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经:爱眼知识护眼宝典
一.视力和视觉的关系
衡量眼睛的“好坏“,主要是从“视力“和“视觉“两大方面功能来判断视力通常指我们能否看到、看清,辨别出物体的形态,大小,细微结构.视觉则关系到我们对于看到的信息的处理能力,比如识别事物远近,储存看到的信息,把看到的信息与已存的信息进行比较等等。
视力是视觉的物质基础,因此需要保护。但同样的事物,在视力相同的两个人看来,可能会形成不同的视觉效果与信息处理过程,因而,视觉是需要我们进行训练与发展的。
二.视力要保护
我们先一起来看看,《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是怎么对宝宝眼部保健提出要求与建议的:
3-4岁:不用脏手揉眼睛,连续看电视等不超过15分钟;
4-5岁:知道保护眼睛,不在光线过强或过暗的地方看书,连续看电视等不超过20分钟;
5-6岁:主动保护眼睛,不在光线过强或过暗的地方看书,连续看电视等不超过30分钟等。
由此可见,对于宝宝眼睛的保护非常重要,在平时生活中,爸爸妈妈们可以按照《指南》中给定的建议进行实践。
三.视觉可促进
视觉是人体最高的信息收集者,通过视觉,我们能感知外界物体的大小、形状、色彩、动静,获得对我们具有重要意义的各种信息。科学研究表明:至少有80%以上的外界信息经视觉获得。
视觉不是生来就一成不变的,而是可锻炼可发展可促进的。对宝宝的视觉发展包括视觉广度、视觉分辨力、视觉记忆力、视觉追踪能力、视觉想象力等几个方面。
比如训练宝宝的视觉广度可以培养孩子未来读书时的阅读能力,改善阅读速度慢等现象;训练视觉分辨力,可以让孩子在以后的学习中少犯看错“住”和“往”等形近字的错误;训练视觉记忆力,可以锻炼孩子“过目不忘”的能力,吸收和储存更多知识和信息……研究表明,宝宝出生后的几个月开始就是视觉发展的敏感期,持续到大约6岁。所以抓住孩子这一段视觉发育的关键期尤为重要!
另外,眼睛不止于观察,人类的“五感”中,不同的感觉通道永远是协同工作、相互补充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对周围环境的知觉更为准确。比如在孩子的英语等语言学习过程中,老师就常常需要通过视频、图片或亲自演示等方式,让学生清楚地观察到发音时的唇部的形状和运动情况,以助于更准确地发音。不仅如此,孩子的动作发展、认知发展、语言发展、社交情绪发展都离不开视觉的指导。
护眼宝典
看完上面这些小知识,我们知道眼睛除了让孩子看见、看清楚外,还有很多其他重要作用。但是如何科学护眼,对很多家长来说依然是个大难题。如何做好家庭的幼儿眼健康维护呢?一起来看看这份“护眼宝典”吧!
1.0-6岁宝宝视力发育指标
1-2个月
视力还比较模糊,只能看清眼前15-30厘米内的物体,喜欢不转睛地盯着眼前的物体。
3-6个月
具有注视与两眼固视能力,视网膜已有很好的发育。能由近看远,再由远看近,对颜色开始敏感。
6-12个月
两眼可以对准焦点,会出现寻物反应。可以辨别出物体的远近和空间,开始出现了立体的知觉。
1-1.5岁
能看见细小的东西,能注视3米远的物体。已初步形成空间立体感,开始对远近、前后、左右有了认知。
2-3岁
视力还比较模糊,只能看清眼前15-30厘米内的物体,喜欢不专睛地盯着眼前的物体。
4-6岁
视力逐渐成熟,视力的清晰度增加,喜欢翻阅图书,辨别图案的方向,基本达到成人的水准。
2.幼儿常见眼部疾病及预防
弱视
弱视是指宝宝眼球无明显器质性病变,而双眼矫正视力达不到正常生理年龄。
主要表现:双眼、单眼注视电视时喜欢凑得很近;看东西时头位异常,喜欢抬头、低头看;看物体的时候有眼球来回转动或者震颤的现象;走路时常常跌倒或抓握抓不准物体的现象。
干预方法:多给宝宝补充钙、锌、维生素B2等营养元素;多到户外话动;注意用眼卫生。
斜视
斜视宝宝生活用眼多是用视力较好的那只眼睛,另一只眼睛的神经组织,长期得不到刺激,不仅得不到发育,还会导致视力下降。
主要表现:经常歪头看东西;到户外阳光下,喜欢眯着眼看东西。
干预方法:玩具多角度、多方向悬挂在距离宝宝40厘米以上的小床上;经常变换宝宝睡眠的体位;经常将宝宝抱起来走动,从而增加眼球的转动。
假性近视
假性近视是因为宝宝用眼过度,晶状体厚度增多导致视物不请。长此以往会成为真性近视。
主要表现:当宝宝在绘画、阅读、看电视时,会出现眼睑沉重、双眼干涩、眼球发酸、发能、疼痛等现象。
干预方法:宝宝用眼时间不宜过长,多让宝宝远眺;勤眨眼;减缓眼睛疲倦;多食用粗粮,吸收更多的铬元素,促进眼睛发育,不要处在“被动吸烟”的环境中,避免氢化物中毒性眼疾。
散光
散光通俗地讲,就是原先球形的眼球变成了橄榄球,宝宝看到的物体就不能完好聚焦在眼底上,因此出现看东西不请楚。
主要表现:不能及时发现比较醒目的物品;追随物品移动的反应弱;看物体时喜欢凑得很近。
干预方法:避免宝宝习惯性揉眼;多带宝宝到郊外游玩,多看远处绿色旷野;看书时光线要充足,看书姿势要正确,不要在摇晃的车上或躺着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