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创新教学管理,进一步提高主体班教学质量
创新教学管理,进一步提高主体班培训质量
公共管理教研室
办好主体班是党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把主体班办成党校的特色和品牌更是每个党校人永恒的课题。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从华东、华南地区的兄弟党校主体班办学情况出发,就如何创新教学管理,进一步提升我校主体班培训质量提出点自己的粗浅看法,以供领导参考。
一、华东、华南地区兄弟党校主体班办班情况简介
(一)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主要是通过浏览华东、华南地区省、市、区、县党校的网站来查阅它们主体班办班情况的。在这些兄弟党校中,网站办的比较好的是广东、江苏、浙江、山东四省。其它如福建、江西、安徽、广西、云南等省的市县党校网站建设还较落后。同时,在干部教育方面,特别是主体班办班计划、教学科研等方面信息公开较好的是浙江、山东和江苏,广东地区的基本查不到。
1.培训时间与教学布局。处级班大多是1个月到1个半月,中青班大都是两个月左右。在教学布局方面,基本都是以理论基础、战略思维、能力素养和党性锻炼为总体教学布局。
2.教学内容与方法。教学内容基本都围绕四大布局展开,分为四个单元,各有侧重。在教学方法方面,都注重根据教学内容采用案例教学、研究教学、现场教学等互动式、参与式的教学方法。3.管理模式与学员考核。很多的是实行班务管理和教学管理分人负责,班务由专人负责,而教学则分开由相应的教研室负责,如基础理论单元由政治教研室负责等。
在学员考核方面,除考勤方面的要求外,有的要求较松,学期结束只需写一篇结业论文;有的要求较严,每个单元结束,都有不同内容的考核,而且考核的方式也不同。心得体会,读书笔记、调研报告、试卷考试、结业论文等。如中共莱芜市委党校:学员在校期间要按质按量完成下列任务:每月1万字的课堂记录、1万字的读书笔记、1万字作业;组织好各单元的研讨交流和基本理论单元、领导能力和党性修养单元的考试。而江苏省委党校的考核分阶段举行,今年9月份的第31期县处级学习班计划:第一单元教学结束后,围绕如何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撰写一篇心得体会文章。第二单元教学结束后,进行一次单元测验(开卷)。第三、四单元教学期间,结合学习工作实际,围绕“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撰写一篇3000字以上的结业论文。温州市委党校:结业考核由考勤、考试和能力考核等三方面组成,理论考试卷面分数为50分,平时考勤分数为20分,能力考核为30分。考核成绩等于卷面得分加上平时总的考勤得分和能力考核得分。最后的成绩评定基本也是由平时考勤和能力考核两部分组成。
(二)主要特点
综合来看,华东、华南兄弟党校的主体班教学管理主要呈现以下三方面的特点: 一是注重理论的学习与实践的运用。几乎每个党校的主体班教学计划中都有关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方面的专题单元板块,注重理论学习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
二是注重党性的锤炼与能力素养的提高。每个党校的主体班都高度重视党性的锤炼与能力素养的提高,教学计划中都安排有反腐倡廉和革命传统教育,注重全过程的党校锻炼。
三是注重培训方法的多样与管理考核的严格。所有党校都在积极探索和运用现代教学方式如研究式教学、案例教学、远程教学等。管理考核方面都注重严格管理,充分体现党校的熔炉作用。
二、进一步提升我校主体班培训质量的几点思考
比较而言,我校的主体班无论从培训理念、管理模式以及教学内容和方法等方面,都有许多自身的特点和优势。但从创新发展的角度来看,我们以为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一步加以完善发展。
(一)以需求为导向,进一步丰富培训内容
在培训内容方面,我们的主体班教学已经有了较固定的板块模式,围绕“一个中心,四个方面”的内容要求进行设置。和其他党校相比,客观地说,我们的设置还是比较好的,较科学的。而且根据处级班和中青班不同的特点有不同的内容安排,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内容重点。但在内容安排、课程设置方面还可以进一步根据不同班次学员的不同需求进一步加以完善,坚持以需求为导向,既满足组织对于培训的要求,又尽可能满足学员的不同需求。比如是否可以探索试行选修课,即一个下午或几个下午安排几个选修课,由两个或三个教师 同时在不同教室授课,学员可按需按兴趣选课。
(二)以实效为根本,进一步创新教学方法
如何提高授课的质量,增加教学的可听性、实效性,永远是教师应该思考和探索的重大课题。由于党校主体班的学员都是科级和处级领导干部,他们的阅历、经验和学识对我们教师更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一方面,教师要不断的学习,不断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增强教学内容的深度、广度和可听度,成为学者型、专家形教师;另一方面,要在教学方式方法上进行研究,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主体班次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就我法治教育方面而言,在2014年的教学当中,将尝试运用案例教学的形式,特别是在中青班,以加强教学的互动,增强教学的效果。
(三)以熔炉为特色,进一步加强管理考核
我们认为,与高校等其它培训途径相比,党校一个最鲜明的不可替代的特色和优势就在于“熔炉”二字。如何把党校的熔炉特色充分体现出来,让党员干部进一次党校就接受一次深刻的党性锤炼,这是我们的一个要重要课题。除了在教学板块整过程的贯彻党性教育原则外,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严格学员的考核管理,强化组织纪律观念。我们现在的考核也是全方面的,对学员的学习态度、理论思考、口头表速、写作水平等进行考核,形式方面有考勤、论坛表现、结业小结等。但从熔炉的角度讲,笔者以为高压才能锤炼,可以进一步以考促学,提高熔炉效果。比如在考核时间上,借鉴兄弟党校的做法,可以分单元进行,增加考核的次数;尤其是要严格考勤,要尽可能杜绝请 假迟到早退情况。
2014.1.3 5
第二篇:创新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创新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摘要:优化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是学校教学的基本价值追求,也是确保学校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不断优化教学管理理念,创新教学管理模式,使学校教学管理的思路和形式更符合现代教育教学理念的本质,更体现学校发展的基本目标,并与当前学校实际相吻合,这是教学管理的基本境界。
本文旨在通过对教学基本环节管理模式的创新与改进的研究,探索提升管理效率,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基本途径。
关键词:创新 管理 教学 有效
“主动有效课堂”这一理念的提出,对教学基本环节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其中,课堂理念和课型的改进,必然导致教师角色的转变,导致师生关系的新变化,随之带来课堂教学的新面貌。由此,新理念、新形式对教学管理也相应地提出了新的挑战。
采取适当的方式,通过适切的途径抓好教学常规管理,提升管理的有效性,进而提升教学质量,已经成为我们教学管理者的新课题。
一、改革教案要求,活化教案模式
在所有的教学行为中,教案编写是尤为重要和关键的环节。它体现了备课的深度和广度,并很大程度决定课堂演绎的过程。
传统的教案,主要考虑的是如何把知识教给学生,是从以教师为中心的角度出发设计的,而较少设计学生的活动,忽视了如何学。这样的教案基本上是预设的、有计划的,是可控制的。它是静态的、单一的、单向的,每一个环节,活动内容、时间、学生发言、教师讲什么都由教师课前进行设计。另外,传统的教案往往过于注重书写的形式,追求“规范”和“标准”。这样一来,教案编写更多是为了应付有关部门和学校的检查评比,难免陷入被动、呆板、模式化的窠臼。因此,教案对教学并没有起到其应有的作用,教师除了每学期留下一本本厚厚的旧教案之外,没有太多有价值的东西可供学习和借鉴。以上种种,有教师自身的因素,也受到教条的教学管理模式和陈旧的教学理论的不良影响。
面对上述情形,我校教导处在备课、书写教案这个环节上,进行了相应的探索,提出备课和书写教案要始终围绕“构建有效课堂,体现学生为本”这个核心。
1、教案形式以简洁、体现思考过程为主。
教导处对教师备课及书写教案的评价标准,主要是看教师有没有对本册教材进行比较全面的梳理或整合;有没有对本班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习惯等学习要素进行比较深度的剖析;有没有基于上述因素设计有针对性的体现层次性的练 1习,而不再过分强调教案的格式和结构等因素。
学校的评价导向对教师的备课和书写教案起到了方向性的引导。简化教案的书写形式也为深化备课的思考深度腾出必要的空间。
2、教案内涵班本化、个性化。
新课程对教师在课堂上驾驭教材、选择资料、指导学生等方面要求较高:教学设计要“以学定教”,过程预设要体现学生学习需求的教案,提倡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材之间的多向互动。教案设计应为学生留下更多空间。
为此,我校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充分研读教材的内在逻辑关系,更要深度研判本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既要考虑对结论的解读,又要注重让学生探究结论的形成过程;既要体现本教学内容的重点,更要体现本教学内容对于本班学生所特有的难点,并由此设计突破难点的可能途径。
这样一来,在每位教师的教学实践中,怎样设计最佳教案,获得最佳教学效果,如何实现用教材来教而不是教教材,便成了老师们的教研课题。渐渐的,广大教师便逐步跨入了学习者、研究者的行列。他们逐渐形成了分析、审视个人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的运用情况和实际教学效果的意识。这对教师是一个重新学习和自我发展的过程。对于引领广大教师理解把握课程标准的本质要求,反思教学行为,改变教学方法,落实主动有效课堂的各项目标,具有实实在在的意义。
总之,教案既是一个物化的书面计划,更是体现在教师头脑中的一套初步形成的清晰的、可调控的教学思路。并且应该体现出执教者的个体风格。
二、加强集体备课,优化备课质量
简化教案书写形式,对备课要求不是降低,而是大幅度地提高了。
1、严把备课质量,提高备课的实效性。
我校每周安排两次集体备课,集体备课省时高效,利于实现资源共享,改变了个体备课的封闭性、静止性。同时,我们还相应制定了集体备课制度,确保备课更加科学化、规范化。集体备课,我们坚持做到一个统一、两个充分、三个讨论。即:统一教学目的要求;充分发挥主备者的创造性,充分发挥全组教师的集体智慧,讨论教学内容的疑难问题,讨论怎样设计最佳教学思路,讨论采用什么样的教法。这样,在每次集体备课过程中,每位中心发言人都要针对教学内容进行说课。
在此基础上,全组教师进行座谈、交流、磋商、评议。这一环节是集体备课的关键,主要是研究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过程的设计,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所采用的教法与学法,以及为提高教学质量所选用的教学手段等。主讲人陈述自己的教学设计程序,并说明设计的理由,本备课组的其他成员均要根据自己所准备的钻研材料,提出补充与修改意见,做到人人都要发言。这一环节的主要目的是 2 让教师就某一教学内容进行讨论与研究,发挥集体的智慧,以期在思维的碰撞中产生更多的火花,帮助教师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拓展教学思路。
集体备课的要义就是博采众长,拓展思路。这样的集体备课,既能发挥每位教师的才能,又能集中大家的智慧,摆脱了以往备课的形式主义,使备课过程真正成为学习新理念的过程,学习其他教师经验的过程,也是教师自我发展的过程。久而久之,教师的备课能力切实得到了提升。
2、活化备课形式,实行资源共享。
我校还积极探索和实践了电子备课活页实验,实施更大范围内的资源共享,以提高工作效率。电子备课的目的,除了继续重视预设教学过程之外,更要重视根据教学实际、学生实际调整教学过程,这种生成性的内容应在教学设计中体现。这就要求教师对集体备课的教案进行改进和完善,作课前调整。
课前调整时,相对固定的内容可重复使用,调整的部分需要教师用笔在打印好的教案固定空白处修改。这样便有效地将集体备课和个人备课加以整合,减轻了教师不必要的重复劳动,让教师集中时间和精力去钻研教钻研学,探究教法。
思深方能透,思透则能明。只有将粗糙、肤浅、零乱的教育表象经过反思的提炼,教师自身才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成长。所以,每学期,教师都要完成一定数量的教学反思,尤其提倡通过主观反思和客观描述,寻找自身在教学实践中的生长点,以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水平。
可以说,我们的备课改革是一次务实的尝试,是对教师教学行为的一种引领。学校教导处在教学工作中加强备课改革的监控管理,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形成全校教师教学的正确导向。
三、常规抓实抓细,管理关注个体
只有优化的过程,才会有优化的结果;只有常规的到位和深化,才可能实现创新的突破和飞跃。为此,学校对所有教师的备课、作业、听课、上课、检测等均作出相应刚性规定。力争做到教导处、年级组、学科组层层把好常规落实关,切实发挥常规对提高教学质量的保障作用。
1、强化常规调研。
我们把常规调研作为教学管理的基本要务,并注意做到三个结合:调研与教学质量的监控结合起来;随机性调研与针对性调研结合起来;集中性调研与分散性调研(个体重点调研)结合起来。定期抽查备课情况或作业情况,不定期进行多种形式的分析性质量检测,使调研与分析性检测成为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措施。教导处同年级组、学科组做好各年级、各学科教学质量的随机调研,以确保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2、体现人本管理理念。
学校推行的常规管理不是靠管、卡、压来实现的,而是在信任、尊重中激励人、发展人。在管理过程中,我校坚持刚柔相济,重视人性化管理,以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竭尽全力为学校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尤其注重帮助教师逐步形成自己相对独特的教学风格,为各层次的教师制定体现个体特征的发展规划。
学校兴衰系于教师,教师工作热情直接关乎学校成败。我校在实施人性化管理时,充分体现教师是学校的主人的理念,重视教师的参与意识和创造意识,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学校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学校一切活动和工作的开展都要以人的发展为目标,采取因人制宜、因事制宜的管理方法,以达到预定的目标。
在整个常规管理过程中,我们坚持以务实为原则,将个体发展与团队提升融为一体;做到他律与自律、德治与情治相结合,统一要求与尊重个性相结合,严格规范与开放自由相结合,以品德感召人,以真情团结人,以能力带动人,以事业造就人,时刻做到关注教师价值,帮助教师挖掘自身长处,创造一切条件让其展示自身潜能。
四、浓厚科研氛围,深化教学研究
“教不研则浅,研不教则空。”教学常规管理要以教学科研为导向,做到科研与教学的有机融合。
1、建章立制,构建学习型组织。
我们注重创设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内在机制,全面提升学校的教育能力和教育精神,构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化组织。在组织开展教研活动和课题研究中,我校树立学校即研究中心、教室即研究室、教师即研究者的科研意识,积极鼓励广大教师以课程实施和推进过程中所产生的实际问题为研究对象,并发挥集体力量联合攻关,以此促使教师以坚持不懈的学习、研究、实践、反思来充实自己的教育生活,以不断提升教师职业生命的内涵。
2、丰富内容,搭建有效载体。
在教学实践中,学校适时地开展系列教研活动,以活动为载体浓厚教师的科研意识。活动的整体安排着眼于促进广大教师的专业成长。例如,每个学期,学校都会率先推出骨干教师的汇报课,以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辐射、示范作用;同时,工作满三年青年教师的汇报课等,都成为广大教师学习、研讨、交流的平台。每次教研活动,我们都努力做到既注重活动前的准备酝酿,又注重活动后的反思碰撞。
实践证明,建立与课型优化同步发展的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是学校发展和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我校充分挖掘校内教育研究资源,整合教导处一一学科组一一年级组等教研力量,自主、持续、有效地进行校本教学研究。久而久之,参 4 与、组织教研活动,成为广大教师的一种自觉的意识,并逐步衍生为教师的一种习惯。
正是经历了一次次教研活动的体验和锻炼,我们的常规课堂正一步步的向着“主动有效课堂”的内涵本质要求靠近,课堂教学的质量总体上呈现比较稳定的上升趋势。
实践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校本教研既是一种活动、一种方法、一种制度,更是一种意识、一种文化。它为提高教师理论水平、专业素养搭建了广阔的平台;为盘活教育资源、促进青年教师成长提供了有效的载体;为学校寻求发展空间、创建办学特色拓宽了发展的途径。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生命线。面对先进教学理念和方式的滚滚潮流,学校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把好教学质量观,不断思考新的举措,创新务实有效的管理模式,引导教师敢于探索和尝试,让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活动始终充满活力与生气,使学校的教学常规管理工作与时俱进。
第三篇:创新教学管理 提高教学质量
创新教学管理 提高教学质量 新一轮课程改革是促进基础教育深入发展的一场深刻的变革。新课改要求我们用新的理念指导教学。其中,由于教师角色的转变,师生关系出现了新的变化,随之带来课堂教学的新面貌。由此,新理念、新课堂对教学管理也相应地提出了新的挑战。怎样抓好教学常规管理,以适应课改的新形势、新要求,并促进新课改,已经成为我们教学管理者的新课题。
一、改革教案要求,活化教案模式
在所有的教学行为中,教案编写是尤为重要和关键的环节。传统的教案,主要考虑的是如何把知识教给学生,是从以教师为中心的角度出发设计的,而较少设计学生的活动,忽视了如何学。这样的教案基本上是预设的、有计划的,是可控制的。它是静态的、单一的、单向的,每一个环节,活动内容、时间、学生发言、教师讲什么都由教师课前进行设计。另外,传统的教案往往过于注重书写的形式,追求“规范”和“标准”。这样一来,教案编写更多是为了应付有关部门和学校的检查评比,难免陷入被动、呆板、模式化的窠臼。因此,教案对教学并没有起到其应有的作用,教师除了每学期留下一本本厚厚的旧教案之外,没有太多有价值的东西可供学◎ 龚敏(东北师大附小南校吉林长春130000)习和借鉴。以上种种,有教师自身的因素,也受到教条的教学管理模式和陈旧的教学理论的不良影响。新课程对教师在课堂上驾驭教材、选择资料、指导学生等方面要求较高:教学设计“以学定教”,应是体现学生学习需求的教案,提倡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材之间的多向互动。因此,教学设计不必面面俱到,应为学生留下更多空间。它要求教师在备课时既要考虑教师的教,更要考虑学生的学;既要完成新内容的教学,又要筛选参考大量的课外相关资料;既要注重对结论的理解,又要注重让学生探究结论的形成过程。所有这一切都需要教师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课前准备。因此我们认为:教案既是一个物化的书面计划,更是体现在教师头脑中的一个已经形成的清晰完整的教学思路。
我校教导部在新课改开始实施之际,就响亮地提出了教学改革要努力构建“有意义的课堂”,其核心便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对于教案编写,我们大胆地进行了尝试。在实践中,我们努力做到三个提倡:1.提倡创新型教案;2.提倡有个性的教案;3.提倡博采优秀教案。要求教师写教案要从教学实际需要出发,坚持一案多备,以彰显个性,体现不同学科、不同年级、不同课型的特点以及不同教师的教学风格。教案的改革,教师思想上、观念上必须有所突破与创新,没有教师教育思想上的重大转变,就不会带来教案编写的创新。因此,可以说观念更新比方法更新更重要。有什么样的理念,就有什么样的教学,所以,改革教案编写应先改革教师思想。因此,学校注重开展校本培训,不断以新课程的理念充实教师的头脑。这样一来,在每位教师的教学实践中,怎样设计最佳教案,获得最佳教学效果,如实现用教材来“教”而不是“教”教材,便成了老师们的教研课题。渐渐的,广大教师便逐步跨入了学习者、研究者的行列。他们逐渐形成了分析、审视个人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的运用情况和实际教学效果的意识。这对教师是一个重新学习和自我发展的过程。对于引领广大教师理解把握新课程的精神实质,反思教学行为,改变教学方法,落实课程改革的各项目标具有实实在在的意义。
二、加强集体备课,优化备课质量
吧放开教案后,对备课要求不是降低,而是大幅度地提高了。为严格把好备课质量关,提高备课的实效性,我校每周安排两次集体备课,集体备课省时高效,利于实现资源共享,改变了个体备课的封闭性、静止性。同时,我们还相应制定了集体备课制度,确保备课更加科学化、规范化。集体备课,我们坚持做到一个统一、两个充分、三个讨论。即:统一教学目的要求;充分发挥主备者的创造性,充分发挥全组教师的集体智慧;讨论教学内容的疑难问题,讨论怎样设计最佳教学思路,讨论采用什么样的教法。这样,在每次集体备课过程中,每位中心发言人都要针对教学内容进行说课。在此基础上,全组教师进行座谈、交流、磋商、评议。这一环节是集体备课的关键,主要是研究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过程的设计,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所采用的教法与学法,以及为提高教学质量所选用的教学手段等。主讲人陈述自己的教学设计程序,并说明设计的理由,本备课组的其他成员均要根据自己所准备的钻研材料,提出补充与修改意见,做到人人都要发言。这一环节的主要目的是让教师就某一教 学内容进行讨论与研究,发挥集体的智慧,以期在思维的碰撞中产生更多的火花,帮助教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拓展教学思路。集体备课的要义就是博采众长,拓展思路。这样的集体备课,既能发挥每位教师的才能,又能集中大家的智慧,摆脱了以往备课的形式主义,使备课过程真正成为学习新理念的过程,学习其他教师经验的过程,也是教师自我发展的过程。久而久之,教师的备课能力切实得到了提升。
同时,我校还积极探索和实践了电子备课活页实验,实施更大范围内的资源共享,以提高工作效率。电子备课的目的,除了继续重视预设教学过程之外,更要重视根据教学实际、学生实际调整教学过程,这种生成性的内容应在教学设计中体现。这就要求教师对集体备课的教案进行改进和完善,作课前调整。课前调整时,相对固定的内容可重复使用,调整的部分需要教师用笔在打印好的教案固定空白处修改。这样便有效地将集体备课和个人备课加以整合,减轻了教师不必要的重复劳动,让教师集中时间和精力去钻研教钻研学,探究教法。思深方能透,思透则能明。只有将粗糙、肤浅、零乱的教育表象经过反思的提炼,教师自身才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成长。所以,每学期,教师都要完成一定数量的教学反思,尤其提倡通过主观反思和客观描述,寻找自身在教学实践中的生长点,以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水平。可以说,我们的备课改革是一次务实的尝试,是对教师教学行为的一种引领。学校教导部在教学工作中加强备课改革的监控管理,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形成全校教师教学的正确导向。
三、常规抓实抓细,切实提高质量
只有优化的过程,才会有优化的结果;只有常规的到位和深化,才可能实现创新的突破和飞跃。为此,学校对所有教师的备课、作业、听课、上课、检测等均作出相应刚性规定。每个学期初,教导部都组织教师进行学科常规细则的学习,努力探索与完善本学科教学常规,确保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力争做到教导部、年级组、学科组层层把好常规落实关,切实发挥常规对提高教学质量的保障作用。同时,我们还积极开展常规调研,并注意做到三个结合:把调研与教学质量的监控结合起来,把随机性调研与针对性调研结合起来;把集中性调研与分散性调研结合起来。定期抽查备课情况或作业情况,不定期进行多种形式的分析性质量检测,使调研与分析性检测成为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措施。教导部同年级组、学科组做好各年级、各学科教学质量的随机调研,以确保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深入推行领导、教研员听课制度。学校各位领导、教研员分年级深入课堂,了解课堂教学实施的实际情况,尤其注重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学校推行的常规管理不是靠“管” “卡” “压”来实现的,而是在信任、尊重中激励人、发展人。在管理过程中,我校坚持刚柔相济,重视人性化管理,以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竭尽全力为学校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学校兴衰系于教师,教师工作热情直接关乎学校成败。学校实施人性化管理要时刻体现教师是学校的主人的理念,重视教 师的参与意识和创造意识,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学校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学校一切活动和工作的开展都要以人的发展为目标,采取因人制宜、因事制宜的管理方法,以达到预定的目标。在这样的管理过程中,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做到法治与德治、情治相结合,统一要求与尊重个性相结合,严格规范与开放自由相结合,以品德感召人,以真情团结人,以能力带动人,以事业造就人,时刻做到关注教师价值,帮助教师挖掘自身长处,创造一切条件让其展示自身潜能。
四、浓厚科研氛围,深化教学研究
“教不研则浅,研不教则空。”教学常规管理要以教学科研为导向,做到科研与教学的有机融合。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促进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为此,我们注重积极创设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内在机制,全面提升学校的教育能力和教育精神,构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化组织”。在组织开展教研活动和课题研究中,我校树立“学校即研究中心、教室即研究室、教师即研究者”的科研意识,积极鼓励广大教师以课程实施和推进过程中所产生的实际问题为研究对象,并发挥集体力量联合攻关,以此促使教师以坚持不懈的学习、研究、实践、反思来充实自己的教育生活,以不断提升教师职业生命的内涵。在教学实践中,学校适时地相应开展系列教研活动,以活动为载体浓厚教师的科研意识。活动的整体安排着眼于促进广大教师的专业成长。例如,每个学期,学校都会率先推出“名师工程”人员的汇报课,以充分发挥“名师工程”队伍的辐射、示范作用,同时,工作满三年青年教师的汇报课、青蓝工程教师的汇报课等,都成为广大教师学习、研讨、交流的平台。每次教研活动,我们都努力做到既注重活动前的准备酝酿,又注重活动后的反思碰撞。实践证明,建立与新课程同步发展的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是学校发展和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我校充分挖掘校内教育研究资源,整合教导部——学科组——年级组等教研力量自主、持续、有效地进行校本教学研究。久而久之,参与、组织教研活动,成为广大教师的一种自觉的意识,并逐步衍生为教 师的一种习惯。正是经历了一次次教研活动的体验和锻炼,我们的常规教学也越来越接近于公开教学,老师们的日常教学日趋成熟。通过一个时期以来我校开展的校本教研实践,我们深切地感受到校本教研既是一种活动、一种方法、一种制度,更是一种意识、一种文化。它为提高教师理论水平、专业素养搭建了广阔的平台;为盘活教育资源、促进青年教师成长提供了有效的载体;为学校寻求发展空间、创建办学特色拓宽了发展的途径。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是学校的生命线。面对新课改的滚滚潮流,学校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把好教学质量观,必须加强学习,辨明方向,不断思考新的举措,研究新的方法,制定新的目标,引导教师进行新的尝试,给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活动带来新的活力与生气,使学校的教学常规管理工作与时俱进。
第四篇:创新培训理念,提高党校主体班教学质量
创新培训理念,提高党校主体班教学质量
【摘要】
多年来党校在主体班教学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培训和轮训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但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要进一步的深化,本文就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和教学艺术的创新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党校 主体班 创新
党校是培训轮训党政领导干部的重要阵地,在研究和宣传重大战略思想,加强干部党性锻炼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党校主体班教学则是完成这一职能的主要形式,认识并探讨党校主体班教育的规律,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是党校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努力创新教学方式
长期以来,党校主体班的教学方式限于教员讲学员记,同时专题内容多,授课时间紧,和学员进行探讨、互动就很少。形成了“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影响教学质量和效果。《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规定“党校要努力创新教学方式,大力推行研究式教学,综合运用讲授式、案例式、模拟式、体验式等教学方法,充分调动教员和学员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做到教学相长、学学相长”。
全面开展研讨式教学 在讲授式教学的基础上,全面开展研讨式教学。完善2小时讲授式教学方式,提倡1.5+0.5的研讨式教学。课堂上1.5小时教员讲授,学员0.5小时课堂研讨,课后研讨以学员论坛为主,深化拓展学员论坛,增加小组讨论与大会交流的次数,研讨中各小组发表自己的观点、展示研讨效果。通过这种形式发挥“教”和“学”两方面积极性。
加快实行案例式教学 案例教学是教学方式创新一个重点,案例要精心筛选,恰到好处,问题设计要科学、切合实际。所选案例应具有典型性,能与学员的工作经验和现实处境相联系,能涵盖三到四个问题,能让学员分析准确,认识到分析的意义。案例分析的方法要先由学员自己判断,使课堂上产生意见分歧,开拓学员思路,让学员充分探讨各种可能性,鼓励学员讲出支持自己观点的分析。
积极开展体验式教学 广泛深入地开展体验式教学是教学方式改革的趋势。一方面,要坚持“走出去”,开发和建立体验式教学培训参观基地。在开展体验式教学过程中,教师从实际入手,提出相关问题,让学员动脑筋思考,然后因势利导,有意识地与理论挂钩,透彻地分析问题,找到理论依据。使体验式教学真正起到补充完善教学内容的作用,使学员进一步提高学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把学习科学理论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另一方面,要坚持 “请进来”,建立每周学术报告和市情讲座制度。邀请省内外高校专家学者围绕时事或理论现实问题作学术报告;邀请市领导和部门领导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作市情报告。
探索开展模拟式教学 积极引入新的培训理念和方法,探索开展模拟式教学方法,将“课堂”作为“现场”,让学员增强身临其境的真实感、角色感。采用“模拟现场”“模拟会议”“模拟采访”等模拟式教学法,以应对城市地震、洪水、爆炸、卫生和群体事件等突发公共事件作为主要培训项目,在主体班教学中开展专题教学,让学员在课堂上真实地体验到实际工作现场的氛围,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切实增强课堂的感染力、吸引力,最终达到指导工作实践的目的。
二、努力创新教学内容
给主体班上课,应当根据各教学班次培训要求和学员岗位需求的特点,在教学内容上体现共同性,突出差异性,增强教学的针对性。
注重成人的特点,讲授系统性的知识 党校主体班教育的对象是成年人,并且是有了相当知识积淀、人生经历和生活阅历的成年人。应当按照教学总体布局和学科建设发展要求,组织教研人员开发优化教学专题,形成教学课题库。课题要抓住学员的求知心理,注重系统的多方面的知识。着意向学员讲授经济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着意向学员讲授法律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着意向学员讲授现代科技知识。
注重干部的特点,深入学习前沿知识 参加党校主体班学习的学员,是具有不同级别、层次的干部,有着相当的工作经历和经验积累。教员要随时吸取身边的新鲜、超前、科学而又可以借鉴的思想与说法,对于一些司空见惯的东西要勇于剖析,在经过深入思考后,提出新见解,让学员有耳目一新之感。不同干部有着各自不同的经历和经验积累,有着对知识的不同需求。要根据这些不同情况,精选中央党校远程教学专题,精心选购光盘教学专题,形成主体班远程教学专题库供学员自主选学。
三、努力创新教学艺术
教学是一门艺术,党校教学也是如此。要真正做到“传道有术、授业有方、解惑有法”,不但要重视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而且也要重视课堂教学艺术。
充满自信 自信,犹如催化剂,能将人的潜能调动起来,使人的智力、体力等各方面的主动性、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因此有人说:“自信是成功的一半”。教员在课堂上应当具有一定的自信心,这样才能以饱满的热情、良好状态去传授知识。但自信也有一个“度”的把握问题,过于自信,以至于自负,给人以卖弄的感觉,就会容易引起接受者的逆反心理,令人反感,会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充满激情 讲课切忌平铺直叙,缺乏激情。教师和学员之间不完全是知识的交流,其中必然带着很强的情感交流。对课题既要准确、全面、真实、严谨,还要渗透自己对课题的理解、感受和联想等思维活动变化,情感饱满激昂,语言充满激情,这样的教学会使学员受到强烈的感染,同时也能充分调动学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如果从始至终语速平均、平直单调、缺乏变化的教学,会使学员听觉疲倦、情绪降低、打不起精神,从而影响教学效果。
充分发挥 教学中语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除此之外还应充分发挥其他的交流方式。教员在运用口头语言传递信息的同时,还需要通过眼睛把自己的想法、学识等传达给学员。教员的目光最主要的是强调眼神的应用,要用眼神影响和感染着每个学员,向学员透露不同的信息。无论使用何种眼神,都是为了教学内容的表达,都是为了与学员进行交流,都要与有声语言和其他体态动作密切结合,协调一致,体现自己独特的教学艺术,切忌炫耀和做作。
教员在运用语言和眼睛的表达方式的时候,还要善于运用手势来帮助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手势在教学过程中使用频率频繁,动作明显,表现力和感染力很强。教员的手势要精练,不能泛滥,必须根据教学内容需要而做出,和教学内容融为一体,这样才会相得益彰。教员的手势要自然流露,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而变化,切忌死板。教员的手势要协调得体,帮助学员理解教学内容,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避免粗俗。
第五篇: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十月中旬的马鞍山之行,让我们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思想受到了冲击,深深感受到我镇教育设施、教育教学水平与马鞍山同行的差距,促使我们在反思以往工作的同时,依据现实情况,重新构思今后的工作思路,提升教育教学水平,推动XX学校教育又好又快发展。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工作的中心任务,加强教学管理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主要途径。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学校的一切教学活动都是为教学质量服务的。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们打算从以下一些方面入手:
一、做好思想工作,搭建良好工作平台。
学校领导干部要首先端正工作态度,理清工作思路。通过各种方式做好教师、学生、家长的思想工作,协调好各种关系,全力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搭建良好的工作平台。学校召开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专题研讨会,与教师一起共同探讨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导处召开班主任会议,与班主任配合培养班干部,做好管理班级工作。班主任召开主题班会,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掌握学生信息,了解学生思想动向,及时与学生家长联系,向家长反映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争取家长的全力配合(特别是双差生,更要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要让他们在不断提高学习成绩的同时,改掉不良习惯,灌输做人的道理,做一个遵纪守法、对社会有用的人)。总而言之,我们要想方设法,从思想意识层面调动教育教学工作各个环节的积极因素。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工作打好基础。
二、切实加强常规管理,向常规工作要效益。
1.加强班级管理,做好班主任工作的监督与指导。完善班级评比制度及班主任考核制度,召开班主任工作研讨会,解决班级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完善学生一日常规,细化对学生的要求,严格要求监控学生一天内的活动。为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奠定基础。
⒉认真做好月查、月考工作。完善月查制度,建立以学校领导为核心的月查小组,按月检查。教导处组织认真检查、记录、反馈教师的备课、听课、作业批改、基本功作业、读书笔记、业务笔记、政治笔记的情况,对不符合要求的给予指导并限期整改。认真检查教师对学生作业的批改情况,教导处定期和不定期对学生作业进行例行检查和抽查,对检查情况进行记录、反馈,对不按要求批阅的要跟踪检查,督促改正。做好月考工作,建立月考制度。月考试卷要保密,学校领导成员参与监考,平行或不同年级互换监考,做到无作弊,批改试卷流水作业,严格要求,考出真实成绩,发现问题,找到教学的不足,及时反馈,做出教学调整,从而促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
⒊开展好听课评课活动。本学期,学校组织了“听课月”活动,对每一位教师所带的学科进行听课,评课。学校首先召开全体教师会,强调听课活动的重要性、必要性,开展此次活动的意义,以及对教育教学的作用,对自身教学能力的影响,接着布置教师确定并上报讲课内容、讲课时间,做好讲课准备。教务处做好公开课计划,上报中心校。每一节公开课学校领导都要深入课堂听课,了解每一位教师的上课情况,同时组织相应学科的教师走进课堂听课,并组织听课教师对授课教师的教学过程提出建议和意见,提出要求,取长补短。另外,学校领导要对教师的上课情况全面检查监督,做好记录,反馈,要求改正的要进行跟踪,限期完成。在“听课月”活动结束后,学校领导实施新一轮的听课活动——推门听课,不打招呼,听后个别交换意见,提出要求和建议。尤其是年轻教师,要多听,多指导,使其成熟,把他们“推”出去,“推”到展示镇级、县级、市级公开课的讲台上。同时,学校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教学设施,鼓励教师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暑期后争取半数以上教师会用多媒体教学。
三、制定教育教学工作目标,明确努力方向。
参照申报“农村示范学校” 各年级优生率、合格率目标的规定,制定本校各年级优生率、合格率的目标,以本学期第一次月考考试学生成绩为基础,在保证该年级目标优生率、合格率的前提下,将目标落实到教师,具体落实到学生,制定学生各学科应达到优生率、合格率的目标,记录在案,一式两份,学校教师各持一份,教师要以此目标在平时教学中为各学生制定努力方向,学校要以此目标监控教师的教学以及对学生的辅导,并要以此目标作为评级评优的依据之一。
四、建立健全激励机制,调动教师学生的积极性。完善绩效工资分配方案和教师考核制度,奖勤罚懒,以制度管理人,促进教师积极工作。在学生方面,学校给各任课教师配备一定数量的奖品,让教师用到课堂上,用于平时工作对学生的奖励,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外,学校组织各种学生活动,丰富学生学校生活,调动学生兴趣。
五、加大对后进生转化力度,提高整体成绩。
后进生是影响我校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后进生的转换方面再作具体安排。
第一、确定后进生名单。根据考试分数和任课教师平时观察,确定后进生名单。
第二、抓两头保中间。一年级和六年级任课教师要高度负责,不能从一年级起,就出现学困生。不能使学困生在毕业时还没有脱困。中间年级教师要避免产生新的学困生。如果学困生中有新名单出现,该任课教师要承担责任。
第三、分层转化。对后进生要分层次转化,学校每学期期末在后进生中开展评选“学习进步奖活动”,凡学习进步较大的后进生均可参评,在开学或结业典礼上隆重表彰,使后进生转化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第四、教师操作。教师要耐心细致做好后进生的思想工作,让后进生树立信心。坚持日常转化。任课教师每周利用课余时间,与后进生进行谈话,不定期进行补习,在课堂上教师对差生要多启发诱导,多提问差生,多检查他们的课内外作业。对他们取得的每一点进步都要及时进行鼓励,让他们找回自尊和自信,树立起奋发向上的动力。最后一名差生进步了,整体质量就自然会水涨船高。第五、自我提升。开展“一帮
一、齐进步”结对子活动,后进生主动找“先进生”,取得他们的帮助,提高自身的成绩。第六、家庭协助。调动家长的积极性,号召家长每日检查孩子的作业,帮助孩子弄懂学习内容,耐心做孩子思想工作,提高孩子学习成绩。
六、加强对毕业班提质工作的监控,发挥毕业班的带动作用。毕业班一直是学校纪律最差的年级,必须加强对毕业班纪律工作的管理。召开毕业班教师提质研讨会,与毕业班教师共同研讨解决毕业班存在的各种问题,学校领导下班级召开毕业班学生会,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并与个别思想存在问题的学生交流,给予疏通,加强毕业班平时教学工作的监控,学校领导对毕业班一天的到校、上课、教师辅导、作业批阅全程监控,发现问题及时反馈、指导、跟踪解决。经常性与毕业班学生家长交流沟通,争取家长的大力支持。总之要做好对毕业班工作的引领,并以毕业班为龙头,带动全校其他班级工作取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