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中学化学中的应用

时间:2019-05-12 23:54: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信息技术在中学化学中的应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信息技术在中学化学中的应用》。

第一篇:信息技术在中学化学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靖江市八圩初中 蒋琴

【摘要】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和计算机管理教学已成为教育教学的发展趋势。通过初中化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结合,在化学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让学生主动、生动地学,从而活跃思维,提高全体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强烈求知欲。有利于学生在非常轻松的环境中掌握知识,有利于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最终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学探究能力。本文除了研究信息技术在中学化学中的应用,还要求教师正确认识多媒体教学的功能。

【关键词】化学教学 信息技术 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和计算机管理教学已成为教育教学的发展趋势。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从听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15%,从视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25%,而同时使用两种传递信息的工具就能接受知识约65%。多媒体的多感官刺激作用,有利于学生注意力的长期保持和获取知识。初中化学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计算机多媒体通过各种表现手法将内在的、重要的、本质的东西凸现出来,这样,在短时间内调动学生多种感觉器官参与活动,使学生获取动态信息,从而形成鲜明的感性认识,为进一步形成概念、上升为理性认识奠定基础。因此,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优化了教学过程,提高了课堂效益。

一.化学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好处

1、巧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带着兴趣参与学习活动时,往往伴随着积极的情绪。通过幻灯片、视频、实物投影、多媒体等信息手段呈现适当内容的形象资料、用一幅幅富有生气、富有规律的图案,结合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利用信息手段同时提供多个问题,让学生边看边思考,极大地激发学生发现问题的兴趣,为积极主动学好化学打下一个稳固的基础。如在初次接触化学这门学科时,可制作多媒体演示文稿,演示日常生活中与化学有关的几个事例,视频播放化学发展的历程,激发学生亲近化学,热爱化学并渴望了解化学的情感。

另外学生可以在课前或课后上网查询有助于获取大量相关资料,例如:从互联网中查找、评价、收集有关信息,研究“酸雨”、“有关汽车尾气的化学问题”等STS类课题。学生从科普类网站搜集化学史、生活中的化学常识、最新的化学科学研究进展等资料,以帮助学生分析和研究某些问题。体会化学与人类进步及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认识学习化学的价值。

2、运用多媒体,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知识

某些物质的结构、化学反应机理,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计算机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计算机以其丰富的表现力把化学现象、化学过程形象生动地呈现出来,特别是对学生平时无法观察的难以了解的知识更显示出巨大的作用。例如,利用动画可将水通电分解的过程即水分子分裂成氢、氧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氢分子和氧分子的过程展示出来,计算机能使许多肉眼看不见的反应过程变成生动有趣的化学过程。又例如,多媒体展示Na原子、Cl原子的结构示意图,通过flash动画生动形象的模拟Na原子、Cl原子得失电子形成NaCl这一过程,从而使学生们对离子的形成这一知识点理解得非常透彻。

一般化学反应都进行得较快,无法控制,学生难以看清,难以理解,多媒体能使许多肉

析试卷、分析成绩;通过各种成绩数据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时采取措施弥补不足,强化优势。

在教学中,必须深入研究和实践如何充分而恰当地设计、开发、运用计算机多媒体,使之与其他手段有机结合,优化课堂教学,力求最大限度地提高效率,才能体现出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真正价值。

二、教师必须熟练使用或简单制作多媒体

为了更好地把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应用到中学化学教学中, 教师要熟练掌握多媒体应用技术

在使用多媒体进行化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学习,积极探索,熟练掌握多媒体应用技术,尽量克服对计算机操作不熟悉而导致课堂时间的浪费,上课期间操作失误而造成的教学中断,以及教师过多的集中注意平台而导致教学过于机械等毛病。还要克服教师的思维跟着课件的放映按部就班的前进,使课堂教学呆滞,无法提高学生的思维发散能力,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创新和实验探究能力等毛病。

三、教师要正确认识多媒体教学的功能

如今,在多媒体课室上公开课已成为一种潮流,不管上什么类型的化学课,只要是公开课,教师都会想方设法把课堂搬到多媒体教室去。多媒体作为一种新生的教学手段,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化学教师要开发具有个人特色的多媒体课件以适应新教材的教学,若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科技含量而一味的使用多媒体教学,不但不能发挥多媒体的优势,还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对教学更是无任何帮助。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化学教学的实际,做到物尽其用,一切以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综合素质为根本。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学习为主体,学生动手实验及演示实验若用多媒体动画代替则会失去其真实性且违背了教学要求,凡是学生动手的实验都不能用多媒体动画来代替。但计算机多媒体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方式,在化学新教材教学中仍起了不可忽略的作用,部分实验的演示,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有利于新教材的教学。在微观领域,可以利用多媒体的动态效果模拟粒子(分子、原子、离子、电子等)的运动特点,把肉眼无法看清的微观粒子形象化,变微观为宏观,使学生印象深刻,更易掌握。不胜枚举的应用例子正是计算机多媒体在化学教学中的突出表现,也是传统的教学方式所无法媲美的。但多媒体教学也不能取代传统的教学方式,特别是不能代替学生实验和教师演示实验,只有两者有机的结合,才能更好地发挥各自的优势,扬长避短,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曾懋华,庄淑玲.计算机多媒体在化学新教材教学中应用的调查与分析.化学教育,2007,6:(42~44).2、王国柱 ,浅谈信息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五家站镇职业中学.3、朱可彬.合理运用信息技带,提高中学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育信息技术,2010,6.-

第二篇:信息技术在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在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常德市西湖区第一中学

摘 要

化学实验是中学化学教学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部分化学实验的科学性、直观性、探索性和操作性等特点在教学中未能真正体现,使现有部分实验不能完全地发挥其教学作用。而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化学实验教学中,可克服实验条件的限制,提高化学实验的可见度,增加化学实验的时效性,保障化学实验的安全性,加强学生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创造学生进行实验设计的条件,丰富学生的实验知识等,以期最大限度地发挥实验的作用,提高学生学习化学实验的兴趣。

关键词:化学实验、化学网络实验、多媒体课件

本文根据笔者及同行从2007年11月开始承担省级课题《利用网络环境提高高中学生化学实验的兴趣》进行高中化学网络实验教学的探索,近几年来在化学网络实验教学实践中的一些经验和体会,以化学课程和信息技术的整合的理论为基础,总结了信息技术在化学实验教学应用的一点体会。

我们进行化学信息技术在化学实验教学一般包括录像、视频技术,计算机多媒体课件和网络技术在化学实验教学等几方面。现就以下几方面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索和研究。

一、录像、视频技术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一)、加强演示实验的时效性

有些演示实验的全过程需要较长的时间,且伴随着一些无关紧要的实验现象,干扰学生正常观察实验现象,影响实验的效果。由于学生课堂学习时间是有限的,要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多地获得信息,给予学生的信息要有选择,使学生观察到的现象对所需习得知识有价值。因此,采用摄像、剪辑技术,对实验的全过程进行加工,既为学生提供实验的全过程,又突出重要的实验现象,同时也不失实验的真实性。例如,高中化学中石油的分馏等实验可采用此技术在课堂上播放,大大增强演示实验的时效性。当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看到分馏的全过程,不仅对分馏要领理解,而且对蒸馏与分馏概念的理解更深刻。

(二)、保障演示实验的安全性

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有些实验具有一定的危害性和危险性,在课堂上无法实地演示,借助于录像教学,既保证了学生的安全和保护环境,又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通过录像技术,还可以对实验中的错误操作引起的危害进行真实再现,以引起学生的重视,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实验操作步骤和操作技能。例如:浓硫酸的稀释实验,课堂上一般演示正确的操作,对不正确的操作进行讲解,通过录像对浓硫酸滴入水中放出大量热量使酸液飞溅现象进行演示,使学生加深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加热胆矾晶体实验,把试管口没有向下倾斜,水流入试管底部,白色的无水硫酸铜又变成蓝色,使实验失败,然后把这一过程拍成录像。这样教学不仅使学生掌握了硫酸铜晶体与无水硫酸铜之间的相互转换,更让学生体会到正确的实验装置对实验成功的作用。

(三)、加强学生实验操作的规范性

学生实验是学生学会实验基本技能的最有效途径。对一些操作较复杂的实验,通过录像对学生进行正确、规范的指导,避免了因教师演示需较长时间的缺陷。例如,对高三学生实验基本操作的复习中“取、量、热、装、洗”的教学,可采用录像技术进行演示,同时对操作注意点进行局部放大、停顿、旁白介绍,使学生不仅能理解“为什么这样操作”,更能体验正确的操作,对学生最终学会这些操作提供保证。

高速或缓慢的摄像技术和放像的快、慢、倒等功能,不仅可以使学生缓慢地看到快速的变化,还能使学生快速地观察到缓慢的变化,让学生迅速感知不易观察到的实验细节,提高学生观察的敏捷性,同时缩短了教学时间,增加了演示实验的时效性,提高了教学效益。摄像、放像技术还可以显示较复杂的化工生产过程,使抽象的教学内容直观化,便于学生对这类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对一些价格昂贵的实验、危险性大的实验、要求较高的操作技术或装置复杂的实验也可以借助教学录像来完成,保证演示实验的安全性,加强了学生实验操作的规范性。

二、计算机多媒体课件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多媒体课件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运用的研究,我们通过反复探索、实践、对比,确定出以下几种情况:

确定选择多媒体课件的几种类型:一是演示实验。二是实验操作中分解组合模拟。三是实验中化学原理分析。四是对习题中的综合实验设计、创造。五是实验批判与评价等。

确定选择实验课件来源是:高中化学课本中的187个演示实验;50个学生实验;各层次不同能力要求的自创实验、设计实验、实验评价与改进、综合实验等。

确定选择多媒体课件课件使用方式:一是与实物实验并用,很好地为实体实验加深印象。二是对实物实验的补充,主要适用于微观变化的动态难以在宏观中展示;有的实验现象微弱;综合组装实验等。三是独立使用多媒体模拟演示实验。它适用于分析实验原理;内容多、战线长、涉及面广的实验;微观变化宏观反应;逻辑抽象想象太强;理论与实际实验中有很大跨度等等类别实验。在模拟实验中,要求要以新的视觉,作用于学生感官,显新奇、神异,但不失科学性。扣住教学原则,认知理论心理学,能有效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拓展视野,兴奋神经,引起学生极强的专注,极大的兴趣,看后久久回味。

确定选择多媒体课件课件的来源:一是重点放在充分利用现有条件下的网络信息资源素材库和教学软件中。根据不同教学情境的需要,有的直接使用,有的根据该实验的特点,加以增、删、改后使用;二是自己设计制作课件。通过集体共谋,论证出可行性,在实验中那些问题该发展?那个地方该改进?选择什么样的内容?做出什么风格的课件,都在教研会上,大家积极献策献力,以求模拟实验具有客观性、在现真实性、包容性,引起深层思考,由此架起抽象顿悟的桥梁。

实物实验展示的是立体化。实验现象偶而会出现始料未及的复杂多变,以事实胜于雄辩的亲身感,会激起学生思维的一种亲近感。但它要受空间距离不同,导致对实验观察有影响,由反应快慢又多受时间制约。多媒体技术,形成的模拟实验课件,虽有声、形、图、动画毕竟在银屏上是流动的一副平面画。对实体有所矫正,导致颜色偏差,体现了设计者主观性,表现不出实体实验的多重困难,多向复杂。但它有利于控制时间,指向性强,便于大家观看和操作。因此在用多媒体设计模拟实验中,我们有清醒的认识,任何课件实验代替不了实体实验,它不是实验教学的万能,只是一个补充释译,通过对实验模拟、虚拟促进对实验的发明创造。

确定选择多媒体课件的原则是:必有实效性,遵循教学规律及教改的发展方向,要体现学生认知规律,唤起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需要、兴趣、信心),提升主动探求的欲望和动力,在学习中获得体验。注重潜在能力的挖掘,关注全方位学生发展,注重知识结构,使学生自主学习空间增大;能提供师与生、生与生积极有效互动、实现沟通、共享、形成智慧的流动场相互促进。能有效组织控制创造本学科结构知识学习的课堂动态的生成。关注学生探究发现创造性占有的过程,使其在掌握分析化学实验的成败、知识结构、运用能力中,增强参与性、反思性、开方性,执着与责任感,在置疑中体现严谨、成熟富有批判性、创造性科学素养。

确定选择多媒体课件要领是:一是转换反应的速度。根据有的实验反应瞬间即成,如Cl2与H2混和光照反应刹那间就完成,观察者很难捕捉到过程现象,像这种实验可通过课件模拟实验,减缓反应速度,帮助理解反应原理的分析。有的反应需要一定的时间,如乙烯的制取,多糖的水解等等,这些需要课件中化慢为快,给学生以更多的自主空间去探讨。

二是化危为安。有的实验毒性很大,产生气体污染也严重;气体制取实验、性质实验战线拉得过长,很容易出现不安全隐患。如氯气制取,除杂、干燥、性质,尾气处理等综合实验;如石蜡裂化,所需时间长,裂化的产物检验现象不明显,如果用违反操作引起高锰酸钾溶液倒吸在反应容器里褪色现象很明显,但又怕实验事故发,像这类实验都可以用课件模拟实验来阐明。

三是化微观为宏观,微量夸大化。在有的实验中微观粒子流动不可视的,为了促使形象思维上升到抽象思维,需要建构一个使学生认知过度的思维平台,如原电池中微观的电子流流向,阴、阳离子流向,电子互换;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过程展示都需要通过多媒体模拟实验课件用上述观点来完成。还有反应速度慢,浓度极低,生成量太少,而影响定性实验分析,也需通过课件实验将微量聚合造形夸大。如碳酸氢钠加入氯水;分析反应速度变化如盐酸与锌反应中加入大量醋酸钠观看反应中汽泡产生,实体很难观察到,通过课件实验会历历在目。

四是化无形为有形。此法适用于气体制取、除杂、性质尾气处理综合实验气体流向及变化分析;演示倒吸可能产生的危害;分析实验中的化学原理。如苯酚与农溴水反应在分析旧健裂新健产生无形变化化为有形促使学生理解能力增强。

五是化难为易。此法适用于讨论实验装置的系列衍变;不同气体用不同装置制取的辨析;综合装置的设计与变迁;讨论某气体收集由排气法转移到排水法,拓展转移到防倒吸原理分析,运用于喷泉实验中。像这样富含知识、能力、创造性的实验用课件就能达到化难为易;也适用于各阶段的实验复习中;还适用于难以实现的实验(如甲烷的取代反应);还能适用于仪器的剖面分析(如制蒸馏水、乙烯温度计的水银球位置确定的区别)。

六是化微声为有声。有些化学实验是伴有声音,为增强效果需放大音量。如镁条燃烧,钠与水反应,检验乙醇与钠反应中产生的氢气实验。在这些实验中声音都很微弱,不易察觉。也有的实验在模拟错误操作中,为增强危险感也必须要配制声音,以极佳的渲染效果,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引起兴奋而产生兴趣。

当然这六个要领不是独立的使用,根据实情,彼此相辅相成,融会贯通。达到利用多媒体技术对化学实验开发、加工、再创造、再设计,以求实验课件的最优整合。

三、网络技术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在当今知识迅猛增长和信息膨胀的环境中,教师不再是学生知识和信息的惟一来源。为了加强网络化学实验教学,我们开设了ftp://172.16.2.200/校园网,在化学实验教学资源中我们开设化学动态习题、化学实验视频、化学flash课件、三维及晶体图、化学网址、化学比武课件、化学图片、化学实验创新大赛、高中化学课件全集、网络虚拟实验等项目。通过网络技术教师和学生可从中获得大量的有关化学实验的信息;通过网络的问题组还可与世界各国的学生和教师在网络上对某一实验问题进行讨论。这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学生的课余知识,更培养了学生主动获得知识的能力。例如在网络虚拟实验,我们在石油的分馏演示实验过程中采用了多媒体网络课件来进行仪器的识别、仪器安装顺序的教学;利用多媒体形式建立实验基本操作素材库,让学生学习实验操作的形式;采用动画模拟来强化学生对错误实验操作的危害和后果的认识。又如我们采用一些设计较好的虚拟实验室软件系统,例如用Chem-lab中的虚拟气体实验室等来进行关于气体摩尔体积演示实验的教学,使学生对气体摩尔体积理解留下深刻印象。

网络技术将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最丰富的信息资源,使学生的知识来源更广泛、更丰富;使学生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对有关实验问题进行探讨;同时培养了学生获取信息,分析、归纳、整理信息、应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化学实验是中学化学教学最常用和最重要的教学手段,对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把现代信息技术与实验相结合,必将丰富实验的内涵,增强实验的功能,提高学生学习化学实验的兴趣,将最大限度地发挥化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

第三篇:信息技术在中学化学微观领域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高中化学微观领域教学中的多媒体应用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日趋广泛。本文通过“乙醇”一堂课课件的应用实例,重点阐述了计算机媒体在化学微观领域中——有机物分子结构及反应机理教学方面的应用。旨在把信息技术整合到化学学科中去,提高教学效果。

在深化教育改革,倡导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今天,越来越多的高科技手段走进课堂,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已经受到很多教师的喜欢,它对克服教学难点,提高教学质量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这不仅是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同时还促进了教育思想和教学理论的变革,推动着面向21世纪的教育使命。化学作为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应用的一门学科,比其他学科更具复杂性、微观性和抽象性,使得化学教学可以而且必须更多地借助于多媒体技术来更好地向学生诠释其中的奥妙,以帮助学生对其进行理解和掌握,因此,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应积极地使用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主要是通过多媒体课件来实现的。将多媒体和网络资源引入化学课堂中,把一些难以理解和想象的微观反应、电子转移、化学键断裂的过程等用动画的形式形象的展示给学生,使学生得以准确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热情,提高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学生更新学法,真正体现学习的研究性、开放性和创造性创造有利条件。这对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他们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人才,有着重大意义。所以,我们化学组全体教师都投入到现代教学手段应用的研究活动中,收集素材,赶做课件,在课堂上进行大胆的尝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就“乙醇”一节课,谈谈计算机媒体应用的一点体会。

1、模拟有机物的空间结构

对有机物空间结构的认识,特别在学生刚接触有机化学时,学生存在着学习障碍,学生对有机物的空间结构缺乏想象力,借助模型讲解,学生难以真正理解,牢固树立空间结构的概念。若利用计算机的三维图形功能,则可轻易解决化学模型的不足。在教学中我们是借助一些优秀的软件来达到应有的效果,如Flash6.0、3Dmarx,它在绘制化学分子结构模型时有很大的功能,且使用简单,它可将二维平面结构转换为三维立体结构。例如乙醇分子的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可制作出任意旋转的三维分子结构,从而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清楚的观察到有机物三维立体结构的外观,而三维分子结构上的各种原子任创作者选择不同的颜色,不但将有机物的结构直观的呈现在学生面前,还给学生以美的享受,枯燥的分子变得活灵活现,这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模拟化学实验

对于药品太贵,装置复杂,反应中产生有毒有害物质,不易控制的化学实验可用计算机模拟实验;对于一些反应速度太快太慢的化学反应,现象不易观察,可在模拟实验中适当放慢或加快反应,并可反复操作。我们在乙醇的课件中模拟了乙醇和钠反应的实验。此实验虽然能演示,但是反应现象和验证产物时的效果都不理想。通过模拟实验,学生对实验现象有了直观的了解,并促使他们思考。如:乙醇和钠到底发生了什么反应?为后面反应机理的学习作了一个良好的铺垫。当然,鉴于实验教学的功能是任何手段替代不了的,学生在实验中所经受的思考、操作、分析、观察能力的锻炼,在实验中对情绪、意志、毅力等品质的形成只能通过实验来实现,因此,不能因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开展而削弱实验教学,即坚持以实验为基础的教学原则。

3、模拟有机化学反应机理

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和有机反应类型与无机物的性质、反应类型有很大的不同,学生接受起来会有一些困难,为此我们专门制作了“乙醇”课件,用比例模型、球棍模型、结构式、电子式分别模拟了乙醇与钠、乙醇与溴化氢、乙醇的催化氧化、乙醇的消去反应的历程,计算机屏幕上以鲜艳的色彩,生动形象地显示了乙醇与各物质间反应的全过程,以生动的动画效果模拟出C—H键、C—O键、O—H键的断裂情况和新键的形成情况。逼真的动画效果、与视觉效果的融洽,使学生耳、目、手、脑并用,真正理解有机化学中的反应历程,为以后学习和掌握其它有机反应类型打下坚实的基础。

4、增大课堂教学密度

计算机具有分层呈现,内容呈现快捷的特点。本节课内容较多,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有效地解决教学中的部分重点和难点,又可以节省在习题训练、课外资料阅读、板书等各方面所需的时间,增大了课堂教学密度。

在对以上几方面的尝试中我们认识到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对于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能力以及教学效果的分析等方面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以上是仅对于子课题中的“有机物分子结构、有机化学反应机理”一部分内容的研究进行了阐述,也是我们在子课题第一阶段研究中的结果之一。对于信息技术在化学其它微观领域教学中的应用,要在以后继续研究。多媒体教学应用于化学教学,不仅是教学手段的改进,更重要的是更新观念的教育。这就要求任课教师必须不断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并在教学过程中大胆实践,真正实现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多媒体在教学中的真正作用。

第四篇:多媒体技术在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多媒体技术在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化学实验是中学化学教学中最普遍采用的手段。但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实验的科学性、直观性、探索性和操作性的特点在教学中不一定能完全体现。因此,把现代信息教学技术应用于化学实验教学中,克服实验条件的限制,旨在对以下几方面有所突破,提高演示实验的可见度性。增加演示实验的时效性,保障演示实验的安全性,加强学生实验操作的规范性,为创造学生进行实验设计的条件,丰富学生实验知识等,都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实验的作用。

关键词:中学化学实验;多媒体教学技术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09)36-0091-02 投影技术对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化学课的演示实验,其目的是通过实验让全体学生观察到物质变化的全过程,有理性上有一定的认识,从而提出疑问,获得结论。演示实验可提高学生对化学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程度,体现实验过程的真实性、科学性,让学生信服,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重要途径,也为引出课题、问题,进行讨论、探索、发现,创造条件。因此,演示实验要真正起到演示作用,不能演而不示,使演示实验变成讲述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变成讲解实验现象。为了提高演示实验的可见度,传统的方法一般采用放大实验仪器,抬高实验装置,增加实验药品的用量,巡回展示实验结果,然而实验仪器的放大是有限的,巡回展示实验结果又浪费时间,且有些现象是在实验中瞬间产生的而无法观察到,以至影响教学效果。采用投影技术,可克服上述缺陷,大大提高演示实验的效果。例如:浓H2SO4稀释实验时,对实验中关键性的观察点――温度计读数的变化,通过投影技术进行扩大,使验证性实验的验证更具科学性,用实物投影仪对氢氧化钠固体表面潮解现象进行放大,激励学生注意观察生活中的化学现象。上述实验在教师讲课时感到很流畅,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感到很轻松。摄像、放像技术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演示实验的全过程需要较长的时间,且伴随着一些无关紧要的现象,干扰学生正确观察实验现象,影响实验的效果。由于学生课堂学习时间是有限的,要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多地获得信息,给予学生信息要有选择,使学生观察到的现象对所学得的知识有价值。因此,采用摄像、剪辑技术,对实验全过程进行加工,既为学生提供实验全过程,又突出重要的实验现象,同时也不失实验的真实性。例如:演示实验教学中,有些实验具有一定的危害性和危险性,在课堂上无法实施演示,借助于录像教学,既保证学生的安全,保护环境,又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通过录像技术还可以对实验中的错误操作引起的危害进行真实再现,引起学生的重视,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实验操作步骤和操作技能。例如:浓H2SO4实验,课堂上一般演示正确的操作,对不正确的操作进行讲解,通过录像对浓H2SO4滴入水中放出大量热量使H2SO4液飞溅现象进行演示,使学生加深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这样的教学可以使学生正确掌握实验操作规则和正确认识实验装置,对实验的成功起到一定的作用。

利用录像技术中的功能效应,促使演示实验真实性,如:高速成或缓慢的摄像技术和放像的快、慢、倒等功能不仅使学生缓慢地看到快速成反应的变化,还能使学生快速地观察到缓慢的反应变化,让学生迅速感知易观察到的细节,提高学生观察的敏捷性,同时缩短了教学时间,增加了演示实验的时效性,提高了教学效益。

摄像、录像技术还可以显示较复杂的化工生产过程,使抽象的教学内容直观化,便于学生对这类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对一些价格昂贵的实验、危险性大的实验,定性的实验,要求较多的操作技术,或装置复杂的实验也可以借助教学录像来完成保障演示实验的安全性、正确性、有效性、规范性。多媒体网络技术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化学实验的操作步骤和操作规范都有一定的要求,一旦学生操作失误,不仅会引起实验失败,也可能引起实验事故,更会引起学生的恐惧心理,影响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采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应用典型的软件资料,对操作易出错的后果进行模拟。这样,让学生在计算机前先进行模拟操作,以掌握正确的操作和对不正确的操作的理解,再进行实验,将大大提高学生实验的有效性。例如: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中,实验结束后应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移去酒精灯的操作,一旦失误,有一定的危险性。为了解决这一难题,通过多媒体技术,设计、制作了氧气的实验室制法的软件,对这一操作做了一些特别的处理,在课堂上,让学生进行反复模拟实验,一旦操作正确,计算机给予奖励提示,鼓励学生,而一旦学生操作错误,计算机则对水倒流试管底部,试管破裂的危险场面进行模拟。再如:对点燃未检验纯度的氢气发生爆炸进行模拟,使学生加深对操作错误引起危害的认识,然后再进行正确的实验,通过多媒体技术的模拟,不仅提高了实验的成功率,更深刻理解正确操作的重要性。

多媒体技术在化学实验中,起到实验设计教学,对学生进行化学知识和实验操作技能的演示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相互协作能力和创造能力,在多媒体“实验室”中让学生在实验室中畅游,发挥自己的才能,去探索化学世界的实验。例如:物质的鉴别,通过多媒体“实验室”提供学生所需试剂,由学生设计各种方法进行实验并加以判断。计算机对各种方法所产生的各种现象都会模拟,并正确判断加以正确提示,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巩固、应用和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

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上,我们可以通过声音、画面、文字于一体来展示微观世界,微缩的客观世界,模拟化学反应,打破了学生认识中的时空限制,用各种感官来感知信息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参与,激发学习兴趣,更符合现代学生的思维学习习惯,在通过交互功能和模拟技术,对一些危险性、危害性的实验,放心的让学生大胆操作,为学生的探索和创造提供条件。

当今是网络化时代,网络技术的发展,将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最丰富的信息资源,使学生的知识来源更广泛、更丰富,使学生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对有关实验问题进行探讨、推理,同时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归纳、整理信息、运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化学实验是中学化学教学最常用和最重要的教学手段,对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把现代教学技术与实验相结合必将丰富实验的内涵,增强实验功能。

参考文献

1王屹、韦海伟、黄敬东.教育信息资源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3.(1~2)

2张建新.中学化学实验教学反思.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3.(1~2)

第五篇:绿色化学在中学化学中的应用论文

绿色化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2008级

化学

方建丽

0850810011

摘要:绿色化学又称 “环境友好化学”,是利用化学知识来防治污染的一门科学。绿色化学包括所有可以降低对人类健康与环境产生负面影响的化学方法、技术与过程。绿色化学的最大特点是在始端就采用预防污染的科学手段,因而过程和终端均为零排放或零污染。初中化学教学中我们通过不同途径,可以让学生对绿色化学有初步的印象。

关键词:绿色化学 化学实验 渗透

一、感受绿色化学的内涵

绿色化学,又称环境友好化学,它的主要特点是:

1、充分利用资源和能源,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

2、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进行反应,以减少向环境排放废物;

3、提高原子的利用率,力图使所有作为原料的原子都被产品所消纳,实现“零排放”;

4、生产出有利于环境保护、社区安全和人体健康的环境友好产品。

绿色化学的提出给化学家提出了一项新的挑战,其核心就是要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绿色化学必将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然而,传统的化学工业给环境带来的污染已十分严重。目前全世界每年产生的有害废物达3亿~4亿吨,给环境造成严重危害,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绿色化学”的提出,立即得到全世界人民的积极响应。绿色化学的教育理念在初中化学中也得到了一定的渗透,现举几例进行浅析。

二、绿色化学在初中新课程教材中的介入

1、绿色化学理念的渗透

在新教材的绪言(p4)第二单元课题一的选修部分——化学·技术·社会(p32)中,详细解读了绿色化学的特点及其核心,指出绿色化学将使化学工业改变面貌,为子孙后代造福。

2、绿色化学在实验教学中的体现

在做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含量时,为防止产生的五氧化二磷白烟逸出污染大气,事先在集气瓶底留少量水,便于吸收产生的白烟。做硫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为了防止生成的二氧化硫污染大气,开始时就指出在燃烧匙中放少量硫,并且预先在瓶底放少量水,吸收产生的二氧化硫,尽量减少污染。在做体现分子不断运动实验时,浓氨水是被罩在大烧杯内的。在利用CO充当还原剂炼铁、炼铜时,都会将多余的尾气烧掉。在做碘受热实验时,一改往常直接在试管敞口加热的操作,改用碘量瓶观察碘的颜色、状态和光泽。取内装碘晶体且预先密封好的碘量瓶用酒精灯微热玻璃管盛碘的一端,受热升华成碘蒸气,遇冷又凝华成碘固体。不污染大气且可循环使用,符合绿色化学的理念。

3、资源和能源的利用和保护方面

在水资源保护方面,强调工业“三废”一定要经过处理达标后再排放,禁止使用含磷洗衣粉,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生活污水也应逐步实现集中处理和排放。在能源方面提倡尽量减少使用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更多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氢能源等清洁能源,减少大气污染和温室效应等不良影响。为了减少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在燃料使用和汽车制造技术方面还提出了一些改造措施,如:改进发动机的燃料燃烧方式,能使汽油充分燃烧;使用催化净化装置,使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物质,使用无铅汽油,禁止含铅物质的排放等。

同时还提出了解决“白色污染”的一些有效措施,比如布袋代替塑料袋,重复使用某些塑料制品,使用一些新型的、可降解的塑料,回收各种废弃塑料等。

三、应用绿色化学理念,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设计的改进

毋庸置疑绿色化学的理念在初中化学中已明显得以渗透,然而我们教师在化学教学中仍可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挖掘出教材中的隐含因素,把绿色化学作为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使其和我们的化学教学更加紧密联系起来,在化学教学中进一步渗透绿色化学的教学理念。初中化学实验中虽然没有太多的有毒、有害物质,但仍存在一些能产生污染的物质。只要我们积极探索,对实验进行稍加改进,那么有些污染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对绿色化学有更深刻的理解。下面以几个初中基础实验为例,探究如何将绿色化学更好地渗透到我们的化学教学中。

(一)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2006年4月第二版)上册第27页图2-3 “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实验,其原理是通过可燃物红磷燃烧消耗氧气使集气瓶内压强减少,当装置冷却后打开止水夹,水就会进入集气瓶中,根据水进入集气瓶中的量来推测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前面提到,该实验已经注意产物的吸收,事先在瓶中留有少量水,但此实验在实际操作中还会存在下列问题:①用酒精灯点燃红磷时,不可避免有少量P2O5污染空气;②将盛有燃着红磷的燃烧匙伸入到集气瓶中时易使少量热空气外逸,使结果产生偏差。产生的P2O5以白烟形式逸散,属于颗粒污染。为了避免P2O5逸出污染大气,更好地体现绿色化学的理念,可将实验进行如下改进,水浴加热法。将教材中带有刻度的集气瓶改为锥形瓶,将烧杯改为注射器,红磷改为白磷。实验前先将锥形瓶中装满水,用量筒测量出锥形瓶的容积,再将白磷放入干燥的锥形瓶中,锥形瓶中事先装入少量干燥的细沙,加紧止水夹,注射器中盛放一定量的红墨水,水浴加热锥形瓶,待白磷燃烧熄灭后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读出注射器内红墨水减少的体积数。该装置的优点就是可以避免白磷燃烧产生的污染物释放到大气中去。

(二)氧气化学性质探究

初中阶段有关氧气的重要化学性质就是氧气的助燃性,因此在学习氧气化学性质时必做碳、硫、磷、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实验。但在做硫、磷燃烧实验时,由于燃烧产物有一定的毒性而且会污染空气。因此在教师做演示实验或做学生实验时可以根据绿色化学理念对实验进行进一步改进,书本上强调硫的用量要少,事先在集气瓶底留有少量的水,但实验过程中还会有少量SO2的逸出,SO2是大气中主要污染物之一,是酸雨形成的重要因素。为了避免SO2散逸到空气中引起空气污染,体现绿色化学理念,我们可以将瓶底的水替换成氢氧化钠等碱液,同时在燃烧匙上事先放置一用氢氧化钠溶液浸泡过的硬纸片,不仅可将整个集气瓶口封死,还可吸收多余的SO2,确保SO2无法逸散污染大气。

(三)一氧化碳还原性实验

CO是大气中常见的污染物之一,俗称煤气,是无色、无味气体,有剧毒。CO主要来源是碳元素不完全燃烧的产物。据估计,全世界每年排入空气中CO量达3亿6千万吨以上,占总毒气量 1/3以上。CO是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而引起中毒。因此在涉及到CO的实验时为了避免CO产生的污染,体现绿色化学的理念,在实验装置中都应有尾气燃烧的处理装置。取两支具支试管,其中一支管底盛氧化铜粉末,管口用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塞紧,在其分支处连另一具支试管,内装澄清石灰水,实验开始时通入CO,待CO把两管中的空气排净后再点燃尖嘴导管,以防爆炸。开始给氧化铜加热,可见氧化铜被还原成红色铜,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最后应把还原出的铜冷却,将尖嘴移到酒精灯焰上,以便把多余CO的气点燃掉,减小污染。同时使生成的铜在还原性气氛中冷却。实验中在尖嘴管内放细丝团可防回火。此实验装置即检验了CO的还原性又充分利用了CO的可燃性,利用了它的可燃性的同时避免了多余的CO扩散引起的污染和危险,还可节约燃料,充分体现节能、环保。

主要参考资料:

1、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下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2、王国峥.空气组成测定实验的改进.化学教学,2009.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4、江苏省中小学实验教学研究网----《探究可燃物燃烧条件》的实验改进。

下载信息技术在中学化学中的应用word格式文档
下载信息技术在中学化学中的应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思路教学法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定稿]

    思路教学法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教学活动是一个双边活动。在课堂上,不管是学生还是老师,都必须有一个清晰地思路,这样才能在课堂上把我好教材,掌握知识。并且在解题时能正确......

    多媒体教学手段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试论信息技术对中学化学教学的影响 敦煌三中 摘要为了让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更好地为化学新教材教学服务,了解信息技术在中学化学新教材教学中的应用情况,本文对信息技术在化学新......

    虚拟现实技术在中学化学 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虚拟现实技术在中学化学 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班级:化学1001班 姓名:代有来 学号:2010254030107虚拟现实技术在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化学式自然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着重研......

    浅谈探究式教学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探究式教学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廉江市第一中学 摘 要: 探究性教学是在教学改革背景下提出教学模式,是一种新颖的教学方法,在中学各科的教学中都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

    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应用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 遂平县 和兴后楼小学 刘晓晓 通过这次学习,明确教师应充分、有效地运用现代技术,指导学生运用媒体、网络等现代技术搜集、处理和运用信息,并在学习过程......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摘要 新时代的教师应充分认识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积极应用,提高教学效率,了解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要素之间的关系,要求我们教师科学而有效地应用现代信息......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信息时代以迈进我们绝大多数人的生活,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已成为社会每个成员知识结构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已把教育信息化列为国家“十五......

    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应用

    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应用 《新课标》中强调指出: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和经验”。在信息技术的教学环境下,教学信息的呈现方式是立体的、丰富的、生动有趣的!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