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新课程有效教学研究报告

时间:2019-05-12 23:53: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中地理新课程有效教学研究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中地理新课程有效教学研究报告》。

第一篇:高中地理新课程有效教学研究报告

高中地理新课程有效教学研究报告

【摘要】有效教学,是当下的热点话题,是新课程改革顺利实施的重要保证,本结题报告分析了当下地理课堂存在的普遍问题,通过理论研究结合课堂实践提出了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教师以“促进教师的有效教学”的理念为课题的基本原则,发掘、预设并生成有效教学的操作点,构建以“有效教学”为主导的教学体系。

【关键词】有效教学、地理课堂、新课程、策略

一、课题背景及界定

(一)课题背景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有效教学已成为我们的热点问题,引起了广大教师的高度关注。目前,中学地理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学生学的很苦,教师教得很苦,但大多数情况下教学效果不理想,教学效益差”的现象,不少学生依赖老师,被动地接受性学习,学习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大部分教师课堂以讲授为主,占用时间过多,学生在课堂上很少有机会通过自己地活动与实践获得知识与发展。这样造成了大量地“高分低能”的学生,大大降低了有效教学的效度。

为推进素质教育的真正实施和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切实提高教学效率,地理科目以“地理有效性教学”立题,我们以此为契机开展了有关地理有效性研究的活动。

(二)课题的界定

1、“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的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学了没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

2、课堂有效教学: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如下三重含义:一是有效果,即对教学活动结果与教学预期目标的吻合程度的评价;二是有效率,是对投入的教学资源与教学获得的收益之间量化关系的评价,教学效率=教学产出(效果)/教学投入*100%,因为时间是最重要的教学投资,所以也可以用“教学效益=有效教学时间/实际教学时间*100%”这个公式来计算;三是有效益,指教学目标与特定的社会及个人的教育需求是否吻合以及吻合程度的评价,“是否吻合”是教学效益质的规定,“吻合程度”是对教学效益量的把握。

第二篇:高中地理有效教学研究报告

高中地理新课程有效教学研究报告

【摘要】有效教学,是当下的热点话题,是新课程改革顺利实施的重要保证,本结题报告分析了当下地理课堂存在的普遍问题,通过理论研究结合课堂实践提出了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教师以“促进教师的有效教学”的理念为课题的基本原则,发掘、预设并生成有效教学的操作点,构建以“有效教学”为主导的教学体系。

【关键词】有效教学、地理课堂、新课程、策略

一、课题背景及界定

(一)课题背景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有效教学已成为我们的热点问题,引起了广大教师的高度关注。目前,中学地理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学生学的很苦,教师教得很苦,但大多数情况下教学效果不理想,教学效益差”的现象,不少学生依赖老师,被动地接受性学习,学习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大部分教师课堂以讲授为主,占用时间过多,学生在课堂上很少有机会通过自己地活动与实践获得知识与发展。这样造成了大量地“高分低能”的学生,大大降低了有效教学的效度。

为推进素质教育的真正实施和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切实提高教学效率,地理科目以“地理有效性教学”立题,我们以此为契机开展了有关地理有效性研究的活动。

(二)课题的界定

1、“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的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学了没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

2、课堂有效教学: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如下三重含义:一是有效果,即对教学活动结果与教学预期目标的吻合程度的评价;二是有效率,是对投入的教学资源与教学获得的收益之间量化关系的评价,教学效率=教学产出(效果)/教学投入*100%,因为时间是最重要的教学投资,所以也可以用“教学效益=有效教学时间/实际教学时间*100%”这个公式来计算;三是有效益,指教学目标与特定的社会及个人的教育需求是否吻合以及吻合程度的评价,“是否吻合”是教学效益质的规定,“吻合程度”是对教学效益量的把握。

二、理论依据及意义

(一)理论依据

1、有效教学理论,其理论源于20世纪上半叶,是20世纪极具代表性的教学思想,它关注和研究了课堂教学活动、教学环境、教学媒体等与有效教学的关系,是本课题研究的已有经验和理论基础。

2、建构主义理论,是以“知识建构”为核心的教育与课程理念,而贯穿于建构主义所形成的众多教学策略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活动为中心、以学生自主性的知识建构为中心的思想。

3、新课程理念,是把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和独特个性当作优先追求的目标,通过实施一定的课堂教学策略,使每一个学生在各个方面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和提高。

(二)意义

1、本课题研究将丰富“有效教学”的教学理论,为教育理论指导教育实践提供经验和有价值的案例,从实践的层面上研究课堂教学的新理念。

2、有助于形成符合素质教育的发展性课堂教学的策略。本课题研究以提高中学地理课堂教学效益为目标,针对现行中学地理课堂教学中有效性缺失的问题,探索创设积极的课堂教学氛围,并具有课程改革新理念的系列课堂教学方法。

3、有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本课题研究将面向全体学生和学生的个体发展相结合,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独立思维能力及动手能力的不断提高,达到终身发展要求。

4、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风,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本课题研究将学习的民主性和科学性作为激活学生学习的内在机制的因素,一方面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另一方面提高教师的教学和研究水平。

三、研究目标、内容、方法、步骤及过程

(一)研究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使全体教师对新课程、新教材的内容有进一步深入的理解,将新课程的理念逐步转化为教师的教学行为。通过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索和实践,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学生素质。具体目标

1、通过研究,让本课题组教师了解和掌握研究有效教学的教学过程的基本步骤。

2、通过研究,探索出结合“校情”、“生情”的中学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教学的方法和途径。

3、通过研究,摸索出新课程背景下,中学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教学的相关策略,并为当前有效教学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丰富有效教学的内涵。

4、通过研究,增强课题组教师的科研意识,提高课堂教学能力,推进学校地理教学的更深层次发展。

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有效性,不仅要让学生学到有利于自己发展的知识与技能,获得影响今后发展的学习方法和价值观念,而且要让教师在课堂里拥有创造的主动权,能充分根据自己的个性、学生与社会发展的需要来发展自己,这是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新目标。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

教师以“促进教师的有效教学”的理念为课题的基本原则,发掘、预设并生成有效教学的操作点,构建以“有效教学”为主导的教学体系。因此,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设计的研究:教学设计是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确定合适的教学起点与终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优化地安排,形成教学方案的过程。对教学设计的研究有利于教学工作的科学化,促进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有利于科学思维习惯和能力的培养,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多媒体应用和板书设计的研究:好的板书设计是一种教学艺术再创造的过程,也是教师对教材分析、研究、浓缩和转化的过程。它能把教材脉络结构中复杂的、抽象的、潜隐的问题,直观地、清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启发学生的思维,巩固学生的记忆,给学生留下难忘的印象。

3、课堂提问的研究:提问是进行思维和语言训练、培养学生通过思维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从教育学的角度来说,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提问正是充分调动学生主动、积极、自觉地进行思维的一种最经常、最普遍的教学手段。

4、小组活动的研究:小组活动是开展有效教学的重要环节。新课程理念注重学生的发展,所以教师如何组织,活动的方式方法研究尤为重要,从而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

5、使用教材的研究

(三)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以行动研究为主,积极探索有效课堂教学操作策略及课堂教学模式,确立有效课堂教学的目标及评价体系。同时在研究中还辅之以文献借鉴、调查研究、对比研究和经验总结法,确保本课题得以高效的实施。我们研究的基本思路是:首先认真学习有效教学的理论,提出研究的目标和具体研究方法;其次,收集有关文献进行系统学习,反思过去在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和困惑,分析导致课堂教学低效的原因;第三,运用问卷调查法了解地理课堂的现状,运用统计技术描述出教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情况;第四,运用行动研究法等边实践边总结边研究,以不断优化课堂教学,优化课堂教学时间管理,优化学生认知结构,加强学习策略,形成研究成果。

(四)研究步骤

1、准备阶段:学习相关教育理论,新课程标准,了解国内外相关课题动态,客观分析其它学科有效教学策略研究的情况,广泛征求意见,讨论、选题、制订并完善课题方案,做好课题审报工作,做好开题论证工作。

2、实施阶段:制定阶段实施计划,组织教师在相关主题下进行课堂教学策略的探索研究,撰写教学案例、教学设计和论文,制作课件,开展问卷调查等。

3、总结阶段:完成结题报告、论文撰写和课堂教学成果汇编。课题组进一步总结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教学策略。成果形式:教案、课件、论文、结题报告。

(五)课题研究过程:

1、做好课题实施准备:初步明确了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研究内容、技术手段等,制定了研究方案,定期学习有关理论、研讨课题实施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时调整课题教学实验,并不定期的向各教师专家咨询、请教。

2、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我们对高一年级的学生进行了问卷抽查,我们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收集、整理学生和老师对有效教学方面的意见,明确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了解学生、教师对地理课堂改革的迫切愿望和需要,从而确定我们课题研究工作的突破口。

3、开展地理有效教学的实践与研究:本课题研究是建立在“新课程”背景下的,是针对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民办学校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教育环境,将学习的民主性和科学性作为激活学生学习的内在机制的因素,探索促进学生在地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进步和发展的地理课堂教学策略。本课题的研究是以学生的学习能力,独立思维能力及动手能力等多方面的发展为教学目标,关注地理教师的课堂所有行为(教学过程的设计、课堂的组织、教学语言、教学评价等等)是否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的学习。

4、不断进行反思、积极撰写论文:我们课题组主要在理论上探讨了新课程理念下地理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重要性、迫切性;重点研究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和应用。在实践中我们不断进行反思,对课题教学中的经验、体会及时总结,课题组成员积极撰写论文、课题研究体会、反思、心得、案例等。

四、研究结果与成效

经过全体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随着课题研究的深入,一堂堂的课题实验课,一次次生动活泼的教科研论坛,一个个富有思想、蕴含新课程理念的总结交流活动,使课题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效,主要体现为:

1、更新了课题成员的教育理念,提高了教师的科研水平。随着课题的确立,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有效教学理论的头脑风暴学习,强化了教师的校本培训。课题成员们经常在图书馆、网络查阅学习有效教学的最新理论成果、教育专家的网络视频,学习《关于“有效教学,高效课堂”的学习材料》等文章,并举办了“高效课堂”教研活动、构建了多层次合作的研究共同体,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通过课题的管理网络和课题研究会,组织教师学习交流,统一思想,更新教育理念。

2、促进了学生学习方法的转变,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课题组已形成了一些学生自主学习的学案资料。在使用过程中,我们把学案提早发下去,要求学生先自学,并记下疑难问题,上课时学习小组分组讨论在自学时的疑难问题,仍解决不了的,由组长报给老师;教师在这期间主要巡回各个小组,听取讨论,并进行针对性指导;对教材中可通过分析概括出的规律,为学生提供方案,引导学生开动脑筋,直至把问题解决。

通过实施学案有效课堂的实践,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行为、学习方式、学习能力有实质性的变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增强了。学生由原来的被动接受者变成了主动学习者,由原来的听众和观众变成了表演者,由原来的被提问者变成了提出问题者。学生的自信心增强了,由原来的害怕发言者逐渐变成了争先恐后发言者,实现了从对问题的单向认知到对问题的多向思维的转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3、促进了课堂教学模式的改变,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有效教学的行为设计仅仅是纸上谈兵是远远不够的,为了验证我们的行为设计是否合理、是否具有可操作性、是否具有普遍性,课题组以课堂教学为依托,进行实践验证,实施高效课堂展示,构建有效课堂,把课题研究推向纵深。

创造多种机会为全校的领导、教师展示我们高效课堂的实践课,通过同行评课研讨从而提高课堂的有效教学。利用各种研讨活动,探讨各个学科各种课型有效教学的教学策略,帮助各位老师突破教学方法的旧框架,注重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注重训练学生的理性思维,追求高效、优质的教学效果,促使老师们的课堂真正有实效、有价值。

4、形成成果并得到总结推广。在校领导和专家的关心和支持下,全体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勤奋钻研,研究取得了初步成效,课题组带动了学校的教科研气氛,提升了学校的教科研能力,提高了教师的学习热情。使课题组一些优秀做法得到推广。

五、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我们的学生学习学习兴趣浓厚、学习方式多样、综合素质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我们的教师凝聚力日益加强、有效教学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教师素质能力不断提高。课题虽然按计划基本上完成了预定的研究任务,但我们发现还是有许多值得我们去研究的问题。

1、我们有计划、分阶段地展开课堂教学效益的调查研究,全面了解当前地理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征求良好的课堂教学策略,这一点实际上落实得不够,从而致使研究的规范性和针对性有了折扣。

2、课题组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提出了一些有效教学的策略,但是整合、验证别人的理论偏多,原创观点并大胆付于实践的还相对偏少,一些看法还未经过时间的充分证明,正确与否还要进一步认证。

3、关于地理学科的性质及学习的规律,至今仍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怎样学地理?如何推进地理教学的高效运转?其中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不言而喻。本课题研究的范畴虽然仅仅局限于高中地理,且是课堂教学,但关于地理学科所涉及的矛盾一个也无法回避。因此,研究的内容仍然偏多,面仍然偏大,对某些具体环节的深挖也不充分,如地理课堂教学的评价问题、课堂中预设和动态生成问题、课内学习与课外实践怎样结合的问题等等,因此,成果还不很丰富。

此外如课题组成员课务重,课件的制作不到位,评课记录只有个人记载,没有形成集子等,研究课、公开课能注意到课堂教学策略的有效性,但平时的课随意性较大,经验不足,缺乏专业的引领。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加以完善。我们将继续立足于学校实际,加强有效教学的研究,使我们的教学切实做到“有效”“高效”,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

第三篇:浅谈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的有效教学

更多资料请访问:豆丁 教育百科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的有效教学

摘要:本文阐述了在新课程背景下对有效教学的理解,并从有效讲授、有效提问、有效倾听三方面阐述了教师在课堂中的有效教学行为,提出了地理教学具体的有效教学策略,以提高地理家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有效教学 积极学习地理教学 新课程

一、对有效教学的理性思考 1.积极学习与消极学习

在新课程背景下,地理教学注重的是学习的积极性和教学的有效性。很多地理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常常会有这样的困惑:为什么上课是明明把所有该讲的问题都讲清楚了,学生也说听懂了,但是到了课后,或是做练习的时候,大部分知识都被遗忘了。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没有主动参与进来。也就是说,学生的学习是消极的,而非积极的。

那么什么样的学习才是“积极”的呢?在积极学习中,学生是主体,他们使用头脑,探究观念,解决问题,并能应用所学。积极学习是一种快步调的、有趣的和支持性的学习,并有个人参与。通常学生表现活跃,出声思考。

如果学习是消极的,学习者就不会对结果(也许除了分数)感到好奇,不会提高,不会产生兴趣;如果学习是积极的,学习者会寻找某些东西,想要某一问题的答案,需要信息来解决某一问题,或者寻找做某一工作的方法。2.有效教学与无效教学

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教学是否有效,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

从理论上讲,有效的教学应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征:让学生明确通过努力而达到的目标,并且明白目标的达成对于个人成长的意义;设计具有挑战性的教学任务,促使学生在更复杂的水平上理解;通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经验背景,帮助学生达到更复杂的水平上的理解;适时与挑战性的目标进行对照,对学生的学习有一个清楚的、直接的反馈;能够使学生对每个学习主题都有一个整体的饿认识,形成对于事物的概念框架;能够迁移并发现和提出更为复杂的问题,有进一步探究的愿望。一言以蔽之,有效的教学能够唤醒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放飞囚禁的情愫。

二、地理课堂中教师的有效教学行为

教师是教学的组织着和引导者,因此在有效教学中,教师教学行为的有效性成为有效教学能否实现的关键因素之一。

有效教学的过程可以有多种描述:如赫尔巴特的“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凯洛夫的“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复习巩固---布置作业”;杜威的“按时---问题---假设---推理---用行动检验假设”等。但不管那一种,有效教学都离不开教师的以下几个行为。

1、有效“讲授”是任何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即使是以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活动中教师讲授也是必需的。当教学目标是传递信息时,教师讲授是有效而经济的。教师讲授是可以更好的对班级进行调控;有益于学生成功,尤其是信息性的知识的获得,讲授能增进学生的理解;教师讲授是对时间有效的使用,是学生获得知识最经济的一条捷径。更多资料请访问:豆丁 教育百科

⑴使讲授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精心设计的导言;把目标告诉给学生;让学生知道学习的重点和难点等,都是引起学生注意的有用技巧。

⑵使讲授保持一定“节奏”:教学节奏应与任务的难度或复杂程度相适应。保持与学生能力相适应的“教学节奏”,它不仅能够带来艺术性的享受,还可以使教师的讲授、学生的学习变得轻松。

⑶提供鼓励性的及时反馈:“行为与反馈之间尽可能短的时间间隔是学习的最重要因素之一,行为与反馈之间的联系越紧密,学习就会越快发生。” 及时反馈有助于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及时的矫正和强化。

2、有效“提问”与“倾听”:无论“讲授”多么有效,教师要有效地激发学生“投入”学习,则需要有效的“提问”并“倾听”学生的声音,使教学保持某种“互动”的、“对话”的教学。

⑴有效“提问”意味着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积极思考和回应,引导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提问”作为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活、生生互动的主要形式,可以使关注的焦点从教师转移到学生身上,有明显的教学价值。有效提问应有一定的开放性;问题保持一定的难度(问题可分为:记忆型、理解型、应用型)。

⑵有效“倾听”:真正有效的提问是“倾听”。学生一旦主动学习,教师的责任就由讲授、提问转换为“倾听”。善于倾听的教师总是能够将学生的“声音”转化为有效教学的资源。这需要教师在“提问”之后,给学生留出足够的“等待”时间,要让学生感觉教师在等待和倾听,并提供及时地反馈;教师的反馈会在很大程度上鼓励或妨碍学生的参与。提问中对学生的关注、欣赏能够极大地激励学生积极地回答问题。提问学生的过程应该成为学生相信自己、展示自己、欣赏自己的过程,它所带来的成就感和成功体验是一种巨大的学习动力。学生的回答应该成为教师进一步追问、引导的起点和阶梯。

三、地理有效教学策略

1.教学目标的准确、清晰和可操作

教师授课应有明确的任务目标,让学生在迫切要求下学习。“缺乏学习者的动机、兴趣和追求的教学活动,一定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

地理课堂教学目标不能只按照教材来制订,而要依据地理课程标准,准确把握地理内容深度和广度,教学过程与方法的选择和组合,情感与价值观的内涵,并以此来处理教材。

关于大气的教学,要理解新的课程理念,着眼于大气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影响,而不是将大气自身的物理学原理作为重点。教学目标的表述从“使学生掌握三圈环流的形成”转变为“给出三圈环流示意图,说出图中三圈环流的名称,标出气流运动方向并说明其成因”,使教学目标从抽象变为具体,从笼统变为准确,从模糊变为清晰,从指导教师变为指导学生,学生可以理解和操作。依此教学,不必要的难度得以降低,有示意图作为载体,能比较好地利用先前活动的学习成果来说明地理成因,并有利于形成科学的环境观。教学目标的合理和实现,是有效教学的根本。

2.联系生活,让学生学有所用

地理课程标准要求地理教师不只是课程资源的被动使用者,而应兼作课程资源的主动开发者。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只是指教师开发地本教材、校本教材,主要的课程资源还是配合课堂教学主阵地加以开发和利用的。

关于地球运动的教学,是高中地理的重点与难点,非常需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课堂教学课程资源的配合。为了使这类课程资源能够供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应开发校本化、生活化的课程资源,可以设计当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的测定,当地太阳能热水器仰角的调整,当地为充分采光计算楼间距离等探究性活动,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收集资料,处理资料,形成可供课堂教学使用的课程资源。这种更多资料请访问:豆丁 教育百科

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变枯燥为兴趣,变抽象为具体,体现了新课程标准贴近学生生活,理论联系实际和地理学习过程化的新理念。教学重点、难点的解决,教学过程的展现,是有效教学的重要体现。

3.合理选择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地理课程标准讲究教学方法,将教学方法提升到教学目标之中,要求针对课程内容,依据课程理念,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应当明确指出,没有哪一种教学方式是“最好的”。企图在教学中只运用某一种方式的认识和做法是绝对错误的。接受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各有特点,不能相互替代。接受性学习以掌握科学知识为主要任务,探究性学习以增进学生的创造才能为主要任务,即使组织学生探究,也必须考虑教学时间的规定。如果把所有的课堂教学时间都用于探究,势必难以在课程计划规定的课时内完成课程目标所规定的教学任务。而启发讲授教学方式仍然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绝不可以误认为在中学地理教学中教师必须少讲,甚至不讲了。那样做,才可能恰恰使得教学更无效。

教学知识掌握过程实质上是学生认知结构的建构过程。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理论都认为,教学效果直接取决于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知识(认知结构)和如何有效运用这些知识加工所面临的学习材料。只有当教材知识结构、学生认知结构和课堂教学结构这三种结构形成内在的协调统一,才能使教学有效促进学生将教材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为此,教师应充分了解和利用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以渐进分化和综合贯通的方式把握教材知识结构的层次性和整体性;设计优化的课堂教学结构和模式,改进教学组织形式,把全班个体学习、成对学习、小组学习和全班统一学习有机结合起来,使教学更适于完成各类不同的学习任务,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整体优化的知识结构。

参考文献:

[1] M·希而伯曼.积极学习[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2]傅道春.新课程中课堂行为的变化[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绍兴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理解新课程[M].2006.单位:诸暨中学暨阳分校

姓名:王国美

联系电话:87111632

第四篇:高中地理新课程的有效课堂教学

高中地理新课程的有效课堂教学

常燕燕,宁夏固原彭阳一中

高中地理新课标的实施,给教师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学生学习过程的合作者和研究者,让学生在练中学,在学中用。通过观察、体验实践,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地思考,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并最终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以上这些都有赖于有效课堂教学的实施,而实施有效课堂教学首先必须具备高超的设计策略。

1.潜心钻研教材,优化课堂教学内容。课堂教学内容的优化是保证课堂教学有效的前提,教材内容并不等于教学内容,教师只有认真研读、感悟、领会教材,把握教材所提供的教学活动的基本线索并根据学生的实际,考虑学生的知识背景和教学需要,抓住地理的主干知识,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智慧,围绕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来进行合理的教材整合,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再创造,才能使教学内容基于教材但又不完全拘泥于教材。做到不只是教教材,还要用教材教,使教学内容突出基础性和示范性,从而更有利于学生学习。例如地球运动一节没有地转偏向力的相关知识,而这一知识点又是后面学习大气运动、洋流等知识的基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笔者联系教材内容的联系,进行了必要的补充,为之后的学习做了必要的铺垫。

2.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新课程标准提出了“学习对学生终生有用的地理”的理念,就是要让学生明白学习地理的目的不是为了记忆和理解,而是为了实际应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依据教学内容,创设以问题为引导、体验为中心的情境,培养学生的地理应用意识。例如在学过“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规律”知识后,笔者就创设这样的问题,有一座楼房(北楼),现计划在其正南方米处兴建一幢商品住宅楼(南楼),为了使北楼所有朝南房屋在正午时终年都能被太阳照射,应对南楼的高度作出怎样的限制。这一情境贴近生活,为学生所熟悉,引起了他们的极大兴趣。他们纷纷查找本地的经纬度,利用正午太阳高度角计算出了满足条件的南楼最高高度。可见,以问题情境贯穿教学过程,既保证了知识内在逻辑的严谨性,又有利于学生感受地理学习在生活中的价值,使他们体验到用地理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成功和快乐,调动了参与认知的主动性。

3.巧设探索机会,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地理新课程并不是简单地换了一本教科书,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新课程教学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学生是学习的主动探索者,学习过程便是研究、创新和收获的过程。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大力倡导以合作、探究为主要特征的学生自主学习活动。要善于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创造性因素,根据一定的教学内容设计适量灵活性较大,能引发共鸣的探索问题,并巧妙选择探究内容和探究时机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己发现,研究问题,探索知识使他们从同一来源的材料或信息中探求不同的答案。课堂上的探究活动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关注各个层次的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和激励全体学生主动参与 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形成锐意创新,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局面。而应力求避免探究活动成为少数学生的表演,同时,还要想方设法培养全体学生独立获得知识,创造性地运用知识的能力从而提高课堂上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实效。

4.走进学生心灵,探究展示教学艺术。教学过程不但是信息交流的过程,同时也是情感交流的过程,教师应该走进学生心灵,自己把自己当作学生,用一颗童心去探知学生的想法和情感。做到“爱学生之所爱,想学生之所想,乐学生之所乐”。要探究和展示高超的教学艺术,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产生新鲜感,时时处于学习的最佳情绪状态。例如,在学习“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时,笔者先为学生设计了两条以赤道为起点的旅游线路,利用多媒体边走,边看景观,边思考,到了热带雨林区。提出问题:这是一片莽莽丛林树上终年既在开花,又有果实,这是哪儿呀?它是什么气候类型?为什么和我们生活的地方有这样大的差异呢?到了热带草原区,笔者又提问:这是一个美丽的地方有的季节有树、有草、有长颈鹿、有斑马,一片生机盎然。但有的季节却一片萧条,我们到了什么地方?这种现象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这样引导学生边走,边看边问,边想,教师以提问代替了灌输,学生有新鲜感思维活跃,在相容而和谐的氛围中完成了学习任务。

5.客观认识学生,实现评价方式的转变。新课程地理教材增加了形成性评价的内容,重视以学论教,关注学生的发展。教师要明确学生是活生生的,富有个性的不断发展的个体。因此,对学生的评价就应该考虑综合因素,关注个体差异,重视发展,淡化甄别和选拔。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课程学习的特点,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给每一个学生提供思考、创造表现和成功的机会。比如,课堂提问是检测学生学习内容的掌握和反馈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师对学生实施评价的原始材料,课堂提问的设计就应该尊重学生在学习能力方面存在差异这一现实。要体现层次性、灵活性,留给学生自由发挥的余地,并鼓励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进行反思。同时,教师要在一个动态的过程中适时调整自己的评价,对不同学生采用不同的激励方式,以实现对学生进行正确、全面的评价。使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成功,从而在点滴进步中逐渐培养他们的信心与能力。高中地理新课程的有效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要想更好地发挥它,就必须把新课标的理念融合在教学设计之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努力更新观念,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不断创新,方能达到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第五篇:高中地理有效教学设计

高中地理有效教学设计

查字典地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高中地理有效教学设计,以下就是全部预览,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有效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的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地理课堂教学是实施高中新课程的主渠道,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能否落实新课程理念,达到预期的目标和结果,决不是某种教学方法或教学技术的辞旧迎新,它需要在“教学理念”或“教学信念”的支持下展开教学设计,取决于教师如何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及其教学实施。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设计越来越受到教育家及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人们逐步摆脱传统的教学设计理念,受系统科学、传播学、学习论、教学论等理论的启发,不断探索现代教学设计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模式,现代教学设计的研究成为地理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

摒弃无效教学,改善低效教学,进行有效教学,保证新课程目标的实现,是教育实践问题的挑战,也是国际教育比较的启示,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教育发展的必然取向,有效性教学理念已深入人心,有效性教学成为当前地理课程改革的热点。

二、对有效教学的初步认识(一)国外对有效教学的界定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描述式定义,即为能够产生有效学习的教学。以美国默塞尔为代表,他提出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学结果为判定依据,认为教学的结果能持久、学生能自由、有伸缩性与咨询、能在生活中运用,这样的教学才是有效教学。另一种是流程式界定,用流程图的方式分析教学有效性的各个环节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等,从背景、过程、产出的角度来考虑教学的有效性。如ChrisKyryacon提出的“背景变量(教师、学生、班级、学科、学校、社区、时机)→过程变量(教师观念、学生观念、学习的任务与活动的特点)→产出变量(认知或情感方面的短期结果或长期结果)”。

(二)国内对有效教学标准的定义。目前,国内典型的研究是把课堂的有效教学分为基础性与发展性两个纬度。

1、基础性:①是否能把握教学内容的定位;②是否注重个别差异;③教师的表述是否清晰,包括言语概念式表述、案例领悟式表述和图式结构式表述;④是否有效地使用教育资源。

2、发展性:①是否能灵活运用、选择和编制教学计划;②是否运用启发式使学生积极投入到课堂教学(如开放性提问,适当的幽默,鼓励冒险精神等);③课堂教学能否体现互动和开发的要求,老师能否尊重学生,唤起学生的自律意识,能否容许学生个体专长的课外开放;④是否具有科学思维和创造性。

这两个纬度的缺点是:①把研究过多地囿于课堂教学范畴,就课堂教学谈课堂教学,看不到教学与其他外界系统(如政策、管理乃至社会)的联系。②标准过于宽泛,缺乏可操作性与指导性。

(三)有效教学的理论:

M·希尔伯曼--有效教学的量化理论:M·希尔伯曼的一项教育心理学研究发现,不同的教学方式产生的教学效果是大不相同的,学生对所教内容的平均回忆率为:

教师讲授:5%学生阅读:10%视听并用:20% 教师演示:30%学生讨论:50%学生实践:70% 学生教别人:90% 为什么我们讲课的效率那么低?由“教师讲授:5%”可窥一斑。

为什么洋思中学的“兵教兵”方法效果比较好?由“学生教别人:90%”深受启示。

虽然人类已经进入了现代化社会,无论教育多么快速的发展,中国古代教育的宝贵思想还是不能少。

希望通过有效教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达到能够唤醒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放飞囚禁的情愫,从而实现提高课堂效率的光辉使命。(三)对有效教学的认识

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

所谓“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它的逻辑必要条件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引起学生学习的意向,即教师首先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学是在学生“想学”的心理基础上展开的;二是指明学生所要达到的目标和所学的内容,即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学到什么程度以及学什么,学生只有知道了自己学什么或学到什么程度,才会有意识地主动参与;三是采用易于学生理解的方式,即教学语言有自己的独特性──让学生听清楚、听明白,因此,需要借助一些技巧,如重复、深入浅出、抑扬顿挫等。如果教师在讲课时不具备这些条件,那么即使教师教得十分辛苦,也不能称之为真正的教学。

从广义上讲,有效教学是指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结果的教学活动。从狭义上来理解,有效教学指的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既是一种观念,又是一种行动。对学校教育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实践与研究,所积累的经验,逐渐形成关于“有效教学”的体系,称之为“有效教学论”。如何提高教学的效率和效益是“有效教学论”关心的主题,也是有效教学追求的目标。

三、对高中地理有效教学设计的认识

现在对教学设计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但对于教学设计这一概念却能够达成以下一些共识:⑴教学过程是一个系统,这一系统包括了教师、学生、资源、学习方法、条件、情境等诸要素。教学设计就是要创设这样一个系统,并运用系统科学方法去解决教学中的问题。⑵教学设计以学习者的学习目标为出发点,确定学习者的需求和教学活动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并提出满足学习者需求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⑶教学设计需要以现代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为依据,转变传统的备课观,体现教育主体和学习主体的相互作用。研究教学设计,有利于增强课程改革的科学性,也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在地理新课程背景下,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成为地理教学的三维目标,成为地理教师必须直面的问题。在“有效教学理论”的引领下,我几年来积极在高中地理有效教学方面进行研究和实践。有效教学是指能够有效的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结果的教学活动。有效教学从提出至今历经“有效教学规模”、“有效教学模式”、“有效教学设计”三大阶段,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有效教学研究的重点,相同的是,任何一种方式和模式的有效教学都必须强化“有效备课”、“有效指导”和“有效激励”这三大环节。

我所进行的有效教学的研究和实践,是立足于“有效教学设计”方面的研究和实践,着力于课前、课中、课后以及备课、指导、激励方面的设计,并通过有效的教学设计达到构建高中地理有效教学目的的思考和实践。

四、高中地理有效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的一般策略

(一)深入浅出——把复杂的问题变简单,让简单丰富起来

高中地理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都属于高度综合性学科,涉及数学、天文、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科学的大量知识和技能,同时也涉及政治、历史、哲学等社会科学的知识和方法论。综合性和区域性是地理学的两大特征,解决地理学的问题要通过数学、天文、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科学的大量知识和技能,和政治、历史、哲学等社会科学的知识和方法论来实现。但是,这些学科的相关知识、技能和方法论在高中的开设相对地理学科而言,相对滞后,所以,一开始就让学生对地理学科产生高难度的体验,可能对地理学产生畏惧感,也让学生对地理学的兴趣可能泯灭在学科难度的体验中。

“深入浅出”——把复杂的问题变简单,让简单丰富起来,成为完成教学任务,进行有效教学的关键。做法是:(1)提炼核心问题、层层剖析;(2)运用“几何地图”教学法和“WHAT?WHERE?HOW?WHY?MORE?”的探究模式。例如在《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中,在众多难点的课时体系里,紧紧抓住“四季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怎样描述季节?”两个核心问题;在《自然界的水循环》中,在多和杂的知识点中,紧紧抓住了“地球上有哪些水体?地球上的水如何存在?”两个核心问题。让学生学习有针对性、让学生学习有方法、有可能、并有“完成”和“成功”的体验。运用“几何地图”把复杂的区域问题展现在简单的几何地图上,在用几何地图构建起区域知识的基本构架后,再通过“WHAT?WHERE?HOW?WHY?MORE?”即“这块土地是什么?这块土地在哪里?这块土地怎么样?这块土地为什么这样?在这块土地上过去发生什么、现在发生什么、将来会怎样?”的探究模式,用几何地图把区域知识丰富起来。

(二)追寻地理美学——引领地理学习的思想和行为

“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杨振宁如是说。因此,兴趣是学习的最好导师,也是学习的原动力。作为一名学科教师,向学生介绍学科知识的体系,让他们了解学科的优势,也让他们洞悉学科的缺陷甚至弊病;但是,作为一名学科教师,更懂得要使我们的学生进入知识的殿堂,必须先激发其求知的原动力——兴趣。所以,作为一名地理学的教师,我深知地理学很美,而美孕育着兴趣,因而在地理美学的追寻与体验中,着力的不仅仅是科学的正确性,而首先是十分有趣;在地理美学的追寻和体验中,我不能强求体系的完备无缺,却也努力在各方面多做追寻探求,在哲学中、在逻辑学中、在自然科学角度、在人文科学角度、在几何图形中等,最大的目的是恢复兴趣在学科建设中的“导师”地位,从而使读者进而产生一窥其知识领域的强烈愿望,并在以后一旦进入体系后,不仅能较容易地掌握它,而且能够重新审视它!对地理美学的追寻和体验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始:

⑴实用的、与学生学科学习和生活体验紧密相关的哲学观点

⑵实用的、与学生学科学习和生活体验紧密相关的方法论

⑶实用的、与学生学科学习和生活体验紧密相关的其他美学要点

例如在高一年级,学生没有正式地接触过哲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哲学观点还远离学生的知识体系和学习生活体验。但是高中地理必修1要描述和探究的是“自然地理”,直接面对的是对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培养。在这样的学生认知水平和知识、课程背景下,清晰地并且不做深入要求地提出“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的哲学观点,并提示学生要认真记录,日后必是大有用处──当学生学习了《地球运动》时,老师重新提出这个哲学观点时,学生便有所警觉;当学生学习《大气运动》时,便对这个哲学观点进行有所讨论;当学生学习《水的运动》时,学生已经恍然大悟;当学生学习《地壳运动》时,学生已经对“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的哲学观点深信不疑。在地理教学中,让学生领会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是重要的教学目标,同时,更可贵的是,学生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的同时,运用了哲学观点,把“自然地理”的行星地球本身和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这地球的四大圈层的知识体系通过这个哲学观点有机地串成了一条主线,成功构建了完整的“自然地理”知识体系、方法体系和世界观体系。

在高一年级,学生也没有正式地接触过方法论,而在教学正式进入“自然地理”体系之前,首先引导学生在回顾和总结相关生活学习经验的基础上,在“认识事物的一般过程”这个专题上给学生提出“整体──局部──整体”的方法论,并强化学生必须把这个方法论作为“自然地理”学习的主干线索,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时刻明确当时所进行到主干线索的哪一个环节。当学生完成了《行星地球》──整体、《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局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整体,学生便完整地掌握了“整体-局部-整体”的方法论,同时也深刻地掌握了自然地理的学习线索,成功构建了完整的“自然地理”知识体系和方法体系。

例如在讲述“中国地貌”时,在中国广袤的国土上,高原、平原、山地、盆地、丘陵多种多样,强化记忆不是最好的办法,也不能更好地完成高层次的课标要求——为祖国秀美河山而自豪。但是,地理美学,地理的几何美就能很好的解决基本的知识体系要求和高层次的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问题——中国地貌中,高原、平原、山地、盆地、丘陵构成了一个网格平面,网格平面的线条就是山脉、网格平面的每个小格不是高原就是平原、盆地、丘陵;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唐地区也能展现着美妙的地理几何美学。

(三)强化地理细节——落实地理学习的知识和技能

强化地理细节——落实地理学习的知识和技能,主要是通过“学案”的设计和使用来落实,强调以下主要环节:

⑴学习思路(或本课时要面对和解决的核心问题)⑵知识准备

⑶学习过程(解决第一个问题、解决第二个问题、解决第三个问题……)

⑷课后疑问(“我的疑问”、“我想更多掌握的问题”……)通过学案,落实地理学习的思路、核心问题、准备、过程、练习巩固和疑问等细节的知识和技能,并在双基落实上基本达到“节节清”的预期要求。

(四)把生活经验应用到地理教学中,让地理知识形象化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说过:“如果我不得不把全部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最重要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进行教育。”因此,学习有用的地理知识,必须充分重视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例如在讲“地球和地图”时,利用学生切西瓜的经验,在学生中展开一次“经纬线和经纬度”讨论,经过讨论,学生切西瓜的方式大致归纳为两种切法:一种是先把瓜从中间切为两半;另一种是先用刀把瓜从瓜头向瓜尾切成两半。教师分析第一种切法:平行中间切面,再切无数刀,可以切出无数个圆,每个圆代表地球上一条纬线圈,中间切面代表赤道,地球表面就有无数条纬线。给每个纬线圈上标上度数,就可以用不同的纬度表示不同的纬线。纬度实质是线面关系,即从每条纬线圈上任一点向中间切面(赤道面)圆心连线,所连线与中间切面(赤道面)的夹角就是该纬线圈的纬度,纬度最大是90度。按第二种切法,并且每刀都切到瓜头和瓜尾也可以切出无数刀,每刀切出的曲线就代表一条经线,给经线标上度数就是经度。经度实质是面面关系,即两个切面的夹角,最大只能是180度。这样利用学生生活实际为课堂注入了新鲜的生活内容,把地理知识移植到生活中去,使学生在娱乐中学到了有用的地理,自然地开启了学生形象思维的大门,并使学生学习兴趣得到培养。

(五)把游戏活动应用到地理教学中,使抽象规律具体化

地理学科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是学生学习和掌握的重要内容。在地理教学中就要通过各种手段使抽象内容具体化,让学生真正理解掌握地理学科的基础知识。比如在讲“地球公转过程中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这一规律时,让学生分组进行游戏活动,每组选出两位学生,一位代表地球,一位代表太阳,在代表地球的同学腰间系一条有颜色细带子表示赤道,在代表太阳的同学相同高度的腰间绑一只发光的小手电简,表示太阳光。让代表地球的同学侧着身体(模仿地球在宇宙空间的倾斜姿态),在事先画好的椭圆轨道上慢慢移动,让代表太阳的同学站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缓慢转动身体使手电光始终照到代表地球同学身上。这样其他同学就非常清楚的看到,代表地球的同学在椭圆轨道上移动一周回到原来的位置,手电光在表示赤道的细带两侧也移动了一个来回又回到了原来的位置。另外,让代表地球的同学不要倾斜身体在同样的椭圆上再移动一周,这样同学们就会发现手电光始终照在代表赤道的细带上。这样通过游戏模拟活动,使学生清楚的认识到地球上太阳直射点移动的原因及规律,进一步认识到黄赤交角的重要性。(六)把小实验引入课堂教学中,增强学生探究兴趣

新课程三维目标中“知识与技能”是很重要的一个目标,也是每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在教学中如果设计合理,也是最能引起学生探究兴趣的内容。

再比如讲热力环流这一规律时,我在课堂上做了这样一个小实验,讲到这部分内容正好是秋末,上课时把门开了一条小缝,让学生把备好的火机打着,分别放到门的上沿和下沿观察火苗的方向,大家清楚的看到把打着的火机放到门的上沿时火苗向外,当放到门的下沿时火苗向内,接着让学生探讨原因并绘出简图,这一节的难点也就很容易的突破了。总之,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或亲自观察实验现象所得到的认识具体、深刻,设计一定的实验情景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欲望。

(七)让学生充分交流表达,活跃课堂气氛

地理学科学习中,文字表达能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否能用地理学专业术语来表示、描述、解释地理现象及过程。另一方面描述的文字是否符合逻辑,前后是否一致等。把学生的生活观察应用到课堂,可以使学生的表达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比如在讲到我国气候和水资源的分布时,设计了一道讨论题,让学生观察老师事先准备好的图片,谈南北方的房屋结构差异,这时学生都主动发表自己的观点,课堂气氛异常活跃。最后让各组派代表分别从屋顶的形状、房屋的材料、房子的结构和功能等方面进行陈述,把各组的意见归纳总结,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南方的房屋特点体现了通风避雨;北方的房屋特点体现了透光保暖。让学生在这一结论基础上进一步推测南北方的气候和水资源的特点,这时学生很容易得出南方高温多雨而北方寒冷少雨。

贴近生活进行地理教学,优化了教学过程,给学生以生活的启迪,使新课标的理念真正落到实处,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八)经营有序课堂,构建有效教学

有序课堂是构建有效教学的基本保障,有效教学反过来更能促进有序课堂的建设和经营。在构建有序课堂方面,主要特别注重以下环节:

⑴认真对待每个班级的每一节地理课,负责任地上课,给学生传递积极的职业态度

⑵认真设计好每一节课,用心上课,给学生传递学科教学和学科教师魅力

⑶因材施教、因人施教,让学生体验学习任务可完成的感觉和成功感觉

⑷真诚热情地和学生沟通交流,让学生了解你的正直、严肃、公平、真诚和热情

⑸不放任每一个必须干涉、纠正和教育的环节

下载高中地理新课程有效教学研究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中地理新课程有效教学研究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中地理有效教学探究

    高中地理有效教学探究 【内容摘要】 所谓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遵循学生的个性特点与身心发展特点,遵循教学规律,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程度地取得教学效果。高中地理有效......

    高中地理有效教学模式探讨

    高中地理有效教学模式探讨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强调课程的实施与设计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方式向自主、合作与探究方式的转变。在此,本人结合多年的教学尝试与探......

    新课程改革下高中物理教学有效策略研究报告

    新课程改革下高中物理教学有效策略研究报告 峪耳崖高中物理课题组 一、课题提出的缘由 1、 从2004年到2011年河北省承德市高中文科生、理科生分班上看,这些年变化不少,由文科......

    《高中地理新课程教学(设计)案例》

    《高中地理新课程教学(设计)案例》 必2 第二章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第三节 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 深圳市滨河中学姜涛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学生通过对实际案例对比分析......

    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教学小结

    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教学小结从2007年9月湖南试用湘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以来,高中新课改已经在湖南全面铺开。新课程给教学带来新的教学理念,也带来不少困惑、思考......

    高中地理新课程心得体会

    高中地理新课程心得体会 高一政史地备课组:周静 通过这一个阶段的学习和反思,我对新课程改革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以下就是我在学习中总结出的一些心得。 首先,我了解了新课程......

    高中地理教学有效课堂构建

    高中地理教学有效课堂构建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有效教学理念逐渐受到广大教师的普遍关注。和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不同,有效课堂教学理念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课堂教学的效率不......

    新课程之有效教学

    新课程之有效教学 摘要:2010年7月国家召开的第四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办不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了“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