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英语语篇词汇教学的有效尝试
小学英语语篇词汇教学的有效尝试
摘 要 小学高年级的语篇长度逐步增加,内容趋于丰富,教学要求也更高。教师需要有针对性地解释其中的一些生词,以减轻学生阅读时的压力。在阅读教学中,生词的处理不能仅追求华丽的形式,而应灵活多样,由“词”这一“点”发散到“文”这一“面”。
关键词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语篇词汇;生词处理;插图;语境;文化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02-0068-01
小学高年级的语篇长度逐步增加,内容趋于丰富,教学要求也更高。在阅读教学中,很多教师过于注重语篇中的生词,把课堂中的大部分时间用于讲解和操练生词,这种做法耗时长而收效低。教师只需要有针对性地解释其中的一些生词,以减轻学生阅读时的压力,这样学生才能从阅读中体会到如何获取知识和意义,学会运用阅读技能。
一、利用直观明了的插图
插图作为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形象地再现了课文内容,并突显了课文重点,符合儿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征。有的教师试图通过学习图片、实物和多媒体课件等创设新的语境呈现生词,对教材中的插图视而不见,导致学生的读图能力不强。对英语词汇的理解必须基于具体的语境;脱离了语境,词汇的含义往往是含糊、不确定的。插图为学生理解教材内容提供了便利条件,教师不应熟视无睹,而应善加利用。
例如:picture一词在新标准英语教材中多次出现:Draw a picture与Take a picture,虽是同一个词,词性也相同,但却表达不同的意思。教师只要恰当运用课文里的插图就可解决,学生看到插图中的Sam手中的cinema就很容易联想到相关的活动――照相。因此,教材图文并茂的特点为教学提供了有利条件。利用教材中的插图教生词,不仅能帮助学生将英语词汇与其表示的事物直接联系起来,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能力。
二、语境的层层深入
阅读教学中的生词处理应依托具体的语境,脱离语境的生词教学是低效的。教师应把生?~放在具体语境中处理,从而为学生提供领会及运用生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义。小学英语语篇中的生词往往分布较为分散,词与词之间缺乏内在的逻辑联系,在语篇本身的语境中进行生词教学有助于学生较快地判断出生词在该语境中的意义。例如对话片段:
A:Sam and Daming are in the playground.B:Are the playing basketball?
A:Perhaps they are.B:I’ll go and join them.阅读前不用事先解释生词join的词义,只要抓住线索,就可以让生词其义自现:It means“play basketball with them”.有了上面的学习经验,对下文再次出现的“I’ll go and join them.”中的join一词学生就会到下文中寻找其含义了。在语境中猜测和推断词义既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处理能力,又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处理能力。可见,利用语境学习生词,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篇分析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三、渗透文化背景,开阔视野,加深理解
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跨文化交际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和使用。传授文化知识、培养文化意识和世界意识是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在小学英语教学中,阅读是积累词汇、扩充英语知识和了解西方文化的重要手段之一,而文化背景知识又是理解文章重要的支持。教师在传授英语语言知识的同时,要把文化背景融入教学中,让学生理解英语国家文化,使他们了解生活在不同背景中的人们的语言特征和文化习惯,了解文化差异,拓宽视野。
例如:小学新标准英语一起九册三模块Halloween一文,教师可以用万圣节的图片作为导入,向学生介绍万圣节的由来、万圣节前的盛装打扮以及Trick or Treat的游戏。学生通过学习接触异国文化开阔了视野,提高了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增加了阅读语篇的兴趣。学生与语篇之间的互动是文化背景知识的渗透下对语篇信息进行重新加工和建构的复杂过程。这样的阅读教学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又加深了学生对文化背景的理解,使语篇各个段落之间的内容紧密相连,学生对语篇的理解以及对中西文化的认识更深刻和全面,语言运用能力也得以提高。
四、问题引导,开展脑风暴,培养问题意识
小学阶段的语篇一般生词较少,而且通常情况下不会影响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在学生初读所学语篇时,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整体感知并理解语篇的主要内容。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根据语篇插图、语篇话题或标题,在小组内开展脑风暴,讨论与图或标题有关的事情、人物、时间和地点等,并引导学生主动提问,以此来培养学生阅读语篇时的提问意识。
五、结论和反思
阅读教学中的生词处理不能仅追求华丽的形式,而应灵活多样:由“词”这一“点”发散到“文”这一“面”。语篇既是生词的出处,也是其归宿,学生生词的学习、词汇量的扩大应建立在充分理解语篇的基础之上,在学习生词的过程中获取信息,开阔视野,加深情感体验。当然,小学生阅读理解中的低效和困难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单词识别水平上的缺陷,他们对很多已学单词无法见词知义。这与日常词汇教学中忽视单词的认读能力训练有直接的关系。培养和发展学生良好的单词识别能力会直接促进其阅读理解水平的提高。因此,教师需引导学生进行大量有针对性的单词认读训练。通过这种“熟能生巧”式的训练,缩短学生从形式到意义的匹配时间和减少进行这种匹配所占用的加工资源,从而将学生的注意力资源更多地留给高端加工过程,以达成更为高效的阅读,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第二篇:小学英语语篇中的词汇处理方式及有效教学(共)
小学英语语篇中的词汇处理方式及有效教学 作者:江苏省海安县隆政小学 魏艳梅
一、语篇教学中常见的几种词汇处理方式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语篇是学生学习英语的重要材料之一,它以比较完整的语言组织形态向学生传递相关的英语语言信息。但英语语篇中包含大量信息的同时也使用了一定数量的生词,特别是高年级的语篇中,大量的生词阻碍了学生对语篇的理解,也给教师的教学带来许多困难。
在语篇教学中,常见的词汇处理方式有以下几种。
1.阅读前创设情境,集中处理词汇
许多教师在教学语篇前,通过创设一个个情境,将单词放在情境中逐个击破。可等到词汇处理结束后,一节课的时间已经过半,于是语篇教学只能一带而过。这种偏重词汇而忽略语篇整体的教学有以下几个弊端:(1)不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前处理完所有生词的目的是为学生扫清阅读障碍,把阅读难度降到最低,可这样做同时也把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空间降到了最低。(2)不利于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先教生词,再教语篇”的教学步骤,会使学生误认为语篇学习等同于词汇学习,容易使学生形成“不把生词处理完,文章就不能读”的思维定势。(3)不利于学生对词汇的掌握。尽管教师努力创设各种情境教学生词,但脱离语篇的词汇教学留给学生的只能是一些孤立的词汇,而不是用于传情达意、完整的词汇。
2.阅读中“随文识词”
有的教师意识到语篇整体教学的重要性,在教学中先从阅读理解语篇开始,遇到一个生词就停下来讲(讲词的发音、词义和用法,并配以习题),对生词的处理力求面面俱到。这样会使学生无法整体感知语篇,破坏了语篇教学的完整性和连续性,阻断了学生对语篇学习的思维活动,也冲淡了语篇教学的主题。这与整体语言教学法的宗旨——在完整的情境中理解和分析语篇是不相符的。
3.“淡化”词汇教学
还有的教师片面追求阅读时的“整体理解”,认为只要从语篇的角度出发,让学生“整体”学习和理解所学的语言材料,学生自然就会掌握语篇材料中的语言知识点。这种教学方法忽视对语言知识点的讲解,导致学生对已经学过的语篇仍感到生词连篇,于是他们对语篇的理解也只能是“囫囵吞枣”。
由此看来,只注重语篇或只注重词汇的语篇教学都是片面的。那么如何正确处理语篇与词汇的关系呢?下面笔者从阅读前、阅读中和阅读后三个阶段进行探讨。
二、小学英语语篇中词汇教学的有效性初探
1.阅读前有选择地处理部分生词
并不是所有的词汇都必须放在阅读前处理完,那些不能依据上下文推测且又会影响学生理解语篇的词汇,教师应先行处理。小学生的词汇量小,阅读理解能力有限,对于有难度的语篇,扫除部分阅读方面的词汇障碍是有必要的。但这种扫除障碍的工作要适可而止,要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当然,在处理词汇时也不宜花费太多时间,因为语篇教学中的生词教学是为阅读理解语篇服务的,只要解决生词的“音”和“义”即可。教师可以借助语篇中的插图教学词汇,还可以创设语境,在语境中教学词汇。
2.阅读中渗透猜词策略,提升自学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碰到生词是不可避免的。有的学生碰到生词就跳过去,这样做有时会影响对语篇的理解。其实,词汇不是孤立存在的,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渗透猜词策略,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的阅读理解能力。
(1)根据语境猜词
词汇会是组成语篇的重要元素,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训练学生依据上下文猜测词义的能力。如《牛津小学英语》6 B Unit 1 Who is younger?的语篇中有这样一句话:“You are the only child in your family.” 对于句中的“only”一词,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上文中的对话“Do you have any brothers or sisters? No, I don't.” 猜测出“only”是“唯一”的意思。
根据语境猜测生词的含义,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词汇的趣味性和理解词汇的能力,增强学生掌握词汇的主动性。
(2)根据构词法猜词
很多英语词汇都符合构词规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构词法辨认单词。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发现构词规律并逐步形成对词汇学习的规律性认识。
(3)根据释义法猜词
高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词汇量。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词义解释的最佳方法是用英语解释英语,即教师可以通过学生已学的近义词、反义词或英语语句解释新词汇的含义。释义法有利于学生准确理解新词的含义,增加语言信息量,有利于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与表达的习惯。
3.阅读后设计多种习题巩固词汇
单词的学习重在应用。因此,阅读后教师应设计一些练习来检测学生对词汇的掌握情况。
(1)选词填空
教师可以设计一篇根据课文语篇改编的短文,让学生通过选词填空补全短文。这种词汇的巩固法使学生既活用了词汇又从整体上进一步熟悉了语篇,做到了“既见树木,又见森林”。
(2)复述
在教学完语篇后,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关键词和重点句型,让学生自己组织语言,复述课文。这样既能够检测学生对词汇的掌握情况,同时还能够检测学生对语篇的理解情况。
(3)改写、续写
在学生全面理解语篇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语篇内容进行改写,也可以让学生依据语篇提供的信息对课文语篇进行续写。这样的活动既能够增强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又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和想象能力的培养。
综上所述,在教学中教师应正确处理阅读教学与词汇教学之间的关系,既不能强调阅读而淡化词汇教学,也不能只教学词汇而弱化对语篇的理解,而要从语篇的整体角度出发教学词汇。当然,词汇教学的方法还有许多种,教学中我们应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做到“因词而异”。此外,我们还应有意识地渗透一些学习策略,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为学生今后的英语学习奠定基础。
(摘自《英语周报》
摘录者 陈月桂)
第三篇:小学英语语篇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培养语感》结题研究报告
陕西省渭南市澄城县庄头乡雷家洼中心小学:袁永、孙艳、杨苏娟
二年来,我们课题组全体成员围绕课题研究实施方案所确定的研究内容、研究目标、研究方法展开一系列的理论学习和英语教学实践,积极探索培养语感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取了预期的效果。
一、课题研究背景
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实施与课程改革前相比,学生在听、说、读、写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步。我们的教学是否贯彻了课程改?新课程标准提出了“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通过创设学习情景、开发实践环节和拓宽学习渠道,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感悟、建构并丰富学习经验,实现知识传承、能力发展、积极情感形成的统一。”在这种教学理念的引领下,如何改变传统观念,化“教教材”为“用教材教”。通过深入学习、反思和研究,我们发现,以往的课堂教学太注重单词、句型的教学,忽视了让学生在具体的语篇中感悟语言,学生学到的语言是支离破碎的,那么教他们如何去运用呢?换而言之,这些现象与学生脱离语境学习语言有一定的关系。因此,我们提出了《语感培养策略研究》 这一课题。
语感教学是指在具体语境中教学词和句,主张把词融入句子中教学,从整体入手,展现给学生完整的语言概念。语篇教学并非单纯的语篇知识的教学,它始终以学生为主体,以发展学生的能力为目的,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感知、理解和运用所学语言。我们应以语篇教学为契机,来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研究的意义
我们通过语篇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志在探索小学语文语感教学的有效方法,从而使学生乐于学习,主动参与,培养语感,提高语文能力;同时使教师提高科研能力和课堂教学水平,丰富语篇教学经验。
三、研究目标
1、立足教材,训练学生语文语感和口头表达能力
语言的最高境界不是掌握语言形式,而是掌握语言形式以完成语言交流功能。”训练中,我们可以从情景会话板块入手,通过读、听、视、说多种形式的训练组合,营造轻松的口语学习气氛,声像结合、图文并茂地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意识。我们要研究如何通过情境对话题进行表演、复述、转述、续写等的研究和实践。
2、立足课堂,积极探索适合学生语言发展能力提高的语感课堂模式
要求语言课堂教学从设计到实施的各个环节都围绕语篇来进行,始终以“语言即语篇”的语言观来指导语言教学。在实际课堂教学中,首先要以“语篇即语言”的语言观为指导来设计一个语篇大纲,以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为目标,共同组织和建构语篇。并且以语篇教学为契机,探索出语感教学中的实际方法,来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3、立足学生,积极研究实施语感教学,提高有效性的具体策略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要始终使学生发挥主体作用,要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路,要设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要根据学生生理特点、心理特点以及他们的兴趣、爱好来选择教学材料。教师要始终把学生放在第一位,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四、课题研究的对象和主要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学生方面:将五年级的学生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建立基本的课题研究框架,待取得一定的成果后,再关注并延伸到一、二、三、四、等年级的学生。
教材方面:主要关注人教版语篇的教学,并在此基础上作出有效性教学的研究。
教法方面: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为依托,探索一些更利于学生掌握理解语篇有效的教学方法
2、主要研究方法
本课题主要运用行动研究法、调查法、经验总结、积累法等。通过调查与研究,了解小学生在课堂上思维状态、问题与困难,总结经验,分析原因,形成相应的研究对策与措施。通过总结积累,把握当前小学教学发展状况,学习、借鉴、改进先进经验,进而对整体性教学深入分析,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指导。及时进行个案分析和研究总结,为后续研究作指导。
五、课题研究的过程
1、理论学习,提高认识
我们搜集国内外有关语感有效教学理论的资料,了解语感有效教学研究状况,并认真做好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对教师进行专业理论培训,主要形式有:观摩名师理论专题讲座、个人自学、外出学习等,并要求教师认真做好记录,写出感受,从而帮助教师转变观念,真正在专业理论上有所提升。
2、开展调研,制定目标
本课题研究的开展从学生入手,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最感兴趣的课堂教学,帮助教师查找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从而制定本课题研究目标。
3、分解目标,有序实验
我们成立了课题组,召开课题启动会,认真解读了有效教学的意义、目标和任务,拟订了课题研究组织机构和课题研究的保障条件,明确了总负责人和各科负责人,将任务落实到人。课题组每月至少一次专题研讨,中期进行一次阶段总结,并做了认真而详实的记录。在课题组成员的共同讨论和研究下,我们按照“有效备课——有效指导——有效互动——有效课堂管理——有效练习——有效探究策略——有效教学评价”的步骤开展实验。
①有效备课的研究和实施:通过教师独立备课、课后反思与二次备课(活页式、粘贴式)相结合的方式,备透教材、备准学生、备活教法,并组织课题组成员研读教材,通过集体备课、师徒互助、教学沙龙、教师论坛等方式合作备好教学实验课;
②有效指导的研究和实施:通过“有效讲授”、“有效提问”、“有效倾听”,把“对话教学”、“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整体感知”等新的教学理念引入课堂教学,为学生创设一个支持性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围绕适当的学习目标,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保障学生的学习进程及目标的达成;
③有效互动的研究和实施:我们要求教师重点关注学生的合作学习与自主学习以及课堂的动态生成,采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方式,其中,师生互动建立在平等民主的课堂氛围基础上,生生互动体现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精神。开展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语文课外活动,包括操前演讲比赛、高年级语文阅读、写作竞赛等活动,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利用校园板报、墙报等营造语文学习环境。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和语文思维方式的形成。
④有效课堂管理的研究与实施:采用“诱导型管理”和“监督型管理”。“诱导型管理”主要方式有:展现亲切热情的课堂语言;创设富有情趣的环境;现代化媒体刺激注意。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监督型管理”的主要方式有:暗示;冷处理(个别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纪律问题,只要不对周围的学生造成大的干扰,则可视而不见,并在可能的情况下,安排有趣的活动,如观察挂图、模型,或讲一段有趣的实例,用幽默的语言活跃课堂气氛,以吸引这些学生注意);行为替换(教师提供一种合乎需要的行为来替换学生的不良行为,或奖励与不良行为相反的行为,使其在不良行为和替换行为中做出选择,并从替换行为中得到心理满足);教育与惩罚相结合。此外,我们优化课堂练习,注重家庭作业管理。
⑤有效探究策略的研究和实施:主要体现在:教学设计体现有效,教学内容的创造性使用,有效练习设计,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对课堂教学资源(生成)的有效利用,教学媒体尤其是多媒体技术的使用等。
⑥有效教学评价的研究和实施:我们在全校师生间开展形式多样的评价,如:教师自评和互评,学生自评和互评,家长评教和学生评教等,做到 “评价目标层次化、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时间过程化、评价方法多样化”。
4、研讨展示,合作交流
每学期初期召开课题实验工作研讨会,课题组教师每人每期上语篇有效教学研究课。在通过集体备课、师徒互助、教学沙龙、教师论坛等方式合作备好教学实验课的基础上,先后开展 “同课异构”、对家长开课、校级研讨课、教学开放日等形式多样的实验课活动,并及时进行说课、评课,做好反馈和总结,组织教师二次上课。
5、不断学习,勤于反思
布置教师阅读教育教学专著,并做好读书笔记,写好教学反思;组织教师观看名师示范课,并写出心得体会;不定期举办学术讲座和教学沙龙,帮助教师解决自己在实际教学中遇到的困惑;学期末收集、整理优秀教育教学案例、论文、教案及反思并编辑成册。
六、课题研究的成果
在课题实施的两年时间里,我们教师和大部分学生都从中获得了提高,也收获了比知识本身更为珍贵的东西,主要有以下的成绩: 学生方面:
1、学习兴趣浓厚,口头表达能力得以提高
通过两年的课题研究实践,我们欣喜地看到孩子们喜欢上了语文,感受到了他们自由表达的乐趣。课堂上,他们积极进行大胆的交流。课后,他们积极参加语文朗诵比赛。许多学生感觉课堂不再能满足自己的需要,都积极参与到语文第二课堂的学习中来。本课题的研究对我校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起了很大的作用。
2、学生的知识面得到了扩展
一方面,教师在语篇教学过程中会经常补充一些和文中某个单词意义相似或相反的词或与此相关的谚语、俗语的用法,国外文化知识的介绍等。另一方面,教师每次在教学不同语篇后适当扩展与其相关的一些语篇阅读材料,长此以往,学生的知识面、阅读了、理解了、运用力都能得到极大的发展。
3、学生在成功中不断向前迈进
我校举办了语文活动,如各年级语文诗词朗诵比赛,这些活动中学生不仅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同时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学生的综合语文素质得到了有效地提高。
教师方面:
1、在不断的学习中,提高了自身的理论素养
做一个教师,应该是个思考者。惟有思考,可以让一个教师的从教之路越走越宽,越走越有信心,尤其是沿途的风景才可以尽受眼底。我们课题组列了阅读书目,老师们到图书馆借阅,或上网阅读。不知不觉中,课题组成员的理论素养得到了提高,教育观念得到了更新。通过学习研讨,了解了课题研究的一般程序,不断提高了自身的教科研能力和课堂教学能力。
2、在不断的实践中,提升了自身的专业素养
本课题组教师的科研意识、教改意识增强。课题实施以来,教师作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我们课题组成员设计了各种各样的课堂探究活动,在我校教师齐心协力的实践过程中,我校所有英语老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课题组的所有成员在我校举行的多项英语考核中多次获得一、二、三等奖的好成绩。
3、在不断的反思与总结中,培养了自身的科研能力
通过该课题的研究,课题组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行为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他们勇于创新,敢于尝试,勤于反思,善于总结,在实践探索与深入研究的过程中,教师的专业水平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每位教师平时勤于笔耕,撰写了一些跟课题有关的教学随笔或论文。值得一提的是,课题组在实验的同时,能通过各种形式对课题的研究成果进行和积极的推广。本课题的研究得到了广大教师与家长的认同,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取得了教师、家长的一致好评,使学校的素质教育与得以全面的、可持续的发展。
七、总结反思
经过两年的实践和研究,我们的课题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课题研究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也促进了教师的成长。课题组成员学习了一些相关理论,做了探讨,并且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一些尝试,但是由于我们自身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的有限,我们的研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疑惑。本课题虽然已接近尾声,但是对于小学语篇教学的研究是不会终止的,而且必将继续进行下去,同时我们更期待专家和领导们的指导和帮助。
第四篇:小学英语语篇教学
小学英语语篇教学的三个问题
人民教育出版社 陈 力
一、小学英语读什么
小学英语高年级的语篇教学,是眼下大家共同关心的话题之一。到了小学高年级,很多英语老师发现不少孩子学习英语的兴趣好像有所下降,不像刚开始那么积极了。尤其是高年级在简单日常会话基础上逐步增加了语篇阅读的内容之后,很多老师一下子不太适应,也有些老师苦于找不到有效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得教学效果不够理想。
提高小学英语阅读的教学效果的前提和关键,是激发和维持孩子们对阅读的兴趣。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小学生的英语阅读兴趣呢?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不妨来想象问题的另一方面:孩子为什么不喜欢读?具体原因有哪些?经调查了解,我们发现小学生不喜欢阅读英语的常见原因有:内容不引人、形式古板、难度过大读不懂、阅读过程枯燥、不会读、读后活动跟不上等等。了解了这些影响阅读兴趣的障碍之后,再来回答上面的问题,也就应该更有针对性了。为了方便,我们把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有利于激发兴趣、提高教学效果的注意事项总结为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十有法”,供老师们阅读教学中参考。具体说这“十有法”是:内容适合有趣味;形式多样有变化;选材难度有依据;过程快乐有方法;师生互动有交流;方法对路有策略;读后活动有技能;循序渐进有层次;综合提高有速度;持之以恒有收获。
先谈第一点:内容适合有趣味。小学英语教学,兴趣第一。兴趣可以作为小学英语教学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孩子们对英语有兴趣了,你的教学就成功一半了;如果学到了六年级该上初中了,你的学生对英语学习还是很有兴趣,那你就成功一多半了。阅读教学也是这样。孩子爱读英语了,就成功一半了;如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孩子们比一开始更爱读英语了,就说明你的英语阅读教学基本成功了!
怎么让孩子爱读呢?办法之一就是:他爱读什么你就给他提供什么。套用新课程标准的说法,就是对英语阅读材料的选择,要符合学生的兴趣和需求,他们喜欢什么、想要什么,就给他什么,这样他们才能爱读。至于孩子们究竟喜欢什么,我想每个小学英语老师都会有自己的直觉判断,这些直觉是很好的教学依据,如果还不够放心,可以进一步在孩子们中间作个调查,或者跟同事们讨论讨论。这样就更清楚更有把握了。我曾看过一篇文章,认为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一般对神话、童话、历史、伟人传记、武打、传说、侦探等题材感兴趣,说他们喜欢那些故事性、趣味性、知识性强的文字。不清楚是不是实际情况就是这样,因为我没有真正调查过。而且,也可能不同地方的不同学校,学生会有不太一样的阅读兴趣。有一次我借听课之便,在北京东城的一个小学做过一个很小的调差,结果一个班的学生跟同校的另一个班的学生,阅读兴趣就有些不一样!后来再去的时候了解到的情况是,当时该班学生中流行的动画片儿和男孩子们喜欢的电子游戏,跟另一个班的都不太一样。不管怎么说,年龄差不多的孩子们,他们的兴趣爱好和阅读趣味会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普遍性的东西还是很多的。所以别人的经验老师们可以借鉴,也可以亲身去观察了解,还可以直接向自己的学生询问,掌握第一手资料。
掌握了学生的喜好,教师就有了“投其所好”的根据。准备英语阅读课的时候,就应该有针对性地去搜寻那些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和材料让学生读。如果有条件,最好连图文、动画、声音等,都精心设计在一起。不难想象,面对这样的“大餐”,很少有哪个孩子能抵挡它的“诱惑”,就连不喜欢读语文书的学生,也会来读你特意准备的“英语书”。现在的英语图书、报纸、期刊、网络等资源很丰富,老师只要掌握一点儿搜索技能,再花一点儿时间,就能得到不少好的材料。当然,有些材料还需要根据学生的语言水平或结合教学话题稍加改造,不宜拿来直接用。但是改造,要注意一定不要改成错的,如果对自己的英语不是很有把握,就要问问别人。记住,要尽最大努力给孩子们提供真实、自然的、好的语言材料读。
搜集、改造加工阅读材料的工,全靠一个人来弄,很累,而且极有可能根本应付不过来。所以同一个学校的老师,甚至同一个区域的老师,可以商量一下,分一分工。可以按学生喜欢的话题分工,也可以根据教师的特长来分工,比如擅长搜索的去找素材,擅长做课件的搞加工,经验丰富的做设计,总之每个人都发挥自己的特长,最后得到东西,比任何一个人单独备课做出来的东西肯定都好很多。公开课上用的阅读材料不就是这样做的嘛,多好啊!平时也应该这样!你一定会说:“平时哪有时间啊?课太多了!”我同意。但可以少做,一点一点儿地作,不用每节课做,比如一个月时间大家分工共同准备一个话题的材料,总能做出来吧?关键是要有人组织,要合作,要积累。这样一年后就有十几个话题的资料库了,而且以后肯定会越做越有经验,越快,也越好。不用两三年就可以把小学所有地话题备齐了,以后不论是自己用还是别人上课用,稍加调整就可以,非常方便。照现在新课程的理念说,这就是一种很好的校本教研,也是教师发展的好办法。当然,如果有哪些教研部门或者机构地教学研究专家们,愿意帮助或者跟老师们一起来做这些工作,也是非常有价值的。这些大家共同研发的阅读资料,就是非常好的科研成果。另一个收获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大家不知不觉慢慢成长为好教师、优秀教师和科研型教师了。
当然,阅读内容的选择不能只顾投其所好。因为教师不仅要教书,还要育人,还要跟孩子们一起成长,所以,读什么英语也不能完全随着孩子们的性子来,那样可能会造成“偏食”性的“营养不良”。那些对学生健康成长有好处的阅读材料,教师还有责任来加以引导,有针对性地向学生提供一些知识性、趣味性都优等的资源。由于这些东西学生不是天生就喜欢地,那就更需要教师经常想想办法,诱导孩子“上当”,让他们慢慢地喜欢上这些东西,丰富他们的阅读经历,开阔他们的视野,陶冶他们的情操。
小结一下。一是阅读教学的内容要适合有趣味,二是选择阅读材料既要投其所好,又要循循善诱,三是给学生他爱读的,让学生喜欢他该读的。
二、小学英语为什么而读
上面谈了小学英语阅读材料的选择问题。那么,是不是有了好的材料,语篇阅读教学就万事大吉了呢?当然不是!适当的阅读材料只是阅读教学最终成功的一个起点,在此基础上,教师还要明确学生阅读这些材料之后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也就是说,要清楚阅读过程结束后,希望在学生脑子里面留下哪些东西。
从小学英语课程的目标来看,语篇教学的目标并不单一,它可以看成是一个由不同维度的小目标交织在一起而形成的“复合体”。按课程标准的说明,小学英语语篇教学的目标至少包括这样一些更小的目标:知识学习层面,技能训练层面,策略培养层面,智能开发层面,情感熏陶层面和文化意识层面,也就是说,希望通过英语语篇教学来引导学生学习和运用语言知识,提高语言技能,获取所需信息,了解多元文化,享受阅读过程,养成阅读习惯,开启人生智慧并发展独立人格。课程标准中对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五方面,分别提出了相应的一级、二级内容标准和目标要求,针对小学英语语言技能的“读”二级目标提出了“六能”,其中要求学生能正确朗读所学的故事和小短文,能借助图片读懂简短的故事或小短文,并养成按意群阅读的习惯;学习策略的二级目标中提出了尝试阅读英语故事及其他英语课外读物,对所学习内容能主动练习和实践,积极运用所学英语进行表达和交流,能初步使用简单的学生英汉词典等要求。其中特别强调了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如果说中学阶段以后的语篇阅读教学更多地强调学生阅读理解技能的培养和语言知识的运用,那么小学阶段的英语阅读的首要目标应该是阅读习惯的养成和阅读兴趣的养护。
技能和策略。谈到语篇和阅读,老师们很容易联想到对学生的阅读技能和策略的培养,事实上,各种有关英语阅读教学的文献中,谈的最多的也正是培养阅读策略、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的各种方法。尽管不同文献的内容表面看各有特色,实际上却大同小异,内容不外乎利用已有背景知识预测阅读内容,利用上下文猜测词语,通过略读、扫描等技巧来提高速和寻找细节信息,寻找并利用主题句和关键词来提高理解的正确率,利用语体(故事、书信、议论、说明等)特征和各种常见图式来提高阅读速度等等,诸如此类的策略培养在小学阶段应受到足够的重视,原因很简单,阅读兴趣需要愉快的阅读体验才能更长久地保持,而愉快的阅读体验又必须靠一定的阅读技能来支持。
阅读技能和策略培养中最常遇到的问题是,很多老师认为小学生根本没办法达到那么高的要求,实现那么高的目标。的确,这方面的很多理论和经验都是从中学大学甚至成人学习者那里来的,针对小学生学习外语的技能策略研究成果很少,加上我们的教学实践积累也有限,所以,老师们有这种疑惑是可以理解的。不过这个问题也可以从另一方面看,首先,目标通常都带有一定的前瞻性和理想色彩,不一定眼下就能成为现实。从发展的眼光来看,随着小学英语教学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教师素质不断提高,教学研究不断深入,教学中所能实现的目标会越来越高。其次,每一种技能和策略都没有规定具体的行为表现,因此可以作不同水平的要求,一些原则性描述的伸缩性很强,只是指出了与小学英语语篇教学有关的方向。至于每个方面具体要求到什么程度,则需要立足教学实际来调整。比如“利用文本信息进行阅读内容预测”的策略,可简单也可复杂,让小学生利用跟文字配合的插图来猜阅读内容的大致范围,就很容易;又如,“根据句子之间的衔接成分判断句段之间的逻辑层次”也不是一点都没法实现,至少and,but这样的词语,小学生是可以理解和利用的。让学生猜词如果给的任务太难学生根本猜不出来,就容易挫伤阅读积极性,产生阅读困难的感受。这样,学生不但没有学到猜词技能,反而把兴趣也影响了,那就得不偿失。总之,目标是可高可底的,具体的要求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灵活掌握。小学教师作为教学一线的实践者,对这些目标可能达到的程度最有发言权,如果能把日常教学中的有关细节和体会不断积累下来,就能为课程研究人员和决策者提供很好的素材。
谈到阅读技能培养还要附带说一下阅读理解题,因为不少小学英语课堂上会使用类似的材料。由于这种题目在中高考中占有重要的分量,初高中英语教学中常用它作为阅读训练的手段。虽然不能说阅读理解题跟阅读没有关系,但是阅读理解题至多是特定阶段出于特定需要而采用的一种检测手段。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如果所在地区仍以这种形式作为教学检测手段而无法避免,可以适当做些类似练习,但是阅读理解题本身并不是语篇阅读教学的必有内容,更不是目的。
兴趣和习惯。阅读技能和策略培养诚然是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技能策略毕竟是技术层面的,其价值和意义不能跟阅读兴趣和习惯的培养等同,尤其在小学阶段,技能培养应该为兴趣和习惯培养服务。虽然在实际阅读过程中,几个方面目标实际上是融合在一起的,因此应该兼顾而不宜厚此薄彼,但是如果必须为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目标定出一个主次排序的话,我觉得首先还是兴趣。因为小学阶段其实学不了多少语言知识,听说读写技能也只能是刚刚起步,阅读技能策略也不可能要求太高,关键还是一个阅读兴趣的启蒙。如果经过几年学习,比如到升如初中的时候,孩子们还是很喜欢阅读英语,那么,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就算成功了。如果这个兴趣能保持下去,学生就能在不断积累的阅读过程中开启智慧,发展人格,学习和运用更多的知识技能,发展阅读策略,了解多元文化。相反,如果这个兴趣被过早地淹没或毁灭,知识和技能就失去了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其他各层次的目标也就失去实现的依托。
培养兴趣,关键是起步阶段不能过急。起初阶段的阅读要求要降低,同时对学生的点滴进步都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尤其是学习能力不够强的学生,只要读出来一些信息,不管多少,都应该受到肯定鼓励!如果教师对学生阅读能力期待过高,学生经多次努力后仍觉得老师对他不满意,他们就容易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而过早放弃。兴趣的养护,要点是循序渐进并随时提供辅助。语篇难度提高不要太陡,一次提出的要求不要太多,任务设计一定要让多数学生能够有能力完成。不能以教师的水平来设计任务,要蹲下来,站在学生的水平上假设和预测问题。给学生完成任务的时间不能太短,阅读课上最常见的不当操作是学生根本没读完,就急着提问让学生回答。
兴趣和习惯的培养需要时间和耐心,需要宽松的氛围,教师应该尽最大努力创造这种氛围。开始的时候就是给学生提供一个他能大致看懂的语篇,不作任何要求,让他们自由地读,自由地交流。让孩子们知道英语也可以像中文的儿歌、故事、童话、笑话、谜语、急转弯、绕口令等一样来阅读来欣赏;让孩子们通过阅读一点一点地体验到跟母语阅读同样性质的愉悦和满足,让孩子们体验到语篇是传递某种信息和意义的东西而不仅仅是一些排列在一起的枯燥的符号;尽可能让孩子们把阅读跟“学习”“单词”“句子”“语法”“作业”“背诵”“记住”“必须”“应该”等带有强制倾向的东西联系在一起。
这些看似简单的要求并不容易做好,有的是出于老师经验不足,急于求成,拔苗助长;有的是是由于课时安排赶教学进度,比如课程标准里面小学英语阅读中有一个10到12万字的参考量,四年平均下来每节课有200多词的阅读量,这个目标对一年级起始学英语和部分发达地区的学校可能还能接受,更多地方的老师会觉得完成有困难。除了上课时少,教师经验不足,还有课程管理等问题,这些因素集中到一起,很容易导致教师表现出急躁情绪。结果是两三年下来,学生可能学会了一些单词,能背诵几段课文,能说几句会话,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英语阅读甚至对整个英语学习产生了畏惧、排斥、厌倦的负面情绪,这样的话,教师为完成所谓教学目标而急于塞给学生的那点知识,远不能掩盖小学英语教学整体上的失败。当然,评价的影响也很大,小学英语教学的整体评价问题也是近年来小学英语教学中的焦点问题,评价改革的课题和相关标准目前正在研究中,一线教师应该关注并积极参与进来,发表自己的意见。
语言知识学习和运用。由于小学生所掌握的语言知识实在有限,在知识方面的要求不可能太高,只要有学以致用的意识就好。具体的表现,比如能体验到在其他地方学到的词句在尝试享受阅读的时候能用得上,再比如阅读过程中遇到语言上的障碍时,能够主动寻求帮助,并在解决问题之后把阅读过程接续上,而不是半途而废。
文化意识和情感态度方两个方面,实际上是阅读的结果,教学的功能主要是启发和引导,这方面目标的开放性决定了不好预先设定特别明确具体的细目。
以上按课程标准中的五个层面谈了小学英语的语篇阅读,其中重点谈的是策略技能和兴趣习惯。如果跳出英语课程之外看,让小学生通过体验阅读的愉悦来逐步培养其阅读习惯,这实际上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而且语文教学在这个维度担负的责任更大。跟语文的阅读教学相比,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实践积累更有限,其实很多方面都可以也应该到语文教学中去取点儿经。小学英语老师常跟语文老师聊聊,或者常去听听他们的课,相信对英语教学会有些启发。强调外语教学和语文教学的相通之处,不是说二者差不多,毕竟外语教学从内容到形式都跟母语教学有很多不同之处,这些不同之处如何处理,也正是外语教师需要动脑筋研究的地方。
从人的终身发展来看,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人类的阅读史几乎就是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人类知识累积的速度从来没有像过去一百年来这样惊人,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短短二十年间时间,人类积累的知识就超过了过去漫长的两千多年的总和,从那时到今天这个数量又不知翻了多少倍,而这些信息中85%是以英语为载体的。面对这样的飞速发展,只有善于学习并终身学习的人才不会被淘汰,而阅读正是这种终身学习的重要途径。阅读是教育的核心,“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道,必在于读书”,让孩子学会并享受阅读实际上就是给了他一生最重要的学习能力。在阅读过程中不仅可以获取大量信息,更能发展语言能力、写作能力,培养想象力、创造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有助于形成和发展独立人格,因此,世界各国都把儿童阅读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政策来实施,比如美国教育部1983年发布的《成为阅读大国》报告,核心内容就是强调阅读是所有课程的核心和基础。
再过几天就是第14个“世界读书日”了,4月23日,这天也是塞万提斯和莎士比亚的辞世纪念日。节日只有一天,而漫长的人生路上,阅读应是时时相伴的一种乐趣、一种习惯,每天都是“读书日”。学生的每次阅读都是一次独特的体验,是他通过文本与别人的一次交流,正是在这种不断积累的交流中,人得以逐步成长。阅读应当是现代人自觉的内在需求和理想的存在方式,小学英语老师也有责任为培养“能享受阅读的孩子”而努力!
三、小学英语怎么读
前面谈了小学英语“为什么而读”和“读什么”的问题,接下来谈“怎么读”的问题。小学生的知识积累和阅读经验都非常有限,决定了“怎么读”的问题只能落在教师如何通过教学“引导学生学会读”上来。这个问题可以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来分析,微观分析可以具体到一节课、一个活动设计、一个具体环节等,宏观分析主要是方向和原则。这里先从宏观上讨论一些原则问题。
1.兴趣维持原则。兴趣培养是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一旦没有兴趣,学生的思维大门一关,教师的教就很难取得好的效果,因此,兴趣原则应贯穿阅读教学的始终。兴趣原则包括激发和维持两方面,兴趣激发比较容易做到,从目前情况看,很多老师注意到了且做得不错;兴趣维持就困难得多,不少学生中高年级就开始分化,这一直是个难题。应对的办法目前还没有细致的研究,大家讨论过的办法,比如阅读教学的分层处理、阅读问题的层次性和开放性处理,降低对部分学生的要求,分层评价鼓励为主,方法策略个别辅导,实施情感影响等都可以试试。总之,无论采取什么措施,教学中都应始终把维护学生—不仅仅是学习好的学生—的积极性放在特别重要的位置。
2.信息语言并重原则。小学英语阅读,除了兴趣(reading for fun),还应该包括信息获取(reading for information)和语言学习(reading for English),三个目标虽不在一个层次上,但都很重要。阅读的最终目标固然是获取信息,但对中小学英语教学来说,阅读课中也不能忽视对语言知识的积累。没有语言素材做基础,阅读能力的训练和提高就成了无源之水,不可能走远。阅读能力只能通过实际的阅读活动来训练;阅读能力的提高又离不开语言知识的积累和不断丰富,所以阅读课并不是只讲阅读技巧、只讲获取信息,重要的词语、句式、惯用法等语言结构知识的学习也是阅读课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不应该被排除到阅读教学课堂之外,必要的时候,完全可以把其中的语言片断单独拿出来学习消化。当然,在信息获取与积累语言的平衡之间,阅读课的重心最终应该落在在具体语境中对意义的理解上,尤其不要把阅读活动分解成支离破碎的字词句分析。
3.多维互动原则。阅读不是单一的活动,它是一个融合了多种因素和多种智能活动的综合过程。因此,在阅读技能培养过程中互动是非常重要的原则之一。互动主要包括以下几种:一是学生与文本的互动,比如通过标题、插图等线索对文本内容的预测,生成、验证或否定假设,再预测、再验证或否定假设的连续过程,这个过程的实质是读者与写作者之间的互动。二是师生互动,阅读过程中没有权威,师生之间是公平的交流,教师是学生阅读的帮助者和引导者,教师本人也是学习者。通过教师与学生互动,教师能更细致地体察到学生的阅读困难所在,学生更高效地接受教师的技能指导。三是同伴互动,由于学生兴趣、个人经验、英语水平等各种不同,阅读所获取的信息和感受都可能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可以成为语言交际的条件,是语言学习和合作学习发生的好时机,因此,对生生互动中生成地这些学习因素教师要善于捕捉和利用。四是课程目标的综合互动。阅读课不单是培养阅读技能,语言学习、技能发展、策略培养、文化感悟、智能提高和人格发展等课程目标都可以在阅读过程中体现渗透,有机整合。虽然不是每次阅读课都可以渗透所有目标,但根据每次课阅读内容的不同特点,重点突出其中某些目标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4.策略渗透原则。阅读最终是学生自己的事,但是起步阶段离不开教师的引领,阅读教学过程就是学生自主能力越来越强同时对教师依赖越来越少的过程。因此,阅读教学过程中要逐步发展学生的阅读技能,让他通过读学会读,策略渗透必不可少。逐阅读策略有很多类别和层次,比如速度训练中的眼动、视野训练、扫描、找读等微技能;涉及语言基础的词汇意义反应时、句符串解码时间、意群形成等;涉及理解力训练的文化语境理解、标题利用、插图利用等,涉及语篇知识的主题句、关键词、衔接词、图式形成和套用等等。这些策略和技能训练,哪些适合小学生,可以要求到什么程度,都还需要教学实践中探索,因为目前还没有较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策略渗透也是结合实际阅读材料不断积累的过程,材料不同,所需要的阅读策略也不同,策略渗透是阅读课教学设计中应该重点考虑的要素之一。
5.层次性原则。这个原则主要是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和阅读水平来说的。从阅读文本的难度层次,阅读速度和理解地不同要求等几个方面都应该照顾到学生的不同层次。让能力强的学生感觉到挑战,可以要求他们阅读速度和理解的深度,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基础不那么好的,可以慢点儿、问题简单点儿,让他们读有所得,每节课都有收获,更差的,只要能读懂一点就是收获,应该受到肯定和鼓励,不至于丧失信心,过早放弃。必要时,可以准备不同难度的材料来训练不同的学生。当然也要积极想办法帮基础不牢的把基础补一补,以便让他们及早赶上来。如果分组得当,小组中的不同成员具体安排不同层次难度的任务,小组阅读活动也可以起到同样的效果。
6.适切性原则。这个原则针对的是教学法选用和具体的教学设计过程地操作。目前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地方法和手段非常丰富,教师的选择余地很大。但这些方法手段的选用也不能太随意,而应该在分析学生需要和当地教学实情的基础上,以“适切性”为基本原则进行选择。
一节课的设计思路,粗略的分类可以有两种基本模式,“总-分-总”和“分-总-分”模式。前者是语篇整体呈现和阅读后分析解决具体问题,最后再总结的一种思路,后者是先根据需要分解处理阅读任务和难点,再总体把握文意,最后强化一些具体目标的一种思路,它更多地依赖阅读者对英语词汇、句子和语篇结构的解读,通过语言符号和语篇结构知识来建构意义,即有语言符号到意义的过程。这个分类是大略的,还可以有很多变化形式。对于阅读教学老说,两种方法原则上并没有高下之分。
教学环节安排上,一般有读前,读中和读后几个阶段。读前通常是热身,包括阅读动机激发和背景知识激活等,目的是让学生做好阅读准备,这个环节也可以提出一些引入性质的问题,比如根据题目、插图等线索对文章内容的猜测;读中就是学生自己阅读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学生不断形成假设和验证或否定假设的过程,对于语言积累非常有限的小学生来说,也是在新的语境中再认所学词语,形成意义解码的过程。阅读过程根据需要可长可短,可以一遍也可以多遍,要求层层递进,因此这也是最需要用心设计的环节。读后活动除了检测学生对语篇阅读的理解,还可以包括单独的技能强化训练和某些语言知识的积累,另外读后环节中引导学生评估和反思自己的阅读策略的使用也很重要。
强调适切性,就是强调没有哪种阅读教学模式是最好的,也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学生年龄,语言学习认知风格,社区环境,教师外语水平等多种因素影响者教师所采取的具体教学方式。不同的语篇性质和不同难度,阅读的不同阶段等都会影响具体活动方式的取舍。比如导入阶段并不是一定要用PPT视听整体导入,整体导入、分解导入、语音(听)导入、文字(读)导入、综合(听读同时)导入等都可以试试。另外,方法和设计都需要经常变化。再好的方法,如果每次课都以同样的顺序、同样的模式来实施,时间稍长,学生都会感到腻烦。所以,阅读课也要常变变样儿,让学生常有点儿新鲜感,兴趣才容易持久。变花样儿不是依赖华而不实的活动,虽然偶尔用一下也无不可,但主要不是靠这些东西,而是要根据阅读材料本身的特点,根据学习的不同阶段来变化教学措施。变的只是手段,阅读课的根本教学目标不能背离。
7.渐进原则。阅读能力的提高是一个综合过程,需要时间和积累,不会短期明显见效。没有经验的老师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过于急切。要知道这种急切的情绪会不自觉地带到课堂上无意中传递给学生,导致学生产生“阅读难”的印象,继而产生畏惧心理。尤其是那些基础不太好的孩子,他们会过早放弃努力。所以,阅读教学,教师首先要沉住气,从容易的语篇入手。语篇不仅包括语段,只要有具体语境,有特定的交际目的、传递特定信息,一个词、一个短语、一个句子都是语篇。比如Exit.Lady’s.Sale!Dangerous!No smoking!在词表或者词典上孤立出现时是词语,一旦进入交际,它就都成了语篇。词汇和基本句子结构知识的积累与语篇阅读的推进是互动式的,从最简单的语篇开始,带领孩子一起享受阅读的过程,盯着学生的进步,留意学生的困难和问题并据此来调整教学难度进度和方法,这样才能逐步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没有足够的量,阅读能力提高很难实现,但很多地方小学英语课时非常有限,有的连课程标准所要求的基础课时都不能保证,这种情况下要保证阅读教学的效果确实有难度。解决这个矛盾需要教师动脑筋把阅读教学从课上延伸到课下。其实,跟听说教学相比阅读延伸到课下更有操作性。比如有的老师给学生订几份辅导类的报纸或期刊,每周精选其中的一些材料作为课外作业布置给孩子,让他们课下完成。有的把全班分成几个课外阅读小组,布置每周的固定阅读量,材料则由小组内的同学在图书、报纸、辅导材料或网络上自主选择,每周找个时间安排一次全班交流,或者用某种书面形式进行汇报,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百科知识,培养了他们的自主学习习惯,效果都还不错。课外阅读形式好解决,重要的是要落实,布置任务要适当,回到课堂中要有检查、有反馈,而且要持之以恒。
小结:上面简单讨论了小学阅读教学的几个原则,包括始终保护学生的兴趣,信息和语言并重,教学过程中注意多维互动,通过阅读渗透策略培养,阅读任务分层要求,立足教学实际设计教学,以及循序渐进等。以这些宏观原则作背景有助于老师们在备课和课堂教学过程中把握大方向,防止阅读教学走偏。至于微观的操作方面的一些具体问题,我们准备在下一次接着讨论。
上面所谈的三个问题难免有疏漏不当之处,权当抛砖引玉,请大家批评指正。由于小学英语篇教学开始的比较晚,积累的经验十分有限,所以更需要大家一起来积极探索,愿更多的老师能把教学实践中的创新和感悟记录下来并及时梳理总结,以便于跟大家一起交流分享。
原载《小学教学设计·英语》,2009(3)(6)(9)
第五篇:小学英语语篇教学中有效提问法分析
小学英语语篇教学中有效提问法分析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开展,素质教育理念开始逐渐深入人心。英语教学作为小学学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学生的外语表达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语篇教学是小学英语教学的重点内容,但是,在当前小学英语的语篇教学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在提问的过程中,忽视了检测评估、脱离了教学主线、没有选择正确的切入口。为了逐步提高小学英语语篇教学质量,教师需要运用有效提问法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而更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英语;语篇教学;有效提问法
教师在进行小学英语语篇教学的过程中,运用有效提问法可以逐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小学英语语篇教学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语篇意识,不断提高学生的英语
[1]阅读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素质。教师采取有效提问法,可以营造活跃的课堂教学气氛,有效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具体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实现自身英语表达能力的提升。本文主要是对有效提问法在小学英语语篇教学中的实际应用进行了探讨研究,以期逐步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水平。
1.紧扣话题法
为了有效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教师在具体开展小学英语语篇教学的过程中要重视运用提问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紧扣话题法便是一种有效的提问方法,可以实现对课堂[2]教学的合理导入。例如,在教学《牛津小学英语》5A Unit 4 Halloween的过程中,为了将学生的注意力从课外转移到课堂上来,教师便可以在上课时播放万圣节歌曲,利用图文并茂的形式与动听的音乐旋律来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为学生营造宽松融洽的课堂学习气氛。教师再将问题“What holiday is it?”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根据以往所学的知识,一般会回答Mother’ Day、New Year’ Day等,教师在进行适当的引导之后,主要话题“Halloween”就可以合理引出。
2.整体把握法
在小学英语语篇教学中,教师需要让学生阅读文章来逐步了解文本大意,进而能够及时获取语篇信息,理清文章思路,从而对文本中的一些句子、短语以及词汇等有一个更加深入的理解。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文章的主旨,可以对文章结构进行相应的分析探讨,利
[3]用有效提问法来使学生加深对语篇内容的理解。例如,教师在教学《牛津小学英语》5B Unit 1 A New Term时,为了使学生更好把握文章的整体脉络,使学生能够获取到有用的语篇信息,教师便可以设置What day is it today?What lessons do they have in the morning?等问题,学生在回答完这些问题之后,脑海中便会形成对这篇文章的一个整体印象,从而可以有效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另外,学生将这些答案合理串联起来之后,便能够加深对文章的记忆。
3联系实际法
教师在开展小学英语语篇教学时,为了加强英语与学生日常生活的联系,便需要对文章内容进行一定的扩展与延伸,使学生可以逐步认识到学习英语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因此,教师在将有效提问法运用到小学英语语篇教学当中去时,需要设置一些探究型与拓展型的问题来使学生能够逐渐将学习到的英语知识进行相应的内化。例如,教师在教学《牛津小学英语》4B Unit 3 What’s your jobs?时,在完成了教学之后,教师可以设置看图说职业的游戏,让学生通过多媒体上的图片问题来说出语篇中所涉及到的职业。利用这种方式可以加深学生对文中职业的理解,将抽象的文字描述变为了直观的图片,便让学生更好把握文章内容。在完成了这些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来回答自己父母属于什么职业,学生在运用英语表达描述的过程中,便使英语知识跟学生的日常生活建立了紧密的联系。
4.仿文练笔法
小学生的认知发展还不太成熟,他们在具体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还是以模仿为主。这就要求教师在实施小学英语语篇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将有效提问法合理融入其中。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与语篇具体内容来设计相应的教学问题,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逐步发挥出提问的课堂教学效果,进而达到相应的教学目标。例如,教师在教学《牛津小学英语》5B Unit 3 Hobbies时,因为这个语篇主要是对兴趣爱好进行讲述,因此学生通常会表现出较高的学习兴趣。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需要运用问答的形式来使学生逐步掌握文章主要内容,教师在学生熟读语篇的基础上,设计问题“What’s your father’s/mother’s hobby?”学生在回答完成后,教师便可以利用好这个契机来引导学生仿写一篇关于“My family’s hobbies”的英语作文,使学生的英语知识得到进一步的拓展。
5.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英语语篇教学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英语知识储备,还可以逐步锻炼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因此,教师需要重视将有效提问法合理融入到小学英语语篇教学之中,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参考文献】
[1]晏小林.浅析小学英语语篇教学策略[J].学周刊,2014,14:163.[2]周徐健.例谈小学英语语篇教学有效提问的方法[J].基础教育研究,2014,15:47-48.[3]陈雨琴.小学英语语篇有效教学策略探究[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3,04: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