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享受爱的阳光
沐浴着明媚的阳光,我们的“爱心家访”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我采取了上门家访,电话访,网络访,回访等形式进行了家访,与孩子们进行了心与心地零距离交流,和家长们推心置腹一起探讨了教育孩子的方式与方法。一路走来,有欢喜,有忧愁,有酸楚,也更有感动。
忘不了那个文静秀气的女孩王红。那是我家访的第一站——张村。那天我根据花名册找到了红雨家的大致位置,正当我寻思着具体是哪一家时。右斜方出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接着是一阵甜甜的问候:“王老师好,快来我们家坐坐吧!”我微笑着跟随着孩子走了进去。目光不经意地环顾了一下四周,令我感到十分惊奇的是这座房子怎么盖了一半就不盖了呢?整个屋子里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除了一个电视机,就什么也没有了。当我问到家长在不在家时,王红雨告诉我爸爸到外地打工去了过年才会回来,妈妈在棉纺厂上班,家中只有一个耳聋了20多年的奶奶。当我要求见一见奶奶时,红雨将我带到后房。这是一个怎样的奶奶呀!那饱经风霜的脸上刻满了皱纹,拄着一对拐杖。奶奶听完我的介绍忙说:“你们老师这么好,这么看得起我们,还亲自来家访,好!……好!……家访好!教育好!……我孙女在您班上读书,我放心,相信她也会学好。”从小生活在农村的我被老人朴实的话语触动了,看到眼前这般情景我的内心不禁感到一阵酸楚。是啊!家访的目的不就是尽力接近孩子和家长的心理距离吗?触摸孩子的心灵,使孩子感受到老师的关心与爱护,使家长更加重视对孩子的教育吗?
老奶奶还说到红雨在家里很孝顺,知道奶奶眼睛看不见,时时充当奶奶的“眼睛”。平时家里有什么好吃的,好喝的,一定要让奶奶先尝先吃,自己才肯吃,老奶奶还提到家里实在太穷,红雨她爸没文化在外打工也挣不了几个钱,她妈妈本准备也出去的,但要照顾红雨和我,只能留在家里。您看这不房子盖到一半就没钱再盖了……
听了老奶奶的话,我的心不禁愧疚起来。平时,在学校里只知道红雨学习很用功,有上进心,学习成绩也不错,可我却从不知道红雨还有这么多的优点,尊敬老人,善解人意……
通过家访,让我感觉到作为教师,作为班主任,平时实在是太少了解孩子了。多数时间,我们只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略了其它方面的了解。通过家访正好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如果我们能将家访中所了解到的学生闪光点以及学生所存在的共性和个性问题进行汇总,再通过一定的方法进行教育,那对塑造学生个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都将会有很大的帮助。
离开红雨家时,老奶奶一个劲地握住我的手,对我说:“老师,我孙女就交给您了,有您教育我放心,太谢谢您了!”听着奶奶深深的重托,看着红雨那恋恋不舍的眼神,我心潮澎湃,一个学生对于我们整个班级来说可能是五十分之一,六十分之一,可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却是百分之百,是一个家庭的全部希望。霎时间,我感到肩膀上的责任是那么重大。对一个个可爱的孩子,是多么需要我们的精心呵护啊!作为老师,我们有义务和责任让他们的童年充满欢乐。
通过“爱心家访”活动,让我深刻认识到只有走进学生的家庭,才能真正走近孩子的心灵,爱每一个学生,不要轻言放弃,即使他身上满是缺点,可只要有爱的阳光,就有那花满枝头的春天。我是一个班主任,我要凭我的良心,尽我最大的努力,让我的学生,尽量地享受到教育的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