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70518(周四 楼梓庄小学北京市观摩活动专家点评)
第三届北京市小学语文教学观摩活动总结 ——加强语言文字运用 落实核心素养培养
20170518
一、崔峦先生
1.十八节课总体质量比上一届高,是比较明显的进步。可喜的是各区县之间的差距明显缩小。北京语文教学和研究的方向是正确的,取得可喜的进步。2.教师层面,十八位教师在理解教材、设计教学、实施教学的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十八位老师整体素质在提高,表现在教学的组织、师生互动、教学基本功上,都有明显进步。如老师的板书,100%过关,有的还很优秀。从学生层面,楼梓庄小学的学生代表朝阳区、北京市,学生的语文素养是高的。是首善之区的学生。从学生上课的呈现的状态和实际表现,能窥见到北京的孩子书读得多,如课前展示等,思维活跃,口才很好,笔头很活。如一年级的口语交际赏心悦目,如果我们的孩子从一年级这样培养六年就不得了。3.亮点:
(1)以前往往把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主人挂在口头 上,有理念层面开始落地生根。
(2)阅读教学由内容的分析向得意、得言、得法(揣 摩文章写法,掌握方法)得能方面,向加强语言文字的运用转身。
(3)各种课型都看到夯实基础,重视给孩子打好基 础,如低年级重视识字写字教学,重视字词句的理解、积累、运用。阅读教学及其他课型教学重视思维,加强语言文字的运用,读中用、说中用、写中用。(4)高年级开始重视文体的教学。几节课都是小说 教学,重视人物、情节、环境以及描写人物的方法的发现、揣摩。高年级今后要更加突出文体的特点,重视篇章的教学。高年级布局谋篇能力有限有关系,要通过阅读教学学习作者是怎么布局谋篇的有关系。(5)精心设计学生的学习活动。过去教学设计总是 关注自己的教,而忽视学生的学,老师比较重视精心设计学生的学习活动,从教什么怎样教,而更多思考学什么,怎样学,思考设计实施的角度发生着变化,由教师视角转向学生视角。在课堂上看到教师的教在减少,学生的学,语文实践活动在增多,学生的读、思、问、议、写、练在增加。特别是好几节课上关注启发学生提出问题。有的课是从质疑开始,是很好的现象。教学本应该这样,本应该在老师的指导下展开的学生充分的、有效的语文学习的过程。
(6)教师的指导。不能因为强调学生的学放弃了教 师的导,更有针对性,更加得法、有效。教学中老师用精当的问题、引导学生发现、用学习提示、作业纸、学习单、课上生成的火花、用老师的范读范讲、归纳指导、诱导、辅导学生的学习。放手学,不放弃教师的指导作用,体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
(7)重视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革命文化的传承。如 小古文的学习。语文的文里面本身就含着文化,学语文的同时要学文化,教语文的重要任务是传承文化,是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红色革命文化和域外的多元文化,通过语文教学培植文化自信,以文育人,以文化人。都含着很多文化要素。
(8)在课上很多老师善用语文课程资源,善于运用 课文以外、教科书之外的语文课程资源,做到不忽视教材的文本,又不局限于教科书。把教科书扔掉是不对的,是国家课程的体现,是教学最基本的课程资源,要用好,关键是怎么用它教好语文,可以改造、优化,不可以抛弃。用了图片、视频、电影、古文、原著相关的资料,引用资源的大多是比较适时适度的,是比较合适的,不是眼花缭乱的展示。使学生能在有限时间读得更多,了解更多,视野更开阔,思维更活跃。教师使用是锦上添花,不是画蛇添足。4.不足(1)书读得不够。课上40分钟里面,特别是阅读 教学总体感觉书读得不够,特别是整篇课文读得不够,只言片语有些读,整篇文章读得少。阅读教学要给足读书的时间,阅读教学非常重要的策略是在读中思考。低中年级加强朗读,除了读正确流利情感以外,还要通过朗读建立起孩子的语感。白话文的书面语感和文言文书面语的语感,包括停顿、节奏、语气。低年级特别重视,比如长句子的断句,这是朗读非常基本的训练。建立起语感的人的朗读必然传达出文本的情感、意味等。特别是古诗文的教学中建立语感。比如读古文怎么断句,很讲究,中高考就有这样的题目,断句考的就是语感。低年级老师要注意用范读培养听的能力,建立语感。中高年级默读、浏览,提高阅读的速度,提升阅读的理解力,边读边想,提取信息发展思维。任何一篇课文学过之后要熟悉内容,了解文章的思路,熟悉文本的语言。引导学生读完后只知道大概内容是不行的,要通过各种形式的读,文章的结构、语言、思路都要在脑子里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2)阅读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活动比较多了,有一点 有所忽视,比较忽视学生阅读后的个人感受、体验、理解、评价,还是习惯于要一个标准答案。在阅读中体现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感受、评价是支持和鼓励的,要有开放的态度和胸怀,孩子才能独立思考,才能有个人的创新的思维,才会有最终的创造力。今后的阅读教学中,特别是中高年级要更包容,给学生思维发展更广阔的空间。
(3)对加强语言文字的运用有宽泛的理解。不能窄 化为小练笔。高年级每课必有小练笔,但并不一定每课必练,练什么,怎样练要想清楚。小练笔只是手段之一。比如低年级的书写字词、口头书面组词、扩词、仿说仿写句子、想象之后的说写句子、对课文的补白、改变形式的表达、扩写、缩写、改写、续写,用思维导图梳理课文叙述的顺序、做笔记、用表格记录学习的收获都是属于语言文字的训练。希望更多的更活的更实用的读、思、议论、写在教学中有更多体现。
二、李春旺老师
1.板书做到了规范、端正。
2.1-5年级的课,课标所谈到的三个阶段都有展示课,大多数都是体现了本年段的教学特点。低中高年段的教学特点不分明,分不清是我们的问题。低段重视识字写字,中高端体会文本的表达方法。
3.各种文体都有所呈现。不同课型的特点大多数体现出来了。如略读课文,与讲读课文有所区别,尽量多的活动,学生自主学习,互相交流。如口语交际,真正选题从生活实际出发,体现了口语交际本质的特征。张立军:对教师的基本功还要跟进,各区县还要继续常抓不懈。掏出心窝子、打开话匣子、动起笔杆子、开动脑瓜子
三、康靖涵老师
1.感慨于青年教师的素质、学生很棒,从学生的角度看,回去要想:楼梓庄的学生敢说、爱说、有习惯、懂礼貌,我们是不是也可以这样培养。
2.再设计的时候有很多课为学生设计,学生设计很好,有的还是考虑如何教,是不是感觉跟学生是脱节的,在备课的时候装着如何学。
张立军:康老师说的话很重要,教师的角度讲要用思想行动,要用学生的成长说话,反观教学,教学才有底气,教师的思想不能与学生的思想脱节。不能站在高端理论层面设计,要低下头关注学生,从学生角度成长起教学设计。
3.如果把学生整体看成一辆车,学生不能很快到达目的地,一是导航的问题,一个是司机的问题,司机的驾驶技术不过关。回头来看研究这辆车,更好地使用,从康老师的话反观教学。
四、王春明老师 1.老师们的字和自己读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希望很重要的任务自己写一笔好字,怎么指导学生省时高效地写好字。老师读的能力怎么让孩子走进语言文字读好书。教材是国家课程的体现,是语文教学最主要的资源,对文本有敬畏之心,提高语文素养,增强语感,走进文字,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张立军:说到教材,希望大家关注教材,要大量阅读,对教材有弱化阅读的现象,教材示范引领的作用弱化了。把更多的时间留给了课外阅读。弱化了教材本应该发挥的示范、引领的作用。能用教材,进一步开发教材。首先要认知、钻研教材,了解功能,再相应地开发。比如写,脱离了教材、课文呈现的环境做其他练笔?不是的。动笔、语言实践的过程不脱离文境、文意、文化。走着走着语言训练脱离了教材,走向生活是必然,但还是要用教材的思维方法和语言特点影响生活。
五、闫勇
1.从教师的角度。参赛教师的基本功过硬。这次参赛老师都是新入职时间不长的老师。五年之内挺多的。青年教师成长速度快。只是底蕴比较厚,课堂表现出色。
2.课堂角度。大赛课堂有点表演的性质、表现性质。这季节大赛,真实在课堂上学习,学生上课之前不会,走了之前学会了。过程非常细腻,识字、训练、概括能够看得出来。都是很好的案例。
3.从学生角度看。什么叫好学生,这三天对好学生有感言,敢说真话,真实,思维是活跃的。不是真实的课堂就上不出十八节课的精彩。思维的活跃,学生的语言丰富,思维丰富。
4.问题:课堂是一面镜子,透过一堂课不是四十分钟,是两年来对区域对语文的整体认识,一滴水见太阳,很少出现环节问题,出现问题往往是方向的问题,对语文怎么认识的问题。不是细节问题,细节影响成败,决定成败的是方向。怎么在对语文的认识上把控更端正,更有利于语文的学习、一节课或一个环节的设置。有一个更广阔的目光看看环节是否正确。
张立军:方向很重要,主题就是加强语言文字运用,以往对语言文字运用弱化了。2011版课标强调了课标中有多少处强调了运用,很多年仍然没有解决,必须要求老师搭建途径,教学也是这样的。不是面面俱到,要有一个方向,解决学生的基本问题,是需要思考的。老师们要思考,为什么提出这样的主题,我们可以在自己的教学中也提出这样的问题,不是一个环节一个环节的构建,不是碎片化的,教学没有整体把控,碎片化的思考是乱的,集中精力解决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六、李英杰
1.非常感动,是精神的盛宴,认真聆听,反复解决。时刻萦绕的是欣喜、感动。
2.看到、听到孩子们在课堂上拔节的声音。看到了当前教育教育理念落地的声音,看到老师教学能力拔节的声音。老师努力创设情境,建立关联、展开想象,指导过程,把语文教学的视野从课内走向课内外的整合,或整体把握输入输出、阅读表达,都是在教学中的探索,理念在课堂落地的声音,不断前行的声音。3.教学中要给孩子一杯水,老师得有一桶水、长流水。这句话是老师的专业知识和教学的专业知识,强调不仅仅是知识获取、能力发展、素养提升、站得高走得远,老师再设计教学的时候要站在那哪里,站在什么位置思考一节课的教学,不仅只有这节课我要怎么教,为什么这么教,怎么教能更好达成育人目标,老师能有更大的胸怀思考一节课。如怎么从对于一节课怎么教走向一个学段的目标的整体把握、准确把握。如字词教学有一、二、三年级三个年级都有写字设计,区别是什么。不同学段要求是什么,如阅读能力,不同学段培养的重点和区别又是什么,有胸怀和格局的老师要考虑。如对不同文体的把握,比如有很多的例子。寓言、神话和一般的故事教学的区别是什么,再看文章的时候有没有区别,区别在哪,对教学的影响在哪里。对文本有敬畏之心,老师们在看文本的时候先把文本看透了再说要关联什么内容、拓展什么、整合什么内容。至少看一看课后题。怎样从怎么教到转向教什么、为什么要这样教。往上走一走,孩子就能走得更远,实际获得感也能更强。
张立军:构建一节课,每节课都是要往前看,没有设计这节课要往前看,要确定讲什么,开发一节课要想功能,有立课的过程,从学生角度想,还要往后看。能不能立住还要看后期对学生的影响是什么,这节课还能不能发挥作用,能不能影响阅读和生活。前面立课后面化课。才能说这节课到底基于什么思考,给学生带来什么样的变化,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基于大规划,心中有格局,设计课的时候才会有思路。张立军: 有一些忧虑
1.读还不够,必须加强读。不是只增加读的数量问题。通过读,不同形式读达到什么目的,阅读必须通过读的途径达到发展。每次读产生的功能是什么。一些课有数量没有质量。
2.研究语言文字的运用核心是什么。单纯研究语言文字的运用就有了运用渠道,要研究为什么,要加强运用。语言文字的运用解释不能窄化,包含多种形式和途径,还要深入看。形式多了核心是什么,语言是思维的外壳,看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过程中要看看学生思维的发展,能否触摸到学生的思维,通过构思看到语言的发展。不光要做语言文字外部包装,不是看皮肉,要看骨。回头要看核心。
3.功能。语言文字的运用不是运用功能,还有理解,理解与运用要达成一致。还有一种倾向就是理解与运用的脱节。理解与运用是隔江相望的,通过活动达到团员,本身就是一体。实现理解的深入,并不是脱节的。如金钱的魔力,认识托德和老板走向了电影。猜想、创作的过程,用文中的方式创作,创作回来再回看电影表现,还要看文中的托德和老板的再次深入认知,运用过程和理解达成一致,形成相互促进,不是脱节的。不要说割裂看待。
第二篇:北京市第八届小学语文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总结
北京市第八届小学语文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总结
北京市基教研中心小学语文教研室
张立军 李英杰 执笔
北京市第八届小学语文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于2011年5月10日至5月13日在房山区良乡影剧院召开。本届活动由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主办,房山区教师进修学校、房山区良乡第二小学承办。为期四天的活动凝聚了十七个区县,二十位授课教师及指导教师的智慧,为期四天的活动也使来自十七个区县的千余位观课教师汇聚一堂,在倾听中思索,在思索中交流。
今天,请允许我借用总结会的时机,代表市基教研中心小语室向房山区教师进修学校及良乡第二小学为本次活动提供的周到、热情的服务,为本次活动付出的艰辛汗水表示由衷地感谢!向十七个区县提供的各具特色、饱含智慧的课堂教学表示由衷地地感谢!向来自十七个区县热心观课、不断求索的老师们致以深深的敬意!
本次活动中,评委组每日都在进行交流与交锋,研讨既热烈又激烈,经过充分研讨,挖掘了许多今后小语教学在进一步研究中值得弘扬的成功经验及需要深入思考的实质问题。
下面,我代表评委组将我们的发现与思考作简单梳理,以供大家参考。
与往届相比,本届活动中许多课有突破、有创新,我们期待的千课各异的局面已初见端倪。同时,这二十节课围绕着“打造适合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这一主题又呈现了异曲同工之妙。
一、观摩活动的课堂正在努力实现“优美的转身”
2010年,全国小语会理事长崔峦在全国第七次阅读教学研讨会开幕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其中指出: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是从“教会知识”转向“教会学习”。也即从教会学生固定的知识,转向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语文教学要实现“从内容分析的阅读教学向策略指导的阅读教学的美丽转身”。
从本次观摩活动整体看,教师在课堂上引着学生单纯地内容分析式的教学确实少了,大多数教师有从文章整体出发,注重联系的意识;并且还有教师开始尝试“以策略为导向的教学,注重读法、写法、学法的指导”,以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运用语言能力以及学习能力。
(一)所有的课都在花力气铺设帮助学生把课文读好的途径。
何谓读好?这要根据课文长短,课时不同及学生自读的熟练程度来判断。从表象上说,读准音、读顺句、读通文、读出味儿是读好;从本质上说,读出文意、读出思考、读出起伏、读出情感是读好。在第一课时,我们能够看到许多教师帮助学生形成了从表象读好到本质读好的发展过程,如读准字词到字词入句,读顺长句,字词回文,读通课文,这是表象读好的过程创设,而后又创设了读出文意,读出思考、读出情感这样本质读好的途径。
阅读教学中之所以以读为主,在于通过读可以辐射到学生学习的四个阶段,即输入、处理、储存、输出,为使学生较高质量地达成在阅读过程中的四个阶段,可以看到课堂教学中为读而读的现象已越来越少,我们可以看到的是: 速度以观整体,默读以利深思,朗读以求通畅、明意、抒情,对读以悟结构与联系,回读以出新发现。
(二)许多课开始关注有目的的归类教学。
北京市多年来始终看重低中年级的识字写字及字词教学,这一届观摩活动中,在低中年级的课堂上可以感到老师们对识字写字及字词教学的思考正在走向深入。
先谈对字词教学中零散与合并识记的思考。曾经看到,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对字词的教学处理有信马由缰之感,一字一词地读下来,说下来,待到入文或今后用时就有说不准、用不当的现象,这是由人类的
记忆趋向规律性决定的。所以,合并之意,在于可持续地理解、记忆、运用。
如:密云一小袁明燕老师所讲《小蝴蝶花》一课,将大量值得关注的字词分四组而读,或者解意、或者运用、或者想象,这就为入文后形成本质读好及今后的有效运用奠定了基础。
再谈对识字写字教学中零散与合并识写的思考。也曾看到,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对写字教学的处理有单打一并一厢情愿之感,所谓单打一,是指抓住了一个字,心无旁骛,面面俱到地剥它,最后非把它剥得赤裸裸了方觉一字之功乃成。所谓一厢情愿,是指这个被剥得赤裸裸的字偏偏是教者而不是学者所钟情的。如此一一剥下去,何谈举一反三?何谈自主发现?基于这样的思考,许多老师已经把目光投向了更开阔的识字写字教学领域。归类识写,以得学生举一反三之能。
如:史家小学通州分校的范华佳老师在教学《黄山奇石》一课时,就注意到把“峰”“陡”“峭”三个生字同时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发现异同,并根据形旁解意,了解三字均与山有关。之后,再看写时注意什么,提示学生写左右结构的字既要团结,彼此又要谦让,其实也就渗透了书写中的避让。此举着力体现着以一字带一类的教学视野。
如:顺义区东风小学刘秀清老师所教《猫头鹰能当劳动模范吗》一课时,同样也引导学生观察一类字的异同,并让学生寻找不好写的字加以指导。
又如:石景山外语实验小学宋丽丽老师所教《蜜蜂引路》一课,教师教学后期呈现了本课生字,让学生从中挑选难记难写的字,后给予指点。
以上这种整合认字,从学生的认知角度出发聚焦指导的过程,突破了教师强势演绎定案的局面,尤其值得提倡。
(三)阅读教学中呈现出不少理解与运用相结合的设计。
我们一直呼唤着“知”“行”不分家的教学设计,即那种将理解与运用有效整合的设计,它的基本目的是以知导行,以行促知。
如:怀柔实验小学崔小妹老师所教《一夜的工作》一课,教师根据学生对“咨询”一词意思的初步感知,设计了选词填空训练,区分运用“咨询”与“询问”,而后引申至文中了解运用“咨询”一词背后的的用意。如此运用中揣摩基本意思及表达效果,不但一国总理认真、谦和、平易的形象呼之欲出,同时也兼顾了词义解读及词语运用效果感知。
又如:延庆县十一学校朱爱云老师所教《古诗词三首》一课,其中《乡村四月》有诗句为“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教师在引导学生解读“才了”意思的基础上,给学生铺设了想象补白,进入诗境的过程。基本途径为:一,结合生活实际想象:在农忙时节,人们还会忙些什么?二,把想到的以才了
又的形式写进诗句当中。三,展示学生补白的诗句。这一设计突破了为写而写、泛泛抒情的形式化动笔。可以发现,其目的一为感受人们的勤劳与繁忙,从而照应上句“闲人少”;二为迁移运用诗句语言,巩固“才了” 的意思和用法;三为发展想象,认识生活;此三者合而为一,形成了理解与运用的高效统一。
再如:朝阳区白家庄小学张颖老师所讲《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结合第二次、第三次幻象,教师要求学生把幻象消失后小女孩的内心的呼喊写出来,此处动笔,不应单纯地理解为仅为激情服务,它至少融入了两个问题的答案于其中:一个问题是“为什么小女孩会产生这样的幻想?”,一个问题是“小女孩当时的处境是怎样的?”试想,如果我们真以这样的问题问下来了,对这样一篇童话的阅读是否匠气过重了?变问题串答为理解生表达,表达生真情,不失为一种有效整合方面的突破。
还如:海淀区北大附小贾宁老师所教《鱼游到了纸上》一课,学生对“工笔”“速写”这两种绘画技法不甚了解,所以教师通过视频演示的方式将这两种画法的特点表现出来,之所以此处以视频解释文字,是为避免概念问题概念化,以便于为学生的理解建立比较直观的“支点”,后引导学生用一组“只见„„”来说一说青年工笔和速写造就的金鱼样子,鼓励学生调动已有经验,融合个人理解,创造出源于课文又不同于课文的意念形象,再用语言表达出来。这样做,又是一段把理解与运用进行有效整合的范例。
总而言之,学生阅读,如做买卖,不能只讲买进,不讲卖出,反之同样不行,只讲买进,只会造成囤积与贬值,只讲卖出,只会坐吃山空,入不敷出,不妨来点现买现卖,以求螺旋式发展,所以,理解与运用宜并重。
(四)阅读教学中开始关注文本中点、线、面的联系与结合。
所谓“点”,是指文中的零散局部,以或词或句的形式呈现;所谓“线”,是指串起文章的脉与序;所谓“面”,就文章而言,指的是文章整体。包括内容、主旨、基本情感等。如果我们把这三者之间的联系解释清楚了,对教学内容的把握就有了如掌上观纹般的轻易并清晰。
如:崇文小学陈翾冰老师所教《七颗钻石》一课,在第一课时就呈现出了较清晰的抓点、理线、带面的教学思考,彰显了三年级第一课时阅读教学的特点。具体过程为四步:第一步,读文画出描写水罐变化的句子,这是抓点;第二步,用自己的话简单说说水罐的变化,这是读懂点;第三步,结合学生所说梳理水罐变化之线,这是理线;第四步,结合变化之线发现为什会有这样的变化,了解水罐变化前发生的事,这是带面。第五步,整合读。这是点、线入面。
又如:北京第二实验小学田晓茜老师所教《活见鬼》一课,教师没有仅止满足于高年级把数十字的文言文进行字字对应解释,更关注到提取文中关键内容,这是抓点,挖掘心态变化之线索,理清“疑——恐——鬼——愕然——活见鬼”,这是理线,而后鼓励学生再读课文,把心理变化过程读出来,这是带面。
再如宣武区育才学校马蔷老师所讲《一面五星红旗》一课,在指导作者“凝视”红旗时会想些什么时,回勾第一至三自然段中有关的内容,我在国外的生活、三天来的遭遇等,这是建立起了文章前后内容之间的联系,使原本平铺在学生面前的文本变成了联系紧密的立体,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文本。
我们看到,几位老师都是在帮助学生用联系的视野发现词、句、段、篇的关系。当然,花开两朵,各表一枝,我们之所以题目中用“开始”一词,说明我们也看到了许多断章取义或是让点、线、面各行其道的现象,容后具体说明。
(五)部分教师开始形成为学生发展服务的“先出后进”的教学行为。
如今课堂教学谈学生发展,首先要明确的是我们给了学生多少发展的机会?长久以来,我们特期盼学生不出问题的课堂。为了学生不出问题,所以教师更愿意先于学生提出思考方向,提出自学提示,暗示出一些调调,或先于学生把一些问题的空间窄化再窄化,最好窄化到别出纰漏的一词一句或一读一说上。好多人天生如虎的思维非但没有被添翼,反而被圈养成了惰性十足的家猫。教师的捷足先登有时似乎抢占了学生不少的视野、思维、语言、情感。所以,我们在提出“打造适合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的同时,特别强调教师在教学中礼让三分,“先出后进”,哪怕学生认知可笑、思维混乱、语言无序等诸多问题,等他们摇摇晃晃地走上几步吧!舍得出而后适时进,进要进得大气,有用。何谓大气有用?那就要看你进的高度、厚度、尺度把握如何了。
如:北京第二实验小学田晓茜老师所教《活见鬼》一课,延庆县十一学校朱爱云老师所教《古诗词三首》一课的某些过程中,都较为鲜明地呈现了教学中先让学生行后帮学生行的意识。
又如:房山区良乡第二小学赵亚涛老师所教《收易拉罐的小男孩》一课时,教师于学生读文后能把评价的机会先让给学生,学生评价虽然稚嫩,但却使再读的学生真的有了改变。我在想,如果我评,会不会来一些高深点的语言追求点理想化的境界呢?可那样能和读书的学生产生共鸣吗?所以,不妨让学生先生共鸣,实现生生间的双赢吧!
老师们,精彩的课堂一定是有学生思维、语言摔打的课堂,顺风顺水,一路走好,何谈发展?特别需要强调的是,我们不是以让学生摔得鼻青脸肿、痛苦不堪为快乐,而是需要老师适时跟进,使学生获得顿悟之快乐。
(六)求实效的实践、发现、修改、增补之过程在部分课上有所体现。
学习的实质是不断发现,不断修正。“修”在字典中的解释为“使完美或恢复完美”,阅读中在于修字、修言、修智、修身。它的基本流程为学生实践——生成发现——生生间交流或教师给予指导——生成新发现——修正(更换、增补、删减、合并、拆分、调换等)。
如:东城区府学胡同小学屠静老师所教《普罗米修斯》一课时,在学生深入感知人物形象之后再次修改批注的过程;怀柔实验小学崔小妹老师所教《一夜的工作》一课中不断提示学生补充批注的过程;如:大兴区青云店镇第一中心小学王瑜老师所教《丰碑》一课,对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跟进指导与二次动笔环节;又如:低段课堂对生字的指导书写与修正后的二次书写过程。
(七)资料的引入与促进学生对课文理、法、情的认知相得益彰,并给人以心灵的冲击。
上一届活动,我们曾提出过关于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资源的引入问题,提出了“广撒网”的思考,我们欣喜地感到,在本届活动中,许多课对此也进行了思考与尝试,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多以文字材料推动学生的认知。教师充分明确了学科特点决定了学生需要充分地与文字打交道,所以在广泛涉猎与文章相关的文字材料的基础上,提取了很多文中没有的有用信息,从而在课堂教学中实现以文会文,以文会人。
如:怀柔实验小学崔小妹老师所教《一夜的工作》一课,在学生读七、八自然段的基础上,教师为学生提供了总理一日工作安排表,学生静静地看后再读七、八自然段,一份资料的呈现,使学生看到的是总理一生为民为国操劳的真是写照,在回看文章,那一字一词中就被赋予了感情色彩。
又如:昌平区昌盛园小学张军燕老师所讲《寓言二则》之《鹬蚌相争》,一讲故事配战略图的形式把学生带入历史,课末又提出为什么放弃了攻打燕国的想法,这些材料的融入,揭示的是一个故事,一段历史,一个道理,同时让我们感到了以故事形式说理的妙用。
第二,文字材料多阳春白雪,经典之笔。当前,学生的阅读品位与文化品位缺失是一种普遍现象,这就要从新审视我们的语文课程性质,一说工具性,就把文本当成了知识、能力、方法的砖瓦,一说人文性,就把文本当成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号角。艺术性何在?艺术品位何在?所以有人疾呼生态课堂的回归,所以有人疾呼富于文化品位的课堂。不从大处着眼,单就我们课堂教学中资源的引入,我们在本次活动中能够发现几位教师用艺术的眼光欣赏文字的痕迹。如:海淀区北大附小贾宁老师所教《鱼游到了纸上》一课,以苏轼的“边鸾雀写生,赵昌花传神”使学生在说边鸾之雀飞到纸上,赵昌之花开在纸上,从而触类旁通地发现
“游”字背后的内涵与运用技巧。不失为一种将字词解读艺术化的尝试。
第三,有些材料的融入能起到促进理解于本课,迁移影响于今后的作用。有些材料,本课用过,倏然即逝,但有些却令我们不断回味至许许多多文章中去寻觅它的踪影。所以,资料的选取,又有小用和大用之分。如:平谷区马坊第一学区付京芳老师所教《梅花魂》一课,课近尾声时为学生提供了冰心给陈慧瑛的话,“您的散文我很喜欢,特别是抒情中都有叙事,不是空泛的伤春悲秋,风花雪夜。”而后教师引导学生解读本课叙事散文的特点。这影响的不仅是这一篇文章,我们会自然地由冰心的话浮想联翩篇,它带给了学生更多元和广阔的视野。教师用善用望远镜看资料,值得提倡。
第四,有些资料的融入赋予了原本平白无味的文字以感情色彩。要想读好一篇文章,不能总是目之所见,而是源于心之所感,善于发现的教师往往能从课文平淡无奇的语言中领出浓浓的情味。就看老师怎么帮助学生把看似司空见惯都读成不平常了。
如:房山区良乡第三小学周生利老师所讲《挑山工》一课,对于挑山如何行进,旧有教学无非是帮助学生解读好折尺形路线,但本课教学中,教师却呈现了当地的经济条件,挑山工的收入状况,1981年的收入状况,家庭状况,所以说挑山工挑起的是一家的希望!这看似轻描淡写的一份介绍,却让我们看到了在艰苦条件下,挺起脊梁做人,脚踏实地做事的挑山工形象。教师鼓励学生再读挑山工登山,我分明感到,学生不是在读字了,而是有了一些传情的味道。
(八)出现了学生在阅读中形成过程性的自我评价的课堂。
现今的阅读教学一直强调打破为应考服务的意识,建立为学生发展服务的意识。谋求学生发展,功夫就不是完全花在期中或期末,而是要变终结性或阶段性评价为过程性评价,如期待学生今后自能读书,自能读好书,就要在平时课堂上不断帮学生建立自我评价的意识。
如:大兴区青云店镇第一中心小学王瑜老师所教《丰碑》一课,学生初读后利用评价表对自己所读情况作简单评价的过程,虽然只是态度与表象读好方面的评价,但帮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断回眸,自我审视的意识尤其值得提倡。
(九)学段特点、学科特点有所凸显。
以往活动,我们常感叹于学段特点不明的问题,而今,各区县越来越重视对这一问题的关注,所以在本次活动中,学段特点有所凸显。
如:顺义区东风小学刘秀清老师所教《猫头鹰能当劳动模范吗》一课时的字词教学、句式认知与句式表达训练,在理解与运用相结合的基础上突出了低年级字、词、句的有效整合,并进一步形成无痕训练。
如:燕山星城二小刘红伟老师所讲四年级《寓言两则》一课时,关注到了段落之结构,引发学生观察比较三个自然段都是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并通过合作读巩固对段落构成的认知。
如:东城区府学胡同小学屠静老师所教四年级《普罗米修斯》一课时,关注到了在学生读懂自然段内容的基础上,了解自然段之间的联系,从而为中高年级的衔接打下基础。
如:门头沟区大峪二小刘洋老师所教《让我们荡起双桨》一课时,在写字部分的指导中,于低段有较突出的落地生根的训练。
以往的活动,我们还曾感叹于语文课不像语文课的问题,而今,我们这样的疑惑有所减少。
广大教师关注文本内容的同时,也在揣摩文本语言表达上的特点。
大多数教师不再仅仅是简单地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而是能够站到全面发展学生语文素养的高度,在关注内容理解的同时,关注语言形式的教学。
如:丰台区长辛店第七小学王新艳老师所教《黄河象》一课,作为一节高年级的阅读课,通过“请你对科学家的假想作出简单评价”这样一个问题,不仅培养了学生提取、筛选信息的能力,还在评价、说明理由的过程中锻炼了学生解释信息、评价信息的能力,全方位地发展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关注了文本布局谋篇上的特点,教师在引导学生发现黄河象骨架化石的特点——完整——并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追问不写中间部分行不行?进而再问为什么不写高大,而写完整?实质上是在引领学生感悟写要突出重点、详写重点。
再如平谷区付京芳老师所教《梅花魂》一课,教师不仅着力引导学生体会文本深厚的情谊,还能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发现文本表达的特点——叙事与抒情相结合。
(十)开始注意在学生的经历与体验中提炼方法。
本届活动中,串内容与表层平行解释的现象已不多见,部分课可以看到教师敢于给学生一定的空间。多少年了,学生等来这个空间实在不易,如果我们缺少了给学生提供较大问题空间、整体阅读空间、阅读延展空间、心脑手耳口实践空间的勇气,就永远换不来学生多元的、延伸的思维,永远换不来学生丰富的、创造性的语言,永远换不来学生本真的、浓厚的情感。有了一定的空间,课堂中开始出现大量学生的生成,给我们提供了选择资源的机会,我们甚至可以从这些洋洋洒洒的生成中概括提炼出一些阅读思考的方法,然后规范包装一下还给学生,以为学生进一步参考。所以,有人说能力与方法都不是教出来的,而是看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了怎样经历与体验的机会,这种经历与体验逐步转化为一种阅读的经验,而这种经验往往包含着有一定阅历的可行性方法。老师们认识到了这一点,就注意到了在教学中不是教方法,而是帮学生在尝试之中揣摩法、归纳法,继而迁移运用法。这一思考,在少数课上留有痕迹。
二、“转身”的目标是美丽的,但过程是痛苦的
统观本次观摩活动,老师们在课堂中的“转身”还是尝试性的、探索性的,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需要改进。崔峦老师也指出,北京市本届活动有突破,有创新,但还有进一步改革发展的空间。
带来这样的思考事出有因,集中在这样几方面。
(一)啃不透的教材。
关于教材研读,始终是永久的话题。虽然本次观摩活动中大部分教师对文本的解读都是比较精确、深入的,但是在由读者解读转化为教者解读的过程中,还是有少部分老师出现了一些问题。
第一,教材研读中的信马由缰之现象。
受到建构主义理论的影响,对文本的解读我们强调开放性,正所谓“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是不容忽视的是,文本本身也是有其“规定性”的,因此“哈姆雷特”永远不可能被解读为“贾宝玉”。另外,课文作为被选入教材的特殊文本,更是有其鲜明的编者预设。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从教者的角度出发,考虑文本的规定性与编者预设;而不能简单强调读者的开放性解读。本次观摩活动中个别教师对教材的处理出现了偏离文本规定性或编者预设的情况。
建议:把握文章主旨,解读编者意图。
第二,教材解读中的断章取义之现象。
课文是一个各部分内容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有机体。由于本次观摩活动老师们执教的都是前四十分钟的教学,所以对于一些较长、较深的文本可能会出现不能在一节课中完成的情况,需要老师对教学的内容作一些必要的分割。但是,这并不是说老师们可以把课文分割成先理解一个和整体没有必然联系的浅层次的意思,再理解课文表达的核心意思两个部分。
有些教学,教师引导学生脱离整体地推敲某一字一词所表达的情感,应明确,一字一词是无法孤立传达情感的,所以,教学强调抓关键词语并非脱离句段,我们强调,即使只抓一词一句,同样要看明它与上下及至与篇章之关联,如看情感问题,更不能做一字一词之功。
建议:
1、整体观文,明确主次联系。
2、树立以整体俯视局部的教学视野。
第三,教材解读中的浅尝辄止之现象。
有的老师反映,活动中少见令人怦然心动的课,这是因为教师在第一课时往往把更多的力气花在帮助学生表象读好上,特别是在读准、读通上,包括读字词、读长句都是为这种读好服务的。我们都知道,读准读通是读懂的基础,但我们还要思考,我们利用一课时中多少时间花在表象读好上?在读词、读句的同时有没有不仅满足于只是音准、句通,而为后期读出意思、读出思考、读出情感做了些服务工作呢?况且,课前学生自读已然熟练。
建议:分析为达成表象读好所安排的教学环节,化单一和近效功能为多重及远效功能。
(二)吃不饱的学生。
所谓吃不饱,使指学生的发展度还显不够。
现象一:课堂中形成结论性答案的问题较多。
虽然学生静思默想时我们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空间的问题,但在汇报时基本以追问或教师提取一些词句然后学生说或读的方式进行,而每一个追问的问题又常有以获取结论为目的的倾向。这样的问题带动力不足,我把这种现象称为“小马拉大车”现象。
建议:减少获取结论的追问,增加让生生互补修正的机会,教师发挥为学生间的学习牵线搭桥及适时提升总结的作用。
现象二;课堂中暗示性的交流呈现频率较高。
一方面在训练中,如主要内容的概括仍有填空暗示的方式,或问题暗示的方式,以求说得流畅与工整,这能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吗?
一方面在教学语言中,教师在与学生的交流中经常自然地流露出的不是高于学生的见解,不是个人深邃地思考,不是一种期待的传递,也不是对学生认知或表达的调整。而往往是暗示性的感慨,是啊,这景象多美啊!你们想想,当某人看到这一切,心里该是多么兴奋啊!所以,我们不能死板量化地评价老师话多话少,而是要看这话给了学生多少发展的启示,我见有些课堂教学,教师的话语句句出自鉴于学生生成的捕捉,继而撞击着学生的心灵,启迪着学生的智慧,话虽不少,亦显珍贵。而有些课堂教学,教师总
陷于无话可说或张口而说的大多是在重复学生语言或与学生认知平行的状态,或说一两句暗示的评价语、感言,话虽不多,仍觉罗嗦。
建议:
1、概括内容,要领悟其法,明了各部内容、联系与主次,推敲凝炼语言,以求学生真发展。
2、教学语言,要么把话语权交给学生,要么语出惊人,还语文课以灵动、震撼、真实、大气。
现象三:部分课堂教学满足于学生整齐划一的接话。
教师往往以自己的话语先作引子,而后放慢最后一个字的语速,以一个拖长的音引出学生异口同声的某个词汇,如,如果我们用一个成语,这就叫——,看似轰轰烈烈,实际学生都是在一个极窄的空间里进行虚假的迎合,课堂中如果充斥的是整齐划一的迎合,何谈发展?
建议:改变沟通习惯,变接话为对话。
现象四:少有利用学生的问题帮助学生发展思维的途径。
我们必须要明确,课堂中为什么鼓励学生提问题?因为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这就明确了,提问是思考的表现,而我们课堂上是在透过问题解读学生的思维吗?没有,我们更关心的是解疑过程和解疑后的答案。所以,今天的许多学生敢问,但还不会问,更谈不上善问,换句话说,这是会想与善思的问题。回看课堂,我们看到是学生边提出问题教师边提取板书,然后让学生读书一一解决。但这些问题中多是对内容方面的提出,其中还混杂着文中有显性答案的问题,学生缺少深层思考怎么办?学生没从语言表达角度思考怎么办?在本届活动中这些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学生得到了一个小问题的答案,却失去了发展大思维的机会。
建议:要把质疑环节看成是发展学生语文思维的机会,而不全是引出课文内容的手段。质疑环节要在课初、课中、课末呈现层层递进的趋势,尽量突破一次质疑领全课的局面。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一方面要从思维的角度做出评价,另一方面,要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特别是要从语文的角度思考问题。
现象五:记课堂笔记仍存在盲目性与从众性。
随着北京在全国第八届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观摩活动中培养学生记笔记环节的打响,中高年级广大教师也开始了在课堂教学中的尝试,但现阶段,我们看到学生记笔记,基本属于抄录。那种随机性、自主性、深刻性、创造性的笔记如何形成?
建议:培养学生因需而记的习惯,内容可理(道理)、法(方法)、言(关键内容)、概要(主要内容等)、感(感言)兼容;形式可教师提供与自我记录兼容。
鼓励形成不断晒笔记的习惯,以求其用武之地。
(三)展不开的思维。
阅读教学要解决的是写了什么,怎样写的和为什么这样写的问题。如今,我们除了帮助学生解读写了什么,还已经顾及到帮助学生发现怎样写的之问题,这是“得意得言”的体现,但“得言”有时并不全面,体现出的现象如下:
现象一:关注内容构成,而忽视对内容构成效果的探讨。
比如:帮助学生发现了这句话或这段内容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后写了什么,仅此而已,缺失了帮助学生进一步发现这样行文或构成的作用,哪怕是来自教师的渗透,也很鲜见。
现象二:关注语言的运用,而忽视对语言运用达成效果的探讨。
比如:教师在课堂上经常抓住句段中的关键内容,引导学生换个词或者换一种句式表达,这样做以求对关键内容形成解释,仅此而已。课文中为什么偏就用这样的词语或句式来表达?课堂上这样的延伸发现稀缺。
这说明我们要进一步明确阅读之作用,阅读的目的在于学会思考和学会表达。所以,我们给学生提供的不仅是读懂的过程,还要在这个过程中兼顾为表达服务,然学生的阅读思维得以展开。
建议:
1、教师需要全面解读文本,钻研学生需要延展的发现点在何处。
2、教师需要进一步关注学生想了再想得深思意识。
(四)变不了的教案。
受观摩课压力的影响,本届活动的许多课仍呈现静态教学状态。所谓静态教学,是指严谨地演绎固有教学设计的教学状态。静态教学缺少的是即时性、生成性、针对性和灵动性。本届活动主题中的核心词是“发展”,谈发展就需要我们适应学生的认知,而不能苛求学生适应教师固有的设计。
建议:
1、教师要有足够适应学生即时发展的深入思考和丰富储备。
2、加强化学生生成为有效教学资源的能力。其中对问题准确的洞察力和对语言敏锐的感知力仍需加强。
(五)脱不去的匠气。
就学科特点而言,语文教学的魅力在于教师借助一篇篇精美的文章使学生感受到文学的神韵。而今,这种美感却有渐渐地被一种呆板的砌砖块式的教学淹没的倾向,以概念化、理性化的教学覆盖学生应有的联想、想象、体验、欣赏等过程的痕迹有所显现。
建议:
1、教师需要被所教内容打动。
2、教学形式、教学语言在追求实效的基础上进一步开掘冲击学生心灵的色彩。
北京市第八届小学语文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已经落幕,让我们以此为镜,以明得失。以上所述,也许是偏执之言,也许是挂一漏万,恳请各路英雄指正。
第三篇: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学观摩活动识字教学点评
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学观摩活动识字教学点评
全国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学观摩活动在美丽的泉城济南市举办,历城宾馆分会场16节观摩课中共有四节识字课,分别由江苏省的史春妍、内蒙古自治区的于彦、北京市的许婷、陕西省的周纪云等四位老师执教。四位执教老师均能正确把握和处理教材,充分发挥了新课程各版本单编识字课形式多样、内涵丰富、各具特色的优势,教学风格各异,精彩纷呈。
一、合理运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了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中识字,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率
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静止为活动、变枯燥为生动,如果运用得当,可以丰富语文教学的内容和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史春妍老师执教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识字2》的词串识字时,通过挂图、多媒体课件等建立了每行词语之间的联系,搭起了词语和客观事物之间沟通的桥梁。风格各异的音频、视频材料以及和词串风格非常吻合的图片,将学生带入特定的情境,勾起了学生的生活体验,学生跟随教师时而来到“骏马”“秋风”的“塞北”,时而步入“杏花”“春雨”的“江南”,时而感受“海岛”的“椰树”与“骄阳”,时而赶到“高原”看“牦牛”,赏“冰雪”„„生动的场景加上师生入情入境的朗读,使想象、理解、体验、感悟、积累等有机结合,较为全面地发展了学生的能力;于彦老师执教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识字7》的拍手歌时,通过课件出示了黄鹂、百灵、锦鸡等动物的图片,建立了词语和事物之间的联系,将识字和认识事物有机结合。对于像“翱翔”这样难以理解的词语,教师没有抽象地以词解词,而是采用雄鹰展翅飞翔的形象直观的图片展示了“翱翔”的情景,使学生较为容易地理解了词语,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许婷老师执教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识字
(二)》第4课时,用形象有趣的动画演示了独体字 “日”“月”组合成“明”的过程,使学生初步感知了会意字的构字特点,动态的“手”字的演变过程,给学生以强烈的视觉刺激,激发了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周纪云老师执教的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识字二》第1课也用课件、图片建立了事物和词语之间的联系,使识字、学词和认识事物巧妙融合。
二、重视朗读,读书贯穿始终且形式多样,效果良好
新课程的识字课,设计了生动的语境,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语言韵律感也很强。四位老师都重视让学生朗读、诵读,适当进行感悟语言和积累语言的训练,而不是简单地把生字抽出来,脱离课文进行枯燥的识字教学,把复习巩固汉语拼音、语文感悟、语言训练等有机结合。史春妍老师让学生反复朗读、适时指导且指导得法,使学生读得入情入境,读的水平明显提升;于彦老师让学生跟着乐曲拍手读课文、和小伙伴合作读拍手歌,形式活泼,参与面广,课堂气氛活跃;许婷、周纪云老师充分考虑学生入学不久,识字、阅读能力不够强的情况,以学定教,采用范读、自读、齐读、指名读、同桌合作读等多种读的形式,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与汉字反复见面,巩固识记。
三、通过多种途径,采用多种形式识字,识字教学体现了一定的层次性
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使识字由原来枯燥无味的机械记忆变得生动而有趣,加深了学生对生字的认识。图文对照识字、语言环境中识字、运用中巩固识字和画谜猜字、找朋友等游戏活动,使识字活动由单一变得丰富,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提高了识字的效率。
生字的认读、检查也是形式多样,如采用学生自己认一认、全班一起认一认、同桌互相认一认、教师重点查一查等多种形式,力求使识字教学面向全体,扎实有效。识字教学的层次性主要体现在先让学生在自读课文时借助汉语拼音在语言环境中自主认读,再借助拼音认一认、去掉拼音认一认,组成词语认一认或打乱顺序认一认,回到文中认一认、做做游戏认一认等,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四、较为重视写字教学,课堂上给学生动笔写字的时间,重视写字的指导和良好写字习惯的养成 健康的课堂应该动静结合,疏密有致。语文课堂上不能光说不写,让学生练就一张巧嘴,却留下一双笨手。语文教学应该听、说、读、写并重,让学生手、耳、口、脑并用。写字是识字教学的重要环节,写字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人的语文水平,而且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个人的文化素养,写字不仅有利于巩固识字,也有利于培养学生集中注意力、做事耐心细致的习惯和审美能力。当堂书写生字是“写”的重要形式之一,生字应该也必须让学生当堂完成。四位教师均能重视写字教学,给学生当堂写字的时间,并且在田字格里进行了认真的示范和较为到位的指导。值得一提的是,四位教师都有扎实的写字功底,写得一手漂亮、规范的好字,给学生以良好的示范。“示范是最好的老师”,良好的写字示范对于低年级小学生而言尤为重要。
良好的写字姿势和写字习惯的培养对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十分重要。四位教师都在有意、无意间纠正、指导学生的写字姿势,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史春妍老师要求学生写字前先静下心来,做到“头正,身直,肩平,足安”;许婷老师为学生演示“一尖、一顶、一靠”的执笔姿势,提示学生做“挺胸抬头的大公鸡,不做弯腰躬身的小虾米”;周纪云老师提醒学生写字时做到“一拳、一尺、一寸”。另外,四位教师在教学中都做到了“提笔即是示范时”,板书的每一个字都工整、美观,也要求学生做到“提笔即是练字时”,认真写好每一个字。
五、充分发挥了教师在识字教学中应有的作用
新课程倡导还课堂于学生,给学生更多的实践与展示的时空。但还课堂于学生,并不是要把教师变成一个可有可无的角色,教师不是旁观者,不是报幕员,教学中应充分发挥指导、点拨、示范、讲解、引领等作用,促进学生的学习,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教师的作用自然也不容忽视。史春妍老师用如诗如画的语言串起了四幅截然不同的画面和四句内容各异的词串,于彦老师语言优美,过渡自然,周纪云老师用优美而富有情感的语言把学生带到了风景优美的农家小院,发挥了教师语言经济、实用、有效的功能,充分发挥了教师自身的资源优势;许婷老师语速适中,讲解清晰,及时指正,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执教老师在读书、识字、写字等各个环节都尽最大可能给学生以指导和帮助,并且用准确而富有激励性的评价语言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教学进行了及时而有效的反馈。
由四节课想开去,针对识字教学也提出以下几个肤浅的问题,以期引发大家的思考。
一、有专家提出语文教学要“倡简,务本,求实,有度”,倡导简简单单教语文,简简单单学语文。识字教学是否也该如此呢?单编的识字课,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识字、写字,我们是否可以在理解、感悟、拓展等方面再简略一些,媒体的运用再精当一些,节省出一定时间,再多给学生一些自主识字、认真写字的时间,在识字、写字方面做得再扎实、有效一些呢?
二、识字教学如何科学划分教学课时的问题。如写字量大的教学内容,老师们一般分散在两课时进行,以便分散难点、减轻负担、有效指导,观摩教学时所展示的课时内只写
一、两个字的分配方式是否合适?参赛课、观摩课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尚可理解,常态下的识字教学如何科学而合理的安排写字环节,值得思考。
三、小学生争强好胜,有着强烈的表现欲。写字的展示、交流、评价环节能给教师提供鼓励、点拨、指导的契机,更能给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和评判、欣赏、学习的机会,充分调动其写好字的积极性。教学中,在可能的情况下,我们是否可以合理安排一些同桌、小组、全班间写字作业的展示、交流环节呢?
以上观点没有来得及和其他评委商议,也未能与与会代表及专家交流,仅代表个人观点,不妥之处恳请批评指正。
第四篇:全国小学语文第八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专家评课
全国小学语文第八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专家评课
(摘录)
杨屹校长评课实录(会场一)
【杨屹:特级教师,现任山东省青岛市实验小学校长】
各位代表大家好,非常珍视能有这么一个宝贵的机会,和来自全国各地的教育同仁来分享我的心得。
两年一度的全国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是从事语文教学同仁们心中期盼的盛会。回顾着全国小语会多年来教学改革的探索之路,思索着上课教师展示的研究成果,不禁想起贾平凹先生的《一只贝》。
一只贝,因痛苦磨制而成长为一种永恒的美丽; 一节课,因用心研磨而散发出无限的魅力; 一位教师,因丰富的磨砺而让生命绽放绚丽的光彩;
一群执着教育的人,因对信念的追求与坚守而为孩子们撑起一片蔚蓝的天空。
一、问题提出
第八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的研究主题是从“教会知识”转向“教会学习”。从以知识为中心组织教学,转向以学生为中心展开学习;从依据认知规律,进行知识认知,转向帮助掌握主动获取知识,认知未知世界的方法。问题的提出基于我们多年的研究进程及时代发展需求,是一次语文教学从观念到行为的变革式探索。
(一)研究进程
每次阅读教学观摩活动,都围绕我们面临的热点、难点问题,以任务为驱动,以课例为载体,交流探讨、反思总结,其研究成果已起到推进小学语文教学改革里程碑式的作用。
2002年第四届观摩活动,正值课改初期,肩负着将新的课程理念落实于教学实践的责任,会议研讨主题是:体现先进的课程理念,实现教学目标三维整合,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开发课程资源。
2004年第五届观摩活动,正值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由实验阶段转入推广阶段的重要时刻。会议以“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为主题,进一步明确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方向,在继承语文教育优秀传统的基础上着力创新。
2006年第六届观摩活动,立足语文学科的特性,针对“得意而忘言”的失衡做法,关注“怎样更好地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如何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力图准确把握语文课程的性质、特点。
2008年第七届观摩活动,继续关注语文本体的回归,将“进一步优化语文教学,提高教学实效性”确定为研讨主题。
在研究进程不断向纵深推进的历程中,我们共同迎来了本次研讨活动。我们将审视语文教学的视角由“教师的教”转向“学生的学”,从关注教师怎样教好,到思考学生怎样学好。
(二)时代背景
这是在课程改革进行到第九年的今天,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进入学习实施阶段,在中国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的进程中,提出的一个重要命题。这个命题更加高屋建瓴、审时度势,它站在国家未来发展的高度,在教育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视野下,明晰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
我们深知,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仅仅依靠已经掌握的知识,就能赢得竞争的可能性越来越小。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已成为真正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决定因素。只有具备知识更新能力的人,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只有具备运用知识和创新知识能力的人,才能够在未来社会立于不败之地。
正如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所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教育应该较少地致力于传递和储存知识,而应该更努力寻找获得知识的方法。”可见,学会学习,掌握科学的学习策略已成为人类在未来社会生存发展的必备素质。
二、课例启示
(一)学什么
从生命活动的视角来看,教学过程不仅是知识传授与学习的过程,而且还是教师与学生共同进行生命活动的过程。生命无价,童年只有一个,我们用孩子有限的童年时光,用获取知识、增长技能的黄金时段去交换低效低质的课堂学习,是否为等值交换? 1.学需知
用宝贵的40分钟,去学习孩子们应该学到的东西。教师按照课程标准,落实各学段教学目标。值得注意的是:要高效达成每课时教学目标,必须保证课时教学质量,做到省时、高效。2.学未知
学习的本质是创造最近发展区,教学的本质是引发最近发展区,是唤醒和启发。我们应关注学生最近发展区,将珍贵的时间用在解决学生困惑点及学习难点上。
从认知发展维度看教学,有下限和上限之分。在学生已有的发展水平基础上进行教学,是定向于学生已经成熟的认知水平的教学设计,即使设计得再巧妙,也只能属于下限的教学。上限的教学着眼于学生未来可能的发展。《石榴》一课关注学情,基于学生的预习起点和理解起点,有效点拨提升,给予我们很好的启示。
(二)怎样学
1.扎扎实实地学
读书时间比较充裕。这是本届观摩活动本会场课例的普遍现象,相对前几届观摩活动而言,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让学生有安静的时间,潜心阅读,是阅读教学效果的最重要的保障。《匆匆》等多个课例出现了连续5分钟乃至更长时间,让学生静静地读、默默地想,拿着笔批注式的阅读。这显然加深了阅读理解的程度,思维也更加深刻。
展现认知过程,体现学习规律。《活见鬼》、《钓鱼的启示》、《蜀鄙之僧》、《送元二使安西》、《槐乡五月》等课例展现了或整体,或局部,学生从不会到清楚,从不懂到明白的发展过程。《画家和牧童》更是将语言的理解、积累、运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读悟结合。
2.情趣盎然地学
丰富多样、生动活泼的阅读活动,不断变换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对于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是必不可少的。但是,要培养学生持久、稳定的阅读兴趣,还需要对阅读活动本身产生兴趣,而不是对活动手段和方式感兴趣。要培养学生对语文活动本身的兴趣,就得让学生有阅读成功的体验。
对于小学生而言,最能激发兴趣的是那些想知道、却又不知道的东西。如同电脑游戏也有失败,孩子们为什么会乐此不疲,正因为它有未知性和挑战性。
我们看到诸如《称赞》、《老人与海鸥》、《杨氏之子》等更多的课例,在引导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引发学生探究、研读的学习欲望。尽管有的质疑环节只是一个形式,问题提出后,又将它束之高阁,但毕竟在进行有益的尝试。
3.触类旁通地学
“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教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学生就可以受用一辈子。”
在本次观摩活动中,《滴水穿石》等许多课例都在关注学生学法指导,关注学习策略的形成。教学中,教师把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落实到教学过程中去,从而使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完成从“学会”到“会学”的飞跃,进入“不复需教”的境界。
尽管有的课例学法指导并不完善,但我们欣喜地感受到了它的变化。其中,《最后一头战象》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指导扎实、到位。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
三、推进建议
建议一:教学行为应进一步跟进
观念决定行为。“吃准目标,夯实基础,指导学习,鼓励创新”十六字方针清晰入目。本次会议上我们还是看到这样的现象:
现象一:低年段目标重在识字、写字,但用在指导识记字型上的时间普遍偏少;中、高年段让学生动手练笔的教学设计并不多见,只有《天鹅的故事》、《桥》、《巨人的花园》等几个课例;有的教学课时容量过小。
现象二:有的教师语言依旧过于强势,用更多的课堂时间进行自我展示,难以引领学生静心品读、自主学习。
现象三:串讲串问,逐句分析,学生不感兴趣的问题还在不停追问的现象依然存在。
课堂上,老师不停地提问,追问,板书,反馈,范读,引读,递话筒,在学生间来回穿梭。学习过程中,老师就像《盗梦空间》里的盗梦者,用自己的理解和思路左右学生的思维。学生的多元理解、个性化表达无从谈起。
建议二:目标序列需进一步探索
从课程标准中我们已知晓学段目标,而对于具体目标,特别是语言训练目标,还存在一定模糊性、人为性。但构建语言训练目标序列确实是一个系统工程,有涉及语文整体的,有涉及语文局部的,有基本的,也有具体的。并要按照一定的序列展开,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因而目标体系的形成不会一蹴而就,是我们在更长时间内的研究方向,需要持续探索、合力攻艰。
建议三:“教会学习”转向力度和角度应进一步加强
由“教会知识”转向“教会学习”,是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创新与超越。我们正处于转型期,期待实现华丽的转身。因此 “鼓励创新”成为本次研讨的核心关注点。为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羁绊,本次教学观摩活动将用“否定内容分析式教学”的方式,来表明改变费时多、收效微的阅读教学的决心,引导阅读教学越过顽固的魔障。遗憾的是,可能囿于比赛等客观原因,我们的转身还处在犹豫间尝试,尝试中徘徊,未能有大胆的突破。
思索与行动同在,追求与超越同行。让我们承载着责任再次扬帆起航。
感谢上课教师:为大家奉献出独具特色的课例。“梅需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本次活动,更重要的是让我们从一节课的磨砺中获得成长的营养、成长的方向,并让这段历程成为价值人生的宝贵财富。
感谢全国小语会:又一次为我们提供了明确方向、交流分享的机会。“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相信我们这群有着执着教育信念的同行者,一定会实现从“理念”到“行为”的完美统一。
最后真诚的感谢大会给与我这个大家分享交流心得的机会,谢谢。李明新校长评课录整理(会场二)
【李明新:特级教师,北京市北京小学校长】
各位专家,各位老师,大家上午好。首先感谢大会给了我一个向大家学习的机会,向参赛选手学习的机会。这三天以来我和大家一样一直在认真听课,思考。因为时间的关系不可能做非常系统,非常精妙的准备。我只是把自己两天半以来听课的感受、思考,以及我在评委会上所听到的意见进行一个汇总向大家做一个汇报交流。今天的评课由我和大家比较熟悉的孙双金老师一起来评课。我们俩呢也进行了分工,交换了意见。前半段由我对这17节课能够形成共识方面,他们的优点是什么给予一定的总结,并且指出存在的共性问题,后半部由孙双金校长结合这些问题对我们的阅读教学做一个深刻的反思。
大赛评课任务艰巨,语文评课难度更大。我说大赛课,评课任务艰巨,是说现在我们的阅读教学大赛的作用远远超过了比赛本身,一个是通过比赛作为一个赛比,他传达了小学语文研究会的声音,对中国小学语文的方向起到了一定的引领作用。不管是自觉还是不自觉地,每一次小语的盛会,小语的大赛,都会对全国小语的一线老师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再有了大赛的课是我们各个省市在研讨交流自己的课改成果。所以我们都期待着通过这样的比赛能够学到新的观点,新的思路和新的方法。
我之所以说语文评课非常难,难度超过其他的学科,是因为第一是我们语文学科有其自身的复杂性,特别是我们中国的语文教育理论还需要不断地完善。我们的语文课程建设还有待进一步的加强。许多的理论建设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必然影响到对实践的指导。另一方面,我说语文难评是因为我们听课的老师期望值都很高,我们来自全国各地的几千名老师都抱着学习的目的,可以说在听课的过程中我了解到有的老师觉得听这样的课眼前一亮,也有的老师感慨听这样的课大失所望。为什么有这样截然相反的感受呢?我想这与看一节课的角度和作为阅读教学研究的深度有关系。
听了17节课,我们有个总的认识是这些课在努力地体现今年七月中旬在大连召开的第七届阅读教学研讨会的精神。在这个会议上,崔峦老师提出了“一个转向,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四点评课标准”。有的老师可能不熟悉。我简要做一个介绍:崔峦老师提出“一个转向”是说我们的语文教学,应当从学会知识转向教会学习。“一个中心”是指我们的阅读教学要以语言学习为中心。“两个基本点”是指要着重培养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四点评课标准”用十六个字来概括就是“吃准目标、夯实基础,指导学习,鼓励创新”。当然,我刚才说17节课在努力体现会议的精神。“努力体现”这四个字实际是表明了这17节课在追求或研究的方向,是方向问题,但在实际的呈现过程中到底对这些精神体现的成效如何,那将是研究的深度问题。应该说细致的探究,许多的教学环节,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认识都值得从理论到实践值得探讨,包括我们一会要公布的特等奖的课都有再研究的必要和再研究的价值。
综合专家和评委的意见,我们认为17节课体现了可以用以下3句话来概括。这三句话是第一“实现一个走向”,第二:“增强四种意识”,第三:“体现观点关注”。
第一点就是“实现一个走向”这个走向就是指17节课在走向真实的课堂生活。大家知道在课程改革过程中。我们的语文老师积极性是相当高的。我们在进行不断地多方面的探索。在探索的过程中,因为对新课改的理念的理解不到位,因为种种其他的干扰,我们的一些课堂出现了非真实课堂生活的倾向。17节课在这一次的教学实践中,鲜明的告诉我们课堂教学在去除浮华,追求生动而又扎实的课堂。课堂是师生、生生真实交往的空间。在这17节课的实践过程中力避弄虚作假。当然我们也实事求是的说,之所以能够引导我们的课堂走向真实的课堂的生活是与我们大赛近几届在组织的导向有关系。比如说我们现在减少了老师和学生的过多接触,甚至现在我们呈现在大家面前的都是老师当场来见学生十分钟。更过的课堂设计是从初读课文或第一课时开始的。当然实事求是地讲,从严格意义上的课堂教学来讲。这种做法是值得研究的,但为了公平这些做法就失去了一些科学性。比如说老师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和学生接触,那对老师的教学功底是严峻的考验。他必须用这么短的时间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他必须在教学过程中随时的调整教学进程。因而我们说我们过去所强调的备课中备教材,备教案,备学生,备教法,备教具过程中,其中备学生是非常重要的核心化。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所以这一次的大赛中我们看到,在老师和学生的交往过程中,在老师整个施教的过程中,我们弄虚作假的问题得到了纠正。尤其是那种追求观赏性,在老师面前和在学生面前表演的现象已经基本杜绝。我们说17节课大家应该实事求是地讲,这些老师无论从他们的教态,还是从他们的语言;无论从他们对问题的处理,还是自己对教案的调整都在回归一种自然。当然这种回归还不够,这种不够我们也要实事求是地从现场来考虑,也要理解这些参赛的老师。比如有的同志可能认为,有的老师声音太大了慷慨激昂过度了,甚至认为这个课堂上朗读多了,默读少了等等。在听课的过程中,坐在前排的评委和老师认为听有的课啊,这个课有的时候听得累,有的时候听得堵,有的时候听得闹。有的同志讲是不是离扩音器近了,所以挪个位置后来发现不是扩音器的问题还是我们的课堂老师的语调过高了,使得课堂太噪。反过来想可能这个老师有实际的想法,在这样一个这么大的体育馆四千多人听课,有的老师考虑自己的声音小了不能让距离主席台远的老师听课,甚至有的时候课堂上学生一安静无声了,我们底下的老师就有声了。因此我们评价一堂课还是要实事求是地评价。但是总之我们感到真实的课堂正在回归。只有有了真实的课堂,学生才能有真正的成长。课堂上学生该出错的,就应该让他出错,这个很正常。我想如果没有真实这两个字做保障,我们课程改革就无效,我们今天的研讨也是没有意义的。
第二方面我们认为体现了四种意识的增强。第一种意识:就是增强了学段意识。在17节课程改变了或者说是纠正了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出现的高段教学低化或低段教学高化的问题。低年级的课像《数星星的孩子》,像我们今天听到的课啊,《小猴子的脸红了》这些课,他们应该说都很鲜明地体现了低年级字词教学的重点,真正是在阅读中识字,在阅读中巩固字词。中年级的课突出了句,词句和段的教学。高年级的课,像《伯牙绝弦》等等突出了篇章教学的要求。在这里应该说老师在设计上,无论是对篇章,知识的点拨,详略得当的问题,主次的问题或者说是高层次的阅读能力的训练问题等等都得到了比较好的关注。17节课,我们可以看出随着年级的增高,从朗读训练到默读训练,从精读教学到略读教学,从白话文教学到文言文的教学,体现了教学的层次和坡度。所以这一次学段的意识,较之以往的大赛应该说体现得比较好。第二增强了目标的意识。有的专家认为教学目标是一节课的灵魂是不无道理的。那目标意识的增强在这些课当中,我以为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是体现在老师备课中在推敲目标力图明确,使目标具有可操作性。如果老师手上有资料的话可以翻一翻,更多的课他们在教学目标中,比如学习那几个词语,学习到什么程度;阅读教学目标中能力目标的这种确定也不再笼统,而是非常明确地写出。其二目标的制定紧紧地扣住了学段。牢牢地体现了课程目标的要求。第三就是目标的意识在课堂教学的落实中都很强。大家可以感到,这些老师在努力地去除那些无用的低效的环节,使自己的教学过程,教学的环节,教学的意图牢牢地围绕着自己制定的教学目标。这就改变了我们过去的一些老师,特别是今天我们在一线的许多老师仍然存在的备课中先备教学过程,后备教学目标的这样的问题。应该说备一节课先定教学目标,围绕教学目标来设计教学过程。但是更多的老师尤其是一线的老师追求教学方法,追求教学过程,备完过程之后回过头来再想我这节课教什么?这个备课的方式是错误的。而且会造成目标和过程两张皮的问题。在目标意识增强这一方面,我认为目标意识体现了目标制定的自觉性。17节课我认为体现了目标制定的自觉性。当然在目标制定的科学性上还有待研究。第三方面就是增强了方法意识。谈到语文学习方法意识的增强,我们认为这17节课体现了从教教材转向用教材教,从教课文转向教阅读,这是教会学习的体现。也就是崔峦老师曾经用一句生动的话来比喻“实现了美丽的转身”。现在正实现转身,美丽不美丽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但是从这些课来讲,我们认识到阅读教学所负载的任务是多元的。但其中语文本体的任务是核心。因而涉及语文本体教学任务当中,语文教学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像阅读方法就是语文方法中的重要内容。这17节课或强或弱,或有意识或无意识都在体现对阅读方法的指导。像《自然之道》,像今天新疆老师的《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等在概括内容方面,他们都体现了非常鲜明的指导方法的意识,就是如何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当然我插一句上课的时候老师不要慌,要把方法教到位,说清楚。像今天这个老师概括主要内容的时候有意识教方法很好,但实际上这个老师教的是抓住文章的要点,然后串联起来,用语言串联起来把握文章或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而老师一着急说成了“同学们注意你们把这几个词语一写出来为什么就能是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这个说明老师一慌,语言就不严密了,所以老师还得强化这方面的意识。但是毕竟像这种教学的倾向还是比较好。还有像我们阅读教学中体现抓人物的言行、神态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的方法。像联系作者的生平来理解文章的方法。因为有些文章不了解作者的生平,背景在理解文章是很难深入。像联系上下文来理解文本的方法。像通过多种方法的诵读来理解古文的方法。甚至教给学生如何区别形近字、同音字的方法,应该说都体现了很好的教给学生语文方法的意识。第四就是增强了读写意识。大家看到17节课中,没有读和写,没有读写结合的课是很少的。尤其大家鲜明地感受到这一次读写结合深入人心。17节真正没有在课堂上做读写结合的,不说读和写分开,有读也有写,写字也有写,但是真正围绕文本进行拓展,进行读和写结合,这样的课堂,17节课中80%的课中都这样做。课堂上不再是君子动口不动手。有的课是创设情境写一段话;有的是联系课文的内容补充几句话;有的是围绕课文要填写一些词语。总之,这些课在努力的挖掘出读写结合的点。这一点是给我们在座的老师鲜明的感受。这种读写意识的增强我认为不是坏事情,尽管存在一些问题,但我们不能一棍子打死。甚至我可以说这种读写意识的增强是七月中旬大连会议精神的某种体现。所以我们认为这四个方面的意识是增强了。
第三点成绩:体现了三个关注。第一体现了关注学习情境的创设。在课程改革过程中,在教学方法的研究过程中,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一堂课学习情境对于调动学生主体性,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激活学生的思维重要作用。在这些课过程中大家感受到像《伯牙绝弦》,像《中彩那天》等,他们都可以说运用恰当的教学手段,也可能是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也可能是老师语言的生动地渲染,把学生带入学习情境中,让学生能够自主的建构。因而课堂,许多课堂呈现出生气勃勃的场面,学生思维活跃,学生发言和朗读也赢得了我们在座老师的鼓励的掌声。第二点是体现了关注字词教学的落实。曾经有一段时间,阅读教学无论是低年级还是高年级,曾经忽视了字词教学的落实。那么在这一次的大赛的过程中,我们认识到所有的课都没有忽视字词的教学,都不是说抛开字词教学来进行阅读教学的。特别是低中年级的课,我们鲜明地感受到老师对于重点词语的教学,对有些生字音形意方面的教学力求扎实到位。当然体现的程度也不一样。我们看到像今天天津课堂上对于生字的书写和其他的一些低年级对生字的书写关注的方法和程度也不一样。当然这些关注的程度要看你教哪一个年级,要看学生已有的认知能力。第三点关注就是关注师生情感的融洽。无论在开课前,还是在课堂过程中,我们说每一个老师都在努力地建构一个民主的,一个和谐的师生关系,让课堂的氛围更轻松,更自由,让每一个孩子更能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也正是这样,使得我们17节课从不同的角度呈现不同的特点。当然作为这次的比赛,我们更主要的是肩负研讨的任务。
下面我有重点的就17节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跟大家做一个交流,对于这些问题的深层次的方思一会由孙双金校长来进行评课。我下面谈四个方面的问题和建议,我把问题和建议连在一起。
第一方面:教什么的问题仍然是需要首要研究的问题。到底评价一堂课,一堂语文课的优劣他的标准如何测定。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角度。当然有一定的共性。我评价一堂课先要清楚这堂课在教什么。只有先确定了教什么才能很好地去深入研究怎么教。这是老师课程意识增强的一个体现。教什么他往往体现在一堂课的教学目标是不是合理,是不是科学,是不是准确。他往往体现在我们确定的教学内容是不是适宜,是不是适度。我们也看到17节课,当中有的课安排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比较多,比较杂。给我们一些在座老师的感觉就是在赶三关,一个环节一个环节赶紧往下赶,因为时间只有四十分钟。这样就使得你确定的教学目标和内容无法落实。其实一篇课文的精读课的教学可能两课时三课时。我们在战略上就应该先做好布局,我总的目标有多少,在总的目标的前提下,我第一课时的目标完成哪些目标,完成到哪些程度,我为了完成这个我应该组织怎样的教学内容,组织怎样的教学活动。这样合理地来安排使四十分钟的一节课容量上让人觉得合适。因为语文教学更多的是能力的训练。能力的训练就不是知不知的问题,而是会不会的问题能不能的问题。他有的时候需要深入进去,需要进行扎实训练。当然我们也能理解有些老师为了体现一课书完整的教学思路,但是我们毕竟要去实际出发,我们要回归教学的本真。因此我们说教什么的问题,首先必须要研究确定。这样就使得我们的阅读教学“线清,点明”,而不至于蜻蜓点水,面面俱到。面面俱到往往就是面面不到。我们仍然要提倡一课一得,得得相连来实现一课书的完整目标。
第二方面教学设计上要把课文特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时间,学习主体等等统整考虑。我们在座的老师绝大多数都是在一线教课的老师,我们知道任何理论都可以从一个角度来研究课堂教学。但是一到了课堂当中,我们不能用一个理论而是综合多种理论来实现我们的课堂教学。那么到底怎么样才把教学设计做好,这就需要我们来统整各个方面的因素。我点几个方面。一个方面就是初读设计的雷同,这个是鲜明地反映出来。初读或者说是课堂教学的前半段,基本上是一致。怎么读,怎么来进行生字方面的检查,然后怎么往下的推进雷同了。这难道不值得我们进一步的研究吗?第二读写结合应该说有形式主义的倾向。因为这一次的读写结合不是部分课堂,17节课绝大多数都在读写结合,说明大家有这个意识了。我刚才说意识增强是增强了,但是不是说随随便便的找一个点进行读写结合。读写结合需要研究的问题很多,比如说你读写点是不是恰当?你读写结合给的时间是不是合理?你读写结合之后这个成果是不是作为一个资源进行运用?学生写了一段话,学生之间有没有交流?老师有没有评价,能不能通过这样的评价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个发展,而不是简单的给你们一点时间写一写,随便给两句话。甚至有的时候可以说你读写结合的这个点是不是有必要,是不是合理都值得再研究。我们总体上感到17节课的读写结合非常成功的不多。第三小点,像有些课没有从学生实际的认知水平的实际出发来进行设计。只能是在教学中期待寻找适合教案的学生,而不是在创造适合学生的教学。当然我们辩证来说,客观来讲,因为有些老师这种借班上课时间很短。他原来的教学设计是根据原来那个地区的学生来设计。我在教学中有这样的体会就是在借班上课或者说这种大赛,老师他们站在这,他们期待的这个班,是怎样的班呢?应该是这个班的能力水平和他的教学设计的起点相当。这个课是教学得比较有价值。所以这个我们研究,怎么才能贴近学生?但有一点我们是可以说,我们可以通过课堂的调控,可以通过课堂临时方案的驾驭来体现。第四小点文体特点与阅读方式和情感基调有的出现了不一致的问题。比如拿朗读,有些课文可以慷慨激昂,有些课文可能是适应于思考,就是说低沉的或者说是沉思,不适于发出声音那样去朗读。文本的特点要和阅读的方式一致起来。第五小点就是有忽视整体把握课文的倾向。重局部忽视整体的把握。我们看17节课当中,有些课在初读之后没有很好地感知整体,没有对整体一个清楚地感知就马上往下走了。甚至是把自己老师要教的那一部分内容拿出来,这样重局部而忽视整体。大家知道我们过去的语文教学在处理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上是有很好的经验,希望大家引起重视。第六小点,就是许多环节还值得深入地推敲使得精湛。比如我们可以问一问有些环节能不能取消他,能不能换一种方式,能不能合并。所以这些都体现到我们教学设计的整体把握。
第三方面也就是阅读教学改革创新的程度还有待提高。这是我们对阅读教学改革创新的程度有待进一步的提高。尽管大连的会议指出了,我们这次评课的重点就是看创新,但是我们仍然看到在课堂上使大家眼前一亮的课不多。我们说教会阅读这个课题涉及到的命题在阅读教学中是非常多的。比如如何认识文本,如何认识阅读,如何认识不同文体的阅读方式,如何认识儿童的阅读过程,如何对教材的取舍,如何对教材内容进行取舍都需要进行新的研究,新的突破。像中高年级特别是高年级有些的课文很长,在一节课里,我们又要初读,又要精读,深读。我们怎么进行取舍,这也需要我们从理论到实践里有一个新的认识。
最后第四方面就是教师的强势问题仍未根本解决。第一在朗读教学,老师强势。非得指导读到跟那播音员的水平,朗诵家的水平,我们认为不恰当,不合理。第二教学中老师牵的痕迹比较重,因为为了要出自己心中的答案。有的专家风趣地说这一堂课不是在让学生感悟课文,而是在让学生感悟老师的感悟。我觉得这句话是值得我们深思的。所以感悟不到老师感悟到的,就频频问,问一个两个问到第五个终于问出来。第三个小点老师爱说前半句,学生接后半句。让学生接出自己心中那词。这种语言训练,这种阅读方法的教学,我们认为是要纠正。应该是你设计的问题有利于孩子通过自己的思维说一段话,说一连贯的话。而不是老师说前半句学生说后半句,这种倾向要纠正。第四小点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上。这一次的课堂上,老师和学生的交流比较多,生生互动,小组的交流明显减少,值得大家引起重视和思考。
因为时间关系我不能做更多的剖析。我们说获奖的课是我们很好的研究范例,都有研究价值,包括获得特等奖的课,他们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由于本人水平有限,难以更加深入,所以以上意见仅供各位老师参考,谢谢大家。
我的语文之道(会场二)
[孙双金:特级教师,江苏省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 各位专家,各位老师,大家上午好!首先,感谢全国小语会给我这么一个机会,向大家汇报自己的听课体会。感谢小语会搭建这么大的赛场,让众多的优秀青年教师,脱颖而出。也感谢全国小语会,搭建的平台,让我在21年之前的首届全国中青年阅读教学大赛中,崭露头角。所以从我个人来说,我特别感谢小语会的这个大赛,这个舞台。
听了两天半的课,我的总体印象,简要说这么几句话。第一,选手优秀。表现在形象佳,素质精,精神好。第二,组织周密。表现在学生优秀,会场井然,保障有序。第三,体现在赛课水平逐年进步。表现在语文味更浓了,读书更扎实了,读写结合更紧密了,年段特点更鲜明了。
前面李校长对大会的成绩,会议的总的优点和问题,做了概括性的表述。下面我做这场会议之后的我个人一点语文教育的追问,语文教育的思考。
为什么要追问语文教育呢?我以为,第一,这样的比赛是全国最高层次的比赛,它理应起到示范的引领作用。第二,我以为全国的语文教学到了一个高原期,十年课改,十年改革,下一步怎么发展,需要突破。第三,语文教育需要追问,需要理论,需要走向本质,走向规律,走向语文的大道。第四,因为参加本次观摩课的老师大多是省、市、区、县的教研员和骨干教师,你们大多是指挥员,你们都是各省市的语文教学的“教头”,必须对语文教育的本质和规律有深层次的追问。第五点,大会组织者小语会也希望我们谈些自己的想法,抛砖引玉,引起大家的思考和讨论。
我做这么几点追问:第一问,白话文到底该怎么教学?白话文到底该怎么教?谈谈我对文本的理解。第一,白话文是怎么产生的呢?它有什么特点呢?我从梁启超的一个故事讲起。梁启超大家了解,大家。有一天碰到他的老师,他就非常虔诚的问他的老师:“老师,请您对我的文章提提意见。”老师说:“你已经是大家了,还要我说吗?”梁启超说:“您永远是我的老师。请您对我的文章提提意见。”这样,老师看到学生的态度比较诚恳,老师就说了:“如果你真要我提意见的话,我对你的文章最大的意见是,我对你的文章只要读一遍,就不想再读第二遍了。”也就是说明什么,你的文章不够含蓄,不耐人寻味,太白了,太浅露了。梁启超的老师对梁启超文章的点评,一言点出了白话文的最大特点,白话文的最大特点就是什么?明白如话,浅显易懂。这就是白话文最大的特点。那么白话文是怎么产生的呢?我们追溯到“五四运动”。“五四运动”它的最大的功绩是什么?文化的普及。因为原来的文言文、古文和语言人的口语是脱节的。读归读,说归说。书面语和口头语没有对接。而白话文呢,就是要让文化“下嫁”,文化面向大众,要让所有的老百姓都能读文章,写文章,这就是白话文最大的功绩。五四运动提出了,打倒“孔家殿”,打倒文言文,推广白话文。它的最大的功绩是什么,文化“下嫁”,“下嫁”到老百姓,“下嫁”到平民,让所有的人都能读书识字。它写文章和说话之间没有鸿沟,没有界限。白话,白话,就是明白如话,通俗易懂。大家我们来推敲一下,话和文的区别在哪里。话是一说而过,我说的话一下从你耳边了,不能反复,难以重复。在过去更不能,现在录音机可以反复。所有话语必须怎么样,一听就懂。一听就懂,所有必须浅白,明白。而文呢,文可以反复的阅读,仔细的咀嚼,反复的品味。所以文章可以含蓄,可以耐人寻味。那么白话文呢?白话文就是要达到一看就懂,一听就明白的程度。因此,浅显、明了、易懂,就是白话文的最大特点。
把白话文的特点讲清楚了,下面我们来反复一下我们当下白话文教学的几大误区。第一大误区:把白话文当成文言文来教。文言,语言有障碍,内涵深奥,需要反复的品味。于是文言文教学的主要误教点在理解,在品味,在感悟。白话文呢,明白如话,浅显易懂。你看,我们近来学习的这几篇文章,哪一篇课文有多少学生有阅读理解的障碍呢?我个人感觉这些文章孩子拿到手百分之八十,百分之九十,有的甚至百分之九十五已经自己会了。我们的老师怎么教呢而,用圆点开始,从零起步,再引导学生,逐段,逐句逐篇的去问为什么,为什么,十万个为什么。问错对象了,问错对象了。白话文不要你问十万个为什么。第二个误区是对话教学的误读。新课标提出了,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的对话过程。于是,相当部分的老师把对话狭窄的理解为读读文章,一问一答。其实对话仅仅是内容理解的对话吗?对话的范围是非常广的,内容的解读,情感的体味,方法的咀嚼,语言的欣赏,都是对话的内容。第三,把阅读教学简单的理解为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我们的在座当中。老师们重视朗读了是个非常好的现象。可是阅读教学是个大概念,它包括读读内容,欣赏表达,获取信息,情感熏陶。而朗读呢,它仅仅是把无声的书面语言化为有声的口头语言,以声传情,它仅仅是阅读教学的一部分。
第三,我谈谈白话文到底该怎么教,我自己一点思考。我提这么几句话。
第一,白话文的教学,超越理解。白话文教学的重点,不应该在理解上花大工夫,做大文章。为什么白话文要超越理解呢?第一,因为白话文几乎理解没有什么障碍。学生绝大部分内容能读懂。你的理解的起点不再是零点,圆点。理解的起点要放到百分之八十,百分之九十,甚至是百分之九十五——就是视学生的学情而定。哪一类的课文起点略低一点,浅显的课文你的起点一下就到了百分之九十了,一两个问题课文就过去了。
第二,有一个人讲过一句话,给我印象触动很深。什么话呢?他认为理解是学生的本能。此话怎讲,食物吃到肚子里胃去消化是胃的本能。把书读到你脑子里去,你脑子理解是你大脑的本能。你老师不讲,学生都会去理解。大家好好琢磨琢磨这句话,我觉得有道理。第二句话,关注表达。超越理解下面做什么呢?关注表达,关注作者的遣词造句。例如,《落花生》当中那句话:那晚上天气不大好,可是父亲也来了,实在很难得。作者为什么这样表述呢?上课老师就追问了,父亲和我们在一起不是常在一起的吗?怎么难得,很难得,实在很难得呢?那晚上天气不大好,可是父亲也来了,为什么加个也呢?这样说不行吗?那晚上天气不大好,可是父亲来了。作者的遣词造句中蕴含着怎么样的情味呢?言外之意是什么呢?要引导学生去体味作者的字面意,字中意,字外意。他为什么要这样表达,这样表达他想表达什么呢?第二,连句成段,中年段的。如果前面是低年段为主,当然遣词造句各年段都要强化。第三,布局谋篇。第四,语言风格。我的语言风格我来讲一讲。前面讲的比较多的我就不再说了。例如《草原》这篇文章,一个选者教的,老舍的语言太美了,像什么,像一壶醇酒。太美了,你去读吧。我在听课的时候,我就写了写,老舍的语言有什么特点呢?我把它概括为四点他的语言风格。第一,流畅明快。仿佛山上的泉水一般顺流而下,那么流畅,那么自然。你听,这所看到的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天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新,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觉得语言顺流而下,多么的流畅。第二,真情的倾吐。一个好的语言真是情感的倾吐。作者对草原美景的那种热爱,喜爱,陶醉的情感溢于言表。觉得那么清新,那么明朗。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了,只用什么,不用什么,既怎么样又怎么样,这种情感的真情的流露。第三,语言的特色,长短句的错落有致。大师的语言,长短句错落有致。“这是我看到的草原”——短句;“那里的天别别处的天更可爱”——长句;“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长句。“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短句。这种长短句的交替变化,使他显得富有变化,摇弋多姿。语言的丰富。第四,多用联想,比喻句。你看,羊群像什么?“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一个联想到绿毯,大花,联想到什么?“好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一样,像中国画”,联想到什么?“连骏马和大牛有时候都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这是作者的联想。语言风格是需要引导孩子品味的。当然你不必让小学生都理解到我这个程度。但是能渗透一点、两点,对孩子的语言怎么表述就是流畅的,就是美好的,就是一种真情的流露呢?要让孩子去体味。
第三句话,要多、快、好、省。我们的阅读教学,低效,无效的课堂太多了。怎么多快好省呢?我提几点想法。第一,韩金娥大家都了解的,她一本书两个礼拜教完。她怎么一本书两个礼拜教完的呢?我听过她的一堂课,上我们苏教版的,苏教版的什么课文呢?叫《槐乡五月》,三年级的课文,她二年级教,花了十五分钟。她怎么教的呢?第一遍把课文反复读熟;第二遍背诵你认为文章中写的精彩的句子;第三遍提了一个问题,什么问题?你认为《槐乡五月》美在那里呢?十五分钟课文教完了,剩下来的时间他让我们听课的九个人,每个人在黑板上写了一句名言警句。然后让孩子读背这些名言警句,然后由背这些名言警句联想到哪些平时学过的哪些名言警句。一堂课的容量是怎么容量的呢?十五分钟一篇文章,剩下的时间读了九句,十八句,二十八句,背了名言警句。她的课堂的容量呢,她重视什么?重视朗读,重视背诵,重视积累。理解上就一个问题。这样的教学是不是“多、快、好、省”呢?我再讲一下,周伯明先生写过一篇文章,著名的作家和哲学家。他写过一篇文章,题目叫《假如我是语文老师》。他说假如我是语文老师,我只做两件事。一件事,让学生阅读大量的课外阅读;第二件事,让孩子养成每天写日记的习惯。就是读和写。他说,虽然我没做过老师,但是我从一个学生成长为作家,成长为哲学家,我认为,语文要做的事就是这两件事。看看我们现在文章中,那么简单的课文,我们老师都要问过来,问过去,嚼过来,嚼过去。所有,我们的孩子在课堂上产生了审美疲劳,我们听课的老师也产生了审美疲劳。
第四个一句话,因文而异。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因文而异,因材施教。白话文怎么教,我举个例子,我回去我要上一个苏教版的白话文,四年级的,叫《推敲》。就是讲的贾岛和韩愈推敲的故事。大家都了解,课文我不复述了。对这篇文章我设定了四个目标,四个“一”。第一个“一”叫讲述一个故事。这堂课我要孩子们把推敲的故事用自己的话讲下来,就是化书上的语言为自己的语言。语言训练讲故事。第二个“一”,理解一首诗歌。“推敲”的故事是按《题李凝幽居》这首诗来的。鸟树池边树,僧推月下门,僧敲月下门。为什么要推?为什么要敲?你必须要把这个诗读读。因为他写了《题李凝幽居》,他隐者的居住环境是非常幽静的,这首诗你不理解,你想推和敲就是无本之木。第三,叫做品味一段佳话。推敲是中国文坛上的一段佳话。佳在哪里呢?为什么称它是佳话呢?我说假如贾岛撞了韩愈的仪仗队,仪仗队,韩愈把他逮去关了一个晚上,还称佳话吗?前面,贾岛这个人老出交通事故,他前面也撞过一个“市长”(京兆尹)的仪仗队,刘栖楚的仗队,刘栖楚把他抓去关了一晚上。这就不是佳话。韩愈这个为什么佳话了呢?我说有四个佳。第一,贾岛的推敲的精神佳;第二,贾岛坐在毛驴上的推啊敲的憨态佳;第三,韩愈的姿态佳,一个市长,北京市的市长,一个京城的市长,没有怪人家,下来跟人家一起问,跟人家一起推敲;第四个佳,作为韩市长的学问佳,一个市长如果没有学问,能跟人家推敲吗?正因为这四佳,所以构成了中国文坛上的一段佳话。我们要引导孩子品味,它佳在哪里呢?我说你试试看,你明天撞一撞我们的南京市长,南京市长的车队,南京市长会怎么跟你。会不会喊佳话?第四个目标,欣赏一种现象。什么现象呢?推敲的现象。推敲这个词语的创立,就是韩愈和贾岛创立了中国语味当中一个新的词汇。原来没有推敲这个词,就是这件事出现的新的词汇。于是,从唐朝开始到宋朝到清代到近代,各个朝代都出现了推敲的佳话。王安石为“绿”而推敲,纪晓岚、谢晋这些才子为对联而推敲,郭沫若为“你是无耻的文人”,别人说“你是无耻的文人”,一字之师而推敲。中国文坛就产生了一种推敲的现象。所以我说这堂课,我定位教学目标四个:一个故事,一首古诗,一段佳话,一种现象。就想把这个课上成语文课,上成语文味的课,上成语文文化的课。白话文怎么教,因文而异,我只举了一个推敲的故事。这是第一问,现代白话文到底该怎样教。
第二问,学生到底喜欢怎样的教学内容?谈谈我对学生的理解,我的学生观。我从中国著名的红学家、教育学家周汝昌先生的一段话说起。王英女士编写了一本书叫《大家谈语文》,第一篇是周汝昌的文章,周汝昌在这篇文章中说:我有一个奇怪的现象,我背了那么些古文,还背了那么一些白话文,但是,我所有背的古文都记得,白话文几乎都忘了。老师们,为什么?第二,他说我在小学里学生字的时候,我反而觉得笔画少的生字,我学得没味;我喜欢笔画多的生字,反而难一点的多一点的,多有挑战性。周汝昌的,他说我提出这个问题来,请语文界的专家来解读。我非常冒昧的来解读周汝昌的问题。第一,人的大脑的特点是什么?人的大脑是它是符合刺激理论的。外在的信息给它刺激,大脑的反应越多越灵活。老年人怎么得老年痴呆呢?他坐在家里,他就得老年痴呆了。老年人怎么不痴呆呢?你要不断地用新的信息去刺激它,你的大脑就不会痴呆了。大脑刺激越多越灵光,当然不要超越极限。第二,大脑渴望新的刺激。你不要光是老的旧的东西去刺激它,刺激多了就麻木了。用新的,新的刺激就到了新的大脑皮层,新的大脑细胞活跃起来。第三,大脑有挑战的刺激、有难度的刺激。太简单的刺激,大脑你就觉得它就把你认为,你把它当弱智了。所以,每次刺激要有挑战,要有难度。这是人的大脑。为什么有时候,我们听有些课的时候,听得会困倦呢?会厌烦呢?会审美疲劳呢?我认为,就是我们的课堂太雷同,没新意,没难度,没挑战,没刺激。根据这个大脑这个特点,我送大家一个成语,大脑喜欢喜新厌旧。大脑对知识、信息,阅读内容、学习内容是喜新厌旧的。为什么学生数学课,小孩子感兴趣,为什么语文课,学生那个不感兴趣了呢?因为我们堂堂都那么教,总是拿着那张破船票,登上那个破船,涛声依旧。那么什么样的文本,对学生有吸引力呢?什么样的文本,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呢?我个人认为,一,要有一定的难度。要跳一跳,摘到果子。才能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没有难度的东西,你就把小孩当弱智了,你逗他玩。逗一次没关系,天天这样逗,小孩觉得一点意思都没有,不跟你玩了。你要跟他玩,小孩都跑掉了,不跟你玩了。你的水平太差,你没有层次,没有深度,不跟你玩了。你每次跟他玩,都要拿新的给他玩。孩子就愿意跟你玩,玩得乐此不疲。第二,学习的内容要值得反复玩味,值得品味。什么样的内容值得品味呢?名家名篇,文质兼美,百读不厌,我觉得我们已经低估了学生的能力,低估了学生的潜能。说我们要蹲下来,面向学生。以为学生不会的,什么都不会的,我们的文本浅一点,再浅一点。我个人感觉,我们现在的文本有点低估学生的潜能了,低估学生的智商了。
第三问,课堂需要怎样的教学语言?我的语言观,我对课堂教学语言的理解。当前教学语言的现状是什么呢?我前天参加评委会的讨论,好多评委提出这个观点,好多选手在下面讲话非常好,为什么一站在台上就拿腔拿调,刚才李校长说的,讲到后面,在下面的老师听着堵,听着难受。我认为当前课堂教学语言有三个不良的倾向。一,书面化倾向严重。教师语言是书面语言。书面语言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呢?长。老长老长的一句话。第二个倾向,文学化倾向。我们年轻教师都喜欢“腹有诗书气质华”,显示自己有水平有文化。所以课堂语言是非常有文学化的,唯美的,诗意的。第三种倾向,叫激情化。课堂总是充满激情的,激情澎湃的,公开课教学中尤为明显。
我个人以为,课堂教学语言是怎样的语言呢?我谈几点不成熟的想法。第一,应口语化。课堂教学语言是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口耳传授,口口对话,所以你的语言一定要口语化。口语化的特点是什么?句子短。第二,一听就懂。第三,交流的频率比较密切。口语的特点和书面语不同。
第二个特点,我觉得课堂语言应该儿童化。语言要儿童化。我觉得我们好多老师现在目中无人。也有人,他目中有的只是听课老师和评课老师,没有孩子。儿童喜欢怎样的语言?喜欢儿童化的语言。儿童化的语言有什么特点?有趣、好玩,特别吸引人。儿童化的语言,儿童的几个特点,我认为,第一,好玩、好趣、好问、好动,这都是儿童的特点,我们要有一颗童心要了解儿童,我们的语言一定要趣味化,一定要好玩,就要吸引孩子,就要能激发孩子的思维。
第三,教学语言的第三个特点,要生活化。生活化的表现就在一种自然的生活状态中,课堂去生活,自然去生活。
教学语言应该口语化、儿童化、生活化,还要有一个性,什么性呢?要具有启发性。教学语言要有启发性。为了让你的教学语言要有启发性,你就要倾听学生的发生,会倾听,会点评,会引导,要会点石成金,要会循循善诱,要举一反三。这是你教学语言的启发性。
第四问,学生的语言素养是怎样形成的呢?我对语言的理解,我的语言观。我记得江苏特级教师高林生给我讲了这么一个故事,他说他到赤壁去玩,好多好多人站在赤壁那个墙上,用狂草写着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好多人念了一两句念不下去了,高林生于是站在石头上,朗声把前赤壁赋,后赤壁赋背下来,他说我的话音未落,旁边有人说,你看那老头好有文化哦。什么是文化?文化就是把经典的东西背在肚子里,随时能汲取出来,就是文化。朱自清说过一句话,他说能背诵的时候是这样说的。与其让学生读十、二十部书籍,不如让学生背十首、一百首诗歌,他说背下来的东西才是自己的,没有背下来都是人家的。背下来的东西才能像吃到你肚子里的粮食,化为营养;没有背下来的东西,永远不会成为你的营养。我认为这句话说得太经典了。所以,语言是怎么形成的呢?我写了一篇文章,登在第十期的小学语文会刊上,我说语文之道,我把它概括为三个,语文之道是积累之道。语文靠的是积累。积累我用两个词语概括叫大量背诵,滚瓜烂熟。因为大家都说“厚积薄发”,大家都说“腹有诗书气质华”,大家都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大家都说“三年私塾,胜过十年语文教育”,为什么?就是积累,就是背诵。你去研究五四时期,五四时期出现的文学大家,教育大家,他们哪一个人不是腹有诗书。肚子装满了四书五经,古典诗篇。我们现在的学生有多少积累呢?我们的老师有多少积累呢?中国的传统语文教育的精华,难道要抛弃吗?第二,我认为语文之道,是实践之道。语文就是靠实践。我也八个字:大量读写,熟能生巧。我们首先要读好语文书,语文书是编者精心挑选出来的经典,但是我们不能满足(于)12本语文书,我们还要大量的拓展,大量的阅读。我看季羡林先生写他小时候是怎么学习的,季羡林说,我小时候是怎么学习的?我就是读了大量的书,他说有的书我读了40几遍,一遍一遍反复读,一遍一遍反复读,读烂了。鲁迅说,学好语文没有什么其它技巧,四个字:多读多写。我个人感觉我们的孩子现在读得少,写得也少。一个学期写八篇作文,远远不够。周国平先生说,养成每天写日记的习惯。第三句话,语文之道是不求甚解之道。不求甚解是陶渊明先生说的: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好读书是情感态度价值观,不求甚解是过程与方法,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是读书的境界。叶圣陶先生提出来说,应该求甚解。我也写了两篇文章探讨这个问题。我们语文教学要求甚解吗?甚就是过度,甚解就是过度过份的理解。真理再向前一步就是缪论。我们不需要甚解,我们也不能甚解。我们对《红楼梦的》解是甚解呢?别人还觉得比你更解的,比你更深的呢?所以,谁也不能说我的解是甚解。所以我认为语文教学是不求甚解,但求适解,适度的适,是适度的理解。一年级有一年级的度,三年级是三年级的度,六年级是六年级的度,初中是初中的度,高中是高中的度。阅读教学是不求甚解,但求适解。
最后,我简要问,中华文明,中国文化的主体到底是什么?我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中国文化的主体到底是什么?中华文明五千年,古文、文言文四千九百年,白话文才一百年。谁是中华文明的主体?什么叫经典?有人说,必须经过一百年的时间的检验,历史的冲刷,长江大浪淘沙,剩下来的才是经典。我们一百年,经起了时间的考验了吗?大浪淘沙了吗?谁能说我今天的文章就是经典呢?中国文化的主体是儒、释、道三家文化,以儒家文化为主。我个人感觉朱光潜先生,著名的美学家、教育家,他写过一篇文章叫《无言之美》,我推荐大家看一看,这篇文章是写得非常棒的。他里面写道,含蓄,学宜诗。孔子说的,不学诗,无以言。诗歌是中国语言皇冠中的明珠,所以我以为小学生应该加大诗歌教学的份量。
好,最后,讲一讲我的祝愿。我祝愿全国小语界在全国小语会的带领之下,全国小语界的教改之路,能回到源头,回到经典,回归自然之道,回归规律之道,回归语文的大道。谢谢大家。
第五篇:马庄镇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实施方1
马庄镇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全面落实新课程理念,积极探索自主、高效、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模式,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效益,全面提高马庄镇小学英语教育教学质量,按照区教育局《关于实施“课堂教学效益提升工程”的通知》以及马庄镇《课堂教学效益提升工程实施方案》的要求,特举行马庄镇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
二、当前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1、英语师资力量不足,半路出家的多,专业水平不高。
尽管这几年来各种形式的英语培训一直在进行,教师的素质较以前有了提高。但是,新课程的高要求仍然使教师普遍面临新的挑战。因为小学英语教师中有一部分是没有受过英语专业教育,他们原来是教其他学科的,这部分教师现在也任教班级偏多,跨级现象普遍,如今要面临这种挑战就会感到吃力。这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因为这样,不仅会制约阻碍课改的进程,更为严重的是,造成学生在英语学习的道路上,入门时语音语调就没能得到正确的规范引导,再加上教师的课堂教学技巧不够娴熟,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可能会导致小学生对英语学习逐渐丧失兴趣和信心。
2、教师对新课程标准把握不准确,造成课堂游戏、活动有趣,但课堂效益不高
小学英语教学的目标主要是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等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强调从经验中学习,强调操作与探究学习,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获得个性化经验和学习乐趣很有意义。但实践中,有些教师过于追求形式上的创新,将课改理解为教学形式的改革,为活动而活动,为感性和兴趣而活动。课堂表面上显得热热闹闹,活动一个接一个,但一节课下来,学生是玩得很开心,实质上忽略了教学最本质的东西,并没有真正掌握应学的知识,明显弱化了教学目标。在现在的英语课堂中这种情况出现很多,课堂上非常热闹,但学生收益很少,情绪高度兴奋,浪费了很有效的学习时间。3.课时量安排少,英语教学效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巩固
按照上级关于课程课时安排规定,每周只上3课时英语,而作为一门外语,没有一定的语言环境和时间保障是很难成为熟悉的语言,大多学生没有课前预习、课后主动复习巩固的良好习惯,仅凭这几课时教学任务完成起来效果并不太好,质量没有一定的保障。而且由于农村的的家长及学生素质就比较低,大部分家长对英语根本就是一窍不通,可以说学生脱离课堂回到家里找个老师问问都难。再加上教材的教学内容并不少,还有相应的作业、试题,可以说时间根本就不够用的。
4、我镇小学地处农村,学校、社会、家长对小学英语教育的认识有偏差
小学英语教学实施几年来,学校师资明显不足。学校班额人数太多,大部分教学活动难以收到实效。农村小学开设英语课程与城市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确有着很多方面的差异,例如:家长素质、家庭环境和学校条件、语言的应用环境等许多客观因素都是影响和制约着农村小学的英语教学。就如农村小学的学生回家根本不在于学习这方面,都处于学习被动式,欠缺主动式的学习方法。教师布置学生要巩固的英语单词却完全没有得到巩固,产生了学生对记英语有些恐惧感,在家庭中孩子的父母没法能协助老师共同督促其子女完成所学的内容。在学校课程安排中,我们英语科课时少,任务重,跨级和跨班太多,英语教师提高教学效果难度较大。
三、本次研讨活动目的意义
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积极探索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单词与语篇教学,即正确处理单词教学与语篇教学的关系。因为在小学阶段英语的单词教学是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而单词又和语篇有着非常重要的联系。有的老师把单词教学和语篇 教学脱离开了,可以说使课堂教学的效益低下。通过教学研讨进一步明确单词教学和语篇的关系,提供处理两者关系的方法,给小学英语教师以引领。
三、本次教学研讨活动主题 单词教学与语篇教学的关系。
四、教学研讨活动组织机构 组长:吴秀丽 副组长:房远芹
组员:房远芹 夏红梅 李海英
五、活动地点 活动地点:民族小学多媒体教室。
六、活动要求
1、活动授课教师:房远芹 夏红梅
2、评课教师:所有听课教师均参与评课
3、活动程序:
(一)、指导中心领导致欢迎辞
(二)、由两位执教教师说设计思路
(三)、观摩两节英语课
(四)、听课教师评课
(五)、区教研室孙主任提指导意见
(六)、总结
年10月
马庄镇小学英语教研组 2012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实施方案
马庄镇民族小学 2012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