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体育教学论综合知识综合
教学论概念的提出第一个是德国人拉特克《教学论或教授书》,第二个是捷克的夸美纽斯《大教学论》18世纪末裴斯泰洛齐。
中国古代体育教学的雏形。孔子创建了“礼”“乐”“射”“御”“书”“数”其中“乐”“射”“御”含体育教学的成分。
国外古代体育教学及其理论的雏形古希腊柏拉图
对体育教学基本要素的分析及“体育教学全景图”八个基本要素即学生、教师、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环境、教学方法、教学评价。
学习体育教学论的意义1清晰而正确地辨别各种体育教学现象2统一有关体育教学的概念和术语3把握基本要素,概观地认识体育教学本质4掌握体育教学基本规律,指导体育教学实践5掌握体育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技能6推动体育教学研究、完善体育教学理论
学习体育教学论时的注意事项1要带着问题进行学习2要注意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3要结合体育教学实践进行学习4要结合运动专项进行学习5要仔细理解教学范例,并能就一反三.合理制定体育教学目标的意义1充分发挥体育学科教学的功能2保障实现体育的教学目的(意图)3确保层层目标衔接,最终实现总目标4明确和落实体育的教学任务5规约了体育教学过程6指引、鼓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7形成检验教学成果的标准
体育教学目标的外部特征1体育教学目标的层次即超学段体育教学目标、学段体育教学目标、学年体育教学目标、学期体育教学目标、单元体育教学目标、课时体育教学目标。2体育教学目标的功能与特性3体育教学目标的着眼点4体育教学目标搭载的文件
体育教学目标的内部要素1条件(在什么条件下达成课题)2标准(用什么标准来评价)3课题
制定超学段体育教学目标时的注意事项
1、有整体的观点,2有学科的观点,3有系统的观点。
制定学段体育教学目标时的注意事项
1、系统观点
2、学段特点3责任感 制定学年体育教学目标时的注意事项1系统观点
2、阶段的特点3学校年度的各项工作相结合4、有责任的观点
制定学期体育教学目标时的注意事项
1、有季节的观点
2、与学校的学期工作安排相结合3、有责任的观点。
制定单元体育教学目标时的注意事项
1、有教程的观点
2、有模式的观点
3、有全面的观点。制定课时体育教学目标的注意事项
1、有准确的时间观点
2、有条件的观点
3、有全面的观点
4、目标要具体、清晰。
5个领域是: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里健康、社会适应 三个层次的递进关系为课程目标、领域目标、水平目标
体育教育过程的性质
1、是学生掌握运动技能的过程2是提高运动素质的过程
3、是学习知识和形成运动认知的过程
4、是集体学习和集体思考的过程5是体验运动乐趣的过程。体育教学过程的五大规律1运动技能形成规律为粗略掌握动作阶段、改进与提高东子阶段、东作的巩固与运用自如阶段。2运动负荷变化与控制的规律
3、体育知识学习和运动认知的规律
4、体育学习集体形成于变化规律
5、体验运动乐趣的规律。超学段体育教学过程及其特点国家规定性、多模式性、非全体性 学段体育教学过程及其特点发展阶段性、相互衔接性 学年体育教学过程及其特点系统性、周期性、承启性 学期体育教学过程及其特点季节性、集散性 单元体育教学过程及其特点规模变化性、学理性
学时体育教学过程及其特点结构性、行为性、方法性 技术学习点教学过程及其特点技能形成的基本单位、身体负荷性 体育教学过程优化的观点1用整体的观点认识体育教学过程
2、用联系的观点看待体育教学过程
3、用综合的观点处理教学中的方法和形式。
体育教学过程优化的策略
1、优化体育教学目标,使之具有明确性
2、优化体育教学内容,使之具有可学习性
3、优化体育的课堂教学结构,使之具有合理性,4、优化体育教学方法,使之具有实效性,5、优化体育教学评价,使之具有激励性。
体育教师主导性体现在1、贯彻体育教学指导思想
2、进行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教材加工
3、选用与学生学习需要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4、进行体育学习的评价
5、创造适合学生学习的体育教学环境
6、导航学生的体育学习方式。
教师主导性发挥构成三要素一是目标、二是路线、三是被导的主体
发挥体育教师主导性的条件
1、教师熟知体育教学观念
2、熟知体育教材
3、熟知学生 学生的主体性表现在体育学习过程中的选择性、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
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条件
1、教师要教授的目标转化成为学生的学习目标
2、教师和学生共同拥有体育教材
3、教师奖教学过程设计成学生的学习过程
4、教师创设民主的教学情境
5、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方法。
教师主体性不等于教师主宰性,学生主体性不等于学生自由性
教师主体性与学生主体性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要通过强化和优化教师的主导性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
体育教学原则的形成1、是体育教学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2、是体育教学客观规律的反映
3、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体育教学的特点
1、体育活动主要在身体活动中进行
2、体育教学具有锻炼身体的目的性
3、教学经常在相对自由的集体活动中展开
4、体育教学组织更加复杂。
体育教学原则的作用
1、是更加明确的教学要求
2、是进行教学的工作思路
3、是观察体育教学的视角
4、是评价体育教学的标准。
教学原则的五大因素即政治因素与要求、学科体系因素与要求、学生发展因素与要求、教法学理因素与要求、教学工作因素与要求。
中国当前的基本体育教学原则共7项即合理安排活动量原则、注重体验运动乐趣原则、促进运动技能不断提高原则、提高运动认知和传承运动文化原则、在集体活动中进行集体教育原则、因材施教原则、安全运动和安全教育原则。
因材施教原则的基本要求
1、要深入细致地研究和了解学生
2、要正确看待和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个体上的差异
3、要通过各种体育教学组织形式创造因材施教的条件
4、要采用各种教学方法进行因材施教
5、要把因材施教与统一要求结合起来。
体育教学模式研究的意义
1、有利于深化体育教学改革
2、有利于简化教学问题
3、有利于体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的结合4、有利于活跃第一线体育教师的研究。体育教学模式概念由三个基本要素组成:即教学指导思想、教学过程结构、相应的教法体系。体育教学模式的基本属性:理论性、稳定性、直观性、整体优化性、对应性、可评价性 几种体育教学模式技能掌握式、快乐体育的目标学习模式、小群体教学模式、发现式
教学方法的层次1教学方略的层次是上位
2、教学方法的层次是中位
3、教学手段的层次是下位。
体育教学方法的发展1科学技术进步对体育教学方法改善的影响2体育教学内容的发展对体育教学方法改善的影响
3、体育教学理论的进展对体育教学方法改善的影响
4、学生的发展与变化对体育教学方法改善的影响。
体育教学方法发展趋势1现代化
2、心理学化
3、个性化、公平化、民主化
体育教学方法分类:1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讲解法、问答法、讨论法)2以直接感知为主体育教学方法(示范法、演示法、保护与帮助法)以身体练习为主体育教学方法(分解练习法、完整练习法、循环练习法)以比赛活动为主体育教学方法(游戏法、比赛法、情景法)以探究性为主体育教学方法(发现法、问题探究法、小群体学习法)提问的4中类型:回顾性的提问、归纳性的提问、演绎性的提问、价值判断性的提问。示范面有正面、侧面、背面、镜面。动作示范法的要素:速度、距离、视线、视线干扰、多媒体配合。
选择体育教学方法的依据
1、依据体育课的目的与任务
2、要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3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4要根据教师本身的条件和特点
5、要根据体育教学方法的功能、适用范围和使用条件等
6、要根据教学时间和效率的要求
体育教学内容来源:1体操与兵式体操
2、游戏与竞技运动
3、武术与武道
4、舞蹈与韵律运动。
体育教学内容的特性1运动实践性2娱乐性3健身性4人际交流的开放性5空间的约定性。体育教学内容的层次宏观上三个层次即上位层次(国家课程和教学内容)中位层次(地方课程和教学内容)下位层次(学校课程和教学内容)微观上有四个层次第一层次(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学习内容)第二层次(课程标准所示的水平目标)第三层次(教学硬件与软件)第四层次(具体联习方法手段)。
体育教学内容分类
1、根据人体基本活动能力
2、根据身体素质
3、根据运动项目4根据教学目的5综合分类。
体育基本教学内容1体育、保健基本原理与知识
2、田径
3、体操
4、球类运动5健美运动
6、民族传统体育
隐形体育教学内容的特点
1、隐含性
2、不确定性3强制性
4、持久性。
体育教材化的层次
1、编制体育课程标准和编写教科书
2、根据课程标准和教科书吧教材变成学生的学习内容的工作。
体育教材化的工作内容即体育教学的选择、体育教学内容的编集、体育教学内容的改造与加工、体育教学内容的媒介化。
选择体育教学内容的原则
1、与教学目标统一性原则
2、科学性(健身性和安全性)原则3可行性原则
4、趣味性原则
5、与社会体育和地区体育特色相结合原则。体育教学内容的编集的三种逻辑1按照教学内容的逻辑来进行编辑
2、按照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组织教材
3、根据教学目的进行编辑。
体育教学内容编排方法:直线型排列、螺旋性排列、混合性排列。
教材化方法1动作教育的教材化方法2游戏化
3、理性化
4、文化化
5、生活化、实用化
6、简化
7、变形的8、运动处方式。
体育教科书的形式:教科书(学生用体育教材)体育教学指导用书(教师用体育教材)音像教材等三种形式。
体育教科书的用途
1、作为技能讲解的媒体2作为课后复习的材料
3、作为课中和课后体育作业的辅导书4作为学生课外体育读本5作为学生在课中和课下进行相互和自我评价的工具。
体育教科书的用法1课中辅助教学,课下指导复习
2、课中辅导教学,课下扩展学习3课中辅导教学,课中和课后进行评价。
体育教师指导用书的用途:1为体育教师指出体育教学的目标、内容和方法
2、为体育教师教学提供多种思路3为体育教师教学指明如何进行教学
4、为体育教师解决实际教学问题提供可参考的帮助性工作。
加涅认为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地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
体育教学设计主要有以下8项工作
1、对学生学习需要和发展需要的分析
2、对学习内容的分析
3、对学生的分析4体育教学目标的设计5教学策略的设计6教学媒体的设计7教学过程的设计
8、教学设计的评价。
体育教学计划的层次:超学段体育教学计划、学段体育教学计划、学年体育教学计划、学期体育教学计划、单元体育教学计划、学时体育教学计划。
学时体育教案基本内容与步骤
1、确定学时教学目标2排列教学内容
3、针对教学内容组织教法4安排各项内容教学时间和各个练习的次数
5、设计科的生理负荷和练习密度6计划本课所需的场地器材和用具7课后小结。
体育课堂教学组织与管理的内容:教学环境、人际关系、教学纪律、教学反馈。
体育课堂教学结构从时间进程看:课的开始部分、课的基本部分、课的结束部分。从内容进程看:教学导入、教学展开、教学总结。
体育课堂教学与管理的基本矛盾:讲解与练习的矛盾、约束与自主的矛盾、师生关系与生生关系的矛盾、成功与挫折的矛盾。
体育课堂教学与管理的基本方面分为:运动技能学习的组织与管理、身体锻炼(体能发展)的组织与管理、体育学习集体的组织与管理、体育行为教育的组织与管理。运动技能学习的组织与管理分为导学、讨论、点拨、练习。
运动技能学习的导入方式1直接导入
2、新闻导入
3、设疑导入
4、比赛或游戏导入。
体能按其作用可以分为与健康有关的体能(心肺耐力、柔韧性、肌肉力量)和与运动有关的体能(速度、力量、灵敏性)。
体育行为教育的组织与管理途径
1、建立体育课堂常规,规范课堂行为,维持课堂秩序
2、培育课堂良好行为,促进课堂学习
3、分析学生行为问题的原因,加强行为教育4发挥集体的作用,加强行为教育
5、恰当处理偶发事件。
体育行为教育的组织与管理的方法
1、暗示调控法
2、正面制止法
3、引导转移法
4、个别谈话法。
教学组织形式有三种:个别教学、班级教学、分组教学。
体育教学的特点与体育教学评价1学生在身体与技能方面的先天性差异较大
2、对体育学习评价的视角较多
3、具有即时评价的特点
4、食欲学生的身体自尊密切联系的评价。体育教学评价的基本构成要因
1、目的—为什么要进行体育教学评价(选拔目的、甄别目的、发展目的、激励目的)2体育教学评价者---谁来进行体育教学评价3体育教学评价的内容--=评价什么4体育教学评价的技术与手段==怎样评价。
体育教学评价结构与内容图
1、教师对学习过程的评价
2、学生对学习过程的评价
3、学生对教授过程的评价、4教师对教授过程的评价。5其他评价。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相对评价、绝对评价。
体育教学环境的特点1对学生影响的自发性与潜在性
2、对学生影响的双重性和双向性
3、体育教学环境设计的目的性和计划性
4、体育教学环境的科学性和可调控性5体育教学环境的复合性。
体育教学环境的功能:具有导向、陶冶、激励、健康等作用。
体育教学环境分为物理环境(体育教学场所和设备、体育教学的自然环境、体育教学信息、班级规模、队列与队形)心里环境(班风与校风、学校体育的传统与风气、体育课堂常规、体育课堂教学气氛、体育教学中的人际关系)
体育教学环境设计与优化的原则1教育性
2、科学性3人文性4实用性。体育教学物理环境的设计与优化策略
1、和谐美观
2、安全卫生
3、突出特色
4、筛选提炼
5、变通调适。
体育教学心理环境的设计与优化策略
1、建立正确的舆论与规范
2、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
3、加强体育课堂教学管理
4、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体育课堂氛围
5、善于处理突发事件
6、充分发挥榜样和典型的作用。
现代教师的智能模型:智力层次、知识层次、技能层次、能力层次各层次之间结构紧密,相互依存。
体育教师教学能力形成的途径:职前教育、教育实习、在职进修、教学观摩、集体备课、教学实践。
体育教师教学能力形成中的缺陷:忽视教学技能的培养与训练、教育实习尚不完善、缺乏教学技能培训内容、缺乏提高教学技能的务实手段、过度依赖体验主义。
教学技能训练的基本程序:事前理论学习和研究、提供示范、确定培训技能与编写教案、技能训练实践、反馈与评价、修改教案后重新进行技能训练实践。
开展体育教学研究的意义:可以促进体育教学理论的发展、有利于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有利于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提高。
体育教学研究的层次:描述现象的层次、解释想想和归因层次、实证研究的层次、理论和外推层次的研究
体育教学研究的特点:学理性、实践性、复杂性。
体育教学研究的内容:有关体育教学主体(人的因素)的研究、有关教学思想和目标(思想的因素)的研究、有关体育教学过程(时空的因素)的研究、有关体育教学内容(载体和媒介的因素)的研究、有关体育教学条件(物质环境的因素)的研究。体育教学研究的方法:问卷调查法、教学观察法、测量法、教学实验法
第二篇:综合知识
1.外贸企业出口退税条件:(1)必须是增值税、消费税征收范围内的货物;(2)必须是报关离境出口的货物。所谓出口,即输出关口,它包括自营出口和委托代理出口两种形式;(3)必须是在财务上作出口销售处理的货物;(4)必须是已收汇并经核销的货物。
2.公文的基本组成部分有:标题、正文、作者、日期、印章或签署、主题词。3.在党的十六大中提出“综观全局,21世纪头二十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4.据此、为此、现函复如下”等属于过渡用语;引叙用语是在引叙来文时使用的,如“现接、近接、前接”等;开端用语是用于表示行文的目的、依据和原因的,如“为、由于、依据”等;经办用语是用于表示工作办理的时间及过程的,如“业经、已经、兹经”等。
5.我国的立法程序包括法律议案的提出、法律草案的审议、法律草案的表决和通过、法律的公布四个阶段。其中,法律草案的表决和通过是立法程序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步骤,也是关键性阶段。
6.中国西部地区天然气向东部地区输送,主要是新疆塔里木盆地的天然气输往长江三角洲地区。
7.西电东送是指开发贵州、云南、广西、四川、内蒙古、山西、陕西等西部省区的电力资源,将其输送到电力紧缺的广东、上海、江苏、浙江和京、津、唐地区。西电东送分北、中、南3 条通道:北部通道是将黄河上游的水电和山西、内蒙古的坑口火电送往京津唐地区;中部通道是将三峡和金沙江干支流水电送往华东地区;南部通道是将贵州、广西、云南三省区交界处的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的水电资源以及云南、贵州两省的火电资源开发出来送往广东、海南等地。8.公文的主体部分又称行文部分,包括公文标题、主送机关、公文正文、附件、成立时间、公文生效标识、附注等要素。
9.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10.民法的基本原则有:(1)平等原则。(2)自愿原则。(3)公平原则。(4)诚实信用原则。(5)禁止权利滥用原则。
11.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绝对延长工作日的方法所生产的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12.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活动原则有:(1)民主集中制原则;(2)社会主义法制原则;(3)密切联系群众原则;(4)民族平等原则;(5)精简和效率原则。
13.事业单位改革的条件包括:(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2)政府改革的深入。14.公文保管期限分为永久、长期、短期三种。15.“四有”指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
16.编辑的职业素质包括出版理论修养和编辑实务经验,分别表现为职业的追求、职业的敏感和职业的作风。
17.我国刑法明文规定了三个基本原则:罪刑法定原则、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罪刑相适应原则
第三篇:综合知识
1.属于公务员保险制度的是()。
A.因工伤残保险B.非因工伤残保险
C.生育保险D.养老保险
答案:10.ABCD【解析】公务员的保险制度分为生育保险、养老保险、伤残保险、死亡保险制度,中伤残保险又包括因工伤残和非因工伤残保险。
11.以下属于行政征收内容的是()
A.个人所得税B.排污费
C.机场建设费D.电费
答案:11.ABC【解析】根据我国行政法规规定,我国的行政征收体制主要由税和费组成。税,亦称税收,是国家机关凭借其行政权力,依法无偿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手段。可分为流转税、资源税、收益所得税、财产税、行为税五种,A项属于收益所得税。费,即各种行政收费,主要包括公路运输管理费、车辆购置附加费、公路养路费、车辆通行费、港口建设费、排污费等。B、C项属于这类。电费是基于合同关系而产生的费用,所以不属于行政征收范围。
1.属于职业道德的特殊规范的是().A.遵守法纪,文明安全B.人道主义,救死扶伤
C.准班正点,尊客爱货D.关爱学生,有教无类
答案:12.BCD【解析】略。
1.行政决策评估要采用()的综合意见。
A.群众B.专家C.领导D.政策执行人员
答案:13.ABCD【解析】评估决策时应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故全选。
1.公务员考核的原则是()。
A.客观公正原则B.民主公开原则
C.注重实绩原则D.依法考核原则
答案:14.ABCD【解析】公务员考核的原则是客观公正、民主公开、注重实绩、依法考核。
1.人事争议处理工作渠道主要包括()。
A.人事争议协商B.人事争议调解
C.人事争议仲裁D.人事争议诉讼
答案:15.ABCD【解析】略
第四篇:综合知识
1.2009年6月25日,国务院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国务院正式批准《关于——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规划》提出,将把关中——天水经济区打造成为:全国内陆型经济开发开放的战略高地。
2.国家有关部门于2009年6月召见 谷歌中国网站负责人,对其网站大量传播淫秽色情内容进行执法谈话,宣布对其网站的处罚措施,暂停该网站境外网页搜索业务和联想词搜索业务,并责令其立即进行整改,彻底清理淫秽色情和低谷内容。
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4.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相互关系:享有权利是为了更好地履行义务。
5.李某系A建设银行某储蓄所记账员。2002年3月20日下午下班时,李某发现本所出纳员陈某将2万元营业款遗忘在办公桌抽屉内未锁。当日下班后,李某趁所内无人之机,返回所内将该2万元取出,用报纸包好藏到自己办公桌下面的垃圾袋中,并用纸箱遮住垃圾袋。次日上午案发,赃款被他人找出。对此:李某的行为属于盗窃既遂。
6.我党提出“立党为公”中的“公”的意思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7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关键是:发展科学技术。
8.对南极臭氧层空洞的研究要涉及:能源技术
9.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主要是对: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反应
10.研究社会资本在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
11.毛泽东说:“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根据。”要解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问题,也必须认清当代中国的国情。这表明: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12.一位科学家说:“我们今天生活着的世界,与其说是自然界,还不如说是人造或人为的世界,在我们的周围,几乎每样东西都刻有人的技能痕迹。”对这段话的理解:一.人类世界是人的实践活动对象化的结果。二.科学技术越成为人类改造世界的伟大力量。三.自在自然日益转化为人化自然。(现实世界靠人类精神创造不出来)
13.被委权的组织可以成为行政主体
14.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对纳税人的理解:A:只要负有直接纳税的义务,就是纳税人。B:纳税人包括法人和自然人(不是所有法人和自然人)。C.纳税人是由税法和企业或个人所处的经济地位决定的。D:不同的税种有不同的纳税人。
15.“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这是:唯物辩证法的思想
16.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17.行政法制外部监督是指:行政系统以外的国家权力机关和司法机关的监督
18.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把坚持以人为本和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统一起来,这标志着我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认识更加深入。这里提到的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2.“发展才是硬道理”是邓小平理论中一个带有根本性和全局性的科学命题。3.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 完整的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全面的可持续发展是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都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内涵。
19.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获得了人身自由,是自由的劳动者。此“自由”是指:选择受雇于某个资本家的自由。
20.作为应用文体,公文具有的同个特点是:实用性,全面性,格式的规定性和直接的针对性。
21.判断对某一事物的认识是否完成的标志是:对该事物的理论认识是否用于实践,取得预期效果。
22.“光砸缸”的故事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做任何事情都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解决
生活中的突发事件)。
23.关于世界的本质问题,真确的说法是:它是哲学的逻辑起点,其他所有哲学问题都是从这个问题中派生出来的。
24.夫妻间有相互扶养的义务,这种法律关系的客体是:行为
25.根据《立法法》的规定,法律议案审议的结果不可能是:签署公布
26.内容重要并紧急学要打破常规优先传递处理的文件叫做:急件
27.国家扶贫办公室:是政府非常设机构
28.曾某和左某的院子一墙之隔,曾某在自家院中种石榴树,石榴树枝伸展到左某院内。左某在自家院摘石榴吃,因而和曾某发生争执。曾某和左某争执的问题在民法中称为:相邻关系
29.《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有: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30.唯心主义和宗教在当代最大的特点,就是越来越主观唯心主义化:跟着感觉走,上帝就在我心中,上帝代表爱,人的意志.欲望.直觉决定一切。表名了这一趋势
31.国务院办公厅是国务院的组织部门,国务院办公厅由国务院总理直接领导
32.古巴比伦王国的文明表现在:楔形文字,《汉谟拉比法典》。
古埃及文明表现在:象形文字,十进位制的计算方法。
33.驾驶执照属于:一般许可,独立许可。
第五篇:综合知识
广播电视记者资格证考试资料(电视台招聘考试题库)一(2009-06-25 22:28:01)标签:事件通讯 人物通讯 新闻事实 背分类:新闻传媒 景材料 导语 教育
1、简明新闻——简讯与快讯,统称为简明新闻。它是新闻报道中最简炼最短小的一种常用的新闻体裁。它题材范围广泛,但都以报道新近发生事实的动态为主,是报道事实动态的一种简洁明快的形式。其报道的内容单一而概括,即它只报道一个事实,不用交代背景,对事实不作具体的叙述和说明,只是对新近发生事实的动态作简要的报道。
2、新闻背景(或背景材料)——是指新闻中与主体新闻密切相关的历史情况、环境条件以及新闻产生原因和注释性方面的材料。一条新闻,可以只用现实发生的新闻材料来写成。若只有背景材料是无法写成一条新闻的。但是否使用和如何使用背景材料,要视实际情况和表现新闻主题的需要而定。比较复杂的新闻,或知识性较深的新闻,一般都不可避免地使用相关的背景材料。
3、金字塔式结构——这种结构,从头到尾完全按事实发生的时间顺序或情节发展来安排材料的。消息的开头就是事件的开头,结尾就是事件的结束。这种结构,是按人们正常思路渐进过程安排材料,因而易为读者所接受和理解,具有较强的生动性和吸引力。它最宜用来客观地叙述一些故事性强、人情味较浓的事实,写成人们惯称的新闻故事或新闻小品。
7、倒金字塔式结构——倒金字塔式的结构,其特点是头重脚轻地组织、安排材料,把新闻的高潮或结论放在最前面,然后按事实重要性递减的顺序来安排,借以突出最重要、最新鲜的事实。这种结构方式,写好导语尤为重要,并且它的结尾一般都表现为自然而止。(这种结构的优点是易于材料的组织、利于突出新闻的特点、行文简洁明快、方便读者阅读、便于编辑处理。缺点是难以有所变化、导语、正文、标题容易重复、文意跳跃性较大。
12、倒金字塔式与正金字塔式混合结构——这种结构,可以说是集倒金字塔式和正金字塔式两种结构之长,避这两种结构之短的一种比较灵活多变的结构方式。取倒金字塔式结构的导语写作的优势,用金字塔式结构的结尾写作之长,使之首尾相呼应。这种结构方式,能较好地适应各种新闻内容的要求。主要缺点是,容易造成首尾重复。
8、通讯——通讯是报纸、电台和通讯社常用的新闻报道形式之一,它是一种比消息更为详尽、更为灵活和形象地报道典型人物、事件、问题或各种有意义的客观事实的新闻体裁。通讯所作的报道必须真实,用事实说话,准确地再现特定人物、事物、景物形象以反映现实生活。通讯也有时效要求。它的时效性虽不象消息那样强,有时可以宽松一点,但总的说,还是要快、要新。(通讯总的要求是:事实的典型性、思想性和写作、文采达到高度的统一。)它所描述的人物、事物、景物等,都应具用某种新闻价值。
4、概貌通讯——是以报道某个地区、部门、单位或市镇、村庄、街道、家庭今昔变化为主的一种通讯。它也介绍祖国风光、地方物产、人情风俗等,因此也叫风貌通讯。其特点是:(1)题材广泛。它涉及面较广,题材范围比其它通讯更大,通过这些广泛题材的报道,反映出时代气息和时代精神。(2)要有新闻性,事实要有新意,不能写成众所周知的旧闻或历史知识。
6、人物通讯——人物通讯是以人物为报道对象,反映一个人或几个人的思想、言行、事迹,在一个主题贯穿下容纳着相当丰富的材料,着重以人物的精神面貌来感染、教育读者的一种通讯。人物通讯应以人物为中心,而且一般是一个先进人物为主,笔墨务必集中。人物通讯写人,不应就事论事,而应“见物、见人、又见思想”。使之写得形神兼备,以“形”传“神”。
14、事件通讯——事件通讯是以写事为主的通讯。它主要记述事件的发生、发展、结果,交代来龙去脉,介绍具体情况,点明它的典型意义,以体现时代的新气象、新变化。其特点是:(1)以记事为主,事件的本质、特点决定着通讯的主题。(2)事件通讯虽然写事,但它不孤立地写事。因此,事件通讯必然牵涉到与事件有关的人物,事件与人物是血肉相连的。但在事件通讯中人物本身的特点不是通讯反映的重点,他们只是为表现中心事件服务的。
18、工作通讯——工作通讯是以报道先进工作经验或某项工作的成就和存在问题为主要内容的通讯。它介绍典型经验和做法,以指导一般,推动各项工作顺利的进展。其特点和作用是:(1)工作通讯介绍的工作经验,要抓住当前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重要的、关键性的问题,使大家一看就能因地制宜地学习和推广。(2)工作通讯的新闻性特别强,故要讲究时效性。
5、新闻导语——是新闻写作学特有的一个概念,是消息这种新闻体裁区别于其它文体的一个重要特征。导语在一则消息中,主要承担两项任务:一是以最简炼的文字突出新闻中最重要的、最新鲜的事实或思想;二是启发、吸引读者情不自禁地阅读全篇新闻。采用这种方法写新闻的开头,通称为新闻导语。
11、新闻正文——新闻正文是导语之后的“展开部分”。正文的任务,主要是运用具体的事实有层次地回答、说明、解释或补充导语中提到的问题或事件。消息的正文,是具体展示新闻内容,充分而有力地体现新闻主题的核心部分。因此,环绕新闻主题,选取典型的材料,并加以巧妙的运用、布局和安排,注意表达的条理性和逻辑性,做到层次分明、结构严谨,这是正文写作中必须做好的工作。
9、特写——凡是截取事件、人物或场景中最富有特征的横断面,用横的写法加以扩大描述和精雕细刻,并通过一个或若干个生动、感人的镜头,将所选取的横断面细致而形象地表现出来,让读者能充分地看到每一个细节,使读者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睹其物,用栩栩如生的形象来说服人、教育人、感染人,这样的通讯品种,从体裁上说就是特写。特写亦是一种写作的结构形式,一种写作的笔法,它可用来表达不同的内容,如借助这种结构形式来写人物的,称为人物特写。
10、述评新闻——述评新闻是介于新闻和评论之间的一种新闻体裁,故兼有新闻与评论两种作用,述评性新闻不只报道新闻事实,还需要对事实进行必要的分析、解释;或者对某种形势、某个带普遍性的问题发表意见和看法。写这种形式的新闻,必须在掌握大量情况的基础上,纵览全局,抓住事由,以有述有评、评述结合的方式,及时剖析新闻事件,揭示事物或形势的特点、本质和趋向,用以指导实际工作,达到启发、教育群众的目的。
13、综合新闻——凡是环绕一个主题或一个总体的问题,综合反映一个时期内发生在一个部门、一条战线、一个市、一个省、几个地区,几个城市或全国带有普遍性的同类型的各种事实的动态或问题的报道,称之为综合消息。它可以是环绕某一主题对同类事实动态的综合,也可以是环绕某个方面对同类问题及其事实的综合。综合消息,既要有总体情况的概括,又要有各种典型的个体材料的叙述,能使读者从全面而又重点突出的事实报道中,获得完整的印象和认识,深刻领会新闻的主题。
15、新闻主题——是指新闻事实所体现出来的中心思想。它既来自新闻事实,又表现了记者对新闻事实的判断、倾向和报道意图。消息写作,必须首先确立正确的主题,一则消息写什么、怎么写和为什么写,都与主题息息相关。主题贯穿于写作的全过程,无论是选材、结构、达意,都要围绕主题,为表现主题服务。消息写作的主题,它既要统帅事实,又要寓于事实;既要深刻又要新颖;既有共性,更强调有特点。
16、对比性背景材料——这是对新闻人物或事物的正反、左右、今昔的对比,从比较中突出人物与事物的重要意义。对比性背景材料,有“纵”的对比,也有同类事物的“横”的对比,也有不同条件的对比。对比材料作新闻背景是新闻报道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在写作上有新与旧、好与坏、高与低、真善美与假丑恶的对比,通过这些对比,能突出新闻事实的意义、深度。但要注意真实、准确、分寸得当,并注意其对比的合理性。
17、通讯的结构——是指通讯的组织形式和内部构造。它的主要任务是,考虑和确定通讯材料的组织与安排,使通讯成为一个思路清晰、变而有序、详略得当、布局合理的有机整体,更好地为表现主题思想服务。(通讯结构的要求是,要符合客观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要服从表现主题的需要,要求完整、严谨、巧妙、和谐。)
19、动态消息——凡是报道刚刚发生、正在发生或即将发生的事实及其动态的消息,就称动态消息。这种消息是从新闻内容的特点提出来的,相对的还有静态消息。它是一种因其内容特点而在写作形式上具有特殊要求的消息品种。动态消息强调报道事实的动态,它的特征体现在“动态”和“消息”的完美结合
广播电视记者资格考试(电视台招聘考试题库)二(2009-06-25 22:31:32)标签:广播电视新闻 人物通讯 张文分类:新闻传媒 生 教育
1、什么是新闻角度?如何选择新闻的最佳角度? 答:新闻角度是透视新闻事实的一个立足点与窗口,它从事实的一个侧面去揭示新闻主题。选择新闻的最佳角度,一般说,要抓“四点”、“一小”。四点即:(1)抓特点。客观事物是丰富多采的、发展变化的,有共性有个性。只有抓住了事物的个性、特征,新闻才会受读者欢迎。(2)抓新点。即角度要新,通过某一侧面、角度去反映主题,使新意盎然,给读者以新鲜的感受。(3)报道同一事物,应注意错开角度,即寻找不同的侧重点。目的是使新闻主题既不与别报重复,又报道了新闻事实。(4)选新闻角度要有群众观点,即从群众的角度看事物。从群众角度、读者的角度入手,就能写出群众喜闻乐见的事物,使新闻主题表现得通俗明确。“一小”即:角度要小。凡是选准了一个小的角度,摆出具体生动的事实,就容易把主题写得有深度,写起稿来显得生动、活泼,受读者欢迎。这样,选准小的角度,就有利于主题深化,有利于抓到具体的材料,有利于报道人物与事物的个性特征,稿子容易写得短小精悍,并且做到时效性强。
2、什么是通讯情节?怎样展开(写好)通讯情节? 答:通讯的情节是指一件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高潮、结局的完整过程,带有一定的故事性,比较具体、生动感人,它主要是通过叙述和描写的表达方式体现出来的。有的通讯,具有贯串全篇的整体情节,它本身便成为通讯中总体故事展开的主线,并以此联缀数个相关的小故事或典型的细节,构成一篇既有具体的个性化的内容,又有统一整体画面的通讯。通讯典型情节的展开,具体方法如下:(1)从写作角度上说,通讯情节要写得具体完整。一个情节要有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高潮和结局这几个部分,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完整的印象。有一些事实很有意义,很能说明问题,但构不成一个较完整的情节,就要用细节来弥补情节的不足。(2)通讯情节的展开要注意描写与叙述、具体与概括紧密结合,才能把情节写得深刻感人。生动的形象描写要借助综合叙述来贯穿,才不会写得支离破碎;综合的叙述要有具体的形象描写来补充,才不致枯燥无味。总的说,展开“情节”,把通讯写得绘声绘形、鲜明生动,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不会展开“情节”,记事、写人、状物不注意描写与叙述相结合,是通讯缺乏个性色彩和感人力量的重要原因。情节展开的目的,不是只追求生动,主要的是表现人物的思想及精神境界,为突出主题服务。
3、什么是新闻特写?怎样写好新闻特写? 答:凡是截取事件、人物或埸景中最富有特征的横断面,用横的写法加以扩大描述和精雕细刻,并通过一个或若干个生动、感人的镜头,将所选取的横断面细致而形象地表现出来,让读者能充分地看到每一个细节,使读者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睹其物,用栩栩如生的形象来说服人、教育人、感染人,这样的通讯品种,从体裁上说就是特写。要写好新闻特写,从实践看有如下两点:(1)要报道出现场所见所闻的新人新事。这个“现场”不是一般临场所见景象,而是记者采访中“捕捉”到的,往往是稍纵即逝的有特点和特殊意义的精采“镜头”。新闻特写要求作者进入现场采访,没有现场所见所闻,就写不出精采的新闻特写。当然新闻特写也可用适量背景材料。(2)选择材料集中,突出高潮部分。新闻特写的材料,不论报道一人或一事,都不是从头到尾细细写来,而是抓住重点,突出重点,突出其最精采最有特征的部位。没有重点,也就没有特写。新闻特写的重点材料,往往是事情发展的关键所在,或情节展开的高潮部分。新闻特写的材料要求高度集中,一般不写新人新事的发展、变化和成长过程,而是写一个精采的片断、精采的场面或精采的表演、动作等。
4、什么是新闻背景?新闻背景有哪几种?它有什么作用? 答:新闻背景是指新闻中与主体新闻密切相关的历史情况、环境条件以及新闻产生原因和注释性方面的材料。这些材料从内容可区分为历史背景、人物背景、地理背景和事物背景等四类。从它的作用看,可区分为对比性的背景材料、说明性的背景材料、注释性的背景材料等三类。一条新闻,可以只用现实发生的新闻材料来写成,若只有背景材料是无法写成一条新闻的。但是否使用和如何使用背景材料,要视实际情况和表现新闻主题的需要而定。比较复杂的新闻,或知识性较深的新闻,一般都不可避免地要使用相关的背景材料。有些记者和编辑,因“背景意识”不强,刊登出来的东西,读者看不懂或索然无味,毛病在于没有新闻背景。新闻背景,是用来交代主体新闻来龙去脉、产生的条件或原因、显示与周围事物的各种关系、代替记者和编辑说话、突出和深化新闻主题、丰富新闻内容、增强新闻的知识性和趣味性以及使主体的新闻价值大幅度增值的不可或缺的材料,在新闻中背景材料如能运用得准确、适量、贴切,既可把主体新闻写深写透,又可适应读者的阅读心里和满足读者求知的俗望。
5、为什么要把新闻写短?怎样写好短新闻? 答:为什么要把新闻写短?这是因为:第一、舆论机构的特点决定于新闻要短,它们发布新闻的时间也有严格的规定,这就要求新闻必须短。第二、随着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读者迫切要求报纸、电台、电视台发布大量的、多种题材的国内外新闻。只有把新闻写短,才能解决这一矛盾。第三、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得广大群众希望在极短的时间里,能看到、听到他们需要的各种新闻。只有把新闻写短,才能珍惜群众的时间。第四、要求新闻写短,在报道上有几个优点:新闻短,便于采访,及时发布,可以把报纸编排得活泼美观。把新闻写得短而好,还要写得生动活泼、喜闻乐见,可从下面四个方面着手:(1)精选材料。选的材料就要“以一当十”,凡是与主题无关的,虽然材料十分生动,也要忍痛舍弃。(2)“一事一报”。(3)避免不必要的议论。(4)用词造句下功夫,求简洁去繁缛。报道的文字要开门见山,去除多余的描写,少用、不用形容词,把新闻内容表达得直接一些,文字精确。
6、为什么新闻要写得真实?把新闻写得真实包含几方面的内容?
答: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新闻报道的力量在于真实,新闻中的事实要有根有据。只有真实的新闻才能取信于民。维护新闻的真实和准确,是党和人民的新闻工作者的起码条件,是记者的神圣职责,是党性的表现。新闻必须完全真实,主要包括下面几个内容:第一、构成新闻要素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如何等,以及引用的各种资料、数字要准确无误。第二、新闻所反映的客观事实,包括事情发生的过程和细节,人物的语言和动作,心理活动、思想认识,不能添枝加叶,不能合理想象。第三、要讲究科学。稿件所涉及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不应有差错。第四、要实事求是,符合辩证法。新闻所要表达的观点必须从事实材料中来。记者对新闻事实的判断和评价,对事物发展的过程的衡量和掌握,都要按照实际情况,讲究分寸,防止片面性、绝对化。第五、文字表达要统一。稿件中某些事实的表达方式要和全国规定的或通用的方式相一致,如译名、计量单位、数字的写法等。
7、什么是人物通讯?怎样写好人物通讯? 答:人物通讯是以人物为报道对象,反映一个人或几个人的思想、言行、事迹,在一个主题贯穿下容纳着相当丰富的材料,着重以人物的精神面貌来感染、教育读者的一种通讯。要写好人物通讯,一般要注意如下几点:(1)通过写事迹,表彰先进人物的思想。人物通讯应以人物为中心,而且一般是一个先进人物为主,笔墨务必集中。人物通讯写人,不应就事论事,而应“见物、见人、又见思想”。使之写得形神兼备,以“形”传“神”。(2)抓细节,抓特点。人们对一篇人物通讯的一些事迹、概貌、数字常常看后可能忘掉,但动人的细节、情节,却往往难以忘怀。因为细节往往是人物描写中的点睛之笔。另外,要注意表现人物有特色的事迹,挖掘人物的个性特点,并选用新的角度,才能把人物写得富有新意。(3)写先进人物要处理好的两个关系:一是先进人物和党的领导的关系。党的领导和共产主义思想哺育,是我们时代先进人物成长的根本条件。二是先进人物与广大群众的关系,广大群众的支持和帮助是先进人物成长的深厚基础。
分析题:
1、试析《永别了,赵丹!》的写作特色。
答:总的特色是:写法有新的突破,可读性极强。新闻标题《永别了,赵丹!》,既表现了深沉的感情与怀念,又提示了新闻的主要内容,字意清晰可读,字里行间饱蘸着的浓情对读者具有穿透力,它可以说是一道可读性极强的新闻标题。《赵丹》一文的导语精炼可读,没有任何枝蔓、赘语,只突出何时(今天)、何人(赵丹)、何事(遗体火化)等三个新闻要素,仅用8个字便准确地交代了新闻中最重要、最新鲜、读者最关注的事实。句短、段短是这篇报道在可读性方面的重要特色。除导语短外,正文分五段、结尾一段,每一段都是只叙述一个核心事实。五段正文所写的事实,层次清晰,主次分明,段与段间体现了相关事实内在的逻辑联系,每段用语精炼而饱含感情,每句短而意思完整。
2、试述《市人大监督司一丝不苟》在写作上存在的主要问题? 答:这是一篇可读性等于零的报道。可读性差主要是阅读起来太困难了,至少读三、四遍才能弄清它要告诉读者的是什么。其原因是:(1)标题的内涵令读者难以接受。该报道用单一主标题《市人大监督司法一丝不苟》则显得头太“虚”、太抽象和无针对性,读者难以从标题中明白和理解要告知的内容,导致可读性极差。(2)报道的开头令读者很难接受。报道一开始就令读者糊里糊涂,无法把握新闻的要点,造成阅读的困难。(3)不分段落令读者极难接受。该报道共分两段,第一段长340余字,而第二段仅有约40字。世界新闻界提倡文章的段落要短一些,甚至要求一个事实一句话一个段落,目的是令读者易于阅读、易于接受。(4)语句太长令读者无法接受。全文约380字,而报道开始就是一个长句长达320余字。作者把所有复杂的内容都挤进一个长句中,造成各种事实、各种关系之间的联系难以理清,连准确地使用标点符号也困难。以上从标题、导语、段落、语句等四个方面,分别解说《监督》一文的在可读性方面存在的问题为何等于零。
3、分析《张文生三贴广告》在选材、主题提炼等方面的特点以及写作表达方面有何优缺点? 答:该文最大的特点是题材选得好,是记者通过对农村生活的细致观察发掘出来的新鲜主题。张文生贴的三张广告前后,时间相距三、四个月,是在同一地点的不同时间发生的事,可能并不是每次贴广告时记者都在场,但记者一听到每一新鲜事物时就紧紧抓住它,用简炼的文字和特写的手法来报道,甚为感人。这篇稿件在写作上有个很突出的优点,那就是纯用事实说话,用事实来表现此文的思想性,近乎文学写作方法上的“白描”,没有一般新闻中那些废话和政治说教。所以,此文写得干净利落,简短生动,颇有说明力和感染力。缺点是,最后一次贴广告的时间不明。在修辞方面还有值得商榷之处,如“致富户——张文生”。“户”字是指一个家庭,不是指一个人。用“致富农民张文生”似乎较为确切。还有,在文字稿中,“广告”一词最好加引号,因它是商业术语,且常被用作贬义词,即带有“吹虚”的含义。而张文生的“广告”却是热情助人的郑重声明。借用“广告”这个词倒是挺生动的。只要加上引号,就更加完美了。
4、读完《敬亭绿雪恢复生产》一文,详述并回答新闻的特点、导语及新闻关注的问题? 答:(1)这是一条充分而恰当地运用背景材料的好新闻。本来新闻内容很简单,就是名茶“敬亭绿雪”恢复生产而已。然而,由于作者“背景意识”强,写进了大量与它相关联的各种背景材料,丰富了新闻内容,深化了新闻主题,突出了新闻的意义和价值,体现了深刻的思想观点,并具有极强的知识性和趣味性,使主体新闻信息量大增,新闻价值也因而增值。(2)这篇报道采用叙述型背景式导语,巧妙地以叙述的表达方式分两处交代背景材料,一是“失传四十多年的安徽名茶——敬亭绿雪”,这是历史背景,二是“郭沫若副委员长曾为‘敬亭绿雪’题了字”这是事件背景,经这一交代,更突出了名茶恢复生产的显要性。这条导语的写作是全叙述型的,它把背景事实与新近发生的事实揉为一体,不留任何斧凿痕迹。这篇报道的导语,只交代了新闻主体的四个要素,而其它要素则由下两段正文、一段结尾来展开解释和交代。值得关注的是第二段(正文第一段),它是全背景型的,分别运用地理背景、事物背景和历史背景等客观材料。(3)关注问题:一是坚持客观性。二是要作精心安排。背景材料可用于导语、正文或结尾。三是必须严格选择。四是要有读者意识。
5、指出《今日水乡分外娇》所使用的是哪一种结构形式?请从标题、导语、正文等分别具体分析其特点是什么? 答:这是一条相当精采的新闻。全文只有五百多字,从结构上说,是运用倒金字塔这一方式的好例子。它有几个特点:(1)标题。该文标题本身就是一条既有意义,又有吸引力的新闻。(2)导语写出了新闻最主要的事实。其中“他是这次100多名获奖者中唯一的农民”这一句话,使导语进一步增加了吸引力。(3)第二段是次导语,进一步补充导语中没有交代的事实。写得精炼、新鲜而富有特点。(4)第三段是正文。此段材料,大部分用注释性和说明性材料,交代了事实的来龙去脉,不但读者看了一目了然,而且通过间接的有关人士的评论,加深了对新闻意义的认识。(5)第四、五段是新闻的附加事实。虽然不是重要的内容,但它与新闻主题有关,仍然吸引着读者。以上五点,体现了倒金字塔结构的主要特点。
一、广播电视新闻概述
(一)广播电视节目及构成要素
广播电视节目 广播的传播符号 电视的传播符号 电视影像的要素 广播电视新闻的语言表达广播新闻中音响与文字的关系电视新闻中画面、声音与文字的关系
(二)广播电视的传播特点
广播传播的优势劣势 电视传播的优势劣势
(三)广播电视新闻的体裁和节目形式
消息 事件消息 非事件消息 人物专题 事件专题 研究性专题 谈话节目 现场报道 连续报道 系列报道深度报道广播电视新闻评论
二、广播电视新闻采访
(一)广播电视新闻采访 新闻采访 广播电视新闻采访
(二)广播电视新闻采访的选题
新闻线索 确立选题的标准 选题论证的方法和步骤
(三)广播电视新闻的采访准备与策划
广播电视新闻采访的准备 记者在现场的介入方式 采访提纲的撰写
(四)广播电视新闻的采访方法
现场观察 采访对象的选择 话筒前采访及其要求 开放型问题 闭合型问题 广播采录的基本要求 电视摄录的基本要求
三、广播电视新闻写作
(一)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 符合媒体特点 用事实说话
(二)广播电视新闻的结构要求 结构线索单一 层次清楚 核心信息处理
(三)广播电视消息
广播电视消息 新闻六要素 背景 导语 广播电视消息常用结构
(四)广播电视新闻专题
广播电视新闻专题特点 新闻专题表达手段 广播电视新闻专题常用结构
(五)广播电视现场报道
广播电视现场报道 现场报道对记者的要求 现场直播
(六)广播电视连续报道与系列报道
连续报道 连续报道采写的基本要求 系列报道 系列报道采写的基本要求
四、广播电视新闻编辑
(一)新闻编辑的主要职责和具体工作
新闻编辑工作的主要职责 选题确定 编辑工作流程 栏目 新闻报道的策划 选择稿件 修改稿件 制作标题 栏目编排 录制播出直播导播通联
(二)节目编辑合成
音像编辑合成 新闻类节目音像编辑的基本原则 广播新闻编辑手法和技巧 电视新闻编辑手法和技巧
五、新闻栏目编排
新闻栏目编排 栏目编排思想 编排工作 新闻编排技巧
六、广播电视新闻评论
(一)新闻评论的特点与功能
新闻评论 新闻评论的功能 新闻评论的特点 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的特点
(二)新闻评论的说理
论点 论据 论证 据事说理 对比说理
(三)广播电视评论类型
本台评论 本台短评 编后话 新闻述评 谈话类评论 舆论监督节目
(电视台招聘考试题库)三(2009-06-25 22:37:24)标签:政治 新闻事实 广播电视新闻 邓分类:新闻传媒 小平中国 教育
广播电视新闻业务学习笔记
[转载]
广播电视节目是广播电台电视台所播出的内容的基本组织形式和播出形式。它是一个按时间段划分、按线性传播的方式安排和表现内容,依时间顺序播送内容的多层次系统。
广播的传播符号声音(语言、音响、音乐)
电视传播符号:
1、声音(语言、音响、音乐)
2、图像(文字、示意图、图表、照片、图片、影像)
电视影像特征: 1.再现性
2.时空一体的运动存在方式 3.声象一体的信息形式 4.限定性显示空间 5.感性的符号形式
6.孤立影像含义的不确定性
电视影像要素:1.镜头与蒙太奇 2.画面构图 3.光线 4.拍摄角度 5.运动镜头 6.景别
广播电视新闻语言表达的原则 1.易于接收接收 2.可听性 3.准确性 4.完整性 5.通俗性
广播优势1.传播迅速信息量大 2.听众广泛覆盖面广 3.声情并茂参与性强;
广播劣势1.不易保存 2.线性传播选择性差
电视优势1.信息符号视听兼并 2.重构时空现场感强 3.时效性强
电视劣势 1不易保存2选择性差3孤立影像含义的不确定性
消息是一种简明扼要迅速及时地报道新闻事实的体裁,用于广泛传播各个领域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实,是各种新闻媒介运用最多最经常的新闻报道形式。
事件消息:以报道刚刚发生或仍在发展变化、一般具有叫明确的时间始终点的新闻事件为主的消息体裁。
非事件消息着重反映的客观事物一般没有明确时间始、终点,报道其发展变化阶段性特点或基本面貌,反映蕴涵其中的典型意义。
人物专题:以人物为报道对象,通过展示人物精神面貌、生活经历,进而揭示时代背景、历史潮流、社会全貌的新闻性专题。
事件专题:反映新近发生的、具有典型意义的新闻事件的专题节目。
研究性专题:通过对社会生活和实际工作的综合分析,得出经验教训和规律性认识的新闻专题节目。
谈话节目:一人或多人完全用讲述的方式表现节目内容的节目形式。
现场报道:记者在新闻现场边采录音响(画面)、边采访、边解说报道的形式,包括直播和录播两种拨出方式。
连续报道:跟踪新闻事件发展进程连续多次播出的累积式报道。
系列报道:围绕同一个新闻主题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多次、多篇成组的报道。
深度报道:运用解释、分析、预测等方法,从历史渊源、因果关系、矛盾演变、影响作用、发展趋势等多角度报道新闻的形式。
广播电视新闻评论:广播电台电视台针对显示生活中新近发生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迫切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或公众广泛关注的社会话题发表议论、做出分析、讲明道理、直接发表意见的节目样式。
新闻采访:新闻记者为获得新闻事实材料,对客体进行访问、观察、思索和记录等的调查研究活动。
新闻采访的特点1突击性2灵活性3广泛性4持续性
广播电视新闻采访特点1电子传播手段介入2时间同步性3采访方式关系到新闻报道形式4记者的角色定位更丰富5对设备依赖性强6是集体工作的产物。
新闻线索:新闻事实发生的一种信号和征兆,反映新闻事实的简略轮廓或片断。
新闻线索特点:1简单,完整性差2时间短,稳定性低3信号,有待证实4反映现象,变动性大。
新闻线索来源:1记者本人观察和积累2会议、文件、简报、政策和领导讲话3来自受众的信息4从其他媒介获得。
确立选题的标准:1新闻价值(新鲜、重要、显著、接近、趣味)2新闻政策(政治标准、新闻宣传思想、新闻机构自身的编辑方针)
选题论证方法1衡量新闻价值要素2权衡新闻政策标准3是否符合媒体自身编辑方针
选题论证步骤1对报道内容进行考察2对表现形式进行构思3可行性论证。
现场观察:记者在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新闻人物活动的现场进行的目击采访,是对客观事实进行由表及里的查看与思考活动,借以印证线索、搜集素材、获得第一手材料。
现场观察特点1.直接性2综合性3客观性4经常性5敏感性
现场观察内容1观察捕捉事物变动态势2新闻事件发生现场的环境和氛围3最能表现事物特征的细节
现场观察注意1选择恰当的观察位置2开拓观察视野灵活调动注意力3确定恰当角色定位4把握开机时间,要有预见性 采访对象选择1知情2愿讲3善于表达
话筒采访要求1消除现场干扰2语言精练3话筒采录声音自然清晰4记者应有镜头意识5一次最佳原则
闭合型问题:需要采访对象明确回答的特定的具体问题
开放型问题:记者仅提示某一话题或访谈范围,让采访对象自由发挥。
广播采录的要求1音响的素质2真实3自然4清晰5捕捉特点6掌握采访主动权,控制采访节奏
电视摄录的要求1恰当运用景别2选择拍摄角度3运用光线4运用长镜头
电视摄录的原则1真实性原则2时机原则电视摄录方法1挑2等3抢新闻
写作要求1符合媒体特点(快速、线性传播、受众广、具体形象、转瞬即失)
2用事实说话(典型事实、场景说话、背景材料、同期声)
广播电视新闻的结构要求1结构线索单一2层次清楚3强化核心信息
背景:在新闻事实之外,对新闻事实或新闻事实的某一部分进行解释、补充、反衬或烘托的材料。
背景材料的作用1说明解释,使新闻通俗易懂2揭示事物意义,唤起社会关注3通过对比衬托,突出事物特点、显示变化程度4表达不便言明的观点5为新闻注入内涵,使其更可读。
导语:整篇消息的第一个单元,以简练的语言告知最重要的新闻事实。
导语的特点1选材精粹2具体形象3简短精练4照应主体
导语类型1直接式2延缓式导语
广播电视消息的结构1倒金字塔式结构2时间顺序结构3逻辑关系结构4金字塔式结构
广播电视新闻专题:运用广播或电视手段,深入、具体、详尽地报道某一重大新闻事件或某些具有新闻价值又为广大受众关心的典型人物、经验和新出现的社会现象等题材的新闻报道形式
新闻专题特点 1主题深刻,揭示事物本质,反映事物内在规律2用形象说话3表达方式多样4表现功能多样
新闻专题结构1纵式结构2横式结构3递进式结构
广播电视现场报道:广播电视记者在采访现场通过话筒或镜头,采访现场有关人员,解说现场实况,直接交代、播报新闻事实的报道方式
现场报道对记者的要求1出色的口头表达能力2良好的心理调节能力3过硬的新闻业务能力4优秀的团队合作能力
现场直播:与新闻事件或活动的发生发展过程同步,利用广播电视专用设备直接从现场播出的广播或电视节目形式
现场直播作用1通过快捷的现场直播,树立自己媒体的权威2有利于媒体扬长避短3使观众感受过程,满足好奇心和求知欲4有利于争夺到广泛的观众群
连续报道:对正在发生并持续发展的新闻事件在一段时间内进行多次、连续的报道
系列报道围绕同一新闻主体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作多次、成组的报道。
新闻编辑:对新闻传播活动的总设计与总指挥,是新闻传播活动的集大成和总把关。
新闻编辑的职责1新闻信息的统合2把关3发言
栏目设置要求1找准受众定位2认识受众需求3明确栏目整体层次定位4根据目标群体日常作息时间作出传播时段与时长的选择5确定栏目特色和风格6推敲和形成节目形式
新闻报道的策划:根据栏目编辑思想,对栏目报道领域的现实状况及其发展趋势的认识而作出的未来一定时期的具体规划和组织实施。
新闻报道策划的内容1确定报道中心2制定报道时机、规模、方式、策略3制定选题,对重点选题具体规划,组织实施。
音像编辑:合成运用电子编辑设备对前期摄录的音响、影像素材进行选择、剪裁、组合等处理,配以解说词、字幕、音响、音乐等制作成一个完整的节目的过程
新闻节目音像编辑原则1真实性原则2目的性原则3客观性原则4逻辑性原则5控制蒙太奇效应原则6兴趣原则
广播新闻常用的编辑手法与技巧1音响早出2关于主题和事实的,尽量用音响说明,形成强烈的现场感4保持音响在全篇中的平衡,不要简单集中5不滥用音响
电视新闻常用的编辑方法1合乎接受逻辑2镜头长度恰当3注意轴线规律4镜头衔接流畅5转场自然
栏目编排注意1良好的大局观,站在时代高度和人民群众的立场给新闻以准确的传播价值定位,以此编排新闻节目2遵循节目编排内在规律,有重点,有目的性3利用受众信息接收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习惯,提高传播效果
新闻编排技巧1突出重点2优化组合巧妙安排结构4节目起承转合流畅自然5保持统一风格
新闻评论:针对现实生活中新近发生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迫切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或公众广泛关注的社会话题发表议论、作出分析、讲明道理、直接发表意见的文体或节目样式。
新闻报道与新闻评论的区别1传播内容不同(a已经或正在发生的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b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在分析的基础上得出意见)2传播目的不同(a满足受众对事实性信息的知晓权b满足受众对意见性信息的知晓权及话语权)3传播方式不同(a强调用事实说话b直抒胸臆)
新闻评论特点1新闻性2时效性3政治性4广泛的群众性5论理性6前瞻性
新闻评论功能1解决功能2表态功能3深化功能4引导功能5协调功能
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的特点1“浅”,语言通俗化、口语化,把政论和深刻道理用受众易接受的方式表述2平易亲切(a传者与受者处于平等位置b吸引受众直接参与评论)3更生动4论述性语言与画面语言结合,道理上说服人,画面上感染人,情感上打动人
论点:评论的看法、见解、观点、主张的高度概括或提炼。
论点的要求1正确2立论鲜明,论点明了3新鲜独到4集中
论据:用来说明或证明论点的材料论据的要求1真实2精当3新鲜
论证:运用论据说明或印证论点的过程和方式、方法
论证的方法1据事说理,依托一定事实材料引发议论、说明或证明论点2对比说理,通过同一事物今昔前后变化对照或不同事物的对比,显示事物是非曲直,表明媒介的意见,提供给受众思维空间和思考余地。3辩论说理,通过不同意见的论辩,达到辩证然否的目的4算帐说理,引用数据和推演数据,使评论具有逻辑力量。
编后话的作用1提示说明2评价表态3提醒建议4强调补充
新闻述评:新闻领域中的边缘体裁,以融新闻和评论于一体,既报道事实,又对新闻事实作出必要的分析和评价,有述有评,评述结合。
新闻评述的特点1评述结合,以评为本2述中有评,评中有述3由述而评,以评驭述
新闻评述的写作要求1选材精当,立意新颖2即事明理,重在分析3夹叙夹议,事理交融
谈话类评论:说、听双方处于平等交流的位置,以谈话的方式展开的新闻评论
谈话类评论注意1选择受众普遍关心的新闻事件或社会话题2选择适合的节目主持人3选择“意见领袖”式的嘉宾和现场观众4善于播放有关录像带和现场音乐,掌握谈话节奏
舆论监督节目:广播电视媒体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为维护国家和人民群众利益而对包括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各类团体和公民个人在内的社会成员、社会机构及其社会行为所进行的报道和评论
舆论监督节目要把握的原则1坚持建设性监督2科学监督3依法监督
新闻基础知识:
1.新闻报道必须以事实为依据
第一,马克思主义世界观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客观的物质存在决定主观的思想意识。这一基本观点体现在新闻工作中,就是要求新闻报道要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把客观事实作为新闻的本源,真正做到依据现实生活、依据物质存在、依据客观事实来反映和报道新闻。
第二,新闻工作者必须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搞好调查研究。有事实才能写新闻,没有事实就不能写新闻;有什么样的事实写什么样的新闻,按事物的本来面目进行描述;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事实才能成为新闻报道的对象;尚未变为现实的猜测和设想不能成为新闻报道的对象。
2.新闻工作的任务
中国新闻事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闻工作者要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努力学习和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方针,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为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努力奋斗。
继承和发扬党的新闻工作优良传统,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维护新闻工作的严肃性和声誉,对于发挥新闻舆论和引导作用,对于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新闻队伍,保证新闻事业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遵守新闻职业道德,应该是每一个有理想、有抱负、有操守和富于敬业精神的新闻工作者对自己的基本要求。
3.广播电影电视部
广播电影电视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曾经存在的一个部门,1986年,将文化部电影局,与广播电视部合并,成为广播电影电视部,1998年6月25日,全国将国家广播电影电视部改组为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1、把(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统一起来,是一个艺术作品的基本要求。
2、对一件文艺作品而言,在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之中,第一位的是思想性。
3、文艺作品的艺术性和观赏性是为(思想)性服务的。(思想)性是艺术性、观赏性的灵魂。
4、简述文艺作品“三性”的关系。
(1)把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统一起来,是一个艺术作品的基本要求。(2)“三性”统一,第一位的是思想性。文艺作品的艺术性和观赏性是为思想性服务的。思想性是艺术性、观赏性的灵魂。
(3)艺术性、观赏性同样重要。如果没有艺术性和观赏性,作品的思想性就难以发挥作用,思想性就难以体现,也难以产生影响。
(4)只讲思想性,不讲艺术性、观赏性,作品会让人看不下去;只强调艺术性,不讲究观赏性,作品会让人看不明白。(5)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是相统一的,密不可分的。只有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的作品才是完整的,才能成为精品,才有生命力、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
新闻报道必须以事实为依据
题目
1、马克思主义世界观要求新闻报道要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把()作为新闻的本源,真正做到依据现实生活,依据物质存在,依据()来反映和报道新闻。
2、简述对“新闻报道必须以事实为依据”的认识。
参考答案
1、客观事实 客观事实
2、(1)马克思主义世界观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客观的物质存在决定主观的思想意识。这一基本观点体现在新闻工作中,就是要求新闻报道要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把客观事实作为新闻的本源,真正做到依据现实生活,依据物质存在,依据客观事实来反映和报道新闻。(2)新闻工作者必须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搞好调查研究。有事实才能写新闻,没有事实就不能写新闻;有什么样的事实写什么样的新闻,按事物的本来面目进行描述;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事实才能成为新闻报道的对象,尚未变为现实的猜测和设想不能成为新闻报道的对象。
题目
1、主旋律指作为我们时代社会发展主潮的,以()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2、在当前,弘扬主旋律就是要在文艺创作中大力倡导一切有利于发扬()主义、()主义、()主义的思想和精神。
3、在弘扬主旋律的同时,要提倡()。
4、主旋律是()、()和()的集中体现。
参考答案
1、爱国主义 改革创新
2、爱国 集体 社会
3、多样化
4、时代精神 社会正气 民族品格(练习题及参考答案)双百方针
题目
1、双百方针即“()、()”。
2、双百方针作为我们党繁荣科学文化的基本方针,最早由同志在《》中提出。
3、阐述双百方针的重要文献有《》、《》、《》、《》。
4、简述双百方针。
参考答案
1、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
2、毛泽东 论十大关系
3、论十大关系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辞
4、即“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它作为我们党繁荣科学文化的基本方针,由毛泽东同志在《论十大关系》中最早提出,此后又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和《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得到进一步系统论述。邓小平同志《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辞》中也重申过这一方针。坚持“双百”方针,就是要在宪法和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充分尊重作家艺术家的创造性劳动,切实保障创作自由和评论自由,提倡不同学术观点、艺术流派的争鸣和切磋,提倡健康说理的文艺批评。
(练习题及参考答案)二为方向 接四
广播电视记者资格考试(电视台招聘考试题库)四(2009-06-25 22:43:44)标签:电视 政治 新闻价值 新闻事业 单分类:新闻传媒 选 中国 教育
题目
1、二为方向,即文艺要坚持()、()的方向。
2、()年7月26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 》,正式提出了“二为”方向这一文艺工作的根本方针。
3、简述文艺的“二为”方向。参考答案
1、为人民服务 为社会主义服务 2、1980 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3、(1)“二为”方向,即文艺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1980年7月26日,《人民日报》发表《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社论,正式提出了“二为”方向这一文艺工作根本方针。(2)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概括了文艺工作的根本目的,它不仅比较完整地反映了社会主义时代对文艺的历史要求,而且更符合文艺的发展规律。(3)“为人民服务”着重强调文艺同人民的关系,从服务对象上指明了文艺工作的根本方向;“为社会主义服务”着重强调文艺同社会主义制度和理想之间的关系,从服务内容上指明了文艺工作的性质及其时代特点和社会功能。
(练习题及参考答案)新闻敏感的主要表现:及时发现新闻线索;准确判断新闻价值;预测可能发生的新闻事件 题目
1、新闻敏感主要表现为及时发现()、准确判断()、预测可能发生的新闻事件。
2、简述新闻敏感在实践中的表现。参考答案
1、新闻线索 新闻价值
2、(1)新闻敏感是新闻工作者政治思想水平和业务水平的集中表现。(2)它首先表现在迅速及时地发现新闻线索,并把最有新闻价值的新闻事实从一般事实中突出出来加以报道,使之产生巨大的社会效应。准确地预测即将发生的新闻事件,也需要很强的新闻敏感才能做到。(练习题及参考答案)新闻敏感是新闻工作者重要的职业能力之一 题目
1、指新闻报道者迅速、准确地识别新闻事实的能力。
2、新闻敏感具体表现为()、()、()等几个特点。参考答案
1、新闻敏感
2、快捷 准确 灵活
(练习题及参考答案)新闻价值取向 题目
1、在判断和衡量新闻价值的过程中,持有不同阶级立场、政治制度、学术观点、经济利益、道德观念、文化素养、兴趣爱好的新闻工作者和新闻机构,会表现出()、()、()等不同的取向。
2、简述新闻价值取向。参考答案
1、是非褒贬爱憎
2、(1)新闻价值作为一种社会观念,总是受到一定社会的经济条件和政治因素的制约。(2)处于不同新闻传播体系的新闻工作者,受到新闻传播体系的性质、构成、变化过程的制约,所持的新闻价值取向是有差别的。(3)在判断和衡量新闻价值的过程中,持有不同阶级立场、政治制度、学术观点、经济利益、道德观念、文化素养、兴趣爱好的新闻工作者和新闻机构,会表现出是非、褒贬、爱憎等不同的取向。
广播电视基础知识内容包括:
一、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中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方针原则
(一)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含义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形成与发展
(二)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
党性原则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根本原则 党性原则的含义与基本要求 坚持党对新闻工作的领导 在新闻实践中做到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的统一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新闻工作
(三)中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基本方针
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的方针 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
(四)舆论导向
舆论导向的含义 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基本要求 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必须把好关、把好度
(五)舆论监督
舆论监督的社会功能 坚持建设性监督、科学监督、依法监督的原则 把握大局,提高舆论监督水平
(六)政治家办报办台
“政治家办报”的提出与发展 政治家办报办台的基本要求 在新形势下坚持政治家办报办台
(七)新闻真实性原则
以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指导新闻工作 新闻报道必须以事实为依据 全面把握和正确反映社会生活的本质和主流发扬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求真务实、实事求是的作风
(八)新闻工作的任务
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让党和国家的声音传入千家万户,让中国的声音传向世界各地)
(九)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三贴近”的含义和基本要求 “三贴近”是新闻宣传工作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化 用“三贴近”加强和改进新闻宣传工作
(十)社会效益第一,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统一
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十一)文艺宣传方针政策
“二为方向” “双百方针” 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 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三统一
二、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
(一)新闻工作者的责任
新闻工作的地位与作用 新闻工作者职业特征 新闻工作者社会责任(加:新闻工作者的职业修养)
(二)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
新闻职业道德的本质特征 新闻职业道德一般规范 新闻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
(三)广播电视职业道德《中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职业道德准则》 《中国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职业道德准则》
三、广播电视常识 1中国广播电视发展简况:
延安新华广播电台 北平新华广播电台 中央广播事业局 广播电视部 广播电影电视部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和报纸摘要》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 中国广播网 国际在线 央视国际 齐越 夏青(16个)
2广播电视节目概述、广播电视节目 广播的传播符号 电视的传播符号 电视影像的要素 广播电视新闻的语言表达 广播新闻中音响与文字的关系电视新闻中画面、音响与文字的关系
3广播电视技术常识
中波与短波广播 调频广播与调幅广播 模拟广播和数字广播 高清晰度电视 图文电视交互式电视移动多媒体广播 网络视听业务 卫星通信与卫星广播 广播电视覆盖方式 广播电视传输方式 选择题
1、(单选)新闻活动起源于:()
A.人类的群居 B。人们的好奇心 C。需要监测环境 D。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
2、(单选)陆定一的“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的定义最早是在()篇文章中提出的 A、《实际应用新闻学》 B、《中国报学史》 C、《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 D、《新闻学》
3、(多选)新闻价值的要素包括()
A.时新性 B。显著性 C。接近性 D。趣味性 E。反常性
4、(多选)新闻事业发展的主要阶段包括()
A.集权主义阶段 B。自由主义阶段 C。集团垄断阶段 D。社会主义阶段 E.封建主义阶段
5、(多选)新闻事业的社会功能包括()
A.报道新闻 B。引导舆论 C。传播知识 D。提供娱乐 E。刊播广告
6、(多选)舆论监督的功能有:()
A.监视社会环境 B。进行社会调节 C。进行社会控制 D。社会制衡 E。实现社会正义 辨析题:
1、新闻就是事实本身。P5
2、只要做到事实的准确无误就做到了新闻真实。P6
3、新闻价值受到社会条件制约,所以新闻价值是主观的。P10
4、新闻事业是一定社会的阶级斗争通过新闻手段的反映。P17
5、新闻事业的产业属性是其基本属性。P17
6、资产阶级的新闻自由其实质是公民的表达权利得到法律保障。P24
7、坚持党性原则,意味着新闻事业只需要对党负责而不需要对人民负责。P45
8、舆论监督就等于认可了新闻界具有“第四权力”。P57
9、新闻的职业道德要求不受社会制度的限制。P100 简述题:
1、为什么说事实是新闻的本源?
2、新闻具有什么特征(新闻的内涵是什么)?
3、新闻真实的本质要求和具体要求是什么?
4、什么是新闻敏感?新闻敏感有什么表现?P12
5、新闻事业与人际新闻传播活动的区别是什么?P17
6、为什么说新闻事业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国家形象的体现?P18
7、什么是“地球村”?麦克卢汉P27
8、“数字鸿沟”的表现有哪些?digital divide
9、新闻理论中自由主义理论与社会责任论之间有什么异同?
10、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必须重点把握哪些问题?
11、对外宣传工作的基本原则是什么?P40
12、什么是舆论导向?坚持舆论导向的基本要求是什么?P49
13、如何坚持建设性监督、科学监督、依法监督的原则?P57
14、政治家办报办台的基本要求是什么?P61
15、什么是新闻手段?P65
16、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对新闻工作具有什么启发和指导?P64
17、为什么社会主义新闻事业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P72
18、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特征有哪些?
19、新闻工作者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 20、新闻工作者的四项职业修养是什么?
21、新闻职业道德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论述题:
1、当前新闻真实性方面主要存在什么问题?P8
2、什么是新闻自由?马克思主义关于新闻自由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3、什么是国家信息安全?为什么要强调国际新闻交流中的国家信息安全?
4、什么是党性原则?如何坚持党性原则?
5、结合实际,谈谈如何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新闻工作。
6、结合实际工作,谈谈如何把握大局,提高舆论监督水平。
7、结合实际工作,谈谈如何用“三贴近“加强和改进新闻宣传工作。
8、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在广播电视播音主持人的工作中坚持职业道德。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在广播中,音响包括(D)。
A.节目音乐B.实况音乐C.实况语言D.实况音响
2、在信息传达上具有展现内在状态、使抽象概念形象化、复杂信息简明化,适用于来传达内在性、系统性、整体性、宏观性、对比性的信息,这类传播符号是(D)A.照片与图片B.影像C.文字D.示意图与图表
3、本台评论的特点是(A)。
A.具有权威性、政策性和指导性B.篇幅不长、内容单
一、分析扼要C.对新闻事实进行强调补充
D.融新闻与评论于一体
4、广播电视记者对现场介入的方式有(A)。A.旁观式B.暗访式C.直播式D.录播式
5、有利于表现物体的立体状况的光是(B)A.逆光 侧光 顶光 顺光
6、景别是指(A)。
A.被摄物体在画面中呈现的范围 B.摄影机与被摄物体之间距离的变化
C.被摄物体在摄影机镜头前纵向空间位置的变化 D.在同一距离上运用不同焦距所摄的画面
7、事件消息有如下特点(A)。
A.动态性 B.时间跨度较大 C.空间范围较广 D.用典型说话
8、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弱化时空或段落转换的视觉跳动(C)。A.声音转场 B.特技转场 C.特写转场 D.承续转场 E.字幕转场
9、新闻线索具有以下特点(B)。
A.比较简单,完整性强 B.时间短暂,稳定性低 C.反映本质,变动性小 D.虽是信号,却能证实
10、《中国财经报道》是(C)。
A.专题性新闻栏目 B杂志性新闻栏目C专栏型新闻栏目D消息类新闻栏目 二. 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1、广播电视节目系统是多层次的,它的节目系统包括(BDE)。A.一组节目B一套节目C。一批节目D。一个节目E。一次节目
12、电视与广播共有的传播符号是(ABCE)。A.声音B.音响C.语言 D.照片 E.音乐
13、广播电视节目按内容性质或功能划分,包括(CE)。
A.综合节目B特别节目C新闻性节目D专题节目E教育性节目
14、系列报道的基本特点是(ABD)。
A.集中性B广博性C追踪性D深刻性E分散性
15、开展舆论监督要遵循的原则是(ABD)。
A.坚持建设性监督B坚持科学监督C坚持群众监督D坚持依法监督E坚持大胆监督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简述新闻编辑工作的基本流程。
确定选题组织稿源;选择符合节目要求的稿件并进行修改、制作标题,确定播出形式;按照不同栏目的形态要求进行录播或直播,节目播出后及时搜集反馈,改进栏目编排;为下一次编辑作准备
2、简述电视新闻中画面、声音与文字的关系。
三者共同构成电视新闻整体。画面处于核心地位,解说词和同期声要配合画面,坚持从画面出发,结合画面进行组织和写作。由于画面具有多义性和模糊性,应根据新闻主题的需要,用同期声或解说词交待画面无法交待而必须传达的信息。同期声让采访对象直接说话、对未发生的事情进行展望,比单一的画面和解说具有可信性和感染力;解说词可以补充对新闻要素的交待,此外还可以深化主题、展现和深化画面内涵。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摄像机与被摄对象处于同一水平线上,拍出的画面,给人的感觉是(B)A.庄严、崇高B自然、亲切C稳中、端庄D纵深感、透视感
2、广播电视编辑的工作环节包括新闻节目生产过程中的(D)。A.获取线索、构思、组织、加工B栏目定位、组织、加工 C.构思、组织、加工、制作 D。构思、组织、制作、播出
3、新闻媒介开展舆论监督,最常用的形式是(D)。A.新闻评论B专题报道。C深度报道。D。新闻批评
4、推镜头是指(C)。
A.摄像机变化焦距使画面框架逐渐远离被摄对象的镜头。B.摄像机随物体运动而进行拍摄的镜头。C.与拉镜头运动方向相反的一种拍摄方式。
D.摄像机固定在一个支点上,沿水平轴或垂直轴运动拍摄的镜头。
5、据事说理的方法有(A)。
A.依托式B对比式,C类比式,D,比喻式
6、新闻编排安排结构要遵循的三个重要概念是(A)
B.峰谷、节奏、分段B,标题、片花、结尾C,优化、集纳、配合D,策划、组织、编排
7、在画面编辑中,把几个主体内容类似的画面连接在一起,以渲染气氛,强调情节的组接方式是(A)
A.积累B,对比C,比喻D,象征
8、音响在新闻节目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作用是(A)。
A.增加报道的可信性B,增加报道的生动性C,增加报道的感染力D,增加报道的现场感
9、深度报道是(B)。
A.一种新闻体裁B,一种报道方式C,一种评论形式D,一种报道理念
10、事件消息按内容性质可分为(A)。A.突发性B,阶段性C,概貌性D,典型性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1、近年来,人物专题的报道对象越来越广泛,呈现出(ABD)特点。A.均衡B,丰富C,典型D,多元E,精英
12、与其它新闻专题相比,研究性专题的采写过程中,记者尤其要(BCE)。A.注重强调事件的情节点B,恰当地寓事于理C,透过现象看本质 D,造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E,掌握分析综合的科学方法
13、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的特点是(ABCE)。
A.新闻性B,政治性C,通俗易懂D,调查性E,纪实性
14、新闻编辑工作的主要职责是(ACD)。
A.把关B,核实新闻线索C发言(评价新闻事实),D,统合新闻信息
15、声音合成的主要方法包括(ABD)。
A.切换B,淡入淡出C,叠加D,混播E,剪辑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简述电视的传播符号及特点。
声音和图像。声音包括语言、音响和音乐,与广播相同。图像包括文字、示意图与图表、照片与图片、影像
2、简述广播新闻常用的编辑手法与技巧。
3、简述舆论监督类节目的报道原则。
坚持建设性监督、坚持科学监督、坚持依法监督,此外不能打着舆论监督的旗号谋取私利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广播语言的基本形态有(A)。
A.新闻报道语言B,新闻音乐语言C,新闻节目音乐D,新闻环境语言
2、常用的镜头编辑点有(B)。
A.表情编辑点B动作编辑点,C,特写编辑点D,活动编辑点 3、2003年温家宝给《焦点访谈》的赠言是(B)。A.舆论监督,群众喉舌,政府镜鉴,改革尖兵
B.与人民同行,与祖国同在,与世界同步,与时代同进 C.焦点访谈,表扬先进,批评落后,伸张正义 D.解疑释惑、观念引导、舆论监督、沟通上下
4、论据是用来说明或证明观点的材料,新闻评论使用的论据分为(A)。A.理论性论据B,依托式论据C,输入式论据D,杂糅式论据
5、广播电视节目系统包括的子系统有(B)。
A.时间子系统B,顺时性子系统C,空间子系统D,延时性子系统
6、“(出风声,压混)”,这段音响是(A)。A.实况音响B,采访音响C,资料音响D,主体音响
7、广播电视新闻采访独具的特色是(A)。A.时间同步性B,求新性C,突击性D,灵活性
8、现场直播是(C)。
A.不可控的B,强调过程C,最符合广播电视特性的报道方式D,重大报道常用的报道方式
9、栏目编排思想的确定要注意(A)
A.良好的大局观念B,栏目组成员的意见C,时间意义D,实践的检验
10、《东方时空》是(A)。
A.新闻性栏目B,专题性新闻栏目C教育性新闻栏目,D,专栏型新闻栏目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1、常见的新闻导语类型有(ABCDE)。
A.描写式导语B,议论式导语C,直接导语D,间接导语E,叙述式导语
12、顺时播放、选择性差是广播电视新闻传播的弱点之一,为此,广播电视部门采用的弥补方法是(ACE)。
A.增加节目套数B,免费收视C,正点播出D,加强节目预告E,滚动播出
13、新闻栏目以语言为媒介的起承转合方法有(ABE)。A.节目提要B,串联词C,音乐D,音响E,按语
14、电视新闻采制画面时应重点发掘(ABCD)
A.纪录新闻主体形象的画面B,凸显新闻事实的画面C,揭示事实本质的画面 D,突出典型情节的画面E,衬托铺垫的画面
15、《新闻会客厅》属于(BCE)。
A.杂志性节目B,新闻性节目C,谈话类节目D,插播节目E,定期节目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简述谈话节目的特点及要求。
通过各抒己见的谈话传播观点与见解,反映当代人的心态观念等,以平等的对话交流方式充分表达各自意见、观点和见解。
要求主要从主持人来讲双向交流、彼此互动;即兴谈话,真实传播;特殊情境,制约性强
2、简述新闻类节目音像编辑的基本原则。
真实性,内容优先;目的性,反映传播者的意识;客观性,客观对象发展变化的自然规律不能随意改变;逻辑性,分清主次、轻重,发现并组织好各事实间关系;控制蒙太奇效应,防止产生歧义。
3、简述广播新闻编辑的手法和技巧。最重要的是音响的选用和合成。
使用音响的技巧:在报道中音响尽量早出,以独特的声音形象吸引听众,增强报道的生动性;报道中关于主题和事实能用音响说明的尽量用音响,如有可能,解说是最好也把音响作背景;根据报道内容,把音响放在最合适的位置,切实起到表现和烘托主题的作用;注意保持音响在报道全片中的平衡,必要过于集中或分散;不要滥用音响。
音响的合成技巧:切换,一种声音结束立刻出现后一种;淡出淡入;混播,两种声音同时播出,分主次叠放
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9、简述《向导》的创办情况。
答:(1)《向导》是中共中央第一份机关报,1922年9月在上海创刊,1927年终刊,是一本16开的政治时事评论周刊。(2分)
(2)《向导》是在陈独秀领导下出版的。蔡和森长期担任主编,瞿秋白、彭述之先后继任主编。(2分)
(3)《向导》集中全力宣传阐释中共“二大”制定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和以国共合作为中心的统一战线政策,批驳与此对立的敌对宣传和改良主义主张。(2分)它用大量典型报道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分析,揭露各国帝国主义竞相控制中国政治、经济命脉,操纵军阀内战,压榨中国人民的真相;(1分)揭露各派军阀依附帝国主义,以“武力统一”或“联省自治”为旗号,争权夺利,祸国殃民的黑暗统治。(1分)
20、简述开展新闻舆论监督的原则。
答:(1)新闻舆论监督是新闻传媒运用新闻舆论手段对社会所实行的监督,本质上是人民群众利用新闻媒体对社会公共事务行使民主权利而进行的监督活动。(2分)
(2)开展新闻舆论监督要重视建设性监督。新闻舆论监督效果要有利于改进工作和解决问题,有利于稳定大局和振奋民心,有利于中央的统一工作部署和维护中央的威信。(2分)(3)开展新闻舆论监督要注意监督的科学性。在新闻舆论监督过程中把握好“适时、适量、适宜”的度,注意平衡,掌握尺寸。(2分)
(4)开展新闻舆论监督要遵纪守法。新闻舆论监督的运作必须严格限定在法律、制度、政策以及社会道德规范允许的范围内。(2分)
21、简述新闻真实性原则的要求。
答:(1)新闻真实性就是以事实为基础和依据来报道新闻,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如实地反映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2分)
(2)坚持新闻的真实性,首先要做到具体事实真实准确,这是新闻最起码的要求,它包含三个层次的内容:构成新闻的基本要素准确无误;新闻所引用的材料必须准确可靠;新闻中使用的背景材料必须完全真实,而且要做到全面、客观、实事求是。(3分)
(3)新闻真实性原则的更高要求是做到本质真实,尽可能全面、深刻地反映事物的内在品质和规律,在事物的整体上、宏观上和本质上把握报道的真实性。(3分)
广播电视记者资格考试(电视台招聘考试题库)五(2009-06-25 22:44:57)标签:政治 新闻工作者 客里空 新闻事分类:新闻传媒 业 中国 教育
三、辨析题(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每小题12分,共24分)
22、新闻工作者坚持党性原则,就不能做到真实、客观、公正。答:(1)这一观点是错误的。(3分)
(2)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要求新闻工作者在思想上以马克思主义为指针,在政治上宣传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在组织上接受党的领导,遵守党的组织原则和新闻宣传工作的纪律。(3分)
(3)新闻真实性指新闻报道以客观存在的事实为对象,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使报道结果符合实际;新闻客观性指新闻报道以客观存在的事实为对象,以客观叙述为表达方式;新闻公正性指新闻报道为对立的双方提供平等反映意见的机会。(3分)
(4)社会主义新闻工作者只有遵循党性原则,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对客观事物进行科学分析和准确判断,才能从根本上做到报道的真实、客观和公正。(3分)
23、资本主义新闻自由是金钱控制下的新闻自由。答:(1)这一观点是正确的。(3分)
(2)新闻自由是公民的一种民主权利,是宪法规定的公民的言论、出版自由权利在新闻传播活动中的体现和运用,是公民政治权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分)
(3)资本主义新闻自由建立在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经济基础之上,是依赖资本家财政支持的自由。(3分)
(4)资本主义制度下新闻自由的实质是金钱指挥下的自由。金钱对新闻自由的控制具体表现在如下方面:第一,出资创办媒体。作为自己一手操纵的喉舌;第二,收买和兼并他人的媒体,扩大势力范围,形成媒介垄断和舆论垄断;第三,通过参股控股,获取媒体的决策权和操作权;第四,通过广告媒体的选择,控制媒体的传播方针。(4分)
四、论述题(16分)
24、论述社会主义新闻工作者的合格标准。
答:(1)在我国,新闻工作者既是党的喉舌,又是人民的喉舌,他们担负着反映人民意志,引导人民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大任务,倍受党和人民的关注和重视。一个新闻工作者只有具备相应的职业素养,才能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承担起新闻工作者的职责。(1分)(2)理论素养。社会主义新闻事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这就决定了:社会主义新闻工作者一方面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新闻工作的根本指针,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观察、分析、报道和评论新闻事实,认识和反映客观世界,一方面要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和基本知识。因此,新闻工作者必须具备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素养。(3分)
(3)政治素养。对社会主义新闻工作者而言,政治素养包括:在政治上有较高的觉悟和严肃的态度,自觉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和四项基本原则,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重,立志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3分)(4)法律素养。社会主义新闻工作者应当具有强烈的法律意识和牢固的法制观念,他的全部工作和一切行动,包括新闻采访、写作、编排、制作、播出及其他相关活动都须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行事。(3分)
(5)道德素养。社会主义新闻工作者的道德素养,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作为普通公民所应具备的社会公德素养,另一方面是作为新闻职业活动者所应具备的新闻职业道德素养。(3分)(6)业务素养。社会主义新闻工作者的业务素养,包括调查研究的能力、语言文字功底、知识储备以及现代传播手段的使用能力。(3分)
简述《中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职业道德准则》的基本内容。
答:(1)《中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职业道德准则》共分责任、真实、公正、导向、品格、廉洁和附则七大部分。(3分)
(2)《准则》要求广播电视编辑记者必须(a)切实担负起弘扬民族精神、维护国家利益、传播先进文化、推动人类文明的崇高使命和社会责任;(b)坚持客观公正的职业理念,忠于事实,追求真理;(c)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d)恪守敬业奉献、诚实公正、团结协作的职业道德;(e)严格做到遵纪守法、清正廉洁,反对任何形式的“有偿新闻”。(5分)
21、简述正面宣传与新闻批评的关系。
答:(1)正面宣传和新闻批评都是新闻事业运用新闻手段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手段。(2分)
(2)正面宣传,指的是对社会主流与光明面所进行的肯定性和赞扬性的报道与评价;新闻批评,是指运用新闻手段对社会不正之风和消极腐败现象及落后反动势力所作的揭露和批评。(2分)
(3)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要坚持正面宣传为主,不要大量集中展示消极面。社会生活中需要进行批评和揭露的事情,不能都搬到报纸、广播和电视上来,批评性报道的内容要有所选择,不能搞“有闻必录”。一个时期内,批评性报道不能过于集中,以免引起负作用。(4分)
三、辨析题(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每小题12分,共24分)
22、新闻报道要坚持客观性原则,就不能有倾向性。答:(1)这一观点是错误的。(3分)
(2)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原则是指新闻工作者以客观事物为反映对象,以客观叙述为反映手段的一种工作规范,包括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3分)
(3)内容上的客观,指新闻事实是一种客观存在。形式上的客观,指新闻的倾向性是通过新闻事实的逻辑力量显现的。报道者善于寓褒贬于客观叙述之中,而不随意加以主观的解释。(3分)
(4)客观和倾向并不矛盾,新闻报道者的立场和倾向性,应该通过对新闻事实及新闻表述的选择和组织、来显示,对经过精心选择的新闻事实进行实事求是的客观叙述,完全可以鲜明地表达报道者的立场和观点。(3分)
23、新闻自由是具体的、相对的、有阶级性的。答:(1)这一观点是正确的。(3分)
(2)新闻自由的具体性表现在它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有具体的内容;(3分)(3)其相对性表现在它受一定社会法律和政策的约束;(3分)
(4)其有阶级性表现在,在阶级社会中,只有统治阶级才拥有新闻自由,而被统治阶级被剥夺了新闻自由。(3分)
四、论述题(16分)
24、论述新闻工作的“三贴近”原则。
答:(1)2003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在中央宣传思想文化部门负责人会议上强调,要从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入手,加强和改进宣传思想工作。(2分)
(2)贴近实际,就是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真实反映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从实际出发部署工作,按实际需要开展工作,以实际效果检验工作,使宣传思想工作更加具体实在、扎实深入。(2分)
(3)贴近生活,就是深入到火热的现实生活和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反映客观现实,把握社会主流,从生活中挖掘生动事例、汲取新鲜营养、展示美好前景,激励人民群众同心协力,奋发图强,为创造更加美好的新生活而共同奋斗,使宣传思想工作更加入情入理,充满生活色彩、富有生活气息。(2分)
(4)贴近群众,就是深深扎根于群众之中,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盼,以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赞成不赞成、答应不答应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更好地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使宣传思想工作更加可亲可信,深入人心。(2分)
(5)用“三贴近”加强和改进新闻宣传工作,提高引导水平,要求新闻宣传工作:第一,注意在内容上创新,改进宣传报道:一要对长期以来积淀而成的落伍的新闻观念、新闻报道方式和新闻活动模式,进行突破与改革;二要以是否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作为衡量我们舆论引领水平的根本标准;三要调动包括内容、表述、标题、评论、按语、图表、摄影、漫画等“新闻全要素”,以生动活泼的方式报道新闻;四要以新科技革命的手段,提升新闻宣传的力度、强度和高度,促进新闻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第二,注意在方法上创新,按新闻规律办事,运用各种生动活泼的新闻手段,在强化与群众利益的相关性和提高受众阅读的兴趣性等方面下工夫,把党的意志转变为群众的语言、新闻的语言,使之入耳入脑。第三,注意在体制上创新,积极探索建立新形势下保证正确导向、富有经营活力的微观运行机制,完善新闻宣传宏观管理体制,健全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工作的快速反应和应急协调机制。(8分)
《新闻基础知识》模拟试题
(二)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6分)1 2 3 4 5 6 7 8 9 C C B A A D C D A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B C A A D C D B D
二、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9、简述反“客里空”运动的情况。
答:(1)“客里空”是1944年延安《解放日报》连载苏联话剧《前线》中一个特派记者的名字。此人善于捕风捉影、弄虚作假,后来这个名字就成了虚构胡编的代名词。(2分)
(2)1946年解放区土地改革运动逐步深入,有的读者向《晋绥日报》投书,反映记者的有些报道失实。1947年6月15日《晋绥日报》编辑部与新华社晋绥总分社决定在该报开辟《不真实新闻与“客里空”之揭露》专栏,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当天报纸向读者作了相关的介绍,希望每个读者都认真负责,大胆地揭发“客里空”和虚假的新闻报道及其作者,在我们的新闻阵营中肃清“客里空”。(3分)
(3)《晋绥日报》的反“客里空”运动在人民新闻事业建设过程中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它通过批评和自我批评,促进了解放区新闻工作者的自我改造,对于坚持和发扬新闻工作实事求是的传统,维护新闻真实性,密切新闻事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有着重要意义。(3分)
20、简述《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的基本内容。
答:(1)《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于1991年由中国记协制定并颁布,1994年和1997年经过两次修订,对于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新闻队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分)
(2)《准则》要求中国新闻工作者必须(a)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b)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c)遵守宪法、法律和纪律;(d)维护新闻的真实性;(e)保持清正廉洁的作风;(f)发扬团结协作精神。(6分)
21、简述马克思主义新闻自由观。
答:(1)新闻自由是公民的一种民主权利,是宪法规定的公民的言论、出版自由权利在新闻传播活动中的体现和运用,是公民政治权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分)
(2)新闻自由是相对的、具体的,而不是绝对的、抽象的。在阶级社会里,新闻自由只能是具体的阶级的自由,或者是资产阶级的自由,或者是无产阶级的自由,抽象的、超阶级的新闻自由是没有的。(2分)
(3)新闻自由伴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变化。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新闻自由和经济、政治斗争的总形势紧密相连。(2分)
(4)新闻自由始终伴随着一定的义务和责任。新闻自由权利的行使要首先考虑国家利益和全民族利益,考虑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以大局为重,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借口新闻自由损害国家和民族的利益。(2分)
三、辨析题(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每小题12分,共24分)
22、产业属性是新闻事业的本质属性。答:(1)这一观点是错误的。(3分)
(2)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精神产品的生产流通与市场规律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新闻产品也有进入市场进行流通的客观环节,因此不可避免地在流通领域体现出较强的商品性,要按市场规律运行。(3分)
(3)新闻事业从其基本功能来看,主要是报道和评价社会生活的新变化,它是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意识形式,本质上属于上层建筑意识形态范畴。(3分)
(4)新闻媒体固然可以通过广告来获得巨额收益,但其广告功能或者说产业功能、经济功能,是建立在其反映现实生活这一意识形态功能的基础之上的。因此,新闻事业首先是一种意识形态,其次才可说是一种产业。(3分)
23、党性原则是我国社会主义新闻改革的最大绊脚石。答:(1)这一观点是错误的。(3分)
(2)新闻工作的党性要求主要内容包括:在思想上,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新闻工作的指针,宣传党的理论基础和思想体系;在政治上,要宣传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使之成为亿万群众的自觉行动;在组织上,要接受党的领导,遵守党的组织原则和新闻宣传工作的纪律。(6分)(3)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是新闻改革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的根本保证。我们新闻改革的最终目的是强化新闻媒体作为党、政府和人民的耳目喉舌性质,成为党和人民掌握得更加得心应手,更有战斗力的舆论工具。这是新闻改革必须坚持的方向。(3分)
广播电视记者资格考试(电视台招聘考试题库)六(2009-06-25 22:45:55)标签:政治 新闻舆论监督 新闻价值 新分类:新闻传媒 闻工作者 中国 教育
四、论述题(16分)
24、论述社会主义新闻舆论监督的意义。
答:(1)新闻舆论监督是新闻传媒运用新闻舆论手段对社会所实行的监督(2分)。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新闻舆论监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监督体系有机组成部分,是人民群众利用新闻媒体对社会公共事务行使民主权利而进行的监督活动。(4分)
(2)社会主义新闻舆论监督是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推动力。新闻舆论监督提高和深化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公民意识,是树立民主与法制意识的有效手段。(2分)
(3)社会主义新闻舆论监督是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重要方式。通过新闻传播媒介实行的舆论监督,是一种公众广泛参与、公开表达意见的社会监督,对于发扬人民当家做主的精神,保护公众参政议政的热情,具有重要作用。(2分)
(4)社会主义新闻舆论监督是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新的历史时期,进一步维护和保障社会公众的知情权、言论自由权、舆论行为权,是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2分)
(5)社会主义新闻舆论监督是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的有效途径。社会公众可以在重大决策制定前后或实施过程中,对决策进行广泛的评议和论证,为政府部门提供可靠的民意和社情参照,从而为各项政策的制定与完善贡献力量。(2分)
(6)社会主义新闻舆论监督是揭露腐败、反对官僚主义的有力武器。新闻舆论监督在惩治腐败、倡导廉政、强化执法力度、保持政令畅通、加强行政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反对官僚主义、监督干部尽职守责方面作用重大。(2分)
新闻报道要坚持客观性原则,就不能有倾向性。答:(1)这一观点是错误的。(3分)
(2)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原则是指新闻工作者以客观事物为反映对象,以客观叙述为反映手段的一种工作规范,包括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3分)
(3)内容上的客观,指新闻事实是一种客观存在。形式上的客观,指新闻的倾向性是通过新闻事实的逻辑力量显现的。报道者善于寓褒贬于客观叙述之中,而不随意加以主观的解释。(3分)(4)客观和倾向并不矛盾,新闻报道者的立场和倾向性,应该通过对新闻事实及新闻表述的选择和组织、来显示,对经过精心选择的新闻事实进行实事求是的客观叙述,完全可以鲜明地表达报道者的立场和观点。
23.新闻自由是具体的、相对的、有阶级性的。答:(1)这一观点是正确的。(3分)
(2)新闻自由的具体性表现在它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有具体的内容;(3分)(3)其相对性表现在它受一定社会法律和政策的约束;(3分)
(4)其有阶级性表现在,在阶级社会中,只有统治阶级才拥有新闻自由,而被统治阶级被剥夺了新闻自由。(3分)
四、论述题(16分)
24.论述新闻工作的“三贴近”原则。
答:(1)2003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在中央宣传思想文化部门负责人会议上强调,要从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入手,加强和改进宣传思想工作。(2分)
(2)贴近实际,就是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真实反映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从实际出发部署工作,按实际需要开展工作,以实际效果检验工作,使宣传思想工作更加具体实在、扎实深入。(2分)
(3)贴近生活,就是深入到火热的现实生活和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反映客观现实,把握社会主流,从生活中挖掘生动事例、汲取新鲜营养、展示美好前景,激励人民群众同心协力,奋发图强,为创造更加美好的新生活而共同奋斗,使宣传思想工作更加入情入理,充满生活色彩、富有生活气息。(2分)
(4)贴近群众,就是深深扎根于群众之中,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盼,以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赞成不赞成、答应不答应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更好地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使宣传思想工作更加可亲可信,深入人心。(2分)(5)用“三贴近”加强和改进新闻宣传工作,提高引导水平,要求新闻宣传工作:第一,注意在内容上创新,改进宣传报道:一要对长期以来积淀而成的落伍的新闻观念、新闻报道方式和新闻活动模式,进行突破与改革;二要以是否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作为衡量我们舆论引领水平的根本标准;三要调动包括内容、表述、标题、评论、按语、图表、摄影、漫画等“新闻全要素”,以生动活泼的方式报道新闻;四要以新科技革命的手段,提升新闻宣传的力度、强度和高度,促进新闻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第二,注意在方法上创新,按新闻规律办事,运用各种生动活泼的新闻手段,在强化与群众利益的相关性和提高受众阅读的兴趣性等方面下工夫,把党的意志转变为群众的语言、新闻的语言,使之入耳入脑。第三,注意在体制上创新,积极探索建立新形势下保证正确导向、富有经营活力的微观运行机制,完善新闻宣传宏观管理体制,健全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工作的快速反应和应急协调机制。(8分)简述《中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职业道德准则》的基本内容。
答:(1)《中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职业道德准则》共分责任、真实、公正、导向、品格、廉洁和附则七大部分。(3分)
(2)《准则》要求广播电视编辑记者必须(a)切实担负起弘扬民族精神、维护国家利益、传播先进文化、推动人类文明的崇高使命和社会责任;(b)坚持客观公正的职业理念,忠于事实,追求真理;(c)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d)恪守敬业奉献、诚实公正、团结协作的职业道德;(e)严格做到遵纪守法、清正廉洁,反对任何形式的“有偿新闻”。(5分)
21.简述正面宣传与新闻批评的关系。
答:(1)正面宣传和新闻批评都是新闻事业运用新闻手段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手段。(2分)(2)正面宣传,指的是对社会主流与光明面所进行的肯定性和赞扬性的报道与评价;新闻批评,是指运用新闻手段对社会不正之风和消极腐败现象及落后反动势力所作的揭露和批评。(2分)(3)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要坚持正面宣传为主,不要大量集中展示消极面。社会生活中需要进行批评和揭露的事情,不能都搬到报纸、广播和电视上来,批评性报道的内容要有所选择,不能搞“有闻必录”。一个时期内,批评性报道不能过于集中,以免引起负作用。(4分)简述反“客里空”运动的情况。
答:(1)“客里空”是1944年延安《解放日报》连载苏联话剧《前线》中一个特派记者的名字。此人善于捕风捉影、弄虚作假,后来这个名字就成了虚构胡编的代名词。(2分)
(2)1946年解放区土地改革运动逐步深入,有的读者向《晋绥日报》投书,反映记者的有些报道失实。1947年6月15日《晋绥日报》编辑部与新华社晋绥总分社决定在该报开辟《不真实新闻与“客里空”之揭露》专栏,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当天报纸向读者作了相关的介绍,希望每个读者都认真负责,大胆地揭发“客里空”和虚假的新闻报道及其作者,在我们的新闻阵营中肃清“客里空”。(3分)
(3)《晋绥日报》的反“客里空”运动在人民新闻事业建设过程中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它通过批评和自我批评,促进了解放区新闻工作者的自我改造,对于坚持和发扬新闻工作实事求是的传统,维护新闻真实性,密切新闻事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有着重要意义。(3分)20.简述《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的基本内容。
答:(1)《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于1991年由中国记协制定并颁布,1994年和1997年经过两次修订,对于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新闻队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分)
(2)《准则》要求中国新闻工作者必须(a)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b)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c)遵守宪法、法律和纪律;(d)维护新闻的真实性;(e)保持清正廉洁的作风;(f)发扬团结协作精神。(6分)
21.简述马克思主义新闻自由观。
答:(1)新闻自由是公民的一种民主权利,是宪法规定的公民的言论、出版自由权利在新闻传播活动中的体现和运用,是公民政治权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分)
(2)新闻自由是相对的、具体的,而不是绝对的、抽象的。在阶级社会里,新闻自由只能是具体的阶级的自由,或者是资产阶级的自由,或者是无产阶级的自由,抽象的、超阶级的新闻自由是没有的。(2分)
(3)新闻自由伴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变化。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新闻自由和经济、政治斗争的总形势紧密相连。(2分)
(4)新闻自由始终伴随着一定的义务和责任。新闻自由权利的行使要首先考虑国家利益和全民族利益,考虑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以大局为重,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借口新闻自由损害国家和民族的利益。(2分)
三、辨析题(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每小题12分,共24分)22.产业属性是新闻事业的本质属性。答:(1)这一观点是错误的。(3分)
(2)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精神产品的生产流通与市场规律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新闻产品也有进入市场进行流通的客观环节,因此不可避免地在流通领域体现出较强的商品性,要按市场规律运行。(3分)
(3)新闻事业从其基本功能来看,主要是报道和评价社会生活的新变化,它是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意识形式,本质上属于上层建筑意识形态范畴。(3分)
(4)新闻媒体固然可以通过广告来获得巨额收益,但其广告功能或者说产业功能、经济功能,是建立在其反映现实生活这一意识形态功能的基础之上的。因此,新闻事业首先是一种意识形态,其次才可说是一种产业。(3分)
23.党性原则是我国社会主义新闻改革的最大绊脚石。答:(1)这一观点是错误的。(3分)
(2)新闻工作的党性要求主要内容包括:在思想上,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新闻工作的指针,宣传党的理论基础和思想体系;在政治上,要宣传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使之成为亿万群众的自觉行动;在组织上,要接受党的领导,遵守党的组织原则和新闻宣传工作的纪律。(6分)(3)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是新闻改革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的根本保证。我们新闻改革的最终目的是强化新闻媒体作为党、政府和人民的耳目喉舌性质,成为党和人民掌握得更加得心应手,更有战斗力的舆论工具。这是新闻改革必须坚持的方向。(3分)
四、论述题(16分)
24.论述社会主义新闻舆论监督的意义。
答:(1)新闻舆论监督是新闻传媒运用新闻舆论手段对社会所实行的监督(2分)。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新闻舆论监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监督体系有机组成部分,是人民群众利用新闻媒体对社会公共事务行使民主权利而进行的监督活动。(4分)
(2)社会主义新闻舆论监督是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推动力。新闻舆论监督提高和深化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公民意识,是树立民主与法制意识的有效手段。(2分)
(3)社会主义新闻舆论监督是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重要方式。通过新闻传播媒介实行的舆论监督,是一种公众广泛参与、公开表达意见的社会监督,对于发扬人民当家做主的精神,保护公众参政议政的热情,具有重要作用。(2分)
(4)社会主义新闻舆论监督是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新的历史时期,进一步维护和保障社会公众的知情权、言论自由权、舆论行为权,是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2分)
(5)社会主义新闻舆论监督是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的有效途径。社会公众可以在重大决策制定前后或实施过程中,对决策进行广泛的评议和论证,为政府部门提供可靠的民意和社情参照,从而为各项政策的制定与完善贡献力量。(2分)
(6)社会主义新闻舆论监督是揭露腐败、反对官僚主义的有力武器。新闻舆论监督在惩治腐败、倡导廉政、强化执法力度、保持政令畅通、加强行政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反对官僚主义、监督干部尽职守责方面作用重大。(2分)简述《向导》的创办情况。
答:(1)《向导》是中共中央第一份机关报,1922年9月在上海创刊,1927年终刊,是一本16开的政治时事评论周刊。(2分)
(2)《向导》是在陈独秀领导下出版的。蔡和森长期担任主编,瞿秋白、彭述之先后继任主编。(2分)
(3)《向导》集中全力宣传阐释中共“二大”制定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和以国共合作为中心的统一战线政策,批驳与此对立的敌对宣传和改良主义主张。(2分)它用大量典型报道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分析,揭露各国帝国主义竞相控制中国政治、经济命脉,操纵军阀内战,压榨中国人民的真相;(1分)揭露各派军阀依附帝国主义,以“武力统一”或“联省自治”为旗号,争权夺利,祸国殃民的黑暗统治。(1分)
20、简述开展新闻舆论监督的原则。
答:(1)新闻舆论监督是新闻传媒运用新闻舆论手段对社会所实行的监督,本质上是人民群众利用新闻媒体对社会公共事务行使民主权利而进行的监督活动。(2分)
(2)开展新闻舆论监督要重视建设性监督。新闻舆论监督效果要有利于改进工作和解决问题,有利于稳定大局和振奋民心,有利于中央的统一工作部署和维护中央的威信。(2分)(3)开展新闻舆论监督要注意监督的科学性。在新闻舆论监督过程中把握好“适时、适量、适宜”的度,注意平衡,掌握尺寸。(2分)
(4)开展新闻舆论监督要遵纪守法。新闻舆论监督的运作必须严格限定在法律、制度、政策以及社会道德规范允许的范围内。(2分)
21、简述新闻真实性原则的要求。
答:(1)新闻真实性就是以事实为基础和依据来报道新闻,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如实地反映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2分)
(2)坚持新闻的真实性,首先要做到具体事实真实准确,这是新闻最起码的要求,它包含三个层次的内容:构成新闻的基本要素准确无误;新闻所引用的材料必须准确可靠;新闻中使用的背景材料必须完全真实,而且要做到全面、客观、实事求是。(3分)
(3)新闻真实性原则的更高要求是做到本质真实,尽可能全面、深刻地反映事物的内在品质和规律,在事物的整体上、宏观上和本质上把握报道的真实性。(3分)
三、辨析题(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每小题12分,共24分)
22、新闻工作者坚持党性原则,就不能做到真实、客观、公正。答:(1)这一观点是错误的。(3分)
(2)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要求新闻工作者在思想上以马克思主义为指针,在政治上宣传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在组织上接受党的领导,遵守党的组织原则和新闻宣传工作的纪律。(3分)(3)新闻真实性指新闻报道以客观存在的事实为对象,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使报道结果符合实际;新闻客观性指新闻报道以客观存在的事实为对象,以客观叙述为表达方式;新闻公正性指新闻报道为对立的双方提供平等反映意见的机会。(3分)
(4)社会主义新闻工作者只有遵循党性原则,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对客观事物进行科学分析和准确判断,才能从根本上做到报道的真实、客观和公正。(3分)
23、资本主义新闻自由是金钱控制下的新闻自由。答:(1)这一观点是正确的。(3分)
(2)新闻自由是公民的一种民主权利,是宪法规定的公民的言论、出版自由权利在新闻传播活动中的体现和运用,是公民政治权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分)
(3)资本主义新闻自由建立在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经济基础之上,是依赖资本家财政支持的自由。(3分)
(4)资本主义制度下新闻自由的实质是金钱指挥下的自由。金钱对新闻自由的控制具体表现在如下方面:第一,出资创办媒体。作为自己一手操纵的喉舌;第二,收买和兼并他人的媒体,扩大势力范围,形成媒介垄断和舆论垄断;第三,通过参股控股,获取媒体的决策权和操作权;第四,通过广告媒体的选择,控制媒体的传播方针。(4分)
四、论述题(16分)
24、论述社会主义新闻工作者的合格标准。
答:(1)在我国,新闻工作者既是党的喉舌,又是人民的喉舌,他们担负着反映人民意志,引导人民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大任务,倍受党和人民的关注和重视。一个新闻工作者只有具备相应的职业素养,才能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承担起新闻工作者的职责。(1分)(2)理论素养。社会主义新闻事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这就决定了:社会主义新闻工作者一方面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新闻工作的根本指针,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观察、分析、报道和评论新闻事实,认识和反映客观世界,一方面要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和基本知识。因此,新闻工作者必须具备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素养。(3分)
(3)政治素养。对社会主义新闻工作者而言,政治素养包括:在政治上有较高的觉悟和严肃的态度,自觉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和四项基本原则,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重,立志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3分)(4)法律素养。社会主义新闻工作者应当具有强烈的法律意识和牢固的法制观念,他的全部工作和一切行动,包括新闻采访、写作、编排、制作、播出及其他相关活动都须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行事。(3分)
(5)道德素养。社会主义新闻工作者的道德素养,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作为普通公民所应具备的社会公德素养,另一方面是作为新闻职业活动者所应具备的新闻职业道德素养。(3分)(6)业务素养。社会主义新闻工作者的业务素养,包括调查研究的能力、语言文字功底、知识储备以及现代传播手段的使用能力。(3分)
1、新闻敏感主要表现为及时发现()、准确判断()、预测可能发生的新闻事件。
2、简述新闻敏感在实践中的表现。参考答案
1、新闻线索 新闻价值
2、(1)新闻敏感是新闻工作者政治思想水平和业务水平的集中表现。(2)它首先表现在迅速及时地发现新闻线索,并把最有新闻价值的新闻事实从一般事实中突出出来加以报道,使之产生巨大的社会效应。准确地预测即将发生的新闻事件,也需要很强的新闻敏感才能做到。(练习题及参考答案)新闻敏感是新闻工作者重要的职业能力之一 题目
1、指新闻报道者迅速、准确地识别新闻事实的能力。
2、新闻敏感具体表现为()、()、()等几个特点。参考答案
1、新闻敏感
2、快捷 准确 灵活
(练习题及参考答案)新闻价值取向 题目
1、在判断和衡量新闻价值的过程中,持有不同阶级立场、政治制度、学术观点、经济利益、道德观念、文化素养、兴趣爱好的新闻工作者和新闻机构,会表现出()、()、()等不同的取向。
2、简述新闻价值取向。参考答案
1、是非褒贬爱憎
2、(1)新闻价值作为一种社会观念,总是受到一定社会的经济条件和政治因素的制约。(2)处于不同新闻传播体系的新闻工作者,受到新闻传播体系的性质、构成、变化过程的制约,所持的新闻价值取向是有差别的。(3)在判断和衡量新闻价值的过程中,持有不同阶级立场、政治制度、学术观点、经济利益、道德观念、文化素养、兴趣爱好的新闻工作者和新闻机构,会表现出是非、褒贬、爱憎等不同的取向。
(练习题及参考答案)新闻价值的客观性与综合性 题目
1、在实践中选择新闻事实的标准,不但包括其()价值,而且包括()价值、()价值,它是一个综合的标准。
2、简述新闻价值的客观性与综合性。参考答案
1、信息 宣传舆论 文化教育
2、(1)新闻价值的客观性指构成新闻的各种特殊素质寓于事实本身,是客观的,不以传播者的主观需要而增减。(2)新闻价值的综合性指新闻价值作为一种社会观念,总是受到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制约。具体判断新闻价值,不仅包括信息价值,而且包括宣传舆论价值、文化教育价值,它是一个综合的标准。(练习题及参考答案)新闻价值的要素 题目
1、新闻价值作为选择报道事实的标准,有下列构成要素:()、()、()、()与()。
2、()指事实在时间上是新近发生的,在内容上是所未知的新鲜事。
3、()指事实所具有的为多数人所关心的社会意义。
4、()指事实所涉及的人物、地点等因素为众人所瞩目,因而也就格外引起人们的关注。
5、()指事实因在地理上或心理上与新闻接受者十分接近,能够自然地引起受众的普遍关注。
6、()指事实因富有新奇性或戏剧性而对受众具有特别的吸引力。参考答案
1、时新性 重要性 显著性 接近性 趣味性
2、时新性
3、重要性
4、显著性
5、接近性
6、趣味性
(练习题及参考答案)新闻价值的含义 题目
1、新闻价值指事实所包含的足以构成新闻的种种特殊()的总和。
2、新闻价值的概念最早提出于资本主义社会()报纸大量流行的时期。3、1918年,新闻价值理论由()、()等带进中国。参考答案
1、素质
2、商业性
3、徐宝璜 邵飘萍
(练习题及参考答案)坚持准确、公正、全面、客观的报道原则 题目
1、在长期的新闻工作实践中,新闻工作者对新闻事业真实性的要求基本上已形成共识。具体地说,就是要坚持()、()、()、()的报道原则。
2、()就是语言要切合被表现的对象,概念明确,判断确切,推理符合逻辑。
3、()指新闻媒介不偏袒、不压制任何一方,给辩论的双方以平等的权利,以平等的申辩机会,不歪曲事实,不强加于人。
4、()包括对事件的报道情节详尽,过程完整,有纵向、横向全方位材料,分析和评论考虑各方面的情况。
5、简述新闻客观性与倾向性之间的关系。参考答案
1、准确公正全面客观
2、准确
3、公正
4、全面
5、(1)新闻客观性,包括内容上的客观和形式上的客观,内容上的客观强调报道对象是一种客观存在,形式上的客观强调报道方式是客观陈述。(2)客观和有倾向并不矛盾,新闻报道者的倾向性,可以通过对新闻事实的选择和组织以及表述来显示。对经过精心选择的新闻事实进行实事求是的客观叙述,完全可以鲜明地表达报道者的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