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课标人教版二年级上《连加连减》教案
连加、连减教案
教学内容:教材第26~27页。教学目标:
知识点:
1、使学生掌握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的方法和简便写法,进一步巩固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2、能灵活、正确的计算连加、连减的题目。能力点:
培养学生正确计算的能力和迁移的能力。德育点:
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学重点:
掌握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的方法和简便写法。教学难点:
能灵活、正确的计算连加、连减的题目,提高计算能力。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教具准备:主体图,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今年农场的西瓜丰收了,202班的同学去帮助收西瓜,他们分小组进行比赛,下面是他们比赛的统计,你们看到这些数据能提出什么问题? 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 28个 34个 23个
二、自主探究:
1、小组合作交流,提问题列算式。学情预测:
第一组和第二组一共摘了多少个?28+34 第二组和第三组一共摘了多少个?34+23 第一组和第三组一共摘了多少个?28+23 第一组比第二组少摘了多少个?34-28 第二组比第三组多摘了多少个?34-23 三组一共摘了多少个?28+34+23 学生会做得让学生练习,说算法。摘出:28+34+23
2、小组讨论:怎样计算?
汇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如何计算? 学情预测: 2 8 6 2 + 3 4 + 2 3 6 2 8 5 2 8 + 3 4 6 2 + 2 3 8 5 这两种写法有什么不同?为什么第二个简便?
3、我们一共摘了85个西瓜,叔叔用拖拉机运走了40个,小明用推车运作了26个,还剩多少个?
学生列式,并试算。
学情预测:85-40-26 40+26=66 85-66=19 在计算时,能够口算得可以口算,不能口算的进行笔算。
三、拓展运用: 1、46+25+17 75-28-19 注意书写格式。2、54+20+16 90-58-24 能口算的不必列竖式。
3、把每行的三个数加起来。24 45 30 48 36 5 17 18 34 4、26+()-20=30 73+5+()=98 开放题:路边有一行树,共8棵,每两棵之间相隔3米,从第1棵到第8棵树间共有多少米?(教给学生画图的方法)教学后记:
第二篇:(人教新课标)二年级数学教案 连加、连减
连加、连减
教学内容:
课本P26—P27例
1、例2 教学目标:
1.通过同学间的交流,掌握用竖式连写的方法,会正确计算三个数的加、减法。2.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计算习惯。3.巩固100以内的加、减法。
教学重点:
1.使学生掌握用竖式连写的方法,会正确计算三个数的加、减法。2.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计算习惯。
教学难点:
灵活使用口算或加减法竖式等方法计算连加连减的问题。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主题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1.口答。
7+6+5 8+9-13 24-10-7 20+30+10 17-3+4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将继续研究三个的加减法。
二、合作交流,掌握算理
1.教学例1。
(1)出示主题图。学生观察图并了解信息。
(2)出示表格。学生根据表格了解信息并提出问题。在小组内交流你想到的问题,并解答出来。(3)怎样求一共摘了多少个西瓜?学生回答,教师板书算式28+34+23这道题怎样计算呢?学生试算并在小组内交流计算方法。学生汇报,展示算法。比较各种竖式的区别与联系及优劣。
2.教学例2。
出示主题图仔细观察主题图,了解信息。分小组交流从图中发现的信息。思考解题方法。在练习本上写出连写的竖式。学生,汇报,板演解答过程。
3.完成练习26页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学生汇报、板演,并说明计算方法。
三、巩固练习,实践应用
1.完成27页做一做。
2.完成29页练习五第1、2题。
3.引导完成29页练习五第3题。算好后学生说说计算方法。
四、课堂总结:
学生在知识、方法上做一个回顾。学生自由说说。
五、随堂练习
第三篇:人教一年级 连加连减 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情景建立连加、连减的数学模型,理解连加、连减的具体含义,会进行10以内连加、连减的计算。
2、培养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获取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培养学生团结协作意识和能力。
4、使学生在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同时,体会连加、连减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数学、用数学的快乐。教学重点和难点
让学生联系实际情境,体会连加、连减的意义和理解运算顺序,学会计算。使学生理解图意列出算式。教学准备:图片、小棒、正方形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旧引新
师:小朋友们,这个星期天,你们都到哪儿去玩儿了?(生自由发言)
师:这个星期天,有两位小朋友,芳芳和她的弟弟也打算好了去乡下的奶奶家玩(贴出图片:芳芳和弟弟)。星期天一大早,芳芳的妈妈就带着她们姐弟俩一起乘上“口算号”公共汽车出发了。来,我们都看看有哪些口算,也来算一算吧!
学生看卡片口算:4+1 5+2 5-2 8-2 10-4 3+4
5+3 7+1 3-1 6-2 6-6 7+3 师:一路上,芳芳看到车外的橘子黄了,地里的辣椒红了,到处是一片丰收的景象。不一会儿,她便到了奶奶家,奶奶正在自家的院子里喂鸡呢!芳芳连忙跑过去帮奶奶喂鸡。引出例1。
(二)结合情境、探究新知
探究连加
1、说图意。课件演示小鸡图(动态)。请学生仔细观察。(1)师:小鸡也想和我们交朋友,在图上你看到了什么?(原来有5只小鸡在吃米,先跑来了两只,又跑来了一只。)
(2)师:根据你看到的,你可以提什么数学问题?(一共有多少只小鸡?)学生复述图意,指名说,同桌说,齐说。
2、尝试列式。
师:要知道一共有几只,小朋友们会列式计算吗?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做?(加法)为什么?
(1)随生答板书:(1)5+2=7 7+1=8(2)5+2+1=8或5+1+2=8 指名学生说说第一种方法两个算式的意思。
师:老师看到小朋友们还列出了5+2+1=8和5+1+2=8这两个算式,老师不明白是什么意思,谁能来告诉老师?(生回答)
(师恍然大悟状)哦,老师明白了,原来要求一共有几只小鸡,还可以直接把5、2、1三个数加起来!
(2)读算式。(师:刚才的小朋友读得真不错,你也跟着他读一读吧)(3)比较不同。
引导学生看这两个算式与以前学过的加法算式有什么不同?——有三个数,两个加号,让学生给这样的算式起名字。指出:数学上叫做连加(板书:连加)生齐读。
(4)说算理:
师:5+2+1=8的8,你是怎么算出来的?(生先讨论,再汇报)
汇报交流(学生可能说一个一个地数出来的。或是先算5+2=7再算7+1=8„„不管哪种方法,学生只要说出理由,都给予肯定。)
师:是呀,计算连加时我们一般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师指板书:5+2=7),算出得数7(将7填到框中)然后再把算出的得数(强调是算出的得数)加上第三个数,这样的计算,也就是说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板书:从左往右)学生齐说计算方法。
探究连减
师:你们帮小鸡解决了难题,他们可高兴了,过了一会儿,又发生了什么事呢?
(原来有8只小鸡,先跑掉了2只,又跑掉了2只,)指名说图意(同连加)师:小朋友,看了这幅图,你会编个数学小故事来考考大家吗?(学生同桌先讨论,再交流)
师:要求还剩多少只小鸡,会列式吗?这个算式怎么读?8表示什么?2表示什么?还有一个2呢?8-2-2表示什么?得数4你是怎么算的?(指名学生答后齐说,师随学生回答将板书填写完整)
师:看看这道算式又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减法算式有什么不同?你也会给它取个名字吗?(板书:连减)生齐读
指出:计算连减时一般也是先把前两个数相减,再把算出的得数减去第三个数,也就是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3、初步小结:帮完了奶奶喂鸡,小朋友也认识了今天的两个新朋友,它们是-------?都是按怎样的顺序进行计算?
(三)小结
今天我们学会了连加、连减,在计算时,一般是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的。
第四篇:二年级连加连减教案
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 第七课时
连加、连减的运算
学习内容:教材第27页及教材练习五1、4题。学习目标:
1、掌握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
2、学会竖式计算的书写方法。
3、养成书写工整,计算认真的好习惯。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连加连减的运算)
今天我们来学习连加连减的运算,请认真看老师板书课题,下面请跟老师把课题齐读两遍。
二、口述目标
这节课我们要学会的本领是:连加、连减的运算,理解连加、连减的算理,并能够正确的计算。你们有信心学会吗?同学们非常自信,老师也相信你们,怎样才能学会这个新本领呢?请大家按老师的指导认真看书,比一比谁的坐姿最端正,谁看书最认真。
三、自学指导
把教材翻到27页,看一看,想一想。1、27页图上画了什么?小朋友们在干什么?
2、三个小组一共摘了多少个南瓜?怎样列式计算?
3、还剩多少个南瓜?你是怎样算出来的?
4、自己试着算一算。
四、先学
1、同学们自学的都很认真,下面老师来考考你们。
2、检测题:练习五1、2、3题。
五、后教
1、学生更正
谁有不同答案,请上来更正。(把错的圈出来,在旁边改正,正确的打钩)
2、讨论
分小组讨论,同桌互相讨论
3、教师总结:连加连连减运算可以分布计算,也可以列一个竖式计算,计算方法与两个数相加(减)一样,都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家(减)起。
六、当堂训练 第28页做一做
54+20+16=
46+25+17=
7+59+20=
90-58-30=
75-28-19=
72-(6+44)= 课本练习五2、3题。
七、板书设计
28+34+22=84
84-40-26=18 2 8 6 2 8 4 4 4 +314 + 2 2-4 0-2 6 6 2 8 4 4 4 1 8 两个数相加的和,与第三个数相加,叫做连加。两个数相减的差,与第三个数相减,叫做连减。连加连减运算都是从左到右计算
第五篇:一年级上数学教学反思连加、连减_人教新课标-2019精选文档
《连加、连减》教学反思
《连加、连减》这课的知识点经常用来解决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将它放在学习了10以内两个数相加减的后面,一方面是对加减法含义的一个拓展,另一方面也体现新课标提出的“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这一理念。同时这也是本单元的一个难点内容,主要难在计算过程上,都要分两步进行口算才能算出结果,特别是第二步计算要用到第一步算出的得数作加数或被减数,才能完成计算任务。而且这个知识点的思维方法对学习10以内进位加法有很大的帮助,所以这个知识点在教材中的位置是比较重要的。而学生在学习这个知识前已经熟知加减法的含义,对10以内数的加减口算也比较熟练。而且学生具有“添上、再添上”与“去掉、再去掉”的生活经验,所以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并不困难。但是一年级儿童受到年龄特点的限制,注意力易分散,有意注意时间短,思维还处在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像连加连减这样需要较强注意力的知识点,对他们来说是学习上的难点,表现在由于看不见或忘记第一步计算结果而导致第二步计算受阻的现象。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数学知识不是通过教师讲授获得的,而是学生在一定的情景中,通过有意义的建构方式获得。这种学习理论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让学生主动实现知识的再创造。而教师只是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这种再创造。我在课堂上正是努力实现这种构想,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地交给了学生。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然而,对于学生人数多的教学班,教师很难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课堂总被个别成绩优秀,表现活跃的学生占据着,导致中、下层学生老是被教师忽略。为了改变这种课堂教学状况,我遵循课标中“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基本理念,我通过精心设计,创造性使用教材,创设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主题式”教学情境,让课堂教学成为整体学生的课堂,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但由于课前对学生计算能力估计过高,教材理解也不够透彻,导致在巩固连减环节大部分学生不能很好的完成学习任务,从而使整堂课不能很好地完成预先设定的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