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两种写作教学看写作教学面临的真正问题

时间:2019-05-13 00:04: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由两种写作教学看写作教学面临的真正问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由两种写作教学看写作教学面临的真正问题》。

第一篇:由两种写作教学看写作教学面临的真正问题

由两种写作教学看写作教学面临的真正问题 容理诚

共2页 [1][2]

------------------

字号:【大 中 小】

写作,从来都是为生存,为生活,为生命的。生存、生活合为一体即为生活,是生命的通俗表述,而生命则显得抽象而深刻。

事实上,我国中小学一直就存在两种内容形式的作文教学,一是基础性的,学习写作记叙文、议论文及文学类文本;一是实用文体的写作教学。所谓“为生命的写作”“表达自我的写作”“学会鉴赏和艺术表达,丰富学生精神生活的写作”大致属于前者,而“为生存写作”“基于交流的写作”“为‘有效率的交流’,完成‘基础阅读和表达’任务的写作”大致属于后者。词语的变化并没有改变写作教学的形式、内容和性质,也未必产生创新与革命。事实上,大多数新的理念只不过是老思想的重新组合。所以,戈登·德莱顿说:“没有新的成分,只有新的组合。”当然,我们还可以把写作教学分为三种、四种、五种,只要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素养,只要服务于学生现在与将来的生活。批评中学毕业生不会写实用文,以此证明中学毕业生写作素养低、学校教学质量差的声音,十几年来不绝于耳。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在考试,中考、高考是指挥棒,而考什么就教什么,一直以来就是中学写作教学无奈的现实。其实,让学生掌握几种实用文体的格式,学会写几种常见实用文,绝非难事。所以,如何让考试评价为学生将来的生活服务而不是为考试服务,是考试评价改革的当务之急。

从另一方面讲,如果我们中小学写作教学不能让学生明白写作是为了自己将来的生活,那么,写作教学的动力、效率从何而来?由此可见,写作教学首先要解决“写作教学为什么”的问题。

既然写作教学是为了学生将来的生活与发展,那就要充分尊重学生写作的个性化,而当前写作教学的最大弊端仍然是专制性和共性化。写作教学如此,阅读教学更是如此。为什么阅读与写作教学“少、慢、差、废”的状况总是改变不了?我想,问题出在我们的教学理念和行为上。譬如阅读,阅读本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我们却总是以老师为中心,用老师的讲来替代学生的读。再如作文,本来也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是“我手写我心,我文抒我情”,但在教学中,写作却往往被简单地模式化——统一格式、统一主题、统一材料。如此,学生只能人云亦云,千人一面地表达了。我以为,如果我们不尊重学生读和写的权利,不珍惜学生读和写的感受,不为学生营造读与写的时间和空间,不建立师生之间平等的教学关系,便无法走出当前的困境。其实,学生学习的地方是学堂而不是讲堂,这是每个老师都应该明白的道理。所以,写作教学、阅读教学的真正出路在于民主性和个性化。

我们知道,阅读(包括无字阅读)是写作积累的唯一途径,没有阅读积累,写作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但专制、共性的阅读却将阅读变成了老师讲学生听的阅读、老师写学生抄的阅读、老师画学生背的阅读,变成了只知道听、抄、背的“复习”的阅读。如此,如何完成阅读积累的任务呢?其实,阅读是不存在复习的,每一次阅读都是一次崭新的感悟。阅读需要亲历,需要个性化。

同样,作文(除一些实用文外)也是不存在复习的,每一次作文,都是一次崭新的创作。遗憾的是,许多学生从小学一直到高考的作文,竟然都在重复过去的故事。我不同意把学生的作文称为习作、练笔,因为这不利于激励学生写好作文。爱因斯坦小时候曾制作了一个丑陋的小板凳,在他看来,其实就是一项伟大的创作。如果学生将每一次作文都视为崭新的创作,那么学生的作文,一定会充满个性、不同凡响了。这就是激励发挥的作用。什么是个性化写作?个性化写作就是在安全自由的环境和心态下,独立的、自主的、真情实感的,在立意、拟题、选材、结构、手法等方面彰显个性的写作。如果是虚情假意,如果材料明明有多个角度可以立意却限制为一个立意,如果只规定用主题明确的相同材料,如果只允许用相同的结构,如果只按照一种模式„„那么,就成为专制与共性的作文了。这样的作文,一定与精彩无缘。

人才构成的最重要因素是个性和独立的思想,而当下阅读写作教学最缺乏的正是个性和独立的思想,因此,我们只能培养出没有道德标准、没有文化积累、没有写作素养,只有虚情假意,投机取巧,只讲假话、空话、大话、套话的“愤青”或庸人了。

阅读积累是写作的基础。我们积累了什么?学生积累了什么?我们激发了学生积累的兴趣吗?我们提供了个性积累的示范吗?缺少积累的前提而奢谈方法,犹如缘木求鱼。所以说,相对积累,方法永远是雕虫小技。但是多少年来,我们总是远离积累而在空谈方法的误区中辛勤地耕耘。因此,要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进行到底,让学生通过与众不同的积累,养成与众不同的个性,由平凡走向杰出。

个性不是教出来的,而是培养出来的,教的前提是模式,而个性是不可能有模式的。所以,首先要充分认识这样一个道理:每一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夸美纽斯说:“一只鸟儿学飞,一条鱼儿学游,一头野兽学跑,都不需要任何强迫。它们一旦觉得自己的肢体长得够强健了,立刻就自行去做这些事情。”所以老师最需要做的是,尊重学生个性,营造激励环境,提供学习帮助,使学生做得更好。

当然在写作教学中,共性也是存在的,如良好的习惯,如正义、道德、真善美的价值观等,但仍需要我们个性化地理解、探究、养成、使用。共性是暂时相对的,个性是永恒发展的。

附:网友的观点

我认为语文可以分为两类阅读和写作:为“有效率的交流”的阅读和写作,完成适应时代需要的“基础阅读和表达”的任务;为“学会鉴赏和艺术表达”的阅读和写作,完成“丰富学生精神生活”的任务。

两者的任务不同,在选文、读写训练思路和方法上必然不同。举例来说,同样是写作,前者强调规范,要求学生写什么文体就要像什么文体,议论文必须三段式,写新闻必须中规中矩。后者强调多样,完全可以“韩寒式”的天马行空。同样是阅读,前者强调求同,要求学生学会采用相应的方式理解,可以,也必须有标准答案。后者强调发散,提倡多角度思考,不应该有什么标准答案。我一直以为:语文教学界许多争论不休的问题,就是因为将这两者混为一谈。

试试将这两种情况分开处置,情况又会如何呢?

„„

我们应该面对的现实是:绝大多数学生,将来不会当作家,对他们来说,有效沟通才是学习作文的根本目的。由于我们的作文教学、我们的作文高考,一直没有分清这两类写作,所以造就了一代又一代高考作文分数很高,但连简单的交际文书和论文都不会写的学生。难道我们还要让这种情况继续下去吗?

如果说当社会还处于农耕文明等低速发展的时期,当教育依然是少数人享用的产品时,这种混淆两类不同写作的教学和考试还有它存在理由的话,那么在当代,这种混淆的危害已经日益显现。意识到这一点,或许我们的语文教学就有可能开辟出一条新路来。

我觉得文中的“生存写作”更接近于我所理解的“为‘有效率的交流’的阅读和写作”,而“生命写作”则更接近于我所理解的“为‘学会鉴赏和艺术表达’的阅读和写作”。前者顺应了信息化时代有效率交际的需要,强调规范、求同;后者顺应了人们精神生活的需要,提倡多样、发散。当然,这两种写作是不能截然分开的,它们之间相辅相成,共同满足人类社会生活和人的个体发展对“作文教学”的要求。

我们一直在议论作文教学的种种问题,但是总有一种深不下去的感觉。我们一直对高考作文题议论纷纷,但即使让你去命题,按照我们习惯的思路也未必能命出多好的题目;面对考试作文能得高分却不会写一张合格假条的学生,我们可以愤世嫉俗地诅咒作文教学,但是我们是否真的找到了深层次的原因?我们一直关注美国的“形式训练作文法”,但是又有多少人解出了其中真正的深意?

所以,我们不要急着反对“两类写作”的观点,不妨联系我们的作文教学实际,一起来看看:这一话语系统是不是比各位熟悉的话语系统更能有效地针对作文教学现实,更能作出合理的“描述、梳理、解释和推断”。

(网友:aimin)

美国的作文考试跟中国的科举考试“如出一辙”:只考“基于交流”的写作。这样做,有没有坏处?我个人认为没有。

但是,如果把这两种写作混为一谈,便会导致很多人写出来的文章别人看不懂,或者无法精确表达自己的观点,或者根本就不会写某类型的文章。比如我曾经用美国初中的英文统考题考我的移民学生,让他们用中文来写,题目是“用500到800字左右评估一样初中生常用的产品”,结果没有一个人得到及格分数。接近一半人想不出有什么产品可以让他们写;另外一半人不知道什么叫评估,不知道原来评估是要设定评估根据的,写出优点和缺点,然后提出自己的意见。

(网友:方老师2007)

读了这篇文章,我首先想到的是,它的产生,是拍脑袋拍出来的意见,还是对写作教学现状及写作理论进行过细致研究之后形成的意见?把真实表达跟交际交流需要对立起来,只要真实表达不要交际交流技巧,本来就是作文教学中的一股歪风邪气,怎么能给以肯定呢?

没事写着玩,不给人看,从而提高个人写作水平和心智水平。这样的写作,用得着老师去教吗?而且记录内心隐秘,只是为了宣泄个人情思,根本不需要考虑是否明白清楚,别人越看不懂越安全。

以交际交流为目的的写作,照样需要真实地表达自我。真实、真诚不是有效交际交流的基础吗?怎么一提表达自我,就要否定交际交流方面的要求呢?

作家写作,看似不考虑阅读对象,只是把内心形成的东西描摹出来,其实他们还是要使用各种各样的表达技巧,以使文章能够吸引人,或者以情感人,或者以理服人。也就是说,表达自我,产生表达愿望,只是写作的一个起始条件和动力基础,而不是写作的全部。要很好地表达自我,需要表达技巧;要使表达的“自我”为读者所认知、认同,同样需要表达技巧。

有人说,作家写作不需要技巧,这就好像有人说骑自行车不需要技巧一样。我们成人骑自行车的时候,往往把心思用在注意道路走向和交通安全方面,基本不关注骑车技巧。这是因为我们骑车多年,经验丰富,各种骑车技巧掌握得非常熟练。作家写作不关注技巧的情形也是这个道理。

作家写作的时候较少考虑(甚至不考虑)表达技巧的情形是有的。如果我们通观一下一些作家的写作历程,会发现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他们早期的作品,大都比较重视表达技巧的运用;随着写作经验的丰富,其成功作品,往往给人以浑然天成、不事雕琢的感觉。从这样的角度看问题,我们不难得出一个很朴素的认识:作家也是需要写作技巧方面锻炼的,锻炼得越多,用得越纯熟,作品越容易返璞归真。

第二篇:教学写作

关键词:教育教学论文写作

内容摘要:

一、论文写作意义及种类

二、论文选题

三、写作前准备工作

四、如何撰写

五、论文面世及其它

教学论文是教育教学领域内某个课题在实验性、理论性或观测性上具有新的研究成果或创见和主张的科学记录,对推广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促进教育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下面从几个方面谈谈教学论文的写作,以期与同仁们共同探讨与学习。

一、教学论文种类:

教学论文是研究教育教学规律的论文,具有指导与推广意义的作用,其科学价值不亚于专业学术论文。其主要种类有:

1.经验总结:它是多次反复的成功与失败的教育教学经验的概括与提炼。写此类文章时有三忌:一忌面面俱到,全面开花,写成流水帐;二忌停留在经验上,未上升到教育理论的高度;三忌选题过大。

2.研究性论文:就当前普遍关心的问题或热点问题进行扫描性的研究和分析,不限于自己的经验,但必须有自己的观点,并提出建设性的建议和意见。

3.实验报告或调查报告:实验报告一般是亲自参加的教改实验者撰写的,而调查报告则可以是他人撰写的、不论哪一种报告,其结论都必须有数据与统计资料支持.一个完整的实验过程应包括确定研究课题、提出假设和预测、实施、验证、追踪等,对照也是不可少的(附表一)。

一、教育科学实验研究工作计划表

年月日

研究人员指导人员

项目内容备注

研究题目

研究目的

研究对象

研究范围

研究方法

研究步骤

成果形式

经费预算(细目)

研究周期(起止)

课题管理部门

其他

为了文献标引工作和电脑贮存检索之需要,论文现要求规范化、标准化,即每篇论文在题目和正文之间必须有“内容摘要”(200字左右)和关键词(5个左右)。

二、选题

xiexiebang.com范文网(FANWEN.CHAZIDIAN.COM)

选题是论文写作的起点,它既关系到论文写什么的问题,也决定着从事该项研究的价值问题.课题具有客观意义,只是保证科学研究成功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但是选对选准了题目,等于论文完成了一半.它包括两次含义:一是指选题与客观需要相符合;二是指选题与主体的状况相适应。科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为社会服务,为人类文化的发展作贡献。选择的课题具有客观意义,随之而来的相关研究才会有意义,在课题基础上写出的论文才会有实际价值。教师在工作实践中从事学术研究,除了紧靠教书育人这一特点外•,还应注意结合以下几个方面来体现课题价值:;

--急需解决的问题;.

--选择前人没做过的课题;

--选择前人虽有研究,但有待发挥、补充、完善的课题;

--选择虽有人探讨,但说法不一,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选题一定要具体,面不宜过大;

--选题一定要明确、新颖;

另外选题还要结合研究者自身的实际情况来考虑.

首先,对该选题要有浓厚兴趣.兴趣,在科研中促使人们积极追求,潜心探讨的.一种爱好欲望,是学术研究的动力.

其次,要发挥个人专业专长,一定要在博采众家之长基础上有自己的研究领域或方向。我自己对语文学法指导就很感兴趣,也有走过弯路的教训,在这方面我写出几篇有一定价值的指导性论文。

再次,要充分估计自己的能力及其发展方向,教研与科研人员的能力结构决定着其研究水平的高低.故选题难易在适中,量力而行。还要考虑占有资料与实验手段的条件等等,若缺少资料或实验条件不具备,就无法写出有份量的论文。所以,选题不能不受这方面限制(附表

二、表三)。

二、教育科研能力综合结构示意图

三、教育研究能力发展示意图

一线教师的优势在于接触教育教学实际,教学经验丰富,只要充分发挥优势,不愁找不到好的题材;反之,不顾自己的实际情况而盲目地追逐热点,则很难写出有力度,有价值的文章。

三、写作前的准备工作

“下笔万言,倚马可待”的才子古今中外并不多见,教学科研论文的写作是艰苦的复杂的精神劳动,需要足够的准备。

1.要了解前人在这个课题上的研究成果,如果已有了公认的结论,就再没有多大的研究价值。除非你对原始结论产生怀疑或有新的看法,准备提出讨论或再行验证,别人已有的研究同一课题你要再进行研究,就要选择新的角度,提出新的见解,并补充新的经验;

2.要有目的的阅读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或专业著作中与自己选题有关的内容,科研过程本身就是不断学习与提高的过程.没有理论武装的文章最多是经验之谈,不能揭示事物的本质与发展规律,也降低了其本身价值.且所选论点与论据的契合必须恰到好处。

3.搜集整理材料。资料的收集平时要做有心人。制作资料卡是一件非常有益的工作。若平时搜集的资料还不够,可以根据需要突击查阅有关文献再行补充。其中多看、多思、多记是提高科研与写作水平的有效方法。分一般资料与专题资料多记录多制作和调配使用,这是教科研工作者必做的工作之一。下面介绍日本学者川喜田二郎的‘KJ’法调制卡片必备物品,供大家参考,很时效。占有、阅读、整理与使用资料贯穿于整个教研活动与写作过程中,应在资料工作的各个环节上多下功夫。另外要重视观察、实验、调查中所得宝贵资料的充分利用。

4拟出提纲。每篇论文都要阐明一个或数个论点。作者必须用足够的材料来支持这些论点以说服读者,为此;要重组优选材料,在落笔前先有个提纲,可以使文章论证严谨,逻辑严密,更富条理性.排列重组时,可用铅笔在卡片右上角标出类项,这样你的论文骨架已形成了。

四、如何撰写

写论文最好是“一气呵成”,间断往往会打断思路,但修改却提倡冷处理,初稿完后先搁一边等些时候回头来复读重改,这样你就可发现不充分或多余的例证等,再着手修改润色。具体地说,撰写时应考虑以下一些问题:

1.观点要正确,导向作用明确.基础教育正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首先教师要转变思想,少列举考试成绩,应以实验对比参照常规统计平时与阶段成绩,要掌握分寸,防止突出片面追求开学率之疑。还要防止绝对化与片面化,介绍经验或评价观点应留有余地,不可偏激。

2.经验要上升到理论高度。若研究教学,首先要分析教师、教材、教学法,学生等诸因素对教学成败的作用;还要分析其相互关系并用教育与心理学原理加以论证.

3.组织得法。写文章必须围绕主题,只能有一个中心,且主次分明,删去一切冗枝赘叶,举例典型,提倡“以一当十”。一个世纪前的美国科学家约翰•威瑟利说过一句精辟的话:“愚蠢的人堆积事实,聪明的人选择事实。”

4.文字明白流畅且专业性强,教研文章不同于文学作品,无需华丽词藻,爱因斯坦说过:“如果你希望描叙真理,就把漂亮留给裁缝吧”。专业词汇不带任何感情色彩,最宜表达科学事实。另外使用数字与引用也应当精确无误。

5.论文结构

A标题标题要简洁、醒目且概括性强,要反映出某--领域内该题目的研究价值。标题应该居中书写,上下各空出一行.以显得匀称、美观。较长论文上下空行可算多一些,甚至可用专门一页稿纸写文章标题,论文的副标题应写在正标题下面一行退后两格以破折号领起。

B作者署名作者姓名应写在标题之下中间或稍稍偏右的位置,与标题之间要空出一行,两个字的姓名中间要空一格。且署名是文权所有和文责自负的体现,为便于联系,还应在署名前标明作者的工作单位或联系地址.

C目录若论文的篇幅较长,应编出简单目录.

D摘要与关键词介绍摘要有资料性与描叙性两种,作者应视需要写好摘要以客观反映论文主要内容.

E正文正文是学术论文的主体部分,包括序论、本论、结论与论点、论据、论证等,是作者研究成果的集中表现,因此在论文中占极重要地位.

F注释、致谢及参考文献、书刊目录及有关附录等一般也应列在论文的组成部分内,这样才算完整的论文.

五、论文的面世及其他

论文的最后定稿,标志着一个完整的科学研究工作的结束,但是有的课题研究的复杂性与周期性极强,所以,一篇论文的完成只意味着一项研究工作的暂告一段落,还要从不同角度与问题的不同方面展开更进一步研究。但是一篇论文的完成之后,就要通过有关渠道让其面世。若是学业或学位论文,一般要准备答辩。若是交流论文,则应迅速地向出版单位、报刊杂志投稿,或以

5、打印、油印等稿件不太受欢迎,有一稿多投之疑,应注明专投某刊物,以不产生版权之争。6.报刊杂志社一般不退稿,应留底稿,以便再投。手写稿可退稿,但一般报刊杂志要作者投稿时附上退稿邮资(邮票);7.注意报刊杂志的稿约、出版周期与期发稿量,读者对象等,以便选准目标早投早发.8.接到有关编辑用稿、待用稿,退稿、有关联系电话、修改意见等信件或电话应及时回复,不得延误。这有助于稿发。9.权威与核心期刊、国家、省级重点刊物发稿较正规且严格,即使退稿也不要灰心,失败乃成功之母,迈出了第一步就意味着离成功更近,相信“天道酬勤”,可尝试改写或他投。

教师是人类文明知识的传播者,同时也在不断地通过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丰富和发展教育理论成果,相信各位同仁和师长在不断的平凡的追求与创造活动中一定会积出丰硕的成果,一定会写出很多有血有肉的教科研论文,一定会让自己的大作早日面世.在此,我只是抛砖,诚盼引出更多的金玉,让我们共同分享你的成功与快乐,不当之处请各位不吝赐教。

教学写作责任编辑:飞雪 阅读:人次

第三篇:写作教学

写作教学中需不需要教知识,甚至写作教学中有没有知识,对这个问题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不少人认为写作有知识,写作教学应该教给学生必要的知识,这对于学生写作有帮助;也有人认为那些所谓写作知识对学生写作帮助不大,纯粹是伪知识,没有必要在这方面花时间。两种观点造成不同的作文教学取向,影响了写作教学,有必要加以辨析。

《红楼梦》中“香菱学诗”的故事尽人皆知。在我看来,《红楼梦》虽然是小说家言,但“香菱学诗”生动地描写了写作学习的过程,概括了写作中基本元素及其关系,可以看做是一个经典的写作教学案例,有助于我们理解什么是写作知识以及它的教学价值。

香菱学诗大致可分三个步骤。第一步,林黛玉给香菱讲解格律诗的基本常识,她说:“什么难事,也值得去学。不过是起承转合,当中承转是两幅对子,平声对仄声,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几句话把复杂的格律知识讲得清清楚楚,而且把有立意的“奇句”作为写作的根本追求,认识辩证全面,又出之轻松鼓励的口吻语气,消解了知识讲解的烦琐感和压迫感,香菱听后自信心大增。第二步,林黛玉指导香菱在阅读中积累揣摩,打下“底子”。她给香菱指定阅读教材,提出严格的计划和要求:“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读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次再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一二百首。肚子里先有这三个人作了底子,然后再把陶渊明、应场、谢、阮、庾、鲍等人的一看……”不仅阅读教材取法乎上,极有眼光,而且有学习程度的要求,有数量的保证,还有顺序步骤的安排。为什么如此重视诵读积累?因为通过优秀作品示范,学习者可以吸收积累作品的语言、情感、结构、技巧,学有榜样,为写作奠定不断进步的“底子”。作品不会自动转化为写作技能,只有经过揣摩思考,才能活化为写作的敏感、眼光和腕力,于是林黛玉启发香菱对作品“讲究讨论”。她们的讨论,不是教参式现成结论的条分缕析,而是从字句的锤炼人手,把作品还原到生活和写作中去,体会王维诗中词句选择搭配的表现力,学习遣词造句的奥妙。第三步,林黛玉让香菱反复实践,在实践中磨砺提高。香菱前后写了三首诗,每次黛玉都有一个切中肯綮、‘针见血的评价,既有鼓励又指出改进方向。第一首“意思却有,只是措辞不雅”;第二首“自然算难为她了”,但“过于穿凿了,还得另作”;第三首借众人之口评为“不但好,而且新巧有意趣”,使香菱不断进步。那前两首是不是工夫就白费了呢?不是。香菱在失败中摸索尝试诗歌的手法、技巧,其间,黛玉“只管放开胆子去作”的诱导鼓励,宝钗“诗从胡说来”的写作心得,宝玉“三昧你已得了”“不用再讲,越发倒学杂了”的友情提醒,还有大观园众姐妹的理解及营造的气氛,加上香菱本人冷暖甘苦的体验,构建生成了她自己的写作知识,培养了勤于实践、不断超越的写作习惯,最终获得了写作的成功。

传统知识观追求知识的明确性、客观性,仅仅把学科中基本的概念、原理当做知识,学习就是把知识储藏到仓库中;而现代知识观则认为:知识具有非确定性、个人性和实践性,知识不仅指的是概念、原理等学科知识,还包括过程、体验、方法、策略以及价值观,它组成一个多维立体的结构,学习是在喧闹的工地上建筑自己的家园。这从香菱学诗“三部曲”中看得很清楚:第一步,提供必备的文体、篇章、语言等学科知识;第二步,指导阅读积累,提供写作示例,打好底子;第三步,在多次实践中生成个体写作知识,学习表达技巧,养成写作习惯,构建有灵魂的写作生活。这样,由静态的学科知识到动态的方法、策略等过程性知识,在实践中最终生成有关诗歌写作的认知、情感、技能、习惯的个体性知识,使香菱在写作上获得成功。由此可见,写作教学中不仅有知识,而且有丰富的知识,写作学习需要知识,只是这种知识并不局限于教科书上介绍的写作知识,也并不仅仅指“写作知识短文”,它还包括教学中生成的过程性、方法性、情感态度等写作个体知识。明白这个道理,可以发现有关写作知识争论的两种观点都不免片面。那种坚持“有知识”“有帮助”的老师,其实是把教科书知识、“写作短文”等当做唯一知识,而强调“没知识”的老师虽然认识到静态学科知识对学生写作意义不大,但没有认识到写作个体知识的存在和价值。我们应该在现代知识观的指导下形成对写作知识全面科学的理解。

第四篇:写作教学的问题及其思考

写作教学的问题及其思考

“字词句篇,语修逻文”是语文不可或缺的要素,因此,作文在语文中占据着重要的作用,作文也一直都是教学与考试的重要板块。学生的写作水平可以很好的测验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思维水平。在一些相关性的社会教育调查中,不难发现关于中学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中学生感叹写作课无趣烦累,学校写作教学封闭僵化,社会批判写作教育只为应试而备,等等。而我们也不难从阅读学生的习作中发现,他们不知为何而写,也不知写给谁看,只知道词藻的堆砌,空洞的抒情,麻木地运用老师所提供的写作模板生搬硬套,导致考场上的文章千篇一律。新课标提出的写作读者意识是非常重要的,同时应该被引起重视的。

一、学生作文空洞无物、假话空话套话连篇

学生往往看着作文题目“望题兴叹”,不知道作文该写什么?很多学生害怕写作文,面对文题,往往迟迟不能下笔,总是觉得没有什么话可说?为了完成老师的任务就开始绞尽脑汁的凑字数,于是作文便成了“假、大、空”。同时,学生认为文章的思想内容能体现一个人的道德情操,思想品质,所以学生把自己”伪装得很“高尚”,不敢说真话。优秀的范文也导致学生说假话,学生为写出好作文,东拼西凑一些华丽的辞藻语句,发一些故作深沉而的感悟,排列几句名人名言或诗词典故,努力使自己的作文有”范文“的样子。为扭转这种现象,教师要在观念和实践方面让学生明确“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树立“说真话”、“抒真情”、“讲真事”的良好文风。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写作的读者意识。在张良田老师的课上,他给我们讲了自己上过的一节作文课。在作文课的一开始他就对学生提出了要求:给新来的邻居介绍一下你们学校,力求说服邻居转学到你的学校读书。要求明确了,学生的作文写的既不空洞又不浮夸,而是真真实实的把自己学校写了下来。“给新来的邻居介绍自己学校”实际上就是帮学生树立了一种读者意识,让学生知道我是写给谁看的,是为什么写的,这样学生自然就有话可写了,这充分的说明了培养学生读者意识的重要作用。那要如何培养中学生写作的读者意识呢?

(一)注重对写作学习兴趣的培养

学生在写作兴趣、写作热情、写作积极性方面都存在着畏难情绪。提到对学习兴趣的培养,不得不提到于漪老师她曾说过:“兴趣往往是学习的导,是学习的推动力。”那么如何在写作教学中培养兴趣呢?首先,习作的主题应该有新鲜感。新异的刺激物能引起他们的定向探究活动,不同于以往形式的写作课必定带来协作创新的冲击。培养写作兴趣是树立学生写作读者意识的第一步,兴趣有了,学生就有了习作的欲望,便有了“想写什么”和“写给谁看”的欲望。其次,教学趣味性。教师如果能在课堂组织教学活动中增加趣味性,学生就会感到轻松愉快。最后,注重情感因素。感人者,莫先乎情。创设情感情景的途径有:观看电影、现场读故事、听演讲等以深入亲情、友情、爱情真实生活话题。

(二)多途径地“发表”学生的作文。

我们这里所讲的“发表”,有着广泛的外延。作文在报刊上登载,叫发表在电台。电视台播发,叫发表;在学校文学社刊物上刊登,叫发表;在墙上张贴,叫发表;在学生间互阅互评,叫发表;作为范文由老师朗读出来,也叫发表。可以这样说,学生作文一旦完成,也就意味着发表,便拥有了读者。写作者关心来自读者的肯定或批评意见,这样一来,写作时就会全力以赴,去尽力发挥自己的最高水平。许多学校创造了手抄报的形式进行广义的作文发表,也有的创造了手抄书的形式进行作文的广义发表。这种广义的发表的作文教学法,很具有时代气息,符合时代精神。一方面极大地满足了学生的成功心理、成就意识,激发了学生对作文的热爱和兴趣,对写作的长期积极性;另一方面,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正确传播意识。

二、在写作中阶段,遣词造句不当,结构段落安排不合理

作文是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交流思想感情的一种个人创造活动。学生自己的喜、怒、哀、乐只能由他们自己去倾诉。学生写作时容易犯的毛病是记流水账,起床、吃饭、睡觉,不分主次胡子眉毛一起抓,结构段落安排不合理,把生活中一些口语化的词语大面积的搬上了书面。因此,老师在习作指导中要指导他们写作的方向,从哪些方面写,什么地方详写,什么地方略写,为什么该详写,为什么该略写。如引导学生看电影、电视时,看剧情这里为什么这样细腻地表现,几十年为什么一晃而过,这就是详写与略写,围绕主题去表现。我们能做的仅仅是根据儿童作文的心理规律进行导写而已,引导习作者的生命之花自由地、尽情地绽放,尊重差异,张扬个性,同时引导他们作文不做作,不掩饰,不无病呻吟,作文不是为了写给老师看,而是自主自衷的倾吐。这样就要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祥和、开放的绿色课堂。让那些稚嫩的、柔弱的生命之花,毫无 顾忌地绽放,给他们关爱、呵护、赏识,使他们有安全感、归宿感,让他们对自己充满自信,给他们以言论的自由权、参与权、质疑权,甚至出错权。

三、在写作后阶段,经常不修改,或不认真修改

学生在写完作文后经常不认真修改或干脆不修改,致使作文中出现了诸多明显的错误?《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提出要“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老一辈的语文教育家也都对作文的修改环节相当重视,认为习作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修改的过程。学生在作文修改中出现问题其原因有二:一是对修改的必要性缺乏正确的认识;二是根本就不会修改。从心理学的观点看,“自己修改”是培养学生自我调节、自我控制能力的重要方法,也是一种自我反馈的教学形式?作文修改对学生来说可以从三个方面获得信息:一是教师批改;二是学生自我检查;三是学生互相批改?通过这种修改和检查,可以修正习作中的疏漏,还可以从别的同学身上学到写作的长处?培养了学生的写作反思意识

多写多练能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但学生在一次次不同题材的写作中经历的是一次次近乎类似的过程,很少有对自己写作活动进行反思的机会。现在,为了吸引同学的目光,得到同学的欣赏,学生开始自觉地考虑作文选材的独特,斟酌作文命题的奇巧,揣摩用词造句的精妙。“评比结果出来了,我们组真不赖!不过,我也认识到我的作文题材不新颖,以后还得加紧努力呀!”,“一对一式”特有的评价机制使学生有了写作反思意识,在一次次的思考中他们的写作能力就会提高。所以在接下来的作文批改中我都采用这种活动的形式来评定学生的作文且活动方式灵活多样,如:批改作文,每人只批一本,负担不重,采用班内抽签换人,批的人有新鲜感,有爱好。每位同学的作文,每次又都换一位同学批,看不同的同学对自己的批语,当然也有新鲜感。这种新鲜感,有利于培养学生批改作文的爱好和看别人批语的爱好。还可采用班级之间交换改。经过多次批改实践,学生不仅正确地记住了写作文的基本要求,而且对这些要求理解得越来越深刻。

他会指导别人应该怎样写,不应该怎样写,自然也增强了自己的写作能力。每个人都有机会看到多名同学的作文,这样轻易发现、学习别人的优点。别人的缺点短处,自己引为戒鉴,也是好事,学生的思想多了一个相互交流、开放的机会。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唯有清楚了学生在写作中会出现怎么样的问题,才能对症下药,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好跑题,把握不住中心?这种情况一般多会出现在话题作文中?主要情况有以下几种:首先是对词语或话题的理解不准确不全面;其次是常由话题一步步蔓延开去,先是由话题写起,越写离主题越远;再有就是只从材料引申出观点来,却不顾话题本身的要求;还有一种就是在材料作文中只抓住了枝叶,丢了主干?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应要求学生要学会立意取材,搞清楚材料的取舍与表现中心思想的关系?

对此,就要求教师要加强语文基础知识教学和阅读课的教学?要利用好阅读课引导学生分析作者的思路?文章的脉络?材料的安排,让学生明白先写什么,后写什么,以及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

第五篇:小学生写作教学心理学问题

下编 小学生作文教学

第一章 小学生写作教学的心理学论

引言

本节课意义:

除了教师外,很少有人知道儿童的写作水平是怎样的,但传统的作文教学,又以知识为纲, 写作教学经验更多的是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上。

例如,为什么在低年级提倡写话教学?

为什么现在的幼儿园开始口头作文了?孩子的写作可以这么早吗?这是不是对孩子过高的要求呢?

回答这一些,还需要深入了解儿童的写作心理。

第一节 儿童的作文心理过程

问题:安静,安静,我们的语文课往往从开始整顿课堂秩序开始。那作文课上,需要保持安静吗?

绝对安静对作文课是无意义的,反而会丧失孩子的创造性。

这有实验佐证。

案例1:

作文课上老师叫起平时爱搞小动作、课堂纪律较差的晓刚,“你的理想是什么,给大家说一说。”晓刚一挺胸脯,答:“我想当个建筑师。”

老师很有兴趣地问:“为什么要选择搞建筑呢?"

晓刚一指长方形的教室,说:“假如我当上建筑师,我要把教室变成圆形的。”“为什么呢?”老师不解。

“以后您再让我墙角罚站,那是不可能的。” ”

科学家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格雷夫斯的实验小组选了十六名各种不同类型的孩子作为他的重点观察对象。在这十六个孩子中,最差的几乎连铅笔都不会握,而最好的则可以坐下来连续写七八页稿纸。

除了作笔记、搞磁带录音和静电复印之外,还运用了其他视明研究手段。当一个孩子写作的时候,装在高处的照相机就一直跟踪着他的手的动作,拍下了一张又一张的照小同的,一架微型麦克风把孩子写作时自言自语的细小声音也收听到了。大量的记录材料证明,孩子们在学习写作和拼写的时候,通常都是把话说了一遍又一遍,才在纸上拼写出来。

有趣的实验

苏联的类似的实验也证明了这一点:要小学的孩子在写作的时候始终张着嘴,或者要他们把舌头紧贴着牙齿不动。

结果,由于不能吐字发音孩子们的拼写错误大大增加了,竟然比平时多出五倍以上。心理实验证明:

美国教育学家格雷夫斯实验证明,在儿童的早期写作过程中,孩子们在课堂上说话和绘画不仅不是调皮和捣蛋的表现,而且恰恰相反,正是儿童写作所需要的正常活动。

问题:

为什么孩子在写作时,需要不停说话呢?

作文心理转换理论

这是与儿童写作心理过程相关的。

在写作过程中,儿童从思维到言语表达,那么这一心理过程是如何转换的?

一级转换理论认为作文过程是从思维直接转换到语言,转换的工具是句法规则。

二级转换理论,以前苏联心理学家科瓦廖夫提出的:

思维—1—内部语言—2—表达

内部语言是思维与表达之间的桥梁

三级转换理论

刘淼提出的,认为作文由思维到表达需要经过三级转换。

第一级思维到内部语言,第二级内部语言到外部口头语言,第三级口头语言到外部书面语言。需要注意:

在二级转换中,外部口头言语与外部书面言语转换的不同部分经过过滤器再加工。重叠部分就直接通过过滤器。也就是说如果口头言语与书面言语重叠部分越高,两者的一致性越高。三级转换是外部书面言语表达的重要但非必要的转换过程

人的言语表达水平差异,所以从内部语言到书面语言会出现三种可能:

低年级学生书面言语表达能力低,因此,缺少第三级转换。

中高年级学生具备一定书面言语表达能力,但心口不能如一,因此,三级转换充分。成熟作家,能够心口如一,言文一致,因此思维与表达可以达到同步。

书面语与口语不同

书面言语比口语更容易丢失信息。因为书写速度的干扰。

日常言语一般不经过三级转换。但是,口述书稿,因为带有书面语的特点,例如讲演,也是经过三级转换。

书面语比口语要多经过一级转换,难度较大。

三级转换理论的启示:

理解了说写的联系。

口头言语是书面言语的基础。

口头言语训练有助于书面言语能力的提高。

口述作文是降低书面言语表达训练难度的首选方案。

教学案例:作文,就是用笔聊天

教学实践举隅(第63页)

学生好象上了老师的当,从这堂课引发了你什么思考?

你能否从三级转换理论来看待这堂作文课。

绕过低水平加工的策略

低水平加工,如拼写、标点、简单句法和书写规范。

高水平加工,如确立作文目标,进行总体计划。

由于有限的工作记忆,要分配给多个加工水平,就会造成作文的困难。

绕过低水平加工能降低作文的难度

兰泰尔与金(Rentel&King,1983)以小学1-2年级学生为被试,对口述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口述能改善小学生作文质量,使他们的作文篇幅加长,速度加快,质量提高。

香港谢锡金等人对粤语儿童学习现代汉语书面语进行研究,发现口述方式取得显著成效。香港谢锡金等研究方法:

在幼儿园到小学一年级,采用小组学习形式,由小朋友讲故事,再用录音机录下来,把他们讲的变成课文。

他们还让小学一年级学生先将自己幻想的内容用图画画下来,再轮流口述自己的画作,教师再将学生的口述转换成书面语。

这些结果证明了口述绕过低水平加工,从而提高了作文的质量。

画画也是早期写作的一种绕过低水平加工策略

格雷夫斯的实验还证明,几乎所有新学写作的孩子都需要从绘画开始。格雷夫斯说:¡°一顿画可以给孩子提供一个写话的线索。在口语里,线索是简单的;而在书面语言中,你就不得不把这个线索交代清楚。¡±格雷夫斯生动地描述了他们观察儿童画画时的情景,他说:¡°孩子们画画的时候,我们看着,俏俏地在他们中间走动,把孩子的画拿来看看,问孩子:° 你准备写点什么?¡±所有的孩子都是同一个回答:¡®等一等你就知道了。¡¯这话的意思是说:®我还没有谱呢,等一等吧,等我把线索弄清楚了,我就能写出来了。¡¯¡±由此可见,孩子们在作文课上画点图画并不是什么不听老师的话,而是儿童早期写作所必不可少的一项辅助活动。

儿童用绘画来表达事例

书面语对写作的影响

不能由此认为口语表达方式就优于书面语表达方式。

格雷伯斯基(Grabowski,1994)等认为,书面语产出比口头语言产出需要花更多的时间,比口语用更多时间在认知策略上,在结构严谨与表达细腻上要优于口语。

一年中不同时间的班级新闻

1956年9月24日

今天是1956年9月24日,星期一。今天下雨。真希望快天晴。我们拿到了新的拼写教材。我们画了画。我们给巴巴拉唱了生日快乐歌。

1957年5月27日

今天是1957年5月27日,星期一。天气暖和,多云,希望能出太阳。

下午我们上了音乐课,我们都很高兴。我们出去玩了。

卡罗尔没有来,希望她早点来上课。

我们上了拼写课,学习了一打新单词。明天我们要上“展示和讲述”课。有些同学回家需要拼写一些句子。

丹尼带来了一个蚕茧,这个蚕茧会变成蝴蝶。

口述、口述后笔述、笔述对不同作文水平学生作文质量的影响实验

作文加工水平高的学生笔述成绩优于口述成绩,作文加工水平低的学生口述成绩优于笔述成绩。

不同作文水平的学生口述与笔述的相对优势不同。高水平学生笔述优势更突出。

不同年龄学生在策略上运用有着不同的选择:

小学低年级学生,由于文字知识不足以将自己所说的话记录下来,因此需要口述+任意方式记录(文字、拼音、符号、图画等)+表达指导

中年级学生开始笔述训练,但口述优势仍然明显,因此口述后笔述作文策略更适合他们。高年级学生计划性口述来提高作文质量。

总结:

提高说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写的能力;但是不等于可以互相代替。

口述与笔述有不同的优势,在作文教学时,应该根据学生水平,进行选择。

下载由两种写作教学看写作教学面临的真正问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由两种写作教学看写作教学面临的真正问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语文写作教学问题

    小学语文写作教学问题 一、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 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家长乃至学生可能都认为多练习写作是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好途径。但是,与此同时也就出现了......

    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需注意问题

    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需注意的几个问题宋瑞霞新编高中英语教材每单元的第四课都有写作,高考写作也从无到有,所占比分从15%增至16-7%,1996年再次增加到20%。由此可见,写作教学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占有......

    英语写作教学问题与对策

    英语写作教学问题与对策 西北大学外国语学院高淑玲*王惠玲** 摘 要:本文从大学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出发,分析了目前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写作教学的几点建议......

    问题应用写作教学现状[5篇]

    一、加强理论研究是拓展学科发展空间的当务之急社会的广泛开放与急剧变革为应用写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舞台,应用文利用率迅速提升,新文种层出不穷。与应用文写作社会实践......

    高中英语写作教学问题与对策

    高中英语写作教学问题与对策 摘要:写作是检测英语学习效果一种重要途径,同时也是英语能力与素养培育的必要部分,因此在高中英语教学中举足轻重。然而写作在当前的高中英语教学......

    中学英语写作教学初探

    ●郑尧芳中学英语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具备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而其中“写”是学生学习中的难点,是一种综合能力的训练。这一能力的提高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切忌急于......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初探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初探 英语写作(即书面表达)一直是中学英语教学的一个重点,同时也是教学难点。而且英语写作对于初中生来说要求比较高:较丰富的英语知识,较地道的英语思维,较熟练......

    小学写作教学浅谈

    小学写作教学浅谈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标对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写作水平是集中体现小学生语文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能否让小学生通过写作表达出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