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县教育体育局关于落实“双减”政策规范办学行为的意见
为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努力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和课外培训负担,规范办学行为,加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步伐,加快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强化素质教育,把时间还给学生,把健康还给学生,根据省、市有关文件精神,特就规范办学行为和“双减”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1、要进一步提高对该项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全面把握“双减”的重要意义,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市“双减”工作的各项任务和要求,从根本上克服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小学教育初中化、初中教育高中化的“三化”现象,切实规范办学行为。
2、要认真落实《省普通中小学校管理规定(试行)》中有关学生作息时间和作业量安排的要求,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要严格落实小学、初中免试划片就近入学的原则,小学招生不得对儿童进行数学能力和识字能力的测试,初中招生不得以任何形式对学生进行考试;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严禁举办或变相举办“重点班”;要加强对校外培训机构的管理工作,并逐步完善对校外培训机构的管理措施;要创新工作方法,建立学生家庭作业公示制度,加强社会监督和学校自律,为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创造条件;要加强评价制度改革,建立有利于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评价体系。
3、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校长负总责,主管副校长具
体负责,科任教师直接负责的“双减”目标管理责任制,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二、加强管理,明确要求
1、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各学校要按照国家、省课程计划,安排教育教学活动,开全课程、开足课时,不准随意增减课程、课时,不得占用体育、艺术、品德、社会、劳动和劳技、综合实践活动课、地方和校本课课时用于其它学科教学。学校不准随意加深课程难度、增加课时、赶超教学进度。
2、坚持科研兴教,提高教学效率。“课业减负”工作要遵循
学生“减负”、教师“增负”的思路,以增强教师教学能力,优化教学过程,深化课程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深入开展教学与学习任务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的“三清”活动,实现学生学习的轻负担、高质量。
3、教师要精心设计学科作业,倡导使用效能作业。作业的内容要具有针对性、目的性,以不断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巩固、运用能力和实现精练、高效为目标,合理布置作业。作业量应以学业程度中等的学生完成作业所需时间为基准,严格控制作业量。原则上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三、四年级学生作业量每天不超过半小时;五、六年级作业量不超过一小时;初中各年级均不得超过一个半小时。生物、地理、音乐、美术、体育、地方和校本课程等科目可以布置适量的课堂作业,一般不安排家庭作业;教师不得布置大量机械重复作业和以做大量作业惩罚学生;周六、周日为小学“无作业日”,周六初中作业总量不
超过3小时,周日为初中“无作业日”。寒暑假要以学生活动为主,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为主,坚持休息好、学习好、玩得好相结合的原则,安排适当的家庭作业。
4、建立作业总量控制和批改监督、检查机制。教师必须严格执行作业量的上限规定并全批全改学科作业,批改作业要认真详细,评语要指出问题及原因,及时发现学生取得的进步,要探索引导和鼓励学生学习的方法和兴趣。对成绩较差的学生做到面批面改。学校要以教研组为单位至少每月对任课教师的作业进行一次检查,坚决杜绝作业超量布置或作业只留不改、不认真批改的现象。
5、保证学生体育活动和睡眠时间。各学校要广泛开展“双爱好”活动,认真贯彻落实“十个一”各项任务要求。落实“每天锻炼一小时”的目标,在学生家长的配合下,保证小学生和初中生每天的睡眠时间分别不少于10小时和9小时。同时,要在课余时间充分利用校内外体育、艺术教育资源,广泛开展“双爱好”活动,实现每个学生都能掌握一至二项体育爱好和艺术技能的目标:全面落实“十个一”,积极开展学生社团活动。
6、各学校要严格控制学生在校时间。学生早晨到校时间不早于8:00。走读生每天在校时间(包括自习),小学生不超过6小时,初中生不超过7小时,高中生不超过8小时。严禁非寄宿制学校学生到学校上晚自习。寄宿生早上统一起床时间不早于7:00晚自习不晚于
21:00。寄宿制学校要保证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不少于
小时、初中生不少于9小时。
7、严禁集体补课。严禁学校在双休日、法定节假日和寒暑假组织、午休和自习时间组织学生集体补课。各学校及教职工不得举办或者参与学生有偿补习活动,或组织、介绍学生参加有偿补习活动的情况,不得为其提供教学设施、场地和师资。
8、办好文化活动节。加强文化活动教育,坚持举办英语节、演讲周、时尚周、艺术节、传统文化节、科技节、社团周、读书节,还有其它国际国内常规节日和纪念日等。
9、坚持免试就近入学原则,建立区域内小学和初中对口招生制度,提高优质高中招生名额分配到区域内各初中的比例。及时纠正违规行为,严禁义务教育学校举办任何形式的选拔生源考试严禁将“奥数”及其他变相培训与入学挂钩,严禁将各类竞赛、考级、奖励证书作为入学依据,严禁公办学校举办或参与举办“占坑班”。
三、创新机制,科学评价
1、各初中要按照市、县关于初中毕业与升学考试和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意见的有关文件要求,全面推行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强化过程性评价;继续实施省级示范性高中计划内公助生指标分配制度,分配比例达到80%,进一步缓解初中学校之间升学竞争压力。建立以完成本学段国家规定教育目标为基本标准、以学业水平测试和学生综合素质等为主要指标的综合评价体系。
2、严格控制考试科目和次数。小学除语文、数学每学年举行一次质量检测外,其他课程不得组织考试。初中全校或全年级统一组织的学科考试次数每学期不超过二次。考试内容不得超出课程标准要求,不得随意提升考试难度。不得公布学生考试成绩,不得按考试成绩对学生进
行排名和排座次。除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或县局组织的教学质量监测统考外,其他考试均由学校自行组织。
3、建立教师多元评价机制。对教师的评价要以课堂评价、学生评价与成绩的合格率为主,以优、良、合格、不合格划分四个等次,客观、科学、合理地评价任课教师;评价方案要统筹安排,综合使用,结果要与教师的评优、晋职、考核等挂钩,严禁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唯一标准给教师排名或奖惩、评价教师。
四、强化督查,确保效果
1、实施“双减”督查机制。县局成立“双减”工作领导小组,由主管局长任组长,相关科室负责同志为成员,定期不定期以学生作业量、在校时间、睡眠时间、体育活动时间、考试次数等指标组织检查,督促各学校认真落实“双减”工作。
2、强化社会监督制度。县局将建立学生“双减”反馈机制,设立举报电话。各学校也要设立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举报电话和“双减”反馈意见箱,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3、建立“双减”通报公示制。县局将定期不定期通报“减负”工作的落实情况,并将学校执行“双减”工作的有关情况纳入年终目标考核,对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的违纪事件及时予以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