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好的听课记录应关注的几个问题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听课评课活动现状思考:
在英语新课改的进程中,对于课堂教学的评价的改变也是英语课改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大力提倡校本培训,那么听课和评课则是英语老师相互学习和帮助的最好交流方式。听课、评课也是英语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经常性的不可缺少的教研活动,是促进教学观念更新、教学经验交流、教学方法探讨、教学艺术展示、研究成果汇报、教学水平提高等的重要途径和主要手段。听课、评课也是英语教师在互动中获取经验、自我锤炼、自我提高的过程。当我们学校英语教师组织教研活动,进行听课和评课时,我们必须克服停留在做表面文章上,克服应付学校的检查,突破传统,解决过于形式化的问题,实实在在地做好听课和评课。
一、当前英语课堂教学听课、评课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第一个问题是开课教师思想负担重、工作压力大、面子观点严重,于是就开始“做假”,开始“作秀”,不务实。许多教师一旦要开公开课,课前就开始大肆策划安排,编演节目,选调精英学生,多媒体使用得天花乱坠等,与平时的课相去甚远。既愚弄了听课教师,也欺骗了学生,造成极不良的负面教育后果。而对于听课、评课的教师来说,他们的“虚假”表现在评课时有所顾虑,或是对所谓权威、资历的敬畏,或是碍于同行的情面,或是对自己信心不足,评价时说假话、空话、套话、形式化严重,不能坦诚交流。
2)第二个问题是对教研活动目的认识不明确,把每学期听课多少节当成“痛苦”任务的大有人在,听课、评课都是为了完成任务,交差应付了事,没有主动参与的热情。加上对授课教师及其学生的不了解;以及听课教师自身的能力水平和素质有限,不知该如何主动去听课,更不知如何听好一节课、评好一节课;况且教师工作繁忙,生活压力过重。从而导致听课、评课的效果较差。听课教师处于被动的地位,不能真正参与到课堂中去。
3)第三个问题是教师教研精神的匮乏。由于相当多的教师听课、评课都不是真正为了研究,因此听课时“人在曹营心在汉”,既不想从授课教师身上学习什么成功的经验,也没心思去总结所谓的成功与失败的教训。而不少学校开设公开课,原本也只是为了完成学期初制定的教学计划;授课教师也是在一定程度上以完成任务为目的。听课、评课教师中,更是很少有教师能带着具体的问题和研究方向来听,即在教学实践中碰到的问题、重点要思考的和有争议的教学问题、以及将要与别人探讨的教学问题。
二、听课、评课存在这些问题的对策。
1)改变听评公开课中的形式化现象、虚假现象。
首先,开课教师以平常心坦诚地对待公开课一事,课前不需要刻意准备,其中包括不应过早通知学生,滥用媒体等等。其次,评课者切勿以一两个成功的特例、或者时下流行的教学模式为标准、去衡量他人公开课的成败。因为一节课的成败可以从各个角度去衡量,某一个方面的特色不足以作为一个特定的模式去推广,注重实际、注重实效就可以了。其实只有扎实、充实、丰实、平实、真实的一节课才是一堂好课。我想如果真能以此标准来开课、评课,虚假化、形式化问题应该能得到改变。2)改变旧的公开课评价机制。
长期以来,凡是举行公开课,评课的成员或者说能够发话的大多都局限在当地教研员和几个资历较深的老教师身上。这批人中,虽然大部分都是专家型人才,但长期养成的听课评课口味,已经被相当多的授课者所了解,开课教师当然会采用投其所好的办法来设置课堂,很容易出现模式化现象。要想避免这样的现象发生,就需要建立起一个相对宽泛的评课队伍,这支队伍一定要由当地一线教师中勤于笔耕、勇于钻研教育教学规律的、具有一定教科研精神的教师来组成。在评课活动时,应采用随机抽调的形式来安排评课人员。而且评课要有学生代表参与,因为教师永远无法从学生的角度对课堂进行评价,这也是教师和学生沟通交流的渠道之一。3)强化教科研氛围,坦诚交流心得体会。
公开课前,应组织简短的课前介绍会,班主任有必要利用两分钟向听课教师介绍本班学生的特点与学习情况,授课教师简短地介绍自己的教学准备情况以及课堂会运用到的相关的教学理念。这样对于听课的教师而言,事先有个心理准备,也才能结合课堂实际有的放矢地进行评课。同时大家要统一
认识,要认识到听课、评课的目的是对课堂本身进行分析评价,对事不对人。实事求是、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敞开心扉、从而互动起来,达到教学业务的共同提高。
教师怎样听课?
1、教师听课应该按下面三个步骤来进行。(1)课前要有一定的准备工作。(2)听课中要认真观察和记录。(3)听课后要思考和整理。
2、不仅要关注教师的教,更要关注学生的学: 对于教师的教,听课时重点应该关注的是:
(1)课堂教学确定怎样的教学目标(学生要学习哪些知识?学到什么程度?情感如何?)。目标在何时采用何种方式呈现;
(2)新课如何导入,包括导入时引导学生参与哪些活动;(3)创设怎样的教学情境,结合了哪些生活实际?(4)采用哪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5)设计了哪些教学活动步骤?如:设计了怎样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探究、如何探究;安排怎样的活动让学生动手动口操练,使所学知识得以迁移巩固;设计怎样的问题或情景引导学生对新课内容和已有的知识进行整合等。
(6)使哪些知识系统化?巩固哪些知识?补充哪些知识?(7)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技能?达到什么地步?(8)渗透哪些教学思想?(9)课堂教学氛围如何。
对于学生的学习活动,听课时应该关注:
(1)学生是否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2)学习活动中学生经常做出怎样的情绪反应;
(3)学生是否乐于参与思考、讨论、争辩、动手操作;(4)学生是否经常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等等。
3、把学生的发展状况作为评价的关键点。
好的听课记录应关注的几个问题
一堂课教学设计的内容很丰富,要非常详细地记录每一细节,是很难办到的,因此,应该有选择地做好记录。
(一)要关注教学环节设计
关注情境创设、新课的导入、新知的探究、新知的巩固、应用与拓展等教学环节设计。看是否能够做到随机应变,灵活调整,调控教学,达到激活教学的目的;各环节如何控制时间,完成每一环节的过程和过渡的情况;听课时还要注意思考,教师为什么这样安排教学教学环节,大的环节内又是如何安排小的环节,怎样使教学结构符合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的,各个步骤或环节之间怎样安排得是否有条不紊,一环紧扣一环的,什么时候教师引导,什么时候学生自主探究,什么时候学生合作交流,什么时候学生练习展示,什么时候反馈评议,什么时候质疑讨论,什么时候归纳小结,是否做到合理安排、科学调配,充分发挥每一分钟时间的效能。
(二)要关注重点突出、难点突破
听课时要关注教师是怎样充分、灵活、简便、有效地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再现纵横联系;是否采用举例说明,引导比较、直观演示等手段;如何运用比较、分析、综合等逻辑思维方式帮助学生突破重点难点,理解掌握新知;解决问题要关注如何将书本知识转化为学生的精神财富。如何组织学生自主探究,亲身体验,学会新知。这要求我们青年教师必须认真细心揣摩。
(三)要关注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
听课时要关注教师是怎样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怎样从教师的“教”为中心,向以学生的“学”为中心转移,怎样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之间的关系;如何创设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怎样培养学生学会观察、质疑与比较,学会分析、判断与推理,学会概括、归纳与小结,学会操作与演示,学会讨论、辩论与争论等。
(四)要关注辅助手段的应用与板书设计
听课时,还要认真琢磨教师如何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教学实效。还要关注教师如何设计板书,是否做到详略得当,层次分明,脉络清晰,重点突出,提纲挈领。
(五)要关注练习设计与知识拓展
既要关注练习设计是否做到有针对性、层次性、拓展性,达到巩固新知,培养能力的目的,又要关注练习形式是否多样,是否应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关注教师的身体语言
老师在讲课中,往往倾注了自己的情感。为了表达自己的情感,教师往往会使用各种身体语言进行强化,如一个眼神,一个会意或鼓励的微笑,一个恰到好处的手势,乃至教师在讲台上的步伐等等。教师的举手投足都是教学进程的一部分。当然,并不需要记下所有的动作,而是记下教师使用得较好的身体语言或不当部分。
(七)关注听课者即时的思考和评价
听课时产生的随感及评价。授课教师的讲课往往对听课者产生影响,听课者在听课过程中对授课教师的教学方法选用、教学环节的优化、教学语言的特点、教学思想的体现等的思考和评价都应及时记录下来,以利于课后评价。
三、做好听课记录要注意以下几点
应该根据听课的目的和要求,有所侧重地将听、看、记、思的内容有机灵活地结合起来。如教师讲和学生发言时,以听为主,兼顾观察;教师板书和学生演练时,以看为主,兼顾其他;学生练习时,以思考为主等。
(一)听记要分清主次。听课应该以听为主,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听和思考上。思考什么、怎样思考?①教师为什么要这样处理教材,换个角度行不行、好不好;②对教师的成功、不足或错误,要思考原因,并预测对学生所产生的相关性影响;③如果是自己来上这节课,应怎样上,进行换位思考;④如果我是学生,我是否掌握和理解了教学内容;⑤课程建设的新理念、方法、要求如何体现在日常教学中,并内化为教师自觉的教学行为;⑥这节课是否是反映教师实际水平,如果没有听课者,教师是否也会这样上等。
(二)记录要有突出重点。一般来说,记录要详略得当,简明扼要,对内容要选择,文字要精炼。对讲课中符合教学规律、有创新、有特色的好的做法或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等可以详细地记录,对一些问题的思考或见解也可详细记录,以免遗忘。
(三)听课后要及时反馈,研讨和交换意见。反馈时要坚持实事求是,抱着虚心、诚恳的态度,热情主动地与教师交谈,以平等商量的语气,指出成功和不足或改进的地方。对经验不足的青年教师,不要把问题讲得太多,应有重点地指出突出的问题,并以建议的形式提出,多谈优点和经验,尽可能挖掘他们的闪光点,让他们在快乐成功中成熟;对有经验的教师,要实事求是地指出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改进的地方,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使他们认识到还有改进的地方和提高的空间。通常情况下,一般不是去做定性的分析和评价。
(四)对听课记录评议要进行整理总结,弥补自己的经验不足。整理时要进行理性的思考分析,归纳出一些共性的东西,推广成功的经验和做法,提出改进意见、要求和方法等,以便在自己的教学中进行借鉴并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认真做好听课记录是听课者基本素质的体现,它反映了听课者的品德、态度、能力、水平等各个方面的基本素质。
第二篇:听课反馈及下步关注重点问题
沙日浩来学区中心校听课反馈及整改措施
开学以来学区领导班子深入课堂听课,进行评课交流,发现存在以下共性问题:
1、小组合作机制未形成,学生合作学习流于形式。应该按照学校发放的“合作学习”材料培训学生。组建小组和培训学生任务由班主任落实,10月22日利用队会时间培训学生。
2、教学目标的落实过于笼统,知识能力目标阐述要具体,可操作、可测试。以语文教学为例,教学目标的制定可以从单元导读中确定,从课后练习中提炼,从参考书中筛选,从学生质疑中发现。
3、学生自学(预习)不充足,安排自学(预习)任务教师要提出可测性明确的任务,要有自学(预习)笔记,并给充足的时间。
4、明确课标要求,落实课标要求。以数学教学为例,在教学“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时候任课教师为了落实“利用身边的教学资源”这一教学理念借遍身边的所有班级计算器让学生实际操作。以语文教学为例,课标教学建议中提出的“第一、第二、第三学段,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怎么落实呢?⑴一天两节语文课的时候可以安排每节课5分钟。(2)第一学段的一年级上册以书写简单的独体字为主,逐步学写基本笔画。一年下册至二年下册主要以写好偏旁部首为重点。三四年应把各部件的组合搭配上来,组合规律、结构的书写等。五六年级可以放手自己去写,教师针对性地指导课文出现的难写字。中高年段还要加强课内其他书写练习的
指导,如课后安排的摘抄句子和段落的书写练习及小练笔的作业,也就是提笔即练字。以后“写字课”的要求,写字课教师要在黑板上规范板书要练习的汉字,汉授学生准备“米字格”作业本,蒙授一二年级五线格、三四年级三线格、五六年级二线格作为写字作业。以后语文作业每周一次写字作业,其它作业四次。以语文学科课外阅读总量的要求“第一学段不少于5万字,第二学段不少于40万字,第三学段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为例,怎么落实?一年级教材8万字、安徒生童话选41万字、格林童话58万字、叶圣陶稻草人5万字、张天翼宝葫芦的秘密12万字、伊索寓言11万字。所以怎样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才是关键,阅读量不是问题。语文“阅读课”要专时专用。
5、课堂练习题和作业布置。课堂问题训练单(达标检测题)与教学目标不符合的现象,要根据目标选择练习题。练习题要有梯度性,课堂达标训练题要以照顾中等生为主。作业布置也要与目标相符,要更显层次性,作业是扶优转差的途径。
6、时间安排不合理。(1)目标不能按照预设时间完成,把任务拖到在自习课完成的现象比较普遍,这样形成了学生的惰性,也造成了课堂教学效率的低下。(2)达标检测时间不足。很多教师不能按时完成预设的课堂达标检测的现象。(3)教学各个环节不应该平均用力,应该有侧重点,突出重点。
7、教师课堂用语不规范,学生乡音土语严重。
根据以上存在问题,我们在教学中共同关注,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共同改进。
沙日浩来学区中心校教导处 2014年10月16日
第三篇:个人所得税检查应关注哪些重点问题
“土豪”的个人所得税检查应关注哪些重点问题
面对高收入者可能存在的诸多个税申报缴纳问题,站在稽查这个角度应重点关注哪些呢?
一、股权平价转让少缴个税问题
案例一:某海运公司注册资本为1500万元,有两名自然人股东A、B,分别持股60%和40%,该企业专门从事水路货物运输。2011年10月,该公司股东B将所持股权平价转让给自然人C,报表显示,转让时点该企业净资产14960000元,未分配利润—40000元。这一平价转让行为引起了税务机关注意,经过调查发现,2011年该企业主营业务成本率90%,远高于同类企业,通过进一步调查,检查人员发现了该企业虚列燃油成本造成当年巨额亏损的事实,根据调查结果,该企业调整了会计账务和净资产数额,调整后股权转让时点该企业净资产为17100000.00元,股东B据此计算并补缴了相应的股权转让个人所得税。
分析:虚构一个股权平价转让的事实来规避个人所得税是一种常见的、不太高明的税务筹划方法。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股权转让所得个人所得税计税依据核定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0年第27号)明确规定:自然人转让所投资企业股权(份)(以下简称股权转让)取得所得,按照公平交易价格计算并确定计税依据。对申报的计税依据明显偏低且无正当理由的,可采取以下核定方法,其中,参照每股净资产或纳税人享有的股权比例所对应的净资产份额核定股权转让收入是一个重要的方法——这一文件使不正常的平价转让面临很大的税务风险。
经验分享:股权平价转让少缴个税问题的检查主要面临两大难题,一是难以获取案源信息,二是股权转让价格的真实性难确定。虽然《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加强股权转让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管理的通知》(国税函〔2009〕285号)规定,个人股权转让完成交易以后,负有纳税义务的转让方或有代扣代缴义务的受让方,应到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个人所得税,并取得完税证明,再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变更手续。但从实际情况看,由于工商部门并没有对此提出明确要求,很多个人股权转让完成交易以后,在未申报纳税的情况下,直接到工商局办理了变更手续。所以,稽查部门应主动与工商部门联系获取股权交易信息,并从中选择稽查案源。对股权转让价格确定问题,检查人员应当深入调查,努力获取第一手的资料,如所获资料仍不足以确定转让价格的,可以考虑引进中介机构对被转让股权企业的资产负债情况进行审核、评估,以确定其转让价格是否合理。
二、资本公积——股本溢价转增股本少缴个税问题
案例二:某稽查局2010年在对某企业实施稽查时发现,L有限公司股东为十名自然人,在2007年实行了股份制改造,2009年10月,为了实现快速扩张,在无资金投入的情况下,股东大会决定以资本公积转增股本并分配到各股东名下,会计处理:
借:资本公积——股票溢价
3000万元
贷:实收资本
3000万元
此过程中,未申报缴纳与转增股本有关的个税,被查单位财务人员的解释是,转增股本的是股票溢价,属于国税函〔1998〕289号文件规定免征个税的范围。但检查人员发现,该公司并非上市公司,其资本公积——股票溢价是在2008年由盈余公积转来,并非股票溢价,不属于免征个税的范围,检查人员按规定进行了处理、处罚。
分析: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股份制企业转增股本和派发红股征免个人所得税的通知》(国税发[1997]198号)和《关于原城市信用社在转制为城市合作银行过程中个人股增值所得应纳个人所得税的批复》(国税函〔1998〕289号)规定,只有股份制企业股票溢价发行收入所形成的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由个人取得的数额,才不作为应税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因此,本案中盈余公积转成资本公积再转增股本,对自然人股东仍旧要征个人所得税。
三、居民纳税人的境内任职或受雇所得由境外支付少缴个税问题
案例三:A公司是以L先生等五名境内居民为股东,在香港注册成立的一家投资公司,该公司全资控股在开曼群岛注册的B公司,B公司在香港上市并全资控股境内C公司,L先生等五人同时担任香港B公司和境内C公司高管,B公司无实际业务,C公司为实体企业,从事生物医药生产。税务机关在对境内C公司进行调查时发现,其母公司香港上市的B公司年报显示,近两年,B公司每年都向董事长L先生发放巨额花红(即年终奖),L先生未申报缴纳该所得相应税款,香港亦未扣缴相应税款,税务机关根据《内地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关于对所得避免双重征税和防止偷漏税的安排》及个人所得税法的相关规定判定,内地对这部分所得有征税权,经过税务机关耐心细致的工作,该所得相应税款终于在境内申报缴纳。
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一条规定,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一年的个人,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第七条规定,纳税义务人从中国境外取得的所得,准予其在应纳税额中扣除已在境外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税额。但扣除额不得超过该纳税义务人境外所得依照本法规定计算的应纳税额。《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五条规定,因任职、受雇、履约等而在中国境内提供劳务取得的所得,不论支付地点是否在中国境内,均为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第三十六条规定,纳税义务人从中国境外取得所得的,应当按照规定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上述案例中,税务机关的处理是有充分依据的。
经验分享:近年来,境内单位和个人通过避税地,利用国家、地区间的税制差异进行避税,呈现出不断增多的态势,居民纳税人的境内任职或受雇所得由境外支付规避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是其中一种方式。比如,在境外注册壳公司控股境内实体企业,控股股东同时也是担任境外壳公司和境内实体公司高管的自然人,其部分工资薪金由境外壳公司支付等,由于这部分所得信息税务机关难以掌握,其避税就容易了很多。因此,这类问题的检查,信息仍是至关重要的,税务机关应全方位、多渠道搜集有关信息,有了信息,查证类似问题就有了保证
第四篇:民营企业应关注的十大问题
民营企业应关注的十大问题
1、民营企业--你的企业文化健康吗? 关于企业文化,民营企业往往存在四种病症:第一、企业中根本不存在企业文化的明确表述,也无所谓什么企业文化。企业从上到下不关心这个话题,从根本上否定企业文化的作用,乃至于否定企业文化的存在。
第二、企业文化是做给外人看的。企业文化是宣传手段,是面子工夫,是时髦,是时尚,企业有很多口号、宣传片和宣传册,组织一些公益活动,游玩活动。宣传的内容、喊出去的口号与企业的战略决策根本不相关。
第三、企业文化是“说说”听的,主要是“忆苦思甜”的。企业文化往往只注重口头教育,不能通过工作流程规定和制度奖惩引导体现在企业的日常工作中。企业文化主要是向员工严格要求,讲述“老一辈”创业艰辛故事,进行“忆苦思甜”教育的活动、文件和标语,缺乏必要的激励,只一味地灌输洗脑。第四、企业文化是向别人学的,是“照猫画虎”的。“以人为本”、“客户至上”、“创新”等提法风靡大江南北,一时间,许多在员工手册上,在宣传材料写上这些口号的企业多不胜数,根本不管这些提法能不能、以及如何在企业贯彻落实,企业文化的提法人云亦云,缺乏与企业创始人或高层的血脉联系,不能针对企业业务的本质特点,对企业的实际运营毫无指导意义。
2、民营企业--你有战略管理吗? 关于企业战略管理,民营企业往往存在五种病症:
第一、根本不要战略(管理)。曾有段时间,很有些管理界新锐和新经济的代言人认为,因为市场环境的快速变化,已经不需要什么战略(管理)了,重要的是随机应变的能力。这对很多民营企业家来讲,早非什么新观点了。在为数不少的民营企业老板的头脑中,赚钱就是战略目标,业务就是战略,认为根本不需要考虑战略问题;
第二、见树不见森林,把业务战略当作公司战略。由于民营企业天生的市场敏感,以及民营企业往往多是从残酷的市场上杀出一条血路,再存活发展的。企业高层对业务不仅异常熟悉,而且十分有感情,经常组织讨论业务问题,制订业务战略,因不熟悉而不关心人力资源、资本运作等职能战略;缺乏全局眼光,以业务战略取代公司整体发展战略。
第三、喜欢聪明点子,将战术运用当战略管理。企业家的精明在没有大气的谋划布局时,往往容易失之偏颇。民营企业在捕捉市场机会,解决商业问题时,以个案分析起来,采取的手段总是十分聪明,如增设一个部门,出台一项制度,新开一个分支机构,投资一项新业务,关掉一个工厂等等不一而足,但这种“见招拆招”的应急管理,错把战术当战略,经常在一次次喝彩声中使企业不知不觉地病入膏肓。第四、或好高骛远,或急功近利,不能很好驾驭战略管理,不能很好地平衡远虑近忧。战略管理的根本目的是驾驭全局,不仅驾驭企业现实,而且驾驭企业未来。战略管理的观点要求民营企业不能好高
1骛远,在收入支撑不足时盲目大举扩张;也要求民营企业未雨绸缪,居安思危,谋划长远,同时绘制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曲线”。但不幸的是,这种极具指导意义的观点在民营企业并没有太大市场,更不用说实践。
第五、战略信息隐性化,战略信息来源单
一、不完整、不及时,不能实施有效的战略过程管理。企业的战略决策往往基于诸多假设条件之上,而战略一旦制订出来,在执行过程中,这些假设条件又会不断发生变化,同时还会产生很多新的战略信息。这些信息自然而然应成为战略调整的重要信息。但在大多数民营企业而言,决策假设信息(排除直觉)多数并没有显性化,其来源多是高层在各种场合听来的片言之语,猛然的灵感触发,对战略实施的过程绩效也没有实时监控。自然也就出现战略多变为战术,不断灵活调整的局面。
3、民营企业--你有管理瓶颈吗? 民营企业往往会遇到三个层次的管理瓶颈:第一、最直接、表象的管理瓶颈--人力资源短缺的瓶颈。民营企业在用人时,往往有股“狠劲”,一般不会出现人浮于事的局面,但却经常在快速的发展过程中,在一次次上台阶,上规模,实现更高数量级的飞跃时,发现人力资源短缺,人力资源成为公司发展的短板,制约了“企业木桶”水平线的提高。这种情况,多半会刺激企业大力招募外部人才,同时也大力培养内部人才。但由于人才的贡献比之其投入,总有相当的滞后性,其需求比之其供给,总有相当的稀缺性,经常流失,致使企业总处于人力资源短缺的现状。
第二、最根本、复杂的管理瓶颈--规范管理体系的瓶颈。民营企业的管理体系很不规范。决策随意性极强,企业内家族成员遍布。部门设置缺乏科学制衡,却不乏处处制肘之事。岗位编制比例往往超强度配置,1人当作2人用,员工根本没有时间学习和上进。管理体系立意不高、气魄不大,不能吸引来人才,不能培养出人才,不能挽留住人才,也不能任用好人才,实际上是人力资源短缺的根本原因。随着企业快速发展,必须对原有管理体系作全面更新,以符合新的战略发展需要,不仅从根本上渐进地解决人力资源问题,而且要解决发展机制、分支机构、业务战略等问题。但要建设规范管理体系,又会遇到两个最大问题。首先就是企业最高决策人员思想观念的障碍,受不得规范管理体系约束;其次就是规范管理体系的建设对眼前业务发展的影响,很多企业保守派往往以妨碍业务开展为借口反对管理体系建设,成为规范管理体系不能建立起来的最大障碍。
第三、最容易忽视、但关键的管理瓶颈--职能管理瓶颈。由于创业的艰辛和多年市场磨练,民营企业往往高度重视业务管理和业务开拓方面的投入,由于职能管理的经济效果很难直接体现,对职能管理--战略、人力资源、资本运作等领域不够重视,致使职能管理成为管理体系的薄弱环节,影响企业进一步开疆拓土、冲锋陷阵,变成“能攻不能守”,“后方空虚”“支撑乏力”“粗放式经营”的局面。一些民营企业虽然认识到需要加强职能管理,但一不知道方法,只知道套模式;二不尊重科学规律,一味急功近利。一旦模式套用失败,不能达成近期效果,就怀疑职能管理功效,领导减少关注,企业减少投入,使企业的职能管理沦为“打杂”、“装饰”地位,成为民营企业不能实现管理“质”的飞跃的根本原因。
4、民营企业--你有核心竞争力吗?
准确地判断企业拥有什么样的核心竞争力。或者应该塑造什么样的核心竞争力,对于企业来讲,是一个战略判断,也是一个战略问题。中国大多数民营企业都起于“蓬蒿”,进而登堂入室,“拜相封侯”。对外资竞争者,企业之所以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我国市场、文化和体制特点自然形成的屏障,包括资源供给、劳动力成本、市场空间距离、消费心理等等;对内,成功在很大程度得益于经营者的胆量、关系和智慧,包括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胆大敢闯,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初期的关系网络,90年代后期的知识经营。
从民营企业群体的整体来讲,不论是市场、文化和体制,还是胆量、关系和智慧,都不能促成民营企业成功进行跨国经营,只能限于“内战内行”,也很难进行“跨代复制”,因为“个人英雄色彩”太重,都还远远谈不上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在长期竞争过程中逐步积累形成的不同于竞争对手的能力。它可能是研发能力、制造能力、营销能力、品牌吸引力、创新能力等任何一方面的能力。民营企业在核心竞争力问题上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不论是尝试确定何者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还是试图塑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都得在慎重考虑的前提下,做出战略判断和决策。
5、民营企业--你的发展速度合适吗?
一个企业发展速度以什么标准来衡量?是销售额增长率,还是市场份额增长率?什么样的发展速度才算合适?判断企业的发展速度是否合适,主要应考虑三个层次的问题。
第一、企业的人力资源状况是否严重失调、管理体系运转情况是否严重失调。这是一个纯内部的自我诊断,是一个发展速度不合适的充分条件,而非必要条件。一个企业无论速度是快了,还是慢了,只要不恰当,第一时间就反映在人力资源状况上,要么忙得混乱不堪,要么闲得无所事事。
第二、企业的发展速度与市场的发展速度是否保持一致。一些民营企业在市场形势一片大好之际,面对遍地是黄金的市场,只与自己历史销售额、市场规模比较,自我感觉良好。但殊不知,这种速度是有泡沫的,是搭了便车的,并非企业自身运营之功,而且极有可能还处于运营极度混乱。一旦市场形势逆转,将很容易被打回原形。
第三、企业的发展速度与相类竞争对手的发展速度相比是否有很大差距。企业总希望垄断以获取最高垄断利益,为此不惜一切代价总欲置竞争对手于死地(虽然很难)。随着全球过剩经济的加剧,遍地是黄金的时代一去不复返,民营企业的发展速度的考量中,不能不考虑其竞争对手,当然,这种考量应该是有针对性的,相类的。
6、民营企业--你的财务战略合理吗?
第一、财务管理体系--规范/集约?随意/粗放?民营企业由于历史的原因,多数由家族成员掌管财务,对企业财务状况少有系统、及时的科学分析;老板一支笔审批,缺乏多层次冷静、多角度的审查监督。加
之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民营企业一般采取高负债的扩张战略,但又经常有一个高应收款的包袱。这使企业常常面临很大的风险。
第二、资产结构策略--高负债/低负债?高成本/低成本?为应对业务发展对资金的需求,民营企业融资面临的选择是,股本融资还是债务融资?高成本融资还是低成本融资?对于这两个问题,一般民营企业经常容易出现“病急乱投医”或“豪赌”的心态,缺乏理性分析,结果往往带来很大风险,给企业造成很大损失。与高收益高风险的常识相反,当一笔融资具有明确的商业投向和比较肯信的收益,选择债务融资,最大程度地利用财务杠杆,获取高收益,支付低成本将是最佳选择;如果情况相反,则以公司股东或项目股东的方式进行融资,虽则成本较高,涉及诸多管理麻烦,却不失为可取之道。就具体融资而言,根本上取决于融资用途的商业盈利判断,负债率高低的确定主要取决于民营企业财务资源的调度能力、资金流的规律性以及高层的风险倾向。
第三、投资理财战略--头寸利用/投资盈利/产业投资?民营企业容易出现无所不在的“投资热情”,支撑这种热情的是老板认为无所不能的经营能力和没有战略方向制约的自由决策;民营企业也比较容易出现“见钱眼开”的痴迷,“赶海弄潮”的时髦;当然,也有企业很谨慎地让资金躺在银行睡觉,偶尔到利用头寸活动活动心眼。三种投资理财战略,对耶?错耶?全在于公司的财务结构和发展战略。公司财务结构符合稳健原则是进行投资理财的前提,头寸利用是投资理财的主要目标。除非公司的发展战略是投资型公司,否则不应以投资盈利为目的;除非公司有明确的多元化探索的战略任务,否则不应以产业投资为导向。
7、民营企业--你搞多元化吗?
“鸡蛋不要放在一个篮子里”一度成为企业多元化的哲理基础,而生意场的还有一句俗语“做熟不做生”。判断一个企业应不应该搞多元化,可以从五个方面分析:
第一、所处行业分析。如果企业所处的行业前景十分明朗,机会大于威胁,利益足以弥补风险,长远看有很好的发展空间,行业产业链较长,涉及多个产业环节,则从客观上不应从事无关多元化业务,最多可进行相关有限多元化。但这只是必要的判断条件,并不是不能多元化的充分条件,还要看企业自身在行业中的地位和竞争力。
第二、竞争实力分析。企业在所处行业中的地位如果相对稳定或靠前,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在同行中有较强的竞争力,则宜坚持核心业务不动摇,不宜盲目多元化。如果企业在行业中的地位岌岌可危,处于维持状态,则多元化战略成为转型战略。
第三、资源潜力分析。从资源潜力上分析,民营企业并不是说不能多元化。关键是看企业平台聚集了什么样的资源。根据资源导向的战略规划思想,民营企业最经常和相对合理的多元化往往是有限相关多元化,主要目的在于原有资源的利用和挖潜。
第四、风险规避分析。从风险规避上分析,民营企业往往容易多元化。但是否多元化,关键看企业处在一个什么样的行业,行业的发展态势和企业自身地位如何,是否有风险规避的必要和可能?有远见的企业总是提前谋划,逐步将资产从快沉没的船上转移出去,但多元化成功的标准不在于转移出多少资产,而在于转移地是否安全,是否能继续发展。
第五、机会捕捉分析。追逐不断出现的盈利机会往往是民营企业进行多元化拓展的出发点。捕捉新机会,进行无关多元化的决策键取决于三点:
1、原有业务上升、拓展空间是否已经不大?
2、新机会的捕捉是否要占用老业务大量资源,特别是高层决策资源?
3、新机会的捕捉是否有合适的领军人物负全责,是否能与原有管理体系和运作机制明确区分?
8、民营企业--你打算上市吗?
上市总是大多数民营企业的梦想,但民营企业应上市吗?一定要走上市这条路?这要从上市究竟能给企业带来什么价值来考量,再结合企业具体的情况作分析,才能回答。
第一、通过上市打造企业“高知名度”光环,建立资本运作的平台。民营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要实现量变到质变,实现“管事--管人--管钱”三级飞跃,进行更高层次--资本层面的运作,应追求公开上市,以实现企业更大的发展设想。但值得注意的是,打造这个光环的初衷必须是为企业更高水平的发展服务,不是为企业家个人的虚荣服务。
第二、通过上市摆脱家族的干预,实现管理的规范化。民营企业的产权结构多是一元化结构,使民营企业不敢把财产交予与其没有财产关系的人经营,不能吸引到优秀人才,不能实现管理的规范化。通过公众上市的操作,将使企业不得不实行规范化管理。但这样做,并不一定能够成功,成功的前提是企业的创始人和家族高层真心希望实现管理规范化,而且企业的业务开拓不以个人关系为主要导向,即或出现部分人事波动,亦不碍大局。
第三、通过上市进行融资,聚集社会资本,实现快速扩张或资本套现。这也是很多民营企业追求上市的根本驱动力。但这种价值却蕴藏最大风险,在上市之前,过程极其复杂,成本极其高昂,在上市之后,每年还必须支付巨额的相关管理成本和股利。而单纯从套现的角度,上市也不一定是最佳套现方式,企业间并购同样可以实现。
9、民营企业--你还是家族化经营吗?
“家族企业”是历史的产物,不仅在中国普遍存在,在国外还久盛不衰。在国外,家族企业不是落后、不规范的代名词,而是聪明智慧、精明能干的象征。在中国,民营家族企业的问题是因为对企业采取了“家族化经营”的方式,而不是家族企业本身。
“家族化经营”的方式存在的温床和最直接表现,就是缺乏科学规范的管理体系。企业中缺乏合理的监督机制和制衡机制,致使企业中怀疑的氛围充斥,决策随意多变、用人唯亲多疑,缺乏激励高压、实行人治管理,缺乏公平、公开的竞争机制,不断流失优秀人人才,总是面临人力资源短缺危机。
变革“家族化经营”模式与任用“家族成员”并不矛盾,古人也曾“内举不避亲”。家族企业并不一定是“家族化经营”,关键是确立公开、合理的游戏规则,建立科学的用人程序、决策程序、考核机制、财务
制度。在企业文化、企业战略、企业组织和流程和管理制度等方面形成一系列完整、正确的看法和做法,并通过组战略调整、组织变革和制度修订加以贯彻执行,以“科学、系统的”经营管理替代“家族化”经营。
10、民营企业--你有营销依赖症吗?
大部分民营企业尝过“短缺经济”的甜头,得益于消费心理的不成熟,往往一个产品做出来,只要广告攻势一开始,营销炒作一上马,短期内就赚的十分可观。这样的经历使部分民营企业家容易“刻舟求剑”,在“过剩经济”时代仍就幻想“埋头搞产品、抬头打广告、弯腰拣钞票”的美好画面。仍旧执着于对产品和服务的自我欣赏,不作市场调查。仍旧执着于对短期利益的看重,不注重质量投入。仍旧执着于“甩手掌柜”模式,不关心售后服务。仍旧执着于销售至上观念,不注意品牌形象的价值的维护。
民营企业在“过剩经济”时代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中,不关心市场调查,不注重产品质量,不关心售后服务,不注重品牌价值的企业,单纯依赖广告宣传,其美好画面将成泡影。民营企业确实应该有“营销依赖症”才是正理,但这个营销更多强调的是“系统的营销”,而不是错将广告、推销当营销。它应涉及对如下四个要素的“依赖”。
第一、完善的营销管理体系。包括对市场、销售以及内部工作界面的明确合理的管理制度、工作流程和决策程序,以方便调动内部资源,形成强大合力,打造一支精干的销售、市场和服务队伍。
第二、广泛的营销网络覆盖。包括自主终端销售网点、渠道销售网络、售后服务网络,以广泛的网络覆盖支持“空军(广告宣传)”运来的“伞兵”。否则,空军(广告投入)在没有强大的产品铺陈情况下,将损失惨重。
第三、强大的企业品牌价值。运用公司形象广告、产品广告、企业公关、社会公益事业等多种手段,提高企业品牌的价值含金量。
第四、科学的营销信息分析。营销工作是一个不断螺旋上升的“封闭环”,起于市场营销信息分析,终于市场营销信息分析,并以后者开启下一个螺旋。民营企业的产品决策、营销决策多是源于直觉和片面信息,这样显然不是长久之计。企业应该建立外部的或内部的专门信息部门,对拟开发产品进行营销调查,对销售中产品进行跟踪分析,“严重”地依赖营销信息及其分析结果进行决策。
第五篇:听课记录
听课记录范文
听课对象:三(6)班 李音 老师
听课内容:《庐山的云雾》 第2课时
过程:
一、复习巩固: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庐山的云雾》这一课,读课题,读出吸引力。
生:(有感情地朗读)
复习生字词。(字的结构、部首、读音)
增 光 添 彩
(上大下小)(下半部分勿写成“小”)
笼(注意读音)“返”的第4笔
遮 半包围结构
师:课文介绍了庐山云雾的哪些特点?
生:千姿百态、瞬息万变(变化又多、又快、又美)。
师: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庐山云雾的特点吗?
生:(畅所欲言)
二、质疑、引导学生学会品文的方法。
师、你觉得这节课我们该解决哪些问题?
生:
1、作者是怎样把这两个特点写明白的?
2、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三、精读课文:
师:读课文,作者是怎样把庐山云雾的特点写清楚的?
第一小节:
生:庐山有高山,有幽谷,有瀑布,有溪流,有云雾,景色十分秀丽,在这众多美妙的景色中,作者最喜欢的是云雾,从“尤其”可以看出来。
“在山上游览„„漫步山道„„”体现了庐山云雾的神奇美,人们漫步山道有虚
无缥缈的感觉。
(教师补充词汇:缭绕、腾云驾雾、飘飘欲仙)
师:读完这一小节后,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仿佛自己如临其境。
师:读好这一小节,读出美。
第二小节:(千姿百态)
生:这一小节,作者用了大量的比喻手法,句式基本相同。
山头的云雾(像白色绒帽)
半山的云雾(像一条条玉带)
山谷的云雾(像茫茫的大海)
遮挡山峰的云雾(像巨大的天幕)
庐山的云雾,美不胜收。
写作顺序由上往下。
师:你最喜欢哪个位置上的云雾,为什么?
生:(挑选自己最喜欢的一个分句,并谈谈喜欢的理由,说说自己的感受。)
师:仿照书上的句子来说说别的位置的云雾。
(学生进行说话训练,教师对学生的错句进行纠正,适当补充词汇。)
(读第二小节)
第三小节:(瞬息万变)
生:这一小节,作者运用了一些词语,突出变化的快:
“眼前的--刚刚还是--转眼间”
“明明是--还没等你--又变成”
师:这“一缕轻烟”“九天银河”“白马”“冰山”都是作者的想象,你能像作者一样展开丰富的想象,仿照他的写法也来说说云雾的瞬息万变吗?
生:(展开合理的想象,说好庐山云雾的瞬息万变。)
(有感情地朗读这一小节。)
四、揭示中心:
师: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意图是什么呢?
生:希望有更多的人去欣赏庐山云雾的美景。
体现出作者喜爱庐山的云雾,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五、板书:
山头 绒帽
千态姿态 半山 像玉带
庐山的云雾
山谷 大海
奇丽
瞬息万变 眼前„„刚刚„„
转眼间„„
还没等你完全看清楚„„又变成„„
评:这堂课的教学中,李老师自始至终都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在质疑部分便慢慢指导学生该如何来品味一篇文章,让学生通过以往地学习自己探索出品文的方法,而并未采取繁琐地讲解。在接下来的授课中,通过启发、点拨,让学生充分地想象、概括、说话、读书,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例如:“你能像作者一样展开丰富的想象,仿照他的写法也来说说云雾的瞬息万变吗?”。此外,李老师还注重学生语言、词汇的积累,补充好词、纠正学生的语病等等。学生学得
带劲,课堂气氛十分活泼。
听 课 记 录
听课对象:三(6)班 李音 老师
听课内容:习作3 《春游》
过程:
一、看图:
师:你觉得图中哪些景物能体现春天的特点?
要求:按顺序说,要体现三年级学生的水平。
生:燕子从南方回来了,报告着春天的消息。
麦苗、岸边的小草长得正旺、柳条、河流、鸭子、花
二、学习例文:
师:有一位小朋友就用文字写出了春天的特色。
请同学们用“~~~~~~”划出观察的地点
用“(三角形)”划出看到的景物
生:麦田旁 麦苗 绿油油 泛起波浪
小河边 桃花、小草、河水、鸭子
(清、缓慢、荡起波纹)
师:作者又是怎样写出这些景物的特点的呢?
用圈把相关句子划下来。
(划句子)
师:你觉得这些句子好吗?好在什么地方?
生:
1、麦苗:不光写出颜色,还写出了它的动态美。
2、娇嫩的景物 让人不忍去破坏它。
3、鸭子:春江水暖鸭先知
动作写出了鸭子的可爱。
师:作者选出了最能体现春天到来的动物,鸭子选得与众不同。
齐读例文。
三、指导习作:
师:那天春游,哪些景物能体现春天的特色?该怎样来写?
归纳要点:
1、写景不需要写人或事。
2、有详有略,选最能体现春天特色的景物来写。
3、观察景色的地点之间转换要有连贯性。
学生口头说景:(内容见板书)
可挑选景物有详略地进行描写。
四、板书:
阳光、空气、风
花 柳树 动物
五颜六色 千姿百态(杜鹃、紫藤)
柳枝吐翠 柳絮飞舞(枝、叶、絮)
柔软
忙碌的蜜蜂、昆虫
草
小河
评:课堂伊始,通过仔细观察图,进而说图的方式,使学生能将自己说的内容与例文进行对比,找出自己的不足,发现例文的缺陷,为自己的写作指明了方向。整堂课让学生通过自己阅读例文,来发现写作手法与要点,而并未框定学生的写作内容。给予了学生充分的发挥空间,易于写出精彩的文章。“观察景色的地点之间转换要有连贯性。”这一写作要点的归纳,也使学生明白文章的条理性十分
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