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从课堂失范走向课堂规范
从课堂失范走向课堂规范
——兼评《学校的挑战:创建学习共同体》
钟启泉
【摘要】 学校教育的改革是从日常的课堂教学实践开始的。本文依据佐藤学《学校的挑战:创建学习共同体》的“课堂革命”的逻辑与经验,结合我国10年来新课程改革的实践,围绕课堂规范的论题梳理了若干基本认识。
【关键词】 课堂失范 课堂规范 课堂革命
【作者简介】 钟启泉/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教授(200062)
从素质教育的高度看,应试教育课堂是“失范”的。如何从“课堂失范”走向“课堂规范”,应当成为“有效教学”研究的课题之一。佐藤学的《学校的挑战:创建学习共同体》为我们描述了日本中小学课堂规范是如何解构与建构的,他们的经验可以引发我们对一系列问题的思考。
一、“课堂革命”的时代与课题
21世纪是“课堂革命”的世纪。新课程改革已经10年了,有人还在振振有词地坚持“教师讲解、学生听讲”的教学模式,道尔顿曾经批判“把课堂沦为一片墓地”的“墓地式课堂”与“墓地式教学模式”。[1]难道这才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最好方式吗?这些人不看看今天究竟是什么时代了!
世界的课堂正在发生静悄悄的革命。在欧美国家,以黑板与讲台为中心,教师单向灌输知识的课堂,以教科书为中心习得知识技能并且通过考试来评价的教学,已经进入历史的博物馆了。进入新世纪,即便东亚国家和地区的课堂也开始发生静悄悄的变革。中国大陆的新课程改革成为其中的一个案例。[1]多年来的“教师讲解、学生听讲”的“灌输中心教学”逐渐被“对话中心教学”所取代。变现为在学习方式上,从教师讲述、学生静坐专心听讲的“座学式学习”转向“活动性学习”,从“个体学习”转向“合作学习”,从死记硬背的学习转向“探究、反思、表达”的学习;在授课方式上,从“告知式教学”转向“启发、交流、分享”的教学。课堂变革的背后是深层次的知识观、学习观的变革。没有思考的空间,没有活动的支撑,没有经验的改造,没有意义的发现,没有关系的建构,就没有真正的学习。课堂应当变革,课堂已经变了。
课堂的变革意味着学习品质的提升。在当今“课堂革命”的时代,旧的应试教育的课堂其实是落后于时代的“失范”的课堂,我们的学校面临课堂规范的解构与建构的挑战。有的教师担心改革不能保证质量,不能保障升学率。其实,改革与质量非但没有任何矛盾,而且改革本身就是从根本上提升教育品质的唯一出路。我们的教师需要认识到:静悄悄的课堂革命乃是历史的必然。雪融化了会变成什么?回答“春天来了”被判为错,唯有回答“变成水”才是标准答案的教学,是扼杀儿童想像力的教学。动不动就“错、错、错、莫、莫、莫”的教学,说到底是剥夺儿童“学习权”的教育,跟时代格格不入。基础教育要为每一个学生终身学习、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根据学力结构模型,底层是先天性的生理基础、性格基础之类的个性身心素质;中层是基础性学力;顶层是创造性学力。[3]这个模型可以引申出一系列判断:第一,基础性学力的发展不能以损害了与生俱来的生理与心理的身心发展素质为代价,不能损害了儿童作为一个“整体的人”的发展;第二,基础性学力与创造性学力的发展是彼此交替上升——即基础性学力发展为创造性学力,创造性学力成为基础性学力——呈现一种螺旋式发展的状态的;第三,基础性学力不是单纯靠知识积累式形成的,而是借助“高端引领”才得以形成的。即便所谓的“学习困难学生”也需要给予挑战高水平学习的机会。[4]新加坡的PISA成绩是名列前茅的,但新加坡教育部并没有得意忘形,反而通过检讨,打出了新世纪国民教育发展的战略——“学习的学校,思考的民族”。我们以为天经地义的传统的课堂面貌是19世纪的产物,是同工业化社会的发展相适应的。在21世纪全球化时代的今日社会,是知识高度化、复杂化的社会,是知识不断流动、更新、发展的社会,我们之所以寻求素质教育——着力于创造性思考、批判性思维、人际沟通能力、探究能力——的教育,就是为了适应这种社会的变化。静悄悄的课堂革命是同这种历史的变革相适应的。
“课堂革命”为每一个教师提出的课题是:如何从聚焦教师“教”的课堂,转型为聚焦学生“学”的课堂。佐藤学教授说:“学校和教师的责任并不在于‘上好课’。学校和教师的责任乃在于:保障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权,提供学生挑战高水准学习的机会。”[5]这里所谓的“学习权”,是指“儿童不仅是受教育的存在,而且是行使权利的主体”。他们拥有天生的不可剥夺的基本人权——“阅读、写作的权利,提问、深思的权利,想像、创造的权利,读懂自身世界创造历史的权利,分享教育资源的权利,发展个人力量、集体力量的权利”。然而,这种学校在应试教育背景下简直是凤毛麟角。最近有一个国际教育调查发现,中国学生的想像力是垫底的。据说四川重庆准备教育立法——保障儿童想像力的教育。这当然是好事。但是应当知道,教育需要从根本上、整体求得内涵发展,靠表层的、零敲碎打、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所谓“规划”是无济于事的。上海世博会期间发生的地图出版社打压七宝中学自编上海世博游览地图的事件,反映了上海某些“专家”制造的社会舆论的偏差,甚至闹出了把“生活地图”混同于“专业地图”的笑话,这个事件值得我们反思。
真正的学校教育的改革倘若离开了日常的课堂教学实践的变革,只能是一句空话。我们必须彰显课程改革的逻辑——学校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堂改革;课堂改革的核心环节是教师专业发展。不过,问题在于,如何把这种认识化为每一个教师的行动呢?可以说,《学校的挑战》为我们提供了一部活生生的“课堂革命”的教科书。根据日本的经验,课堂变革不可能一蹴而就。在公开教学中那种看起来完美无缺的课堂,恰恰可能是做假作秀的课堂。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随时会出现一些纰漏是在所难免的,追求变革的课堂起初或许是丑陋、稚嫩的。这些都无关紧要,只要大方向对头。真正的“学习”是一种对话性实践,是同新的世界的“相遇”与“对话”,是师生基于对话的“冲刺”与“挑战”。这种课堂是返璞归真的师生一道挑战学习的课堂。既不是风风火火的、表面华丽的课堂;也不是封闭僵硬、死气沉沉的课堂,更不存在尽善尽美、登峰造极的极品课堂,佐藤学说:“挑战学习的学生是灵动的、高雅的,而且是美丽的”。套用这句话也可以说,“挑战课堂的教师是灵动的、高雅的,而且是美丽的”。他在这本书中提供的20个日本“课堂革命”的案例,值得我们倾听;他给上海新黄浦实验学校做出的点评中所凝练的三个关键词——“探究”、“合作”、“卓越”,值得我们回味。[6]
二、课堂规范的解构与建构
课堂规范的解构与建构式每一所学校面临的首当其冲的挑战。课堂规范不是封闭、约束、禁锢、冻结的代名词;不是一系列操作性步骤的集合。课堂规范意味着学校改革的诉求,意味着“学习共同体”的建构。
“学习共同体”是学校改革的愿景与哲学。[7]这种改革哲学由三个原理组成——“公共性”、“民主性”与”“卓越性”。“公共性”——学校是旨在实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权这样一个公共使命而组织起来的“公共空间”,学校必须成为个性交响的场所。“民主性”——在这种学校里,学生、教师、校长、家长,每一个人都是“主角”;每一个人的“学习权”和尊严都受到尊重;各种各样的思考方式与生活方式都受到尊重。“卓越性”——学校同时必须是追求“卓越性”的场所,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必须是卓越的。这里所谓的“卓越性”并不是指谁同谁比优越这一意义上的优秀,而是指即便何等困难的条件下都能各尽所能追求最高境界这一意义上的“卓越性”。同艺术与学术一样,教学也是创造性的实践。在课堂教学中是万万不能丢弃“卓越性”的旗帜的。
不同于马卡连柯(A.C.MakapeHko)的“集体主义”或传统的班级集体,“学习共同体”是每一个人的差异得以交响的共同体。没有差异就没有学习,我非常欣赏的一句话是“一切的差异万岁”。[8]我们的学校应当为多元智慧的学生提供多元发展的机会。如同响乐团用不同乐器音响,奏成一曲交响乐那样,学校应当是每一个人的经验得以交流与交欢的共同体。佐藤学用“个体差异的交欢”和“多元声音的交响”来形容“学习共同体”。《论语》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知”。“和而不同”可以用作“学习共同体”基本特征的最好的概括,这种表述高度凝练地传达了“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差别:素质教育是“君子”的“和而不同”的教育世界;应试教育是“小人”的“同而不和”的教育世界。我们需要用“和而不同”的课堂世界替代“同而不和”的课堂世界。
“学习共同体”的核心价值就在于保障挑战高水准学习的机会。一个班级、一所学校,只要有一个学生的学习权没有得到保障,就不能说这个班级、这所学校是尽了责任的。[9]“学习共同体”是每一个学生、每一个教师、每一个家长共同成才的天地。在“学习共同体”的改革哲学背后,隐含着诸多具有颠覆性的教育信条,有诸多基本概念的支撑,诸如为什么说“分层教学”是落后于时代的,什么是“基础学力”、“差异学习”、“对话教学”、“合作学习”等等。
创建“学习共同体”的过程就是课堂规范与教师研修规范的重建过程。课堂规范不是万古不变的,它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价值取向的进化而与时俱进。佐藤学在经历1000所中小学实验失败与3000所中小学实验成功的基础上,总结了建构课堂教学规范的独到见解,形成了教师校本研修的“活动系统”,[10]值得我们借鉴:
1.课堂变革三要素——活动(作业)、合作学习、分享表达。[11]在课堂中一旦引进来三种活动——学生作业自主活动、小组讨论(合作学习)、全班交流分享,就一定能够打破教师一言的和格局,给予学生活动与思考的空间,形成活动式学习、合作式学习、反思式学习。因为,所谓“学习”本质上是一种对话实践——同客观世界对话(文化实践)、同他者对话(社会实践)、同自我对话(反思实践)三位一体的活动。
2.教师上课三件事——倾听、串联、反刍。[12]课堂教学中教师工作的核心在于“三要素”:倾听、串联、反刍。倾听。倾听是教师教学活动的核心。倾听意味着接纳如下三种关系的发言——倾听这个发言同教科书内容的关联;倾听这个发言同其先前发言的关联。[13]教师一旦在三个关系中倾听学生的发言,就能以教科书为媒介,把一个学生的发言编织成一件织物。不仅是好的发言,而且信赖和期许每一个学生的发言都是精彩的。任何一个学生的思考与挫折都应当视为精彩的表现来加以接纳。倾听每一个学生的困惑与沉默,正是课堂教学的立足点。
3.课堂教学三境界——课堂的变革单靠个别教学方法的改良或是教学环节的调整时无济于事的,需要有整个课堂愿景的构图。澄明、合作、交响。[14]所谓“澄明的学习”意味着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和每一个教师的学习是得到了品质上的磨练的。所谓“合作的学习”是指多样性(差异性)学习的交流通过个体与个体之间的交融而得以发展,也可以说是“互惠学习”。所谓“交响的学习”意味着学生学习的多样声音与教师学习的多样声音的交响。借助每一个人的个性差异的交欢,培养“和而不同”的学校(课堂)文化。不过,在学校改革中,学生的学习并不是从“澄明”到“合作”再到“交响”的,恰恰是逆向的过程——从“交响”到“合作”再到“澄明”的学习。
4.课例研究三环节——任何一名教师关起门来教学,是不可能从内部变革学校的。所有教师每年起码需要三次公开课,积累课例研究的经验。围绕公开课的二小时左右的课例研究的讨论,需要有百次的积累。课例研究包括如下环节:[15]通过课堂录像观摩一堂课,并组织二小时的讨论;每周或隔周以学年而非学科为单位的研修,全员参与的校本研修。这样,教师要以儿童的学习为中心,围绕自身的课例研究、年级的合作研究和学校的校本研修,形成教师专业成长的“同心圆结构”。
5.课例评点三要点——教学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简单地说一节课成功或者失败没有意义。听课者的任务是抓住教学中的具体问题进行分析。要像拿放大镜一样,做细节观察。教师的评课聚焦三点:第一,你发现全班同学的学习哪些方面是成功;第二,你发现全班同学的学习哪些方面还存在困惑;第三,你从主讲教师的教学中学到了什么。[16]在这里,不针对主讲教师的教学行为作出评价,而是瞄准学生的学习的态度。这就是说,教学研讨的对象不是放在“应当如何教”的问题上,而是基于课堂的事实——“学生学习的成功之处何在,失败之处何在”。教学研讨的目的不是“教师露一手”,而在于“学习关系的创造”与“优质学习的实现”。
6.校本研修三原则——课堂教学是超越了一般教师难以想象的极其复杂的工作,是一种高度智慧的作业。佐藤学倡导校本研修三原则:[17](1)即时回应学生的教学;(2)以倾听为中心的教学;(3)彰显教师风格的教学。为了实现教师作为专家的成长,第一,研究方法需要摆脱“假设-验证”模式的支配,应当研究的事项不是“假设-验证”,而是事件意义的多样性解释,是事件关系的结构性认识。缜密地研究课堂事件,学生学习的成败,才是中心课题。第二,精简现行的学校组织及其会议。对于教师说来最重要的扎根于自己的课题事实的研究与研修,是自己所在学校内部的研究与研修。越是扎根于传统,就越是拥有创造性,就越是能够摸索出新时代教育发展的脉搏。
在建构新的课堂规范的背后,我们分明可以发现两幅崭新的教育图景——不是教师独立,而是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的“对话教学”的图景;不是教师关门上课,而是基于教师“同僚性”的“合作教学”的图景。《学校的挑战》不愧是一部“课堂革命”的教科书。日本学校富于创意的挑战,是教育研究与哲学思考的丰润的思想宝库,也是启迪我们发现和实现新的教育创造的一份确凿无疑的实证依据。
三、变革教师自身的挑战
“课堂革命”的前提是教师自身的变革。佐藤学基于“教学三角形模型”,倡导作为“教师气质”的三种规范:(1)“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尊严即尊重学生;(2)尊重教材的可能性与发展性;(3)尊重每一个教师自身应当秉持的哲学”。[18]要体现这三种规范哪怕是其中的任何一个规范,谈何容易。我们的教师需要打造这种教师气质。“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需要有亲近儿童、观察儿童、信任儿童的“儿童学”的学术准备;“尊重教材的可能性与发展性”就得区分不同学科、不同教材有不同的特点、不同的发展性。课堂评价的视点应当体现不同学科群的特色。诸如在理科课堂的评价中聚焦学生的参与度、实验技能、探究兴趣,或是社会科课堂的评价中聚焦富于个性色彩的语言表达等等,有不同的侧重点。我们同样缺乏“尊重每一个教师的教育哲学”的思想高度。比如,评课活动牵涉诸多范畴的内容,诸如每个教师的教学心得、课堂事件的关联与发现、不同视点与见解的提示、事件价值的转换与再认知、学习环境的设计与具体情境的处置等。[19]但不是每一次的评课都得囊括这些范畴的内容。我们许多听评课的人往往在不了解公共课主讲老师的教学意图、主导思想是什么的背景下,只能面面俱到或是千篇一律地评论一番。我们的公共课与听评课如何从“失范”走向“规范”,需要长期的探索。日本的滨之乡小学积累了每年百回以上的课例研究,一直在探讨着校本研修转型的策略——如何从“有效传递模式”转向“合作建构模式”。他们的经验告诉我们,敢于挑战的教师不会满足于具体教法的传递和熟练,一定会寻求专业知识的合作建构与自身教学风格的形成。当我们的每一所学校都发起了“课堂革命”的挑战,确立起以“课例研究”为核心的校本研修规范的时候;当教师独特的实践研究周期——“听课堂、评课堂、读课堂、写课堂”——真正溶入每一个教师的生活方式的时候,新的教师专业形象就凸现出来了。
课堂规范的解构与建构,说到底是变革教师自身的挑战。它意味着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工匠型教师”成长为“反思性教学专家”。如今,全国各地实施新课堂的基地学校已经开始了变革自身的挑战、变革课堂的挑战,这是好事。校本研修的转型意味着教师基于学生研究、教材研究和教师自身研究的一系列教学的创造。如果我们的中小学教师能够摆脱“三不主义”——不读书、不研究、不合作——的旧习;能够展开反思性教学——基于教师自身的专业需求;植根鲜活的改革实践;展开教学实践的反思——的研究,就一定能够不断地丰富“实践的智慧”,创造“行动的理论”。当然,教师的专业成长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以滨之乡小学为代表的日本3000所中小学坚持螺旋式上升的改革,反复“回到改革实践基点上来,重新发起新的挑战”,给了我们诸多的启示:第一,课例研究的课题不应当追求赶时髦的“奉命研究”,而应当是扎根教师的日常教学需求的“自主研究”。第二,课例研究的课题不宜年年翻新,不可能速战速决,需要年复一年地展开返璞归真、周而复始的、甚至步履蹒跚的研究。这是因为,变革课堂困难重重。课堂革命是一种持久的、缓慢的文化变革过程。佐藤学在10几年间经历了1000多所学校改革的失败后说道:“变革学校之艰难,创建‘合作学习’的课堂之艰难,建构教师之间‘同僚性’之艰难,建构家长与教师之间的信赖与协作关系之艰难,建构家长之间联谊关系之艰难,建构学校与教育委员会之间伙伴关系之艰难,以及建构研究者与教师之间相互学习关系之间之艰难——我是痛彻心腑的。”[20]课堂革命不能不是“永远的革命”。
参考文献: [1]转引自钱旭鸯.课堂规范论析(文稿).Dalton,S.S.Five Standards for Effective Teaching:How to Succed with All Learners,Grades K-8[M].CA:John Wiley & Sons,Inc.,2008:3-5.[2][4][5][6][7][8][9][10][11][12][13][14][15][16][17][19][20]【日】佐藤学.学校的挑战:创建学习共同体[M].钟启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9-14,188,1-2,133,2-3,215,166、218,3-
5、117,64,112,97,105-107,71、117,90、129、168-169,76,130,5.[3]钟启泉.现代课程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215.上海教育出版社(新版)2003:264.[18]佐藤学.教师传奇:为了作为专家的教师成长[M].东京:小学馆,2009:56.(责任校对:胡陶)
第二篇:从课堂走向生活
从课堂走向生活
学生从体育课堂中学习到了许多的知识与技能,其中包括:田径、篮球、排球、足球、体操等许多项目,但是大多数项目受场地、器材、天气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而不能经常的进行。中长跑项目则受以上因素的约束比较小,更因为它具有培养顽强的意志品质和良好的健身功能,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和欢迎。但是在体育教学中中长跑是学生最不喜欢的项目之一,也是学生最不愿意学习的一项内容。如何让学生喜欢上这一项目,并成为一种锻炼身体的方法,就要求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过场中改变思路,把学生感到乏味,甚至厌恶的教学内容教出乐趣,激发出学生的兴趣,喜欢上这个项目。我认为应该着重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了解中长跑
学生到了这个年龄段,已经具备一定的认知水平,有比较强的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针对这一点,教师要考虑到满足学生的这种求知的欲望。要把中长跑的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让学生了解到中长跑的作用和价值,了解应该怎么样学,学什么和为什么学,创造情景让学生利用已获得的知识去探讨学习,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师对学生进行诱导启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题意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兴趣和爱好
兴趣和爱好是激发和保持学生行为的内部动力,也是影响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重要因素。所谓兴趣是指一个人力求认识、探究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运动兴趣对学生的体育学习和体育活动非常重要。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唤出学生的活力,他们就会积极、主动地学习,对所学的内容也就十分愿意学。如果学生没有了运动兴趣,就会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感到乏味和厌学。因此,体育教师要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指导,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积极转变教学观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被体育课所特有的魅力所感染,从中体会到乐趣、自我价值和自我超越的兴奋感,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越来越高。
三、教学方法的改变
内容简单、方法陈旧的中长跑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他们活泼好动,喜欢新颖、刺激的事物,对于枯燥乏味的方式已经到了厌恶的地步。因此体育教师在新课程的教育理论下,应该刻苦钻研教材,深入研究教学方法,把课堂设计的新颖、独特,有吸引力,多种学习方式和练习手段相结合,让学生感到新鲜、好玩、刺激,在不断的变化中学生的积极性就在不知不觉中被调动起来。
四、从差异入手,因材施教
每个班级的学生在身体素质、运动能力、个人特长等诸多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教师要重视和尊重这种差异的存在,要充分了解学生在生理、心理和体育能力等方面的不同特点,在“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下,并根据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有意识、有针对性地加以培养和保护,尤其应注意发挥优势与特长,保护并扶植学生萌发出的特殊才能,使不同的学生按照不同的途径和方式,达到各自所应能达到的发展水平。有机会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自我超越的成就感,这样学生的学习欲望就会越来越强,变的愿意学,乐意学。
五、加强情感交流
体育教学是师生之间双向交流、互动的活动过程,不仅仅交流知识、学习技能,而且还交流情感,是师生之间的情感。也就是说师生之间情感的好坏,直接影响课堂效果的重要因素。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情感体验比其他任何学科都直接而丰富,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在教学中更加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掌握学生情感体验的规律,使教学更加贴近学生,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总之,教师在“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下,培养学生健康的意识和体魄,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帮助学生学习,注重学生爱好和专长的形成,积极做好“知识”、“兴趣”、“新颖”、“差异”、“情感”等方面的工作,相信课堂一定会充满活力,受到学生的欢迎,中长跑也会成为学生所喜欢的项目,成为一种锻炼身体的有效方式。
第三篇:从课堂观察走向实效教研
从课堂观察走向实效教研
随着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与成熟,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从传授技能为主转变为培养信息素养为主。信息技术教师也逐渐地从兼职走向专职、从业余走向专业、从稚嫩走向成熟。接下来,信息技术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进一步提高成为一个重要课题,摆在我们每一个教研人员的面前。
一、走进课堂观察
根据信息技术教师队伍的现状,近几年来,我们开展了一系列活动。针对信息技术教师队伍以中青年为主的特点,我们对青年教师开展的活动重点放在教学设计的评比上,对有一定教学经验的教师和市区级骨干教师,则主要开展反思性教学实践活动。2008年,我市举行了信息技术教师教学基本功笔试和讲评。随着活动的深入和教师素质的不断提高,我们在教研活动中发现,教师教学生活中最常见的听课、评课却被我们忽略了。科学地听课、评课,既是教师素质的体现,也是提高教师素质所必经的修炼之路。2009年,结合我市开展的教师岗位大练兵活动,我们率先在信息技术学科开展了课堂观察活动。本着关心每一位教师的理念和“面向全体、全员参与、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的原则,我们制定了课堂观察活动的详细实施方案,组建听评课合作体并组织教师学习课堂观察活动的内容和流程。全市共建立跨校学习团队60余个。活动过程中,观察教师与被观察者在组建的听评课合作体平台上,通过课前会议、课中观察与课后议课三个阶段,对4个维度、20个视角、68个观察点进行观察,并经过分析、筛选、确定、制表、记录、整理、汇总等步骤,把课堂上的教学片段用数字量化得出定量分析结果。从课前准备和讨论,到确定课堂中的观察点与评价量表,再到课后议课的分析与反馈,构成了“确定问题―收集信息―解决问题”的工作流程。经过一年多的实践与探索,我们认为,通过开展课堂观察活动,我们找到了提升教师队伍素质的途径,找到了提高教研实效的钥匙,也找到了破解课堂评价难题的突破口。
二、课堂观察活动带给我们的收获
回顾我市举办的课堂观察活动,一路走来,洒下了辛勤的汗水,也收获了丰硕的果实。
1.教师专业素质大幅提高
课堂观察活动的开展使教师逐步走上了专业化发展道路,不同层次、不同年龄教师的业务素质和专业能力都有了明显变化,练就了扎实过硬的基本功。课堂观察活动要求教师科学地听课、评课。听课、评课是教师专业的日常生活,是教师在职的专业学习。通过参与听课、评课,教师可以加深对教育专业的理解和对学生学习的研究,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同时,听课、评课也是一种合作研究方式,它为教师的专业合作提供了机会和平台。教师借助于听评课合作体,开展自我反思和专业对话,探究课程、教学、学习、管理上的具体问题,促使该合作体的每一位成员都得到应有的发展。
2.提升了学习团队活动的热度
学习型团队建设是教师开展合作学习,充分发挥校本研修、区域教研优势的有效途径。课堂观察活动紧紧依靠学习团队开展观课、评课、议课和反思活动,在我市信息技术学科中,学习型团队建设蔚然成风。
课堂观察活动特别强调在听评课中的合作。我们把听评课界定为教师专业共同体的合作研究活动。首先,听评课群体是由上课教师、听课者、评课者、学生等相关人员构成的一个合作体。这个合作体当中的主要行为是对话和分享,而不是强加和权力性质的领导。其次,听评课合作体最重要的目的是改变教师单兵作战的专业生活方式,让他们在日常工作中积极寻找并创造合作机会,针对复杂的课堂教学问题,通过对话、倾听、讨论等交流方式,开展多样化的合作研究。再次,听评课合作体的成效最终取决于教师群体中的文化,通过课堂观察活动形成开放的、民主的、合作的教师专业共同体文化,使听评课真正发挥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和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
3.改变了传统听评课方式,提高了教研实效性
听评课作为教研工作的重要形式,也是最基础的形式之一,其鲜活性、及时性、互动性和针对性都是其他教研方式难以替代的。课堂观察活动使其更加科学合理,避免了以往评课过程中“哄”评、“套”评、“替”评、“苛”评等现象的发生。通过观察,对课堂的运行情况进行记录、分析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课堂进行客观的、科学的、量化的评价,教师慢慢地感觉到了课堂观察的实质,听评课水平明显提高,表现在:第一,教师能够有针对性地听课,并能进行量化评价。第二,通过观课、议课,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在备课时根据观察角度,更加注重细节。第三,作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同伴互助在课堂观察活动中得到一定的体现。第四,教师主动选择观察点进行听评课,提高了听评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4.增强了备课的深度,拓展了课堂的广度
增强备课的深度表现在,教师在备课环节就能够按照课堂观察点和观察者的角度来做教学设计和准备教学资源。拓展课堂的广度表现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够站在学生学习的维度上正确处理好预设与生成、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关系,使课堂真正成为生活的课堂、学生的课堂。这样一来,一节课不仅是教师传授知识、学生学习方法的阵地,更是教师反思的案例。
5.从关注环节到关注细节,从关注他人到关注自身
以往教师听课,关注的往往是教学环节,记录的是教师的教学组织活动,而对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的细节却很少关注。而一些名师的课堂,其教学风格和艺术往往就是通过一个个的教学细节表现出来的。课堂观察就是将细节放大,细细地琢磨、耐心地品味,从而领会到其中的教学奥秘。课堂观察活动就是通过听评课合作体的引领,去捕捉真正的教学实质,是透视课堂的最好方法。
课堂观察,观察的是他人的教学现状,反思的却是自己的教学行为。当观察者看到课堂教学中的相关情景,自然会联想到自己平时的教学情形,从他人的成功或者失败中汲取经验和教训,并及时生发基于自身教学理解和实践的教学假设:如果我来教,可以这样设计„„这种假设其实是对自身教学行为的一种改进。我们需要练就的就是这种自觉地反思自己教学的行为。
三、对课堂观察的新思考
伴随着课堂观察活动的深入开展,我们在实践中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和思索。课堂观察活动在提高教师素质和教研实效性上的优点是毋庸置疑的。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缺陷。
1.起点高、不易操作
特别是观察量表的制定存在一定难度。为此,我们从活动开始就预留出充裕的准备时间,不急于要结果。用一个学期准备、学习和试点,一个学期全面推广。对于一些有难度的问题,教研员和教师共同研究解决。
2.耗时、费力,准备工作繁重
我们充分发挥网络的功能开展网络教研。例如将需要的文档材料提前上传到网络上,依托QQ、论坛、UC进行研讨和交流。这样一来,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使交流讨论更加深入,让教师们都能畅所欲言。实践证明,这些随时代发展而不断创新的网络教研模式,对于实施课堂观察活动是非常有效的。
3.对学习团队活动依赖过多
团队中成员的活动态度和教学水平有很大差异。由于课堂观察是以团队为单位的,在活动实施过程中,成员的状态、参与度不同,会造成最终观察结果的不同,也会让部分教师的积极性没有被充分地激发出来。我们充分发挥大校、强校的教研辐射优势,根据成员的不同情况确定观察者和被观察者,并进行合理分组,通过开展民主平等的合作与交流,帮助教师成长,形成校际联合、共赢共生的学习团队组织文化。
(作者单位:黑龙江哈尔滨市教育研究院)
第四篇:课堂规范
课堂规范
一、课堂教学是传授知识的主要形式之一,课堂秩序是影响教师授课与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为树立良好的教风、学风,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保证教学质量,特制定本规范。
二、教师必须熟悉和钻研教学大纲,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备课,并在备好课的基础上,遵循教学原则和规律,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讲好每一节课。
三、教师上课应提前三分钟到课堂,统计学生出缺勤情况,填好点名册。
四、教师上课要做到不迟到,不提前下课,不拖堂,不离开课堂。不允许私自调课、停课。教师因病或因事不能按时到校上课者,一般应提前办理好请假手续并要填写调停可申请。
五、如无身体原因,要求教师采取站姿教学,坐姿上课不利于师生间的交流互动,会影响课堂氛围和教学效果。为此,学校为每个多媒体教室配备了无线遥控激光笔,方便教师在教室任何角度对多媒体课件进行翻页。
六、学生课前要清理黑板,保持教室清洁、卫生,应严格遵守作息时间,按课程表规定,到指定教室上课。上课不迟到,不早退,有事预先请假,七、教师上课要服装整洁,仪态端庄,教态自然大方。不允许上课接听手机。体育教师上课必须穿运动衣、运动鞋。
八、教师讲课做到:目的明确,讲授正确、重点突出,语言清晰,板书工整,组织严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九、学生听课要做到:注意听讲,积极思考,认真笔记,踊跃回答教师的提问,不做与课堂无关的事情。
十、上课期间,任何人不得调用任课教师和学生,教师和学生不得随意离开课堂,否则按旷课论处。
十一、学校及其它部门召开学生大会、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或安排其它大型活动需停课、调课时,须经院长同意,由教务处下达停课、调课通知,其他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随意通知停课、调课。
2008.10.20
第五篇:走向幸福课堂发言稿
美丽课堂 幸福起航
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理念,为我们勾勒出未来中国发展的一幅盛世美景,让人充满期盼和遐想,使人精神振奋,力量倍增。此次东至县南片校长峰会的主题是“走向幸福课堂”,在宏观背景下思考,在微观基础上实施就有了其建构价值。“走”是行进的过程,不能停步;“向”则表明了目标坚定的指向;“幸福”是“一种持续的快乐”(莱布尼茨),而“课堂”则是教育教学永恒的主战场。从某种意义上说,走向幸福课堂不但有了其理论探讨的价值,而且更具实践价值。
一、“走向幸福课堂”的必要性
1、是促进学校内涵式发展、彰显学校文化价值追求的必然要求。
(1)东至县基础教育的生命力在于学校运行质量的不断提高。长期以来的规模扩张导致我县教育教学效率的下降,老师教的苦,学生学的苦,社会的正向评价度不高。究其原因,对教育主客体的情感体验、价值体验的忽视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表现在课堂教学中,没有正确处理好即时目标与阶段目标的关系;在教学反馈中,没有正确处理好无生命的成绩与有生命的个体心理满足需要的关系;在教学评价中,没有正确处理好客观境遇与主观体验的关系。学校可持续发展考量的维度是多方面的,其中非常重要的一条是师生整体生命质量的提升。新一届教育局领导敢于正视现实,为解决东至县教育发展的“瓶颈”、改变东至县教育形象做了大量而卓有成效的工作,广大的基层学校管理者以及教师也都在为学校的发展殚精竭虑。从昭中这几年南片校长峰会话题的提出,我们更感觉到思考的力量,更感觉到思考以及行动给基层学校带来的长效动力。
(2)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与学校的文化价值取向密切相关,“走向幸福课堂”应是学校文化的一种价值追求。校园的美不仅体现在硬件环境,包括自然物、人工建筑等相得益彰而带来的美感,更多体现的是文化软环境,包括体现人文关怀的规章制度、和谐相生的课堂教学环境、对未来充满期冀的向上氛围等。多年来,我们思考的是升学率的意义,而不能从人本角度思考学生生命的意义。走向幸福课堂应是一个价值原点,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永远没有终点。学校的文化底气足了,师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就会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就会大大提高。
2、是增强教师幸福感、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1)教师的幸福来自于教育教学实践给教师带来的价值体验。课堂承载着师生生命的律动,让课堂洋溢着轻松与快乐、愉悦与舒畅永远是教师追求的目标。学生知识的习得、情感的丰盈、生命的发展都会让教师感到职业的尊严以及由此付出而带来的幸福会与日俱增,是生理幸福、心理幸福、伦理幸福的统一。长期以来,我们强调的是教师内生品质,忽视了教师的心理体验;关注的是教学效果,忽视了教学过程。教师的价值除社会的积极评价外,更多的应是教师发自内心的幸福体验。
(2)走向幸福课堂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应有之义。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教师专业化引领着课堂教学的双向体验,而课堂教学的幸福会促使教师更多的投入,提升其专业素养。教师的成长首先是教师内心的渴求,内驱力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保障。不可否认,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影响了我县部分教师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度,专业化素质提升遇到了一些障碍。面对着新课程改革,绝大部分教师敢于自我加压,奋力追赶。在幸福中探索专业化的提升,在专业化提升中不断追求着幸福成为我县基础教育的主流。
3、是尊重学生生命价值、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
(1)生命价值是学生全部价值的基础和保障。中学生的生命价值是自然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过去我们更多强调的是学生对社会的意义,而忽视了学生生命的自然价值。表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常把学生当成是知识的“存储器”,一味并不辞劳苦地灌输,使得知识固化、生命体的感受得不到尊重。走向幸福课堂,注重了学生获取知识的主动性、过程的愉悦性、结果的充实性。学生的生命光芒四射,课堂的张力与活力尽显。
(2)走向幸福课堂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学生的发展需要良好的课堂文化氛围,是学生在课堂上自我实现后得到的一种满足感。这种满足感意味着学生在课堂上较好地发挥了自己的创造潜能,找准了自己在班级的位置,找到了自己与教师、与同学、与教材知识的内在联系。联系推动发展,和谐内生的联系为幸福课堂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学生在乐学中体验愉悦、体验成功。这种自发性冲动会为学生的发展产生持久的动力。
二、怎样建立“幸福课堂”?
1.走向生命关怀是走向幸福课堂的核心。
首先要尊重人的生命和主体性,突出学生的价值和主体地位,抛弃工具化的塑造,使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真正感受到生命的尊严。
其次要相信学生是一个个不断生长着、发展着的生命体,尊重生命本身的差异和多样性,以最真诚的情怀去对待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课堂里感受自己的生命存在和自我价值。
再次要帮助学生在课堂上舒展生命的个性,唤醒和引发他们内在的生命活力,提升他们的课堂生活质量,使每一个学生个性化的生命潜能得以开发,享受课堂教学带给他们的生命意义。
2.走进日常生活是走向幸福课堂的抓手。
幸福课堂的实现需要直面日常生活。教学的过程不应迷失在单纯追逐功利的途中,而应成为引领学生追寻幸福、感受幸福、提升幸福的过程。课堂教学要从单纯的“知识追逐”中摆脱出来,根植于学生的日常生活,关注学生的生活方式,关注学生的生活状态,关注学生的可能生活。
首先,课堂要亲近日常生活,以生活世界为依托,以生活世界为旨归。其次,课堂教学要融通日常生活,真正实现科学世界和生活世界的有效“链接”。
再次,课堂教学还要超越日常生活,建构有质量、有品位、有意义、有灵魂的课堂生活,让学生在课堂生活中感悟生命的意义,发现成长的快乐,追寻智慧的源泉。
3.提升教学智慧是走向幸福课堂的保证。
教学智慧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表现出的一种敏锐、准确的判断能力。教学智慧是教师驾驭课堂生活的教学艺术,是优化课堂质量的教学行为,也是生成幸福课堂的重要元素。
教师要想建构幸福课堂必须重视教学智慧的提升。当学生疑惑不解时,给予启迪;当学生认识模糊时,给予点拨;当学生情绪低落时,给予鼓励;当学生情感凝固时,给予激活;当学生思维紊乱时,给予梳理;当学生思路阻隔时,给予引导。
那么,教师如何提升自己的教学智慧呢?
第一,要培育智慧的头脑,要树立正确的教学价值观,既要关注“科学世界”,更要关注“生命世界”。
第二,要练就智慧的眼光,善于发现学生在课堂上所表现出来的创造“火花”,要珍视学生的独特见解,洞察学生的生命创造和发现。
第三,要修炼智慧的行为,真正做到以智启思,以情发思,以诱导思,旁征博引,触类旁通,使学生带着思考走进课堂,带着智慧离开课堂。
4.重建课堂评价是走向幸福课堂的依托。
幸福课堂的实现必须重建课堂评价。课堂评价要从对“知识世界”的青睐走向对“生命世界”的关注。
首先,课堂评价立足于人,立足于学生的生命成长与发展,学生的发展是课堂评价的出发点,也是课堂评价的归宿。
其次,课堂评价要尊重生命的独特性,每一个生命都是独特的“我”,我们应该关注每一个生命,尊重丰富多彩的生命个性,不能用统一的“模子”来评判学生。课堂不是教师行为的模式化运作,而是教师机智地促进每一个学生的生命完整和谐发展。
再次,课堂评价要善待生命的自主,要把学生是否成为课堂的主角作为主要的评价尺度,没有学生的主体参与,就没有真正的幸福课堂。
课堂是学生生命成长的一段重要经历,该给学生一个什么样的课堂生活是我们每一个教师应该直面和思考的问题。走向幸福课堂是我们的追求,也是教育的应有之义。让我们在冬日暖阳里,迈开双脚,大步流星,行走在建设幸福课堂的大道上!
2013年1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