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思考
2007年09月28日16:07
E-mail推
纠错
【字号 大 中 小】 打印 留言 论坛 网摘 手机点评
荐:
提交
为了解各市贯彻落实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颁发的《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实施意见》(陕办发[2005]30号)及《陕西省“十一五”农村基层人才队伍振兴计划》(陕政发[2006]12号)文件精神情况,2006年11月份,陕西省人事厅对全省近年来的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对商洛、铜川、咸阳三市进行了实地调研。通过与调研市及其所辖县(区)人事部门有关负责同志深入座谈,基本摸清了陕西省大中专毕业生基层就业的现状,找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并为下一步加强陕西省大中专毕业生基层就业工作提供了思路。
一、全省毕业生的基本情况
陕西省有普通高校57所,中专学校60余所。“十五”期间,全省共有大中专毕业生645902人,其中研究生39180人,本科生241263人,高职(含专科)毕业生179807人,中专生185652人。2001至2005历年毕业生人数及学历层次结构如下表:
“十五”期间,在陕西省毕业的近65万毕业生中,陕西籍毕业生约有30万人,省内安置就业190476人,省外就业40524人,整体就业率77%,累计未就业人数78060人,占26%。
2006年陕西地区普通大中专院校及研究生培养单位有毕业生174740人,其中研究生12279人、本科生69090人、高职(专科)生83087人、中专生10284人。2006年陕西省毕业生就业情况总体是比较好的,就业总人数净增16836人,但整体就业率有所下降,截止去年9月初,全省高校毕业生总体就业率为84.07%,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3.93个百分点。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陕西省毕业生就业工作虽经全省人事部门及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的共同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全省仍有相当数量的毕业生无业可就。据不完全统计,2001年至2006年,累计未就业人数达10万多人。随着时间的推移,需要解决就业的人数还在逐渐增加,解决就业的难度也在不断增大,毕业生数量年复一年的增长已远远超出了当地经济发展的消纳能力。
二、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基本做法
1、加强政策导向作用,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省人事厅每年都根据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并结合当年毕业生就业工作特点,会同省教育厅和省发改委,联合下发关于做好陕西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意见,要求各级人事、教育、发改委等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共同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同时,积极引导鼓励和支持毕业生到基层创业、到民营非公有制单位就业或自主创业,为毕业生就业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2、按照凡进必考制度,积极选拔招聘高校毕业生补充到党政机关及事业单位干部队伍。为了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给毕业生创造一个公平、公开、公正的就业环境,同时改善陕西省各级党政机关及事业单位干部队伍的年龄、学历、知识层次结构,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省人事厅从1996年开始,连续11年通过笔试、面试、考核、体检等环节,选拔了17588名高校毕业生补充到省、市、县、乡党政机关,其中省级机关及其垂直管理系统2321名,市级机关5087名,县级机关5815名,乡镇(街道办)机关4365名;从2005年起,全省事业单位新进人员全面实行公开招聘制度,截至目前,已通过考试选招3233名高校毕业生补充到全省事业单位,其中省直事业单位招聘2112名。
3、精心举办毕业生供需洽谈会,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毕业生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省人事厅利用人才市场服务功能全、信息量大、互补性强等优势,积极举办方法灵活,形式多样的高校毕业生供需洽谈会。中国西安人才市场除每周三、六、日举办三场人才供需洽谈会外,还与外省联合举办招聘洽谈会。今年上半年,举办大型招聘会3次,专场招聘会6次,定期人才招聘会36场,参会单位共计3050家,进场应聘的毕业生4.12万人次。此外,在中国西安人才网上公告西安地区人才交流会会讯7期。省人事厅还与省教育厅密切配合,指导组织了分科类、分层次的校园招聘洽谈会,使得陕西省毕业生就业市场招聘活动呈现多层次、多类型的特点,为毕业生就业提供了更多的信息,充分发挥了市场机制在毕业生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4、强化服务意识,大力开展毕业生人事代理及毕业生推荐工作。近年来,陕西省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不断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强化为大中专毕业生服务意识,完善服务手段,提高服务质量,依托人才市场,积极开展为到民营非公有制单位就业的毕业生办理报到落户手续,实行人事档案代理、连续计算工龄、晋升档案工资、评定专业技术职称、代办养老和医疗保险等“一条龙”服务,切实解决了大中专毕业生到民营非公有制单位就业的后顾之忧,为陕西省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2004年至今,中国西安人才市场还根据毕业生规模扩大迅速等实际,开办了两项业务:一是建立了人才储备制度;二是设立了专门针对大学生就业服务的窗口。铜川市为了缓解就业压力,变被动就业服务为主动上门服务,将陕西秦岭水泥有限公司、铜川瑞麦食品有限公司、铜川鑫光铝业有限公司等六家企业确定为定向联系服务点,定期不定期地深入到这些企业征询服务意见,及时掌握企业需求,大力推荐企业急需人才,有效缓解毕业生就业压力。
5、全面启动实施农村基层人才队伍振兴计划,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结合省情,陕西省把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实施工作纳入陕西省“十一五”期间农村基层人才队伍振兴计划一并组织实施,于2006年启动实施了该计划。省人事厅制定实施了《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实施意见》,以14条优惠措施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大力实施农村基层人才队伍振兴计划,选派高校毕业生从教、从医、从事农技服务,为农村输送一大批高素质人才,以改善农村人才队伍结构,促进农村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去年是陕西省实施振兴计划的第一年,根据陕南、陕北五市各县(不含所辖区)及关中五市10个艰苦地区试点县的基层人才需求实际情况,由省人事厅组织,面向社会公开招聘高校毕业生到55个试点县农村从教、从医和从事农技服务500人,其中研究生1人,本科生286人,专科生213人;招录特设岗位教师784人,其中本科生337人,专科生447人。今年,陕西省又根据2006年制定的招录计划,为7个市补录了1374名工作人员到农村支教、支医、支农,2007年招聘计划1710名,目前正在上报计划。这些毕业生的基层就业将进一步改观农村人才现状,为陕西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6、积极为毕业生创造异地就业机会,加大低层次人才输出力度。鉴于陕西省县域经济的发展水平,高学历人才回原籍就业的少,市县相对缺乏,就业容易,而专科以下层次毕业生由于数量多,且毕业生所具有的专业在当地没有与之相适应的岗位,难以就业。将专科以下层次毕业生留在本地既是人才资源的浪费,又不利于社会稳定。咸阳、铜川人事部门主动与市外、省外用人单位联系,通过对用人单位的实际考察,将一些在本地难以就业的毕业生推荐到外地就业,架起了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之间的就业桥梁,给毕业生创造了异地就业的机会,并且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协商劳动关系等问题,方便了毕业生,开创了人事部门解决就业的新途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咸阳市几年来先后输送中专毕业生8270人,并采取毕业实习与就业相结合的措施,组织浙江平湖日本电产科宝公司、广东TCL公司及珠海等地的用人企业来咸到市属中专学校招聘毕业生,推荐输出咸阳籍中专生,目前输出700余人。各县区也积极开展了智力输出工作,渭城区从 2003年至今,已累计向沿海发达地区输送毕业生 3700多人;三原县已向沿海城市输送毕业生800多人;礼泉、武功等县区都由主管县长、局长带队,到省外部分城市进行考察,成立驻地办事处,为今后毕业生的异地输出打好了基础。
7、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实习基地,向毕业生提供“实习+就业”服务。为帮助高校毕业生提升职业技能,弥补工作经验欠缺,实现素质结构与用人单位需求的有效对接。目前,全省各级人事部门所属人才交流服务机构共建立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36家,如省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建立的长庆油田、省医药总公司、陕西中天税务事务所毕业生见习基地已接收200多名毕业生进行实习,并正式向毕业生提供“实习+就业”服务,该中心还计划今明两年建10~20个实习基地,并将在陕西省毕业生网(www.xiexiebang.com)上全面开展毕业生“实习+就业”活动。
8、加强宣传,大力营造毕业生去基层建功立业的社会氛围。今年,省人事厅发动各种媒体,大力宣传毕业生去基层的有关优惠政策,并以省政府名义召开“陕西省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先进个人表彰会”,对近年来在县以下基层就业的高校毕业生中工作优秀者(70名)进行表彰。陕西省将通过挖掘在基层农村和企业生产一线的大中专毕业生典型,对其进行表彰,推广他们的先进经验,大力宣传毕业生基层就业的典型事迹,发挥榜样的作用,唱响毕业生到基层、到农村建功立业的主旋律,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充分就业与有限岗位的矛盾。近年来,由于市、县党政机关及其国有企业吸纳人员非常有限,事业单位也面临人事制度改革,使得原有的毕业生就业主渠道接收能力明显趋缓。加之军转干部的政策性安置、下岗职工的再就业等等,这些都对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构成了一定的冲击,毕业生在新的形势下面临着新的就业困难。教育制度改革,扩大招生规模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毕业生自身的就业竞争,使得毕业生充分就业与有限岗位的矛盾日益突出。
2、专业学历结构与需求的矛盾。近几年来大中专毕业生的学历、专业结构与社会实际需求存在脱节。一方面造成有需求但无毕业生。据了解,陕西省大多市县急需教育、卫生、城建、农林等专业毕业生,尤其是县乡的教育队伍和医疗队伍急缺专业对口的本科毕业生,大部分本科毕业生又不愿去这些地方。陕南、陕北一些偏远山区,“缺医”、“缺教”问题相对比较严重。另一方面造成有毕业生但需求不足。陕西省大部分地区财会、经济、法律等专业的人才在当地很富余,而回原籍就业的这类毕业生又很多,使得毕业生大量闲置,即使就业也学非所用。商洛市到当地报到的毕业生中长线专业毕业生占到了90%以上。这是由于大中专学校设置专业时需求预测的不确定性和专业设置没有紧跟产业结构调整等多种因素才造成了这种人才培养与实际需求脱节矛盾。
3、非公有制单位缺乏有效管理,毕业生的权益得不到根本保证,对毕业生缺乏足够的吸引力。从未来看,在非公有制单位就业将成为今后大中专毕业生从业的主要途径。据调查,铜川市非公有单位用人机制灵活,效益普遍较好,但在用人方面却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重引轻留。非公有制企业发展对人才有较大的需求量,一些企业只重视引进人才,而忽视留住人才,与人才缺少沟通,工作、生活上关心支持不够,往往注重了用物质待遇留人,而忽视了用事业留人、用感情留人,使得一些人才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人才流失现象时有发生。二是私招乱雇。一些非公有制企业不通过劳动或人事部门办理相关手续直接使用毕业生,使私招乱雇现象经常发生。职工的养老、医疗保险等待遇得不到落实,争议纠纷也经常发生,毕业生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有效保障。虽然这些大中专毕业生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一定的经济收入,但其工作常常处于不稳定状态,所以导致频繁“跳槽”,既给企业造成一定的影响,又进一步加剧就业的深层次矛盾。自主创业是政府对大中专毕业生实现就业所大力倡导的方向,但现实的困难使大多数缺乏创业条件的大中专毕业生不得不放弃初衷。从2004年至今,商洛市6003名大中专毕业生中自主创业的只有640人,占10%,政府的倡导和一切优惠政策,相对于每个毕业生的具体创业困难来说,已大打折扣,失去了原有的吸引力。
4、大中专毕业生的择业观念相对滞后。大中专毕业生就业观念虽有―定的转变,但还没有树立科学的“择业观”具体表现为:一是就高不就低。一些大中专毕业生,抱着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的想法,一心攀高枝,向往工资高、福利好的单位。二是就公不就私。不少毕业生的思想上仍然很保守,对民营、私营企业抱有成见,非行政、事业及国有企业坚决不去。三是就工不就农。应该说,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迅速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全面实施也急切地呼唤着科技人才。国家也对广大毕业生到农村工作给予了政策上的特殊优惠,但时下因基层农村条件艰苦,不少大中专毕业生仍然视为畏途。有的大学生在基层就业后,对自身期望值过高,对工作环境过于理想化,思想准备不足,难以找到开展工作的切入点、融入社会的突破口,面对艰苦环境,心理落差较大。一些人自暴自弃,牢骚多、情绪大,甚至一走了之。
5、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使得已在基层就业的大学生很难保持长期留住。由于工资福利、养老、医疗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等权益无法真正落实,加之受社会大环境和地区差别的影响,县乡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月平均工资不足千元,待遇偏低,甚至部分一些县乡基本工资都不能按时发放,而政府又尚未建立有效的调控和激励机制,农村基层越来越多的教师和医生以及一些其他专业技术人员感到改善环境缓慢、个人空间发展不大,从山区流向塬区、农村流向城市、从县城流向大中城市,而且流向外县区和大中城市的差不多都是基层业务骨干和年轻的医生、教师。不要说吸引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就是稳定已在基层就业的大学生都十分困难。虽然省上在待遇方面制定了一系列引进人才、稳定人才的优惠政策,但由于地方财力及其他因素的制约,规定的待遇不能兑现,难以形成待遇留人、事业留人的环境,从而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在人才竞争中明显处于劣势。加之,当地自然条件差、信息闭塞、交通不便、办公条件简陋、知识更新缓慢,人才自我价值难以实现,人才作用难以发挥,使大中专毕业生产生强烈的失落感,造成一些人才流失。
6、财政投入不足。一是国家人才经费保障乏力。人事部门没有专门的用于毕业生资源开发管理的相关经费保障。二是各级政府人才经费投入严重不足,一些市县人事部门甚至年度工作经费零预算,无力保障毕业生资源市场化配置工作的正常开展。相对于劳动部门的职工失业、再就业的经费而言,大中专毕业生就业财政投入太少,这极不利于此项工作开展。
四、对策和建议
1、充分认识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意义,把毕业生资源作为人才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加以开发利用。通过调研情况看,各类大中毕业生是当前和今后人才队伍的重要来源,是高层次人才的后备力量。各地政府人事部门和社会各界要十分珍惜毕业生资源,要把他们当作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来看,陕西的大中专毕业生培养逐渐增多,但与经济社会发展相比不是多了,而是少了。已有的毕业生又没有恰当的配置和使用好。毕业生就业涉及面广,影响面大,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对于维护社会稳定的大局至关重要。各级政府、人事部门、大中专院校要深刻认识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大意义,从维护稳定和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高度出发,不断发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创新毕业生培养、就业、使用政策,深入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为毕业生就业创造有利的社会环境,把毕业生就业工作切实摆到重要位置上来。
2、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步伐,提高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紧紧围绕西部大开发战略,在国家的支持下,做好产业梯度转移承接工作,合理布局产业,走产业促发展、发展带就业之路,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创造更多就业岗位,从根本上解决毕业生就业难问题。
3、建立机制,鼓励引导毕业生基层就业。认真组织实施农村基层人才队伍振兴计划。各级各部门要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把实施农村基层人才队伍振兴计划作为加快推进人才强省战略的重要举措,将思想统一到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要历史任务上来,加大农村基层人才队伍振兴计划选拔毕业生的力度,降低毕业生准入的门槛,同时,要建立正确的导向和激励机制,使得农村基层人才队伍振兴计划中选拔的毕业生能够下得去、留的住、用的好、有前途,切实增强基层对毕业生的吸引力。
4、加强法制化建设,为毕业生在非公有制单位就业提供制度保障。一方面争取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对积极接纳大中专毕业生的非公有制企业给予减收税收的政策奖励,并为企业在发展经营上提供优惠贷款,推行现代企业管理的新理念,做大、做活企业。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提升非公有制单位的整体管理水平,不断规范非公有制单位的养老保险制度,保障到这里工作的毕业生的切身利益,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打破非公有制单位“家族式”管理模式,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鼓励非公有制企业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积极研究如何落实未就业大中专毕业生的生活保障,积极探索将未就业大中专毕业生纳入社会低保范围。同时,实行小额贷款担保政策,支持和鼓励大中专毕业生自主创业,扩大大中专毕业生到基层的就业空间,让全社会共同参与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增强非公有制企业的就业吸引力,真正使在非公有制单位就业成为今后大中专毕业生从业的主体。
5、坚持教育改革与人才开发相统筹,与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目标相统筹,解决毕业生的培养与需求相脱节的结构性矛盾。各级政府及人事部门要根据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制定与之适应的的人才培养规划。各大中专院校也要基于地方经济发展的现状,紧密与企业协作配合,在专业设置上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采取“订单式”培养。对就业率低下的长线专业要暂停招生;对急需的短线专业要有计划增设,并加大招生力度。学校要允许学生根据就业意向调整所学专业。大中专院校要把专业设置,人才培养与学生就业紧密联系,协调互动,始终把学生能否就业作为学校办学好坏的衡量标准。
6、加快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和就业基地建设步伐,为毕业生就业创造条件。建立统一开放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要利用和整合现有资源,把人事教育部门的毕业生就业市场统一纳入到人才市场建设体系,加快信息网络化建设步伐,将此作为毕业生就业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就业市场建设过程中要通过多种途径筹措资金,争取全社会特别是各企业单位的支持。就业市场要以人为本,为毕业生提供政策咨询、择业登记、就业指导等人性化服务,利用网络技术,充分实现网上资源共享,为毕业生提供可靠快捷的信息服务。同时,要加快毕业生就业基地建设步伐,努力提高毕业生适应就业岗位能力。政府要投入专门扶持资金帮助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建设。各就业见习基地要在政府的扶持下,主动承担为毕业生进行公共服务的职能,创造更多岗位、吸纳更多毕业生到基地见习,增长他们的实际工作能力。
7、争取财政投入,落实人才经费。加快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人才是关键。做好包括毕业生资源配置在内的人事人才工作必须有必要的经费投入,特别对于西部及欠发达省份,国家和地方政府要加大此项工作的投入力度,可借鉴西方发达国家解决国内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经验,设立专门人才开发基金,并列入中央财政预算,用于保障对到西部山区、贫困县区工作的毕业生的工资福利,甚至还应制定更加优惠并区别于发达地区待遇的政策,支持西部和经济落后地区的人才开发建设,最终达到加速该地区的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同时建议各级政府把人才开发经费列入预算,以解决人才开发及毕业生经费保障乏力、人才工作经费不足的现状,并拿出一定的资金投入人才市场建设,打造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平台,从而加强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有力指导。(曹耀武 唐善武)
第二篇:大中专毕业生就业介绍信(精选)
介绍信是把自方的同事或业务关系介绍给对方,进行联系和沟通的常用信函。下面是大中专毕业生就业介绍信模板,欢迎参考阅读!
大中专毕业生就业介绍信模板1
今介绍我院_____届____________________系____________________专业学生__________前往贵单位应聘,请给予接洽!十分感谢贵单位对我院工作的支持!
xxx
xx年x月x日
大中专毕业生就业介绍信模板2
__________有限公司:
按照国家制定的______年高中等学校毕业生就业规定,兹介绍我____________学校毕业生_______,性别____,年龄_____,前往你处就业。
附(该名同学学籍档案)
专业:
学历:
修学年限:
档案材料:
报到期限:
信息备注:
(______年)毕字第_______号
xxx
xx年x月x日
大中专毕业生就业介绍信模板3
____________:
兹介绍我校_____届____________________系____________________专业学生___人前往贵单位应聘,请给予接洽!
xxx
xx年x月x日
大中专毕业生就业介绍信模板4
贵单位:
XXX同学,系我院XXX专业毕业时,该生上学期间能够认真学习,刻苦攻读,以优异成绩完成学习任务,并准予毕业。望贵单位能够考核,录用。
(如贵单位同意录用,请来函或来人办理档案调转手续)
xxx
xx年x月x日
第三篇:大中专毕业生相关就业优惠政策
大中专毕业生相关就业优惠政策
根据乌就培[2010]7号文件《关于进一步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新党发[2009]11号及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自治区财政厅新人社发[2010]1号文件精神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企业吸纳大中专毕业生可享受社保补贴。
一、补贴对象范围:企业新招用的应、历届大中专毕业生。应、历届大中专毕业生是指在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进行求职登记并办理了《就业失业登记证》的人员。(其中,历届大中专毕业生为毕业三年内未就业的人员。)应、历届大中专毕业生包括成人教育毕业人员。“新招用”指在招用前一年内在该企业未有就业经历和社会保险缴费情况。
各类企业新招用大中专毕业生,并按规定与符合条件的大中专毕业生签订一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缴纳社会保险,可按新党发[2009]11号文件规定享受社会保险补贴。
二、补贴申请及拨付程序:社会保险补贴实行“先缴后补、按季申报”的方式。企业按季到企业所在地的市或区(县)劳动保障部门提出申请,劳动保障经办机构对符合条件的大中专毕业生进行身份认定后,将其所招用的符合条件的大中专毕业生人员单独列出,由缴费所在区(县)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出具已缴纳社会保险证明后,填报《企业社会保险补贴申请表》(附件1),按规定报市或区(县)劳动保障经办机构进行审核,市或区(县)劳动保障经办机构审核后填报《企业社会保险补贴审批表》(附件2)报市或区(县)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进行审批,由同级财政部门复核后,将社会保险补贴直接拨付企业在银行开立的基本帐户。在企业享受社会保险补贴的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失业登记证》由企业保管,待其享受期满或解除劳动关系后返还本人。享受社会保险补贴后,由市或区(县)劳动保障经办机构在其《就业失业登记证》上予以标注、盖章,记录享受时间。
三、企业申领社会保险补贴须提供以下材料:
⑴新招用应、历届大中专毕业生人员花名册;
⑵企业工商营业执照原件及复印件;
⑶应、历届大中专毕业生本人的《就业失业登记证》、毕业证原件及复印件、身份证复印件;⑷缴费所在区(县)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出具社会保险补贴人员缴费情况证明;
⑸企业与大中专毕业生签订的劳动合同及大中专毕业生工资发放表原件及复印件;⑹企业在银行开立的基本帐户和帐号。
享受补贴15人(包括15人)以上的企业由市就业服务管理局负责审核,15人以下由区(县)劳动保障部门负责审核。
四、其它注意事项:
根据乌就培[2010]19号文件《关于进一步贯彻落实乌就培[2010]7号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2010年1月1日至2010年6月30日期间,企业新招用历届大中专毕业生的,已按规定签订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保的,可以在就业状态下到企业所在区(县)劳动保障机构指定的社区劳动保障站统一办理《就业失业登记证》,并从缴纳社会保险之月起,按规定享受社保补贴政策。2010年7月1日之后,企业招用的历届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必须为持有《就业失业登记证》的人员,方能按政策规定享受社会保险补贴政策。
2010年1月1日至2010年8月30日期间,企业招用应届大中专毕业生就业的,可以在提供大中专毕业证后的就业状态下办理《就业失业登记证》,但享受社会保险补贴政策必须从应届大中专毕业生获取毕业证书之月起开始享受社保补贴政策。2010年9月1日之后,企业招用的应届大中专毕业生,必须为持有《就业失业登记证》人员,方能按政策规定享受社会保险补贴政策。
第四篇:大中专毕业生就业介绍信
大中专毕业生就业介绍信
大中专毕业生就业介绍信1
____________:
兹介绍我校_____届____________________系____________________专业学生___人前往贵单位应聘,请给予接洽!
xxx
xx年x月x日
大中专毕业生就业介绍信2
贵单位:
XXX同学,系我院XXX专业毕业时,该生上学期间能够认真学习,刻苦攻读,以优异成绩完成学习任务,并准予毕业。望贵单位能够考核,录用。
(如贵单位同意录用,请来函或来人办理档案调转手续)
xxx
xx年x月x日
大中专毕业生就业介绍信3
xx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办公室:
XX毕业生,性别XX,身份证号码:XX,系我校(院)年学历毕业生。经审核,该生现已取得毕业资格,兹介绍其到你单位办理就业派遣手续。
至此
敬礼
xxx
xx年x月x日
大中专毕业生就业介绍信4
贵单位领导:
您好,同学是我校法学院自考办应届毕业生,今申请去贵单位进行毕业实习,望请接洽。毕业实习是我院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是学生适应工作需要的有效道路,是造就进步人才质量的重要举动,是向社会供给人才的有效窗口。为此学院高度器重视此次毕业生实习工作,同时也诚恳地希望贵单位给予大力支撑和协助,给学生供给实习场合,让学生努力为单位服务,切实美满地完成学生实习任务。为此,对贵单位在造就人才所做出的'重要贡献和对教导事业的大力支持,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在接收学生毕业实习中,还望请按照贵单位的要求,对学生进行严格教导和管理,并在实习结束时对学生的实习情况给予鉴定,再次真诚感谢贵单位的合作。
至此
敬礼
xxx
xxxx年xx月xx日
第五篇:大中专毕业生就业问答二
大中专毕业生就业问答<二>
7月来临,新一届的大中专毕业生即将走上工作岗位,当你手执学校签发的派遣证与户口迁移证时,可能会感到迷茫,这些东西有什么用,又该如何办理?为此,宁波市人才开发服务中心人事代理部为你解答这方面的问题。
事例五:章玲,2001年大学毕业,毕业后一直未有稳定工作,现到一家大型公司工作,公司要为其办理用工,档案却不知在哪?
专家解答:大中专毕业生因未及时办理报到而造成档案去向不明,查询的方向应为:派遣证开往的单位--生源地人事局或人才中心--学校当年寄档地,查询宁波市各级人才中心的档案情况可登陆宁波市大中专毕业生就业网(http://)。
事例六:宋男,2004年宁波大学本科成教毕业,生源地为金华,现已落实单位,如何办理报到落户?
专家解答:五大生首次就业在宁波大市落实工作单位的,到宁波市或各县(市)区人事局领取浙江省高等教育学历考试毕业生就业协议书,按要求盖章后执毕业证书原件到各级人事局开具报到证到单位或主管部门报到,并凭报到证到落户地户籍中心开具户口准迁证办理迁移。
专家提醒:大中专毕业生到用人单位报到后,应及时与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合同须经劳动部门鉴证,以确定合同本身的合法性。大中专毕业生报到后应由用人单位为其办理劳动手册,以便日后流动。如有发现单位未办理合法用工手续,为保护自身与其它员工的利益,请向人事或劳动部门反映,促进单位规范用工。
事例七:李兵,大学四年级学生,现在在一家公司进行毕业实习,请问实习期有工资吗?
专家解答:严格意义上的大学生毕业实习是不应该拿工资的,相反学校倒应该给用人单位以补贴。实习属于教学过程的一部分,实习的大学生与学校有着高等教育的关系,大学生的档案等个人履历文件也放在学校,接受实习生的单位根本不能与实习大学生建立劳动关系。但是随着毕业生就业市场化配置进程的加速和高校招生计划的不断扩大,高校毕业生的实习形式已经从原来的高校集中统一组织逐步向毕业生个体选择实习单位的方式转变。这种实习方式从某种程度上具有打工的特征,实习大学生与接受实习生的单位之间是民法上的劳务关系。民法是一部尊重双方意思自治的法律。所以实习大学生如果想要工资应当和接受实习生的单位就此问题进行商议。
事例八:王雷,今年大学毕业时和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合同规定了3个月的试用期和一年的见习期。请问,见习期和试用期有什么区别?各有何规定?
专家解答:见习期是对应届毕业生进行业务适应及考核的一种制度,不是劳动合同制度下的概念,而是人事制度下的做法。根据相关规定,用人单位招收应届毕业生后,原则上都要安排见习,期限为一年。对入学前已从事一年以上有关专业实际工作的,经所在单位批准,可免去见习期。见习期满如果合格,则对该职工办理转正定级手续,为其评定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聘任相应职务,确定工作岗位。如果见习期满,达不到见习要求的,可延长见习期半年到一年;表现特别不好的,可予以辞退。在实行劳动合同制度后,见习期制度并没有被废除,而是与试用期共同存在。这样就出现既规定了见习期,又规定了试用期,并且把试用期作为见习期的一
部分。原劳动部在1996年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时也以复函的形式规定“关于见习期与试用期,大中专、技校毕业生新分配到用人单位工作的,仍应按原规定执行为期一年的见习制度,见习期内可以约定不超过半年的试用期。”试用期是指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为相互了解、选择而约定的一定期限的考察期,在试用期间,双方的劳动关系处于不确定的状态。劳动法对合同双方当事人是否要约定试用期作了选择性的规定。劳动法第21条规定:“劳动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为了防止用人单位滥用试用期现象的发生,原劳动部劳部发〖1996〗354号《关于实行劳动合同制度若干问题的通知》第3条规定:“按照劳动法的规定,劳动合同可以约定不超过六个月的试用期。劳动合同期限在六个月以下的,试用期不得超过十五日;劳动合同期限在六个月以上一年以下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三十日;劳动合同期限在一年以上两年以下的,试用期不得超过六十日”。并且规定:“试用期包括在劳动合同期限中”。
事例九:小王,2004年应届毕业生,2004年3月与宁波一家单位签署协议并经宁波市人事局鉴证,2004年7月与另一家单位达成初步意向,要调整协议,如何办理? 专家解答:在学校派遣证签发前需调整工作单位的,应到学校办理有关调整手续;学校派遣证签发后需调整工作单位的,如属还未到单位报到的,持原协议就业单位及其主管部门同意解除协议证明、新单位及其主管部门的同意接收证明,到原单位所属区域的人事部门办理调整,到新单位所属区域的人事部门办理报到;如属已到单位办理报到手续的,一律按正常流动办理。
事例十:小李,2004年应届毕业生,单位落实在宁波,如何办理报到?
专家解答:已在我市各级人事部门办理鉴证的全日制大中专毕业生毕业后,可持派遣证直接到工作单位及其主管部门报到,并办理落户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