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社会保障现状调研报告
农村问题是我们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2018年2月中央发布了一号文件,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
2018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意见中提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虽然我们党和政府在“三农”工作方面出台了大量的政策、解决了许多工作中的问题,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农村仍有一部分人群,他们丧失或部分丧失了劳动能力,无法独立工作,没有固定收入,只能依靠微薄的政府补贴来生存,他们的生存发展也始终被各级党和政府长期牵挂。根据县委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部署,我结合工作实际,对石井镇的社会保障情况进行了调研,形成如下报告:
一、石井镇劳动能力缺失人员生存现状
XX镇是一个深石山村,辖属的行政村或偏远,或生存环境恶劣,这里的人民群众生活条件艰苦、外出谋生困难,镇内现有享受“五保”、“低保”等生活补贴政策人数
人,其中残疾人
人,完全丧失劳动能力
人,部分丧失劳动能力
人。
这些人,几乎注定了要在这里生老病死,完全没有机会接触城市的现代化生活,更无法感受到社会和时代的变化,对他们来说唯一能感受到的变化,就是上涨的各类补贴,除此之外,他们不关心任何事,他们只有生存,而感受不到生活的希望。在个别完全丧失劳动能力人员的家庭中,他们活着就是为了“赚”政府的补贴,成为家人的“摇钱树”。
通过与某位村干部谈话了解到,该村有一名分散供养的五保人员,说是补贴也不少,但因为其本人智力残障,所有的资金都由其兄弟掌管,五保人员的生活在外人看来与“流浪汉”没有区别,可一旦村干部打算让他到镇里的托养中心生活,他的家人包括他的本人都拒不同意,大家看在眼里、气在心里也没有办法。
还有一个残疾人士告诉我,他现在自己什么也干不了,还要拖累家里一个劳力专门照顾他,家里的收入十分微薄,日子十分清苦,家人将这样艰苦生活的原因都归集在他的身上,他的心里也十分的愧疚,甚至都想过自杀。
劳动能力缺失不是他们的错,或因病、因祸,他们只是成为了灾祸的承载者,久而久之,自身也丧失了斗志,变的浑浑噩噩,成为了家人口中的拖累,而如何保障他们生存、生活的权利,就是我们应该去深思、研究和做好的事情。
二、现有社会保障情况
经调查,目前X镇农村生活困难的人员所能享受到的具体补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五保补贴。按照2019年我县的五保人员补贴标准,分散供养的人员每季度1300元/人,集中供养6400元/人。
(二)低保补贴。按照2019年补贴标准,A类低保300元/月,B类低保195元/月,C类低保165元/月。
(三)残障补贴。一二级残疾人同时享有低保的,每个月补贴生活费120元,没有低保的补贴生活费60元。
(四)临时救助。家庭发生意外或者重大事件时,群众可以申请到100-500的临时救助金。
(五)除此之外,还有护理补贴、耕地补贴、电力补贴、城乡居民养老保障金等各种补贴政策,看起来名目繁多,一时间在社会上流传出一种“农村户口现在是香饽饽”的奇怪言论,好像在农村当一个低保户、贫困户、五保户就发了大财一样,实在是耸人听闻、荒谬绝伦。
拿起笔仔细算了一下,一个享受着大家口中最高补贴的人,每年可以享受到1万8千元左右,听起来是不少,想来在农村也足够生活了,可这样的钱估计没有人愿意拿,就算是想拿也拿不到,因为他得是一个完全瘫痪在床的五保人员。
而除此之外,其他的诸如残疾、半瘫痪等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对象,每个月能够拿到的补贴也不过六七百元,也许有人会说,这钱就不少了,在农村吃喝足够了,但是这几百元真的就能让他们感到满足、感到幸福么?不,这些钱对于他们的生活来说,几如杯水车薪。
但是,扪心自问,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将亿万群众解放就只是为了让他们不被饿死么?扪心自问,如果让我们每个月也只有几百元,我们会怎么样?真的够了么?我们的许多党员干部是否存在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思想呢?我们是否是合格的党员?是否发挥了作用?是否有去用心关注他们、帮助他们、了解他们吗?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
我觉得,做好农村社会保障工作,就是在为我们的百姓砌筑一道最后可以依靠的防线,当他们遭遇不幸、遭遇危机时,我们可以给他们希望,可以使他们“危有所靠”,我们要做的,就是想办法让这道最后可以依靠的防线,变得更加牢固。
三、关于农村社会保障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持续加大政府投入力度。一是要根据当地的社会发展情况,合理制定农村社会保障的各类补贴标准,不能死板的执行上级政策。二是要结合农村当地的生活标准和被保障对象的实际现状,通过多种途径进行保障,不能仅仅“拿钱了事”。三是要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的经济待遇、政治待遇,进一步激发他们扶危助困的高尚思想,从根本上密切党与群众的血肉联系。
(二)持续加强农村医疗、养老体系建设。一是要增强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的医疗服务水平,通过强化宣传力度,彻底消除农村“小病忍、大病骗、坚持不住再入院”的错误思想,让群众正确看待健康问题,减少因病引发的致残、致贫、致危现象。二是要进一步扩大提升乡镇托养中心的规模和标准,努力形成“规范化、标准化、人性化”的政府主导的集中养老体系,通过提升服务水平、扩大入住范围,让群众愿意住、自主住,甚至是实现收费住的目标。
(三)全面提升和推广农村保险事业。一是通过政府行政引导手段,提升农村群众的保险意识,通过当地政府建立意外保险基金,通过3-5年的时间,达到全面意外保险全覆盖的目标,逐步提高农村群众的风险抵抗能力。二是通过基层行政村,由政府投入启动资金、村集体设立意外互助基金的方式,为农村群众打造身边的“慈善家”,立竿见影的让群众感受到变化,帮助群众渡过一些短期性的危机,防止、降低“小难变大难”的现象发生。
2019年8月,党中央印发了《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遵照执行,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政治保障,我相信,只要充分发挥乡村党组织的作用,充分激发乡村自主活力,农村的社会保障工作一定会越来越完善,越来越规范,越来越人性化,农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也必定会越来越红火,我们基层干部才算是不辜负党和人民的信任与重托,才算是做到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