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岳阳楼记》评课稿
《岳阳楼记》评课稿
评课人:赵集乡中心学校
周国新 今天,我研读了辽宁鞍山十五中学欧阳代娜老师执教的《岳阳楼记》教学实录(节选),深深地体会到了教师丰厚的语文功底、教学风格和教学魅力,教师语言简洁、有力,教学求真务实,充分突出新课标中规定的“学习文言文,要能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更要注重阅读。”本节课集中地体现了“从整体入手,重在思路点拨”和“文道统一地讲述语文课”的原则,教师让学生在读中感悟领会,教师的主导作用得以发挥,并运用朗读法和自主学习,探究质疑等方法,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欧阳老师的这堂课中有许多好的地方值得我借鉴,下面就本节课谈谈我个人的看法:
一、教学目标具有明确的目标导向: 从教师的预习提纲
“
一、查阅工具书弄懂课文中生字词的读音,朗读全文。
二、熟读并口译文章的一、二自然段。
三、思考以下问题:
第一,文章标题是“岳阳楼记”,这是什么体裁?文章是以记叙为主,还是以抒情议论为主?第二,文章有一句话可以作为全文的中心线索句,你能找出来吗?它是如何贯穿全文并引发出作者的伟大抱负的? 第三,文章为什么要详写洞庭湖的风光?这是文章的中心内容吗?”
当中看到,教师的教学目标完全贴合文本的要求,并结合八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及发展水平,由浅入深层次性较清晰、分明,使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得以充分融合与体现。在多维目标中更注重双基,这是本节课最欣慰的地方,学生在教师引领下突破目标,获取新知。
二、教学程序设计合理
研读这节课的教学实录,我不难看出,这节课是执教者智慧的杰作。可见,老师不凡的教学功夫。
1、教学思路设计较比清晰
从这节课的教学实录,我不难看出,本节课可以分为导课、研课、结课三大环节。导课紧承上一节课,继续抓住本文中心词“异”提出问题;研课仍然是寻“异”之旅;结课时只从作者思路、文章中心、释疑解难三点着眼要而不繁,简洁干脆。
2、教学方法、策略恰当得体
导课:教师采用置疑性语言(我们在上一节课已阅读并口译了第一、二部分,但作者的“异”还没有看到。难道这篇文章也只是一般地描写洞庭湖风光吗?作者定有他的深刻思想安排在巧妙的构思之中。请大家注意作者的观点体现在哪个句子中?),抓住了学生学习新课的注意力,引领学生直接进入本节课主题。
研课:教师面向全体学生及时点拔字、词、句,让学生及时讨论、随时加个小注、适时评价点拨。使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体会,授之以渔,为今后学习文言文打下基础。
结课:教师先提出具体任务并给了方法及思考的时间
(师:现在我们来总结课文:1.整理出作者的思路脉络;2.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大家一齐朗读全文,边读边思考以上两个问题。);然后给了简要的指导和总结(1.整理文章思路脉络:谪守巴陵郡一属予作文一前人之述备矣一得无异乎一或异二者之为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一先天下之忧,后天下之乐一吾谁与归。师:归纳中心思想不必全班同学在文字表述上完全一样,把中心思想的主要观点概括出来即可,具体文字,自己去整理。2.本文中心思想应包括以下基本观点: 第一,通过对岳阳楼不同景色与游客登楼览物后不同心情的描述,抒发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第二,进而引发出“先天下忧,后天下乐”的伟大抱负。)再用一个提问(大家还有什么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提出疑难。最后给学生激励和希望。这些做法扎实有效,不拖泥带水。
3、教学效果良好
本节课完成了教学任务,教师始终把自己置身于学生平等的地位,能够尊重学生人格、自尊心,让学生在平等中交流,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得以充分发挥,师生配合较比默契,教师对学生评价,点拔及时到位,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得以展示,课堂的实效性比较强。
三、教师基本功比较扎实,教学有自己的风格 教师的新课程理念、专业技能,对教材的驾驭能力较强。
1、教师语言规范,简练,思维清晰。
2、能面向全体学生,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大胆质疑。
3、教师践行了“从整体入手,重在思路点拨”和“文道统一地讲述语文课”的原则。
4、教学中教师渗透了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培养和语文能力训练。
四、意见:
教学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再完善的课堂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遗憾,下面我仅从个人的角度说一点意见:
1、上述教学实录不具备普适性,是一个个性课。拜读之后,我惊叹于老师的语文教功,同时更惊叹于学生的思维、表达等方面的能力。现实的课堂几乎不存在不需要维持课堂纪律的课堂。
2、上述教学实录不具备课改性,是一个传统课。这堂课并不能体现本县正在实验的高效课堂改革的精神。
第二篇:《岳阳楼记》评课稿
《岳阳楼记》评课稿
评课人:台阁牧中心学校
李智慧
今天,我听了吴昊老师老师执教的《岳阳楼记》教学实录(第一课时),下面就本节课谈谈我的感受:
一、教学程序设计合理
研读这节课的教学实录,不难看出,这节课是执教者智慧的杰作。可见,吴老师不凡的教学功夫。
1、教学思路设计较比清晰
吴老师的这节课,可以分为导课、研课、结课三大环节。导课故事性强,又自然衔接新课内容;研课重在引导学生自主合作;结课时只从作者思路、文章中心、释疑解难三点着眼要而不繁,简洁干脆。
2、教学方法、策略恰当得体
教学过程中,教师面向全体学生及时点拔字、词、句,让学生及时讨论、随时加个小注、适时评价点拨,使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体会,授之以渔,为今后学习文言文打下基础。引导学生思考提出疑难。最后给学生激励和希望。这些做法扎实有效,不拖泥带水。
3、教学效果良好
本节课完成了教学任务,教师始终把自己置身于学生平等的地位,能够尊重学生人格、自尊心,让学生在平等中交流,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得以充分发挥,师生配合较比默契,教师对学生评价,点拔及时到位,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得以展示,课堂的实效性比较强。
二、教师基本功比较扎实,教学有自己的风格
教师的新课程理念、专业技能,对教材的驾驭能力较强。
1、教师语言规范,简练,思维清晰。
2、能面向全体学生,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大胆质疑。
3、教师践行了“从整体入手,重在思路点拨”和“文道统一地讲述语文课”的原则。
4、教学中教师渗透了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培养和语文能力训练。
三、建议:
教学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再完善的课堂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遗憾,就我的拙见,一点小的建议给吴老师,一节课的课容量不宜太大,否则学生会吃不消。
第三篇:《岳阳楼记》教学评课
《岳阳楼记》教学评课
《岳阳楼记》是一个脍炙人口的名篇,怎么处理应该说很多老师都做了艰苦的探索,本节课是本文的第二节课,它的优点有:
一、这种传统名篇,我们不要低估了学生的理解能力,怎么把他们的思维、把他们的学习紧紧地扣住重、难点来进行,第二节课扣住了“以物喜,以已悲”。因为是第二课时,同学们可以有很大的思考空间。
二、怎样使学生了解更多的内容,即我们语文课程的资源利用问题,同学就把我们岳阳楼的一些诗、赋进行了收集和整理后,向同学们进行了介绍,这样为突出本堂课的教学重点作了很好的铺垫,这些诗赋对联从不同的角度对岳阳楼,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样的千古名句进行了蕴谈,有了这样的烘托,同学们真正理解了什么叫“以物喜,以已悲”,什么叫“人之常情”,什么叫“人的最高境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理解就可以更深刻,更实在。
三、多媒体的运用。慢慢地带出多媒体,走进网络化,不要备课花三五分钟,做多媒体课件花三五小时,因此,不少的老师在课堂教学当中,通过网络的方式,信手拈来,开始调动其它的一些事先做好的课件,但是这也不排除有效的、高质量的多媒体课件的运用也是必要的,本节课在关于景色描写的地方,用的几幅画面,可以很好地使学生直观地、形象地把握岳阳楼记文字所表述的内容。
四、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怎样得到很好的升华的问题。这堂课学生对原文的诵读、背诵和学生对岳阳楼以外一些知识的了解,都为怎样做一个文化人,怎样怀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最高境界做了很好的铺垫,他们的价值观等得到强化。
需提高:我们不应该在内容分析的时候就把有效的学习语言隔离开来,在分析“先忧后乐”这样重大的历史主题的时候,也可以把课文中的一些名句,一些重要的字词随机地、自然地渗透到内容当中去,也就是语言的学习和内容的领会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第四篇:岳阳楼记评课案例
《岳阳楼记》评课案例
听课地点:xx中学初三(4)班 听课时间:11月7日上午第一节 授课老师:滕老师
《岳阳楼记》是苏教版九年级上册的一篇文言文。它是一篇散文,以“记”为名,先叙事后写景,进而由景入情,因情而生发议论,环环相扣,层层蓄势,表达了作者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阔大胸襟。文章句式长短错落有致,大量使用骈句,语言凝练,形象而富有音乐美。
一直以来,传统的文言文教学多半是教师讲,学生听,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发展,滕老师的这堂课摒弃了传统文言文教学的一些弊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在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前提下,把自主权交给了学生,使学生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在一种比较宽松和谐的环境中让学生学会知识、发展能力、完善人格。这种教学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正确的评价。”
我认为本节课的课堂教学设计有如下几点特色:
第一,主体参与,激趣导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的知识积累。滕老师设置情境,让学生以导游身份利用多媒体有关资源介绍岳阳楼。同学的解说,优美的背景音乐,把学生带入了具有浓浓文化氛围的岳阳楼。然后教师利用名言“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引出课题。这种让学生参与,导入新课,拉近学生与学习对象的距离,活跃了课堂气氛。
第二,选读美读,领会感情
为了让学生与文本对话,走进作者的心灵世界,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滕老师先让学生说说对主旨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及“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理解,再让学生思考作者是如何理解的。最后让学生美读文本,融入文本的情境之中。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自选第三、四、五段探究朗读。让那些选择相同段落的同学组合成学习小组。通过美读探究,文本中的情景自然地跃出纸面,学生把自己带入了“淫雨霏霏”、“春和景明”的情境中去,并随着“迁客骚人”或喜或悲。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合作精神。各组代表汇报朗读(要求不看课文,情自心出),师生点评。第三,拓展探究,丰富知识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这是新课标、新理念对师生关系的重新定位,语文新课标也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为了拓展学生思维,丰富知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我将学生分为四组,要求每一组都充分利用多媒体、利用网络,分别探究:(1)、我国四大文化名楼特征;(2)、与四大名楼相关的诗文;(3)、二至三位名人的人生观;(4)、与岳阳楼洞庭湖名胜比较,谈谈如何开发与利用我市登月湖的旅游资源。在探究和交流过程中,学生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丰厚底蕴,从而产生民族自豪感。对登月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问题的探讨,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感,树立从建设好家乡到建设好祖国的崇高理想。
当然,上好一堂课,教师的激情非常重要。假如能多一些激情,这堂课会更有价值。
第五篇:岳阳楼记复习课教案
《岳阳楼记》复习课教案
一、教材分析
《岳阳楼记》是范仲淹应老友藤子京之请,为新翻修的岳阳楼写的记文。作者以简洁凝练的语言,郑重叙说事情本末,准确描述洞庭湖的大观胜概,着重渲染了一悲一喜的情景,提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思想,在记山记水的背后,寓含着作者在政治改革失败后,忧国忧民之心不改的痴情。千载传诵,读之令人慨然。语言优美有韵,内容情景交融,是一赏读名篇。
二、学情分析及教学策略 本文内容上,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距遥远,因而对文中作者情感与胸怀的解读有难度,老师在作者及作品、写作背景等方面的介绍一定要到位,使学生能披情入文;同时,要加强朗读的训练,使学生在熟练和用情的朗读中分享作者的胸襟与抱负,使自己的人生观受到感染和熏陶。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重点文言知识;了解作者及时代背景;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2、能力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深入体会作者宽阔的胸襟和忧国忧民的政治抱负;学习本文记事、写景、议论及抒情紧密结合的写法;赏读文中情景交融的优美语言,增强对语言的感受力,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学习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进步的政治主张,完善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
四、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重点文言知识。
2.培养学生对重点文言语句的赏析能力。
五、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六、课时安排: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
如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语早已成为我们同学与人交谈和作文中熟连运用的良言佳句了。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入世态度一度令我们景仰。今天这节课将继续带着景仰之情重读《岳阳楼记》(板书),重温范仲淹的旷达胸怀。
(二)一、重点解词
增其旧制:扩大它旧有的规模。制,规模。横无际涯:宽阔无边。涯,边。
朝晖夕阴:或早或晚(一天里)阴晴变化。晖,日光。大观:雄伟景象。
前人之述备矣:前人的记述很详尽了。备,详尽。山岳潜形:山岳隐没了形体。薄暮冥冥:傍晚天色昏暗。薄,迫近。
翔集:时而飞翔,时而停歇。集,栖止,鸟停息在树上。岸芷汀兰:岸上的小草,小洲上的兰花。
长烟一空:大片烟雾完全消散。一,全。何极:哪有穷尽。樯倾楫摧:桅倒下,桨断折。郁郁:形容香气很浓。
把酒临风:在轻风吹拂中端起酒来喝。把,持、执。微斯人:(如果)没有这种人。微,无、没有。吾谁与归:我同谁一道呢?归,归依。
二、重点语句翻译
1、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译:到了第二年,政事推行顺利,百姓安居乐业,各种废弃了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重点词:具,同“俱”)。
2、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译:观赏自然景物所产生的心理感受该不会没有区别吧?
3、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
译:像那春雨连绵不断,整月不晴的时候。(重点词:开,放晴)
4、至若青和景明,波澜不惊。
译:待到春风和煦,阳光明媚、湖面平静(重点词:景,日光。惊,有“起”、“动”的意思)
5、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译: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批评指责。(重点词:去,离开)
6、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译:胸怀开阔,精神愉快,一切荣辱得失都置之度外。(重点词:宠,荣耀;偕,一起)
7、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译:我曾经探究过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他们或许跟上面说的那两种表现完全不同。(重点词:求,探求。为,指以物喜,以己悲两种心情)
8、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译:不因为自然环境的优越和自己命运的畅达而欣喜,也不因为自然环境的恶劣和自身命运的坎坷而悲伤。(以,因为)。
9、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译:在朝廷为官就为平民百姓忧虑;在江湖为民就为国君担忧。(忧国忧民)
10、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译:在天下人忧虑之前先忧虑,在天下人享乐之后再享乐。
11、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如果大片烟雾完全消散了,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
12、刻唐贤今人诗赋与其上:把唐代名人和当代作家的诗赋雕刻在上面。
三、理解背诵。
(1)写迁客骚人“悲”、“喜”的句子分别是什么?
答:悲“去国怀乡,忧谗畏讥;”喜“心旷神怡,宠辱偕忘。”(2)描写微波时水面月光的句子是什么? 答:浮光跃金。
(3)描写无风时水中月影的句子是什么? 答:静影沉璧。
(4)表现作者关心国家大事的句子是什么?(或表现进亦忧,退亦忧的句子是什么?)
答: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5)“进”“退”分别照应什么? 答: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
(6)突出表达作者旷达胸襟的句子 答:不以物喜,不以已悲。(7)突出表达作者伟大的政治抱负的句子(与现在“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精神相似的句子。)
答: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8)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答:属予作文以记之。
(9)请从文中找出总写岳阳楼“大观”的语句。其中最有气势的两个词是什么? 答: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衔、吞)(10)赞美滕子京政绩的句子是什么? 答: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11)第二段中说“前人之述备矣”,照应上文哪句话? 答: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12)从空间角度描写岳阳楼雄伟景象的句子是: 答: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13)从时间角度描写岳阳楼景象的句子是: 答: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14)由“四面湖光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这副对联,你能想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两句话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15)面对人生中成功的欢乐和失败的痛苦,我们应拥有的心态是。答:“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四、思考练习
(1)第三四段作者用虚笔设想了一明一暗两个场景,为什么会产生一悲一喜的结果?
答:自然的景象包括天气的阴晦晴朗会影响人的情绪,天气恶劣才会“感极而悲”,天气美好才会“心旷神怡”。
(2)第三、四段与文章主旨有什么关系?(写这两段的目的是什么?)答:推导出“古仁人之心”与“二者之异”,表现古仁人的“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博大胸襟。
(3)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是什么? 答:以物喜,以已悲。(4)第五段中“或异二者之为”中“二者”指的是什么?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作者对“二者之为”持什么态度?
答:迁客骚人的两种览物之情。引出古仁人之心的内涵。否定。
(5)作者赞美古仁人的实际目的是什么? 否定迁客骚人的悲喜观,勉励友人。
(6)“迁客骚人”“古仁人”的区别在哪里?
答:悲喜观不同;迁客骚人“以物喜,以已悲”。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7)第五段的议论作用是什么?
答:揭示了古仁人之心的内涵;抒发了作者的政治抱负;勉励友人。点明主旨。• 写出出自本文的五个成语。
•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气象万千、一碧万顷、心旷神怡 五 教学反思
在复习过程中,还应注意知识之间的互融性,注意基础知识、阅读、作文等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基础知识部分 “文体复习”和“疑难字词句复习”采取练习方式,有利于学生牢记,所以疑难字句学生牢固掌握就算达到目的了。写作方面主要复习了景物的写法及作用,如果再与小说中的景物描写的作用联系起来就更好了,可又不容易找到这种古散文与现代小说的结合点,只好作罢。
“边讲解边练习”的教学方式是为了让学生通过主动参与、合作探究,达到牢固把握语文基础知识和深入提高语文综合能力的目的,至于成效如何,只能是因人而异了。