,开展学生间学法交流活动,对学困生进行深入调查和研究,在做好心理疏导工作的同时,采取补弱纠偏加强学法指导。
5、再观摩--深入体验,再学习---努力借鉴
2010年3月13日,由主管基础年级教学的副校长带队,搜集了我校课堂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学校组织了高一年级的各学科组长和课改实验教师共20人,赴杜郎口中学参加了由中国教师报和杜郎口中学共同举办的杜郎口中学“体验式”课堂驾校七日研修班,进行深入的学习。与杜郎口中学的一线教师及教师报的专家们进行深层次的学习研讨,将我们在课堂教学改革中的困惑与不足及在课堂教学改革中的一些不太成熟的见解,进行学习、交流、研讨。通过学习,我们要求外出学习的老师们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写出自己的学习所得、课堂教学体会与感悟及下一步课堂教学改革的设想。并在全校教师大会上进行了交流、汇报。且每一位外出学习的老师都上了一节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改革公开课。外出学习的老师上完公开课后,又组织本学科的教师进行深入的研讨。把我们学校的课堂教学改革真正的推上实质性的进展阶段。
2011年学校又再度派出教学副校长、教务主任、副主任一行四人,赴山东考察,他们先后考察了潍坊一中,平度一中,莱州一中。聆听了三场课改专家的专题讲座。赤峰市高中课改工作会议组织的江西南昌考察,学校也派出了相关领导参加,其中湖北枝江一中的“423”课堂教学模式,给了我们很大启发,对进一步推进我校课改起到了积极作用。
2011年以来,学校先后组织教师到隆昌地区中学、林东四中等本旗县课改工作较出色的初中听课,学习借鉴他们的成功做法,我们也希望能实现初高中课改的有机衔接。
(三)深入研究,全面落实课改精神,稳步推进阶段
1、按照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的要求,开齐必修课和选修课,认 3
真进行模块学分认定,改革评价体系。
新课程用学分计量学生的学习量、学习过程,并对学生在课程方面的发展水平做出评价。进行学分认定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为了确保学分认定的科学性、真实性、规范性,学校成立学分认定委员会,学分认定委员会是学生学分认定的最终机构,认真监督学分认定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确保学分认定的公正、公平、公开。我们分多个指标进行学分认定,其中学时(10分)、作业(10分)、测试(10分)、课堂纪律(10分)、占考核的40%,模块测试成绩(60分)占考核的60%。每个模块的教学结束后,学校对学生进行测试和评价并等级评定,评定分为学生自评、小组互评、任课教师评价三部分组成,最终登记评定合格以上的学生都可以拿到相应的学分。目前我们已经按照学分认定程序,对全体学生全部进行了相应的学分认定。
2、进一步强化业务学习,为深入推进课改奠定坚实理论基础
2010年开学之初,教务处给老师们印发了《教师理论学习材料汇编》三个系列内容,并组织教师们进行学习。2011年11月学校又下发由徐世贵主编的《新课改实施难点与教学对策》、刘建昌主编的课改理论书籍《课堂教学那些事》一书,为达到学习效果,学校采用分小组集中学习的做法,每组有一名领导任组长,每周周六第七节课为全校统一的学习时间,任何工作都不得冲击学习,用一学年的时间学完,并要求教师撰写至少10篇学习心得。同时学校还定期组织观看专家讲座、典型课例视频;不断吸收借鉴好的经验和做法,为我所用。这一措施有效地促进了教师课改理论的提升,使教师对课改革的认识进入了一个新的层次。
3、狠抓“两个”转变,努力构建高效课堂
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堂教学改革;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环节是师生教与学方式的改革。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参与是新课程实施的核心,建构性、生成性、多元性是新课程在教学方面的三大理念,而核心理念是“有效性”。“有效”已成为课程改革领域里出现频率最高的热点话题,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当前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根据这种情况2012年开学初又完善了课堂教学改革方案。本着“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循序渐进”的原则,分年级,分层次,循序展开,逐步推进。拟以高一年级为实施主体,高二年级积极参与,高三年级吸收借鉴。按照“积极引导,典型示范,全面铺开”方针。从转变教与学的方式入手,提高课堂效率,打造高效课堂。
(1)、转变教师“教”的方式,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提出:教学生学习任何科目,决不是对学生心灵灌输固定的知识,而是启发学生主动去求取知识。教师不能把学生教成一个活的书橱,而是教他如何去思维,教他学习如何像历史学家研究分析史料那样,从求知过程中去组织属于他自己的知识。这就要求教师要正确定位角色,要解决好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是什么人,做什么事,怎么做的问题。为此我们制定了以下措施。
第一、深入课堂对课堂调查研究。教务处成立了三个调研组,由三位校长带队,针对课堂教学涉及的重要环节和内容,深入班级、办公室、备课组进行调研。这次调查研究的方法主要是通过采用学生问卷调查法、组织师生座谈法,推门听课调查法、教学常规材料检查法、查阅文献资料法、参观学习考察法等方法。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先进的教育理念没有在课堂教学工作中真正发挥指导作用,低效课堂大量存在,重教不重学,学案设计目标不清晰、容量少,思维密度不高,对学生关注度不够,学生参与度不高。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先后制定了《上京高级中学学案编写流程》,学案主要包括四大部分:课前预习导学——课堂研讨助学——课内训练固学——课后反思再学,《上京高中六步教学流程解读》,六步流程是设计学案,激发思维;新知预习,生成问题;展示交流,提炼方法;精讲点拨,拓展升华;当堂达标,迁移训练;课后反思,自我监控。
第二、每个学科教师都要重视知识积累。理科必须要求学生有典型题本、练习本,且每堂课必须记录至少一个典型题。文科必须作笔记,其中语文还必须有周记本和阅读笔记,且周记一学期不少于10篇。阅读笔记必须有三项内容:
1、作文素材积累每学期不少于15篇。
2、美文摘抄不少于5篇,名言名句摘录不少于20条。英语学科除要有笔记外,还要有周记本,要求学生用英文写周记,不少于10篇。以上学生记录本,教师每月检查不少于2次,检查要有批阅记录。对未按要求完成的学生要有相关措施。
第三、重视检测
每周每学科必须有一次检测,所测内容教师根据情况确定,周测试题上交教务处留存(周测试题必须批改)。期中期末考试前,各学科必须组织至少1次正规考试。要填写好质量分析报告单(教务处统一发放)上交到教务处。期中期末考试质量分析填写在《教学工作手册》中。
(2)、转变学生“学”的方式。
《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就是要改变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学习应是发展学生心智、形成健全人格、构建知识体系的重要途径。构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绝不是简单的转变他们学习的方式和方法,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养成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只有养成自主学习的意识,才能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这是最终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所在。我们学生业已养成的“听话”习惯,实际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学生的参与和活动。他们往往不习惯于自己动手、思考,更多的是希望教师告诉自己需要掌握或牢记哪些内容。其具体的表现,就是希望教师带着自己“划书”。教师应该清楚学生这种要求的背后,所潜伏着的深刻社会背景及原因。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学生的自主学习是一切学习的开始,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中,不能当做旁观者。我们要求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特点 5
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努力创设一种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和各种教学情境,在学案的编写过程中对自主学习部分,教师要在学案的教学策略部分重点说明,包括问题是怎样提出的,情景是怎样创设的,教师是怎样组织的,教学资源是怎样整合的。从而激发了学生问题好奇心、求知欲,学习的兴趣就会不断增强,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体悟到成功的喜悦,对知识的学习不再是那些枯燥、乏味,从思想上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了。②变“学知识”为“用知识”。新课程提倡学生学会从学科知识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我们要求教师在六步教学法的三步展示交流提炼方法中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精心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知识,切实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学案上要有具体的实施过程,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到学科知识对于我们的生活有多么重要,价值有多大,从而激发了他们学好学科知识的强烈欲望,变“学知识”为“用知识”。③ 变“权威教学”为“共同探讨”。新课程倡导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我们教师的职能和作用提出了强烈的变革要求,过去那种传统的居高临下的教师地位在课堂教学中将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教师站在学生中间,与学生平等对话与交流;过去由教师控制的那种沉闷和严肃的教学活动将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真诚和激情。因而,我们采取“10+35”的教学模式,就是限制教师的一言堂行为,让教师的职能不再仅仅是传递、训导、教育,而要更多地去激励、帮助、参谋;师生之间的关系不再是以知识传递为纽带,而是以情感交流为纽带;教师的作用不再是去填满仓库,而是要点燃火炬。学生学习的灵感不是在静如止水的深思中产生,而多是在积极发言中,相互辩论中突然闪现。如果学生的主体作用被压抑,那么他们本有的学习灵感有时就会消遁。在教学中,要大胆放手,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④变“单一媒体”为“多种媒体”。选用现代教育技术来辅助教学,以逼真、生动的画面,动听悦耳的音响来创造教学的文体化情景,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使学生思维活跃、兴趣盎然地参与教学活动,使其重视实践操作,科学地记忆知识成为现实,并且有助于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思考,使以教师教为主变成以学生学为主,从而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学效果。2010年我校为任课教师配备了笔记本电脑,并专门为教师开设了课件制作培训课,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大量使用多媒体这种辅助教学手段,从而使我们的教学由一支粉笔、一本教材、一块黑板的课堂教学走向“屏幕教学”,由讲授型教学向创新型教学发展。
三、课改工作取得的初步成果
1、教师观念得以改变。教师的教育观、教学观、育人观得到转变,从而大大激活了老师们的合作意识、学习意识与反思意识。学校在2009年12月份举行了“恒远建筑杯——我最欣赏的一句教育名言”教师演讲比赛,用教育名家名言引领、指导课改工作,同时也锻炼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提升教师素质。这一活动取得了非常好的 6
效果,并且已经结集出版,每位教师人手一份。为了及时总结巩固课改成果,2010年1月教务处组织了面向高一年级全体教师“我与新课改同行——讲述我的教育教学故事”有奖征文评选活动。获奖教师面向全校教师进行汇报、交流,并将获奖文章装订成册,每位教师人手一份,以方便老师们学习、借鉴。
2、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正在悄然变化。(1)从教学方式上看,现在的课堂与传统课堂有了明显的变化,①角色发生变化,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者,而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开发者。②课堂形式上由原来的单一知识传授变为现在的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注重了自主学习知识沉淀,注重展示交流的方法提升,注重联系实际的情感投入,真正实现了三维目标的达成。③由以教师为中心向学生为主体转化,教学模式的变革,舆论宣传的导向是教师慢慢由台前走向幕后,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2)学生由被动接受式学习转变为主动追求式学习。①学生的学习兴趣日趋浓厚。托尔斯泰曾说过:“成功的教学所必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教师教学资源的整合和深入研究学情,找准知识形成的切入点,使教学环节系列化,问题设置趣味化,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②学生学习任务明确。教师在研究制定学案时对学习目标确定具体,可操作性强,学生学起来任务明确,学习活动参与率普遍提高。③转变了学生的依赖心理。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学生在学习上对教师的依赖性太强,而现在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似乎对这种现象早习以为常了,其实,每个学生都存有较强的独立学习能力,不仅如此,学生也都有强烈的自我表现欲望,都想证明自己的能力,只不过是被传统的教学方式给压抑或扼杀了。我们从学案的制定到新知预习,从展示交流到拓展升华,都迫使学生扔掉“拐棍”,真正成为独立“行走”健全的人。④学生的情感体验增强,学习幸福指数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就是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身体亲自去经历,用自己的心灵亲自去感悟。有了情感体验,学习过程就不仅仅是知识增长的过程,同时也是身心和人格健全与发展的过程。学生通过亲自体验得到的知识和技能等,其影响比教师单纯的说教要深远得多。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大胆放手,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让他们亲自去实践、亲自去探究、亲自去体验。⑤学生的个性差异得到尊重。多元智能理论指出:每个人的智慧类型不一样,他们的思考方式、学习需要、学习优势、学习风格也不一样,因此每个人的具体学习方式是不同的。实际上,有效的学习方式都是个性化的,没有放之四海皆有效的统一方式,对某个学生有效的方式,对他人却未必管用。所以我们在实施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彻底改变过去“一刀切”“一锅煮”的做法,为每一个学生富有个性的发展创造空间,真正做到“因材施教”。⑥学生的问题意识增强,感知不是学习愿望产生的根本原因,产生学习愿望的根本原因是问题。没有问题也就难以诱发和激起求知欲,学生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也就不会深入地去思考,那么学习也就只能是表层和形式的。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注重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与培养,激发学生认识的冲动性和思维的活跃性,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造思维。带着问题进行学 7
习,发现学习、探究学习,让学生课始“带着问题走进来”,课末“带着问题走出去”,以问题来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3、教学手段得以优化。在学校现有的条件下,将现代教育技术引入课堂,尽量多利用身边的事例、生活中的瓶瓶罐罐和学校现有的器材或师生共同动手制作器材,努力创设教学情境,放手让学生通过操作、实验、演示、想象等去发现规律,掌握知识,并鼓励学生勤问多思,锐意创新,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4、课堂教学效果明显提高。原来传统的课堂教学学生只是听懂了,但没有理解、消化为自己的知识,现在的课堂教学,通过学生的积极、主动的参与、构建,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使知识和能力都得到了提高。强化小组学习功能,承认并尊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传统上我们所认为的“差生”,只是由于其语言智能或数理逻辑智能表现不够好,但他在其它几项智能的表现上却可能相当出色。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每个学生都是最优秀的,不存在智能水平高低的问题,只存在智能类型或学习类型差异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采取兵教兵、兵练兵的学习策略,对教学问题进行分割,确保给学生提供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学习机会和学习途径,以便使每个学生都能选择适合自己智能特点的方式进行学习。
5、提高了我校教师的整体素质,使我校教师由教书匠向研究型、学者型教师发展成为可能。改变了课堂教学模式,基本实现了由“知识课堂”向“生命课堂”的转变。所谓“知识课堂”是指以知识传授为目的和终极目标的课堂教学;而“生命课堂”是指以知识传授为手段,以生命发展为目的和终极目标的课堂教学。
首先,各科的知识对学生而言是必须要掌握的,但并不是说非要在牺牲学生的休息、娱乐、情感发展、正常交往等的基础上去获取知识。课堂教学中的生命涵义就是教育教学工作始终要把学生当作未成年人来看待,当作发展中的人来看待,既不能把学生“物化”或“非人化”又不能把学生“成人化”,还要耐心细致地帮助学生树立成功心理。
其次,在师生关系上,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必须放弃传统的师道尊严,重新塑造新时代的教师形象,教师不仅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师还要承担起研究学生、了解学生、关心学生、理解学生、帮助学生、引导学生、启发学生等新的角色。在课堂教学中将这些角色与教学活动有机地统一起来,将这些角色所要发挥的不同作用,以适当的方式落实到教学过程之中。
再次,在教与学的关系上,强化交往中的教学,使教学活动成为一种师生共同交往、共享经验的过程,使教学活动成为师生在特定情境和为特殊目的而进行的知识、态度、价值观等的分享活动。
四、存在的问题
1、受条件限制,还有个别学科课程开不出,如通用技术;实验器材、场地缺乏,有许多动手操作的课程进行不了;校本课程开发不够,没有实质性进展。
2、尽管我们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在课堂教学改革进展的过程中,仍遇到新情况新问题,例如:如何真正的把所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调动起来;如何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知识的巩固、过程的参与、技能的提高、情感的体验;如何完善课堂评价体系使之更具有效性;怎样实现课堂教学的分层互动等等。另外,面对教师负担加重的情况下,如何增强老师的研究意识与老师的奉献精神;怎样提高集体备课的有效性等等,也是课堂教学改革面临新的挑战。
五、对新课改的几点思考:
1、课改是一项系统工程,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需要从领导到教师付出极大的艰辛,才能趋于完善。
2、课改是对传统课堂的挑战,是教师重新塑造自我的过程,是大破大立的过程,是化蛹为蝶的过程,势必经历痛苦与挣扎。
3、课改的成败关键在教师,教师的素质决定课改的绩效。
4、领导的决策和支持决定课改的力度和高度。
5、课改的过程就是探索的过程,不能急功近利,出现些问题和走些弯路是不可避免的。
课程改革是国家意志,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肩负着如何塑造人的历史使命,在课改的大潮中我们深刻体会到课改是教师观念更新的过程,是重塑身心的过程,是凤凰涅槃的过程,我们有过太多的痛苦,有过太多的疑惑,也有过发自内心的快乐。在课改中我们需用科学发展观来看待和包容课改中出现的问题,要努力营造课改文化,进而构建课改“生态”,其实,课改的问题说白了终究是文化的问题,好在,我们就在路上!
第三篇:乌审旗高级中学课改实施方案(讨论稿)
乌审旗高级中学课改实施方案
(讨论稿)
乌审旗高级中学
2013.乌审旗高级中学课改实施方案(讨论稿)
一、方案提出的背景
新世纪初,由国务院、教育部推行的全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加快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作为主要目标之一,围绕“人的培养”这一中心,针对现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中的弊端,提出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全面实现了从课程功能、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学习方式、课程评价、课程管理等六方面的转变和改革。整个改革涉及到培养目标的变化,课程结构的变革,国家课程标准的制定,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教材改革,课程资源的开发、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师资培训等,是一个由课程改革所牵动的整个基础教育的全面改革。
新课程实验不仅是验证修订、完善标准、实验教材及有关的管理、评价的方案、政策,也是教师和管理队伍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得到培训和提高的过程,是一个充满探索、创造和建设的教育改革的实践过程。
我校面临的实际情况是,生源紧张,基础薄弱,学习自主性不强;年轻教师居多,教法单一。根据这一实际情况,我校在对全国范围内课改突出的高中学校进行大量考察的基础上,决定选取山西新绛中学为课改模板,以高一年级为试点,并在全校范围内逐步推开。为了有效地开展此项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二、指导思想
以“三个学会”为理念,以“特色强校、内涵发展”为方向,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深化课程、课堂教学、教学管理制度的改革,全 2
面提高教学质量。
三、总体目标
1、让老师和学生人人得到更大的发展,个个享受可靠的成功。
2、强化校本师资培训,深入学习领会成功教学法的精髓,在课改实践中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从而促进每个教师,每个学科都能成功的运用成功教学法。
3、抓好教研和集体备课,充分发挥教研组集体的智慧力量。
4、尝试评价改革,建立师生评价体系,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5、以学生发展为本,全面关注学生的发展。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着手,让学生爱学、会学、主动学、创造性的学、快乐的学、持续发展地学。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确保每个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最大限度地发掘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
四、高效课堂的课堂要求 1.高效课堂的理论核心
(1)高效课堂的概括: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
(2)高效课堂的一个中心: 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以快乐为根本。2.教材挖掘:①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准确深刻;②寻求方法,发现规律,总结特征,概括重点;③举一反三,拓展演绎,深化提升。
3.课堂形式:①合作学习、兵教兵、兵练兵、兵正兵,弱生勇于参与表现,气氛浓厚,人人踊跃;②个体展示、分析、表达精辟,语言通达流畅,语言洪亮,无语病,尽可能到板前或聚焦处锻炼同学们的演讲、说理、辨析、自信的能力,声情并茂,动人;③板面设计精彩、美观、规范、横平竖直、作图科学、重点突出、图文并茂;④点 3
评恰当,突出要点,重在本质规律,被点评的同学要有表示,或口述或板演,要当即纠正其差错;⑤每节要有总结、反思、测评。
4.课堂流程:①预习交流,确定目标;②分配任务、立体教学;③完成任务,合作探究;④展现拔高,师生互动;⑤穿插巩固,全面掌握。⑥达标测评,检查验收。
5.课堂气氛:和谐、民主,学生敢问,敢说,敢爬黑板,敢下桌讨论,形成一种积极主动,争先恐后,紧张活泼的氛围,并将读、练、说、议、评等贯穿始终。
6.课堂效果:拓展、挖掘、提高,重视能力培养;学生活动人次多,密度大,人人参与;课堂效率高,效果好,达标率高。
五、高效课堂的模式及流程
(一)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1.高效课堂要做到教师点拨画龙点睛,学生学的生动活泼,课堂体现出师生完美配合。
2.高效课堂要抓住三个环节:
(1)学:教师的主导,体现在点拨启发,强调学生自主学习。(2)练:练习是主线,强调抓住重点、形式多样、生生互动。(3)赛:恰当运用竞争,生生互动、组组互动,调动学生快速高效学习的积极性。
3.高效课堂时间分配参考: A类型
(1)激情导入(1-2分钟)
(2)自主学习、提出问题(5-6分钟)(3)合作探究、交流展示(15分钟)
(4)教师精讲、画龙点睛(8分钟)(5)拓展训练、检测反馈(8分钟)(6)教师小结评价(1-2分钟)B类型 自修课40分钟 展示课45分钟 巩固课50分钟
(二)高效课堂的教学流程 A类型
1.指导预习----教师巡视观察(50%的学生自学掌握50%的授课内容)
2.学生合作----教师参与讨论
3.学生探究----教师点拨引领(70%的学生掌握70%的授课内容)4.学生展示----教师激励点评(可分组内展示和班内展示)5.教师精讲----学生专注倾听(90%的学生掌握90%的授课内容)6.学生达标----教师验收指导(100%的学生当堂达标不留后患)B类型 1.自主课
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辅以小组合作,以有效地完成学习报告为标准。
2.展示课
以学生展示为主,辅以教师精当、适时的点拨与评价,以学生积极参与、有效完成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并形成学习技能为标准。
3.巩固课
以检测所学知识为目的,以学生能较好的完成基础知识(来自课本、面对中等以下学生、60%)为基本目标,以完成中等难度题为达标目标(面对中等左右的学生40%)。适当设计一定量的高难度题作为附加题(只面对优等生)。
说明: 第一、课型
课型分为四种:自修课、自修+展示课、展示课、巩固课 第二、预习、展示、反馈的具体要求
A.自修:学习的起点——让50%的学生通过自学掌握50%的问题,然后通过合作交流,再让70%的学生掌握70%的问题,建构起初步的知识结构;
B.展示:解决学习内驱力的“金钥匙”——“先学后‘教’,当堂达标”。教师根据学情组织学生对学习成果进行展示;
展示分为:组内组织的“小展示”和班内“大展示”。大展示要讲究技巧:展示“普遍性”问题,具有“代表性”的问题;一般主张由学力较弱的学生多展示;当然对展示内容教师要学会取舍,太难和太易的都不作为展示内容。展示过程教师要敢于“利用”学生,实现学生自身能力差异的资源共享,“兵教兵”、“兵练兵”、“兵带兵”、“兵强兵”,“兵教官”、“官教兵”。
C.反馈:落实效益——实行验收制度,检查目标达成的情况,也是对学习目标的回归性检测。在考试制度未被取消的前提下,任何教学都必须满足两个要求:学生的需要和考试的需要。反馈既是学习达标检测,又是教师对知识的提炼、拓展和升华。
第三、小组的要求和评价:
A.分组:异质同组,同组采用AA、BB、CC分法;同质结对,竞争合作;
B.理念:小组组长又叫“教师助理”,一间教室里的N个小班:每个小组视为一个“小班”,高效课堂等同于“小班化”教学;
C.小组学习:可概括为“1:6教学法”——1个教师负责解决6个组长的问题,调动掌握6个小组的学情;每个组长负责解决本组组员的问题,调动掌握每个成员的学情;
D.即时性评价:教师上课要抓好小组学习的即时性评价,一评知识;二评情感态度;三评行为习惯、动作语言;
E.分工:组内“小展示”由组长负责,班内“大展示”由教师负责;
F.一节完整的课堂包括:完成既定的教学进度和任务,完成小组、个人评价。
第四、教案和作业
实验年级不再要求纸质教案(新教师除外),集体备课后由备课组长上交下一周的教案(或学案)和巩固课(训练检测)的电子版,科任老师要在下周五之前上传本人的课件和附有教学反思的教案(或学案)的电子版;取消课时作业,学生在自修课后完成学习报告,并由小组长将互动卡交给科任老师。
第五、实行两周一休制
十二个工作日为一个周期,中间的周六安排巩固课(训练检测),周日为点评课。
六、高效课堂教师必备的基本功及对教师的要求
(一)高效课堂教师必备的基本功
1.具有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学科专业素质。2.具有课堂组织与监控能力,保证学生有效听讲。
3.具有授课精讲高效,善于抓住知识主线,激发学生探索欲望,牵引学生思维活跃的能力。
4.具有组织学生课堂探索、合作、交流学习的能力。5.具有熟练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制作优质课件的能力。6.具有师生间情感沟通与智慧交流的能力。
(二)高效课堂对教师的要求:
教师要成为“四者”:促进者、学习者、决定者、幸福者。首先,要完成角色的转换,教师由传授者变成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做学生成长的推手。让每一个学生在每一个时间段都有事做,强调关注每一个学生,这个理念不是一个时髦的叫法,而是保证课堂高效的必须条件。
其次,要实现教学相长,教师还应该成为学习者,与学生一起“同学”。教师上课也是“上学”,教书也是“进修”。尤其要注意的是,高效课堂下,老师要讲“易混点,易错点,易漏点”,不讲“学生自己已经会了的,学生自己能学会的,老师讲了学生怎么也学不会的”。
第三,一节高效课,它是由教师和学生合力打造而成的,这其中教师的作用当然不容忽视。尽管教师不再是教学中的主角,但他毕竟是“平等中的首席”,因此,教师“决定”着一节课的好坏质量。有什么样的教师就有什么样的课堂,有什么样的课堂就有什么样的教育,有什么样的教育就有什么样的国家和民众。可以说,高效课堂应该是学生学会学习的课堂,是朴实、简易的课堂:让学生在自主尝试中探究学习,在讨论合作中探究学习,在自我展示中探究学习,在问 8
题解决中探究学习,要突出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的培养。
第四,从职业特点上,教师还要改变生命现状,做一个发展的人,一个教育理念的行动者,一个幸福的职业者。
七、课堂评价
课堂是教育活动最基本的构成要素,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在新课改下如何对课堂教学进行评价,即如何评课就显得尤为重要。课堂教学中能不能把以人为本落到实处、能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不能使学生学会做人、做事、身心愉快地健康成长,这些都是课堂教学中必须解决的,是教育的最终目的和归宿。
(一)评价原则 1.人文关怀的原则
作为评课人一定要以人为本,尊重授课教师的人格和劳动,不要居高临下、不要指手画脚,要用博大的胸襟、期待的目光、激励的话语,从授课教师的角度出发,既把存在的问题说得清清楚楚,话语又要说得中肯、亲切、和风细雨,“良言一句三春暖”,这样才有利于授课教师的接受,利于他们的专业成长和发展。切忌“恶语伤人六月寒”,用刻薄的话语讽刺、讥笑、挖苦,切忌“麻辣点评”式。如“你这样授课,是在坑孩子”、“当初老师是怎么教你的,课怎么会上成这个样子”等等。只有心灵一颤,才可行为一动。要从思想深处打动授课教师,使他们产生改进的愿望,产生主动完善发展的动机。比如 ,在一节课堂上,学生表演对话时,其他学生有精力不集中者,评价时首先要充分肯定对话表演对学习的作用, 又要指出,未表演对话的同学必须在对话结束时说出对话中包含的知识点、关键点各是什么,好在何处、9
有没有错误等,让授课教师真正感受到真切的关怀。
2.实事求是的原则
课堂是有缺憾的艺术,为了使缺憾更少,课堂更完美,评课时必须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对于优点,不言过其实,对于缺点不遮遮掩掩,做老好人。只有这样,才便于授课教师更全面、更深刻地把握课堂,才便于为授课教师的课后反思提供更准确无误的信息,才便于授课教师今后对课堂效果的准确定位。比如,一位优秀的数学老师由于种种原因,上的一节课很糟糕,作为评价教师,可以肯定以往的成绩,但更要指出这节课的不足,帮助他从思想上找原因,避免类似课堂的出现。
3.详略得当的原则
评课的目的在于让授课教师对自己的不足有所认识,并能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加以改进,以利于其课堂水平的提高。这就要求评课人要对教师课堂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加以评价,要言简意赅、一语中的;要有详有略,重点突出。不要面面俱到,否则等于面面不到。通过评课,要让授课教师对自己充满信心,而不是让其感觉自己所上的课一无是处、一塌糊涂。要让他们充满着自信,走出不足的港湾,走进更科学、更规范、更健康、更愉快的课堂。不少刚执教的老师的课,无论从结构安排、学生的主体性还是语言表达上都有很大的漏洞,这时评课就应该有所侧重,告诉授课教师结构安排有何不合理之处,如何改进等,对于其它几点可以稍微一提而不应该予以强调。
(二)评课标准
新课改下,怎样才算是一堂好课,标准是什么,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我们认为对一堂好课的评价,主要不是看教师教的多么精彩,10
而是要看学生是否是课堂真正的主人,学生的学习是否主动、生动、快乐、有效,即一堂好课至少应具备以下四点:
1、主动
课堂上学生全员参与、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主动性得以淋漓尽致地表现,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巨大的学习潜能,张扬的个性得以精彩的展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他们或跳或唱或小品或表演或实验或演示„„或蹲或坐或站或高或低,都表现出高度兴奋和极高的热情,你争我抢,活而不乱。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自主分析问题,自主解决问题,质疑答惑,互帮互学。敢于、善于、勇于提出问题,向书本挑战,向权威挑战,向困难挑战。学生唱主角,教师是配角,学生是课堂真正的主人。他们既分工又协作。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每个学生都能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争论、辩论、讨论,活而有序。他们在教师恰当地引导、温馨地唤醒、亲切地激励下,科学探究、体验知识的生成过程,感知知识的来龙去脉、分析、归纳、提升出规律性的结晶,在民主的氛围下展开想象的翅膀,延伸、拓展、升华、感悟、内化成自己的体验。以数学展示课为例,学生的讲解是精彩的、点评是恰当的、表扬是真诚的、批评是婉转的、联想是独特的、追问是及时的、提问是有意的、反思是静静的、争论是热烈的„„而这一切都是学生自由、自主、自发、自觉的行为。
2、生动
课堂上,学生的心灵得以放飞,激情得以燃烧,情感得以流露,才艺得以展示。争奇斗艳,百花竟放。触景生情,高兴的可手舞足蹈,悲痛的可痛苦流涕„„这里没有遮遮掩掩,有的只是真真切切,这里没有矫揉造作,有的只是自然地表白。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形式五 11
彩纷呈,实用有效。或歌唱或舞蹈或小品或相声或京韵大鼓„„课堂安排,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张弛相依。课堂气氛热烈、高涨,亮点不断地闪现,高潮不断地上演,掌声不断,笑语绵绵,精彩纷呈,流光异彩。
3、快乐
这样的课堂,学习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生生间互相启发、互相鼓励,互相提高。这里没有挖苦,有的只是激励;这里没有歧视,有的只是尊重;这里没有体罚,有的只是宽容;这里没有暴风骤雨,有的只是和风细雨„„这里正努力地把以人为本,关爱生命落到细微之处:黑板上是学生的“名言”,是他们自己的感悟、体会,是他们发自内心感情的真实流露;学生是学习的真正主人,他们是课堂的真正主宰者,他们可以说自己愿意说的,唱自己愿意唱的„„每个学生都能真实地、亲自体验学习过程中的酸、甜、苦、辣,脸上不时变幻着对知识的“疑惑”、思路打开后的“惊奇”,得出结论后的“幸福”„„
4、有效
一堂好课要主动、生动、快乐是必须的,当然也应该是有效的。即通过课堂能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他们学会做人、做事。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加强对“双基”的理解和掌握,很好地实现目标的三维性。学生是喜欢让自己主动学习的课堂的,是喜欢生动的课堂的,更是喜欢快乐的课堂的。当学生能将自己的学习所得在大家面前充分展示,并赢得大家赞赏的目光和热烈的掌声后,学生的自信得以增强,心理素质得以强化,这就为他们的人生奠定了基础。节节、天天如此,长此以往,每个学生都会有所收 12
获,收获得更多。学生在这种民主、和谐、平等、宽松的课堂上获得了尊重、获得了赏识,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他们也就学会了对别人的尊重和赏识,从而学会了做人和做事。
(三)评课内容
根据目前教学改革的趋势看,评课应围绕以下内容进行。
1.评教学思想。
即从教学思想这一角度出发,依据课堂教学活动的实例,评议教学思想在课堂教学中的体现。包括:以人为本的思想,教师面向全体的思想,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的思想,着力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思想,运用现代教育观树立学生主体地位的思想等等。在现阶段还应体现新课改的精神和教育新理念。
2.评教材处理。
即从教学内容处理的角度,评议教材体系及知识体系是否把握的准确、教学重点是否突出、教学难点是否突破、内容定量是否妥当等。是否全面规划教学任务,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是否克服旧的惟理智主义的知识观,在关注学科知识基础性的同时,强调与现实生活、学生经验的联系,强调实际应用,是否加强了方法、应用、探究等方面的内容以及学科间的整合和综合。再如是否将新授知识转化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从而使每一个学生都对这一堂课产生很大的兴趣,积极主动地学习。
3.评教法运用。
即从教师对教学方法处理的角度,评议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运用的教法是否符合本年级学生心理特点、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创设问题情境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 13
力、是否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等。教师为学生制定的教学目标是否处于他们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内,并为学生提供必要的认识前提,安排好新旧知识的连结,让学生跳一跳摘桃子,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对来自课堂中的各种信息,从正确的标准和已有的经验出发作出何种的评判,形成何种的反馈信息,又是如何处理反馈的信息,以及施行何种的偏差纠正方案等。
4.评学法指导。
即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学法指导的情况进行评议。如能否从学科内容与特点着眼,针对学生的年龄差异、心理特征、学习基础、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学习速度、思维特点、学习修养、学习环境和条件进行相应的指导。再如是否建立和形成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化地学习。
5.评教学过程。
即从教学结构这一环节出发,评议教师在教学组织活动中,教学环节安排是否合理、教学的组织形式是否科学、教学的整体结构是否严谨、教学节奏是否得当、教师是否适时适当地使用现代教学手段等。是以“目标——策略——评价”为主线安排教学进程,还是以“活动——体验——表现”这一新的教学进程来安排。从新课改精神来看,更关注学生的主动参与,让学生在观察、操作、讨论、质疑、探究中,在情感的体验中学习知识,完善人格。
6.评教学效果。
即教学内容的完成程度、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学生能力的形成程度、学生思维的发展程度等。教学是否注意联系学生生活的实际,从而使学习变成学生的内在需求;是否注意挖掘教学内容中的情意因 14
素,做到知、情、意结合,课堂上师生民主平等,互相尊重,教师给学生以成功机会,使学生情感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得到满足,从而使学习变成学生的内在需求;是否坚持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其原有基础上的最好发展;是否确立每个学生都有他的闪光点,有时学生的见解很独特,教师在帮助他们的同时也可以获取知识,取长补短;所授的这堂课在教学上是否面向全体学生,是否关注学生的和谐发展,是否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八、领导小组 组长:蒋子清
副组长:越熠、王建斌、高慧
组员:任贵岐、李鹏程、谢俊梅、各教研组长、备课组长、教务员
九、本方案从2013年 月 日起试行。
乌审旗高级中学教务处
第四篇:课改汇报材料 )
课改之我见
——课改交流汇报
天池中心小学
乔春玲
县局领导来我校调研中,深入课堂听了我的语文课,这节课发挥比较好,学生学的也很轻松。教研室主任这样评价我的课堂教学——“你可能是教研的领头雁”。听了这句话后,我并没有想象中的高兴,而是倍感责任重大。我觉得也许在场所有人只有我真正理解了这个“领头雁”的意思,这不是一句简单普通的评价,而是更高的要求。第一,雁不单飞,因为那样生命不会长久,正如我们的教育不是凭借一个人的力量,而是要集群体之力。常言道:一枝独秀难为春。第二、雁的领头者则承担了最大的压力,掌握整队的方向,这正是我现在的责任。怎样做个对得起全队的领头雁,和大家一起飞向课改的暖阳地。我有以下几点粗浅看法:
一、转变思想,利用好身边的优势资源。
思想指导着一个人的行为,在教育这条道上能走多远,怎样去走,取决于我们的观念。落后的文化环境在一定程度上也逐渐的吞噬,和铜化教师的思想。在几乎全部为农村家庭的环境中,有限的文化人,而周围都是大于我们数倍的农民。我们学到了憨厚、朴实,却无从获得先进思想和理念。这点我有深刻体会,能走到今天也与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培养锻炼是分不开的,先后两次的骨干教师影子培训和北师大骨干班主任培训让我从教学方法,到教育工作方法都经历了的蜕变。当我第一次跳出井外看世界的时候,才让自信的自己感到愚昧,使我重新认识自己,认识课堂教学的作用,并决心实验。因此,我觉得在课堂改革之前,先转变教师思想,多为教师提供外出培训的机会,与其告诉教师“生本教育”课堂改革有多值得学习,不如让教师认识到自己与别人的差距。我们所有教师除了参加网络研修获得一些理论知识外,很少能得到亲临现场的震撼。哪怕是县内的一些优秀课例我们都很期待。
二、看轻课堂模式,看重时效性。
我们大量的提倡“生本教育”、“学案导学”、“同课异构”等教学模式,有时难免过于急于求成,致使抛弃了内涵而追形式。我们应该潜下心来,脚踏实地的去摸索,去尝试能够适合于自己,适合于学生,适合于教材的方式方法。课改要实现的是理念的转变,而不是形式的转变。目的就是追求“高效”,在短时间内让学生消化更多知识,而不是在最短时间内教给学生最多知识。我认为只要这个目的达到了,无所谓场合,无所谓教学方法。孔子没有总结自己的方法是什么?也没有追寻某种模式、没有确定教室,杏坛、溪水边,成就了名垂千秋的教育家。因此,我们要认准目标,否则华而不实则不如不改。我无论自己上课还是评课,首先考虑教师这种设计的实效性,花费这些时间来做是不是最值,有没有更好的办法。
三、夯实基础,才能顺应发展。
近几年连续的大面积招考教师,教师学历上升了,但专业水平却降低了,尤其小学教师。知识学历的重要远不如专业技术的重要。直观来讲,小学课程初中、高中毕业后在知识层次上应该不成问题,但对待小学生的方法大学生也未必具备。我只是一个中专生,庆阳师范毕业,在我们学校我的学历很低了,但我们接受的是专业的训练,例如:“三笔字过关,普通话达标等基本功练习,儿童心理学、教育学,中国汉语基础知识等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们好多校友都远超大学本科生,这并不是说本科生水平不高,而是很多专业不对口,或专业对口,学习研究方向不对口。什么教育管理专业,基础教育专业。我们一线教师最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做法。但面对这种形式,我们应该加大在岗学习力度,不是抄抄学习笔记应付检查。而是有计划有标准的培训学习,比如主题演讲,各种经验交流。学科知识、技能大赛等活动,调动教师积极性,练就老师应对问题能力、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在目前的这种现状下,适当的逼逼教师我认为也是可行的,先强迫着去做,逐渐教师水平提高了,积极性和自信心也就有了。有了扎实的基础,才能顺应万变、得到发展进步。人的多形式固有的,外在环境的压力会让我们看到自己的潜力有多大。
四、教育资源分布尽可能的均衡化。
现在要求开足开齐全部课程,却没有配备专业化的教师,语文课、数学课上有我们的身影,音乐课、体育课上也有我们的身影。每个教师身兼数职,代课三四门,除语数外其他全为业余,还需要摸索学习,尤其是农村音乐老师和美术老师的空缺,导致所有老师门门都教,但门门都不精。每天教学节数五节左右,身心的疲惫,事务的繁杂让老师无心研究。既保证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也影响了教师的专业化学习,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均衡发展很重要。我个人也有个不成熟的想法,以学生为对象实验变形记,何不给老师也来个变形记。将条件优厚学校的教师与偏远山区的教师进行短期对调,即达到了教学资源的共享,让基层学校学到方法,也让城镇教师多一份体验和感悟,同时都收获了一些经验,各有所获,两全其美。
五、我校目前的做法。
在学区的大力倡导和支持下,我们也在上学期开始潜心实验,研究学习,确定了三名教师与我一起尝试,虽说效果不是很明显,但老师们的心态变了,尝试该放手则放手,解放学生思想,教师退居指导地位。这期也将加大力度,再有气色后继续带动其他教师。同时我们也去基层学校帮扶,让更多的教师明白课改的必然性和重要性。
关于教学,我本人想到和看到的就是这些了,也许太偏激,也许太短浅,也许太过主观,不合理的地方恳请领导海涵。我也将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发挥领头雁作用,和我校教师们一起飞向教育的暖阳地。
第五篇:课改汇报材料
扎实、稳步、有效的推进新的课堂教学模式
石桥镇回民中心小学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型人才为宗旨,以先进的教学理念为引领,以课堂教学改革为核心,以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为保障,利用课堂教学主渠道,立足实际,人人参与,大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借鉴汲取富有活力、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双分管理教学法”课堂教学模式,借鉴“三疑三探”的优点,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提高我校教育教学水平和质量。
二、改革目标
目标:以“双分管理教学法”模式为主,汲取“三疑三探”模式的优点和精华,结合我区小学语文“以一带多”和数学“双分管理”模式的特点,比较研究,相互渗透,熔炼吸收,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学会思考,学会提问,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最大限度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
三、规划落实
1、(11月17日—21日)宣传发动,理论学习
本周为宣传发动和理论学习阶段,首先创造新课改环境氛围,学校制作课改宣传横幅一个,课改宣传版面三个,“双分管理”流程图、“以一带多”流程图、“三疑三探”流程图共计31块。另外班级制作新课改评比栏14个。其次组织全
体教师认真学习宛龙教体【2014】115号文件和石桥镇《全面深化课程改革的推进方案》,营造课改氛围,使全体教师深刻认识到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真研讨“双分管理”和“三疑三探”的教学模式。
2、(11月24日—28日)理论考试;教师上教改移植课
本周组织全体教师参加“双分管理”和“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理论考试;利用教研活动时间组织去西峡学习的四名教师上课堂教学改革移植课,使全体教师从理论到实际的全面了解新课改的教学模式。
周三下午:语文
汪前果
王同春
数学
柏
静
周枫
3、(12月1日—5日)尝试运用
本周全体教师尝试运用新课改模式进行教学,为了稳步推进教学改革,学校组织教研组长和学科带头人上课堂教学改革公开课,使全体教师进一步了解新课改的教学模式,为全面运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奠定扎实基础。
周三下午:语文
吕黄珞
潘东彦
数学
朱应鹏
甘海红
4、(12月8日—12日)全面运用
本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全面进入课堂,为激发全体教师的课改决心,达到人人参与的目的,要求学校领导带头上课改公开课。
周三下午:语文
王国法
李春保
数学
王
伟
朱士保
5、(12月15日——)随机听课
从本周开始,新的课堂教学模式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学校领导、教研组长将按照新的课堂教学模式随机听课,进行有效的帮扶和指导,择机组织优秀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座谈和上示范引领课,对新的课堂教学模式运用不力的教师,学校组织进一步的理论学习和一对一的帮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