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爱心妈妈黄志稳
爱心妈妈帮失学学生重返校园
家境贫困,父亲病死、傻母改嫁,永清县19岁男孩王辉十几年来命运跌宕。他在小学就得到任课老师黄志稳照顾,升初中后因家庭变故辍学,是黄老师帮他重返校园,并把他带到自己家里住,给他无尽的母爱。他奋发努力,渴望用知识改变命运。
13年前,贫困孩子遇见好老师
11月27日,记者来到永清县城黄志稳老师家里。对于黄老师记者并不陌生:2005年12月,本报就以《收入微薄农村民办女教师资助贫困生》为题,报道了黄老师资助学生王辉的事迹:当时黄老师35岁,在永清县南大王村小学任教,月工资200元,丈夫工资600多元。黄志稳一个人带四年级二班,讲语文、数学、科学三门课,年级成绩不错,她曾被评为乡优秀教师。
2000年9月,学前班开学第一天,黄志稳老师正忙碌着接待班上新同学,一个小男孩闯入她的视线——— 浑身脏兮兮的,穿着很不合身的衣服和一双比脚大好多的旧凉鞋。小男孩身后跟着一个妇女,一直在傻笑。“请你登记一下。”有人告诉黄志稳:“黄老师,别问了,她傻得很,什么也说不清。”黄志稳俯下身子问小男孩:“孩子,你叫什么名字?”小男孩怯怯地说:“我叫王辉”。
中午放学后,其他家长接走了自己的孩子,黄志稳把王辉领回自己家,给他洗了澡,剪了头发和指甲。随后带着王辉回家。到了王家门口,眼前的一幕让黄志稳惊呆了:低矮的土墙头,两扇破栅栏门半开着,四间房子有两间房顶露着大洞,外屋地上没有铺砖,屋里暗暗的,泥巴灶台、土炕,炕上铺着半块油毡,屋子里没有一件家具和电器。“他妈妈只是冲我傻笑,他爸爸驼着背进了屋,满脸病态。”原来,王辉的爸爸已人到中年,由于条件不好,娶了个外地的智障女人。
第二天,黄志稳在集市上给王辉买了新书包、文具盒、铅笔等学习用品,还有两身衣服。从那天起,黄志稳经常把王辉留在家中吃饭,把女儿的零食偷偷装进王辉的书包。就这样,王辉一直跟着黄志稳上到小学毕业。七年中,王辉的学费都是黄志稳从微薄的工资中挤出来的,每到换季和过年,黄志稳都要给王辉买新衣服。当记者问及为何要这样做时,黄志稳回答说:“王辉就是我自己的孩子,我不但要教给他知识,更要他像其他孩子一样健康快乐地成长。”
离开老师后,少年因家庭变故辍学
记者在黄志稳家中见到了王辉,19岁的王辉言行举止落落大方,显露出懂事与成熟。2007年王辉小学毕业后,到刘街乡上了初中。不想父亲肾炎病情加重,半年后病故。面对残缺的家庭,王辉主动提出辍学,那一年,他13岁。王辉去了离家十多里远的小饭店帮忙,由于年龄小,他只能扫地、择菜、洗洗盘子。
一转眼,四年时间过去了,母亲已经改嫁,王辉有了想法,他决定重返校园。“其实,在饭店打工的这几年,我一直没有放下学习。每次看到老板的儿子背着书包上学,我心里特别羡慕。我借老板儿子的课本自己看,也用工钱买书,我不能一辈子打工,我要学习知识改变命运。”
17岁的少年,努力自己掌控命运。当他把重返校园的想法讲给身边人听时,大家认为很荒唐。面对重重压力,王辉不知所措。左思右想,他想到了小学时像母亲一样关照自己的黄老师。王辉通过别人打听到黄老师的电话和住处。师生分别几年后重见,黄志稳没想到王辉毕业离校后经历了这么多。王辉诉说了重返校园的想法,希望能从黄老师这里得到帮助。“黄老师二话没说,留我在她家住下,还给我买了新鞋袜,还有吃的。”第二天,黄志稳带着王辉来到县教育局,由于局长外出开会,王辉只能先回去
上班。
黄老师把此事记在心上。一周后,她又来到教育局,见到王海良局长后,介绍了王辉的情况。王局长很支持王辉重返校园,很快和永清一中的校长取得联系,安排了王辉的住宿和班级。“我清楚地记得,那天下着小雨,但我的心里特别温暖,谢谢黄老师为我做的一切,我一定要努力学习!”王辉说。
成绩节节攀升 失学少年志在北大
由于已经四年没有在校学习过,王辉重新从初一读起。刚入学时,在年级1500人中,王辉考了1000多名,但他并没有气馁,用自己打工攒下的钱买了很多参考书。终于,在初二上学期,考了年级300余名。明年六月王辉就要中考了,现在成绩在年级排200
多名。记者了解到,王辉来到县城上初中后,每到周末,都会住在黄老师家。在这个两室一厅的屋檐下,除了丈夫和女儿,黄志稳的侄女也因上学借住。考虑到王辉的特殊情况,黄志稳决定让侄女和女儿住在一间屋内,让王辉也住在自己家里。这套房子,是2010年黄志稳用借来的4万元买下的,简单装修了一下就搬进去了,但她又竭尽所能地资助着王辉。每到周末,黄志稳都会给王辉做好吃的,和他聊天,教他不会的作业题,给他买换季的衣物和学习用品。返校时,还把自己精心制作的咸菜给王辉带上,在同学眼里,王辉有温暖的家,有一个无微不至的妈妈。
王辉四年打工生涯攒下的两万余元,除去补贴家用,购买书籍,余下的钱已所剩无几。王辉说:“我不能给黄老师家造成太大的负担,她已经帮了我十五年了,我还年轻,以后要自己想想办法了。”采访结束时,王辉告诉记者,他比较喜欢金融和经商类的书籍,他有一个梦想,就是要考上北京大学,报答黄老师和帮助过他的好心人。
第二篇:黄志总结
2014总结
----江南苏州分公司 黄志
时间过的好快,马上2014年的尾巴就从指隙间划过。回顾这一年,有得有失。工作上面有了些许进步,也工作的更踏实了些。
从2013年12月23日调到昆山财富广场任职安装专业监理工程师以来,从工地的基础筏板施工、栈桥支撑破除到如今计划年底三栋塔楼(22F)主体结构封顶,我见证着这座大厦的破土而立。短短的一年时光,时间在变,同事在变,当然我也在变,变得更成熟。在总监和一些同事的帮助下工作上有了更多的理解和学习,专业知识技能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在人际关系的处理上也有了正确的方法,会运用更适当的方法及技能来沟通解决施工单位与甲方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在资料管理和现场的质量、进度以及安全方面控制更得心应手。
从安装施工单位进场的资质人员报验,方案审核以及图纸会审答疑等先前工作做好充分准备。严格把握现场施工人员配备,材料设备准备以及技术要点交底的工作。首先,现场控制材料进场验收,每批材料进场必经验收通过方可进场使用,保证品牌、质量及材料的资料齐全完整。同时在安装预埋巡视过程中常常抽测所用建材的常规质量,确保材料质量关。其次在每天巡视现场过程中,针对现场如未佩戴安全帽、电箱私拉乱接现象等存在安全隐患行为进行明令禁止并要求立即改正,同时要求现场安全员对现场工人进行安全在教育,采取相应措施杜绝类似安全隐患行为的发生。在现场巡视施工过程中,将图纸与现场工人施工的管线、盒以及预埋件复核,有存在差别的及时指出并严格要求按照施工图纸施工。针对有图纸与现场实际有偏差现象及时报甲方通知设计院及时做出设计修改通知并严格按照已变更的图纸施工。再次,针对现场施工自检完成后每道工序进行现场验收,严格按照验收规范、施工图纸及技术规范要求进行隐蔽验收,中间发现存在问题及时要求施工单位整改,有需要返工的下令立即返工并在完成后做好复检工作,做到主控项目质量达到100%合格,一般项目达到验收要求合格。做好每道工序的施工质量合格以保证整体质量合格。
进度方面,要求及时与土建步伐跟进。做到与土建施工工序有序衔接,必要时进行加班施工和分主次要衔阶段施工。及时针对土建计划做好水电安装施工安排,做到质量合格的情况下满足整体进度计划要求。由于2013年本项目实际进度超前于原总进度计划近6个月,所以安装的计划也有所调整,随着暖通、消防的提前进入施工,在设计图纸未出全的情况下,调节甲方与施工单位的施工成了目前的重要监理工作。一方面催促甲方及时提供全套有效图纸方便施工,一方面要求各专业针对有可能交叉碰撞的点位进行及早的进行碰头深化工作,为马上开展的施工做好准备工作。B楼设计图纸酒店有所变更,导致土建、安装有较大变化,在不影响进度计划的情况下做好现场协调工作,现已能顺利完成本进度目标。
安全方面,严控资料方案人员报审,特别是特殊工种人员如电工、焊工等操作资格证书的有效期与人员的符合度。要求安装单位认真做好安全交底,实行三级管控。在现场巡视中对于安全隐患较大的施工过程进行旁站,做好现场维护、督察工作,保证全年工作无事故。
2014年即将走过,结合现场实际工作展望2015年,作为目前唯一在职安装专业监理工程师我必须做好一下统筹工作:
一、现场强电后砌墙体内配管、穿线、电箱安装以及电井内电缆敷设监理工作。人防地下室内柴油发电机组安装等大型设备调试监理工作;
二、弱电、消防信号安装穿线以及调试验收工作;
三、消防管道安装制作、试压及消防验收工作;
四、暖通空调机组安装调试、风管安装及空调冷凝水管道安装调试验收;针对各专业施工过程中的交叉施工做好监理协调工作。面对即将开启的安装工作有压力更有动力,心中笃定自己会更努力的将这些工作出色的完成,锻炼自己,铸造自己。加油!江南!!
昆山市财富广场 安装专监 黄志
2014年12月15日
第三篇:“爱心妈妈”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实践案例】
报送单位:江油市大康学校
“爱心妈妈”
——大康学校巾帼志愿者行动
【产生背景】
1、截止2012年春季,我校拥有留守学生85人,占全校人数的17%,单亲学生63人,占13%,贫困学生76人,占15%。大多数“留守学生”无论从心理、生理、生活、学习等诸多方面都与正常学生存在一定的距离,生活无规律,心理不健康,学习自觉性差,行动自由散漫,明显露出无家长监控所存在的失控的缺陷。这些学生隔代照管,亲友托管,从不同程度上娇惯了他们。因此“留守学生”问题不仅仅是学校问题,更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学校教育工作的重点是如何促进“留守学生”健康成长,使他们受到正常的关爱和教育。
2、3月8日,是国际“三八”妇女节,为了丰富我校女教师节日活动内容,让今年女教师在“三八”妇女节过得有意义,并征得全体女教师意愿,我校开展巾帼志愿者行动。
【主要做法】
一、规定“爱心妈妈”的基本条件、主要任务及帮扶内容
(一)“爱心妈妈”的基本条件及要求
1、“爱心妈妈”一般指具有爱心、愿意帮扶留守儿童的女教师或其他社会爱心女士。“爱心妈妈”帮扶活动的开展是建立在双方自愿的基础上,没有法律规定的权利义务关系。
2、“爱心妈妈”的条件及要求:具有一定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充满爱心,具备一定的家庭教育经验。
(二)“爱心妈妈”的主要任务及帮扶内容
1、“爱心妈妈”的主要任务:关注留守孩子的生活、学习及身心健康,帮助纠正思想和行为方面出现的偏差,给予母亲般的关爱,帮助其健康成长。
2、“爱心妈妈”的帮扶主要内容:一是开展“双互”活动,即互认互知。双方互相认识、互相了解、真情互动,为对症帮教打下良好的基础。二是坚持“双访”制度,即访班主任或科任教师、访临时监护人。“爱心妈妈”要经常与班主任或科任教师取得联系,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与委托监护人沟通,了解孩子的生活和身心健康情况。三是坚持联络制度。“爱心妈妈”每月定期以电话、见面、书信等形式与孩子和临时监护人联系,指导孩子给父母写信或通话;每年定期或不定期到家庭看望留守儿童,每年陪孩子过一次节日,让他们感受浓浓的温情与关爱,逐步成为留守儿童生活的知情人、情感的贴心人、学习的引路人和成长的呵护人。四是明确帮扶重点。“爱心妈妈”要掌握留守儿童的家庭背景、思想表现、学业成绩、日常行为,主要帮助孩子解决学习、思想、身体及生活上遇到的困难,使他们感到“心有人爱,身有人护,难有人帮”,引导关爱留守儿童健康全面成长。
此外,各位爱心妈妈还可根据实际,开展其他具体的帮扶活动。
二、利用“三八”妇女节,启动“爱心妈妈”接对帮扶活动
2012年3月,德育处向全校女教师发出倡议,让每一位女教师认领一至二名留守学生或者单亲学生,并在政教处登记。学校于3月8日上午在会议室开展“爱心妈妈”接对帮扶活动启动仪式和联谊活动。启动仪式上,“爱心妈妈”们带着自己认领的学生观看了事先做好的关于我校30多名留守、单亲学生的视频资料。让在座的“爱心妈妈”和留守学生触及内心深处的感动。然后,利用游戏、互赠礼物等形式开展了联谊活动,双方互相认识、互相了解、真情互动,孩子们久违的那股开心劲儿充满了整个校园。
三、利用闲暇时间进行“爱心”帮扶
根据“爱心妈妈”帮扶主要内容对留守、单亲学生进行爱心帮扶。
四、调查、制作、评比
1、留守学生跟踪调查。
2、访问监护人。
3、制作爱心光盘资料。
4、表彰优秀“爱心妈妈”。
【基本成效】
1、该活动开展以来,使部分心理不健康、生活习惯差、学习无目的留守学生有了明显改善和转变,同时促进了监护人的教育信心。
2、据调查,我校大部分留守孩子和单亲孩子幸福感增强。
3、我校女教师社会责任感明显增强,并且感到教育的乐趣。
【实践推广】
今年三月,40%的留守孩子被“爱心妈妈”们认领,我们努力使每个留守学生、单亲孩子在本末都有一个“爱心妈妈”,并在镇境内发出倡议,让社会具有爱心的女士也加入到活动中来。扩大“爱心妈妈”结对活动成果,建立一支稳定、高效的“爱心妈妈”队伍,努力使女教师和留守儿童结对面均达100%,着力推动“爱心妈妈”结对帮扶活动规范化和制度化管理,并形成长期有效的工作机制。
【社会反应】
我校巾帼志愿者行动——“爱心妈妈”帮扶活动开展至今,已有35名留守学生真正感到了校园的温暖,感到老师的关怀,感到社会的关爱。两名“爱心妈妈”收到监护人的感谢信。十余名“爱心妈妈”收到监护人的电话、短信感谢。在我镇老百姓心目中,这是一个大实事、大好事,并受到镇党委、政府的肯定。今年教师节,我校13名女教师被评为“大康镇优秀教育工作者”,8名教师被评为“大康镇巾帼志愿者”称号。该活动先后在江油教育信息网和《绵阳日报》等媒体报道。
第四篇:爱心妈妈
“爱心妈妈”工作总结
半年来,幼儿园妇委会在园党支部的领导下,在县妇联的关心指导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幼儿园中心工作,积极开展各项活动,圆满地完成了本学期“爱心妈妈”工作计划。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继续深入开展“爱心妈妈结对帮扶”活动。本学期,我园“爱心妈妈结对帮扶”活动继续进行,全校共有34名教师参与了该活动,这些教师与34名单亲、特困儿童结成对子,他们经常与学生谈话,多次家访,赠送物品,真正从思想、学习、生活和心理等方面,全方位帮扶儿童健康成长,得到了社会、家长的一致好评。今年“六一”儿童节我校举行了“爱心妈妈”“爱心爸爸”和“爱心姐姐”为单亲、特困儿童赠送节日礼物的活动,让这些特困儿童再次感受到了母亲般的温暖。孩子们纷纷表示一定要好好学习,不辜负“爱心妈妈”们的期望。开学初,我们还举行了“爱心妈妈”与单亲、特困儿童座谈会,并邀请家长参加。学期末,我们要求每一位“爱心妈妈、爸爸、姐姐”写一份关爱留守儿童的材料,以便更进一步了解他们所付出爱心事迹。
二、积极履行维护基本职责,努力为单亲、特困儿童办实事。
1.深入开展送温暖活动。对生病、住院的单亲、特困儿童做到了一人不少的登门慰问,对单亲、特困儿童的生活、学习问题,做到积极帮助解决。
2.认真开展有利于单亲、特困儿童身心健康的体育活动,通过各种形式的文体等活动,增进了单亲、特困儿童的交流和友谊,增强了幼儿间的凝聚力,提高了生活和学习积极性。
总之,幼儿园、家庭、社会教育合力,把强大的教育合力渗透到单亲、特困儿童的生活、学习、成长的各个方面,让单亲、特困儿童感受到来自社会的关爱,使单亲、特困儿童在园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形成互助、关爱、进取、勇敢、开朗的个性品质,享受到集体生活的乐趣。
灵石一幼 2016.7
第五篇:爱心妈妈
“爱心妈妈”先进事迹
随着外出务工人员的逐年增加,留守儿童的队伍也在不断壮大,他们远离了直接监护人的关爱照料,跟着爷爷、奶奶,他们只能管孩子的一日三餐,对于教育他们是力不从心,孩子远离了父母,成了有父母的“孤儿”,造成了儿童教育的真空,针对这种情况,我对我班的留守儿童做了如下的工作:
一、深入家庭,了解留守儿童的所想所需。
对于留守儿童的教育,由于其具有特殊性,已不能只局限于学校里文化知识的传授。我多年的经验让我懂得,深入到他们的家庭,全面的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对他们有目的地进行教育,效果会事半功倍。通过调查,我发现大部分留守儿童都是跟着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生活,由于这些老人大多数教育观念落后,教育方法陈旧,而且都比较惯孩子,所以造成了这些孩子中有极大一部分有放纵现象。发现这个情况后,我就经常去留守儿童的家里家访,一方面是督促他们学习,另一方面是了解他们的所想所需。有一次,我去一个经常迟到的、且不能按时完成作业的学生家里家纺,到了他家才知道近段时间和他相依为命的奶奶病了,不能料理家务,这个学生就承担了整个家务,洗衣、做饭、拉奶奶打掉水,况且他还是个男孩子,了解了情况后,我想也真难为了这孩子,我随时给他一些钱,孩子说啥也不要,他说爸爸妈妈走的时候给他们留了足够的钱,只是他这是想让妈妈回来,可是不小心把妈妈的电话号码丢了,我想方设法找到了他妈妈的电话,他用我的手机拨通了妈妈的电话,我看他激动的脸都红了,通话结速后,他甜甜地对我说:“谢谢老师,我妈妈马上就回来了,我以后也就不会迟到了,也不会不完成作业了。”听到这话,我感到特别开心。
二、多多激励,帮助留守儿童树立自信心。
平常,老师们在一起谈论时,总是爱说某某孩子不听话,不爱学习等,归结起来就是因为他们是留守儿童,更有人称他们为问题儿童。我认为留守儿童不能和问题儿童划等号,在他们身上之所以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主要是我们平时没有很好地激励他们,导致他们缺乏自信心所致。我想,我作为老师,应该在平时的班级管理中更多地关注他们,多向他们竖起大拇指,让他们知道自己能行,也让同学们知道他们能行。我班学生陈琪基础较差,在家无人辅导,他经常不完成作业,有一次大课间,我让他到办公室,事先给他布置好了作业,并辅导他把作业写完。第二天,我就拿着他的作业在班上表扬了他,结果从那天起,他天天都按时完成作业了。看到他的转变,我更坚信:好孩子是表扬出来的。
三、经常开展主题教育等活动。
在留守儿童中开展“自理、自立、自强——争做合格小公民”主题教育,“我心中的爸爸妈妈”征文活动和“我成长、我快乐”演讲比赛,并把自己写的内容贴在展示台内,让大家阅读,培养留守儿童的学习兴趣,进一步丰富了他们的精神生活,增强他们独立自主能力,促进了身心健康。
四、细致入微的关爱留守儿童。
留守学生最需要亲情,特别是生病的时候,我班留守学生李腾龙,平时学习马虎,作业不认真,我找他谈了几次,对他进行耐心的教育,效果甚微,有次课间我找他改作业,发现她的脸红红的,我用手一摸,有点烫,于是我便把他的带到学校附近的医院,测量了体温,果然有热,医生给他打了退热针,我又陪着他打了掉水,这时已经放学了,我又把他送回家。从那以后,他像变了认识的,懂事多了,学习也认真多了。用心灵筑起留守学生健康成长的阶梯是我们工作的信条。我们深知关爱留守儿童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但我会无怨无悔的做下去,把关爱洒到每个留守儿童身上,为他们解决成长中的困难和问题,使它们能够健康、快乐、幸福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