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医学微生物学》教学大纲
Senior
Medical
Microbiology
课程编码:27A11713
学分:
1.5
课程类别:专业任选课
计划学时:24
其中讲课:24
实验或实践:
0
适用专业:生物技术专业
推荐教材:龙北国、江丽芳主编,《高级医学微生物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年。
参考书目:贾文祥主编,《医学微生物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
课程的教学目的与任务
主要阐述近年来医学微生物学领域中有关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的大量新进展资料,包括细菌耐药性,正常菌群与微生态失调,医院感染,新现与再现的病原微生物,微生物疫苗,性传播病原微生物,人兽共患病原微生物等,旨在开阔学生视野,关注基础与临床的结合,启发研究思路。旨在增加信息量、拓宽知识面、开阔学生视野,启发研究思路,让学生感受到医学微生物学课程与现实的紧密关系。
课程的基本要求
1、让学生了解微生物基因组学和细胞微生物学的新进展,包括微生物基因组学、毒力岛、细菌毒素、病原微生物感染与宿主细胞凋亡、抗病毒基因治疗和核酸疫苗等。
2、通过课堂讲解和讨论,使学生了解新现与再现传染病(如艾滋病、SARS、疯牛病)、性传播疾病和人畜共患病(如炭疽、禽流感)的最新流行状况和诊、防、治措施,以及生物武器和基因武器。
3、通过本课程让学生认识科学地使用抗生素的重要性,保护人体微生态平衡。
各章节授课内容、教学方法及学时分配建议(含课内实验)
第一章
微生物基因组学
建议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微生物基因组的特点、分析方法及检测的意义。
[教学重点与难点]
基因组的检测技术。
[授
课
方
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
课
内
容]
§1.1
微生物基因组的大小和结构
§1.2
微生物基因组序列的测定、拼接与分析
§1.3
微生物后基因组学研究技术
§1.4
微生物基因组序列测定的意义
第二章
细菌毒素
建议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常见细菌毒素的结构及作用机制,了解内毒素、超抗原在发病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
脂多糖的作用机制。
[授
课
方
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为辅
[授
课
内
容]
§2.1
细菌毒素的结构及作用机制
§2.2
超抗原、脂多糖等细菌毒素在医学上的应用
内毒素
脂多糖
第三章
病原微生物感染与宿主细胞凋亡
建议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病原微生物感染与宿主细胞凋亡的关系,了解病原微生物的致病机制。
[教学重点与难点]
细胞凋亡机制。
[授
课
方
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
[授
课
内
容]
§3.1
细胞凋亡的概论
§3.2
病原菌毒力因子与宿主细胞凋亡
§3.3
重要病原菌感染与宿主细胞凋亡
§3.4
病毒感染与宿主细胞凋亡
§3.5
病原微生物诱发细胞凋亡的研究意义
第四章
细菌耐药性
建议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细菌耐药性的现状和产生机制,如何正确地使用抗菌药物,了解如何控制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和扩散。
[教学重点与难点]
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机制。
[授
课
方
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为辅
[授
课
内
容]
§4.1
细菌耐药性机制
耐药性概念及变迁
耐药性产生的生化机制
耐药性产生的分子机制
§4.2
耐药性的控制策略
第五章
正常微生物群与微生态失调
建议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常见微生物群、微生物群在人体菌群平衡中的作用,了解菌种失调导致的疾病及防治措施。
[教学重点与难点]
菌群失调的防治措施。
[授
课
方
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为辅
[授
课
内
容]
§5.1
微生态学基本概念、组成及生理作用
§5.2
微生态失调的分类、诱因
§5.3
临床上常见的微生态失调
§5.4
微生态失调的防治措施
第六章
新现与再现的病原微生物
建议学时:4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新现与再现的病原微生物种类及在发病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
SRAS冠状病毒的致病机制。
[授
课
方
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为辅
[授
课
内
容]
§6.1
新现与再现病原微生物的概述
新型人类疱疹病毒
霍乱弧菌0139
大肠埃希菌0157:H7
SARS冠状病毒
埃博拉病毒
朊粒
§6.2
其他新现的微生物
第七章
医院感染
建议学时:4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医院感染的判断标准、传播途径、危害及导致医院感染的常见病原体。
[教学重点与难点]
医院感染的特点及诊断。
[授
课
方
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为辅。
[授
课
内
容]
§7.1
医院感染概述
医院感染的判断标准
医院感染的现状及危害性
常见病原体的微生态特征
§7.2
医院感染的常见病原体
葡萄球菌属
肠球菌
大肠埃希菌
铜绿假单胞菌
肠杆菌
常见真菌
§7.3
医院感染的发病机制
医院感染的来源
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
病人的易感因素
§7.4
医院感染的微生物学诊断与控制管理
第八章
临床常见病原微生物
建议学时:6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临床常见病原微生物流行病学特征、致病性与免疫性及检查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致病性与免疫性。
[授
课
方
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
[授
课
内
容]
§8.1
幽门螺杆菌
生物学性状
基因结构与功能
流行病学特征
致病性与免疫性
微生物学检查方法
§8.2
肝炎病毒
乙型肝炎病毒
丙型肝炎病毒
§8.3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生物学性状
基因结构与功能
流行病学特征
致病性与免疫性
微生物学检查方法
撰稿人:葛鲁娜
审核人:王世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