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落地后的第一个学年末一二年级如何考
由于政策规定不能用“纸笔考试”的方式进行,我们看到各地区各学校,各出奇招,用各种方式来检测一二年级的教学质量,这样的尝试成为2022年最新的教学改革。这是非常有必要的,特别是落实双减政策的第一个学年,极具探索精神与挑战性。
观察已经分享的一二年级检测案例,发现有一个倾向必须提出:一二年级的检测,绝对不是为了对学生给予终极定性评价,而是一种过程性的指导性评价。检测的意图不单纯为衡量或裁定学生的学习结果,更多的是为了检测教师的教学效果,为将来的学习发展,提供参考。
同时,基于本次检测临近假期,检测也为指导学生寒假自学、家庭辅学,提供依据。
明确了一二年级期末检测的指导方向后,我们可以抓住“表现”与“表达”两个关键词,让检测获得应有的结果。“表现”与“表达”也是“双减”政策落地后,一二年级检测方式改革背后的学理支撑。
第一个关键词:“表现”
基于“表现性学习”的学理,来看一二年级的检测,就是要通过检测让学生充分表现出已有的学习状态。这一“状态”不是笼统的“好”或者“不好”,而是包括三个含义:
第一,是否对学习目标有充分的理解;
第二,是否能指向目标实施学习行动;
第三,是否能获得学习结果,展示学习细节。
乍一看这三条,很容易理解为第二、三学段的学生才需要具备,实际上第一学段一二年级学生同样需要。只要是学习,就要注重理解目标,要能够经历过程操作,要能示证效果。
以福州市钱塘小学教育集团策划的“二年级朗读能力”检测为例——
采用统编教科书中《雾在哪里》一课中“朗读课文,读好雾说话时的语气”为基础,面向学生公布的检测题为:“请用不同的语气朗读雾说的话”。
学生在参加检测时,不是能开口朗读,就能得到满分。至少应理解“什么是语气”;还应理解“在不同环境中,实施不同行为时,使用何种语气”来读。
如果仅是张嘴朗读,读得字正腔圆、声音洪亮,并未真正达成目标。评为“全优”的标准,至少应有一条:“朗读的时候,能够因环境与事件的不同,采用不同的语气,同时,能控制音量。”
可见,注重“表现”这一学理内核,即使不用纸笔做题,也是能区分等级,检测出真实的、有差别的学习效果。理解目标——过程操作——效果示证,由于“表现”的这三个因素,直接导致教师在设计一二年级检测时,需要做过细的工作。
检测的目的之一是让教师发现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助于改良。然而,目前已经发表出来的案例,大部分没有在一二年级检测时,提供“学生完成这一检测的辅助措施”。相反,几乎清一色以“直接命题”的形式进行。
福州市钱塘小学教育集团从检测目的出发,一二年级检测中注重“表现”的融入,教师在检测过程中是学习活动的测量者、评估者、发现者。我们强调的“一二年级”,就是年级小的学习者的代名词。直导式教学的倡导者——罗森海因认为:当学生年龄较小,接受能力较弱,缺乏学习新知识的必要基础时,一般说来,教师采用以下措施可取得最佳效果:
1、学习活动合理有序;
2、小步子、快节奏;
3、充分具体地讲解指导;
4、经常提问并要求学生有外显的、主动的练习活动;
5、提供反馈和矫正,尤其是在学习新知识的初始阶段更应如此;
6、在初始学习阶段应保证达到80%以上的成功率;
7、将作业分解成几个部分完成或者采取多种形式,以便于及时检查指导;
8、保证必要的巩固练习,以便学生的成功率达90%—100%。
可见,针对一二年级的教学全程:新授、复习、检测,都不是简单、粗浅的。也不是让学生不经由辅助,直接提取学习结果进行展示汇报的。
福州市钱塘小学教育集团在一二年级的检测中,对学生参与时进行步骤分解:第1步做什么;第2步做什么;第三步前有这个提示,第四部需要注意以下方面……也可以对检测环节进行分解。例如:读好雾说话时的语气,可以分解为:先读懂课文;再确立角色采取的不同行动;其次揣摩行动中角色的心理状态;最后进行朗读。这些经验是可取的。
结合一二年级学生年龄特色,检测时还可以有适当的“应答示范”。例如:读好雾的语气,老师甚至可以扮演其中一个角色,和学生进行配合检测。
基于“表现性学习”特质的检测,更有助于非“纸笔测试”情况下,检测出学生真正的学习水平。
第二个关键词:“表达”
语文学习中听、说、读、写的效果,都可以由不同的“表达”进行呈现。
关于表达,也不是字面上的简单操作——让学生根据命题,自由展示。检测要达到目标,需要注重两个指标:表达时的“灵动性”与表达时的“层级性”。让学生的能力在表达中被检测到、被评估出来,可以借助“表达通道的多样化”实现。即检测学生能否用各种方式进行表达。
还以《雾在哪里》的朗读检测为例,学生可以借助肢体语言来阐释角色的特点,也可以借助拟声词来展示对角色的理解,还可以邀约同伴进行互助朗读,让角色在朗读中复活。
当学生有多种通道、途径、方式来表达的时候,更明显佐证了学生对这一学习目标的真正理解。越灵动,水平越高,证明学习效果越好。相反,无法自主采用各种方式演绎,则说明处在最为基础的层面,教师也明晰往后的教学和指导方向;检测结果也可以为父母提供假期中的学习指导建议。
注重对表达的评估,还应随着“灵动性”的差异化设定不同层级,不应该是“通过”与“不通过”的二级分化。福州市钱塘小学教育集团设计不同的评价等级,对各个等级应在评价前优先描绘。例如“读出说话时的不同语气”,可以分为:
A级:能读出雾在遮蔽大海、天空、海岸等不同行动中的不同语气;同时,遮蔽自己时的语气,应有所不同。朗读中的音量有明显区分。
B级:能读出雾在遮蔽大海、天空、海岸等不同行动中的不同语气;同时,遮蔽自己时的语气,应有所不同。朗读时精神状态好,音量大,吐字清晰。
C级:能正确、流利读出雾在遮蔽大海、天空、海岸、自己等不同行动中说的话。朗读时音量能被听见,吐字较为清晰。
D级:无法能正确、流利读出雾在遮蔽大海、天空、海岸、自己等不同行动中说的话。
没有等级的区分,没有区分等级的评价标准,评价的结果也就局限于“教师个人的临场经验”,很容易陷入“大家好”的一团和气格局。评价之后,教师无法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的学习水平也无法继续提升。
回到前文我们所说的,一二年级的期末检测目标,涵盖有教师对未来学习的指导,父母对假期中辅导子女学习的需要。相信注重“表现”“表达”两个关键词,可以在学理层面更清晰的认识到:一二年级不进行纸笔测试的检测,到底是为了什么。
理解了这一些之后,才可以更明确知道:要怎么做,以及如何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