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能力知识点归纳

时间:2019-05-13 00:13: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育教学能力知识点归纳》,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育教学能力知识点归纳》。

第一篇:教育教学能力知识点归纳

小学教育的基本特点:全民性 义务性 全面性

小学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调查法 观察法 个案研究法 文献法 比较研究法

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1.学会学习,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2.成为反思型教师;3.强化创新精神。4.成为课程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建立专业理想 拓展专业知识 发展专业能力 形成专业自我(教学风格)

心理学研究方法:观察法、调查法、个体研究法、实验法

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客观性原则、教育性原则、矛盾性原则、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发展心理学研究的特殊性原则

心理学诞生的标志:1879年,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开始对心理现象进行系统的实验室研究,使心理学从哲学中脱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这一事件标志着心理学的诞生 教育构成的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措施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学科

教学的研究任务:阐明教育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揭示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给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以理论和方法的指导,全面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为培养合格人才服务。小学组织的基本要求:有效性原则、管理幅度原则、统一指挥原则、权责对称原则、协调统一原则、因校制宜原则

传统基础教育课程存在着教育观念滞后、课程结构单

一、课堂内容“繁难偏旧”等问题,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基础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课程目标的改革:培养创新型人才,适应未来发展。课程内容改革:联系学生实际生活和现代科技社会发展

课程结构改革:从整齐化走向多样化,从分科走向综合,合理设置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体现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

课程功能改革:学生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课程实施改革: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发现 课程评价改革:倡导发展性评价,突出评价促进发展功能 课程管理政策改革: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

小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点: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学生心理发展的四个基本特征: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差异性 小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的一般方法: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社会意义。;培养学生对每门课程的积极的学习态度,形成定势,有助于培养学习兴趣。;不断改进教学方法,采用有趣的、变换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参加课内外实践活动和学科兴趣小组,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中体验到成功的愉快和学好知识的乐趣;教师要以自身对所教学科的兴趣和热情给学生以良好的示范;不断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在某一领域的知识不断积累,对某一领域产生稳定而浓厚的兴趣。小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基本特点:逐步形成和谐的道德认识能力;道德言行从比较协调到逐步分化;明显的表现出自觉纪律的形成。小学思想品德发展的一般规律:品德发展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产物,是主体在活动和交往的基础上自我建构的结果;个体的品德发展是其内部矛盾运动的过程中实现的,内部矛盾是促进品德发展的直接动力;个体品德的发展是品德各要素协调统一的发展;品德的发展是阶段的连续发展的过程,是从不自觉到自觉的过程。

小学德育的主要内容:爱国主义教育;理想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劳动教育;人道主义与社会公德教育;民主法制和纪律教育;正确的人生观和科学世界观教育

我国小学德育的基本原则:导向性原则;疏导原则;尊重学生和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教育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在集体中教育原则;理论和生活相结合原则 我国小学常用的德育方法:说服法;榜样法;锻炼法;陶冶法;表扬奖励与批评处分 美育原则:形象性原则;情感性原则;活动性原则;差异性原则;创造性原则

美育的途径和方法: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文化艺术活动进行美育;通过大自然进行美育;通过日常生活进行美育。

学校心理辅导的途径: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有关课程;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在学科教学中参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结合班级、团队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个别心理健康辅导或咨询;小组辅导。

班级管理的内容:班级组织建设;班级制度管理;班级教学管理;班级活动管理 小学班级管理的四个基本环节:计划 组织 检查 总结

小学班级管理的主要特征:鲜明的教育性;突出的能动性;有机的协调性 小学班级管理的原则:整体性原则;民主性原则;高效性原则

班级管理的模式:班级常规管理;班级平行管理;班级民主管理;班级目标管理

小学班主任的基本职责:对学生开展思想品德教育;教育学生掌握好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关心学生身心健康;组织和指导学生参加劳动实践;关心学生课余生活,开展有益课外活动;做好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与家长、社会沟通、形成合力

班主任工作的内容和方法:了解和研究学生;组织和培养班集体;做好个别教育工作;营造优雅的班级环境;协调好各方面的教育力量;操行评定;做好班主任工作计划和总结

小学班队活动的基本类型:主题教育;班队例会;班队文艺活动;班队体育活动;班队科技活动;班队劳动;班队游戏活动

课外活动的特点:自愿参与;自主活动;形式多样;内容开放

课外活动的教育作用: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组织、合作、礼让等社会交往能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课外活动的内容:科技活动;学科活动;文体活动;课外阅读活动;游戏活动;社会活动;主题活动

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个人活动、小组活动、群众性活动 课外活动设计的主要原则:以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化发展需求为基础;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动手能力、个性特点和合作能力为主要目的;知识性、趣味性和实践性兼顾,使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灵活多样、丰富多彩。

课外活动的指导原则:尊重学生的个人意愿和兴趣、特长;注重学生的平衡发展,兼顾全面发展与特殊能力的养成;重视游戏和自由活动。

开展好课外活动的基本要求: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计划性;活动要丰富多彩,富有吸引力;充分发挥形式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精神。

小学班级管理的基本方法:做好班级常规管理;对于学生不正确、不文明的言行要及时加以引导和制止;树立典型,平等对待学生;因材施教,以鼓励为主;提高班主任自身的素质。小学班级活动的基本途径:课堂教学;班会;学校活动;课外科学技术文娱体育文化艺术活动;社区实践服务活动

小学班级活动的基本方法:根据小学生的思想状况和身心特点,安排活动;与班级风气和学生思想实际相结合开展活动;与教学有机结合开展活动;与纪念日、节日相结合安排活动 小学教学设计需遵循的基本原则:系统性原则;程序性原则;可行性原则;反馈性原则 教学设计的依据:现代教学理论;系统科学的原理与方法;教学的实际需要;学生的特点;教师的教学经验

教学设计的步骤:确定教学“三维”目标;分析教学内容、确定重点难点问题;分析学生状况、创设问题情境;设计和选择指导学生探究的教学策略;设计和选择指导学生完善知识结构的教学策略;对教学设计的反思与评价

教学设计的四个基本要素: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媒体;教学反思、评价 小学综合课程的三种基本形式:是以知识的逻辑结构为主线组织教材;是以主题或解决问题为主线组织教材;是以学生生活为主线组织教材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特征:整体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

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内容: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

教案设计的基本内容:课题;教学目标;课型、课时;教学重点难点;教学过程;作业处理;板书设计及教具

教案设计的步骤:研读课程标准;分析处理教材;确定教学目标;了解教学情境;选择教学方法;准备教学媒体;设计教学过程

教案设计的要求:科学规范;简单明了;形式多样;理念先进

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的方法:借助语言创设教学情境;借助问题创设教学情境;借助多媒体创设的教学情境;运用游戏创设情境;运用故事创设情境

小学生学习动机激发的基本方法:坚持以内部动机作用为主,外部动机作用为辅;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根据作业难度,恰当的控制动机水平;充分利用反馈信息,给予恰当的评定;妥善进行奖惩,维护内部学习动机;正确认识并妥善组织竞赛;适当进行归因训练,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小学生学习方式的基本类型

偏好:听觉型、视觉型、触觉型和混合型

智力:知识学习、技能学习、问题解决学习

方式: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课堂教学组织的形式:全班教学、班内小组教学、班内个别教学 小学课堂教学的基本策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策略;教材呈现策略;教师启发引导策略;学习指导策略;课堂纪律管理的策略

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实验法、发现教学法、读书指导法、实习作业法

课堂总结常见的方法:总结概括法、分析比较法、启发悬念法、提炼升华法、首尾照应法、回顾反思法、画龙点睛法、激疑、答疑法、巩固练习法 教学原则: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

教学评价的内容:教学评价一般包括对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教学环境、教学管理诸因素的评价,但主要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和教师教学工作过程的评价。

教学评价的种类:根据评价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不同,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根据评价所运用的方法和标准不同,分为:相对性评价和绝对性评价;根据评价的主体不同,分为:教师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

教学评价的方法:观察法、测验法、调查法、自我评价法、量规、档案袋评价 教学反思的内容:从宏观层面讲,教学反思的内容应包含教师的教学行为与教师的教学理念两个方面;从微观层面讲,要反思教学态度、反思教学目标、反思教学计划与教学结构、反思教学内容、反思学习过程与课堂组织管理、反思教学方法与策略、反思教学媒体的配置与使用、反思教学评价

教学反思的类型:按照反思的对象和反思者的人数可分为纵向反思、横向反思、个体反思和群体反思;按照其时效性可分为教学前反思、教学中反思、教学后反思

教学反思的方法:行动研究法、教师成长档案袋法、比较法、总结法、对话法、录像法

第二篇: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知识点(最新)

教育教学知识与技能 教育学创立过程中出现的人物 1.培根(英国):为独立形态教育学的出现做出重要贡献;近代实验科学的鼻祖;提出实验的归纳法,为后来教育学的发展奠定方法论基础;《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首次把“教育学” 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提出来。

2.夸美纽斯(捷克):《大教学论》:“泛智教育”思想;第一本教育学著作;在他以后,人们开始了教育学的独立探索时期。

3.康德(德国):《康德论教育》;教育是一门很难的艺术,其实践必须和“真知灼见”结合起来:“教育的方法必须成为一种科学”:“教育实验”; 4.赫尔巴特(德国):“现代教育学之父”,“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普通教育学》,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把教育学变成由一些基本的教育概念组成的知识体系;科学教育学的学科基础为心理学和哲学;

5.洛克(英国):《教育漫话》,建构了完整的绅士教育理论体系;

6.卢梭(法国):《爱弥儿》,资产阶级教育思想,“自然教育”;教育四个时期:婴儿时期,儿童时期,少年时期,青年时期;

7.裴斯特洛齐:《林哈德和葛笃德》,“使人类教育心理学化”

下列不同教育学派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及主张需要识记(几乎每年必考):(1)实验教育学: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代表人物:梅伊曼、拉伊,贡献:定量研究成为20世纪教育学研究的一个基本范式。(2)文化教育学:又称精神科学的教育学,19世纪末,德国,代表人物:狄尔泰《关于普遍妥当的教育学的可能》、斯普朗格《教育与文化》、《教育学的展望》、利特《职业陶冶与一般陶冶》,主张通过 “陶冶”与“唤醒”培养完整人格。

(3)实用主义教育学: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代表人物:杜威〃克伯屈,代表作:《我的教育信条》、《民本主义与教育》、《经验与教育》、《设计教学法》。(4)制度教育学:20世纪60年代,法国,代表人物:F〃乌里、A〃瓦斯凯、M〃洛布罗。

(5)马克思主义教育学:从社会、教育与人三者之间的历史的、现实的总体联系中来考察教育和人的发展问题。

(6)批判教育学:20世纪70年代之后,代表人物:美国:鲍尔斯&金蒂斯《资本主义美国的学校教育》、阿普尔《教育中的文化与经济再生产》、吉鲁《教育中的理论与抵制》,法国:布厄迪尔《教育、社会和文化的再生产》。

教育学人物

1、苏格拉底(古希腊)在教育理论上的最大贡献是苏格拉底教学法,亦称产婆术,一起雄辩和青年智者问答法著名。

2、柏拉图是欧洲(古希腊)教育史上第一个有大量著作流传下来的哲学家,其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代表作〈理想国〉里。

3、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他在人类教育史上首次提出了“教育遵循自然”的观点。

4、古罗马的昆体良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教育家,他的《论演说家教育》是西方第一本教育专著。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纲分析 一,教育基础 &1,小学教育的历史与发展: 1878年,张焕纶所创办的上海正蒙书院内附设的小班,是我国近代小学的开端。1897年,盛宣怀创办的南洋公学分为四院,其中的外院即为小学,是我国最早的公立小学堂。1898年5月,清政府下谕,命令各州府县设立学堂,并将各州院的书院设为小学堂,这可看做是清政府下决心推行现代小学的开始。清政府1904年颁布了《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设立了初等小学堂,学制五年,人学对象为7岁儿童,同时规定初等小学教育为义务教育,这是我国历史上首次实行义务教育的开始。到了1912年,“中华民国”教育部改小学堂为小学校,分为初等小学校和高等小学校。“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小学教育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小学的修业年限为6年,儿童6岁开始入学。这一学制后来一直延续到新中国成立前。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小学教育进行了改革,积极普及小学教育,小学教育的发展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l986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开始推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并提出了尽快普及小学教育的目标。小学教育得到迅速的发展,规模不断扩大,教育教学质量逐步提高。

(现状:1.学校、教师和学生对校园信息化建设的态度越来越积极,信息化建设初见成效。

2.校园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水平逐步提高,但经费短缺现象仍然存在。3.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逐渐普及,有效整合和资源建设仍然有待加强。4.教师的培训需求高,信息技术培训的内容和方式有待改进。5.城乡学校信息化建设差距依然存在,需要更多关注。存在问题:

中国的小学教育不太理想。教育体制限制了作为初始集体教育的学校所应该有的主权。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脱节严重; 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脱节严重; 小学教育与中学教育衔接差距大; 学校重教轻育; 媒体导向偏颇,让社会误解了学校教育的功能与能力)

&6,理解小学教育的基本特点 小学教育的基本特点是基础性、全体性、全面性。

基础性:无论是对于文化发展而言,还是对于学生个体发展而言,小学教育都具有基础性。小学教育的基本矛盾主要表现为小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与人类文化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教育过程是一个连续的、逐步上升的过程,中等教育的普及和大众化必须建立在小学教育大众化的基础上。对于受教育者个体来说,小学教育是个体整个教育和学习历程的基础,具有奠基性的地位。因此,要加大小学教育与初中教育的连贯性与衔接性,就必须增强小学教育的基础性地位。全体性:小学教育作为基础教育是面向全体社会适龄儿童的。在一定程度上,小学教育全体性的提出是从文化发展角度提出的,同时也是人类文化发展在教育中的体现。

全面性:小学教育都应该促进每一个个体在各个方面的充分发展。这就规定着当代小学教育必须对每一个小学生都实施全面发展的教育。&7,掌握小学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 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观察法、调查法、历史法、实验法、行动研究法。

观察法:是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客观对象,收集、分析事物感性资料的一种方法。观察法的作用:

观察法是教育科学研究最基本、最普遍的方法,是教育科学研究搜集资料的基本途径,是其它研究方法的基础。实验实际是一种被控制的观察,调查法是一种间接的观察,问卷法也需要凭借观察的第一手资料综合分析。观察法在教育研究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前提,是产生理论假设的手段。观察法的种类:

1、描述观察法:包括日记描述法、系列记录法、轶事记录法、持续记录法;

2、取样观察法:包括时间取样观察法、事件取样观察法;

3、等级评定法:包括数字量表法、图示量表法、累计评定法;

4、间接观察法:包括谈话法、对偶故事法、两难故事法、创设情景法。

调查法:教育调查法是在教育理论指导下,通过问卷、访谈、测验等方式,了解教育事实、揭示教育规律的教育研究方法。教育调查法是教育研究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类研究方法。教育调查法的一般步骤:

确定调查课题——选择调查对象——确定调查方法和手段,编制和选用调查工具——制定调查计划——实施调查——整理、分析调查资料,撰写调查报告。

历史法:历史研究法是借助于对相关社会历史过程的史料进行分析、破译和整理,以认识研究对象的过去,研究现在和预测未来的一种研究方法。它的实质在于探求研究对象本身的发展过程和人类认识事物的历史发展过程,而不是单纯地描述具体的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

实验法:就是研究者按照研究目的,控制或创设一定条件以影响改变研究对象,从而验证假设,探讨教育现象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

行动研究法:行动研究法是在实际情景中,由实际工作者和专家共同合作,针对实际问题提出改进计划,通过在实践中实施、验证、修正而得到研究结果的一种研究方法。

&8,掌握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知识 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专业理念,主要包括专业态度、教育理念和专业道德三个方面的内容。专业态度是教师对自己从事的职业所持有的基本态度;教育理念是指教师对教育事业所持有的理想和信念;专业道德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处理人际关系所要遵循的基本准则和职业操守。专业理念是教师专业发展之魂,是支撑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石和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2、专业知识,包括学科专业知识、教育教学科学理论知识和实践性知识三个主要成分。具备比较渊博的学科专业知识是教师实施教学的基础。教育教学的科学理论知识包括教育学知识、教学法知识、学习者和学习的知识、心理学知识和课程论的知识等。教育理论对教师具有非常重要启迪和启示作用,没有教育科学理论指导的教师是一个盲目和短见的实际工作者。实践性知识是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来源,它包括教学技术规则、教学经验、教学情境知识、教学决策判断能力的知识和实践化的学问知识。另外,新课程强调课程结构应当体现出课程的综合性,并且倡导新型的课程形态——综合实践活动,这势必要求教师必须形成跨学科的知识结构。

3、专业能力,即教师在育人中所表现出来的教育教学能力的总和。教师的专业能力应包括一般能力(智力)和特殊能力两方面。教师在智力上应达到一般水平,它是维持教师正常教学思维流畅性的基本保障。教师特殊能力包括与教学实践直接相关的特殊能力,如学科教学能力、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班级管理能力等等,学科教学能力主要包括教育活动设计能力、教育活动实施能力、教育过程的组织与监控能力和教育评价能力四种能力。

二,学生指导 &6,掌握指导小学生学习的主要方法

1、指导学生制订学习计划

教师要使每一个学生都明白计划对于学习的意义。计划的内容包括目标与任务、完成目标的具体措施、时间安排与力量分配等。在学习上,既要有长期规划,又要有近期安排。

2、指导学生学会观察

科学的观察方法是人们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进行考察的一种方法。它是直接用自己的眼睛、耳朵等各种感官或借助相应的仪器去感知观察对象。学生通过观察,有利于增加感性认识,获得直接经验。

3、指导学生学会记忆

学生获得的科学文化知识、道德观念只有靠记忆才能在头脑中得到巩固、保持。

4、指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

学生独立地思考问题是学习不可缺少的。

5、指导学生建立科学的学习程序

学习周期中的预习、听课、复习、作业等环节,需要合理衔接,行止有序。

&7,掌握小学生德育、美育和心理辅导的基本策略和方法 常用的德育方法:

1、说服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应用说服法的要求:明确目的性、富有知识性、趣味性、注意时机、以诚待人

2、榜样法: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运用榜样法的要求:选好学习的榜样;激起学生对榜样的敬慕之情;引导学生用榜样来调节行为,提高修养。

3、锻炼法:是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实际活动,以培养他们良好品德的方法。

运用锻炼法的要求:坚持严格要求;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注意检查和坚持。

4、陶冶法: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运用陶冶法的要求:创设良好的情境;与启发说服相结合;引导学生参与情境的创设。

5、表扬奖励与批评处分

要求:公平、正确、合情合理;发扬民主,获得群众支持;注重宣扬与教育。

心理辅导的主要方法:

1、强化法:这是根据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原理设计出来的,目的在于通过强化而造成某种期望出现的良好行为的一项行为治疗技术。

2、系统脱敏法:是指有步骤地、由弱到强地逐步适应某种引起过敏反应的刺激源的方法。

3、认知疗法:是根据认知过程,影响感情和行为的理论假设,通过认知和行为技术来改变患者的不良认知的一类心理治疗方法的总称。

4、来访者中心疗法:由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与1940年代创立,强调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发掘其潜能,不主张给予疾病诊断,治疗则更多地采取倾听、接纳与理解,即以患者为中心或围绕患者的心理治疗。

5、理性情绪疗法: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艾利斯创建的,认为,认知是情绪和行为产生的中介,引起人们情绪和行为问题的不是客观事件本身,而是人们对事物的解释、评价和看法。

三,班级管理 &5掌握小学班级管理的基本方法。

1、做好班级常规管理。班级常规管理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点,它是班级学生各项能力得到充分锻炼,使培养目标得以实现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之一。班主任首先要克服传统的管理思想,要有科学的管理思想,将管理与教育相结合,通过管理促进教育,通过教育促进管理。班主任还可以依靠班级组织的力量,及时了解情况,适当加以引导,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把常规管理落实到实处。

2、对于学生不正确、不文明的言行要及时加以引导和制止。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平时要做好预防工作,对随时可能发生的不正确的言行要及时引导、制止学生,要始终遵循教育无小事的原则。

3、树立典范,平等对待学生。一个班级学生很多,班主任不可能每天都管住每一个学生,要提高管理效果,树立典范是关键。首先要树立正面典范。以班级中勤奋好学、积极上进的学生作为典范,进行积极的指导,指出他们的闪光点和不足之处,要求他们在各方面都起模范带头作用。其次,对学生要多激励。激励是指激励全班每个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智力、体力等各个方面的潜能,实现个体的目标和班级总目标。其中激励的方法有需要激励、目标激励、参与激励、评价激励等,第三要关心后进学生。对后进学生要耐心启发,循循善诱,肯定和指出他们的闪光点,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并以正面典范激励、启发他们,一点点一滴滴促使他们转变,这样就可以以一带

十、点面结合。通过典型的树立,全面育人,平等待人,使学生更佩服尊重班主任,就可以很顺利地开展班级管理工作。

4、因材施教,以鼓励为主。由于学生在文化知识多寡、年龄结构、感情能力、个性特点以及情趣等方面各有所异,因此班主任不能使用一种统一管理模式进行管理,应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才能取得较为理想的管理效果。一般说来,对于成绩优秀的学生,要鼓励他们通过努力,积极锻炼,培养出色的组织能力、处事能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鼓励他们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对于后进学生,要认真分析后进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要想方设法帮助学生克服自卑心理,树立战胜自我、超越一切的信心和勇气;对于一般学生而言,他们是最易被忽视的一部分,因为奖励和惩罚都可能与他们无缘,这部分学生常常安分守己,默默无闻,因此,易产生自卑、冷漠、随波逐流等思想,班主任要做好过细的工作,帮助他们克服安居中游、随波逐流的思想,鼓励他们敢学先进、力争上游。

5、提高班主任自身素质。教师都深知一碗水与一桶水的辩证关系。在这个改革开放的社会里,十多岁的青少年学生接受外界的事物快,消息灵通,通过各种途径获得的信息量较大。对于班主任而言,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越来越显得迫切和必要。不论是在学习方面,还是在做人方面,班主任首先必须率先垂范,尽可能做到学高身正、德才兼备。学生佩服的是知识全面又平等待人的教师,教师只有用知识和能力去折服他们,学生才能心悦诚服。对此,班主任要注重自身修养,充分利用业余时间,不断提高专业学科知识,同时也不断地学习相关学科。

&6,掌握组织小学班级活动的基本途径和方法 基本途径:

课堂教学、班会、学校活动、课外科学技术文娱体育文化艺术活动、社区实践服务活动。

基本方法: 根据小学生的思想状况和身心特点,安排活动。小学生的年龄小,活泼好动,知识经验储备少,其思维正处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阶段,他们对生动形象、感性具体的东西容易接受,因此,组织展开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与班级风气和学生思想实际结合开展活动。

与教学有机结合开展活动。班级活动使学生增加了学习知识的机会,从而不仅使学生的书本知识在实践中进一步巩固,还丰富了学识,发展了智力。

五,教学设计

&6,掌握小学教案设计的基本内容、步骤和要求。教案:也称课时计划,教师经过备课,以课时为单位设计的具体教学方案。教案设计的基本内容:

1、课题。

2、教学目标。

3、课型、课时。

4、教学重难点。

5、教学方法。

6、教学过程。

7、作业处理。

8、板书设计及教具。

教学设计的步骤:

1、研读课程标准。课程标准规定了课程的性质、目标与内容框架,提出了指导性的教学原则和评价建议,并规定了不同阶段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所应达到的基本要求。所以要总体上了解本学科的教学目的、任务、教学原则与评价方面的基本要求。

2、分析处理教材。分析教材,即了解分析编者的编写意图,课文的知识结构,概念原理、基本定律、活动安排等。处理教材,把经过分析、加工和组织,将教材内容转化为教学内容。

3、确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它既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相联系,又不同于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

4、了解教学情境。了解教学情境包括了解学生与了解教学的场地和设备。其中,重点是了解学生。

5、选择教学方法。选择教学方法一般要根据教学目标、内容特点以及学生年龄特征来确定。

6、准备教学媒体。

7、设计教学过程。由于学科性质的差异、教学目标的不同、课型类型的区分,教学过程不可能有固定的模式和程序。教学过程的环节:组织教学、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

要求:

1、科学规范。一是应做到观点正确、材料真实;二是要符合教学实际,切实可行;三是要做到书写规范,语言通顺,结构完整。

2、简洁明了。教案内容要简洁明确,教学过程要条理清晰,重点突出,层次分明,不可杂乱无章。

3、形式多样。教案的形式应因人而异,根据不同科目、不同内容采取不同的教案形式。

4、理念先进。教案的编制要充分考虑现代教育理念的引领,反映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双边活动。

六,教学实施

&5,掌握小学课堂教学的基本策略和主要方法 基本策略:

1、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策略。包括目标策略、成就策略、情景策略、课堂变化与调节策略。

2、教材呈现策略。包括新旧知识互相作用、素材处理、问题研究、活动展示等。

3、教师启发引导策略。包括教师言语讲授、质疑问难、教学演示。

4、学习指导的策略。包括自主学习、探索学习、合作学习、体验学习等。

5、课堂纪律管理的策略。营造民主、平等、尊重、理解、和谐、活跃的课堂气氛。

主要方法:

1、讲授法: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发展学生智力的方法。可以分为讲述、讲解和讲演三种方式。讲授法的基本要求:

(1)讲授内容要有科学性、系统性、思想性;(2)注意启发;(3)讲究语言艺术。

2、谈话法: 谈话法也叫问答法,它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问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

基本要求:

(1)要准备好问题和谈话计划;

(2)提出的问题要明确、引起思维兴奋,问题的难易要因人而异;(3)要善于启发诱导。

3、讨论法 讨论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

基本要求:

(1)讨论的问题要具有吸引力;(2)要善于在讨论中对学生启发引导;(3)做好讨论小结。

4、演示法

演示法是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采取现代化视听手段等,指导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

基本要求:

(1)做好演示前的准备;

(2)要使学生明确演示的目的、要求、过程,主动、积极、自觉地投入观察与思考;

(3)通过演示,使所有的学生都能清楚、准确地感知演示对象,并引导他们在感知过程中进行综合分析。

5、练习法

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知识去完成一定操作,并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

基本要求:

(1)使学生明确练习的目的与要求,掌握练习的原理和方法;

(2)精选练习材料,适当分配分量、次数和时间,练习的方式要多样化,循序渐进,逐步提高;(3)严格要求。

6、实验法 实验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一定的仪器设备,通过条件控制引起实验对象的某些变化,从观察这些变化中获得知识的方法。

基本要求:

(1)明确目的,精选内容,制定详细的试验计划,提出具体的操作步骤和实验要求;

(2)重视语言指导,重视教师的示范作用;(3)要求学生独立操作,并按照规定写出实验报告。

7、发现教学法 发现教学法是指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学生通过对一些事实和问题的独立探究,积极思考,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是以青少年儿童的好奇、好问、好动的心理特征为依据,引导学生围绕一定的问题,根据教师和教材所提供的材料,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使他们自己成为知识的积极发现者,而不是知识的消极接受者。

基本要求:

(1)在发现法教学中,教师是指导学生自己获取知识的导师,因此,必须设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为此,教师要努力创造一种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的气氛,尽可能安排一些富于发现的场景和机会,揭示一些具有诱发性的问题。指导如何观察、对比事物和分析问题的方法,促进学生的发现,并帮助学生寻找和审查资料,引导学生作出符合逻辑的结论。

(2)对于小学生和初中生,要充分发挥直观教具的作用,通过教具或图形的实际观察和分析,促进他们的思考发现,促进感性思维向理性思维的过渡。(3)发现法要求教师通晓有关学科的基本结构,理解和掌握科学家进行发明创造的一般过程,以便相机诱导,适时启发,促进发现过程的迁移。

(4)发现法对于学生来说是发现学习,教师不要把学生当作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因而在引导、启发学生自我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经常鼓励学生的自信心,使他们相信自己不仅可以发现问题,并且依靠自己的知识和智慧也可以解决问题。同时,注意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研究问题的兴趣,养成动脑筋、讲科学的习惯。

(5)发现法没有固定不变的方案,要求教师根据不同发展阶段的学生特点、学科性质及具体的教学内容,科学设计、严密组织、灵活实施,不要固定于一个程序,一个模式,要因势利导。

&6,掌握小学课堂教学总结的基本方法

1、教师中心的方法。如讲授、提问、论证等。运用这类方法时,教师最基本的责任是向全体学生传授知识。此时,教师的语言交流是单向的,即从教师到学生。

2、师生相互作用的方法,如班级讨论,小组讨论,小组设计法和同伴教学法等,这种方法充分利用学生之间以及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信息交流,对于认知领域较高水平的学习和所有情感领域的学习特别有效。

3、个体化的学习方法,如程序教学,单元教学和计算机教学,这类方法适应学生学习的不同速度,有规则地、及时地提供反馈信息以促进学习进程。

4、实践的学习方法,如实验室学习,角色扮演,模拟和游戏,练习等,这类方法区别于前述三类方法的唯一特征是:学生在一个真实的或带有刺激性的场所参与实际工作,可用于认知、情感、技能三个领域的学习。

大纲外知识点

A1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与途径

1、学会学习,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与能力

2、成为反思型教师,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与行为,思考各种教育行为的后果,不断自我修正、调整和更新,从而加快自己的专业发展与成长;

3、强化创新精神,培养和强化自己的创新精神,创造性地进行教育教学,不断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4、成为课程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教师应成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要积极发现自己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深入研究思考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5、当代背景下,要有对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的能力。

A2理解已有的生活经验、知识和能力、学习经验对新的学习内容的影响

小学生之前是否具备新的学习所必须掌握的知识与技能,这是开始新学习的基础。教学要遵循学生学习“量力性原则”、“可接受性原则”。

小学生已有知识、生活经验是新学习的重要资源或途径。

1、学习新的内容,已有的知识起着“中介”作用,“以旧引新”,通过前后的知识之间的某种联系或逻辑使学生粗略地了解新学知识的背景。根据新旧知识之间的某些相似性进行类比,帮助学生迅速找到理解知识的“支撑点”。

2、设置学生熟悉的生活与社会情景,调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使新的学习内容具体化,形象化。

3、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可作为先行组织者,深化对新知识、新方法的理解。

4、生活经历作为新的学习内容的延伸学习资源。

第三篇:教育教学基本素质和能力知识点总结

教育教学基本素质和能力知识点总结

1、教学技能的观点:活动方式说,行为说,结构说,能力说,知识说;

2、教学技能:教学技能是教师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通过实践练习和反思体悟而形成的一系列教学行为方式和心智活动方式。

3、教学技能的含义:教学技能是一系列教学行为方式和心智活动整体体现;教学技能是内外兼修的结果;教学技能是在教师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4、教学技巧,教学技艺,教学艺术是教学技能不同阶段表现出的三种不同形态。教学技能即表现为为教师个体的经验,又是教师群体经验的结晶,它根植于个体经验,又不是个体经验的简单描述。教学技能是教师个体经验与教师群体经验,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反映了多样性和简约性的统一。

5、教学技能的分类:备课技能,教学设计技能,课堂教学技能,教学方法技能,教学语言表达技能,教学媒体选择用技能,学法指导技能,检查学习效果技能,说课与听评课技能,教学评价技能,教学研究技能和教学反思技能。

6、教学技能训练的目标是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整体素质。包括以下目标:掌握教学技能的基本知识;熟练并能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技能;提高训练意识,掌握训练方法,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教学技能;形成教学能力和个人教学风格。

7、教学技能训练的原则:目的性原则,分解原则,示范原则,反馈原则,训练与自我完善相结合的原则。

8、教学技能训练的方法:观察法,书面作业法,对镜练习法,录音训练法,角色扮演法,模拟教学,介入教学,教育教学实习,微格教学。

9、微格教学由美国瓦特爱伦创立。微格教学是一种利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来训练教师教学技能的实践性较强的方法。

10、微格教学特点: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技能训练单一集中,针对性强;信息反馈及时,有效,全面。

11、微格教学的操作过程:理论学习和研究;确定要训练的教学技能;提供示范;组织讨论,编写教案;微格教学实践和记录,反馈评价,修改教案,再循环。

12、备课是教学的起点和前提,是决定课堂教学质量高低的关键一环。

13、备课:是指在充分地学习课程标准、钻研教材和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弄清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以及学生怎么学,创造性地设计出目的明确,方法适当的教学方案的过程。

14、备课实质:是教师以教材为中介对课程的领悟和把握,明确具体的课程目标,并依据课程标准和学情使之转化为课时教学目标,结合自己的个性风格和教学特长,创造性地组织教学。包含两个层次:一是要统观全局,二是深入章节。

15、备课类型:个人备课和集体备课,课前备课和课后备课。

16、备课内容:备课程标准,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

17、钻研教材的意义:有助于教师掌握教材的逻辑体系;有助于教师科学地设计教学内容;有助于全面贯彻和落实课程标准;

18、钻研教材的基本要求:通览教材,全面理解(研究课程标准;研读教材;多渠道搜集教学资源);精读教材,深层领会(把握教材的内在特征;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抓住关键);精细加工,再创教材(教材语言的转换,教材内容的取舍,教材内容的增补,教材内容的再加工)。

19、教材内容的再加工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认知性加工;二是趣味性加工;三是操作性加工。

19、学生的发展是教学的最终目的和要求。

20、了解学生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学生的年龄、生理和心理发展状况;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对即将学习的知识的认知状况;学生已有的能力和经验基础;学生对学生认识状况;学生的学习意志、情绪和自信心;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学生的家庭状况;学生班集体情况。

21、了解学生的方法:观察法和谈话法;调查研究法;教学反馈法;摸底测验法;资料分析法;阶段判别法;

22、制定教学进度计划技能:分为学期、单元、课时教学进度计划。

23、教学目标:是学校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教学的灵魂,支配着教学的全过程,并规定教与学的方向。

24、教育目标的具体化是课程标准,而课程标准的具体化就是教学目标。

25、“三维”教学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知识与技能是基础性目标,重在智能的提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终极性目标,重在人格的塑造;过程与方法是过关键性目标,是途径。

26、教学目标的表述必须外显的而不能是内隐的,其表述要具有可测性;

27、教学进度计划一旦制定,要严格招待不能随意更改。

28、编写教案是教师备课工作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教师备课工作中最为全面系统、深入具体的一步。

29、板书设计要具有科学性整体性和条理性。30、教案分为纸质教案和电子教案。

31、电子教案具有以下特点:形象生动,数字化,可交互操作,可方便地改作课件。课件是电子教案中的一个独立的部分。

32、编写教案的基本要求:要高度重视,端正态度;要切合实际,坚持“五性”(科学性、主体性、教育性、经济性和实用性);要优选教法,精设课型;要重视“正本”,关注“附件”;要认真备课,纠正“背课”;要内容全面,并及时调整。

33、课堂教学技能是整个教学技能的核心。包括:导入,讲授,提问,倾听,对话,板书,反馈和强化,结课,布置和批改作业技能。

34、课堂导入的好坏对教学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主要作用:集中注意;引发兴趣;进入课题。

35、课堂导入的类型:直接导入,复习导入,直观导入,问题导入,实例导入,审题导入,故事导入,游戏导入,情境导入。

36、课堂导入的基本要求:要有:针对性,启发性,趣味性,艺术性,要恰当把握导入的“度”。

37、课堂讲授的类型:讲述,讲解,讲读和讲演。

38、讲述包括叙述、描述;讲解包括解说式讲解,解析式讲解,解答式讲解(讲解要注意针对性,科学性,简明性,教育性)。

39、课堂讲授的基本要求:语言要规范、简明、生动。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反馈信息;要与板书、体态语相配合;紧密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40、提问类型:回忆提问,理解提问,应用提问,分析提问,综合提问,评价提问;

41、课堂提问的基本要求:合理地设计问题;要面向全体学生提问;要目的确定,把握时机;提问的语言要准确,具有启发性;提问的态度要温和自然;要及时进行评价和总结。

42、课堂倾听的内容:学生的回答与讨论;学生的提问与质疑;学生的需要和情感;学生的思想和心声。

43、课堂倾听的类型:介入型倾听;非介入型倾听;

44、课堂倾听的基本要求:创设平等的师生对话情境;营造和谐轻松的课堂气氛;欣赏学生的独特性;要倾听不同学生的声音;倾听后要及时反馈。

45、课堂对话的特点:民主性,生成性,多边性,开放性,倾听性。

46、课堂对话的作用:课堂对话使教学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革;课堂对话使学生得到多方面的发展。

47、课堂对话的类型:人与客体的对话;人与人的对话;人与自身的对话。

48、课堂对话的基本要求:营造对话的气氛;选择适当的对话话题;真诚地倾听学生言说;要提高对话质量。

49、课堂板书的特点:直观形象性,高度概括性,艺术性。

50、课堂板书的内容:教学内容的内在逻辑结构;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公式及其推导过程;教学内容的补充知识。

51、课堂板书的类型:文字板书;图画板书,综合式板书。

52、文字式板书包括:纲要式板书,语词式板书,表格式板书,线索式板书,演算式板书。

53、课堂板书的基本要求:要精选内容,突出重点;要条理清晰,层次分明;要形式灵活,布局合理;要文字精当,科学性强;要书写规范,示范性强;要把握时机,适时板书。

54、教学反馈的作用:激励,调控,媒介,预测作用。

55、教学反馈的基本要求:反馈要以促进学生的学习为目的;要多途径获取学生反馈信息,反馈必须及时,反馈必须准确,指导学生学会自我反馈。

56、结课作用:结课有助于对教学内容进行归纳和总结并使之系统化;结课有助于检查教与学的效果;结课有助于激发并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结课有助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结课具有教学过渡作用。

57、结课方法:归纳结课;比较结课;活动结课;悬念结课;拓展延伸结课。

58、结课的基本要求:结课要有针对性;结课要有全面性和深刻性。要简洁明快;要有趣味性;

59、作业分类:按完成作业的时间和目的不同进行分类:课前预习作业,课堂作业,课后复习作业;按完成作业的方式不同进行分类:口头作业,书面作业,观察作业,实践作业;按作业的难易程度不同进行分类:基础性作业,发展性作业;

60、布置和批改作业的作用: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有效地调控教学。

61、布置作业的基本要求:内容要精心选择,难易要适度,数量要适当,题目要有启发性,形式要灵活。

62、批改作业的基本要求:批改作业要及时,批改方式要灵活,要尊重学生,批改态度要认真,批改符号要统一,批改要与讲评紧密结合。

63、课堂观察的范围:课堂学习气氛,学生的学习行为,学生的神态表情,学生活动。64、课堂观察的方法:目视法(扫视,巡视,注视,凝视),提问法。65、课堂观察的影响因素:学习成绩,光环效应,期望效应,刻板效应。

66、课堂观察的基本要求:要进行有目的、有意识的观察,把全面观察与重点观察相结合,要保持观察的自然状态,要尽可能排除各种主观倾向。

67、作业分析的步骤:首先,确定作业分析的对象;其次,划分分析单位的类目;第三,进行评判记录;第四,列表分析。

68、教学口语的基本特征:教育性,科学性,针对性,规范性,口头性,启发性,可接受性。69、教学口语的功能:传递信息,调控课堂教学,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和谐师生关系,提供语言示范,美育教育。

70、教学口语的分类:说明性,叙述性,描述性,论证式,抒情式,评价性,演示性和概述性语言。

71、教学口语的构成要素:语音和吐字,音量和响度,语速,语调和节奏。

72、教学口语表达技能提高的途径:提高内在修养水平,强化语言外化能力,在实践进行训练。

73、课堂教学口语的基本要求:条例规范,内容科学,合乎逻辑;通俗易懂,生动活泼,富于启发;条理清晰,层次分明,重点突出;要富于创造性,有独特的风格。74、教态语言的特征:辅助性,连续性,表情性,动作性,情境性。

75、教态语言的功能:教育功能;传递信息功能;激励功能;调控功能;强化功能; 76、教态语言的类型:身姿变化,面目表情和外表修饰。

77、教态语言的基本要求:身姿要稳重端庄,自信得体;表情要真实自然,适度适当;衣着要相实整洁,美观大方。

78、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的意义:是顺应信息化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利于落实新课程改革的要求。79、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的途径:在各科教学中渗透学法指导;开设专门的学习方法指导课;开设学习方法专题讲座;交流学习方法。

80、学法指导的基本要求:明确学法指导的目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法指导要遵循学习规律,善于积累科学的学习方法;学法指导应着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学法指导要与学性研究相结合,注意因材施教;促进具体操作向内在学习素养的转化。

81、学生新型学习能力的指导主要包括:信息能力指导,自主学习指导,合作学习指导,探究学习指导。

82、信息能力指导包括:信息获取能力指导;信息分析能力指导;信息加工能力指导;信息利用能力指导。

83、自主学习的特征:第一,学生参与确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自己制定学习进度,参与设计评价指导;第二,在学习过程中有情感投入,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第三,能够选择合适的学习策略,在做中学;第四,能够监控自己的学习策略;第五,能够评价自己的学习结果。

84、探究学习的特点:自主性,开放性,过程性和实践性。

85、探究学习指导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探究内容,为学习探究提供“支架”,提高学生的探究素养,要重视总结交流;

86、说课的作用:说课为教师学习共同体对话交流提供了平台;说课有利于优化课堂教学和提高教学质量;说课有利于提高教学的自身素质;

87、说课与备课的区别:形式不同;内容不同;对象不同;目的不同; 88、说课与上课的区别:形式不同,内容不同,对象不同,目的不同。88、说课的类型:研究性说课,示范性说课,检查性说课,评比性说课。

89、说课的内容:说教学目标,说教学内容,说学生情况,说教学方法,说教学程序设计,说练习的内容与方法;

90、说教学内容应包括的几个方面:简单介绍教学内容在该学生中的地位和作用;说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说教学内容的利用;

91、说课的基本要求:语言简明,重点突出;关注教学创新,突出自身特色;说理透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增强说课的问题意识和反思意识。92、听课的基本要求:听课前要先定计划,听课前要先做好充分的准备,听课要听重点内容,听课要认真记录,听课要善于思考,听课后要及时进行总结交流评价。

93、如何进行评课:评课标准要多元化;要坚持评课之道,讲评课之德;评课要有激励性。94、教学反思具有以下特点:超越性;实践性;过程性;主体性;发展性;

95、教学反思的作用:有利于提升教师的教育经验;有利于提高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有利于教师形成自己的实践性知识体系;有利于新影星听顺利实施。

96、教学反思的途径:阅读理论文献,在理论解读中反思;撰写教学日志,通过写作进行反思;寻求专业引领和同伴互助,在对话讨论中反思;征求学生意见,从学生反馈中反思。97、教学反思的要求:要对教学反思有正确的认识;要有反思的意识和习惯;从自己的专业发展水平出发,循序渐进提高反思水平。31.【参考答案】

(1)词汇教学首先应考虑的是词汇教学内容的问题。一般来说包括词义、用法、词汇信息和词汇记忆策略四方面内容。

①词义包括单词的概念意义和关联意义。概念意义指词汇的外延。关联意义指一个单词的文化含义以及在具体的语用环境下的意义,又称为词汇的内涵。

②词汇的用法包括词汇的搭配、短语、习语、风格、语域。不同的单词所使用的场合不同。就语域而言,词汇有正式与非正式、褒义与贬义、抽象与具体之分。

③词汇信息包括词类、词的前缀和后缀、词的拼写和发音等。

④词汇教学中所培养的包括词汇的记忆技巧和学习词汇的策略。

(2)教师在词汇课上常用的词汇教学模式有:PPT模式和TBLT模式。

PPT模式由Presentation(呈现)、Practice(练习)、Testing(测试)三个阶段组成。

①呈现:教师借助实物、图片、视频、行为等方式呈现单词的意义和用法。

②练习:通过匹配、替换、表演、猜测、词汇接龙等练习活动。训练和巩固所学词汇。

③测试:设置语境运用所学词汇,或者设计活动了解学生对词汇音、形、义的掌握程度。

TBLT(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模式要求词汇教学中应按照任务型教学的原则设计与词汇相关的任务。按照任务型教学的原则,词汇学习不只是了解单词的意义与功能。更重要的是利用词汇完成阅读、听力和写作的任务。因此采用TBLT模式,教师应在呈现的基础上,更加强调词汇的运用环节,让学生在运用中理解和掌握词汇。

三、教学情境分析题

32.【参考答案】

(1)教师设计的两个活动都属于机械型操练活动。机械型操练活动的作用是帮助学生熟记、掌握语法规则和形式,一般使用互不连接的单独结构、短语或句子。常见的练习形式有重述操练、替换操练、并句操练等。该教学片段中的两个活动,第一个是重述操练,第二个是记忆挑战,都属于机械性操练活动。

(2)该设计存在以下问题:

①活动没有明确的交际目的,只是在机械地操练语言。

②活动没有情境,很难引起学生兴趣,无法令学生产生交际的欲望和真正的交流的需要。

③教师更关注语言的结构和形式而非意义和内容。因此,学生在进行这两项语言活动时,更关注的是怎样说,而不是说什么。

④由于活动形式有限,学生只能进行极少部分的语言替换,语言形式固定单一,没有使用多样化语言即兴表达的可能。

⑤教师设计的活动非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学生的焦虑感和紧张感。特别是活动2,学生一直在努力记住前面学生的话。很难将注意力集中于自己要表达的内容上。

⑥活动规则决定了评价的唯一标准是学生语言的正确程度。学生会有意无意地选择自己有把握的语言表达.失去了语言活动的意义。

(3)语法练习的形式有多种,教师可以遵循语言学习的规律,层层深入,循序渐进地设计教学实践活动。例如:

①在活动1结束之后,以图画、图表、关键词等提示信息为基础设计意义型的语法练习。

②在进行意义型练习之后,教师可以布置一个贴近学生生活、更真实的任务,让学生在真实的语言情境中进行情境对话、角色表演等,让他们在饶有兴趣的语言实践中进行交际,从而感知语言、运用语言、内化语言。31.【参考答案】

采用演绎法教授语法,教师首先直接讲解语法规则并举例说明,然后让学生进行各种替换练习、句子练习等训练。这种教学方式讲解清楚,易于理解。比较适合具有强烈学习动机的学习者。但是在这种方式下,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比较强,学到的语言知识也容易遗忘。演绎法注重形式而非使用,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采用归纳法教授语法.教师让学生首先接触含有语法规则的语境.然后根据上下文的信息归纳出语法规则。这种方法可以增加学生和语言的接触,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参与。使学生理解语法所适用的语境、所表达的含义以及所承载的功能,分析归纳总结语言使用规律,深化学生对用法的理解,有助于学生分析能力和注意力的培养。但是使用归纳法教授语法,对学生和教师的要求都很高,学生必须能够主动学习,愿意动脑筋,否则会对规则的印象不深.难以巩固。

三、教学情境分析题

32.【参考答案】

(1)该学生犯了13语语法错误,用错了动词过去式的形式。即My mum buyed the dress for me.buyed→bought,She buyed it in town.buyed→bought。

(2)该教师采用了重述法(Recasts)来纠正学生的错误。教师对学生语言表达中的错误进行了含蓄纠正。即先进行部分肯定之后用正确的语言重述学生的表达,不指出错误,而通过不同的语气(如反问)、语调、眼神、动作等,让学生自己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此纠错技巧对于纠正学生口语中的语法错误比较有效。

(3)①直接纠错法(Explicit Correction)

当学生出现语言错误时,教师打断语言训练或实践活动,对其错误予以正面纠正(说出正确的语言形式。并让学生改正)。这种纠错方式常用于旨在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语言形式而进行的机械操练或侧重语言精确输出的各种练习中。教师可用以下课堂用语:You should say„/No,you shouldn’t say that„/Read after me./Pay attention

to„/Oh,you mean„,We don’t say„in English,we say„等,例如:

T:What did you do last night?

S:I go to see a movie with my parents.T:Oh.You should say“I went to see a movie with my parents”.S:Oh.sorry.1 went to see a movie with my parents.②强调纠错法(Pinpointing)

教师重复学生的话.有意重读并拖长出错部分的发音或用升调以表示特别强调。这种方法常用于学生的自我纠错。这样既能纠正学生的口语错误,保证学生顺利进行口头叙述,又能顾及学生的自尊心,促进他们参与口语活动的积极性。例如:

T: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 this summer?

S:I go to Hong Kong for my vacation.T:You go to Hong Kong?

S:Oh.1 went to Hong Kong for my vacation.③重复纠错法(Repetition)

教师发现学生的语言错误后,可以要求学生重新回答,并使用“Once more./Pardon?/Repeat please."等对学生加以引导。例如:

S:Xiao Liu is watch TV.T:He is watch TV?Pardon?

S:Xiao Liu is watching TV.T:Right!Go on please.教师在纠正学生的口语错误时,不应仅限于一种纠错方法。在选择纠错的方式上,应综合考虑教学效果,学习者的语言水平、性格特点以及情感因素,做到多种纠错方法灵活运用。除以上几种方法外,还有追问法、等待法、反馈法等多种纠错法。

总之.在英语课堂上教师应对学生口语错误的严重程度以及产生错误的原因认真进行分析,充分把握好纠错的时机,采取灵活多样的纠错策略,帮助学生克服因出现错误而造成的语言障碍,发展自我纠错能力,提高口语水平。

第四篇:教育教学基本素质和能力知识点总结

教育教学基本素质和能力知识点总结

1、教学技能的观点:活动方式说,行为说,结构说,能力说,知识说;

2、教学技能:教学技能是教师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通过实践练习和反思体悟而形成的一系列教学行为方式和心智活动方式。

3、教学技能的含义:教学技能是一系列教学行为方式和心智活动整体体现;教学技能是内外兼修的结果;教学技能是在教师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4、教学技巧,教学技艺,教学艺术是教学技能不同发燕尾服阶段表现出的三种不同形态。教学技能即表现为为教师个体的经验,又是教师群体经验的结晶,它根植于个体经验,又不是个体经验的简单描述。教学技能是教师个体经验与教师群体经验,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反映了多样性和简约性的统一。

5、教学技能的分类:备课技能,教学设计技能,课堂教学技能,教学方法技能,教学语言表达技能,教学媒体选择用技能,学法指导技能,检查学习效果技能,说课与听评课技能,教学评价技能,教学研究技能和教学反思技能。

6、教学技能训练的目标是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整体素质。包括以下目标:掌握教学技能的基本知识;熟练并能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技能;提高训练意识,掌握训练方法,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教学技能;形成教学能力和个人教学风格。

7、教学技能训练的原则:目的性原则,分解原则,示范原则,反馈原则,训练与自我完善相结合的原则。

8、教学技能训练的方法:观察法,书面作业法,对镜练习法,录音训练法,角色扮演法,模拟教学,介入教学,教育教学实习,微格教学。

9、微格教学由美国瓦特爱伦创立。微格教学是一种利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来训练教师教学技能的实践性较强的方法。

10、微格教学特点: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技能训练单一集中,针对性强;信息反馈及时,有效,全面。

11、微格教学的操作过程:理论学习和研究;确定要训练的教学技能;提供示范;组织讨论,编写教案;微格教学实践和记录,反馈评价,修改教案,再循环。

12、备课是教学的起点和前提,是决定课堂教学质量高低的关键一环。

13、备课:是指在充分地学习课程标准、钻研教材和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弄清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以及学生怎么学,创造性地设计出目的明确,方法适当的教学方案的过程。

14、备课实质:是教师以教材为中介对课程的领悟和把握,明确具体的课程目标,并依据课程标准和学情使之转化为课时教学目标,结合自己的个性风格和教学特长,创造性地组织教学。包含两个层次:一是要统观全局,二是深入章节。

15、备课类型:个人备课和集体备课,课前备课和课后备课。

16、备课内容:备课程标准,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

17、钻研教材的意义:有助于教师掌握教材的逻辑体系;有助于教师科学地设计教学内容;有助于全面贯彻和落实课程标准;

18、钻研教材的基本要求:通览教材,全面理解(研究课程标准;研读教材;多渠道搜集教学资源);精读教材,深层领会(把握教材的内在特征;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抓住关键);精细加工,再创教材(教材语言的转换,教材内容的取舍,教材内容的增补,教材内容的再加工)。

19、教材内容的再加工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认知性加工;二是趣味性加工;三是操作性加工。

19、学生的发展是教学的最终目的和要求。

20、了解学生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学生的年龄、生理和心理发展状况;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对即将学习的知识的认知状况;学生已有的能力和经验基础;学生对学生认识状况;学生的学习意志、情绪和自信心;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学生的家庭状况;学生班集体情况。

21、了解学生的方法:观察法和谈话法;调查研究法;教学反馈法;摸底测验法;资料分析法;阶段判别法;

22、制定教学进度计划技能:分为学期、单元、课时教学进度计划。

23、教学目标:是学校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教学的灵魂,支配着教学的全过程,并规定教与学的方向。

24、教育目标的具体化是课程标准,而课程标准的具体化就是教学目标。

25、“三维”教学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知识与技能是基础性目标,重在智能的提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终极性目标,重在人格的塑造;过程与方法是过关键性目标,是途径。

26、教学目标的表述必须外显的而不能是内隐的,其表述要具有可测性;

27、教学进度计划一旦制定,要严格招待不能随意更改。

28、编写教案是教师备课工作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教师备课工作中最为全面系统、深入具体的一步。

29、板书设计要具有科学性整体性和条理性。30、教案分为纸质教案和电子教案。

31、电子教案具有以下特点:形象生动,数字化,可交互操作,可方便地改作课件。课件是电子教案中的一个独立的部分。

32、编写教案的基本要求:要高度重视,端正态度;要切合实际,坚持“五性”(科学性、主体性、教育性、经济性和实用性);要优选教法,精设课型;要重视“正本”,关注“附件”;要认真备课,纠正“背课”;要内容全面,并及时调整。

33、课堂教学技能是整个教学技能的核心。包括:导入,讲授,提问,倾听,对话,板书,反馈和强化,结课,布置 和批改作业技能。

34、课堂导入的好坏对教学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主要作用:集中注意;引发兴趣;进入课题。

35、课堂导入的类型:直接导入,复习导入,直观导入,问题导入,实例导入,审题导入,故事导入,游戏导入,情境导入。

36、课堂导入的基本要求:要有:针对性,启发性,趣味性,艺术性,要恰当把握导入的“度”。

37、课堂讲授的类型:讲述,讲解,讲读和讲演。

38、讲述包括叙述、描述;讲解包括解说式讲解,解析式讲解,解答式讲解(讲解要注意针对性,科学性,简明性,教育性)。

39、课堂讲授的基本要求:语言要规范、简明、生动。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反馈信息;要与板书、体态语相配合;紧密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40、提问类型:回忆提问,理解提问,应用提问,分析提问,综合提问,评价提问;

41、课堂提问的基本要求:合理地设计问题;要面向全体学生提问;要目的确定,把握时机;提问的语言要准确,具有启发性;提问的态度要温和自然;要及时进行评价和总结。

42、课堂倾听的内容:学生的回答与讨论;学生的提问与质疑;学生的需要和情感;学生的思想和心声。

43、课堂倾听的类型:介入型倾听;非介入型倾听;

44、课堂倾听的基本要求:创设平等的师生对话情境;营造和谐轻松的课堂气氛;欣赏学生的独特性;要倾听不同学生的声音;倾听后要及时反馈。

45、课堂对话的特点:民主性,生成性,多边性,开放性,倾听性。

46、课堂对话的作用:课堂对话使教学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革;课堂对话使学生得到多方面的发展。

47、课堂对话的类型:人与客体的对话;人与人的对话;人与自身的对话。

48、课堂对话的基本要求:营造对话的气氛;选择适当的对话话题;真诚地倾听学生言说;要提高对话质量。

49、课堂板书的特点:直观形象性,高度概括性,艺术性。

50、课堂板书的内容:教学内容的内在逻辑结构;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公式及其推导过程;教学内容的补充知识。

51、课堂板书的类型:文字板书;图画板书,综合式板书。

52、文字式板书包括:纲要式板书,语词式板书,表格式板书,线索式板书,演算式板书。

53、课堂板书的基本要求:要精选内容,突出重点;要条理清晰,层次分明;要形式灵活,布局合理;要文字精当,科学性强;要书写规范,示范性强;要把握时机,适时板书。

54、教学反馈的作用:激励,调控,媒介,预测作用。

55、教学反馈的基本要求:反馈要以促进学生的学习为目的;要多途径获取学生反馈信息,反馈必须及时,反馈必须准确,指导学生学会自我反馈。

56、结课作用:结课有助于对教学内容进行归纳和总结并使之系统化;结课有助于检查教与学的效果;结课有助于激发并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结课有助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结课具有教学过渡作用。

57、结课方法:归纳结课;比较结课;活动结课;悬念结课;拓展延伸结课。

58、结课的基本要求:结课要有针对性;结课要有全面性和深刻性。要简洁明快;要有趣味性;

59、作业分类:按完成作业的时间和目的不同进行分类:课前预习作业,课堂作业,课后复习作业;按完成作业的方式不同进行分类:口头作业,书面作业,观察作业,实践作业;按作业的难易程度不同进行分类:基础性作业,发展性作业;

60、布置和批改作业的作用: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有效地调控教学。

61、布置作业的基本要求:内容要精心选择,难易要适度,数量要适当,题目要有启发性,形式要灵活。

62、批改作业的基本要求:批改作业要及时,批改方式要灵活,要尊重学生,批改态度要认真,批改符号要统一,批改要与讲评紧密结合。

63、课堂观察的范围:课堂学习气氛,学生的学习行为,学生的神态表情,学生活动。64、课堂观察的方法:目视法(扫视,巡视,注视,凝视),提问法。65、课堂观察的影响因素:学习成绩,光环效应,期望效应,刻板效应。

66、课堂观察的基本要求:要进行有目的、有意识的观察,把全面观察与重点观察相结合,要保持观察的自然状态,要尽可能排除各种主观倾向。

67、作业分析的步骤:首先,确定作业分析的对象;其次,划分分析单位的类目;第三,进行评判记录;第四,列表分析。

68、教学口语的基本特征:教育性,科学性,针对性,规范性,口头性,启发性,可接受性。

69、教学口语的功能:传递信息,调控课堂教学,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和谐师生关系,提供语言示范,美育教育。70、教学口语的分类:说明性,叙述性,描述性,论证式,抒情式,评价性,演示性和概述性语言。71、教学口语的构成要素:语音和吐字,音量和响度,语速,语调和节奏。

72、教学口语表达技能提高的途径:提高内在修养水平,强化语言外化能力,在实践进行训练。

73、课堂教学口语的基本要求:条例规范,内容科学,合乎逻辑;通俗易懂,生动活泼,富于启发;条理清晰,层次 分明,重点突出;要富于创造性,有独特的风格。

74、教态语言的特征:辅助性,连续性,表情性,动作性,情境性。

75、教态语言的功能:教育功能;传递信息功能;激励功能;调控功能;强化功能; 76、教态语言的类型:身姿变化,面目表情和外表修饰。

77、教态语言的基本要求:身姿要稳重端庄,自信得体;表情要真实自然,适度适当;衣着要相实整洁,美观大方。78、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的意义:是顺应信息化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利于落实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79、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的途径:在各科教学中渗透学法指导;开设专门的学习方法指导课;开设学习方法专题讲座;交流学习方法。

80、学法指导的基本要求:明确学法指导的目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法指导要遵循学习规律,善于积累科学的学习方法;学法指导应着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学法指导要与学性研究相结合,注意因材施教;促进具体操作向内在学习素养的转化。

81、学生新型学习能力的指导主要包括:信息能力指导,自主学习指导,合作学习指导,探究学习指导。82、信息能力指导包括:信息获取能力指导;信息分析能力指导;信息加工能力指导;信息利用能力指导。

83、自主学习的特征:第一,学生参与确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自己制定学习进度,参与设计评价指导;第二,在学习过程中有情感投入,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第三,能够选择合适的学习策略,在做中学;第四,能够监控自己的学习策略;第五,能够评价自己的学习结果。84、探究学习的特点:自主性,开放性,过程性和实践性。

85、探究学习指导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探究内容,为学习探究提供“支架”,提高学生的探究素养,要重视总结交流; 86、说课的作用:说课为教师学习共同体对话交流提供了平台;说课有利于优化课堂教学和提高教学质量;说课有利于提高教学的自身素质;

87、说课与备课的区别:形式不同;内容不同;对象不同;目的不同; 88、说课与上课的区别:形式不同,内容不同,对象不同,目的不同。88、说课的类型:研究性说课,示范性说课,检查性说课,评比性说课。

89、说课的内容:说教学目标,说教学内容,说学生情况,说教学方法,说教学程序设计,说练习的内容与方法; 90、说教学内容应包括的几个方面:简单介绍教学内容在该学生中的地位和作用;说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说教学内容的利用;

91、说课的基本要求:语言简明,重点突出;关注教学创新,突出自身特色;说理透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增强说课的问题意识和反思意识。

92、听课的基本要求:听课前要先定计划,听课前要先做好充分的准备,听课要听重点内容,听课要认真记录,听课要善于思考,听课后要及时进行总结交流评价。

93、如何进行评课:评课标准要多元化;要坚持评课之道,讲评课之德;评课要有激励性。94、教学反思具有以下特点:超越性;实践性;过程性;主体性;发展性;

95、教学反思的作用:有利于提升教师的教育经验;有利于提高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有利于教师形成自己的实践性知识体系;有利于新影星听顺利实施。

96、教学反思的途径:阅读理论文献,在理论解读中反思;撰写教学日志,通过写作进行反思;寻求专业引领和同伴互助,在对话讨论中反思;征求学生意见,从学生反馈中反思。

97、教学反思的要求:要对教学反思有正确的认识;要有反思的意识和习惯;从自己的专业发展水平出发,循序渐进提高反思水平。

第五篇:2012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基本素质和能力知识点总结

2012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基本素质和能力知识点

总结

1、教学技能的观点:活动方式说,行为说,结构说,能力说,知识说;

2、教学技能:教学技能是教师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通过实践练习和反思体 悟而形成的一系列教学行为方式和心智活动方式。

3、教学技能的含义:教学技能是一系列教学行为方式和心智活动整体体现;教学技能是内外兼修的结 果;教学技能是在教师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4、教学技巧,教学技艺,教学艺术是教学技能不同发燕尾服阶段表现出的三种不同形 态。教学技能即表现为为教师个体的经验,又是教师群体经验的结晶,它根植于个体经验,又不是个体经验的简单描述。教学技能是教师个体经验与教师群体经验,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反映了多样性和简约性的统一。

5、教学技能的分类:备课技能,教学设计技能,课堂教学技能,教学方法技能,教学 语言表达技能,教学媒体选择用技能,学法指导技能,检查学习效果技能,说课与听评课技能,教学评价技能,教学研究技能和教学反思技能。

6、教学技 能训练的目标是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整体素质。包括以下目标:掌握教学技能的基本知识;熟练并能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技能;提高训练意识,掌握训练方法,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教学技能;形成教学能力和个人教学风格。

7、教学技能训练的原则:目的性原则,分解原则,示范原则,反馈原则,训练与自我完善相结合的 原则。

8、教学技能训练的方法:观察法,书面作业法,对镜练习法,录音训练法,角色扮演法,模拟教学,介入教学,教育教学实习,微格教学。

9、微格教学由美国瓦特爱伦创立。微格教学是一种利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来训练教师教学技能的实践性较强的方法。

10、微格教学特点:强调理论与实践的 紧密结合;技能训练单一集中,针对性强;信息反馈及时,有效,全面。

11、微格教学的操作过程:理论学习和研究;确定要训练的教学技能;提供示 范;组织讨论,编写教案;微格教学实践和记录,反馈评价,修改教案,再循环。

12、备课是教学的起点和前提,是决定课堂教学质量高低的关键一环。

13、备课:是指在充分地学习课程标准、钻研教材和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弄清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以及学生怎么学,创造性地设计出目的明确,方法适当的教学方案的过程。

14、备课实质:是教师以教材为中介对课程的领悟和把握,明确具体的课程目标,并依据课程标准和学情使之转化为课时教学目标,结合自己 的个性风格和教学特长,创造性地组织教学。包含两个层次:一是要统观全局,二是深入章节。

15、备课类型:个人备课和集体备课,课前备课和课后备 课。

16、备课内容:备课程标准,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

17、钻研教材的意义:有助于教师掌握教材的逻辑体系;有助于教师科 学地设计教学内容;有助于全面贯彻和落实课程标准;

18、钻研教材的基本要求:通览教材,全面理解(研究课程标准;研读教材;多渠道搜集教学资 源);精读教材,深层领会(把握教材的内在特征;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抓住关键);精细加工,再创教材(教材语言的转换,教材内容的取舍,教材内容的增补,教材内容的再加工)。

19、教材内容的再加工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认知性加工;二是趣味性加工;三是操作性加工。

19、学生的 发展是教学的最终目的和要求。

20、了解学生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学生的年龄、生理和心理发展状况;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对即将学习的知识的认知状 况;学生已有的能力和经验基础;学生对学生认识状况;学生的学习意志、情绪和自信心;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学生的家庭状况;学生班集体情况。

21、了解学生的方法:观察法和谈话法;调查研究法;教学反馈法;摸底测验法;资料分析法;阶段判别法;

22、制定教学进度计划技 能:分为学期、单元、课时教学进度计划。

23、教学目标:是学校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教学的灵魂,支配着教学的全过程,并规定教与学的方向。

24、教育目标的具体化是课程标准,而课程标准的具体化就是教学目标。

25、“三维”教学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知识与技能是基础性目标,重在智能的提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终极性目标,重在人格的塑造;过程与方法是过关键性目标,是途径。

26、教学目标的表述必须 外显的而不能是内隐的,其表述要具有可测性;

27、教学进度计划一旦制定,要严格招待不能随意更改。

28、编写教案是教师备课工作的最后 一个环节,也是教师备课工作中最为全面系统、深入具体的一步。

29、板书设计要具有科学性整体性和条理性。30、教案分为纸质教案和电子 教案。

31、电子教案具有以下特点:形象生动,数字化,可交互操作,可方便地改作课件。课件是电子教案中的一个独立的部分。

32、编写教案的基本要求: 要高度重视,端正态度;要切合实际,坚持“五性”(科学性、主体性、教育性、经济性和实用性);要优选教法,精设课型;要重视“正本”,关注“附件”;要 认真备课,纠正“背课”;要内容全面,并及时调整。

33、课堂教学技能是整个教学技能的核心。包括:导入,讲授,提问,倾听,对话,板书,反馈和 强化,结课,布置和批改作业技能。

34、课堂导入的好坏对教学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主要作用:集中注意;引发兴趣;进入课题。

35、课堂导入的类型:直接导入,复习导入,直观导入,问题导入,实例导入,审题导入,故事导入,游戏导入,情境导入。

36、课堂导入的基本要求:要 有:针对性,启发性,趣味性,艺术性,要恰当把握导入的“度”。

37、课堂讲授的类型:讲述,讲解,讲读和讲演。

38、讲述包括叙述、描 述;讲解包括解说式讲解,解析式讲解,解答式讲解(讲解要注意针对性,科学性,简明性,教育性)。

39、课堂讲授的基本要求:语言要规范、简明、生动。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反馈信息;要与板书、体态语相配合;紧密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40、提问类型:回忆提问,理解提问,应用提问,分析提 问,综合提问,评价提问;

41、课堂提问的基本要求:合理地设计问题;要面向全体学生提问;要目的确定,把握时机;提问的语言要准确,具有启发 性;提问的态度要温和自然;要及时进行评价和总结。

42、课堂倾听的内容:学生的回答与讨论;学生的提问与质疑;学生的需要和情感;学生的思想和 心声。

43、课堂倾听的类型:介入型倾听;非介入型倾听;

44、课堂倾听的基本要求:创设平等的师生对话情境;营造和谐轻松的课堂气氛;欣赏学生的独特性;要倾听不同学生的声音;倾听后要及时反馈。

45、课堂对话的特点:民主性,生成性,多边性,开放性,倾听性。

46、课 堂对话的作用:课堂对话使教学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革;课堂对话使学生得到多方面的发展。

47、课堂对话的类型:人与客体的对话;人与人的对话;人 与自身的对话。

48、课堂对话的基本要求:营造对话的气氛;选择适当的对话话题;真诚地倾听学生言说;要提高对话质量。

49、课堂板书的 特点:直观形象性,高度概括性,艺术性。

50、课堂板书的内容:教学内容的内在逻辑结构;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公式及其推导过程;教学内容的补充知 识。

51、课堂板书的类型:文字板书;图画板书,综合式板书。

52、文字式板书包括:纲要式板书,语词式板书,表格式板书,线索式板书,演算式板书。

53、课堂板书的基本要求:要精选内容,突出重点;要条理清晰,层次分明;要形式灵活,布局合理;要文字精当,科学性强;要书写规 范,示范性强;要把握时机,适时板书。

54、教学反馈的作用:激励,调控,媒介,预测作用。

55、教学反馈的基本要求:反馈要以促进学生 的学习为目的;要多途径获取学生反馈信息,反馈必须及时,反馈必须准确,指导学生学会自我反馈。

56、结课作用:结课有助于对教学内容进行归纳和 总结并使之系统化;结课有助于检查教与学的效果;结课有助于激发并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结课有助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结课具有教学过渡作用。

57、结课方法:归纳结课;比较结课;活动结课;悬念结课;拓展延伸结课。

58、结课的基本要求:结课要有针对性;结课要有全面性和深刻性。要简洁明 快;要有趣味性;

59、作业分类:按完成作业的时间和目的不同进行分类:课前预习作业,课堂作业,课后复习作业;按完成作业的方式不同进行分类: 口头作业,书面作业,观察作业,实践作业;按作业的难易程度不同进行分类:基础性作业,发展性作业;60、布置和批改作业的作用:加深学生对知识 的理解,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有效地调控教学

61、布置作业的基本要求:内容要精心选择,难易要适度,数量要适当,题目要有启发性,形式要灵活。

62、批改作业的基本要求:批改作业要及时,批改方式要灵活,要尊重学生,批改态度要认真,批改符号要统一,批改要与讲评紧密结合。

63、课堂观察的范围:课堂学习气氛,学生的学习行为,学 生的神态表情,学生活动。64、课堂观察的方法:目视法(扫视,巡视,注视,凝视),提问法。65、课堂观察的影响因素:学习成绩,光环 效应,期望效应,刻板效应。

66、课堂观察的基本要求:要进行有目的、有意识的观察,把全面观察与重点观察相结合,要保持观察的自然状态,要尽可 能排除各种主观倾向。

67、作业分析的步骤:首先,确定作业分析的对象;其次,划分分析单位的类目;第三,进行评判记录;第四,列表分析。68、教学口语的基本特征:教育性,科学性,针对性,规范性,口头性,启发性,可接受性。

69、教学口语的功能:传递信息,调控课堂教学,促进学生思维 的发展,和谐师生关系,提供语言示范,美育教育。

70、教学口语的分类:说明性,叙述性,描述性,论证式,抒情式,评价性,演示性和概述性语言。

71、教学口语的构成要素:语音和吐字,音量和响度,语速,语调和节奏。72、教学口语表达技能提高的途径:提高内在修养水平,强化语言外化能力,在实 践进行训练。

73、课堂教学口语的基本要求:条例规范,内容科学,合乎逻辑;通俗易懂,生动活泼,富于启发;条理清晰,层次分明,重点突出;要富 于创造性,有独特的风格。

74、教态语言的特征:辅助性,连续性,表情性,动作性,情境性。75、教态语言的功能:教育功能;传递信息功 能;激励功能;调控功能;强化功能;76、教态语言的类型:身姿变化,面目表情和外表修饰。

77、教态语言的基本要求:身姿要稳重端庄,自信得体;表情要真实自然,适度适当;衣着要相实整洁,美观大方。

78、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的意义:是顺应信息化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学生终身可持 续发展的需要,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利于落实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79、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的途径:在各科教学中渗透学法指导;开设专门的 学习方法指导课;开设学习方法专题讲座;交流学习方法。

80、学法指导的基本要求:明确学法指导的目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法指导要遵循学习规律,善于积累科学的学习方法;学法指导应着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学法指导要与学性研究相结合,注意因材施教;促进具体操作向内在学习素养的转化。

81、学生新型学习能力的指导主要包括:信息能力指导,自主学习指导,合作学习指导,探究学习指导。82、信息能力指导包括:信息获取能力指导;信息分 析能力指导;信息加工能力指导;信息利用能力指导。

83、自主学习的特征:第一,学生参与确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自己制定学习进度,参与设 计评价指导;第二,在学习过程中有情感投入,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第三,能够选择合适的学习策略,在做中学;第四,能够监控自己的学习策略;第 五,能够评价自己的学习结果。

84、探究学习的特点:自主性,开放性,过程性和实践性。

85、探究学习指导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探究内容,为学习探究提供“支架”,提高学生的探究素养,要重视总结交流;86、说课的作用:说课为教师学习共同体对话交流提供了平台;说课有利于优化课堂 教学和提高教学质量;说课有利于提高教学的自身素质;87、说课与备课的区别:形式不同;内容不同;对象不同;目的不同;88、说课与上 课的区别:形式不同,内容不同,对象不同,目的不同。88、说课的类型:研究性说课,示范性说课,检查性说课,评比性说课。

89、说课的 内容:说教学目标,说教学内容,说学生情况,说教学方法,说教学程序设计,说练习的内容与方法;90、说教学内容应包括的几个方面:简单介绍教学 内容在该学生中的地位和作用;说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说教学内容的利用;91、说课的基本要求:语言简明,重点突出;关注教学创新,突 出自身特色;说理透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增强说课的问题意识和反思意识。

92、听课的基本要求:听课前要先定计划,听课前要先做好充分的准备,听课要听重点内容,听课要认真记录,听课要善于思考,听课后要及时进行总结交流评价。

93、如何进行评课:评课标准要多元化;要坚持评课之道,讲 评课之德;评课要有激励性。

94、教学反思具有以下特点:超越性;实践性;过程性;主体性;发展性;95、教学反思的作用:有利于提升教 师的教育经验;有利于提高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有利于教师形成自己的实践性知识体系;有利于新影星听顺利实施。

96、教学反思的途径:阅读理论文 献,在理论解读中反思;撰写教学日志,通过写作进行反思;寻求专业引领和同伴互助,在对话讨论中反思;征求学生意见,从学生反馈中反思。

97、教学反思的要求:要对教学反思有正确的认识;要有反思的意识和习惯;从自己的专业发展水平出发,循序渐进提高反思水平。

教育教学基本素质和能力测试包括哪些内容? 答:

1、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学法等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及与教育相关的法律知识;

2、专业(学科)理论知识与技能内容。包括专业(学科)理论知识和技能、与本专业(学科)相关联的实践能力、对本专业(学科)教学大纲和教材的理解掌握水平等;

3、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内容。包括分析教材、确立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方案、选择教学方法、运用教学语言、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等;

4、基本教育教学素质内容。包括仪表举止、口语表达、思维能力、心理素质等;教育教学基本素质和能力测试以什么方式进行? 答:测试由教师资格专家审查委员会组织。测试通过试讲、面试两种途径进行。试讲:根据选定的教学内容,在规定的时间内,独立设计出教学方案,并在指定班级进行试讲,条件不具备时也可采取说课的形式进行。试讲时间为一课时,说课时间一般为15—25分钟。

面试:主要采用问答形式,围绕试讲(说课)、相关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教育教学改革发展动态等方面内容进行。专业评议组成员根据面试的测试标准进行评价。面试时间在10分钟左右。

注:

1、对拟任音乐、体育、美术、舞蹈等学科(专业)教学的申请人,在面试时需对专业特长进行测试;

2、申请认定小学教师资格和幼儿园教师资格人员需加试拼音字母知识。教育教学基本素质和能力测试有哪些程序? 答:

1、认定机构提前1周公布测试内容(课程)、测试人员名单及测试时间、地点;

2、申请人在规定的时间和地点进行面试、试讲。测试时申请人通过抽签确定测试顺序和试讲内容(课程),并将教案提交学科(专业)评议组;

3、各学科(专业)评议组成员独立地根据听课、查阅教案和提问等情况逐项评分;

4、学科(专业)评议组汇总测试结果,并由组长签署评价意见;

5、专家审查委员会对学科(专业)评议组报送的测试结果进行民主评议,并签署评议意见。

教育教学基本素质和能力测试结果如何评定? 答:

1、申请人的面试成绩分为合格不合格;

2、申请人试讲的成绩总平均分在60分及以上的为合格;

3、面试、试讲均为合格者,其教育教学基本素质和能力测试合格。试讲、说课材料如何获得? 答:通常在报名的时候教育局会印发,如果没有印发,可以按照教育局指定的内容选择相应的教学学科教材。

下载教育教学能力知识点归纳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育教学能力知识点归纳.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与发展第一节教育的产生与发展一、教育的含义(一)教育的概念1.广义的教育:凡是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发展人的智力与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就是教育2.狭义......

    教育知识与能力 知识点总结

    1人身心发展的规律 1.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发展的顺序性、循序渐进性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 2.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3.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关键期】 4.身心发......

    2010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能力知识点总结(大全五篇)

    2010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能力知识点总结 1、教学技能的观点:活动方式说,行为说,结构说,能力说,知识说; 2、教学技能:教学技能是教师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通过实践练习和反思......

    教育教学理论知识点

    第一章征掂卿宝摩盎绒颠埔霄邯啸链煮腾碍宵食垣唇骂弃卷痢忿剩祈责穿古伪决搀能傍吞牢潦膨塑晰甩贮弃岔愁愉偶罗游检肮猿权就挤镭伸媒吱荚撇痒倾债拄殖禁杖佃疚秦鸟阑虫携添......

    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总结(高中)

    第一章 教育基础知识与基本原理 教育: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本质属性,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4个特点 1.教育是人类......

    201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基本素质和能力知识点总结

    201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基本素质和能力知识点总结 来源:考试大 【考试大:中国最优秀的考试信息平台】 2010年1月9日 1、 教学技能的观点:活动方式说,行为说,结构说,能力说,知......

    201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基本素质和能力知识点总结

    201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基本素质和能力知识点总结 1、教学技能的观点:活动方式说,行为说,结构说,能力说,知识说; 2、教学技能:教学技能是教师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通过实践......

    201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基本素质和能力知识点总结

    1、教学技能的观点:活动方式说,行为说,结构说,能力说,知识说; 2、教学技能:教学技能是教师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通过实践练习和反思体悟而形成的一系列教学行为方式和心智活动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