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中数学新课标教科书的学习体会(共5篇)

时间:2019-05-13 00:40: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对高中数学新课标教科书的学习体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对高中数学新课标教科书的学习体会》。

第一篇:对高中数学新课标教科书的学习体会

对高中数学新课标教科书的学习体会

一、教科书体现了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1.教材编排的结构体系能够引导学生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例如,每一节常常是从“思考”开始,创设适当的问题情景,引导学生观察、猜想、归纳、推理,进行自主探索;书中设置的“探究”、“探究与发现”等活动提供给学生更大的学习空间,促使他们在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的过程中学会合作学习、探究学习;“阅读与思考”可以促进学生阅读自学习惯的养成;“实习作业”为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多样的学习方式进一步创造了有利的条件。2.注重学生应用意识的发展

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并在生活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近年不断深化的数学课程改革中,数学的应用意识得到了充分的重视。这一点在教材中也得到充分的体现:数学应用贯穿教材的始终。

(1)通过丰富的实例,从实际背景引出数学新知识。例如从对大学生身高与体重的相关性研究实例得出回归分析的方法;从吸烟与患肺癌的关系引出独立性检验的方法;从气球膨胀率和高台跳水问题抽象出导数概念…等等。这样强调数学概念的形成背景,使学生感受数学知识发生、发展的来龙去脉,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会到数学的作用、数学与生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2)教材设置的“实习作业”(统计活动),使学生在实践、探究的过程中学会应用,从而使应用意识得到进一步发展。3.注重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提高

数学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就是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进而培养理性精神。教材在内容的设计上,能够在学生已有的经验基础上,引导学生经历直观感知、观察发现、归纳类比、抽象概括、符号表示、运算求解、数据处理、演绎证明、反思与建构等思维过程。例如在《常用逻辑用语》一章的例题与习题设计上,重视培养学生正确使用逻辑语言进行数学描述、判断和推理的能力;在《导数》的第一节设置了“变化率”,通过“气球膨胀率”和“高台跳水”两个问题,让学生经历直观感知进而抽象概括出导数的概念的过程和方法,进而又用学生已经熟悉“高台跳水”问题去研究导数的几何意义、函数的单调性与导数等问题;在研究《圆锥曲线》和《导数》的过程中,总是辅以图像或引导学生动手作图,不断渗透数形结合思想;《推理与证明》、《框图》中非常丰富的例子,都是有效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的好素材

4.注重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

利用信息技术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呈现以往教学中难以呈现的课程内容,有利于学生更好的认识数学的本质。教材在便于使用信息技术的地方,都提出了有用的使用建议,设置了“信息技术应用”栏目,例如:“用《几何画板》探究点的轨迹:椭圆”、“用《几何画板》研究双曲线的渐近线”、“用《几何画板》研究抛物线”、“图形技术与函数性质”等等。

二、积极探索实现高中数学课程目标的有效途径

新课程的实施、新教材的使用,带给我们的是压力与挑战。在教学实践中,面对焕然一新的教科书,我们有喜悦,也有困惑、质疑。不论选用哪一本教材,都会有它的优势与瑕疵。因此,应该树立“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观念,弄清楚教材编写的理念与意图,积极面对困难和挑战,寻找对策,探索实现高中数学课程目标的有效途径。通过反思前一阶段的教学,要用好手中的新教材,做好以下几点是有益的: 1.信息技术的合理运用

《课程标准》关于信息技术运用的理念比以往更加全面了: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内容的有机整合、增强数学的可视化、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改善学生学习方式、信息收集和资源获取、计算工具。这样丰富的内涵给我们的教与学都带来了更大的开发空间。例如,倡导学生使用科学计算器进行数值计算、利用几何画板等软件研究圆锥曲线的动态变化过程等等。但是这些并不能完全取代教学,信息技术的运用一定要适当,不要为了用而用,是需要才用。

在进行《圆锥曲线》的教学时,运用几何画板演示椭圆、双曲线和抛物线的生成过程,是非常直观的,有条件的学校如果能让学生自己进行操作,学生将会对三种圆锥曲线的定义理解得更为深刻。例如在进行回归分析时,往往需要将实验所得数据先制成散点图,再探求线性回归模型,求出相关系数,来说明拟合的效果好不好。在教学过程中我是先引导学生学会动手绘图、计算来完成,并通过这个完整过程体会回归分析的基本思想。但是学生的绘图和运算往往有较大的误差,所以可以教会学会利用Excel进行检验的方法。2.帮助学生打好基础,发展能力 重视基础知识教学、基本技能训练和能力培养是我国数学教育的优良传统,这一传统在新课程理念中继续得到强调和发扬,“双基”被赋予新的内涵。我们的教学也应“与时俱进”地落实双基。

一方面是继承“传统双基”中的合理成分,例如重视函数的概念、数形结合思想等基本数学知识与思想方法,要结合教材提供的丰富材料,让学生经历这些基础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反复接触,不断加深认识和理解;对于数学的一些基本技能,应该充分发挥教材中例题、练习、习题的功能,在学完概念、公式、性质之后进行基本运算、作图、推理证明的训练。对于删减的内容就没有必要再拾回,削弱的也不必再强化。

另一方面,由于科技的发展,算法、数据处理、函数建模、运用信息技术学习数学等内容和方法也加入“双基”的行列,这些更需要我们去探索行之有效的做法。例如基础知识的教学要重过程、重核心知识,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应用知识的综合能力;在对一类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归纳时,就可以渗透算法的思想;重视学生的估算技能,能正确熟练地使用计算器或计算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形成熟练的技能,进而培养数学能力。3.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学习的引导

新课程在结构、内容、实施、评价等方面都发生了新的变化,这些对学生的学习提出了新的要求,从而引发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面对新的要求,学生会出现不适应问题,例如许多学生感觉进入高一,数学教学进度很快、知识变得抽象了、理解难度加大了、解题思路不清晰……等诸多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必须认真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指导,帮助和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我们可以在课堂上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方法,也可以组织学生交流学习经验与体会,但是,由于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是诸多的,所以仅从数学学习方法本身做指导还是有一定的局限性。教师的引导应该是多方面的:学习目的、学习态度的引导;自我监控能力的引导;探究性学习的引导;个别学习的引导;学习方式多样化的引导等。

传统的学习方式主要是“接受式学习”,这种学习方式比较单

一、被动,忽略了人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要把这种单

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向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转变,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应该让学生明白,任何一种学习方式,只要运用得当,就是有意义的学习。

第二篇:高中数学新课标与旧教学大纲比较的学习体会

高中数学新课标与旧教学大纲比较的学习体会

新课标无论从目标、要求还是结构、体例上都是全新的,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蓝本。它是一部内容十分丰富的全新意义上的"教学大纲",它倡导新的数学教学理念: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本文试就如何从新旧大纲对比来谈谈适应新课标新理念的粗浅体会。

一、对高中数学新课标与旧教学大纲的比较

新课标精选那些前沿的、在现代社会生活和生产中有广泛应用的、为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知识;在数学理论、数学方法、数学思想上都是最基本的内容;在程度和分量上是高中学生能够接受的知识,避免要求过高、分量过重的倾向。在保证基础知识教学、基本技能训练和基本能力培养的前提下,新课标对旧大纲的教学结构做了大幅度的调整,内容有增有减,对传统的初等数学中次要的、用处不大的、陈旧老化的,而且学生接受起来有一定困难的、因知识的深挖掘而发展得过极过热已走进死胡同的内容,进一步精简或降低目标要求。新课程分必修和选修。必修课程包括五个模块。数学1:集合、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I(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数学2:立体几何初步、平面解析几何初步。数学3:算法初步、统计、概率。数学4:基本初等函数II(三角函数)、平面上的向量、三角恒等变换。数学5:解三角形、数列、不等式。选修课程由系列1,系列2,系列3,系列4等组成。系列1由2个模块组成。选修1-1:常用逻辑用语、圆锥曲线与方程、导数及其应用;选修1-2:统计案例、推理与证明、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框图。系列2由3个模块组成。选修2-1:常用逻辑用语、圆锥曲线与方程、空间中的向量与立体几何;选修2-2:导数及其应用、推理与证明、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选修2-3:计数原理、统计案例、概率。系列3由6个专题组成。选修3-1:数学史选讲;选修3-2:信息安全与密码;选修3-3:球面上的几何;选修3-4:对称与群;选修3-5:欧拉公式与闭曲面分类;选修3-6:三等分角与数域扩充。系列4:由10个专题组成。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选修4-2:矩阵与变换。选修4-3:数列与差分。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选修4-5:不等式选讲。选修4-6:初等数论初步。选修4-7:优选法与试验设计初步。选修4-8:统筹法与图论初步。选修4-9:风险与决策。选修4-10:开关电路与布尔代数。新课程增加部分渗透着浓厚的时代气息,是学生进入高等院校学习的基础,在现实生活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依据新课标规定,新教材将精选出来的代数、几何的基础知识和概率统计、微积分的初步知识综合为一门数学课,不再分代数、几何、平面解析几何和微积分初步知识等几门课开设。所以,对数学内容进行了重新组合,在内容编排顺序上也作了较大的更动,把一些如主体和核心的基础知识放在高一学习。一些教材编排的合理性体现在:一是突出了知识主线。它把以函数的思想为主调的代数知识、以平面和空间的基本关系为基础的几何和以在生活、生产实际中广泛应用的概率统计初步知识连成了一条 “数学基本方法(集合、函数、算法、统计等)—式—方程”的隐性脉络和“代数—立体几何—解析几何—概率统计—代数”的显性脉络。二是层次更加分明,单从一块内容的编排来看,循序渐进,如函数知识,在教材中分步渐次完成:第一步是通过具体——抽象——再具体的途径,使学生在初中初步了解函数概念、性质的基础上,完成对函数概念的再认识。在高中必修1中“函数”的教学中,用集合、映射的思想,加深对函数概念的理解;第二步是理解——运用——再理解的途径,在高中必修4中“基本初等函数II(三角函数)”中深化和提高对函数的理解。从知识整体上看,集合和函数作为研究高中数学的基本方法为第一层次;用空间几何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逻辑推理能力为第二层次;用代数的方法研究几何,用几何图形直接得出函数性质,平面解析几何作为数与形的结合点,是为第三层次;用概率初步知识来使学生形成新颖的、非确定性问题的思考方法为第四层次;用数列、不等式来深化拓广函数的内容为第五层次。这样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有利于沟通知识的内在联系。

第三篇:新课标学习体会

语文新课标学习体会

教师:霍雨珊

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既要加强学生的基础性学力,又要提高学生的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从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让学生享受“快乐教学”。在学习了语文学科的新课标后,不论是思想观念上,还是具体操作层面上我都发生了巨大转变。大致体现在十个方面。

1.变“一言堂”为群言堂,树立与新课程相适应、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育观念。这种角色意识和授课方式的转变是实施新课标的基础。

2.围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注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坚持实践性教学原则,着重培养学生8种习惯:1默读和“速读”习惯。2圈点批注和做读书笔记的习惯;3置疑和发问习惯;4使用工具书和看书下注释的习惯;5按照先指明X页X段X行再回答问题的习惯;6分析字结构记忆生字的习惯;7写完作文先读一遍和修改文章的习惯;8集体讨论的习惯。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阅读、探索、思考、质疑等过程。

3.走出单一的课堂授课模式,坚持多元化教学形式。“新课标”强调:“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这将打破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模拟面试、辩论会、排练节目、座谈会、赛诗会和“上网”搜集有关资料等都将成为语文教学的形式。

4.教师要站在作者的角度谈创作过程和站在读者角度谈学习过程和学习体会,给学生以示范。新课标 要求 “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能说出自己的体验”,这将使教师再不能以学生大脑为容器------一味地灌输知识,一味地把学生的认识和体验归拢到教学参考书的答案上,甚至强迫学生背答案;而应该以教师自己学习的过程为示范,使学生通过一次次模仿形成学习能力。5.突出教与学的互动,教学由实施预案向增加准备如何回答学生现场提出的问题转变。课上学生会主动提出的问题对语文材料的反映往往是多元的,这种现场发散式提出的问题是教师始料不及的,这就需要师生间互相尊重、欣赏,相互交流、沟通、理解和补充。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在帮助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实现教学相长。

6,讲读和阅读教学以课文为单位和与 “教学单元”为单位相结合”设计、施教。目前七年级上册课本有30篇课文和6个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单元,尽管有15篇略读课文,但还要加上90篇自读篇目。如果再沿袭原有教学方法是完不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新教材中每个单元的课文间有较明显的内在联系,可按照教学单元组织学生进行 “求同与求异”的合作、探究式学习。

7.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强调个性化的教学设计和个性化的教学风格。学生将围绕自己对课文中最感兴趣的部分和知识深入探讨、思考和学习。因此,教师分析课文要突破由“从头到尾抚摩一遍”的教学习惯。要注重学科间的联系和知识结构的综合性,通过指导学生首先寻找、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学习其写作手法,并强调学生个体的需求和体验指导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8.批改作文要针具体文章提出指导性修改意见。培养学生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增加眉批,要求教师指出学生的具体文章好在哪里、怎么个好法儿,并提出具体的修改意见。

9.教师将自觉地完成终身学习的任务,不断更新知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开放式教学和探究式和讨论式学习,结束了教师凭借一本教科书和一本参考“打天下”的历史,要求教师不但要为学生解答问题,还要为学生提供寻找辅导材料的线索。因此,教师必须建立和实践终身学习思想,才能实现自我完善与自我发展。10.教育科研在教学中的作用更加重要、更加明显、不可替代。课改最终要体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第一决不能削弱基础知识教学、否定接受学习。第二不论是对教师和是学生的要求都更高了。作为教师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在学生时代是班里学习比较优秀的学生,面对“就近入学”的群体,不少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是教师从未体验和感受到的,“没有相同的经历,不可能有相近的感受,更很难有相互的理解”。因此,教师在实施新课标过程中一定要更加深入地研究学生,必须站到学生的立场设计、实施教学工作。否则,欲速则不达。

2012年8月

第四篇:新课标学习体会

新课程改革已轰轰烈烈地进行了好几年了,在此期间,通过对《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的深入学习和新教材的教学实践,以及这次网络教研掀起的学习《课程标准》风潮,我对新课程标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开学以来的这几周,在自己备课、上课的过程中,我不断地对照新课标审视着自己的教学;在向同事学习、听课的过程中我也不断思考大家上课的过程,我渐渐地发现其实我们的思路清晰了,目标明确了,有时哪怕是提问的方式作了一些小小的改变,学生就能都到不一样的训练,我们的课堂上的一点小小的变革也许就能带来不一样的收获和精彩!

一、新课标强调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把握

反思一:学习文本的步骤

反思我的语文教学,有时在学习一篇新课文时,往往学生对整篇文章写的是什么还没有弄清楚,我就开始引导学生进入文章的精读感悟学习了。等到课文学完了再回过头来问学生,这篇文章写的是什么,学生却愣在那说不出个所以然来。这种情况就说明了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把握不到位,就不能阐发对语言文字的深层思考。所以对于学生来说,自然段段意的概括,逻辑段的划分,段落大意的归并,主要内容的提炼等一系列学习课文的基本步骤还是应该遵循的。

反思二:交流问题的方式

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我们经常会让学生按照一定的方法去自学课文,圈画词句,然后再进行集体交流。交流时我们的学生通常这样来回答:我画的句子是,我从这句话的 词语中体会到了。如果一个学生说得不到位,我们再接着让其他的孩子进行补充。审视这样的交流,你会发现,有的孩子没有动多少脑筋也能说出个一二来,因为这样的回答缺乏对一段文字概括的能力,审视我们的认知规律,我们在读一篇文章时首先吸引眼球的是文章的内容和情节,在此基础上我们才会关注文章的结构,文字的表达,如果我们把学生回答问题时交流的方式变一变:读了课文我体会到,我是从 体会到的。这样一来学会就会认真去思考问题了。

二、新课标强调学习方法的具体指导

2011版课标中增加了这样的表述:“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曾经有段时间,在语文教学中我不敢对学生的学习方法作细化的指导,怕扼杀了孩子学习的自主性和探究性,但实践证明,学生的探究能力毕竟是有限的,具体方法的指导还是应该有的,在正确学习方法的引导下,学生才能“够一够摘到果子”。

三、新课标强调语文学习的实践性

2011版新课标的表述中再次强调了语文学习的实践性,摘抄几处:

1.在“课程性质”中这样表述“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2.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

学习是无止境的,每次的深入学习都有收获和提高。就像窦桂梅老师所说的:“让我们永远对课堂充满激情和梦想!”而激情和梦想是我们学习永不枯竭的源泉和动力。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学习心得

修订后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目标很鲜明,就是打好“三个基础”:为学好其他课程打好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形成健康的个性与人格打好基础;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好基础。新课标更改、变动的地方,是以学生为本的,如第一部分 前言中提到: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造就现代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面对社会发展的需要)【为适应和满足社会进步与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这一点的改变更具有人文性,体现了尊重学生的个性,也考虑到学生的终身发展。

(一)以学生学习兴趣为本

有的部分原先设定的目标难度过高,需要适当降低;有的地方需要补充说明,要强调改变繁琐的教学过程和过于理性、抽象的要求;有的地方要修改对“目标”、“建议”的表述,力求使各学段目标的梯度和层次及有关表述更加清晰;在“课程目标”和“实施建议”中,还有必要进一步强调关于语文学习的关键性要求,补充相应的措施和说明。例如,强调“读书”在语文学习和思想文化修养中的关键作用,要求高度重视阅读的“兴趣、习惯、品位、方法和能力”,对于推荐阅读书目和诵读篇目也需要做一定的调整和补充。

(二)以学生个体经验为本

针对语文教学中出现的偏差,如阅读教学中“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用集体讨论代替个人阅读,或远离文本进行过度发挥”,明确要求改正和防止。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 应当密切关注学生的发展和社会现实生活的变化,】这一点关注了学生的自身生活经验、体验。

(三)以学生自主学习为本 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的差异,满足不同需要。教师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表现在问题的探讨上,我们要时时鼓励学生敢于说出与别人(包括老师)的不同想法,要支持学生在现成的答案之外探寻“新解”的尝试。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应该是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合作伙伴,或者暂时选择不合作,先思考,再讨论,给学生留一个思考的空间。学生的自悟探究,绝不能采取放羊式的自我领悟,必须在老师的引导,师生的讨论下进行。自悟探究中有思维培养,自悟探究中有语言训练.自悟探究中有创新的火花。我们的教学要以新课标为依据,突出以学生为重,坚持“变”与“不变”的辨证统一,改变以往那些形式主义的东西,不做秀,不虚浮,改变那些束缚学生思想的东西,让学生的思想更包容,更自由,更具有鉴别能力,在坚持变的同时,我们更要牢记语文课堂教学的“根本”,就会进一步指导学生怎样能从文本中体会如何做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文学水平,进一步提高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传承我国文化的优良传统。通过新课改,一些不利于学生发展的要——去除,不变的是语文的根,语文的本,只有以语文的根本,以人为本的根本去教学生,学生的语文能力就会提高,才能达到以学生为本,达到教书育人。

顺应学生发展,找准落脚点

——《2011版新课程标准》学习体会

通过对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与2001版课标地对比,最大的感受是要求降低,更顺应学生的发展。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以下几点:

一、对识字写字教学目标的调整,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通过对比学习,发现《新课程标准》的学段教学目标中对识字写字的要求有所调整,低段学习要求学生少写多读,这样我们就能够将生字教学进行的更细致,并利用字理析词法,提高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生字的意义,感受祖国文字的博大精深。

二、加强学生各项学习技能的培养,打造适应时代的新型人才

课标中,将课本称呼为“教科书”,可见《新课程标准》,更加强调对学生基本学习技能的培养,即书写的能力、查找信息的能力、查字典的能力、阅读能力的培养,使之成为最终影响终身发展的习惯。

三、提升书写技能,传承中华文化

在《新课程标准》实施意见中,提出了“每天的语文课堂中,安排十分钟练字时间。”可见“新课标”对写字的质量提出更高要求。一至二年级要求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写字规范、端正、整洁。三至四年级就要求学生能用硬笔熟练书写正楷字,并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到了五六年级,则要求硬笔书写楷书整齐美观,并有一定速度,同时能用毛笔写正楷字。书法,是世界上少数几种文字所有的艺术形式,书法按照文字特点及其涵义,以其书体笔法、结构和章法写字,使之成为富有美感的艺术作品。汉字书法为汉族独创的表现艺术,被誉为:无言的诗,无行的舞 ;无图的画,无声的乐。新课标不但要求学生要练习书写硬笔书法,更要求学生写好毛笔字。可见,课标重视突出语文教材,在培养能力的同时,对爱国主义情感的教育。

四、新版《语文课程标准》在实验稿降低习作目标的基础上,调整降低的有以下几个:1.第一学段目标,删去“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这个较高的目标,把第二学段“留心周围事物”这个目标移至第一学段,强调了观察能力从低年级就要培养。2.第二学段目标,把“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改为“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提出“写清楚”,中年级要求“写清楚”,高年级才要求“写具体”,明确了中年级到高年级习作内容的梯度要求,有利于落实习作教学降低要求,扎实打好习作基础。3.作文的本质在于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不应规定字数。现在许多地方习作考试都要求一定的字数,从而提高了作文要求,造成学生怕作文。新版课标回归“习作”的定位,删去 “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的要求,有利于贴近学生实际,扎扎实实打好作文的基础。

今后的作文教学,不需要过分地强调作文形式,在学生辛苦经营出作文后,要针对学生的作文给予中肯的评价,不能以“语句通顺流畅”“中心明确”“选材新颖”等尺度来衡量他们的作文,更不能以作文书上的作文标准来衡量,只要他们在写作文时要做到说真话、诉真情,表达自己真实思想和心理情感,正确的表达自己的观点,表现出自己的内心世界,这就是好作文了,我们千万不能定过高的标准,使学生对作文望而却步,让学生伸伸手就可以摘到桃子,才是我们能进一步激发学生作文兴趣,提高他们写作水平的基础!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还将从整体上把握实验教科书,弄清其编写意图、体系特点。弄清教科书与《课程标准》、教科书各教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弄清教科书各种编辑设计的意图和着力点,以在备课和教学活动中准确设定教学的重点,找准达到《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目标的落脚点,有效地实施语文教学

第五篇:2011新课标学习体会

2011版初中地理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

石门初中 石太年

今年开始的初中新课程改革是我国推行素质教育的一个尝试。地理科目的新课程改革从教材、课程标准、教学评价机制、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改变。经过暑假对新课标的研读,加上9月25日在师训教研中心为期一天紧张而充实的地理新课标培训学习,使我感触颇多,特别是聆听有关专家对地理新课标的解读和新教材的详细说明,使我对新一轮初中地理课程改革的认识也逐渐加深,受益良多。以下几点是我对地理新课标的学习体会:

一、地理新课标更切合初中学生心理和生活需要

新课程内从学生社会需要、学生发展的角度去选取内容。更切合学生生活与社会发展的相关内容,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把自己所学的知识灵活运用到现实社会,更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地理学习更利于自身的发展。

二、地理新课标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

新课标从侧重教学结果转向侧重教学过程,教师要遵循学生发展的需要和状况来设计课堂教学,以组织者的身份来参与学生的学习,改变以前的灌输教学方式,注重引导学生学习的方式教学,引导学生分析知识形成的过程等,也就是课堂以学生为主,将素质教育落实到课堂中去。在新课标的引领下,我感悟在课堂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创设感性导入

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在新课开始前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展示感性材料,如:动画,视频等,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样可以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形象化,有助于学生的理解。

2、将实际生活融入教学

感性的导入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但是随后的教学活动难免要涉及教材知识,为了避免学生出现抵触或逆反的心情,在教学中尽量将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融入课堂,利用地理知识解决,这样能调动学生的求知欲,课堂才能真的活跃,效率才会高,学生也不会感到累,也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生存能力,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将知识点进行升华,让学生做真正的思考者

可以设计一些分歧性的问题,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例如教材关于北京古城的保护与现代城市的建设之间存在的分歧。假设性问题的提出;如中东地区的石油丰富,但是石油是非可再生的资源,如果石油枯竭之后如何发展?这样设计可以引入资源的保护,合理利用,新能源的开发,自然也就理解了可持续发展。

4、教师必须写好反思

在平时的教学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都是珍贵的案例,写好教学反思能够积累经验,不断提升自身。

三、地理新课标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地理新课程倡导建立具有“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特征的学习方式。要做到这点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挖掘生活中的题材以及学生感兴趣的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特别是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更能使学生学会学习,体现自我价值。

总之,地理新课程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只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努力更新观念认真去研读地理新课程标准,用心去教学,才能更好地让学生更多、更广泛、更容易地学习到对生活有用的和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知识。

下载对高中数学新课标教科书的学习体会(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对高中数学新课标教科书的学习体会(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课标学习体会(共5篇)

    学习《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心得体会 巨亭镇中心小学张明强 2012年9月是我参加工作的第一个月对于我来说学习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是我现阶段最为迫切的一件重要工作。 通过......

    新课标教科书目录[最终版]

    八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阅读 1 新闻两则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2 芦花荡 3 蜡烛 4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5 亲爱的爸爸妈妈 综合性......

    新课标学习体会

    新课标学习体会 平房小学栾佳奇经过短暂的学习,我对语文课程的改革有了新的了解与体,进一步认识到了新课改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新版课标不仅提现了现代教育的科学性,同样也将对......

    新课标学习体会

    2011版初中数学新课标学习体会 学习了2011版初中数学新课标,觉得改变了不少,从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到实施建议等定位上更加准确,我们的教学一直以来是在继承和扬弃中......

    新课标学习体会

    学习2011版《小学语文新课标》的体会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承负着这一责任,而《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是小学语文课程......

    新课标学习体会

    新课标学习体会 新课标的学习使我深刻认识到:新课标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注重人的发展的新理念。作为小学英语教师,我们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跟上新课程改革的步伐。 依据新课标的要......

    新课标学习体会

    一、教学理念的变化 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过分强调知识的重要性、理论性,忽视学生的实际兴趣,淡化了学生的学习思维、创造性和终身学习的一贯性。新程标倡导以学生为本位,教师是......

    新课标学习体会

    新课标学习体会15篇新课标学习体会(一):  今日再次学习《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使我领悟到了教学既要加强学生的基础性学习,又要提高学生的发展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从而培养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