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3-2014学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为了庆祝我校八十周年校庆暨合校十五周年,我们学校让2013级全体学生暑期返乡进行以“追溯校史、认知校友、服务三农”为主题的大型社会实践调查活动。
我的实践活动内容分为三篇,分别为人物篇,历史事件篇和农业科技服务篇。
一、人物篇
在暑假期间,我采访了西农的校友——丁国珍学姐。丁国珍,女,2007年进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信息工程 学院信管2班学习,已经于2011年合格毕业。丁国珍学姐告诉我,她们当时的班主任是张晓婷老师,辅导员是王淑珍老师,我告诉她,王淑珍老师如今已经成为我们信工学院的学工秘书了。
我之所以能够认识丁国珍学姐,是因为她家离我家并不远,而且她的爸爸和我的爸爸有交往。当初报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时候,或多或少都受了她的影响,而且当初报志愿的时候,也向她咨询了好多,毕竟她已经从我们学校毕业了,也比较了解我们学校。
丁国珍学姐现在就职于北京慧点科技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丁珍姐告诉我,因为她的业务能力比较强,所以她在开发部工作,现在正在做办公自动化系统,也叫做oa协同系统。当我问到我们学校211,985的牌子对以后的找工作是否有帮助时,丁国珍学姐告诉我说,这个牌子有一定的好处,但是it主要靠的是技术,有了技术一切都好办。但是有时候也让我们感到很尴尬,比如说华为公司,人家希望招211、985院校的学生,但是不包括我们学校,让人想不通。只是因为我们是农林院校吧。但是丁国珍学姐告诉我,我们这个专业还是蛮吃香的,只要学好,出来找工作还是比较容易的,而且薪水也不错,不愁没法混饭吃。
当我问到她对我们西农的看法时,丁珍姐告诉我,西农综合能力挺强的,就拿招收的学生,几乎没有差生,都是来自五湖四海的。农林方面很强,比如葡萄酒研制,陕西省的户太八号葡萄还是咱们学校培育的。学校环境优美,地大物博,作为西农人,还是很自豪的。可以看得出来,丁珍姐作为西农的一员,她是比较骄傲的。
丁珍姐同时也说出了她对西农信工学院的期望,她希望信工学院能越办越好,将农林学跟计算机的先进技术结合起来,这样咱们的专业也火了,干计算机的去找工作,不会成为211.985的例外了。丁珍姐说的很诚恳,是因为她深深爱着西农这片土地,这个校园。
与此同时,我告诉丁珍姐,今年是我们学校八十周年及合校十五周年校庆,她有时间的话可以在9.12号来学校玩,她看了一下时间,说是星期五,可能来不了了,因为工作后就没有那么自由了。真有些遗憾,因为自从毕业后,她也再没有回过母校。
临别的时候,她告诉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学好专业知识,这样出来之后才能为母校争光。她还说,若是9.12号能请假的话,她也要来西农看看,她也非常怀念母校!
二、历史事件篇
杨凌镇的变迁
中华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在这里建成了西北农林专科学校,后改称国立西北农学院。中华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陇海铁路西安至宝鸡开通,这里便有了火车站——“武功火车站”,它标志着陇海铁路自东向西通到了这里。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这里一直是陕西武功县属地,所以时至今日当地的老年人无一例外地会说自己是武功人。在民国二十五年,武功县政府所在地位于火车站西北十几里的中亭川(以后迫不得已改名为武功镇),因此这里叫武功火车站是理所应当的,更是无可非议的。解放后,武功火车站得到扩建。
1949年,武功县划分为九个区,其中包括杨陵区。1956年3月,武功县撤区并乡,全县设城关、杨陵、普集三镇,在全县合并的七个乡中,包括杨陵乡。这里所说的杨陵区、杨陵镇或杨陵乡就是武功火车站所在地。1958年,兴平、武功、扶风三县合并为兴平县,武功县没有了,但武功火车站依然存在。1958年10月,杨陵乡建立红旗人民公社,11月,改称杨陵人民公社。1961年,武功县恢复,武功县政府迁到位于武功火车站东20多里的屈家李大一带(即后来改名的普集镇)。从此以后,便有三个不同意义上的武功:一个是武功火车站所在地(即现在的杨陵),年过半百的本地人都清楚地记得把这里叫“站上”;一个是武功县政府所在地,本地人都叫“普集”;一个是延续了两千多年的老县城(即现在的武功镇),本地人都叫“县”。所以,外地人出差来到武功,常有搞混的情形。这种情形一直延续了数十年。
1979年,经国务院批准,陕西省在武功县设立了武功县杨陵特区,杨陵特区归武功县领导,以方便对高校和科研单位的管理。1982年6月,陕西省将武功县杨陵特区划归直属宝鸡专区领导。1982年11月,国务院批准设立县级宝鸡市杨陵区,直属宝鸡市领导。1983年11月,县级杨陵区改为直属咸阳市领导。1997年7月,国务院批准在这里建立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命名为“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
三、农业科技服务篇
最近几年,国家加强了对农业的发展,每个乡镇都有 一个农业技术人员,专门负责解决老百姓在种植方面遇到的问题。为此,我采访了我们所在镇的农业技术员-----李叔叔,他向我介绍了各种农作物的科学的种植方法。向日葵是较为抗旱.耐瘠薄.耐盐碱的作物,除沼泽土.重沙质土和石灰质土外,均可种植。必须坚持四年以上轮作,不应和深根作物连作,忌重茬和迎茬,禾谷类作物是较好的前茬。要想获得好收成,种子好是前提条件。我们应该选用适应当地环境、抗病性强、产量高的优质高品种。目前我县主要种植的葵花品种有:LD5009.先瑞9号、先瑞696等。播种前应该晒种2—3天,以增进种子内部酶的活性,提高发芽势和发芽率。同时用40%锌硫磷150毫升,兑水5—7公斤,拌种25—30公斤;用种衣剂进行拌种包衣,以防地下害虫。用多菌灵500倍液浸种6小时,或用菌核净、甲基托布津等拌种,用药量为种子量的0.5—0.6%,以防治菌核病。为了得到好的产量,我们应该把握好播种时间。当地温稳定通过10摄氏度时,一般在四月中旬播种。播种时间根据生长特性调整,使开花灌浆期避开28摄氏度以上高温天气。LD5009在4月20号左右播种产量最高,5月10号以后播种出现成熟不足,造成产量、质量下降,空壳率高。除此之外,播种密度也应该注意。向日葵全膜双垄沟灌节水技术,种子播于大小垄仰面垄侧,株距30—35厘米,每亩保苗3500—4000株。除此之外,田间管理也非常重要,比如说防虫保苗,间苗定苗,中耕除草,灌水追肥,辅助授粉,这些乡亲们都知道,不必再说了。再就是向日葵要适时收获。当葵花秆变黄,上部叶片变成黄绿色,下部叶片枯黄下垂,花盘背面变成褐色时,舌状花朵干枯脱落,包夜黄枯变成本品种特有颜色,黑中透亮,带有小白条纹,种仁里没有过多水分时收获。收获后及时晾晒,防止葵花损伤和霉变,影响品质。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玉米在播种之前,首先应该平整土地,地面平整,、无根茬、无坷垃,为覆膜、播种创造良好的土壤条件。播种之前,土壤也应该进行处理,整地起垄时用50%辛硫磷乳油0.50公斤加细沙土30公斤制成毒土撒施。杂草在整地起垄后用50%乙草胺乳油每亩100毫升—120毫升兑水30公斤喷洒垄沟地表。任何作物生长都离不开肥料,种植玉米也同样需要施足基肥。一般亩施优质农家肥3000—5000公斤,起垄前均匀撒在地表。化肥混合均匀后洒在小垄的垄带内,一般亩施尿素30—40公斤,过磷酸钙60—80公斤,硫酸钙15—20公斤,硫酸锌2—3公斤或亩施玉米专用肥100公斤。土地整理之后,就应该起垄覆膜。起垄覆膜村民们都会,不必再细说,但是在田间覆膜完成后,切实抓好防护管理工作,严禁牲畜入地践踏、防止大风揭膜。要经常检查,一旦发现破损,及时用细土盖严。
玉米同样要选用良种,为了保证出苗和产量,应该选用抗逆性强、耐密的紧凑型高产优质的杂交种,海拔在1600米左右的区域应选用中晚熟产品;海拔在1700米以上的区域应选用中熟品种。建议品种有武科2号、吉祥1号、正德304.沈单116号,豫玉22号等,播前先进行人工精选,然后晾晒2—3天,以确保全苗壮苗。现在村民们种植的玉米种子大多靠购买的种子,买回来就可以种,不必再对种子进行处理。
玉米的播种时间也应该注意,一般在0厘米—10厘米土壤温度稳定通过10摄氏度时,并避过大风、沙尘暴、霜冻频发高峰期,在4月10日—25日播种为宜。至于播种方式,不同区域可根据各自实际选用不同的播种方式,在沙漠沿线和中部井水灌区的沙壤土上,将种子播在大小垄垄面上,用细沙封压播种空。每亩大约种植5000—5500株。
玉米的田间管理也非常重要。苗期管理的重点是在保证全苗的基础上,促进根系发育、培育壮苗,达到苗早、苗足、苗齐、苗壮的“四苗”要求。覆膜玉米从播种到出苗大概需要10—15天,在幼苗的第一片叶展开后应及时放苗。放苗选在晴天早晨或下午进行,使幼苗逐步得到锻炼,培育壮苗。在春旱时期遇雨,土壤容易形成板结,导致幼苗出土困难,使出苗参差不齐或缺苗,所以在播后出苗时要破土引苗,不提倡沟内覆土。
玉米要适时灌水,灌水掌握在拔节、大喇叭口、抽雄前、吐丝后、乳熟期。一般在六月上旬灌头水,全生育期灌四次水。灌水采用垄沟膜面积水,顺沟道流灌溉,以水刚上垄面为准。玉米的主要病害为丝黑穗病,结合间、定苗拔除弱苗和畸形苗,及时割除病雄穗和病果穗,并装入塑料袋后带出田间深埋或烧毁。
玉米的收获,玉米的完熟期,茎秆变黄,苞叶枯黄变白、松散、黑色层出现,籽粒完全硬化并呈现出品种所固有的色泽,籽粒乳线消失时进行收获。收获果穗时进行晾晒,籽粒含水量达到20%以下时脱粒,脱后,当籽粒含水量低于13%时,精选,包装,入库。
到此为止,我的社会实践活动也结束了,这次社会实践让我经历了许多,明白了许多。我们学校八十周年校庆快到了,就让我将这一份实践报告作为贺礼,献给我的母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3~2014学年 思想政治理论课 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信息工程学院
计算机131班
申金顺
第二篇:暑期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
关于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的调研
摘要: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构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社会保障在以农业为主的我国越来越重要并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关注。近几年来政府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上虽做过很大的努力,但由于历史和现实因素的影响至今仍未形成一套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为此通过对农村社会保障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在本文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后提出了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若干对策。
关键词:农村 社会保障 现状 问题 对策
第一部分:前言
一、农村社会保障的概念
农村社会保障是指以地方政府为主,以基层社区为依托,由国家、社区、公民群体及个人合作兴办,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和个人消费支出集中资金,向农村社会成员中部分或全部丧失劳动能力者、经济收入低于贫困线者提供物质帮助,以保证其基本生活的需要,促进农村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的一种制度。虽然我国经济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但城乡发展的不平衡的问题依旧存在。该问题在农村社会保障问题上的突出表现为政府扶持力度小、覆盖范围窄、法律制度缺失、保障水平不强等。
二、现行农村社会保障的模式及实现途径
通过暑假对###,##等乡镇的实地调查发现,了解到农村现行社会保障模式的具体类型和救济途径有:
1、家庭赡养。以子女供养为主要形式的家庭赡养一直是农村社会保障的主要形式,它不但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且还是法律赋予的老年人的基本权利。
2、土地保障。土地既是农民的生产资料又是生活资料,具有生活保障功能,是农民实现自我保障的基础和依托。
3、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坚持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政府、集体、个人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是农民医疗需求的基本保障,通过近几年的推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民治病难的问题。
4、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坚持政府主导与农民自愿相结合、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办法,目前正处于推广的起步期,是今后很长时期内需要重点引导和普及的一项基本生活保障。
5、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指对家庭人均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农村贫困人口,按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实施的差额补助制度。
6、老年人生活补助。指对在农村年龄超过六十的老人每年发放一笔小额的补助。
除以上几项普遍实施的社会保障措施外,国家针对特殊的群体也采取了许多不同的保障形式,如对于符合五保条件的公民给予的农村五保供养待遇;对老红军、复员军人、伤残军人等由民政部门给予优待抚恤保障;对符合条件的计划生育户给予的计划生育奖励扶助保障;
12以及其它自然灾害专项救助、特困救助等生活救济。
三、现行农村社会保障的发展状况
通过暑假对###,##等乡镇的实地调查发现,了解到农村现行社会保障的发展状况:
1、家庭赡养。在农村大多数子女都很孝顺,会按时的给父母赡养费用,有些父母直接和自己的儿子住在一起,所以吃住都由自己的孩子负责。但也会有少数的人因为和父母的关系而不愿赡养自己的父母。
2、土地保障。大部分的农民都有自己的土地,农民可以利用自己的土地种植水稻或者承包给别人用来种植西瓜、甘蔗等,从而获得相应的报酬。
3、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农民的参加合作医疗的概率达到80%多,而且绝大部分的农民对农村合作医疗感到满意,因为参加了合作医疗后,农民生病的花费有一部分可以得到政府的补贴。
4、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农村养老保险还处在探索试点阶段,所以参保的人不是很多,而且由于农存一些传统观念的影响,大部分的农民不愿意花钱参加社会养老保险,有的农民甚至对养老保险不放心,以为是骗钱的。
5、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每年都有许多的人生活贫困,有的甚至还不能解决温饱问题。例如:一些无子女的老人,身带残疾的人和一些精神方面有问题的人。经过调查发现,政府每年会给这些人(所谓的低保用户)每年按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实施的差额补助制度给他们发放补助。
第二部分:主体
一、调查方法
此次调研主要采用实地走访、个例分析、参考文献的方法。实地走访方法,为了得到更加实效有效的信息,采取进行实地走访的方式进行调研,实地走访的调查对象主要是当地村里的领导,当地的农民,老人等群体。个例分析,个例分析主要是我们根据实地走访中所了解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调查对象进行深入采访,然后根据采访所得的具体而深入的信息进行个例分析。参考文献,因为社会在几年前就已经十分重视农村社会保障发展这一问题,社会上关于农村社会保障的调研报告、论文等参考文献十分多,他们的调研及研究成果毫无疑问在一定程度上能对我们的调查研究有着重要作用,例如有助于快速而准确的设计调查思路,现状分析,方案解决等程序。
二、调查研究发现的问题
此次调研经过实地到当地村子的调查:对当地村里的领导,当地的农民,老人等群体进行走访后,对一些问题加以询问后。大致发现了农村社会保障存在的一些问题。
1、家庭保障功能弱化。随着社会发展和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农村家庭结构日趋小型化,一对中年夫妇将要承担双方父母四人的“生老病死”和一个或两个子女的抚养责任,这将使未来家庭不堪重负。同时,由于农村大部分青壮年都到发达的城市去打工了,家里基本上就剩下两个老人和几个小孩,万一老人生病或去了什么事要找个人照顾都不好找,这会使得农村养老问题面临更严峻的考验。
2、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压力。目前,我国人口已进入老龄化阶段,全国70%以上的老龄人口分布在农村地区,人口老龄化会导致社会劳动人口减少、社会负担加重,同时在客观上也加重了农村养老的压力。
3、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问题。每年农村都有许多的人生活贫困,有的甚至还不能解决温饱问题。但是每年政府对每个村子里的最低生活保障补助的名额是有限的,这就造成了有一部分生活贫困的人不能得到该补助。而且确定该名额的标准和方法不一定会让所有的人都满意。大家都会觉得自己应该有权利获得该补助,但僧多粥少的现状还是存在的。
4、疾病问题依然是困扰农民生活的瓶颈因素。目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功能不强,并且医疗费用日益高昂,许多的农民无钱治病,有病难医,不少农户“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而且农村医疗报销的范围和标准在各地有不同的规定,例如在农村看病只有在政府指定的医院治病,然后他们的医疗费用可以得到报销,如果到外省的医院医治的话,那就有可能不会得到报销。这肯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农村合作医疗应该发挥的功能。
5、社会保障的筹资问题。要涉及两个问题:一个是资金的来源和管理问题,一个是缴费的时间平衡问题。社会保障费用应来自雇员和雇主的缴费。目前,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筹资渠道单一, 养老保险名为三方筹资,则农民一方出资, 社会保险有名无实, 形同个人储蓄。
综上所述,“二元社会保障体系”导致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功能缺位,而且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中还存在许许多多的问题,虽然中央政府出台了一些政策和规定以用来确保农民应该获得的利益,但是由于现实因素的影响农民的利益和生活还是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当前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已无法适应当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政府及相关的部门迫切需要建立符合现代文明,体现社会公平与公正的新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第三部分:结尾
一、健全和完善新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思考和建议
(一)提升家庭保障的功能作用。进一步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加快“新农村建设”,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科技扶贫力度,提高土地产出效益,使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加大对农村的教育投入,提高农民子女的文化素质,改善其就业状况,增强其就业能力,提升农民子女的赡养能力,为土地保障和家庭保障提供“造血”功能。
(二)加强农村社会保障的立法工作。农村社会保障法制化一方面能够规范日常社会保障工作的管理与操作,另一方面能够通过法律的强制性提高公民的社保遵从度,保证社会保障工作的顺利推进。不仅是完善我国社会保障法律体系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纵深发展的有力途径。开展农村社会保障立法,应因地制宜、循序渐进。
(三)建立全面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网络。本着公平、正义、协调的原则,大力压缩行政支出,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增加社会保障支出总量,加大对农村的转移支付力度,建立与经济增长相适应的社会保障支出增长机制,尽快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使农民享受与城市居民基本同等的社会保障待遇。
(四)拓宽农村社会保障资金来源渠道。进一步整合民政、劳动、卫生、计生、扶贫等部门资源,成立统一的农村社会保障管理机构,采取开征社会保障税的形式多方募集社会保障资金,中央财政、地方财政要明确各自责任和投资分配比例,适当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提高社会保障资金支出比例,加大对农村社会保障资金的投入,不断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五)完善农村基本社会保障制度。现阶段,应着重建立与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养老保险制度。依据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科学确定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优先建立与完善全面覆盖的、适应农村实际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按照一般地区普遍实施基本养老保险,经济发达地区附加推行补充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等多种形式,根据农村实际灵活规定缴费方式和缴费时间,规范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实现养老基金的保值增值,逐步建立和健全灵活多样的养老保险制度。
(六)要提高农民对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认识。正确引导农民自愿出资参加新农合,进一步规范药品和医疗收费标准,加强对新农合的管理和监督,全面推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要让农民够感受到这些制度能在生活中给自己带来切实的便利。
(七)官民一心搞好社会保障体系,为官者应一切以人民的社会保障利益为主,为官者不应该以自己的利益为中心,为官者最好的政绩就是能使当地的居民能安居乐业,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社会稳定。
二、结束语
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构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的重要内容,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三农问题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作为三农问题的一部分,农村社会保障问题也越来越显得重要并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关注。虽然近几年来国家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上投入了很多,但在实际的生活中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从而没有在农村极大的发挥它应有的作用。经过这次调查,从而发现可以从中学到很多的东西,不仅可以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有了深入的了解,还对当地农民的生活状况,社会保障制度对他们的影响等问题有了自己的看法。近年来也有许多的学者和专家在这方面做了研究,相信只要国家和政府针对社会保障制度在农村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作出相应的调整和制定出相应的对策和措施。那么在以后的时间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会充分发挥其功能。农民的生活也会由此受到许多有益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于淑波 农村三大社会保障制度探析[J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006,(03)
[2] 曹冰玉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发展进程研究[J ].湖南大学学报, 2006,(03).[3] 马述忠 农村社会保障的理论基础[J ].北京市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1,(03).[4] 温兴琦:《切实关注农村社会保障》《宏观经济研究》[J]2003年。
[5] 王义才《家庭养老﹑土地保障与社会保险相结合是解决农村养老的必然选择》《人 研究》2000年。
第三篇:2012年暑期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报告
华东交通大学大学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关于农村“留守老人”问题的探析
刘浩*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和人口老龄化时代的到来,农村出现了许多“留守老人”。他们承担着繁重的体力劳动、担负着抚养教育孙辈的重任、身体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安全隐患时有发生、情感生活缺失,这都是新农村建设中非常重要的问题。通过对本次暑期的调查研究,我们可以通过不断鼓励老人调节好心态并积极参与社会;强化尊老、爱老、养老、敬老的宣传教育,建立农村老年人志愿者服务;完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建立农村养老制度,兴办养老福利事业,引导老年人树立现代生活理念,真正使“留守老人”能够安享晚年,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的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
关键词:留守老人养老问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留守老人”的概念和现状
(一)“留守老人”的概念
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日益加大。由于农村人均可耕地面积的减少,农民从自己原有土地上获得的收入赶不上经济发展水平,越来越多的农民涌入城市打工。大量的农民进城务工增加了家庭经济收入,也带动城市经济的发展,为城市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大量农村青年进城打工,将孩子、老人留在家里,即所谓的“留守人员”,这对留守人员在物质生活上和感情上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留守人员中的老人就称为留守老人。
(二)“留守老人”的现状
“留守老人”,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一个沉重话题,是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个难点。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使广大农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因此,我们要努力使“留守老人”能够安享晚年,这既是促进农村和谐稳定的具体要求,又是加快农村改革发展的重要举措。
我国农村长期以来一直普遍实行以家庭为主的养老方式,子女供养是老年人晚年生活的唯一保障。但是,随着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到外地务工,长期两地分离,使得承担主要赡养义务的子女无法为留守的父母提供必要的照料和关怀,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留守老人的经济供养、生活照料、健康保证和精神慰藉。同时,农业生产、人情往来和培养教育孙辈等负担都落到了留守老人身上。据联合国人口基金组织公布的《2007年世界人口状况报告》,我国目前每年大约有1800万来自农村地区的人口进入城市,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背井离乡到城市打拼,子女不在身边的留守老人正在成为日益庞大的一个特殊群体。
现如今,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步伐逐年加快,云南省部分农村留在家中独居的老人不断增多,根据云南省禄丰县14个乡镇对农村“留守老人”的调查统计。禄丰县现有“留守老人”存在一系列问题,生活状况令人堪忧。
*刘浩,男,1991年生,云南禄丰人,华东交通大学土建学院土木工程专业10—10班,电话:***、电子邮件:
二、农村“留守老人”存在的几大问题
(一)生活艰苦,居住环境差
在调查访问中发现,大多数农村老人饮食都非常简单,尤其是留守老人。稀饭,馒
头,咸菜,就只求个饱,在农忙季节饱一餐饿一顿是经常的事,而在住宿方面,他们因年纪大无法对房屋进行修缮,房前屋后杂草丛生、屋顶瓦片大洞小洞,雨天时室外下大雨,室内下小雨,屋内到处是大大小小接水的盆和桶。家里也没什么像样的家具,甚至连照明的灯都昏昏暗暗。
(二)承担着繁重的体力劳动
留守老人不得不承担着繁重的体力劳动。除少数年龄特别大,行动不便的留守老人
外,老人普遍参与农业生产劳动,甚至有70岁以上的仍然从事体力劳动。与其他老年人相比,劳动强度更大。如金山镇小岩子村的李春富,男,78岁,老伴76岁,一个儿子两个女儿都外出打工,小孙子7岁在家须照顾,还种有三亩多的地,每个星期县城赶集时还要背上自家做的咸菜去卖,以此增加一些收入来维持生活。其艰难程度可想而知。
(三)担负起抚养教育孙辈的重任
从调查来看,小岩子村因人数不多,所以没有小学可供孩子就读,要上小学必须去
到离该村四公里外的大洼村委会,而常年在外并能携带子女进行随身教育的打工者为数不多,外出务工造成许多农村孩子短期或长期没有直接监护人在身边,形成了“留守老人”教育第三代的“隔代教育”现象。老人们不得不重新当起了“父母”。但是农村“留守老人”的文化程度相对不高,又不懂得科学的教育方法,大多数老人只管孩子的吃和穿,至于学习、心理、性格和道德教育,就只能听之任之了,再加上祖孙之间的代沟,使得许多孩子因感情缺失或多或少地出现自卑、自闭、冷漠等心理现象,学习成绩受到影响,有的甚至好吃懒做、弃学厌学。老人自己也力不从心,有的连自己照顾自己也成了问题,大大增加了留守老人的生活负担和精神负担。
(四)身体健康状况令人担忧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人身体的各项机能逐渐下降,容易引发多种疾病,再加上农村
医疗机构不健全,医务人员少,儿女常年在外务工,对“留守老人”疏于照顾,无法尽到赡养职责,所以老人头痛发热就常常缺医少药,无人照料,加上家务劳累、孙辈操心,往往小病拖成了大病。有的老人病了,连饭都做不了。想哭旁边连一个听的人也没有,心里顿时觉得无助,孤单。此外,老年人发病往往具有突然性,家中无人或抢救不及时,可能会错过治疗时机,导致严重后果。而子女也只有在老人病重时才能给予一定的照顾,但恐怕那时为时已晚。
(五)安全隐患时有发生
随着农村“留守老人”的增多,我们社会面临的不仅是这些老人的赡养和照料问题,还有便是一些不法分子起歪脑筋专骗留守老人所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尽管这些骗子的诈骗手段并不高明,却能屡屡得逞。随着年事渐高,一些农村老人记忆力下降,有的行动不便或身有残疾,一些日常行为都有可能留下安全隐患,面对一些隐患时可能心有余而力不足。除此之外,还可能有各种各样的突发状况,使得我们对老人的生活更加担忧。
三、解决农村留守老人问题的建议
要真正解决留守老人存在的问题,短时间内很难一步到位,因此我们只能做好规划,循序渐进。
(一)老人要调整哈心态,做积极参与社会的主人。
充分发挥农村“留守老人”自身的积极性和能动性,让他们积极参与各项社会文化
活动。鼓励老人保持好的心态,锻炼身体,养成好的生活习惯,学习新鲜事物,积极寻找精神寄托,充实自己的生活。
(二)强化尊老、爱老、养老、敬老的宣传教育,建立农村老年人
志愿者服务
尊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要加强农村年轻人的孝道教育,要弘扬表彰那些
在敬老爱老等方面做得较好的年轻人,并曝光、鞭挞那些歧视、排斥老人的行为。架起亲情时时沟通的桥梁,在外子女要经常给自己的父母打电话关心生活情况,给老人寄一些生活费用,天寒时寄一些棉衣棉裤。过年时尽量能够回家陪陪父母。
(三)完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
要加快发展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强化农村公共卫生医疗服务。首先要不断巩固和发
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高财政补助水平,对老年人治病产生的门诊费、医药费、住院费按一定比例进行报销。其次,政府做好调控工作,把城市富余、闲置的医疗资源转移到农村,同时改革乡镇卫生院运行机制,向老年人提供安全廉价的医疗服务;三是要加强农村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定向培养农村卫生人才,提高乡村医生待遇福利,为农村留住医疗卫生人才。
(四)建立农村养老制度,兴办养老福利事业
我国目前的养老保险制度还不健全,城镇和农村存在着巨大的差别。因此必须建立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把符合条件的农村“留守老人”纳入低保范围。同时,大力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农村老龄事业的发展,让“留守老人”老有所养。
只要我们认识到农村“留守老人”这个问题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应对,农村的“留守老人”将不再留守,而变成幸福老人。
参考文献:
[1]王义才《家庭养老﹑土地保障与社会保险相结合是解决农村养老的必然选择》
[2]吉才妙《农村留守老人生存现状浅析》[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5
[3]欧小蓉《农村“留守老人”问题初探》[J]清江论坛,2011.2
[4]孙鹃娟《劳动力迁移过程中的农村留守老人照料问题的研究》[J]人口学刊,2006.4
单位印章:
联系电话:
第四篇: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报告(暑期实践报告)
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报告(论文)
题 目 __ 学 院__ __ ___ _ 班 级__ 负责人_ _ ___ _ _ 联系电话
指导老师_ __ __ ___ _ _ 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与就业指导课程实践
——海岛渔家乐宾馆之岗位体验
暑假生活的开始,也就是意味着暑期实践生活的开始。喜欢这种在炎炎烈日下生活的刺激。这是我第二次参加了正式的社会实践,从一回生二回熟的适应。我也真正实现了从校园学习到适应社会的想法。从书本上了解到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基础,实践决定认识。在渔家乐宾馆的一个月里面,学习到了很多专业性的酒店管理知识和技能技巧。这远比这个专业的学生在书本上学习的要好的多啊。走向社会,接触社会,投身社会,考察行业,锻炼能力,这个暑假是一个收获丰富的暑假。这次实践让我和各色各样的人接触,了解,沟通。对于我,这是一段很难忘的经历。对于自己的人生也是次历练。
一 实践的背景:
海岛的渔家乐宾馆是我的就职单位。因为我的家乡是一个美丽的海岛嵊泗。在最近几年随着国家人民生活品质的不断提高,步入小康生活的人们对精神享受的要求不断增加,休闲旅游开始作为现代人的一种休闲生活方式进入平常百姓家。我国城市建设、景区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断深化推进,渔家乐日益兴旺。自然条件优越。我们海岛利用自身所有的自然条件。打出了一条宽敞的渔家乐之路。渔家乐是当前新兴的一种旅游项目,是沿海或海岛渔民向城市现代人提供的一种回归自然从而获得身心放松、愉悦精神,了解渔家民俗的休闲旅游方式。渔家乐一般内容是欣赏海岛风光,吃当地特色海鲜,游泳、钓鱼、赶海、沙滩游戏。住渔家体验渔家风情。渔家乐的发展依托自身的自然和资源优势,置身于全省乃至全国经济发展的大格局中来寻求自己的定位、放大自己的优势、培植自己的强势,做大做强海岛渔业特色经济,实现了海洋经济发展新目标。一般来到海岛的人们都是来自上海,江苏还有一些是在浙江的杭州。
二 实践的感触:沟通、时间
(1)沟通
因为来自我们宾馆的旅客都是来自上海、江苏和浙江杭州方向的。所以在沟通方面也存在很多的地方,尤其是在对海产品的介绍方面。在对海产品方面是让我最头疼的地方。因为我虽然知道用方言来怎么说,但是一对外地游客,有些海产品的专用名字是不怎么清楚的,所以经常有些出入。导致了不能满足旅客的问题。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面也通过和老服务员之间讨教也有所学习到。做为一名服务员,必须学会去和别人沟通。不仅和同事之间,而且和游客之间也要进行交流。列夫托尔斯泰说过,与人交谈一次,往往比多年闭门劳作更能启发心智。思想必定是在于人交往中产生,而孤独中进行加工和表达。在学校接触的都是年龄差不多的学生,相处起来也不会有很大的压力。身居礼仪之邦,应为礼仪之民。知书达礼,待人以礼,应当是当代大学生的一个基本素养。在正式的沟通交流中,其实因为旅客都是一些妇女,在一些换房的时候总有些矛盾,就是很多旅客都希望住在能看见海的房间,所以经常会导致旅客之间的相互的不体谅。而我知道,我一时之间不可能去改变他们,除了最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之外,还要多和旅客沟通,多给他们推荐下我们家乡的海岛特色佳肴和各个旅游景点。多多的让他们对于我们的服务有赞同之感,理解我们,这样才能让更多的人知道我们的渔家乐,知道我们的美丽的海岛风光和美丽的海岛风景。才能让更多的人能够来到我们的海岛。
(2)时间
对于一个新兴的旅游产业来说,刚开始的经营管理都不是非常的正式和规范。都在不断的摸索中。所以对于我们这些服务生造成了很大的困扰。虽然只是简单的服务生,但是要做的事有很多,所以在进入这家宾馆之前,还要学习很多的东西,也进行了为期3天的知识技能的培训。因为在暑假时间,很多的小孩在都希望能来玩,所以在礼拜五到礼拜天的这三天时间里面,几乎所有的渔家乐宾馆都是爆满的,也几乎导致了我们的工作时间大大的延长,虽然老板给了承诺,只有8个小时的工作时间,但是在周末的时候我们都要工作到12个小时,虽然在此之间是很累,很辛苦,其中不乏很多旅客对我们的态度恶劣,不了解与体谅,这时候老板的一句话肯能就是我们的解药,解除自己心里的委屈,工作的实践虽然很长,但是我们几个大学生还是很乐此不疲的,因为我们也在这中不断的提高了自己的技能和说话能力,能够有效的帮助那些旅客,是我们最开心的事情,当他们高兴的离开时,是对于我们工做的最大的肯定。每天的时间都是宝贵,而我们却在最最宝贵的事情。
三
实践收获
虽然在一个月的宾馆实践中,吃了不少的苦头,人也黑了,人也瘦了。但是这就是我要实践的意义。在结束了工作之后的总结细细一想,我也得到了巨大的进步,无论在工作能力上,还是语言的沟通上,还是在执行力上都有了提高。谁说意气风发,我们年少轻狂,经受不住暴雨的洗礼?走出校园,踏上社会,我们能否不辜负他人的期望,为自己书写一份满意的答卷…… 在工作中,我懂得了工作的几大标准:要任劳任怨,忌患得患失,要勇于负责,忌相互推诿,要雷厉风行,忌拖拉磨蹭,要一丝不苟,忌粗枝大叶,要井然有序,忌杂乱无章。在工作中会碰到各种形形色色的人,其中有不乏很难沟通的旅客,可能就是为了一个简单的床铺,一个简单的房间而开始对我们的工作不满,在遇到这种情况时,第一时间要告诉我们的主管,绝对不能顶撞客人,不管是对是错。虚心接受。
在学校接触的都是年龄相差不大的学生,相处起来也不会有很大的压力,但是在工作中就不同了,他需要与其他各年龄段的人进行交流和工作,也就需要去慢慢接受这些年龄的人们的想法和生活方式。
我性格有些开朗,与同龄人能够打成一片还算是比较简单的,但是我知道,要是参与工作,接触的不一定只是同龄的,还有一些工作年限较久的人,凡是这样的元老级人物,都是比较喜欢会做事的,所以我做事就表现的比较积极,要是有拜托别人的事情,我会比较有礼貌的请教。在相处的同时我也发现了许多人与人之间的思想方面的不同,而我知道,我一时之间不可能去改变他们,于是我选择了换位思考,慢慢的我开始接受了思维的多元化。
在此次实践中,我提前的体验了宾馆的工作,对我来说实在是一次很好的经历,也体会到了做一行就要把他做的最好最深。在工作中,有时比较空闲的时候,我会想想我这次实践的一些事情,如工作中的失误,受到主管的不满意的地方的原因。这次机会也让我的能力能在一定程度上挥洒开了,现实和自身的结合
终于结束了我的实践活动,在踏上回家的路途的时候,我开始有些怀念,这个我工作过的地方。这是我第一次正真用心挥洒过汗水的工作地,有我第二次参加工作共事过的人们。实践在我的欢笑和汗水中慢慢消逝了,却给我留下了无法磨灭的印象,给了我很多的启示。指引我慢慢走上社会的历程,就在此时开始,在此地开始。
第五篇:2008级思想政治理论课暑期社会实践报告格式
河南理工大学2008级思想政治理论课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关于社会对智障儿童的关注现状的调查
院系材 料 学 院专业班级材 控 08-2班姓名学号310806020228指导教师
2010 年 8 月 15日
关于社会对智障儿童的关注现状的调查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对教育事业的不断重视,人们开始关注智障人士这个群体的存在,并越来越关注他们。我们暑期实践团队通过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市民、农民、学生、企业家、个体工商户等不同阶层展开调查,了解不同阶层对智障儿童的关注情况及根据调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可行性的建议。
关键词:智障儿童教育关爱建议
一.前言
1.调查背景 :
我们都知道,自有人类就有了残疾人,残疾是人类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要付出的一种社会代价。这样的一个群体需要我们社会给予更多的关爱和关注。因此我们与福康智障儿童学校进行了一些交流,了解了一些学校的情况和智障孩子所面对的一些问题。为此针对社会上不同的阶层,我们做一份调查,来了解他们对弱势群体的关注程度。
2.调查目的:
关注智障儿童,聚焦弱势群体。希望通过调查,让我们更好的了解这个社会,同时倡导社会关注弱势群体,献出爱心。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建议去关爱智障儿童。
3.调查方式:
以问卷的形式展开调查,针对不同调查群体设置相关的问题。
4.调查过程:
通过走访,联系调查对象,详细说明调查缘由,望被调查者积极配合。
二.正文
我们将调查对象分为五个不同的阶层,分别为:农民、个体户、市民、学生、企业家。各分别选择一百名调查对象参与我们的调查,现将调查情况叙述如下:
在调查报告中,91.3%的农民、88%的市民、96.40%的工商个体户、96%的学生、98.3%的企业家表示会关注智障群体;66%的农民、67%的市民、67.90%的个体户、69%的学生认为智障儿童在正常的学校里应该被接受,并且100%的企业家认为对智障儿童进行教育很有必要;家庭中有智障儿童,73%的农民、33%的市民、63.10%的个体户、66%的学生、75%的企业家认为家长不应该天天抱怨 ;84%的农民、88.2%的市民、82.10%的个体户、92%的学生会表示在智障儿童需要帮助的时候会伸出援助之手;100%的农民、95%的市民、94.9%的个体户、100%的企业家认为智障儿童应该给予更多关爱;在帮助智障儿童方面,谁扮演重要角色,农民调查者中44.08%认为是家人、26.92%认为是政府、20.19%认为是特殊教育机构、4.81%认为是志愿服务团队,市民中的调查结果是54%、21%、8%、7%,个体户的调查结果是39.30%、33.30%、25%、0.4%,学生的调查结果是61%、18%、3%、18%,企业家的调查结果是20.83%、54.17%、25%;63.81%的农民、50%的市民、57.10%的个体户、69%的学生认为智障儿童最需要的是交流,心理关怀,37.50%的企业家认为智障儿童最需要的是生存技能、33.34%的企业家认为智障儿童最需要的是机会,表达自信。另外45.83%的企业家、44%的个体户认为应该帮助智障人士就业或者创业、45.84%的企业家、51%的个体户认为应有政府负责。
调查结果显示,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对教育事业的不断重视,人们开始关注智障人士这个群体的存在,并越来越关注他们。很多社会人士还是愿意为弱势群体贡献自己的一份爱心的。越来越多的人愿意接受智障儿童,愿意给他们更多的生活、学习空间,去适应这个社会,同时社会上也已经有了一些针对智障儿童的特殊教育、服务机构的产生。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目前社会上对智障者这一弱势群体的认识还不足,重视还不够,又由于患者家长出于保护自己的孩子的心理作用,很多家长不愿让存在智障问题的孩子走出去,怕孩子被送出去后“受罪”,感情的不能割舍,这就使很多患者在康复、教育、就业等方面存在着诸多困难。
另外调查结果也显示智障儿童最缺少的就是理解和关心,他们是最需要各级政府、社会各界人士关心的群体。我国在智障儿童的教育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如:专门针对智障儿童的教育学校还不多,很多智障儿童都不能得到应有的教育,以致影响到智障儿童的一生幸福。还有就是智障儿童就业形势也比较严峻,目前大部分的智障人士都还属于无业人士,社会缺少适合智障人士的工作岗位。以下是我的一些思考和建议:
(一)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智障孩子更需要社会各界人士的关爱,这些心灵或愚笨或封闭的孩子们,也许他们不需要吃的多好,穿的多么漂亮,但是他们肯定会希望大家与他们交流,希望看到别人对他们赞许的目光,甚至是一个肯定的眼神。他们需要的更多的是爱。社会应该接纳智障者,让智障者融入社会,并在社会上形成关心、同情、理解、帮助智力残疾人,重视残疾人事业的良好氛围。
(二)智障儿童接受相应的特殊教育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放任这样的孩子随其发展结果可想而知。因此,对存在智障的儿童接受相应的教育和指导,使他们能在原有的基础上能有所改进,有所发展。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他们的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他们的康复,形成健全的人格,较好地融入现代社会中。对智障儿童的教育需要抓住以下几点:
1、改变家长的观念。智障儿童带给传统观念家庭的冲击是不言而喻的,许多父母都对这样的孩子失去了希望,在他们心里认为只要能给这样的孩子饭吃,衣穿就行了,对他们也不抱太多的期望,为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大部分时间是将孩子关在家里。父母也很少带其参与社会活动,使他们缺乏交流的机会。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每个人从出生的那一刻起,首先经历的就是家庭教育。但我们也应当认识到他们不是孩子终身的老师,家庭教育只具有启蒙性,没有科学的方式方法,因此鼓励家长参与到特殊教学中,同时也应该多鼓励他们让自己的孩子走出家庭,走进社会大环境,通过专业教师给孩子以更好的教育和指导,并请专业教师定期给智障孩子的家长进行简单的培训,让家长掌握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方法,在家里给孩子完成康复教育和训练。
2、因材施教,改革学校教育方法,使教育具有针对性。在智障儿童学校,老师在制定教育目标,选择教学内容时一定要考虑到他们的特殊情况与个体差异。我认为,学校老师可以与家长一起讨论学生课程的设置与安排。或通过与家长的沟通,进一步了解智障学生,实施“因材施教”,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使孩子的特长得以发展,使其成为步入社会的资本。
3、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成功的智障儿童教育首先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爱是基础,智障儿童由于本身的缺陷及成长的经历,往往有些胆小、孤独、自卑,不愿与人接触。因此,教师应当积极与他们接触,在交往中使他们感受到教师的仁慈与爱心,使教师渐渐获得他们的信任。刚开始时,教师可友善且耐心地与他们接触,可以担当一个积极的游戏伙伴的角色,诱导他们一块去玩。在共同游戏过程中,他们就会逐渐地信任教师,愿意与教师接触,这种接触和交往则是今后进行教育的基础。智障学校的教师,有时还需要像父母那样去爱护智障儿童,在真诚友善的气氛中建立起信任和合作关系。孩子一旦信任教师,就能听教师的话,就会更加顺利地按教育目标进行教导。
(三)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多建立一些智障者服务中心。有关部门应该建立智障者服务中心,使其成为集康复、教育、培训、助养于一体的智障者综合服务中心。建立这样的活动基地,给智障患者提供了康复的平台,不仅可以减轻他们的残疾程度,让他们感到社会的关怀和对他们的不抛弃、不放弃,而且也减轻了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三.结尾:
“推一把,他们就可能成为社会的包袱;拉一把,他们就可能成为自食其力的人。”这话说得很对,但真正的援助,不仅是在经济上的,更是在精神上的、能照顾他们的自尊心的援助。他们甚至比正常人更渴望被平等地对待,他们不需要怜悯,他们需要的是自信,是成就感。把我们更多的爱传递给他们,让他们感到社会的温暖,让他们感到这个社会有你也有我!
关注弱势群体、关注智障人士,让我们的社会和谐发展!
附录:《关于社会对智障儿童的关注现状的调查》的调查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