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微观经济学题库

2022-06-22 10:20: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这篇《高级微观经济学题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级微观经济学题库》。

高级微观经济学题库

一、名词解释:

1.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的数量。

2.供给:商品的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商品的数量。

3.均衡价格:使得供给量恰好等于需求量时的市场价格水平。在市场上,由于供给和需求力量的相互作用,市场价格趋向于均衡价格,如果市场价格高于均衡价格,超额供给使市场价格趋于下降;反之,如果市场价格低于均衡价格,则市场上出现超额需求,超额需求使市场价格趋于上升直至均衡价格。因此,市场竞争使得市场稳定于均衡价格。

4.效用:人们消费或拥有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所获得的满足程度。

5.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6.预算约束线:是指在消费者收入和商品价格既定条件下,消费者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各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组合。

7.收入—消费曲线:是指在两种商品的价格水平之比为常数的情况下,每一收入水平所对应的两种商品最佳购买组合点组成的轨迹。

8.价格—消费曲线:是指在一种商品的价格水平和消费者收入水平为常数的情况下,另一种商品价格变动所对应的两种商品最佳购买组合点组成的轨迹。也就是当某一种物品的价格改变时的消费组合。

9.吉芬商品:以经济学家吉芬的名字命名的一种特殊商品,随着价格的上升,市场对它的需求量增加,其需求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10.生产函数:在特定时间范围内和既定的生产技术水平下,一定的生产要素数量组合与其他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11.边际产量:在技术和其他投入要素不变的情况下,每增加一个单位变动投入要素所得到的总产量的增加量。

12.等产量曲线: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同一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各种不同组合的轨迹。

13.生产要素最优组合:是指在要素价格不变,在存在两种以上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中(即长期中),生产者在其成本既定时使产量最大或其产量既定时成本最小所需要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最优数量组合。生产要素最优组合的条件是RTSLK=w/r(使用L和K这两种生产要素时的情况)。

14.完全竞争厂商面对的需求曲线:简称厂商的需求曲线。在完全竞争条件下,由于厂商是市场既定价格的接受者,所以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是一条由既定的市场均衡价格水平出发的水平线,它表示:在既定的市场价格下,市场对该厂商的商品的需求量是无限的。

15.不完全竞争市场:指这样一些市场:因为至少有一个大到足以影响市场价格的买者(或卖者),并因此面对向下倾斜的需求(或供给)曲线。包括各种不完全因素,诸如垄断竞争等。

16.古诺模型:假定一种产品市场只有两个卖者,并且相互间没有任何勾结行为,但相互间都知道对方将怎样行动,从而各自怎样确定最优的产量来实现利润最大化,因此,古诺模型又称为双头垄断理论。

17.边际产品价值: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厂商增加一单位要素投入所增加的产品的价值。它为一种投入品的边际产品(也就是额外一单位投入品所导致的额外产出)乘以产品的价格,即

VMP=P×MP,表示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厂商增加使用一个单位要素所增加的收益。

18.边际要素成本:指厂商增加一单位生产要素投入量所带来的成本增加量。

19.外在性:外在性又称为外溢性、相邻效应。指一个经济活动的主体对它所处的经济环境的影响。外部性的影响会造成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之间,或私人收益和社会收益之间的不一致,这种成本和收益差别虽然会相互影响,却没有得到相应的补偿,因此容易造成市场失灵。

20.实证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中按研究内容和分析方法与规范经济学相对应的一个分支。是指描述、解释、预测经济行为的经济理论部分,因此又称为描述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种重要运用方式。

21.无差异曲线:表示消费者偏好相同的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组合,用来表示消费者偏好相同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

22.需求弹性:需求的价格弹性的简称,它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的相对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的相对变动的反应程度。大小通常用弹性系数来表示。

23.供给弹性:供给的价格弹性的简称,它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供给量的相对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的相对变动的反应程度。大小通常用弹性系数来表示。

24.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一单位商品的消费所得到的效用量的增量。

25.消费者均衡:是研究单个消费者在既定收入条件下实现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是指在既定收入和各种商品价格的限制下选购一定数量的各种商品,以达到最满意的程度,称为消费者均衡。

26.规模报酬: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企业内部各种生产要素按相同比例变化时所带来的产量变化。

27.边际收益:边际收益表示厂商增加一单位产品销售所获得的收入增量,用公式表示为:MR(Q)=△QTR(Q)/△Q,其中MR表示边际收益,TR表示总收益,Q表示产品。

28.厂商利润最大化原则: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厂商应该选择最优的产量,使得最后一单位产品所带来的边际收益等于所付出的边际成本。

29.完全竞争市场:微观经济学对完全竞争市场做了如下明确定义符合如下四个条件的市场就是完全竞争市场:1:市场上有无数的买者和卖者。每个消费者或厂商都是市场价格的被动接受者,对市场价格没有任何控制力量;2:同一行业中的每个厂商生产的产品是完全无差别的;3:厂商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是完全自由的;4:市场中的每一个买者和卖者都掌控与自己的经济决策有关的商品和市场的全部信息。

30.市场失灵:是指现实的资本注意市场机制在很多场合不能导致资源的有效配置,自由的市场均衡背离帕累托最优的情况。

31.公共物品:消费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特征,一般不能或不能有效通过市场机制由企业和个人来提供,主要由政府来提供。

32.免费乘车者问题:是指经济中不支付即可获得消费满足的人及其行为。

33.社会成本:是一项经济活动给社会带来的总成本。

34.垄断竞争市场:竞争程度介于完全竞争市场和寡头市场之间的一种市场结构。

35.交换的契约曲线:指在纯交换经济中,当经济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交易者选择的交易数量组合构成的曲线;在消费的埃奇沃思框架图中,两个消费者所有无差异曲线间的切点就是交换的契约曲线。

36.生产的契约曲线:是指在生产经济中,既定数量的两种生产要素生产两种产品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时,厂商选择两种生产要素的数量组合所构成的曲线。是指在埃奇沃思框图中,社会使用任意两种要素生产两种商品的等产量曲线切点的轨迹就是生产的契约曲线,条件是两种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都相等。

37.生产可能性曲线:用来表示经济社会在既定资源和技术条件下所能生产的各种商品最大数量的组合,反映了资源稀缺性与选择性的经济学特征。

38.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的某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时所需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

39.收入效应:指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实际收入水平变动,进而由实际收入水平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

40.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是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当该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单位生产要素投入增加所带来的产量增加量是递减的。

41.寡头市场:是指少数几家厂商控制整个市场的产品生产和销售的一种市场组织。

42.向后弯曲的劳动供给曲线:指随着劳动价格即工资率的提高,最初劳动的供给量逐渐增加,但当工资率上升到一定程度之后,劳动供给量反而逐渐减少的情况。

43.帕累托最优状态:又称作经济效率,指对于一种特定的配置而言,当不存在任何变动,使得再配置可以在不受影响他人福利状况的条件下改善某些人的福利状况,则称原有的配置处于帕累托最优状态。

44.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生产最优条件即任意两种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

MRTS

对于使用这两种要素而生产的商品来说都是相等的。

45.科斯定理:(一)在交易费用为零的情况下,不管权利如何进行初始配置,当事人之间的谈判都会导致这些财富最大化的安排;(二)在交易费用不为零的情况下,不同的权利配置界定会带来不同的资源配置;(三)因为交易费用的存在,不同的权利界定和分配,则会带来不同效益的资源配置,所以产权制度的设置是优化资源配置的基础。

二、简答题:

1.需求变动的含义是什么?分析引起需求变动的诸因素。

答:需求的变动是指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引起需求变动的因素指消费者收入水平变动、相关商品的价格变动、消费者偏好的变化和消费者对商品的价格预期的变动等。

2.供给变动的含义是什么?分析引起供给变动的诸因素。

答:供给的变动时指在某些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数量的变动。引起供给变动的因素有生产成本的变动、生产技术水平的变动、相关商品价格的变动和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的变化等。

3.运用供求分析说明“谷贱伤农”的道理何在?

答:“谷贱伤农”是指农产品价格下降使得农民收入降低。一般来说,农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较小,因为当其价格下降以后,需求量的增加幅度小于价格的下降幅度,从而使得农民的总收益下降。

4.分析说明需求的价格弹性与收益之间的关系及其对管理的意义。

答:商品的需求弹性表示商品需求量的变化率对于商品价格变化率的反应程度。厂商的销售收入等于商品的价格乘以销售量。假定厂商的商品销售量等于市场对商品的需求量,则销售收入可表示为商品价格乘以商品的需求量。这意味着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影响需求量的变化,进而影响这种商品的销售收入的变化情况。直接取决于该商品需求的价格弹性的大小。

商品需求的价格弹性和提供该商品的销售收入之间的关系,可以分以下几种情况。(1)ed>1的富有弹性的商品,降低价格会增加厂商的销售收入,提高价格会减少厂商的销售收入。(2)ed<1的缺乏弹性的商品,降低价格会使厂商的销售收入减少,提价会使厂商的销售收入增加。(3)ed=1的单一弹性商品,降价或提价对厂商的销售收入没有影响。(4)对于ed=0的无弹性的商品,厂商销售收入同比例于价格下降而减少,同比例于价格上升而增加。(5)ed=∞的无限弹性商品,这种商品价格的微小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无穷大的变化。

商品的需求弹性与提供该商品的销售收入之间关系的几种情况表明,企业管理人员制定产品价格策略时,降价未必就能达到薄利多销,增加收益的目的,反之,提价也不一定就会因销售量下降而减少收益。在管理实践中,管理人员可根据价格变化引起的销售收入的变化,来判断商品需求弹性大小,若商品价格变化引起销售收入反方向变化,则该商品富有弹性,降价促销能增加收益。若商品价格变化引起厂商销售收入同方向变化,则该商品缺乏弹性,提高价格方能增加销售收入,若厂商的销售收入不随商品价格的变化而,则该商品是单一弹性商品。

5.单一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区是如何确定的?

答: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区是指理性的生产者所限定的生产要素投入的数量范围。

在短期内,并且只有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数量是可变的话,则该变动要素的合理投入区处于平均产量最大值点与边际产量等于0的点之间,如图。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区在L1之间L2。在L1的左边,生产要素投入L的边际产量超过平均产量,相当于固定投入而言,变动投入L相对不足,增加L投入可增加总产量,显然,理性的厂商不会讲投入数量停留在这一范围内。在L2的右边,边际产量为负,厂商也不会吧投入增加到这一范围,因此只有在L1与L2之间才是投入的合理区域。

在长期内,投入要素都是可变的,假定有两种投入要素K和L都是可变的,那么,两种可变投入要素的经济区域是其斜率为负的区域。如图中(b)中OE和OF包含的范围。就一条等产量曲线而言,投入K超过OE和投入L超过OF的范围,则意味着生产统一数量的产量可以通过同事减少L和K来实现,因此理性的厂商会吧投入组合限定在L和K可以有效替代的区域内。

6.试说明短期总产量曲线与短期总成本曲线之间的关系?

答:在边际收益递减规律作用下,短期总产量曲线表现为一条先增后减的曲线。受总产量曲线的支配,短期总成本曲线则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二者之间存在着对偶关系。

7.简要分析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

根据厂商理论,单个厂商对产品的供给取决于厂商的利润最大化行为,厂商按照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效益,即MC=MR的原则决定提供商品的数量。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的短期生产中,不仅产品市场的价格是既定的,而且生产中的不便要素投入量是无法改变的,即厂商只能用既有的生产规模进行生产,所以,厂商只有通过对产量的调整来实现MC=MR的利润最大化均衡条件。厂商短期均衡可以分为五种情况。

第一种:平均收益大于平均成本,厂商获得利润。按照MR=MC的原则,厂商在E1处形成短期均衡。

第二种:平均收于等于平均成本,即AR=SAC,厂商利润为零,如图,厂商需求曲线d2与SAC线相切于后者的最低点E2,而SMC和MR2也过该点,故E2为厂商短期均衡点。在该点利润为零。故E2点又称为收支相抵点。

第三种:平均收益小于平均成本,但仍大于平均可变成本,即AVC

如图,当市场价格为P3,相应的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为d3时,SMC曲线与MR3曲线交点E3决定厂商的短期平衡。因AR

第四种:平均收益等于平均成本,即AR=AVC,厂商亏损处于生产与不生产的临界点。如图,在市场价格为P4,相应需求曲线为d4时,厂商的短期均衡点为E4,在该点,AR=AVC,收益刚好弥补厂商的变动成本,而不能弥补任何不变成本,厂商可能继续生产,也可能不生产。

第五种:平均收益小于平均可变成本,即AR

因此,MR=SMC是完全竞争厂商的均衡条件。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到,对一个既定的生产规模来说,不同的市场价格水平将直接影响厂商均衡的亏损状况。

8.简要说明完全竞争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是如何得到的?

答:与产品市场一样,完全竞争市场上有众多的厂商和众多的要素供给者,他们都按照既定的要素价格选择最优的要素使用量和供给量。另一方面,在产品市场上,厂商也是完全竞争者,即产品的市场价格是厂商决策的依据。

就厂商而言,厂商选择要素使用量的原则继续是利润最大化,即要素的“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必须相当。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使用要素的“边际收益”为该要素的编辑产品价值,即边际产量与价格的乘积。这是因为,增加以单位要素可以增加的产量就等于该要素的编辑产量,而这些产量以不变的产品价格出售,所以,增加该要素一个单位给厂商带来的收益就等于边际产量乘以产品价格,即:VMP=P*MP。

从要素的“边际成本”考察,由于厂商面对的要素价格由市场供求所决定,它不随厂商使用要素数量的多少而改变,因此增加以单位的要素所增加的成本等于该要素的价格。由此可以知道厂商的使用要素利润最大化原则变现为:VMP=P*MP=R。(其中,P为要素的价格)。

对应于由市场所决定的要素价格,厂商选择利润最大化的要素使用量,因此要素的边际产品价值构成了厂商对该要素的需求曲线。由于要素的边际产量MP服从递减规律,而产品在完全竞争市场上的产品价格保持不变,因为要素的边际产品价值VMP也随着要素使用量的增加而递减,即完全竞争厂商对要素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9.用图说明厂商在既定产量条件下是如何实现最小成本的最优要素组合的?

图中有一条等产量线Q和3条等成本线,等产量线代表既定的产量,三条等成本线具有相同的斜率(即表示两个要素劳动L和资本K的价格是既定的),但代表三个不同的成本量,离原点较远的等产量线成本较大。等产量线与其中一条等产量线相切于E点,这就是生产的均衡点或最优要素组合点。在E点,厂商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两种要素价格的比率,即MRTSL,K=MPL/MPK=w/r,其中MPL和MPK分别为劳动和资本的边际产量,w,r分别为劳动和资本的价格。如果厂商的边际替代率大于或小于这两种要素价格的比率,厂商就会用一种要素替代另一部分的另外一种要素,只到边际替代率等于两种要素价格的比率为止。

10.何为吉芬商品,其需求曲线形状如何?试运用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加以说明。

答:以经济学家吉芬的名字命名的一种特殊商品,随着价格的上升,市场对它的需求量增加。因此,这类物品的需求曲线向右上方倾斜。其原因可以用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加以说明。

图中的OX1和OX2表示商品1和商品2的数量。其中,商品1是吉芬商品,商品1的价格P1下降前后的消费者的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分别为a点和b点

吉芬物品是一种特殊的低档物品,作为低档物品,其替代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收入效应与价格成同方向的变动。吉芬物品的特殊性就在于:它的效应的作用很大,以至于超过了替代效应的作用,从而使总效应与价格成正方向的变动。这是吉芬物品的需求曲线呈现出右上方倾斜的特殊形状的原因。

11.为什么边际技术替代率会出现递减?

答:主要是因为生产要素报酬递减规律.边际技术替代率是指在总产量不变的前提下,一种生产要素增加一单位时,另一种生产要素减少的数量的比率.由于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作用,不断增加一中生产要素所能代替的另一种生产要素将越来越少,所以边际技术替代率会递减。

12.为什么说厂商均衡的一般原则是

MR=MC?

答:经济学中通常认为理性厂商行为的目的是为了获取最大化的利润。为了获得最大化的利润,厂商在进行决策时都试图使得MR=MC,即增加一单位决策量时,所增加的收益等于所增加的成本。经济学中通常称这一原则为利润最大化原则。这一原则可用数学方法加以证明:收益是厂商出售产品的收入,收益函数R=R(q)表示收益与产量之间的关系。成本函数C=C(q)表示成本与产量之间的关系。以π代表利润,则按照定义:π=R(q)-C(q),要使利润达到最大化的必要条件是:

即,所以

即MR=MC

如果MR>MC,这表明每多生产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收益大于生产这一单位产品所消耗的成本,这时增加生产有利可图,结果供给增加,价格下降,边际收益减少;边际成本增加,直到二者相等时,厂商才不增加生产。

如果MR

只有在MR=MC时,厂商既不增加生产,也不减少生产,获得最大利润。

13.简要评述古诺对双寡头竞争的分析。

答:它是由法国经济学家古诺于1838年提出的。是纳什均衡应用的最早版本,古诺模型通常被作为寡头理论分析的出发点。古诺模型是一个只有两个寡头厂商的简单模型,该模型也被称为“双头模型”。古诺模型的结论可以很容易地推广到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寡头厂商的情况中:

每个寡头的均衡产量=市场总容量

古诺模型假定一种产品市场只有两个卖者,并且相互间没有任何勾结行为,但相互间都知道对方将怎样行动,从而各自怎样确定最优的产量来实现利润最大化。

古诺模型的假定是:市场上只有A、B两个厂商生产和销售相同的产品,他们的生产成本为0;他们共同面临的市场的需求曲线是线性的,A、B两个厂商都准确地了解市场的需求曲线;A、B两个厂商都是在已知对方产量的情况下,各自确定能够给自己带来最大利润的产量,即每一个产商都是消极地以自己的产量去适应对方已确定的产量。

应该说古诺对寡头行为的分析是经典的。通过寡头行为的基本假定,古诺得到了一个均衡的价格和数量,从而使得这一模型可以直接纳入到新古典的体系之中。但这一模型也存在着某些缺陷,最重要的是,在古诺米性中,厂商的最优行为是以竞争对手的产量不变为条件的,这显然不符合至少是不完全符合现实中寡头的行为

。其次,模型中假定厂商只调整产量而不调整价格或采取非价格和非数量的竞争,这也使得该模型不能作为寡头理论的普遍结论。

14.市场为什么会出现失灵?

答:市场失灵是指现实的资本主义市场机制在很多场合不能导致资源的有效配置,自由的市场均衡背离帕累托最优的情况,导致市场失灵的原因有:不完全竞争、外部影响、公共物品和不完全信息。

1)不完全竞争。不完全竞争厂商不存在象完全竞争厂商那样的需求曲线,使得d(AR=MR=P),所以,不完全竞争厂商的利润最大化状况并没有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在利润最大化产量q上,价格P高于边际成本MC,这表明,消费者愿意为增加额到一单位产量所支付的货币额超过了生产该单位产量所引起的成本。因此,存在有帕累托改进的余地。

2)外部影响。以外部经济为例。假定某个人采取某项行动的私人利益为VP,该行动所产生的社会利益为VS,由于存在外部经济,故VP

3)公共物品。对于公共物品,即使它是排它的。任何一个消费者消费一单位商品的机会成本总为0,这意味着,没有任何消费者要为他所消费的公共物品去与其他任何人竞争。因此,市场不再是竞争的。如果消费者认识到他自己消费的机会成本为0,他就会尽量少支付给生产者以换取消费公共物品的权力。如果所有消费者均这样行事,则消费者们支付的数量将不足以弥补公共物品的生产成本。结果便是低于最优数量的产出,甚至是0产出。显然,这存在帕累托改进的余地。

4)不完全信息。如图所示,由于消费者存在一条向后弯曲的需求曲线,所以,当供求均衡时的价格为P2,但它并不是最优价格。这是因为,如果把价格上升,则根据需求曲线,产量可以增加,而在较高的产量上,需求价格高于供给价格,消费者和生产者都将获得更大的利益。但是,如果价格超过了P*,则产量不仅不增加,反而会减少,从而消费者和生产者的利益都将受到损失。因此最优价格应当是P*。但是,当价格为P*时,生产者的供给大于消费者的需求,出现非均衡状态。这种非均衡状态显然违背了帕累托最优标准。

P

D

S1

P1

S2

P*

P2

O

Q1

Qd

Qs

Q

不完全信息与市场失灵

15.外在性如何影响资源配置?政府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答:外在性又称为外溢性、相邻效应。指一个经济活动的主体对它所处的经济环境的影响。外部性的影响会造成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之间,或私人收益和社会收益之间的不一致,这种成本和收益差别虽然会相互影响,却没有得到相应的补偿,因此容易造成市场失灵。外部影响的存在将使完全竞争下的资源配置偏离帕累托最优。

福利经济学认为,除非社会上的外部经济效果与外部不经济效果正好相互抵消,否则外部性的存在使得帕累托最后状态不可能达到,从而也不能达到个人和谁会得最大福利。政府可以通过以下3个方法进行帕累托改进:

(1)使用税收和津贴:对造成外部不经济的企业,国家应该征税,其数额应该等于企业对社会造成的损失。反之,对造成外部经济的企业,国家可以采取津贴的方式对其进行补贴,使得企业的私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相等。从而使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

(2)使用企业合并的方法:通过企业合并,使得企业的外部影响内部化,从而使合并企业的成本与收益等于社会的成本与收益,于是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

(3)规定财产权:在许多情况下,外部影响所以导致资源配置失效,是由于财产权不明确。如果财产权是完全确定的并得到充分保障,则有些外部影响就可能不会发生。因为此时被侵权者会得到侵权者的补偿,从而使其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之间不存在差别。于是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

16.为什么垄断会导致市场失灵?政府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答:第一,在垄断情况下,厂商的边际收益小于价格。因此,当垄断厂商按利润最大化原则(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确定产量时,其价格将不是等于而是大于边际成本。这就出现了低效率的情况。

第二,为获得和维持垄断地位从而得到垄断利润的寻租活动是一种纯粹的浪费,这进一步加剧了垄断的低效率情况。

针对垄断原因导致的市场失灵,政府干预的方式主要有:制定反垄断法,公共管制。

17.低档品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有什么特点?其需求曲线形状如何?

答:低档物品来说替代效应和价格呈反方向变动,收入效应与价格同方向变动,而且在大多数场合,收入效应的作用小于替代效应的作用,所以,总效应与价格成相反方向的变动,相应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但是,在少数的场合,某些低档物品的收入效应可能会大于其替代效应,于是就会出现违反需求曲线向右上方倾斜的现象。这类物品通常称为“吉芬商品”,吉芬商品的需求曲线呈现出向右上方倾斜。

18.用图说明厂商在既定成本条件下是如何实现最大产量的最优要素组合的?

答:以图为例,要点如下:

(1)由于本题的约束条件是既定的成本,所以,在图中,只有一条等成本线AB;此外,有三条等产量曲线Q1、Q2和Q3以供分析,并从中找出相应的最大产量水平。

(2)在约束条件即等成本线AB给定的条件下,先看等产量曲线Q3,该曲线处于AB线以外,与AB线既无交点又无切点,所以,等产量曲线Q3表示的产量过大,既定的等成本线AB不可能实现Q3的产量。再看等产量曲线Q1,它与既定的AB线交于a、b两点。在这种情况下,厂商只要从a点出发,沿着AB线往下向E点靠拢,或者从b点出发,沿着AB线往上向E点靠拢,就都可以在成本不变的条件下,通过对生产要素投入量的调整,不断地增加产量,最后在等成本线AB与等产量曲线Q2的相切处E点,实现最大的产量。由此可得,厂商实现既定成本条件下产量最大化的均衡条件是MRTSLK=eq

\f(w,r),且整理可得eq

\f(MPL,w)=eq

\f(MPK,r)。

19.为什么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是短期边际成本曲线上等于和高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最低点的部分?

答:所谓供给曲线是用来表示在每一个价格水平厂商愿意而且能够提供的商品数量。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的供给曲线可以用一部分的短期边际成本曲线来表示。

对完全竞争厂商来说,P=MR,所以完全竞争的厂商短期均衡条件又可以写成P=MC(Q),此式可以这样理解,在每一个给定的价格水平P,完全竞争厂商应该选择最优的产量Q,使得P=MC(Q)成立,从而实现最大的利润,这意味着在价格P和厂商的最优产量之剑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而厂商的SMC曲线恰好准确的表明了这种商品的价格和厂商的短期供给量之间的关系。当市场价格分别为不同值时,厂商根据MR=SMC的原则选择最优产量,而这刚好在SMC曲线上。

但是,厂商只有在P大于等于平均可变成本时才会进行生产。而P小于平均可变成本时,厂商会停止生产。所以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应该用SMC曲线上大于和等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最低点的部分来表示,即用SMC曲线大于和等于停止营业点的部分来表示。

20.用图说明垄断厂商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的形成及其条件。

21.运用基数效用论说明为什么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答:商品的需求价格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对一定量的某种商品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基数效用论者认为,商品的需求价格取决于商品的边际效用。具体的说,如果某一单位的某种商品的边际效用越大,则消费者为购买这一单位的该种商品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就越高;反之,如果某一单位的某种商品的边际效用越小,则消费者为购买这一单位的该种商品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就越低。由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作用,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连续增加,该商品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相应的消费者为购买这种商品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即需求价格也是越来越低的。这意味着建立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上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22.运用序数效用论分析消费者均衡。

答:(1)序数效用论认为:效用大小可以排序,并满足完备性、传递性、连续性和不饱和性等公理假定。

(2)用无差异曲线表示消费者偏好。无差异曲线指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满足程度的不同的商品组合描述出来的轨迹。性质:①不相交;②有无数条;③向右下方倾斜;④凸向原点(边际替代率递减)。

(3)消费者选择效用最大化的商品组合时又受到既定收入的限制,因此,引进预算约束线分析。

(4)消费者均衡,是指在既定收入约束下消费者实现的效用最大化。这一均衡点可以用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约束线的切点表示:RCS1,2=P1/P2

P1X1+P2X2=m

即:当消费者根据偏好决定的两种商品的相对价值恰好等于两种商品在市场上的相对价值时,消费者获得最大效用。

23.试运用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说明,为什么正常物品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答:(1)正常物品,是指随着消费者收入增加,消费数量也增加的商品。(2)商品价格变动对其需求量的影响可分解为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就正常物品而言,这两种效应的变动方向是一致的。即当价格下降时,消费者会在保持总效用不变前提下,通过改变商品组合,增加该物品的消费量(替代效应);同时,由于价格下降使得实际收入增加,消费者也会增加其消费量(收入效应)。总效应就是这两种效应的加总。即随着价格下降,消费量增加。在图形上,即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24.为什么说消费者需求曲线上的每一点都是消费者的最大满足点?

答:消费者的需求表示的是在任何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消费者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消费者的消费要受到收入的限制。在基数效用论下,消费者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商品的价格是由商品的边际效用决定的,因此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向下倾斜,同时消费者要将有限的收入分配在不同商品的购买上,这就要求消费者所花费的最后一元钱,无论是购买哪一种商品,所能够获得的边际效用都是相等的,只有这样消费者才会停止对消费活动的调整即达到了消费者的均衡。根据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和消费者均衡条件推导出来的消费者需求曲线,每一点都代表消费者的效用最大化。

25.什么是帕累托最优配置,其主要条件是什么?

答:如果对于某种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所有的帕累托改进均不存在,即在该状态上,任意改变都不可能使至少有一个人的状态变好而又使任何人的状态变坏,则称这种资源配置状态为帕累托最优状态,也称为帕累托最优配置。

其主要条件是:

1)交换的最优条件:任何两种产品的边际替代率对所有的消费者都相等。即:

其中,x和y是任意两种产品,A和B是任意两个消费者。

2)生产的最优条件:人和两种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对所有生产者都相等。即:

其中,L和K是任意两种要素,C和D是任意两个生产者。

3)生产和交换的最优条件:任何两种产品的边际转换率等于它们的边际替代率,即:

其中,x和y是任意两种产品。

当上述三个条件均得到满足时,称整个经济达到了帕累托最优配置。

26.为什么说完全竞争市场可以处于帕累托最优状态?

答:帕累托最优状态是用于判断市场机制运行效率的一般标准。它是指这样一种状态,在该状态下,不可能存在资源的再配置使得在不影响其他人境况的条件下改善某些人的境况。

实现帕累托最优状态需要满足一系列更重要的必要条件:(1)任意两个消费者消费任意两种商品时的边际替代率都相同(2)任何两个厂商使用任意两种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都相等(3)消费者对任意两种产品的边际替代率都等于生产者生产这两种产品的转换率。

如果市场是完全竞争的,那么经济存在着一般均衡状态。在一般均衡状态下,消费者为了获得最大化的效用满足,必然会把商品的消费数量选择在边际替代率等于相应的价格比的状态生产者为了获得最大化的利润,其选择的生产要素投入组合也必然满足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要素价格比的条件。当市场处于均衡时,厂商按价格等于边际成本的原则进行生产,这就决定了厂商生产两种产品的边际转换率等于相应的价格比。但我们注意到,由于市场是一般均衡的,因而每个经济当事人面临着相同的价格,这就决定了上述帕累托最优状态的条件在一般均衡状态下自然得到满足。因此,完全竞争市场的一般均衡是帕累托最优的。

27.用图说明完全竞争厂商短期均衡的形成及其条件。

答:在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生产中,市场的价格是给定的,而且,生产中的不变要素的投入量是无法变动的,即生产规模也是给定的。因此,在短期,厂商是在给定的生产规模下,通过对产量的调整来实现MR=SMC的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

当厂商实现MR=SMC时,可能获利,也可能亏损,各种情况考虑在内,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可以变现为以下5种情况(如图)。

(1)根据MR=SMC的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厂商利润最大化的均衡点为MR曲线和SMC曲线的交点E,此时,平均收益EQ*大于平均成本FQ*,厂商获得利润,总利润量相当于阴影部分;

(2)厂商的需求曲线d相切于SAC曲线的最低点,即SAC和SMC的交点,也恰好是MR=SMC的利润最大化的均衡点E,又叫收支相抵点,此时,厂商的利润为零,但正常利润实现了;

(3)厂商的平均收益小于平均成本,厂商是亏损的,但在Q*的产量上,厂商的平均收益AR大于平均可变成本AVC,所以,厂商虽然亏损,但仍继续生产;

(4)厂商的需求曲线d相切于AVC曲线的最低点,即AVC和SMC的交点,也恰好是MR=SMC的利润最大化的均衡点,此时,厂商的平均收益AR等于平均可变成本AVC,厂商可以继续生产,也可以不生产,因为两种情况结果是一样的,这均衡点也叫停止营业点或关闭点;

(5)亏损量相当于阴影部分,此时,厂商的平均收益AR小于平均可变成本AVC,厂商将停止生产。只要厂商停止生产,可变成本就降为零,显然,此时,不生产比生产好。

综上所述,完全竞争厂商短期均衡的条件是:MR=SMC

式中,MR=AR=P。在短期均衡,厂商的利润可以大于零,也可以小于零或等于零。

28.试述消费者的要素供给原则。

答:第一,要素供给者(消费者)遵循的是效用最大化原则,即作为“要素供给”的资源的边际效用要与作为“保留自用”的资源的边际效用相等。

第二,要素供给的边际效用等于要素供给的边际收入与收入的边际效用的乘积。

第三,自用资源的边际效用是效用增量与自用资源增量之比的极限值,即增加一单位自用资源所带来的效用增量。

三、计算题:

1.若市场需求曲线为

Q

=

10-2P,求价格

P

=

时需求的点弹性值,并说明怎样调整价格才能使得总收益增加?

解:(1)∵Q=10-2P

∴,∵点=•=2•=,此即为所求弹性。

(2)∵点=<1,根据弹性与总收益的关系知,欲使总收益增加,可采用提价策略。

2.已知某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

u

=

x·y,商品

x

y的价格分别为

Px

=

2,Py

=

5,若该消费者的收入为

m

=

300

元,问他将如何选择

x

y的消费量?

解:∵U=X•Y

=Y,=X

由消费者均衡条件

此即为所求。

3.已知某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

u

=(X·Y)1/2,商品

Y的价格为

Py

=

5,若该消费者的收入为

m

=

300

元,求他对

X的需求曲线?

解:∵=,=,由消费者均衡条件

消去变量Y,得X=,此即为所求的需求函数。

4.已知企业的生产函数为

Q

=

5L—L2,其中

L

为雇佣工人的数量。

求企业劳动投入的合理区域?若企业生产的产品的价格

P

=

5,现行工资率

PL

=15,问企业应雇佣多少工人?

答:根据题意

TPL=5L-L的平方

APL=5-L

MPL=5-2L

令APL=MPL

L=0

令MPL=0

L=5/2

则合理生产区为(0,5/2)。

②厂商雇用劳动的最优条件为

P×MPL=rL

5(5-2L)=15

L=1

即劳动的最优投入量为1个单位。

5.厂商的生产函数为

Q

=

L1/2K

2/3,生产要素

L

K的价格分别为

rL

=

和rK

=

3,求厂商的生产要素最优组合?

解:∵Q=12,∴=6,=8

代入生产者均衡条件=有

=,此即为厂商的生产要素最有组合。

6.厂商的生产函数为

Q

=

8L1/2K1/2,生产要素

L

K的价格分别为

rL

=

rK=

4。如果资本的数量

K

=

9,求厂商的短期成本函数?

解:当=9时,Q=8=24

=

(1)

C=2L+4×9=36+2L,将(1)代入,得

C=36+

即为所求的短期成本函数。

7.已知垄断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是

Q=10—2P,求:

1)求厂商的边际收益函数?

2)若厂商的边际成本等于

3,求厂商利润最大化的产量和价格?

解:(1)∵Q=10-2P

P=5-,∴R=PQ=Q(5-)=5Q-,∴MR=5-Q

此即为边际收益函数。

(2)令MR=

MC

5-Q=3

Q=2

∴P=4

此即为所求。

8.设某劳动市场的供求曲线分别为:供给为

LS=50W,需求为

LD=3000-50W,求:

1)均衡工资为多少?

2)假如政府对工人提供的每单位劳动课以10

元的税,则新的均衡工资为多少?

答:(1)SL=DL得出50w=3000-50w

解得w=30

均衡工资为30

(2)SL=DL

50w=3000-50(w-10)

解得w=35

均衡工资为35

四、论述题:

1.如何从消费者的行为中得到需求曲线?

答:消费者需求曲线可以通过基数效用论或序数效用论来推到,下面以基数效用论的消费者行为为例来推到需求曲线。

基数效用论以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和建立在该规律上的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为基础推到消费者的需求曲线。

(1)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认为,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则其边际效用递减,即Q增加时MU下降。

(2)根据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考虑消费者购买一种商品的情况,则有MU/P=入(入为常数)

结合(1)和(2)可知,当消费者消费该商品越来越多时,MU是递减的,而在MU/P=入中,由于入不变,所以,当MU递减时,为了保持MU/P=入成立,则P必然是下降的,因此有Q↑时MU↓,而MU↓时,P也下降,这表明,消费者的消费量Q与商品的价格成反比,这就是Q↑时P↓。以此分析可得需求曲线。

2.结合垄断厂商的均衡,论垄断的效率及其政府对策。

答:垄断是只有一个厂商提供全部市场供给的行业。尽管如此,厂商的目标仍是利润最大化,会把产量选择在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之点。厂商的需求曲线就是市场需求曲线,价格将随着销售量的不同而改变。此时,厂商的平均收益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其相应的边际收益曲线在平均收益曲线的下方。假定平均成本等于边际成本(AC=MC),垄断厂商为达利润最大化,将产量定在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之处(图中y1),并根据此产量在需求曲线上索要价格(图中p2)。由于价格高于边际收益,因此垄断厂商的价格高于边际成本。如同所示:

在自由放任的条件下,垄断厂商追求利润最大化所要的价格高于边际成本,说明消费者为增加一单位产量愿意支付的数量超过了厂商生产该单位所引起的成本。因此存在帕累托最效率改进。厂商再多生产一单位产量,消费者福利将进一步提高。

垄断常导致资源配置缺乏效率,垄断利润也是不公平的,有必要进行政府干预。政府对垄断的干预主要有反垄断法和价格与产量管制手段。

西方国家在不同程度上都制定了反托拉斯法,通过法律规定垄断或企图垄断市场等行为都是非法的,触犯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对垄断的另一干预措施是价格和产量管制,对于过度竞争对资源配置效率无益处的行业,政府应该尽可能增加生产,降低价格。

除上述干预政策外,政府也可以采取税收和补贴或政府直接经营手段进行干预。

3.论外在性对经济效率的影响及其政府对策。

答:外在性又称外部经济影响,指一个经济行为主体的经济活动对另一个经济主体的福利所产生的效应。但这种效应并没有通过市场交易反映出来,分为外在经济和外在不经济。外在性造成市场对资源的配置缺乏效率,因为社会的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不等于私人的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假设社会边际收益等于私人边际收益,在外在不经济时,私人边际成本小于社会边际成本,因此私人决策生产的产量大于社会最优产量;反之,如果存在外在经济,则私人产量不足。

(1)为纠正由于外部影响所造成的资源配置不当,政府通常可以采取以下政策:使用税收和津贴。对造成外部不经济的企业,政府应该征税,增加其私人成本。

(2)使用企业合并的方法。将产生外部经济影响的企业和受外部经济影响的企业合并,将外部影响变成一个企业内部问题。

(3)使用规定财产权的办法。很多情况下,是由于财产权不明确导致资源配置失当。如果财产权完全确定并得到充分保障,则有些外部影响就可能会通过产权的交易得到解决。

4.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是如何得到的?

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是厂商SMC曲线上大于与等于AVC曲线最低点的部分。完全竞争厂商根据利润最大化原则P=SMC,在不同的价格水平选择相应的最优产量,这一系列的价格和最优产量组合的轨迹,构成了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由于SMC曲线上大于和等于AVC曲线最低点的部分是向右上方倾斜的,所以,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

5.用图说明序数效用论对消费者均衡的分析,以及在此基础上对需求曲线的推导。

解答:要点如下:

(1)本题涉及的两个基本分析工具是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无差异曲线是用来表示消费者偏好相同的两种商品的全部组合的,其斜率的绝对值可以用商品的边际替代率MRS来表示。预算线表示在消费者收入和商品价格给定的条件下,消费者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的全部组合,其斜率为-(P1/P2)。

(2)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发生在一条给定的预算线与无数条无差异曲线中的一条相切的切点上,于是,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为:MRS12=P1/P2,或者MU1/P1=MU2/P2。

(3)在(2)的基础上进行比较静态分析,即令一种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便可以得到该商品的价格—消费曲线。价格—消费曲线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与某一种商品的不同价格水平相联系的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的轨迹。如图3—8(a)所示。

(4)在(3)的基础上,将一种商品的不同价格水平和相应的最优消费量即需求量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描绘在同一坐标平面上,就可以得到需求曲线,如图3—8(b)所示。显然有:需求曲线一般斜率为负,表示商品的价格和需求量成反方向变化;而且,在需求曲线上与每一价格水平相对应的需求量都是可以在该价格水平给消费者带来最大效用的最优消费数量。

6.试从微观角度论述市场机制的效率。

7.试从微观角度论述市场机制的局限及调节政策。

依照于西方经济学的论证,市场机制是实现资源配置的基本方式。市场需求来源于消费者。消费者出于利己的动机,用既定的收入购买商品,支付价格,以实现最大的效用满足。通过产品市场供求机制,消费者支付的价格变为企业的收入。对应于既定的市场价格,为了获得最大的利润,厂商选择各种生产要素的使用量,以便使得每一产量下的成本为最低。同时,厂商必然使其产量处于价格等于边际成本之处。在完全竞争的长期均衡的情况下,市场价格等于厂商生产的边际成本,同时等于平均成本,这意味着厂商企业家以最低的成本来进行生产。不仅如此,厂商生产的平均成本是企业家支付给生产要素的报酬,等于工资、利润(或利息)和地租的总和,它们分别补偿劳动、资本和土地在生产上所作出的贡献。通过市场价格的自发波动,经济的所有市场处于供求相等的一般均衡状态。在这种一般均衡状态下,在不减少任何成员的福利的情况下,无法再增加任何一个成员的福利,从而社会实现了帕累托最优状态。

然而,在现实经济中,由于众多原因的限制,帕累托最优状态通常不能得到实现,即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能力不足,出现资源配置失当。这种情况被称为所谓“市场失灵”。导致市场失灵的主要原因是垄断、外部影响和公共物品。

首先,垄断是经济中常有的一种现象,因为市场竞争的趋势是垄断。垄断的存在造成资源配置的低效率,社会福利受到损害。以完全垄断的厂商为例。由于厂商面对的需求曲线即为市场需求曲线,因而其价格也就是平均收益曲线向右下方倾斜,从而决定了其边际收益曲线低于平均收益。垄断厂商根据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的利润最大化原则决定产量,并在需求曲线上索要价格。结果,价格高于边际收益从而高于边际成本。由于价格是社会的边际福利的度量,而厂商的生产成本是社会边际成本的衡量,因而垄断市场缺乏效率。

由于垄断常常导致资源配置缺乏效率,另外垄断利润也被看成是不公平,政府经常对垄断进行干预,主要手段是反垄断法和价格与产量管制。西方很多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制定了反托拉斯法,规定限制贸易的协议或共谋、垄断或企图垄断市场、兼并、排它性规定、价格歧视、不正当的竞争或欺诈行为等非法。对非法行为依法可以由法院提出警告、罚款、改组公司直至判刑。对垄断的另一项干预措施是价格和数量管制。政府管制可以是价格管制,也可以是价格和数量同时管制。在进行价格管制时,政府通常把价格规定在厂商的边际成本等于市场需求之处。在进行数量和价格管制时,政府可以采取市场需求与厂商平均成本相等的条件确定政策。此外,政府也采取税收和补贴,甚至是政府直接经营的手段。

其次,外在性也是造成市场失灵的原因。外在性是指经济当事人的行为所造成的部分成本或收益没有由经济行为人所承担或得到。外在性有正的和负的之分。无论是消费的外在性还是市场的外在性,无论是正向外在性还是负向外在性,它们产生的影响是,即使整个经济仍然是完全竞争的,整个经济的资源配置也不可能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外在性之所以产生这样严重的后果,其主要原因是外部影响导致判断社会最优的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与决定私人最优的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出现不一致。例如,负向外在性导致私人边际成本小于社会边际成本,从而私人生产过多。

为了纠正由于外部影响所造成的资源配置不当,政府通常可以采取以下政策:税收和津贴、企业合并和明确产权的方法。这些政策的基本思想是将外部经济影响内部化。例如,对造成外部不经济的企业征税,意味着企业的私人成本增加,以致于私人成本恰好等于社会成本。合并企业将使得私人厂商在决策时考虑外在性的影响。明晰产权方案则是通过财产权规定和交易,以市场机制的作用实现外在性的市场化解决方案。

第三,公共物品是消费者需要而私人厂商不愿供给或供给不足由于这类产品具有非排他性。排他性是指只有对商品支付价格的人才有权支配或消费这种商品。然而公共物品却没有这种特性。例如,国防、净化大气等,就很难把没有支付的人排除在外。此外,公共物品有时也具有非竞争性。竞争性是指社会增加一单位消费会引起成本增加。但对天气预报、电视广播等,增加一个人的消费似乎并不影响生产成本。结果,非排他性的存在使得经济当事人试图成为一个“免费乘车者”,而非竞争性则意味着增加一单位物品的消费需要支付的边际成本等于零。因此,私人部门很难供给或全部供给人们所需要的数量,从而导致市场失灵。

对于公共物品而言,解决市场失灵的关键性问题是使得消费者准确显示其偏好或需求曲线。首先,公共物品的特征决定了市场需求曲线来源于所有单个消费者在既定的数量下沿横向相加。其次,显示偏好的机制通常借用投票方式。

由以上分析可能看出,尽管大致说来市场机制是有效率的,但由于实现这一效率所需要的条件是严格的,因而现实中很难达到。即使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市场机制也未必有效率地运行。另一方面,即使市场机制有效地发挥作用,其所产生的波动和分配问题仍然是严重的。因此,政府在市场经济中也有发挥作用的余地。

8.试论基数效用论与序数效用论的关系。

两者都是研究消费者行为的一种理论。后者是前者的补充和完善。两者用的研究方法也不相同。前者用边际效用分析法,后者用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基数效用论提出效用可以用基数衡量的假定以外,还提出了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假定,它是进一步推到消费者需求曲线的基础。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支出,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基数效用论的消费者均衡条件为:MU1/MU2=P1/P2。

序数效用论指数,效用只能用序数来衡量,即消费者只能对消费组合进行排序。因为效用是一个主观的心理概念,不同人的效用之间是很难进行比较的,而这一点恰恰是技术效用论所主张的。序数效用论假设理性消费者的偏好应该满足完全性、可传递性和非饱和性,并进一步把消费者的排序用无差异曲线来表示。虽然避免了使用基数效用以及避免了假设边际效用递减,但是,一般的,序数效用论假设无差异曲线斜率的相反数即边际替代率具有递减的趋势。序数效用论的消费者均衡条件为:MRS1,2=

P1/P2。这里,在一定程度上,MRS1,2可以看作是边际效用之比MU1/MU2。

总之,作为分析消费者行为的两种基本方法,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都在效用概念的基础上推导出了需求曲线,因此,他们的本质是相同的。

9.试比较完全竞争市场和垄断市场的效率。

完全竞争市场经济效益最高,完全垄断市场经济效益最低。

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厂商的需求曲线是一条水平线,而且厂商的长期利润为零,所以在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时,水平的需求曲线相切于LAC曲线的最低点;产品的均衡价格最低,它等于最低的生产的平均成本;产品的均衡产量最高。在垄断市场上,厂商在长期内获得利润,所以,在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时,向右下方倾斜的、相对比较陡峭的需求曲线与LAC曲线相交;产品的均衡价格最高,且大于生产的平均成本;产品的均衡数量最低。

10.效用论主要是要说明什么问题?

答:效用论又称消费者行为理论,主要分析需求曲线背后的消费者行为,研究在一定约束条件下,消费者如何通过商品购买选择实现自身效用最大化,并从对消费者行为的分析中推导出需求曲线。

下载高级微观经济学题库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级微观经济学题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级微观经济学学习心得

    高级微观经济学学习心得 学习了三个多月的三高,我感觉高级微观是三高里面相对来说最难的,高级微观给我的感觉是比较抽象的,其中还有许多有相当难道的数学知识,高级计量与高级宏......

    高级微观经济学读书笔记

    高微读书笔记经济学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这里,我们不必严格地按照标准的经济思想史或经济史理论的讲法,追溯到古希腊的色诺芬。只需以人们公认的1776年为里程碑,亚当·斯......

    2012中级微观经济学题库

    一、名词辨析 1.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 实证分析不涉及价值判断,只讲经济运行的内在规律,也就是回答“是什么”的问题;实证分析方法的一个基本特征它提出的问题是可以测试真伪的,如......

    微观经济学题库及答案

    微观经济学试题库 一、解释概念(每套5个,每个3分,共15分) 均衡价格 需求 需求价格弹性 比较静态分析需求收入弹性 供给 预算线 边际效用 替代效应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无差异曲......

    微观经济学题库(含答案)5篇

    第一章 引论 一、单选题(70题) 1. 下列哪一种资源是最不具有稀缺性的?( ) A.医生;B.苹果;C.铁矿石;D.空气; 2. 下列中的哪一个问题是最有可能被微观经济学家所研究的?( ) A. 一般物价......

    微观经济学复习题库及答案

    1.以萨缪尔森为首的新古典综合派把经济学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2.价格分析是微观经济学分析的核心。∨ 3.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包括单个消费者、单个生产者、单个......

    2012高级微观经济学第01次作业

    2012高级微观经济学(BY 浙江财经学院 李井奎)第一次作业1.请证明:如果有某效用函数可以表征上的偏好关系,请证明该偏好关系是理性偏好。 2请证明:如果f: 是一个严格增函数,u:X¡......

    高级党校题库

    高级党校题库 1.什么是中国共产党的性质? 党的性质是指党代表哪个阶级的利益,具有哪个阶级的特性。政党如同国家一样,是社会发展一定阶段的产物,是阶级斗争的工具。任何政党都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