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区开展春季城镇治理“十项”专项整治行动方案
为提升城镇治理和服务水平,建立健全长效机制,营造更加宜居和谐的城市环境,逐步实现城市治理规范化、精细化、长效化,切实推动我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持续推动城镇治理专项整治行动,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具体如下:
一、工作目标
聚焦当前市容突出问题,紧紧围绕春季市容环境卫生整治重点,全面开展“十项”专项整治工作,扎实推进各项市容环境整治任务,确保市容环境“清干净、洗彻底、管到位”,打造干净、整洁、有序、安全的城市市容环境。
二、集中整治时间
3月3日-4月30日,集中治理结束后巩固成果,建立长效机制。
三、重点整治区域
重点要加强以下区域:
主次干道沿线
老旧小区
商业区、广场、公园、景区等人流集散地
环城公园、环堤公园边坡区域及青年湖、双月湖周边区域
汽车总站、西客站、高速公路出入口等窗口地区
铁路沿线、国省县道沿线
城乡结合部
建成区外镇驻地及两公里范围
四、整治步骤
(一)动员部署阶段:3月3日-3月7日
各单位、股室根据各自职能认领工作事项,制定详实工作方案,做好部署及准备工作。
(二)清理整治阶段:3月8日至3月31日
以问题为导向,聚焦管理短板,保质保量完成整治任务,实现市容秩序、环境卫生显著改善。
(三)巩固提升阶段:4月1日-4月30日
对整治工作开展情况进行阶段性自查并总结,并建立健全市容环境长效管理机制,对各类问题发现整治一批、巩固提升一批。
五、整治内容
(一)开展积存生活垃圾集中清理专项整治行动。
各镇街全覆盖拉网式排查辖内各角落积存的生活垃圾,由责任单位限期清除。各镇街、环卫、园林负责(二)开展校园周边市容环境专项整治行动。
集中整治店外经营、流动商贩、噪音污染及散发广告等;实行“错时”执法管理,开展护校行动;增加保洁频次,确保干净整洁。各镇街、城管执法、环卫负责(三)开展废品收购站集中清理整顿专项整治行动。
按照《XX市城镇容貌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规定,建成区内禁止设置废品收购站,现有的废品收购站务必3月底前迁移,对不配合的废品收购站点,组织执法、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联合治理;建成区外沿国、省、县等主要干道两侧设置废品收购站点,应当采取设置围墙、硬质围挡或者遮盖等措施,保持收储场所整洁,不得在收储场所之外堆放废旧物品,不得焚烧废旧物品。各镇街负责(四)开展道路两侧绿化带及行道树树穴集中补植专项整治行动。
各镇街组织和督促施工队伍或责任单位集中对行道树、绿化带、树穴缺苗断垄进行补植;对道路两侧人行道以外至墙体外立面区域裸露土地全面治理。各镇街、园林负责(五)开展便民疏导点规范管理专项整治行动。
强化管理已设置的便民疏导点;各镇街根据市民需求和辖区实际再合理设置一批便民疏导点;集中规范设置修车修鞋便民服务摊点。各镇街、城管执法负责(六)开展公厕提升专项整治行动。
全面美化所有公厕外立面;全面提升所有公厕基础设施,完善便民设施,改善入厕环境。各镇街、环卫、园林负责(七)开展餐饮油烟及夜市烧烤治理专项整治行动。
集中整治饭店、食堂油烟设备安装不到位或不正常使用行为;集中整治建成区内主要道路两侧露天餐饮活动;集中整治建成区内露天烧烤。各镇街、城管执法负责(八)开展环卫设施专项整治行动。
集中维修、更换破旧、损坏的环卫设施;集中整治垃圾容器无盖或有盖不盖问题;对公共环卫设施进行规范定位摆放,严禁单位和个人沿街私设环卫设施。各镇街、环卫负责(九)开展户外广告、门头招牌专项整治行动。
集中整治主次干道两侧陈旧、破损、存在安全隐患、影响市容环境的门头店招广告设施;全面清除沿街橱窗广告、乱贴乱画的“野广告”、条幅等。各镇街、城管执法负责(十)开展打击液化石油气非法经营、销售专项整治行动。
各镇街对辖区内液化石油气非法经营、销售情况进行拉网式排查建立双清单,对存在的问题责令限期整改,对逾期不整改的依法顶格处罚,并移交公安机关。各镇街、城管执法负责六、保障措施
(一)高度重视、周密部署。
充分认识集中整治活动的重要意义,切实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实施。各镇街、各单位要成立集中整治工作专班,主管领导靠上抓,抽调专门人员,推进工作落实。要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和推进措施,集中时间、精力和人员,精心组织实施,确保工作成效。(二)强化责任、抓好落实。
要根据管辖范围和职责分工,进一步分解和细化整治任务,切实履行职责,要指定联络员,加强工作的组织协调。整治中要加强协作,上下联动、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积极主动做好各项工作、确保集中治理工作有序展开。同时,各镇街、各职能部门,根据区指挥中心的案件派遣,要积极有为,在规定的时限内限期处置并反馈。(三)加强督查、巩固提升。
城镇治理办公室要组建督查专班,严格对各镇街、作业公司和各单位、股室的工作开展成效进行督促,各镇街、部门集中治理成效与长效机制运行情况纳入城镇治理月、季、年考核成绩。(四)强化宣传、联动共治。
要充分利用媒体、公众号等多种形式、多种途径广泛宣传,加大宣传力度,既要宣传正面先进典型,宣传文明行为,又要通报落后事例,曝光不文明行为,动员社会及全体市民共同参与城市治理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