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观书有感课堂实录
观书有感
教材简析:
《观书有感》是一首富有哲理的小诗。讲述的是作者在读书后,产生的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告诉我们,正像源源不断的活水使池塘变得如此清澈,人需要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的知识,心智才能更加开豁,更加敏锐。诗中以象征的手法,将这种内心感觉化作可以感触的具体形象加以描绘,让读者自己去领略其中的奥妙。这首诗既富于理趣,又充满诗情,成为后人广为传诵的名篇。目标预设: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想象《观书有感》所描绘的景象。
3、热爱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感受古诗文字和意境的美,领悟读书中不断吸取新知识的重要性。重点难点:
理解《观书有感》所描绘的情景,并懂得其包含的哲理。
设计理念:
1、新课程标准中要求高年级“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张田若先生认为“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 教学中应采取多种形式练习诵读,读背与评议相结合,以调动学生朗读背诵的积极性。
2、破古诗死记硬背呆板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全程参与,在参与中走进作者,攀登作者的精神境界,达到自悟自得。
3、教者认为学生学习古诗,不仅仅是积累,更是沟通,是学会带着情意去沟通。同时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
设计思路:
在教学中让学生在探索中解决问题,实践中感悟真谛,朗读中品味情感。并着眼课题,启发学生思考,注意回扣主题,拓宽学生视野。教学过程:
课前交流:
同学们需不需要休息一下?两节课连着上有点累,情绪上也会有点紧张,这样我们先不上课,先来做个游戏放松一下,怎么样?上节课呢,我在下面听课见识到了咱们班同学的精彩表现,听课认真,反应迅速,接下来这个游戏是考考大家的反应能力,这是一个关于手势的游戏,我说口令,看看谁的反应快。这个游戏只能用手指做出正确的姿势,不准出声,听明白了吗?好,开始!
1、用一个手指来表示自己很棒。(你们很棒)
2、用两个手指表示一定能胜利。(都胜利了,还能做不到吗?)
3、用三个手指表示没有问题。(OK,没问题。)
4、用一只手来表示一起努力,加油。(看来同学们的反应确实很快,当然这么小儿科的游戏怎么会难倒同学们呢?)那么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加油,把最棒的一面展现出来,能做到吗?现在可以上课了吗?好,上课,同学们好,请坐。
二、激趣渲染,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接着往下学习《古诗两首》的第二首《观书有感》,跟老师一起板书课题,作者是(板书)朱熹,齐读课题,再读一遍,诗题读好了,意思谁明白?(释义:观,看的意思,观书有感顾名思义就是看书后的感受,通过诗题不难发现,这首诗与什么有关?)板书:书(原来认真仔细的解诗课题,能让我们获取很多有价值的东西)那么关于作者朱熹你又了解多少呢?课下让同学们搜集的资料,一起来交流交流。预设
1、你了解到朱熹的生平事迹,2、你通过查资料了解了朱熹的成就
3、了解了他的主要思想。
老师也搜集了一些关于朱熹的资料,请一位同学读一读。老师也搜集了一些关于朱熹,请一位同学读一读。
三、初读古诗
师:朱熹是勤奋读书的典范,不但喜欢读书,而且勤于思考,有一天,他读书累了,信步走到了一个方塘,一塘池水引发了朱熹对读书的又一种的思考,自己先来读一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反复诵读即便。
1、学生初读
2、教师检查词语:(字音都能读准了?老师要考考大家,这些词语你会读吗?)
3、强调:“为”的读音,“鉴”的书写:再以往的学习中,很多的同学容易写错,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吗?
出示:“鉴”字的发展演变,监—皿+金,示范写“鉴”,学生动笔写。
教师强调,注意写字姿势,写字速度,到了高年级写字时要继续保持良好的写字姿势,另外,除了把字写准确、美观外,还要提高书写速度。
4、检查初读:朱熹曾说过:“”,谁能声音响亮,准确清楚地读读这首诗。(两生读,一生差,一生好)
5、读出节奏,过渡: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还只是我们学习故事的第一步,要读好古诗,还要注意他的节奏,有了节奏,就会给人美得感受。自己先来读一读试试。
检查:根据学生回答预设。一生读,差不多字音都读准了,节奏感还不是很明显,想不想听老师来读一读?生评价。能像老师这样读一读吗?生再读。谁能读的更好?生读,一生评价,读出语气,注意了轻重缓急,就读出了抑扬顿挫,古诗的韵味就慢慢读出来了。我们再来看这首诗,关注它的标点符号,跟我们以前学过的古诗有什么不一样?问好,这一句要读出怎样的语气?疑问。你来读一读,师评价感受到了你的疑问,再读,男女生合作读,三四句体会一问一答的句式特点。就像你刚才读得那样,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和语气,一起再来读一遍整首诗。
6、学生读全诗。
四、研读:看来同学们已经会读这首古诗了,如果再理解了诗的意思,相信你会把这首诗读得更美。接下来请同学们对照自学提示,先来自学这首诗,不明白的地方记下来。之后我们一起交流。出示:自学提示。
1、学生自学。
2、师查:(看同学们学的比较投入,讨论的也比较热烈。在这首诗中,作者向我们展现了一个方塘的景象,板书:方塘。就是这样的一塘池水,引发作者对读书的一种思考,反复读诗之后,你了解到诗中哪两句具体描绘了方塘的美景。生答。看来同学们刚才的自学很有成就。)
3、出示一二句:在这两句话中,你理解了那些词语的意思,鉴:在字典中有五种解释,就在诗句中那种解释更合理呢?是镜子。师问:一鉴开是什么意思?(预设:一面镜子打开,老师在这里给大家补充一点,古时候用的是铜镜,古人用东西非常讲究,不用的时候用一块软布蒙在上面,用的时候再把它轻轻的打开。这就是:一鉴开,同学们在软布打开的一瞬间,想像一下,你的眼前会是怎样一种感觉?是啊,我们的眼前一亮。)老师用一个字来概括:清 徘徊:这两句诗中你还理解了那些词语的意思?徘徊,来回的走动,仔细观察这个字,他们的偏旁都是“ㄔ”,知道“ㄔ”旁的字都跟什么有关吗?一起来看“ㄔ”的演变,它最初像个十字路口,原意是在十字路口来回走动,所以“ㄔ”得字都跟走有关,比如:长征得征。还有,学生起来说。往,行
放在诗句中怎样解释更合理?来回的移动。谁来说说整句话的意思?(生说),怎么说更流畅一些?(生说)这样说好不好?出示:(蓝)天(白)云的光影一起在水里来回的移动。方法:同学们,你看,我们补充一些词语,调换一下语序就把句子说流畅了,以后我们说古诗或者古文意思的时候,这种补一补,调一调的方法就很好用。
同学们:蓝天和白云的影子就在池塘里来回移动,影子移动向我们暗示了什么?(水是流动的、水是清澈的)暗示了池塘里的水是不断流动的,是清澈无比的。
理解了重点词语,我们就理解了诗句的意思。谁再来读读这两句诗,同学们说的可真美啊,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清澈明亮的方塘,有着蓝天白云的倒影的。看来我们古诗语言真是么非常精练,区区的几个字,就把一幅美丽的画面展现在我们眼前。想象
1、我们可以想象一下,运用高出上山的瀑布流动的小江成小溪,小溪潺潺,溪水不断的注入放糖,才使得方塘里的水如此清澈明亮。才得以见到蓝天和白云的影子来回的移动,让我们齐读这两句诗:
想象
2、可是如果没有了活水,小池塘又会是怎样的一番景象?(你来说)是啊,如果没有活水注入小池塘,可能就是这样的景象。就像闻一多先生所写的那样。可见源头活水对于一个小池塘来说是多么重要。
让我们陪着音乐来读读全诗,这么美得画面,这么美得诗,让我们把它牢牢地记在心里 吧,一起来背一背,同学们已经把这首诗背过了,意思明白了?那关于这首诗你还有什么疑问?再来看看古诗的题目,一上课的时候我们就跟说这首诗跟读书有关,可整首诗学完了,我们没有发现一个书字,全写的的是池塘和池塘里的水,是作者弄错了吗?肯定不是,那这是为什么?前后桌四人一小组讨论,看看哪个组的答案最有说服力。
师 提示:这源源不断的活水涌来才使得池塘的水如此清澈,那这跟人们读书有什么关系?朱熹是个大教育家,他想通过这简单的气绝来告诉我们一个跟读书有关的道理,你能悟出来吗? 师总结:作者巧妙的把读书的道理蕴含在诗中,把美丽的方塘和读书感想融合在一起,表面写景(板书:景),实则论理(板书:理),像这样的以景寓理的诗,我们把它叫做作哲理诗,板书(哲理诗)。
五、拓展:其实我们已经接触甚至背过许多这样的诗,试试看,这些诗能填上吗?
其实像我们接触过的哲理诗还有很多,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课下在搜集搜集,看看再回来读,你能悟出怎样的道理。
结语:同学们,都说好的诗句能传百年,而朱熹的这首诗却流传了千年,其中这两句“问渠哪呢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已成为千古传颂的名句,人们从这两句诗中,还提炼出了一个成语,那就是——源头活水。这些名句和成语再一次告诉我诗中蕴含的道理,读书越多,道理越明!
板书: 观书有感
哲理诗 朱熹
(景)方塘: 清----活水(理)人们: 明-----读书
第二篇:观书有感
观书有感
这是一首借景喻理的名诗。全诗以方塘作比喻,形象地表达了一种微妙难言的读书感受。池塘并不是一泓死水,而是常有活水注入,因此像明镜一样,清澈见底,映照着天光云影。这种情景,同一个人在读书中搞通问题、获得新知而大有收益、提高认识时的情形颇为相似。这首诗所表现的读书有悟、有得时的那种灵气流动、思路明畅、精神清新活泼而自得自在的境界,正是作者作为一位大学问家的切身的读书感受。诗中所表达的这种感受虽然仅就读书而言,却寓意深刻,内涵丰富,可以做广泛的理解。特别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两句,借水之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识。因此人们常常用来比喻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人们也用这两句诗来赞美一个人的学问或艺术的成就,自有其深厚的渊源。读者也可以从这首诗中得到启发,只有思想永远活跃,以开明宽阔的胸襟,接受种种不同的思想、鲜活的知识,广泛包容,方能才思不断,新水长流。这两句诗已凝缩为常用成语“源头活水”,用以比喻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这是一首极其有艺术哲理性的小诗。人们在品味书法作品时,时常有一种神采飞扬的艺术感觉,诗中就是以象征的手法,将这种内心感觉化作可以感触的具体形象加以描绘,让读者自己去领略其中的奥妙。所谓“源头活水”,当指书写者内心的不竭艺术灵感。
诗的寓意很深,以源头活水形象地比喻丰富的书法艺术灵感才是书法艺术作品真正的不竭源泉,阐明了作者独特的读书感受,很符合书法艺术创作的特色,也反映了一般艺术创作的本质。
过松原晨炊漆公店
一、这首诗歌的首句看似平常,却极富包孕性,请阐述其中的含义。
【考点】考查解读诗句含义,准确概括诗句内容的能力,能力层级
【解析】①包含上山过程所历艰辛,因此把下岭看得容易、轻松;②“下岭便无难”的判断是错误的;③“莫言”二字是自诫也是诫人,表达了对那种认定下岭容易的普遍心理的否定。
【误区提醒】此句“莫言”二字极易被忽视,“下岭便无难”正是从下岭前艰难攀登的整个上山过程,以及对所历艰难的种种感受中得到的心理上的对比结果,而这种心理常常是错误的;“莫言”的对象则是诗人由自己而进一步推及他人。若不注意细致考察,则很可能答案不着边际,或遗漏得分点。
二、有人说第二句“赚”字运用最精巧,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作简要分析。
【考点】考查鉴赏诗歌语言及表达技巧的能力
【解析】“赚”字富于幽默的风趣。行人心目中下岭的坦易,与它实际上的艰难正成鲜明对比,因此说“赚”——行人是被自己对下岭的主观想象骗了。诗人在这里只点出而不说破,给读者留下深刻的悬念。
【误区提醒】答题时很可能遗漏对注释项的关顾。谁赚得行人空喜欢?行人谓谁?看了注释①自会清楚,其实诗歌叙述的正是诗人自己的亲身体验和感受,自己被自己的想象骗了!作者的高明之处在于,没有仅限于书写个人感受,而由己及人,赋予“行人”以更广泛的指代义。
三、有人认为三四两句在承接二句解除悬念后,运用拟人化手法,表达了一个缺乏思想准备的行人,下了一个山头后,又遇一个山头时的沮丧;但也有人认为诗歌形象反映了行人由意外、惊诧,直至恍然大悟的心理过程。你赞同哪种看法呢?请说明理由。
【考点】考查分析概括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
【解析】第二种。“行人”为何“错喜欢”?因为“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三四两句正是对第二句留下的悬念进行解释;上山过程中要攀登多少道山岭,下岭过程中也
相应地会遇到多少重山岭,但历尽上山艰难的行人登上最高峰后,往往因兴奋喜悦而一心只顾享受下岭的坦易轻快,忘记了前面还有一系列山岭需要跨越,因此,当缺乏思想准备的行人下了一个山头,又遇到一个山头,发现自己正处在万山围绕的圈子里,这才恍然大悟:下岭的路程照样要遇到一系列的艰难险阻;山本无知“一山放出一山拦”的形容却把山变成了有生命有灵性的东西,它仿佛给行人布置了一个迷魂阵,设置了层层叠叠的圈套,而行人的种种心情——意外、惊诧,直至恍然大悟,也都在这一“放”一“拦”的重复中透露出来了。诗人真切表达了自己的这种种感受,如实反映了自己在面对错觉时的可贵的思考,却绝没有因此而沮丧不振。
【误区提醒】格律诗讲究结构上的起承转合,诗人的所要表达的主旨常在末句才显露出来,故理解作者情感、观点通常要抓住尾句体悟。“一山放过一山拦”的总收,正反映了诗人在经历一场空欢喜后,而彻悟的喜悦之情;前句的“赚”字也明显带有一种自嘲和调侃的喜剧色彩,正与之照应。
四、这首诗文字平白浅易、通俗生动,但意趣丰富,它所描绘的现象,所抒写的体验,具有某种典型性,容易使人联想到生活中的类似现象,唤起类似的体验,从而引发某些思索,给人以某种联想与启示。请简要谈谈你的感受。
【考点】考查鉴赏评价诗歌旨趣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解析】人们往往对最艰巨的行程比较有思想准备,而对走过这段行程后还会出现的艰难缺乏思想准备;只知道人们习知的艰难,而不懂得人们常常忽略的另一种艰难;这首诗似乎可以引起这些方面的思索。
【误区提醒】本题着重考查对诗歌旨趣的赏鉴和对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评析,题干说“容易使人联想到生活中的类似现象,唤起类似的体验,从而引发某些思索,给人以某种联想与启示”,重在阐述引发的“思索”和“联想与启示”,不可简单的叙述“生活中的类似现象”和“类似的体验”。
【主旨】诗人借助景物描写和生动形象的比喻,通过写山区行路的感受,说明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深刻道理:人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作好充分的估计,不要为一时一事的成功所骄傲。
【名句】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
《浣溪沙》(晏殊)
思考:
1、本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作者对光阴流逝的怅惘和对春天消失的惋惜之情。
2、上阙写了什么?下阙又写了什么?
上阙怀旧,感伤年华易逝;下阙惜春,悼念春光难留。
3、本词具有怎样的艺术魅力?
这首词用语清新,明白如话,音律和谐。词意极为深广,从极为平常的时序转换中引出富含人生哲理的启迪。
4、文章脉络梳理:
一曲新词酒一杯 富贵闲适的生活去年天气旧亭台 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夕阳西下几时回 就眼前之景来抒写情怀无可奈何花落去 悼惜的情感
似曾相识燕归来 对时光流逝的感伤小园香径独徘徊 惆怅的感情更为强烈
5、本词的名句是?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泊秦淮
秦淮河自古为金陵(今南京)胜地:歌楼舞榭,鳞次栉比;画船游艇,南来北往。诗人夜泊于此,眼见灯红酒绿,耳闻淫歌艳曲,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七绝。
诗的首句“烟笼寒水月笼沙”,写轻轻的烟雾和淡淡的月光笼罩着寒水细沙。两个“笼”字将烟、月、水、沙四种景物融为一体,贴切传神地勾画出秦淮河两岸朦胧淡雅的景象,创设出一种冷清愁寂的氛围。
次句“夜泊秦淮近酒家”,写诗人的小船停泊在秦淮河边靠近酒家的地方。“夜泊秦淮”为上一句的景色点出时间、地点,同时也照应了诗题;“近酒家”开启下文,由于“近酒家”,才引出“商女”、“亡国恨”、“后庭花”,也由此才触动了诗人的情怀。可见,这七个字承上起下,结构全篇。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后庭花》据说是南朝陈后主所作的乐曲,被后人称为“亡国之音”。“隔江”承上一句“亡国恨”故事而来,指当年隋兵陈师江北,一江之隔的南朝小朝廷危在旦夕,而陈后主依然沉湎在歌声女色之中,终于被俘亡国。这两句诗从字面上看似乎是批评歌女,而实际上是诗人有感于晚唐国事衰微、世风颓靡的现状,批评那些沉溺于歌舞升平而“不知”国之将亡的统治者。“犹唱”二字意味深长,巧妙地将历史、现实和想象中的未来联系起来,表现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
这首诗写诗人所见所闻所感,语言清新自然,构思精巧缜密。全诗景、事、情、意融于一炉,景为情设,情随景至。借陈后主的荒淫亡国讽喻晚唐统治者,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对现实的深切忧思。感情深沉,意蕴深邃,被誉为唐人绝句中的精品。思维训练:
《夜雨寄北》
(1)、文学常识填空:
李白、杜甫在文学史上有“大李杜”之称,而本诗的作者______和杜牧则有“小李杜”之称。
(2)、解释下列诗句中加下画线的字的意思。
① 何当共剪西窗烛 [何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却话巴山夜雨时 [却]:_________;[话]:__________
(3)、用“/”画出古诗的朗读节拍。
君 问 归 期 未 有 期,巴 山 夜 雨 涨 秋 池。
何 当 共 剪 西 窗 烛,却 话 巴 山 夜 雨 时。
(4)、对《夜雨寄北》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君问归期未有期”所含情感是无法尽快与好友相见的无奈。
B.“巴山夜雨涨秋池”是说自己处境的孤寂凄冷。
C.“何当共剪西窗烛”是指对与好友促膝深谈的深切期盼。
D.诗中最后两句是实写自己的经历。
(5)、《夜雨寄北》诗中写思归而不得的愁苦之情的诗句是: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对未来欢聚的向往之情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诗人想像什么时候才能回到家中,和妻子一起一边剪去燃尽的烛芯,一边回味这巴山的绵绵夜雨。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一种怎样的心情?
3、老师组织学生思考,讨论思维训练题。
4、四人小组汇报讨论结果,各小组亦可选派1~2个代表发言。
[参考答案]:(1)、李商隐 ;(2)、①何时能够 ②再 回叙;
(3)、(略);(4)、D;(5)、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6)、表达了诗人渴望和妻子团聚的心情。
第三篇:观书有感
一、《放言》(白居易)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这首诗的主题是辨伪。首联提出有办法解决狐疑,颔联从自然景物入手具体介绍这一办法:让时间证明一切。颈联转入到历史人物,进一步证明上述办法。尾联顺着颈联的意思延伸:如果周公、王莽在真相还没有显现时便死去,他们的德行真伪就无人知晓。本诗告戒我们:看待事物不要过早下结论,否则容易被假象迷惑而不能分清是非。
二、《琴诗》(苏轼)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诗人在这首诗中描绘了琴和指头两个形象,用两个假设句和两个反问句,故作疑难之语,实际上幽默诙谐,意新理妙,揭示了“天下事物的完成都有赖于主、客观的紧密配合”这样一个深刻的哲理。
三、《过沙头》(杨万里)
过了沙头渐有村,地平江阔气清温。
暗潮已到无人会,只有篙师识水痕。
这首诗明白晓畅而富有深意。暗潮已然来到,而常人却不知道,因为他们没有水上的生活经验,对潮水涨落的规律不知晓;而篙师长年累月在江上撑船,水的深浅,流速的快慢等,都一清二楚,些微变化他们都能察觉。这就揭示了一个深刻而具有普遍意义的哲理:实践出真知。
四、《论诗三十首》(元好问)
眼处欣生句自神,暗中摸索总非真。
画图临出秦川景,亲到长安有几人?
这首诗前两句很容易明白:眼见的真实情景激发心头的真切感情,就能写出意境神妙的诗句;闭门造车,就像黑暗中摸索制作出的东西,总要失真。后两句则说:靠临摹前人作品,画出秦川景色的画家,亲自去长安的能有几人?诗人省略了一句话,即难怪那些人画不好。本诗告诉我们:没有现实生活的感受,没有亲身体验,是不可能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
五、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
进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诗人借助景物描写和生动形象的比喻,通过写山区行路的感受,说明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深刻道理:人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作好充分的估计,不要被一时一事的成功所陶醉。阅读并鉴赏这类诗歌,有助于提升对事理的认识,同时增强议论文写作的思辩色彩。
六、《观书有感》朱熹
“半亩万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诗人借助方塘,形像的抒写自己钻研书卷的体会。半亩方塘像明镜一样,映照着来回闪动的天光云影。要问这池塘怎么这样清澈?原来有活水不断从源头流来啊!这首诗讲的是学习要注意方法,防止思想僵化,只有不断地汲取营养,获取新的知识,就像不断有源头活水注入塘中,才能豁然开朗,融会贯通。这首诗形象新颖,情趣盎然,因为富于启发而历久弥新。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七、题西林壁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知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是宋代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开头两句实写游山所见,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后两句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这首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我们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其实,看待自己,看待生活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全诗语言通俗,深入浅出,精警简括,逸趣横生,读来亲切自然,耐人寻味。
八、《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开。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本诗的重点在后两句,说明了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浮云遮望眼”,结合当时的现实,可以理解为暗指那些阻挠变法革新的顽固分子。诗人登高抒怀,含蓄而又坚定的表现了自己高瞻远瞩,不畏艰险,锐意革新的远大抱负。本诗“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与王之焕“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有异曲同工之妙。荀子《劝学》中也说:“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看来站得高,比起站得不高还真有优势。在学习中,如果你比别人站得高,当然也就会比别人看得远,看得深,看得全面。可如何方能站得高,绝不像爬上山顶,登上楼顶那样容易。你的知识积淀要比别人厚,你掌握的方法要比别人好,你的头脑要比别人灵活,你的眼光才能比别人锐利,你看问题的角度才能比别人新,你的思想才能比别人深刻。
九、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是一首登高远眺之作。前两句写登楼所见,寥寥十个字,却将天地山河的万千气象收拢于笔端,缩龙成寸,快人胸襟。结尾两句写当前实感,眼界更阔,立足更远,不仅表达了“只有登高,才能望远”的深刻哲理,而且注入了诗人昂扬奋发,积极进取的热力和激情。这首诗气势宏大,意境高远,言论与形象相得益彰,哲理与诗情完美统一,真正达到了情、景、理水乳交融。
十、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诗人抓住古原草的特性,用野草每年春荣秋枯来说明这样一个哲理:毁灭生命的力量固然强大,但生命的顽强与伟大更胜过毁灭生命的力量。全诗借景写情,刻画形象生动感人,蕴含深刻,不愧为千古绝唱。
十一、唐代诗人虞世南的《蝉》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写蝉以清露为食,择梧桐而居,是表现其心地纯净,立身高洁;写蝉居高声远,是表现其清华隽朗,高标逸韵。诗人以独特的感受表达了这样一个真理:立身高洁的人,并不需要外在的凭藉,自能声名远播。这里所突出强调的是人格的美,人格的力量,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美和高度自信,表现出一种雍容不迫的风度气韵。这首诗寄哲理于咏物之中,读来耐人寻味。
十二、刘禹锡的七律《酬乐天扬州出逢席上见赠》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诗人借景物抒发情怀,开朗达观,表现出愈挫愈坚,积极进取的精神,揭示了新陈代谢之理。这首诗诗情跌宕,寓意深远,沉郁的意境中又显出豪迈之风。
十三、卢梅坡的《雪梅》
“梅雪争春末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梅雪争春,不肯服输,于是诗人放下笔,细细评判,诗人认为梅雪均佳,各具所长。不仅梅雪如此,每一种事物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人也是如此。这首诗没有写景,没有抒情,纯属议论,却写得如此生动,另具一格,让人耳目一新。
卢梅坡还有一首同题《雪梅》诗,也是出类拔萃的咏梅之作: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此诗深得梅与雪的天然风韵,且在吟咏之间,寄托了微妙的哲思与理趣。
十四、宋代诗人杨万里的《小池》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诗人运用白描手法,勾勒出一幅荷塘初夏的优美图画:泉水悄无声响的细细穿流,倒影在水里的树荫一片晴柔;小荷刚刚露出尖尖细角,一只敏锐的蜻蜓就发现了,早早立在它的上头。这首诗很有情趣,卓立小荷上的眼光敏锐的蜻蜓,就像特写镜头一样,为全诗点上了眼睛。小诗富含哲理,启发人们应该敏锐的发现新生事物。
十五、朱熹的《观书有感》其实是两首,其二为:“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试想,往日因江水枯竭而使艨艟巨舰搁浅时,任凭多少人费力推移,巨舰纹丝不动,然而只待春水涌来,巨舰便在一江春水中自由自在地航行。任何事物倘若违背客观规律,全凭主观意志,一味盲动横行,是没有好结局的;只有顺应了客观规律,才能获得自在而理想的结果。回想一下多年来违背客观规律做的如“大跃进”“土法炼钢”等一件又一件傻事蠢事,对照朱熹的这首小诗,不也能省悟出点道理吗?
十六、朱熹另一首《春日》:“胜日寻常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文字极浅显明白,景中有情,情景交融,和煦的春风仿佛扑面而来,明媚的春光映入眼帘,春天的气息令人陶醉,使人身临其境根本不觉得诗人在说理,而道理已经悄悄沁入你的心脾。这是真正的艺术高手才能达到的境界。
十七、朱熹还有一首《水口行舟》:“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今朝试卷孤篷看,依旧青山绿树多。”昨夜,漆黑的江面飘摇着一叶孤舟,风狂、雨骤、浪急,危机四伏;但是今早试卷帘子往外一看,两岸依然是充满生机的青山绿树。风浪再大总有平息之时,黑夜尽头就是曙光,风光美好的大地永远长存。诗人朱熹当时正受朝中权贵打击,身处逆境,但仍能以平常之心,冷眼面对现实,坚持自己的信念,充满乐观的精神。这首小诗对一切正在逆境中苦苦挣扎、奋斗的人们都是一种温馨的鼓励和慰藉。
第四篇:观书有感(定稿)
怎样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读《怎样当老师,怎样教语文》有感
罗贵蓉
在去图书馆给学生借阅书籍的时候,无意中看到一本返着淡黄色泽厚厚的书安静的立在书架上,背脊上大大的刻着《怎样当老师,怎样教语文》。我的眼睛马上挪不开窝了,手也在不知不觉中摸了上去。在从教了10多年之后,对于上课,对于当老师,越来越觉得这门学问太大了,或许,这本书会让我有颇丰的收获呢。
翻开书页,原来是一位白金声的特技教师在和学生零距离的接触中收获的点点滴滴。他是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的“杂家”,他的研究也涉及到小学语文的各个领域,如注重语文德育研究和教学艺术研究;注重小学古诗教学研究;注重家庭语文教学研究;注重语文教学法研究和作文教学理论研究等。他说:“作为一名教师,最为重要的业务能力,就是不管你用什么教材,遇到什么样的学生,在课堂上都能得心应手,应变自如,举重若轻,把所任课程上得扎实、轻松、精彩,这才是水平。”
因为受到民族的语言文字特点的制约和民族文化传统以及心理特点的影响,因此,我们所教的学科——语文具有很强的民族特点。读写训练,阅读训练和作文教学都能有迹可循。但是,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信息量的大量增加,如果还是按照以前的教法,很显然不能再适应,而细读白老师的这本书,在有条不紊的叙述中逐一给我们展开了一副有关教育教学的画卷。
该书中,从语文教育的前进方向到语文教育的几个辩证统一关系;从百年语文教育的历史经验到新时期小学语文教育改革成果;从叶圣陶的作文教学思想到潘自由队小学语文教学的贡献以及各种教学方法都做了详细说明。而在我的日常教学中,作文教学恰是我的软肋,因此,在初读的此书之后,我又一次的翻阅到了作文教学的有关章节开始细细品味起来。
在介绍有关作文的教学时,白老师首先抛出了“我国古代作文教学思想”这个版块进行说明,在阅读之后,我发现,我国古代传统的作文教学本身就已经有着丰富的宝贵经验。对应着现在的课堂,我选择了几点做出了如下比较:
1、体察事物。在很早以前,我们的老祖宗就已经提出过,一切写作活动都离不开体察事物,韩愈更是直接指出过怎样锻炼观察能力。就连古代的谚语也说到过“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今天,我们的学生在下笔写作文的时候,往往出现了无材可写的状况,一说到写母亲,总是生病了背着看病,冬天织毛衣夏天扇扇子,一说到好人好事就是捡钱和扶老人过马路或者让座„„是什么让他们如此的贫乏?最主要的就是没有养成留心观察事物的好习惯。这一点,难道到今天了就不适用了吗?
2、多读博览
古人强调读对写起很重要的作用。因此才有了“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句子。《红楼梦》中林黛玉教香菱学诗更是给我们做了个实际的例子。而现在,我们身边有了电视机和电脑之后,许多的文字书籍被人扔在了一旁,过多的开始依赖于现代的科学技术,因此,书越读越少,学生的欣赏能力也在逐渐的降低。针对这种情况,我从抓兴趣入手,从建议他们感兴趣的文章开始,从一段视频开始„„引出他们的阅读兴趣,尽可能的大量阅读各类书籍。
3、模仿范文。
古人认为,儿童作文是从模仿开始的,模仿是沟通读与写的桥梁。而这一条,就算发展到了今天,对于学生来说,依然适用。我们的语文课本,安排的文章许多本身就是可以作为范文进行使用的。有结构非常明确的,有句子和段落非常优美的,还有事例非常典型的„„从记叙文到说明文,从散文到诗歌,甚至许多课文后面本身就安排了续写或仿写的作业。有模仿才会有超越。
4、多做多改。
古人认为:“读”不能代替“写”,要写好文章,一定要多写勤改。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不正是改出来的吗?那句脍炙人口的“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不也是因为改动才成为了这千古名句吗?今天的学生,在学习上都略为浮躁,因此在修改习作上,掌握不到方法。因此,在完成了作文的基础上,我首先让他们自己大声的朗读自己的作文,因为那是他们自己的心血凝成的,所以自己必须先喜欢他,即使这个自己的“孩子”还有种种的不足之处;其次,让他们进行同桌互读,互相欣赏对方作文的好,哪怕是一个字,一个词。在这种基础上,再请个别同学上台朗读他的作文,然后大家一起对作文进行欣赏和点评。在这样的互动中,学生也就找到了改的方法,也才能进行多改。
当然,在信息技术日益完善的今天,如果还是一成不变的进行沿用而不从学生的兴趣入手,那作文也就显得较为枯燥了。所以,在阅读了这本书之后,我把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引入了作文教学中。在教学生写一件难忘的事时,我选择了这样一段视频材料——一个感动60亿人的2分41秒。英国的一位400米跑的运动员,在汉城奥运会时由于受伤退出了比赛,经过4次手术,在1992年的巴塞罗那奥运会上,2次小组赛都是第一的情况下,可是在最终的决赛时,在距离终点还有175米时,旧伤复发,大腿肌肉撕裂,在哭过之后,拒绝了担架,拒绝了父亲的搀扶,咬着牙跳完了终点。同时配上了文字的说明“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上,我们无法预知会发生什么,但是,我们可以选择放弃或忍痛前行。战胜对手,只是人生的赢家,战胜自己,才是命运的强者。在第一次观看视频时,许多学生都感动的眼含泪水,然后一步一步的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指导他们怎样引入,可以用哪些方法引入,事情是怎样发生的,又是怎样发展的,雷蒙德的表情、动作和观众的反应„„到最后让人感动的结果。在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之后,在仔细观察过后,学生的作文开始下笔如有神起来。
在完成了作文之后,我选择了让他们大声的阅读自己的作文,同桌之间互相读,欣赏对方的优点,然后选择了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文章,请他大声的朗读,集思广益,让全班共同修改文章,在这种共同修改中学生学到作文的方法和修改的方法。
第五篇:观书有感
《观书有感》教学设计
吴玉萍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能借助图画、想象古诗所描绘的景象。
3.感受古诗文字和意境美,懂得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知识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1.能借助图画、想象古诗所描绘的景象。
2.领悟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知识的重要性。教学难点:理解古诗内容与题目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知诗人
出示朱熹名言,感受诗人的学习思想。
读读这些句子,是不是感到很熟悉,很亲切?
举一而反三,闻一而知十。
──宋 朱熹
活到老,学到老。──宋 朱熹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宋 朱熹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宋 朱熹
无一事而不学,无一时而不学,无一处而不学。──宋 朱熹
勿谓今日不学有来日,勿谓今年不学有来年。──宋 朱熹
读书之法,在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思。──宋 朱熹
百尺竿头,再进一步。──宋 朱熹
课件再出示诗人名字,师:看,你发现了什么?
这些指导我们学习的至理名言都出自一个人的言论,那就是朱熹。关于朱熹,你了解多少?学生交流资料。
出示,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哲学家,是我国历史上继孔子之后的又一位大思想家。他的一生中共撰写了50余部著作,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以及自然科学都有不同程度的贡献。他的诗能用鲜明的形象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有的诗寓意含蓄,具有哲理。
二、解诗意
过渡:朱熹先生是勤奋读书的典范,不光读,还注意思考。有一天,朱熹读书读累了,信步走到一个池塘边,一塘清水引发了朱熹对读书的又一种思考,他颇有感触地写下了这首诗:(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
1、出示:
自学要求:
(1)、看看图画,读读全诗。
(2)、理解词语“鉴”“徘徊”“渠”“如许”“为”“活水”,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3)、说说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2、交流自学情况
(1)第一个要求,谁愿意来读读这首诗?(出示全诗,指读)
(2)理解一、二句诗意
学生先讲解:“鉴”是什么意思?你能把这句话的意思说好吗?生说,(半亩方塘就像一面被打的镜子,清澈明净。)补充。
师:把半亩方塘比喻成一面刚打开的镜子,突出水的清澈透明。
“徘徊”是什么意思?(人在一个地方来回慢步地走)
诗中指谁在哪儿来回地走?
(天光和云影一起在水中来回地走,或者说他们在散步。
在这明净的镜子中映着天光和白云的倒影,他们正在一起散步。)
这是用拟人的方法阐述了这句诗的意思,你能说说这是一种怎样的景象吗?
把这两句诗读好。
这两句诗描绘了多么美的景色呀,(板书:景色)
师:天光和云影一齐映入水塘,不停地晃动,为什么会不停地晃动,它暗示了什么?(暗示了水不停地流动,也就是——活水)
那后面两句诗你能理解吗?我们先来读一读。
(3)引导学生理解三、四句诗意
学生讲解,师适当补充。
“渠”是什么意思?“如许”是什么意思?
把诗意连起来说说。先说给自己的同桌听听。
(4)这首诗描绘的景色美吗?谁能说说整首诗描绘的景色。
出示方塘美景图和优美词语,激发学生的表达。
(半亩大的一方水塘,就像一面被打开镜袱的镜子,池水清澈明净,蓝天和白云倒映在水中,随着细波荡来荡去,风和日丽,阳光照耀在水面上,波光粼粼。这池水为什么会这般清澈呢?哦,原来有一股清泉正源源不断地注入池中。)
好美的景致呀!真让人喜欢。读好这首诗?配乐读
4、背诵这首诗。
三、解诗题
诗句的意思也理解了,那么,我们这首《观塘有感》也学完了(师强调“观塘有感”),“观书有感”
师:可是我们刚才一直在欣赏诗中描绘的方塘美景呀!这诗中可一个书字也没有,怎么能叫“观书有感”呢?
理解:观书:读书,也就是作者读书之后的感想。
这方塘美景与读书有什么关系呢?
四、明诗理
1.看图,猜想读书与方塘的关系。
记得刚才介绍作者时有这样一段话:
他的诗能用鲜明的形象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有的诗寓意含蓄,具有哲理。
2.引导理解:出示:诗人用半亩方塘来比喻,清澈的湖水能反映广袤的天光云影正如。
“天光云影”好比。
源源不断的活水能使方塘变得如此清澈,正如
“源头”好比,“活水”好比。
再读这一首诗,体会其中的深刻哲理。
你来评一评这一首诗,写得怎么样?
(从修辞、写景、寓理等方面来说,学习写作。)诗人把自己读书之后的感受融入到方塘美景之中,把深刻的哲理寓于景色描写之中,不得不让人称奇(佩服。拍案叫绝)。
3.此时此刻,再读这一首诗,我们又该如何去读?(重点读好“哪得”,“如许”,“源头”“活水”,及问号。)
五、拓展延伸
1.作为一个人,无论你从事什么行业,都必须让自己的半亩方塘时时注入知识的活水,知识的清泉,才能时时处处让自己的头脑保持清醒、灵活,你能举例说说吗?
2.朱熹大师这首诗也叫说理诗,我国古代还有许多这倦的诗,试一试,你能填上吗?
我们常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正像一首诗中所写:(),()。
从不同的角度看事情,便有会有不同的收获,正如诗中所说:(),()。
抓住时间,抓住机遇,努力奋斗,莫等岁月消逝,机会失去,空悲切,直后悔。这正是(),()。
当你克服了艰难险阻,取得成功时,回头再看那些困难时,就会觉得,那些困难是那么的微不足道,这正是(),()。
3.总结:当今世界,社会飞速发展,科技不断进步,即使你已经拥有很多的知识,如果停止不前,不再补充新的知识,也会被社会所淘汰。所以,朱熹先生这首诗中所讲的道理,在今天显得更为重要。记住:学习是一件终身大事。
板书:
观书有感
景色
说理
池水清澈
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