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高段数学教学的几点体会
小学高段数学教学的几点体会
根据学校的安排,让我说说自己平时教学的经验,经验谈不上,只是在平时教学工作中的点滴体会。下面,就我在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几点做法跟大家共同商讨:
一、凸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新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是来源于生活,又必须回归于生活。只有在生活中才能赋予数学活动与灵性。数学的教与学应该联系生活,注重现实体验,变传统的“书中学数学”为“生活中学数学”。
新教材编排的学习内容,大多数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目的就是再现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生动、熟悉的生活情境可以使数学由抽象变得具体,激活学生的思维。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积极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使学生从生活情境中感受数学、理解数学和应用数学。教师要善于捕捉生活现实,采撷生活实例为课堂教学服务。将数学问题融于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乘法分配律”时我就创设了“买校服”这一现实问题情境:“学校五年级学生购买校服,上衣每件25元,裤子每条20元,买16套校服应付多少元钱?”你能用几种方法解答?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发现:(25+20)×16=25×16+20×16这一等式,感知乘法分配律的存在,同时体验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内容越贴近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就会乐学、愿学,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越高。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就在身边,从而有效地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生活中,自主探索、自主实践、自主创新。
二、重视课堂教学,注重学生学习过程: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了“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新时期的教育工作者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学行为等。
传统的数学教学重结果轻过程,形成结果的生动过程往往被教师“全包了”,学生只是接受知识的“容器”。不断地被教师塞进知识,从而使数学课堂变得机械、沉闷,缺乏生气。新时期的数学教学要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不但要让学生弄清“是什么”,而且要让学生弄清楚“为什么”。只有让学生真正理解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对所学的知识有了深刻的认识,所学的新知识才真正成为学生自己的东西。
在教学中,我由传统单一的知识灌输者逐步转变成学生的引导者、组织者、指导者,注重学生获取知识的学习过程。教学时,我大多数是开门见山,直奔本堂课的重难点提出问题,组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新知识。例如:在教学“圆周长计算公式”时,首先提出问题:我们都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教材上的小朋友围绕圆形花坛转一圈到底有多少米呢?这节课同学们能不能自己推导出“圆的周长计算公式”呢?接着,我就在黑板上画了几个大小不同的圆并标出了圆的直径,组织学生用准备好的线围绕着圆量出圆的周长。引导学生用圆的周长除以所在圆的直径,得出圆的周长总是圆的直径3倍多一些。此时,教师及时介绍圆周率。然后,引导学生根据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得出求“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学生体验了知识形成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数学学习的快乐,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探究知识。最后针对本堂课的重难点进行最有效的巩固练习,教师及时辅导。
三、重视解题策略归纳总结: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不断地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解题的方法。比如:在教学分数问题时,引导学生总结出解答分数问题的基本步骤:一找(找单位“1”的量);二画(画线段图,先画单位“1”的量,再画与单位“1”相比较的量);三判断(判断单位“1”的量是已知还是未知);四确定(确定解法,单位“1”已知用乘法,单位“1”未知用方程法或除法);五检验。又例如:在教学除数是小数除法时,引导学生总结出了五个步骤:一移、二商、三乘、四减、五添。方法即能力。掌握了解题的方法步骤,去解答一些练习题时,学生就不容易出错。他们在解题过程中,边做边想,就会不断地理解和掌握这些方法步骤。
四、练习是掌握和巩固知识的必要途径:
练习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的重要载体,是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有效工具,是教师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主要途径。高质量的课堂教学,必须具有高质量的练习作为基础。
新编教材的习题量不大。如是大多数教师能合理利用《目标练习》、《作业设计》等、还有中心学校组织订阅的《学习报》等。这样一来,学生的练习就多了。课堂作业无论质量如何,学生都会认真完成。家庭作业就不能遂人所愿。教师若不检查、不批阅,无论优生,还是学困生,都会有偷懒不做的时候,即使完成了,质量也不高。
要掌握和巩固知识必须靠练习。怎样的练习才能有效呢?我做到以下三点:
1、练习要有目的性,不要盲目练。要想使练习效果明显,课前必须精心筛选与本课新授内容紧密相关的练习题,针对性要强,习题要有一定的坡度,先易后难。
2、要保证让学生有足够的练习时间,尽量让学生在课堂上练习,便于老师发现问题,一对一地进行及时辅导。我班数学作业是这样安排的:教材编排的练习,我一直要求在课内完成,并规定时间,保障作业质量,提高作业速度。《目标练习》、《小学生数学学习报》我大多数安排学生晚自习完成,第二天早读课前必须交到老师处,老师及时批阅。或者利用课前时间组织学生交叉批改,教师浏览,发现问题及时反馈。
3、合理安排练习内容,不求练习数量,重视练习质量。基础知识经常练,关键内容和重难点每两周安排一次练习。将两周以来所学重、难点内容进行归纳,设计一些能够启发学生思考的练习题让学生周末独立完成。下周一交给老师批改,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五、重视复习,适时评价:
数学复习的主要目的是查漏补缺,系统梳理,夯实“双基”提高能力,促进学生发展。通过复习,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达到《新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非常重视复习。主要做到以下几点:
1、精讲多练,以点带面。抓住关键知识,薄弱环节,疑难问题讲清、讲透,次要知识、简单问题少讲、不讲。在中心学校组织的毕业班监测考试前,组织学生复习前三单元时,抓住了学生解“分数问题”这一薄弱环节进行复习。补充的例题贯穿了分数乘除法的知识点,体现了分数乘除法知识的横向联系,培养了学生综合解题的能力。本班学生这次监测考试,解“分数问题”失分较少。
2、复习要有层次,抓中间促两头。对于学困生我经常要求学困生在基础知识方面加强练习,教材上、《目标练习》上的习题反复练习,达到基础知识牢固掌握,考试时该得的分数一定要得到;对于优生,尽量安排一些难度比较大的习题让他们练习。拓展学生的思维,力争考试得高分。
3、方法要巧。利用一切有效手段调动学生复习的积极性、创造性,使学生学得轻松,理解得透彻,掌握的牢。“一题多解”,“一题多变”是我在复习过程中最常用的方法。例如:“学校将栽树200棵的任务分配给五、六年级两个班完成,五年级完成的栽树棵数是六年级的2/3,五、六年级各栽多少棵?”可以用分数、按比例分配等方法解。“一题多解”的训练,寻找多种解题途径,择其精要解题方法,逐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加强“一题多变”的训练,尽可能覆盖知识点,扩大知识面,增强学生的应变能力。行之有效的复习确实能够提高学生的成绩。
适时准确地进行复习评价,可以了解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程度,窥视解题思维心理。复习评价,试题难度、数量要适中,防止过多或过繁。测试的次数要控制,防止加重学业负担。长期以来,我坚持一单元一检测。及时阅卷,做好试卷分析。一般利用两节课时间进行试卷评讲。第一节课,让学生针对自己试卷上的错误,自我表达错误的原因,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从而提高自我认识,自我反思,自我监控,自我超越的水平。第二节课,教师针对学生普遍性的错误进行重点评讲。例如:中心学校六年级监测试卷中的“简算”,我班学生失分较多,作为重点内容进行评讲,并精心设计习题加以巩固,起到防微杜渐的作用。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以上几点做法有不足之处敬请批评指正。教学工作是辛苦的,让我们苦中取乐,扎实地开展教学工作,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相信我们的教学质量是会不断提高的。
第二篇:小学高段数学教学案例分析
小学高段数学教学案例分析
摘 要:数学这门学科,自古以来就被认为是最枯燥难学的学科,也是理性最强的学科,对于天真烂漫的小学生来说,他们如何才能学好数学呢?教师要能够善于诱发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从案例分析入手,对学生进行引导教学。
关键词:小学五年级;数学;案例;分析
教师要能够善于诱发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要充分利用数学课堂,把数学教学创设成充满活力、魅力无穷的课堂,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积极地感受数学美,去追求数学美。本文从如下几个案例分析如下:
案例一:趣题巧解
甲、乙两人同时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距离是100千米。甲每小时行6千米,乙每小时行4千米。甲带着一只狗,狗每小时行10千米。这只狗同甲一道出发,碰到乙的时候,它就掉头朝甲这边走,碰到甲时又往乙那边走,直到两人相遇。这只狗一共走了多少千米?
解题分析:如果你们想分段算出狗跑的路程,再求出所分路段的和,将很难算出结果,因此要从整体考虑。要求狗跑的路程,狗跑的速度已知,需要求出狗跑的时间,而狗跑的时间就是甲、乙两人的相遇时间。这样用狗跑的速度乘以它所跑的时间就可以算出狗跑的路程。
根据分析解答如下:
先求甲、乙两人多少小时相遇(即为狗跑的时间)?100÷(6+4)=10(小时)
再求狗跑的总路程是多少千米?10×10=100(千米)
然而我却想出了另一种思路:不需要计算就可以知道狗一共跑了100千米。狗一小时跑10千米正好等于甲、乙两人同时跑一小时的路程和。甲、乙两人同时相向而行,经过一段时间必然会相遇,这段时间内狗跑的路程应该就等于甲、乙两人的路程和。由于两地距离是100千米,因此甲、乙两人加起来的路程和就是100千米,所以狗也就跑了100千米。
如果按照我的解题思路,将原来题目中“狗每小时行10千米”改为“狗每小时行20千米”。那么根据我上面的分析,甲、乙两人加起来的路程和就是100千米,而狗的速度是两人速度和的2倍,在相同时间内,狗跑的路程就是两人路程和的2倍,即100×2=200(千米)。假设将原题中“狗每小时行10千米”改为“狗每小时行7千米”,那么狗的速度是两人速度和的7/10,在相同时间内,狗跑的路程就是两人路程和的7/10,即100×7/10=70(千米)。
最后,我想告诉大家只要我们平时敢于并善于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就能够产生一些“奇思妙想”,就一定会有更多新的发现。
案例二:大树有多高
我家院子有一棵银杏树,一天,妈妈指着银杏数,神秘地问我:“你知道这棵树有多高吗?”我不禁一下子楞住了,心想:“这棵树这么高,尺子又不能伸上去,该怎么办呢?”想着想着,忽然想到了数学课上学到的倍数,于是有了办法。我胸有成竹地对妈妈说:“只要给我一把尺子,我就能量出这棵树的高度,不过你要配合我。”妈妈半信半疑地说:“那好吧。”
于是,妈妈给了我一把尺子,我开始测量。今天是个晴天,我让妈妈背对着太阳,和大树并排站着。先测量出妈妈影子的高度是100厘米,再测量出树影的高度是300厘米。然后我问妈妈实际身高是多少?她说是165厘米。过了一会,我不假思索地说道:“树的高度是495厘米。”妈妈听后疑惑地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计算的?”我充满自信且略有些得意地说:“我是用倍数法计算的。我先测出你的影子长度和树影的长度,然后算出树影长度是你影子长度的3倍,由此推出树的实际高度也是你身高的3倍。算式:165×3=495厘米,所以树高是495厘米。”
我用数学知识算出了大树的高度,通过这次测量,使我明白:只要留心观察,用心发现,生活中的很多问题都可以用数学知识来解决。数学的作用可真大呀!
案例三:生活中的近似值
今天,老师在我们学会了用“四舍五入”法取小数的近似值后给我们出了两道题目:
(1)小王批发了13.6吨梨,他租了一辆载重量4吨的卡车来运,他至少要几次才能运完?(2)某服装店每套衣服用布2.4米,50米布可以做多少套这样的衣服?
我一看到题目就特别兴奋地用四舍五入法将它们解决了13.6÷4=3.4(次)≈3(次)50÷2.4=20.8(套)≈21(套)。心想:这太容易了,不就是要注意保留整数吗?这个陷阱套不住我。我迅速将答案告诉老师,老师用一种鼓励的语气对我说:“你离成功越来越近了。”我狐疑地看着老师,再看看自己的答案,百思不得其解。这时老师说:“请大家在做题时联系实际生活想一想,该怎么做?这两题都不能用四舍五入法来取近似值,第一题剩下的零点几车是扔掉呢?还是再运一次?第二题剩下的零点几套够不够做一套呢?”
我听后恍然大悟,原来做题目要联系实际,不能死搬硬套,学习了四舍五入法就形成了定向思维,没能灵活处理。像运货,装油,装水等等类型的题目在取近似值时不管小数点后是几都要向个位进一;像做衣服,做家具等等类型的题目在取近似值时不管小数点后是几都不向个位进一。想明白以后,我立刻重算起来:13.6÷4=3.4(次)≈4(次)50÷2.4=20.8(套)≈20(套)。我把这个结果告诉了老师,并说了我的想法,老师终于满意的笑了。并顺便说了这两种取近似值方法的名称:进一法,去尾法。
通过这次求近似值的练习,使我认识到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不能死学习,要将课堂上的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要学得活,用得灵。
案例四:一共有多少种坐法?
学校组织看电影,五(1)班安排在第18排,这一排有30个座位。小鹏和小飞是一对孪生兄弟,班主任安排他俩坐在一起,小鹏和小飞有多少种不同的坐法?
这道题我刚开始是这样想的:要求出有多少种不同的坐法,就必须先从题中找出有一共有多少个座位,哪几个人必须坐在一起。
由题意可知:有30个座位,有两个人必须坐到一起。这样我们便会运用所学规律:一共有多少种坐法=总座位数-坐在一起的人数+1,即:30-2+1=29(种)。
后来,细细想来不对劲呀,题目告诉我们:小鹏和小飞是一对孪生兄弟,班主任只是安排他们坐在一起,可并没有说谁坐在谁左边,谁坐在谁右边。经这样仔细一琢磨,才恍然大悟:小鹏坐在小飞的左边有29种,小飞坐在小鹏的左边也有29种,即:30-2+1=29(种)29×2=58(种)。
显然,答案应该是一共有58种不同的坐法。由此,我想对大家说:希望同学们在解题的过程中,要认真审题,细心答题,这样才能取得较好的成绩。
参考文献:
[1]刘辉.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案例分析及微型实验研究[D].课程与教学论.海南师范大学.2013.[2]徐中华.小学数学新课导入的案例分析[J].《读写算(教研版)》.2014年8期.
第三篇:小学高段数学教学中
小学高段数学教学中 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交口县城关三小王丽萍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中明确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这就要求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小学高段数学教学中,课程容量、课程难度以及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的要求较小学低段都有了一定的提升。在小学高段数学教学中,如何根据教材的不同内容引导和安排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呢?我觉得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小学高段数学教学中应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小学高段数学教学中学生的自主学习实际上就是一种自主学习模式,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习惯了将教材作为教师上课的主要依据,将教材作为教师“教”的材料,严格依照教材上的内容体系、逻辑结构进行课堂教学。但是课堂中密集地让学生思考和讨论,很多时候一个“知识点”的“得出”都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课堂效率大幅度降低,且课堂上的思考和讨论受到时间和空间的多重限制,往往探究效果并不理想,导致部分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难以摆脱“讲授式”的枷锁。
 为了让学生的思考更加深刻、课堂交流和讨论更加充分,就必须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关键问题”和“关键知识”在上课之前进行基本的了解和准备。如果教师能够在了解学生、了解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当节课的学习目标布置适当的任务,在上课之前或课堂中先让学生解决一部分自己通过已有知识结构可以解决的问题,那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就可以利用更多的时间进行更广泛和更深刻的思考和讨论,大大提高课堂效率。
二、学生的自主学习是促进学生综合发展的重要手段
小学高段学生已经能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新知的自主探索与学习了,他们已经形成的知识结构能为自主学习的开展提供必要的支持。因此,学生对于当堂课的教学内容如果具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并且能依据这些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提出假设或猜想,以自己能够掌握的方式方法进行演绎或论证,为课堂教学提供可供参考的素材,那么这样的教学内容就可以通过课前自主学习完成。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学生为本,以教材为依据,适当引导和开展学生的自主学习,不仅让学生加深了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学生提出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自主的学习品质,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自主学习,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和全面发展。
第四篇:小学高段数学教研组工作总结(模版)
小学高段数学教研组工作总结
本学期在我校教研室的的领导下,学校领导的精心安排下,我们数学教研组组织教师积极地开展了各项教育教研活动。加强教师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活动,全面提高教师专业素质。以提高课堂教学为核心,注重课堂教学的时效性,高效性。从细节抓起,为了更好地做好以后的教研工作,现就本学期教研工作总结如下:
一、研读新课标,践行新理念。
以“研读新课标,践行新理念”为活动重点,加强我组教师对《2011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的学习,不断提高课程实施水平,构建绿色高效课堂。
分散研修期间,组织全组教师观看优秀课例视频,以研修课例引领研修组打磨优秀课例。磨课期间,公开、公平、公正选出主讲教师,制定切实可行的磨课计划。研修组组织选取课题、制定教案、修改教案,听课、评课、撰写感言、磨课总结等活动。
二、严谨教学常规,提升教学质量
1.认真落实集体备课制度。本学期我们继续实行集体备课,认真落实集体备课制度,切实提高备课质量。主备教师要把握好教材的重、难点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创造性地处理好教材。广泛借鉴各种优秀教案,根据我校学生实际情况设计出优秀教案做好备课和研讨工作,各位教师要积极参与集体研讨,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自己的教学风格进行个性化的修改,写出个性化的二次备课。课后及时写好教学札记。尤其抓好巩固练习课和整理与复习的教学设计。强调教师不仅备出书中仅有的内容,而且要创造性的运用好教材,练习的内容要有密度、坡度、层次,适合好中差三种学生的不同学习需要。每月教导处检查教案、作业一次,教研组进行抽查,杜绝无视进度备课和上课,先上课后备课现象,要求教案具有实效。要有板书设计,要有课后反思,反思的内容要有针对性,便于弥补今后课堂教学的不足。
2.优化课堂教学,强化质量意识。全体数学教师开展“童本课堂”我先行的教研活动。抓住儿童的特点进行教学,是从“生本”到“童本”的实然之策,落实了“童本”,小学课堂教学高效率就有了根基。本学期继续把优化课堂教学,重视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突出课堂教学的时效性作为我组的重点工作。注重课堂教学的过程管理,继续实行听评课活动。课后检查教案,点评交流,通过开展听课、评课的研讨活动,教师们取长补短,不断提升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
3.进一步规范学生作业,力求提高作业练习的效能,作业布置精心合理,作业做到批改准确,反馈纠错及时,适当批有鼓励性评语,保持作业本整洁,书写规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坚持每月一次的学生作业量化考核检查,期末对学生作业情况进行量化积分。
4.本学期教师做到了认真备课,随时保证有余课,课前作好充分准备,在课堂教学中,坚持面向全体,兼顾两头,特别加强了对后进生的辅导。
三、存在的不足和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提高的几点。
1.积极参与网络教研活动,进一步深钻新课程标准,改变陈旧的传统教学方法,在课堂上创建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给予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想象的拓展空间,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去学习。
2.进一步深钻教材,确定教学目标,找准重、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进一步抓好后进生的辅导,减少不及格现象,提高优秀率.4.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改错学习习惯。
总之,让每一位老师在数学课堂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让每一个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都取得了进步,这是我们数学教研组对每位老师的期待……
第五篇:小学高段数学教研组工作总结
小学高段数学教研组工作总结
高段数学教研组是一个积极向上的群体。每个教师既不锋芒毕露又不甘于落后,都是全身心投入本职工作。在这个学期内,不抱怨、不气馁,继续着“勤学、善思、细研、实干”的准则,一如既往,再接再厉;同时我们也在冷静中思考不足,针对存在的问题积极改进工作。
一、争创学习型、创新型的教师团队。
教育的发展决定了教学活动不是一个人的事情,而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只有集体的共同努力,才能成功面对和解决教学中的很多问题;只有集体合作,共同探究,才能有最佳成效。
1、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了《新课程标准》、《小学数学教师说课法》,进一步领会新课标的精神,以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为指导,进一步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
2、创设同事间互相关爱、互相帮助、互相切磋、交流的学习型组内文化。
二、加强常规管理,优化课堂教学
教学常规是指在长期教学实践中形成的行之有效、而又必须遵循的教学规范和要求。在实施“六认真工作要求”中,我们对每一个环节都非常重视,而且全组教师都能按时备课,而且内容详尽,各俱特色。
1、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各教师从素质教育的高度把安排到的课上足、上好。
2、单元考核:平时组内单元检测卷由每位教师分担、把关,每次检测两个年级的班级都能认真做好质量分析。
3、一学期来教研组共检查了备课本5次,教师们都能按要求备足、备好课,大部分都能写好详案,并能及时写好教后反思。
4、一学期中全组教师每人校内听课10节以上、校外听课5节,并及时写好听课反思或随感,而且每次外出听课回来,肯定把先进的理念与方法,让组内教师共享!
5、针对学生设计作业、作业量等问题进行讨论,在平时布置了科学的、有价值的作业,结合班级学生特点推出特色作业。当期末的复习迎考来临之际,教师们又团聚一起,为期末复习献计献策,真正做到了团队精神!
三、演绎课堂精彩
全体数学教师从点滴入手,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查找资料,精心备课,努
力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兴趣,教给了学生知识,更教会了他们求知、合作、竞争,培养了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及方法,使学生学得有趣,学得实在,确有所得,向40分钟真正要到了效益。,围绕“数学与生活实践联系 提高新课程教学”这一研究专题,通过开展教研活动,逐步使新颖的课堂激发起学生最大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学生喜欢的课堂教学。例如:葛虎明老师执教的《
2、5的倍数》、石雪刚老师执教的《打电话》、李瑞梅老师执教的《用比例解应用题》等等,包括我们的常态课无不重视课堂开放的有效性。可以说,教研活动主题化演绎了我们课堂的精彩。
虽然在工作中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这离我们所追求的“品质团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集体备课、教研活动培养了教师理解和把握教材的能力,唤醒了教师推进新课程的意识,我们高段数学教研组正在逐渐由“经验型”向“反思型”和“研究型”群体发展。在我们看来,课改与教研是一个永恒不变的主题,下学期,我们还要把教后记只注重对具体实践结果的粗浅回顾,提高到对实践本身(实践过程)的深入反思,使“研”更有深度;同时有效地利用小学数学教研组的博客,与同行交流思想,为学生提供服务。
“教育的承诺在于教学的质量,学生的成长赖于良师的敬业。” 把它作为工作信条,我们高段数学教研组全组上下将会更加勤奋踏实地开展好各项工作,力争打造团队的品质,使我校小学数学教育教学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