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实验校本课程方案(共5篇)

时间:2019-05-13 00:21: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中化学实验校本课程方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中化学实验校本课程方案》。

第一篇:高中化学实验校本课程方案

高中化学实验校本课程方案 一、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1)懂得运用已学化学知识。如卤素,物质的量浓度等

(2)了解某些各类食物主要成分的营养作用,以及可能的特征反应。

(3)了解人体中元素的存在形式,知道常量元素与微量元素;

(4)懂得一些生活常识。(二)过程与方法

(1)初步学会运用多种手段查找资料,调查研究,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主动获取有用信息;

(2)了解食品的主要成分;

(3)了解化学研究的初步方法,知道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

(4)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分享。(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5)逐步建立科学的世界观,用一分为二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看待食物营养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6)逐步认识化学科学的发展在生活实际中的不可或缺的贡献。

(7)逐步认识学习科学知识的意义,热爱科学。

二、化学校本课程《趣味实验》的学习方法导航

本课题的教学可采用开放式的教学方式,将学生分成二人的小组或三人大组,明确要求每个小组按照:课前查资料、做前看资料、动手用知识、做完细思考、课后还可做的程序安排课堂内容。由学生独立自主完成实验操作,指导学生运用知识,熟练操作。培养学生处理和获取有用信息的能力。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学中,教师努力创设问题的真实情景,采用问题驱动、角色扮演等形式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课堂内容,并能辩证地从正反两方面来正确地看待问题。

三、化学校本课程《趣味实验》的学习内容导航

六个课时的内容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利用学生熟悉的身边资源(如食物以及容器等)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每一课时内容都包括背景知识介绍,实验原理、操作说明,细则指导。以及课堂思考题和课堂评价(包括学生自我评价、仪器整理、教师评价三项内容)几大板块内容。前后课时之间还通过“前节知识巩固”板块进行衔接。部分章节还备有课后家庭小实验选作,满足学生继续学习的求知愿望。

实验一通过模拟酸雨形成既联系初中所学同时加深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环保问题的意识。实验二通过联系生活常见物质与化学指示剂让学生体会化学课本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实验三让学生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并培养动手能力和成就感,激发学习兴趣。实验四通过学生对自己指纹的鉴定,了解指纹鉴定的一般方法,并与学生新学内容卤素知识相联系,让学生体会运用知识的乐趣。实验五以生活中的常见物质为研究对象,主要提升学生对定性实验以及定量实验的认识,介绍氧化还原的滴定方法。巩固学生对新学物质的量浓度知识点的认识。实验六从化学的角度了解身边的食物成分,学会用已学化学知识对食品进行鉴定,增进学生对物质化学性质和特征反应的认识。实验七在复习强化对身边食品成分的鉴定基础上,让学生动手了解食品中成分的变化及其生产生活中的运用。实验八让学生亲历氧化还原知识的运用,实验九通过一个典型的有机实验启示学生还有许多未知的东西,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欲望。实验十则通过课堂抢答加深学生对化学与环保以及身边的化学的了解。

化学校本课程《趣味实验》最终结业评价由平时成绩(即每课时评价)以及最终测评综合得出。结业等级分为A B C D四种。

课程(教材)物质结构

化学校本课程《趣味实验》的教材为每课时一张A3打印纸,由教师排版后经油印室统一印发,所有课时完毕后统一装订。

化学校本课程《趣味实验》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依据实验的安全性以及学生的已有知识编制可行性教材,给出实验仪器和用品,自做实验,指导学生实验,处理实验中突发事故。给出课程评价。

实验员:准备实验仪器药品

学生:课前查阅资料、课堂认真阅读教材并动手实验、实验完毕整理实验台,并完成课内思考题,作出自我评价。

第二篇:高中化学校本课程开发问卷调查

高中化学校本课程开发问卷调查

同学们: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指出:要设置多样化的化学课程模块,努力开发新的课程资源,拓展同学们的选择空间,依据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的实施方针,我们将根据我县,我校现有的课程资源,因地制宜进行高中化学校本课程开发。为了保证校本课程开发切合实际,更能适应你们的个性发展需要,激发你们学习化学的兴趣,保证高中化学更具有个性,请你协助完成本问卷调查,本调查采用匿名制,请同学们如实填写,谢谢!

一、你对现行高中化学新课程的认识:

1、你认为高中化学新课程内容()

A、贴近社会与生活B、有可供选择的空间

C、广度大、浅显易懂D、跨度太大,结构不完善

2、你认为高中化学新课程的目的是()

A、减轻学习负担B、加重学习负担

C、关注学习的学习兴趣D、关注学生能力的培养

3、你认为高中化学新课程()

A、只注重基础知识B、既注重基础知识,又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C、只注重与技能D、既注重知识与技能,又强调过程与方法

4、你认为高中化学新课程内容()

A、易学B、难学C、好学难掌握D、难学难掌握

5、你认为高中化学新课程是否需要补充些内容()

A、需要B、不需要C、非常需要D、无所谓

二、你对现行高中化学新课程学习的感受(可多选)

1、通过对化学必修模块的学习,你感到新课程内容的特点是()

A、内容层次性强,主题明确,具有模块化和多元化的特点

B、反映化学与个人、社会、环境经及其它科学技术广泛联系的特点

C、注重实验探究,强调课堂活动与交流,习题少的特点

D、感觉不到有何特点

2、你感到化学新课程教材()

A、内容多,容量大,跳跃性大,学习困难大

B、理论性、概括性不强,化学概念多,学习无困难

C、新知识多,语言精炼,可读性不大,自主学习困难多

D、安排课时少,知识系统“散乱”,实验探究多,理解掌握难度大

3、教材与课外化学科普读物相比,哪一个能引起你的兴趣()

A、教材B、科普读物C、都能D、都不能

4、你认为必修模块能否为选修模块打好基础()

A、能B、一般C、不能D、不知道

5、你感到化学与你日常生活的联系()

A、很紧密B、紧密C、有点联系D、没什么联系

6、在课堂上你能接触到与我县化学化工生产相关的问题和案例吗?()

A、经常B、时不时C、偶尔一两次D、没有听过

三、你在高中化学新课程学习过程中的情况

1、学习化学给你带来的最大收获是()

A、认识世界、了解生活B、提高了科学素养

C、具备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D、无所谓收获,只是为了考试

2、除了化学课本外,你还从哪些渠道让能获得化学知识()

A、电视、网络B、图书馆,教辅读物

C、与高考相关的资料,如《优化设计》等D、校本课程

3、在化学实验课上有进行自主探究性实验吗?()

A、经常做B、做过一两次C、很少进实验室D、从没做过

4、你学习化学的目的是()

A、掌握科学知识,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B、为了高考

C、完成高中学业D、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5、在化学学习中,你的老师组织你们做过化学《小制作》吗?()

A、经常做B、做过一两次C、从没做过

6、你对我县的与化学化工有关的企业,如酒厂、选矿厂、冶炼厂、活性碳厂、砖厂、自来水厂做过相关的调查吗?

A、做过几次相关调查B、只调查过其中的一个

C、只参观过,未做深入调查D、从没做过

7、在课堂上,你接受的化学史知识()

A、很多B、一般C、很少D、从没有

8、教材课后作业,能满足你对化学知识的巩固提高吗?

A、能满足B、作业量太大C、不能满足D、一般

9、你希望在化学校本课程中听到与本县化学相关企业的详细介绍吗?

A、非常希望B、希望C、不希望D、无所谓

10、你希望有切合本县实际,能为本地区建设服务的化学校本教材吗?

A、非常希望B、希望C、不希望D、无所谓

四、选出你感兴趣的化学校本课程子题目(在后面打对号,可多)

1、中外化学人物和化学史

葛洪()舍勒()诺贝尔()蔡伦()侯德榜()居里夫人()门捷列夫()波义耳()拉瓦锡()道尔顿()张青莲()勒夏科列()

2、化学与生活

波尔多液的杀菌机理()肥皂的历史()馒头、饼干里的小洞洞()浅谈健康饮水()日用洗涤剂与人类健康()烧柴和烧气()铜锅、铁锅、铝锅()洗去污迹要“对症下药”()涂改液()珠宝玉石()盐的用途()海水何价()粮食醋与勾兑醋()

3、化学与环境

大气污染及治理()臭氧层破坏()水污染及治理()料污染及治理()环境空气质量大比拼()地沟油()增塑剂()铅污染及无铅汽油、乙醇汽油()镉中毒()土法炼金()铅、锌的开采与冶炼对环境的影响()吸烟的危害()

4、化学与科技

传统材料与新型材料()各种电池介绍()化学武器()化学与生物考古()晶莹多彩的玻璃()能源()

化妆品中的化学知识()

第三篇:浅谈如何提升高中化学校本课程的有效性

浅谈如何提升高中化学校本课程的有效性

从教育的最终目的来说,校本课程的开发必须以学生发展为本。在使用校本教材时,必须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倡导采用实验探究的模式及合理的评价机制,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现代教育理念的更新,国家课程机制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学生个性教育的需要。把课程的开发权适当下放,推进课程实施的多样化,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因此,开发有中国特色的校本课程已是当务之急。化学学科作为现代社会发展中不可缺少的基础自然科学,其基础教育阶段的高中化学校本课程的编写和运用,便成为广大教师一项光荣而艰巨的实践任务。

二期课程标准提出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但由于中国的特殊国情,高中化学教学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紧紧围绕高考这一中心展开的,课程设置单一、僵化,教学中只注重知识的构建而与实际生活脱节,只注重理论思维而与实验脱节,这样学生的综合能力就得不到提高。鉴于这种情况,我校以化学教研室为中心逐步完善高中化学校本课程,形成了一整套科学的课程实施方案。该方案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国家课程为基础,充分发挥教师教学研究和学生课堂探究的主体作用,并在实践中逐步趋于完善。具体的课程实施方案如下:

1 课程目标

1.1 全面深入,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教师面向全体学生,使所有学生能够加入到课程实施中去。在实施方案的过程中,坚持全面的科学教育,使全体学生得到包括科学态度、科学知识和技能、科学方法和能力等在内的全方位教育;在给学生传授化学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注意挖掘科学的人文价值,如科学的发展史、科学家探索真理的过程等,在课堂活动中传授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1.2 注重方法指导,让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发展。教师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学习策略的指导,让学生逐步掌握研究的方法和技能;同时积极创设条件,让学生自主选择课题,参与课题研究目标、方案的制定和研究方法的选择。师生合作,设计探究式的学习活动,让每个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发展;引导学生运用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等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不断调整自已的学习目标和学习策略。

1.3 宽松民主,关注学生情感。教师是课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努力营造良好的探究氛围,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自主选择课题进行研究。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自信心,培养学生的思辩能力和求异精神;创造条件让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尊重每一个学生,积极鼓励他们勇于尝试,保护他们的积极性;特别关注内向的学生,尽可能为他们创造展示自己的机会。

2 课程内容

主要采用实验探究的模式,从思维层次上的形象感受向抽象感受提升,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真正体验到求知的过程、方法与快乐所在。实验探究的教学模式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发下,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充当新知识探索者与发现者的角色,通过关注实验的过程或者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际操作,去学习如何去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其基本结构是问题方案设计实验事实结论应用。另外,我们把诸多的与社会生活相关的化学问题带入课堂,例如食盐含碘量的测定,为什么要推广酒精汽车,食品添加剂的主要成分是什么,等等。同时,让学生能综合应用多种科学知识,以跨学科的观点和方法,从整体上认识和解决科学技术发展和现实社会中的问如:如何将化学与物理、生物、环境保护等学科中的基本知识有机地整合在一起等。

3 评价机制

3.1 多元化评价内容。评价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①参与学习的态度;②动手能力与探究技能;③交流与合作的能力;④质疑、问难的能力。

3.2 多样化评价方法。我们采取以下三种评价方法:①学生自评,教师引导和帮助学生审视自己的学习,反思已经取得的成绩以及不足,调控、认识自己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水平。同时教师也可以以此了解学生的心理,及时改进自己的教学。②合作评价,要求学生观察、思考其他小组同学的方法,在评价他人的同时,接触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观点,学会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逐步养成尊重、理解、欣赏他人的态度,从而扩展自己的视野和胸怀,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③教师评价,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表现并加以记录,对学生学习的成效做出较为全面、客观的评价。

根据上述的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教师制作相应的评价量化表,给予学生多次的评价机会,并将评价贯穿于日常的教育教学行为中。教师在评价中以鼓励为原则,使学生不但敢想,更要敢说敢做,然后逐步提高会想、会说、会做的能力,提高创新能力。

该方案在实施的过程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拓宽学生的视野、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等方面起到了重大的作用。同时,一些问题也显露出来,例如,实验基础设施不够健全,学生认知及对待的认真程度不够理想等。校本课程的完善,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很多问题亟待我们在实践中解决。

校本课程的实施,打破了国家课程大一统的局面,体现了现代教育的校本主体性,也是对国家课程的有益补充。学生是民族的未来,所以我们也应认识到自己的任务、责任和化学教育教学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积极主动地跟上新时代课程改革和深化素质教育的步伐,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真正让校本课程、让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四篇:开发微型化学实验校本课程,落实高中化学新课程目标

开发微型化学实验校本课程,落实高中化学新课程目标

戴奇志

深圳市盐田区教育局教研室

518081 Daiqizhi Teaching Research Office, Education Bureau of Yantion District

摘要

为探索高中化学新课程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途径和方法,近几年笔者组织区域内各中学化学教师成立了课题小组,开展了将微型化学实验引入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的合作行动研究,并开发了有关的校本课程,给微型化学实验和探究式教学赋予了强的生命力,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为全面落实新课程目标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正在实施的国家化学新课程力求努力改变旧课程化学实验落后的现象,在高中的“内容标准”和“活动与探究标准建议”中,都涉及了很多与化学实验有关的内容,除必修课程中的化学实验外,还在选修课程中将化学实验设立为一门独立的课程,这在我国是前所未有的。这充分说明化学实验在新课程内容中占有比旧课程更加重要的位置。

高中化学新课程倡导积极主动的多样化学习方式,必修课程教材(以鲁科版教材为例)对此进行了精心设计和安排。通过设计符合学习规律和学习心理特点的多样的教学活动栏目,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从而有利于教师的教学。其中的实验编排不是用过去的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分开编排的方式,而是通过设计 “观察思考”、“活动探究”、“交流研讨”等栏目的全新方式,将实验内容和过程及方法呈现出来。化学1、2(必修)涉及这样的实验设计共有40个,而完成这二本教材的学时只有72学时,相当于旧课程半年的学时(旧课程必修1全年学时为140)。所有这些实验内容如果在课堂上用常规的实验设备与方法,很难全部完成,从而影响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化学新课程目标也难以落实。

为探索高中化学新课程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途径和方法,近几年笔者组织区域内各中学化学教师成立了课题小组,开展了将微型化学实验引入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的合作行动研究,并开发了有关的校本课程,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坚持专家引领,注重理论指导。

由教育理论工作者与教育实践工作者共同组建的合作共同体,搭建起两类人共同对话的平台。合作行动研究变成了教育理论工作者和教育实践工作者两类人共同的生存方式。我们请全国微型化学实验中心主任、微型化学实验专家周宁怀教授和深圳市教研室教研员吴运来老师等专家共同参与研究,指导研究。专家们定期亲临我区做专题学术报告、实验技术指导及课堂教学点评等。合作行动研究小组每月定期组织2-3次学习研讨沙龙;每学期举行区、市级微型化学实验探究式教学公开课2-3节,并请专家、学校领导、不同学科教师参与评课;每学期通过网络等形式进行教学资源的共享与交流。近几年,我们还组织研究教师参加了全国及海峡两岸微型化学实验研讨会及全国化学研究性学习研讨会及各级各类的学习培训活动。化学专家的引领及各种学习活动对教师的理论水平、研究能力、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努力实践探索,积极开发微型实验校本课程。

在进行微型化学实验校本课程教材的研究过程中,合作行动研究小组首先集体研究化学新课程教材中的常规实验,然后按教材章节分工将常规化学实验尽可能改为微型化学实验,并设计成探究式的微型实验方案,然后将这些设计方案用于课堂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进行微型实验探究,并对探究进行归纳和总结。例如,检验SO42-的试剂选择,学生需以微型实验仪器(多孔井穴板)通过以下三组微型实验进行探究,才能得出科学合理的结论。第一组,以BaCl2为主试剂,以盐酸为辅助试剂。第二组,以BaCl2为主试剂,1 以硝酸为辅助试剂。第三组,以Ba(NO3)2为主试剂,以盐酸为辅助试剂。教师的微型实验设计,注意引导学生全面地思考问题,注重培养学生严谨务实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设计微型实验探究方案,自主进行实验探究,并分析归纳结论。例如,我们在引导学生分析不同价态的同种元素的氧化性、还原性之后,组织学生讨论探究物质氧化性、还原性的方法,然后指导学生设计探究具体物质(H2S、SO2、浓H2SO4)的氧化性或还原性的方案,并进行独立的实验探究、做出合理的结论。教师则对每一节课进行教学反思和记录,并及时修改完善实验方案设计,在实践中改进并编写《微型化学实验活动与探究》校本课程教材(分学生用书和教师用书)初稿。

研究教师通过课堂教学的实践和专家同行的评价及有关课堂教学案例分析进一步修改微型化学实验设计,以此不断完善校本课程教材的建设。

另外,通过每年举行一次区级“化学与生活”或“科学与生活”微型实验设计研究性学习展示与竞赛活动,将微型实验教学拓展到课外。通过学生对自己身边事物的关注,激发他们开发和利用微型实验仪器主动探究的热情,并在探究中提高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表明,参加活动的学生从中获得了无穷的乐趣,激发了学生的灵感和创造意识。在区第五、第六届中学生“生活与化学”、“生活与科学”的实验大赛中,学生的表演精彩纷呈、令人惊叹。有学生仅用微型化学仪器中的多用滴管和井穴板,就能较准确地测定出市售食盐中碘的含量,已由定性研究转向了定量研究;有学生自行设计装置和实验步骤研究香烟的危害等。我们将学生自主设计的优秀的微型实验方案结集成册,便成为丰富的微型实验课程资源。

三、深入总结反思,积极展望未来

近年来,我们通过理论学习、专家引领,在实践探索中研究了微型化学实验的功能、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微型化学实验与探究式教学的关系、微型化学实验校本课程教材开发、微型化学实验教学组织形式和方法及策略、微型化学实验与常规实验的有机结合、微型实验仪器的改进等问题。经过几年的探索和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首先,开发出适合学生学习的校本课程教材。

《微型化学实验活动与探究》教材,给微型化学实验和探究式教学赋予了强的生命力。教材在编写过程中一直得到中国微型化学实验中心主任周宁怀教授等专家的悉心指导和帮助。由于本教材可以结合新课程配套使用,从而使本项研究成果成为课题的一大创新点和亮点,得到专家们的高度赞赏和充分肯定。

利用本教材学习,可以更新学生的化学实验方式,实践新的教学模式。以微型实验为载体的探究式教学,其模式为:预测(用类比的方法推测物质组成、结构和性质)→探究(设计微型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研究)→分析(独立思考推理和讨论)→归纳(得出结论)。在教学中,我们始终把学生置于主体地位,使学生在预测中归纳整合知识,在探究中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培养创新精神。教学结果是学生学习兴趣更高,成绩提高较快,知识掌握更牢,思维灵活性增强,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增强。

在课题研究的几年里,区的化学高考成绩在生源较差的情况下能不断提高,进入全市前列,学生的进步率也进入全市前列,据观察统计,报考化学的考生都是从初中开始的微型化学实验的积极参与者,大都在区实验竞赛中取得过好成绩。

其次,营造了和谐、合作的教学环境。

微型实验引入化学教学中,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自主探究,其中教师只是指导者,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在实验探究活动中,学生可以自己发现问题,师生间、学生间可以平等地进行交流讨论、合作研究,学生的探究和思想均得到充分尊重,积极性得到充分保护,自尊心得到充分满足,同时也让学生学会了对别人的尊重。于是有了良好和谐的教学氛围,促进了学生间的相互学习和师生间的相互提高。

再次,搭建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最佳平台。

开展本课题研究,密切结合了化学教学实际,把握住了化学教学的基础和实验改革的方向与重点、难点,它既能促使教师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思考,打破了教师传统意义上对学习内容的垄断和权威,让老师真正意识到自己在知识和能力上的不足,促使他们不断充电,提高其综合素质和科研能力;同时利用 2 微型实验开展化学研究性学习,教师已不再是教材的机械使用者、被动传播者,而成了课程的主动实施者、积极开发者、热心研究者和精心创造者,为建立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位一体的新课程体系提供了条件。另外,在研究过程中还可以加强与专家、领导、本学科及不同学科老师之间的合作,对于实现教学信息共享,加速教师专业化发展起到了积极推进作用,构建了最佳发展平台。结果表明,参与研究的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和教学研究能力均不断得到提高。几年来,课题组教师在国家级、省市级刊物上发表论文数篇;多次在省市级教学竞赛中获得各种奖项;有一位教师被评为市级青年骨干教师,二位教师成为区级青年骨干教师,四位教师先后被评为市级高考先进教师等,成为盐田区最优秀的学科组。

另外,还培养了学生节俭、环保的绿色化学意识和价值取向。

微型化学实验仪器简单,携带方便,操作简便,药品用量少,可以最大限度地节省药品,培养了学生节省的习惯和节俭的品质;实验的废气物(废渣、废水、废气)大大减少,大大保护了环境,培养了学生环保意识,很自然地将可持续发展观渗透到了教学中。

当然,常规化学实验和微型化学实验的有机结合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我们只做了在高中化学新课程的必修课程教材中的微型化学实验与探究性教学研究,该研究还应该扩展到选修课教材及研究性学习以及生活实际当中。这是我们今后研究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

化学教育专家们已经预言,微型化学实验必将成为二十一世纪化学教育改革的新趋势,必将在新的化学课程改革中发挥积极和重要的作用。

主要参考文献

[1]北京师范大学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编写组.普通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4 [2]周宁怀等.第六届全国微型化学实验研讨会论文集.齐齐哈尔.2004.7 [3]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编辑部.中学新课标资源库.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2 [4]周宁怀. 微型无机化学实验[M].科学出版社.2000.2 [5]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1 [6]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1

第五篇:校本课程开发研究实验方案

校本课程开发研究实验方案

一、研究背景: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国家制定中小学课程发展总体规划,确定国家课程门类和课时,制定国家课程标准,宏观指导中小学课程实施。在保证实施国家课程的基础上,鼓励地方开发适应本地区的地方课程,学校可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特点的课程”。这一举措将改变以往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增加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学校拥有了一定程度的课程自主权。

在20世纪后半叶,世界各国的课程改革都试图在国家课程开发与校本课程开发的两个极端之间寻找自己的立足点,以期待更好地发挥课程的功效。我国加入WTO,教育也必须与国际接轨,迎接世界的挑战,所以校本课程的开发问题也必须提到课程改革的议事日程上来。

社会政治生活的民主化与经济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对学校课程的需求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这为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巨大的需求可能、政策支持和发展空间。

校本课程开发作为国家课程开发的重要补充形式,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具体的学校和社区环境、突出特色、培养特长,更好地贯彻落实国家的教育方针,更有效地促进学生个体和社会的健康发展。

南充市五星小学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和师资优势,以及宽松、和谐、民主、开放的人文教育环境。建立起以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环境课程为内容的课程结构,形成内部评价与改进机制,体现学校的课程特色,必将对学校的教育教学产生重要的影响。

二、理论思考

1、概念界定

校本课程是以学校教师为主体,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根据学校的办学思想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主要依据国家教育方针、国家或地方课程计划、学校教育哲学、学生需求评估以及学校课程资源,强调以学校为主体和基地,充分尊重和满足学校师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特别是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中难于满足学生需要所缺少的内容。校本课程是国家课程计划中一项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2、校本课程开发的依据:(1)国家教育方针政策。

(2)学校的教育哲学或办学宗旨。

(3)学生的需要评估。由于校本课程的重要价值之一是课程的开设能尽可能满足学生的差异性,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促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因此,校本课程的设置必须考察学生的需要,使课程成为对学生是“真正有意义”的课程。

(4)学校现有的课程资源。如学校现有高素质教师队伍,先进的现代化教学设施,原有的丰富的德育教育资源、艺体教育资源,学校外围的教育环境优良等等。

3、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1)“以学生为本”的原则。

课程结构决定着学生的素质结构。学校课程必须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辩证处理好社会需要、课程体系和学生发展的关系。(2)继承和创新相结合的原则。

对原有的学校课程应予分析、总结,根据现行办学的新要求,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放在重要地位,修改或研制具有时代特点,又符合我校办学特色的课程方案和教材。

(3)整体构建,分步实施的原则。

学校课程是国家的课程计划系统工程中的一个方面,必须遵循课程计划的总体要求,在研究整体课程结构的基础上确定学校课程改写的目标和任务,并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将成熟的经验面上推广,将必须解决但又尚未论证的内容局部试验。

(4)普遍性和特色性相结合的原则。

学校课程的研究应在遵循教育规律的普遍性的前提下,研究本校教育的个性色彩和学生群体的特点,努力创建学校的名牌特色课程。

(5)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要注意运用先进的理论指导学校课程的实验,把握世界课程理论发展方向,大胆实践,重视实践的理论升华,使校本课程开发的内涵不断丰富。

4、研究目标

建设“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学校课程,能充分发挥学校教师、学生的特长和积极性,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形成优势互补,从而深化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具体地说:

(1)、通过课程开发,能让教师、学生和社会与课程决策,体现教育民主,从而提高课程的质量和社会的满意度。(2)、通过课程开发,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有助于他们的个性发展。

(3)、通过课程开发,能充分发挥教师的才华和特长,也有利于教师间的团结与协作。

(4)、社会的参与能使课程更适应当地环境,并形成学校课程的多样化,同时也能让全社会都来关心教育。

三、研究内容

(一)校本课程的设置。

为了使校本课程的设置科学、规范,具有学校鲜明特色,避免经验性和随意性,在保证开发过程中,就学校层面而言应关注以下几个环节:

1、确定校本课程目标

校本课程基于本地、本校的实际而开发,从某种意义上说,其目标和意图应更明确一些。根据开设校本课程,由所涉及到的内容由学科主任和专任教师制定。

2、建构本校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是学校根据国家教育部和本省课程计划的有关规定,从实际出发,对本校课程作出具体安排。由学科类课程、活动类课程、环境类课程三大块构成。

学科类课程分为必修、限定必修、任意选修3种方式。必修学科是每个小学生必须修习的课程。限定选修学科是学生在学习必修学科基础上,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志向和需要,在教师指导下选择修习。任意选修学科是为发展学生兴趣爱好,拓宽加深知识,培养特长,提高某方面能力而设置的,旨在既有统一要求,又有多样性、灵活性、使必修课程与选课程、核心课程与乡土课程,相互依托、相辅相成,并增强课程的基础性和综合性,使之能满足学生因才施教、发展个性特长的需要。

活动类课程,包括校会、班会、社会实践、经常性体育锻炼、简单科技体系活动。校会、班会、社会实践和经常性的体育锻炼是全体学生必须参加的共同活动课程,科技艺体等活动是学生自愿选择参加的兴趣活动课程。旨在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培养健康个性,以创造性为主要宗旨,逐步形成丰富多彩而又科学化、规范化体系。

环境课程:包括三个层面:即物质文化层面、制度风气层面、心理层面。旨在开发校内外各种教育资源为重点,形成家庭、社会、学校一体化的社区教育网络,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通过强化常规管理、优化学校教育环境、发挥“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教育效果。

具体框架如下: 必修课程:

学科类:语文、数学、英语、自然、音乐、美术、思想品德、劳动、健康教育 体育 社会

活动类:升旗仪式、班队活动、体育锻炼、卫生保健、体育节、艺术节、社会调查、劳科技制作、参观访问、社区活动等。

选修课程(限定性选修课):

学科类:英语口语、言语交际、阅读、计算机、汉字书写。活动类:“六个一”基本技能训练 选修课程(任意性选修课): 学科类:

(1)数学奥林匹克竞赛辅导、珠心算竞赛辅导、自然实验操作、环保教育(2)美文赏析、名家名作选读、写作指导、心理教育、社会调查与实践(3)艺术体操、武术、围棋、声乐合唱、鼓乐演奏、器乐独奏、实用美术、摄影摄像

(4)无线电技术、网页课件制作、科技音像 活动类:

(1)文学社、小记者站、、星星电视台、红领巾广播站

(2)星星书法学会、星星摄影学会、星星乒乓学会、星星音舞学会、星星篮球学会

(3)学法指导、心理讲座、法律常识辅导

3、校本课程实施的途径:

校本课程实施是指校本课程付诸实践和走进课堂的过程,它是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阶段。针对这一过程必须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①更新观念,统一认识

校本课程开发的概念界定告诉我们,它实质上是一个以学校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的开放民主决策过程,即校长、教师、课程专家、学生等共同参与学校课程计划的制定、实施和评价活动,它作为一种开放的决策过程和变革过程,意味着课程开发已由专家中心向学校教师中心转移,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不仅仅是执行者、实施者、开发者。但是,因长期计划体制下的学校和教师完全执行指令性的课程计划,不可能也不需要具备多少课程意识和课程开发能力,致使学校和教师的工作方式变得过于依赖和被动服从,学校与教师对课程的独立判断和开发积极性、创造性逐渐萎缩。加上受原苏联教育学的影响,我国教师教育中长期存在着“重教育轻课程”的现象,导致教师缺少应有的课程知识和培训。而学校和教师应有的课程意识与课程开发能力恰恰是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前提条件,因此,要使校本课程开发顺利进行,教师必须更新观念,统一认识,自觉进行课程方面的“补课”,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形势。

②课时整合:

从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和学习规律出发,在学生在校活动时间总量不变的前提下,对课时作如下调整:

语文课实行“三三制”教材学习、阅读欣赏、写作实践各占三分之一,其中“阅读赏析”、“写作实践”采用“长课时”形式(1小时),并在每周增加1节言语交际课。

数学课实行“三二制”即教材学习三课时,“数学活动课”二课时(一年级除外)。

英语课采用“二三制”(五、六年级)教材学习二课时,“会话”、“听力训练”三课时。条件成熟,适当考虑起点下移。

中高级体育、美术、自然课每周上一次“长课时”(每次1小时),“长课时”能使体育课减少10分钟准备时间,有效增加教学和练习时间,解决了以往学生自主活动和练习时间不充分问题,学生技术学习和技能掌握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技能学习的连续性、反复性促进技能的形成。)“长课时”能使学生在美术课上有充裕的练习时间并能保证学生作业当堂完成,减少学生课后负担,也能保证质量。“长课时”使自然课上有充足的实验操作时间,便于学生能进一步观察实验过程,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③教材整合 各学科教材既要与国家教学大纲保持一致,又要适合我校的特点,还须照顾到各类学生知识层次的差异。因此,在教材整合过程要把好“度”。提高教材整合效益。

小学语文除用好统编教材外,增加课外阅读书目。语文学科分阶段制订出阅读目标,列出必读书目和推荐书目。

小学数学除用好统编教材外,低年级增设《趣味数学》(自行编写教材),中高级增设奥赛训练课。(选用或编写教材)

小学英语除用好现用英语教材外,英语教师根据大纲要求,分年级增设口语训练课,并自行编写或选用教材。

音乐教材选用简谱版,(部分班级选用五线谱版)淡化识谱,及繁琐的乐理讲解,着重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欣赏能力。音乐学科应编制出各年级的欣赏曲目和演唱曲目;美术学科将对现行美术教材进行有机增删,删去专业性过强的内容,增添一些适合学生心理特点和技能水平的内容,并分年级列出增补内容。体育学科应摒弃一些竞技体育成份多的内容,增添部分对学生终身受益的技能,并予以强化训练,内化为学生基本素质。可增加球类、游泳、棋类、形体训练等项目。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管理体制

为确保校本课程开发的健康顺利进行,学校应在开发的过程中切实加强课程的管理。

首先,要处理好课程实施过程中关涉到的一些环节,如组织形式、课时安排、场地、设备、班级规模等。其次,要落实好师资,可以要求在职教师兼修一、二门非本专业课程知识,以确保校本课程师位。再者,制定相应的《课程标准》和《课程指南》等文件,严格规范校本课程的实施。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评价体系

校本课程中学习结果的评价应该不是单纯的测验和考试,不是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评价方式要多样化,要重视过程评价。学校应该根据开发的课程类型,着眼于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将课程目标归纳整合,从而制订出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艺术素质和技能特长等方面的评价细则和标准,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学生自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考核成绩(即学分)采用等级制,分优秀、合格与不合格三等,合格者由学校颁发“学生素质发展合格证书”,对单项优秀的学生可另发证书。这样,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享受到成功的快乐。

四、研究方法

本课题将采用调查研究法、文献研究法和行动研究法。

调查研究法:主要调查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对课程开设的需要,调查教师的专业情况。

文献研究法:主要研究国内外关于课程改革和学科改革的理论和经验。行动研究法:主要是进行课时整合,采用长短课时制,教材整合,增删有关内容等。

五、保障措施

1、组建课题研究组织(1)课题实验领导小组 组 长:王定华

成 员:江素蓉 蒋鸿荣 唐丽英 廖颖红(1)课题实验组 组 长:蒋鸿荣

副组长:唐丽英 廖颖红

成 员:各学科教研组长 各年级教研组长

2、明确职责

(1)课题实验领导小组是校本课程和主要决定者和责任人,业务副校长、教导处、教科室成员承担校本课程的日常管理工作;

(2)教师是课程实施与开发的主要力量,对课程的有效实施、学生的质量评定具有专业自主权;

(3)学生有权自主选修学校课程、有权对学校课程进行评价和建议;学生家长及有关社区人员对学校课程的知情权、评价和建议权。

2、组织保障

(1)学校成立校本课程审定委员会,由校长、教师代表、学生及家长代表和社区相关人士等构成,同时聘请市、区教研室课程专家参与,负责审定校本课程开发项目;

(2)课题实验组是校本课程的实施机构,负责制定学校学年、学期课程实施方案及配套制度;

(3)教导处、教科室是校本课程管理的专门机构,负责执行、督导、评估学校课程执行情况;

(4)学科教研组、年级教研组要根据学校的整体安排,做好校本课程开发的各项业务工作。

3、管理制度

学校建立课程审议制度、校内课程评价制度、校内课程管理岗位责任制及相关激励制度等,制订教学管理条例,各类人员要严格执行各项管理制度,学校负责人要定期检查制度的执行情况。

4、设备与经费

对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应给予经费上的支持。学校要加强图书馆、专用教室、多功能艺术厅等设施的建设,合理配置各种教学设备、器具,要设立课程管理专项基金,用于课程实施与开发、教师培训、设备配置与对外交流等方面。

六、成果形式:

1、实验研究课、观摩课。

2、实验资料及有关研究材料。

3、研究报告。

4、《校本课程的研究与实验》论文集、案例集。

5、校本教材

七、研究的简要计划

1、启动阶段:2003年12月—2004年2月

启动、筹备、学习理论、设计方案、组织讨论、论证、确定方案

2、实施阶段:2004年3月—2006年2月 ①第一阶段:2004年3月—2004年8月 按照研究目标,初步实施方案,由点到面,分段实施,展开研究 ②第二阶段:2004年9月—2005年8月 全面实施方案,深入展开研究。③第三阶段:2005年9月—2006年2月

及时总结研究成果,并以此转化为教育常规,形成完整的校本课程体系;认真梳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根据教育改革和发展状况,进行深入研究。

3、总结阶段:2006年3月—2006年7月

做好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撰写结题研究报告。

下载高中化学实验校本课程方案(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中化学实验校本课程方案(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校本课程方案

    “古诗词诵读”校本课程方案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背景与意义: 诵读古诗词是继承和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的需要,也是新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内容。学生诵读古诗词,展开想象,获得初步......

    校本课程方案

    校本课程方案 “校本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共同组成了在学校中实施的“三级课程”的结构。我校根据实际需要提出了对学生的具体......

    校本课程方案

    响水中心校乡村学校少年宫 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公主岭市响水镇中心小学 一、校本课程需要评估: 校本课程,是学校以学生发展需要为基础自行开发的特色课程,它是根据学校办学目标、......

    校本课程方案

    大司马完全小学校本课程方案 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基础开发出来的课程,实施校本课程是实现学校的办学宗旨,体现办学特色的有效途径。为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促进学生的......

    校本课程方案

    陆庄小学 校本课程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 校本课程开发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校本课程的开发,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提供学习过程中的方法选择和内容选择,体现教育......

    校本课程方案.

    青原区实验小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吉安市青原区实验小学 夏艳晶 准考证号:243210190013 一、前言 汉字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中华文化传承的载体。写字教学是素质教 育的重要组......

    校本课程方案

    初中数学校本课程开发方案一、设计理念 活动生经验,经验促思维 二、基本定位 以通俗易懂、激发兴趣、拓展视野、补充教材、升华思维为基本要求,以挖掘数学文化中的教育功能为......

    校本课程方案

    开发校本课程资源,深化校本课程研究 课题研究方案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级管理。校本课程的开设,增强了课程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