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师的课堂智慧从哪里来
教师的课堂智慧从哪里来
窦桂梅
教师的课堂智慧从哪里来 ——听田慧生教授报告有感
我发现自己有一个不好的“爱好”,由于读了一些国外教育书籍,学习了好多时髦的教育名词,于是写文章或发表意见,就总爱弄上一个外国人研究的、经过中国人翻译过来,也许并不准确的“语录”,佐证自己的话语。
猛然间发现,我们光忙着在人家的理论体系或观念中印证人家的话语是如何如何正确了,结果,我们的教育教学研究成果却往往找不到自己的家。甚或,我们不断把各种理论方法引入,移植到课堂,并要求教师接受、认知、照搬的新东西的时候,确从来没有反思过自己有没有独特的高峰体验。
我们似乎成了一群鹦鹉,只会学舌,不问内涵,更不会细致分析表里。
这好比饮食,偶尔吃几次麦当劳、几次西餐还可以。可是,经常吃,就觉得倒胃口,原来,一个人的饮食习惯是植根于自己生活的土壤中而养成适应的。这就如同植物,换了水土,即使长成也常常退化变异。
再回到课堂。
比起自己年轻时候为师的学习容量,现在的教师,不知道要超越多少倍。教师知识量扩大,掌握的新鲜理论多,带动着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也随之增大,可是盲从、盲目、浮躁的现象也伴随而生。
我在想,如何立足自己的土地,开出自己的花儿,再借助外国 “蜜蜂” 的帮助,而最终让自己,以及学生接出真正属于自己的果实。教育、教学不能仅仅依靠“外力”的帮助,特别是在教师早期的专业发展中,否则反而耽误了自己真正的成长。我们教师,一定要立足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不是挖坑,而是打一口井;不是坐井观天,而是让自己打出的井水滋润自己、滋养学生。总之,要好好研究如“过日子”一样的自己的课堂。
要说过日子,就得平常、从容、淡然。这样毫无矫饰的课堂,才会有营养,孩子“长”的肯定比吃“钙中钙”长大的自然茁壮。
那么,当下,为了过好日子,教师应从哪里入手来提高自己的素质?当然不能做那人云亦云的鹦鹉,靠的应当是教师的智慧。
有人说,只有有智慧的教育才能培养有智慧的人,只有有智慧的教师才能培养有智慧的学生,只有有智慧的校长才能带出有智慧的学校。教育智慧现为教育的一种品质状态和境界。
那么,智慧从哪里来?
现在,好多学者在研究教师的智慧。我看,应从“过日子”的细节入手,这种科研的本身就是一种智慧。即研究教师如何一天一天陪伴孩子走过每一个属于自己的日子,而不是完成外国或中国理论家的定义。
田教授讲到,教师的智慧,在社会生活中,是个体生命活力的象征,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心理背景下,以知识和经验的习得为基础,在知性、理性、情感、实践等多种层面发生、在教育和人生历练的过程中形成的应对社会和自然,创造新人生的过程。智慧是一个人一种综合能力的系统,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聪明,甚至也不只是心理学概念中的智商,它是每个人安身立命、直面生活的一种品质,状态和境界。
那么,这种安身立命、直面生活的品质、状态和境界究竟是什么呢?
让我们细细追问自己几个问题。比如,每天的工作是否尽力而为,甚至竭尽全力?对每天的工作是否充满热情而无厌倦?是否追求教育教学活动的卓越而不是“捱”日子?是否每天不断自我激励而不是麻木应付?是否对待工作不是一种满足,而总是感觉在路上? 如果你的答案很“阳光”,也许智慧就溢满你心,这决定着你的教育状态,充实着日复一日平淡的生活,渐渐的,就会成为你的素质,不自觉地养成你工作的惯性,促进了你的成长,“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于是便有了具体的着落。
那么,这“着落”要靠什么依托?就是细节。教师能把这作为一种路径,就是高明的教师。
也许,你会不同意我的意见,你会说,陷入细节和微观,课堂就没有了生机和活力。可是我们反问,现在的大部分课堂,学生的学习欲望为什么没有激发出来?学生在课堂中,生命的创造和灵性为什么依然得不到释放?甚至在日复一日的机械学习中被消蚀、被磨灭?你也许会说这是某些教育制度使然。但,别忘了,有没有我们教师盲目追求大而空的、急功近利的效果使然?是不是因为忽视了对学生润物细无声的陪伴和引导,才使我们的学生有学而厌烦的可能?如果对于问题,你无法自答,除了思绪的矛盾外,恐怕还因为上面的几个“追问”我们中的一些可能从来没有细细地品尝过吧。
如果你承认这一点,那就让我们再继续探讨:什么是细节?什么是教育的细节?教育就是一堆细节组成。每一个教育的个体都有千差万别,每一个现象都和学生、教师、甚至学校、家庭和社会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别忘了,成长是一点一点的、在看不见的过程中,慢慢生成的。有了细致,就会拥有知性智慧助你防微杜渐、明察秋毫。有了细心,就会有理性智慧,获得对教育的基本认识而不至于偏颇。有了细腻,就有了情感智慧。我的导师朱小蔓认为,情感在认识过程中保持一种维持,会通过对认识活动的调节,来输动。情感本身就构成了认识和智慧活动的内在组成部分。
其实,追问细节,并不是要求教育过程变成流水线——所有的人都进行机械重复的操作。而是说,通过细节,使我们的工作,如同精心编排的剧本,大到剧情台词,小到道具布景,每一个细节成为学生演出的必要保证。
总之,有了细节,就有了实践智慧。只有在一个又一个具体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我们的实践智慧才能越来越丰盈。教师的智慧价值就是实践。教师的成果都是实践智慧的结果。爱在细节,智慧就在细节中产生,有了智慧,教师的专业成长便有了灵魂。
在知识发展的今天,社会对教育的发展模式、人才提出全新的要求。更加关注教育的品质和质量,更加关注人的个体性。当前,改革的攻坚阶段,我们的艰巨性和不确定性,特异性,都是对教师洞悉 复杂局势,应对复杂挑战的很高的要求。时代呼唤有智慧的教师;时代呼唤教师的智慧。
赋予一个智慧型教师新的含义——从细节中走来。
那么,静下心来,就让我们从细节中一点一点地敏化吧。
让课堂充满智慧
好的课堂是情智共生的课堂,要以情促智,以智生情,让学生心灵闸门不断开启,让学生智慧的火花不断点燃。而要点燃学生的智慧,作为驾驭课堂的教师就更应该有一个智慧的头脑。教育的智慧也许来自技巧,也许来自机智,也许来自灵感,也许来自艺术,或者来自于爱。这些说法都有他的道理。拥有知识的人只能看到一块石头就是一块的石头,一粒沙子就是一粒沙子,而拥有智慧的人却能在一块石头里看到风景,在一粒沙子里发现灵魂。
班内总是有学生品行不佳,我们很多老师都把他视之包袱,一般都会警告其他同学离他远远的,注意“近墨者黑”;而智慧的手段往往是,把他作教育的契机,呼唤大家以热情的双手,拨动爱的琴弦,使之“近朱者赤”。管与不管,两个不同的视角;放与不放,两个不同的结果。作为人师,我们能否充分利用自己的智慧,能让更多的学生成为有用之材。只要我们能问心无愧于自己的师德,我们能充分运用自己的智慧给学生带去快乐,带去动力。
在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之间,是一片不确定性的开阔地,它让因循者困惑,也给真正的改革者释放了智慧的源泉。以往,有大纲有教材,捧一本教参就可以驾轻就熟地传道授业,这是因为课程总是换汤不换药。如今,课程标准不那么具体不那么精确,多了些弹性空间,而教材,也不再是经典、不再是记忆的样板,只是教学使用的材料了。这的确让我们这些习惯于以教材为目的的教教师感到困惑了,也正是这困惑让人呼唤新的教学智慧。新的课堂智慧,是要改造传统的教师权威。近年来关注的学生主体性、教师角色转换、自主建构性学习等问题,肯定会在教学中不断落实。在新课标与新教材之间的开阔地,它提供给教学的,是悬念、是坎坷、也是创生成功的机遇,新课堂智慧,可能正是在这里获得了释放和张扬。
意大利作家卜迦丘说:人类的智慧就是快乐的源泉。国家督学 成尚荣教授指出:“课堂教学改革就是要超越知识教育,从知识教育走向智慧教育,从培养‘知识人’转变为培养‘智慧者’,用教育哲学指导和教育改革,就是要引领教师和学生爱智慧,追求智慧。”
什么是智慧?北京大学王梓坤教授认为:“智慧在于人对客观世界和人生两方面的深刻理解以及透彻的领悟,它是一种整体品质,它在情境中诞生和表现,以美德和创造为方向,以能力为核心,以敏感和顿悟为特征,以机智为主要表现形式,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的结合赋予它底蕴和张力。
《辞海》对“智慧”一词的解释更是简单明了,明白之至,“智慧就是对事物能认识,辨析,判断处理和发明创造的能力”有人说:知识,只是让人看到一块石头就是一块石头,一粒沙子就是一粒沙子;而智慧则让人从一块石头里看到风景,从一粒沙子里发现精髓与灵魂。
智慧的课堂应该是语言充满智慧的课堂 智慧课堂应讲究教学语言的艺术,一个人在认知清晰性和口头呈现的清晰性上有着很大的差异,教师的课堂语言或讲话方式直接影响着教学内容呈现的清晰度。在工作中,时常可以看到一些老师很有才华,可惜上的课却并不受学生欢迎。这与不能清晰语言展开教学有很大的关系。而一些公开课之所以很成功,给学生及听课的老师以一种享受,教学语言的精心设计起了很大的作用。教师应该用自己的智慧去开启学生的智慧,而教师的智慧首推课堂教学中的教学语言,因为语言是教师的第一智慧。正如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所说的那样:“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
教书是一门语言的艺术,教师的课堂教学也需要生动且幽默的语言。教师幽默的语言往往体现了教师教学的智慧。因为,富有哲理和情趣的幽默,能够缓解甚至克服学生的紧张心理,能够深深地感染和吸引学生,能够使师生之间的关系更为和谐,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与学习动机,从而促进课堂上师生之间心灵与思维的互动。教育家思维特洛夫说过:“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如果我们认可教学是一门艺术,那么教师幽默的教学语言就是教学艺术的一种体现,同时也是教师教学风格的一种彰显。
智慧的课堂应该是凸显探究的课堂 凸显探究就要引导学生争辩,争辩使学生和教师的智慧火花交汇,碰撞、学生思想驰聘四海,翱翔蓝天,他们的灵性、个性得到张扬,争辩的过程是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提高的过程,也是教师教学相长的过程;智慧课堂应该是充满疑问的课堂,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设计合理的教学悬念,激发学生思维的动机,诱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实现师生间与生生间思维的互动,着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理性思辨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因为知识的个体性和情境性决定了知识来自于建构,过程甚至比结果重要,因为智慧往往生成与对知识探究的过程之中。智慧的课堂教学应该渗透科学探究的理念。教师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探究真实的现象,感悟真情实感,开启思维之门。
一些学生对概念的来源不清楚,对知识体系的不清晰,只知其然,不知所以然,只会复制例题,不会创新应用。就如《笑话》中所说,一个小孩子问他爸爸:“你为什么不买汽车,带我和妈妈玩遍天涯海角”,他爸爸说咱没钱呀,孩子说,“那你去银行拿钱时为什么只拿那一点点,把买汽车的钱也拿回来不就行了吗?”这个笑话中的孩子与教师“重结果轻过程”的课堂教学模式不是一样吗?在“重结果轻过程”的教学模式下,鲜活的知识来源被无情地截断,前人对知识艰辛的探究过程被“边缘化”。这样的教学过程,不利于学生真正地理解与掌握知识,因为,按照后现代知识观,知识不是确定的事实,不是对现象的准确表达,它只是一种假设,一种解释,知识是在批判中发展的。死记书本知识只能导致思想的僵化。但知识又是有价值性的、个体性的和情境性的。知识的个体性和情境性,决定了知识来自于建构,没有建构的过程,不可能真正地获得知识,没有对知识建构的过程,不可能使学生进入真正的知识殿堂。“重结果轻过程”的教学模式还会大大降低学生学习的乐趣,因为死记知识的条文是枯燥无味的,在适当情境中对知识进行探究才会体验到获得知识的快乐。因此,我们应该明确,过程与结果都是重要的,过程甚至比结果更重要,因为智慧往往生成于对知识探究的过程之中,因为在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人才会变得更聪明。基于此,我认为,智慧的课堂教学应该渗透科学探究的理念。教师须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探究真实的现象,感悟真情实感,开启自己那扇思维之门。
智慧的课堂应该是走进生活的课堂
知识本身没有意义,知识的意义体现在知识的应用之中。我国教育家陶行知认为,“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因此,智慧的课堂需要向生活世界回归,在知识与生活的融合中,既增长了学生的智慧,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课堂需要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知识的汇聚、思维的碰撞、思想的交锋、情感的融合,尤其需要将教育者的教育转化为受教育者的教育。教师之“魅”在于懂得“有所为且有所不为”的道理,学会等待和抓住教育时机,用一个智慧的生命去照亮许多的智慧生命,用一个智慧的心灵去唤醒许多智慧的心灵。课堂常常是那种以语言、文字、数字、图表、公式、定理、法则等符号体系为主搭建起来的知识场景,它同生活世界有许多差别和距离。正因为如此,课堂行为和事件时常需要面向联络、亲近、回归生活,因为生活是课堂行为和事件发生的“孵化器”,是使课堂场景得以保持实践意蕴和生命格调的动力和源泉。生活世界是教育和教学的“母机”,生活的故事常常激发教育和教学的反思。生活总是指示、启迪着学生成长的路向、样式和真谛。美国教育哲学家杜威指出:教育既然是一种社会过程,学校便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因此,智慧的课堂需要向生活世界回归,因为“学生”这一概念的根本内涵在于学习人生和学会生活,即有本领、有意义、有品位、享受丰富多彩的生活。智慧是植根于爱的,教师不仅要尊重和宽容学生,更要欣赏学生的独特感受和多元见解,不排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节外生枝”。在充满智慧的课堂上,学生不再是唯唯诺诺、亦步亦趋、小心翼翼。这样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吸引着每一个学生进行智慧的碰撞、情感的融合、心灵的交互,学生的思绪得以飞扬,灵感得以激发,智慧得以生长。教师要善于构建这样的生活课堂,应该时常检视自己的居高临下和盛气凌人,永远保持一份敬畏、责任感、谦卑和宽容的情怀。因此,教育是那种被人的心灵、良知、激情和智慧所召唤的事业。
智慧的课堂需要智慧的教师。
智慧课堂呼唤有智慧的教师,所有的智慧,都表现为一定的创造性。要“入乎其内,出乎其外“,它首先体现在对文本的重视,体现在教材教法上,也就是说:立足于文本提供的情景,有机整合教学资源。强调教学的独创性,成为“有规则的自由活动”。试想:一个墨守成规的教师对于学生创造性的发展无疑是一种近乎灾难的障碍。教师是一个社会团体的智慧领袖。当代教师需要作为学生智慧成长的引导者、促进者和自我智慧成长的反思者、实践者。他们不仅需要具有广博和专精的知识,更需要具有机敏、幽默、豁达、洞察的智慧。教师们只有用智慧的心灵才能点燃学生智慧的头脑。教师之“魅”在于用一个智慧的生命去照亮许多的智慧生命,用一个智慧的心灵去唤醒许多智慧的心灵。
教师智慧是教育的一种过程,一种境界。加拿大阿尔伯特大学教育学教授马克斯·范梅南认为,“教育的智慧性表现为对学生的关心,并把这看作是教育者的崇高使命。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是通过教育体验实现的。教育体验是指对教育的情境、关系及行动的体验。教师智慧始终指向具体教育情境的具体学生,将触角伸向学生的生活世界,探及学生对世界的内心体验,时刻关注学生对具体的情况、关系或事件的体验,然后以‘心向着学生’、‘向着学生的生存与成长’的角度,探寻在具体情境中如何机智和充满智慧地采取行动,并不断地反思自己的行动。特级教师田慧生认为:教师智慧是良好教育的一种内在品质,表现为教育的一种自由、和谐、开放和创造的状态,表现为真正意义上尊重生命、关注个性、崇尚智慧、追求人生幸福的教育境界。从这一角度来看,教师智慧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主要表现为教师对于教育教学工作的规律性把握、创造性驾驭和深刻洞悉、敏锐反应以及灵活机智应对的综合能力。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也认为:教师智慧是在教育过程中自然生成的,是教师与学生在课堂生活中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它不仅仅是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机智,还有教师的教育品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教学设计的智慧、课堂语言的智慧、角色把握的智慧、临场应变的智慧等。
综上所说:智慧的课堂应该追求教学的真质量,追求课堂的真效益。它应该包括学生完善的人格成长、差异的知识建构和创新的智慧发展。在教学目标的达成上,要重视“层次性”和“生成性”;在教学资源的遴选上,要重视“针对性”和“发展性”;在教学策略的运用上,要注重“合作性”和“开放性”。老师在设计教学程序时,要尽可能地处理好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关系,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在组织学生学习时,要努力处理好自己的角色地位,重视引导学生质疑、调查和探究,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老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经验告诉我们:考察课堂教学时,我们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在教学目标的预设上,是否体现“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要求;二是在教学程序的设计和运行过程中,是否在 “整合各种教育资源,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和主动探究”上有序运行;三是在学习环境管理上,是否在“努力实现师生平等交流,合理调控课堂学习情绪”上多向协调;四是在对学生的评价上,是否能“促进全体学生的个性张扬、智慧发展和健康成长。
第二篇:教育智慧从哪里来
《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读书心得
(推荐)“智慧与爱心同等重要”是专家王晓春老师的立说标题,是啊,对学生每位老师都倾注了爱,但爱不一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在我们的身边这种现象数不胜数。
有学生因为特殊原因课落下了,我会利用业余时间给他们补课,及时与家长联系寻找解决办法。但结果不一定如你所想,可能会令其家长感动,令周围的同仁称赞,但有时真不能让学生从根本上改变。收效不明显的原因主要是我们的教育智慧还不够,没有能解决他们真正的心理问题,客观的家庭问题等。学生之间打打闹闹,斗嘴绊脚,总认为是小儿科的事,所以总是用很简单的谈话和互相道歉来解决。却很少会想到去找找发生矛盾的真正原因,是它自身的,还是和家庭环境有关。王老师告诉我们,学一点心理学,走进一点学生,花一点耐心,这样我们的收获会让我们惊喜。
如何走进孩子的世界,我在书上看到这样一个词——换位思考。这并不陌生,却又那么陌生。它唤醒了我沉睡的心灵,让我豁然开朗,使我不断设想:假如我是学生,我最需要的是什么?假如是我的学生,我会怎么做?换位思考使我明白: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宽容,多一些耐心和等待,就会多一种教育的方法,就会让自己让学生多一份快乐。换位思考让我不知不觉地走进学生的心灵,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感受他们细腻、透明、多彩的心灵世界,换位思考成了我和学生们零距离沟通的一条无障碍通道。
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尊严,更有自己的思想感情和需要。自尊之心人皆有之,学生也是如此。
二、批评不是解决学生问题的唯一方式 批评只是一种带有情绪性的管理方式,没有研究的教育,是盲目的、情绪化的教育,是教师素质提高的最大障碍。往往在没弄清楚学生是怎么回事,自己就大动肝火真是不值。如何正确地批评学生,而且又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当你理解了学生,批评学生肯定能找到非常自然的方法,孩子也自然能够接受,不掩盖问题,才能真正全面地理解学生,才能正确地实施挫折教育与批评。这是我从这本书上得到的启示。
三、教育智慧是一门艺术
教育是一门学问很深的艺术,蕴藏着许多智慧。一直以来,我也是那些忙忙碌碌的愚人,书中一个个真实的案例,好多就发生在我身边,也曾经让我百思不得其解,也曾经让我忧心忡忡,也曾让我牢骚满腹,而我机械地做着、忙着、拼搏着。尤其,读到“水彩笔的故事”这一案例,使我想到自己平时也经常的遇到此类问题,但很少去动脑筋思考和观察学生的表现,而是“无研究的教育”,这种简单的教育,没有从根本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而对教师的能力也没有丝毫的提高。非常好的思维习惯是,遇到事情总想问个为什么,猜猜有几种可能的原因,然后,加以验证,有时不妨多转个弯想一想。面对教育中频频出现的各种问题,作为教师的我们不能首先慌了手脚,孩子的成长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各种各样的原因左右着他们的行为,我们要有容忍之心,更要具平常之心;我们要有大将风度,不要用我们的急躁表情和过激言语让孩子害怕、叛逆、压抑,而要寻找到合适的“点”,让孩子自我成长。
教育智慧从哪里来呢?教育智慧从日常善于捕捉的点滴小事中来,从科学的思维方式中来,从概括反思中来,从良好的心态中来„„只要我们以研究的心态来看待问题,向研究型教师努力,可以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简单的问题明了化,你可以发现:
原来教育可以如此轻松又愉悦!
读了《教育智慧从哪里来》一书,我发现了真正开启孩子心灵的钥匙——用爱心启迪学生的智慧,用智慧开启学生的潜质。当然,我知道仅仅看完这本书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正确运用该书中的正确理论去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总结、反思和创新,努力提高教育教学工作效率和质量,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三篇:教育智慧从哪里来
《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读后感
南海区丹灶镇金沙小学徐广滔
假期里,读了王晓春的《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这本书,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和思考。尤其是第一部分,教师问题。文中的一篇篇案例就好像是实实在在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是我们每天工作的写照。读过这本书后,我最大的体会和收获就是,教师除了要有“爱的能力”之外,还要有学习和研究的能力,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很长一段时间,社会呼吁我们教育群体要爱学生。尤其是体罚和变相体罚的现象一出现,对学生造成伤害以后,媒体的报道更是让社会质疑教育者的爱心。我们每一位做教师的,扪心自问,没有谁会觉得自己对不起孩子,我们都是真心真意地爱着我们的学生。但是为什么还会对教育者有质疑的声音呢?在读了这本书之后,似乎找到了答案。我们的教育中并不是缺少爱,而是缺少“爱的方法”。所以,我们爱的很累。总觉得对学生付出了那么多,却没有什么回报,却不见学生有明显的进步。因此,我们的爱就显得苍白无力了。
细细反思我们的教育,有时候我们认为自己已经了解了所教学科的课程标准,已经掌握了很好的教学方法,对教材把握的也比较准确,能较好地组织课堂教学,还能全心全意地爱学生,以为这样就能做一名好老师了。其实不然。怎样才能让智慧与爱并存,让我们的教育生动而有意义呢?我想,我们要学习和研究的内容其实还有很多。因为我们面对的儿童,他们每天都在身体上、心理上和思想上发生着各种各样的变化。所以,我们只靠自己积累的那些“经验”,现在看来,已经远远不够了。那么,我们就要不断地充实自己,让自己学会智慧的爱。那么教育智慧来自于哪里呢?我想这种智慧应该来自于渊博的学识,来自于对教育和课程的理解,来自于娴熟的教学技能,来自于对学生的了解程度等等多个方面。当下的教育,所谓的“经验”已经不再是最重要的,我认为要从多方面丰富自己,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才是最为重要的。那样我们才能成长为一名名符其实,高素质的优秀教师。
第四篇:《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读书笔记
今年暑假学校推荐我们读了《教育智慧从哪里来》一书。书中各个案例都能让我感受到是真实的真人真事。每每看完一个案例的时候都会激起我的一个回忆,点评更是指引我这样年轻教师工作的方向。收获颇多,重点谈以下几点。
一、遇事多发现、多研究。
全书读来,给我最强烈的感受就是:现代教育要求教育者练就一身过硬的发现、分析和解决在教育过程中遇到的种种“案例”,来引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纠正偏差,形成良好的生活、学习、做人、做事的习惯,提高素养。而这一切都需要教育者独具慧眼,不以粗暴、简单的方式加以归因、干预和压制。重在发现和研究,积极探求学生表现的背后的深层次的本质原因!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不断进步。在整个教育过程中,不仅教育好学生,而且提高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成为一个深入学生生活的探索教育方法最优化的“研究者”。如:一个不爱学习的体育特长生,“对学习一副无所谓的样子”。于是老师用几乎公式化的思维方式认为:“怎样让他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成了我的首要难题。”于是老师开始主动接近他,深入了解他,谈话“一开始涉及到学习的话题,他就有些退缩”最终起作用的还是老师在获得他的信任之后,再帮助他解决一个个学习困难的情况下,经过长期努力得到转化。可见,遇到情况,多分析,少片面,才是智慧的老师。
二、教育需要更多的“三思”。
以上的案例中王老师认为这位老师一开始就出现了问题的归因错误,走了不少的“弯路”:学习的重要性是一个很常识的问题,几乎没有人不明白!这位老师的这个归因就缺乏“智慧”!“这也是目前中小学教师工作的普遍弱点”。教师面对学习障碍学生大谈学习的重要性,就是做让学生更反感的“傻事”,做的是无用功。而智慧的提问题应该是:“明明知道学习重要,为什么还不起劲呢?”解决问题,老师的爱心固然重要,但起决定作用的还是老师的专业能力,就如同医生要能对症下药。教育智慧起码也和爱心一样重要!同样,老师的真心如果没有更多的智慧相伴,则真心换回来的很可能就不是真心。可见,当今的教育要多一些三思,少一些盲目。
三、知识储备多少,你的眼界就有多宽
想成为一个好教师,就应成为终身学习的典范,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使自己的课堂成为智慧的课堂。我们不仅要向书本、向专家、向同行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提高自己,同时也向我们的学生学习:认真积累学生在课堂上、作业中的奇思妙想、精彩提问和回答;也重视收集学生们出现的共同错误;从而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更好的为学生创设他们发展的平台,同时促进自己的发展,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总之,作为一名教师,要从研究的角度来从事教学工作,不断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研究问题,不断地增长自己的思考力、感悟力,不断地提炼新见解、新观点,从而全面地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和教育智慧。今后我要向身边的老师学习,向书本学习,这样,自己的教育智慧便会积少成多,或许,某一天,我也会从一粒沙子里发现闪光的灵魂。
第五篇: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读后感
这个学期,学校送了我们一本书《教育智慧从哪里来》。全书五个部分,分别就教师问题、学生问题、师生关系、教师与家长关系等当前在学校、社会和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热门的教育案例进行点评和剖析,深入浅出,入情入理,发人深省,每每闪烁着王老师深邃的教育功底和教育智慧。令我读后深受启发.纵观全书一个个生动的例子,发觉无一不透射出老师对学生那一种至高无上的爱,大公无私不求任何回报的爱。是的,没有爱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教育。而“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教育之爱首先应是尊重和信任,尊重和信任是激活教育智慧的因子。”没有任何真正的教育是可以建立在轻蔑与敌视之上的,也没有任何一种真正的教育可以依靠惩罚与制裁来实现。真正的教育只能建立在尊重与信任的基础上,建立在宽容与乐观的期待上。真正的教育存在于人与人心灵距离最短的时刻,存在于无言的感动之中。让孩子生活在老师爱的目光里,拥有一个开心、快乐的童年,这应是良好教育努力达成的目的。但在部分教师头脑中,“师长”、“尊者”的封建师徒伦常意识依旧残存,对教育“上施下效”原始内涵的理解还是那么根深蒂固。
“爱满天下”是陶行知先生毕生追求的教育真谛;“热爱每一个学生”这是陶行知的人生言;“为了孩子,甘为骆驼。干人有益,牛马也做”。陶行知一生提倡“爱满天下”,他热衷于创造真诚、博爱、和谐的教育氛围,体现了最崇高的师德境界,树立了人师楷模的显著标志,张扬了爱心和人剃精神。在这里,我所理解的爱应该是大爱而非小爱,大爱应该是对学生思想上的关爱,即时发现学生身上存在的思想的偏颇,通过与学生的真诚沟通,让学生相信你,并且教师也应该有能力给处于迷惑中的学生以正确的思想指导。我想特别对于班主任,更要求有这样一颗敏感细致的心去发现和感受每个学生的心灵,给予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指导。
因此,前进的路上,需要我们的教师拥有更多的教育智慧。我们的教育对象是一个个活生生活蹦乱跳的孩子。他们在学校里的时候可是一刻也不停歇的。而且,孩子们是那么的好奇、好问,什么都有可能随时成为他们观察的对象。他们对是非的分辨还不是很明确。有的只是单凭自己一时的喜好爱恶来表现对事物的看法。教师对学生爱是高尚职业道德的体现。热爱孩子,喜欢孩子,以慈详的态度、和蔼的语言对待他们,使他们与自己越来越贴近。没有对孩子的爱,会使教学也没有激情。没有课堂上师生间心的相通、情的交融,也就不可能产生教学所需的智慧和吸引学生的技巧。只爱一部分孩子,意味着对另一部分学生冷漠,那是偏爱,偏爱是一种非理智的情感。陶行知特别反对“纯以面貌美丑为取舍”的选拔法,他做到了如谚语所说的那样:“漂亮的孩子人人都喜欢,只有爱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由此我想到,教师对孩子的爱应是一种理智的诚实的公正的稳定的师爱,它是高尚情感和科学的严格要求相结合的产物。也只有做到了对孩子有爱,才会生发出源源不断的教育智慧来。
教师对那些给自己找麻烦的孩子也应要有一颗爱心,它不埋在胸膛里,而应擎在手上,高高举起,让孩子看得见,摸得着,时时感觉到。老师对这些孩子更要倾注真诚的爱心,使孩子感到老师的亲切、集体的温暖,从而树起信心,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学习陶行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献身教育的品格、“爱满天下”的高尚情怀,发扬“因为差,更要抓”“因为差,更要爱”的敬业精神。我们班有个孩子,脾气大的吓人。稍不如意就大哭大闹,要么用手脚踢打别的孩子,要么就把教室里的玩具、货架踢到在地。她喜欢的玩具一定要给她先玩,和同伴之间经常发生骂人、打架的事件。还经常威胁我们老师:“我要回家去了,我再也不读这个幼儿园了”。对这样的孩子,我们没有对她另眼相看。而是给了她和别的孩子一样的爱。对她经常给我们出的难题、招数,我们充分运用自己的教育智慧,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睡午觉时,我们坐在她的小床边,抚摩着他的额头陪她睡。游戏时大家都不肯跟她一起。我们就帮她找到小伙伴和她一起做游戏。并且告诉她:只有和大家团结友爱了,不打人不骂人了,小朋友才会喜欢她。有一次中午午睡,睡到半中间,她开始胡搅蛮缠起来,一会说肚子疼,一会又说要吃糖,还要老师给他放录音机听故事,我告诉她现在小朋友睡着了放故事会把小朋友吵醒的,明天再听。她就开始号啕起来,把一屋的小孩全给吵醒。我当时真的有些火。但我还是强压怒火,把她抱在怀里,并轻轻地拍打她的后背。最后,总算把她哄睡着了。
我想正如陶行知先生的“爱满天下”的教育,教师把爱洒向学生自然也会收获满天下的爱,爱的付出与收获是双向的。爱是一种巨大的力量,教育是从爱里产生出来的,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
爱的教育是我们最基本的教育原则和方法。陶行知先生的“爱满天下”更把爱的教育发扬光大。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师爱能营造出和谐、温馨、亲切的师生关系。在这种师生关系中,孩子不仅乐学,而且个性会得到充分发展,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这是创造能力形成的心理基础。爱的教育确是一门深而活的学习问,爱的教育将是一本大书,让我们每一个人学习陶行知,用爱的实践写下自己珍贵的而值得回味的一页吧
成功可以给人带来荣誉和喜悦,而挫折或许能给人更多的思考,往往孕育超凡的智慧。经过挫折的历练,教育智慧才会生成,教育品质才会升值。可以说,每一个成功者都曾经过挫折的历练,他们的脚下也曾经泥泞不堪,然而正是不堪的“泥泞”,才滑出了他们的智慧灵光、丰盈了他们的智慧之囊。教育智慧源于点滴的学习和深厚的积淀,源于教师对孩子的真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