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是什么教后反思
《我是什么》教后反思 中牟县青年路小学 高青娥
《我是什么》是一篇科普短文。课文采用拟人手法,以第一人称“我”的叙述方式,并结合谜语的形式,图文并茂地向学生展示了水在不同的条件下,会呈现出的不同状态以及水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利弊。文中始终不点明“我”就是水,而是通过水的形态变化和与人类关系的描写,让读者去猜,更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
就这堂课的教学目的而言,我理解它首先是改革纲要中所指出的:“促进学科之间的融合。”课文内容既是语文课,又是常识课,既是课堂上的书本教学,又是贴近生活的环保教育、节水教育。而在教学形式上,教师只居于主导和启发地位,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有了更多地交流。针对这节课,我力争做到以下几点:
一、激趣导入,整体感知
根据课文特点第一人称描写手法和抓住“水”是会变化的一个过程。为了突出这个“变”,我采用学生很感兴趣的一个猜猜看的小游戏来吸引大家,让学生自己从课文中找出谜底是什么?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了课文内容,感知课文大意,自然地猜出是“水”。从而,让学生明白本节课所要学习的主要内容就是跟“水”有关的知识。本节课我把自己也融入到课文,让学生和我一起进入这个角色,用师生互动的方式来让学生尽快投入到角色中,把自己也当成可爱的小水珠,跟着大家一起变变变。这样设计容易激发学生探求的欲望,使学生以最快的速度进入学习状态,而且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二、紧扣主线,理解朗读
本文的主要思路就是落在一个“变”字上,课堂上,我让学生通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围绕“变”字进行说明介绍,先写水的形状变化,接着写水在池子、小溪、江河、海洋里的状态变化,最后写了水的性格变化及给人类带来的贡献和灾害。根据水的形态变化,我们从变“云”,让学生理解云的变化过程,读出自己喜欢的语气,再让学生说一说,我都喜欢穿什么样的衣服来装扮自己,从而来理解“乌云”、“白云”和“彩霞”。接着,就是抓住“雨”“雹子”“雪”不同的变化,重点抓字词,“落”“打”“飘”,这三个不同的现象,由不同的方式从天上下来,通过理解朗读,知道了“雨”是天上落下来,“雹子”是从天上打下来,“雪”是从天上飘下来。通过比较,学生知道了在读“雹子”“打下来”要重点;读“雪”“飘下来”要轻点,慢慢的;读“雨”“落下来”不慢不快。让学生明白,用词的准确性。
接着继续引导“我还有什么变化?”自然过渡到课文的后几段学习中。使学生思考“我在池子、小溪、江河、大海的状态有什么不同?”第三段虽然短小,但是文字优美,为了能让学生读好,读懂这一段,我抓住了几个关键词语进行理解,如,睡觉、散步、奔跑、跳舞、唱歌、开大会。通过拟人化的比喻,让学生自己通过生活中的的感知,知道了池子里的水是很平静的,小溪里的流的水很缓慢,江河里流的水非常的湍急,而海洋是波涛澎湃。教师指导朗读,学生能体会不同状态的水是有不同的变化的。同时,我还让学生通过表演读来理解本段用词的优美。
最后,是水的性格变化。通过对“温和”和“暴躁”这两个词的理解,知道水温和时会做很多好事,读出温柔,和气的感受;水暴躁时做过许多坏事,读出厉害,发脾气的感受。比较朗读是最能让学生读出不同的表现,我采用女生读温和的部分,男生读暴躁的部分,这样一比较起来很容易读好这一段。根据这样的思路理解课文,不仅教给了学生从揭示重点、句子之间的联系方面质疑问难的方法,而且培养了学生勇敢的个性和探求知识的好奇心。
三、利用多媒体,提高课堂效益
1.投映画面,突出重点。学习第一自然段,首先抓住中心句“我会变”引导学生看课件“云”在不同时间的变化,“白衣服”是在早上和中午的时候,“黑衣服”是在下雨前和晚上,“红袍”是出现朝霞和晚霞时的景象。这样,学生很直观的明白了云的变化过程。从而使学生知道它们分别指的是“白云”、“乌云”和“霞”。此时,教师引导学生读、想,给学生营造发挥自主性、能动性的环境和条件,进行了从语言到思维到图像再到语言的创造性思维训练,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对比画面,加深理解。利用课件播放水“温和”时,为人们做好事,灌溉田地,饲养小金鱼,发动机器,帮助人们工作,三峡大坝发电站;“暴躁”时,为人们做坏事,淹没庄稼,给人们交通带了不便,冲毁房屋,危害人们生活,给人们带了灾害。通过这些画面,让学生进一步扩大课堂教学的信息量引起学生共鸣,引导学生讨论:“人类想出哪些办法管住我,让我光做好事,不做坏事?”从而使课堂更加丰满,同时,完成了使学生了解水既能给人们带来好处,也能给人们带来灾害的教学目标。
四、收集信息,延伸课外。
讲解课文第四段,从整体把握,引导人们想出了种种办法管住水,让水给人们多做好事,不做坏事,人们想出了什么好办法?让学生在四人小组中交流讨论,课前收集的有关水对人类所做的贡献的资料。学生通过交流,知道了人们植树造林,建三峡大坝来防洪、发电、航运,特别有个学生提到了“南水北调”工程。既得到了口语交际训练,也培养了其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引导学生下课观察水在生活中的变化,思考如何在生活中节约用水,并组织学生开展“节水小卫士”的活动,帮助、监督身边的人也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使更多的人增强环保意识。
学生是一群鲜活的个体,虽然这节课我准备的非常充分,但在教学中,也难免会发生一些意外。在课文的朗读上,有些学生读得不够专心,这可能是我指导方法上的失误,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多向有经验的老教师学习。
针对本节课,我提前设定的学习目标基本达成。各种教学行为也基本实现,但对于是否偏离自己的教案,则需我细细斟酌。如:“水是人类的好朋友,可当他脾气时,我们要怎么办呢?”对于这个问题,很多学生的回答都不在预设的答案上,当时,我就有点急了,但因为时间关系,我在问题的处理上,显得有点仓促了。本节课存在的另外一个失误是,“除了文中提到的几种变化,水还有哪些变化?”提前我备课时,设计了这个问题,但在讲授的过程中,把这个问题给忘了,可见,我的教案还是不太熟练,以后要做到心中有数,才能上课。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学中还有很多值得我们继续去探讨和反思的的地方。在以后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会认真研读教材,解读课本,争取上好每节课。
第二篇:我教学我反思
我教学我反思
回顾自己这几年的教学,每节课似乎都会有一些小小的遗憾。最近的一节课印象比较深刻,先反思如下:
本节课是第二课时,新授课,主要学习句型“Could you please...?”和“Could I...?”以及这两种句型的肯定和否定回答。上课之前我反复备课,反复修改,最后确定好了思路。以圣诞节为主线,从单词到词组,再到句型和句子,都是紧紧围绕圣诞节这个主线,进行输入,学生们在写作之前反复操练目标语言,为最后的输出做好充足的准备。
具体授课过程如下:
1.游戏。卡片上事先写好词组,由一个学生在前面表演,其他同学猜。(这样做除了活跃课堂气氛意外,还可以让学生们复习一下前面说过的知识,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导入新单词和词组。以圣诞节为主线,通过大量的图片展示新的词组。
3.对话练习。在问答的基础上,进行对话练习,进一步练习目标语言。
4.调查表。如何设计圣诞节聚会。
5.完成听力。前面做好了充分的铺垫,后面的听力在此基础上进行,要容易的多。
6.写作练习。有了前面的知识储备,此环节的写作就比较容易了。
7.小结。让学生总结回顾本堂课知识。
8.练习。
9.作业。
这种任务型教学法的优点是目标和主题非常明确,训练很有针对性。同时它的缺点也比较明显,相对来说内容比较单一,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们的思维。
如果在本节课的末尾我能根据学生们的掌握情况,进行适当的拓展,拓宽学生们的思路,会取得更好的效果的。× 20 = 400
第三篇:《我喜欢的电视节目》教后反思
《我喜欢的电视节目》教后反思
口语交际是小学语文教学围绕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所设置的一项教学内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在具体的口语交际情境中,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交流的素养。我认为,我自己执教的这堂口语交际课从以下几方面体现了课程标准的精神。
一、教学环节设计巧妙
围绕“我喜欢的电视节目”设计了四大教学环节:一是课件导入,激发兴趣;二是出示内容,学生交际;三是小组讨论,合作交流;四是课堂总结,拓展延伸。通过这四个环节的实际练习,使学生学会选择自己喜欢而想表达的内容,确定不同的谈话方式,谈话对象和谈话重点。
二、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好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既突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又充分体现了教师引导的重要性。教师以课件创设情境,营造氛围,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扮演嘉宾和记者相互采访,训练学生表达,倾听,应对的能力。
三、注重课堂空间的拓展
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仅靠课堂是难以完成的,课堂只是教给方法,训练要点,课外才是训练的大舞台。在课堂结束时,老师向学生提出要求,把“我喜欢的电视节目”这一话题带回家与家人交流讨论,自然而然地把课堂的空间拓展向生活,让学生明白,课堂不仅限于教室,家也是学习训练的课堂。
课堂不足也难免,本堂课,学困生部分表现较被动,得到的关注不多,训练的机会也较少。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特别注意对学困生的关注,让教学真正体现面向全体。
第四篇:《我爱这土地》教后反思
《我爱这土地》教后反思 济渎路学校 黄丽珍
第一单元的四首诗,都是现代诗歌中的名篇,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诗歌以其高度概括、强烈的感情、丰富的想象、精练的语言,在文学领域中一直被视为最高的艺术形式。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它有着其他文体无法替代的特殊的教育作用。语文教学应充分注意到诗歌教学的重要意义。“课程标准”中要求“欣赏文学作品,能设身处地的体验和理解作品”,“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做出自己的评价”,“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艾青的《我爱这土地》以感情真挚,富含哲理著称,它抒发了诗人对历经磨难而又充满希望的祖国的挚爱之情。在教学中,我主要注重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重朗读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是组织一堂课的基础和前提,是培养学生语感能力的过程。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分层面,争取让学生每读一遍都有所收获。同时注意阅读方式的多样性,如自渎、范读、配乐读、竞赛读等,这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朗读兴趣。
二、注重情境的创设
这节课,我根据各个教学环节创设了不同的情境。“导”的环节主要激发学生对日本侵略者的仇恨,“学”的环节让学生对同胞的苦难和愤恨感同身受,另外通过奥运会树立学生的民族荣誉感,‘“练”的环节升华学生的爱国之情。
三、注重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这首诗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绝好的素材。结合社会背景的对比分析,学生对经历磨难的祖国心生敬佩,并对祖国的未来充满希望。这就
在教学资源得到最大优化的基础上全面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这节课的教学使三维目标在一定基础上得到了落实,但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1.过分遵循导学练教学模式。
朗读与解读不必严格分开,可以将朗读融于解读中,更有利于对整首诗的理解和感悟。
2.解读过程没有充分放开。
学生讨论、总结、交流之后,教师不必重复归纳。这可能会挫伤学生的自信心,他回认为自己的答案是错误的。教师只点拨补充即可。
3.教师缺少教育机智。
面对兄弟学校的学生,教师心理不放松,对学生形成了一定的心理压力。在教学中对于学生提出的课本外的问题,解决方法不够灵活,随机应变的能力不强。
“教学有法,教无法定“,这只是对诗歌教学的一个尝试,如何最大限度优化语文课堂教学,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的摸索。
第五篇:《我多想去看看》教后反思
《我多想去看看》教后反思
本课教学我以“情”贯穿全文,以“情”为导线,引领学生一步一步地感受到小男孩迫切想去北京的心情。具体做法是:
一、通过多媒体的展现,激发学生的情感。
孩子对天安门的升旗仪式也许是陌生的,因此,我们利用了多媒体的优势,在学生面前展现了天安门广场升旗的雄伟壮观场面,让孩子置身其中,让他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激起他们的热爱国旗的感情。如:当我播放录象“升国旗”的时候,很多学生情不自禁地喊出了“哇!”并随着国歌声的响起肃立,那种气氛,俨然自己也在其中。后来,当我问他们看完后有什么想法时,有的孩子说,我真的很想去北京看看,有的说我长大也要当升旗手等等。
二、通过多种形式的品读,领悟文中的情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每个孩子的生活经历不同,生活环境不同,所以每个孩子的语言表达,情感体验多有不同。初读时,我让他们合作学习字词,然后再重点交流。品读时,我先让学生提出不懂的地方,然后指导学生讨论、理解,再指导朗读,最后再以多种形式的读,如:齐读,赛读,同桌读,配乐读等来领悟其中的感情。
三、通过拓展延伸,延续学生的情感。
如果说这节课只停留在让学生背完课文就结束的话,学生的情感就不会深入。在课后我让学生阅读补充材料《国旗歌》,让学生欣赏北京的美丽风光,并配以歌曲《我爱北京天安门》,再次激发了学生的热爱北京首都,热爱国旗的思想感情,让他们的情感得以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