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11、12、1份小班数学教案范文
十一月份
活动名称:客人来了
(二)活动目标:
1、通过对比让幼儿感知图形的基本特征,创设愉悦的游戏情节 运用多种感官来调动幼儿的思维想象能力的观察力,激发幼儿的探索能力。
2、能让幼儿在生活中找到认识圆形和正方形。活动准备:
小动物的图片,几何图形组成的图画和三种几何图形卡片若干。活动过程:
一.让幼儿继续熟悉三种图形。
1、小朋友老师今天带你们拼拼图,你们愿不愿意图?随后,我会出示用这三种图片组成的各种图片展示给幼儿,激发幼儿的兴趣。我会和幼儿一起继续通过想象摆出各种图形。
2、提问;这么多好看的图形你们知道它们使用什么图形组成的吗?
3、幼儿回答完我会根据小朋友的回答用儿歌的形式把三种图形的特点 和名称说给小朋友们听。
二、用游戏的形式让幼儿认识两种图形。
1、游戏;摸一摸。用摸得形式让小朋友体会这两种图形的不同之处,并说出图形的名称。
2、游戏;谁的本领大。出示由图形拼成的各种图案让小朋友找出是由什么图形组成的。
3、游戏;小动物找家。出示小动物图片,我会告诉小朋友它们哭了,原因是找不到自己的家了,请小朋友帮帮它找找它们的家。例如;我会扮演小动物说说自己的房子是什么形状的,请小朋友来帮忙。
4、游戏;找图形宝宝。在教室地板上摆放两个图形宝宝,我喊口令小朋友找图形站好看谁找的快又好。
三、结束。今天我们玩得很开心,小朋友们能告诉老师你们都认识了什么图形,它们都有什么特点?你们回家观察一下,你家里什么东西是由我们今天认识的图形组成的,明天来了告诉老师。
四、放排排队的歌,带小朋友去卫生间。课后反思:
在活动中,幼儿的情绪很活跃,能把自己发现的主动地告诉老师和周边的小伙伴,使幼儿的表达能力、反应能力和观察能力都得到了发展。活动名称:游乐场
(一)设计意图:幼儿学习记数,一般要经过三个过程,即:口头说数-按物点数-说出总数。这个过程是掌握记数活动的过程,又是掌握最初数概念的过程。活动目标:
1、手口一致点数3
2、知道3可以用三根手指表示,会按数取物或按物点数。活动准备:
1、铃鼓1个,帽子三顶(红、黄、蓝)。
2、装有若干不同形状积木的框子每组1个。
3、《数学》上P.13,P.14-15。活动过程:.去游乐场
——师:今天我们去游乐场玩,请小朋友数一数我拿了几顶帽子?
幼儿回答后,一起点数并说出总数(3顶)。
——师:请3名幼儿到前面来,站成红、黄、蓝三队,其他幼儿 分别站在红、黄、蓝三队的后面。
幼儿站好后,问:我们站成了几对去游乐场?幼儿回答后,请幼儿用3根手指表示站成了3队。
——师:游乐场到了。看一看,游场都有谁?他们在干什么?
引导幼儿数一数,几只小熊再开碰碰车,几个人在玩跷跷板,几只小兔在玩转椅。指导幼儿手口一致的点数物体的数量。
——请幼儿在画册《游乐场》,找出数量也是3的其他物品,如3棵树、3朵花、3面小旗、3辆碰碰车等。
——师:现在老师用手指表示物体的数量1、2、3,小朋友要在游乐场找出和老师手指数量一样多的物品。
如:引导幼儿找出3只小熊,3面小彩旗等。课后反思:
在活动中,由于一开头是先引起幼儿的兴趣,大家都喜欢去游乐场,再让小朋友们参与其中,幼儿的兴趣一下就调动了起来,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就连平时默不作声的小朋友也产生了兴趣,认真思考。所以说让全体幼儿都参与很重要!活动名称:1和许多
(一)活动目标:
认识“1”和“许多”,感知许多可以分成一个一个……,一个一个……合起来是许多。活动准备:
小兔头饰若干,磁带、蘑菇若干,篮子一个、小贴画。活动过程:
(一)、认识“1”和“许多”。
1、师:今天有客人要来咱们班。(出示小兔头饰)小朋友看,他是谁呀?(小兔子)“这只小兔子已经长大了,都当妈妈了,它是兔妈妈。告诉老师,有几只兔妈妈?(一只)跟着读:(一只兔妈妈)。
2、(再出示兔宝宝)看,兔宝宝们打扮的漂漂亮亮的也来了。来了多少兔宝宝?(引导幼儿说出:许多兔宝宝)
(二)、让幼儿感知许多可以分成一个一个……,一个一个……合起来是许多。
1、师:这些兔宝宝真可爱,小朋友想和兔宝宝做好朋友吗?(想)现在老师就把这些兔宝宝分给小朋友,一个小朋友分一只兔宝宝。(给小朋友分头饰)问:每人分到了几只兔宝宝?(1只)。
师:老师刚才有许多兔宝宝,分给小朋友你一只,他一只……老师把许多兔宝宝分成了一只一只。(让幼儿戴头饰拌兔宝宝,老师拌兔妈妈)一起玩一玩。
2、(手指贴好的磨菇)说:“宝宝们,你们看,前面是磨菇地,有多少磨菇?(许多磨菇)幼儿说一遍。问:“你们原意帮妈妈把磨菇采回家?”
交代要求:等会儿,音乐一响,你们就跟着音乐跳到磨菇地。到了蘑菇地,每只宝宝只能采1个蘑菇,就赶快回到自己坐位上坐好。记住了吗?再反问一句:每只宝宝只能采几个蘑菇?(放音乐,幼儿采蘑菇)。师:XX,你采了几个蘑菇?(1个)
师:,刚才,蘑菇地里有许多蘑菇,宝宝们你采一个,你也采一个……,许多个蘑菇分成了一个一个。
师:把一个一个蘑菇收起来放进篮子里,启发幼儿说出:一个一个蘑菇合起来,篮子里有许多蘑菇。课后反思:
整个活动所有的孩子都是积极主动的参与的,效果也不错,但在活动中如果注意以下几点会更好:幼儿感知“许多”时,可以借助课件让幼儿直观感知一个一个、、、、、、合起来用“许多”表示。活动名称:1和许多(二)活动过程:
(一)、让幼儿感知“1”和“许多”。
1、妈妈教宝宝们学本领啦。第一个本领:拍手(师拍1下和许多下,引导幼儿说出1下、许多下)
第二个本领:跳高(师跳1下和许多下,引导幼儿说出1下,许多下)
2、轮到宝宝们练习拍手了。让幼儿注意听清老师口令,再拍。(分别拍1下,许多下)依此法练习跳高。
3、个别上前拍手,跳高。
(二)、启发幼儿在室内找出什么是“1”,什么是“许多”。
结束:兔宝宝们真能干,找了这么多。现在跟着妈妈一起到外面找一找,1个什么,许多什么。教学反思:
整个活动所有的孩子都是积极主动的参与的,效果也不错.如果让传统和现代多媒体相结合的形式让幼儿的活动更有趣!
十二月份
活动名称:比长短
(一)设计意图:
教师的设计应该考虑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让幼儿在游戏、操作中掌握比较的方法来掌握物体的长和短。活动目标:
1、能分辨物体的长和短,并学会用语言表达
2、乐意参加操作活动。活动准备:
1、两段长短不一的绳;两支长短不一的粉笔。
2、放大的幼儿操作材料图片两张。活动过程:
1、比较长和短。
——教师出示长短不一的两根绳:这两根绳哪根长?哪根短?语言表达:长长的绳、短短的绳。
——请个别幼儿把长长的绳找出来;把短短的绳找出来。
——出示长短不一的两支粉笔:这两支粉笔哪根长?哪根短?语言表达:长长的粉笔、短短的粉笔
——请个别幼儿把长长的粉笔找出来;把短短的粉笔找出来。
2、谁的鼻子长?
——教师出示两只大象的图片,引导幼儿用眼睛观察“谁的鼻子长?” ——根据幼儿所说,教师用彩笔给鼻子长的小象涂色。
——幼儿在幼儿用书上依次操作“谁的鼻子长”、“谁的耳朵长”“谁的尾巴长”“谁的脖子长” 课后反思:
整个活动下来,发现幼儿之间在能力上还是有差异的,大部分幼儿能很好地进行比较,但在表达方面上就有所欠缺,部分幼儿不能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在这点上还需要进一步思考,思考如何在数学活动中引导他们大胆讲出自己的想法,并帮助他们梳理总结。十二月份12.12--16 活动名称:比长短
(二)活动过程:
1、长颈鹿找东西。
——教师出示“长颈鹿找东西”的图片:长颈鹿爸爸和长颈鹿宝宝起床了,他们分别在找自己的皮带、裤子、围巾。长长的裤子、皮带和围巾应该是谁的?短短的裤子、皮带和围巾应该是谁的?
——根据幼儿所说,教师用笔分别给他们连线。——幼儿在幼儿用书上依次操作连线。
2、评价
——谁的画面最整洁。
3、游戏:听信号做动作教师说长,幼儿用两只手比长,开始时带着幼儿做。教师说短,幼儿用手比短。课后反思:
在活动之前也看过一些关于“比长短”的文章,和同行的活动反思,所以在准备学具和提要求时更谨慎了。引出“一端对齐法”的概念,对幼儿能较快地理解还是有帮助的。相信对将来三个以上的物体进行比较有一定的帮助。活动名称:淘气的小猫
(一)设计意图:
教师要利用生活中的事件发展幼儿的空间知觉。《淘气的小猫》师小班上学期的数学领域的一节活动课。活动的目标是让幼儿认识上面、下面、里面、外面四个方位,重点是区分这四个方位,难点是幼儿能说出“XX在某物体的上面、下面、里面、外面” 活动目标:
1、学习区分物体的上下和里外。
2、能正确表述物体上下、里外的位置。活动准备:
1、《教学大书》“淘气的小猫”,一段欢快优美的音乐。
2、小玩具若干。
3、幼儿画册《数学》P.22--23 活动过程:
1、以自身为中心认识上下。
(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老师的裙子请幼儿说说老师的裙子上有什么?有几个?(两颗扣子)说出老师扣子的上面和下面各有什么。
(2)师:看一看,电灯在我们的什么地方?地板在我们的什么地方?
(3)找一找,我们的上面和下面分别有什么?
2、观察挂图《淘气的小猫》。
(1)教师扮演小猫的妈妈,创设故事情节找不到自己的孩子了,请小朋友们来帮忙找找小猫宝宝们都藏在了哪里呢?引导幼儿说出图中的小猫藏在了什么地方,请幼儿用方位词正确表述小猫所在的位置。
(2)教师引导,鼓励幼儿用恰当地词语描述小猫的动作,如爬、钻、躺等并引导幼儿使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想说的话。课后反思:
幼儿的操作活动设计很好,用多种不同的方法来练习巩固这四个方位,教学效果很明显。不足之处是:教师语速有些快,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说,教师就把语速减慢,语气放轻。教师练习的很多,但是如果让幼儿更多地来说这四个方位,教学效果会更好。活动名称:淘气的小猫
(二)活动过程:
1、转圈游戏,动手操作。
(1)教师播放音乐,幼儿随着音乐节奏模仿小猫宝宝走路,当音乐停时,幼儿按照老师的要求做。
(2)找出电视机在哪里?电子琴在哪里?花盆的下面有什么?柜子的下面有什么?
(3)幼儿人手一球,教师要求幼儿将手中的球放在不同的位置,如椅子的上面,桌子的下面,老师的手里,最后把球送回到玩具盒子里。
(4)看看哪个小朋友最先回到自己的小椅子上坐好了。
2、游戏“淘气的小猫”
“你们想当淘气的小猫吗?”
“那我们一起来玩捉迷藏的游戏吧!老师找到你的时候,你要大声的告诉我你在什么地方!” 课后反思:
幼儿的操作活动设计很好,用多种不同的方法来练习巩固这四个方位,教学效果很明显。不足之处是:教师语速有些快,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说,教师就把语速减慢,语气放轻。教师练习的很多,但是如果让幼儿更多地来说这四个方位,教学效果会更好。
一月份
活动名称:三角形王国 设计意图:
根据幼儿活泼好动,喜欢摆弄物品的特点,我为幼儿提供了小棒、图形、彩纸等大量活动材料,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乐,乐中做,启发幼儿主动探索、发现三角形的特征,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使幼儿养成动手、动脑、动口的好习惯。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在探索操作活动中,初步感知三角形,知道其名称和形状特征;
2、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幼儿思维的灵活性;
3、初步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活动准备:
1、长短不同的小棒若干,总数是幼儿人数的6倍;
2、三角形卡片若干;
3、红领巾、小房子、小旗子等三角形实物若干;
4、彩纸、铅笔、橡皮、剪刀每人一份。活动过程:
一、探索操作
1、在正方形拼图的基础上,请幼儿任意拿3根小棒拼摆图形。幼儿探索活动,教师指导。
2、请个幼儿说一说,摆得什么样的图形,用了几根小棒,有几个角;
3、师生共同拼图,并点数图形的边、角;
小结:有3条边、3个角的图形叫三角形。丰富词汇:三角形。
二、探索感知
1、请幼儿任意取出一个三角形卡片,点数它有几个条边、几个角?
2、出示各种不同的三角形,引导幼儿观察其不同点,相同点。
不同点:有的大、有的小、有的角尖、有的角大……
相同点:都有3个角、3条边。
3、小结:不管图形大小,不管角尖,只要有3条边、3个角的图形都是三角形。
三、找一找、想一想、说一说
1、引导幼儿在环境中找出象三角形的物体(小彩旗、红领巾)。
2、请幼儿想一想、说一说,见过的象三角形的物体。
四、做一做、试一试剪裁三角形并拼图
1、教师引导幼儿用各种方法剪裁出任意三角形(剪、撕、画等),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
2、鼓励幼儿用剪出的三角形拼出自己喜爱的动物或物品的形象。
五、自我评价,展览幼儿作品。
课后反思:本次活动活动目标基本完成,幼儿对于三角形的认识更加深刻。动手操作环节幼儿积极性高,三角形形状也完整。本次活动需要改进的地方是:
1.在幼儿指出图片中三角形时,教师应该及使用笔标记出来,并可做一些语言引导,帮助幼儿初步认识三角形。
2.用点画三角形时可以让幼儿自己先动手,在进行活动,不同的操作环节有助于帮助幼儿提高兴趣,加深印象。
第二篇:高等数学教案12
-----
3.余项rnssnun1un2.aqaaqaqaqn2n1: 例1.判断等比级数(几何级数)n0
(a0)的敛散性.aaq解:①q1时,sn,1qna,收敛,和为limsnaqn1qn0a.1q
-----高等数学教案-----
naaq②q1时,sn,1qlimsn,aq发散; nnn0nsn,③q1时,snna,limnn0aq发散.n④q1时,0 , n为偶数limsn不存在,sn,na , n为奇数n0aq发散.nn1例2判断级数ln是否收nn1
-----高等数学教案-----敛,若收敛求其和.解: sn(ln2ln1)(ln3ln2)
[ln(n1)lnn] ln(n1).P②.3225sn,所以原级数发散.由于limnsn11111(1)()23235111()22n12n111(1).22n1
-----高等数学教案-----
1sn,所以原级数收敛 由于limn24.收敛级数的性质: ①如果un收敛和为s,则kunn1n1也收敛,其和为ks;若un发散,n1则kun(k0)也发散.n1②如果un、vn均收敛,其和n1n1n1,分别为s、则(unvn)也收敛,其和为s.-----高等数学教案-----
③在级数中去掉、加上或改变有限项,不会改变级数的收敛性.④如果un收敛,则对这级数n1的项任意加括号后所成的级数(u1un)(un1un)
(un1un) 112k1k也收敛,且其和不变.如果一个级数发散,则加括号后所成的级数可能收敛,也可能发散.如果一个正项级数发散,则加
-----高等数学教案-----括号后所成的级数一定发散.⑤级数收敛的必要条件: 若n1un0.un收敛,则limn例3证明调和级数 1111 23n是发散的.证: 假设调和级数收敛,部分
sns.和为sn,和为s,则limnim(s2nsn)ss0.一方面,ln另一方面,-----高等数学教案-----
111s2nsn n1n22n111 2n2n2n1,2(s2nsn)0,矛盾,故调所以limn和级数发散.1P②.由于调和级数发散,n1n1所以也发散.n13n14P225⑤.由于级数n是公比为
n124225
-----高等数学教案-----11q的几何级数,而q1,所2211以n收敛;由于级数n是公比n12n1311为q的几何级数,而q1,331所以n收敛.n1311由于n与n都收敛,所以n12n1311(nn)收敛.n123§12.2 常数项级数的审敛法
-----高等数学教案-----1.正项级数: un(un0).n12.正项级数un的部分和数列
n1sn单调增加.3.正项级数un收敛部分和
n1数列sn有界.4.比较审敛法: 设un、vn都
n1n1是正项级数,且unvn.①若vn收敛,则un收敛;
n1n1
②若un发散,则vn发散.n1n-----高等数学教案-----5.比较审敛法的推论: 设un、n1n1vn都是正项级数.n1
①若vn收敛,且存在自然数N,使当nN时有unkvn(k0)成立,则un收敛.n1
②若un发散,且存在自然数n1N,使当nN时有unkvn(k0)成立,则vn发散.n-----高等数学教案-----例1.判断p级数
1111ppp 23n的敛散性.解: ①当p1时,由于1np而1发散,所以n1n1n1np发散.②当p1时,对于级数
11112p3pnp 加括号后:
-----高等数学教案-----
1n,1111111(pp)(pppp)234567
它的各项均不大于级数
1111111(pp)(pppp224444
111p1p1 24的对应项,而后一个级数是收敛的几何级数,所以级数
-----高等数学教案-----1111111(pp)(pppp)2345671收敛,故正项级数p收敛.n1n1例2.判断级数lnn的敛散性.n121111解: 由于lnnlogn,而nn1n221发散,所以lnn发散.n121例3.判断级数lnn的敛散性.n13111解:由于lnnln3,而ln3n13n1nn1n1pln31,是p级数,所以ln3n1n1收敛,从而lnn收敛.n13-----高等数学教案-----例4.若正项级数an与bn均
n1n1收敛,则下列级数也收敛.①anbn;②(anbn);③
2n1n1an.n1n证: ①由于an与bn均收敛,n1n1所以(anbn)收敛,而n1anbn2anbn,故anbn收敛.n1②由于
-----高等数学教案-----(anbn)an2anbnbn,而an、2n1n1bn与anbn均收敛,所以n12(anbn)收敛.n11③由于an与2均收敛,所n1n1n11an以(an2)收敛,而an22,n1nnnan故收敛.n1n例5.若an与bn均收敛,且n1n1ancnbn,求证:cn收敛.n-----高等数学教案-----
证:由于an与bn均收敛,所n1n1以(bnan)收敛.n1由于ancnbn,所以
n1bnancnan0,而(bnan)收敛,故(cnan)收敛,而an收敛,从n1n1而cn收敛.n16.比较审敛法的极限形式: 设n1un、vn均是正项级数,n1
-----高等数学教案-----
un0,且vn收敛,则①若limnn1vnun收敛.n1unl(0l),则vn
②若limnn1vn与un同时收敛和同时发散.n1un,且vn发散,③若limnn1vn则un发散.n11例6.判断级数n的敛散
n1nn
-----高等数学教案-----性.1n1nn解:由于llim,而1n1n1nn1发散,所以n发散.n1nn1n1例7.判断级数ln的敛
n1n2n散性.1lnn1nn1解:由于llim2,而n12n11n1收敛.2收敛,所以lnn1n2nn2n
-----高等数学教案-----例8.判断级数(21)的敛散
nn1性.解: 由于
nn212ln2llimlimln2nn11n,1n而发散,所以(21)发散.n1n1n7.比值审敛法(达朗贝尔判别法): 设un为正项级数,且n1
-----高等数学教案-----un1lim.nun
①若1,则un收敛;
n1
②若1或,则un发
n1散;
③若1,则un可能收敛也
n1可能发散.1例9.判断级数的敛散
n1(n1)!性.-----高等数学教案-----
1n!01解: 由于lim,n1(n1)!1所以收敛.n1(n1)!n!例10.判断级数n的敛散性.n110: 由于(n1)!n1n110limlim,所nn10n!n10n!以n发散.n110
-----高等数学教案-----解8.根值审敛法(柯西判别法): 设un为正项级数,且n1nu.limnn
①若1,则un收敛;
n1
②若1或,则un发
n1散;
③若1,则un可能收敛也
n1可能发散.2n1n例11.判断级数()的n13n1
-----高等数学教案-----敛散性.解: 由于
2n1nn(lim)n3n12n()3n1limnnn3n1,2n1n所以()收敛.n13n110.交错级数: u1u2u3u4,或
u1u2u3u4,其中u1,u2…都是正数.-----高等数学教案-----11.莱不尼兹定理: 如果交错级数(1)un满足条件: n1n1
①unun1;
imun0,②ln则(1)un收敛,其和su1,其余n1n1项的绝对值rnun1.例12.判断级数(1)n1n11的敛
n散性.解: 由于
-----高等数学教案-----11①,即unun1; nn110,即limu0
②lim,nnnnn11所以(1)收敛.n1n12.绝对收敛: 如果un收敛,n1则称un绝对收敛.n1例如,级数(1)n1n11绝对收
2n敛.13.条件收敛: 如果un收敛,n-----高等数学教案-----
而un发散,则称un条件收敛.n1n1例如,级数(1)n1n11条件收敛.nn114.如果任意项级数un的绝对值收敛,则un收敛.n11
证: 令Vn(unun),21Wn(unun),则unVn0,2unWn0.由于un收敛,所以Vn、Wnn1n1n-----高等数学教案-----均收敛,故(VnWn)un也收
n1n1敛.15.设un是任意项级数,n1un1nu,如果lim或limnnunn1,un发散,则un发散.n1n1n例13.判别级数(1)是n1n1否收敛,若收敛是条件收敛,还
n1是绝对收敛.-----高等数学教案-----解: 由于lim(1)n以(1)n1n1n1n0,所
n1n发散.n11n例14.判别级数nsin是否
5n12收敛,若收敛是条件收敛,还是绝对收敛.1n11n,解: 由于nsin而n
522n121(是公比为q1的几何级数)21n收敛,所以nsin收敛,故
5n1-----高等数学教案-----1nnsin绝对收敛.5n121例15.判别级数(1)ln(1)nn1是否收敛,若收敛是条件收敛,n还是绝对收敛.11解: 由于ln(1)ln(1),而
n1n1limln(1)0,所以交错级数nn1n(1)ln(1)收敛.n1n由于
-----高等数学教案-----
1(1)ln(1)1 nlimlimnln(1)nn1nnn1nlimln(1)nn1,11n而 发散,所以(1)ln(1)发n1nn1n1n散,故(1)ln(1)条件收敛.n1n§12.3 幂级数
1.区间I上的函数项级数: u1(x)u2(x)un(x).-----高等数学教案-----对于xx0I,常数项级数
u1(x0)u2(x0)un(x0)
n1收敛,则称x0为un(x)的收敛点.收敛点的全体称为收敛域,发散点的全体称为发散域.2.(xx0)的幂级数: n0an(xx0)na0a1(xx0)a2(xx0)
2nan(xx0)
-----高等数学教案-----3.x的幂级数:
n0anx2nna0a1xa2xanx.4.阿贝尔定理: 如果anx当
nn0则当xx0xx0(x00)时收敛,时anx绝对收敛.反之,如果nn0n0anx当xx0时发散,则当nxx0时anx发散.nn0
5.阿贝尔定理的推论: 如果
-----高等数学教案-----n0anx不是仅在x0一点收敛,n也不是在整个数轴上收敛,则存在R0,使得
①当xR时,幂级数绝对收敛;
②当xR时,幂级数发散;
③当xR与xR时,幂级数可能收敛也可能发散.)为
称R为收敛半径,称(R , R)、收敛区间,收敛域是(R , R[R , R)、(R , R]或[R , R]这四
-----高等数学教案-----个区间之一(由xR处的收敛性决定).规定幂级数仅在x0处收敛时R0,幂级数对一切x都收敛时R.6.对于幂级数anx,如果
nn0an1lim,则 nan
-----高等数学教案-----
1 , 0且R , 0 ,0 , .
(1)x例1.求的收敛域.n1nn(1)n11解: 由于lim,所n1n(1)n1以R1.n1n
-----高等数学教案-----
(1)x1当x1时,()nnn1n1发散.(1)n1xn(1)n1当x1时,nnn1n1(1)n1xn条件收敛.因此,的收
nn1敛域为(1 , 1].n1例2.求2(3x)的收敛域.n01nnnn13解: 2(3x) 2x.n01nn01nn1n
-----高等数学教案-----
321(n1)lim3nn321nn1,1R.31当时,x3(1)nn1(3x) 绝对收敛.22n01nn01n1当时,x3n112(3x) 2收敛.n01nn01nn1因此,的收敛域为(3x)2n01n
-----高等数学教案-----11[ , ].33(1)n例3.求2(x3)的收敛n1nn域.解: 令x3t,则
(1)(1)nn2(x3) 2t.n1nn1n(1)nn对于,2tn1nn1(1)2(n1)lim1R1,.nn(1)2n
-----高等数学教案-----
nn(1)n1当t1时,2t2收n1nn1nn敛.(1)n(1)2t2绝当t1时,n1nn1nn(1)n对收敛.因此,2t的收敛
n1nn(1)n区间为[1 , 1],故2(x3)n1n的收敛域为[2 , 4].2n11例4.求nx 的收敛域.n03nn
-----高等数学教案-----
1x2(n1)1n1213x解: lim.n1x2n13n321令x1,得3x3,收3敛半径为R3.发散.散.2n11当x3时,nx 3n03n02n11当x3时,nx 3发n03n02n11因此,nx 的收敛域为n03(3 , 3).
-----高等数学教案-----7.幂级数的运算: s(x)anxn0nn0n和(x)bnx的收敛半径分别为R和R,则
n0anxnnn0bnxnn0(anbn)xs(x)(x)的收敛半径为RminR , R.8.幂级数的性质:
①anx的和函数s(x)在其收nn0敛域I上连续.-----高等数学教案-----
②anx的和函数s(x)在其收nn0敛域I上可积,并有逐项积分公式
0s(x)dx0anxdxn0xxn0anxdx nn0xann1x(xIn0n1,ann1nx与anx的收敛半径相n0n0n1同.
-----高等数学教案-----③anx的和函数s(x)在其收nn0敛区间(R , R)内可导,并有逐项求导公式
nns(x)anx(anx)
n0n0 nanx(xR),n1n1n1nanxn1与anx的收敛半径相
nn0同.n1例5.求x的和函数.n1n
-----高等数学教案-----
1n1R1.1解: lim,n1nn1n1当x1时,x(1)收nn1n1n敛.n11当x1时,x发散.因
n1nn1nn1此,x的收敛域为[1 , 1).n1nn1令s(x)x(1x1),则 n1nnn11s(x)x(x)n1nn1n
-----高等数学教案-----x n1n11(1x1).1xs(x) x 0s(x)dxs(0)
x10dx0 1ln(1xx)(1x1).例6.求1xn1在其收敛n1n1 , 1)上的和函数.解1xn1x1xnx[ln(1x)] n1nn1n
-----高等数学教案-----
: 域[ xln(1x)x[1 , 1).例7.求(n1)x在其收敛域
nn1(1 , 1)上的和函数.解: 令s(x)(n1)x,则
nn10s(x)dx0(n1)xdx
nn1xxx
n1n1x 1x(1x1).-----高等数学教案-----
2s(x)[ 0s(x)dx]
xx() 1x22xx2(1x)(1x1).2例8.求nx在其收敛域(1 , 1)nn1上的和函数.解: nxnxxx
nnnnn1n1n1nn1n(n1)xx
n1n1
-----高等数学教案-----
2xxx 2(1x)1xx
.(1 , 1)2(1x)2例9.求(n2)x在其收敛区
nn1间(1 , 1)上的和函数.解n1:
nn12(n2)x(n1)xx nnn12xx2(1x)x 1x
-----高等数学教案-----
3x2x2(1x)2
(1 , 1).§12.4 函数展开成幂级数
1.设f(x)在x0的某一邻域U(x0)内具有各阶导数,幂级数
(x0)f2f(x0)f(x0)(xx0)(xx0)
2!f(x0)n(xx0)
n!称为f(x)的泰勒级数.(n)
如果泰勒级数收敛于f(x),则
-----高等数学教案-----
第三篇: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打印1份)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
活动内容:奇妙的数字“0”
授课人:茹彩霞
活动目标:
1.了解、懂得“没有了”可以用“0”表示,并初步了解“0”还可以表示“起点”、“界限”等,探索“0”在生活中的作用。
2.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数学活动,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3.培养幼儿的观察、思维及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数卡若干、直尺、课件。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新课
1.读儿歌《小猴荡秋千》引入
2.“小猴子荡悠悠,荡秋千玩累了,肚子也饿了,心里想:妈妈为我准备了什么好吃的?小朋友,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二、学习“0”的含义
㈠认识数字“0”,知道没有了可以用“0”表示。
1.出示课件,小猴子吃桃子的图片。提问:
⑴盘子里有几个桃子?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
⑵小猴子吃了几个桃子?盘子里还剩几个桃子?我们用数字几来表示?
⑶桃子太好吃了,小猴子把盘子里剩下的1个桃子也吃了,盘子里还有桃子吗?你能用哪个数字来表示?
⑷出示数卡“0”,引导幼儿说“0”像什么,感知“0”的形状。⑸儿歌形象识记“0”:“数字零,像鸡蛋,上下长,左右扁。” ⑹师小结: 0和1、2一样,也是一个数。
2.播放课件,进一步认识数字“0”,知道“没有了”可以用“0”来表示。
⑴树枝上的桃子分别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
⑵2个气球都飞走了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
〃〃〃〃〃〃
(二)了解“0”还可以表示“起点”、“界限”。
1.寻找直尺中的“0”,并知道“0”在这里起的是什么作用?(是“起点“的作用。)
2.玩“数字宝宝排队”游戏,感知“0”在这里表示“起点”。
3.观察温度计,了解“0”表示“界限”的含义。
(三)联系生活实际,让幼儿了解“0”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1.教师提问:你在什么地方见过“0”?
2.幼儿自由讲。
3.播放课件,拓宽知识面。
(四)小结:今天我们认识了数字宝宝“0”,知道它可以表示“没有了”、“起点”、“界限”等意义。其实,它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起着非常大的作用,小朋友只要仔细观察,一定会发现更多关于0的奥秘。
三、活动结束
请小朋友收拾好学具,随着音乐排队到室外游戏。
第四篇:小班数学教案
【精选】小班数学教案3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班数学教案3篇,欢迎大家分享。
小班数学教案 篇1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点数3以内物体的数量。
2、引导幼儿迅速地按数取物。
3、通过活动让幼儿感受动手操作的乐趣。
4、让孩子们能正确判断数量。
5、引导幼儿对数字产生兴趣。
活动重难点:
重点:幼儿学习手口一致的点数3以内物体的数量。
难点:幼儿能迅速地按数取物。
活动准备:
PPT课件;标有“1、2、3”点点的袋子、糖果、装好的糖果袋实物。
活动过程:
1、教师开ppt课件,课件显示出一只、两只、三只兔宝宝,教师边看边念“一只、两只、三只,一共有三只”
2、“我也为他们准备了几盘好吃的胡萝卜,让我们一起来数数,看看老师一共为他们准备了几盘。(课件显示一盘、两盘、三盘)教师与幼儿边看边数念出“一盘、两盘、三盘,一共有三盘”
1、兔宝宝们为了感谢咱们,也给我们小朋友送了三盒礼物(PPT课件显示一盒、两盒、三盒)教师可以跟幼儿一起进行点数。
2、我们看看第一个盒子里面有什么?(第一个盒子跳一下,然后出来一块蛋糕)与幼儿共同进行点数(一共有一块)“原来兔宝宝们给我们送了一块蛋糕”(屏幕显示数字1)。
3、那么第二个盒子里面里有什么?我们来看看吧!(课件显示2只大螃蟹)教师与幼儿共同进行点数(一只、两只,一共有2只螃蟹)屏幕上显示数字2。
4、还剩最后一个盒子了,我们看看,会有什么呢?(显示3根棒棒糖)教师共同与幼儿进行点数(一根、两根、三根,一共有3根)屏幕上显示数字3。
三、进行实物操作练习,进行按数取物的操作。
1、兔妈妈开了一个糖果店,需要小朋友们帮忙包装糖果,包装时,袋子上有几个圆点,我们就要装上与圆点一样多的糖果。我们来开小火车一个一个告诉兔妈妈你的圆点数是几?去拿跟你圆点数一样多的糖果。包装完可以跟旁边的宝宝说说你装了多少糖果。
2、小朋友们真棒,给我帮了很大的忙,我现在请小朋友们乘坐小火车去下面一个地方。
今天你们玩的开心吗?我很高兴与小朋友一起做游戏,我们下次再见吧!
教学反思:
优:
1、本节课选题适合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
2、本节课思路清晰,环节设计新颖,抓住了幼儿喜欢小动物的心理,并加入游戏,充分调动了班级幼儿的积极性。与老师配合的很好。
缺:
1、由于时间的原因,本节课没能让全部幼儿进行操作。
2、在教学过程中,点数方法强调的不够深刻,造成幼儿操作时需要老师提醒。
这节课总的来说还比较理想,如果在上这节课我会加大难度,比如,三个小动物要用数字“3”表示,另外在点数方法上我会反复想幼儿说明。
小班数学教案 篇2一、目的要求:
1、巩固幼儿对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的认识,能按图形特征分类。
2、培养幼儿耐心作业的习惯。
3、培养幼儿关心他人,乐意助人的品质。
二、活动准备:
教具:图形娃娃,三只口袋,儿童乐园一幅,教室内布置圆形、正方形、三角形
学具:图形娃娃每人一套。
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起兴趣。
1、师:我们小四班来了好多客人,你们知道是谁呢?(出示图形妈妈)问:“这是什么?(图形妈妈),图形妈妈怎么啦?(哭)我们一起来问:”图形妈妈你为什么要哭?
2、原来它们的宝宝不见了,我们帮它们找一找,然后把宝宝们送回妈妈身边去。
二、请幼儿把图形娃娃送回家。
1、师:这些娃娃都在儿童乐园玩呢,我们找到它们后,对他们说一句话:XX娃娃,我把你送回家。
2、教师示范,然后请个别幼儿上前把找到的娃娃送到对应的妈妈身边去。
3、幼儿找娃娃并送回家。
师:我们先帮圆形妈妈找娃娃,找到后对它说:XX娃娃,我把你送回家。
现在帮谁找娃娃?怎么说呢?
还有谁没有回家,送它回家时说什么?
4、师:这些宝宝都回家了,图形妈妈应该很开心!可是怎么还在哭呢?
原来图形妈妈还有好多宝宝没回家,原来它们还有许多宝宝躲在小朋友的`桌子上呢。快把它们送到新房子里去吧,边送边说一句话。XX娃娃,我送你回家。
三、幼儿再次操作,把自己桌子上的图形娃娃送到新房子里。
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四、游戏:到图形娃娃家做客。
1、现在图形妈妈怎么样了?(笑了)图形妈妈说我们小四班的小朋友真能干,为感谢大家,要请我们去它们家做客,看是哪个妈妈出来我们就去它们家去。
2、幼儿看出示的图形,到相应的图形娃娃家做客。
3、师:我们到图形妈妈家玩得开心吗?好,现在我们回家吧!
小班数学教案 篇3方案名称:看电影
活动目标:复习“1”和“许多”,巩固认识“许多”可以分成若干个“1”,许多个“1”合起来是“许多”。
活动准备:
1、挂图一幅:草地上一只母鸡带着一群小鸡,其中有一只是小黑鸡,其余均为小黄鸡。(也可用布偶剧的形式)
2、“电影票”(小卡片,印有1朵或许多朵花)每个幼儿一张,小椅子上贴相应数量的相同卡片。
3、空白卡片、花儿形状的印章、水彩笔、小贴纸、印泥、颜料等材料若干,贴绒“小虫”若干。
4、两个拱形门,门框上分别贴有1朵红花和许多朵红花。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告诉幼儿今天老师要和小朋友一起去看电影。清点人数,引导幼儿发现并说出有一个教师和许多个小朋友去看电影。
二、基本部分
1、发给每位幼儿一张“电影票”,上面是1朵花或许多朵花。请幼儿说出自己票面上印的是1朵花还是许多朵花。
2、带领幼儿来到“电影院”门口,引导幼儿观察:有几扇门?门上有什么?一样多吗?一扇门上有几朵花?另一扇门上有几朵花?请幼儿根据自己票上花的不同分别从对应的门进入“电影院”。
3、来到放映厅。请幼儿对号入座:找与自己票面一样的椅子。
4、看电影(出示挂图)。引导幼儿观察:今天放的是什么电影?(鸡妈妈带小鸡)有几只鸡妈妈?(1只鸡妈妈)有几只鸡宝宝?(许多只鸡宝宝)这许多的鸡宝宝有什么地方不同?(颜色不同)有些什么颜色?(黄色和黑色)有几只小黑鸡?(1只小黑鸡)有几只小黄鸡?(有许多只小黄鸡)
5、请一个小朋友给小鸡喂“虫子”。问:刚才有几个小朋友来喂鸡?(1个小朋友)喂了几条虫?(1条虫)请许多个小朋友来喂鸡。问:现在有多少小朋友来喂鸡?(许多个小朋友)喂了多少条虫?(喂了许多条虫)师小结:一个小朋友喂1条虫,许多个小朋友喂许多条虫。一个一个合起来是许多个。
三、操作活动:做“电影票”。
1、师:小朋友刚才看电影好玩吗?想不想请爸爸妈妈也来看电影?请小朋友来做电影票,送给他们请他们也来看电影,好吗?
2、介绍材料:印章、水彩笔、粘贴纸、印泥、颜料等,提出制票要求:材料、颜色自选,但要能进入电影院,必须是与电影院门上图案相对应的一个或许多个。
3、幼儿操作,老师指导。
四、延伸活动:
将做好的“电影票”送给别的小朋友或爸爸妈妈,并说出自己做的票可以从哪扇进入电影院。
第五篇:关于小班数学教案汇总
关于小班数学教案汇总6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班数学教案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班数学教案 篇1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学习、体验学习给孩子带来的快乐,培养学习兴趣。
2、在有趣的画面及身临其境的体育活动中认识5以内的序数,能手口一致的从左到右点5以内的数。
3、发展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跑道、1―5数字牌。
活动过程:
1、演示多媒体:
①――今天我们要去森林里去看一场运动会,你们知道会有哪些动物参加吗?
幼儿观看,并说出自己的发现,教师提问:
――这儿有几个动物参加运动会,一起来数一数!
老师逐个动物提问其所在第几名。
②教师提出问题。
――这儿有几条跑道?我们来数一数。
幼儿观看动物赛跑并做小裁判说出比赛结果。
③幼幼互动(与旁边的朋友讨论比赛结果)
请幼儿当裁判完整地说出比赛结果。
2、体育游戏:赛跑
教师以提问的形式,间接地导出游戏规则。
①这儿有几条跑道?
②能不能所有的小朋友一起赛跑?
③那没有当上运动员的朋友,做什么?
教师选出5位运动员,随意发张号码牌,让其找到与号码牌相对应地跑道上,让其余的孩子检查是否站对了。检查完毕后,开始准备比赛了,裁判员站在终点后面观看运动员比赛过程,并检查他们站对与否,对个别站错的孩子,给予指导。
3、教师总结,结束活动。
活动观察:
整个活动看来,幼儿的积极性还是蛮高的,在观看多媒体时,都非常感兴趣非常仔细,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都能积极回答,而且回答得非常准确,在游戏过程中,起初幼儿还停留在以有的一一对应的经验基础上,例如比赛下来开始的结果是1号得第一名,2号第二名依次类推,身上的号码牌与名次相对应,这时我便与幼儿一起讨论,刚才是 跑得最快,第1名,可是拿到的名次却是2名,乐乐比 跑得慢一些应该是2名,可她是拿的1名,你们觉得对吗?他们名次和号码牌是相同的还是不同呢?经过讨论,孩子明白了并不是1号运动员就会得第1名,而是看谁先到终点,谁就是第一名,于是在重复比赛时,虽然个别孩子还是停留在已有经验,但大部分孩子,已经能够准确的指出谁是第1名、第2名,尤其是罗逸豪他能够说出完整,我是2号运动员但是我是第1名。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下来,孩子的学习兴趣始终十分浓厚,玩中学、学中玩,幼儿也都达到了目标制定的内容,活动过程中,突出重点,游戏中经过教师提示与指导幼儿能更进一步地了解,正确运用5以内地序数进行游戏,是本活动的亮点。孩子在玩中学会了通过思考、讨论来学会排序,达到了我设计这个活动的目的。
小班数学教案 篇2活动目标:
1.运用角色游戏活动,帮助幼儿建立初步的角色意识,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2.复习区分圆形、三角形和正方形的外形特征,尝试描述图形的二维特征。
3.启发幼儿用礼貌用语,进行简单的交往,积累美好的情感体验。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并感受集体活动的乐趣。
活动重点难点:
重点:在游戏活动中积累生活经验,并愿意描述。
难点:区分物体图形、颜色的二维特征。
活动准备:
1.小熊两个;小鸭、小兔、小猫挂饰若干;各种形状的礼物若干。
2.供幼儿操作的圆形、三角形和正方形的、大小、颜色不同的饼干若干,贴有圆形、三角
形和正方形标记的盘子各一。
活动设计:
一.引起兴趣:
1.今天,我们来做个游戏——扮小动物,你愿意扮谁就选一个挂饰挂在身上。
2.幼儿带上挂饰,你扮谁呀?(我是小兔、我是小鸭……)
3.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今天是小熊小黑和小白的生日,我们一起去为它们庆祝好吗?
4.怎么去呢?买些什么礼物呢?
5.每位选一件礼物,你选的是什么?告诉你的好朋友。
6.出发——小熊家到了。(敲门进入)
二.送礼物:
1.告诉小熊自己送的是什么礼物,并祝小熊生日快乐。
2.按小动物分组把礼物送给小熊。
3.请个别幼儿把礼物按图形分类。
三.小熊请客人吃饼干:
1.小黑和小白准备了点心给你们吃,(出示两盆饼干)小黑准备的是奶油饼干,小白准备的是葱油饼干。
2.小黑请每位吃一块饼干,与你的好朋友比一比,饼干有什么不一样?让幼儿描述自己拿的
是什么颜色、什么图形的饼干?
3.小白请大家动脑筋:
(1)请小鸭吃红的三角形饼干;
(2)请小兔吃黄的圆形饼干;
(3)请小猫吃绿的正方形饼干。
四.结束部分:
1.我也准备了一份礼物(出示生日蛋糕),引导幼儿一起唱“生日快乐歌”。
2.时间不早了,我们该回家了,等到明年再来给小黑、小白过生日。
小班数学教案 篇3认识图形教学反思
这堂课的设计我遵循了学生认识几何图形的规律:立体—平面。学生在这之前,通过“认识物体”一课已初步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球和圆柱”这四种立体图形。同时,学生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或多或少地了解一些,已有初步的感性认识。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要使学生在已有的基础上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让学生在具体有趣的情境中观察、操作、思考、再创造,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创新意识,积累基本的活动经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学生的活动和经验是他们学习空间与图形的基础。他们对几何图形的认知是通过操作、实验而获得的。本课的教学设计,能根据数学新课标的基本理念,精心设计学生的数学活动,努力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较好地体现了数学学习是“经验”、“活动”、“思考”、“再创造”的特点。从而成为学会学习的学生。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我注意选择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材料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获得愉快的数学学习体验。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整堂课的教学设计注意在“趣”字上下功夫。在课的导入时,创设情景,利用儿童歌曲雪地来了小画家视频,从动物在雪地上运动的动画情景入手,巧妙地引导学生回顾前面学习的立体图形,自然地过渡到平面图形的认识;在探索阶段,让学生在真实有趣的情景中,经历认识新朋友,了解新朋友,给新朋友画像、在生活中找朋友,摆一摆来
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用摸一摸、找一找、画一画等方法,从物体上“分离”出面,研究面的形状,形成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表象,让学生体会到“面”在“体”上。这样安排既蕴含了面与体的关系,使学生在整体上直观认识这几种平面图形,也符合了低年级儿童的认知规律,有利于他们主动地认识平面图形。教材强调在活动中掌握知识,其设计的几个具有开放性的活动,既可以将学生所需掌握的知识蕴含在活动中,又满足不同特点学生的需要。通过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有利于学生培养空间观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课堂上学生始终乐此不疲,兴趣盎然。整个数学学习活动充满情趣,学生在趣中悟,乐中学。
二、动手操作,进行“创造”
在课堂教学中,我放手让学生去探索、去发现、去交流,引导学生从物体中分离出面,再从物体的表面用多种方法抽象出平面图形,整个课堂中,动手操作贯穿始终,注重让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去体验、感知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新知。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有意识地为学生提供具有充分创造的通道,激励了学生进行创造的活动。设计了既富有童趣又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和创造的欲望。教师这样设问:“这些新朋友的家在什么地方?我们到哪儿去找它们呢?”“你能从桌面的物体上找出长方形吗?你能从桌面的物体上找出其他图形吗?” 看谁能想个好办法,把你喜欢的图形从立体图上请出来等。学生积极、
自主地思考,有的孩子说:“可以把这些立体图形放在纸上,用铅笔沿着盒子周围画一圈。”也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学生的创造潜能是巨大的。这样,为学生提供比较充足的探索与创造的空间,让学生尽量释放创造的潜能。这样的教学策略促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进行“创造”,实现了真正的数学学习。
三、课堂检测,巩固新知。
根据教学内容,抓住教学中的重难点设计课堂检测,为突破难点,第一题设计了区别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连一连,第二题强调面体上。三四题加深学生对平面图形的认识。课堂练习的编排,由浅入深, 由易到难并体现题与题之间的内在联系,体现练习的层次性。 不足之处:
在设计“面”由“体”得时我为学生准备了许多的材料,如剪刀、印泥等。也没有引导学生说出得到平面图形的多种方法,比如用印泥印、用剪刀剪下立体图形的一个面。大部分学生直接用铅笔沿着物体的面的轮廓画。这样的结果体现不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的多样性,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来说是打了折扣。
小班数学教案 篇4目 标:
1、发现图画中空缺和补块的形状特征,丰富对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认识。
2、能根据形状线索和画面线索选择合适的补块,尝试运用平移、旋转完成补图。
3、能坚持尝试,找出正确的补图方法。
准 备:刺猬麦麦1个;底卡3《补图画1》的6个补块、底卡4《补图画2》的6个补块分别取下,放在相应的底卡下方。
过 程:
1、介绍角色 出示麦麦,“看看谁来到了我们班?大家和他打个招呼吧!”幼儿“麦麦你好!”
2、引出问题 “今天麦麦有点不开心,因为他有两块新图版不会做,小朋友,你们愿意帮助麦麦吗?让我们来看看麦麦的新图板是什样的?”出示底卡3、4,讨论其中的空缺可能是什么?“看看这里的洞洞是什么形状的?猜猜可能会是什么呢?为什么说会是**呢?”
3、讨论补法 出示有补块的小盒子:“谁愿意上来试试?帮麦麦补上一个洞洞呀?”“他补上的是什么形状,补上的图案对吗?”
4、总结规则 教师:“今天我们玩得游戏叫做‘补图画’,要找出合适的补块,然后把它填到底板的洞洞上,所有的洞洞都要补上才行。”
1、分组操作 请幼儿回到自己所在组开始补图画。
2、观察指导 教师巡视各组,观察幼儿是否理解操作规则。
3、提示常规 教师:“做完的小朋友,可以拿给其他小朋友检查一下,检查完后要把所有补块放回小盘子里,如果少了赶紧找一找,材料都收好了就可以和相应组小朋友交换操作。
1、展示交流 教师:“小朋友,你们都补完了吗?请把这次补好的图板留在桌子上,我们和麦麦一起来检查一下,看看是不是都补对了。”
2、评价 教师:“今天我们都有哪些小朋友学会了根据洞洞的形状和周围图画来补图了?”
3、整理 教师:“麦麦要和大家再见了,我们也一起把材料收起来吧。幼儿有序收学具,活动结束。
小班数学教案 篇5设计理念:
《纲要》中提到“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一般来说,孩子所热衷的行为,往往是符合该年龄孩子发展水平的需要。小班的幼儿对图形和色彩非常感兴趣,他们能从生活和游戏中学习物品的形状,因此我根据我班孩子的年龄特点,设计了本次活动。
本次活动我提供了幼儿喜欢的机器人形象,让幼儿帮图形宝宝穿衣服的的过程中,进一步感知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特征,初步了解图形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心,并探索同一图形的多种组合方式,进而促进幼儿创新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发展。
活动目标:
1、巩固认识圆形、正方形和三角形。
2、能将两到三个图形组合成一个新的图形。
3、乐意参与操作活动,体验图形组合的变化。
活动准备:
1、三角形、正方形、圆形机器人人手一个。
2、三角形、圆形等图形若干。
活动过程:
一、乘汽车,进行图形分类。
“今天机器人宝宝们准备举办一个化妆舞会,我们来看看有哪些机器人宝宝要去参加舞会呢?”(圆形、正方形、三角形机器人)
“来接机器人宝宝的汽车来了,它们会坐到哪辆车上去呢?请每个小朋友选一个机器人宝宝送它们上车。”
“你送的是哪个机器人宝宝?它做的是哪辆车?”
小结:“机器人宝宝都坐上了和自己形状一样的汽车。”
二、选服装,感知图形组合的变化。
1、初次探索
“机器人宝宝们来到了舞会的化妆间,它们想给自己选一套漂亮的衣服,哇!这里的衣服可真多,可哪一件最适合自己呢?它们想请小朋友帮自己选一件适合它们的衣服穿上,好吗?”
2、幼儿操作
3、相互交流
“你是给哪个机器人宝宝穿的衣服,它们是由什么图形组合成的?”(幼儿讲述)
4、再次探索
“其实给一种机器人宝宝穿衣服的方法有两种,你们可以再去试一试用另一种方法给机器人穿一穿。”
小结:“在小朋友们的帮助下,机器人宝宝都穿上了合适的衣服。”
三、参加舞会,体验成功都快乐。
“机器人宝宝们非常开心,想请小朋友们一起去参加舞会,你们愿意吗?”
“那我们就一起和它们跳个舞吧!” “小朋友,待会我们也来试验一下,听到警报声后,看看是不是能够按照我们刚刚总结出的方法快速而又安全地离开教室到外面集合,注意,先要找到我们的安全通道标志哦!”
小班数学教案 篇6活动目标:
1、能够按照物体的颜色和形状进行分类,并摆放在相应颜色或形状的标记图内。
2、能较准确地描述物体同时所拥有的颜色和形状,发展初步的概括能力。
3、乐于参加数学活动,体验操作活动的乐趣。
活动重点:
能够按照物体的颜色和形状进行分类,并摆放在相应颜色或形状的标记图内。
活动难点:
能较准确地描述物体同时所拥有的颜色和形状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正方形饼干、圆形饼干、三角形饼干(红、黄、蓝每种颜色各一块)若干、红黄蓝三种形状大饼干各一块、熊妈妈手偶一个及人手一个操作盘。
2、经验准备:知道红黄蓝三种颜色,以及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
活动过程:
1、故事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兴趣。
师:今天熊妈妈给咱们班小朋友带来了一堆饼干,但是在吃饼干之前,熊妈妈说要先考考你们,只有通过了熊妈妈的考验,你们才能吃这些饼干。
2、引导幼儿从一堆饼干中把同一种颜色的饼干挑出来并归为一类,引导幼儿按饼干按颜色进行分类。
①熊妈妈请小朋友把所有红色的饼干挑出来并放在红色的饼干盒里;
②熊妈妈请小朋友把所有黄色的饼干挑出来并放在黄色的饼干盒里;
③熊妈妈请小朋友把所有蓝色的饼干挑出来并放在蓝色的饼干盒里。
3、引导幼儿从一堆饼干中把同一种形状的饼干挑出来并归为一类。
师:小朋友们已经成功通过了熊妈妈的第一个考验,接下来熊妈妈的第二个考验是:要把这堆糖果按照不同的形状进行分类。
①熊妈妈请小朋友把所有的正方形的饼干挑出来并放在三角形框里;
②熊妈妈请小朋友把所有的圆形的饼干挑出来并放在圆形框里;
③熊妈妈请小朋友把所有的三角形的饼干挑出来并放正方形框里。
4、引导幼儿幼儿说出同一块饼干的颜色和形状
师:熊妈妈将随意拿一块饼干,请小朋友说出这块饼干的颜色和形状,说对了就请你们吃。
①熊妈妈拿出一块红色的三角形饼干;
②熊妈妈拿出一块黄色的圆形饼干;
③熊妈妈拿出一块蓝色的正方形饼干。
5、活动自然结束
小朋友们真棒,成功完成了考验,得到了一堆饼干,请你数一数自己一共有多少块饼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