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大学生家校共管的看法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学校和家庭比作两个“教育者”,认为这两者“不仅要一致行动,要向儿童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但是不少家长还没真正认识到自己就是教育者。这就需要提高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认识,让家长积极担负起教育者的责任。
“家校共管”一直是中小学对于教育的普遍做法,也是家庭与学校之间联系、地位的永恒话题。最近,一些大学也将这种做法植入了大学教育中,那么,这种做法是好是坏呢?我个人认为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下面就让我谈谈大学生家校共管的利与弊。
先说好的一面,也就是家校共管的意义所在。首先这样做容易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我认为,大学学生心理健康工作要重视家庭的作用:家庭结构模式、教养模式、家长性格都会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所以,高校学生心理健康工作者需要通过宣传树立家长与学校沟通的意识,创设多种途径,保证沟通渠道畅通;在学生出现心理危机时,及时与家长沟通,确保将问题得到最合适的解决。
重视家庭的作用有利于做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家庭是每个学生成长的最初环境,家庭的结构模式、教养模式、家长性格都会对他们产生重大的影响。所以重视家庭的作用,了解每个学生的家庭背景等有利于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随着独生子女的越来越普遍,许多家庭的模式演变为4-2-1式的,这势必造成他们娇生惯养、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习惯。这些性格习惯在进入大学开始集体生活后便呈现出弊端:有的同学不顾其他人感受按照自己的作息习惯来生活;有的同学从来不打扫卫生,也不注意个人卫生;有的同学缺乏物权意识,将他人的东西当自己的来使用。这些行为在人际交往中都会造成负面影响,引发学生心理危机。所以,适当开展家校联系活动,无疑是解决这些问题最有效的途径。
中央16号文件指出:“学校要探索建立与大学生家庭联系沟通的机制,相互配合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两个重要力量,离开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脱离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对学生的学业和身心发展不利。学校需要合作,相互补充,相互促进,这是时代的需求。
大学家校共管的最终目的就是在于是大学生成长成才。通过家校合作,充分了解孩子道德品质,个性特点,和心理动态等实际情况,因材施教,正确引导。学生充分感受到来自家庭和学校的关怀,能够激励其成为有用之才。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家校共管能够优化高校教育水平。在家校合作中,家长对于高校的办学起到了一定的监督作用。通过家校共管,家长对学校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同时也会提出改善学校教育的要求,这也成为了学校不断优化的动力。搞笑的教育水平、教育资源进一步优化最终得益的是高校学子。
家校共管也能使家长教育观念改变,国内大学生家长通常在大学阶段对孩子放松了教育,家校共管可以帮助家长改变教育观念,与学校共同努力培育更为优秀的大学生。
此外,近几年来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时间频发,比如药家鑫事件、室友投毒事件等等。如果当时学校、家长、孩子之间能做好沟通的话,这样的悲剧也许就不会发生。其实学校采取家校合作的方法也是无奈之举,因为有时孩子在学校出了事,很多家长想到的都是去找学校麻烦,他们觉得把孩子送到学校,学校就应承担照顾孩子的全部责任,实际上不是这样的,所以学校这样也是迫不得已。
好了,说了这么多好处,该谈谈家校共管的弊端了。最为尖利的矛盾便是,大学生已经是成年人了。正如那位前苏联教育学家所说,家校合作是教育儿童的方法,那么这样的方法真的同样适用于大学生吗?我觉得未必。据我所知,国外的任何一个大学,无论是美洲还是欧洲,只要是对待成年学生,一律一视同仁,按照法律和校规令行禁止。学习归教授管,健康归校医管。不上课设考勤,考不好重修,重修不过退学,损害公物赔偿,违纪开除,违法交警察,一切都以对待成年人的标准来做,也确实应该如此——我们确实已经是成年人了。大学时思想自由,性动力性的地方,是成年人为自身发展主动接受知识熏陶的地方,我觉得,作为十八岁以上的成年人,我们的思想和生活应该能独立自主了。而以国内目前的教育来看,似乎老师们永远觉得我们还没有长大,或许这是因为中小学的教育比较失败,那么果真如此的话,我想法定成年年龄或许应该修改为24岁。最主要的一点就是,中国人没有18岁孩子就成年了的观念。
大学是什么?大学是求知者和青年学者与大学者和教员分享、交流学术的地方,不是走班制中小学校。我的姐姐在欧洲、美国留过学,她告诉我,学校附近没有配套宿舍和生活设施,在校学生一般都自己租住公寓生活。对于奖学金生和非本地的贫困生学校提供廉价的宿舍楼,但是这些宿舍往往离学校很远。大学只管学生的学习活动,对学习情况打分,也只告知学生自己。而教员能和家长联系的机会只有在学生获奖,毕业或是出现严重疾病时才会出现。
家校共管很大的一个弊端就是不利于学生的独立成长,为什么学生独立性差,就是因为学校和家长管得太多。诚然,学生是需要约束的,但我认为这种来自学校与家长的共同监督、约束只应存在于中小学时期。因为总有一天我们将面临自立,我们将没有学校家长的监督。如果一个人一直是在学校、家长的“监控”下成长的,那他就会丧失自己对事物的辨别、决定的能力,这样的人不能算成年人。所以我觉得在大学这个类似小社会的场所,多培养、锻炼我们的自主性是更加重要的。
如此看来,家校共管的意义确实见仁见智。我觉得,学校可以适当地进行“家校合作”来进行共同监管,但是不能把其作为主旋律。毕竟,我们是彻头彻尾的“成年人”啊!所以,学校不应该只重视学生的纪律性好坏、成绩好坏,更应该重视学生的独立自主性。不能怕学生犯错,不能因为怕学生犯错就像管娃娃一样管大学生。学生犯了错,依照校规甚至法律进行惩处,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地成长。想想看,我们口中一直说的“健康成长”真的健康吗?并不是,健康成长不是说成绩好、听话、不犯错就是健康了,更重要的一点是,孩子能够自己担负起一份责任了,能够向成年人看齐了,这才叫成长。在大学在这个小社会里,也更容易培养自己的独立性,我们不能错过。以后当我们到了公司、单位的时候,个人的能力便更为重要,总不能上了班还要父母管着吧。
如果要真的实施家校共管的话,我不会反对。但我还是更倾向于不要将其作为大学生活的主旋律。高中毕业,我的父母都说过,我的事他们不想再过问了,一方面他们想锻炼我的独立性;另一方面,他们真的累了,他们已经管了十几年了,真的该歇一歇了。我并不是对家校共管这种约束感到厌烦,也不是犯了错害怕父母的责罚,我的想法很简单,就是让我的父母休息一下。我成年了,马上就到了回报父母、孝敬父母的时候了,我不想都成年了还让他们操心,还让他们费心费力来管我,仅此而已。
第二篇:家校共管协议书
垣曲中学
302班家校共管协议书
家长朋友们: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家长的希望,教育孩子应由社会、学校、家长共同承担。为了孩子健康的成长和学习,规范孩子的日常行为习惯,根据相关法律及我校实际,经垣曲中学高二年级组研究,决定与学生家长签订以下协议。本协议签订后,家长应对孩子平时的行为加以引导,规范孩子的行为,及时和班主任取得联系,形成家校共管氛围。为此应做到以下几点:
1、定期和班主任取得联系。了解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生活等情况。及时将学生不好的发展苗头扼杀在摇篮中。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
2、及时了解学生的放学、放假时间,家长严把时间关,做到心中有数。学生不按时回家时,家长要及时和班主任取得联系。学生请假要首先通知家长,由家长告知班主任方可离校。要杜绝一切安全隐患。
3、家长不许给学生来校带手机,不给学生买奇装异服,不许学生留长发怪发染发。
4、对学生在校花费要适当控制,对学校收费不清楚的地方可以向班主任咨询。班主任联系电话:***
5、学生有特异体质、特殊疾病或既往病史,不宜参加某种教育教学活动,家长要及时告知班主任不得隐瞒,否则学校不承担安全事故责任。
6、放假期间或者学生擅自离校、翻墙、越门以及上课期间不经允许私自做非常规操作而造成安全事故,后果自负,家长不得无理取闹。
7、对学生和家长自主进行的补习活动期间发生安全事故,学校不予承担。
8、家长应督促孩子遵守学校制定的《学生日常行为100条考核》,本协议签订后,本班将对学生严格量化。
量化考核累计10分,将通知家长到校进行教育并写出2000字检查; 量化考核累计15分,通知家长到校并给予警告处分并公开检查; 量化考核累计20分,将通知家长将学生领回家反省3天;
量化考核累计25分,将通知家长将学生领回家反省一周;
量化考核累计30分,将劝其退学,以学生不适宜在垣曲中学就读处理。本协议一式两份,分别由家长和学校持有(班主任收缴到年级组存档)。
学生签名班主任签名
学生家长签名年级主任签名
垣曲中学高二年级组
2013年9月30日
第三篇:校家共管协议书
学生安全校家共管协议书
学生的安全管理是每个家庭的幸福和每个学生健康成长的前提和基础。为确保学生“高高兴兴上学来,平平安安回家去”,让家长放心,进一步明确学校和家长对学生安全管理各自的责任和目标,特签订本协议,以共同信守,齐抓共管理。
校方(班级)的责任和目标:
1、将学生安全工作纳入学校工作日程,列入常规管理中,班级坚持经常性地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2、贯彻落实《中小学生安全守则、公约》,抓好防范工作,把安全管理的责任和目标落到教职工人头。
3、定期检查,妥善处理校内不安全事端,及时排除学校不安全隐患。
4、对学生中校内发生的意外事故,及时通知其家长,及时向保险公司报案,协助学生家长向保险公司争取赔付。
家长的责任和目标:
1、爱护、关心、严格要求子女,树立为国教子思想和正确的子女成才观,言行、举止为子女做出榜样。
2、加强对子女进行安全常规教育,教育子女做到十个“严禁”:(1)严禁子女在校外结交社会朋友,参加非法组织;(2)严禁子女逃学旷课,私自在校外或他人家中住宿;(3)严禁子女身带易燃易爆物品和治安管治刀具;(4)严禁子女私自下河、塘、堰、沟洗澡;
(5)严禁子女骑单车(自行车、摩托车)上学和拦车、爬车、搭乘无载人执照的车辆;6)严禁子女私拉乱接电线、电器和违犯体育课、劳动课、实验课纪律和操作规程;(7)严禁子女小偷小摸;(8)严禁子女在家中聚众耍闹,乱吃零食;(9)严禁子女翻越围墙和在不安全的地方如楼顶、阳台、栏杆等处坐、爬、冒险;(10)严禁子女进营业性舞厅、酒吧和电子游戏室观看凶杀、色情影视及书刊。
3、理解学校对子女的教育和管理,积极配合学校对子女从严教育和管理,发现子女不安全因素时,主动向老师报告,自觉督促子女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限期改正违纪行为。
4、对学生因下列违纪违法行为发生不安全事故,造成经济损失和伤亡,其后果由家长和学生自负,学校只负教育责任:
(1)因打架斗殴造成伤亡;
(2)因爬车、拦车、搭乘无载人执照车或骑车上学回家违反交通规则造成伤亡;
(3)因私自下河、塘、堰、沟洗澡溺死;
(4)因在禁止活动的地方冒险、追逐打闹造成的伤亡;
(5)因翻越围墙、不请假私自出校或逃学造成的失踪、伤亡;
(6)因玩弄易燃易爆物品、治安管治刀具或带伤害性游戏造成的伤亡;
(7)因偷盗、赌博或介入非法团伙组织造成的伤亡;
(8)因贪吃零食而中毒或吸烟、饮酒造成的伤亡;
(9)因私自乱拉乱接电线、电器造成的伤亡;
(10)因体育课、劳动课、实验课违反纪律和操作规程造成的伤亡;
上述协议从学生入学至学生毕业出校期内有效。
班级第一责任人(班主任):
学生(签字):
学 生 家 长(签字):马头镇崔店小学
年月日
第四篇:新家校共管协议书
玉都中学违纪学生家校共管协议书
年级 班学生 :
你因违反学校规定,于,情节严重,事后鉴于认错态度较好,家长积极配合且多次申请返校继续就读,现经学校政教处研究决定,根据《玉都中学学生违纪处理办法》,将对你进行必要的纪律处分,以观后效。为严肃校纪,教育本人,使你在我校学习期间,提高思想认识,端正学习态度,成为品学兼优的中学生,特制订本协议。
1、必须遵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学校各项规章制度,不得有以下违纪行为:
(1)、旷课逃学,撒谎请假,随意不打招呼离校出走;
(2)、抽烟喝酒,聚众赌博,放高利贷,偷盗、诈骗、勒索同学;(3)、寻衅滋事,策划、参与打架斗殴,以大欺小;
(4)、不服从管理,顶撞、辱骂、威胁老师及学校管理人员,影响学校声誉;(5)、破坏课堂纪律,组织、煽动闹事,破坏正常教学秩序;(6)、进入歌厅、舞厅、网吧、台球室等娱乐场所;(7)、与校外闲杂人员交往慎密,引发事端;(8)、与异性关系、交往不正常等过分亲密行为;
(9)、触犯法律,违反治安管理条例,被调查、罚款、拘留、判刑等;(10)不在班主任处请假,无原因私自离校;
2、该生若有以上违纪行为发生,学校将按照相关管理制度予以处理或勒令转学,情节严重时,将予以开除学籍或劝退。
3、自本协议签订之日起,涉事相关学生及家长互相之间不得再有任何语言冲突及报复行为,并保证已处理好关系,否则,由此引起的一切不良后果,均与学校及班主任无关,且学校有权中止学生正常就读。
4、本人及家长均同意履行以上协议内容,并接受学校处理决定,若再有类似事件发生,引起的不良后果均由本人及家长承担。
5、学生私自离校,班主任通知家长,家长负责找回该学生,期间发的一切不安全事故均由学生本人承担,与学校和班主任无关。
6、本协议一式三份,学生家长、班主任、政教处各一份,自签字之日起生效。学生签名: 家长签名: 联系电话: 班主任签名: 年级组长签名:
玉都中学政教处 2016年 月 日
第五篇:家校共育的看法
家校共育的看法
当前教育正处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时期,素质教育的使命是帮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共处,学会做人。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但由于社会的不良现象、家庭的生存危机、独生子女的“小皇帝”现象、父母的教育方式等都时刻冲击着学生们,特别是教育的实效性存在的问题,使当今青少年普遍存在的几大不良习惯:依赖他人;任性,以自我为中心;害怕承担责任;在交往中容易伤害别人;不爱劳动;在消费中盲目攀比、炫耀;学习不刻苦钻研,常常被动学习;有的甚至还存在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极不良的行为习惯,这些不良习惯都妨碍学生今后的健康成长。所以学校,社会,家庭的综合教育,成为造就一代新人的必要条件。而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起点和基础,更是学校教育的助手和补充;当然学校也是家长学习提高的摇篮,是学校与家长沟通的桥梁,家长通过了解学校教育,及时掌握学生在学校的动态。如何协调好家庭和学校的教育使两者教育形成合力而不是相互抵消,这对每个中学生及中学生的家庭乃至整个社会都是至关重要的。下面就结合心理学知识以及我个人的实践就家校共育的理论与实践从两个方面谈谈个人的看法。
一、家校共育的作用
1、家校共育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家庭教育环境,更好地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教师要想提高学校教育的效果,还要多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如:家庭结构、父母职业、家长素养等,因材施教,提高教育效果。由于家庭的千差万别,家长对教育子女的目标、成才的观念各不相同,因此家长对子女的教育理念也不相同,所以家庭教育必须在学校教育的配合下,具体分析每个孩子的实际情况,正确引导孩子成才,让孩子健康成长,成为有用之才。
2、家校合作能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班主任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就能让家长了解学校教育方式、内容和要求,以便使家长能在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配合学校开展教育,保持与学校教育的一致性,使学生能更健康地成长。学校严格按照《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教育。然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连续不断地,数年如一日地努力。家庭是学生接受教育最早,时间最长的场所,家庭教育的模式适合与否,对其能否顺利接受学校教育关系极大。因此,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之间的一致和配合,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3、家校联合有助于家长了解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可以促进学校和家庭之间的信息交流。学校家庭两方面教育是否密切配合,重要的一条是要及时交流信息。教师要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及对待父母的态度等,以便有针对性的进行学生的思想工作。家长也想要了解孩子在学校中的表现,并且还想知道学校是怎样开展工作的。建立家校联系后,能使这一渠道更畅通,学校与家庭教育更有时效性、针对性、目标要求更一致。
4、家校合作有利于家长做出教育的误区,有利于优化学校教育的环境。有些家长认为把孩子送到学校就把一切都交给老师了,自己只要给孩子吃好、穿好、住好就行。至于教育,那是老师的事。所以,我们应转变家长的这些不正确的观念,通过交谈、讲座、书面联系、向家长推荐一些谈家教重要性的文章,并针对孩子的特点和实际问题,教给家长一些科学的、有效的家庭教育方法,从而慢慢地担负起教育孩子的重任。另一方面,家长在家长委员会的牵头下,不断的提出改善学校教育的要求,传授社会上的经验,调动家长及社会成员改善社会环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校充分利用家长这一有力的教育资源去优化、促进学校内外的教育环境,使学生接受的教育更完整。
二、家校共育的途径
家校合作的有效建立,教师必须要深入到学生家庭中去,同样家长要参与到学校管理和改革中来,实现真正的沟通与互动,下面介绍几种家校合作的常用途径和方法。
1、家访。家访是学校和家长联系的重要渠道,是教师了解学生的家庭教育环境以及获取真实信息的主要途径。高中三年内教师对每位学生要家访一次,班主任每年对学生要家访一次,家访过程中要作好家访记录,要求家长签字,面对面分析问题,总结经验,不埋怨、不指责、不批评,切实寻找问题,解决问题,促进学生发展,同时,家访要了解家庭背景,人员结构,家访过程中要有礼有节,不能告状式家访,家访时,一定要让孩子在场,教师要有诚心和爱心要多表扬孩子的进步,真正起到教师、学生、家长之间建立合作关系。
2、家长会。建议各学校建立家长委员会,定期召开家长会以促进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交流与合作。家长会是争取家长配合的有效途径,形式可以由家长委员会或者学校定期组织家长会,家长会每学期可以举行两次,期初一次,期中一次,各年级组长主持,班主任了解学生情况,汇报学生成绩,指出学生问题,介绍班级现状,沟通家长意见。学期结束时也可以利用社区由教导处、德育处、年级组长、班主任走出校门到社区召开家长会,主要是汇报成绩,向家长宣传假期中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家长起一个监督作用,同时把行为规范极差的学生交给社区,形成一个三结合教育合力,更好的为教育服务。
3、开办家长学校,让家长参与教育。请家长进校参与学校教育活动,以了解学校,认识学校与学校保持一致。每个年级都要建立家长学校,作为家长代表参与学校方针、政策的制定,参与学校后勤的管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随时让家长进教室听课,家长与子女相互交流,使教育教学更透明。家长学校的开办,就像在家庭和学校之间架设了一座彩虹桥,使家庭教育研究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家庭育人环境明显改善,家教质量明显提高。家校联系的畅通无阻,有效地加强了家校合作,实现了二者和谐的教育资源网。家长学校的开办,就像在家长和学校之间开通了热线电话,及时地消除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中的不和谐音符,使广大家长的心与学校贴得更近。家长学校的开办,就像在学校和社区之间链接了一条锁链,使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一体化,为创设和谐校园、和谐社区、和谐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广大家长学员的支持和配合下,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校整体工作不断推进,社会声誉不断提升。
4、通过密切亲子关系,为家庭教育创造良好的条件。学校安排学生做“三个一”即:帮家长洗一次脚、做一次饭、说一句悄悄话。家长安排子女为教师也做“三个一”即:帮教师做一张贺卡、打扫一次办公室、提一条意见,通过学生这个纽带把家长和学校联系起来。
一个深刻、全面和真实的教育,必须是教师要了解家庭,作好与家长合作的心理准备,并且要积极鼓励家长成为学校的密切伙伴;家长要承担应尽的职责和义务,积极参与学校事务,本着对教育的负责,用积极的态度成为学校的智囊,为孩子的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使教育更好地为学生服务,培养高素质的栋梁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