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美丽乡村案例报告
光砸钱造不了美丽乡村,乡村旅游开发失败案例反思!看“空心村”
如何锐变成高富帅
近些年,乡村旅游增长强劲,发展迅猛,成为夺目亮点。很多只重政绩不重运营的乡村模式面临着更加“空心化”的局面,但是也有很多实现转型,体质升级,实现旅游乡村、产业乡村,带动了乡村人口的回流和收入的大幅增加。其背后的经营管理模式+创意愈来愈发挥着独特而显著的作用。
成功案例一
乡村再造不仅是乡愁
莫干山民宿如何做到年营收3.5亿元?
位于浙江省德清县的莫干山镇,距上海大约两个小时车程,翠竹山坞间,民宿产业星罗棋布。
来自官方的数据显示,2015年,莫干山镇的精品民宿有近百家,实现直接营业收入3.5亿元。当地民宿动辄千元一晚的价格俨然成为了标配,有些甚至达到三四千元一晚,旺季的时候还需要提前一个月预订。
与如今的火热相比,十多年前,莫干山镇却是另一副模样。虽然莫干山风景名胜区在其境内,但当地却没有享受到多少旅游经济带来的好处。作为水源保护地,莫干山地区所有产生污染的产业都被清退,除了小农耕作和零星的农家乐之外,几乎没有其他收入来源。
2004年,南非商人高天成(Grant Horsfield)在游玩时发现,莫干山乡间的宁静非常适合都市人休闲度假,但档次偏低的农家乐无法满足这样的需求。高天成觉得这是一个商机,便在一个村里租下六间破败不堪的老房子,通过精心设计,改造成「洋家乐」。
高天成认为莫干山的农舍与当地自然、人文环境浑然一体,通过旧物利用和空间设计,就能满足中高端人群的休闲度假需求。之后,他又相继租用老屋,打造了「裸心乡」等一干既有设计美感,又保留了乡土元素的精品民宿,吸引了很多游客入住。
高天成的试验,为莫干山开启了一个新的产业,许多投资者纷纷效仿,在此打造精品民宿,曾经被空置或遗弃的破败老宅,重新焕发了生机。而近年来在中高端消费群体中兴起的「逆城市化」生活方式,则让越来越多的人拥进莫干山。
在民宿产业的带动下,莫干山农房的租金以每年翻一倍的速度上涨。而当地村民除了房租收入,有的还在民宿做起了服务员。此外,村民栽种的蔬菜和水果,每年都会以略微高出市场的价格供应给民宿。
在整个民宿产业发展中,当地政府也一直扮演着积极的角色。
德清县政府认定精品民宿是乡村休闲旅游的发展方向之一,在旧屋改造上给予了相对宽松的政策。2015年五月,德清县发布全国首部县级乡村民宿地方标准规范,有规划地引导民宿差异化发展,并通过成立莫干山民宿学院,为从业者提供专业化的民宿课程培训。
投资者、村民、当地政府,多方要素的有效组合,使莫干山民宿成为乡村创新发展的出色范本。2016年10月,莫干山镇入选首批中国特色小镇名单。
成功案例二
袁家村:缺山少水但越做越大
人口:62户286人,土地面积660亩;
1、以村民为主体协调发展;
2、以独具特色的关中“农家乐”特色旅游打开了一片发展的新天地;
3、整体发展约有一个多亿的投资,其中村集体和村民投入就有六七千万元,良好前景让外出打工的袁家村人纷纷回村;
4、比较典型的市场导向。
礼泉县烟霞镇袁家村地处关中平原,全村共有62户286人,土地面积660亩。这里缺山少水,自然和人文条件均不突出,也不是政府重点扶持的“典型村”。但这个村的村干部们带领村民们想办法、出点子,齐心协力硬是以独具特色的关中“农家乐”特色旅游打开了一片发展的新天地。
袁家村持续发展的精髓是不断创新产业形态。在村干部的带动下,袁家村先是建起农民个体经营的“农家乐”,后来又建了特色小吃街,引来特色餐饮、旅游商品等资源,提升了乡村旅游层次。随后又打造“月光下的袁家村”,发展酒店住宿、酒吧等夜间经济,还通过成立股份公司、群众入股的方式,实现“全民参与、共同富裕”。
良好前景让外出打工的袁家村人纷纷回村。2007年,现在很多村民收入是打工时的10倍。据村干部介绍,现在每户村民能保证年入20万元,在外打工的20多名年轻人也几乎全部回村发展。袁家村还带动了周边10个村发展,吸纳了超过2000名外村民众来此就业。
成功案例三
曾经的光棍村-如今最美乡村
2012年以前芭蕉村还是一个远近闻名的“贫困村”。全村120户,几乎都住老旧瓦房和茅草房,环境卫生脏乱差,农民收入低于全镇平均水平。“全村119户人,以前竟然有40多个单身汉,‘光棍村’的说法曾让村民和村干部都倍感头疼;“不是醉醺醺地打牌,就是冲突不断,外人连村子都不敢进。”曾在芭蕉村任村民小组长的南班村党支部书记高勇坦言,村民发展动力缺失、没有上进心,以低效产业为主的芭蕉村,迟迟没有富起来的迹象。
改变发生在2012年。这一年,白沙将芭蕉村纳入“美丽乡村”打造计划之列,采取农户出一点、政府出一点、银行贷一点、集体补一点、企业出一点的方式,共投入3000万余元进行了整村大改造,让家家户户都住上了143平方米的二层楼房。纵横有序的林荫村道取代了泥泞土路,告别了每到雨季,村里都是泥泞遍地、污水横流的日子。
美了村庄环境,也美了村民的心。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启动,村民们开始主动外出打工,村民的精神面貌变了、接触的人多了,40多位新媳妇一个接一个地娶回来——“光棍村”成为历史。
芭蕉村村民们借着邦溪镇整体开发的机遇,纷纷做起了民宿,还成立了芭蕉村休闲观光农业合作社,发动全体村民入股,吃上了旅游饭。
依托芭蕉村的区位优势和生态优势,村里成立了芭蕉村休闲观光农业合作社,引导村民参与旅游发展。此外,芭蕉村还整合1460万元资金启动休闲农庄建设,打造集民宿、餐饮、自驾、度假等为一体的综合农业休闲乐园,让全村在去年便实现了旅游增收15万元。
经过4年多的打造,2015年10月中旬,农业部揭晓2015年“中国最美休闲乡村”榜单,芭蕉村以“特色民俗村”跻身其中,成为海南西部年度唯一入选者。
反思案例
龙头村:青山秀水却生意冷清
人口:846户3176人,全村面积35平方公里,耕地3900亩; 由政府主导快速推进;
2012年风光过一阵子之后,从2013年开始便逐渐冷清; 旅游产业尚未做强,也未形成其他规模产业,农户们在土地流转后很难找到其他致富门路,青壮年劳动力基本在外打工;
缺市场引领和产业带动,发展缓慢。
走进位于陕鄂渝交界处的安康市平利县龙头村,一眼望去,“白壁、青瓦、马头墙、格子窗”的徽派民居建筑群与青山秀水的美景相映成趣。龙头村共有846户3176人,全村面积35平方公里,耕地3900亩。龙头村距县城5公里,距离省会西安五六个小时的车程。
事实上,从三四年前开始,龙头村的发展就有政府主导因素。也正因此,龙头村很快就建起仿古一条街、秦楚农耕文化园、观光茶园等特色景观,基础设施和生活条件改善明显。
然而好景不长,在2012年风光过一阵子之后,从2013年开始龙头村便逐渐冷清:除重要节假日外,这里游客稀少,早先修建的酿酒、豆腐等10个具有当地特色的作坊,已有三四家关门停业,仿古一条街两侧的商铺也基本成为“摆设”。一位村民说,虽然建起了特色民居,但没有太多挣钱的路子,“带动不了经济发展”。
据龙头村当地村民介绍,龙头村核心景区范围约9平方公里,涉及村民550户,其中约90%的农户都将土地流转了,流转土地面积达2000亩,目前流转费用约为每亩750元。
但是,由于旅游产业尚未做强,同时村上也未形成其他规模产业,农户们在土地流转后很难找到其他致富门路,青壮年劳动力基本在外打工。村民姜宏伟感叹道:“政府打造一个好的环境,如果人都出去了,就失去意义了。” 成功案例背后的思考
一、定位准确,因地制宜,打造符合自己的文化和体验环节;
二、全民创业,把所有人的利益都绑到一个产业链上,形成餐饮、住宿规模,同时通过合作社的方式,把优势项目进行股份化管理,带动村民共同致富;
三、通过旅游,带动传统农业生产,提高农特产品议价能力。反思案例背后的思考
一些地方发展乡村旅游不考虑客观实际,认为「是乡村就能发展乡村旅游」,对投资开发项目不作科学论证和规划,忽视交通、食宿、民俗文化、产业结构、原住民利益等重要因素,最终导致投资项目没有成为财富反而变成包袱。
美丽乡村如何做的思考
一、文创
文创进乡村,是实现乡村改造的另一条路径,其意义在于通过场景再造,在乡村形成了一条新的产业链。
在这方面,拥有大量古村落资源的福建省,做了大量的尝试,并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一、引导和培育当地居民参与。如屏南双溪漈下古村,引进艺术教育团队在当地推行「人人都是艺术家」公益艺术教学活动,短短八个月就把30位村民培养成「画家」。
二、实施差异化文创运作模式。龙岩培田村通过举办春耕节、培养民间技艺传承人、建立特色工坊等方式,传承染织、剪纸、山歌童谣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留住「活着」的古村落。
三、产业融合发展。南安观山村推出「游古大厝,品有机茶,吃农家菜,住番仔楼」活动,将乡村旅游与有机农业、经济林种植、餐饮住宿等不同业态形式相结合。
四、打造上下延伸的文创产业链。仙游坝下村拥有三万名能工巧匠和600家工艺企业,形成一条由工艺师、雕刻工、木材商、经销商、工艺产品等组成的产业链。
文创的价值在于为乡村赋予「场景」,而这些「场景」是可以消费和产品化的。文创进乡村,发掘与开发乡村的历史传统、建筑形制、传统产业文化等资源,打造出具有乡村特色的文创产品,既可以保护传统文化形式,也可以给乡村发展带来新的生机。
二、农业旅游开发模式
1、“农户+农户”模式
这是乡村旅游初期阶段的经营模式。在远离市场的乡村,农民对企业介入乡村旅游开发普遍有一定的顾虑,甚至还有抵触情绪,多数农户不愿把有限的资金或土地交给公司来经营,生怕有什么闪失使其“陷”进去,他们更相信那些“示范户”。在这些山村里,通常是“开拓户”首先开发乡村旅游获得了成功,在他们的示范带动下,农户们纷纷加入旅游接待的行列,并从中学习经验和技术,在短暂的磨合下,形成“农户+农户”的乡村旅游开发模式。
这种模式通常投入较少,接待量有限,但乡村文化保留得最真实,游客花费少还能体验到最真的本地习俗和文化。但受管理水平和资金投入的影响,通常旅游的带动效应有限。在当前乡村旅游竞争加剧的情况下,这种模式具有短平快优势。他们善于学习别人经验,汲取别人教训,因其势单力薄,规模有限,往往注重揣摩、迎合游客心理,极具个性化服务。
2、“公司+农户”模式
这一模式通过吸纳当地农民参与乡村旅游的经营与管理,在开发浓厚的乡村旅游资源时,充分利用农户闲置的资产、富余的劳动力、丰富的农事活动,丰富旅游活动。同时,通过引进旅游公司的管理,对农产的接待服务进行规范,避免因不良竞争而损害游客的利益。
这一模式中有些需要注意的问题。首先,公司或投资商与农户的合作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的,受投资商实力的影响较大;其次,农户的知识层次、素质、服务意识等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第三,在内部经营管理中,如何进行游客的分流与分配,是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之一。
3、“公司+社区+农户”模式
这一模式应是“公司+农户”模式的延伸。社区(如村委会)搭起桥梁,公司先与当地社区进行合作,再通过社区组织农户参与乡村旅游。公司一般不与农户直接合作,所接触的是社区,但农户接待服务、参与旅游开发则要可经过公司的专业培训,并制定相关的规定,以规范农户的行为,保证接待服务水平,保障公司、农户和游客的利益。此模式通过社区链接,便于公司与农户协调、沟通,利于克服公司与农户因利益分配产生的矛盾。同时,社区还可对公司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保证乡村旅游正规、有序发展。
4、公司制模式
这一模式的特点是发展进入快、起点层次高、开发有规模,如果思路对头、经营科学,容易使乡村旅游开发迅速走上有序化发展的道路。
公司制模式比较适合乡村旅游初期阶段,随着农民的关注与参与,这种利益主体是公司的模式,将难以适应未来乡村旅游发展的趋势。农民作为乡村旅游参与主体,其积极性是不容忽视的,而采用公司制模式,农民很难从旅游收入中获得应有的利益,受益的仅是靠提升农产品附加值获得。
乡村旅游生财之源是公共资源,应是农民共同的公共资源,但在使用这种公共资源中最大受益的则是旅游公司.当地农民很难得到相应利益,并且还要承担旅游开发所带来的各种负面影响。这种资源与利益的严重失衡,极易引起农民的不满。
5、股份制模式
这一模式主要是通过采取合作的形式合理开发旅游资源,按照各自的股份获得相应的收益。根据旅游资源的产权,可以界定为国家产权、乡村集体卢权、村民小组产权和农户个人产权四种产权主体,在开发上可采取国家、集体和衣户个体合作的方式进行,这样把旅游资源、特殊技术、劳动量转化成股本,收效一般按股份分红与按劳分红相结合。对于乡村旅游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旅游设施的建设与维护以及乡村旅游扩大再生产等公益机制的运行,企业可通过公益金的形式投入完成。
这种模式有利于乡村旅游上规模、上档次。特别是通过股份形式,扩大了乡村集体和农民的经营份额,有利于实现农民参与的深层次转变,从而引导居民自觉参与他们赖以生存的生态资源的保护中去。
6、“政府+公司+农村旅游协会+旅行社”模式
这一模式的特点是充分发挥旅游产业链中各环节的优势,通过合理分享利益,避免了过度商业化,保护了本土文化,增强了当地居民的自豪感,从而为旅游百T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此模式各级职责分明,有利于激发各自潜能,形成“一盘棋”思想。具体来讲,政府负责乡村旅游的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发展环境;乡村旅游公司负责经营管理和商业运作;农民旅游协会负责组织村民参与地方戏的表演、导游、工艺品的制作、提供住宿餐饮等,并负责维护和修缮各自的传统民俗,协调公司与农民的利益;旅行社负责开拓市场,组织客源。
7、“政府+公司+农户”模式
从目前一些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现状来看,这一模式其实质是,政府引导下的”企业+农户”:就是在乡村旅游开发中,由县、乡各级政府和旅游主管部门按市场需求和全县旅游总体规划,确定开发地点、内容和时间,发动当地村民动手实施开发,开发过程中政府和旅游部门进行必要的指导和引导。由当地村民或村民与外来投资者一起承建乡村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旅游经营管理按企业运作,利润由村民(乡村旅游资源所有者)和外来投资者按一定比例分成,除此以外,村民们还可以通过为游客提供住宿、餐饮等服务而获取收益。这个模式一是减少了政府对旅游开发的投入,二是使当地居民真正得到了实惠,三是减少了旅游管理部门的管理难度,因而是一种切实可行的乡村旅游经营模式。
8、个体农庄模式
个体农庄模式是以规模农业个体户发展起来的,以“旅游个体户”的形式出现,通过对自己经营的农牧果场进行改造和旅游项目建设,使之成为一个完整意义的旅游景区,能完成旅游接待和服务工作。通过个体农庄的发展,吸纳附近闲散劳动力,通过手工艺、表演、服务、生产等形式加入到服务业中,形成以点带面的发展模式。
本文来源于有机农业者,仅供分享学习,不作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删除,谢谢。
第二篇:美丽乡村调研报告
关于打造生态宜居环境美丽乡村建设的调研报告
习近平同志强调,“建设好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让广大农民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为推进我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助力乡村建设,芦岗乡组织专门人员对辖区41个行政村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情况进行专题调研。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芦岗乡基本情况
芦岗乡区域面积7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万亩,其中黄河滩地面积4万亩,全部集中于芦岗乡南部黄河连坝堤两侧。辖区共有41个行政村,64个自然村,27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7.3万人,劳动力资源丰富;境内308省道和长石路东延线、阳泽路东延、沿黄连坝堤、串滩路和天然文岩渠右堤相继建成通车,形成“三纵三横”、环乡闭合的公路网,交通区位优势明显;乡域地形东西狭窄,南北跨度较长达19公里,处于在黄河、天然文渠之间,两河岸线各有10公里,形成“两河夹一滩”的自然景观。境内林木繁茂,渠塘遍布,自然生态优美宜人,发展全域旅游独具优势,2017年9月被水利部批办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同时申报省级生态乡镇,是最具产业活力和沿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潜力的乡镇。
二、芦岗乡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成效做法
近年来,芦岗乡立足实际,紧紧围绕“水韵芦岗、水美芦岗”的总体思路和工作目标,积极打造生态宜居、独具黄河古文化的水乡小城,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一项基础性、长久性、战略性的工作来抓。芦岗乡以整治城乡卫生环境“脏、乱、差”为突破口,以绿化、美化、亮化、净化为核心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建立乡区环境综合整治长效机制,形成村收集、乡清运的垃圾处理格局,实现村容村貌的规范化管理。继续实行“周检查、月评比、季考核”,并对包村干部、村干部、保洁员职责进行了再细化,严格落实奖惩;乡投资260万元,建设垃圾中转站一座,大型封闭式垃圾运输车1辆,大封闭垃圾箱2个,小型垃圾清运车7辆,配备垃圾箱255个,环卫工人221人。全年改厕任务已完成5606户,改厕整体推进村7个。
1、注重组织推动。芦岗乡成立宜居环境建设指挥部总指挥,乡长蒋丙彦任总指挥,内设美丽乡村建设办公室,将工作纳入全乡重点项目,出台《芦岗乡乡村整治工作方案》《芦岗乡改善农村人居住环境工作考核表》,今年又出台《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实施意见》;注重分类指导、示范引路,2018年以来召开了7场各类现场会,组织60多名村支部书记、村长等分5期赴周边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进行观摩学习。各村结合实际,建立了保洁队伍,对村内垃圾做到日产日清,基本实现了农村环境卫生的常态化管理。通过乡村联动,层层分解任务,逐级夯实工作责任,初步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2、注重整治环境。围绕五项重点任务(整治裸房、垃圾处理、污水治理、村道硬化、村庄绿化),各地积极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开展农村饮用水源保护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推动生态示范创建、绿色乡村创建和村庄绿化工程,有力地整治了农村“脏乱差”问题。美丽乡村示范村则按照“三整治三提升”(整治生活环境、整治农村生活污水、整治旧房裸房,提升公用设施建设水平、提升生态保护修复水平、提升经济发展水平)要求,提高整治水平。各创建村还突出基础先行,千方百计改善乡村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有些村还建设村民活动广场、小公园,整治了河道等。
3、注重突显特色。各创建村立足条件优势、资源秉赋,保护好乡村原始风貌、村庄原有形态,挖掘文化内涵和生态特点,走差异化、特色化路子,形成不同类型的特色示范点。
一是依托天然文岩渠和黄河的区位优势,重点打造杨桥、浆水李、崔占、杨占、马占5个村,发展集娱乐、购物、水陆空观光、农家乐、湿地公园、休闲农业为一体的旅游景区。
二是依托自然人文资源,激活大付寨古村落,发展集古建筑、农耕文化、生态农产品深加工等为一体的农耕文化旅游区。4、注重文化传承。大部分创建村能够注重保护和挖掘村庄的生态资源和历史文化,打造精品。芦岗历史文化悠久,人杰地灵,有着深厚的黄河水文化底蕴,作为沿黄滩区的芦岗,历史悠久,古文化积淀厚重。历史可追溯至春秋时期,古往今来留下了孔子周游列国,曾在此地一个村庄为弟子和村民布演礼义(周礼),后此村名为习礼王村;三国时期,刘备、关羽争战途中,曾在这里一个村庄驻留喂马,即为现在的关公刘村;长垣七尚书之一的吏部侍郎许宗礼,祖籍是我乡的三青观村;民国时期纪念杨庆坤、耿高升二位“河工”在黄河上防洪献身,后人为纪念其事迹,把其防洪处的河坝命名为杨耿坝。
5.注重发展产业。一些村庄产业发展意识强,依托资源优势,加快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家庭农庄,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如杨桥村、双庙依托自然资源优势,发展有机特色农业,产品畅销效益较好。发展游游产业也是很多创建村产业发展的主要选择。如浆水李游园
三、芦岗乡美丽乡村建设存在问题
芦岗乡
“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绩,并呈现出了:设定标准高,建设内涵丰富;工作启动迅速,参与响应面广;社会关注度高,聚力态势明显;总体成效显著,群众认同度高;边建边探索完善,实践丰富理论观念等特点,但是从实地调研和学习借鉴外地经验情况看,仍然存在一些亟需加强和改进的方面。
1.各村有差异,推进不平衡。从组织推动看,各村领导重视程度不一,造成推进力度不一,个别村创建工作进展缓慢;各村有特色亮点,杨桥示范村建设方面相对走在前;从创建村看,环境整治效果差异较大,有的连基本的卫生都未打扫清楚,有的观望等待、应付过关,重建设轻规划、重基础建设轻环境整治的现象自然存在。
2.规划不完善,特色不突显。乡村编制理念缺乏新度深度。在村庄规划编制过程中,有的村对规划没有清楚的设计理念,对村庄原有的区位、经济、资源等问题缺乏深入研究,对村庄历史文化理解不够,对村庄发展需求认识不足,不注重对地方特色的深入挖掘,使得村庄规划千篇一律,导致实施主体对规划难以认同,无法有效激发规划实施的积极性。
从建设上看,“有新房无新村”
现象比较明显;不少村庄存在硬化过度等现象,乡土气息和乡村风貌没充分展示。有的基础设施薄弱,有的则贪大求洋、大拆大建,洋气有余,土味不足,有的种大树、搞不锈钢,甚至有的挖地造湖,脱离农村实际,城市化明显。
3.整治不彻底,保洁不落实。一些村“五清楚”(扫清楚、拆清楚、摆清楚、分清楚、粉清楚)不够清楚,示范村“三整治三提升”不到位,脏乱差问题尚未全面解决。有的卫生没搞不到位,有的房前屋后生产生活用品乱堆乱放,有的村“清违”工作不落实,有的裸房未装饰或处理,个别村鸡鸭没有圈养;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未有效处理现象比较普遍,连308线沿线部分村庄也未建设污水处理设施。重建设轻管理,整治后回潮现象不容忽视。
4.发动不到位,主体不主动。有些群众不了解美丽乡村建设政策,一些群众卫生保洁意识差,各扫门前雪,主动参与意识不强,存在“干部做,群众看”现象,甚至涉及自身利益时就不支持、不配合、开口就要钱,宣传发动工作有待加强。少数乡村干部存在阶段任务意识,有畏难情绪和“等靠要”思想,主动性、持久战精神不足。
5.产业不突出,发展缺后劲。美丽乡村建设是生产、生活、生态“三位一体”的系统工程。其中,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是建设美丽乡村的根本基础。目前我乡美丽乡村建设普遍存在重视基础设施、污水处理等生活方面的建设和重点沿线村庄美化、环境治理等生态方面建设的现象,对如何培养农村创业创新人才、提升新型农民综合素质、加强农业产业培育、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则重视不够、投入不足。大多数乡村还没有支柱产业,现有的产业规模小,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农业专业合作社松散,农民增收效果不佳。
6.投入不集中,机制不健全。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的工程,需要全乡一盘棋统筹,各相关部门共同参与,齐力管护和长期投入。当前除了省财政专项资金外,市县乡财力投入不足,部门项目资金没有有效整合,加上村财政薄弱,难以保证在要求的时间内完成较大的投入。美丽乡村建设涉及职能部门较多,各涉农项目安排时序、渠道不同,很多项目难以有效衔接,导致资源、力量难以整合。同时,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存在着重建轻管的现象,政府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农村集中连片环境整治、污水处理设施、绿化、美化等基础设施建设,但是由于管护机制不健全,农民自我建设、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等长效自治机制尚未建立,且对保洁人员履职缺乏有效的监督考核。组织领导与共管长效机制也待完善,怕美丽不持久。
四、美丽乡村建设意见建议
美丽乡村建设承载着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但这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系统工程,必须按照相关要求,把美丽乡村建设与发展富民产业、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历史文化传承保护有机结合起来,持续推进“千村整治、百村示范”工程,延伸“点线面”攻坚,不断提高串点连线成片上规模效应。必须突出重点,科学选点,分期分步实施,示范引导推动,形成特色亮点。在实践中要注意把握以下六项工作:
1、加大宣传力度,统一思想认识。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是现阶段我乡的中心工作,要抢时间,抓进度,举全乡之力,打好攻坚。一是加大宣传,发动群众。充分利用新闻媒介、村务公开、宣传橱窗、宣传图册和明白纸等多种形式,扩大宣传覆盖面,营造“人人知晓、户户参与”的美丽乡村建设氛围,让农民群众意识到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真正的惠民工程,并积极投身美丽乡村建设。二是部门履责,做好服务。相关部门要与各行政村多沟通、多协调,主动对接,并经常深入村内指导帮助开展工作,排忧解难,分担压力。三是提高认识,精准发力。乡政府要把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摆在当前第一要务的位置,党政一把手要熟悉流程,把握重点,围绕省住建厅《导则》和《省考核验收办法》标准,及时补差补缺,亲力亲为抓落实。
2、强化规划引领,注重规划实效。以规划为龙头,突出特色,突出重点,有序推进。一要注重基础资料和民意收集。规划要因地制宜,注意多深入实地摸实情,多尊重村民意愿,多方便生产生活,并注重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农村社会发展规划、农村住房改造建设规划相衔接。二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根据村庄山水、生态、人文、产业等实际,考虑旅游基本要素,注重空间布局、建筑形式、田园风光和自然景观融合,防止“千篇一律”,做到“一村一规、一村一景、一村一韵”。三要简单实用便于实施。规划不能太抽象,要通俗易懂,简单管用,可直接实施。四要强化项目带动作用。通过规划生成项目,分期分批、分门别类地筛选好项目,争取上级的立项支持。当前可结合生态农业开发、精准扶贫、水利建设、环保投入、乡村旅游,做好做足美丽乡村建设项目文章。五要提高规划执行刚性。要加大规划宣传与督查力度,村庄规划纳入村规民约,切实强化执行。
3、强化环境整治,建设美丽乡村。大力实施宜居家园建设行动计划,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一要注重生活环境整治。这是美丽乡村建设的最基本工作。要引导农民开展环境整治,严格按照“五清楚”,把要求落实到每一个细节上、每一个具体行动上,真正解决好农村“脏乱差”问题。二要注重生态环境整治。要遵循“六不六多”(不推山、不填塘、不搞村里的宽马路、不要过多使用水泥钢筋、不在门前屋后搞过度硬化,多因地制宜、多做庭院菜地、多做村级游园、多搞村庄绿化、多用乡土材料、多搞地方特色的建筑)原则,达到“两特色”(房前屋后菜地化、菜地似绿化”“田园资源是公园、田间步道变绿道)目标,防止简单套用城市化做法。三要注重规范村民建房。划定农村禁建区、限建区和适建区,加强旧房、裸房整治,不要随意粉刷,管控好村庄整体风貌。
4、强化基础配套,提升群众满意度。从我乡村级实际出发,各行政村要在继续完善水电路通讯设施的同时,集中力量重点解决三方面公共配套服务缺位问题。一是建设乡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综合考虑人口数量、供水规模和建成区分散与否,合理选择处理工艺、处理规模及排放标准和排放路线,合理建设布局乡村污水处理设施。二是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重点在解决乡村经费投入问题上求突破,推广“村收乡运县处理”模式,实现“四有”
(每个村有稳定的保洁队伍、完备的处理设施、长效的资金保障、完善的责任监管机制)目标。
三是配套建设其他公用设施。
统筹规划建设群众集体活动广场、凉晒场、公厕,整治河道、沟渠,加强防灾避灾场所、防洪和消防设施建设,解决好农村居民饮用水安全问题,向农村延伸商业服务,完善基本公共保障。5、科学发展产业,促进农民增收。
建设美丽乡村,产业是根基,富民是核心。一是培育精品农业,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引导农民扩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生产,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二是推进土地流转,发展规模经营。加快优势特色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生态养殖小区建设,推进专业化生产、品牌化建设,扶持发展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兴起美丽产业。三是强化激励引导,拓展农民创业就业空间。制定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和农民自主创业的优惠政策,着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引导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和在乡农民自主创业,促进产业大户、农产品合作社、招商引资项目向美丽乡村示范点集中。
6、健全工作机制,提升建管水平。建设美丽乡村必须坚持党政主导、农民主体、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一是坚持持续投入,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合理分配公共财政投入,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有力的经费保障。二是各有关部门要积极整合项目,将各项涉农工程整合到美丽乡村建设项目中去,做到美丽乡村规划建设到哪里,相关项目和资金配套就跟到哪里,形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钱往一处投的良好氛围。三是提升村民素质,统筹治理环境工作。要把生态、洁净、文明的理念渗透到农业生产、农民生活的方方面面,组织引导村里制定好村规民约,不断提升村民素质,规范村民行为。同时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巩固和提升环境质量,防止“脏乱差”和乱搭乱建反弹。
第三篇:美丽乡村调研报告
美丽乡村考察报告
一、浙江美丽乡村建设的理论基础
乡村休闲旅游理论:
城市人都在做着“返乡”的梦。
都市人,都很向往乡村自然的慢生活,向往乡野趣味,休闲式旅游市场是将来的关注重点。
以乡村元素为主要特色的“生态、生活、生产”体验,让一大批周边城市的都市上班族流连忘返。
现代城市人对休闲乡村的渴望,包括田园绿色景观、无污染的生态环境、重温乡村记忆、有机健康食品、朴实的民风、适当参与体力劳动等。
“十二五”时期,将是中国休闲相关产业快速发展的黄金期,休闲资源70%集中在乡村。
把美丽乡村转化为美丽资源,发展美丽经济,打造“全域旅游”,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以景点的要求来建设农村。美丽乡村的公共配套服务程度和城市是一样的。农民和居民的基本生活没差别,而农村却变成了城里人向往的居所。
二、浙江美丽乡村建设的成功经验
通过对浙江省桐庐县县城及4个村庄的考察,总结桐庐县美丽乡村建设在规划上的成功经验有以下几点供辽宁学习参考。
(一)结合旅游的全域乡村布局
我国已经从观光旅游时代,进入到休闲旅游时代。而桐庐正是通过休闲乡村游成功实现美丽乡村梦。
结合全县城乡统筹发展,将县域内183个美丽乡村统筹规划,特别是县域乡村休闲旅游路线组织上,将美丽村庄贯穿在旅游线路中,如慢行绿道线路等。成功吸引越来越多的都市人群来到农村,品味其美丽乡村,感受慢调生活。
(二)整洁舒适的优美乡村环境
1、基础设施
通过基础设施打造清洁村庄,污水处理是关键,而卫生厕所是农村污水收集的源头。通过生态污水处理方式将村庄原有水体恢复洁净,是村庄生态环境的基
安全饮用水。普及了自来水。
垃圾收集。实现了密集的定点收集和初步分类。
村庄道路及附属设施。主要交通道路采用黑色路面,并施划白色道路标线。所有道路上的架空线路均采用埋地敷设。有完整的步行系统,路面采用当地乡土材料。
2、绿化景观
将村庄重要节点和沿路闲置地块进行精心的设计和建设,使村庄的流动空间处处成为精致的景点。尤其注重村庄的绿化建设,对原有大树进行保护,并以之为中心形成开敞绿地。景观建设中注重使用本地材料。
3、房屋整治
对破旧房屋进行了修缮治理,并不是全部拆除。对有历史回忆的老建筑进行了保留和重新利用。在修缮中对山墙、屋顶等有地方特色的符号进行强化。完整保留了村庄的肌理和形态,不搞大拆大建,而是原汁原味地保留老味道,与“土”零距离。
(三)随处可寻的旧居故土乡愁
保留和恢复了可以串起童年老家记忆的生活场景和故居。如遍布村庄的蓄水池,在恢复洁净后可以洗菜洗衣,还有老树,旧居等。所有能勾起故乡情的元素都得以保留,突出农村生活的原汁原味和原生态。
(四)善良淳朴的乡土人情风俗
美丽乡村的更可贵之处,在于保留了文化传统和乡风民俗。乡村休闲游格外吸引都市人的“秘密”,在于它能通过“对乡村既有文化的深度开发”,把简单的采摘、吃农家饭,升级为一种与时尚元素融合的个性休闲味道。大都市的工作压力和快节奏生活让人心灵疲惫,而以乡村风土人情打造的慢城,让都市人有一个一到这里,就能自然慢下来的去处。
(五)完善健全的长效管理体制
如何保持美丽乡村建设成果的可持续发展?健全的长效管理机制是桐庐美丽乡村建设的宝贵经验。
老百姓的新生活习惯,基础设施的维护,美丽乡村建设的成果要持续发展下去,除了把把美丽经济变为富民强村的载体,转化为生产力外,必要的管理体制非常重要。让村民的主动参与,主动维护。以村为主体,制定村民公约,派驻规
建设过程中的经验:
一是坚持普惠、特色、效益三原则
普惠就是全覆盖,使美丽乡村从盆景变成满园春色。工作的切入点选择老百姓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如改水、改厕、改路、改房等。使农村具备基础生活条件,基础的通信设施,基础的公共服务。
特色是根据每一个村不同的产业特色、山水特质、饮食习惯、农村风情等等来规划,使得每个村每个地方都具魅力和吸引力。
效益,就是投入要有效益,建设要有效性。把美丽乡村的建设跟它最后的经营结合起来,把美丽作为内在的支撑力和未来的后续力。
二是发挥村民或者村的主体作用
强调发挥村民或者村的主体作用,同时把村民素质的提高和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同步进行。
三是村村都有规划员
为进一步提升村庄规划管理水平,以景点要求建设每个镇村,针对城乡规划管理体系中存在县级规划监管人员不足、乡镇规划执行监督不够、村庄规划监管缺位等现状,组建 “村级规划员”队伍,并实现“三级管理有保障,规划监督全覆盖”。
三、辽宁“宜居城镇、美丽乡村”示范建设的思路
(一)、“宜居城镇”建设的规划体系及内容
1、“宜居城镇”镇(乡)域规划
选择县域内发展条件和现状基础较好的城镇进行示范建设规划,对示范城镇的总体规划进行核查,确保城镇建设的科学性和合法性。对城镇规划已过时效或编制时期过久已不适应城镇发展需要的要进行规划的修编。
对镇域内村庄发展潜力普遍较好的乡镇要加大镇村体系规划的深度,以全覆盖的全域规划替代镇村体系规划。
2、编制“宜居城镇”镇区绿地系统规划
镇区绿地系统的规划从全镇整体景观格局出发,结合原有的自然景观进行布局。在镇区规划范围以内,建成区以外,主要以生态农田、滨水绿化、林地及花卉基地为主,营造外围连续且不规则的绿色生态背景,使镇区镶嵌在绿色基质之中,有利于将外围的自然田园风光和新鲜空气引入镇区。
在建成区范围内,均衡布局块状绿地,包括公园绿地、居住小区游园绿地、街头绿地和专用绿地等,形成遍布镇区的绿地斑块系统。
沿主要道路和渠道两侧规划5~10米宽的绿带,形成了纵横交错的镇区绿色廊道,这些线性廊道交织成网状,把镇区孤立的绿地斑块与外围的绿色基质相互联系起来,形成串珠式的绿色空间体系。
重点打造一条贯穿镇区景观慢行绿道系统。
3、“宜居城镇”重点街路城市设计
对重点街路的街景立面进行整治,对商业广告牌匾,建筑色彩,路灯,室外家具,铺装,沿路绿化,交通设施等界面进行设计。
4、“宜居城镇”重要景观节点设计
选择乡镇主要出入口、市民中心广场、重要公建前广场、历史故居周边等开敞空间进行精致地设计与建设,形成名片和亮点。
5、“宜居城镇”镇区内“美丽村庄”设计
按美丽村庄的标准,选择镇区内的村庄进行建设,形成“宜居城镇”内城乡完美和谐的布局形态。
(二)、“美丽乡村”建设的规划体系及内容
以新农村建设的成果为基础,继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发挥农村独特的自然风景资源优势,建设生态环境优美、村容村貌整洁、产业特色鲜明、社区服务健全、乡土文化繁荣、农民生活幸福的新农村。
1、县域“美丽乡村”村庄布局规划
选择县域内可以形成一条乡村旅游线路的村庄群进行示范建设,打造“美丽乡村”生态长廊。将全县的所有村庄进行相应的布局,根据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和宜旅则旅的原则,孵化工业经济强村、农业特色强村和休闲旅游强村,在规划上实现美丽乡村全覆盖。在起点上就保证美丽乡村建设的科学性、连续性和严肃性,保证领导班子能够做到一任接着一任干、一任干给一任看。
完善建设连接广大农村地区的公路系统,使得乘车行驶在公路上,犹如穿行在一条如诗如画的长廊中,车在路上行,人在画中游。
2、“美丽乡村”村域自然风光规划
村域内的农田大地景观及村庄与田野互相辉应的美景是乡村独特的资源,这种自然风光给人进入村庄前第一印象,需要进行沿路风光的整治规划,使美丽乡村镶嵌在周边美好的自然环境之中。
3、“美丽乡村”整洁村庄规划
在村庄整治改水、改气、改厕、改路的前期成果上,对村庄主要道路进行景观化建设。尤其是对道路路面,边沟,绿化,路灯等,进行精致的设计与建设。
彻底清除村庄公共空间的脏乱差现象。对所有的空地,闲置边角空间,进行见缝插针的绿化,不留死角。并对村入口,主干路沿线,主要广场,古树,旧居,坑塘水系地段及绿化节点进行重点详细设计,形成一条可游可赏的纯步行绿化景观廊道。
以朴实农庄风格对农房进行美化整治,拆除破旧危房及违建。
对农庄院落按关东风情进行整治,对宅前入户门周边,围墙,庭院进行每户逐一的设计,采用农家风格的材料和形式。
4、“美丽乡村”山水乡愁规划
每一个村庄都有浓郁的色彩,充分展示美丽的自然风光,挖掘农村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打造特色美丽村庄。
建设中选用当地乡土材料,突出原生态,原汁原味。呈现出东北农村关东风情特有的野味、土味、农味、鲜味。
第四篇:美丽乡村调研报告
加快建设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促进群众长远可持续增收调研报告
——澄迈县贯彻落实省第七次党代会报告精神专题调研
为贯彻落实总书记2013年视察海南讲话精神以及省第七次党代会报告相关要求,针对“如何加快建设我县7个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与旅游度假区、景区、产业园区融合互动,促进群众长远可持续增收”这一课题,通过现场走访、异地学习、查阅资料等方式,我县开展了一系列调研活动,现将调研所得报告如下:
一、我县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建设情况
(一)特色小镇
我县重点打造文儒生态农牧业镇、福山咖啡文化小镇、大丰归侨文化小镇、加乐沉香文化镇、桥头琼台农业镇、瑞溪农业公园小镇、老城互联网小镇等7个特色产业小镇。近年来,我县特色小镇建设荣获多项殊荣,特别是作为全省发展百个特色产业小镇之一的福山咖啡文化小镇,更是先后获得国家新型城镇化十点地区等36项荣誉。随着特色小镇的建设,我县小镇产业基础得到了培育和壮大,小镇公共服务不断完善,生态环境得到优化。
(二)美丽乡村
2013-2015年,我县以褔桥带、罗美带、永美带三条美 丽乡村带为重点,全面推进县镇两级美丽乡村建设,共投入建设了19个县级美丽乡村和29个镇级美丽乡村。根据《 五年实施计划》,我县71个行政村列入名单,其中,2016年已建成19个美丽乡村。农业部把敦茶村、罗驿村、龙坡村列为美丽乡村创建试点乡村;海南省将敦茶村、罗驿村和美朗村列为省级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村;大美村等15个村落先后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美朗村被评为海南十大最美乡村之一。我县被全国新农村建设中心评为“中国美丽乡村建设典范县”,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取得重大进展。
我县7个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建设为我县全域旅游建设夯实了基础,积极推动落实省委刘赐贵书记提出的“日月同辉满天星”建设目标,对我县加强生态保护、改善民生工程等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存在问题
我县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早谋划早部署,点、线、面形态已基本形成。尽管已经取得不少成绩,但在建设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亮点不突出
1.有新房无新村。一是村镇居民对规划知之甚少,规划的操作性不强、科学性不够,对村、镇建设缺乏有效指导与约束。二是村镇风貌管控缺失,“火材盒”、“麻将条”式房屋随处可见,有新房却无新貌。三是缺乏规划报建,整 体上处于无序状态。部分镇即便已经完成立面改造,但却未能形成风景线,仍然杂乱无章。
2.建设主题不突出。一是美丽乡村带主题不突出,未能充分发挥连片成带的聚集效应。二是特色小镇产业支撑不够,农业基础良好,但产业化程度低。有特色的农产品缺少规模,产业链短,龙头企业带动力不足,经济效益仍然较低。
(二)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滞后
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投入不足,社会投资缺失,部分村、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仍不完善,难以支撑产业发展。
(三)社会资金投入不足
特色小镇、美丽乡村建设中的农业、旅游等产业项目投资回报期长,较难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目前,我县特色小镇、美丽乡村建设大多依赖政府财政投入,企业投入相对较少。我县农村大多集体经济薄弱,合作社不发达,农民收入低,相对发达地区的多渠道投入有明显差距,特色产业小镇未能得到可持续发展。
(四)村镇干部主动性不强
村、镇两级干部在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未能充分发挥积极带头作用,对所辖区域发展思考不够,对美丽乡村、特色小镇的规划认识不够,工作主动性不强,存在“等靠要”思想。特别是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甚至出现有些 村民为争夺不合理的个人利益而阻挠施工的情况。
三、建设内容
(一)建设原则
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建设覆盖区域广,是一项投入大、期限长的系统工程。应坚持政府引导、企业参与、金融支持、依靠群众的共建原则。
1.主动作为,敢于担当。“三农问题”千难万难,党政干部担当实干就不难。从农民群众反映最迫切、最直接、最现实的涉农问题抓起,创新理念,迎难而上,以促农增收为核心,精心谋划,将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建设的着力点放在脱贫致富的基础上。
2.策划项目,招商引资。把规划引领作为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举措。结合“多规合一”抓紧编制县总体规划、县域村庄建设规划,完善提升村庄建设规划,统筹好村庄主导产业、土地利用、乡村旅游、建设空间布局等规划,明确村庄建设发展目标和任务,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策划好经济社会发展项目,主动招商,引进投资,加快发展。
3.整合资金,撬动资本。实施涉农资金整合计划,用好惠农支农政策,应遵循“性质不变、用途一致”原则归类整合各部门涉农政策资金,向美丽乡村示范点倾斜,各类建设项目、资金优先安排,切实提高涉农资金的使用效率,真正发挥有限资金“四两拨千斤”的引导、带动作用,充分撬动社会资本。
4.农民参与,共同富裕。村镇居民建设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有了利益驱动,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建设有了“富民”的财力支持,才能实现可持续良性互动。在创新社会管理模式中应注重利益共享及融洽政民关系,坚持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增收的原则”与村民联合流转土地,进一步丰富和优化农民收入结构,调动广大农民的参与、共建意识,形成创建合力。组织实施村内事“村民议村民定,村民建村民管”的机制,政府只做引路人和服务员,积极组织和引导农民全过程参与项目规划、建设、管理和监督。
(二)建设重点
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与旅游度假区、景区、产业园区相结合,可通过项目化实现,重点可抓好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在村一级层面,在控制好风貌、打造生活环境的前提下,连带成片开发,以美丽乡村带进行打包策划,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借助社会资本力量,策划我县传统古村落游、特色农产品游路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促使产业联动,把美丽乡村与旅游发展相结合。以共享农庄为抓手,建设田园综合体,丰富美丽乡村内涵。
二是在镇一级层面,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1.启动澄迈永瑞国家现代热带农业公园建设,加速一二三产业融合,全力推进瑞溪现代农业公园小镇建设,把瑞溪镇建设成为以发展农业服务、农产品贸易和旅游业为主的生态型城镇;
2.扩大澄迈福橙、福山咖啡、桥头地瓜、无核荔枝、无籽蜜柚的种植面积,形成品牌鲜明、优势突出的农业种植业,发展以休闲食品为主的特色加工业,同时结合滨海资源,建立滨海旅游和农业观光旅游市场;
3.启动文儒、加乐镇沉香种植示范基地建设和沉香展览馆建设项目,打造加乐沉香交易商业一条街;
4.发展大丰休闲旅游、养老养生及其服务业,在稳定发展种植业,积极推动农业观光体验产业的基础上,推动形成农旅复合产业。
三是在园区层面,充分发挥我县老城工业开发区、金马物流园区、琼台基地开发区等优势,开展创新企业基地游、生产工艺游、物流流程游等工业旅游活动。
(三)主要措施
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建设,是发展全域旅游的重要依托。当前,我省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建设正处于由点上探索向线上、面上推进的起步阶段,我们要遵循村镇发展规律,在产业、建筑、文化、旅游等方面丰富百镇千村建设内涵,打造多层次旅游承接新载体,助推全域旅游快速发展。1.因地制宜,科学规划。规划是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的龙头,必须结合当地实际,始终把高标准、全覆盖的理念融入到规划中,以规划设计提升建设水平。规划村、镇布局,坚持点、线、面统筹发展,优先对交通区位优越、资源条件丰富、景观资源独特、文化内涵丰富的村镇进行重点打造,具体建设中实行分类指导,要注重从细节入手,因地制宜,差异化、个性化、人文化开展镇、村风貌设计和景观建设,体现一村一品、一村一韵,体现一镇一特色,不能百镇一面、千村一面。坚持“小尺度、融自然、承乡愁”的原则,求精,不贪大;求好,不图快,建设一批能体现澄迈山水人文特色的精品村镇。
2.保护生态,改善环境。镇容镇貌的打造能间接影响招商引资吸引力。镇区建设可以体现一个镇政府的精神面貌和干事能力,体现一个镇的经济活力和发展潜力。政府要把村镇垃圾、污水、绿化等基础建设作为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建设的重点环节抓实抓好。进一步加强小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完善功能配套;加强村庄清洁家园、清洁田园、清洁水源工作。全面推行农村垃圾分类处理和农村污水治理。切实加强生态保护,严查开山毁林开垦,严控矿山砂石开采,严禁破坏海岸带。村庄绿化不但要实现森林围村,还要注重房前屋后、小街小巷、庭院内外的绿化、美化工作,积极发展庭院经济。大力推进生态河道、矿山复绿、海岸带 修复、内海湾等小流域治理等生态修复工程。
3.挖掘内涵,提高品位。要把文化建设充实到美丽乡村建设之中,深层次挖掘我县农产品品牌文化、红色文化、传统村落文化及各类民俗文化等特色文化元素,提升村庄的文化内涵。要充分利用旧建筑、古民居等,尤其是火山石民居、传统村落的历史文化保护与开发;美丽乡村的建设,尤其是对民宿改造开发,要引入熟悉我县地方文化,懂艺术的专家,对房屋外观内饰进行精心雕琢、精细打造。
4.产业支撑,增收致富。利用我县热带高效农业品牌效应,一是建设一大批高标准、高质量的热带特色农业示范园,打造名、优、特、新农产品,适度推广规模化经营,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附加值,促进农业现代化。二是围绕“食住行游购娱”,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提升工程,推动农业与旅游深度融合,延伸产业链,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三是依托老城“互联网小镇”,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做好“互联网+”这篇文章。
5.研究政策,激发活力。一是研究落实海南国际旅游岛、国家休闲农业发展关于集体建设用地参与乡村旅游开发的政策意见,创新土地流转模式、构建农业经营体系等,增强发展活力。二是进一步完善投融资体制机制。整合涉农政策、资金、项目,充分发挥财政杠杆的调节和激励作用,广泛调动社会各界、特别是农村居民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积极 性,鼓励吸引和支持社会公益资本投入美丽乡村建设,实现共建共享。三是制定适合我县实际情况的政策,鼓励和引导民宿、房车露营、休闲农业等乡村旅游项目开发,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建设。
6.加大宣传,提升知名度。充分发挥媒体的宣传作用,利用传统媒体和微博、微信、手机客户端等新兴媒体,加大对我县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建设的宣传力度,唱响品牌,提高知名度,增强吸引力,扩大影响力。注重群众参与和社会关注度,激发群众热情,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的浓厚氛围。
(四)模式探索
综合我省其他市县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建设经验,从建设资金投入来源划分,主要有以下建设模式可供参考: 1.特色小镇
一是政府投入建设模式,以政府为投入主体,主要进行公共基础设施和环境风貌改造,提供小镇公共产品和良好人居环境,为产业发展做好服务,奠定基础,比如各特色风情小镇。
二是企业投入建设模式,以企业为主导,策划项目,投入资金建设,同时负责运营管理。比如白沙荣邦雪茄产业风情小镇。
三是政府+企业投入建设模式,政府主导做好规划设计,空间布局,明确发展定位和主题,吸引企业参与投资建设。比如福山产业风情小镇与玉和田公司合作建设模式,为我县特色产业小 镇的发展探索可行办法。
2.美丽乡村
一是政府投资建设模式,以政府投入为主,对连片村庄的基础设施进行提升改造,引导产业发展,如琼海龙寿洋万亩田野公园,以及各生态移民村的建设。
二是企业投资建设模式,企业以投入景区建设为中心,吸引商业服务、会议商展等功能,带动周边特色村庄旅游业发展,如保亭槟榔谷、澄迈福山镇侯臣村等。
三是村集体投资建设模式,由政府投资开发建设,征用农民土地,将征地款用为村民统一建设住房与新村,发展村集体经济,为村民谋取长远稳定收入。如陵水大墩村、琼中红毛镇合老村。
四是企业+农民投资建设模式,政府投资建设道路、供水、排水等设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由村民合资开设农家乐、民宿等合作社,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如琼海北仍村、儋州力乍村。
五是企业+政府+农民投资建设模式,深挖村庄自身资源及文化特色,以村庄建设为基础,由企业出资租用农民土地,为农民建设住房和新农村,农民出地入股,成立合作公司,农民就地打工,发展乡村民宿和现代精品特色农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如保亭什进村、六弓乡。
六是企业+政府+农民+金融合力建设模式,采取政府、企业、村民三方共同协作开发,辅以金融支持,把整个村庄作为乡村旅游度假区来规划来建设,打造独具特色的乡村旅游品牌。如白沙县罗帅村、琼中湾岭镇大边村等。
第五篇:美丽乡村调研报告
前河乡“高原美丽乡村”建设的调研报告
冶学芳
围绕环境优美、生活甜美、社会和美的目标要求,以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为根本,以展现农村生态魅力为特色,以深化“百千工程”建设为载体,着力推进农村人口集聚工程、人居环境提升工程、农民创业增收工程、文明乡风培育工程、农村综合配套改革工程等五大工程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乡村。
一、基本情况
张家寺村位于前河乡西南部,距民和县64.5公里,距前河乡2.5公里,平均海拔2200米,辖6个社.全村总户数415户,总人口1850人,劳动力1239人,占总人口的67%,其中劳务输出743人(次),占劳动力的60%。全村均安全用水。全村的收入主要是以劳务输出和种、养殖业为主,其中劳务输出收入占60%,种养业占30%,其它收入占10%。张家寺村耕地总面积2268亩,林地935亩,绿化覆盖率21%;人均耕地面积1.23亩,主要种植小麦、玉米、洋芋为主。
二、项目建设完成情况
根据《2014年青海省“高原美丽乡村”活动实施方案》中确定的总体要求,为顺利完成2014年前河乡张家寺村的“高原美丽乡村”活动各项共建任务,乡党委、政府切实加强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及村民代表大会,研究制定项目实施方案,全村各项投资共达484.9万元(其中两房改造项目资金达304.4万元)。截止目前,已全面完成各项建设任务,并通过了县新农办的检查验收。
1、在广泛宣传动员的基础上,根据群众自愿修建,已完成危房户68户,奖励性84户,总投资达304.4万元。极大地改善了村民居住环境。
2、根据县“高原美丽乡村”专项资金的安排,共修建大门58个,围墙980米,修建了村文化广场1150㎡,总投资达120万元,目前已投入使用。
3、以海东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帮扶的20万元资金为契机,引导群众自筹10万余元。主要将平时群众倾倒垃圾的零散地平整修建了小型停车场2处,一处中心花园和3处景点小花园,修建涵洞1处,在村文化广场安装了篮球架及体育健身器材;有效的改善了群众居住环境和活跃了群众文化生活。
4、在交通部门的支持下完成了1.88公里的断头硬化路建设,投资达28.5万元,改善了未改造部分群众行路难问题。
5、投入资金2万元,租用清洁车辆,全面清理了道路两旁和村内主要巷道及河道内的垃圾及杂物,有效整治了“六乱”现象,并拆除了主路两侧部分违章建筑、危旧房、厕所等违章建筑。同时,制作了卫生保洁倡议书、村规民约、保洁员制度等展板。将保洁工作纳入长效机制管理。
三、采取的主要措施
“高原美丽乡村”建设是促进农村生态文明,改善民生的一项重要举措,乡党委、政府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按县委、县政府的具体部署,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全面开启了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以努力打造一批田园美、村庄美、生活美的高原美丽乡村为目标,切实转变观念,强化措施,不断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健康发展。
1、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全面落实工作责任。
为确保此项工作有序、有效开展,成立了以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党委书记为第一责任人,一名副科级领导和一名专干专门抓,村干部直接抓的领导机制。制定实施方案,细化职责任务,加强了对该项工作的全面指导和督促落实。
2、提高思想认识,切实转变观念。
此项工作是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提升农民生活品质的一项重要举措。要抓好全面落实,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是关键。因此,在明确责任主体的基础上,召开由党政班子成员、村“两委”班子及党员、村民代表等参加的各类会议。大力宣传开展“高原美丽乡村”建设的重大意义及深远影响,激发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为推进“高原美丽乡村”建设活动,全社会参与支持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3、推进公共事业建设,开展村容村貌整治。
虽张家寺村经过近几年在水、电、路等方面不断得到了改善,但基础设施与群众生产生活发展极不适应。因此在本次建设中以改善基础设施,推进公共事业为出发点,在县委、县政府专项资金的安排下,积极联系帮扶联点单位,引导群众投资投劳,多方筹资,对道路、住宅、围墙、大门、公共活动场所、公共卫生等进行了全面改造和修建,通过建设主要基础设施得到全面改善,村容村貌得到有效改观,加快了村庄整体发展进程,并通过“六乱”现象及村庄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农村保洁工作得到了进一步提升。群众自觉参与环境整治的意识得到升华,为今后农村保洁工作的长期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存在的问题
1、虽投入了一定的资金,但基础设施标准不高,不完善,与群众生产生活的需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还需不断筹措资金,推进公共事业发展。
2、因群众思想不够解放,主人翁意识和创新意识差,还存在“等、靠、要”思想,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积极投工投劳建设家园意识差,实现“高原美丽乡村”目标还有一定的阻力。
3、因村庄建设初期未形成规划,建设现状混乱,加之本地区大部分群众以农业为主,文化素质不高,环境整治难度大,保洁工作进程缓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