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伦理道德的失范与规范

时间:2019-05-14 22:36: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传媒伦理道德的失范与规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传媒伦理道德的失范与规范》。

第一篇:传媒伦理道德的失范与规范

传媒伦理道德的失范与规范

覃孟念 陈华明

新闻界ISSN 1007-2438 2007 年第3 期, 2007 年6 月

摘要:新时期我国传媒伦理道德观的失范,主是表现在虚假新闻、有偿新闻和媚俗煽情三个方面。本文分析了新时期我国传媒伦理道德失范的原因,并结合相关理论探讨了传媒伦理道德的规范之道。

关键词:传媒 伦理道德 失范 规范

Abstract :There are som e disorder, such as illusory new s, rew ardable new s and playing to the

gallery, in recently Chinese m edia’sethicalm orality.T hispaper triesto find their causesand provides its regularization com bining w ith interrelated theory.Key words: m edia ethicalm orality disorder regularization

传媒伦理道德, 是指传媒及传媒工作者出于自律的需求,经长期实践而形成的成文或不成文的行为准则与规范。在我国,从1981 年的《记者守则》到1991年的《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到《中国报业自律公约》和《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自律公约》等,都体现了新闻传媒的基本伦理道德观,如维护新闻真实性,坚持客观公正原则,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准则等。应当说,它们对于有效地规范记者和媒体的行为,起了积极的作用。然而,目前我国新闻传媒的伦理道德依然存在失范现象, 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及媒体的健康发展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传媒伦理道德失范的表现

早在2003 年10 月的新闻媒体总编辑和台长培训班上, 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就指出了新闻传媒伦理道德方面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是有偿新闻屡禁不止,虚假报道时有发生,低俗之风滋长蔓延,不良广告问题突出。而虚假新闻、有偿新闻和低俗之风正是传媒伦理道德失范的三大表征。

虚假新闻中国人民大学郑保卫教授曾对虚假新闻的表现形式和共同特征作过深入的分析。他认为,虚假新闻主要表现形式有:政治需要,公开造假;与己不利,隐匿真情;宣传典型,任意拔高;屈从压力,写昧心稿;唯利是图,编造新闻;粗枝大叶,调查不实;道听途说,捕风捉影;知识贫乏,不懂装懂;合理想象,添枝加叶;偷梁换柱,移花接木等。其共同特征, 就是新闻报道者离开新闻赖以产生和依存的客观事实, 任意凭着个人的主观愿望或依据他人的意志去报道“新闻”。

有偿新闻主要有两类,即收费新闻和新闻广告。所谓收费新闻,是指被金钱玷污了的新闻。它有各项新闻要素,也有一定的新闻价值,但新闻机构或工作人员在采编、刊播新闻时,向新闻来源收费,玷污了新闻的纯洁性。

新闻广告,是有偿新闻的又一形式。所谓新闻广告,是指以新闻的形式包装、制作和编排播发的广告。在报纸的信息专版、企业风采和广播电视的经济新闻、市场传真等版面或节目中,都可以看到其身影。

低俗之风有人曾批判某些媒体“明星取代了模范,美女挤走了学者,绯闻顶替了事实,娱乐覆盖了文化,低俗代替了端庄”。②话虽偏激,但放眼媒体,媚俗煽情的确成风,在某些都市类媒体上表现更为严重。少数“时尚”报道热衷于豪宅、盛宴、名车和其他奢侈品的炒作,或者将低俗的文化元素当作时尚标签加以炒作以追求“眼球效应”;少数媒体漠视苦难,轻薄死者,报道中缺少人文关怀。

刘云山在指出上述问题的同时指出: 有偿新闻的实质是以权谋私,是新闻界的一种腐败现象;虚假报道直接损害新闻取信于民,损害新闻工作的公信力;媒体的低俗之风污染社会风气,与新闻媒体担负的传承文明、宣传群众的职能格格不入;各种不良广告误导受众、污染视听,已成为社会公害。可见,新闻传媒伦理道德观的失范已经不利于提高新闻传媒的公信力、影响力, 不利于我国新闻事业的健康发展,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传媒伦理道德失范的原因

新闻伦理道德规范早已存在, 为什么在实践中失范行为却总是频频发生,屡禁不止呢? 原因主要有如下几点: 媒体重利轻义。就我国的新闻从业人员而言,既是社会公民的一分子, 也是新闻工作者, 承担了两种或者多种角色,就可能面临角色冲突。

同样,作为组织的大众传媒在我国也担当着多种角色, 其中最重要的是作为市场竞争主体经济创收者的角色和作为“社会公器”的舆论引导者的双重角色。当这双重角色所追求和维护的利益之间———个人或商业利益和公众或社会利益起冲突时,就构成了大众传媒最常见的角色冲突。

就当前我国产业化背景下的传媒而言, 较之以前的单一的舆论引导者的身份, 经济创收者的身份以及经营理念的转变,使得传媒的社会责任意识淡漠了许多。新闻人员可能在和消息来源的互动中,也可能在采集新闻、决定报道对象和操作方法时,涉及利益冲突问题。当代传媒受人诟病之处,便是有不少传媒做出了重利轻义甚至见利忘义的选择。传媒恶性竞争。媒体间的恶性竞争,可以导致新闻伦理道德的沦丧,也可以导致受众和媒体关系恶化,使媒体的公信力大打折扣。

记者修养不高。记者是社会的良心,是社会良知的忠实守望者。需要扎实的专业知识技能和强烈的责任意识、敬业精神。遗憾的是,我国不少新闻工作者,在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缺乏必要的素质修养和职业操守,出现了不应有的道德过失。2004 年新华社山西分社11 名记者在繁峙矿难中集体受贿,就反映出当前某些新闻工作者价值的自我迷失。

总之,传媒伦理道德的失范,实质上反映了大众传媒在商业利益和社会责任之间的两难困境。当代大众传媒的活动,实际上是在二者中间寻求平衡点。传媒伦理道德的种种规范,正是服从和服务于这种平衡的。由于上述种种原因,导致传媒在选择平衡点时有不同的标准和价值取向, 这正是新闻传媒伦理道德失范的根本原因。

传媒伦理道德的规范之道

既然当前我国新闻传媒伦理道德失范的根本原因,是传媒在选择平衡点时因诸种原因而出现的不同的标准和价值取向,那么,如何才能正确或理性地作出选择呢? 美国哈佛神学院的拉尔夫·波特博士,基于读者是理性人、能做出符合自身价值观理性判断的假设,设计了道德推理模式———波特图式, 为新闻从业者在面对上述困境时如何做出抉择,提供了一种重要思路。“波特图式”是一种社会伦理模式,它将道德分析的四个方面纳入其中,即定义、价值、原则、忠诚。波特认为,对谁忠诚或负责的问题是媒体面临的最大冲突, 因为它关乎媒体行为者在伦理道德方面的终极选择和判断。波特理论应用于媒体行为的核心是媒体的价值观、伦理准则和对谁忠诚或负责这三方面。

尽管波特模式不是媒体进行道德抉择的唯一工具,但作为一种迄今为止较为完善的伦理分析方法, 对于规避我国传媒的伦理道德失范,提供了以下三方面的重要启发: 第一, 树立理性的价值观和伦理准则是规范我国传媒伦理道德的客观要求。媒体从业人员应具有何种理性的价值观和伦理准则呢? 根据《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的要求,我国媒体从业人员应当树立以下几方面的价值观和伦理准则,即忠于职守,勤奋敬业;正确导向,注重效果;报道真实,客观公正;清正廉洁,遵纪守法;尊重群众,尊重同行;团结协作,公平竞争。③为树立理性的价值观和伦理准则,一方面要求媒体要加强对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和专业水平的培训, 引导大家的职业理性,另一方面,媒体从业人员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保持价值判断上的客观,从全局出发思考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我们党一再强调新闻业是联系党和人民群众的桥梁,一再强调新闻业要坚持“三个贴近”,媒体从业人员如果没有树立理性的价值观和伦理准则, 没有树立精益求精的专业态度与诚心诚实诚恳的职业操守, 是无法达到这些要求的。

第二,勇于自律是规范我国传媒伦理道德的根本途径。

马克思提出,“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④新闻行业的自律,主要是建立严格的行业标准,制订新闻记者信条和有效执行专业标准,倡导“真实、全面、公正、客观、服务”的专业主义精神。作为“社会的公器”,媒体必须首先严格约束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的道德规范,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视行业自律为解决我国传媒伦理道德问题的最好途径, 是国内学者普遍的观点。中国人民大学陈力丹教授认为,传媒职业道德意识的提升和对职业规范的熟悉, 应由传媒自律解决。但由于我国传媒行业组织的软弱无力,传媒的职业意识(即新闻专业主义)较难形成。他认为,要加强这种意识,首先要将传媒工作的“权力”意识转变为“权利”意识。既然记者永远不能照顾到与其报道内容利益相关的各方的所有方(这是记者产生道德两难问题的根本原因),那就要按照职业自律程序(这是最合理的选择),认识到自已拥有的采访权和报道权,是人民赋予的一种权利,应该服务于公民的言论出版权利。其次是立足于行业内控制,使记者内化自己的职业角色。新闻专业主义的核心是行业内成员的自律。再次是明确一系列具体的、可感知的、可执行的职业规范,用以取代那些抽象的简略的难操作的规范条文。

第三,严格他律是规范我国传媒伦理道德的重要保障。

自律是一种内在规范力量,在社会转型期,面对利益和价值标准的多元化,仅靠自律是不够的。据调查显示,我国传媒部分从业人员自律意识较差, 一旦涉及自身利益时往往会放弃道德原则。“在一些地方,从官媒合一到商媒勾结和官商共谋,以私人和团体利益冒充公众利益,今天有媒体见‘赵公元帅’就拜,甚至有媒体从业人员以‘舆论监督’为敲诈手段。”他们“以私人和团体利益冒充公众利益, 以‘监督’社会底层和‘监督’外乡人为乐。”因此,对于这部分人来说, 他律显得尤为重要, 必须通过他律来保证自律的形成。

注释

① 郑保卫:《新闻职业道德误区之虚假新闻———新闻伦理学讲座之五》, 《军事记者》2001 年第7 期。

②邱红杰,邹声文:《低俗之风“拷问”媒体社会责任》,http://w w w.X IN H U A N ET.com。② 郑保卫:《新闻职业的道德原则与道德规范———新闻伦理学讲座之四》

《军事记者》2001 年第6 期。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 版1 卷,人民出版社,1995 年版, 第119 页。

⑤陈力丹:《我国传媒业的职业道德意识与自律建设》,《当代传播》,2007 年第1 期。⑥郑保卫,陈绚:《传媒人对“有偿新闻”的看法——— 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调查报告》,《新闻记者》2004 年第5 期。⑦《南方周末》,2003 年2 月27 日。

第二篇:从课堂失范走向课堂规范

从课堂失范走向课堂规范

——兼评《学校的挑战:创建学习共同体》

钟启泉

【摘要】 学校教育的改革是从日常的课堂教学实践开始的。本文依据佐藤学《学校的挑战:创建学习共同体》的“课堂革命”的逻辑与经验,结合我国10年来新课程改革的实践,围绕课堂规范的论题梳理了若干基本认识。

【关键词】 课堂失范 课堂规范 课堂革命

【作者简介】 钟启泉/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教授(200062)

从素质教育的高度看,应试教育课堂是“失范”的。如何从“课堂失范”走向“课堂规范”,应当成为“有效教学”研究的课题之一。佐藤学的《学校的挑战:创建学习共同体》为我们描述了日本中小学课堂规范是如何解构与建构的,他们的经验可以引发我们对一系列问题的思考。

一、“课堂革命”的时代与课题

21世纪是“课堂革命”的世纪。新课程改革已经10年了,有人还在振振有词地坚持“教师讲解、学生听讲”的教学模式,道尔顿曾经批判“把课堂沦为一片墓地”的“墓地式课堂”与“墓地式教学模式”。[1]难道这才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最好方式吗?这些人不看看今天究竟是什么时代了!

世界的课堂正在发生静悄悄的革命。在欧美国家,以黑板与讲台为中心,教师单向灌输知识的课堂,以教科书为中心习得知识技能并且通过考试来评价的教学,已经进入历史的博物馆了。进入新世纪,即便东亚国家和地区的课堂也开始发生静悄悄的变革。中国大陆的新课程改革成为其中的一个案例。[1]多年来的“教师讲解、学生听讲”的“灌输中心教学”逐渐被“对话中心教学”所取代。变现为在学习方式上,从教师讲述、学生静坐专心听讲的“座学式学习”转向“活动性学习”,从“个体学习”转向“合作学习”,从死记硬背的学习转向“探究、反思、表达”的学习;在授课方式上,从“告知式教学”转向“启发、交流、分享”的教学。课堂变革的背后是深层次的知识观、学习观的变革。没有思考的空间,没有活动的支撑,没有经验的改造,没有意义的发现,没有关系的建构,就没有真正的学习。课堂应当变革,课堂已经变了。

课堂的变革意味着学习品质的提升。在当今“课堂革命”的时代,旧的应试教育的课堂其实是落后于时代的“失范”的课堂,我们的学校面临课堂规范的解构与建构的挑战。有的教师担心改革不能保证质量,不能保障升学率。其实,改革与质量非但没有任何矛盾,而且改革本身就是从根本上提升教育品质的唯一出路。我们的教师需要认识到:静悄悄的课堂革命乃是历史的必然。雪融化了会变成什么?回答“春天来了”被判为错,唯有回答“变成水”才是标准答案的教学,是扼杀儿童想像力的教学。动不动就“错、错、错、莫、莫、莫”的教学,说到底是剥夺儿童“学习权”的教育,跟时代格格不入。基础教育要为每一个学生终身学习、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根据学力结构模型,底层是先天性的生理基础、性格基础之类的个性身心素质;中层是基础性学力;顶层是创造性学力。[3]这个模型可以引申出一系列判断:第一,基础性学力的发展不能以损害了与生俱来的生理与心理的身心发展素质为代价,不能损害了儿童作为一个“整体的人”的发展;第二,基础性学力与创造性学力的发展是彼此交替上升——即基础性学力发展为创造性学力,创造性学力成为基础性学力——呈现一种螺旋式发展的状态的;第三,基础性学力不是单纯靠知识积累式形成的,而是借助“高端引领”才得以形成的。即便所谓的“学习困难学生”也需要给予挑战高水平学习的机会。[4]新加坡的PISA成绩是名列前茅的,但新加坡教育部并没有得意忘形,反而通过检讨,打出了新世纪国民教育发展的战略——“学习的学校,思考的民族”。我们以为天经地义的传统的课堂面貌是19世纪的产物,是同工业化社会的发展相适应的。在21世纪全球化时代的今日社会,是知识高度化、复杂化的社会,是知识不断流动、更新、发展的社会,我们之所以寻求素质教育——着力于创造性思考、批判性思维、人际沟通能力、探究能力——的教育,就是为了适应这种社会的变化。静悄悄的课堂革命是同这种历史的变革相适应的。

“课堂革命”为每一个教师提出的课题是:如何从聚焦教师“教”的课堂,转型为聚焦学生“学”的课堂。佐藤学教授说:“学校和教师的责任并不在于‘上好课’。学校和教师的责任乃在于:保障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权,提供学生挑战高水准学习的机会。”[5]这里所谓的“学习权”,是指“儿童不仅是受教育的存在,而且是行使权利的主体”。他们拥有天生的不可剥夺的基本人权——“阅读、写作的权利,提问、深思的权利,想像、创造的权利,读懂自身世界创造历史的权利,分享教育资源的权利,发展个人力量、集体力量的权利”。然而,这种学校在应试教育背景下简直是凤毛麟角。最近有一个国际教育调查发现,中国学生的想像力是垫底的。据说四川重庆准备教育立法——保障儿童想像力的教育。这当然是好事。但是应当知道,教育需要从根本上、整体求得内涵发展,靠表层的、零敲碎打、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所谓“规划”是无济于事的。上海世博会期间发生的地图出版社打压七宝中学自编上海世博游览地图的事件,反映了上海某些“专家”制造的社会舆论的偏差,甚至闹出了把“生活地图”混同于“专业地图”的笑话,这个事件值得我们反思。

真正的学校教育的改革倘若离开了日常的课堂教学实践的变革,只能是一句空话。我们必须彰显课程改革的逻辑——学校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堂改革;课堂改革的核心环节是教师专业发展。不过,问题在于,如何把这种认识化为每一个教师的行动呢?可以说,《学校的挑战》为我们提供了一部活生生的“课堂革命”的教科书。根据日本的经验,课堂变革不可能一蹴而就。在公开教学中那种看起来完美无缺的课堂,恰恰可能是做假作秀的课堂。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随时会出现一些纰漏是在所难免的,追求变革的课堂起初或许是丑陋、稚嫩的。这些都无关紧要,只要大方向对头。真正的“学习”是一种对话性实践,是同新的世界的“相遇”与“对话”,是师生基于对话的“冲刺”与“挑战”。这种课堂是返璞归真的师生一道挑战学习的课堂。既不是风风火火的、表面华丽的课堂;也不是封闭僵硬、死气沉沉的课堂,更不存在尽善尽美、登峰造极的极品课堂,佐藤学说:“挑战学习的学生是灵动的、高雅的,而且是美丽的”。套用这句话也可以说,“挑战课堂的教师是灵动的、高雅的,而且是美丽的”。他在这本书中提供的20个日本“课堂革命”的案例,值得我们倾听;他给上海新黄浦实验学校做出的点评中所凝练的三个关键词——“探究”、“合作”、“卓越”,值得我们回味。[6]

二、课堂规范的解构与建构

课堂规范的解构与建构式每一所学校面临的首当其冲的挑战。课堂规范不是封闭、约束、禁锢、冻结的代名词;不是一系列操作性步骤的集合。课堂规范意味着学校改革的诉求,意味着“学习共同体”的建构。

“学习共同体”是学校改革的愿景与哲学。[7]这种改革哲学由三个原理组成——“公共性”、“民主性”与”“卓越性”。“公共性”——学校是旨在实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权这样一个公共使命而组织起来的“公共空间”,学校必须成为个性交响的场所。“民主性”——在这种学校里,学生、教师、校长、家长,每一个人都是“主角”;每一个人的“学习权”和尊严都受到尊重;各种各样的思考方式与生活方式都受到尊重。“卓越性”——学校同时必须是追求“卓越性”的场所,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必须是卓越的。这里所谓的“卓越性”并不是指谁同谁比优越这一意义上的优秀,而是指即便何等困难的条件下都能各尽所能追求最高境界这一意义上的“卓越性”。同艺术与学术一样,教学也是创造性的实践。在课堂教学中是万万不能丢弃“卓越性”的旗帜的。

不同于马卡连柯(A.C.MakapeHko)的“集体主义”或传统的班级集体,“学习共同体”是每一个人的差异得以交响的共同体。没有差异就没有学习,我非常欣赏的一句话是“一切的差异万岁”。[8]我们的学校应当为多元智慧的学生提供多元发展的机会。如同响乐团用不同乐器音响,奏成一曲交响乐那样,学校应当是每一个人的经验得以交流与交欢的共同体。佐藤学用“个体差异的交欢”和“多元声音的交响”来形容“学习共同体”。《论语》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知”。“和而不同”可以用作“学习共同体”基本特征的最好的概括,这种表述高度凝练地传达了“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差别:素质教育是“君子”的“和而不同”的教育世界;应试教育是“小人”的“同而不和”的教育世界。我们需要用“和而不同”的课堂世界替代“同而不和”的课堂世界。

“学习共同体”的核心价值就在于保障挑战高水准学习的机会。一个班级、一所学校,只要有一个学生的学习权没有得到保障,就不能说这个班级、这所学校是尽了责任的。[9]“学习共同体”是每一个学生、每一个教师、每一个家长共同成才的天地。在“学习共同体”的改革哲学背后,隐含着诸多具有颠覆性的教育信条,有诸多基本概念的支撑,诸如为什么说“分层教学”是落后于时代的,什么是“基础学力”、“差异学习”、“对话教学”、“合作学习”等等。

创建“学习共同体”的过程就是课堂规范与教师研修规范的重建过程。课堂规范不是万古不变的,它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价值取向的进化而与时俱进。佐藤学在经历1000所中小学实验失败与3000所中小学实验成功的基础上,总结了建构课堂教学规范的独到见解,形成了教师校本研修的“活动系统”,[10]值得我们借鉴:

1.课堂变革三要素——活动(作业)、合作学习、分享表达。[11]在课堂中一旦引进来三种活动——学生作业自主活动、小组讨论(合作学习)、全班交流分享,就一定能够打破教师一言的和格局,给予学生活动与思考的空间,形成活动式学习、合作式学习、反思式学习。因为,所谓“学习”本质上是一种对话实践——同客观世界对话(文化实践)、同他者对话(社会实践)、同自我对话(反思实践)三位一体的活动。

2.教师上课三件事——倾听、串联、反刍。[12]课堂教学中教师工作的核心在于“三要素”:倾听、串联、反刍。倾听。倾听是教师教学活动的核心。倾听意味着接纳如下三种关系的发言——倾听这个发言同教科书内容的关联;倾听这个发言同其先前发言的关联。[13]教师一旦在三个关系中倾听学生的发言,就能以教科书为媒介,把一个学生的发言编织成一件织物。不仅是好的发言,而且信赖和期许每一个学生的发言都是精彩的。任何一个学生的思考与挫折都应当视为精彩的表现来加以接纳。倾听每一个学生的困惑与沉默,正是课堂教学的立足点。

3.课堂教学三境界——课堂的变革单靠个别教学方法的改良或是教学环节的调整时无济于事的,需要有整个课堂愿景的构图。澄明、合作、交响。[14]所谓“澄明的学习”意味着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和每一个教师的学习是得到了品质上的磨练的。所谓“合作的学习”是指多样性(差异性)学习的交流通过个体与个体之间的交融而得以发展,也可以说是“互惠学习”。所谓“交响的学习”意味着学生学习的多样声音与教师学习的多样声音的交响。借助每一个人的个性差异的交欢,培养“和而不同”的学校(课堂)文化。不过,在学校改革中,学生的学习并不是从“澄明”到“合作”再到“交响”的,恰恰是逆向的过程——从“交响”到“合作”再到“澄明”的学习。

4.课例研究三环节——任何一名教师关起门来教学,是不可能从内部变革学校的。所有教师每年起码需要三次公开课,积累课例研究的经验。围绕公开课的二小时左右的课例研究的讨论,需要有百次的积累。课例研究包括如下环节:[15]通过课堂录像观摩一堂课,并组织二小时的讨论;每周或隔周以学年而非学科为单位的研修,全员参与的校本研修。这样,教师要以儿童的学习为中心,围绕自身的课例研究、年级的合作研究和学校的校本研修,形成教师专业成长的“同心圆结构”。

5.课例评点三要点——教学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简单地说一节课成功或者失败没有意义。听课者的任务是抓住教学中的具体问题进行分析。要像拿放大镜一样,做细节观察。教师的评课聚焦三点:第一,你发现全班同学的学习哪些方面是成功;第二,你发现全班同学的学习哪些方面还存在困惑;第三,你从主讲教师的教学中学到了什么。[16]在这里,不针对主讲教师的教学行为作出评价,而是瞄准学生的学习的态度。这就是说,教学研讨的对象不是放在“应当如何教”的问题上,而是基于课堂的事实——“学生学习的成功之处何在,失败之处何在”。教学研讨的目的不是“教师露一手”,而在于“学习关系的创造”与“优质学习的实现”。

6.校本研修三原则——课堂教学是超越了一般教师难以想象的极其复杂的工作,是一种高度智慧的作业。佐藤学倡导校本研修三原则:[17](1)即时回应学生的教学;(2)以倾听为中心的教学;(3)彰显教师风格的教学。为了实现教师作为专家的成长,第一,研究方法需要摆脱“假设-验证”模式的支配,应当研究的事项不是“假设-验证”,而是事件意义的多样性解释,是事件关系的结构性认识。缜密地研究课堂事件,学生学习的成败,才是中心课题。第二,精简现行的学校组织及其会议。对于教师说来最重要的扎根于自己的课题事实的研究与研修,是自己所在学校内部的研究与研修。越是扎根于传统,就越是拥有创造性,就越是能够摸索出新时代教育发展的脉搏。

在建构新的课堂规范的背后,我们分明可以发现两幅崭新的教育图景——不是教师独立,而是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的“对话教学”的图景;不是教师关门上课,而是基于教师“同僚性”的“合作教学”的图景。《学校的挑战》不愧是一部“课堂革命”的教科书。日本学校富于创意的挑战,是教育研究与哲学思考的丰润的思想宝库,也是启迪我们发现和实现新的教育创造的一份确凿无疑的实证依据。

三、变革教师自身的挑战

“课堂革命”的前提是教师自身的变革。佐藤学基于“教学三角形模型”,倡导作为“教师气质”的三种规范:(1)“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尊严即尊重学生;(2)尊重教材的可能性与发展性;(3)尊重每一个教师自身应当秉持的哲学”。[18]要体现这三种规范哪怕是其中的任何一个规范,谈何容易。我们的教师需要打造这种教师气质。“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需要有亲近儿童、观察儿童、信任儿童的“儿童学”的学术准备;“尊重教材的可能性与发展性”就得区分不同学科、不同教材有不同的特点、不同的发展性。课堂评价的视点应当体现不同学科群的特色。诸如在理科课堂的评价中聚焦学生的参与度、实验技能、探究兴趣,或是社会科课堂的评价中聚焦富于个性色彩的语言表达等等,有不同的侧重点。我们同样缺乏“尊重每一个教师的教育哲学”的思想高度。比如,评课活动牵涉诸多范畴的内容,诸如每个教师的教学心得、课堂事件的关联与发现、不同视点与见解的提示、事件价值的转换与再认知、学习环境的设计与具体情境的处置等。[19]但不是每一次的评课都得囊括这些范畴的内容。我们许多听评课的人往往在不了解公共课主讲老师的教学意图、主导思想是什么的背景下,只能面面俱到或是千篇一律地评论一番。我们的公共课与听评课如何从“失范”走向“规范”,需要长期的探索。日本的滨之乡小学积累了每年百回以上的课例研究,一直在探讨着校本研修转型的策略——如何从“有效传递模式”转向“合作建构模式”。他们的经验告诉我们,敢于挑战的教师不会满足于具体教法的传递和熟练,一定会寻求专业知识的合作建构与自身教学风格的形成。当我们的每一所学校都发起了“课堂革命”的挑战,确立起以“课例研究”为核心的校本研修规范的时候;当教师独特的实践研究周期——“听课堂、评课堂、读课堂、写课堂”——真正溶入每一个教师的生活方式的时候,新的教师专业形象就凸现出来了。

课堂规范的解构与建构,说到底是变革教师自身的挑战。它意味着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工匠型教师”成长为“反思性教学专家”。如今,全国各地实施新课堂的基地学校已经开始了变革自身的挑战、变革课堂的挑战,这是好事。校本研修的转型意味着教师基于学生研究、教材研究和教师自身研究的一系列教学的创造。如果我们的中小学教师能够摆脱“三不主义”——不读书、不研究、不合作——的旧习;能够展开反思性教学——基于教师自身的专业需求;植根鲜活的改革实践;展开教学实践的反思——的研究,就一定能够不断地丰富“实践的智慧”,创造“行动的理论”。当然,教师的专业成长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以滨之乡小学为代表的日本3000所中小学坚持螺旋式上升的改革,反复“回到改革实践基点上来,重新发起新的挑战”,给了我们诸多的启示:第一,课例研究的课题不应当追求赶时髦的“奉命研究”,而应当是扎根教师的日常教学需求的“自主研究”。第二,课例研究的课题不宜年年翻新,不可能速战速决,需要年复一年地展开返璞归真、周而复始的、甚至步履蹒跚的研究。这是因为,变革课堂困难重重。课堂革命是一种持久的、缓慢的文化变革过程。佐藤学在10几年间经历了1000多所学校改革的失败后说道:“变革学校之艰难,创建‘合作学习’的课堂之艰难,建构教师之间‘同僚性’之艰难,建构家长与教师之间的信赖与协作关系之艰难,建构家长之间联谊关系之艰难,建构学校与教育委员会之间伙伴关系之艰难,以及建构研究者与教师之间相互学习关系之间之艰难——我是痛彻心腑的。”[20]课堂革命不能不是“永远的革命”。

参考文献: [1]转引自钱旭鸯.课堂规范论析(文稿).Dalton,S.S.Five Standards for Effective Teaching:How to Succed with All Learners,Grades K-8[M].CA:John Wiley & Sons,Inc.,2008:3-5.[2][4][5][6][7][8][9][10][11][12][13][14][15][16][17][19][20]【日】佐藤学.学校的挑战:创建学习共同体[M].钟启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9-14,188,1-2,133,2-3,215,166、218,3-

5、117,64,112,97,105-107,71、117,90、129、168-169,76,130,5.[3]钟启泉.现代课程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215.上海教育出版社(新版)2003:264.[18]佐藤学.教师传奇:为了作为专家的教师成长[M].东京:小学馆,2009:56.(责任校对:胡陶)

第三篇:道德失范

道德失范的成因及治理方法的分析

摘要:经济的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引起了道德失范的现象。本文分析了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情况下,道德失范的现象及道德失范产生的原因,强调了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治理道德失范的治理方法。关键词:问题、道德失范、经济社会、治理

一、社会现状

中国作为世界上唯一现存的四大文明古国,她的文明与美丽是不可否认的。众所周知,中国拥有自然纯真的美丽,富饶的神州大地上,一座座青山相连起伏,一朵朵白云山间萦绕,一条条河流奔腾融汇,一片片花海绽放芬芳,一阵阵歌声随风飘扬,这就是中国自然纯真的美丽。中国的美丽不只在于她的自然,而且更在于她五千年的传统美德和传承不息的中华精神。随着中国综合实力的增强,中国的崛起令世界瞩目。然而,当我们为中国显著的成就骄傲自豪的时候,随之一些问题日益严重。曾经湛蓝的天空变得灰暗,曾经清澈的流水变得浑浊,曾经青绿的大山变得光秃,曾经放心的食物变得有害,曾经温热的人心变得冷漠,就连曾经应该尊敬的雷锋也被当成了“傻帽儿”,人们不禁的发问:这个社会是怎么了,让我们骄傲自豪的五千年传统美德和传承不息的中华精神哪里去了?在传播正能量的当下,这些问题的存在是不能小觑的,小问题的集合便是建设成小康社会道路上的大问题,同时这些问题也折射出在社会发展的途中我们忽视了哪些东西。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在发展经济的同时,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是不争的事实。人们过度的获取自然的资源,从而获取利益,导致生态环境越来越恶劣。追本溯源还是因为人们内心深处已经失去了约束自己的道德规范。还有很多问题,例如:景区内随处可见游客丢弃的垃圾、城市河道内肮脏恶臭的浑水等,很多时候道德与利益比起来已经是微不足道了。人与自然是如此,人与人亦是如此。2014年春节联欢晚会中小品“扶不扶”就是最好的诠释,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温暖已经越来越淡薄,更多的是冷漠。雷锋精神是我们华夏儿女必须学习与传承的美德,但是不能否认,很多人把这种精神翻译成“傻”,可见五千年的传统美德和传承不息的中华精神已经受到了严重的考验。

二、何为道德失范

在五千年的传统美德和传承不息的中华精神严重的考验时,一个崭新的词语进入到我们的眼球里——道德失范。那么什么是道德失范?所谓的“道德失范”就是指旧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被普遍否认,逐渐失去了对社会成员的约束力,而新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尚未形成,不具有对社会成员的有效约束力,使得社会成员的行为处在一种规范真空的社会状态中。也就是说社会缺乏一个统一明确的道德规范体系,个人行为丧失是非善恶标准,由不同的道德观、价值观相互冲突所造成的道德混乱和无序的现象。

法国社会学家E.涂尔干最早提出“道德失范”中的“失范”二字,字表意思是“缺少规范”。他所指的主要是一种对个人的欲望和行为的调节缺少规范、制度化程度差而丧失整合的混乱无序的社会状态。20世纪30年代美国社会学家R.K.默顿进一步发展了失范理论,他认为失范是一种“规范的缺席”,就是人们对现存的社会规范缺乏广泛的认同,从而使社会规范丧失了控制人们行为的权威和效力。同时涂尔干认为道德示范是病态的,是外在的和约束性的道德控制的离散。默顿认为,道德失范是文化目标与制度手段的不平衡。简而言之,当人们能够用社会所肯定的手段以达到社会所认可的目标时,这时是平衡的,人们的行为是符合道德规范的。反之,由于社会的发展变化、教育的缺乏等原因,人们不知道社会所肯定的目标是什么,或者有些人对这种目标不感兴趣,或者人们不重视达到这种目的所应该遵循的手段,这时社会规范的目标与社会所认可的手段发生不平衡,人们就很容易发生越轨行为。这种越轨行为,在我们当下社会就可以理解成我们所说的不道德的行为。

三、道德失范的成因

神州大地,五千年的传统美德和传承不息的中华精神源远流长,为什么还会出现“道德失范”呢?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在短短的65年里,中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科技的腾飞,世界瞩目可见。但在发展的进程中,由于利益的催化,管理及制度的不完善,外来文化的冲击,教育和宣传只浮于表面形式,还有社会成员“知而不为”的心理等等一些列的原因,导致生态环境问题、信任危机等道德缺失问题已经成为发展道路上的阻碍。道德失范的成因,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

(一)、经济快速发展

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不是导致道德缺失的唯一原因,但是它是一个事实存在的重要原因。不能否认,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人们的物质生活更加殷实了,很大程度的改善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但是,在经济发展的浪潮中,经济活动的不确定性确实使得社会处于自由甚至混乱无序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道德规范和法律就显得尤为重要,由于市场经济的不确定性,有许多的规范及制度需要我们在前进的道路上不断地去完善,还有许多的错误需要我们去改正。市场经济,经济为主,很多人因为自己的利益,而千方百计、不择手段去损害他人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同时,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一些政府部门及企业的领导一味的追求高产,在权利下,工人们只能放弃了产品的质量。在收获经济效益及美名的时候,却忘了应对消费者起到的责任与义务。在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下,生态环境问题、信任危机等道德缺失问题都是经济不断发酵的产物,这也说明当下社会还欠缺长效的道德规范及有力的约束制度。

(二)、管理及制度的不完善

2014年春节联欢晚会中小品“扶不扶”,把有人摔倒了扶与不扶的问题又推上了一个新的高潮,摔倒的人希望得到救助,理应第一时间有人来给予帮助,这是最寻常不过的了。可某些人利用同情心来诈取好心人的钱财,好心人不但没有受到感谢,而且财产和人格都受到了损失。这不得不让我们反思,当社会制度不能长久有效的维护道德良知的取向时,好心人帮人救人被人嘲笑、质疑甚至诬告时,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温暖就会越来越淡薄,热心肠渐渐地变成冷漠。因为这样的道德成本真的太高了,而往往反诬的人却能得到丰厚的利益,导致了人们“知而不行”的现象频频发生。事实上,社会诚信的普遍缺失、假冒伪劣的横行,有很多的原因,但管理和制度的纰漏是其重要的原因。因此,有力的管理和完善的制度能确保帮助他人的好心人得到社会应有的尊重,这样人们才能由衷、放心和真心的去帮助他人。所以,和谐社会不仅仅需要道德在人内心上的约束和正确指引,而且还需要有力的管理和完善的制度作为外在的强有力约束。

(三)、外来文化的冲击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往来越来越频繁,中国的文化向外传播,同时大量的异国文化也涌向了中国。异国文化很大程度冲击了本土文化,不是否定异国文化的优点,而是说不同的社会环境应存在适合它的文化。经济的发展,加快了商业文化的前进,而商业文化很容易改变人们原有的消费观念、价值观念,享乐主义、利己主义、拜金主义等文化氛围随之产生。最为简单的例子,拜金主义的女孩宁愿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那拥有享乐主义的人,每天沉迷于物质世界,物质会慢慢腐蚀掉他的精神世界,在物欲追求的过程中不仅迷失了自我,而且大大增加了社会治安的负担。西方很多社会学家认为,物质主义文化使得人类沦落成一种物欲动物,物欲的膨胀,随时会使人逾越道德的底线或者忘记应该遵守的道德规范。如果不能树立正确的社会文化价值观,那么是与非、曲与直、荣与辱、善与恶,人们不能分辨清楚,就会导致道德淡薄和道德缺失的后果。异国文化对本土文化有很大程度冲击不假,但是我们本土文化也存在一定问题,本土文化的不明确、储备不足都会让异国文化钻了空子。

(四)、教育和宣传只浮于表面形式

在我国的社会发展中,社会成员的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整体上看,公众素质参差不奇也是现实存在的。那么道德教育就显得尤为的重要,但现实社会中道德教育并不像学术教育那么的具体深刻,往往只只浮于表面形式,并不能起到预想的效果。除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也是很重要的,但家庭内部成员及社会成员很多时候不能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甚至用消极的负能量来影响正能量的传播。同时,正能量的传播不能简简单单的靠教育的手段,宣传也是个必不可少的手段。如今信息化社会中,媒体是一个宣传的好工具,但如何让媒体更多地发挥积极营造社会舆论的功能,是媒体应该深刻思考和践行的问题。人都有“从众心理”,而媒体就是“从众心理”的一种导向。所以媒体应大力宣传身边的道德楷模、宣传身边的好人好事,积极营造拥有正能量的舆论,而不是将很多负能量的新闻公布于众后就没有了下文,要利用舆论的压力和道德的批判将不良的社会现象加以改正。在道德楷模的领导下和舆论的氛围里,群众好心人帮人救人不会再被人嘲笑、质疑甚至诬告。

四、道德失范如何治理

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道德失范的危害不能小觑。在经济社会的快速进程中,我们必须加强道德建设的紧迫感和使命感,不断地推进正能量的弘扬。十八大报告中指出,“中国梦”离不开道德支撑,和谐社会一定是建立在良好而又普遍的公民道德之上。中国要发展、要前进,除了要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做支撑,同时还要依赖于整体文明程度的提升。只有形成完备的道德建设体系,推进全社会的道德文明素质,“中国梦”的实现才会有更坚实的基础。道德失范的治理尤为重要,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

(一)、加强道德教育的力度

道德教育的目的是向受教者灌输道德方面知识的同时,而且让受教者知道掌道德知识应该如何去践行。也就是说,必须教导学生具备道德的知识,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努力不懈辅导学生行为规范的实践。这才是道德教育的真正目的。加强道德教育的力度,首先,教育应从主导人群抓起。我国青少年人数占全国人数三分之一还多,而且青少年是我国发展的希望,是中国未来的主导者,他们的道德教育一定程度决定了我国未来社会道德发展的导向。除了青少年,领导班子也一定程度决定了道德发展情况,领导班子起到了领导带头的作用。所以,加大对主要人群的道德教育,能起到积极地推动正确道德规范向导作用。其次,注重教育的方法。道德教育不能只局限于学校的教育,我们可以利用媒体的全面性,对全民进行道德教育。电视中,由影响力较大的影视明星主演的公益广告和动画公益短片,都是普通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还有道德楷模的评选及宣传,不仅能引起学习道德的浪潮,而且能诱导群众地域性自豪感,更有利于正能量的传播。

(二)、完善道德制度体系

很多时候道德制度的缺失,使得帮人救人的好心人财产和人格受到了损失。那么加强道德建设,必须要建立健全的道德体系和法律体系,通过明确的制度形成强有力的外在约束。十八大结束后,很多地方都起草并通过了“救助人权益保护规定”,大大的保证了救助人的合法权益。完善道德制度体系,首先,保证制度的合理性。制度的不合理,会诱导群众不道德的行为,也给了不道德之徒趁虚而入的机会。其次,加大制度的惩戒力度,建立相应的惩戒制度。对不文明行为施以严惩,是很多地区的普遍做法,虽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不文明行为还是屡见不鲜。例如酒驾,自从加大了对酒驾的严肃处罚,酒驾下降了近50%。在道德制度的约束力和惩戒制度的威慑力双重保障下,人们会更加重视生活道德。所以建立失德违法行为的惩戒制度,适当的将道德上升为法律,用法律来支撑道德建设,是很重要的。

(三)、全民共同努力

道德建设需要全民共同的努力,不仅仅是普通公民,而且需要政府部门和社会公益组织的共同奋斗。政府有着维持社会秩序的职能,政府的威信和公正,有利于正确道德观的发展导向。而且政府作为各项制度的编织和实施者,有权利加强违反道德制度的惩治力度,严惩违法乱纪行为。社会公益组织,积极组织社会成员参加各项道德实践活动,落实了道德教育的目的,也使正能量在社会中不断弘扬。作为普普通通的公民,要端正自己的心态,树立道德使命感,用他人的行为鞭策知己,用自己的行为约束他人,进而形成全民道德的良好氛围。三者要多沟通、多实践,唯有三者的共同努力,才能建设一个道德的社会。

总之,德是根,物是花,厚德才能载物,神州大地才能繁花似锦。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中,将核心主义价值观归为24个字: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正是我们心之所向的道德社会。

第四篇:网络道德失范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干预

摘要 现代社会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步伐越来越快,特别是网络也紧随其后,逐渐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来,成为人们日渐需要的重要工具。而对于大学生来说,网络更是不陌生的熟悉人,在大学校园中,几乎每一位大学生都不会缺少上网的经历。但是就像常人说到的那样凡事都有两面性,网络在给大学生带来不可详述的便利的同时,也给大学生带来了不容忽视的危害,这就是引起大家广泛关注的网络道德失范问题。网络道德的失范引起了大学生道德思想、道德观念、道德行为的歪曲。此文预从对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的现状、原因分析,阐述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的干预措施。

关键词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现状;原因;隐性教育

网络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一个崭新的世界,通过网络,人们可以获得各种各样的信息,信息之大,信息之多,信息之复杂是我们有时都不可想象的。尤其对大学生来说,网络在他们的学习生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网络信息内容纷繁复杂,除去有利信息以外,它还充斥着各种不科学、不健康的内容。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给大学生提供了更多、更便利的机会接触和传播这些低俗的内容。在接触和传播过程中,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导致大学生道德观念的不健康发展,从而引起了一系列的网络道德失范问题,给大学生自身发展和社会的和谐健康发展带来许多不利的影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坚持素质教育就要坚持德育为先。当代大学生主要以90后为主体,他们对网络的接触越来越多,拥有较强自主性,从心理上排斥传统的说教命令方式,现行的显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不仅在突破教育对象的心理防线方面存在缺陷,而且在教育范围的影响广度方面也存在局限性。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则有明显的优势,它能够有效地减轻大学生的逆反心理,全面覆盖大学生的生活空间,多方位影响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实现学校教育与自我教育的统一,同时也能与显性教育共筑“合理构架”。因此,如何从隐形教育入手,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逆转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就显得至关重要。

一、对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分析

大学生作为网络世界的积极参与分子,极度活跃分子之一,与网络接触的时间长、范围广。尤其是大学生的品性与行为正处于不断的变更时期,还没有形成固定的模式,极易受到外界的影响与干预,进而在网络世界中产生违纪违德行为,甚至牵引到现实生活中,彻底改变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失范问题值得大家的重点关注。

(一)何为网络道德失范

我们通常所说的道德,是以善恶为道德行为评价的基本标准,进而对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关系进行调节的规范。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属于社会上层建筑。归根结底,它是由特定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的,并随着社会生产方式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因而,社会的道德标准和道德观念会随着时代、阶级和文化的不同而不断变化。

随着网络的兴起,道德不仅仅局限于现实社会中,也逐渐渗透到网络社会中。网络成为伦理道德的载体,网络“简而言之,就是指建立在现代计算机与通讯技术基础上的因特网(Internet),又称国际互联网或互联网。”借此,网络形成了一种新的社会组织即网络社会。互联网这一新兴媒体的发展,使道德教育从真实的现实社会转入到虚拟的网络社会,网络道德己经成为道德发展的一个重要形式。

然而,网络道德自主性的增强,突破地域限制的特点,使得网络道德与现实既有道德在融合的基础上又有不可忽略的矛盾,从而引起网络世界出现了纷繁复杂的网络道德问题。网络道德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也就是网络道德失范。它是指“网络社会生活中的基本道德规范的缺失与不健全所导致的社会道德调节作用的弱化和失灵,并由此产生整个网络社会行为层面的混乱和失序。”[2]就网络道德问题的内涵而言,网络道德问题的出现和解决与网络技术和网络道德规范密不可分。就目前而言,虽然国内外制定了相关的网络道德原则和网络道德制度,但是,这些道德原则和道德制度在很大程度上是大而宽泛的,目前还未对各个网络参与者的上网行为做出具体而详细的规定和限制。网络技术所造就的具有即时性、隐蔽性、虚拟性、广域性、信息无国界性和海量性等特征的新的人类生存环境,在这一环境下,人们的伦理道德发生了很多的变化,出现了一系列问题。而大学生作为网络

[1]的积极参与者也不可避免的在网络世界中产生道德失范的行为。如大学生上网时间过长导致对网络的迷恋、网络qq聊天中隐瞒或欺骗行为、网络语言攻击、未经他人允许盗取他人账号或偷看他人隐私、抄袭他人著作等不良行为。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有助于大学生自觉净化网络环境,完成历史赋予的重任。

(二)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问题

网络在改变交往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同时,也使人们出现了道德责任感缺失和道德冷漠的现象。其结果便是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的出现。所谓大学生网络失范行为是指,大学生在使用网络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切违反道德和违法犯罪的非理性行为,行为程度和性质从网络失德到网络违法直至犯罪。[3]网络的便利和快捷在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占据了至关重要的地位,成为不可或缺的紧需工具。但大学生对网络的不合理使用同样也产生了很多的道德失范问题甚至是违法犯罪问题。

1、网络道德信仰淡漠化

信仰教育是道德教育的基础。“信仰是人的心灵被某种主张、说教、现象或神秘力量所震撼,从而在意识中自动建立起来的一套人生价值体系。”[4]道德信仰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行为选择和评判标准。网络的匿名性和交互性,使大学生可以在网络空间中自由扮演和转换自己的角色、体验多样的生存状态。由于摆脱了传统权威规范和媒介信息传播模式的束缚,西方国家凭借网络进行文化渗透和侵略,使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呈现出“非主流化”倾向,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其对我国道德理想信念的信仰。2008年11月,某高校大学生严某通过笔记本电脑撰写了两篇煽动颠覆国家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文章,其后,他又拍摄、制作了自己宣读这两篇文章的视频,并将其粘贴到某论坛上。随后,严某又在武汉开通“蚂蚁复仇者” qq群,通过这些群成立“中国人民党”并自封党主席,在网上发布反动言论。最后严某因涉嫌传播反动言论罪被我国公安机关严厉制裁。大学生通过网络宣传反动言论,传播腐朽、堕落封建迷信思想或邪教言论的行为,体现了其对社会主义的道德信仰不坚定,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2、网络道德情感冷漠化

网络交往的间接性和以符号性为特征,人与机器的频繁接触代替了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交往,它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个人同他人、亲属、邻居、同学之间的感情联系。针对qq聊天或者游戏中隐满或欺骗行为的原因分析,62.2%的大学生仅仅是处于安全意识,显示了其对他人交往情感的冷漠。2009年7月16日,一网友在百度某贴吧中,发了一个名为“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的贴子,数小时之后,将近40万网民回复了该贴子,网友称其为当今网络第一神贴。从发帖人的主观愿望出发,这一帖子事实上并不是为了表达发帖人的某一观点或情感。人们都在探讨为什么这样的恶搞贴子会被疯狂地转载,究其原因就在于人们上网时出现孤独、无聊和寂寞的心理。网络道德情感的冷漠化、无聊化,经常使大学生在网上恶意攻击他人、互相谩骂,久而久之,这些不文明的道德行为就容易形成网络道德行为习惯,而这种不良的上网习惯则会使群体观念越来越淡薄,也极易使其道德评价标准出现对自己和对他人的双重标准。道德评价标准的双重性又易导致其道德人格的多重化,这种多重人格也会反映到现实生活中来,并产生不良的行为后果。

3、网络责任意识薄弱化

2004年10月,成都某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的章某,利用学校提供的便利条件,在自己的校园网个人空间建立了主页,同时将一境外淫移色情网站的网址,链接在自己的主页上,并大范围的转发给同学,使同学的生活和学习受到不良影响。最终张某因非法链接境外淫移色情网站被公安机关拘留。当代大学生利用互联网非法链接暴力、色情网站,并转发给他人的案例说明了其网络道德责任意识匮乏。康德认为,“只有处于责任的行为才具有道德价值。”[5]在众多信息充斥的网络社会里,当代大学生极易忘记自己对其他网民应负的道德责任。他们认为网络社会是极端自由的,自己的各种需要可以不断获得满足,自己的不道德行为可以免除惩罚,在网络空间中可以为所欲为。网络道德责任意识和法制观念的弱化,易导致当代大学生对我国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的藐视,易给他人带来伤害,给社会带来巨大损失。因而,我们要注重对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责任意识的培养。

4、网络不文明行为泛化

当代大学生的网络不良行为屡见不鲜。部分大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网络暴力以及偷窥他人隐私等。据调查14.3%的大学生有意无意地查探过他人的隐私。10.2%的大学生当看到网上色情图片或网站时会选择看看里面有什么。2009年5月26円,在校大学生萧某在网上发帖称,其在知网下载了两篇硕士论文,这两篇论文的整体框架基本一致,不同的是论文抄袭者仅把抄袭论文的地名改了。该贴一发就引起了网民们的热议,学校指出如果论文作者的抄袭行为属实,将根据国家关于学位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理。这一案例说明了部分学生的网络学术道德的丧失。大学生学术道德失范是其网络不道德行为中突出的一个问题。“学术道德就是指学术人在参与学术活动的过程中处理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之间关系时所遵循的原则和规范的总和。”[6]大学生是我国学术发展的后备力量。网络技术的即时性和网络信息的丰富性,给大学生进行学术活动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但是部分大学生通过网络购买学术论文,剽窃、抄袭他人著作,任意篡改他人著作中的数字信息、聘请网络枪手等等。有的学生甚至还利用互联网进行不法活动。例如网络欺诈、盗取他人财产、滥用信息技术制造和传播病毒、散步虚假和有害信息或诽谤他人等等。有的行为还给社会的安全和稳定带来严重的隐患。因而,我们要建立健全网络法规建设,约束大学生的网络不道德行为,减少危害所带来的损失。

(三)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原因

1、周围大环境的不良影响

现代社会虽然总体发展越来越好,但也不乏瑕疵。社会的快速发展导致人情的冷漠,传统道德观念受到严重的挑战,并逐渐在人们的心中淡化。老人倒地,看到就应扶起这么简单的一件事情,在当今社会却引起广泛的讨论与争议,现在人们在决定扶与不扶之前都会做很久得挣扎,甚至挣扎过后决定不扶。众所周知的小悦悦事件就深刻反映了人情的冷漠与道德观念的弱化。受市场经济不良因素的影响,各种各样的欺诈行为屡见不鲜。当今我国社会道德环境已遭到严重污染,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这样的环境下,大学生的道德根基逐渐动摇,道德观念模糊,对原有的传统道德观念也产生怀疑。

除受现实大环境的影响以外,网络环境的复杂与混乱对大学生道德观念的影响也极为重大。当代大学生迷恋网络的大部分原因是因为娱乐,网络娱乐节目、影视作品含带了多元文化价值观念,大学生受此影响,思想开放,追求自由,就逐渐排斥传统道德观念的束缚。除此之外,网络言论的虚拟化、空间化、大范围的自由化,导致网络言论混乱,“畅所欲言”,长时间与网络不良言论的接触也使得大学生的道德思想发生变化,甚至产生违纪违法的思想。

2、大学生本身缺乏自控力与是非判断力

人类的思想、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形成和发展,一方面要受到社会环境、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等客观外界因素的影响;一方面又要受到人的身心发展状况等主观内部因素的制约。当代大学生出现和存在的网络道德问题,与其自身生理和心理发展不同步的特点直接相关。当代大学生正值经历生理发育过早,而心理发育相对落后的特殊阶段,他们生理、心理发育从不成熟阶段向成熟阶段过渡,其自身对情绪的控制能力还比较薄弱。当代大学生身心发展的不同步性,致使部分大学生放纵了自身德性系统中劣性因素的萌生和泛滥,从而做出一些有违网络文明发展的失范行为。

理因素以外,大学生对信息的甄别、判断能力也存在不足。当代大学生的某些网络不文明行为,表现出了大学生对网络上的错误和迷惑信息、诱惑信息的选择、评价能力的薄弱。网络时代是信息网络化、数字化和符号化的时代。在信息海量化的网络世界中,人们如果不能及时有效的觀别和汲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就将被时代抛弃。因而,培养网络主体检索、选择和有效利用自己所需信息的能力,成为网络参与者必备的能力。

从大学生自身出发,引发大学生出现网络失范行为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其网络自律能力的欠缺。马克思曾指出:“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7]由此可见,道德问题的出现是与道德主体的自律能力紧密相联的。道德从本质上讲,就是道德主体把外在的道德要求、道德规范内化为自我认同的道德责任,并按照社会所要求的道德原则进行道德行为,也可以说道德本身就是一种自律行为。网络社会他律的作用被减弱,网络社会秩序的顺利进行,强化了道德主体的网络道德自律能力。当代大学生之所以出现网络道德问题,原因就在于其对网络非道德行为的理性控制和约束能力较差。

3、网络技术的不完善

在网络空间里,大学生们可以隐去姓名、年龄等个人关键信息,在网络“黑 箱”里肆意地进行虚假角色扮演。一些网络技术水平较高的大学生隐秘地侵犯其他人的重要信息。网络技术滥用是网络道德失范发生的客观原因之一。除此之外,网络缺乏对不良言论、非法网站的监管技术,让网络世界信息混乱无序。

4、针对大学生网络管理制度不完善

目前,针对大学生网络行为的管理制度还没有统一、具体的条文规定。有 些学校建设的网络德育平台,由于对于大学生的吸引力、影响力欠缺,未能充 分发挥宣传和教育功能,学校和社会很难及时发现和干预大学生群体中出现的 网络道德失范问题。

当然,除上述原因之外,学校、家庭网络价值观引导监管不力;传统道德观念宣传、强化不到位、网络道德评价体系不完善也对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产生了一定的不利影响。

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的干预措施

当代大学生传统道德观念模糊、对道德标准认识不清,并在网络世界中产生网络道德的失范行为,这就需要引导大学生规范自己的道德观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而鉴于大学生对生硬死板的显性教育的排斥,对大学生进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就显得至关重要。

(一)隐性思想政治教育

相对于显性思想政治教育,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指在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者把教育的意向和目的隐藏到学生周围的环境与特定形式之中,使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学习之外的校园生活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教育的内隐性、丰富性、多样性、愉悦性、持久性等特点。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传统上以显性教育为主体的教育方法极易让教师与学生相互之间形成矛盾,从而产生激烈的对抗,让学生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度变得越来越大。在这一新形势下,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越来越受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关注。

(二)具体干预措施

1、以生为本,充分丰富校园文化

校园是大学生生活、学习的主要场所。校园环境的呈现对大学生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学校的主要任务是教书育人,学生是学校的主体,那么学校就应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以生为本,打造良好教育基础。(1)丰富校园的精神文化建设。校园精神文化是学校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形成的大学精神、学校传统以及校园文化活动、文化环境的总和。它是校园内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体现,是校园文化的核心。校园精神文化通过文化的渗透机制,潜移默化地发挥着育人功能,对培育大学生积极向上道德价值观起着重要作用。校园精神文化包括校训、校风、教风、学风等。

首先,校训是我们建设一所大学的理念、思想,对学生无不留下深刻印象。校训的德育作用,就在于能促进个人价值内化,使之成为一种心理定向,有意或无意地按照它的基本精神来塑造自己,这是一种最为宝贵的精神力量。新中国成立前,清华大学的校训为 “厚德载物,自强不息”;新中国成立后,清华大学把校训改为 “严谨治学,勤奋学习,自强不息”;后来又改为 “严谨,勤奋,求实,创新”。这些随着时代不断变化的校训正反映了清华大学以人为本、注重素质、孜孜以求、永不懈怠的校风。高校一定要把校训建设放在一个重要位置,用好、用活这样一个隐性德育的法宝。

其次,健康的校园文化主要体现在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等方面,其核心就是学校历史传统和时代精神所形成的价值观、道德观、文化观、生活观、审美观。校风是校园精神文化中最为活跃、最具教育意义的因素,它巨大的隐性教育功能越来越受到重视。校风作为校园环境中的软环境,它是一所高校的师生在共同的教学、生活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较大惯性的群体思维方式、价值取向、行为风尚,以及由此对象化了的物质和精神风貌的总和。良好的校风使学生在不知不觉的环境中受到熏陶和同化,潜移默化地规范、约束着他们的行为,并内化为自身素质,达到“润物细无声”之功效。课堂教育是校园文化育人的主要形式,教师的言传身教、师德风范会直接使校园精神在师生中产生共鸣,一定要注意发挥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

(2)丰富校园的物质文化建设。校园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空间物质形态,它是教育理念的物化,蕴含着精神和价值的取向因素。学生可以通过感性直觉,把握校园物质文化的本质内涵,从而与校园物质文化建立一种非功利的精神和价值呼应关系,进而得到一种精神满足和价值取舍,最终使自身的思想境界得到提升,因此校园物质文化具有独特的隐性教育功能。高校校园建筑应合理布局,建筑风格应整洁大方,以增强建筑的文化内涵。如设立富有感召力的雕塑,用建筑自身的文化来培育和强化学生道德观念、道德价值。

(3)规范校园的制度文化建设。学校制度文化是重要的隐性德育资源,在教育实践中,这些因素对学生价值观念、道德品质的影响往往是普遍存在但又是经常被忽视的。一方面,要提高教育管理制度的民主性,学生是一切活动的主体,隐性德育的实施主要取决于学生的接受态度、接受能力。目前高校的规章制度虽非常完善,但管理效果却并不明显。其主要原因在于:目前学校规章制度的制订往往只重视制度的科学性与规范性,而忽视了制度的可行性,忽视了作为道德主体的学生的积极参与。另一方面,要加强教育管理的公正性。在学校内部,教育管理者的人格因素,包括教育者的品德、民主公正意识,是决定学生道德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教育管理中,要提高制度执行的公正性。

2、合理安排各科课程,充分发挥其德育作用。

各科教学过程的安排,教学方法的使用,教师自身的人格修养、情感气质、师生关系、仪表外貌等,都蕴含着丰富的隐性德育因素。这些因素对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具有不可言语的感化作用。教师在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以合适的方式向学生呈示这些德育资源,并努力创造和挖掘各种潜在的德育资源。道德教育资源在它未被学生意识到之前,只是一种潜在的资源,并没有成为现实的教育力量。因此,教师应在对各学科教学内容和形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学科的历史、现实角度出发,让德育因素渗透于教学过程中,并充分挖掘蕴含其中的德育资源,把德育因素融入到教学、实训和科研中去。

3、要充分合理利用各种信息平台。

当今信息平台包括传统的广播、电视、报纸、杂志,以及新兴的网络空间、手机短信、微信、微博等能够承载各类信息的活动方式和物质实体。各种信息平台不仅能以隐蔽的方式传播各种价值观念、思想观点和社会规范,使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受到极大的影响,而且它覆盖面广,深入社会的每个角落,能影响到每一个大学生。尤其是新兴的网络空间和手机短信、微信、微博,因其贴近大学生的生活,已经成为大学生的“生活伴侣”。因此,必须加强各类信息载体建设,以使更多的大学生接受到核心价值观教育。学校一方面要重视传统信息载体的建设,如精心选择、订购一定数量的有利于培育核心价值观的报纸和杂志,经常利用校内外广播、电视等媒介传播先进人物的英雄事迹;另一方面,还要根据时代的发展和大学生活动的特点,加强新兴信息载体的建设。

参考文献:

[1]戴永明.蒋恩铭.网络伦理与法规丨M].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 117-11 [2]汪少波.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问题与对策[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2): 117 [3] 徐云峰,《网络伦理》,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4]参见网址:http/www.xiexiebang.com/devise/devisel.aspx?id=60 [5]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丨M].苗力田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15 [6]沈曦.大学生学术文化的构成要素m..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3(II)[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M].北京:人民出版,1995: 119

第五篇:师德失范自查报告

关于师德失范行为的自查报告

为认真落实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的通知》精神,进一步加强我中心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按教育局工作要求,对我校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情况进行了一次专项检查。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学校师德师风存在的突出问题:在自查自纠过程中,我们发现我校老师师德师风的主流是好的,关爱学生、遵纪守法、无私奉献、不计得失,无聚众赌博、推销商品、索要财物等不良现象。但也有一些问题。

1、个别教师对自身要求不严,有违反学校规章制度现象,有背后议论现象,有问题不在当面解决。人别教师语言不文明,影响团结协作。

2、极少数教师在政治、业务学习上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不深入学习,认为自己目前的知识水平教几个小学生已绰绰有余。

3、个别教师对学生缺乏耐心,对学困生的个别辅导不够。对学生关爱不够。

4、个别教师遇事只顾自身利益,不考虑学校和集体利益,对学校工作安排不满,大局意识不强。

二、整改措施

1、师德师风建设组织领导机构的工作运作决策、规划和措施落实情况。

中心成立了师德师风建设领导小组,并召开了领导小组会,贯彻落实师德师风活动实施方案及细则,研究落实途径、步骤,近期远期的工作目标。

2、利用业余时间组织教师讨论,老师们认识到:师德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灵魂,是教育艺术的基础和前提。教师在学生面前是“严师慈母”。在家长面前是“最可信赖的人”,在社会上是“最文明的群众”。学习《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中学教师专业标准》、《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等法律法规文件,时时以此来规范自己的言行,始终如一使教师以“传道、授业、奉献”为己任,视正己、爱生,敬业为天职。

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给教师的工作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冲击更大,常常会面临着工作上的难与易,环境上的逆与顺,生活上的苦与乐,待遇的高与低,种种现实问题,有些教师产生心理错位,导致教育思想、教育行为,教育目的发生偏差,个别教师消极怠工,通过教育和对法规和文件的学习,大家认识有了明显提高。我们教师都写出了师德学习心得体会。

3、深刻认识纠正行业不正之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做好纠正行业不正之风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常听社会上的人议论现在的教师有家长请客吃饭的,有收受家长礼物的,这些行为都污染了神圣的师德。在实际工作中,领导做榜样,积极参与学校各项活动,关怀下属,及时为教师排忧解难。遇事求详,监督求广,评议求实。确保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4、建立健全师德师风建设保障机制和监督机制。校长是师德师风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工会、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组开展各种活动,宣传师德典型,创设和谐校园环境,以丰富多彩的活动,美化师生心灵,让师生在良好的氛围中不断学习,不断进步,并建立长效机制,让师德师风建设活动长期开展下去,为创建社会和家长满意的学校而努力。

下载传媒伦理道德的失范与规范word格式文档
下载传媒伦理道德的失范与规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大学校园典型失范

    1、失范:调查课题:关于大学校园不文明现象的调查研究 (一)教室不文明现象: 1、在课桌或墙壁乱涂鸦,踩脚印。即所谓的“课桌文化”“墙壁文化” 有愈演愈烈之势 2、互相抄袭作业......

    新闻道德失范

    新闻道德失范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的新闻事业的飞速发展,出现了有些新闻媒体及新闻记者不同程度地违背职业道德准则的行为和现象,影响了新闻媒体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本文......

    会计职业道德的失范与重塑

    一、会计职业判断的主要特点会计职业判断是会计人员按照会计准则、制度的要求,根据企业理财环境和经营特点,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职业经验对日常会计黎项的处理和财务报表的编......

    伦理价值观的失范

    最近有几件事,折腾得很是热闹:被指涉嫌抄袭的承德市作协主席刘英辞职;贵州省文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刘世杰被曝雇用枪手;新一轮张爱玲热。这几件事本身,都让人觉得怪怪的,好像还应......

    师德失范行为自查报告

    师德失范行为自查报告 这次的虐童事件。再一次表明类似这样的老师本身其职业道德和行为自律是缺失的,这样的老师心理是扭曲的、变态的、不健康的,因此她受到家长的谴责和法律......

    文明失范、道德腐败与常德缺位

    近二十年来,关于道德滑坡问题一直论争不休。笔者认为,笼统谈论道德滑坡并不准确,譬如在政治道德领域中便有大的进步。但社会公德失范现象日益严重,却是不争的事实,否则,我们便无法......

    关于高校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处分

    关于高校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处分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长期以来,广大教师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教书育人,呕心沥血,默默奉献,为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作出了重大贡献......

    国家公务员道德失范问题研究

    国家公务员道德失范分析及对策研究(期末考试论文) 课程名称: 行政伦理学任课教师: 刘吉昌 专 业: 行政管理年 级: 2009级学生姓名: 孟繁星 摘 要:在社会主义国家,在人民把权力移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