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XX镇主要动物疫病免疫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对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小反刍兽疫实行强制免疫,畜禽群体免疫密度常年保持在90%以上,其中应免畜禽免疫密度达到100%,免疫抗体总体合格率常年保持在70%以上。
对犬只狂犬病实行全面免疫,免疫抗体总体阳转率在70%以上。
对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新城疫的免疫,按照原自治区水产畜牧兽医局办公室印发的《XX自治区猪瘟防治实施方案》《XX自治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治实施方案》《XX自治区新城疫防治实施方案》(X渔牧办发〔2017〕X号)要求开展,畜禽群体免疫密度常年保持在90%以上,其中应免畜禽免疫密度达到100%,猪瘟、新城疫免疫抗体总体合格率常年保持在70%以上。
对牛结节性皮肤病的免疫工作,按照《XX自治区人民政府重大动物疫病防治指挥部关于加强牛结节性皮肤病防控工作的通知》(X重防指发〔2020〕X号)要求开展全面免疫。
对猪链球菌病、炭疽、山羊痘、牛出败等其他动物疫病的免疫工作,根据实际情况评估决定是否开展。免疫程序参照《XX自治区常见动物疫病免疫推荐计划(试行)》(原自治区水产畜牧兽医局2014年4月14日印发)。
规模养殖场应主动按免疫程序实行常年免疫,免疫程序详见本方案附件。散养畜禽采取春、秋两季集中免疫和常年补免相结合方式。春季集中免疫时间为3月上旬至5月上旬,秋季集中免疫时间为9月上旬至10月底。
二、使用疫苗种类
使用经国家批准的H5+H7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小反刍兽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新城疫、兽用狂犬病、山羊痘等疫苗,疫苗产品具体信息可在中国兽药信息网“国家兽药基础信息查询”平台“兽医产品批准文号数据”中查询。
三、免疫主体
饲养动物的单位和个人是强制免疫主体,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承担强制免疫主体责任,切实履行强制免疫义务,自主实施免疫接种,建立免疫档案,做好免疫记录,并接受农业农村部门的监督检查。
四、职责分工
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具体组织实施全镇的免疫计划,负责组织动物疫苗的调拨、保存和使用监管,负责组织养殖场户自购强制免疫疫苗备案和使用检查。负责加强对养殖场户履行强制免疫义务情况的监督检查,对养殖场户使用政府采购疫苗、自购强制免疫疫苗备案及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负责动物疫苗发放管理,监督兽医社会化服务公司有序做好本辖区内散养畜禽的免疫注射、免疫档案建立、标识佩戴等工作。
各村(社区)负责协助兽医社会化服务公司开展动物免疫工作的宣传动员工作。
五、组织实施
(一)规范动物疫苗管理。
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要按照《XX自治区动物疫苗管理办法(修订版)》(X渔牧办发〔2016〕X号)规定,严格疫苗运输、入库、储存、调拨、发放、使用等各个环节的管理,及时在“XX动物防疫物资信息管理系统”填报动物疫苗出入库情况,建立完整、准确的动物疫苗实物台账和会计台账。(二)全面推进强制免疫“先打后补”工作。
按照《XX自治区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补助政策改革实施方案》(X农厅发〔2020〕X号)要求,对符合条件的养殖场户全面实行“先打后补”,实现养殖场户自主采购、财政直补。对暂不符合条件的养殖场户,推行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有序引导社会化兽医服务机构等社会力量参与强制免疫工作。(三)加强对自购强制免疫用疫苗养殖场户免疫的监管。
自购强制免疫用疫苗的养殖场户应向合法的疫苗生产企业和经销商采购,并及时将自购的动物疫苗品种、生产企业、数量等情况向县农业农村局备案;同时,如实建立完整的动物疫苗采购、贮存、使用记录,记录保存至强制免疫疫苗有效期满后2年,并按要求报送强制免疫情况。(四)进一步提高犬只狂犬病免疫率。
根据实际,可采取依托兽医社会化服务公司、动物诊疗机构等单位设立动物狂犬病免疫接种点,或组织村级动物防疫员进村入户,提供犬只狂犬病免疫服务,发放家犬免疫证,免疫服务范围实行全覆盖。(六)组织技术培训,评估免疫效果。
农业技术服务中心要切实加强免疫技术培训,特别要加强对养殖场、兽医社会化服务机构有关人员以及村级动物防疫员的免疫技术培训,使其熟练掌握疫苗贮存、使用基本常识以及免疫程序、免疫操作规范,严格按免疫程序和操作规范实施免疫注射,按照要求更换针头,做好各项消毒和个人防护,严防免疫注射过程中人为传播动物疫病。要严格按照动物疫病免疫计划使用疫苗种类。在实施强制免疫时,对出现免疫应激反应死亡、免疫抗体水平不达标和免疫失败等情况,要及时调查处理;出现免疫应激反应死亡的,应严格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置。要按照日常监测、随机监测和集中监测相结合的原则,加强免疫效果监测与评估,对免疫抗体水平不合格的畜禽及时补免。(七)严格建立健全免疫档案。
兽医社会化服务公司、养殖场户要按照免疫档案要求,规范填写畜禽存栏、出栏及免疫等情况,特别要做好免疫用疫苗种类、生产厂家、批号、免疫时间等的记录,免疫档案记录畜禽个体信息要与畜禽标识相符。(八)严格规范实施动物检疫。
承担动物检疫职责的机构实施产地检疫、出具检疫证明时,要严格按规定核查畜禽的免疫情况、免疫档案;应进行实验室检测的,要凭检测结果符合规定的检测报告出具检疫合格证明;对调运的种蛋以及未达首免日龄的仔畜雏禽未标明其供体免疫情况的,一律不得出具检疫证明,禁止调运。(九)加强免疫信息报告。
对疫苗采购和免疫情况实行月报制度。在春秋两季集中免疫期间,对免疫进展进行周报制度。出现突发重大动物疫情时,对紧急免疫情况实行日报制度。农业技术服务中心要明确专人负责收集统计免疫信息。实行月报的有关情况,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应在每月26日前将辖区内有关动物免疫信息通过全区免疫信息填报系统上报相关数据;在每月25日前将有关免疫信息上报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实行周报的有关情况,应在每周二报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突发重大动物疫情时,在每日15时前向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紧急免疫情况;免疫过程中发现的问题随时报告。
六、保障措施
(一)抓好宣传,营造氛围。
要加大宣传力度,重点宣传动物防疫法律法规和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政策,普及动物疫病免疫技术和知识,使广大养殖者充分认识做好强制免疫的意义、义务和责任,依法做好免疫工作。(二)加强督查,确保实效。
农业技术服务中心要加大督查力度,春、秋两季集中免疫期间要组织督查组下乡、进村、入场督查指导,对实行强制免疫“先打后补”的养殖场户,要组织开展免疫效果抽查,确保免疫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