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第14课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习题练习二(附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句子中的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昨天下午,第一海水浴场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B.
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C.
我家的相册里,有几张罕见的照片,在它们背后藏着一些妇孺皆知的故事。
D.
虽然你现在只是涓涓细流,然而只要锲而不舍,终会拥抱大海。
2.下列加点字注音和字形全对的一项是()
A.
确凿(záo)哺育(fǔ)
喧嚣
一拍既合B.炽痛(zhì)
重荷(hè)
磐石
无遐及此
C.亘古(gèng)
污秽(huì)
仰幕
锋芒毕露
D.
斑斓(lán)
胡骑(jì)
幽寂
迥乎不同
3.《叶圣陶先生二三事》着重写了叶先生的语文主张,下列选项中正确的一项是()
A.
简洁B.
幽默
C.
严谨D.
平和
4.下面情境下,表述最准确、得体的一项是()
[情境]夏天某日,初二学生小明给同班好友小亮打电话,约小亮周末一起去江边游玩。想到父母说夏天江边经常发生溺水事件,出于安全考虑小亮不想去,同时也想劝小明不要去。小亮对小明说:
A.
夏天周末江边游玩的人多,我父母说不安全,不让我去。很抱歉,你还是约别人一起去吧。
B.
夏天江边经常发生溺水事件,周末人多会更不安全。你脑子没病的话你就别去,反正我不去。
C.
周末去江边?你是不是不想活了。你去不去我管不着,我可不敢陪你去。
D.
夏天江边经常发生溺水事件,周末人多会更不安全。我俩年纪小,又没有家长陪伴,就都不要去了。
5.下列作品哪一部不是张中行先生的作品()
A.
《顺生论》B.
《倪焕之》C.
《流年碎影》D.
《佛教与中国文学》
二、语言表达
6.仿写句子,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
湛蓝的天空像碧玉一样澄澈,苍翠的树木像卫士一样挺拔,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凡是同叶圣陶先生有些交往的,无不为他的待人深厚而感动。前些年,一次听吕叔湘先生说,当年他在上海,有一天到叶先生屋里去,见叶先生伏案执笔改什么,走近一看,是描他的一篇文章的标点。这一次他受了教育,此后写文章,文字标点一定清清楚楚,不敢草率了事。我同叶圣陶先生文墨方面的交往,从共同修润课本的文字开始。其时他刚到北方来,跟家乡人说苏州话,跟其他地方人说南腔北调话。可是他写文章坚决用普通话。普通话他生疏,于是不耻下问,让我帮他修润。我出于对他的尊敬,想不直接动笔,只提一些商酌性的意见。他说:“不必客气。这样反而费事,还是直接改上。不限于语言,有什么不妥都改。千万不要慎重,怕改得不妥。我觉得不妥再改回来。”我遵嘱,不客气,这样做了。可是他却不放弃客气,比如有一两处他认为可以不动的,就一定亲自来,谦虚而恳切地问我,同意不同意恢复。我当然表示同意,并且说:“您看怎么样好就怎么样,千万不要再跟我商量。”他说:“好,就这样。”可是下次还是照样来商量,好像应该作主的是我,不是他。
文字之外,日常交往,他同样是一以贯之,宽厚待人。例如一些可以算作末节的事,有事,或无事,到东四八条他家去看他,告辞,拦阻他远送,无论怎样说,他一定还是走过三道门,四道台阶,送到大门外才告别,他鞠躬,口说谢谢,看着来人上路才转身回去。晚年,记得有两次是已经不能起床,我同一些人去问候,告辞,他总是举手打拱,还是不断地说谢谢。
大概是七十年代中期某年的春天吧,我以临时户口的身份在妻女家中小住,抽空去看他。他家里人说,很少出门,这一天有朋友来约,到天坛看月季去了。我要一张纸,留了几句话,其中说到乡居,说到来京,末尾写了住址,是西郊某大学的什么公寓。第二天就接到他的信。他说他非常悔恨,真不该到天坛去看花。他看我的地址是公寓,以为公寓必是旅店一类,想到我在京城工作这么多年,最后沦为住旅店,感到很悲伤。我看了信,也很悲伤,不是为自己的颠沛流离,是想到十年来的社会现象,像叶圣陶先生这样的人竟越来越少了。
7.这几段话记述了叶圣陶先生的什么品德?分别用了哪些事例来进行说明?
8.“有一天到叶先生的屋里去,见叶先生伏案执笔改什么,走近一看,是描他的一篇文章的标点。”句中的“描”能不能换为“改”?为什么?
9.为什么作者说“我看了信,也很悲伤”?
10.叶圣陶先生为人处事的特点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以上说待人厚,是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宽的一面。他还有严的一面,是律己,这包括正心修身和“己欲立而立人, ”。我们在一起的时候,常常谈到写文章,他不止一次地说:“写成文章,在这间房里念,要让那间房里的人听着,是说话,不是念稿,才算及了格。”他这个意见,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反应。譬如近些年来,有不少人是宣扬朦胧的,还有更多的人是顺势朦胧的,对于以简明如话为佳文的主张,就必付之一笑。而叶先生则主张写完文章后,可以自己试念试听,看像话不像话,不像话,坚决改。叶圣陶先生就是这样严格要求自己的,所以所作都是自己的写话风格,平易自然,鲜明简洁,细致恳切,念,顺口,听,悦耳,说像话还不够,就是话。
11.在文中横线上填上所缺的句子,并说说它的意思。
12.理解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写成文章,在这间房里念,要让那间房里的人听着,是说话,不是念稿,才算及了格。
13.叶圣陶先生的写作讲究怎样的风格?
黑发底下
父亲如书,我是他的再版。
年轻时,我们都顶着一头坚硬的黑发,它仿佛含有铁质,根根向上挺立如戟。抬手轻轻地拍打,会发出稠密结实的“嘭嘭”声,像电流穿透掌心击中身体。在我们个体生命的海拔上,它高高在上乌黑茂盛,像油亮油亮的煤一样不说话,我们在它底下日复一日地生活着。
小时候,我们一家在黔南山区,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一到星期天天麻麻亮,父亲就独自一人趟着露水,一根扁担挑起两只箩筐,走上弯弯山道,到几十里外的深山里去挑煤来烧。傍晚踏着夕阳挑了满满两箩筐煤回家,正赶上吃晚饭,一只杏儿大的杯子已经善解人意地倒上酒立在了他面前。他端起酒,贴近唇边轻抿一下,放下了,又端起吸了一口,滋溜有声。直到饭吃完了,酒喝尽了,脸变红了,仿佛浑身的困乏与疲累也被一阵风消解走了。母亲就在这时瞥见了他黑发中躲来躲去的几根白发,惊呼道:“哟,你都有白头发了。”说着她拨开发丝,小心翼翼地拔下,摊到父亲掌中。
那白发寥寥几根,躺在父亲掌心,枕着纵横的掌纹,银光闪亮,像是会发光的羽毛。
天难得地飘起了雪,越飘越大。冬夜沉静如石,落入幽深漆黑的古井中,漫长而冷清。逼仄的厨房里,头顶一豆灯光,炭炉傍墙站立,烧壶沉默不语。父亲注视着我和弟弟,就像牧人盯着两只瑟瑟的羊羔羔,问道:“你俩谁给我拔白头发?一根一分钱。”正在打瞌睡的我们顿时来精神了,抢着拔。
父亲的白发不多,稀稀疏疏地像微薄的雪花撒入广袤的黑土地,倏忽拧身捉迷藏似的躲了起来,在灯下实在不易察寻得到。每拔到一根我们都像发现新大陆似的,溅起一片响亮的欢呼。一晚上下来,收获并不多。
然而,明明头天晚上拔光了,可过了一夜,父亲的白发又蹿出了一些,似乎拔的速度总也撵不上蹿的速度。一到晚上,无所事事的我们还是乐意拔,我们只是觉得自己长大了,父亲坐着我们站着,我们与父亲一样高了。一个个冷寂无聊的冬夜很快蹑手蹑脚地溜走了,我和弟弟同时分享着一个心照不宣而自鸣得意的秘密。
等我们都上学了,父亲不再叫我们拔了。生活的困窘和难以排遣的忧愁日渐沉重地压迫着他,他的白发越生越多,几乎占了“半壁河山”,一眼望去触目惊心。我想他除了怕耽误我们的功课外,可能连他自己都泄气了,听任那些白发喧嚣地恣肆疯长。
后来,父亲被癌魔缠身,惊心动魄的手术后,千篇一律地吃药、打针,不厌其烦地化疗、放疗,头发快掉光了,露出了空荡荡的头皮,一根不剩地失去了无比珍爱的头发,他不得不戴上了帽子。不知为什么,我竟觉得掉了头发的父亲是丢了羽毛的孔雀或凤凰,在人群中间有些落寞。
有一天我忽然提起儿时拔白头发的事,父亲一愣,马上孩子似的笑了,瘦削的脸颊上猛地腾起了两片火烧云,沉浸在对往事的愉悦回忆中。良久,才慢悠悠地说:“那时你俩真淘气,老是拔了黑发糊弄我。”
秘密像包袱被父亲轻描淡写地抖开了,我有些无地自容。在岁月面前,一天天变老的父亲曾束手无策,试图借助剔除白发来抗拒生命的一次次落雪,赶在大雪封山以前挽留住某些悄悄远行的记忆,这很像一个农夫靠铲掉稗草来保护庄稼的成长。可我们顽皮的行为却在加快岁月流逝的脚步,我们以帮凶和同谋的身份与父亲鲜明对立。
今天这个日子,在父亲积雪一样飞速消融的生命海拔上,我多么想为他种下一头黑发,让他重新骄傲地穿过人群,像煤被阳光点燃。
但岁月如箭,一经射出,拒绝回头。
(选自《光明日报》,作者简默,有删改)
14.文章以父亲的头发为线索展开叙述,仿照示例,在空白括号里依序填写相应的内容。
瞥见白发——()——()——掉光头发——()
15.下列句子分别使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请简要分析其作用。
①冬夜沉静如石,落入幽深漆黑的古井中,漫长而冷清。逼仄的厨房里,头顶一豆灯光,炭炉傍墙站立,烧壶沉默不语。
②有一天我忽然提起儿时拔白头发的事,父亲一愣,马上孩子似的笑了,瘦削的脸颊上猛地腾起了两片火烧云,沉浸在对往事的愉悦回忆中。
16.文章多次使用了照应,请写出其中的一组。
17.“我”和弟弟的“秘密”被父亲轻描淡写地揭开后,“我”的内心五味杂陈,请紧扣文章的最后三段,以“我”的口吻对“父亲”写一段话,直抒胸臆。
课外阅读。
辰州途中
沈从文
①小船去辰州还约三十里,两岸山头已较小,不再壁立拔峰,渐渐成为一堆堆黛色与浅绿相间的丘阜。山势既较平和,河水也温和多了。两岸人家渐渐越来越多,随处皆可以见到毛竹林。山头已无雪,虽尚不出太阳,气候干冷,天气倒明明朗朗。小船顺风张帆向上流走去时,似乎异常稳定。
②但小船今天至少还得上三个滩与一个长长的急流。
③大约九点钟时小船到了第一个长滩脚下了。白浪从船旁跑过快如奔马,在惊心眩目的情形中,小船居然上了滩。小船上滩照例并不如何困难,大船可不同了一点。滩头上就有四只大船斜卧在白浪中大石上,毫无出险的希望,其中一只货船大致还是昨天才坏事的,只见许多水手在石滩上搭了棚子住下,且摊晒了许多被水浸湿的货物。正当我那只小船上完第一滩时,却见一只大船正搁浅在滩头激流里。只见一个水手赤裸着全身向水中跳去,想在水中用肩背之力使船只活动,可是人一下水后,就即刻为水带走了。在浪声哮吼里,尚听到岸上人沿岸追喊着,水中那一个大约也回答着一些遗嘱之类,过一会儿,人便不见了。这个滩共有九段。这件事从船上人看来,可太平常了。
④小船上第二段时,河流已随山势屈折,再不能张帆取风,我担心这小小船只的安全问题,就向掌舵水手提议,增加一个临时纤手,钱由我出。得到了他的同意,一个老头子,牙齿已脱,白须满腮,却如古罗马战士那么健壮,光着手脚蹲在河边那个大青石上讲生意来了。两方面都大声嚷着而且辱骂着,一个要一千,一个却只出九百,相差那一百钱折合银洋约一分一厘。那方面既坚持非一千文不出卖这点气力,这一方面却以为小船根本不必多出这笔钱给一个老头子。我即答应了不拘多少钱皆由我出,船上三个水手一面与那老头子对骂,一面把船开到急流里去了。但小船已开出后,老头子方不再坚持那一分钱,却赶忙从大石上一跃而下,自动把背后纤板上短绳缚定了小船的竹缆,躬着腰向前走去了。待到小船业已完全上滩后,那老头就赶到船边来取钱,互相又是一阵辱骂。得了钱,坐在水边大石上一五一十数着。我问他有多少年纪,他说七十七。那样子,简直是一个托尔斯泰!眉毛那么长,鼻子那么大,胡子那么多,一切皆同画相上的托尔斯泰相去不远。看他那数钱神气,人快到八十了,对于生存还那么努力执着。这人给我的印象真太深了,但这个人在他们看来,一个又老又狡猾的东西罢了。
⑤小船上尽长滩后,到了一个小小水村边。有母鸡生蛋的声音。有人隔河喊人的声音。两山不高而翠色迎人。许多等待修理的小船皆斜卧在岸上,有人在一只船边敲敲打打。我知道他们正在用麻头与桐油石灰嵌进船缝里去。一个木筏上面还搁了一只小船,在平潭中溜着。忽然村中有炮仗声音,有唢呐声音,且有锣声;原来村中人正接媳妇,锣声一起,修船的,放木筏的,划船的,无不停止了工作,向锣声起处望去。——多美丽的一幅画图,一首诗!但除了一个从城市中因事挤出的人觉得惊讶,难道还有谁看到这些光景矍然神往?
⑥下午二时左右,我坐的那只小船已经把辰河由桃源到沅陵一段路程主要滩水上完,到了一个平静长潭里。天气转晴,日头初出,两岸小山皆浅绿色,山水秀雅明丽如西湖。船离辰州只差十里,过不久,船到了白塔下,再上个小滩,转过山岨,就可以见到税关上飘扬的长幡了。
(转引自叶圣陶《文章例话》,略有删改)
18.③④两段中,哪两件事情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简要概括。
19.第③段画线句说“这件事从船上人看来,可太平常了”,请分析“这件事”在船上人看来“太平常”的原因。
20.在作者看来,老水手是一个怎样的人?细读第④段具体分析。
21.沈从文先生曾对误读其作品的读者说:“你们能欣赏我的故事的清新,照例那作品背后蕴藏的热情却忽略了;你们能欣赏我文字的朴实,照例那作品背后隐伏的悲痛也忽略了。”你从这一篇作品背后读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结合选文具体分析。
四、作文
22.文中说叶圣陶先生除了“文字之外,日常交往,他同样是一以贯之,宽厚待人”。在你的生活中或许也有这样的实例,如老师的宽厚待人;爸爸妈妈的宽厚待人等,你对“宽厚待人”肯定有了一定的理解。请把你的理解写出来。(250字左右)
五、填空题
23.在下面句中的横线处,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相识之后,交往渐多,感到过去的印象失之太浅,至少是没有触及最重要的方面_____品德。《左传》说不朽有三种_____居第一位的是立德……这有时使我想到《论语》上的话,一处是____“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__
24.请找出下面句子中的错别字并改正过来。(1)
万想不到这繁碎而响亮的声音也把他送走了,心里立即兆上双层的悲哀。()(2)
想不直接动笔,只提一些商灼性的意见。()
(3)
重视语文,努力求完美,并且以身作则,鞠躬尽萃,叶圣陶先生应该说是第一位。()
答案解析
1.【答案】C
【解析】妇孺皆知,孺:小孩。妇女、小孩全都知道。指众所周知。此词与“它们背后藏着”矛盾。
2.【答案】D
【解析】A哺育(bǔ)
。一拍即合。B炽痛(chì)
;无暇及此。C亘古(gèn),仰慕。
3.【答案】A
【解析】根据文中“叶圣陶先生坚决反对这种文风,他提出正面的主张,要“写话”。写话,粗略说是嘴里怎么说,笔下就怎么写;加细一些说是,所写,从用语方面看,要是简明而有条理的口头话”这句话,看出体现主张要“简明或是简洁”。
4.【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语言是否得体,主要是考虑说话者的语言是否符合“身份”“场合”“情景”“情感(语气)”方等方面的要求。根据这些要求,对本题各项内容进行分析,用反选排除法判断,A错,明知不安全,还劝对方“你还是约别人一起去吧”,这是不负责的说法;B错,“你脑子没病的话你就别去”是不礼貌不文明的语言;C错,“你去不去我管不着”这是不太好的说法,所以答案为D。
5.【答案】B
【解析】文学常识的信息点有: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阅读作品时要注意记忆,根据考试的要求做出相应的解答。如:A、C、D作者是张中行。《倪焕之》作者是叶圣陶。故选B。
6.【答案】(示例)碧绿的池塘像眸子一样闪亮
【解析】第一步:审题目要求。
审清句式、修辞、语句(段)中心、句子数量、字数等方面的要求。
第二步:析结构特点。
抽取画线句(例句)中的相关词语,剩下的内容即句式,在仿写时与例句保持一致。
第三步:求语意相连。
分析画线句(例句)的中心,前后关联、呼应的关系。仿写句必须前后连贯,语意相关。
第四步:验答题规范。
验证仿句在内容、句式、修辞、语意连贯上是否符合题目要求,语言表述是否流畅。
7.【答案】这几段话记述了叶圣陶先生的宽厚待人。分别用了以下事例进行说明:
为吕叔湘先生描写标点符号,亲自和“我”谦虚恳切的商量修润课本的意见,亲自送客到大门外,及时给“我”回信表达悔恨和悲伤。
【解析】本题是理解人物的特点,概括事件。理解人物特点时结合记述的事件进行分析,概括事件时,一般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人物、事件即可。
8.【答案】不能换,因为“描”这个字的解释为“依照原样摹画或重复地画”,“描”与“改”不同,“改”是直接变换更改,这一个“描”字就能体现叶圣陶先生的严谨认真,绝不草率了事的做事态度,同时也显示了他对作者的尊重。
【解析】本题是理解词语使用的准确性,我们首先表明自己的观点,然后理解两个词的意思有什么不同,最后结合具体的语境分析是否合适。结合文章知道吕叔湘也是语言学家,标点符号不会出现错误,只能是写的不清楚,所以应该是“描”。
9.【答案】作者不是为自己的颠沛流离,是想到十年来的社会现象,像叶圣陶先生这样的人竟越来越少了。
【解析】本题是理解语句的含义,结合上下文内容进行分析。因为叶圣陶先生“看我的地址是公寓,以为公寓必是旅店一类,想到我在京城工作这么多年,最后沦为住旅店,感到很悲伤。”可以看出叶圣陶的宽厚待人、关爱他人,作者还认为“是想到十年来的社会现象,像叶圣陶先生这样的人竟越来越少了。”所以感动的悲伤了。
10.【答案】我们应该学习叶圣陶先生宽厚待人、做事认真严谨、严以律己的为人处事的特点,善待他人,严以律己,这样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做事要认真,这样才能取得成功。
【解析】本题是谈文章对自己的启发,我们首先理解叶圣陶先生为人处事的特点是宽厚待人、做事认真严谨、严以律己。然后将这些特点运用到生活中去,用以指导我们的生活。
11.【答案】己欲达而达人
意思是自己要事事行得通,同时也要让别人事事行得通。
12.【答案】“及了格”指写出的文章简洁明白,平易自然,通顺恳切。
13.【答案】平易自然,鲜明简洁,细致恳切,念,顺口,听,悦耳,说像话还不够,就是话。
14.【答案】抢拔白发 疯长白发 重提白发
15.【答案】①环境描写,烘托环境的沉静和幽暗,为下文写“我”和弟弟在灯光下为父亲拔白头发做铺垫。
②神态描写,写出“我”提到拔白头发的往事时父亲愉悦的表情,表现父亲对美好往事的怀念。
16.【答案】如“一个个冷寂无聊的冬夜很快蹑手蹑脚地溜走了,我和弟弟同时分享着一个心照不宣而自鸣得意的秘密”一句和“良久,才慢悠悠地说:‘那时你俩真淘气,老是拔了黑发糊弄我。’”一句相照应。
17.【答案】略。要求:言辞恳切,心存感激,言之有理即可。
18.【答案】水手下水救搁浅的船被激流冲走;老水手与其他水手讨价对骂找活。
【解析】把握故事情节,是读懂小说的关键,也是感知文章的起点。对故事情节的概括,是近几年中考小说阅读的热门考题之一。学生能按何时何地何人做何事的格式加以概括,应避免的是前后相互交错,力求做到前后一脉贯通。
19.【答案】第一层:落点在生活表象,思维单一肤浅。
示例:因为水手死在水里,他们在生活中见多了,所以这件事在他们看来是平常的。
第二层:落点在心理世界,思维略有深入。
示例:水里遇难,在水手的行业生涯是难免遭遇的。迫于生计,他们无可奈何,对此也渐渐习以为常甚至变得麻木漠然,所以这件事在他们看来是平常的。
第三层:落点在生存现状,思维较有深度。
示例:因为水手在水里遇难,是他们水手生涯难免遭遇的,这是他们的生存现状,在生存面前他们无可奈何,在命运的安排中他们别无选择。艰难的生存现状,让他们无暇体恤鲜活生命的珍贵,让他们对生命逝去变得麻木漠然,逼得他们把这件事看得平常。
【解析】学生感知文本内容,学会在文章中找出照应的内容,又要学会概括内容的能力。此处能总结概括出“艰难的生存现状,让他们无暇体恤鲜活生命的珍贵,让他们对生命逝去变得麻木漠然,逼得他们把这件事看得平常”即可。
20.【答案】第一层:以老说老,答案没有意义,不具备思维含量。
示例:这是一个年迈的老水手,他牙齿已脱,白须满腮。
第二层:答案只涉及老人的外在形象特点,思维浅显。
示例:这是一个体格健壮的老水手,他年近八十却如古罗马战士那么健壮。
第三层:答案涉及老水手的生存状态。
示例:老水手在干冷的天气里光着脚和掌舵手谈生意,见小船开出后赶忙从大石上一跃而下,他是一个为了生活而拼命的人。
第四层:答案全面,涉及老人的外在形象、生存状态、精神世界以及作者的态度。
示例:这是一个体格健壮的老水手,他年近八十却如古罗马战士那么健壮。为了生存,他在干冷的天气里光着脚谈生意,见小船已开出后赶忙从大石上一跃而下抢生意,为了生活他不得不如此拼命;在讨价还价无望的情况下,放弃自己的要求,主动拉纤,为了生存而做出的妥协体现了他对生存的一份强烈的努力而执着。在作者眼中,他是被悲悯的也是被赞美的。
(注意:如果回答作者眼中的老纤手形象,如答“又老又狡猾”,不给分)
【解析】本考点主要考查我们对文章中人物形象的理解能力、概括能力,要求语言简洁。学会抓住人物的各种刻画手法来分析。学会从故事情节中来分析,学会把人物放到一定的背景环境中去分析,最后还要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
21.【答案】第一层:从沈从文的话中摘录关键词,既没有结合选文,也没有思维展开。
示例:我读出了作者的热情和悲痛。
第二层:结合选文对辰州途中所见景色描写,感受作者对自然景观的喜爱之情;结合选文对两位水手的描写,感受作者对他们的同情。
示例一:通过对至辰州途中两岸景色的描写,如“黛色与浅绿相间的丘阜”“天气明明朗朗”“两山不高而翠色迎人”等,表达了作者对湘西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
示例二:作者通过第③段中为救搁浅之船而被水冲走的水手、第④段中为挣钱而叫骂讨价的老水手两个形象,表达了对在水边生活的人的同情。
第三层:结合选文对两岸风土人情的描写,感受作者对湘西的热爱;结合选文对两位水手的描写,感受作者对人物的同情和对生活的忧思。
示例一:通过对至辰州途中两岸风土人情的描绘,如“黛色与浅绿相间的丘阜”、“山水秀雅明丽如西湖”、水村生活与劳动场景、水村迎亲的场面等,表达了作者对湘西生活的热爱。
示例二:通过被水冲走的水手在船上人看来太平常,七十七岁还在水边挣命的老水手却被看作“又老又狡猾的东西”的平淡叙述,表达了作者对这里的人们生活的艰辛和精神漠然的痛惜和忧虑。
第四层:结合选文对风土人情和两位水手的描写,分析二者内在的关联,深刻地感受到作者悲天悯人的人文情怀。
示例:选文描写了辰州途中所见秀雅明丽的山水风光和美好的生活场景、风土人情,但这一切只让作者一人惊喜神往,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为了生计苦苦挣扎,对水村如诗如画的美景和迎亲的乐事是无暇顾及的,甚至对身边的“人”是漠然的。面对被急流冲走的水手和为生存而挣命的老水手,作者为他们艰难的生活而忧伤也为他们对生活的执着而感动,但是作为同类同乡的“他们”则是漠然的是鄙视的,作者对这种因生活而变得麻木的人性满怀忧思。全文在朴实的文字背后,表现了作者悲天悯人的人文情怀。
【解析】这是一种主观性较强的题目。学生能谈出自己对文章内容、主旨的主观感受、领悟或情感的体验,或谈由选文引发的思考,获得人生启迪、审美情趣等。学生理解原文的内容、思想和情感,阐述自己感受,概括出自己的看法和体会,并能陈述理由。
22.【答案】示例:我们培养宽厚待人的良好品质要做到几点:一、从小事做起;二、从身边的事做起;毛、从对待周围的人做起。人的一生不可避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过错。对子有过错的人,我们应该诚恳、友善地去帮助他们改正,当他们认错后就不能揪住不放譬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不公平的待遇,碰到一些毫无根据的批评与指责,对此在弄清事实真相之后,都应采取宽容的态度,而不应该耿耿于怀宽容包含着对别人的尊重和爱心。宽容者用爱心战胜忌恨,他乐观、愉快、豁达、忍让,处处表现出与人为善的可贵品质:同学们,我们从小要培养宽容待人、心胸坦荡、待人真诚的良好品质。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宽厚待人”的理解及表达能力,示例:我们培养宽厚待人的良好品质要做到几点:一、从小事做起;二、从身边的事做起;毛、从对待周围的人做起。人的一生不可避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过错。对子有过错的人,我们应该诚恳、友善地去帮助他们改正,当他们认错后就不能揪住不放譬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不公平的待遇,碰到一些毫无根据的批评与指责,对此在弄清事实真相之后,都应采取宽容的态度,而不应该耿耿于怀宽容包含着对别人的尊重和爱心。宽容者用爱心战胜忌恨,他乐观、愉快、豁达、忍让,处处表现出与人为善的可贵品质:同学们,我们从小要培养宽容待人、心胸坦荡、待人真诚的良好品质。
23.【答案】——,:
。”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标点的掌握和运用情况。这是学习语文的基础知识,平时要善于归纳整理各种标点符号的正确用法。此题解题时要细读语句,了解标点的正确使用方法。“最重要的方面”指的是“品德”,所以中间应该用破折号,表示解释说明;最后一处应该把句号放在引号的里边。
24.【答案】(1)旷—罩(2)急—商酌(3)
萃鞠躬尽瘁
【解析】根据句意和词义来选择恰当的汉字,如“迫不及待”就是等不及的意思,不是着急,故应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